標籤:

如何把會做的數學題做對,保證不粗心?

高三文科女。因為初中養成的數學思維比較好,每次拿到數學題,基本都有思路。但是做的時候寫的很快,老想著趕緊把會的寫完好趕緊去攻後面的大難題。結果經常連「3&>9是真命題」都判斷為??。怎麼辦呢,冤枉分一把把


請題主及其他被粗心困擾的聰明孩子忽略「天賦」之類的悲觀看法。

我就是一個高中數學經常粗心,但是經過自己的訓練、總結、改進,最後在兩次高考(含復讀)數學考試中都基本沒有犯粗心錯誤的人。說「基本沒有」是因為無法查卷,不能完全確定,但靠估分可知。08年全國卷一 127分,09年全國卷一 137分。

我解決「粗心」的核心思想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
犯過足夠多數學粗心錯誤後,就能感覺到「粗心」並不是一種本質原因。它至少還可被細分為這幾中:
1、看錯題目粗心
2、簡單經驗性計算粗心,如3+7=11之類
3、考慮不周全粗心,未考慮到題目的多種可能
4、做題習慣不夠好,如三角函數應該先平移後伸縮(反之則要乘以w)
5、簡單做法未想到,導致未做出
等等,聰明的孩子應該會自己總結的更好,哥畢業5年了,很多記不太清楚了。

我們需要對每種粗心都對症下藥。
1、看錯或未看全題目粗心:一般都是因為①注意力不集中 ②情不自禁看太快(可能對題目表述太熟悉,似曾相識,所以一目十行)
解決辦法就是:①爬得離試卷更近一點(相對於舒服地坐端正),以求更集中注意力 ②將每個要點都畫線,並且標上①②③,一來減慢讀速確保每字都能看準,二來方便檢查時回顧
2、簡單計算性粗心:一般是為數不多的習慣性粗心,這種粗心是有限的。比如3+8就不會算錯,但3+7就會,或者是潛意識中認為y=sinx曲線是半圓形的弧度(其實是很扁平的),都可能是源於錯誤的深刻印象
解決辦法:①多做題,多匯總類似錯誤(匯總到一個本子上,可以集中看),盡量高考前可以把這類粗心都遇到 ②每次考試前都要認真看,用心讀,以圖糾正印象
3、考慮不周全粗心:比如未考慮到k=0情況,△≥0,判斷q是否為1等情況。一般都是經驗不豐富,印象不夠深刻。往深了講①學習初期習慣不好,對特定題型未形成考慮周全的習慣 ②記性差,並放縱自己記性差 ③不常反思,在考試前不整體鞏固以加深印象
解決辦法:①多做題,匯總自己考慮不周全的情況,按模塊匯總分析。如函數、排列組合、解析幾何都單獨匯總,並歸納出易錯點 ②多鞏固,多練習,努力建立看到某種題型,即要注意某幾個危險點的條件反射(像巴甫洛夫學習訓練自己) ③經常回顧
4、做題習慣不好:比如算函數解析式帶定義域的習慣,先平移後伸縮習慣,概率題目先想清楚再寫的習慣。
解決辦法:①不斷匯總、整理壞習慣(寫出來) ②多回顧
5、簡單方法未想到:主要原因①訓練不夠,並且缺少總結 ②敏感度不夠,條件反射不深刻。比如在三角函數題目中對1+sin2x=(cosx+sinx)2形式的敏感性,決定很多題是否能解出;解析幾何中,判斷大於/小於的題目,多於△或二元一次整式聯想
解決方法:①多做題,多匯總錯誤,做出自己的反應機制匯總 ②多鞏固

上面是細節上的建議,大一點的建議有:
1、買20個小筆記本。每個需要總結的地方,都用一個單獨的筆記本。聰明的孩子自己會感覺到這種需要的。比如數學上,至少可以有:①每次考試的一個總結本,記錄每次考試分數,應該考多少,錯題有哪些,什麼類型的,該怎樣避免等等 ②記錄同類錯題的本子 ③公式、定理本子,專門用來鞏固基礎。等等。要認識到做總結的重要性,並為自己創造好的解決條件。
2、整齊的草稿紙。
3、遇到不該犯錯的問題,多反思。這種反思都不太花時間(成績好,錯題少的情況下),吃飯排隊時,上廁所,睡前都反思一邊,這樣折磨自己幾天,記憶會深刻起來。
4、多回顧,多自測,短時間高頻次回顧粗心總結。
5、留出時間檢查。我幾乎所有數學考試(含兩次高考)都是看一眼,然後直接放棄最後一題最後一問,或者寫出基礎的得分步驟不再深做,然後用15分鐘左右檢查。一方面是確實能力有限,做不出來;另一方面檢查能很有效找出錯誤,若有粗心,時間性價比則很高;另外也避免懊悔。

一些關於粗心的思考:
粗心本質就是「認為本應做對的,但犯了錯誤」。但是否本就能做對呢?可能並非這樣。
不知道粗心和早期教學質量差,或者學習習慣差是否有關。那些3+7=11的錯誤印象,可能都是早年自恃聰明,過於自信,所以對學習漫不經心,對錯誤輕描淡寫造成的。
不知粗心是否和內心不純凈有關,雜念太多,思維就不夠集中。不知不粗心的人,是否內心純凈,不聞窗外事。大家可以討論一下。


這是從我的新書里抄來的一段。如果大家對內容很感興趣,可以關注我呀!

等書真正出來了,送給你一本都是有可能的呀,只要你和我一樣是認真的人。

------------------------------------以下是正文------------------------------------

如何徹底解決粗心問題?

直面自己的問題,而不是掩飾它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說法:

「這次考試粗心又扣了20分。」

「填塗答題卡的時候不小心把兩道題填反了。」

「明明要選B的題結果不知道為什麼選成C了。」

一直以來,我特別討厭所謂「粗心」的說法,似乎粗心是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用這種借口來對這些丟分加以掩飾一筆帶過,卻根本意識不到明明就是你的能力尚有欠缺,甚至自以為是的認為,加上這20分,我還排在年級前20呢。

醒醒吧,你能加這20分,別人就不能加了嗎?

更何況,高手過招,勝負只在半招之間。1分尚且能決定命運,20分又如何呢?

若是真的想要解決問題,首先必須直面問題,而不是逃避它。

所謂「粗心」,就是同學們在審題、計算、打草稿等方面能力欠缺的體現。

而這些方面的能力是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訓練來進行培養的,通過養成良好的習慣,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粗心」的問題,從而完全避免不必要的丟分。

當然,我不指望你馬上改變這個局面,畢竟一個習慣的養成也是需要大量的重複性訓練才可以達到的。

接下來我將向大家介紹常見的幾類「粗心」的錯誤,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於審題

為什麼每一位老師在講解題目的時候說的第一步都是先審題?很簡單,你連題目的意思都沒弄清楚你怎麼可能答對?

然而,在實際考試中,審題卻是最常見的雷區。如果仔細去分析每一次考試丟分的來源,在沒有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時,我相信一定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你沒看清題目的要求,或者忽略了題目給出的關鍵條件。

比如在一道題干在這一頁而問題在下一頁的題目中,偶爾就會出現忽略了這一頁的某個條件的失誤;

比如只記得要填空卻忘了括弧里要保留多少位有效數字的要求;

比如看到縱軸的單位是伏特()卻沒意料到橫軸的單位是毫安();

比如看到彈簧就想當然地以為初始狀態是原長。

這樣犯過的錯誤數不勝數,你彷彿感受到了來自出題老師的滿滿惡意,好像他們費盡心機設下圈套就等你來鑽。

這樣的錯誤如何避免?

首先,大家在平時作業和小考中,就要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用筆圈出題干中的關鍵條件和要求,有圖像的還要在圖像中標示出來,如果題乾和問題在一頁紙的兩面(不得不說這真是非常不友好的一件事),你最好把第一頁中的關鍵條件抄到第二頁,並且尤其要注意括弧中的內容。在做題的時候,你還要檢查你所圈出來的每一個條件是不是都用到了。

更重要的一點是,你需要不斷積累自己的審題經驗,有意識的去關注在題目中經常出現的容易成為自己犯審題錯誤的關鍵字眼,將它們總結到一起,比方說一看到彈簧你就要想它的初始狀態是否為原長,一看到括弧你就要提醒自己裡面的內容很重要。一旦有了足夠多的積累,並且形成了這樣的條件反射,那麼,你每看到一道題,你就會馬上意識到這道題題干裡面哪裡是出題老師給我們挖的坑,哪裡是容易忽略的關鍵條件,腦海里的警報就會響起。你甚至會覺得:呵呵,出題老師的雕蟲小技也不過如此嘛,能騙到我?

關於計算

真的存在「計算能力強」的說法嗎?看看《賣油翁》的故事吧。

康肅公陳堯咨擅長射箭,當時沒有第二個,他憑藉射箭的本領自誇。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園圃里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挑著的擔子,站在一旁,斜著眼看他,很久也不離開。老翁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點點頭。

陳堯咨問道:「你也懂得射箭嗎?難道我射箭的技藝不精湛嗎?」老翁說:「沒有什麼別的奧妙,只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陳堯咨氣憤地說:「你怎麼能夠輕視我射箭(的本領)!」老翁說:「憑我倒油(的經驗)知道這個道理。」於是老翁取出一個葫蘆放在地上,用一枚銅錢蓋住葫蘆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過銅錢方孔)注到葫蘆里,油從銅錢的孔中注進去,卻沒有沾濕銅錢。接著老翁說:「我也沒有什麼其它奧妙,只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康肅公尷尬的笑著把老翁打發走了。

這與莊子所講的庖丁解牛、輪扁斫輪的故事有什麼區別呢?

如《賣油翁》所言,任何一種看似令人嘆為觀止的技藝或本領,實際上只是熟練的結果罷了,並不值得誇耀。

那麼,所謂的計算能力強,也僅僅只是計算熟練而已。而反之,出現了計算問題,粗心絕不是理由,唯一的解釋就是你的加減乘除能力還不到家,計算還不夠熟練。

對於這一問題,我提供的解決方案是集中式訓練

如果同學們打算提高自己的計算熟練度。可以任意做100道3位數的乘除法計算題,不妨整整齊齊地打草稿,算出來之後和計算器的結果進行比對。

集中式訓練所帶來的好處遠遠不止是快速提高計算熟練度這麼簡單!我相信大家一定有這樣的體會,有時候自己前面得出來一個比較奇怪的結果,不知道是不是對的(事後答案出來經常是對的,但你在不知道答案之前可能會一直懷疑自己),再繼續往下做時總是會擔心這裡出錯而影響後面的發揮。而集中式訓練所帶來的最大好處,是因為你在平時的訓練中積累了大量的計算經驗並且保持了98%甚至100%的正確率,那麼在你計算得到一個非常奇怪的結果時,你有十足的理由對自己的答案有信心!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種素質,並且是一旦建立起就無法摧毀的一種自信!我在高考的數學考場上,立體幾何得到的結果是128/15sqrt{5} ,圓錐曲線得到的結果是6400,憑藉我在半年來的大題訓練中所積累下的計算經驗,我確定我的計算結果是對的,從而省下了很多懷疑自己的時間,並最終拿到了133分年級第二的好成績,這與我當時自信的心態是密不可分的!

關於草稿

既然「粗心」的說法是一個偽命題,我想也不應該有所謂「草稿」的說法,因為可能一用這個詞,你可能就對它不重視了,就開始區別對待了。草稿和寫在卷面上的答案都是做題過程中的一部分,並沒有哪部分比哪部分更重要的區別。

我們在上面提到,在平時養成了良好的審題習慣,考試起來就會得心應手。同樣的,打草稿也有一套可操作的步驟,通過平時的不斷訓練也可以在考試中幫你發揮出最好的效果。

具體來說,平時做作業打草稿的步驟如下:

首先,通過多次對摺,把草稿紙分為個小方塊,每個小方塊的大小適合打一道題的草稿即可;

其次,在做選擇題和填空題時,一次只用一個小方塊,寫下較為完整的演算過程並得到結果;

然後,做大題的時候,可以多用幾個小方塊,注意根據上面審題提出的相關要求把一些關鍵條件給記錄到草稿紙上,並且完全按照作業的要求在草稿紙上列式,注意一定不要跳步驟!一定不要跳步驟!一定不要跳步驟!可以這麼說,如果你的草稿紙交上去當作業也未嘗不可,那麼你就達到了要求。

最後,還需要檢查一遍,至於怎麼檢查我們在下一小節中會具體談到。

只要平時作業打草稿按照這樣的方法去實踐半個月,我相信你的作業正確率上會有大大的提升。至於考試的時候,按照同樣的方法去做就可以了。

當然,你可能會問了,我在考試的時候哪有這麼多的時間打草稿?我相信聰明的你一定能理解這種方法的精髓,在熟練的基礎上,你會發現這並不會給你增加額外的工作量,而是讓你的草稿條理更加清晰,甚至在養成了這樣的草稿習慣之後,你可以做一些簡化和改進,來摸索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關於檢查

其實在這幾個部分里,檢查是相對不那麼有價值的一個步驟,因為實際上如果你把前面幾個步驟都做好了,那麼檢查能給你帶來的收益就已經不太大了。

但還是要聊聊檢查,如果運用得當,它可以幫你預防一些最低級的錯誤,防止出現類似於「明明要選B卻寫的是C」這樣的情況。

首先,我們之所以按照小方格的模式打草稿,一方面就是為了方便對思路和計算過程進行檢查。因為如果隨意地在草稿紙上演算,如果想要回過頭來檢查會出現根本找不到在哪裡的情況,而如果分塊按題序來打草稿,想要回顧哪一道題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又比如,如果你某一道難題不會做,你可以把你的思路和草稿暫時先放一放,之後等後面的題目完成再來回顧時,你可以直接找到上一次思路進展到了哪裡,而不用全部推倒重來,在客觀上為你節省了寶貴的時間。

其次,在你的審題、計算、草稿的步驟都到位的情況下,檢查的步驟其實並不會花去太多的時間,建議不要最後來專門進行檢查(我相信大家這樣檢查時一般都發現不了什麼錯誤),而是把檢查融入到答題的過程中,比方說放在每一節的內容結束時,如數學選擇題做完了就快速瀏覽一遍草稿(這種檢查能力在平時就應該培養),並且檢查你選擇的答案是不是你真正要選的,以及是否出現了填塗錯誤;然後填空題做完了再這樣回顧一遍;再到大題目時,每做完一道題就快速瀏覽自己的過程,沒有發現不合邏輯的地方就繼續往下走。

當然,你可能會告訴我,有的時候我就是檢查不出來自己出了錯啊!我的答案是,你最好不要寄希望於檢查出什麼大的錯誤,而是要努力把前三個步驟都扎紮實實做好,從根源上解決出錯的問題。如果自己不犯錯,那又怎麼可能檢查得出錯誤呢?

以上的四個部分,就是我關於如何徹底解決粗心問題的一些見解。

給看到這裡的你一條福利:授權了公眾號「高中學習指南」送我的高中數學筆記,限時免費的,再不領就沒了~

http://weixin.qq.com/r/5Sh5YbfEdOoLrfMC9333 (二維碼自動識別)


題主,有句話不知道我當講不當講,雖然它和主流觀點相悖,但確實是我在那麼多年學生生涯後的徹悟,那就是——細心,更多的是一種天賦,每個人細心程度的上限差得很多,而後天的努力,對細心程度提升效果甚微。【但與此同時,努力是可以提高正確率的,參見後文】

為什麼說這和主流觀點相悖呢?用Bing搜索一下就知道了:

一條符合的結果都沒有……
這個結果是預料之中的,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你應該變得更細心點」「如何更細心」之類的論調了,好像只要一個人努力一下,就可以杜絕粗心了。

如果你真的相信粗心可以通過努力改變,那你可以看這裡:如何細心_百度知道,這個回答非常詳細,而且看起來很有道理的樣子,雖然我認為那只是一大鍋雞湯罷了。

接下來我將從兩個方面來分析這個問題:

  • 為什麼說細心是一種天賦
  • 既然我無法更細心,我該怎麼辦

——————————

【上】為什麼說細心是一種天賦

我們一般認為,細心是注意力集中的表現,而注意力是可以通過訓練提高的。這種說辭並非沒有道理,通過一定的訓練,我們能提高注意力,這在兒童時期特別有效。但是,一旦過了智力發育的兒童時期,要通過訓練來變得更加細心,可就難了喲!
你想想啊,高考,可是我們準備了12年的考試,我們反反覆復訓練了很久很久,而且,誰敢在高考考場上不集中注意力?但是,答案一下來,因為粗心犯錯的人還是有不少吧!這些錯,真的全都是因為緊張嗎?

並不是這樣,真實情況是:細心的人恆細心,粗心的人恆粗心。

這裡我舉三個例子,我自己和我的兩個同學。

  • 我,從來不是一個很細心的人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我就開始參加競賽,一直到高三才結束。且不論競賽成績如何,有一件事一直很困擾我:在初三以前的競賽中,大部分情況我基本會做所有的題,但是,每次比賽我都會因為粗心做錯一兩道題,只有一次真正拿了滿分。

我當然很苦惱。非常想解決這個問題。我高中做的雙i課程就是關於如何杜絕粗心的:

但是結果是悲劇的,我很努力,但粗心的毛病從來就沒有解決,直到大學階段,因為粗心做錯題目還是有不少。

  • 我的某一任ex,很少因為粗心犯錯

在我眼裡,她不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很難的題,她做不出,很巧妙的題,她一般沒有思路。但是她的考試分數總是極高的,考第一名是家常便飯,就連高考也只比狀元差了4分而已。究其原因,是因為會做的題,她極少犯錯。
有一次我問她,你那麼細心是怎麼做到的,她回答:「我也不知道,我沒有經過什麼特殊的訓練,我就是一道道題做下來了,然後就做對了。

  • 我一個很厲害的同學的悲劇故事

我有一個同學,他的競賽實力非常厲害,因為我們不會做的題,他基本都會做。他很努力,刷了很多題。
但他的競賽成績慘不忍睹,比我還慘多了,最後也沒混到省一。

我們小心翼翼地問他為什麼,他哭喪著臉說:「哎,那些簡單的題,我總是犯錯,我根本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明明我已經很努力了。」

——————————
其實看了那麼多故事,我對「努力讓自己更細心」還是抱有一點期望的。直到我進了大學,某次夜聊,我和室友說,這次考試我又粗心做錯了兩道題,然後,他說了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風涼話:「這麼多年了,我一直都無法理解,會做的題,不都應該做對嗎?粗心,難道不是因為學得不紮實?

是啊,我數學學得不紮實,所以有時候,frac{sqrt{21} }{5} 的平方,我會算成frac{21}{5} ;一元三次方程,我會認為只有一個解;甚至,2	imes 2有時候我會算成2!(以上情況都是我在某次競賽中犯下的真實的錯誤)你們這種有著細心天賦的人,又怎能理解這些!

自此,我終於相信了,細心,就像智商一樣,真的是一種天賦。每個人的細心程度,真的是有上限的,這個上限,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


【下】既然我無法更細心,我該怎麼辦

既然提升自己的細心程度已是奢望,我該怎麼做呢?
四個字:開源節流,先節流,後開源。

  • 節流——儘可能讓自己的細心程度達到上限;
  • 開源——提升自己的解題速度,來得到檢查的時間;

(1)儘可能讓自己的細心程度達到上限

一個人的細心程度是有上限的。但是否達到上限,取決於他自身。
奇瑞汽車自然不如法拉利那麼好,但是如果把奇瑞汽車努力開到最快,在法拉利汽車慢悠悠地行使的時候,它也是能比法拉利快一些的。

怎麼做?

  • 控制自己的作息習慣,在考試時能達到適合解題的興奮狀態。這不是一句廢話,它是最重要的。可能比其他因素加起來還重要。注意休息,不要疲勞答題!
  • 考試前,給自己一個時間預期,並不斷調整,找到自己的節奏對於高三學生來說,某科的一套卷子一定做了很多遍了,題型什麼的一定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所以,給自己弄一個時間分配,比如選擇題花多少時間,填空題花多少時間,計算題花多少時間,等等……做得快了,強迫自己慢下來;做得慢了,尤其是一道題卡住了,及時跳過。(這條對學神不適用)
  • 整齊而規範的草稿紙。因為看錯自己寫的草稿而做錯題實在是太冤枉了。打草稿也不能亂打啊。比如A4的草稿紙,可以像下圖一樣地折成8塊。

  • 千萬千萬,不要輕視自己熟悉的題目。很簡單的道理:淹死的都是會水的。

(2)提升自己的解題速度

提升自己的解題速度,簡單地說,就是提高熟練度
提高熟練度,無他,多練習,多總結
多練習,形成思維模式。
多總結,整理思維模式。
由於時間是有限的,兩者是需要平衡的。善於總結的人,不需要太多的練習。
至於總結知識點的方法,各種資料太多了,這裡就不再贅述,不過需要注意兩點:
(1)要自己的整理——不要看了別人整理的結果就以為自己懂了;
(2)要整理自己的——自己做錯的題更有價值,錯題集是必要的。

提高熟練度對提高正確率的幫助,並不是讓自己更細心,而是讓自己有時間檢查

簡單的道理:一道你會做的題,如果你有90%的正確率,那你再換種方法做一遍,如果把兩種方法視為獨立事件,那你就有99%的正確率。你提升了9%的正確率,並不意味著你更細心了,而是因為你做了兩遍。

拋磚引玉地提供一些方法:

  • 如果你沒有足夠快的速度,不要檢查每道題,挑你最可能做錯的題來檢查
  • 多檢查選擇題和填空題,因為你看不到步驟,而且錯了就是零分。而解答題,你看得到步驟,粗心的概率會小一些,而且錯了也有步驟分。
  • 特殊值檢查法。有些題,尤其是寫通式的題,你不必再做一遍,帶入幾個容易計算的特殊值,如果結果是對的,那你做對的可能就很大。

最後,如果你做到了以上了一切,還是因為粗心做錯了題,別灰心,記住:
細心是一種天賦,你已經努力地發揮了自己的天賦,你沒有遺憾。

【細心是一種天賦,而認真是一種選擇】——曾加

o(^▽^)o


換一種方法檢查


兩個方法搞定:

  1. 做完一題之後馬上再做一次。兩次答案一致則進入下一題。
  2. 在貼紙上總結出注意事項、常犯的低級錯誤,貼在桌子上。見 關於高考的一些心得體會:

「逐字讀題
解題: 把已知放在紙上(不要光憑心算,在演草紙上展開自己的思維過程,一目了然) 原形表達(按原公式的順序表達出自己要的式子)
回顧: 問什麼 答全 有效數字 約分徹底 未知字母(做完題檢查答案表達式中是否有除已知外自己設出來的未知字母) 單位 示數為小數(電壓表之類的示數不能寫為分數) 已滿足的條件勾畫出來(避免漏掉條件)」

以上文字(除了括弧里的註解)抄在紙上貼在自己能隨時看到的地方,平時就堅持注意這些,習慣後就可以把它撕了。

引號里的內容(無註解版)就是我當年寫在貼紙貼桌上的,至今還放在我的筆袋裡……

以下為捎帶福利:


解決自制力問題的通用思路:放棄自制力。


瀉藥。不打算講很多人鼓吹的學習方法。

我真的只能說你練習實在是太少了。除非你像希爾伯特那樣可以提出推動整個學科發展的問題或者你已經開始做科研了,否則所謂的思路一文不值。有句老話也可以這麼套用,就是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math. 數學對於文科來說是大拉分項目,多多練習,絕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這個問題。很多事情就是要你投入精力的。平時練習的時候,看著覺得有思路了,一定要算出來;推出一般的公式了,一定要勇於代入幾個特殊值求證;證明與計算中的分類討論一定要確保自己的情況齊全。你做而不做完,有思路而不做到底,正確率永遠上不去。中學時代沒有所謂的「數學思維」這種東西,數學就是要靠不斷地練習與近乎於偏執的完美主義才能好好掌握的。

所謂藝高人膽大,我們稱之為遊刃有餘,背後都有多年的躡手躡腳,都有多年的磕磕碰碰,都有多年的力不從心;而你現在求快,我只能說是作死了。

五三搞起,記得做完題目看完答案後,答案放一邊,從頭到尾從新算過,證明計算一行行全部寫清楚,不偷懶。少女我相信你


高中題目大多數可用特殊值(零、正無窮、負無窮等)帶入去檢驗,迅速否定錯誤答案。與正向求解相比,尤其對於選擇判斷題,這種方法效率很高,不容易因為粗心出錯,曾經屢試不爽…


保證不粗心這種事情很難,很費精力。所謂粗心,在我理解是當大腦的能量不斷消耗後,處於疲勞狀態,導致思維過程和質量受到影響造成的。當然在一些事情上也有可能是根本就沒有想去使用腦,俗稱「沒走心」。不過在考場上應該是前者的情況多一些。所以想做到事事不粗心是非常難的,題主目前應該只是想保證考試不粗心,難度會稍微降低點。

因此,保證不粗心絕不是一個短期可以實現的目標,除非真的是沒把考試當回事。
直觀的看,可以做的有以下幾件事:
1. 提升大腦能量總量or能量效率
平時多想多看,形成比較體系化的思維,總之,把腦袋當身體一樣鍛煉。
2. 降低考試題對大腦能量的消耗
在考題難度不變的前提下,通過把基礎運算和基本題型固化成不太用腦的情況。例如無論如何疲勞,計算1+1都不會出錯,因為1+1對於你的大腦來說消耗微乎其微。通過訓練和記憶彌補能量總量的不足是比較常見的方法。不過這種固化的模塊一旦拆分不當,就可能出現由於思維定式而導致的錯誤,有利有弊。
3. 短暫提高注意力
對於重大考試,在考場上努力集中精神,讓大腦超負荷運轉,可以獲得短暫的收益。

以上。


作為一個高考數學尚可,還做過不靠譜的高中數學兼職的人,來湊個熱鬧
先亮出核心觀點吧:
會做不等價於熟練,而高考中對於數學科目來講熟練是必須的,或者說整個高考更多的就是在考熟練而不是思路。
其實題主這種狀況在學生當中算是很常見的了,明明題目不難,就是丟分,其表象原因就是考試時時間太緊張。目前數學高考大部分省份都是8道選擇,6道填空,6道大題這種分布,考試時間合計2個小時。這個時間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講是完不成整套試題的,原因在於一是不夠熟練,在選擇,填空和前三道大題上用時過長,二是由此引發的對於時間分配的緊張而引起的慌亂。我個人對學生的建議是整套試卷要在1小時45分鐘之內完成,剩下的15分鐘是用來檢查和應對各種突髮狀況的時間,這樣子才能做到在考場上心裡有底,手中不慌。可能有人會認為這個時間太緊了,首先,對於數學水平不同的學生,需要完成的題目數量是不同的,最後一道選擇/填空、導數分類討論、最後一題的第二小問、解析韋達定理之後的部分,按照數學水平漸次增長選擇全不做或者全做(每一張數學卷子大題中基本上都會有一小問完成人數不超過3位數,這種題只能靠運氣了,在平常訓練中推薦直接放棄),其餘的都是基礎題目,需要保證接近100%準確率的完成,因此,要想獲得更多的分數,就需要縮短計算基礎題目的時間,來計算其他題目。
以我個人舉例,在高考前最後一個月是我完成高三數學試卷能力的巔峰時刻,當時的數學考試比現在還要多2道選擇題,基本上每張試卷只用1個小時就能完成了,做山東啊江蘇啊之類的變態省份也就是多個20分鐘,要是碰上全國II那種有40分鐘就搞定了,在最後高考的時候做數學非常安心,放慢了速度最後還剩了30分鐘安穩的檢查。後遺症就是,5年後我給別人上課的時候,發現5年沒有進行訓練的我還是比那些月考能考到130左右的學生做題快很多。。。。萬惡的應試教育。。。。
要想提高做題速度,就只能引用賣油翁里的一句話了: 無他,唯手熟爾。大量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題海不可取,但這指的是不要漫無目的的做題,沒有訓練量高考是不會有一個好分數的。
關於 @曾加提到的細心是一種天賦,因為我就是一個粗心的人,因此還是比較贊同這個觀點的。但是我個人的看法是這樣,一件事情想要做到熟練不犯錯是有一個訓練閾值的,對於粗心的人來講這個閾值會比較高,因此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對於高三學生來講,高考是一個值得付出努力的東西。


同意 @雨疏 的答案,反對一點,題海戰術真的很管用,高考最後一題的最後一問確實是用來拉開差距的,前面的題沒有什麼難度,可以這麼說,高考考的不是智力,而是熟練度,作為高中曾經數學倒數的理科生可以很負責地告訴你,數學不是朝夕練就的,想學好數學,基礎很重要,選擇填空的沒有所謂的粗心,就是平時做題的熟練度,起碼要拿出1~3個月的時間突擊數學。
首先拿出試卷,分析錯題類型,錯題本可有可無,雖然我有,但是看得蠻少,大多是一些經典技巧,這些題看一遍也記住了,然後總結自己哪些地方薄弱先看課本,把概念搞清,課後例題不出錯地做完,然後買一本按題型分類的輔導書把這種類型的題目做完。大約用時3~5天左右,快的話1~2天就ok了,這樣一個一個環節啃下去,一定會有收穫的。
還有高考不是比速度,更重要的是準確率,不要有全部做完檢查的心理,要保證做一道對一道,時間訓練還是分類訓練,選擇題填空16道?(印象是這樣的)一定保證準確率!!(我不會說理綜選擇全對後面大題隨便寫寫拿了268~~),訓練方法,規定選擇填空時間35分鐘,最多40分鐘做完,然後檢查正確率,這是提高速度的好方法,其他題目都是這樣。我們數學老師是這樣要求我們的,選擇填空最多錯各一道,圓錐曲線最後一問可錯,最後一道題導數最後一問可錯(但是還有步驟分)這樣算起來,扣分最多20分,那麼130分是她對我們的最低要求……(囧~)
其實心態很重要,平時的考試沒什麼價值,多做高考原題,做了近5年的各省數學高考題,相信自己真的很重要!你不會的,他們一樣,你一定要贏在自己熟練的方面。
最後告訴你個小秘密~全國卷數學選擇題是3A3B3C3D(5年經驗總結~),如果你能保證前面的選擇題全對,最後一道選擇不會也能蒙出來!!!作為一個數學渣~高考還是混了135~(13年全國卷)~~祝樓主高考取得好成績!!!


在我的學生生涯中,我最敬佩的是我高中時候的數學老師。儘管我的高中數學知識已經忘光了,但他隨口講述的一些東西至今記憶猶新。

有一次,他提到粗心這個問題,觀點大致是這樣的:真正因為粗心導致的錯誤是極少的,大部分不應該犯的錯誤,表面上看是粗心,實際上反應的是你對這個知識點掌握得不夠牢靠。

當時不覺得這話有多少道理,這過了十多年,反而慢慢咀嚼出味道了,這部分是我加的分析:你現在做1+1肯定不會錯,九九表也不會錯,這是因為這些知識在你心裡已經融入血脈,根深蒂固,熟極而流,遇到問題的時候已經是本能反應,幾乎不再需要「主動」地去思考。而回憶一二年級的時候,是不是也有已經「學會」,但還是會因為「粗心」做錯這些一百以內的加減乘除?那時候的你並不能說沒有掌握,甚至也已經背下了九九表,但是總是因為粗心錯,為什麼?就是因為當時你對它們的掌握沒有達到現在這種程度。

現在遇到的,其實是同樣的問題。你已經了解了,學寫了,掌握了這些知識,但是程度還沒有到「基本不犯錯誤」的地步。粗心只是表象。要想避免粗心造成的失誤,一是加強檢查,二就是多加鞏固。如武俠小說里寫的那樣,想上一想和想也不想,還是很有差別的。

除了鞏固知識本身,還需要熟練的是做題的流程,思考的順序。老師經常提什麼關注點啊、注意這裡啊、看見什麼就要想什麼啊,都是在培養你的思維方式。然而很可惜,至少在我的學生生涯里,以及這幾年接觸到的情況,老師很少有專門的成系統的思維培養。
比如「3&>9是真命題」這道題,並不需要完整地去想3&>9不是真命題所以錯,而是分成幾個部分,「3&>9」非,真命題是,一非一是選錯誤。這個思維過程一開始可能比較彆扭,但是熟練了的話,會超過正常解題的速度。並沒有最好的順序和方式,但是你可以慢慢養成屬於自己的方式,加快思考過程,而成型的流程也是正確率的保證,它能幫助你減少因為每次思考的失誤。其原理,大概就和以前一個人做一件物品,大小不容易統一,時間也長,而分工合作流水線之後,效率和質量都提升差不多吧。

我高中成績平平,大學混日子去了,直到工作幾年後,才開始慢慢接觸思維啊邏輯啊方面的東西,覺得對自己很有幫助。這幾年的考試,但凡我想要拿到證書的,都拿到了,而且對學習新東西很有信心,思維的培養功不可沒。

再補充一下,有些看似你「粗心」造成的錯誤,其實是命題老師有意設計的陷阱,完全是針對學生學習和思考的弱點進行「誘導」。如果能夠提高思考的層次,多想想這道題為什麼這麼設計,尤其是選擇題為什麼會有這幾個選項,老師想的是什麼,也會避免踏入老師的陷阱呢。


觀點:
1、粗心從來是借口;
2、細心可以培養。
高中沒教過,一直教小學和初中的課外數學,說實話,很多家長來到課外機構有很大一個目的就是增加孩子做題的正確率,提高學習成績,粗心、細心的問題也不知道被多少家長學生問過,但問題容易回答,其實最難的是操作,我可以告訴你方法,你是否能實行和堅持呢?TSAQ
第一條,教育中很多事情都會歸因於主觀因素,最常見的即為粗心,其中包含著一個淺顯的借口「不是我不會做,而是粗心了,只要認真一點,我一定會做!」典型的將錯誤的發生歸因與偶然,而非常多的人還是會用這樣的借口,原因呢?人都會犯錯,這是一條無可否認的借口。但如果不能探索錯誤發生的根本原因,每次都粗心,慢慢的就會養成「習慣型粗心」,到時就會有另一個借口「我一直是一個粗心的人。。。。
所以請主觀重視粗心,每次出錯一定要尋找錯誤內在的原因。總的來說,會的東西做錯有如下兩個原因:1、知識的理解出了問題;2、操作過程出了紕漏。這裡就不展開了,我想重點說第二條。
樓上的很多回答說,細心是一種天賦,看上去很對,其實經不起推敲,比如,細心是由大腦的哪一個部分控制呢?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提高指導意義接近於零,想像一下,一位老師對你說「你就這樣了,細心是天賦,你沒法提高了。」會不會想西紅柿扔他一臉。
(天賦論和發展論在教育中本來爭論就很多,但作為教育工作者,我肯定天賦的存在,但教學中一定用發展論來指導教學,一定堅信每一位孩子都是可以成長的更好的,幫助個體完善才是教育的目的)
那麼如何提高細心?這裡我說一個非常可行的方法——流程式控制制。將解題的流程依解題步驟細分,對每一個步驟實行分段責任制,分別對每一個過程進行檢查。
舉個例子,所有初中過來的同學都知道解方程的5步:去分母、去括弧、移項、合併同類項及係數化為1。那麼請看下面的方程frac{x-1}{2}+frac{2x+1}{3}=frac{x}{6}   +1,再看-2x-1=3x+2,兩個方程,大家覺得哪個錯誤率高?
我們在考試中做過統計(以下數據是一次考試的統計,樣本大概500人左右),第一個方程的正確率有87%,而第二題正確率是62%,明顯第二題更簡單吧?但第二題做錯的更多,原因何在?因為「粗心了!」
其實是因為第一題大家往往按照步驟一步一步做,而第二題那麼「簡單」,直接看就出答案了嘛,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所謂流程式控制制就是每一步操作都完成相應的工作,越是自我評定不細心,步驟越要細緻,然後對每一步進行相應的檢查和驗算,必然會大幅提高正確率,壞處是開始的時候速度會減慢,但相信我,這個做題的方式對今後的學習幫助非常大,對今後的工作和生活幫助也非常大。
再有就是堅持,每一種習慣的養成絕不是2、3天能實現的,半年、一年應有成效,能堅持一生,才會成為一個細心的人。
------------------------------------------------------
再說一個事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到政府辦過事情,相信都有一個體驗,流程繁瑣到不行,其實想一想很簡單,政府辦事是有責任的,那麼他們會將流程細緻,然後責任到人,減少錯誤的出現。
據說外企的工作也是非常細緻,道理應該相同。
並不否認人會犯錯,但人高明在會想辦法阻止自己犯錯。


我記得我高中,尤其是理綜,做題速度不快,但是我總是做多少就得多少分,數學只能做140+出頭的題,最後得到135+;物理只能做117左右的題,最後得113+……有一次老師在卷子上寫了一句「正確率好高啊」……

其實我一直都是一個粗心的人,但是在做高中題目時,我真的是做一道題檢查兩遍最容易錯的地方,確認無誤後才到下一道題……

這樣做有一個副作用,就是以後做任何事情總要再三確認,或者多方法副證後才能放下心來——做得好,這叫靠譜;做不好,這叫磨嘰/肉

從側面也反映了我是一個「保守」、「輸不起」、「不敢冒險」的人……現在因為這個性格上的弱點吃了不少苦頭……僅供題主參考吧


反對以上認為欠缺訓練導致的【熟練度假說】。

人的注意力是有額度的,失誤是人類的固有屬性。
人的注意力是有額度的,失誤是人類的固有屬性。
人的注意力是有額度的,失誤是人類的固有屬性。

這是核心論點,很重要,所以要說三遍。

一、注意力
注意力:心理活動或意識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

數學考試長達2個小時,在這期間保持同一水平的高度注意力幾乎不可能。
哪怕不考試,就說讓你單純地從1寫到600都很難完成。
相關鏈接:
掏30元從1寫到600寫對送手機 謹防街頭寫數騙局
從1寫到600免費拿大獎 你敢挑戰嗎

如此簡單的阿拉伯數字,真的就沒人能寫對嗎?
昨日下午,記者找來了7名不同職業的體驗者進行體驗。結果7名體驗者當中,成績最好的寫到了456,而成績最差的僅僅寫到31就出現了錯誤。

體驗者一小杜大學生寫到456,在寫457時出現錯誤,將457再次寫成456。「看到45就不由自主的想在後邊寫個6。」小杜說。

體驗者二李先生編輯寫到31時出現錯誤,他說:「就是手誤,腦子反應比手快,不小心就錯了。」


體驗者三馬先生公司職員寫到103時出現錯誤。

體驗者四趙先生老闆寫到231時出現錯誤,寫完231後,寫成234。

體驗者五小廖大學生寫到121時出現錯誤,寫完120後,直接先寫出來數字2。

體驗者六張女士教師寫到125時出現錯誤,寫完124後,寫出152。

有人說這個遊戲太簡單,太無聊,所以就容易犯錯。
簡單的會犯錯,考試中更難的就不會。什麼邏輯?

二、失誤
看題主所說:連「3&>9是真命題」都判斷為?
這跟熟練度有什麼關係?多做題就不會看錯了么?
人就一定會有失誤,不失誤的是計算機。

說什麼」認真就不會錯「,」仔細檢查「,」做一道對一道「……那真是雞湯。
【會】絕不是【對】的充分條件。

連DNA的複製都會出錯,你會比DNA還精準?
DNA複製出錯了,你難道說DNA還要多加練習,認真仔細?

為什麼沒有勇氣承認【人會犯錯,人會失誤】?
為什麼要餵雞湯說【做錯本質上就是不熟練】?

三、措施
粗心細心不是性格和品質的問題。而是在考試中,注意力集中的強度和長度。

所以,能不能不要誇大【人的主觀能動性】?就從生理上,實在一點,看待這個問題好不好?
(1)吃好睡好休息好。保證一個輕鬆但穩定的競技狀態。
(2)多運動多鍛煉。 加強機體的供血、供氧能力。
(3)心情愉悅,減少情緒負擔。

更新,評論區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措施,放上來供大家參考:

@Mr.Wish
挺好的答案,很有啟發。
不過,我有些不同的看法:
1. 熟練確實可以減少出錯概率,但必須是「有意識的訓練」。
比如高考,不僅要「多做題」,而且要研究哪些地方容易出錯,並且採取一些措施(比如規範格式)來予以避免。
2. 「從1寫到600」,我相信,如果真的是去訓練,那麼練上一段時間後,也是可以達到全對的。同理,注意力也是可以通過訓練來增強的,但我們幾乎很少有人會對此進行專門的訓練。(包括我自己——以前是不知道,現在是沒有必要)
3. 我也承認,人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不過可以採用某些「間斷性」的措施來放鬆,比如伸個懶腰、深呼吸之類,這種「打斷」,實際上就是一種恢復。
不僅是高考,也包含了下圍棋。
4. 「不夠熟練」,聽上去是雞湯文,但這個也確實能夠增強學生的主動性和努力程度。
如果認為是不可改變的因素,那麼在歸因方式上就是外歸因。心理學上的研究表明,將原因歸為「自己努力不夠」的人成績會更高。
——當然,我也認同一點:適當承認自己能力是有限的,有些事是自己改變不了的,對於心理狀態是有好處的。不過,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都是努力程度不夠,恐怕還到不了需要「調適心理狀態」的地步。
5. 題主這個問題,在我看來其實是答題策略方面和基本功方面的問題。
我有實例驗證過。

簡單總結,【粗心大意】可以通過把過程【格式化】、【標準化】還有【間斷措施】來減少。


看了上面那麼多學霸的親情指導,作為始終懷有一個逆襲夢想的學渣來說真的是慚愧不已。我一直覺得的上學經歷可以用「離奇」來形容。經歷了數次的起落,整個過程就是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歷程。所以,我想我可能懂一些成績不理想同學的情況,也知道成為學霸的原因。我認為對於更多的學生來說,看待馬虎這個問題始終是自下而上,馬虎的原因不是自己能力所及的,是可望而不可解,而非學霸們的自上而下,能力有餘細節欠缺。
很多人將馬虎歸結於不熟練。確實,做題的熟練程度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但卻不是提問者想要解決的那個馬虎的原因。題主的提問里「3&>9是真命題」都能判錯,這句話好像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我想問這種錯誤類型跟熟練有什麼關係?難道這種題認認真真看上100遍就能保證永遠不會錯?答案應該是否吧。對於這種馬虎,我傾向於部分贊同@ 曾加 也就是排名第一的答主的觀點,細心也是一種天賦,這種天賦就像智商一樣與生俱來的,不過我不太同意他「後天的努力,對細心程度提升效果甚微。」的觀點,因為我自己有過於馬虎鬥爭的經歷,有過很奇特觀點。我認為「馬虎值」是以天生的「馬虎水平」為基準,受即時精神狀態和腦生理狀態影響而上下波動的。這裡的精神狀態指做題時處於興奮狀態還是嚴肅狀態,或者遊離狀態、瞌睡狀態、緊張狀態等,具體狀態大家可以自己親自體驗。而腦生理狀態指是否飢餓、疲勞、生病頭疼、缺氧等(希望大家不要覺得這是小概率,我有過一段很嚴重的鼻炎史,頭疼呼吸困難都是家常便飯)。下面通過我個人經驗來詳細舉例,靠不靠譜可以自己觀察。
首先,來看精神狀態的因素,我注意到當我處於興奮的狀態時,思維會異常的跳躍,此時大腦的創造力會增加,經常會有很多的想法,會很快的考慮篩選很多的做題方法,豐富的聯繫題目跟已經做過的題的關聯,推斷延伸演變出新的解題方法,這種狀態有利於解題時尋找解題思路,就像題主說的會容易找到解題的思路。不過,這種狀態一個不好的一點是:思維太過跳躍時,往往會太過主觀,就像開車一樣,速度太高車就會飛快的掠過一些細節問題,解題的過程中粗枝大葉的,並收到思維慣性的影響,忽略了實際題目中的條件,容易想當然,容易飄(好久不做數學題了具體感覺都忘了)。像題主「3&>9是真命題」這樣的錯題,應該就屬於思維太過跳躍產生了思維慣性這種情況,我想如果把這個題單挑出來讓題主做,無論如何也不會做錯的,也就是說如果屏蔽了其他題造成的思維上的影響,這種題是不會錯的。那麼現在問題來了,怎麼解決這種思維太過跳躍造成的馬虎呢?這時候就要注意到除了思維跳躍狀態人還會有思維嚴肅的狀態(自己定義的),想一下你在內心平靜同時精力充沛時候的狀態,(可能我自己內心情緒波動比較大吧,我會經常在這兩種狀態間切換,但是不太好解釋表達,舉個不很恰當的例子,喝酒喝到將醉未醉的狀態就是興奮狀態,嚴肅狀態有點像我們瞻仰烈士時候的狀態)這種狀態下人會趨於平靜,進行嚴密的邏輯思考,嚴絲合縫的流程操作。此時,大腦運作速度恢復正常,解題思路獲取能力減弱,但是「馬虎值」會下降。剩下的遊離狀態、瞌睡狀態、緊張狀態等大家都可以很容易的體驗到,我相信這些狀態很明顯都會提高「馬虎值」。
然後是腦生理狀態,很簡單,當我們在飢餓的時候,大腦在會缺少能量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犯馬虎的小錯誤。有研究表明,適當的飢餓可以提升智商,好像是血清素會水平會上升什麼的,記不清了,跟上述並不衝突。疲勞情況下,「馬虎值」也會上升,就像現在晚上11點多了,在這兒碼了一個多鐘頭字了,我能明顯感覺到打字時按錯鍵的次數大大上升,這種情況類似於「明明想選C手一滑寫了個D」。所以,感到疲勞或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後,應該提醒自己適當休息。降低「馬虎值」。最後有鼻炎要趕緊治,很影響心情和學習成績,血淚的教訓。當然,鼻炎難治跟心理壓力大也有關係。


高中的時候常犯這樣的錯誤,後來數學老師叫了個方法:一步一回頭

算一步,看一步,確保你沒算錯,然後進行下一步。

優先把會的題目全部作對了再去考慮大題目。


題主你好,我寫寫我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像是這種思維比較快,馬虎比較多的類型。最好的方法就是靜下心來,按部就班,訓練一個月左右會有奇效。
一、關於草稿紙,把一張A4紙摺疊兩次,讓它不大也不小,當成一個四頁的本子,演算題目都要嚴格的寫上序號,第一題、第二題、第三題依此類推。即使是演算也要認真書寫,排列整齊。
二、從現在開始往後一個月(或者更長),做數學題都要把完整的步驟在草稿紙上寫下來。認真寫不要省略步驟,切記不要省略步驟。
三、一個月之後,你就會發現你的思維和運算能力和正確率上升了一個台階。


作為一名剛畢業的高中生,數學一直是我的強項,簡單談一談我學習高中數學的經驗。

先回答樓主這個問題:想要在考試時容易題不丟分,不出現低級失誤,就要在平時多加練習,怎麼練習呢

1。首先,不要因為自平時己基礎好成績好就只做難題而忽略簡單題,其實難題不過是簡單題的組合,多做一做基礎題,一來熟悉知識點,二來又練習了計算能力及細心程度,相信樓主會覺得平時不怎麼注意也不會算錯,但一考試就老是失誤,這很正常。我的建議是,把平時作業就當做考試,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適度緊張,習慣以後考試就當平時了。

2。越是簡單的題越要提高正確率,所以每次進行自己不太有把握的計算後,最好檢驗一遍,尤其是一些經常會犯的錯誤,列個豎式或換一種計算思路再算一遍。

3.演草紙要寫規範,方便自己檢查。

4.總結出自己經常犯的一些低級失誤,比如符號啊,討論啊之類的,記在一個本子上,考前翻一翻,讓自己高度注意。

簡單談一談學習方法(還是一些老生常談。。)

練習,總結,歸納,再練習,總結,歸納,如此反覆,對於高中數學就夠了。

高中數學沒有太多生澀難懂的概念,但題目比較靈活,所以練習很重要,以此積累經驗與方法,但一定要進行總結歸納,否則一切白做,多準備幾個筆記本,記錯題,旁邊註明此題用了什麼方法,時常總結一些專題,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先寫到這裡吧,想到再補充。


考試的目的不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部作答,而是在規定的時間內獲取儘可能多的分數,因此,為了爭取後面解答題的時間而刻意壓縮前面選擇填空題的時間是一種

極!其!愚!蠢!的!行!為!
極!其!愚!蠢!的!行!為!

極!其!愚!蠢!的!行!為!

因為很重要,所以重複三遍。

一道10或12或14分的大題,你可以得到0-滿分的任意整數分數,但是選擇填空,也就是俗稱的小題,只有0或5,也就是說,大題得分比小題容易的多的多的多,大題不會做,列個方程也能混些步驟分,小題只要你的結果不對,就什麼都沒有了

你所說的不細心只是因為你對所謂小題的重視程度不夠,欲速,而未達,解決方法一如前面多位朋友所說,放慢速度,保證做一道對一道,做10道對10道比做20道錯15道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考試答題要有層次,先用少量時間瀏覽全卷,根據自身情況分出「簡單、必須得滿分」,「略難、爭取得滿分」,「較難、得一分是一分」,「很難,放棄」等若干層次,答卷順序層層遞進,這樣即使時間不夠也不會有什麼遺憾了。如果你有140+的實力,這一套方法意義不算太大,但如果你的目標不是140分以上,還總想著要答完全卷給自己一個「不造考啥樣,反正全答滿了」的心理安慰,那就是(愚)(蠢)(至)(極)了。

小妹妹,人生難免取捨,放棄也是一種美。


什麼細心程度是天賦,全是胡扯。
粗心做錯的題分兩類,一類是出題人挖坑等著你跳那種,這種你需要多做題,紮實基礎,不要輕敵;
一類是自己犯二,把3&>9看成真命題,3*3=6等,這種需要你每一步都懷疑自己,瞬間多角度驗證,注意不是重新做一遍,而是每一步都多角度驗證。如果你在寫3*3=6的時候想一想還有哪兩個數相乘等於6,或者兩個3相加等於多少,你就會發現自己犯二了。
養成這種習慣之後,你會發現,思考到動手寫答案的過程中,你的大腦好多時候是沒用利用起來的。思考的時候不會寫,寫的時候大腦又幾乎放空,別人考完試要虛脫一般,你考完試還能活蹦亂跳去對答案,這能一樣么。
如果這都是天賦,天賦的門檻也太低了點。


推薦閱讀:

現在物理學研究一般用什麼數學軟體?
「機器學習和大數據計算都是學數學應該乾的,學計算機的相比毫無優勢」這種說法是否正確?為什麼?
如何用一個公平的硬幣模擬 1/Pi 的概率?
什麼是狄利克雷分布?狄利克雷過程又是什麼?

TAG:數學 | 考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