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好像什麼都知道但現實中卻一事無成?

我感覺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心理學宇宙哲學信手拈來,但我卻現實中一事無成,有人有同感嗎?


這樣吧你換個角度:上了知乎之後才發現,其實那些職業一般性格一般外貌一般,看起來一事無成平平庸庸沒什麼牛逼之處的路人甲,他們的心裡很有可能都裝著一個只屬於自己的浩渺宇宙,原來他們有那麼多獨到的見解,那麼多深刻的體會,而我們整日與其打交道,卻從來沒機會知曉。。

這樣想來是不是覺得世界更加有趣了呢?


「好像什麼都知道」和「真的什麼都知道」,中間隔了1024個知乎。
「什麼都知道」和「用知道的幫助自己的事業」,中間隔了10086個知乎。

所以我才經常說,喜歡上知乎沒問題,從碎片化知識中獲取樂趣沒問題,但不要以為上知乎就真能讓自己高大上了——有人可以做到,但大多數人是做不到的。最可怕的在於用「我上知乎能知道很多東西」來蒙蔽自己,把本應當用於正經學習的時間拿來逛知乎,那樣還真不如去玩網遊,起碼玩網遊的時候知道自己是在純粹休閑打發時間。


在我20歲的時候,我所做和所想的無非一件事:如何能付出最少而得到最多。

我的生活非常豐富,我總是很忙,社團,戀愛,交友,上網,學習,開店,整天上躥下跳。我可以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上一長串的形容詞。

跟朋友們吃飯,我吐槽學業:「學建築就是苦逼,上回交圖我熬夜了整整一禮拜。上節課老師把我方案改得面目全非,這節課你猜怎麼著?他都不認識自己改的方案了,還讓我再改!別的專業還老不理解我們,覺得我們閑!我靠你去畫個圖試試看?……唉不說了我趕緊回去突擊方案了。」

在同學面前,我吐槽社團:「尼瑪新來的小孩能不能行了?什麼都不會還拽得跟二五八萬一樣,就這水平,還不經說呢!你要是一說他,立馬就給你白眼!想當年我們剛來的時候,哪敢這樣?學校也不靠譜!布置點兒任務都等到來不及了才說!就這,還總不滿意!就給我們這麼點兒時間怎麼可能有好的成果!……唉不說了我得跟他們開會去了。」

跟社團的友人,我吐槽男票:「還是你倆好,我跟那誰總吵架,我明明就那麼忙,他還老讓我生氣!我每次跟他傾訴一些事,他都不能理解,我不爽了他非但不哄我,居然比我還不爽,還跟我講理,最後還得我哄他!……唉不說了他給我打電話了,我先跟他吃飯去了啊。」

和男票約會,我吐槽室友:「那誰整天睡到中午才起床,還不許人出聲,我敲個鍵盤都得躡手躡腳的!憑什麼啊,宿舍又不是她一個人的!晚上睡得還特別晚,看個美劇一直在那兒笑,毛病啊!怎麼這麼以自我為中心,就不能考慮一下別人的感受嗎!……唉不說了要熄燈了我先回宿舍了啊。」

回到宿舍卧談,我吐槽淘寶店:「開淘寶太累了真的,你們別看好像賺了點兒生活費,那幫極品買家就知道佔小便宜還價,上回給我一個差評,非得訛了我50塊錢,我在電話里都快哭了,還得給她陪著笑臉……唉不說了明天要發的貨我還沒打包。」

每次吐槽,我得到的卻是大家的包容、理解,甚至讚賞和崇拜:哇你好厲害哦!學建築肯定分數很高吧!將來會賺大錢吧!我看你們學院的人都有種特別的藝術氣質!聽說你還參加社團經常去國外交流?還上過電視?好羨慕你~這麼年輕就去過這麼多國家~還在社團當幹部吧,能力很強呢!我看過你做的那些海報宣傳單,你拍的照片也很好看,你這麼高的水平完全可以出去接私活兒了吧?還這麼有經商頭腦,是遺傳你爹吧?年輕的時候就是要多談幾次戀愛體驗一下,唉,我就特別宅,都沒什麼人追!

我就真把這些客氣話當真了,越發自我感覺良好,相信自己是一個精力充沛、能力拔群、聰明過人的年輕人,也確實有很多人被我給唬住了,覺得我挺厲害的,好像說起什麼我都能插上話。

但現在,我充分意識到當年的我是個什麼貨色:合唱團里最會畫畫的,建築學院里最會唱歌的,朋友圈裡談過最多次戀愛的,淘寶店主里學歷最高的,同年級里年齡最小的,同齡人里去過最多國家的,遊客里最會拍照的……

而當我:在合唱團里比唱歌,在建築學院比畫畫,在淘寶店主里比生意,在同年級里比績點,在驢友圈裡比經歷,在攝影論壇比水平,我 什 么 都 不 算。

空桶總是響得最厲害。有很多人,不正是在做著和當年的我類似的事情嗎?既不想付出與回報相稱的努力,又想儘可能獲得存在感和成就感,於是靠發出很大的響聲來吸引別人的注意,和掩蓋自身的貧瘠。

當周圍聽我說話、給我鼓掌的人漸漸離去,剩下我一個人面對自己時,我才驚醒了,我開始問自己,我活得這麼熱鬧,我到底做了什麼?

20歲時的我,付出30%的努力,就能得到70%的效果,並以此為榮。甚至有點兒看不起,那些付出了100%,才能得到70%的人。

結果怎樣?結果我真想呵呵我自己。我意識到了一個可怕的事實:就好比每個人都有一塊地,地里埋著很多人蔘讓我們挖。別人都挖十米,我聰明,我會使巧勁兒,四兩撥千斤,我挖了三米,就能順勢把人蔘給起出來。別人繼續挖的時候,我就轉而挖別的人蔘去了。過了幾年,我身邊堆了一大堆人蔘,地上滿是坑;而別人只挖出來幾個。

沾沾自喜的我當時並沒發現,別人的人蔘都是全須全尾的,而我的都有一小半兒斷在地里了。更要命的是,別人地下的坑有十米,幾年過去,早就成了一口井,量變引發質變,可以源源不斷地從中汲取水分。而我的坑太淺,只是個坑而已。

為什麼很多事作為興趣愛好可以做得很好,但一旦變成職業就沒那麼喜歡了?因為作為興趣,你只要付出30%的努力做到70%就已經很好了,而作為職業,你必須付出150%的努力來達到100%。

我喜歡現在的自己,現在的我已經沒有那麼狂妄了,我接受了人生的設定:面子和里子,你只能先要一個;真正「什麼都知道」的人,反而更懂得自己的無知。人生沒有投機取巧的路,腳印多深,只有你自己清楚。

不知道我這答案算不算扣題,我想說,越是那些看起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心理學宇宙哲學信手拈來」的人,越可能是半瓶子晃蕩的樣子貨,真有料的人不會到處得瑟的。說得多了,做得反而可能越少。什麼時候學會閉嘴了,可能就能開始告別「一事無成」的境地了。

----------------------------------------------------------------------------------------------------------

我打定主意不回複評論,不過還是忍不住 QAQ 我如此詳細地寫了自己的心路歷程,為什麼大家還會覺得我是在反對所謂「豐富的生活」?從始至終,我只想說,生活同時需要深度和廣度,但「廣度」往往比「深度」容易做到。我希望自己是T字型的人,但以前只是個一字型。應該深入挖掘的東西,我沒有鑽進去。而且還為自己的「豐富」而沾沾自喜。

多樣性很重要,我直到現在,也不覺得自己是個乏味的人,那些愛好我還依然保留著(除了淘寶店已經不開了&>&<)。似乎看問題只有兩個極端,我批判了從前那個「涉獵頗廣,但鮮有鑽研」的自己,並不代表我現在就走上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做好女博士」的路。我也並沒說涉獵廣泛不求甚解就不好。我覺得「不好」的是既不想付出與回報相稱的努力,又想儘可能獲得存在感和成就感,於是靠發出很大的響聲來吸引別人的注意,和掩蓋自身的貧瘠。」


而且,就算我現在啥都不幹了,一門心思鑽研我的本職工作,我也不見得就能NB……&>&<

有很多[知識]的本質是長著嚴肅臉的[娛樂],[什麼都知道]的含義很可能就成了[什麼娛樂八卦都知道],那麼自然一事無成了。在現實里,這是最需要當心的一種知識陷阱。它們消耗了你大量的時間精力,讓你產生一種淵博學問的感覺,但只不過滿足了你怡情娛樂的心理需要。

比如[了解互聯網業界],嚴肅的行業分析報告少有人看,大家喜歡看的還是巨頭撕逼、高層撕逼、欠債風波、接班人,讀這些會感覺很爽,同時還覺得自己跟看芒果台真人秀的淺薄市民不一樣,「我可是在學習知識喲!」

比如[讀歷史],王朝的漕運、農田制度、籌集軍費過程等看得人少,大家喜歡看的是乾隆愛亂題字、雍正愛cosplay、康有為逃到斯德哥爾摩,其實全是娛樂內容,但感覺就[博古通今]了呢。

看過紙牌屋,就以為對美國政治的精髓有所領悟。
看過矽谷,就以為對互聯網的理解有別常人。
收聽行業內幾個爆料公眾號,就有了一種上帝視角,Jack選誰做太子,Pony害怕啥,你都能頭頭是道。
不過呢,操著扎克伯格的心,悲嘆自己連小公司總監都沒能混上去是懷才不遇。

衡量一個[知識]是[真知識]還是[包裝成知識的娛樂],有兩個標準:
第一,它是否能指導你遇到的具體問題(包括帶來思維方式的開拓),
第二,它是否能列在一個體系里。

不能指導你的具體問題,以及只是單獨出現,並不能列在一個體系里的,基本上就是讀完爽一爽——是[娛樂]無疑。


有的人通過汲取各種信息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並從中獲得了生命的大和諧,這對他們而言已經足夠了,他們不需證明自己的豐富或成功,世俗以為的成功在他們看來也未必有意義;

有的人偏巧就是喜歡各種稀奇古怪的知識,就是喜歡,但是那些知識都沒什麼可應用性,比如鼻屎是什麼味(除非真的有人打算研發鼻屎味的多味豆);

有的人只是你以為他什麼都知道,他今天跟你說的一個頗有意思的新知識可能是他昨天上廁所時翻雜誌偶爾看到的,他並不需要深入理解,只要簡單複述,你就覺得他什麼都懂了,其實並不是,那這和他現實里能不能做出一番大事業顯然也沒有關係了;

有的人喜歡錶現得自己什麼都知道,也就是你們說的「滿瓶不動半瓶搖」,不過他們通常也不會對社會造成什麼危害,除了引起部分不明真相的群眾的盲目仰視外。他們自己從中感受到了自己的價值,覺得愉悅——且不說這種心態健康與否,基本上是對人無害的(令你反感不能算!),不如圍觀群眾們自己提高一下甄別能力?

確實什麼都知道,而且也想兼濟天下的人——在知道和理解,在理解和行動之間,路漫漫其修遠兮,沒有幾個人走得成。能把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智慧,再轉化為現實的行動力,除了個人能力之外,還要有天時地利。有的人是自己看得破忍不過,有的人是時不我與。

原因多多,不一而足,但說到底都是別人的事。
吹皺一池春水啊。


對於 @毛羽立的回答,我要說上幾句。畢竟我也是建築學的,我也是東家長西家短的到處摸過,而且也有過與她回答裡面一樣的感受。
直到,我看到了這個視頻:
梅蘭芳 第1集-最新、最全的紀錄片節目
我原先對於京劇和梅蘭芳完全不懂。我不知道他老先生為什麼會這麼紅。
看過,這個系列的紀錄片之後,我明白了,他是不可能不紅的。因為他什麼都學什麼都去嘗試懂一點,但最重要的是,他所懂的的那一切,最終都被他揉搓到他最喜歡的京劇上去了。
他把其他的舞台表演的內容:燈光,化妝,服裝,編劇等,這些看似看似「不正統」「不務正業」的內容都帶入的京劇的戲台。而不是我們想的,一個蘿蔔坑鑽死鑽到底。他的燈光可能比不了魔術舞台上的,他的編劇水平可能比不了歌劇或者舞台劇的,他的服裝和化妝可能比不了時裝舞台的,他的水袖可能比不了雜技演員的。但是,他把主場拉到了京劇的戲台上,統統加到了一起,他的京劇就是誰都超越不了的了。

同樣的,回到說建築,作為一個建築師,雜不是一個壞事,怎麼樣將所見所想全部揉成自己的設計語言很重要。剛開始的時候會很沒有方向,但是重要的是抱著對什麼都感興趣的心,然後看看能怎麼用。這個才是很重要的一個模式。拿我們包豪斯的那些神人們,他們不就是從各種新材料,新工藝裡面汲取靈感,改變了原有的建築形式的格局了嗎?我們的帶電梯的高層,高架橋,鋼結構建築,這些內容不是靠原先的磚砌體結構專精能夠創造出來的。工業化的量產建築,我相信一定是從流水線的工廠裡面獲得的靈感。這也不是貓在原先各種傳統工地上能夠拍腦袋想出來的。而有了電腦輔助設計了以後,我們對於力學結構,造型工藝等方面有了更為精細和精確的把握。於是,我們看到了諾曼福斯特,弗蘭克蓋里,扎哈迪德。現在有了3D列印,有了更多的環保的概念,有了更高級的自動化機器人,我真的很期待建築界還能在這個基礎上再出高人,建出精彩的建築。

再拿我自己舉例子,也許論育兒的精細,費心,我可能不如很多媽媽;論心理學和教育學的專業知識,我肯定不如國內外這麼多專業領域的專家;論帶著孩子玩或者補習,我可能也不如很多早教機構或者專業機構;論動手能力,我也比不過各種手動達人;論調整夫妻關係,我也不可能和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比;論女權思想,我只看過幾本書……但是當把我讀過的書籍,我收藏夾裡面的各種答案的匯總之後,你會發現,我是在嘗試發現一個人如果不受到各種偏見,刻板印象,宗教,歧視的影響,科學和理性的健康生活應該是怎樣的?而我相信越來越多的人需要這樣的知識,但他們卻又沒有時間去進行這樣繁雜的搜索和篩選。但我倒是很有興趣將這一切揉成一個獨有的科目出來,讓更多人能夠更好的生活。

我覺得,這個世界不單單需要挖深井的人,也需要能夠將深井的資源建立索引和鏈接的人。如何更好的鏈接和更廣的發現,這是這個技能本身需要專精的內容。

我個人還比較推薦這個問題下面 @李石 的回答。
為什麼有的人好像什麼都知道但現實中卻一事無成? - 李石的回答
比我回答得更好,非常的簡明扼要,值得細細揣摩和學習。


你看起來很厲害,所以一事無成

1、

沙大神是我朋友圈裡的著名「牛人」,眾所周知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音樂體育心理無所不通。」


然而他的日子卻凄慘無比,不僅各類聚會隨不出份子錢,打個遊戲的各類付費道具都需要我贈送。


我理解他,人的一生不需要富足,只需不斷探索並快樂著。但我又很難理解他,知識轉化為財富真的有那麼難嗎?


直到最近我發現了原因。


沙大神的英雄聯盟是被我帶進坑的,不到幾月就成了其中高手。但奇怪地是,他的段位停留在中上水平就再也上不去了。


我問他:要不要努力一下,爭取成為職業玩家!

他說:「那些什麼王者級別的,都是些不會享受生活的蠢貨,一天只知道擼啊擼,我不屑成為他們。」


我接著問他:那如何看待那些段位比他低的玩家,他們不就在享受生活嗎?


他回答我:「一群小白,不僅操作上手殘,戰術上更是垃圾。」


沙大神說這話的時候得意洋洋,彷彿他只需要用一點點努力就可以達到常人無法達到的水平。他不僅看不起那些和他付出了同樣努力卻得不到相同效果的人,他更看不起那些努力是他幾倍,但成果只比他優秀一點的人。


我突然想起了,我初中時的同桌女生,她總是每晚複習到深夜,但期末考卻只比我高几十分。我得意洋洋的向周圍人炫耀,要是我和她一樣努力,早就清華北大了吧!


我的這份炫耀毫無意義,最終上清華的是她不是我,在努力這件事上,成果大於速度。或者說,這個世界不關心誰跑的有多快,它只看重誰先跑到終點。


考70分的人是永遠沒有考90分的人厲害的,無關誰付出了多大努力。付出30%努力做到50%的人只能收穫內心虛幻的成就感,那些付出了200%只收穫了80%的人卻能得到這個世界的獎勵。


沙大神之所以一事無成,就在於他既不能像職業玩家一樣靠遊戲為生,也不能像休閑玩家一樣娛樂舒心。他的生活充滿了掌聲,實際上一事無成。


小時候,媽媽總告訴我們:如果你再努力一點就會很了不起哦!這個信念一直支持著我們走到今天,殊不知這份自信害了我們,成了我們偷懶的最好借口。因為「努力一點就行」是不斷努力下去的最大敵人。


2、

曾經的我也以自己是一名斜杠青年為榮,除了主業是一名心理學教師外,我熱愛畫畫,遊戲打得不錯,時不時還能寫點現實小說,另外還撩的一手好妹。如果要把我名字前面加上前綴的話,幾頁紙都寫不完。


很長時間以來我很滿足這種狀態,我認為自己興趣廣泛,熱愛生活。


但漸漸地我開始發現不對,機靈如我卻在面對人生上的全線潰敗:遊戲上我被高手虐的一塌糊塗,寫作平台上我的小說閱讀量寥寥無幾,我投稿的畫無數次被退稿,我申報的課題被學術大牛輕鬆擠下。


我跟導師彙報了我的情況,導師笑著說。


「你只是看起來很厲害!你聰明地以為,你能通曉各大領域。實際上,你在每件事上都做了逃兵。」


看起來很厲害,只是我的自我感覺罷了。真正的厲害是有一個分水嶺的,這個分水嶺就是搜索引擎,如果你能提供的東西都能在網上搜到,那你一定並不厲害。舉例,很多人在遊戲上多贏了幾次就覺得自己厲害,這真的是一種錯覺。你必須玩到能和百度上發布視頻的那些人一個技術,那才叫厲害。我可以不厲害,但我絕不炫耀。


其次,人的一生雖然有無數的分支,但卻是有主線任務的。我所有擅長的東西是必須沿著我的一個專長展開的。我的主線任務從來沒變過啊,一直都是在科普心理學的道路上戰鬥。於是我整合了我所有的技能,讓他們為這個主線服務。


我用自己的畫畫技術,為自己創造了一個劍聖喵大師的頭像。


我不再單純地寫歷史小說,而是用通俗的文筆來科普心理學知識。


每天工作完畢後,我會打開遊戲玩幾局,不在乎輸贏,純粹消遣。

以前我很自豪,在寫作平台上我寫了十萬字,就已經接近別人四十萬字的點贊數。有一天我徹底拋棄了這種自我麻痹,我開始佩服那些寫作字數多的人,我從每周一更改為三天一更,不知不覺中,我已經成為寫作平台上排行前列的人。


我非常喜歡現在的自己,現在的我已經沒有過去那麼狂妄了,我似乎更能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我沒有了過去爆棚的自豪感,反而無時無刻我都在感受自己的膚淺。


每晚睡覺前我不再得意自己有過什麼成就,我開始回憶自己走過的路,回憶起這條荊棘的路上我的每個腳印有多深,有多痛苦。


3、

「看起來很厲害」到「真正厲害」差著10086本書。


「真正很厲害」到「生活達人」差著十萬八千次嘗試。


花兒們總以為有了刺就可以顯出自己的厲害,殊不知真才顯示出它的弱小。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不擔心你學不到東西,我只擔心你學到一點東西就沾沾自喜,妄自尊大。這種智力上升的厲害感,其實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快感。有時候思想的冗餘比思想的貧乏更加可怕。


即便你滿腹經綸,如果你自命清高從不寫作,把知識分享給別人也只能是默默無聞。即便你武功蓋世,如果不鋤強扶弱、匡扶正義,也難成一代大俠。


真正厲害的人,是不會用「厲害感」裝飾自己的。生活達人們不管看起來是否厲害,他們都不會在真刀真槍的實戰面前抱頭鼠竄。

即使你擁有傾國傾城的容貌,經天緯地的才華,富可敵國的金錢.....即使你擁有這個世界上人人羨慕的一切,也不能證明你的強大,因為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真正的強大永遠是沉默的。



並不是這樣的。
我有一個叔叔,名校畢業,創業,成功,現在身價過億。從自然科學到人生哲理,無一不懂。他老婆是一個現實生活中的大V,我喜歡找她聊天。雖然成就比不上叔叔,但毫無疑問的是,如果她不把精力放在家庭而是事業上,一定也能獲得世俗上的成功。

我認識的所有獲得世俗上成功的人,幾乎都是好像什麼都知道。這種什麼都知道,源於他們擁有的足夠的資源,資金、人脈、相對自由的時間…是世俗成功的附屬價值。

(畫了個簡圖……)
世俗上的成功是「因」,什麼都知道是「果」。
想要獲得成功還蠻難的,想要什麼都知道可就簡單多了。只要你有一定的時間,你可以從網路上得到滿足你好奇心的絕大多數「知道」。只是這種知道,可能大多數只是一個領域的入門知識。

我是一個探索欲很強的人。
為了釐清自由行和跟團游在花費和體驗上的區別。我在普吉島自助遊了6天之後,又報了6天的旅行團把走過的地方又走了一遍。
為了找到最好喝的酸奶,我會每天買幾瓶直到嘗遍超市整面牆的酸奶。
為了做出好吃的面點,我看了四本面點書…
遠遠不至這樣。我還養了一大堆無用的愛好。

我想有的人,真的就是那種「你怎麼什麼都想去碰一下」,「跟個好奇寶寶一樣」。
我知道很多旅行的知識、很多做飯的知識、很多鍛煉的知識,知道一些攝影和後期的知識、一些繪畫的知識、一些營銷的知識和一些八卦,嘗過很多美食,聽過很多見聞,去過很多地方,見過很多人。我知道我花了很多精力和時間,把自己當小白鼠一樣地經歷了很多體驗,僅僅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培養了這些然而並沒有什麼luan用的愛好。

我想要去探索新的東西,這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它們永遠都不能給我帶來任何世俗上的成就,這是一開始我就認可過的約定。

知道再多的旅行知識,我也帶不好一個旅行團。可是只要帶親友出去能玩得開心,就已經足夠了。
知道再多的烹飪知識,我也成不了一個美食家。可是只要家人能期待回家的晚餐,就已經足夠了。
也就請像題主一樣的人,不要站在上帝視角來裁判,為什麼像我這樣的人,好像什麼都懂,卻又一事無成,然後把我這樣的半罐水打到地獄裡去,批判和下定決心不要成為這樣的人。

其實,他們根本就不在乎好像什麼都懂重要與否,只在乎怎樣才可以「事業有成」。如果好像什麼都懂又事業有成的例子被傳閱太多,他們又馬上會把半罐水捧到天上去,在變成半罐水的道路上,趨之若鶩。

其實什麼都懂和事業有成本來就不是有多大關聯的條件,而是兩個並不矛盾的狀態。跟什麼都懂對應的應該是生活有趣,跟事業有成對應的應該是術業專攻。硬生生把什麼都懂和一事無成牽連起來,把術業有無專攻的重要條件忽視掉,把事業有成且什麼都懂的大量例子忽視掉,把什麼都懂導致的生活有趣的結果忽視掉。僅僅舉出一小塊部分對什麼都懂進行隱性批判。

多懂一些沒什麼壞處。求知慾推動著人類的進步。
如果你不能推動人類進步,至少推動著自己的進步。

在浩瀚無垠的海洋里,「進一寸有一寸的欣喜。」


我在學習「心學」的時候感觸最深的就是:
如果你做不到一件事,那麼你就沒有真正清楚一件事情。

很多人通常意義上說的,「懂了」,其實只是表明你足夠聰明,可以理解別人的字面意思。但實際做的時候,你卻要讓自己的行為符合事情本身的發展邏輯。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
比如你需要通過一個考試,這個考試需要你一月內做完一本300頁的題集,但你之前不知道。

這個考試你知道我曾經高分通過,然後來問我,應該怎麼做。

我說:做完那個300頁的題集。
你說:哦,太簡單了我知道了!

但你實際做的時候,
發現自己時間管理能力,精力水平,心態,學習能力,自制力,做計劃的能力,全部沒有達標。

對於我來說,8:00起床做10頁很自然,總之我能把每天10頁任務完成。
但是對你來說,8:00起床就已經很難了,起來之後什麼都學不了。

類似地,很多看上去知道的東西,其實你並沒有資源和能力來執行。但是你並不知道自己沒有。更常見的是,你不承認自己沒有。

所以,真的知道就是做到,知行合一才是正道。自己做不到就不要怪別人教不會你。事實上,自己餓但要別人替你張嘴的人在生活中遍地都是。。。

不要像他們一樣,

加油。
------------------------------------------------------------------------------------------------------------
我的其它方法論和價值觀答案:
在工作和生活中你有哪些「黑色」的方法、技巧、經驗? - 海公子的回答
要成就一番事業,在有能力的前提下到底是應該要正直還是應該厚黑? - 海公子的回答
只有優秀的人才擁有最有效的人脈嗎? - 海公子的回答

你可以在微信公眾號「seatalk10086 」找到我...,我主要在裡面分享戀愛黑魔法防禦術人際關係心靈按摩吹牛逼,願意和我一起成長的加一下。

會扒蒜的優先。(這是一個梗)。
會特別的催稿方式的優先。

完。


為什麼有些人什麼都知道,卻什麼都做不好?---

碎片化閱讀時代,怎麼讓自己的知識不變成碎片?----

讀《圍城》,品職場」系列第五篇----


1

我喜歡學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有段時間研究命理,在自己的八字斷語中,發現了這麼一句話:「印多為忌,不見食傷,始勤終惰,多學少成」,就是「知道不少東西,卻一事無成」的意思。


後來讀《圍城》,方鴻漸的好朋友趙辛楣也對他說過類似的話:「你不討厭,可是全無用處。」


所以長久以來,我就一直思考這個問題:如何避免「知道不少東西,卻一事無成」的命運?

2

分析自已難免不客觀,就分析一下方鴻漸吧。首先,他是個聰明人,他最大的長處可以用四個字概括——博聞強識。


書中有一情節,蘇小姐把自己寫的詩給方鴻漸看,方鴻漸一眼就看出,這是抄的,或者說是「借鑒」。他的印象來自「歐洲文學史班上就聽見先生講起這首詩」,並且還回憶起原詩。


「多學少成」的人多少有點小聰明,比如方鴻漸未婚妻過世後,他的一封弔唁信,讓老丈人擊節稱讚,憑空拉到一大筆留學贊助。他還擅長「春秋筆法」,把自己「買假文憑」包裝成「滑稽玩世」,「依附老丈人」包裝成「和同隨俗」。

然而,正是他的這些知識,不但沒能幫得了他,還常常跟他作對。方鴻漸「在大學裡從社會系轉哲學系,最後又轉入中國文學系畢業」,到了歐洲,「四年中倒換了三個大學,隨便聽幾門功課,興趣頗廣,心得全無。」


看《圍城》的人,都曾被方鴻漸時不時冒出來的「洞見」吸引,但仔細閱讀就會發現,他最感興趣的,都是那些教授們課堂上的奇談怪論。放在今天,他就是微博知乎上那些「知識的搬運工」。


我們知道,錢鍾書同樣是博聞多識的人,他的《管錐編》據說引用了近萬部典籍。這兩個人,一個一事無成,一個成了大家,他們的區別到底在哪兒?


很多年後,大洋的彼岸,一個叫查理?芒格的人告訴我們答案。

3

說起查理?芒格,投資界的人恐怕無人不知,這個人是巴菲特的副手,伯克希爾?哈薩維公司的副總裁。他的思維與眾不同,使他經常發表一些與的投資無關的深刻的觀點。

(巴菲特與副手查理芒格)


查理?芒格有一篇很有名的、在南加州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裡面有一句話: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樣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你自己配得上它。


為了說明這個道理,他講了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普朗克的司機的故事。說的是普朗克的司機經常陪著他到各地演講。有一次,這位司機說:「您說來說去就是那些,我都背上了。」普朗克說:「剛好我有點頭疼,要不這次你來說?」


正是強將手下無弱兵,這位司機記憶力好生了得,居然把普朗克的演講從頭到尾背了一遍。可沒想到,中途有個物理學教授提了一個專業問題,但這也難不倒我們的司機,他聳聳肩:「So easy,我的司機都能回答。」


查理?芒格講這個笑話,是為了告訴我們,記住知識不代表掌握知識,換句話說:「你配不上它」。


如何配得上那些知識呢?他也給出了自己的回答:「你們必須掌握許多知識,讓它們在你們的頭腦中形成一個思維框架,在隨後的日子裡能自動地運用它們。」


方鴻漸,或者說我們這些「多學少成」的人,為什麼會缺少「思維框架」呢?跟我們對知識的態度有關。


4

方鴻漸的知識,就好像橫店影視城的街景,電影里看氣勢恢弘,繞到背後一看,空的。


書中有一個情節,方鴻漸學成回鄉後,他的中學校長邀請他做一個命題演講,題目是「西洋文化在中國歷史上之影響及其檢討」。


這個題目選得非常很好,符合他留洋的背景,既有發揮空間,又不會太寬泛。所以方鴻漸就像百度的那位總監一樣,並沒有很重視,準備演講稿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看閑書,只最後翻了翻教科書,湊了一千多字。


後面的事,大家應該都有印象——演講稿丟了。但這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台下坐的都是中學生,教科書里的知識隨便拿一些出來,穿插一些笑話,足以拿個及格分。


但方鴻漸還是搞砸了,就連他自己也覺得奇怪,這些都是「當學生的時候,自己會讀熟了的」,前一晚才剛剛看過,為了什麼連「影蹤都沒有了」?唯一能記得的,是「鴉片與梅毒」這些「布景式的知識」。


其實方鴻漸對知識的態度,用來炫耀,用來褻玩,這和普朗克的司機對物理學的態度差不多。所以那些知識,也只是與他擦了個肩,用查理?芒格的話來說,就是「配不上它」。


那麼,我們該如何建立「思維框架」,讓自己配得上那些知識呢?還是讓我們從一個故事說起。


5

有一人在潘家園附近看見一位老太太在賣貓,很平常的幾隻貓但開價驚人。正要離開,突然發現盛貓食的碗,是個值錢的古董。


常逛潘家園的都是「撿漏高手」,他故意先把貓都買下來,臨走時,假裝不經意地說:「那個碗也順便給我吧。」


老太太狡黠地一笑:「沒有這隻碗,我還怎麼賣貓啊?」


知識就是那隻貓,知識的框架就是那個碗。找到知識框架就是找到各種知識背後的邏輯關係,就像老太太能賣掉那些貓,都是因為找到了那個碗。


學理科的都知道,19世紀以前,電和磁被認為是兩種現象。只有當人們認識到兩者之間存在的必然聯繫後,才會發明電動機,才會有麥克斯韋的統一電磁場理論,實現了物理學的第二次大綜合。


知識框架和知識應該是同時產生,相互影響的,就像古人看書的態度:「去盡皮,方見肉;去盡肉,方見骨;去盡骨,方見髓」,任何一種知識,都要有意識的發現背後那隻碗,通過那隻碗與已知的知識發生聯繫。


回到方鴻漸演講中的「鴉片與梅毒」,這兩者都是明代後中國海外交往密切的結果,再聯繫到明清白銀的猛增、明清兩代海禁的變化,你會產生一個與傳統觀察歷史大相徑庭的角度——把中國放在大海邊,放在東歐亞這一更大的體系中,這就是日本歷史學家上田信的《海與帝國:明清時代》的脈絡。

再看錢鍾書的《管錐編》,知識龐雜,因為《管錐編》的目的是要指出不同的語言、審美或者思想中的相同趨向,所以他儘可能用不同來源的材料來展現一個主題的多個方面,並非刻意掉書包。


再回過頭看查理?芒格,同樣看一張財務報表,為什麼他能夠發現其中的問題和機會,而別人沒有呢?那是因為他看到的是現象背後的本質聯繫。


查理?芒格有很多投資金句,看上去與投資沒有任何關係,比如:「一個素質良好的企業和一個苟延殘喘的企業之間的區別就在於,好企業一個接一個輕鬆地作出決定,而糟糕的企業則不斷地需要作出痛苦的抉擇。」


這句話幾乎可以體現在生活的所有層面。在這裡,投資、經營、職業發展、人性,種種不相干的知識和現象被奇妙地聯繫在一起。


6

網路時代,我們每一個人好像都擁有無限知識,只要你的記憶力足夠好,就有機會成為一個「什麼都知道的人」。


但這些知識都是橫店的布景,就是現在常說的「知識碎片化」,需要靠我們自己的大腦,才能發現背後被隱藏的深層關係。


我不反對閱讀網路化、碎片化的知識,也不覺得應該回到過去的閱讀環境,如果你沒有好的方法,即使看完一本完整的書,你腦中的知識也是像方鴻漸那樣,顯碎片狀。


最後,我列幾點碎片化閱讀的經驗,都是個人的經驗:


1、 傳統閱讀是編輯推薦型閱讀,碎片閱讀是目標型閱讀,首先要自律,其次要明確自己的階段性目標;

2、 知道自己正讀的東西是「勢、道、術「中的哪一類,保持合理的比例;

3、 遠離朋友圈那些「高社交價值、低知識含量」的情感共鳴的「爽文」;

4、 少用收藏功能,看看你的收藏夾,已經積累了多少收藏未閱讀的文章了?

5、 每看完一篇,要留足思考的時間,思考的內容是找到與以前相關知識的聯繫,完善你的知識框架;

6、 找到關鍵的文章,就是能把很多知識串起來的那篇,多讀幾遍;

7、 看完就要用,用自己的心得分享知識是最高效的學習。


碎片化閱讀的趨勢是不可改變的,從這一點上說,以前的知識鴻溝已被抹平,每一個人都面臨著什麼都「知道「,卻無法用得上的困境。唯有不斷的訓練自己的閱讀方法,建立自己獨特的知識框架,才能真正掌握網路時代的知識。


(本文為「讀《圍城》,品職場」系列第五篇)


首發於「人神共奮」微信公眾號 (ID:tongyipaocha) 每周兩篇原創,零雞湯的職場心理

近期熱文


為什麼女學霸會變成全職太太(兼海淘師奶)?


點菜時個個說隨便,上菜後人人不滿意,怎麼破?


這五種不尊重專業的態度,讓你永遠得不到好東西


因為你從來都是在消費別人的東西,卻從來沒有想過要產出,將你所知道的東西變現。

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人文哲學也是順手捏來,但你所知道的,無非都是別人的勞動成果,你有好奇心和求知慾,固然是好,但若只憑知之為不為之,很容易陷入空想和妄想的泥淖。

曾經我也是一個自以為滿腹經綸的人,各種名詞和歷史典故,如數家珍,還經常在知乎上,搜索如何「優雅地×××」等問題,以開闊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逼格。

你知道嗎?在知乎上,當看到一些我從來都沒有看過、思考過的回答時,感覺像是發現新大陸一般,那麼美妙神奇,腦袋上彷彿有了神聖的光環。

但這些都沒有什麼卵用。

因為你從來都是在消費其他人的勞動成果,卻從來沒有產出,別人的東西,還是別人的,你除了浪費時間,什麼也沒有得到。

自從我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後,我就開始在知乎上產出,寫寫答案。

我還記得,為了寫關於chrome的回答,自己整整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期間自己也收穫了不少新知識,當然,也得到了很多知友的盛情點贊。

我還記得,為了寫關於拖延症的答案,自己查閱了很多英文文獻,並在Quora上參考外國網友的回答,期間除了意識到自己的英文欠佳之外,更發現,這個世界上,除了知乎,還有更大的世界。

我還記得,為了回答關於「好朋友是如何變淡」這個問題,自己前前後後想了幾天,整理了答題思路,推敲了用詞和邏輯關係,感慨頗多。

所以呀,你知道很多的東西,但你從來都沒有想過如何將你知道的東西,用自己的語言,說給別人聽,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分享給更多的人看,老是窩在內心深處,別人是不會知道的。

做慣了消費者,當真正要你產出時,你卻什麼也拿不出來。

http://weixin.qq.com/r/1zrYwDfEVGorrXOj92-F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我在講知識管理課程的時候經常會提到相關的一些觀點。

為什麼有的人好像什麼都知道但現實中卻一事無成?

先說說我談這個問題的前提

  1. 個人的需求。本文針對人群主要是職場人士,即出於主動原因或被動原因對行為的投資回報率有要求的奮鬥者。對於有錢/有閑,即無所謂有成還是無成的無目標人員,無意打擾。
  2. 社會的需求。本文探討的觀點都是基於此時此地的現實環境。

基於以上兩個前提,談談我的觀點

  • 知識必須聚焦。從國富論做針開始,很多人都明白了分工的價值。傳統的分工是體力工作的分工,而在今天的知識經濟時代,分工體現在知識結構的聚焦,也就是所謂的T字型知識結構。需要重要提醒的是一專多能中的多能是沿著一專的方向展開,也就是說遠離一專的多能就不是能了。一個運營經理學財務能加分,一個司機學做飯不是毫無用處,但是在職場用處不大。還是哪句如果沒有時間精力的限制確實是藝多不壓人,但是有限的成本的情況下毫無疑問用人方更喜歡專業領域出色的人員。
  • 聚焦需要過線。聚焦的領域,通俗的說也就是我們吃飯的傢伙,要拿穩。對於知識工作者來說,飯碗就是你的知識、能力、經驗。如果你專業領域掌握的程度還不如百度的水平高,這個飯碗隨時有可能被任何一個會用搜索引擎的人替代。所以,我常把搜索引擎作為一條線,知識工作者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如果不能過線的話很難有所成就。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這條線還在逐漸推進。

  • 結論面向執行
  1. 在知識管理方面,因為好奇心和信息泛濫的緣故,人們的注意力常常被分散,必須要不斷反思、不斷聚焦、不斷沉澱。
  2. 知識在快速的更新淘汰,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想吃的飽,吃的好,必須勇猛精進,持續學習。

評論區提問到專業提升和職業發展存在矛盾。可以參考我這篇文章「:職業發展——自學是條不歸路(領英分享2/3) - 管理有常識 - 知乎專欄


瀉藥,
看了很多答案,都是個人故事的雞湯,沒說出本質來。

必須要對知識做一個分類。
一類叫陳述性知識
一類叫程序性知識

先講程序性知識,
比如,我知道怎麼能游蛙泳,
第一步,人在水裡,頭進入水中,閉氣。
第二步,把兩手伸直,雙腿併攏
第三步,雙手分開,壓水,兩肘收到胸前。
第四步,頭出水,呼吸
第五步,雙腿回撤,呈青蛙腿。
第六步,雙腿蹬出。
但是,我知道了,我把步驟全背下來了,我甚至找做了一特漂亮的PPT給大傢伙講出來了,大傢伙也聽明白了,也覺得我懂了。
你把我扔水裡,我還是得帶游泳圈瞎撲騰。

再比如,英語發音,我一朋友英語不好。她說為啥呢。
因為當初英語老師教很多英語語法和發音規則,她一聽就明白了。比如 in English,要連音,她很快就發現規則和規律了。然後她就覺得,懂了。然後她就不練了。最後,就傻逼了。
這也是程序性知識。

程序性知識的一個特點就是,HOW TO。

一切程序性知識都屬於『什麼都知道但是一事無成。』
一切程序性知識都屬於『什麼都知道但是一事無成。』
一切程序性知識都屬於『什麼都知道但是一事無成。』

而程序性知識需要動的是手、腳、嘴、以及身體的各種器官,但不一定需要動大腦。
一個廚子可以不明白為什麼茄子要先過油,再煮就出味。他只要照著做,調試,調整幾遍,就好。

而操蛋的是,這世界的大多數工作,都用到的是程序性知識。

再說『陳述性知識』

比如:
望廬山瀑布 這首詩
這就是陳述性知識。
它講的是 WHAT
再比如:
為什麼蘋果熟了會落到地上?
因為萬有引力定律
然後把萬有引力定律分析和推導列出來。
這也是陳述性知識,這是WHY。

對於題主說的,什麼都知道但是一事無成。
往往『成事』需要的是程序性知識。
即便一些要用到陳述性知識,但也需要轉化成程序
就是把WHATWHY轉化成HOW TO。
比如,你知道各種古詩,但要做成事,那就是『作詩』
那就不能光背古詩,還得自己寫。
即便『熟讀唐詩三百首,不能作詩也能吟』
那不也得『吟』嗎?
當我們『什麼都知道』時,不妨問自己,SO WHAT。然後就知道下一步該幹嘛了?

我覺得我們國家的學校教育中很操蛋的地方就在於這裡。
教的最多的是WHAT,成吉思汗哪年生哪年死哪年統一全蒙古要考,船字第五筆是什麼要記。
然後稍微教一教WHY,類似十萬個為什麼。即便如此,我學到了大學,工科,依然沒有真正理解狹義相對論。
而SO WHAT和HOW,就教的最少了。
這樣怎麼能建設好社會主義,實現中國夢呢?


然後,我們再退一萬步講,題主真的屬於『什麼都知道』嗎?
如果你說知道古詩,真的就到了『熟讀唐詩三百首』的地步嗎?
那把杜甫的『飲中八仙歌』背一遍。


說說我的故事吧。

我出生在奧地利帝國東部一個偏遠小鎮的佃農家庭。我喜歡讀書,科學對世界上的一切似乎都有解釋,而且解釋日新月異,每次都比上一次更合理,這令我驚奇不已。其實我並沒想過要當學者或者專家,因為那離我太遙遠,只要能經常接觸到新的知識滿足我的好奇心就夠了。

但是家裡很窮,父親覺得如果我能成為一個合格的農夫,娶妻生子,這輩子就算成功了。村裡的施瑞博爾神父是個好人,他說服我父親讓我繼續讀書,見見世面,我的姐妹們也支持我,所以我得以一直讀到中學,後來父親受傷,家裡經濟狀況進一步惡化,我勉強讀完了中學,一切只能就此終止。有一整年我都在家裡蹲著,父母不用說了,曾經對我寄以厚望的妹妹也對我感到失望。

最後我終於靠一份家庭教師的工作完成了2年的哲學學業,但畢業後面臨選擇:要想從事科學和工程方面的工作,我必須繼續進修,而且那需要一大筆錢,以我的學業成績和背景,學術道路不樂觀。唯一符合我能力的,恐怕也只有去教會謀職了。神職比較穩定,業餘時間多,交往面也廣,當然這也決定了我終生無法結婚,不過,那不重要。

很幸運的,我被聖湯瑪斯修道院錄取,從修士做起,考核合格後就能成為神父。修道院在布爾諾,是個很大的城市,這裡的哲學學院是有名的大學,裡面的課程另我大開眼界,一有空閑我就跑去旁聽。說來好笑,雖然我一輩子都想逃避做個農民,但我還是很喜歡園藝科學,和那裡的老師混得很熟。

4年修士畢業,我成了神父,而且還留在布爾諾,到此為止,我的人生終於上了一個台階。神父一般會兼職老師,需要考教師資格,修道院知道我學習不行,讓我去維也納大學進修了兩年,成績很一般,再考還是沒通過(生物這門課總是不及格,拖了後腿),於是只能繼續在布魯諾實驗中學當代課老師。

我很清楚,以我的能力,這大概就是我人生的頂點了。不管怎麼說,現在有了穩定的工作,有比較多的業餘時間,我終於可以發展自己的科學愛好了——是的,只能是愛好,任何學科的專家,看到我的履歷都會大笑,更罔論學者。好在有些學科只需要熱情,不看重背景,於是我兼任了布爾諾地區的氣象站長。我參與了八個科學學會、二十六個非科學協
會,還在中學與同事們創立了本地第一個自然史學會。我寫的報告包括本地的年間氣象資料總結,本地地下水位變化總結,本地蜜蜂飛行和產蜜量的變化總結,對了,我忘了說,我也是布爾諾養蜂協會的資深會員。

面試的時候,校長特別告誡我,別教生物課,以免誤人子弟,但我對園藝仍然有發自內心的愛好。我在修道院的花園裡圈了一小塊地種豌豆,它們……它們似乎遵循一種奇妙的自然法則,我觀察和實驗了幾年,把自己的猜測寫成了論文。當然,論文寫得很爛,很不規範,我只能在布爾諾的自然科學學會上宣讀,學會的朋友們報以熱烈的掌聲,後來學會的會刊上刊登了全文,布爾諾本地的報紙也登了論文節選,看著自己寫的東西變成鉛字,那種感覺很奇妙,我很感激大家,感謝他們能夠關心我這樣一個不學無術的傢伙。

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我把論文印了40份,寄給當時著名的生物科學,包括英國的達爾文爵士,其實我知道他們很忙,沒有功夫看我這樣一個無名小卒的業餘研究,有人勸我托關係給奧地利的科學家看看,聽取一下修改意見,但是……天啦,我這樣的外行人哪裡會認識有名的科學家呢?


慕尼黑大學的內格里教授是個好人,他看了我的論文,勸我說,我缺乏科學教育背景,缺乏嚴格的科學訓練,我做研究的方法不對頭,方向也是錯誤的,如果我的學業更好一些,或許他能夠成為我的導師,領著我走上正路,但是我現在已經40多歲了……他很抱歉。我知道他是對的。

院長去世前推薦我繼任院長,成為院長後我要煩心的事情更多了,但我還是繼續我的愛好,感謝布爾諾自然科學學會的朋友們,沒有他們的寬容和鼓勵,我可能沒有勇氣再繼續這些愛好。

或許我的一生都是在浪費時間,但知識讓我感到了快樂。感謝上帝。

——————————————————————

孟德爾死於1884年,他死前回顧自己一生,認為滿意多於不滿意。

孟德爾的訃告刊登在布爾諾園藝協會的雜誌:「他的植物雜交實驗開創了新時代」,大多數人認為這是無稽之談,據說訃告的作者是實驗中學的校長,他很欣賞孟德爾對科學的愛好,而且讓他無證代課14年。

1900年後繼承孟德爾學說的三位科學家,荷蘭的德弗里斯、德國的科倫斯和奧地利的切爾馬克,其中德弗里斯在論文中根本不提孟德爾,後來因為隱瞞不住(因為難以解釋如果他沒有讀過孟德爾,為什麼他的論文卻用了孟德爾的專有名詞),在第二篇論文改口稱自己是重新發現了孟德爾。而切爾馬克的外公Fenzl是維也納大學生物老師,教過孟德爾,教學保守,有可能他就是當年判孟德爾生物學不及格的考官。

有一種流傳很廣的說法是,孟德爾在數據上造假,研究結果經不住推敲。其實在他工作的年代,科學統計還很原始,對實驗數據的收集並沒有太明確的規定。孟德爾一般是實驗數據足夠證實他的推理後就停止這組,如果相差太多,就再做幾組看看,以現代科學標準這是有問題的,但牛頓、拉瓦錫、虎克時代的科學實驗更不規範,似乎沒人敢說他們造假。另外,孟德爾對於山柳菊的研究結果與他的理論相悖,他並沒有隱瞞,而是另發了一篇論文來說明。

本答案參考自科學松鼠會饒毅老師的文章:《孟德爾:孤獨的天才》
科學松鼠會

科學的基礎永遠是興趣,脫離了這點談專業性,那就是在侮辱科學。


人們常說,知行合一。實際上要做一件事兒,需要知、謀、斷、行、運五個要素,而僅有知,連開始都算不得。


昨天被一個小夥伴把這個玩意推送到了我朋友圈上面,貌似是關於管理諮詢的,今天一看,第一名的答案居然已經5000了。按照現在知乎的規則,貌似上了這個數量級別的答案會被轉發來轉發去,我就借著開會之前的時間回答一下。

  其實題目的答案很簡單,就是因為什麼都知道的人沒有真正的去下手做一些事,也就是hands on 的去做事情。他們不僅讀過葵花寶典,也讀過降龍十八掌,還翻閱過九陰真經,晚上枕著九陽神功睡覺,但縱使你讀過所有葵花寶典上中下,他們也沒有拿起廚房的菜刀自宮一把,怎麼可能一事有成。這個邏輯是:你做了才會成事,就像他是看了那麼多才會知道知識(只是看,還不是學)。

做了你就會知道,這將會是一個和僅僅知道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書是讀出來的,事情是做出來的。即:欲練神功,必先自宮。光讀不宮,定不成功,即使自宮,未必成功。

  好,其實這個問題已經回答完畢了,我提一下第一個回答的中的點哪裡有問題。

  其實,我們今天所有的知識,都是前人一點一點去做,總結出來的經驗。在漫漫長河中,所匯聚的經驗,最後變成了知識。這些經驗,有的是一點一滴做完以後總結出來的,例如下地走路,火烤,製作工具,製作東西。有的東西,是一點點的研究出來的,但是就是所有的研究,也是有論證的。這些論證,可能是在實驗室里的反覆試驗;可能是大量的論文閱讀,整理歸納,一筆一筆的寫出來;也可能是深山中一錘錘的敲開泥土,挖出古人的推斷。

  所以,你所得到的所有的知識,都是前人做出來的;那麼他們為什麼要做這些所有的事情呢,因為要獲得效益,沒有效益,是無法生存的。從初期種植和養殖的技術,到現在無論是物理,還是化學上的發現,都是為了讓人類能一直生存,或者生活的更好。

  我們以前和量化組反覆交流的過程當中,會大量的匯聚知識。這種知識積累到了一定的量,形成了數據(數據不是單純的數,還有據)。但是對於處理所有知識中最麻煩的事情是:去噪。所謂的噪音,是大量的似是而非的知識,是大量的干擾的消息和聲音。我們要做的,就是去偽存真,辨別沒有用的假的知識。歷史上曾經有人做了相同的事情,他們有的為此付出了生命,不過那是在科學方面的。

  那麼我們如何去噪?因為我們真正的hands on 的做過很多事情。我們去過工廠,我們走訪過農村,我們看過企業,我們讀過報表,我們自己沒有經營過工廠,但是我們願意花極高的金額去了解並且和那些真正做過這個行業,和管理的行業的人去溝通與交流。

  知識的區分不是帶來或者不帶來經濟效益。但是好的知識,是一定帶來效益的,這個效益,不一定是經濟上,可能是人的行為或者認知上(例如啟迪別人)知識只存在真,和假。只有做過事情的人,才能對此區分,否則你只能盲從並且接受。

  我尊重每一個帶來經濟效益的知識。因為供需關係,讓這些知識得到了經濟效益。同時,他們因為能得到經濟效益,所以全部,或者部分的知識,是得到印證或者認可的。當然,我們很喜歡有人因為好奇而學習大量的知識,但是遺憾的是,如果光學習,不去使用,他將會喪失辨別和篩選的能力。學習本人的趣味是很有趣,因為人的天性中有一部分是好奇;學習的知識可以拿出來炫耀和比較,滿足了這方面能能力,但是我更敬重的是那些利用知識獲得經濟效益的人,因為他們才能深刻的了解,把知識變成現實的不易。你學習了無數製造汽車的知識,但是只要開始畫圖紙,你將會知道,製造他們是一件多麼多麼難的事情。你知道了製造的不易,你卻不知道如何製造一個人們真正需求的商品,這又是一個更高的層級。

  Xman是漫畫家一筆一筆畫出來,是電影製作工作者畫了無數個小時做出的,你用金錢和精力去了解了他們,而畫家和工作者從中獲得了經濟效益;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是在反覆的研究和工作實驗中提煉而成,而發現這些的人也相應獲得了報仇;至於鼻屎的味道,說實話我不知道但是有人為此開心我怕覺得也不錯。至於配電腦,也是有無數人配過以後寫的攻略,他們在配置並且銷售中也獲得了經濟效益。我覺得因為知道這些開心挺好的,當然,創作出這些的人不僅開心,還獲得了經濟價值,更好。

  用大量的知識,滿足自己的好奇,這是在享受以前過去無數人創造的價值,這些價值,你是需要pay sth的……學習知識是有趣的,但是不去做的人,是無法辨別他的真假和是否適合如今的社會。另外,如果你要生存,你是永遠需要做出一些什麼,去和別人做交換的。我很喜歡這種不功利的去學知識的態度,但是,卻不喜歡這樣的享受了先人結果卻洋洋得意的氛圍。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河狹水激,人急計生。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好事乃對他人好的義舉做好當下,對他人是也;但是山有虎這種知識乃至常識,是真的有人被吃了以後,才得到的知識啊。

…………………………………………………………………………………………………………………

  對了,因為那個哥們推的問題,我多說兩句關於諮詢的事情,我本人不是諮詢行業出身,但是我看到大多數諮詢公司,最後出來的東西,是有價值的,只是有的時候的價值體現在對管理層戰略的梳理;有的時候體現在對公司所需要信息的累積;有的時候體現在被副總說服老總或者拿槍使攻擊另外一個競爭對手時;有的時候是因為需要拿來申請撥款之用。他們都有價值,有的價值並不是為了讓公司好,或者不好,只是真正的價值你不知道而已。至於你怎麼知道這真正的信息?你參與過,做過了,自然就能分辨出來了。


這其實也是我們上知乎的動力、因為我們想看一個真實的世界,而不是臆造的一些噪音般的知識。


(我猜題主的意思不是「一事無成」,而是「不像他們表現出來的那樣厲害」)一個人的缺點決定了他的發展前景。題主說的這種人,一般有這幾個重大缺點:浮躁,沒毅力,擅長偷懶。過度分散的精力讓他們獲得大量的信息,所以,他們能在你不懂的地方顯擺,而在真刀真槍的競爭中卻抱頭鼠竄。
————————
利益相關:我就是這種人。


————————
仔細看看周圍就不難發現,那些被我們暗地裡嗤之以鼻的「笨蛋」,他們已經默默積累了不少東西——學習,職業規劃,職稱晉級,建立家庭,孩子出生。而「機靈人」如我,正在面臨正面戰場上的全線潰敗。 最近我意識到,對於個人發展而言,減少一個缺點遠比增加一個優點更實惠。 我為改變自己而做的努力是:確立一個長期的目標並每天為它做點什麼。。。不想著走捷徑,方法蠢笨一些,然後盡量堅持得久一些吧。。。


因為缺乏核心競爭力。

我曾經也經常有這種感覺,覺得我知道的東西比大多數人多,我思考的內容比大多數人深刻,我的邏輯判斷和理性推理能力比大多數人強,等等等等。

然並卵,這些自以為是的感覺並沒有讓我比其他人更成功。

豈止是沒有別人成功而已,真的就像題主說的一樣,「一事無成」。

最無法容忍的是,我經常發現有人對世界連最基本的了解都沒有,有人看到最沒有邏輯的微信謠言都無腦相信並轉發,有人會做一些看起來極其愚蠢的事,說一些極其沒有常識的話,而他們,竟然還在世俗意義上比我成功得多。

這種感受就好比單身狗看「這樣的人也有女朋友系列」,窮逼看「這樣的人也能有錢系列」。

我以前真就這樣。看到各種情感故事裡面的男主角,明明有著各種無法容忍的硬傷,而他們居然還有女朋友!有的甚至還有不止一個!!!而我這種明顯各方面都是六分以上的人,大學四年卻做了四年的單身狗,這讓我非常憤憤不平。

看有錢人的新聞也是一樣,那種極其弱智的騙局,居然也有人相信,還被騙幾百上千萬,完全不知道以那種智商,是怎麼掙到那些錢的。而我這麼聰明,一輩子卻不知道能不能掙到他被騙金額的一半。

所以我真的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

為什麼我這種各方面都有六分的人,卻比不上那些很多方面只能打兩分三分的人。

我最後得出的答案是:

不管他們有多少兩分三分,他們只要有一個地方可以打八分九分,就能分分鐘滅了我。

這些八到九分的地方,就是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

就好比我和他都是碼農,我是七分他九分,他寫代碼的能力是我的兩倍。我哪怕比他懂再多蘭博基尼的駕駛體驗母豬的產後護理之類的冷知識,哪怕他堅信轉基因吃了有毒電暖氣能致癌德系車就是比日系安全,那都是毛用沒有,我在碼農這個崗位上就是比他失敗。

當然,我如果能在轉基因或者汽車安全領域懂得十分透徹,我可以在做碼農的同時在別的地方開個專欄甚至離開碼農這個崗位。但可悲的是,在轉基因或者汽車安全領域的知識,我還是只有六分。我還不如靠我七分的碼農本領來謀生。

所以你看到了,我那麼多六分的知識,只能叫做業餘愛好,根本無法轉化為生產力。

曾經有個特別出名的理論,說人的成就就像木桶的容積,取決於木桶最短的一塊板。所以我們知道「偏科」不好,學校里老師讓理科天才們天天背單詞,讓寫作神童刻苦地練數學,號稱為「補短板」。

我曾經也沾沾自喜於自己好像是個沒啥短板的人。

但後來我才發現,比起死磕自己的短處來,經營自己的長處更容易成功。

擁有一種核心競爭力,把自己的某方面做到八分,九分,十分,對比一個各方面都是六分的人,真的要強多了。

有了核心競爭力之後,再去有針對性地加強其他「用得著」的地方,這才是「成事兒」的思路。

題主所說的「好像什麼都知道」的人,其實也不過就是個各方面都了解到六分的人罷了。真正懂得特別多,懂得比大多數人深入的人,早就像張公子高曉松等人一樣脫穎而出了,又哪裡會「一事無成」呢。


最後說句與題目無關的:

雖然我現在知道「懂得很多知識」與成功並沒有必然的聯繫,但還是喜歡看很多雜書,看球,看電影,聽歌,上知乎看題答題,收穫一堆沒用的知識。。。沒有其他原因,就是樂意而已。

就像魯迅他弟說的那樣:我們於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遊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就像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一樣。


「知道份子」的弱點,往往在於並不「相信」。

而「行動」的原動力,來源於「信仰」而非「知識」。

而市場上成功的人,往往具有基於知識的信仰而導致的行動力。

Quora 的模式利弊看的足夠明白是「知識」,認為中文世界也一定需要這種模式是「信仰」,找 Team 找錢做出知乎就是「行動力」。

要有結果,那麼三位一體,缺一不可。


推薦閱讀:

TED 哪個演講最打動你?
中國的四大名著有沒有閱讀的必要?
底層出身的孩子,假設當年你沒能上 985 或者 211,你會損失和錯過什麼?
有哪些讓人慾罷不能的學習方法?
如何快速地涉獵一個領域的知識?

TAG:學習 | 生活 | 心理學 | 人生 | 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