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汝窯達到古汝窯的水平了嗎 ?
好奇,在看茶具的時候,看到了現代的汝窯,單單從圖片上看不出區別(小白一個+眼拙)。後來查了一下說是汝窯的傳承已在宋代後失傳。
所以,好奇現代汝窯達到古汝窯的水平了嗎?
出門辦事,回來就相關話題統一進行增補
已增補
~~~~~~~~~~~~~~~~~~~~~~~~~~~~~~~~~~~~~~~
已超越。
在博物館見過宋代汝窯和官窯的物件(照片在北京電腦,現無法提供),不提歲月留下的痕迹,僅說兩點小缺陷:
1、瓷胎修型不正,從水平視角或是垂直視角都可以看出瓷胎的變形(不影響整體審美,但確實有肉眼可見的形變)。
2、釉層厚度不均勻,可觀察到肉眼可見的薄厚變化(可別穿鑿成古人刻意的小心思啊(⊙﹏⊙)b)
這些缺陷是客觀存在的,但對我們的審美並不構成障礙。但不能因為這些東西是老物件,就刻意的忽視這些缺陷。
現代一些優質的陶瓷藝術家創作的作品,在各種輔助條件的幫助之下(此處不是指灌漿注模之類的下九流貨色,曉芳窯的粉絲之流請自行退散——每個答案總想黑一個利益相關o(╯□╰)o),已經具備更好的藝術表現。
來幾張圖說明,為避推銷之嫌,一律掩去底款。
圖二圖三的這個杯子按照胎質、胎和釉層的厚度應該劃分為官窯系,但又採用了多於汝窯中使用的支釘燒,且這裡的「芝麻釘」不但形似芝麻,而且大小真正達到了芝麻的尺度。以上瓷器,全部都是純手工製作,絕非機器批量生產的圈錢貨色。
從敬業角度出發,我不認為現代精心治瓷的藝術家們與古代的瓷工會有何等區別,但是現代我們可以擁有大量古人所不具備的輔助條件——這還是在排除各種灌漿注模酸洗作色等種種無恥手段之後。若是說「宋汝窯」/「宋官窯」,那麼答案一定是「無法比較」,因為年代本身就是無法復刻的。但若是說「現代汝窯」/「現代官窯」與古代器物的對比(以兩者最高級物品進行比對),那麼現代最高水準一定高於古代。時代一直在「演進」,而「演進」的大趨勢我個人相信一定是「進步」。
在這一點上,茶具與茶或有共同之處。當你對茶具的取捨點放在年份時,那麼就必須嚴格的區分鑒別,現代製品製作再精美也不可冠上古董的名頭,當你對茶葉的取捨點放在名頭時,再爛的西湖龍井也是西湖龍井,其它地區茶菁按龍井工藝製作的茶品味道再鮮美價格再低廉也不可冠以「西湖龍井」的名頭,求真的底線在道德。而當你對茶具的取捨點放在其審美價值時,如同「以質選茶」一樣,分辨能力才是你的依仗。真歸真,好歸好,歸根結底,還是道德底線的堅持。
很多時候,崇古到媚古的程度只會讓自己失去對事實的判斷能力——此語針對目前某些社會現象,並非針對題主與其它答案。
~~~~~~~~~~~~~~~~~~~20150506~~~~~~~~~~~~~~~~~
說好的增補:
一直以來,在知乎的主要關注點,都是放在茶類話題(特別是茶葉相關)之中,茶具類不過是偶有涉獵——我可以保證我在所有話題之下的回答都試用了同樣一套道德自律標準,卻無法保證對所有話題所有問題都保證同樣的答題熱情。這個問題的關注度這麼高說實話我是蒙圈的~~~~~
我答題從來都是圖自個兒痛快,他人認可也好,罵街也罷,於我都是不垢不凈的東西——當然,對於後者我會儘速使用屏蔽以免浪費彼此光陰o(╯□╰)o若有問題歡迎提問,若有錯漏疏失歡迎指出,但若僅僅是不認可我的看法,煩請您將我拉黑,因為大家彼此之間,已然無法進行交流。
下面略正經回答。
1、關於本問題的討論範圍,以及使得問題成立的前提。
汝窯,在她創製的年代就是彼時最為頂級的瓷器之一,那麼這個問題的討論範圍,或者說對比的對象,就一定應該是古代汝瓷(還有個隱含範圍就是存世的物件,如此方可進行有意義的比較)與現代仿汝窯中的頂級精品。自然而然的,本問題的討論就不該涉及現代市面上泛濫的託名「仿汝」的爛貨——在討論頂級跑車之間的性能對比時,突然亂入一輛夏利,你會不會感到奇怪(⊙﹏⊙)b?
若參與本問題討論的都是心智成熟的成年人,那麼類似「次品對極品」的田忌賽馬式的入門邏輯就不該出現在此——為求政治正確,我向在此問題討論中使用了這類邏輯的未成年人先預付我的道歉( ‵▽′)ψ
而能夠讓這個問題成立並可以引發討論的前提,就是我們僅就物品本身的工藝與藝術性進行探討,一定要忽略掉所謂「歲月滄桑留下的痕迹」云云。否則,只需要鑒定物品的年代並以之排序即可,這世界倒也清凈了。在討論這個問題時,我個人將問題中的汝窯視作是一種對瓷器分類的定義範疇而不是歷史範疇,否則,只需咬死「汝窯就僅僅是那館子里的六十來件」,那同樣也是無處惹塵埃了。我承認歲月刻痕自有其韻味,但若將其作為品質評斷的標準,那麼這個問題本身就沒有討論的意義。
郭德綱有云:「唐朝的夜壺,也是裝尿的」,此語有大道理。
2、關於工藝。
前文提到的灌漿注模酸洗作色引來不少質疑,對此我認為應該與本問題的討論範圍相結合。既然是比對古今汝窯的最高水準,自然而然的就應該排除掉為了適應大批量生產又或是制假而創製的工藝。至於看客知不知道這些工藝的所指,我有答與不答的權力,沒有一定要普及掃盲的義務。
灌漿注模大大提高的瓷器的生產效率,使得相對精緻的瓷器得以走進每一個家庭,從這個角度而言其具有相當正向的意義。但這種意義並不能直接套用在最為頂級的物件的生產上。
我不否認技術的進步,但起碼目前為止,灌漿注模技術生產的物件仍然無法與全手工製作的相媲美——當然前提是以兩者中最為頂級的產品相比較。到這兒了還在耍田忌賽馬式邏輯的,煩請您大發慈悲拉黑我。
灌漿注模與手工制胚的瓷器,基本上只要一打眼便可辨識(有些可能還要換個角度確認一下)。想必一定會有人說他就是無法區分,我想,大概,或許,那不是我的錯o(╯□╰)o
至於酸洗,則是低溫燒制的垃圾為了做出乳濁的效果而創製的手段,可以類比用氟化氫將光滑的玻璃腐蝕成毛玻璃。為這種下流手法唱讚歌的,就真不知道是啥個動機了~~~
3、關於「崇古」與「拜今」。
評論與其它回答中有不少特別推崇中國古代制瓷工藝的意見,也有許多支持現代技術進步的見解。我認為,在面對古人遺留下來的物事時,既不能在做出理性判斷之前便三跪九叩,也不應大棒一揮破除一切四舊。
不論是古人的精湛工藝,亦或是現代的技術發展,我認為首先應該承認他們都具有理性有限性。古人製作瓷器受彼時條件與環境影響,確實有許多環節無法盡善盡美;現代生產技術已然達到一個很高的程度,同時具有進一步發展的廣闊可能性,但截至目前為止,他還無法完全取代全手工製作。大規模批量生產自然是不在話下,但對於頂級的精品而言尚有相當不足——這裡的頂級精品是指工藝的精到與藝術價值,與什麼稀缺、限量之類的商業手法全無半點關係。
在比較古汝窯、現代手工精品瓷器、現代大批量生產瓷器之時,年代、歷史、稀缺性等等都不應納入考量範圍——我們既不是在討論古玩的行情,也不是在考慮工廠出貨的快慢。工藝是否精湛,物品是否精美,才是評審的核心。
既有對於傳統工藝的傳統發揚,又在製作中合理使用現代技術輔助,同時輔以嚴格的道德自律,非如此不足矣得好瓷。
4、關於各色指教
不僅僅是這個問題,在回答其它問題時,也時常會遇到各種善心人士的心水建議:「你一定沒看過XXX」、「你應該去看看XXX再來回答」……沒有人是全知全能,但是當討論空間限制於知乎時,這種邏輯實際上可以進行橫向和縱向上的無窮推進——或者說,是無窮構陷。您的精力與其放在對我回答資格的質疑,莫不如拿出經得起推敲的答案,哪怕您拉黑我也來得更爽利不是?
5、關於曉芳窯,以及其它坊間知名窯口。
關於曉芳窯,有太多被神化和人為美化的浮華。
蔡曉芳先生確系業界值得尊敬的大師級人物,早期曉芳窯也有不少精品流傳。但是,蔡曉芳先生系化工出身,他的強項在於釉水的調製,至於制胚、燒制、繪畫等等,俱不是先生強項——前提是與專精從事這些瓷器製作工序的匠人相比。因此對於蔡先生個人,我認為不應過度神化。
再說現在的曉芳窯。因為當年積累下的赫赫聲名,曉芳窯在玩家之中享有了相當的聲譽,而現在的曉芳窯就是在利用這種慣性進行突破從業底線的圖利活動。灌漿注模批量化生產,這絕不是曉芳窯的品牌形象和地位應該乾的勾當。當下仍在熱情吹捧現代曉芳窯的,或是賣力炒作的商家(炒曉芳的上海最為多見),或是對其貪痴雙全的買主接盤俠,或是聽到其經過營銷話術美化的歷史就不明覺厲獻上膝蓋的路人甲。
曾於去年刻意考察了北京馬連道經營仿汝或類似仿製傳統瓷器的商家(考察範圍總有數十家,知名的那幾個一個不落,其它門類如青花等不在考察之列),僅僅發現三家全手工製作,其餘商家經營貨品多為模具灌漿貨色,幾個大品牌則全線都是模具貨。六成以上商家的茶品存在酸洗工藝,其中某些節操喪盡的,全線茶品全部酸洗~~~~以上涉及數據均系大概的記憶統計,看了一圈真心不想浪費生命統計詳細數據了(+﹏+)~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你可以說超越也可以說無法超越,而是否超越其實沒有多大意義。
我個人傾向於未超越。
舉一個簡單粗暴例子,如果題主說的不是汝瓷,而換成人,大家會覺得現代某人超越了古代某人嗎?會否覺得這樣比較太不公正?就數學來說,任何一位經過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都能比前人知道的理論更多更系統?但能說這位學生超越了以前的數學家嗎?
回到題主說的汝瓷:要說超越,現代科技溫度掌控,泥土礦石的提煉,製作出器形更加完美規整的汝瓷並無難度。科學技術上,現代碾壓古代。
現代這麼發達的技術,能不能製作出以假亂真的100%一模一樣的仿古汝瓷?就我目前淺見,還不能。你可以說氣泡釉色不均,胎質雜質都是古代技術限制,古代釉方失傳,現在可以做出更亮更潤的啊。但不一樣還是不一樣。
大部分中國人的審美還是會偏向傳統瓷器的內斂穩重,很多喜歡瓷器的人同喜歡傳統書畫的人一樣,喜歡其中的「古意」,現代文明在物質和生活質量上甩開古代人民幾十條馬路,但我並不覺得古代人的情懷差於今人:「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千秋萬古,依是清風明月。無論歷史技術如何發展,也無法複製古代高古瓷的氣韻。這種氣韻,有些人覺得是玄學,在我看來,是美感。
審美其實沒高下,也沒什麼好戰的,喜歡自然喜歡。
傾向未超越,也是尊重古人虛心求教,留一份謙卑給歷史,並非一味尚古。
如評論中 @張迦弈 所說:「古代的東西有那個時代的審美和歲月積澱的痕迹,這都是現在模仿不來的東西,並不是說古代的東西就一定比現代要好,我們現在做的東西可以用現代的審美和和現代的技術去操作,美學發展到現在,早已不是一個很單純的標準可以衡量的了,建築大師扎哈說的很對,要學會欣賞不一樣的藝術。」
最後,有人說現在制瓷工藝這麼好應該大家都用起來,我也非常贊成,大家應該跳出仿古,家用追求實用和美感即可,並不需要做到和古代一模一樣。
與其糾結於是否能仿出一模一樣的,或者是超越,不如憑著自己的喜好和審美買到心頭好用起來,這才是比較實際的,對於瓷文化也是更好的傳承。
至於真正的高古珍品,就讓他們在博物館接受眾人的欣賞和讚美吧。千秋萬代,繁榮昌盛。Live long and prosper。
圖:台北故宮博物院-宋汝窯青瓷水仙盆(宋徽宗 )
---------------------
多謝大家的鼓勵,
其實大部分真正用心的制瓷人,對於古人還是很尊重。
柳宗悅也曾談過:匠人們因為缺乏獨創性而謙遜,淳樸,順從傳統;因為不用動腦筋,才能將全部的身心投入工作。他們不批判,但是遵循著正直的道德的觀念,能秉持最初的信仰。
好的制瓷人既有著匠人的這種淳樸謙遜,也有推動和創新。
宋朝的越窯汝窯,亦有模仿更早期青銅器。
如果說淳樸謙遜是「古」,顯而易見創新就是「今」。
古今傳承,棄一不可。
相關資料:
NHK紀錄片《夢幻的青瓷》其中有很多汝瓷的介紹,推薦給大家,視頻比圖片能更好表現瓷器的質感 : [故宮的至寶]05夢幻的青瓷
樓上一票答案,說的都好專業。我只是歪樓。
很多說素雞非雞的,的確如此,除非我們能夠時光穿越,不然正如高票答案所說,時間本身無法超越,宋代哪怕一個飯碗,放到今天也是古董。今天的極品再好,那也是新做的。
然而這種崇古的風氣我覺得並不好。
樓上答案不少都說到,古代作品不完美的,然而也大多說這是古代的「好」,我覺得正是這種風氣,才讓今天的整個行業大都在研究「仿古」,但我們回頭看看瓷器發展史,那古人都在幹什麼?都在仿更古么?
新工藝,新作品,只要有誠意,有進步,不值得鼓勵么?
自家瓷器鎮樓。 鄙人平頂山土著,經常接觸汝瓷,也去過很多家窯口。對於汝窯,想說兩句,同意一樓的問答,古代汝窯固然很好,但當代汝窯也必有精品,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的作風,可以說是各有千秋。 汝瓷之所以受到廣大國人喜好,很多程度上源於中國古代文人雅士推崇清新脫俗精神境界,宋朝皇帝看到雨過天晴的萬里碧空,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一見鍾情非要造出這樣顏色的瓷器不成(尼瑪,有權就是任性),還好高手在民間,古代汝州寶豐這一代的能工巧匠最終給弄出來了。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我咋覺得不是在唱元青花,這分明是汝瓷啊,各位知友覺得呢?) 從此一瓷出窯,萬瓷失色。用一句廣告詞就是:簡約不簡單。清素,淡雅,光潔,溫潤。再次請出自家瓷器
現在平頂山汝州(汝州剛剛省直管)寶豐的大師已經恢復了古代汝瓷柴燒技藝,只不過你們不一定能買到(大部分都是氣燒,柴燒溫度火候不好把握,成品率太低,成本高的嚇人) 有精品,太很少,這是現狀。鄙人才疏學淺,就說這麼多了。自家收藏的瓷器,給大家欣賞一下。 [圖片未上傳成功]
[圖片未上傳成功] [圖片未上傳成功]
高票答案認為技術是進步的,所以現代的最高級水平汝窯一定勝過宋汝,我不能認同。 @真的是單大寶在北京博物館所見的兩件宋汝窯不知道是哪兩件,但據我所見的,宋代頂級的汝窯是不存在明顯修胎不正和上釉不均的情況的。汝窯最高水準是台北故宮所藏的無開片水仙盆。
當然,技術的發展讓人們可以達到「完美」的修胎和上釉,從這個意義上說,水平當然勝過古代無疑。但是,無論是宋瓷還是明清瓷器,很多時候就是要那一點不完美,這恰恰符合中國哲學的審美觀。
而且論手工技術,當代人是難以和古代工匠相比的,不僅是瓷器一門,其他許多手工技能,當代人都不如古人,這是有社會原因的,並非盲目崇古。
超過了,施釉的均勻,修胎。燒造時溫度的掌控等條件,讓棕眼,縮釉都比當時完善太多。 可是就算是雍正仿的汝窯也是現在的1000倍還多
遠遠超過。這是結論。
如要論水平——水平必是有標準的,而審美沒有標準。要談制瓷水平,得完全拋開個人審美以及這個物件經歷的故事來評價。
數千年來人們對瓷器的喜好從未減少,制瓷水平亦在現今達到頂峰。可以這麼說,拿一件一等的現代開架瓷器給古人,他們會毫不猶豫地奉為臻品。現代制瓷技術下,無論是對施釉的均勻度、釉色的一致性、胎底的厚薄、器型的掌控,或燒制的溫度節奏,都將從前的技術踩得渣都不剩,而這一類就是歷史上共通的水平之論。
要評價制瓷水平,只能這樣評價。然而瓷器的美,並不是用工藝或者水平就可說盡的。比如題主說汝瓷,汝瓷只存在了那麼短短的二十年,可以說是剛剛起步就夭折了,依舊把千年後的我們迷得七葷八素。反過來說,哲宗棄定用汝,玩兒完徽宗上了台要修仙,就是不喜歡,就是生生停了汝官窯,你奈他何?
宋皇室的審美尚有不同,更不要提古今對比。我們現在試圖重現汝瓷工藝,參考的除了僅剩的幾十件真品和歷代仿品,就是史書上文縐縐寫意式的描述,到底沒個色卡留下來。同是北宋的汝官窯,也有天青、粉青、豆綠之分;同是天青汝瓷,燒出來的顏色也不一樣。要是今日的制瓷工藝能入得了宋人的夢,誰知道他們真正想要燒出來的是什麼樣的釉色?或許人家夢裡的絕美釉色,如今就在哪個商場里擺著呢。
中國人對汝瓷的狂熱喜好,多半還是對「雨過天青雲破處」這種意象的追求,剩下的就是物以稀為貴了——也是太稀少,求之而不得,仿著聊勝於無罷了。並且,汝瓷的燒制要用到瑪瑙這種名貴原料,存在時間又實在是太短了,這就導致它的工藝剛起步就被掐死在搖籃里。憑良心講,現存的汝瓷,是否真的如皇室給的標準,達到了天空那樣蔚藍的顏色?就算去博物館蹲過好多次,我反正是不覺得。如果汝窯再燒上幾百年呢?如果汝瓷工藝傳承下來,隨時間繼續發展呢?自會像其他瓷器那樣有自己的成長,也許有一天真的會燒出天空的顏色呢?
最後附一點個人意見。我國在瓷器上的發展在很久以前就停滯了下來,特別是進入現代,追求技術;主流審美一味仿古,關注點完全不在創新,創新也得不到認可和流行,無法傳承;瓷人不懂營銷,沉默於視線之外……幾年前有幸參加過某仿汝大家與北京某博物館的合作開幕式,那三足尊和孔雀洗美得不要不要,在色彩上較古汝瓷真是脫胎換骨。然而?袋鼠國和霓虹要去收著了!在中國展出,還是要打出仿汝的名號。
現在大家著迷地復原著古名窯,哦我仿出來汝窯啦,哦我仿出來哥窯啦,仿得如痴如醉沒完沒了。怎麼世界上各個陶瓷流派數不勝數,而我們的陶瓷科班生都在給人家打工?聖祖都講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啊,難道過幾百年後世問起我們這一代都流行什麼瓷器?對不起孩子,我們這一代流行仿古瓷器啊。
貴界能不能來個人搞搞這事呢,外行人都特么要掀桌了(╯‵□′)╯︵┴─┴討論這個問題,首先應該弄清楚什麼是汝窯瓷器。個人覺得,硬性指標裡面應該包括時代、配方、工藝、器型這四大要素。當然,時代不可複製,我們不可任性、抬杠。那麼其餘的三個可複製的因素嚴格吻合的現代產品才能稱為「汝窯」,在這個前提下,才能和古代比較!否則,就好比用現在化學合成的油漆,跟古代漆器比較,看是否超過了古代,驢唇不對馬嘴,不在一個頻道上,沒任何意義。
一個買工藝汝窯茶具的淘寶賣家路過。表示毫不知情。哈哈。
這個水平如何界定
當年尋著對汝窯的興趣真正的見到了博物館裡的汝窯器物 相信只要是買過汝窯茶具的人 都會稍稍失望 宋朝的器物到如今是什麼樣子 當年又是什麼樣子 都無從得知 可以肯定的是 一定會覺得現代製作的工藝品好看
起碼那些宋朝流傳下來的器物 現在已經完全沒有相似的東西可以讓我們共情 因為我們早已不在生活中使用那些器物 就算幾百年前的乾隆 還認為那個水仙盆是個給貓貓狗狗裝飯的東西並加以輕賤 起碼我們現在買個汝窯茶杯還可在生活中使用把玩
再說工藝 現在的工匠可能不超過那時候嗎 宋朝滅亡後各大王朝的工匠依然把瓷器工藝發揚光大 同時也要用瓷器取悅統治者 然後這些手藝伴隨著改進 創新一直到今天 假設還和宋朝時候差不多 那又太不符合常理了
當年的宋徽宗愛著汝窯 就如同我們今天的愛好者的愛一樣真心 可是站的時代卻大大的不同 其實這麼比是沒意思的 更是沒意義的 我們愛著汝窯的如玉如堆脂 有雨過天晴破曉處的感覺 顯然按照現在來說 曉芳窯相對宋汝窯更有這樣的感覺 可這差不多一千年的時間 汝窯的風骨依然還是那個風骨 雖然正宗的工藝失傳也快要一千年了 但是不妨礙現代人通過各種各樣的製作方法來複活他 在我看來 場地大戰是沒意義的 工藝大戰也是沒意義的 原材料大戰更是沒意義的 我從不喝茶的老婆也僅僅憑感覺就能在我一大堆各色汝窯被子中摳出曉芳窯說這個最漂亮最貴 我也覺得很美 是汝窯千千萬復活的精子中精壯的一顆
其實每個人都有一本賬 用以衡量情懷與美感與工藝手法與價格的關係 你掏出20買個東道 或者掏出2000曉芳 都是合理的值得肯定的不容鄙夷的 就這樣 你覺得你手上的汝窯瓷器更美 那必然就超過了 你相信這點便是設想下古代工匠們得到一個現代工藝的瓷器是個什麼表情
我個人覺得現在肯定能達到古代的工藝水平,但是能不能做成古代水平的產品就不好說了
故宮最近在展汝窯瓷器,有29件傳世精品,也有明清仿品和當代仿品,現場看一下實物對比就知道了,非常明顯
歪個樓,把我剛寫完的故宮汝窯瓷器展的詳細介紹分享給大家,強烈推薦閉展前去看看。
時間 :
2015年9月30日至2016年8月31日
夏季8:30~17:00
除7月1日至8月31日外周一閉館
地點 :
故宮博物院延禧宮
門票 :
故宮門票成人60元,1.2米以下兒童免費
預訂網頁 :
故宮博物院門票預售系統
tips :
l
預訂門票能減少排隊時間。
l
預約攜身份證直接刷卡進門不用換票。
l
預售門票未驗前,可於預約參觀日20點前在預訂平台申請退款或改簽。
l
同時預訂多張票時,一票驗後則整體無法退換。詳見預訂網頁說明。
▲圖片修改自故宮官網
故宮汝窯瓷器展分為三個部分:
一、累世遺珍
——展29件傳世汝窯瓷器
這個單元故宮博物院傾其所藏19件北宋汝窯瓷器(第20件外借),還從大英博物館等其他單位商借了8件。
以下瓷器現場可以看到美麗的裂紋
▲玉壺春瓶,屬於傳世汝窯瓷器中的孤品,現藏大英博物館。
▲汝窯天青釉花式洗,現藏大英博物館
這件和2012年在香港蘇富比以2億多港元成交的花式洗是一對。私人收藏的汝窯傳世品據傳只有7件,其它都在世界各大博物館。
▲各種顏色的「淡天青色」,我一件件看的時候腦子裡只有兩個字「完美!」
汝窯瓷器的特點是造型秀麗、香灰色胎,大都採用滿釉「裹足」支燒,釉面大多開細碎冰裂紋。最被看重的是釉淡天青色,清淡含蓄、不溫不火。
這些瓷器有的釉色還很溫潤,有的釉胎已經掉落,開裂程度也都不同,但是全都美得要命。所有這些巧合只發生在北宋的20年時間裡,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就這樣呈現在了我們面前。
▲清代在器物底部刻的等級銘文,乾隆時期刻的比較多,乾隆真是夠了……台北故宮裡有得「甲」的。
二、考古所得
——76件展品,展示考古工作者對北宋窖藏和寶豐縣清涼寺村汝窯遺址、汝州市內張公巷窯址等進行考古發掘所獲得的瓷器和瓷片、窯具等。
這個部分的展品介紹了汝窯的另外一面,參觀後可以更全面認識汝窯。
▲有刻花的汝窯殘件
▲像上面兩張複雜造型的薰爐蓋和薰爐殘片們,反正我是想不到是汝窯的。
▲汝窯修復器。沒有介紹修復了哪,但是這種要麼嶄新瓦亮,要麼黯淡烏禿的釉面是修的吧?
▲汝窯素燒器物 先素燒再燒釉
▲傳世汝窯多數是滿釉「裹足支燒」,
多數採用上圖左一、左三有支釘的墊圈或墊餅,燒成時外底部會有細小的支燒釘痕。
也有少量器物是用上圖左二左四沒有支釘的墊圈或墊餅墊燒,圈足底端沒有釉。
▲汝窯火照和插座,燒瓷器時試窯內溫度用。
燒窯時火照放在靠近觀火孔的位置,估摸差不多了就鉤著圓孔撈出來一個驗看一下,是一次性用品。每燒一窯驗好多次。我大學的陶瓷系室友給過我一個做成項鏈戴。
三、天青餘韻
——主要展示明、清景德鎮御器廠仿汝窯的30件瓷器。
▲汝窯後世有很多人仿製,仿得出工藝甚至仿得出歷史痕迹,但是仿不出神韻。對比原品,別說第三單元的仿品,第二單元的修復品都很明顯。
這次的珍品量大到驚人,是繼06年台北故宮的汝窯專題展後更大規模的一次展覽,如果不是故宮90周年紀念,估計很難見到這個盛況。
我寫到這裡已經決定展覽結束前再去一次啦。
實在不能現場的可以看看汝窯瓷器展的網上全景解饞,手機也能看。
清淡含蓄——故宮博物院汝窯瓷器展
我還寫過海昏侯墓展和婦好墓展的分析,有興趣可以找來看
公眾號:大尺
先不做評論,發個瓷器照
有點過曝,色溫也差點意思,湊合看看,天青色的,胎質均勻,色彩溫潤
造型優美,且不拘泥,透著儒雅與魅惑
只是清晰的反光暴露了你的身份,放大來看
再來個全套
好吧,我承認是來歪樓拉仇恨的。器,終於回複本用。
再來一個,
看看這迷人的粉青,用這個裝圍棋子,即便是個臭棋簍子也感覺超一流。還有
玉乳造型,手感就跟握36D一樣,我買了一對,盛米飯簡直爽翻。
貼這麼多歪樓照,只是說明,現代仿汝不僅技術超越,使用範圍也超越,趕緊去淘弄點,把那些粗鄙的家居用瓷扔了吧,多好的時代啊。宋以後明宣德,清雍正、乾隆、嘉慶、道光景德鎮御窯廠都有仿燒,仿得最好的可能還是雍正、乾隆朝,但釉質也沒達到與北宋汝窯瓷器完全一致,雖然也相當精美了,比如雍正仿汝釉雙耳扁壺和乾隆仿汝釉雙系魚蔞尊等,但覺得釉色很難達到百分之百,即使現在也只能說是接近
其實這個問題是個根本沒法回答的問題,嘿嘿。只能說,現代燒瓷製瓷的工藝是遠遠超過古代的。至於說水平,到底是說什麼水平?手工藝的水平?美感上的高低?這個都是蘿蔔白菜各有所愛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博物館裡的那些瓷器和現代瓷器沒有太多可比較的成分,一是大部分瓷器文物在土裡埋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釉面也好胎體也好早就起了許多微妙的變化,和現在剛生產出來的還「熱熱乎乎」的瓷器不在一個歷史頻道上,二是大部分古代官辦窯口生產瓷器是非常浪費不環保不健康不人道的,成千隻瓷器只挑那麼兩三隻供到皇宮裡再因為各種歷史橋段埋到地下被我們挖出來,我們在博物館看到的那些瓷器基本上都是古代瓷器里的戰鬥機,跟現在生產的賣給平頭老百姓的瓷器不在一個經濟頻道上,非要比較也是拿古代民窯瓷器來跟現代瓷器作對比,但是現在市面上的民窯瓷器大多都是作坊里粗製濫造的假古董,想拿一件厲害一點的真品跟現代瓷器做比較真的很難。
還有,又看到樓上有人吹河南「祖傳」且「正宗」的「大師」汝瓷了...
再不要吹這些河南大師了...求你們了...坑死人的...宋朝就燒了二十年,工藝本來就沒流傳下來,在一個經濟來源依靠重工業外加勞務輸出的造假大省去復興本來就早已絕後的手工藝品真的是一件耐(充)人(滿)尋(銅)味(丑)的事情。因為當時河南汝州特有的土加上當時汝窯自有的釉料才造就了汝瓷現今的歷史地位,千年以後河南現今的地貌與生態環境都不知道被重工業改造了多少,土不是當年的土,釉料配方也沒給哪位大師留下遺囑,大家都是照著古時的文物自己仿造,真不明白「除河南以外其他地方燒的汝瓷不正宗」的言論有何依據。最主要的,現在的河南省在燒造瓷器這一塊本來就比較落後也不怎麼發展,因為當今市場的需要才注意到「汝瓷」有大把商機,緊接著各種炒作所謂的「正宗」汝瓷、「大師」汝瓷這一經不起推敲的商業概念。這些市面上的「大師」汝瓷燒的實在是有點對不起觀眾,燒制水平零分造型水準負分,很多器型仿造都仿不到位,明明是一些鋥光瓦亮的低成本渣製作的垃圾青瓷非吹成各路神仙精心研製的配方神秘又獨到的正宗汝瓷然後賣個天價。河南省一點都不窮,只要有一部分人肯投資用心發展一下瓷器產業會很快追上來的,但現在這種明明很落後差得還遠卻硬抱歷史大腿瞎搞噱頭的商業行為真的令人反感。鄙人汝州的。據我所知汝州本地沒有一件真正的汝瓷。滿大街的汝瓷店鋪。如何辨別真假偽劣?我都不知道。
國博,上博,台北故宮。
有宋代汝瓷。有機會你去看看。
當然,放了一千年,樣子肯定變了。不知道當時什麼樣。
汝瓷和汝窯,要區分。
汝窯,中華傳統制瓷著名工藝之一,中國北宋時期主要代表瓷,五大名窯之一,因產於汝州而得名,窯址在今河南省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村,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之首,在中國陶瓷史上素有「汝窯為魁」之稱。
市面上台灣的汝窯,還有其他等等所謂的汝窯,充其量算是高溫陶吧,大家都是仿製,畢竟早已經斷燒幾百年,多數是機器壓坯的。
目前中科院有在研究汝瓷,工藝上基本達到了古代的水平(請認清:不是顏色越純越好,也不是形狀越標準越好,這從來都不是衡量一件好瓷器的標準),能夠成功還原古代的工藝,這本身就是一種內在價值,不能單看表面。
陶器、瓷器、炻器......他們是不相同的。下面來自百度複製,不做嚴格釋義。
有關陶器與瓷器的區別主要有如下幾點:
一、燒成溫度不同
陶器燒成溫度一般都低於瓷器,最低甚至達到800℃以下,最高可達1100℃左右。瓷器的燒成溫度則比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達到1400℃左右。
二、堅硬程度不同
陶器燒成溫度低,坯體並未完全燒結,敲擊時聲音發問,胎體硬度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鋼刀划出溝痕。瓷器的燒成溫度高,胎體基本燒結,敲擊時聲音清脆,胎體表面用一般鋼刀很難划出溝痕。
三、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燒成,瓷器則需要選擇特定的材料,以高嶺土作坯。燒成溫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溫度階段,則可成為陶器,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燒成的。高嶺土在燒制瓷器所需要的溫度下,所制的坯體則成為瓷器。但是一般製作陶器的黏土製成的坯體,在燒到1200℃時,則不可能成為瓷器,會被燒熔為玻璃質。
四、透明度不同
陶器的坯體即使比較薄也不具備半透明的特點。例如龍山文化的黑陶,薄如蛋殼,卻並不透明。瓷器的胎體無論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點。
五、釉料不同
陶器有不掛釉和掛釉的兩種,掛釉的陶器釉料在較低的燒成溫度時即可熔融。瓷器的釉料有兩種,既可在高溫下與胎體一次燒成,也可在高溫素燒胎上再掛低溫釉,第二次低溫燒成。
六、概念不同
陶器pottery:用粘土為胎、經過手捏、輪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乾燥後,放在窯內燒制而成的物品。
瓷器china:瓷器是一種由瓷石、高嶺土等組成,經混煉,成形,煅燒而成的外表施有釉或彩繪的物器。
瓷器和陶器雖然是兩種不同的物質,但是兩者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如果沒有制陶術的發明及陶器製作技術不斷改進所取得的經驗,瓷器是不可能單獨發明的。瓷器的發明是我們的祖先在長期制陶過程中,不斷認識原材料的性能,總結燒成技術,積累豐富經驗,從而產生量變到質變的結果。 所以,廣義地講:瓷器是從陶器發展而來的,可以說沒有陶器的發明與發展就不可能有瓷器。瓷器出現以後陶器還是在繼續生產,陶器和瓷器是各自獨立發展,並且從生活用品逐漸轉變為收藏藝術品。
從耐火材料的角度,現代材料工藝和成型工藝不知道高到哪裡去。
從汝窯的角度,韻你有么?
現代的很多仿汝窯精品都會亮瞎宋徽宗的眼睛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