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哲學家更有道德嗎?

精通道德哲學(倫理學)是否對提高個人道德素質有幫助?倫理學家(道德哲學家)是否比普通人更有道德?


Eric Schwitzgebel是UCR的哲學教授,他做了很多嚴肅但是有趣的研究。我個人很喜歡他的偉大的自黑精神以及用實際研究而不是光坐在鍵盤前思考(瞎想)來做學術的態度。

The Behavior of Ethicists這篇paper中,他總結了自己的一些研究成果。他發現,比起其他院系的教授或者哲學系但非倫理學方向的教授,倫理學家進行如下行為的比例幾乎是一樣的。
1.開會的時候摔門。2.不獻血。3.不捐獻器官。4.不給麻麻打電話。5.吃肉。6.不付會員費。7.別人演講時自己在台下說小話。7.吃完飯不收拾餐具。8.不積极參与投票。9.不一一列舉了,還有不少指標。
唯一的例外可能是,倫理學教授自稱自己捐了錢給慈善機構的比例高於其他教授,但實際上怎麼樣就不知道了。
他的結論是,倫理學家和其他教授在這些道德行為上表現幾乎是一樣的

Ethicists』 and Non-Ethicists』 Responsiveness to Student Emails這篇paper中,他發現八成多一點的教授(無論是否是倫理學方向的)都認為不回復學生們的電子郵件是不好的行為。95%的教授說自己會回復學生們的電子郵件。
然後他偽裝成學生給教授們發郵件,結果,不管是不是倫理學教授,都只有50%~60%的教授真的回復了郵件。
他還發現,說自己100%會回復郵件的教授實際上只有50%可能會回復,而說自己只有95%的時候會回復郵件的教授,實際上85%的時候都回復了。倫理學教授的表現和非倫理學的其他哲學方向的教授以及非哲學方向的教授表現都差不多。

重頭戲來了,在Do Ethicists Steal More Books?這篇paper中,他發現圖書館的倫理學類書籍更容易消失(被偷)。當然,不排除是別的院系或者方向的教授偷了倫理學領域的書籍來把罪名嫁禍給倫理學教授。前面那句話是扯淡。顯然是倫理學教授偷了更多圖書館中倫理學方面的書。而其他哲學方向或者其他學科的書被偷的比例要小很多。

研究的結論和人們的猜測似乎剛好相反,大家以為精通倫理學的人應該有著更高的道德品德。但實際上倫理學家和其他教授表現都一樣,甚至還更差(偷書)。他還發現,上過倫理學課的學生表現也不會變好。倫理學家優於其他教授的地方,僅僅是在思考倫理學問題時考慮更全面,正因為這種綜合考慮使得他們的倫理學傾向更溫和,但溫和並不一定就是好的。

這是為什麼呢?倫理學家學了擁有那麼多道德哲學的知識,為何實際上的行為表現跟沒有道德哲學知識的人差不多呢?留作思考題

思考題答案公布:

1.錯誤答案公示:對現有道德體系有懷疑的人才會去研究道德。
2.正確答案:人們的道德判斷並不是理性做出的,而是無意識地直覺做出的,理性起到的作用是找借口。倫理學家是經歷了理性訓練的人,所以找借口本事很高。他能夠在偷了書之後,找到更多的借口,來說服自己「為什麼我雖然偷了書,但我依然是個有道德的人。」而普通人雖然也是這麼做的,但找借口的水平不及倫理學家。正確回答了這個思考題的傑克宋朋友,他還提到了一個「道德許可效應」,原理也是如此。每個人都試圖在獲得一些利益的同時自我感覺良好,「理性」就是維持自我感覺良好的辯護律師。詳細請點開評論區。(此結論並非引用Schwitzgebel教授本人的想法)

補:
1.在本文中,倫理學=道德哲學;倫理學家=道德哲學家=倫理學教授。
2.為了考慮語言表達效果,我對他論文的轉述有簡化甚至改變了一些不重要的細節,但主要意思是差不多的。他的研究實際上更嚴謹,但用中文完整翻譯就太繁瑣了。
3.本文不是在說倫理學家比普通人在道德行為上表現更差。統計上看,教授比低教育水平者在道德素質上都要高。倫理學家作為教授,顯然也比普通人(非教授)在道德水平上要高,但不比語言哲學家或者數學家或者心理學家要好。


對於 @Andy Lee的答案做出一個回應……
我認為這個答案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是好的……但可能得出的結論並不合適……
對於行為方式完全一樣的人來說,我們或許也不能輕易認為他們的道德水平就是一樣的……
那個研究本身對於總結倫理學家的行為特徵來說,是個好的研究,但或許不能順理成章地得出任何有關倫理學家的道德水平的結論……即使我們發現了相反的現象,也不能順理成章地證明倫理學家就更道德哪怕一點半點……因為這還需要倫理學家們拿出一個認為這些行為道德/不道德的較為成功的論證……
關於道德許可現象,我認為這並不像是 @Andy Lee所設想的一樣是一個需要被克服的缺陷,恰恰相反,我認為這種現象是一個應該被保護的功能(而且是很重要的功能),正是這種現象的存在使得人們擁有了一種能懷疑社會上的道德觀念的know how意義上的知識,從而使得人們能夠反抗來自整個社會文化的壓迫或者是暴政……這是一件好事而不是壞事……

一個更為基礎的事實或許是——很多倫理學家都做過不少次自己用盡全力試圖論證「是不道德的」的行為……至於我們如何對此進行道德判斷,我暫時不做發揮……


他們只是研究道德和倫理的學問,跟做不做到沒有必然聯繫,兩者差別很大。另外心理學中存在一種效應,認為我們在大腦中想過的事情實際上就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實施了,從而反而減少了這種想法的實施,是一種反效應。


貨幣學家不一定很有錢,道德學家不一定很有道德。

研究什麼並不能成為什麼。


研究不能推出真理,不能推出價值,也不能推出行動,既我研究並不代表我認同,我認同並不代表我認為他是善的,善也可以不去行動


有沒有一個我們可以稱之為「道德」的東西,我們尚且可以討論。但假設有的話,對這樣一個東西的知和行也應當做出區分。

比如,把這個問題代入康德的道德世界中,那麼這個問題可以分成兩個部分:1.一個道德哲學家在道德知識上比常人更好嗎?2.一個道德哲學家在道德行為上比常人更自律嗎?
答案其實不那麼明顯:
1.一個道德哲學家在道德知識上比常人更好嗎?
「我們不難說明:我們不需要科學和哲學,便知道我們必須做什麼,才是真誠而善良的人,甚至是顯明而有德的人。我們甚至可能已事先推斷:了解每個人必須做、因而也必須知道的事,也將是每個人的事情。」(道德形而上學基礎,404)
康德認為,道德知識的基本原則就在通常的理性當中,換言之,每個有理性的人都能夠認識到什麼是好的。康德說,在理性決定行為的價值方面,「(通常理性)幾乎比哲學家還要更可靠」(道德形而上學基礎,404)。按照康德天真的想法,我們總能夠在判斷中先天地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一切有理性者都具備如此完備的能力。即使通常理性不像哲學家那樣抽象地、形式化地思考道德原則,也不妨礙通常理性在非經驗領域做出完美的判斷。
2.一個道德哲學家在道德行為上比常人更自律嗎?
道德哲學家是哪些人?
(1)假設我們放下對什麼是道德的爭論,而把情況限定在康德道德哲學的框架當中來看,一個道德哲學家乃是那些探求道德的先天原則之基礎,而後將道德系統及其規則清晰呈現出來的哲學家。如前所述,在純粹的判斷中,道德哲學家對於行為是否道德的認知並不會比通常理性更加正確。那麼在行為之中呢?
一個行為之為道德在於它是否出於對道德的先天法則的敬畏,這些先天法則就是由理性為自己所立的法則,在最一般地意義上規定了什麼是應當做的、什麼是不應當做的。對法則的把握屬於知的範圍。但對法則的敬畏則已經關涉行動的動機方面,是經驗的。
康德認為,理性(無論是通常理性還是哲學家)會嚴格地要求自身遵循其規範(也就是前面說的道德法則),但人不僅有理性的層面,還有非理性的層面。非理性層面充斥著諸如愛好、需求這樣的自然傾向,這些感性的東西會要求自身的實現。當人們在道德法則與自然傾向的衝突中選擇後者時,甚至即便二者不衝突,而當人們優先考慮自然傾向或由之出發做出行為時,這一行為就是非道德的。
那麼道德哲學家在這件事上有優勢嗎?有。道德哲學家對道德知識的根基有更為清晰的把握,因而,在面臨自然傾向對道德法則的質疑時,會更為清醒地站在理性的方面。但這並不能保證道德哲學家在時時處處都做出合乎道德的行為。我們可以設想,一個道德哲學家經過艱苦的訓練克服了常人可能有的意志軟弱、混淆道德動機以及對個人幸福的盲目追求等弱點,但這種克服並不必然比一個非道德哲學家所能做到的更為徹底。
是的,哲學的道德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啟發理性本身,使其勇敢地運用自身的能力來克服種種不良傾向,但這不能保證受教育者在道德行為方面一以貫之、持之以恆。
(2)假設道德哲學家中包括了康德本人所反對或者在根本上並不支持的那些哲學家的話,那麼情況就大有不同了。
康德認為,道德哲學的確立必須從先天的形式領域開始,而後才能談及道德的應用。但存在著相當一部分道德哲學家並不認同這種路徑,他們從實際的生活出發,在經驗中為道德奠立基礎。對於這樣的哲學家,康德說:「由於許多其他與此問題不想乾的考慮,他卻可能輕易地攪亂其判斷,且使之偏離正確的方向。」(404)也就是說,這部分道德哲學家別說在道德行為上了,在認知上就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危機。如果這部分道德哲學家根據自己的道德哲學來進行判斷和行為,那麼,很可能他們所做的行為都是非道德的。

——————————
而當我們受夠了康德哲學的先驗把戲,不再沉溺於純粹理性的自我陶醉時,轉而從更為切近人的生存的角度來看道德和道德哲學家時,我們也許會問:這兩個名頭真的是必要的嗎?(手動滑稽)


頂級理工類大學研究生畢業的汽車工程師(尤其是設計圖紙的那幫人)比大街上的貨車司機(他們可能只是小學文化)駕駛技術更好、駕駛經驗更豐富嗎?未必。
我絕對可以從清華大學汽車系的高材生里找出一個根本不會開車的人來。
偉大的馬克思,窮盡畢生精力寫了煌煌巨著《資本論》,可以說,對資本和貨幣的理論研究,在深度和廣度上沒有一個資本家比得上他。但是,你知道他的兩個兒子怎麼死的嗎?窮死的。沒錢買麵包,得病沒錢治。一個對金錢研究那麼透徹的人,居然沒有錢?然而這是事實。
一個人的道德水平高低,不僅與他的道德理論水平、道德哲學水平沒有半點關係,甚至與一個人的整個文化水平都沒有半點關係。頂級大學的倫理學教授可能是無恥墮落的,而山溝溝里的老太婆(可能大字不識)卻淳樸善良。
一個道德哲學的專家固然可以為自己有道德的行為尋求合理的解釋,但更可以為其不合道德的行為強求辯解。
中國哲學中,有所謂「知行合一」的問題。知難行易,知易行難,知行並進,各種觀點紛紛出現。
西方哲學中,有理論與實踐的二元論問題。早在亞里士多德年代,就試圖提出「實踐智慧」的概念來彌合兩者的鴻溝。
當代哲學中的命題知識與默會知識問題,也從這裡引出。
這些哲學問題都與前述話題相關(但不相等)。參常燊《美德、規則與實踐智慧》


大輪明王鳩摩智精研佛法


道德家就是研究什麼樣的道德目標是合理可行的. 又不一定要自己先實現.
科學家研究完了, 工程師做產品, 一個道理.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據說朱熹搞大了自己兒媳的肚子


紅學家都像紅樓夢嗎?
哲學家還有什麼煩惱?
音樂家平時日常生活都是唱出來的嗎?


一個很厲害的廚師的肉,會不會比普通人的肉要好吃呢?


不同的道德哲學家對道德給出的定義和結論是不同的
所以很難用一個統一的「道德標準」衡量道德哲學家是否道德
所以我們給出另一個判定標準:
「道德哲學家是否完全踐行了他或她自己堅信的理論(我們在這裡粗暴地相信他們堅信自己公示於眾的理論)」


答案是:
不同的道德哲學家踐行程度是不一樣的
有人對自己要求非常苛刻
履行的也非常決絕
有些人轉身就幹了他自己所寫的理論之中所不倡導的事情
好像並沒啥特殊的以身作則的意思
我們就發現
啊,
看來對於道德哲學家來說,是否(以上文所述的定義)更有道德,不直接取決於他們的理論而,更多取決於他們的「性格」。
當然
他們的理論肯定也會影響到他們的行為道德。

——————————
問:精通道德哲學(倫理學)是否對提高個人道德素質有幫助?
答:只要精通各分支的道德哲學,一個人肯定自己對「道德」有獨特的想法。這些書籍和自己心中的一些想法多少影響此人的行為準則:往好的方向還是壞的方向是另一碼事。畢竟什麼是好什麼是壞還需另作討論。所以比起「幫助」,我覺得應該換做「影響」更準確:精通道德哲學(倫理學)會對提個人道德素質有影響。

問:倫理學家(道德哲學家)是否比普通人更有道德?
答:不一定。原因不贅述了,和上文提到的概念本質相通。可以給出的不動搖的結論是:道德哲學家絕對比大多數平常人對道德或倫理投入更多的意識。


很多人理解道德只是習慣、風俗、許多種價值取向,所以只是具有這種知識是無法使人更「道德」,因為他們這些各種各樣的道德理論不過是給自己的直覺過感情找借口的能力,核心依然是虛無的。
因為我們理解的「道德」指的是絕對的善,是所有善的來源,就好像我們說一個人是「道德的」意味著我們認為此人在人格上是更完善的。這種「道德」需要的是單一的,好的價值觀,人們至少需要一個可確定的善的觀念才可以去尋求它。


中國哲學道與德是分界的,道高於德催生德,這說明一點——真正的道德必符合智慧的原則而非道德教條。求道者就類似西方的道德哲學家,按理說這該是最有道德的一批人。


研究亂倫的學者亂倫嗎


樓主的問題很好,這是一個經典的同時也很有趣的問題。
關於第一個問題,學習道德哲學是否能夠提高道德素質。較為粗淺的答案是:不能。第一,當一個人到了了解乃至學習(道德)哲學的階段時,他基本上都已經是一名高中生或大學生了,在這個人生階段,他基本的道德素質已經成型了。實際上一個人的道德素質主要是在其未成年的階段主要通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形成的。第二,哲學並非旨在提高道德素質,作為哲學的一個分支的道德哲學亦然。哲學,要而言之,就是致力於提出和回答一個根本的問題。而就倫理學而言,它試圖追問和回答如下問題:什麼樣的生活是值得過的?如何行動才是正確的?道德的根本原則是什麼?什麼是善?什麼是幸福?對這些問題的探究並不能夠使得一個人變得更願意遵守道德規範。舉例來說,無論是電車難題這樣的倫理學理論問題還是墮胎這樣的應用倫理學問題,一個精通倫理學的人至多只能是提出某一種回答,並且給出理由。換句話說,他只能給出一種解釋。由於何種選擇才是道德的本身就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又由於對於這類問題的探索和解釋活動並不會直接影響日常的道德決定,所以道德探究並不會直接使人變得有道德。哲學其實是一種獨特的文化形式和活動,今天搞哲學的仍然只是極少數人,從沒聽說過哲學的人大有人在。在這些人中當然不乏道德高尚之士。而古今那些著名的道德哲學家也並非因其道德高尚而成名。(這裡回答第二個問題:我覺得道德哲學研究活動並不會對提高道德素質有什麼明顯影響,或者舉例來說,道德哲學家並不會明顯比物理學家更有道德)這可以證明,道德哲學探究與遵守道德之間一般來說是相互獨立的。
當然,這個問題還可以有進一步的回答.(而下面這些進一步的回答或是反思、追問恰恰是哲學所獨有的特質)。研究道德哲學的人(比如筆者)面對這個問題會對所謂「道德素質」這個概念很敏感。實際上,這個概念並不像我們想的那麼清晰。道德素質高的人與好人是一個意思嗎?樂於奉獻的人是否比追求自己的夢想的人更好?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的體育運動員以及畫家,他們與那些將一生奉獻給慈善事業的人相比,誰更有道德?一個人更愛自己的親人是否就比那些服務公益的人更少道德?諸如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對道德本身的追問會使我們反思:一個人究竟應該在多大程度上致力於提高道德素質?抑或人應該追求幸福而非道德,那麼,幸福與道德各自是什麼意思,他們是什麼關係?
由上我們至少可以進一步理解,道德哲學探究雖然不會提高道德素質,但是哲學探究活動本身就是一種獨立的活動,而「精通」本身就是哲學做得好的體現。很多哲學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認為,理性沉思這樣一個哲學探究活動乃是人的最高的素質,是使人最接近神的一種活動。而蘇格拉底這位最著名的「道德」哲學家,卻被微弱多數的雅典城邦公民指認為違反城邦規範而被處死。這些問題更複雜,這裡就不贅述了。


我嘗試從理論上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的答案是:道德哲學家不見得更道德。
首先我們要區分道德的範圍問題,我們都認同的是法律的範圍要比道德小,我們又可以將法律看作另外一種形式的道德,即這種道德的範圍更小,強制力更大。那麼法律之外的道德是不是也有範圍的區分呢?有的,我們如今所謂的道德,說的是社會道德,是基於社會群體的普遍認知下形成的,而如果將社會道德突破一點(我們必須承認有道德的模糊地帶)我們可以發現這樣的道德依舊成立,只是認同性(強制性)變小了。那麼,我們將概念推廣,道德哲學家本質上思考的是更大範圍內的道德問題(我個人不認為存在道德的絕對界限),他思考的道德,和我們如今應用的道德不同。
其次,我們還可以從另外一個層面講,道德哲學家相當於為道德「求導」,即回答為什麼道德的問題,那麼這和他的自身實際道德應用無關。從學科關係來看,可以類比的是,一個理論很好的人,應用物理學不一定好(大多數發明家並不是理論家);一個進行文學批評的文藝理論家,自己的作品不見得好。因此道德哲學家不見得更道德。
最後,讓我引入一定的道德哲學討論。我們的道德觀形成於我們的道德理論之前,幾乎沒有人是因為道德理論才知道某件事道德或某件事不道德的。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眾說紛紜,這裡不細說,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自身的道德價值判斷更多的是基於自身情感和潛意識(超我作用)形成的,理性只是我們為其披上的外衣(這裡只針對個人,針對社群不適用)。舉一個例子,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們對於親近的人和疏遠的人在道德判斷上會有很大的偏差(比如理論道德的結果應該是「兼愛」,但實際是「仁愛」)因而,我們在獨立道德判斷的時候主體的具體情景是比客觀事實重要的(當然對於有沒有客觀的道德判斷還是有待討論)。所以,道德哲學家也是人,他們也會服從於道德判斷的規則,就如同牛頓和我們一樣也受到萬有引力影響;因此,並不因為有些人發現了某種道德律(或者說人類的特性)他就能掙脫其中,我們也不應該對道德哲學家過於苛責。


道德沒有一個限定的指標;
何為道;
何為德;
人性畏懼;
憲法規範;


推薦閱讀:

小時候缺愛是一種怎樣的經歷?
有哪些事物和事件看似無關,實際上卻有很大的因果關係?
父親很憤青,怎麼辦?
佛教中佛祖,菩薩是怎樣的存在?
在「實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是否可以動手打人?

TAG:心理學 | 哲學 | 哲學家 | 道德 | 社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