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路對真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會有什麼影響?

最近賈樟柯導演拍了新短片,講 3 個年輕人因為陌陌找到同類化解孤獨。目前社交網路越來越發達,這種突破地域和空間的限制,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是否會對人際關係有積極影響?
陌陌×賈樟柯 陌生並不存在 完整版
-------
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 誰不孤獨,歡迎關注討論。


1996年,Sherry Turkle第一次在TED演講時,她的題目是「慶祝我們在互聯網上的生活」,但如今,她卻認為網路正在「帶我們去到我們不願意去的地方」。儘管互聯網時代給人們提供的社交途徑越來越多,人與人的關係卻好像越來越疏遠,我們更不願意與人親密,更少會邀請人來家裡做客。

她認為,社交媒體使我們產生了三個幻想

1. 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會收穫關注。

2. 我們總是能夠被聽到。

3. 我們永遠不必獨處。

根據《大西洋月刊》的報道,在1950年,獨居的美國人不到10%;到2010年,有27%的美國人選擇獨居。在1985年,一個人的平均「密友」數量是2.94個,只有10%的人報告稱自己沒有能夠談心的朋友;而到了2004年,一個人的平均「密友」數量是2.08個,25%的人稱自己沒有可以談心的朋友。在這20年間,最大的變化是互聯網的出現。

互聯網究竟讓我們的生活更熱鬧還是更孤獨?在這個時代,我們如何才能獲得高質量的社會關係?今天在解題的同時,想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和大家聊聊網路時代的社交。

社交的重要性:不僅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還改變了我們的大腦

我們都知道,良好的人際關係會帶來很多好處,比如讓我們身體更健康,更少患病,更加長壽,以及更幸福等等。而當社會關係不佳,在社交中感到被排斥時,我們大腦里的反應和感到生理疼痛的反應是類似的,也就是說,社交中的痛苦和身體上真的疼,在我們的感受中是一樣的。社交問題還會影響到我們的自尊和自我價值感。(Seppala, 2012)

不過,社交對我們來說可能比你想像中還要基本和重要。「人的天性就是社會性動物。那些生來離群索居的個體,要麼不值得我們關注,要麼不是人類。」——亞里士多德在公元前的著作《政治學》里的論述雖然聽起來有些極端,但近年來科學家對大腦的研究卻證明了,社交的需求和對食物、住所的需求同樣基本。

首先,人類學研究表明,我們是為了社交,才發育出了更大體積的、與身材比例不相符的大腦。動物大腦的大小往往和身材成正比,只有靈長類動物是個特例,大腦與身體的比例是最大的。為什麼如此呢?

人類學家Robin Dunbar認為,大腦體積的擴大可能是為了社交需求:決定大腦大小的關鍵因素是最外面的一層——新大腦皮層(Neocortex),而通過對38個靈長類動物種屬的比對,在排除軀體大小的干擾後,他發現,這個部位的大小和動物所在社群的大小成正比,社群越大,大腦的體積也就越大。而從演化的角度來分析時,同一種屬的社群屬性變弱時,新大腦皮層也會變小。因此他認為,我們大腦的發育是受社交的需要所影響和推動的(Dunbar, 1992)。

此外,認知神經科學家Matthew Lieberman等人還發現,當我們的大腦不處理任何具體工作時,它的「默認」區域(default network)會活躍起來,其他和具體任務相關的區域則會不活躍。我們的大腦的「默認」部分包含兩個關鍵區域——內側頂葉皮層和背內側前額葉皮層,而它們都是和社會關係密切相關的、用于思考和社交相關問題(social thinking)的區域。當這兩個區域被激活時,表示人們是在思考過去的社交行為、社交問題的解決辦法,計劃未來的社交安排等等

Lieberman說,這佐證了進化論的猜測:我們在時刻準備著社交——當我們的大腦好不容易閑下來的時候,就會默認開始思考和社交相關的內容 (Lieberman, 2002)。

但你知道嗎?虛擬社交正在使我們變得更孤獨

我們對社交的需求是如此本能而強烈,那麼,隨著線上的、虛擬的社交的發展,會對我們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一系列關於社交網路的研究表明,虛擬的社交並不能真的擴大你的交際圈,相反,你越多地使用網路社交,可能會越感到孤獨。

「紐約客」的心理學專欄作者MariaKnnikova稱,互聯網具有使人疏遠的天然屬性(alienating nature)。1998年,Rober Kraut的縱向研究發現,在人們最開始使用網路的1-2年時間裡,快樂感和社會連接感表現出持續的下降。其中,使用網路對人們的家庭關係影響最大,他們和家人的聯繫和交流會明顯減少;此外,還會伴隨著社交圈的縮小,抑鬱和孤獨感的增加(Kraut, 1998)。

除此之外,更多的社交網路使用還被證明會降低親密關係的滿意度,原因在於它會催生嫉妒和懷疑。研究者認為,這是由於社交網路暴露出的信息更多,更有可能暴露出自己伴侶過去的經歷及與他人交流的信息;而同時,社交網路信息的模糊性又會引起更多的猜測和想像。當人們將更多的時間花在線上,還會減少現實中與伴侶的相處時間(Muise, 2009)。

澳大利亞的研究分析了社交網路使用和大五人格的關係,結果發現比起那些不使用Facebook的人來說,使用Facebook的人整體自戀水平更高,社交中的孤獨感更強 (Ryan, 2011)。

那麼,為什麼社交網路使我們孤獨?

卡內基梅隆大學的Moira Burke對1200名Facebook使用者進行了縱向研究,她針對用戶在Facebook上的一系列行為(比如點贊、私信、評論等等),分析了它們和幸福感、連接感的關係。她的結論是,社交網路本身並不會使人感到不幸福和孤獨,但它的某些功能和特性容易對人造成不良的影響(Burke, 2016)。

Moira Burke得出以下兩點結論:

1. 當人們在社交網路上溝通時,只有接收私人層面的溝通內容,會有利於孤獨感的減輕和幸福感的提升。(我們都喜歡讓伴侶多給自己發消息是有道理的)

她將社交網路上的行為分為三類:

· 「點贊式交流」(one-click communication),即沒有實際內容,只是通過機械性的點贊等動作或者「易於生產的」方式來交流,比如泛泛的讚美和祝福。

· 「廣播式交流」(Broadcast communication),即瀏覽信息流上的朋友最新動態、彈出的新提醒或各種不經意接收到的信息,比如看到別人在國外遊玩的照片、新做的午餐、新生孩子的趣事等等。

· 「創作式交流」(composed communication),即溝通的內容是個性化的,通常是定向的(targeted)、一對一的,也是更發自內心的交流。

社交網路上與溝通對象的關係則分為兩類:強關係(和比較親密的朋友,通常在線下也認識)和弱關係(和不認識或不太熟悉的人)。

當用這兩種維度來分析在社交網路上不同的關係和溝通方式對人的社會連接感、幸福感造成的影響時,她發現:

從總體上來說,社交網路的使用頻率與人的孤獨感、幸福感並不直接相關。接收到來自「強關係」的交流會使人的幸福感提高,與「弱關係」的交流則對幸福感沒有影響;接收到「創作式交流」,會明顯地提高人的幸福感與連接感,而「點贊式交流」、「廣播式交流」則對連接感、幸福感沒有影響;

當人們接收到來自強關係的「創作式交流」時,幸福感和連接感的增加最為明顯。而無論是來自弱關係的「創作式交流」,還是來自強關係的「點贊式交流」、「廣播式交流」,都對幸福感和連接感沒有影響。(如果你收到來自親密伴侶的專門發給你的消息,幸福感和連接感都會提升;而如果Ta只是隨手給你點個贊,就不一樣了。當然,如果不認識的人給你發專門的消息也是然並卵的)

2. 在社交網路上的「被動消費」(passive consumption)會降低人的連接感和幸福感。「被動消費」指的是非有目的地,而是不經意地接收信息,比如「廣播式交流」。她的實驗發現,看別人的facebook頁面會讓人產生更多的抑鬱情緒。

這與現在的人們,在社交網路上,已經過於在意自我展示(Self-presentation)有關。如今,社交網路是一個展現自我的渠道。一個人在社交網路中體現的形象(你的個人頁面介紹、朋友圈照片)已經成為個人品牌的象徵,這也使得我們格外在意在社交網路上的個人形象維護。

我們同時也看到了越來越多他人精心設計過後的形象,被動消費了這些形象之後,我們下意識的「社會比較」會無形中使我們更無法安於自己的生活,變得更為焦慮(Mauss, 2011)。

更重要的是,在朋友圈裡我們並不能選擇合適的比較人選, 而是只能被動接受他人積極完美的自我形象(在朋友圈裡展示的那一面),並有意無意地,以這種過高的比較標準來評估真實的自己。從而,我們就很容易產生消極的自我意識。

而那些只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很酷的事情的人,也有著他們的焦慮。通過發布的狀態和照片來加深自我認同感(self-affirmation)的人,在現實中往往是脆弱的。那些美好的照片和狀態是他們建立一個好的自我形象(self-image)的手段,讓他們感到自己是有價值的、好的。久而久之,Ta會傾向於相信,那個完美的自己就是現實的自己。人們可以精心地修飾每一張照片,編輯每一段文字,展現一個完美的自己。但正是這種對於塑造完美自己的需求,使人們被「囚禁」在自我表現的監牢中(Marche,2012)。

此外,Sherry Turkle還表示,我們對於社交媒體的使用,以及對社交媒體上形成的關係的認識和維護還處在嬰兒期。我們並不真的知道如何有意識、有意義地去與人互動。這就像每當新事物(比如電腦、互聯網)出現的時候,我們總因為還無法完全掌控它而目眩神迷,反為之所掌控。

因此,人們正在慢慢喪失一些基本的交流能力,很多人都更喜歡用簡訊、郵件溝通,因為在面對面談話時,無法對說出來的話進行編輯,也就「無法展現我想給人看的那一面」。而簡訊、郵件進行的碎片化交流,雖然字句都經過了精心編輯,卻失去了那種用交談來真正理解彼此的能力。

說了這麼多社交網路的負面影響,你或許想問:那究竟什麼是我們需要的社交方式?

1. 提高社交的質量,而不是數量。

紐約大學的社會學家Eric Klinenberg認為,是社會互動的質量,而不是數量,決定了你是否孤獨。有的人雖然獨居、很少見人,但他們仍然在少量的社交中獲得了滿足;有的人雖然整體聚會,但卻依然感到孤獨(Mauss, 2011)。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對社交質量的要求會越來越超越對數量的要求。相比於20歲時,30歲的人會更需要建立有意義的、重要的和親密的社會連接(Carmichael, 2015)。

因此,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社交,你都要想辦法提高它們的質量——進行更有意義的談話,交到更親密的朋友,少一些「被動消費」和「點贊之交」。

2. 最終我們都要回到線下生活。

芝加哥大學的John Cacioppo(2008)對不同的社交方式(Facebook、論壇、在線遊戲、約會網站及線下面對面的社交)進行了分析,發現一個人線下(面對面)互動的比例越高,就越不容易感到孤獨;線下互動的比例越低,孤獨感則越強。

但他認為,這並不能說明喜歡線上社交的人就一定更孤獨。「真正重要的不是你用什麼工具在交友,而是它是否擴大了你的線下交往比例。」Cacioppo表示,Facebook、約會網站、論壇都只是工具,和所有的工具一樣,關鍵在於人如何使用它們。如果它們能夠增加你的線下交往,比如你和網上認識的人在線下見面,一起拼車,通過網路組建了線下興趣小組,那麼,網路也會讓我們感到更不孤獨(Marche, 2012)。

數一數,你到底還剩幾個線下的朋友?那種隨時能約,時不時小聚,互相串門的朋友?我打賭,數過之後你會發現,原來比你以為的還要少。


最後送大家一首詩:

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木心:從前慢)

以上。

相關文章:最終,你還是要回到線下生活|研究說:社交網路是你孤獨的一個原因

FOMO:一種社交時代的專屬疾病 | 心理學解讀「霧霾」刷屏

了解更多與心理相關的知識、研究、話題互動、人物訪談等等,歡迎關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謝 @柒秒 邀。

溫州的一位朋友對我聊起過這麼一件事,他那悶聲不語的老爸基本參加了本地所有的愛好團體,登山愛好者團,羽毛球愛好者團,釣魚愛好者團體等等等等...

然後過了幾年都退出了,只在家裡自己做飯玩。

確實做得一手好飯菜,去這位朋友家做客,都是叔叔燒一桌子菜招待。

無獨有偶,老爸年輕時集郵,小時候年少不知,把老爸一張80版猴票塗鴉了,後來老爸說,這是生肖票首發的時候,托集郵協會的人幫忙帶的一張。

再後來一年年看著猴票價格飆升,開始後悔自己幼年時如此頑皮,隨手撕了萬來塊。

太陽底下並無新鮮事,各種概念的炒作不會改變這個世界的實質,現在年輕人們玩的東西終究是老一輩玩剩下的。

老一輩人年輕的時候沒有社交網路,但是依舊有社交。一樣有各種各種愛好者團體,一樣有各種小圈子。

社交網路的概念,上個世紀就被提了出來,進了新千年才隨著各種技術成熟,被各類桌面端、手機端實現。

上個世紀的《攻殼機動隊》談過社交網路,新世紀初的《關於莉莉周的一切》中一條複線,就發生在社交網路Lily holic上。

(圖為《關於莉莉周的一切》的劇照,蓮見與"青貓"線上轉線下約見時用的蘋果信物)

劇作家們喜歡創造賽博朋克的世界,在那些世界裡,社交網路只充當於人與人之間交互的媒介,本身並無對世界的影響。黑客帝國里,人人插著管子進入母體,母體本身就是最大的社交網路————不過是存在著太多bug而已。

所有的想像中,基本都是賽博朋克似的反烏托邦和悲觀主義色彩。我沒那麼悲觀,不認為科技的一切會摧毀人類世界。

獨步天下,吾心自潔,猶如林中之象。

via 《Ghost in the shell》

這些都不是我對社交網路的認識,社交網路在我看來,只是加速信息流通的工具。

木心曾寫過一首詩: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via 《從前慢》

讀過不禁莞爾,不知老爺子是否有感於現代科技社會的高速發展有感而發,是啊,過去一切都慢,初中時我有幾個筆友,來來回回幾封信就過去小半年。

這些事發生在現在只需幾天,幾封email而已。

社交網路加速了信息的流通,卻並未改變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本質。

從前慢,有慢的好,現在快,有快的好。無論多快,一個人所處的社會階級社會地位還是被固定的,不會因為社交網路的發達發生改變。

六度空間理論告訴你在這個地球上只要通過不到六個人,你想傳達的信息就能傳達到奧巴馬手上,但你也清楚,這輩子你也沒機會同奧巴馬說上一句話,更找不到這麼六個人充當你的傳話筒。

理論上,網路,社交網路,令一切事物呈現在你眼前,一切社交觸手可及。

卻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

快,快的知識,快的信息傳播,但這個世界的本質不會變。

再說的直白點,社交網路對真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不會發生任何實質改變,改變的只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速度。

有了社交網路,你可以相親在手機上完成,你可以交友在手機上完成,你可以叫樓下賣菜的阿姨送貨上門,你可以讓炒飯的小哥多加點辣椒,可這些電話也能做到,再之前,自己跑下樓一趟————節省的無非是時間。

但你娶不到公主,你認識不到韓岳父、王思聰,你叫的外賣要付一樣的錢,沒準還加運費。

有了社交網路,大概你可以在幾天內認識了上個世紀需要十年才能認識的人,但這有什麼變化?你認識的人,還是那些人,打開自己的社交軟體看看,上面有任何一個人是超出你社會階層的嘛?

沒有。

這裡有個相關的問題:你微信朋友圈裡最高端的朋友是什麼樣的? - 調查類問題

可以讀讀看,就會發現,哪些人會認識哪些人,都是固定的,不會跳脫階層,不會跳脫實際圈子。只有自我發生了改變,才會發生自我社交圈的改變。

這就是我所謂的,社交網路只是加速信息流通的工具。

對社交網路過分的拔高無非是IT公司們的自我炒作,概念的炒作,商業的炒作,凱文凱利老爺子上個世紀就談了互聯網金融、人工智慧對人類的取代,至今不是依舊無法全面實現?無它,沒到時機而已。

互聯網思維玩夠了就互聯網+,一個道理。

而社交網路不過是那個到了時機,可以去發力的一個工具而已。

寫到這,我倒是想用beyond的一句歌詞結束全文。

你我眨眼抗戰二十年
世界怎變 永遠企你這一邊

via beyond.《抗戰二十年》

社交網路的發達也好,世界的變化也好,希望自己的身邊人不會變,笑。

畢竟人嗎,要麼庸俗,要麼孤獨。

寂寞讓你更快樂


謝邀。第一次來知乎答題,分享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一個場景,是很多年以前,我在邯鄲拍戲的時候,有一天晚上從邯鄲回北京,當時沒有別的交通工具只有火車,邯鄲火車站是六七十年代計劃經濟的產物,特別漂亮,是計劃經濟時代的那種漂亮。深夜的候車大廳地上坐了一幫年輕人,他們每個人都拿著電腦圍坐在一起,旁邊放著一些飲料。他們不為趕火車,就是特地來聚會的。這些邯鄲周邊的年輕孩子們是通過網路認識的。十八九歲的孩子們坐在那聊天聚會特別好看。


陌陌找我拍廣告的時候,我一下子就想起這個場景來。


在以前,一二線城市的大學畢業生分配到邊遠地區山溝里的電廠工作,一下把人從巨大繁榮的城市近乎於「發配」「流放」到那些偏遠的地方。你想,一個習慣了城市生活的年輕人突然讓他在山溝里待個半年,那可是真沒朋友,那種孤獨可想而知。


還有八十年代有很多讀詩會,現在的年輕人可能比較嗤之以鼻,孤獨的詩人們長途跋涉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找到和自己一樣的詩歌愛好者一起讀詩,讀完之後又一同去另外一個城市繼續以詩會友。


這些都是我印象里一些小碎片,現在,可能很多人覺得,不一樣了,不管是生活環境還是經濟環境,但是我覺得這種與生俱來的孤獨感和他們發自內心對同類的渴求是始終沒有變化的。


我想展現幾個不同的人物,他們都在流動中,例如有的坐在高鐵上,有的坐著城際的綠皮火車上,有的在擺渡船上,有的開著車,還有的坐著三輪……..這些人可能有點自己的小愛好,寫字樓裡面的白領,穿著西裝革履,但是他可能是一個古老的武術形意拳的愛好者,縣城裡的一個年輕人就特別喜歡古文物、古塔,就是說他們在自己的環境里其實是顯得格格不入的。


我關注的是他們交流的過程,就是人們在流動中最終怎麼交匯在一起。


我的感覺是,陌陌這樣的社交軟體就像一個「根」把整個中國大地上這些不同背景卻有著相同渴求的年輕人「拽」起來。他們找到和自己愛好一樣的人,他們相互欣賞顯得那麼的合拍,那種情感特別漂亮。這個就跟我之前說到的那些跨越一個個城市參加詩會的詩人是一樣的。


現在是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人際關係正劇烈改變的時代,有快樂的時刻,也有孤獨的時刻,這個東西我覺得你不能指望一個社交媒體,給年輕人編一個謊言說,只要你玩這個就永遠沒有孤獨了,這個也不對。但是人類交往的內驅力一定是因為孤獨,你有孤獨感嘛,否則你為什麼要認識朋友,為什麼要找到同類呢?只要你是一個入世的人,你不可能不需要找到同類,所謂一個人沒有同類是一個幻想的狀態,不可能沒有同類的。那麼社交媒體實際上是給你提供了一個介質。


以前的車、馬、書信、電話,現在的陌陌或者其他,連接的形式更多了。連接變得更快更容易,能連接的空間也更大,比起那時候在窮山僻壤沒有辦法與外界通信的年輕人來說,我能接觸的人更多了,更有機會找到我的同類,這種集體的歸屬感能夠緩解我在現實中的不安和失落。


當然,我有一個想法,覺得始終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始終要跟真實的生活融在一起。像一開頭說的,火車站裡聚會的年輕人們,因為網路而相聚,再回到現實生活中去,像我片子里的幾個人,他們因為陌陌相遇,然後有聚會,有真實的分享。


等於說,你通過網路的連接可以打破這些人和人之間的防備,這就是對真實生活中人際關係的一種積極影響了。我相信,人只有在跟人實際交往的過程中,才能消除這種陌生感和孤獨感。


網路社會正在崛起,並重構人們社會交往的各個層面。社會學家都會承認,互聯網的「虛擬」也是一種真實、一種社會實存,網路交往必然要導致真實人際關係的改變。

比如,藉由社交網路聊天、發表狀態、Po圖、表達意見等「自我展露」行為,人們可以穩固真實社會關係,建立信任,提高人際關係的質量。自我展露即向他人分享關於自己的信息、感受、狀態或者過去的經歷、未來的規劃。社會資本理論假定:一般說來,我們同其他人的聯繫越多,我們越信任他們,反過來也一樣。我們對他人越坦誠,與他人交往就越容易,並越能維持持久的關係。這首先是一種排解孤獨感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自我展露意味著信任,將會加深真實社交網路中朋友、同學之間的友誼,原有的社會關係網路可以得到鞏固和拓展。

不管是藉由展露過程中的自我反思,還是他人的反饋,個人都可以增加、調整對自我的認知,有助於對個體問題的解決和優化,排解負面情緒。而如果一個人從不展露自我,他就難以獲得他人的反饋,缺乏信息的合理參照,從而不利於調整自身。對於個體來說,社交網路上的自我展露還意味著他更傾向於利用人際關係網路解決問題,這種互動也有利於人際關係的維持。願意在社交網路中表露自我的人,也會比「潛水」的人更受歡迎。

但這種自我展露也不是沒有風險,它可能面臨個人隱私的泄露。在「弱關係」的社交網路中,深度的展露(如隱秘的想法、感受、隱私)會引起他人的厭煩。如果一個人過多、過於頻繁地展露自我,也可能會引起他人的反感和排斥,從而導致失去關注,甚至被屏蔽、「拉黑」。

社交網路提供跨物理空間交流的可能性,處於分離的家庭成員、朋友和戀人可以藉此擁有一種「跨越距離的親密感」,滿足我們情感交流的需求。我們還可以借「關鍵詞」、「標籤」等發現一個個的小共同體圈子。在陌陌、微博等社交工具中,個體的真實社會地位、身份是隱匿的,進而可以依靠興趣、價值觀、甚至單純的交流需求集中到一起。「虛擬」交往和真實交往一樣,可以降低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孤獨感,尤其是當這種虛擬交往發展成線下交往時。其中表現良好的人可能成為「意見領袖」,或者成為線下活動,如旅行、飯局、桌游的組織者。
對工具性的交往行動來說,網路社會提供了低成本、開放的交往渠道,可以維持、拓展真實社會關係。對於某些職業,如公關、營銷等行業尤其如此,人們可以更好的維護「貴重「的人脈關係。學生可以向老師更方便的交流情感、表達尊敬和關心;企業可以隨時與客戶溝通來保持良好地合作關係。

必須提到,社交網路只是工具性的,能否依靠它建立、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排解孤獨感、提升社會資本,還是取決於個人。如果個體只是把社交網路當做娛樂消遣的工具,或者由於年齡、文化程度等原因不能很好的利用它,社交網路再發達,對他來說也是無益的,甚至有可能由於難以融入新形式的交流方式而導致社會關係網路受損、社會資本降低。

隨著網路社會交往成為我們生活的一種常態,網友成為我們「熟悉的陌生人」,我們可以選擇將這種既遠又近的社交關係保留在虛擬世界,也可以發展成真實生活的社會交往。可以只是保持閑聊、談天說地,也可以分享、傾吐秘密和隱私。不管熟悉的陌生人何種程度的進入我們的真實生活,這種社交關係都是個體生命歷程的一部分,建構了我們的經歷、記憶和自我。

社會學家翟學偉老師說過這樣一段話,或許是對這個問題的最好註解:「許多網民們最終放棄了網路的虛擬性——有的人把網上俱樂部延續到了網下,有的人在跟帖之餘還要當面切磋,有的人網戀之後還想身體在場,有的人網上聊得來就急於要成為生活中的朋友或夫妻,有的人則想搞網路實名制等等。無論我們願意不願意,現在看來,虛擬正在消散,一切都在走向現實。」


路過答題,看到這個問題腦海中第一個想到是手機對生活中的人際關係有什麼影響,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他在某一方面花費了很多那麼勢必會堅守在另一方面的投入,保證整個平衡。

所以如果一個人在社交網路中投入過多的話,那麼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的維護時間相對來說肯定會有減少,帶來的影響就是你手機里的朋友越來越多,現實生活中就是宅在家一個月也沒有人想起你來,每天刷朋友圈的頻率都快趕上你喘氣的頻率了

。。。。。。。。

最後輕則朋友全無,重則孤單到老


社交網路的發展對於真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影響是非常大的。至於說這個影響是積極還是消極,在我看來,總的來說還是積極的。

在沒有互聯網之前,人們的交集範圍實際上是非常受局限的,這裡的局限不僅僅體現在地域,更體現在知識和社會層面。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像現在網路這樣方便的知識獲取渠道,人和人之間的知識可能相差很多個檔次;社會層面,處於不同社會階級的人想要交往實際上也困難重重;而地域,則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

在互聯網出現之後,準確地說,在社區、IM和社交網路出現之後,人和人的社交關係幾乎完全可以通過網路來完成建立、維護。而從社區發展到社交網路密布的當下,人們把線下和線上的社交關係緊密融合在一起,虛擬和現實的界限變得非常模糊。這恰恰體現了互聯網越發達的時代下,人們希望保持互相之間連接的慾望越加強烈。

但實際上,虛擬社交網路無法徹底解決人的孤獨感。因為當前技術的限制,網路上人與人的交流最多也只能做到面對面,哪怕是使用了虛擬現實技術,製造的感官體驗也遠遜於真實接觸的感官體驗。而網路的匿名性和虛幻性,也導致純網路的人際關係並無法完全和傳統意義上的人際關係相等。但是如果將線上的人引導到線下,將虛擬符號和活生生的人建立對應,是可以有效完成積極人際關係的建立並消除孤獨感的。

正如題目補充里提到片子里,三個年輕人,通過陌陌,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人群、團體。在沒有網路的以前,很難想像一些小眾愛好者怎麼能夠聚到一起。

就拿我自己來講吧,我在高中的時候喜歡輕小說,最早接觸這種小說是在學校旁邊的雜誌店,由於其他購買這些小說的同學基本上都是買去打發時間的。所以我雖然很喜歡,但一直以來都沒有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過了好長時間,家裡對於上網時間放鬆了之後,我開始在網路上尋找類似的論壇,然後我就順利的混入了輕之國度的這個論壇,這麼些年下來也找到了不少有共同興趣的好朋友。而這些虛擬的好友,有很多都在「面基」之後,成為了生活中的朋友。

我所經歷的事情還是在那個移動互聯網和社交網路都不特別發達的時代,而在現移動社交如此發達,只需要使用移動社交軟體,就可以快速的找到自己的興趣夥伴。記得一年之前我剛剛開始練習德州撲克的時候,直接就在陌陌上找到了相關的群組,當晚就參加了線下德州撲克的活動,比起原來論壇社區從線上到線下,時間縮短了無數倍。

這種快速的從線上到線下、快速將虛擬角色和真實世界中的人關聯到一起的方式,才是社交網路對真實生活中人際關係的實質影響。

這種由於互聯網發展帶來的便捷人際關係建立方式,使更多的人可以走出去,可以走到一起,給自己創造更多的價值。


在這次關於孤獨的知乎圓桌中,我驚喜地在發現嘉賓中有 @賈樟柯 導演的名字。


我還挺喜歡賈樟柯導演給陌陌拍的這個新TVC的,裡面的主角,很像韓寒的電影《後會無期》的小鎮青年(忽然想起來了,那電影請賈導做過指導,賈導還在裡面客串角色了)的風格。電影里,海島的小鎮青年浩漢從小學開始就交了一個女筆友,出海島行程的重要一站,就是去見筆友,順便看看有沒有約的機會,結果人家原來是他同父異母的妹妹。


同為海島出生的小鎮青年,當年我也是交過筆友的人。那時候,像《少年文藝》《男生女生》這類帶點文藝腔的校園雜誌,經常會開闢一些板塊,刊登一些想交筆友的男生女生的姓名和地址。你可以挑一個名字婉約點的女生,一邊給她寫信,一邊根據名字幻想她的樣子和她的生活。信件是慢的,這增加了幻想的時間。感情就在信件的一來一回中自然地升溫,又不可避免地慢慢冷卻。我們也在這等待和盼望中,打發自己孤獨又寂寞的青春。


現在想來,估計當年那些愛交筆友的人,和現在這些愛用各類社交軟體的人,很可能是同一類人。像陌陌這類陌生人社交平台看起來新潮,其實也很傳統——它就是個現代網路版的交筆友系統嘛。科技確實給新型的交筆友系統帶來了一些進步。最大的進步,是我們不需要只通過名字或者一兩句簡單的描述來了解我們在跟誰交往——至少還有頭像和狀態不是嗎?通過社交軟體,我們能很快了解他/她所在何地,他/她的興趣、愛好、教育背景和價值觀。這讓交往更加有的放矢,也更接近真實的人際關係了。


但和交筆友相比,它的核心仍沒變:對陌生人的好奇和幻想,以及與他人聯結的渴望,而這背後,正是我們深深的、揮之不去的孤獨感。


賈樟柯導演的這個tvc其實有個前戲。當時,陌陌的COO王力邀請賈導拍廣告,給賈導寫的公開信。這封信道盡一個縣城青年孤獨粗糲的青春,因為寫得太過文藝,讓我也忍不住下了一個陌陌。信里有一句話:


「人的問題始終要靠人來解決,依靠自瀆、思考、娛樂,僅僅能消解片刻的虛無,但只有人與人的互動交流才能打磨出生命的弧度。」


就這封信看,我覺得他理解網路時代的這種孤獨。不過我還得加上一句,只有人與人之間以真實的面目互動交流,才能打磨出生命的弧度。否則,也只是通過與自己的幻想交流,來打發時間。


賈導的tvc基本上是根據這封信的感覺和思想拍攝的。在「粗糙的、真實的、憤怒的、顆粒感的……能把人從身後掄倒在地」的生活中,科技也許也沒帶給年輕人希望,卻能帶給年輕人精神的慰藉,通過加強人與人之間真實的聯繫。


不是讓網路代替生活,而是讓網路發現生活。不是讓人格分裂成碎片,而是讓人變得完整。


從《小武》開始,賈導拍了很多小鎮青年,想要張揚地看更大的世界,卻在一個小地方逐漸凋零的青春。在一個按部就班的環境中,稍有不同的理想和愛好,都會因為礙眼,在挫折和嘲笑中,無奈地變成隱私。而在TVC中,愛武術、愛紋身、愛畫畫的小鎮青年,都通過網路發現了有相似愛好的人。網路確實提供了這樣一種便利,讓那些獨特的癖好終於能夠相遇。相似的人相遇了,小眾變成了大眾,現實生活中的隱私,開始閃閃發光,變成了彼此相認的身份標籤。


「陌生並不存在,因為我們都有同樣的孤獨。」


這很美好。當我們擁有同樣的孤獨,孤獨就不再需要被隱藏。網路讓孤獨因為可以被看見和分享,而成了彼此最好的精神慰藉。這大概是社交網路帶給人際關係最大的意義。


我記得 @采銅 老師在問題「哪些行為浪費時間」上,曾寫了一個著名的答案。這個答案得了一萬四千多個贊。哪些行為是浪費時間? - 采銅的回答


他的答案是:「社交」,尤其還特別點名指出見網友這樣的
「網路社交」。那時我還不認識他,我看了以後表示很同意,然後就惴惴然邀請他出來吃飯,「社交」。本以為他會猶豫或者拒絕,誰知道他高高興興就答應了。後來我們一起去參加知乎鹽club,見識到很多有趣的朋友,他一下子忘了自己的答案,華麗轉身,開成了一朵美麗的交際花。


我曾經嘲笑過他這個答案打臉,但他振振有詞地為自己辯護說,他反對的不是基於興趣愛好、有情感、有思想碰撞的有營養的社交,而是客套的、浮於表面的、抱團取暖的社交。如果是真正的交流,就不算浪費時間。


我覺得他說的有道理。網路社交怎麼影響真實的人際關係,取決於你怎麼利用它。而你怎麼利用它,又和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有關。無論如何,網路是一個便利的工具,幫助我們突破我們身體所在之地,去更大的世界尋找同類,緩解孤獨。


社會交往是人類的基本需求,社交網路將這一需求整合入網,拓展了人際關係的可能範疇,真正成為麥克盧漢所言的「人的延伸」。

本工作室為探尋「社交網路對現實生活、關係產生的影響」,做了一項「社交齋戒」的實驗。簡言之便是讓人戒用社交網路,看其影響真實人際生活的程度。(詳見此研究所出的系統報告書 《社交的尺度——一份社交網路齋戒報告 八個深度齋戒故事》)由此摘選,分享所研究的內容。

戒掉社交網路後,被試的疏離感並未發生改變。

疏離感是社會成員之間缺乏聯繫的一種疏遠、淡漠狀態,與個體的社交狀況直接相關。

通過對被試的觀察,可從兩個層面進行剖析

社交齋戒對強弱關係的影響

1. 社交網路齋戒後弱關係大量削減

微信好友中「點贊之交」及那些存在於微信群的群友,都趨於弱關係。齋戒後,輕度社交在生活中會趨於消失。

2.強關係影響不大,親密關係略受影響

強關係往往是我們親近的親人朋友、或工作學習中交往密切的同事同學。存在於我們線下生活中的,基本不受齋戒影響 ;而對於不在身邊的親友和戀人,打電話、QQ 語音、簡訊、iMessage 等則成了較常見的替代方式。由於電話交流的集中連續性,部分被訪者感到「交談更深入了」。

親密關係與其他強關係有所不同。當下相當部分年輕人的親密關係,是建立在「實時互動」之中的,互動的及時性成為了一種體現「親密」獨特方式,包含著關心、重視、帶來安全感的意味。齋戒雖不至傷害關係, 卻讓關係中的「親密感」有所降低。

社交齋戒對線上線下變化的影響

1.重拾部分線下社交

線上社交減少後,部分人開始尋求補償性的交往,從而轉向了線下社交。好友見面、同事、舍友交流均有所提及,但並不普遍 ;依然有許多人表示「沒什麼變化」、「比較忙,沒有太多線下交往」。

2.錯失可能的線下社交

由於社交網路常常作為線下交往的信息源或組織平台,齋戒也使被試錯失了部分線下社交發生的機會。

綜上,可分析出社交網路對真實人際生活的影響。

其一,強弱關係、線上線下變化複雜,有增有損,相互抵消後未能顯現出明確的變化。

其二,疏離感反映的是缺乏聯繫的負面情感作用。在社會聯繫中,發揮情感價值的主要是強關係,它在齋戒後變化不大;受影響較大的弱關係發揮的主要是信息、觀點、資源等工具性價值,因而整體對疏離感的影響有限。

---------------------------------------------------------------------------------------------------------------------------

人生而自由,卻不往不在網路之中,

S-Tech力求在網路世界裡與你達成精神共識。

希望成為你精神的棲息地,

在快節奏的生活里為你帶去問候與關懷。

了解更多 互聯網×人文 知識、研究、互動話題,趕緊關注S-Tech工作室-知乎 及 S-Tech的微信公眾號(ID:S-Tech1014)。邂逅S君永遠都不會太晚~~~


我來說一個維度:社交網路讓塑造自己所希望塑造的個人形象變得容易。

思考這個問題是基於一次和一個同學的對話。當時對方談及到我的一位關係很近的朋友。我和那位朋友現實中走得很近,所以知道她是一個「上進、優秀、精力旺盛、又有很強的信息處理能力和行動能力的人」,總之,是我非常欽佩的一個人。
但是和我對話的這個同學,對我這位朋友的評價比較負面。我好奇的問下去,發現原因是:他和我的朋友現實中基本沒說過話,但是facebook上互為好友。我的朋友喜歡在facebook上事無巨細的報備自己所做的事情,以及發一些勵志話語,引起了這位同學的反感。

也就是說,對於這種現實中只存在弱聯繫的人之間,相互的了解基本只基於網路,譬如facebook、朋友圈、微博等等。即使是關係較近的朋友,可能一個月也見不上一面。但是在網路上,比如朋友圈,可以每天24小時看到你的動態,從而導致對方對你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基於你社交網路上展示的形象。

我一直認為,網路形象對現實中人際關係的影響被大大低估了。拿明星們的微博舉例,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明星的微博背後是有團隊運作的,也就是微博上的形象是塑造出來的。可是我們總是傾向於通過微博來判斷明星是一個怎樣性情的人,久而久之,這種網路形象甚至會構成大眾一個明星的性格評價的最重要因素。

因此,能否利用好網路形象,在當今生活中很重要。如果只是把朋友圈之類的地方當做個人私人賬號(比如知乎、豆瓣這種用網名註冊的沒有現實中熟人好友的地方)使用,想發什麼發什麼(比如轉網路謠言、事無巨細的報備自己的生活,炫耀吃的、玩的、孩子,發各種心裡話,頻率太高),很容易讓你弱關係圈的人對你產生不好的印象。如果發一些不屬於這個圈子的東西(比如自己愛好的小眾運動,自己的專業領域的內容,自己看的動漫等等),壞處不好說,不過大概帶來不了什麼積極意義。

相反,網路形象的塑造比現實形象的塑造要簡單,利用好的話會帶來助益。我建議可以從四個方面考慮:我和這個圈子的人是什麼關係;對方群體希望從在這裡瀏覽別人的動態得到什麼;我希望在這個群體中塑造出怎樣的個人形象;我希望通過這樣的形象塑造為我帶來什麼。

拿我自己舉個例子吧。我個人有微信、facebook兩個熟人群體的社交賬號。另外還有知乎、豆瓣、微博、LOFTER的私人賬號。私人賬號可以毫無顧忌,比如發心裡話,比如完全發自己愛好相關內容等等,熟人群體賬號則不能。譬如用這四個方面分析我的facebook:
1、和這個圈子的人什麼關係:關係不熟的同學、校友、學校內上過課和沒上過課的教授。
2、對方群體刷facebook的timeline的目的:消遣,消磨時間;通過得知別人生活的這種「窺私」行為得到快感。
3、我希望在這群人中塑造怎樣的形象:鑒於都是我學業上相關的不太熟的人和「教授」這種對我有「上下級」關係的人,所以要塑造一個踏實學習、學術上有潛力和自己獨到思考、熱愛自己所學專業、不「網癮」(意思是不要更新頻繁讓別人覺得你很「閑」)的形象,同時不要表現得功利心強、攻擊性強。
4、我希望通過塑造出的形象為我帶來什麼:打響自己在系內的名氣,奠定在同學中聲望,得到教授們的賞識,從而利於GPA的印象分,以及潛在的未來得到研究項目、推薦信的可能性。(因為我一方面GPA在系內遙遙領先,有實力這樣做;另一方面目標在於申請美國的博士,計劃為目標服務)

而事實上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最誇張的一件事是,一個繫上我完全不認識的教授在和一幫和我不同級的學生吃飯時向他們大力誇獎我,而且表現的對我很了解(事實上我連這位教授長什麼樣都不知道)。一深究才知道,那些內容很多都是我在facebook上發的內容。不過這位教授沒有facebook賬號,所以誰知道呢......有時候信息的傳播力就是這麼廣。
還有,有一位教授和我在FB上互為好友一個半學期,他是FB「癮君子」,所以我發什麼他都會發現。因此得益於我在上麵塑造的「學術牛人」的形象,我在之後的學期上他的課的第一周就私下被他收為研究助理。事實上,我在成為RA之前與他現實中接觸很少,但他通過FB「錯誤的認為」這個學生學術很出色。而且他「錯誤的感知到」他與我認識很久了,並且很了解我。
套用一個知友的話:「不要害怕暴露實力,你的殺手鐧總有一天會被時代拋棄」。有實力大大方方的展現出來,當然,別吹牛,而且事成前啥都別說,悶聲發大財。

再回到我最開始提到的那位同學對我這位朋友的「誤解」。其實在我看來,我的朋友就是太實誠了,不懂得塑造個人網路形象,有什麼說什麼,全讓別人瞅見了。其實,這樣的人真是不光有實力而且單純可愛(褒義),利於深交。只是很多人看不到這層罷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社交軟體的興起擴大了我們生活的廣度,代價是就減弱了深度。反應在真實生活中,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相對於過去的人變淡了。

比如過去普通人一輩子都不會與幾個異性有太多交集,對待感情相對地會比較認真。而現在愛情這種東西早已經成為了一種奢侈品。其實何止愛情,連友情現在都可以直接以「人脈」這樣功利的詞語代替了。

交流變得越來越便利,也越來越廉價~過去異地的人用書信交流,那種給對方寫信的溫暖,等待對方回信的期待,收到對方回信的滿足,都不會有了。

溝通變得碎片化,感覺上交流地很多很頻繁,實際上有效溝通卻很少,很多時候都是在互相尋找存在感。當然,不能否定科技進步對於生活的積極影響。

只是對於我而言,一封被時光染黃的信,要比幾個空洞字元堆砌起來的乾癟的消息,更能代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更加值得珍惜和回味~


首先大家自己問自己一個問題。

從一萬個人裡面找一個見識高明的人,和從100個人裡面找一個見識高明的人,哪一個幾率更高?

仔細想想這個問題,就不難理解真實關係中的人際關係為什麼會讓步於社交網路了。

你真正生活中的朋友圈再大,也就是十幾個頂破天了,絕大部分人的現實中的朋友圈也就是四五個人。

我上學的時候,經常和朋友在一起討論一些現在想起來很汗顏的「國家大事,人生理想」,但步入社會後,和朋友在一起慢慢發現,沒什麼話說了,他感興趣的我不感興趣,我感興趣的他不感興趣,他深究的問題我不太懂,我喜歡討論的話題他也沒什麼好的見解。

但網上不一樣,我可以很輕易的在網路上找到同興趣的朋友,某些問題的行家。

社交網路實際上就是將你的交友範圍擴展至無限大,你有更大的幾率,更大的可能找到同興趣同愛好同世界觀的朋友。

這是一種進步。


網路社交對於現實人際關係的影響,我覺得根本在於溝通的方式和效果上發生了變化。


網路上我們慣用的交流方式是文字,獲取信息的方式大多數是看對方的文字闡述。現實中我們慣用的交流方式是對話,這需要具備即時的思索和對看法的迅速表達,如果是面談,我們還會根據對方的神情,語言的速度和音調的變化甚至是眼神來判斷對方要表達的真實意圖。

相對於網路交流,現實交流對臨場的應變要求的更為深刻,網路交流,則有更多的時間專註於表達本身的思考。

這就是為什麼有人在網路上對文字的使用駕輕就熟,反倒是在現實中的交流顯得木訥(或是解讀為飽含深意的委婉)

回到題主的問題本身,談到網路社交究竟對現實人際關係的影響上來,我覺得從溝通手段上是沒有影響的,只是通過更加細膩的思考,與更加真實的性格反應間接改變了溝通的方式。

畢竟在現實中,你恐怕很難見到一群人操持著不同觀點對某個熱議的話題展開激烈的討論,那些看似劍拔弩張的觀點撞擊的背後,很有可能是一個喝茶的老哥和一個喝可樂的小夥子在鍵盤上較勁。因為他們都知道,對方再牛x,也沒辦法順著網線爬過來打我。


人們的孤獨大概都是一樣的,快樂卻有千百種。

這兩年我變化有點大,身邊的朋友大多覺得不可接受。

以前我是一個特別健談的小夥子,到哪都能插上話,遇事也愛湊熱鬧,張家長李家短王婆家母豬下了崽我都瞭然,在我的社交網路裡邊有成百上千的好友,我每天會花上極大部分時間刷刷刷,沒錯兒,那時的我是個不折不扣的低頭族。

後來家裡出了事,才真正明白什麼叫做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當你面對成百上千的好友卻仍然求助無門的時候,才會聽得懂什麼叫做「全都是泡沫,只一剎那花火」。

在我最困難的那段時間陪伴我的,仍然是一些小眾音樂和幾本翻得破爛的書,以及一家人的相濡以沫,彼此安慰。而之前那些兄弟義氣此生不渝喊聲震天的「哥們兒」,此時卻消失的無影無蹤。

每每回想起日復一日捧著手機一遍遍刷新朋友動態的日子,一種深深的無力感油然而生,那是伴著我困頓時期的一個長長的揮之不去的夢,噩夢。

大概就是去年的這個時候,我清空所有的好友,認識的不認識的,管他誰,然後再試著加回一些人,我只是想知道如果沒了備份,還有多少人是我所記得的。出乎意料的是,最後我只加回了8個人,而這8個人,都是平日里大家能聊到一塊兒,或者是能夠一塊二的人。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這和你是一遍遍刷新朋友圈來關注對方還是大家一塊兒坐在馬路牙子燒烤攤喝酒擼串沒有關係。

如 @薬師所說社交網路加速了信息的流通,卻並未改變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本質。

社群也好,圈子也罷,人與人的交流更多的是走心,社交網路只是工具而已。

要分清,誰是工具,誰是奴隸。

放下目的,學會感受。


社交網路可怕之處於我而言,在於它讓你覺得所有人都那麼近,但實際上又那麼遠.


用圖說話吧(侵權我也不刪,我自己都不知道在哪找的圖)
——————


昨天晚上答了一道類似的題目吧。
不過這個題目問的更加細緻,於是在這裡再說一下吧——一句話,結論並不一致。
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以網路為載體的社交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玩意了。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心理學家更關注了其積極的一面——當前的大多數研究也支持了這一觀點:網路社交是現實社交的一個調劑,一種補充,而非替代。不過,有趣的是,正如1998年在American psychologist上發表的一篇題為Internet Paradox的文章一樣。很多研究對於網路社交產生的影響還是paradox的狀態。有一個很有趣的研究結論發現Facebook的使用頻率與用戶產生的聯繫感和分離感都存在正相關。這確實是一個paradox! 研究者進一步解釋說,是因為我們的現實社交不能滿足我們對於社交需求因此產生了分離感,而使用了Facebook之後,我們就產生了聯繫感。所以分離感是因而聯繫感是果。可是,如果你本身就是分離感高的個體,那麼,Facebook的使用只能是暫時緩解這種感覺,而不能解決現實社會中的你的問題。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有的人說網路社交越興盛,自己卻越孤獨了。可能,你本身就是一個孤獨的人吧。
正如我在另外一個答案中寫的那樣,時隔7年,研究者對網路的研究產生的結果卻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這說明,我們的現實生活與網路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或者說融合、交互。就從我們身邊說起,從最早的QQ,到人人網,從豆瓣,到知乎,從微信朋友圈,再到各種手機社交類APP,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是人們已經不滿足於簡單的聊天。而是更加關注自己的興趣愛好,找到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並且網路社交出現了區分化,以前我們就是玩個qq。現在打開手機,有各種各樣的不同領域的社交APP,有專門為工作的,有專門為吃貨的,有專門為唱歌的,有專門為跳舞的。
最後,我想說一點。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往往就是這樣,很多因素交織雜糅在一起。因此,簡單說社交網路是好是壞未免有些草率。因此,個體與情境的交互作用才是王道。


不知道對別人來說是怎樣,但我相信,對一小部分人來說,沉迷於社交軟體會加劇社交恐懼症。也許有人會覺得奇怪,社交軟體哎,用來鍛煉交際的軟體怎麼會加劇社恐呢?我覺得原因很大一部分來自於真實的社交是生活中面對面的過程,而社交軟體大多情況下是我們在有空甚或是無聊的時候才會打開的軟體。是的,你在社交軟體上刷了朋友圈,看到了別人豐富多彩的生活,然後呢,可能就會覺得自己的生活可能過得並不是那麼好,還需要不斷努力才行,當然,這麼想的你可能也明白「人總是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現出來」的道理。然而,道理誰都懂,會不會用就是另一回事了。所以,和別人生活對照後的你,對自己不滿的你,在和面對面交談的時候多多少少會有那麼些不自信,久而久之,社交恐懼症也就浮現了。嗯,就是這樣。


三年前。我媽:把手機放下!吃飯時不準耍手機!於是我屈辱地放下了。
如今。我:吃飯時不要耍手機!我媽:你管的我?吃你的飯。一個小時後我媽還在飯桌邊。


你以為點贊就是存在,
你認為群發就是永恆,

你認為社交就是愛情,
當你抬眼向前,孑然一身的在這個偌大的宇宙,
點贊的人並沒有與你有任何交集,
群發的人不過是看誰把他刪除,
而社交的人也不過在約炮中尋找著愛情。


在現實中跟別人溝通交流的時候非常想帶一個面具,這樣就看不到我的臉了。


推薦閱讀:

道德哲學家更有道德嗎?
小時候缺愛是一種怎樣的經歷?
有哪些事物和事件看似無關,實際上卻有很大的因果關係?
父親很憤青,怎麼辦?
佛教中佛祖,菩薩是怎樣的存在?

TAG:社交網路 | 心理學 | 人際交往 | 社交產品 | 互聯網社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