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建築看上去讓你覺得很吃驚?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看見建築之美 ,更多關於「建築」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
世界上有哪些建築看上去讓你覺得很吃驚/精彩?會發出「為什麼是這樣」的感嘆。
包括規劃、外觀、結構等等各個方面都可以。
Ricardo bofill!! 據說是紀念碑谷的原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2016 更新
沒想到隨便一答怎麼多贊,好惶恐,來認真的補答一下
至於La Muralla Roja 是不是真的紀念碑谷原型,我就不知道了,但是我覺得兩個都有點異曲同工之妙
Ricardo bofill 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建築師,來介紹一下我心目中覺得最棒的三個項目
La Muralla Roja為西班牙語,意為「紅牆」,是位於西班牙的Calpe的La Manzanera開發區的一個住宅項目。該項目充分借鑒了阿拉伯地中海地區流行的建築,建築師的靈感來自地中海的卡斯巴傳統。內外側面選擇醒目的顏色,這既與自然形成鮮明的對比,又為其淳樸相補充。
該建築像一個堡壘,看起來好像從它坐落的岩石峭壁凸立而出。其結構通過重新詮釋了卡斯巴對於公共和私人空間日益區分明顯這一問題提出了挑戰,而其構造正是北非國家典型的城堡傳統建築。其特點是由一系列環環相扣的樓梯、平台和橋樑構成,這種構造以現代化手段詮釋了典型卡斯巴的循環,通往50套公寓的La Muralla Roja。
該項目的複雜性也涉及到公寓的戶型區分,這裡有三種戶型:60平方米的一室公寓,80平方米的兩居室公寓,以及120平方米的三居室的公寓。Bofill希望獲得更優質的生活,這都可以從屋頂露台、日光浴室、游泳池和桑拿浴室得知。而這些設施都向居民提供使用。
外牆採用不同色調的紅色油漆,突出其與景觀的對比。從另一方面看,樓梯和循環表面則採用不同色調的藍色,從天藍色、靛藍到紫色不等,這主要取決於是要與天空形成對比的顏色,還是創造視覺上與其的連續性。
紅牆最好可以形容為一個迷宮,對應於一個以希臘式十字架的類型學為基礎的精確的幾何設計,而在這種情況下,它還有五米長的手臂。這些十字架在服務塔相交,服務塔內設有廚房和浴室。用Taller de Arquitectura的話來說。「其布局的幾何基礎也和建構主義理論近似,這也使La Muralla Roja清晰的反應了這些。」
第二個是Walden 7
Walden 7項目實現了一些Ricardo Bofill最早的追求目標,解決了現代城市生活的大部分問題。Walden 7項目與Taller de Arquitectura事務所位於同一個地塊上,是對一個老水泥廠的廢墟進行翻新的項目。住房結構受益於Bofill最早的研究和想法:提供公共空間和公共花園,使居民能享受到提高的生活質量。
該建築是一個14層的建築群,公寓圍繞5個庭院設置,建築頂部有兩個游泳池。除了少數幾間公寓,每間公寓都能看到外部和一個內庭院。有幾個樓層還有複雜的連接橋系統和入口陽台,創造了多種多樣的景觀和圍合結構
外立面的外觀就好像是完全塗成紅色的防禦工事。建築通過大型洞口向外部開放,如有幾層樓高的城市窗戶。庭院由於有藍色、紫色和黃色的立面而顯得活潑生動。主庭園位於建築入口處,是供居民使用的街道和廣場的延伸。
空間組織多種多樣。不同組合的30平方米單元分布在一個或兩個樓層上。戶型從一室工作室公寓到四室公寓,種類繁多。這個項目最有趣的是進入住宅樓不同尋常的方式。八座塔樓、七個庭院、一個模塊化但缺乏系統性的網格、大量的公共空間,共同創造出一個垂直的迷宮,沒有重複,也毫不單調。
第三個是從微博看回來的,覺得很震撼
印度階梯井
在看《墜入》時被震撼到了,還以為是特效,後來在網上看到原貌。
以下資料來自百度:
印度階梯井是古代印度文明的標誌性建築物,提供了蓄水,納涼等多種用途,階梯井的設計目的是蓄水的同時,可以讓民眾比較容易的接近水源,通常階梯井底部也會有閘門用以提升水位,在需要用水的季節將水位升至3-4層的位置。
這種階梯井一般都在地底下直通一座蓄水深池,而且人們全年都可以取得地下水。它的階梯式結構是古印度人最高明的發明,體現了乾旱地區人們的日常生活及宗教需求,展現了古印度石匠的高超技術。
電影《墜入》中的階梯井:
菊竹清訓 納骨堂
雖然更像個構築物吧,但是第一次在同學彙報中看到得時候被結構驚艷了,現在也依然很喜歡。
簡單造型中挑戰了混凝土的各種挑法,結構邏輯清晰,各種構造柱位置和扶壁位置也十分巧妙。
多圖預警
終於有機會說一說雨果哈林和他的加考牛庄。
先上圖。
可能很多知友會覺得很奇怪,這個建築在今天看來並沒有非常明顯的特別之處,可是要知道這是雨果哈林在1922年前後建成的作品。我們可以用同時期的其它幾位建築師的作品來做一個對比。
這是早一些的貝倫斯所做的AEG工廠,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雅典神廟的原型以及古典形式的影響。
這是格羅皮烏斯所做的法古斯鞋廠。格羅皮烏斯的作品有一個特點,就是高度的均質化和對比例以及模數的重視,這是受到了其老師貝倫斯的影響。同時為我們所熟知的柯布西耶、密斯等都受到德意志製造聯盟的理性思維的影響。我覺得這樣的影響或多或少是現代主義建築在1960s前後受到強烈抨擊的原因之一。勻質化,工廠製造等類似object-type的思維在當時風靡一時被當作新建築的風向標。
這是稍早時候柯布做的自宅,此時的柯布尚處於無比糾結的狀態,其震驚世界的從雪鐵龍住宅開始的現代主義住宅系列才剛剛起步。
那麼下面我們來看看雨果哈林的這個建築。
首先我們注意到建築的左上角的穀倉,這個穀倉的形式與一般的平屋頂穀倉不同,這種形式並不是由建築師隨手設計的。從容量上來講,近似半圓柱的形式比一般平板的形式要能容納更多的糧食,從結構上講,雨果哈林採用了當地的竹類材料,而類似尖拱地形式也正好體現了竹這種材料的受彎特性,形式正是材料的合理表達。
模型照片右下角是牛舍,這是我要講解的重點。
大家看牛舍的平面圖或許會覺得非常怪異,然而這樣的形式是雨果哈林完全根據牛的族群習性和使用方式設計出來的。
首先我們看到右上角,牛棚的頂是傾斜的。這個設計有三個導向因素,第一是降水可以通過屋頂的傾斜表面收集到牛的飲水槽中。第二是從上部落下的草料可以順著牛棚頂進入食槽。第三是傾斜的屋頂能改變屋頂上部的空氣流速,形成壓差,牛棚內的廢氣可以更快的散去。雨果哈林非常強調一個動作的多重意味,這是其中的一個典型體現。
再看回牛棚的平面布局。牛棚的整體布局呈紡錘狀,與一般的直排狀不一樣。這樣做的好處第一是能容納更多的牛。第二是形成了明顯的向心性,大家可以注意到3的位置是公牛的位置,一個牛群中的公牛是處於統領地位的,因為主人要靠這樣的種牛來繁殖小牛,所以雨果哈林將公牛放在了中心軸線上,在形式上反映了這一氏族關係,公牛在正中央俯視它的妻妾們。我們再看向最北部的4,4的區域是小牛舍,它之所以被設計成半圓形,是因為小牛在生長發育的階段很容易打架和四處碰撞,這跟我們在設計幼兒園時要把轉角設計成圓角是一樣的道理。再仔細看看5跟6的區域,分別是小公牛舍和小母牛舍,這樣安排的原因是小公牛作為族群未來的接班人和核心,應該在整個成年氏族社會的一側來觀察自己父輩和母輩的行為來獲得經驗教訓,而小母牛則應處在偏遠的地方暫時安心成長以免過早被成年公牛看上。
這些理由可能讓你啞然失笑,但是如果認真想想,又不無道理。重要的是,這與同時代的理性主義所強調的機械和模數,工廠和典型思維是多麼的不同。
來看看實景圖吧。
注意到立面上突出的磚條了么,這也不是為了所謂的豐富立面造型而做的。這是防撞條,是防止牛車在轉彎時碰壞牆面而設置的。
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圓弧形牆體與直線牆體的砌磚手法是不一樣的。一般牆體都是順磚砌築,而弧形牆體是丁磚砌築,這樣的砌築方式也與材料本身的受力性質有關。
關於更詳細的加考牛庄的介紹,可以去查閱《現代建築設計案例》這本書,裡面有對雨果哈林其它作品的相關介紹。在雨果哈林作品中,每一處的處理你都能找到相對應的理由,而這種理由並不是所謂的比例模數古典形式產生的,而是基於人或其他使用者的需求而設置的。
這在當時被稱作功能主義。
所以我要說的這個建築的特殊之處在於:
無論是對比過去強調比例形制的古典主義,還是對比現代強調機械化和典型化的理性主義或是現代主義,雨果哈林關注的更多的是人的使用和人道主義在建築中的體現。
因此他的建築是獨特的,甚至是量身定做的唯一版。
這在那個時代是非常難得的思想。如果我們把時間往後推一下,我們會發現TEAM 10在第十次CIAM會議上所提出的觀點,與雨果哈林當時的設計思路是不謀而合的。對此我只能感嘆時勢造英雄,在1920s前後建築師們急於尋找一種不同於過去中世紀文藝復興古典建築體系的新的適合機器時代和工業革命的建築體系,而既然要形成體系,那麼註定是要在一定程度上拋棄個人的性格,尋找object-type,尋求一種統一的風格,這是時代的需求,也是進步的需求。
我今天講雨果哈林,是想更多的人知道在當時的德國,除了德意志聯盟主導的理性主義思想,還有費希爾門下的一干奇葩,但他們往往是被忽視的或者在中國是鮮為人知的。
我們來看看這些人都是誰,老師費希爾深受奧地利規劃家西特的影響,認為設計應該結合建成環境和自然環境來綜合考慮而不應過度現代化。他門下的學生有將人的需求和人的使用放在第一位的雨果哈林,有一生致力於集合住宅及小型社區設計和研究的布魯諾陶特,有重視文脈和建成環境的E.門德爾松,他們被稱為功能主義者和手法主義者,皆因他們的設計都太過有「性格」。
這是大名鼎鼎的魏森霍夫展的規劃圖,這個規劃做了兩版,一版是密斯做的,一版是雨果哈林做的。
其實很明顯,上面的小圖的建築布局順應場地的等高線布置,形成了微妙的聚落感,這是深受費希爾影響的哈林做的。
而下圖密斯做的規劃則是規規矩矩橫平豎直,他自己的建築放在了最中心的位置而且佔地面積最大。
最後入選的方案是密斯的方案,因為評委們都是辛克爾時期的老頭子們,他們不能容忍隨意的控制線和無規則的布局。
我想老先生們的觀點大概代表了那個時代的主流價值觀,而雨果哈林之流則被視為一種異類。的確,在高效率告訴運轉的社會裡,沒有什麼人會去關注有血有肉的人,因為他們太矯情,顯得過於礙事,這樣的觀念一直都隱藏在時代車輪的後面,在當代似乎也是如此。
我並沒有說現代主義的發展就是無情的,冷血的,我在上文講過,這是時代的需求。
我寫這麼多只是想表達我心中對雨果哈林們的敬仰。
畢竟在我看來,建築之所以成為一個有生命的有吸引力的藝術,除卻它臉上的濃妝艷抹帶來的歡愉外,還有那一顆藏在外表之後的怦怦跳動的人心。
謝邀。
*共47張圖片,閱讀時請注意流量。
這個問題下面高質量的回答很多,點贊感覺都點不過來;同時也覺得已經有了這麼多優秀的案例,想再錦上添花也並不容易。所以自己在頭腦風暴的時候反覆修訂,給出了以下幾個主題:
- 光/影
- 極窄
- 反重力
- 曖昧
- 蘋果
這些主題下面的案例,並不是只能列入單一主題之下,而是互相關聯,互有覆蓋。因為可以寫的為了進一步便於篩選,這個回答會限定在建成方案中,且其他答主列舉的優秀案例盡量不再列出(由於答案很多,可能無法避免重複提及一些共識的優秀作品)。每個項目會加一些簡要的說明,但是不會展開。
至於選擇的標準,其實很簡單:我第一次看到這個建築(實體/照片)的時候,會情不自禁地「Wow」一聲。
光/影
永恆的主題。「Without light there is no Architecture.」 同時,「Without shadow there could be no light.」 光影的特殊之處在於,它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體的:它是任意維度的,也因此可以溝通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空間體驗。
1. Beinecke 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Library, Yale University. 建築師: Gordon Bunshaft/ SOM建築事務所。(圖1-3)
該館收藏有大量的珍本圖書和歷史手稿,對光照和溫度的控制都要求極高,因此建築師設計了這個半透明大理石構成的無窗立面,有效控制進入室內的光線,同時也取得了充滿了歷史感的室內光氛圍。
【圖1】圖片來源:Yale University – Beinecke 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Library
【圖2】圖片來源:Beinecke Rare Book amp;amp;amp; Manuscript Library
【圖3】圖片來源:http://yaleuniversity.tumblr.com/post/56991885841/the-beinecke-rare-book-and-manuscript-library
2. Nasir ol Molk Mosque ("Pink Mosque"), Shiraz, Iran. 建築師:Mohammad Hasan-e-Memār Mohammad Rezā Kāshi-Sāz-e-?irāzi. (圖4-5)
【圖4】圖片來源:Nasir ol Molk Mosque
【圖5】圖片來源:Is This A Mosque, Or A Kaleidoscope?
3. Shāh-é-Chérāgh Mosque, Shiraz, Iran. 建築師無考。
這座建築(清真寺+墓葬)有個非常神話色彩的中文譯名:燈王之墓。(圖6-7)
【圖6】圖片來源:Shah Cheragh - Wikipedia
【圖7】圖片來源:Shah Cheragh - Wikipedia
4. Sancaklar Mosque, Istanbul, Turkey. 建築師:Emre Arolat Architects.
清真寺可以在建築上進行創新,設計出尊重伊斯蘭而不必拘泥於傳統的形式。那麼宗教本身,是不是也可以返璞歸真,真正從源頭上思考它能夠令人虔誠信仰的原因呢?(圖8-10)
【圖8】圖片來源:Sancaklar Mosque / Emre Arolat Architects
【圖9】圖片來源:Sancaklar Mosque / Emre Arolat Architects
【圖10】圖片來源:Sancaklar Mosque / Emre Arolat Architects
5. Bagsv?rd Church, Bagsv?rd, Denmark. 建築師:J?rn Utzon
約翰-伍重,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是悉尼歌劇院,而最體現功力的可能是位於丹麥小城巴格斯瓦爾德的這座教堂。優美的幾何比例,帷幔般的混凝土,以及柔和的光線:北歐寒冷天氣中,教堂反倒是褪去了冰冷嚴肅的溫暖所在。(圖11-13)
【圖11】圖片來源:AD Classics: Bagsv?rd Church / J?rn Utzon
【圖12】圖片來源:AD Classics: Bagsv?rd Church / J?rn Utzon
【圖13】圖片來源:Happy Birthday J?rn Utzon!
極窄
「極窄」不單純是追求一種誇張的生存狀態的噱頭,更可貴的是在空間被極度壓縮之後,「人」的尺度,包括很多平時被忽略掉的尺度,都開始變得無比的「大」:對人的生存與生活的每一個時刻每一個細節都需要更加全面的思考,也會催生出一些很有趣的創意,比如MUJI最近在日本市場推出的標準化「款式」的小房子,只需要3萬美元不到就能夠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屋。
1. The Keret House, Warsaw, Poland. 建築師:Jakub Szczesny
目前世界上最窄的建築。報批的時候,是按照「裝置藝術」而非「住宅」報批的——不僅華沙市政府,可能全世界都不會有針對這座「住宅」的建築規範吧!(圖14-16)
【圖14】圖片來源:UPDATE: The Keret House - The Worldamp;amp;#x27;s Skinniest House - Actually Built
【圖15】圖片來源:Inside The Keret House - the Worldamp;amp;#x27;s Skinniest House - by Jakub Szczesny
【圖16】圖片來源:Inside The Keret House - the Worldamp;amp;#x27;s Skinniest House - by Jakub Szczesny
2. Lucky Drops, Tokyo, Japan. 建築師:Atelier Tekuto(山下保博 Yasuhiro Yamashita)
其實日本因為地塊產權的相關法律,誕生了很多窄小的私宅作品。這個「幸運水滴」便是其中之一:在一塊29.3米長,最寬3.26米,最窄0.79米的剩餘地塊上給一對年輕夫婦設計一座私宅,還要根據法律與鄰近建築保持0.5米的距離。而建成的效果也配得上它的名字:「Lucky Drops」,最後一滴紅酒,是剩下的那一滴,也是象徵圓滿的那一滴。(圖17-19)
【圖17】圖片來源:Lucky Drops / Atelier Tekuto
【圖18】圖片來源:Lucky Drops / Atelier Tekuto
【圖19】圖片來源:Lucky Drops / Atelier Tekuto
反重力
1. Expo"98 Portuguese National Pavilion, Lisbon, Portugal. 建築師:álvaro Siza Vieira
西扎老爺子。說明完畢。(圖20-22)
【圖20】圖片來源:AD Classics: Expoamp;amp;#x27;98 Portuguese National Pavilion / álvaro Siza Vieira
【圖21】圖片來源:Portuguese Pavilion Expo Lisbon - álvaro Siza - e-architect
【圖22】圖片來源:álvaro Siza
2. Church in Foligno, Italy. 建築師:Massimiliano and Doriana Fuksas
設計了深圳機場新的「密恐」候機樓的義大利建築師,在歐洲就顯得剋制多了。當然,這種克制,反過來也是非常的「橫」:一個簡單抬起的一人多高的縫隙,就足夠了。(圖23-24)
【圖23】圖片來源:Church in Foligno by Massimiliano and Doriana Fuksas
【圖24】圖片來源:Church in Foligno by Massimiliano and Doriana Fuksas
3. Los Manantiales, Xochimilco, Mexico City. 建築師:Felix Candela
坎德拉,把混凝土厚度做到4厘米的結構天才。彷彿那不是粗糲的水泥,而是一方絲質的手帕。(圖25-26)
【圖25】圖片來源:AD Classics: Los Manantiales / Felix Candela
【圖26】圖片來源:AD Classics: Los Manantiales / Felix Candela
4. Miu Miu Aoyama Store, Tokyo, Japan. 建築師:Herzog de Meuron
還有什麼形式比一個正在緩緩被打開的包裝盒更適合一個時尚品牌的旗艦店呢?微微掀開的一側,正是吸引路人駐足向店內觀看「盒子」中的「禮物」的絕佳暗示。(圖27-28)然而,當「盒子」掀開的紙板,變成建築尺度的金屬板,能否還做到輕薄如紙呢?(圖29)
【圖27】圖片來源:Miu Miu Aoyama Store / Herzog amp;amp;amp; de Meuron
【圖28】圖片來源:Miu Miu Aoyama Store / Herzog amp;amp;amp; de Meuron
【圖29】圖片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pin/177751516519545219/
曖昧
曖昧的起點是模糊的邊界,過程是糾纏、交媾、溶解,終點是透明——並非消失後的透明,而是以不可見的方式持續存在;而感受這種存在的路徑,可能就是在消失剎那的那一縷塵,一陣風,一閃而過的光。曖昧的起點私以為是巴洛克時代博洛米尼設計的四泉聖嘉祿堂(San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但是這個作品可以解讀的地方足夠寫N篇學術論文,也不是我的見識和筆力所能及的,故僅作為巴洛克的起點的重要性提到它。【這兩天時間線上面有很多關於《透明性》的討論,我覺得(非常不靠譜的直覺)透明的極致就是曖昧吧。反之亦然。】
1. Kunsthaus Museum in Bregenz. Bregenz, Austria. 建築師:Peter Zumthor
朦朧的氛圍,立面與其說是「遮擋」,不如說是「暗示」。(圖30-32)
【圖30】圖片來源:AD Classics: Kunsthaus Bregenz / Peter Zumthor
【圖31】圖片來源:Kunsthaus Bregenz am Bodensee - Lindau Tourismus
【圖32】圖片來源:Kunsthaus Bregenz am Bodensee - Lindau Tourismus
2. Optical Glass House. 建築師:Hiroshi Nakamura NAP
玻璃磚帶來了動人的光影效果,也曖昧了空間的屬性:玻璃磚的那一側,是公共空間還是私人空間?是內,還是外呢?(圖33-35)
【圖33】圖片來源:Optical Glass House by Hiroshi Nakamura | 123 Inspiration
【圖34】圖片來源:hiroshi nakamura amp;amp;amp; NAP: optical glass house
【圖35】圖片來源:http://www.123inspiration.com/optical-glass-house-by-hiroshi-nakamura/
3. Musée Louvre-Lens, France. 建築師:SANAA
SANAA在近些年(重新)定義了「曖昧」這個詞在建築上的含義。這座位於巴黎附近的朗斯的盧浮館分館作為他們的代表作之一,秉承了SANAA的一貫風格:空間的透明度和建築本身的弱化。建築無疑是透明的,但是它的物質實體不可能完成消失,這是建築本身功能的要求,和玻璃哪怕作為一種非常透明的材料也有它自己的不透明度(反射率與折射率)的物理特性決定的。一切都是透明可見,但是同時因為透明的疊加,反倒產生了新的不可見或者視覺的不確定性。是為曖昧。(圖36-38)
【圖36】圖片來源:Musée Louvre-Lens - SANAA
【圖37】圖片來源:Musée Louvre-Lens - SANAA
【圖38】圖片來源:Musée Louvre-Lens - SANAA
4. Les Cols Pavellons. Girona, Spain. 建築師:RCR Arquitectes.
作為2017年新晉的普利茨克建築大獎的獲獎事務所,RCR有鮮明的西班牙性格,作品風格並不以輕盈空靈見長,所以這座05年建成的小旅館幻影重疊的室內效果就更顯得獨樹一幟。(圖39-41)
【圖39】圖片來源:Les Cols Pavilions / RCR Arquitectes
【圖40】圖片來源:Amazing Glass Hotel: Les Cols Pavellons - Olot, Spain | DesignRulz
【圖41】圖片來源:Les Cols Pavilions / RCR Arquitectes
蘋果
作為探索設計品質的執牛耳者,蘋果的「玻璃盒子」們可以說是之前幾點的集合:明亮的光感,對細節和精確的苛求,輕盈到看似違反物質世界規律的結構,模糊了內外空間界限的曖昧,乃至最終物質和光學意義上幾乎消失卻又在意識中烙印鮮明、強烈存在著的建築的本體。與其說這些蘋果店是「building」,不如說是「showcase」——認真思考一下showcase這個詞的含義和蘋果實體店面的使命,不得不佩服這家世界上最偉大公司對設計把握的精準;而且由福斯特事務所設計的蘋果新總部「環形飛船」即將落成,屆時想必將會在設計界挑起新一輪熱烈的討論。
1. 紐約第五大道上的蘋果店——一個「玻璃盒子」的變革:作為非常規結構材料的玻璃在性能上的改進,以及節點設計的優化。(圖42)
【圖42】圖片來源:Apple Store Fifth Avenue New York ; Who Designs Appleamp;amp;#x27;s Incredible Stores? - Apple Gazette
2. Foster+Partners設計的一系列蘋果店:杭州,舊金山,伊斯坦布爾。除了前兩個設計中非常相似的超過10米的懸挑出的二層空間,還可以注意到玻璃的尺寸:立面在逐漸消失,但是存在卻愈加強烈。(圖43-45)
【圖43】蘋果店:杭州。圖片來源:Foster + Partners completes Apple store in Hangzhou, China
【圖44】蘋果店:舊金山聯合廣場。圖片來源:Union Square - Apple Store - Apple
【圖45】蘋果店:伊斯坦布爾。圖片來源:Apple Store Zorlu | Foster + Partners
*後記:個人偏好內斂之中有鋒芒,但是不代表張揚和誇張就不應該被接受。有時候簡單是最張揚的,比如石上純也的這張桌子(材質:預應力鋼板。長x寬x厚=9600mm x 2600mm x 3mm. 圖46-47):
【圖46】圖片來源:The Limits of Rationality: Impossibly Thin Table by Junya Ishigami...
【圖47】圖片來源:The Limits of Rationality: Impossibly Thin Table by Junya Ishigami...
我現在在卡達酋長在2008年請貝聿銘設計的一座人造島上工作,是一整個中東最大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職位是策展人。(上圖)
路遠迢迢跑到這裡來工作,純粹是因為這棟建築,外加我是一個腦子一熱想乾的事情一定會幹的人。我去年我在學校上藝術課,在課本上看到這座建筑後,驚為天人,閱讀了所有跟這棟建築有關的文摘和貝老的採訪 ,發誓一定要打入內部一探究竟。於是暑假就來了。
貝老設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是他的最後一件大型作品,非常有名。很多人說,貝老之所以堅持要在卡達造一個人造島,是因為他太喜歡自己設計的蘇州博物館的水上園林。
蘇州博物館(2006年設計)
卡達首府多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2008年設計)
無比自豪地和自己的辦公室合影 ^3^
但是,
但是,
但是,,
講貝老這座博物館我可以講三天三夜,
讓我吃驚的,是我來卡達工作之後才發現的另一座萬眾矚目的建築!!!
來卡達之前,我信誓旦旦地以為我自己的博物館是世界上最美的,每天上下班都能開心得哭出來。一直到上班第一周,我沿著海邊走了一會,看到了我工作的這座博物館對面不遠處的另一座建築物。
在白日高達六十度的卡達首府多哈,一片金黃的沙漠之城裡,好像一朵盛開在荒野的玫瑰。
那一刻的感覺,和去年在書上看到貝聿銘造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一樣,一瞬間心潮澎湃。只不過這次是在現實生活中,更有硬生生地衝擊力,在火辣的沙漠驕陽下,赤裸的人造的美。
從貝聿銘設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眺望不遠處的大陸,就是上圖這座「卡達國家博物館」,由另一位得過普利茲克獎(建築界的普利策獎)的建築家Jean Nouvel設計。卡達面積比北京小得多,坐落在中東石油灣的角落,一整個國家完完全全建立在沙漠之上,也正是因此,Jean Nouvel這座建築的設計靈感是「沙漠玫瑰」。
上圖是概念圖,博物館還沒有造完,目前官方的開館期已經延遲了好幾次,現在宣布在2019年會對遊客開放。
沙漠玫瑰不是一個想像中的概念,而是真正可以在卡達城外的荒漠中撿到的由礦物質和沙礫風吹雨打形似玫瑰的物體。
卡達這個小國家,仗著自己有全世界液化天然氣儲備最大的天然氣田,從寸草不生的沙漠中拔地而起,發展迅猛,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像「沙漠玫瑰」一樣小卻固執,看似羸弱卻無比頑強。
我當時第一次路過看到這座建築,倒吸了一口氣,拍下了下面這張照片。但照片無法描繪現實中它給我帶來的驚訝,其設計之複雜,線條之簡潔;體積之龐大,細節之繁瑣;沙漠艷陽高照之炎熱,建築設計本身之冷峻。
這座卡達國家博物館,在比原計劃延遲開幕了整整3年,對外對內封閉了至今,紐約時報都在16年3月寫文章說:「Jean Nouvel這個傢伙什麼時候才能造完這座萬眾矚目的建築?!」
但是!!!!就從昨天開始,卡達藝術部終於開始少量地組織在卡達從事藝術、博物館方面的工作人員,帶他們入館參觀。於是我昨天有幸成為了全世界第一批踏入這朵沙漠玫瑰內部的人。
看我的施工小背心^-^
進入館內才發現,這朵沙漠玫瑰是環形的,圍繞卡達以前的宮殿所建造,(見下面的模型圖),館內的使用的大塊玻璃全都是異形的,沒有一塊是相同的形狀。
我法國老闆跟我說,她從兩三年前開始就在不停地跟卡達藝術部打報告,想進這個國家博物館參觀,得到的回復一直都是除施工人員不得入內。我這次只在卡達工作兩個月(九月份就要回去繼續上學...),就能碰上它第一次允許非施工人員入館,真的是機緣巧合。
然後因為是第一批入館,我的背影和人像還出現在了@Qatar_Museums 官方instagram和很多錄像里 ...
抱歉只有一張內部照片還是從卡達博物館官方賬號的instagram的截屏,我站在第二排,我老闆(沒穿建築背心的那位)的後面。因為同行的都是前輩,講的太快了,就沒拍照。而且內部展廳空蕩蕩,不但沒有任何展品,連樓梯的塑料膜都沒有拆,拍照沒什麼好看的。:p
現在主要就是工程師解釋一些結構、排氣、保溫保濕度、鋼筋水泥方面的知識,以及各個展廳、辦公室、儲藏室的安排。
目前計劃是2019年全面竣工,對外開館。各位要是來了卡達不要忘了去陶冶藝術情操哦^_^
關於貝聿銘的建築,可以看我專門寫的文章:仲樹:如何評價貝聿銘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有個英語單詞叫做palimpsest,意思是重寫本。
在紙還沒有發明的時候,人們在羊皮紙上寫作。
為了能重複利用珍貴的羊皮紙,人們把之前的墨跡颳去,然後重新書寫。
但墨跡早已浸透紙張,並不能完全刮除。
如此這般使用多次後,無數文字層層疊疊,讓後來者著了魔般地想知道歷任書寫者們的故事。
建築中也有相同的概念。
來看看下面兩個建築。
建築師華黎說得好:
「建築立面上能看到歷次改造窗洞的痕迹,讓人想對房子里的故事一探究竟,建築因而成為類疊歷史的見證。建築是一段進化史,一個有機體,而不僅是形式。建築與其形式背後所有的活動一起才構成了建築的全部存在。」
建築的魅力在於——
一百年後,它的主人們早已煙消雲散、形神俱滅,但不論經歷怎樣的滄桑劇變,建築會作為見證者留存下來,會不經意地保留下它曾經主人生活過的痕迹。輕輕地為後人講述,當年的人是怎樣敲一扇門,怎樣推一扇窗,怎樣等一個人。
樓上有人提高迪的建築,而竟然不給大家詳細分析一下?作為一個高迪粉,和喜歡非線性建築的建築師,我來做一下這項工作。
如下這座樓是名副其實的"爛尾樓",已經建了134年,才建了一半多一點。
TripAdvisor: Read Reviews, Compare Prices amp;amp;amp; Book
這是一座教堂,名為Sagrada Familia,中文名聖家族大教堂,是羅馬天主教教皇欽定的聖殿。高迪1883年的時候接手該建築,一直主持設計+施工到1926年去世,高迪將自己的下半生幾乎全都獻給了這個建築,但在他生前建築只完成了大約1/4,後來一直短短續續建到了2010年,剛完成高迪設計的工程量的一半。
http://www.feedmeright.co.nz/pdf/BarcelonasNaturalWonder.pdf
這張圖是他的建造過程,現在建完的部分用黃色標示,而待建造的部分是灰色。而同樣令人驚訝的是,如此複雜的建築,資金來源竟然僅僅來源於個人捐贈和門票錢。
為什麼要建這麼久?我們的鳥巢那麼複雜也才建了5年。有這個問題的朋友請看這個建築的窗子:
https://www.pinterest.com/pin/19844054578974418/
這是從外面看窗子的樣子,注意雕塑和材質感。
我們走近些,看看這些細緻的雕像。
https://www.flickr.com/photos/calafellvalo/5338951056/in/photostream
哪個也都不含糊,從布紋到動勢,以及注意小孩兒傲嬌的表情。
然後這是神配色的玻璃:
http://www.jewelryelyassmine.com/places.html
打到室內空間就成了這等神效果:
kenkaminesky.photoshelter.com
而窗子內經過精心設計的花窗玻璃從裡面看是這個樣子。四個字才能形容我的心情,我滴天吶!
咱們再來看樓梯:
40 Cool Images Sagrada Familia, Barcelona, Spain
很驚訝用磚石如何造出這麼精妙的樓梯,如位美人,婀娜多姿,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嫌少。
咱們再從它的上面往下看:
Worldamp;amp;#x27;s Coolest Staircases
有木有感受到縱身一躍進入螺旋的衝動?
咱們再來看看許多建築設計師都避之不及的柱子:
https://www.flickr.com/photos/marsmith7/6234857240
加上剛才介紹的窗戶,光效略猛。
其實仔細看,這個柱子相當複雜,大家注意光截面有多少個,而且這些截面在持續變化中:
Posts about Uncategorized on moreAEdesign
當接近頂部時,柱子分散成一個個細的支撐小柱,為什麼?請看下面這張圖:
Like We Needed Another Reason to Visit: Prada Opens in Barcelona
上部的是離天堂近的地方,豈能容粗粗的柱子干擾視線?
cristalline11
當接近頂部的時候,我們看到了意思節能燈泡的東西,但是我們知道這個建築開始設計的時候,愛迪生都還沒救媽媽,更別提白熾燈,甚至節能燈了。
那這是什麼?
http://www.feedmeright.co.nz/pdf/BarcelonasNaturalWonder.pdf
如圖所示,這個位置竟然是一個引光進來的天窗。
然後如此美的窗子,如此美的結構,讓光成了活躍的建築的一部分,形成了如下神聖的空間:
https://www.architectural-review.com/buildings/gaudis-sacred-monster-sagrada-familia-barcelona-catalonia/8633438.article
1926年6月7日,高迪和往常一樣剛完成工作,一邊思考這這座教堂的設計(當然也可能是晚上吃啥),一邊在路上走著,正巧那天是巴塞羅那有軌電車通車典禮,不看路的高迪和從來沒有出現過的電車就這麼狹路相逢了。很明顯,高迪輸了。
可悲的是,由於剛從工地出來的高迪衣著樸素,渾身髒兮兮的(那時候的高迪已然窮困),結果被誤認為乞丐,叫車夫車夫都不送,只是被帶到了個「簡單」收到了「簡單」的治療,沒人認出他是誰,直到他下葬那一天。後來,他轉葬至此教堂中,全城著黑色為之哀悼,並慨嘆如此偉大的設計師,就這麼草率的離開了我們。
也許,長眠於自己的作品裡,也算是一種幸福了。
2026年,高迪逝世100周年之際,本教堂將會最終建成,如果高迪在天有靈,定會23333333吧。
1938年,也就是高迪去世後的12年,西班牙內戰中的起義(叛亂)軍將高迪留下的大部分圖紙和大比例模型付之一炬,後人們只好循著他的設計精神,腦補那剩下的2/3的設計,當然腦補的過程中,也加入了他們的奇思妙想。
所以這裡需要給大家列一長串的主設計師和主雕塑家的名字,也是他們讓這棟建築有了現在的模樣:
Francesc de Paula Quintana i Vidal,Isidre Puig-Boada,Lluís Bonet i Garí,Francesc de Paula Cardoner i Blanch,Jordi Bonet i Armengol,Jordi Faulí i Oller,Josep Maria Subirachs。
好吧,如果你想記下來這些名字我也不攔著,反正我是連怎麼讀都不會。
還值得一提的是,之所以能夠這麼快的用14年完成之前一百多年的建造工作,3D列印立下了悍馬功勞:
How 3D Printing Changes the Possibilities for Architects: the Sagrada Familia in Barcelona Goes 3D
這個是高迪他們當時做模型的樣子:
http://duckmarx.blogspot.com/2012/10/sagrada-familia.html
http://flicker.com
Emotions of Stone by Ryan Shein
文章的最後想引用聖家堂的這個小雕像,因為它彷彿在說:這次好像收藏又比點贊多,我好桑心。
最近有很多朋友問我關於建築史的事兒,其實我讀建築史的時候也苦於這行當太過艱深,一本正經的書也太多,本來那麼有意思的事兒,那麼有興趣的事兒,不必要非要正襟危坐才能弄明白,所以給大家開了個LIVE,幫大家梳理下人類的建築文明,也給大家些能有趣讀懂建築的方法:
一小時讀懂世界建築史
知乎 Live - 全新的實時問答希望幫助到大家,也謝謝大家捧場咯!
神馬?你也想創造這麼炫酷的設計?來來來:
這個自詡為有錢有趣有原則的設計平台上線了 - 知乎專欄神馬?我們勤勞的中華民族有沒有誕生過動人心魄的好建築?請看我之前的回答:
中國有哪些現存的宏偉至極的古建築? - 王斯旻的回答 - 知乎
神馬?還有朋友對我做過什麼樣的設計感興趣?可以讀讀這篇文章哈:
你的第一部書是如何出版的? - 王斯旻的回答 - 知乎
沒想到這麼多朋友們點贊!感謝大家捧場!
「大部分人都喜歡聽建築師天馬行空的創意,認為一座建築一定是有靈感來源的,但是對於我來說,做方案是不斷地推理驗證,最後的設計是一個有說服力的結果,圖紙上的每根線條都是我思考的結果。」
今天的故事有點兒長,這個讓我吃驚的建築,從第一眼的詫異到最終的信服,讓我更加堅信一個好的建築就像一個有內涵的妹子,剛開始你僅僅是被它的外表所吸引,最終當你漸漸了解它,你發現每一處外表的驚艷都有內在的美麗源泉。設計師的巧思都隱藏在不經意的每一個線條中。
第一次看見這棟樓的時候,是在網上,我當時準備去新加坡,就順便查了一下可以參觀的建築,第一眼看上去我覺得特別像疊起來的蒸籠;看了一下地點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這是實驗樓嗎?怎麼連個窗戶都沒有?看了一下功能learning hub,還是沒有明白。看了一下大標題,hives蜂巢,這立面挺密集恐懼的,看起來又很封閉,感覺是跟蜂巢有那麼一種神似。
Source: architecturaldigest.com
所有圖片里最吸引我的就是室內這張照片,層層疊疊的走廊,不過看起來有種陰森森的感覺,這裡真的適合learning嗎?;不過這些柱子還是挺酷的,都是斜的。有了這樣的初步判斷,我果斷地得出結論:這建築可能就是玩玩酷吧,外面像個蒸籠。裡面陰冷,冷熱對比,有時間就去看看吧。
? Hufton + Crow
最終我還去南洋理工看了這棟樓,在偌大的校園裡,這棟樓真的是個怪物,大部分教學樓都是四四方方的,圍合成長方形的院子,很大規模,用連廊連成一體;遠遠地,就看見了「蒸籠」。
下面這張圖上紅色的位置就是這棟樓的位置,基地是個有圓角的扇形。它左下面那個半圓形的建築,是個食堂;右下方那篇紅色的坡屋頂的是Chinese Heritage Center。
Heatherwick Studio
那天天氣很熱,我迫不及待走到了建築裡面準備涼快一下,裡面涼風習習;原來的對這棟建築「陰森」的印象一掃而空。裡面的功能非常簡單明了,就是一些教室,樓下有個開放的咖啡廳,中高層部分有個圖書館,下圖有玻璃封起來的地方就是圖書館。所有空間都是圍繞最突出的中庭空間展開的。
當時這個建築里我最喜歡的部分就是欄杆的細部和陽台的設計,這種半圓形的向心空間,使得原本線性的走廊被無形地劃分為學生三五小聚休閑聊天的場所,欄杆並不是直上直下的,你甚至可以把腳搭在下面突出的部分,上面突出的部分,剛剛好放一個花池,一叢叢綠意撲面而來。這個陽台簡直就是在勾引你停一會兒,看看風景,聊聊天,發發獃。
還有這個陽台,你發現,它並沒有鼓勵你往外看,同樣,也是向內的私密空間,層層的綠植遮擋住強烈的陽光,同時也很安全,小孩子不容易從這裡跌落,花池和植物在欄杆內外形成了三重保護。使得欄杆消隱在一片綠色之中。這種貼心的設計讓你會心一笑,原來欄杆不一定要做得密不透風,像監獄一樣為了安全鎖住你的雙腳。
對於這棟建築的了解,好像差不多就到此為止了;直到前幾天,我無意中翻開一個之前去過的建築展覽heatherwick studio,發現了這張照片。我覺得這個立面好像不簡單,於是,我就開始了新一輪的發現。
27 Exhibition view of 「Inside Heatherwick Studio」
Heatherwick Studio
當你把這個立面放大的時候,你會發現,上面的凹槽,並不完全一樣,總的來說它分為兩種,連續的普通凹槽與凸起部分材質一樣;內凹的不連續凹槽材質較為粗糙。可能下面這張圖更加能夠看清楚材質關係(建築師真身來了):
Heatherwick Studio
那這完整的一塊板上的不同材質拼接是怎麼做到的呢,施工現場如下,其實是工人手工貼了小石粒。你還會發現這個混凝土怎麼是粉紅色的?因為這裡添加了粉紅色的塗料,使得它並不是普通混凝土的灰色。
Heatherwick Studio
接下來還有一個問題,為什麼這種粗糙的凹槽是不連續的?這個建築的混凝土預製板用的支模工具是symmetrical rubber(就簡稱為橡膠吧)和金屬板,金屬板在最下面,上面放上橡膠,這兩種材料特性是柔軟、易於彎曲,可以做出各種弧度,因此作為曲面的支模工具十分理想。然後就出現了一些可以拆卸的橡膠塊,下圖裡像榫卯交接那樣的橡膠條就是用來做模板上不連續凹槽的。所以這個立面才會看起來如此自然,以至於我剛開始覺得它像「蒸籠」。
Heatherwick Studio
立面的所有疑惑解開了,我找資料的時候,發現了這樣一張動圖,learning hub又一次回想在腦子。我就打開了南陽理工大學的官網,找到了這棟建築的介紹,學校當時給設計師的要求是這棟建築要能代表21世紀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樓不再是老師站在最前面,學生一排排坐後面聽講的狀態;新的時代學生通過互聯網就可以學習到很多知識,來到學校其實是為了「交流」,也許是跟老師同學,也是跟未來的僱主,也許是跟合作夥伴,也許是跟人生伴侶。學校應該是一個創造思維碰撞和靈感迸發的地方,學校應該是一個促進交流的空間。所以學校叫這個建築hives,就如同蜜蜂匯聚在蜂巢,學生也在hub里分享學習。教室不再是長方形,而是人人平等交流互動的空間;走廊不再是一望到底的線性空間,而變成一個可以對望的中庭。所以這棟建築的每個塔都是交流最原始的單元,而將它們圍繞中心庭院組合起來就是learning hub,一個孕育著各種思想的地方。
Heatherwick Studio
回到設計的原始出發點,這時候平面上所有的曲線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釋。還記得前面一個個圓形的陽台嗎,其實也是相同的概念,只不過是教學單元概念在中庭的體現
http://500px.com
但是,這個時候,你又會發現,不對啊,為什麼平面上還有鋸齒?
How Heatherwick Studio Provides Small-Scale Encounters in a Large-Scale World
立面上也有鋸齒?
Hufton + Crow | Projects |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再來分析一下,所有有鋸齒的地方其實都是可以開啟的門或者窗,材質都是玻璃。答案是為了節約成本,因為學校的預算有限,曲面的玻璃造價高,所以這些地方都被改成折線的設計。
How Heatherwick Studio Provides Small-Scale Encounters in a Large-Scale World
解答了平面上的所有線,再來看看剖面,最最醒目的就是那些斜柱,我最開始一直擔心這樣的柱子會不會讓結構不穩定,其實不然,柱子和圈樑像一個燈籠的形狀在經緯兩個方向穩固了整個結構體系。
可是外表面還是層層外挑的結構?這樣做是為了什麼呢?新加坡是一個低緯度炎熱的國家,常年太陽高度角很高,所以這種上大下小的結構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建築提供自遮陽。還記得我說這棟樓現場感覺涼風習習嗎?這是法寶之一。還有一處體現在每個教學單元體上。夜景圖上透光的高窗就是秘密。
Heatherwick Studio
建築的通風冷卻系統工作原理如下
此外每兩個單元體之間的小陽台也使得整個建築平面的通風良好。這棟建築建成後還獲得了新加坡最高級別的建築節能獎。
關於這座建築的故事也就差不多了,一個建築使人吃驚,其實有很多種方式;但是一個建築要經得起推敲和使用者的考驗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建築設計其實並不是飛來的一時靈感,而是靠著毅力和決心把一個想法實踐到底的堅定勇敢。圖紙上的每一條線都凝聚著設計師的思考,每一處精彩之下都是建築師的細膩心思。
最後再放一張我最喜歡的這個項目的照片和建築師本尊。
http://www.designindaba.com/sites/default/files/node/profiles/295/thomasheatherwickcreditelenaheatherwickhr.jpg
多高清大圖預警,國內外一些自己去過覺得震撼的建築,選取部分地方,都是自己拍噠~
香港篇
勵德邨
仰望一個圓柱形的筒子樓
《攻殼機動隊》斯佳麗老家
坪石邨
愛民邨
彩虹邨
中港城
賽馬會創意樓(我不會告訴你我沒睜眼睛)
日本篇:
銀座十字路口
千本鳥居
東急商城入口
琉璃光院
箱根神社
美國篇:
世界貿易中心車站
中央車站,黃金時鐘與十二星宮圖
曼哈頓大橋,仔細看它的「胯下」正好是海的那一邊曼哈頓紐約地標:帝國大廈
聯合國總部大會會堂
環球影城哈利波特園區
紐約圖書館玫瑰閱覽室
紐約大學圖書館大廳
南京篇:
金陵飯店
舊時王謝堂前燕,甘家故居
新街口Apple Store
最後壓軸的是北京,我看到好像沒人說故宮,其實大家不要妄自菲薄,走過不少地方,很少有建築能像故宮那樣給我以震撼。
北京篇:
三里屯旋梯
逃離地球,銀河Soho(這個我是我從上面扣的)
頸椎病預警~
手機左轉90度~
故宮全景
天壇祈年殿全景
太和殿廣場全景—你的故宮也許會更新,希望大家喜歡~
又增加了一些內部圖片和分析,以便於大家更好的理解和討論
說個當代建築:UN Studio ,大河南天才建築師 Ben van Berkel 在德國斯圖加特建造的賓士博物館。
當時我在斯圖加特打工,沒有詳細了解了背景資料就衝過去參觀剛剛建好的博物館。
其實外表並不是讓我最吃驚。畢竟建築雜誌也看很多了。
可是當我人已經站在大廳裡面,仔細端詳眼前的防火逃生平面圖的時候,發現我作為一個半專業人士(當時還是學生),在現場看著平面圖卻完全搞不清楚這個建築的平面走向的時候(簡單來說就是找不到北了),還是深深地被震驚了。
後來了解到是非圓形雙螺旋參觀路線 (賴特的古根海姆升級再升級版本), 平面形狀是三個變形的圓形交疊在一起,中間形成一個圓邊三角形的中庭大廳配合天窗,讓光線一直進到一樓。三圓疊交自然形成了三個展區。即入展區一開始先做電梯到頂層,參觀路線可以無限循環。
建築外觀的非線性造型,完全按照內部走向而形成,完美的內外合一的有機造型建築。我就算有了這個想法, 能梳理表達清楚就不錯了,他居然就這麼給建出來了。
當時我的心裡陰影面積應該不小
更新部分
結合平立剖圖還有草圖,我試著解釋一下內部空間
最初的思路,可以一筆畫出來的花瓣圖形。簡單一筆的圖案就可以表達出無限循環的概念和自然形成的三個展區。
三維模型草案來深化設計,可看到三展區和三角形的中庭大廳。
從平面圖和剖面圖中可以理解DNA雙螺旋的參觀路線設計。
參觀展覽要坐電梯到最頂層開始,電梯好比是時間機器,最頂層是賓士公司開始起步的時間。
一個參觀路線是按時間排序的 Mythos ,上面剖面圖中的1。
另外一個參觀路線是按照題材分類展示的 Collection, 上面剖面圖中的2
兩個路線在空間上是一虛一實,
Mythos 展區相對封閉,好像漫遊在時間隧道里。
Collection 展區很通透,可以參觀的同時看到博物館外面的賓士廠區,高速路和城市空間。空間無限蔓延。
請注意圖中牆壁上的數字。E 0 - 8 代表9 個樓層(在德國一樓是0, 二樓是1, 依次類推)。 M 1 - 7 代表7個Mythos 展區, C 1 - 5 代表 5 個Collection 展區。
這個展開圖可以看到紅色和綠色兩個路線。
van Berkel 稱 賓士博物館是結合了古根海姆的螺旋形流動參觀路線, 密斯在柏林德新國家博物館的開放式無柱空間, 還有蓬皮杜藝術中心的內部功能層和結構外露當作外皮裝飾 三為一體的設計
內部空間:樓梯
內部空間:中庭大廳(工地狀態)
內部空間:Mythos 展區
內部空間:Collection展區
這個賓士博物館形狀的莫比烏斯圈很好的解釋了建築師的腦洞。。。
最後是van Berkel自己的一些話
Ben van Berkel: 『The success of a museum structure depends upon the inventiveness and adequacy of its internal arrangement of spaces. It』s not the iconic face that makes a museum great. To explain the unique structure of the Mercedes-Benz Museum we compare it to three buildings that have made an enormous difference to museum architec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National Gallery by Mies van der Rohe in Berlin is characterized by large-span, column-free exhibition rooms. The same effect of free, unobstructed spaces flowing into each other is achieved in the Mercedes-Benz Museum thanks to its intricate load bearing construction. This construction system, in turn, is integrated with the circulation system, which takes up and transforms the most challenging museum structure of all: Frank Lloyd Wright』s Guggenheim in New York. The Guggenheim ramp circles down the inner core, but in the Mercedes Benz Museum the visitors take one of two interweaving spirals down. This circulation system, like Rogers』 and Piano』s Centre Pompidou in Paris is plac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building to enliven the surroundings and to make a compellingly inviting gesture to the public. The Centre Pompidou revolutionized architecture by making a play of the technical installations. The Mercedes-Benz Museum also elevates the installations to the status of architecture, not by exposing them but by incorporating them in an inclusive design philosophy.』
Ben van Berkel: 『The structure of the Mercedes-Benz Museum is based on a trefoil. The clover-leaf structure mathematically consists of three overlapping circles, of which the centre becomes a void forming a triangular atrium The semi-circular floors rotate around the central atrium forming horizontal plateaus which alternate between double and single heights. It is spatially complex; you can not see the trefoil from the museum. By using the strong design model we were able to organise ideas of infrastructure, exhibition spaces, programme and even structure. We looked at ideas of how, by moving through the chronologically ordered exhibition spaces from top to bottom, visitors follow the edge line of the building like a time machine. The line you follow becomes a wall then a ceiling and then a space, blurring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line, surface and volume.』
最後,做個廣告:17年開了自己的個人公眾號 - 趙德住, 定期寫一些關於建築,德國的文章,也歡迎關注我。
位於南極の極限建築-哈利六號
建築師的異想天開就真的在現實生活中毫無用武之地嗎?建築師可以將設計的觸角伸向南極並創造奇蹟嗎?AECOM的設計團隊用實際行動給出了正面的回答,證明了建築師不僅僅能實現技術與未來感的設計,還能用此設計輔助人類克服極端的環境,比如:在南極建造可以移動的「哈利六號」研究站
AECOM的終極口號:「Build to deliver a better world」
實現不可能的任務
「哈利六號」可以說是建築史上建成的最具挑戰性與技術複雜性的項目,它位於南極的最南端150米厚的冰架上。每年,冰架都朝大海方向移動400米,零下56攝氏度的情況下降雪量每年高達一米。因此,施工隊的工作人員只能選擇相對較暖和的夏季進行哈利六號的建造,即使藉助了各種現代施工機器,整個工程也耗時5年才完成。然而即使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營造,也從未發生過一起施工事故。
具有環境適應能力的「大長腿」
AECOM在「哈利六號」項目上,主要配合英國南極調研委員會(BAS)與Hugh Broughton建築事務所完成在交付、施工、操作與運輸方面具有可持續性的概念設計。在這些方面極具技術挑戰的內容包括如何應對極寒環境下的物資運輸、積雪清理、建築群移動以及經濟節能。
就像你將肚皮貼在冰冷的地板上會著涼一樣,每一個這樣的「巨獸」都有著四條粗壯的大腿。這些巨腿將研究室抬高於冰雪的地表,並且能在暴風天氣下藉由液壓伸長,讓研究室不斷長高遠離迅猛增加的積雪。大家也許已經注意到了哈利六號研究站是由一群形如藍色巨獸的建築物組成的,這些龐然大物到底是怎樣在雪面上移動的呢?為了方便拖車對研究倉的拖拽運輸,巨腿底部安裝了雪橇狀的腳掌。
合理舒適的功能配置
「哈利六號」是一個集生活與工作空間於一體的設計。從其組合平面來看,哈利六號建築群由8個可以隨意組裝和單獨運輸的模塊組成,從北至南依次分部為:兩個睡眠倉、一個指揮艙、核心的生活單元、兩個由戶外連橋聯結的能源倉與末端的兩個科研倉。
位於中段的紅色生活單元提供了各種文娛設施,科研人員可以在其中飲酒聚會、打撞球、上網、看書甚至攀岩健身。
其居住空間雖然相對狹小,卻也特別溫馨。保暖構造完善的科研單元也使得科學家們在此能夠安心收集南極的各種科學數據。「哈利六號」研究站可以供50人居住使用,其中包括科學家、技術人員、醫生以及廚師,這樣的團隊在南極考察中為全球貢獻了諸多關於氣候變化、宇宙氣象的數據。正是在「哈利六號」研究站中,英國的科學家們首先發現了存在於臭氧層中的空洞。
一脈相承的人類探索精神
「從我個人的觀點來看,哈利6號是一個改變我人生的項目。當你接手這樣偉大的工程時,你會驕傲地意識到自己可以實現不可能完成的任務」——AECOM工程師Peter Ayres
「對於我來說哈利6號是具有人文關懷的工程,人們激情滿滿的參與這個項目六年,為的是使哈利6號立足於冰原之上,全力將夢想變成現實。」——Galliford Try建造師John Hammerton
「哈利六號」的代表著人類科研與工程的雙項成就。AECOM的官網如此總結此項目的偉大之處:「這是設計、創新、施工與採購方面最精彩傑出的範例,因為此項目中客戶、設計團隊、施工隊和供應商之間保持了高效緊密的合作。設計和施工團隊不僅僅具有從其他領域轉換過來的獨特技術,甚至還能發展處一些列獨創的營造技術。」
設想一下,在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任由戶外風雪肆虐,科學家憑藉著人類的智慧創造的安全溫暖的研究站安心科研,在極地晴朗的夜空舞動的極光下和同事喝著紅酒暢談偉大的自然科學,那將是一件多麼具有超現實主義色彩美感的事情,然而這一切經由AECOM工程團隊的奮力投入,已經實現。
無論身為設計師或是對人類未來充滿美好願望的人們,都應該時刻保持著不泯的想像力,充分利用腦洞去暢想激動人心的人居環境的可能性,說不定哪天就實現了呢?
在美國,有這樣一座城堡,它號稱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有2.3萬名大兵和300多輛坦克日夜守衛著,即使是美國總統參觀,也需要簽署總統令,才能夠進入。
它就是代表了美國最高級別安保力量的,美國國庫黃金存放處—諾克斯堡。據美國財政部報道,這坐1936年建成的堡壘里,總共有36萬8千根金條,大約有4570噸重。
距離金庫幾公里外,就是美軍裝甲部隊的高級訓練中心,長期駐紮著1萬多名陸軍士兵以及300多輛坦克和快速襲擊車輛。
金庫就在上圖基地的後面,入侵者要想進入金庫當中,必須先要穿過萬人駐紮的軍事基地。即使有人僥倖得手,但在幾千名大兵和坦克的包圍下,誰能順利脫身?
就算是能穿過四周的美軍,來到堡壘外圍,這時你還需要穿越7道電網,以及躲避無數攝像頭的監視,而且在這7道電網附近,有數百名荷槍實彈的武裝警衛站崗。
假若你有007的本領,可以躲開數百名警衛的監視,真的成功的潛入到堡壘內部了,但這時還不能高興的太早。因為接下來你將面對的是24噸重的金庫大門,而打開這座門的密碼,分別掌握在8個不同人的手裡,而且只有這八個人同時在場時,大門才會開啟。
上面的幾個步驟,如果你都順利通過了,之後,呈現在你眼前的將是一個約有半個足球場那麼大的金庫。而且這裡每一塊金磚都重達16公斤,那這麼重的黃金,你得用汽車才能運的走吧,但別忘了門外還有幾百輛坦克車等著你。
而且金庫的外部澆築了750噸鋼,屋頂也得到了特殊加固,底部則是使用的2米厚的鋼板。金庫四周設有警衛室,附近遍布崗哨,據說堡壘本身進行了監察設計,無任何死角,每一個角落都可以被警衛輕鬆射擊。
正因為有如此嚴密的保衛設施,1939年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英國和法國等同盟國成員,紛紛將自己的黃金儲備送到諾克斯堡保存。還有傳聞講,英國把王冠上的寶珠還有大憲章的複印本等,都存放在了諾克斯堡金庫里。
迄今為止,美國只有兩位總統參觀過金庫:羅斯福和杜魯門。但是,他們都要簽署總統令,才能獲得進入。
諾克斯堡金庫唯一一次展現在世人面前,是在1974年,當時是美國政府迫於,黃金外流的謠言,而做出的無奈之舉。1974年,100名媒體記者在12名國會議員的陪同下進入到金庫中,他們親眼目睹了總重120億盎司的36236塊金條,並拍下了令人過目不忘照片。
除了總統和記者,還有一個特殊人物也來過這裡!
他就是神通廣大的007,不過是在1964年,拍攝《007大戰金手指》時。
最後,在領略一下諾克斯堡當地的民居風景。
------免費設計---分割線------
- 領取家裝免費設計,設計不花一分錢;
- 10000套家裝案例,秒變居家達人;
- 15種巧妙方法,讓你家再大20㎡。
戳這裡:家居設計 | 名額領取
7.19更新
【谷之教堂】
本月在東京的一場名為「grand projects」的主題展覽中,展出了一個石上純也設計的,位於中國山東日照白鷺灣的教堂模型。
這個建築足夠讓人吃驚:建築的寬度僅為1.35米,高度達到45米。從外觀上看,教堂形似一張輕柔彎折的紙張。
行人從入口走進教堂,天光從頂部狹長的開口射入,宛如山谷。也許在那一刻,你能看見上帝。
這個項目目前正在施工,在山東日照的白鷺灣,旁邊還有石上純也設計的森林幼兒園和藝術休閑街
【一個一噸重的氣球】
首先問一個問題:矩形在建築中的意義是什麼?以及「靜止」在空間中意味著什麼?
實際上這是石上純也在2007年在東京當代藝術博物館做的一個實驗建築,石上桑想在這裡探討的就是上面這兩個問題。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形形色色的矩形,從建築、場地、城市、房間、傢具、書籍、顯示器、電腦到行動電話,周圍所有東西似乎都是矩形的。自從有矩形的概念以來,人們就一直被它的形狀、特徵及與之相關的東西所吸引。然而,自然界中大多數已知事物又的形狀又都是圓形或球形。與圓形和球形獨立或自我封閉的屬性不同,矩形更易於和周圍環境建立關係,它們具有向各方面延伸的內在開放性。此外,許多情況下,矩形被用於設計時具有更大的靈活性。
氣球通常為圓形,當內部充滿氣體時,四周的薄膜保持了其內外壓力。如果填充的氣體是氦氣,氣球就會輕輕漂浮在空中。石上桑打算設計一個和建築一樣大的氣球,並讓這個巨大的氣球在寬闊的房間內遊盪。設計中用處理建築的方式處理和周圍環境的關係,讓這個漂浮在空中的大傢伙和它所在房間的牆體、地板和天花板建立聯繫。事實上,他們最終在房間和氣球之間獲得了一系列空間。如果氣球是球形的,它必然和已有建築沒有太大關係,因為它的形態太過獨立。這就是為什麼會醞釀出一個矩形氣球的想法。矩形氣球及容納它的空間將因此對等存在,使建築師可以通過權衡兩者間的多種關係來設計氣球與周圍環境之間的各個空間。
為了把標準的「圓形」氣球變成矩形氣球,必須採用一個完全不同的結構。與球形氣球使用的柔軟的薄膜結構不同,矩形氣球利用金屬桁架使之成型。這個矩形氣球高14 m、長13 m、寬7 m。結構建造完成後,氣球四周包裹上鋁板。最終,氣球的總重量達到1 噸。它已經不再是一個氣球,而成為建築的一種表現形式。從標準的球形變成矩形,帶來的必然結果就是氣球在諸多方面的建築化。
這個高五層的氣球所具有的結構可以讓它以肉眼察覺不到的速度在空間中輕輕移動。有時牆體和金屬物體之間的空間會被逐漸壓扁,有時也會出現金屬物體的角部觸碰到地板的情況。
因為氣球並未通過任何手段固定在空間中,因此它可以在空中到處漂蕩。氣球的移動非常輕微,完全感覺不到它的速度。物體和房間之間的空間所具有的穩定性,決定了它的位置。另一方面,空間的改變也是不可預知的,氣球在從一個位置移動到其他位置,從這一刻到下一刻的過程中不斷創造出全新的空間。
這樣一個新的景觀浮現在我們眼前,它源於時刻變化的室內天穹,這與天空的變換或四季的交替非常相似。這種變化不易被察覺,但必然時刻都在發生。
建築空間作為氣球飄蕩的結果也以同樣的速度發生移動。它的速度慢得出奇,與汽車、火車或飛機完全不同。氣球會逐漸老化、褪色,也會發生輕微的傾斜。在人們意識到之前,它已經從當初建造的位置上升到全新的高度。這種不可見的流動特徵是建築空間內在豐富性的源泉。不同元素之間的和諧創造了我們眼前複雜的場景,這種場景具有超越建築師意圖的吸引力。因為看不到它的漂移運動,人們只能感覺到始終存在的各種元素的複雜組合,雖然它們實際的共存關係是短暫的。換句話說,建築中的「靜止」是多種元素融合的結果,但它們都在以肉眼不可見的速度發生變化。
原載於elcroquis 182:克里斯蒂安·克雷茲與石上純也專輯
當時我在公交車上突然驚醒,就看到了眼前一片二維的玻璃牆直衝雲霄,冷汗一下就被嚇出來了,一瞬間以為自己穿越到了其他維度。永生難忘的經歷……何止是吃驚,簡直就是驚!呆!了!當時看到的和這張照片的角度非常相似,不過因為是照片的緣故,不能完全重現那壯觀的景象。我盯著那面「牆」,直到公交向前移動些,看到了三維立體的樓,才緩過神來。原來是這樣:
這就是新加坡的"The Gateway"(新門廣場),外號紙片樓. 平面圖和三維模型張這樣:
目測尖角角度四十度左右,從而在某個角度看上去只是一面牆,沒有厚度。
沒進去過這個建築,不過聽說在這裡工作的校友提起每次印尼地震的時候,震感都特彆強烈。結構設計誠不我欺也。
---------------------------------------------------------------------
謝謝大家,贊漲的好迅速,再補兩張其他角度的。
圖片來源:
圖一:
http://www.wired.com/2013/01/building-of-the-week/
圖二:
http://www.captainsvoyage-forum.com/forum/club-international-things-from-around-the-world/the-world-pilot-guides/89-building-architectural-thread-favorite-architectural-features
圖三:
https://commons.m.wikimedia.org/wiki/File:The_Gateway_massing_model.svg#mw-jump-to-license
圖四:
https://commons.m.wikimedia.org/wiki/File:The_Gateway_8,_Singapore,_Dec_05.JPG
谷歌街景截屏
多圖預警!!
媽蛋,當時我就震驚了。居然還真有人把房子修到海里去!
算是迪拜水下酒店的簡陋版,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間水下客房,比迪拜水下酒店要早,是世界第一間水下客房。
來張航拍圖
室內還是比較簡陋,不比一般的出租屋好多少.....因為是淺海,所以就直接用鋼索固定了。
從室內,能看到很多小魚(女主:拍照那位,已經被扔到海里餵魚了)
圖片來源:與海洋的親密接觸
————————————————我是更新的分割線——————————————————
其實我不是很懂他們這些搞藝術的。
這是義大利都靈的森林公寓,由建築師Luciano Pia設計。
我水平有限,就不做過多解讀了。第一眼看上去,腦中立馬閃現了「鋼鐵森林」四個字。
建築的結構複雜,總讓人有種說不上來的感覺。我不知道該用「美」還是「丑」來形容它。
來張細節圖,是不是感覺像荒廢很久的房子長出了青草....
平面圖收尾
圖片來源:真正的鋼鐵森林
————————我來更新啦——————
很高興大家能夠喜歡這些建築,今天來更新一套養眼的。
這是日本一位建築師的作品,我第一眼看到這建築的場景,就像是段譽遇到了神仙姐姐.....原來冰清玉潔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來形容房子。
建築整體由三個部分構成,一個空間構成一個區域,有客廳、卧室、生活區。
門前的檸檬樹
最後來看看室內的軟裝設計,也是以簡潔為主的。
我又不要臉的來求贊了~~有人看,我就會一直更新下去滴。
圖片來自:這房子,冰清玉潔加拿大 Habitat 67 集合住宅
以色列建築師薩夫迪 Moshe Safdie 設計的,當時他只有23歲,是為1967年世博會而建的。
加拿大蒙特利爾聖羅倫斯河畔的住宅小區,是這個城市的地標之一。遠看就是一個集裝箱碼頭啊有木有~
將354個方形盒子預選製作好,然後再將每個單體像集裝箱一樣碼在一起,最終構成158個單元。
由於當地居民搬離的原因,Habitat 67曾一度被閑置,直到上世紀70年代。直到有一位加拿大籍華裔設計師買下這裡的四套單元,將其中兩處單元的內部修繕設計一新,作為自己的寓所之後,有越來越多經濟實力雄厚並珍惜它特殊價值的購房者選擇搬進這裡。Habitat 67由原來的社會福利住宅陡然變成望塵莫及的高檔社區。
以下是其中一個案例:設計師Byron Peart 和 Stefan Weisgerber將其改造的現代主義居所。
謝謝觀賞~
震撼我的那一束光
Church of the Light, Osaka, Japan
大阪茨木春日丘教會,光之教堂
————————————————————
第一次看到光之教堂,是在大一的設計課上。教室里,遮光簾圍得密不透風,黑暗中只有幻燈片,一張張地閃。課程講完,老師停下來說,還有時間我們講點別的吧。在大家嘰嘰喳喳議論中,她打開一個文件,彈出來了光之教堂。突然所有人就沉默了,那黑暗裡唯一發亮的十字形光,刺人眼睛。
初入設計領域的我,看到了前無古人的,用自然光做成的十字架。以缺失來突出重點,以虛勝實,頗有太極陰陽互補,道家「損有餘而補不足」的意味。那是我第一次發現,原來建築可以這麼沉默不語地給人震撼,直擊內心。
它是平淡課堂里的刺,是清湯里的一抹調味,拯救了這沉悶不堪的一節課。
光之教堂的設計者,日本著名建築師安藤忠雄,一個自學成才的建築師,善於在建築空間里營造傳統的詩意。如果把建築比作一架鋼琴,有的建築師側重表現這架鋼琴,而有的建築師側重表達鋼琴演奏出的音樂。沒有高低之分,一切只看觀賞者的喜好。安藤忠雄,就是這樣一位善於用毫不起眼的鋼琴,演奏動人旋律的高手。
1965年,23歲的安藤忠雄在歐洲環遊。而拜訪勒·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讓他第一次體驗到光的力量。
原本是懷著朝聖目的而滿心期待步入朗香教堂的安藤,卻僅僅在一個小時之內便逃離現場。教堂內部,各個方向射來的強烈、甚至是充滿暴力的光,讓習慣了日本室內溫柔平和的光的他十分不適應。在《安藤忠雄都市彷徨》里他寫道:
「所謂建築的光,是具有顏色、溫度、質感與深度並左右著人類精神的一種存在。例如,代表日本住宅的書院和數寄屋建築,他們的光源是從下反向照射。直射光被屋檐和拉門遮住,經迴廊及庭園的反射,將人溫柔地包圍著。對於已經習慣親近這種光的我,朗香教堂的光就好像是會驅使我陷入『思考的混亂』的強烈存在。」
二十多年後,一次偶然的機會,安藤忠雄得以設計一座能夠和朗香媲美的教堂。這座教堂把他的建築語言推向新的高度,也成為了他的代表作。
提前約好時間,從大阪坐車來到茨木市,然後步行來到春日丘教會,光之教堂,從外面看就是個簡單的混凝土箱子,隱在樹叢中。在入口登記之後,就進入了教堂內部。除了正對面的十字架、四周清水混凝土的牆、玻璃、祭壇和長椅,沒有任何多餘的裝飾物,簡潔到極致。
從入口階梯而下,朝著光走,祭壇就在最末端,最低處。桌上放著幾本小書,側面一行字,「茨木春日丘教會」。
關於這個層級向下的處理,安藤在演講中提到:「我很在意人人平等,在梵蒂岡,教堂是高高在上的,牧師站的比觀眾高,而我希望光之教堂中牧師與觀眾人人平等。這裡的台階是往下走的,這樣牧師站的與坐著的觀眾一樣高,消除了不平等的心理。這也是光之教堂的精華所在」。
坐在教堂的長椅上,體會最簡單的幾何形體和最強烈的表現形式。光在時刻變化,眼前慢慢明亮,又慢慢黑暗,直到你的身心完全沉靜。遊人來了又走,腳步聲響了又停,而你毫不覺察。影子用它的移動提示著,這來自自然的對話。暗影中,突然光線亮起,筆直地穿透十字,直達內心,為每個靈魂照亮軀體。
清澈純凈,一場光的洗禮。
(完)
LAD的五個小建築。
個人非常喜歡這個建築事務所,
他們的作品有種蜜汁輕盈脫俗感,乾淨純粹得不得了。
沒想到感興趣的同學這麼多,私信不一一回了
我就直接把平剖圖都放在答案里啦~
—————————————————————————
The dwellings never contain more than two bedrooms, and interior spaces are minimalistic. beyond direct functionality, the houses are realized as artifacts or as machines for observing the surrounding panorama.
大概意思就是:住宅簡約無多餘室內空間,房子是實現觀察周圍景觀的工具。
Aesthetically, they are based on the distortion of a simple geometric figure, where each manipulation corresponds to a panoramic view from within the interior space, framing nature and allowing for contemplation of the landscape. this characteristic underlines the iconography of the concepts: the dichotomy between nature and edifice.
純粹的幾何外形,意在強調建築與自然的二分法
villae minimae #1
LOCATION: Sapri, Province of Salerno, Italy
DIMENSION: 230m2
concept
plans
elevations
villae minimae #2
LOCATION: Perugia, Umbria, Italy
DIMENSION: 85m2
concept
plans
elevations
villae minimae #3
LUOGO: Province of Antalya, Turkey
DIMENSIONE: 150m2
concept
plans
elevations
villae minimae #4
LOCATION: Località Trecchina, Basilicata, Italy
DIMENSION: 175m2
不是很明白這個小住宅的結構。。。
concept
plans
elevations
villae minimae #5
LUOGO: Kish Island, Persian Gulf, Iran
DIMENSIONE: 200m2
concept
plans
elevations
看了評論區,又找了事務所對於項目的一些介紹。
Beyond to pure functionality, we were explicitly requested to think of these projects as artifacts, or as machines for observing the landscape.
The projects have in common a provocative and utopian approach.
「除了純功能,我們明確要求把這個項目當成人造產品或者觀景的機器。」
是不是很耳熟,有沒有想起柯老的「房屋是居住的機器」。
「這個項目是種挑釁,或者說偏烏托邦的做法。」
所以,說這是沒法欣賞的美的,可以理解。
但是說像亂扔的垃圾和破壞自然景觀的,恕我不能苟同。
前者的比喻讓我想起服裝設計的老師曾經說,有時候無法直接評價審美能力的時候通過看一個人的審丑能力就可略知一二。
後者「破壞自然景觀」和「對欣賞自然景觀造成一定影響」,這是兩個概念。
是時候貼上我們學校了……
推薦閱讀:
※伊東豐雄、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三人的建築風格有哪些相同與不同之處?
※如何評價天津濱海圖書館?
※中國古典園林有哪些元素常被運用在現代景觀設計或建築形態之中?
※從建築師的角度如何評價蘋果公司新總部 Apple Park?
※全玻璃透明的蘋果專賣店如何解決強烈的太陽光射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