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飛越瘋人院》?
舒緩的音樂聲里酋長漸行漸遠。
最後一天的凌晨他對麥克講,我們走吧,我感覺我現在像山一樣壯。
最後一次擁抱過後,酋長親手結束了麥克的生命。他說我不能丟下你。
麥克若天堂有知,該會微笑吧。
追求自由,捍衛尊嚴,挑戰體制,絕不低頭,麥克最後沒有離開瘋人院,但是他的影響早已超越個體,在另外一些人的身上顯現。高貴精神的傳播遠比精神本身更加寶貴。
再看《飛越瘋人院》,依然抑制不住地感嘆。片子結束,最先想到的兩個詞便是尊嚴和勇氣。
綜觀整部影片中的各個人物,我們會發現護士瑞秋是一個很矛盾的存在,其他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找到合適的詞語以某一個確定的角度加以評判,但是瑞秋不同。她一方面是精神病院里盡職盡責受人尊敬較為權威的工作人員,以其特定的身份堅持她的原則,一絲不苟地對待她的工作,另一方面,她是一個無情的管制者,是冰冷體制機器上的一個沒有感情的螺絲釘,協助體制碾壓病人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尊嚴。在每一種社會環境下,總有一些事情是無解的,比如人的價值評判。
瑞秋的盡職體現於其對規則的維護,她是沒錯的,規則之所以以條文形式列出來必然有其科學依據,比如休息時間播放的音樂,或許的確聲音對於聽力正常的人來說過大,但是畢竟病院里還有為數不少的聽力非正常者,每個人都應當受到照顧,集體生活中必然會有一部分人犧牲個體利益以求得整體利益的最大化。這無可厚非。但是當注意到瑞秋小姐在每一次集體討論中從無波瀾的威嚴的眼神,我會不由自主地將她視為那個冰冷的無形的體制機器的代表。麥克想看世界比賽,甚至爭取到了多數病人的同意,但請求依然被駁回;契士想要自己的香煙,遭到拒絕,甚至電擊;老人希望獨處,瑞秋小姐以集體生活有利於治療為由駁斥其想法。在這個瘋人院里,病人是沒有生活自主權的。在規則面前,人失去了爭取正常自由生活的權力。
麥克墨菲的加入無疑給整個精神病院帶來了一股清新的空氣。他質問自願進入病院的人:你們每天如此厭惡這裡,卻沒有勇氣出去生活?他一次一次說你們真的以為自己是瘋子嗎。麥克身上可貴之處在於自我的覺醒,更在於對尊嚴的追求。每個人都希望看世界比賽,但是面對瑞秋小姐的威嚴眼神,沒有人敢舉手。在世界比賽的紛爭中最感動我的不是麥克以自身行動帶動起多數人挑戰體制,而是請求被無情駁回後,一群人對著沒有插電的電視機看著電視屏幕里反射的自己的影子激情地講解比賽場景的畫面,他們笑著呼喊著激動著,如同比賽盡在眼前。有些時候我們拼盡全力去爭取一些東西,卻因為各種不正當的理由而無法如願,命運面前個體的渺小之感往往讓人們趨於沉默,但是麥克墨菲不同。我想起《老人與海》里那句話,一個人可以被打倒但不能給打敗。
在這樣一個瘋人院里,瘋子的概念其實是相對模糊的。參與討論的幾個人固然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心理問題,但是我們無法準確判斷哪個真的是瘋子。或許也正因為此,所謂尊嚴才如此重要。不要信奉規則信奉命運信奉所謂的大家都說,我們要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不可能。如果有人問我,最喜歡麥克墨菲什麼。我一定毫不猶豫地告訴他,我愛他靈魂里的自由。無疑他最終把生命斷送在了瘋人院,可是從邁入瘋人院的那一刻開始他都不是屬於這裡的。我們感覺得到瑞秋小姐對他的管制,感覺得到他的憤怒,甚至在耗儘力氣也搬不起大水泵的時候,我們感覺得到他的無能為力。但是無可否認,他和其他病人最大的區別在於,他從來不會服從於對抗個人尊嚴的規則,他樂於以他的方式反擊體制的管束,他勇於逃出瘋人院帶領一群瘋子體驗正常人的生活,他永遠充滿希望,從來不曾喪失信心。瘋人院於他只是生活里一個無奈的存在,他試著掌控它,超脫它,但是瘋人院於其他病人來講已然成為生活本身。或許這也是麥克有勇氣挑戰體制執意逃脫而其他人縱使不滿於這裡的生活也依然沒有勇氣離開的原因。
每個人都要發出自己的聲音,要相信個體的力量。在一個群體中生活,被一定的群體生活的慣性所驅使,很多人會漸漸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喪失追求自我的意識。這在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之下危害並不明顯,但是當社會機制的發展漸漸脫離人們的訴求,甚至開始對人的正常生活造成傷害的時候,這種現象的危害會變得十分明顯:受傷害的個體沒有反傷害的意識。這是最讓人感到悲哀的事情。任何不良進程遭到有效遏制其不良效果總會被削弱甚至避免,但是如果一個惡性循環遲遲無人干預呢?瘋人院對於在那裡長期生活的病人來說就是一種已經脫離個體訴求的權威體制。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能責怪任何人,瑞秋小姐,院長,甚至保安?不,體制與任何明確的個體無關,但是它與每個個體都有關,包括每一個病人。在一個群體中生活,不管地位高低,請記得我們有權力有責任發出自己的聲音。你或許說,縱使發出聲音又如何,微茫的個體之音是無法被世界聽到的。但是麥克並不這樣認為,他一直在堅持提出自己的訴求,提出體制的弊病,反抗無情的管制。麥克同其他病人打賭自己能到市中心看世界大賽的直播,打賭自己能搬起沉重的水泵砸破窗戶逃出去,但是縱使使儘力氣,青筋暴起也沒能動水泵分毫。可是他走出浴室的時候說了一句話,他說,去他媽的,至少我試過了。是的,哪怕無法撼動敵人絲毫,至少我曾經奮戰過,至少我對得起自己每分每秒的心跳。不過,麥克的聲音是被聽到了的。他的一舉一動投射到每個病人的眼裡,併產生影響,第二天的討論中舉手表決請求觀看世界比賽的人數從三個躍升到了十個。片子接近尾聲的時候,瑞秋小姐脖子上戴著白色的醫護設備,叫住路過的病人,問他狀況好些了沒有。那一刻她更像個有血有肉的護士,在關心著她的病人。我不知道以這樣的細節佐證自己的觀點是否牽強,我堅定地認為麥克以他捍衛生存尊嚴的勇氣和決心改變了瘋人院里的每一個人。
毫無疑問,在所有受其影響的人里酋長是最典型的一個。同時酋長的角色在整部片子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將瘋人院視為一個小社會,瑞秋小姐無疑扮演了權威者、統治者,而所有的病人又可以分為三類,麥克墨菲是一類,以十足的勇氣追求獨立個體的尊嚴,追求理想生活的自由,從而間接地積極推動體制完善;除酋長外的其他病人是第二類,安於體制管束,在集體生活中喪失了發出自己聲音的能力,被動地被統治,被傷害;而酋長是第三類,他介於前兩類之間,並非麻木被傷害而不自覺,他懂得生活制度的不合理,但是也並沒有勇氣站出來反抗,裝聾作啞,甘於沉默以自保。若麥克墨菲是孔子式的人物,時時都有一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執著、勇氣和與生俱來的責任感,那酋長便是市井中的隱士,看清世事紛繁幽暗,無心無力改變而選擇隨遇而安默然待之。麥克墨菲最大的成就是什麼?麥克墨菲最大的成就不是讓病人們開始敢於向瑞秋小姐提出自己的訴求,麥克墨菲最大的成就是讓山一樣壯的酋長鼓起了勇氣踏出了瘋人院,是讓沉默的有力量的個體爆發出自己的力量!
影片最後酋長親手結束了麥克墨菲的生命,我想他是真的懂了麥克。痴呆地苟活會玷污麥克自由的靈魂和高貴的尊嚴。他對他講我要帶你一起走。我相信在邁向黎明的酋長的背影里麥克墨菲的精神同步相隨。
1.飛越瘋人院的電影版遠遠不如小說版來得有內涵。
小說版里,對於「聯合機構」這個概念進行了很多的渲染,換句話說小說原來是有非常重的政治色彩的。而到了電影版則完全變成了另一種《肖申克的救贖》。聯合機構在電影里似乎一句都沒提到過,事實上在瘋人院里不少病人都是被聯合機構送進來的,有的是強制的(比如酋長),有的是自願(但實際上也是受操控)的。雖然我記不清楚具體的詞句,但是柯西大概借酋長說過這樣的話「一樣的火車,一樣的人,一樣的灰房子,一樣的孩子玩著一樣的遊戲……」大致是這個意思。聯合機構極度壓制了人們的思想,而不願受壓制的人都被關進了精神病院。這就是原著中對於聯合機構和精神病院的設定——關押者,和牢籠。大護士是冷酷無情的,而且那些看守護理也是。他們象徵著聯合機構的爪牙和幫凶,是整個體制中的齒輪(原著語)。像主角這幫子不聽話的齒輪,就被換了下來。
他們不是瘋子,因為他們比所謂的正常人更像一個真正的人。他們是被一步步迫害成瘋子的,就像麥克墨菲最後被切除了腦白質一樣。他們使用電擊,使用手術,使用藥物……這正是當時美國人所恐懼的。
瘋人院里的治療手段之一,就是病人們互相檢舉揭發。你有沒有想起什麼歷史?哼不管你們怎麼看,反正我是一直在回想某國的事情(
而電影版就單純是追求自由……(哎雖然我借用了不少電影圖……)
在原著中,肯·柯西用了很多筆墨來描寫酋長的幻想和過去經歷(沒錯,原著是以酋長為主視角展開故事的,類似於《在路上》。話說《飛越瘋人院》和《在路上》本來就是同級別同代同追求的作品……),因為柯西本身就用迷幻藥(他也參加過藥物實驗),而且他在做護士的時候也曾經接觸過真正的精神病患,所以他寫這本書的時候,本來的目的就是通過瘋人們(其實是保持了本真和個性的人)來寫一部政治寓言。它的本意其實是人性對強權的反抗。而不僅僅是追求自由那麼簡單啊……
相比之下,電影版仍然是追求自由……
小說里的醫生這個角色也非常有人情味,在小說里,醫生和麥克墨菲、酋長、哈里他們一起去出海釣魚,一起闖禍,玩得非常開心。他幫助麥克墨菲達成了這次出遊。而在後來他則被大護士打壓排擠。換言之柯西在這個小說里塑造的每個人物都是真實、易於觸摸的。形形色色,麥克墨菲就是麥克墨菲,酋長就是酋長,哈利就是哈利,醫生就是醫生,護理就是護理,大護士就是大護士,妓女就是妓女,比利就是比利(好不容易想起了他的名字!)。每個角色都有適當的筆墨來讓其豐滿、難忘(所以三年多了我還記得)。
電影里……酋長沒什麼存在感,除了傻笑就是賣傻力氣……其它病人都是麥克墨菲的襯托……醫生和護士啊護理啊什麼的一樣無趣……
2.但是電影版仍然是神作。我是說,如果你沒看過小說的話,單憑電影本身就足夠好了。
3.非常可惜,中譯版的小說現在在大陸已經買不到了……可能是初版銷量太差?而我自己那本又不小心丟失了,哎!網路上也沒有全本的資源。
下面來給各位沒能看到原著的朋友憑著記憶稍微講講各位病友及醫生的設定
(憑著記憶=如果有差錯請指正,請不要罵我Orz)
1.真正的一號男豬,R.P.麥克墨菲。
麥克墨菲是朝戰老兵,憑著帶領美軍戰俘成功逃離朝方戰俘營一事而獲得過嘉獎。但是他也曾多次打架鬥毆,而且還屢屢因此入獄。曾經和幼女發生過性關係(雖然他自稱他不知道)。
酗酒,性慾強盛,內褲上畫著一條噴著水的白鯨(你想想這是什麼隱喻吧~)。極度熱愛自由,不願受拘束。直爽,帶有美式英雄氣息。力氣很大,但是遜於酋長。所以他在片子里留下了那句名言「我嘗試過了……至少,我嘗試過了。」
那句名言就是在這一幕之後。
2.二號男豬,酋長。
酋長進入瘋人院是因為他過去的部落所在地被水壩佔了。沒錯,美帝對少數民族的拆遷政策,當時不 比我們現在好到哪裡去…在對抗聯合機構的過程中,被關到了瘋人院里…酋長不是真的啞巴,他只是不想說話,而且他非常善於收集信息和分析。他其實是書中理論上智商最高的角色。對麥克墨菲有一定的崇拜情緒,所以後來在麥克墨菲的腦白質被切除後,不忍心讓他成為聯合機器勝利的象徵和犧牲品,用枕頭把麥克墨菲悶死了。
(濃濃基情Orz)
如果你不能理解為什麼酋長要把麥克墨菲悶死,那說明你還沒看懂這個故事。
麥克墨菲,是精神病人們的靈魂象徵,是反抗瘋人院及聯合機構的旗幟。人們都願意被他所吸引,都願意跟著他一起抗爭,這就是英雄的意義。
但是現在英雄似乎被打敗了。如果麥克墨菲一直就那樣躺在床上,他只會成為給猴看的雞,讓精神病人們永遠無法鼓起鬥志——他被剝奪了精神之後,那面旗幟就倒了。相反,聯合機構則站在麥克墨菲的活屍上耀武揚威。
所以,酋長所能做的就是,殺死麥克墨菲,讓他的精神永遠無法被剝奪,也就是所謂的精神永生了。之後,再用麥克墨菲的告訴他的方法,砸碎玻璃,逃出生天,而哈利等人則自願留下來繼續抗爭。這樣便能反敗為贏,麥克墨菲的精神,變成了每個病人各自所需的一部分,廣為流傳,成為勝利的希望。
完,寫的可能有些混亂……而且大部分是劇情解釋……如果不喜歡請點反對+沒有幫助吧……看完影片後,我獃獃的坐在桌前,兩眼直勾勾地盯著電腦屏幕。
片尾還在放,黑底幕,白色字體,演員名字。
我看著他們滑動,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誰,才是瘋子?
McMurphy是嗎?
他只是一個逃避責任愛玩愛鬧的小流氓,性情豪放,愛約炮愛打架。
Harding是嗎?
他只是家庭關係出現了問題,與妻子出現了裂縫
Martini是嗎?
他性情單純善良,帶著孩子氣,愛依賴人,沒有安全感。
Billy是嗎?
他只是因母親的話為至上的準則,戀母情結,怯懦膽小,又有點口吃。
還有Chief,Ellis,Frederickson......
他們都是瘋子嗎?
如果他們是,那我們是什麼?
誰沒有心靈創傷,誰沒有點不可言說的軟肋呢?誰沒有情感問題,誰又沒有內心畏懼的東西呢?
茫茫宇宙,洪荒世界,我們生而為人,出生,長大,本是複雜。
我們都有缺點,有軟肋,有畏懼,有痛苦,有無法言說,有難以啟齒。
於是有人逃離,有人躲避,有人恐懼,有人站出。
他們不是瘋子,他們只是怯懦地逃避了自己的問題。
而我們,則是選擇性的忽視。沒什麼兩樣。
問題就是問題,一直在。
瘋人院只是大體制下的小囚牢。表面上看風平浪靜,波瀾不驚,內里波濤洶湧,暗藏殺機。
大音量的音樂,強制性吃藥,呆板僵硬還帶侮辱性質的談話,管制和電擊。
於是McMurphy來了,帶著他的自由,帶著他的活力。
帶著他旺盛的生命力衝擊這個囚牢,衝擊這僵硬的體制。
去輪船上大鬧天宮,向朋友們介紹世界棒球錦標賽,帶著姑娘和酒開迪斯科晚會。
在他的影響和鼓舞下,「瘋子們」開始反抗,開始鬥爭,開始找尋自我,開始探尋內心。
自由啊,自由在何方?
於McMurphy而言,自由就是比死亡還重的東西。
無需旁人的悲哀與同情。chief他懂。他擁抱了他,並殺死了他。
舉起了沉重的水泥墩,砸碎窗戶,奔跑而去。
人性回歸本位。自由降落大地。
我們都是瘋子。僅此而已。好像是在反抗體制,好像是在對抗護士,好像是對那個醫院失望透了,好像是在講這個世界壓抑透了。
想起小學的一件事:
班裡有一個愛欺負小朋友的大胖孩子,一直都是!四年級的時候,換了班主任,有一次,大胖欺負另一個男生,被她撞見了。她立馬把班上的人集中了起來,讓大胖站到前面,然後當著全班的人問,剛剛誰被打了,過來打回去。
沒有人出聲!
然後她把女生都留在教室,男生統統帶了出去。
你們不敢動手嗎,他平常是怎麼欺負你們的。你們有二十幾個人,他只有一個人,他欺負你們其中一個,就是欺負你們二十幾個……
後來,有一個人衝上去打了,大概是被欺負的男孩吧,或許不是。
然後,操場上,二十幾個男生把大胖圍了起來,有喊聲,他們不斷地向他走近。
最後。當然不是群毆大胖。他們不過是擠著他……
後來的事我不記得了,也不知道後來那些人都怎麼樣了。
我不覺得,那之後,大胖就會停止欺負小朋友,或許他會覺得受到羞辱,然後變本加厲呢。
但我贊成這樣的教育方式!
因為在那樣的境遇里,該被教育的不是大胖,而是那個班上,剩餘所有人!
為善還是作惡,是個人的抉擇,外人沒有強硬改變的權利,說實在的也沒有能力!
而教育的作用,應該是讓每個人都有意識的 有尊嚴的活著。
他打了你,你就該打回去。
不是說贊同暴力,而是告訴對方,用暴力的方式,他占不到便宜,也別想息事寧人!
大胖就像那間瘋人院,對於那些孩子來說,是強大的,難以獨自對抗的。
所以傳統的教育方式,就是找一個比大胖更強大的人,來訓戒大胖,說他這樣做不對,對小朋友應該友愛,但想一下,抽調那些道德,好壞,教育意義,大胖與老師之間,不過是大胖與小朋友之間關係的另一表現。
從勢力對抗角度來想,都是強勢方壓倒了弱勢方。(說過了,手段可以千奇百怪,可本質就那麼來來去去)
大胖尊重/懼怕的始終是老師,而不是其他小朋友。
所以他不會放棄欺負小朋友。傳統的教育方式不過是粉飾太平。
而上面那個老師,讓大胖和其他小朋友雙方上場,這才是正面解決問題。(答主認為打小報告不是教育推崇的)
有人會說,那二十幾個人對大胖一個,不算恃強凌弱嗎?
是!但是他們沒有動手,就沒關係。
在那樣的環境里,如果,大家真的動了手,變成了群毆,本質上當然跟恃強凌弱沒有差別。
沒有動手,而是團團圍了起來,在場的二十幾個人,他們面對的其實是自己,他們覺醒的是關於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態度。
麥克墨菲做的所有事,不是為了反抗而反抗,不是為了打破體制而打破體制。
他做的所有事,都是因為他自己想做。
他才不在乎,他面對的機器有多強大,只要活著,鬧不鬧騰都是自己的事!
體制強大,干翻不了,就別去干。
因為,體制強大,你也強大,根本不矛盾!
看看同樣在強大的體制里的麥克墨菲就知道。
很多人,都拿體制的強大,當作自己懦弱的借口。
哪裡來的 莫名其妙的因為所以 竟把你都蒙蔽!
麥克墨菲做的是麥克墨菲想做的
不是拯救世界的英雄
如果一個人能做好他自己,和平已經大半。
如何評價《飛越瘋人院》?
觀影感受:這裡面的每個人物都老可愛了,不信,看他們的面部表情,如此豐富,竟然沒被收圖,唉……
《兩種勝利》
《飛越瘋人院》是一部成就很高的電影,很多人都已經看過了,也有很多優秀的影評人已經為它寫過精彩獨到的影評,不論從哪個角度再提這部作品都好像不新鮮了,但是我還是忍不住要說幾句。
影片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點有一下這麼幾個:
點一:麥克墨菲和眾人打賭,說自己能夠搬動飲水池並砸窗逃跑去酒吧看棒球比賽。在這一個場景中有兩個細節,第一是印第安人「酋長」雖沒有參與賭局但卻在遠處默默的關注;第二是麥克輸了比賽後說:至少我嘗試了。
點二:護士長瑞秋向麥克強調病人絕對不能進護士室。
點三:在麥克私自帶領眾病人外出郊遊後,護士長瑞秋向院長等人保證一定能治好麥克。
點四:在瑞秋的威脅下比利由於恐懼而自殺,麥克衝過去掐住了瑞秋的脖子。
點五:瑞秋被麥克掐後回到工作崗位後,繼續笑著同過往的病人打招呼。
點六:「酋長」捂死了做了切除額葉手術的麥克,抱起飲水池在晨光中砸窗而逃,而其病友則在為他歡呼。
為什麼這六個點讓我印象最為深刻呢?因為正是這六個點刻畫了兩種勝利。
一種是男主角抗爭的勝利。麥克為原來被「完美」計劃的病人的生活帶去了反抗的活力。他告訴病友不應該在別人的計划下生活,我們要懂得反抗,捍衛自己的利益,至少嘗試著反抗。而他的這種思想也在行動上影響著病友,在麥克的帶領下大家做了一次又一次「不被允許的事情」,並在這些行動中感受到捍衛生活權利的重要。而其中影響最大的便是「酋長」,他用逃離來實踐了自己對權利和自由的捍衛。
另一種,是體制的勝利。瑞秋從影片的開始到結局一直都是自信的。導演給了她好幾個臉部特寫鏡頭,雖然麥克的反抗在她波瀾不驚的臉上激起過細微的波浪,但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她所表現的都是自信,而這種自信來自於體制給予她的底氣。瑞秋在強調病人不能進入護士室的時候就是在樹立一種權威的,暗示護士和病人之間不只是簡單的醫患關係,更是統治和被統治的關係。瑞秋何以能向院長等人保證能治好麥克,也是源於對體制和對他們所處地位的自信,瑞秋深知每一個病人的弱點,更知道如何利用他們的弱點來掌握他們的恐懼從而擊敗麥克,而麥克作為病人的這一身份對於瑞秋「實施統治」是有利的,所以她自信。
瑞秋和麥克的衝突爆發在比利自殺的時候。瑞秋成功的利用了比利的恐懼,瑞秋勝。而比利的死亡更讓麥克看清了醫院和瑞秋的真實面目他憤怒的掐住瑞秋的脖子,醫院以此為借對麥克進行切除額葉手術,反抗被鎮壓,體制勝。
這場爆發以後,瑞秋回到工作崗位對病人的微笑是勝利的微笑,她是勝利者,在這次抗爭中她註定勝利。而最後麥克接受手術後成了「白痴」也是她的勝利。
但是任何的反抗,即使被鎮壓,它所帶來的影響都絕對不會一同被抹去,印第安人「酋長」最後捂死麥克,用了麥克最初嘗試過的方法逃離瘋人院正預示著另一場抗爭的開始。
一部電影,兩種勝利。從表面上看,瑞秋和醫院是絕對的勝利者,他們成功的解決了麥克這個麻煩,醫院恢復了往常的秩序。可是麥克帶來的反抗火種已在這裡埋下。鐵腕手段雖能一時鎮住「病人」,但是壓制下必有抗爭。
而抗爭是星火,積蓄了力量便足以燎原。
個人認為這是一部內涵被過譽了的電影。
一方面我贊同 @小醫精誠 的觀點,但我不了解醫學,對於那個時代的醫療水平也一無所知,所以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談這部電影的。
首先關於這部電影的內涵,被提得最多的是「不自由寧毋死」,政治正確得簡直令人髮指。但正如張五常在《經濟解釋》一書中提到的套套邏輯一樣,沒有前提條件的真理是沒有意義的,因此我們必須關注這裡的「自由」究竟指的是什麼自由?
簡單來說,我認為自由有兩種:相對自由和絕對自由。關於絕對自由,我認為那不存在,因為從理論上來說,絕對自由必然侵害他人、違背自然規律。而關於相對自由,就是盧梭「人生而自由,又無往不在枷鎖中」中所指的自由。相對自由的對立面是不合理的制度約束,判斷制度合不合理,要考慮社會觀念、技術、環境等因素,這些因素會變化,合理的標準也會變化,現代就沒人認為三綱五常應當延續下去。
好了,來看電影內容,麥克墨菲一開始是假裝精神病逃避勞役的懲處,到了精神病院又不斷挑戰制度權威,最終被切除額葉。一方面,麥克墨菲對規則的蔑視是根深蒂固的;另一方面,精神病院的制度雖然不夠有活力、不夠人性化,但應該說這套制度還是比較健全且合理的,用壓迫、暴政等來形容這套制度,統統是求全責備。綜合一下,麥克墨菲所表現出來的對自由的要求,已經不僅僅是合理合法的「人權」了,選擇逃避勞役,又不願因承擔相應的代價,反而希望打破一切讓自己不爽的制度,被打破的制度當中,有一部分在現代來看「極不人道」,有一部分在當時來看「不夠人道」,但更大的部分在當時和現代來看都應該是合理有效的。
對於麥克墨菲:是一個本性不太壞的小爛仔,喜歡偷奸耍滑卻沒有大智慧,有直面問題的勇氣卻沒有迂迴解決的耐性。有可憐之處,如果沒有可恨之處,也至少有可笑之處。作為「革命的火星」,只能說是命運使然,作為「革命的旗幟」則不夠格。換句話說,他做不了劉三,頂多做條白蛇。
對於大護士:可以說她不夠人性化(沒有同情弱者),可以說她不夠聰明(沒有用更好的方式來管理病人),可以說她比較自私冷酷(對比利對麥克墨菲),但要和「惡魔」、「獨裁」等形象比較,她壓根就配不上,她只是一個被賦予了有點負面的「制度」形象的普通人。
對於酋長:這個角色代表了上述提到的,影響制度合理性判斷的觀念、技術、環境等因素的進步,寄託了作者美好的願望,但設計得有點刻意、矯情了,容易讓人產生「每個蘋果掉下來都會產生一個牛頓」的美麗錯覺。
對於整部電影:充滿了浪漫與悲劇色彩,所鼓吹的絕對自由很符合垮掉一代的精神訴求,卻因過於極端而難以實踐,相比之下,同樣歌頌自由的《肖申克的救贖》更具現實指導意義。畢竟我覺得,相較於「如何看待世界」,更應該關注「如何改造世界」,而冷酷的現實,顯然不會像一家瘋人院那麼富有戲劇性。。。
當環境試圖把你的稜角磨平,不要讓靈魂停止飛翔。
我是一名神經科醫生,雖非精神專業,也對精神疾病頗為了解,曾到精神病醫院實地考察過,我想從醫生的角度來談談這部電影。
中美差距何止50年。
許多人評論瑞秋護士過於理性,甚至於麻木,從美國人角度來評論無可厚非,對於我國來說,就是吹毛求疵了。60年代的美國,硬體上,有可以提供輪椅病人一起使用的澡池,環境明亮乾淨,隨處有舒緩的音樂,卧室整潔,有各種的娛樂設施,護士經常跟患者集體聊天,讓患者投票。
而反觀我國,每月數千元的費用,讓許多患者家庭無法承受,寧願囚禁在自己家中,能夠住到醫院裡,經濟條件已經算好的了。即使到了醫院,也只能改用最簡單的精神藥物,藥物副作用極大。更別說簡陋如監獄的病房,男房是封閉的,女房好一些,就像農村的小院,有些單獨囚禁在一個四面水泥牆的房間里,飯菜基本只有蛋炒番茄,三種菜式,一周一種地輪替。舉例為市級醫院。
中美差距何其大哉!
無效治療與治療醫療。
這部電影所要所映問題至少有兩個方面,其一,當時不人道的治療方式,包括電抽搐治療,額葉切除治療。其二,正常人與患者的差別,換句話說,是否存在過度治療。
看過《美麗心靈》的觀眾以電抽搐治療應該有一定的了解,這是在當時藥物不發達的情況下的治療下的殘忍手段,對患者帶來巨大痛苦,如今卻證明並無作用,所以已經廢除。電抽搐治療殘忍歸殘忍,卻不會對患者造成無可彌補的創傷,當Mc做完電抽搐,還若無其事地跟其他人開玩笑,他不知道最後等待他的還有更可怕的結局——額葉切除,並非護士或醫生存心害他,而是他已經做出了幾乎致人於死地的行為,在當時的醫療水平,這是無奈的選擇,主要還是醫療手段的限制。
其次,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正常人在瘋人院中的經歷。Mc最大的優點在於並不歧視精神患者,雖然嘴上罵他們瘋子,卻與他們打牌,爭取看球賽的權益,出海打漁,熱情地與Chief做朋友。一個過於沉默的人(如Chief)或過於叛逆的人(如Mc),都會被看成異類,但當成精神病人,或多或少有些過度治療。
自由是得到了醫療保障的美國人更應該考慮的問題,對於我們,還是要多考慮一些現實的問題。
剛剛看完這部電影。心中卻好像打上了千萬個結。
精神病人就不是正常人了嗎?
如果是以大群體為主要的話,那麼如果人數多的是精神病人,那我們正常人是不是就是精神病人了?
既然他們自由的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我們為什麼要干涉他的自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靈傷疤。
比利害怕他的母親,原本在他放縱面對自己時他治好了自己的口吃,可是護士長揭開了他的傷疤還撒了一把鹽。
哈頓不想回憶起自己的過去,為了治療卻硬要逼迫。
男主的到來給瘋人院裡帶來了許多生氣。
甚至可以說他治好了許多人。
他如此的想抗爭這個並不自由的國度。
他見過光、想把他周圍的人帶到光亮下。
可是他們沒見過光。
最後麥剋死了,靈魂活著。
這得歸功於他的好友酋長。
他很聰明也很懂世事。
他瞞過了所有人。
可能他熱血以涼,但是麥克的到來重新燃起了他的熱血。
「我感覺我和山一樣強壯!」他說。
可是那個時候麥克已經死了,雖然他還活著。
相信最後麥克和酋長一起走了。
去了加拿大。
不自由,毋寧死
剛看完了這個片子,簡單說下吧。
可能由於年代比較老的緣故,加上改編自書籍,所以應該有很多地方無法仔細交代,所以我看著比較悶(搞怪的情節我還是笑得挺開心的),而且有的時候也不太覺得有什麼意義(有些場景覺得沒啥意思,可謂詳略不當),尤其是最後麥克墨菲真的變傻,我當時看得雲里霧裡,因為前面有電擊療法裝傻的先例,所以我以為是電擊擊傻的,覺得沒啥震撼之處,後來一查資料,才發現是一種叫做額葉切除手術的療法,這可就震撼百倍了,我才發現也許那些真的變傻的病人都是這種手術的犧牲品,而他們的存在只是為了維護醫院(體制)的權威,而那些還有思維的病人,都是些被不斷壓抑、不斷否定從而成為奴隸的一群人。這樣的設定就很震撼,但是影片從未提到任何的有關額葉切除手術的事宜(也許是認為美國人普遍對該手術有所了解?)。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一些,以致於莫名其妙而且缺乏藝術性。演員是演得非常棒的,但是導演和編劇不是很給力。注意,我這裡想說的是,我看完電影知道整部片子想表達什麼,但是由於很多地方沒有做好,所以我無法感受到《肖申克的救贖》所帶來的那種切切實實的震撼,所以我覺得這部片子評價這麼高,也許過譽,也許獨此一家,也許那個年代技術有限等等很多原因。類似的感覺還出現在我看《聞香識女人》的時候。《碧海藍天》也有這種感覺,不過由於全片極力呈現出一種藍色夢幻的氛圍,還是彌補了不足的。我感覺吧,這些片子的毛病就在於它們很想表達一種情緒,但是由於表現得比較差,所以會很刻意甚至會零碎乃至不知所云,這一點可以說是技法的不成熟,也可以說是電影藝術難以企及文學藝術的原因,真的是很多東西只有文字才能講得明白,能給你徹底的衝擊。書看的越多,這種感覺就會越發明確。當然,也要承認許多的電影完美還原甚至超越了原著,這也是電影藝術獨有的魅力,亦是文字所難以達到的。
總而言之,我覺得可能原著是精彩無比的,電影的話還是差了點,希望以後能有更精彩、更完美的版本。
最後講下我認為的一些典型的問題。
1、
我前面講到《碧海藍天》,這部片子的中心思想很明確,男主為海生、為海死,最後甚至死於海中,整個片子表達了對海的一種特殊情緒。看似是一種對極限自由和至愛的嚮往和追求,頗具情懷,但是細細想來就會覺得,如果你自己一個人玩也就算了,你跟女主談戀愛,都讓人家女主有身孕了,最後反而覺得自己還是愛海,什麼都拋棄了,無限沉迷,這個很說不過去。打個不恰當的比方,這個有點類似於同性戀的形婚,又比如男人娶妻生子卻沉迷於網遊覺得網遊才是真歸屬,再比如一個人覺得生生死死都是自己的事情,與父母等無關,都是差不多的性質,不要以為你追求的是大海就比他們高尚很多了,沒有這種道理。須知這世上從來沒有絕對的自由,自由從來都是相對的。同樣的,我在看《飛躍瘋人院》的時候反覆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麥克墨菲自己到底有沒有問題?也許這個人有著對自由的高尚情懷,但是你的自由到底建立在什麼之上,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我不知道原著里到底是怎麼寫他的。根據一些影評的說法,原著中麥克墨菲雖然屢次犯法,但都是無心之失,可以說是一種對威權的反抗,而威權強判他勞動改造以懲治他,而這種反抗跟隨他來到了瘋人院,這種鬥爭繼續著。如果按照這種說法,就是很有意義的。但是在電影中,我只覺得這個人確實是有問題的,所以護士和醫生說他有問題也絕非妄言,因此我對他追尋所謂的自由的出發點和本質產生了質疑,並從頭到尾貫穿著全片,因此我難以感動。《肖申克的救贖》也是一個越獄的違法的故事,但是問題是人家首先是冤獄,這越獄就有著非常崇高的道德理由,加上全片中男主多次展現其溫情的一面,自然是博取人心、使人贊同的。而在《飛躍瘋人院》中,我感受不到這種氛圍,男主所採取的諸多行動多帶有無稽的暴力和肆意妄為的傾向,並不能簡單地歸結為對自由的嚮往和追求。
2、
最後一個病人被護士逼迫導致的自殺和男主對護士的掐脖子殺害未遂使得整個瘋人院為之一變,護士變和氣了,病人的病也好得多了,也就是說,不見棺材不落淚,非要出點事才能讓威權意識到他們錯了。然而,這樣的安排跟前面長篇大段的悠閑相比無異是突然的,有種作文格子不夠寫草草收筆的感覺,這讓我感覺到很失敗。配之以最後酋長在夜色中奔跑,我感覺這種收尾很失敗。試想,如果在《肖申克的救贖》中,安迪就在電閃雷鳴的河水中濕身仰天全片就結束了,你覺得可行嗎?沒錯,安迪那個畫面已經非常震撼了,震撼到以此收尾也不是不可,但是我們是不能就這樣結束的,否則就不是偉大的影片了,因此後續還有一段傳奇故事,進一步升華主題。而《飛躍瘋人院》就在最後的突然性變故結局中隨著酋長的夜色中奔跑結束了全片,我完全感受不到震撼。《了不起的蓋茨比》(此處指書籍)也是以夜色沉思結尾,但是這沉思有分量、有感情,最後更是留下一句永恆的名句進行結尾,可謂妙哉至哉。所以,結尾不在乎長短,而是在於其所表達的是否具有分量。《飛躍瘋人院》的結尾我本來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就像我前面說的,此片時長足足133分鐘,本可以大有作為,然而前面是一段又一段的詳略不當,導致這樣的結尾無法令人滿意,頗有拿捏不當之感。我最近還看了《背靠背,臉對臉》,這部片子也基本是圍繞一個文化館展開,展現了官場百態,最後影片也是在王雙立前往未知的新館長任命討論會議中落下帷幕,給了一些文化館和王雙立在文化館下的背影的鏡頭。這樣的結尾我並沒有覺得任何的不妥,當然,震撼倒也談不上,但至少這個結尾還是很不錯的。要我說,我就覺得《背靠背,臉對臉》要比《飛躍瘋人院》好得多,不信的話大家也可以去看看,可能就是因為我先看了《背靠背,臉對臉》,才對《飛躍瘋人院》無感吧。當然,我一直強調其1975年的上映年代,我也不算電影愛好者更不是從業者,無從判斷彼時的電影業水平,只能持保留和理解的態度。
實話說,電影名字=沒吸引力;演員陣容=沒有顏值;導演=從未聽聞..種種這些都能解釋為什麼我今天才看完這部屯了很久的電影。
#自由是人從誕生起就不為所賦予的。
我講這句話不是空穴來風,在被剪斷臍帶之前,你的生命是交託給他人;終於獲得了別人所給予你的生命的機會後,你所謂的自由不斷被社會壓榨,不,準確地說,是被你的懦弱膽怯綁架,見不到光的自由,你卻無數次抱怨,怨外物剝奪了你自由的權利。
Mac,為自由裝瘋。他在瘋人院的日子,比其他瘋子來的自由,因為他在思考,他在為獲得自由而思考啊,他還沒有被這個瘋人院(千千萬萬的瘋人院)所洗腦;而這種自由不全然是自由的,他為什麼不在出海捕魚時候逃跑?他為什麼不在那個醉酒的晚上逃跑?他為什麼不在比利自殺時候趁亂逃跑?因為他對這些瘋人有牽掛和寄託啊,往往自由的羈絆是仁慈。這也正是世人追隨自我自由所未曾意識到的,自由是踩在人性之上的,要想達到自由,得要有隨時「舍」的勇氣。儘管人們慣將「不自由,毋寧死」的頭銜牢牢套在Mac身上,但他畢竟是作為一個死了的自由追求者,因此,相比之下,唯有酋長才是最終肉體與靈魂同時飛越瘋人院的代表,但無可否認,這種自由的價值取向是由Mac植根的。
#肉體的自由是死亡,靈魂永遠有短暫的自由。
Mac被手術而停止了存在的意義,已經被抹去的自由意識,可支配的肉體不過是蒼白無力的。這麼一看,影片至此所謂的自由追求不過是極為短暫,稍縱即逝的。
好在這場自由的征程還剩下了酋長,這個為了不被利用以求自由而壓制自己言論自由的角色,讓Mac的肉體歸於自由。
在這個瘋人院里,要走出去真的很簡單啊,沒走出去的人都是被自己不自由的心和不自由的政權所役使的人。
酋長到達了自由的一方土地,但這種自由能持續多久?誰能知道他們嚮往的加拿大是不是另一個瘋人院呢?
#我們顛簸在自由路上,不過是肉體到了終點,靈魂早丟了。
終不過一句:「At least, I tried."I bet you never win freedom a dime.
被囚禁的人們,你們要記住麥克墨菲
原創 2016-11-11 嗔弱吠 ? 歪電影
「莎士比亞的悲劇通過有價值的事物的毀滅,從而引發人們的深刻反思和道德質詢。」
《飛躍瘋人院》不是典型的莎翁式悲劇,代入上述套路仍言之成理。
這樣看,瘋人院的「掌權者」們是可惡的有價值的事物的摧毀者,病人們是遭受惡勢力「壓迫統治」甚至慢性虐待的對象,麥克墨菲則是「正義的化身」,他是「美好的,有價值的事物」。
但故事的結局,惡勢力用極端卑劣的手段抹殺了正義的一方,正義的化身泯滅了。
黑暗中苟延殘喘的一抹火星就像一隻微微燃著的煙頭,被摁在煙灰缸中,窒息,消煞。
只有酋長一人逃出了瘋人院——正義的犧牲,並沒有換取絕大多數人的自由。這是悲劇。
這部電影許多橋段有趣得令人發笑;再看第二遍第三遍,同樣的情節卻再也笑不出來,反而愈發悲傷。
這時早已明白,「有價值的事物」在結尾,被連根拔起。這些短暫的,歡樂的情節不過是過眼雲煙,徒增唯一的希望被狠狠掐滅的悲傷罷了。
像是擲入水面的一顆石子,他激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漣漪,打破了原有的風平浪靜。隨著這顆石子沉入水底,一切又恢復原樣。
我們都知道,石子不可能浮上水面。
麥克墨菲是個好人嗎?打架鬥毆,待人無禮,與未成年人發生性關係……這樣的人是個好人嗎?
麥克墨菲不是個好人,但他擁有無人能夠取代的價值。
他的存在是有價值有意義的。換言之,他生而在世,會更好——至少瘋人院會更好。他是熾熱的。《飛躍瘋人院》沒有浮士德與魔鬼的交易;
沒有阿波羅予俄狄浦斯的神示……悲劇的主體是一名發量不多的中年男人;
沒有悲劇中壯烈或凄美色彩的背景……這部電影中的人物,顯得尤其平凡,平凡得甚至卑微。
平凡得甚至卑微。
麥克墨菲不是蓋世英雄。
他們是一個幾乎沒有人權的極弱勢群體——精神上的不獨立。
不是腿與臂、耳與眼的殘疾帶來的限制。精神病人的弱勢在於他們被社會的認定——他們的精神,有病;他們的話,不可信;他們的抗議,沒道理。
NOBODY TRUST YOU.
在瘋人院,他們是幾乎沒有「人權」的,他們受醫院控制、支配著,說一不可有二。
以確保他們絕對的「權威」,瘋人院甚至強制病人們服用安眠藥。
他們平凡,卑微,像極了我們。
「哪裡有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是沒有錯的。
沒有足夠能力與條件之下的反抗,是值得尊敬的。
但,
比自己強大的勢力隨時可以將你置於死地。一切只是時間的問題。
片中,瘋人院有當權者,有武裝力量,更有操縱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公民」的利器——藥物,和——腦白質摘除技術。
和現實社會同樣,僅憑一人竭力宣揚反對戰爭、愛護環境、男女平等云云,是不會對整個社會做出任何改變的。
飛蛾撲火,固然可歌可泣,然而悲劇的收尾是必然的。
麥克墨菲進到瘋人院的第一天,他那麼開心,是真的。他逃脫了苦役,那時的他認為,在瘋人院貢獻出絕大部分自由比起勞作,絕對是好的事情。
麥克墨菲,我們知道他根本不是一個傻子。他固然可以告訴病人們「護士長他們這麼做是不對的,他們這麼對待你們是不公平的」他可以動搖民心,但終究動搖不了「體制」。
精神病人應該被囚禁嗎?
抑鬱、易怒、成癮,隨處可見。他們是感性的群體,他們可能偶爾無法控制自己,但他們應該被囚禁嗎?
《保姆119》是美國一檔記錄資深保姆幫助父母們解決他們難以對付的育兒問題的節
其中一個家庭令我印象深刻。他們的孩子時常歇斯底里的吵鬧,幾乎沒有間斷,父母也嘗試過安撫、批評,但皆無用處。最後,他們索性將孩子鎖進房間,在外出三小時以上的時候也不例外。
絕大多數人都指責這對父母,他們的做法是完全不對的。孩子們的感性因為他們尚幼,不應受到這樣的懲罰。
精神病人就理應被這麼對待嗎?
「網癮和一些精神類的疾病一樣,都是大腦負責獎賞機制的腦區出了問題。這點也毒癮也是有相似之處的。」卻少有人認為臭名昭著的楊永信電擊療法是正確的。許多人為孩子,網癮者發聲,而精神病人卻連為自己辯護的機會都沒有。
他們也不敢有。
魚缸里堅固的玻璃阻隔了鯊魚與沙丁魚,鯊魚為了捕食把自己撞得頭破血流,以至撤除了堅固的屏障,鯊魚也不敢游向魚缸的另一邊。 一再的壓制使人們變得怯懦。
麥克墨菲不是這樣的。
病人們羨慕他,依賴他,卻沒有膽量像他一樣。
酋長結束麥克墨菲生命的那一刻,也是結束了所有病人,所有觀眾希望的那一刻,
但又不是。
麥克墨菲不再是那個能給瘋人院帶來歡笑與生機的麥克墨菲了,比起結束他的生命,被切除了腦白質的麥克墨菲也許會令其他病人陷入更深的絕望。
對逝去事物的感傷,並不是真正在於「逝去」本身,而是昔日「存在」的萬劫不復。
「曾經擁有」聽起來總是那麼令人心碎。
但又不是,
他仍留下了星星之火。
故事的後面,酋長像初生的孩子,奔向了外面的世界。一位病人興奮地看著飛奔著的酋長。
對自由的渴望,也許在他的心中悄悄地蔓延。
希望的可貴之處在於,希望的實體即使泯滅,它的精神仍是長存的。
鬥爭的念頭正在滋長,或有一天,沒有人願意吞下裝在紙杯里的那顆安眠藥——只要所有人都有這樣的想法。所有人。 瘋人院的大門敞開了。 中國商品學會 消費者委員會
轉載須標明作者及出處
這裡只有大學生,和我們愛看的影評
首發平台:
微信公眾號:歪電影
應該推薦給哪些想裝精神病逃避法律懲罰的人看
沒自由,我願死……
摘自原作:
?他所對抗的,是永遠也無法撤底打倒的,你所能做的,只有不斷地打擊它,直到你再也站不起來為止,然後就會有人接棒繼續打下去。?
很多時候,自由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人們一邊在內心中渴望著自由,一邊又急切地尋求著安全感。而什麼才會帶來安全感?是對規則體制的服從,是和大多數的人站在一起。
而麥克墨菲的到來無疑給現有的規則造成了巨大的衝擊。他天性善良,嚮往自由; 他尊重個性,反對桎梏。面對不合理的體制,他選擇了嘗試與抗爭。「At least I did that.」不管是否做得到,至少他試過了。
而一次又一次的鬧劇,都會讓在瘋人院里所有的人感受到輕鬆,快樂,以及,自由。球賽,賭博,出海釣魚,開party,這些東西都是對現有體制的一次又一次的衝擊。不管能不能成功,還是那句話, 「At least I did that.」至少我試過了。
其實,看完這部電影,自己也當了一次「模範觀眾」。我以為,自己也在追求自由,追求個性,對那些性格頑劣的孩子很欣賞,很有愛。但是,真的是這樣嗎?仔細想想,不。
麥克菲墨在現實生活中的投影是什麼呢?
他就是那個在深夜裡撬走你自行車的傢伙。
他就是那個爬上你親手栽的果樹,大肆饕餮的傢伙。
他就是那個酗酒唱歌,吵得你整宿睡不著的傢伙。
他就是那個衝擊著現有規則,無時無刻不在對我們這些生活在規則之下的人造成麻煩的傢伙。
且不說對與錯,因為世間萬物並不是非黑即白。只能說,我們的社會規則容不下這樣的傢伙存在,所以就像影片的結局,瘋人院里容不下追求自由的麥克菲墨一樣。
他尚可以逃離瘋人院,逃離他所看不慣的制度,但我們呢?
假如有一天,我們完全脫離了我們現有的規則,脫離了整個社會,到那時我們又將何去何從?到那時我們又將如何生活下去呢?
誰都嚮往自由,但是若不能直視自己人性中的天然缺陷,自己並不會因這種嚮往而變得高尚。
在知乎上回答過兩個這樣的問題,第一個是評價肖申克的救贖,第二個就是這部電影了,看這個電影是我們視聽說課的作業,沒錯,我外就是這麼屌。
----------------------------------------------------------------
重要的話放在前面,不喜歡長篇累牘的人就可以不用往下看了。
表達的追求個人權利和自由,我發現Mac是很容易逃出去的,可是他逃出去的意義不在於此,瘋人院還是在這兒,richad 護士和護理們並不覺得自己是錯的,大環境如此,他能逃到哪裡去呢?
-----------------------------------------------------------------------------------------------
1、比利之死
很老套的構思,從前面比例的性格表現,以及他的「自殺經歷」的襯托,都在告訴我們,比利最後是要重蹈覆轍的,畢竟是個配角,hero等著你去襯托,劇情等著你來升華。比利跟candy have coitus之後,比利很開心,說話都不結巴了,他以前可能在這方面被壓抑過,從前面Richard的問話也能看出來,可是接著richard一步一步逼近他,觸及他的底線,「aren"t you feel ashamed?」否定的回答迎來又一輪統計,his mother,到這兒,比利又開始崩潰了,又回到以前,又開始結巴,最後他沒法阻止richard去告訴他的母親,自殺了。很悲慘,讓我想起來死亡詩社裡的那個演員夢的少年,只是逼死他們的人卻永遠都沒意識到。
2、墨菲的結局
還有金剛狼的感覺在他身上,剛一進來,我真以為他是個瘋子,不明白,從一開始,他都不理解瘋人院的模式,做的很多事都是為了fun,看球,郊遊,頂多是跟護士過不去,然後第一次矛盾出現了,no TV,even they won the vote,第一次墨菲完勝,沒有TV,他們依然享受了快樂,第二次,墨菲帶他們出海釣魚,墨菲完勝,然後就引發了 病人一次小規模的反撲,病人中一個人開始去要求自己的香煙,得到拒絕後還不放棄,由此引發一場騷亂,繼而三人得到電擊的懲罰,這次應該是平局,但墨菲由此就開始得出,自己要離開這個鬼地方,但直到這裡,其實他還沒有出道電影的主題,發現這兒最可怕的地方,他引來自己的朋友開派對,給比利打開心結,自己喝醉第二天才醒來,直到比利自殺,墨菲才發現這兒的真正可怕所在,然後他試圖逃走,卻被摘除前額葉,成為真正的瘋人。最後被酋長悶死,這是一個浪漫的人,勇敢的人和自由的靈魂,他的倒下看到了一面旗幟,這也是為什麼有的病人願意相信他已經逃出去了,而且酋長選擇用墨菲選過的手段逃出去。
3、護士長
一個讓我十分討厭的老女人,全篇當中,一萬次想親手終結他的生命,恨得牙痒痒,終於到最後,墨菲的行為滿足了我的憤慨,讚歎導演的機智。這個人是瘋人院的最高管理者,一手控制這瘋人院,做出很多不人道的事,但他絲毫沒有罪孽感,他是自己,更是瘋人院的象徵,一種壓抑限制的象徵,他說道:這裡不像監獄有刑期,在這裡,我決定你什麼時候可以出去。他不斷地挖開每一個人的傷心往事,聲稱是治療,其實卻是一種控制,用往日的痛苦讓他們不願意出去,自願躲在這裡。所以我有意識到,殺了他根本不能解決這個問題,第一他在回復後帶著矯正器,面帶微笑又開始重複他的工作,第二,大環境如此,誰能改變。
其他人物,諸如酋長還有其他人,在這不做贅述,我剛看完一遍,有很多東西可能還咂摸不過味兒來,大家一起討論。
科學去除了主角的大腦,而酋長帶走了他的鬼魂。醫生們認為相信科學沒有錯,酋長認為相信玄學沒有錯。
所以基督教是世界第一,能包容這兩個矛盾。影片的核心問題在於,主角的鬼魂,到底應該上天堂,還是下地獄。
酋長是異教徒,主角是犯了各種罪的罪犯,十戒犯了七八個,死前也沒有懺悔, 也沒有神父超度。
如果,最後審判也是英美法系,陪審團是精神病人,他百分百上天堂。正常的基督徒,也會這麼判。
這個電影實際上是對天主教的諷刺,但是教廷一直麻木不仁。曾經號令萬國,橫絕四海的羅馬教廷,早已無力確立價值觀,一盤散沙。剛看完。為什麼大部分我是跟著護士的思維在走的?
一切的管理,還有理性都是對的啊!只是有些不近乎人情。(前提是那些人是真的精神病)
反而是墨菲一直亂來!攪屎棍!
我記得村上有說過:「假如這裡有堅固的高牆和撞牆破碎的雞蛋,我總是站在雞蛋一邊」而飛躍瘋人院則是這樣一部討論高牆和雞蛋問題的作品。
在這裡我們不妨把瘋人院隱喻成我們身處的社會,醫院裡的護士無疑就是社會制度的維護者,而身處其中的病人就是我們。在這樣一間醫院裡,病人每天都要接受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等一系列的活動,這些活動都是醫院精心安排好的規則與制度。而病人則貌似樂於接受這種安排,秩序井然的每天吃藥,接受心理輔導。所有的一切看起來是多那麼的像文明世界,顯得如此的和諧,和諧到我們都不願意相信這是一間精神病院。
而和諧的表象隨著一個叫McMurphy的人的出現被打破了,McMurphy挑戰護士長的權威,申請看棒球比賽,翻過高牆帶領一群精神病人去釣魚,在精神病院里開狂歡派對……這些行為使得病人與醫院間的衝突變得越發激烈,但是我們卻從病人的眼睛裡看到了一些東西,他們的眼睛不再空洞無神,他們不再精神恍惚,而是前所未有的快樂和滿足感。
這就讓我們不得不懷疑那些所謂了為了病人著想的所有規制與制度。制度本是制定為了讓人生活的更加幸福的,而在這裡制度變成了高牆,扼殺了病人的自由和生活,殺死了他們的精神,我想制度這堵高牆才是他們成為精神病人的真正兇手。反觀我們的現實生活,我們也不正是處在一個若大的精神病院中,在各種規則和制度之下機械的重複著每天行色匆匆的生活,以致於這種重複的最後,我們自己都無法在人群中分辨出自己,我們最終丟失掉了自己,更談何理想和生活。在高牆下我們迷失了我們自己,本應該保護我們的制度,卻將我們殺死了,殺死了我們的靈魂。
McMurphy的出現無疑又是一顆撞向高牆的雞蛋,當制度受到威脅的時候,它假仁假義高尚聖潔的面具終於摘下了,他露出了猙獰的面目,切除了McMurphy的腦白質。將反抗者變成了真正的瘋子。McMurphy雖然最終還是失敗了,但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我至少試過了。」
電影中的飲水台隱喻著打破制度的能力,McMurphy最終沒有舉起「不可能」舉起的飲水台就隱喻著他最後的失敗,但是他的失敗不是沒有意義的。沒有McMurphy的勇氣和反抗精神的召喚,即使chief有著打破制度的能力,他也只會一直保持沉默下去,因為chief的覺悟僅限於保護好自己,相對於McMurphy他有能力卻沒有勇氣,而要打破制度兩項缺一不可。
最終制度被打破了,病院的高牆被狠狠地砸碎,動人的音樂響起,chief在自由的空氣和草原上奔跑。
看到這裡我卻有一絲的擔憂,chief打破了醫院的高牆,卻進入了更大更高的高牆之中。在這堵牆下,他可能再也沒有機會碰到像McMurphy一樣的反抗者,因為反抗制度的那些人最終都到了一個地方——瘋人院
有諷刺意義的是 影片中出現了很多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熟悉的橋段
1.所謂民主——就比如投票決定改不改制度的橋段 投票決定 少數服從多數的決定方式 看上去多麼民主,多麼理智,多麼文明的決定方式,在電影中卻被狠狠的諷刺了。我們可以很明顯的可以感受到病人們是多麼渴望的去看一場比賽,而投票的結果卻是事與願違的,9:9差了一票。但問題出現了另外的9的病人甚至都沒有知情和投票就被默認為反對。可見這種決定方式是多麼的空洞,遊戲規制是維護制度的人創造的,遊戲規制是可以篡改的,所以這根本就不是一票的問題,而是這只是政治家的把戲,只是一種形式,只是讓你們覺得這一切很公平,這個社會很民主,而結果,很抱歉,你決定不了。
以至於最後McMurphy的反抗方式是讓人哭笑不得的,他和他的病友,一起看了一場沒有畫面沒有聲音的比賽,但有的是歡呼聲,但就是這歡呼的聲音不久夠了嗎,你能阻止我去看一場比賽,但是你永遠無法阻止我們為之歡呼。
2.所謂存在的意義——Cheswick開著他的船,眼神中流露出無比的驕傲和自信。這時候他真正的成為了一個人。因為他發現自己變成了一個有價值有人需要的人,這才應該是真正的治療吧。
3.所謂工作——就像McMurphy問billy問什麼不走的時候,billy猶豫了 ,那時候我們肯定在想面對愛情和自由這有什可以猶豫的 但是billy認為自己很忙有很多事情要做。看到這裡我笑了,導演再一次調侃了身處這個社會的我們,我們就像是billy在日復一日的機械工作中忘了什麼之於我們是重要的。我們再來看看billy有哪些事情忙活,吃藥?心理治療?難道我們在忙於的事業比billy的有價值?
4.所謂性——影片中,護士長說billy的性交是可恥的事情,這多麼貌似我們所熟悉的倫理道德。當她義正言辭的審問billy「You mean,she dragged you in there by force?"而口齒不伶俐的billy回答的卻無比精妙 他說 「She did Everybody did" 一語道破天機,性的渴望是每個人與生俱來,最原始的渴求。每個人都是被性dragged in by force,而這也是罪惡?如果說性是一種罪惡的話,那我們的存在都是罪惡。護士長維護的道德制度不正是束縛封建了我們至今的一種壓抑性的倫理道德觀念么?一種虛有其表,表面看似無比聖潔無比高尚的理念使得性的話題長期處在一種陰暗的角落,而越是這樣,人們面對性問題的心理也越是扭曲。或許有一天我們能不再迴避性的話題,選擇去面對它的時候,人性才能多少找會一點。
我甚至暗自慶幸McMurphy來到的是精神病院,因為他反對病院體制的行為得到了幾乎所有病人的認同。而到現實生活中,我們更會安於服從制度,而面對這樣一個反社會反體制的瘋子,我想更多的是孤立。按照這種說法,也許精神病人的認知水平更高於我們,至少在理解自己內心需求的方面。
更多的時候,面對殺人的高牆,我們選擇隨從,安於體制,當然有很多好處。但在日復一日的無休止重複的時間裡,我們漸漸變得眼神空洞,機械的重複著我們的生活,漸漸忘了自己想去追求的東西,忘了內心的渴求,忘了面對自我。我們所信仰的教義 社會制度 宗教 無不限制著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理想 甚至基本的人性.
制度的創造是造福人類,而冷血的制度終不完美。即使像McMurphy一樣被現實擊碎,我們都義無反顧的站在雞蛋一邊。因為我們相信,終有一天,人性會按著自然的方向發展,而不受摧殘和扼殺。剛才看了幾篇影評,覺得其實原著和電影的主旨還是有區別的,影評大部分都認為護士是惡魔的象徵,但是電影中邁克帶大家出海之後,院方有考慮是不是把邁克送回監獄,護士說,如果把他送回去,等於逃避責任。也就是說院方的本意其實是希望可以「治癒」邁克的,而比利自殺前護士也沒有真的說會一定要告訴他母親,從本意出發護士其實並不希望看到這種解決,後來邁克被切除腦葉,從院方的角度來看是認為他存在攻擊性,邁克在電影中更像是刻板制度的受害者,制度出發點是善意的,但過於刻板,拒絕相信病人(民眾)是可交流的,從而導致的悲劇的發生,電影中其實從來也沒有刻畫過護士從折磨病人中得到過快感,護士拒絕調整音量,因為認為老人需要大音量才能聽到,要求病人必須吃藥,因為他們需要「治癒」,要求病人開交流會,本意還是希望增加病人的溝通,但是護士確實拒絕任何建議,不願意做出任何改變,也刻意和病人保持距離...其實現實中我們也是一樣的,拒絕相信底層民眾,和他們保持距離,保證自己的安全,給予他們我們認為是對的東西,壁壘是無處不在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