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哪些人品很差而個人成就很高的名人?

哲學家,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都可以

姐妹問題:個人成就非常高而且人品好的名人有哪些? - 歷史

歷史上有哪些名人實力人品都差但就是特別幸運?

相關問題:曾經做過中學老師的名人有哪些? - 教師 - 知乎

鏡像問題:歷史上背負罵名但人品優秀的人有哪些?


我這行的祖師爺:愛迪生

最然成就很高,但這人品啊,真是差到人神共憤了。
只要特斯拉開發布會,他就派人去搗亂,在會場里高喊:這東西要爆炸啦。然後在附近辦自己的發布會,拿交流電電貓貓狗狗,給人說你看特斯拉的交流電這麼一電,狗狗死了,我家直流電這麼一電,沒事吧,哎你看,沒事。直流電就是好,用什麼交流電。
馬克沁大名鼎鼎吧,他原來是做氣體放電燈的,在一次市政項目投標中和愛迪生進行了直接競爭,於是這梁子又結下了,在米國被逼得走投無路賣掉公司遠走歐洲,發明了震驚世界的馬克沁機槍……

總之一句話,誰敢擋著他發財,他就敢整死你。

當然,歷史規律不容改變,愛迪生最終依然無法阻擋交流電的普及,氣體放電燈的使用……

卧槽不是吧我第二個過500贊的回答出現了!
謝謝大家!補充一點電燈泡的事,電燈泡不是愛迪生髮明的,最早電致發光的東西叫「電燭」,但是這東西眩光太高,眼睛受不了。後來有了用燈絲熱致發光的思路,初期的問題是燈絲壽命太短,無法使用。
愛迪生在實驗了數千種材料後確定了碳化的竹絲作為燈絲材料可用上百小時,讓電燈泡頭一次實用化。所以他的貢獻,和瓦特一樣,是改良燈泡,並非發明燈泡,不過這個改良比發明還重要。
鎢絲是後來才出現的,後續白熾燈的改良還包括添加鉬粉,玻殼內真空/填充氮氣/填充惰性氣體/填充鹵素,改良燈腳等。

9.29補充,贊過2000了我自己都不敢信。
其實人品和成就是兩個維度,特別是理工科這種並不依賴私德的領域。我覺著問題不是出在這些人,而是我們小時候接受的人文教育是臉譜化的、非黑即白的,如果是偉人,就哪哪兒都好,沒有缺點,偉人寫錯字,那能叫錯別字么,那叫通假字,而壞人就是哪哪兒都壞,沒一點優點,敢復辟帝制你就是壞人,從你生出來第一天起你就是壞人,所做的沒一件好事,幫忙推翻滿清就是為了自己想當皇帝。
事實上,課本上的這種人千年難遇,絕大多數人都是優缺點並存,甚至優缺點都異常強烈的。

2015.12.5 總算過3000贊了咩哈哈哈哈哈 通假字這是一個梗,這個梗里的偉人是特指中國近代一個偉大的作家,我的偶像,並非泛指的~~


畢加索。
不知道算不算人品不好,變態肯定是有的。
畢加索一生艷遇無數,大多是老牛吃嫩草,但這不是重點。
朵拉,是一位28歲的女性天才攝影家,她跟54歲的畢加索在一個咖啡館相遇,並為對方的才華與魅力所吸引。兩人在一起後,她被畢加索的粗獷熱烈的性慾及偶爾的溫情所折服。從此,朵拉也走向了她一生的「毀滅之旅」。
《裸體梳妝女》,是畢加索創作過的最為凶暴凄慘的婦女形象,而其原型便是朵拉。他把朵拉打得遍體鱗傷後,然後從眼前的血腥與絕望,找尋他創作的靈感。

事實上,從1939年到1940年間,畢加索的畫作有超過2/3的比例在畫畸形扭曲的女人,而在此期間,朵拉多次被畢加索打得躺在地板上不省人事。
畢加索為了完成他的《哭泣的女人》,使盡渾身解數,讓朵拉凄厲的號哭。打,罵,羞辱。最終,他得以創作完成這幅畫。

更可怕的是,畢加索,不是一個專一的男人。他與此同時還勾搭上另一個未成年少女,瑪麗。之後的日子裡,他經常饒有興趣地旁觀這兩個情人爭風吃醋,拳打腳踢。當朵拉被瑪麗打出滿嘴的血,袖手旁觀的畢加索更有激情去創作他的巨型油畫,來譴責人類鬥爭的恐怖。。。。恐怖。
後來,兩人都被畢加索拋棄。然而畢加索神奇的魅力,讓兩個不幸女人即使在被拋棄後已然不得安生。朵拉的餘生一直留在她與畢加索的種種過往中,珍惜畢加索留給她的每一樣東西,塗鴉,餐巾……彷彿靈魂脫殼,晚年凄涼。
而瑪麗曾經為畢加索生過一個女兒,然而由於畢加索是有婦之夫的身份,女兒當時得不到法律的認可(待考證)。畢加索死後,瑪麗在自己與畢加索相識的五十周年紀念日,上吊自殺。床頭,是一張印有畢加索訃告的舊報。
以上。


說周立波的。。。他哪裡有多高的個人成就。。。

我就回答了這麼一句話。。。就這麼多贊。。。看到這麼多人都討厭他我也就放心了。。。

----------------------------------------------
卧槽!他真的火了!


看了一圈居然沒人提渣男界的泰斗:郭沫若。

民國渣男排成排,能湊一個師,但是論資排輩的話,什麼胡適徐志摩見了郭沫若都是要雙手獻上膝蓋的。郭沫若的渣絕對大魔王級別的。俗話說:「一怕流氓有文化,二怕渣男說情話」,郭沫若這輩子這兩句話都佔了。周恩來給他主持第三次婚禮,勸他「我希望這是你最後一次結婚。」這也算是牛逼透了吧。

這麼說吧,第一個老婆是封建社會的,不是你選的,徐志摩和魯迅都是這種情況,理解。他把人家睡了跑去日本了,這個女人贍養他父母一輩子。

到日本去睡了個日本護士,跟人家看一晚上月亮,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許諾把人家帶回井岡山。然後這女的給他生了五個孩子,然後他妓嫖染了病染給了這護士。然後老婆孩子都不要回國了,這女的後來到中國來找他,知道他早已經跟別人成家,也不怪他,怪日本帝國主義....被記者採訪時候特別慘,然後她把郭四個兒子一個女兒培養成啥了?

長子:郭和夫是中國科學院的著名化學物理學家。

次子:郭博是建築家和攝影家,上海市政府參事室參事、上海宋慶齡基金會理事、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及上海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

三子:郭復生(亦叫佛生)是中國科學院動物所工程師。

女兒:郭淑瑀。郭淑瑀後來與林愛信結婚,生一女林叢。林叢後留學日本,歸化為日本籍,改名藤田梨那,現任日本國士館大學文學部中國文學教授,參與創立日本郭沫若研究會。郭淑瑀與林愛信的兒子林靖,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

四子:郭志鴻是中央音樂學院客座教授,鋼琴家。

晚年還是中央安排下跟郭沫若見了一面.....死後還給中國捐了500萬日元。他就是郭安娜,大家可以百度下,簡直好到可以上感動中國。

回國後睡革命同志,中國的美女肚子搞大又不要了,懷孕的美女受不了自殺了。

彭漪蘭(安琳),南昌起義途中的「革(和)命伴侶」,1927年10月底,起義失敗後回到上海,在內山書店樓上同郭度過短時「蜜月」後被拋棄,下落不明.

然後他又搞美女的妹妹,美女的妹妹也是真的愛他愛的要死(是不是賤骨頭。),給他生了四個男的兩個女孩,然後晚年也上吊了....

然後他又跟另一個革命同志曖昧.....除了這幾個有名字的,還有一個給她染花柳病的妓女,誰知道他這輩子睡過多少女人。

話說他的孩子面對記者都說自己爸爸渣,這得是有多渣。

先說個人成就,來自百度百科:

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 、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 、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
1914年,郭沫若留學日本,在九州帝國大學學醫。1921年,發表第一本新詩集《女神》; 1930年,他撰寫了《中國古代社會研究》。 1949年;郭沫若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會主席。 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主任、歷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長、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主席、中日友好協會名譽會長、中國文聯主席等要職,當選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二、第三、第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然後我們開始聊他有多渣

這是打倒四人幫之前,寫給江青的的詩:

《獻給在座的江青同志》
親愛的江青同志,你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你善於活學活用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
你奮不顧身地在文化戰線上陷陣衝鋒
使中國舞台充滿了工農兵的英雄形象

打倒四人幫之後他的詩是這樣說江青的:

《水調歌頭*粉碎四人幫》

大快人心事
揪出四人幫
政治流氓文痞
狗頭軍師張
還有精生白骨 自比則天武后 鐵帚掃而光 篡黨奪權者 一枕夢黃梁 野心大陰謀毒 詭計狂 真是罪該萬死 迫害紅太陽
接班人是俊傑
遺志繼承果斷
功績何輝煌
擁護黨中央

你們見識了這貨的見風使舵了吧,但跟他的情史比起來,這簡直不值一提.....可以寫連續劇。

二十歲他奉父母之命,和蘇溪張家的姑娘瓊華結婚。以為新娘子會像三嫂一般美麗清新,哪料大失所望,且不說三寸金蓮,掀開新娘子的頭巾,朝天猩猩鼻孔。第二天隨新娘子回家,發現她還抽水煙,更增了他心裡的不快。這兩天的婚禮,對他來說是名副其實的「結婚受難記」。

張瓊華從入門的第一天起,就嘗到了「無夫即無主」的難處。婚後第五天,鬱鬱寡歡的他便坐船去成都了。這一年的暑假曾回家居住,但他每天晚上都睡在廂房的長凳上,絕不和張瓊華同房。她便作為有名無實的郭沫若的原配妻子恪守婦道,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活寡婦,一個地地道道的封建婚姻制度的犧牲品。

但這位被重重封建禮教緊緊束縛的女子,獨守閨房,孝敬公婆,對郭沫若從未產生過哀怨的情緒。於1980年在孤獨中病逝,高壽90歲。

1916年8月初的一天,郭沫若從岡山來到東京。他來到陳龍驥曾經住過的京橋區聖路加病院,在潔白又寧靜的走廊里,無意中見到了一位年輕的護士。她的身高約有1米67左右,體態豐潤,皮膚白嫩。這就是佐藤富子。既在國內飽受包辦婚姻之苦,又在異邦備受欺侮之痛,這時的郭沫若恰如在苦難中遇著了聖母瑪麗亞,萬分感動。

郭沫若當即給佐藤富子表白了自己的心跡:「……我在醫院大門口看見您的時候,我立刻產生了就好像是看到聖母瑪麗亞那樣的心情,我愛上了您…」他把心中蘊蓄已久的話鼓足勇氣說了出來:「市谷的女醫學校每年3月招生,時間緊迫,病院里整天忙碌不休,沒有準備的餘暇。我看你索性把病院生活早早犧牲了,同我到岡山同居,一面從事準備,好不好?」

佐藤富子答應了郭沫若的要求。郭沫若得到了佐藤富子的愛情,多年來心中無限大的缺陷,終於得到彌補。他給她取了個聖潔的名字:安娜。

為這,在他們的第一個兒子出世後,佐藤甚至與父母斷絕了關係。但這段浪漫甚至富有一些傳奇色彩的愛情故事,最終以安娜的人生悲劇而告終。因為郭跟一個妓女好上了,然後染了性病,傳給了安娜。因為這個事,他被周恩來嘲笑....

安娜不同於張瓊華。我們可以說張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造成的封建包辦婚姻,你逃婚也好,拋棄也好,無可厚非;而與安娜是自由相愛結合的,理應永遠忠誠。然而他不。他不僅在婚姻存續期間就與安琳、與於立忱等發生婚外情,去妓院嫖娼,而且從1937年始,借回國之機,把安娜連同五個孩子一起徹底拋棄,另尋新歡。

當《改造日報》記者陸立之先生於1947年前往東京安娜住處時,面前一片慘景:室徒四壁,空無一物,全家僅靠一點山芋充饑。見中國的記者到來,安娜涕淚交流,哽咽難語,她只能斷斷續續地泣訴:「鼎堂他不應該是這樣。自從他走掉之後,我們,我和孩子們都為他擔驚受怕,他卻音信全無,把這個家全忘了。如果說是戰爭阻隔,信息不通,這也是借口胡說,這裡還是不斷的有中國人的消息,我就讀到過他回去後寫的一篇文章叫做《在轟炸中來去》,說自己光榮?……

後來,1978年6月,郭沫若逝世後,安娜甚至連追悼會的新聞報道也沒有看。安娜膝下的子女,對郭沫若更是不敬而遠之。二兒子郭博曾在記者面前這樣評價父親:「對於家庭,郭沫若是個罪人。」一言既出,四座皆驚。

安娜後期一個人帶了5個郭沫若的孩子.....死後給中國捐款500萬日元。

現在許多專家學者將原因歸結為郭沫若的私生活問題。確實,這裡不多詳述。典型的案例如:南昌起義途中的「革命伴侶」安琳。

郭沫若在廣東大學任文學院長時,安琳在預科讀書。一個是師長,一個是學生;一個是著名的詩人,一個是風華正茂的女青年。在校園裡,在各種集會上,他們兩個人時常見面,但並沒有直接的交往。頭年10月,安琳由廣州來到武漢,在郭沫若領導的政治部工作。其時,郭沫若已經升任政治部的副主任,軍銜是中將。當時武漢盛行著一種「要戀愛」的風氣,「單身女子若不和人戀愛,幾乎罪同反革命——至少也是封建思想的餘孽。」

1927年10月,起義失敗後回到上海,在內山書店樓上兩人度過短暫的蜜月時光,後來此事無疾而終,安琳下落不明。

「三年前,他拚命追求我,說他和安娜根本沒有感情,更談不上愛。他說自從愛上了我之後,他下決心要擺脫安娜,正式提出離婚,然後和我結婚,可是自從我受騙懷孕之後,他的態度突然改變,對我冷淡,吞吞吐吐敷衍我。肚子里的孩子已經三個多月了,他要我把孩子拿掉。這時我才大覺大悟,才知道他原來是寡廉鮮恥的,人格掃地的大騙子。我恨透了他。大姐,我實在無臉面見人了,我要自殺。我對不起父母,對不起國家,對不起朋友,我一切都完了。」

郭沫若在日本玩得更大的當屬和於立忱之間的一段情。於立忱出身於名門,是民國初年要人岑春煊的外甥女。出身於書香門第的於立忱,亭亭玉立,大家閏秀。作為《大公報》記者,大約在1934年被報社派駐東京。在東京的日子裡,郭、於兩人過從甚密,據說於立忱後來參加東京的示威遊行,高喊反日口號,被日方驅逐。

在回上海不久的1937年5月,於立忱突然自殺,留下了「如此家園、如此社會、如此自身、無能為力矣」的絕命詞。於立忱之死,至今仍是一個迷,但與郭沫若有密切關係,這點不容置疑。據謝冰瑩的回憶,於立忱曾經為郭沫若而墮胎,郭沫若拚命追求於立忱三年,口口聲聲稱與安娜沒有感情,決心要擺脫安娜,但於立忱懷孕後,郭態度突然改變,吞吞吐吐敷衍。

好像是命運的安排,郭沫若從日本回到上海後不久,便與小他24歲的於立群相識了。第一次見面,於立群給郭沫若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僅僅20來歲,梳兩條小辮,穿一身藍布衣衫,面孔被陽光曬得半黑,就和鄉下姑娘那樣。作為一名女演員,她在電影界已經能夠自立,卻絲毫沒有感染到時髦氣息。言談舉止穩重端莊,絕無一般女明星的輕浮與淺薄。

郭沫若之所以對於立群一見如故,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這人是自殺的那個於立忱的胞妹。

他們共生四男二女,於立群1979年3月縊死於北京故居。

黃慕蘭(1907——),郭的早年密友,大革命時期的一代風流,武漢市黨部婦女部長,尚健在,定居山西省。北伐前夕,黃慕蘭逃婚後在漢口投奔宋慶齡、何香凝領導下的婦女運動,19歲擔任了漢口婦女部的部長,她不僅人長得漂亮,而且有文化、交際廣,有魄力,在武漢三鎮很出名。很多優秀男士都對她展開了追求。郭沫若把她化身為長篇小說《騎士》中的女主人公金佩秋。據說茅盾寫《蝕》也借鑒過她的故事。

民國渣男我覺得郭沫若可以排第一,後來自己的十幾個孩子輪番著都說自己禽獸他也算是功德圓滿了。

-----------------------------------------

參考資料:

張瓊華(郭沫若原配夫人)_百度百科郭安娜_百度百科

郭沫若得花柳病:郭沫若,冠冕堂皇的「花心大蘿蔔」轉《郭沫若傳》北京文藝版。

於立忱_百度百科援引《於立忱之死》,《傳記文學》第六十五卷第六期,1984

於立群(郭沫若夫人)_百度百科 中說於立群和郭沫若的婚禮是由周恩來主持的,周恩來對郭沫若說;希望這是你最後一次婚禮了。

黃慕蘭:郭沫若經歷過幾段感情,郭沫若擁有過幾個妻子,郭沫若擁有幾個子女中援引《郭沫若傳》北京文藝版,1988)


老早之前評論里回復別人的一句「感覺像是有性功能障礙的文藝青年」被舉報刪了 有點搞不懂怎麼不友善了 如果寫在答案里被舉報 那我就——只好自己刪掉咯 欣賞顧的你們很棒棒呦
我是這麼想的 「殺了人是殺了人 有才華是有才華」這種想法的 請不要開上帝視角 比他有才華還不殺人的還是有的 關注下我另個答案嵇康啊(帶一波) 讓我們試試換位思考 謝曄沒有才華所以無所謂么 不過沒一點慧根應該也是欣賞不來顧城才華的 如果沒有被顧套牢 謝曄可能會是什麼樣的人呢 最差也不過是被「親人」殺死吧
如果還是有不同想法的 那我也尊重你 我們都是針扎不到的人 誰比誰高尚呢


—————————————————————————————

原答案如下

放圖

大自然的搬運工

顧城殺人這一事實判斷為真,價值判斷當年在紐西蘭的法院也有定論。搞不懂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還在迴避這一事實,難道作為有才氣的人就理應支配別人的生命么

可以搬運一下么?

承認顧城殺人,到底犯了誰的忌?

發布時間:2013-10-17 04:07:03 | 時代周報 | 255期 | 評論 (0)

1986年12月,詩人顧城與作家謝燁夫婦於成都。 FOTOE供圖
本報記者 黃佟佟

2013年10月8日,詩人顧城二十周年死忌。媒體及顧城生前友好紛紛發表文章表示懷念,與美好空靈的詩人形象背道而馳的,正是他亮斧子殺女人這個場面。為了讓這不和諧變得和諧,顧城殺妻的事實被媒體弱化成了「與妻謝燁衝突致其受傷倒地,顧城遂自縊,謝燁後不治。」(《新京報》)這種說法中庸而喪失了傾向性,將悍然殺人的事實洗白成了庸俗的夫妻衝突。二十年後,不明所以然的年輕讀者想必不會厭惡一個只是和妻子發生了衝突的男詩人,心軟的人恐怕還要一掬同情之淚。

顧城的朋友、女詩人舒婷更在財新《新世紀》上發表一篇《燈光轉暗,你在何方?》,文章結尾說道:「結局永遠無法挽回,無法遺忘。只有謝燁有權寬恕。我深信,她已經寬恕過了。」真是千古奇句。殺人者的朋友居然替死者發言,說她已經寬恕?而京城某著名詩人更在微博上宣稱:所有說顧城是殺人犯的女人必是婊子!說顧城是殺人犯的男人必是流氓!所有說顧城殺妻的人都是道德審判……

中國之事,站隊為大,站錯了隊,永世不得翻身,眼看承不承認顧城是殺人犯也已經成了一條區分線:線的這邊是愛才的善良的人們,線的那邊全是婊子和流氓。不好意思,就算冒著當婊子的危險,我也得說一句:顧城的確是一個殺人犯。這是變更不了的事實,當年紐西蘭的報紙和法院都稱顧是「murderer(殺人者)」。一個真的勇士,要敢於直面慘淡的現實,就像都承認顧城的詩寫得好一樣,同樣也應該承認他是個殺人犯,這讓顧城的存在更真實更具體,非但無損於他的天分,倒反證明了人性的複雜和生命的不可確知,使得詩之於世間的存在,顯得更有意義。

為何認為顧城是殺人狂就成了婊子流氓就成了道德審判者?顯然,這一說法犯了某些人忌。犯了什麼忌?不如先回顧一下顧城這個人。

顧城,天才詩人,同時也是男人,是丈夫。二十年後,好友們的回憶更多地拼湊出了作為丈夫存在的顧城。他是個大孩子,這是最多人的共識。一切要以他的個人意志為主,他餓了,就會洗劫朋友家的冰箱甚至搶奪兒子的吃食。他冷了,就要馬上去商店買衣服,不然就坐在地上。他不喜歡妻子買東西,也不喜歡她做飯,因為這有違他田園生活的理想……在他和謝燁的婚姻生活里,他是絕對的主人,是一個附著在謝燁身上的巨型寄生蟲,雖然百無一用,但還在用他敏銳的大腦指揮女人奔跑。在精神上,他更是「光芒城堡里的偉大的可汗」(顧城自稱),謝則是不可或缺、全心全意替他幹活的侍女。顧城和謝燁的這種關係,通常被稱之為攫取者與供養者的關係,這在藝術家的婚姻中極為普遍。攫取者通常是男性,他們富有才華,於是憑藉才華無限度地索取愛與關懷;供養者通常是富有奉獻精神的女性,作為上世紀80年代最典型的文學女青年,謝燁仰慕天才,陪伴在側,打點一切事務:開車,做飯,交際,把他說的話錄下來唯恐遺漏,吃植物,把剛出生不久的兒子寄養在別人家。

問題是,攫取者與供養者的關係只是一種短暫的平衡,極度不平等的關係最終會在某個時間點爆破,爆破的通常情況是供養者越來越不勝其負,不勝其煩。面對顧城這個越來越龐大、越來越蠻橫的被供養者,謝燁堅持了十年,最後投降了。她可能愛上了新人,也可能沒有,反正她準備撤了。她先是天真地想讓英兒接班,千方百計地把英兒從北京辦過來,欣然接受一男兩女的生活格局。但英兒顯然不是謝燁,她也是一個攫取者,是個平常人,沒有犧牲全盤的勇氣,她跟洋老頭走了。但謝燁還是要撤,顧城這下慌了。

漢學家顧彬一針見血地說過,「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若沒有謝燁,顧城便失去了生活能力,作為詩人也是不可思議的。她謄寫和審編了所有那些讓他出了名的稿子。他只能通過她說話,失去她,也就等於失去他的語言和他自身。他知道這點,而她也肯定知道」。所以,顧城在遺書上寫,「燁要跟別人走,木耳我也得不到。媽媽,我沒法忍了」。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攫取者仍然認為供養者應該無償地奉獻給他。如果不,就是欺騙,如果不,他就要亮出斧頭。

作為詩人,顧城極富天分,作為男人,顧城極度自私冷血,不承認甚至反感人們提到顧城是殺人犯的人其實都暗自認同這樣的邏輯:如果一個人富有天才,那他就有權利剝奪他人的生命,如果不承認這種邏輯,就是一個道德審判家。在這種邏輯後面,我看不到任何的正義,我只看到了比顧城更可怕的自私和冷血。如果可以把一場殺戮美化成神話,將一名精神患者詩意成天使,這無疑是一種病,一種獨屬於文人和文藝青年的病,極度弱智,相當偽善。

【哀謝燁 】

作者:蘆笛

剛才在網上逛,愕然見到新華網推出《紀念詩人顧城逝世20周年 首部紀錄片將播》的報道,震駭失語久之:新華網怎麼不推出《紀念政治家希特勒逝世68周年》的專題報道來?

顧城當然不是希特勒,但同樣是罪犯,雖然犯罪規模小到不可勝計,但仍然是殺人犯。一個殺人犯畏罪自殺,居然也能蒙新華網隆重紀念!為什麼?就因為他據說有才氣,有名氣,有炒作價值?莫非殺人犯的才氣、名氣以及其他什麼鳥氣,竟然可以沖銷他的滔天大罪?莫非這些不相干的鳥氣,竟然重過了謝燁的生命價值?論這些,顧城又豈敢與希特勒相比?就算不拿希特勒作類比,當年殺人後自殺的盧剛不也是挺有才氣的么?新華網又為何不隆重紀念之?

如果不是為這些,那新華網為何不紀念謝燁無辜被害20周年?為什麼一個殺人犯畏罪自殺,竟會讓新華網覺得比一位正值黃金歲月的女性無辜喪命更可惜,以致必須在20年後還沉痛追悼之?如今這世道到底是怎麼啦?還有點人味沒有?

後來又在李銀河以及卡瑪的博客上看到無聊憤青侮辱謝燁,怒極反笑:看來,80年代對於老幫菜來說還是昨天,對於今日的小青年來說卻是另外一個完全不可理解的世界了。

其實,理解顧城那種人,對今天有點醫學常識的人來說還不是什麼難事,蓋像他那種瘋子並無多少時代特徵,過去有,現在有,將來肯定也會有,但謝燁則不然,她是最後一個傳統型女性。如果可以說「崖山之後無中國」,那麼更可以說「謝燁之後無鶯鶯」。這兒的「鶯鶯」,指的當然是《西廂記》上的崔鶯鶯那種才子崇拜情結濃重到無以復加的傳統型淑女。

小幫菜們有所不知,過去的中國人的精神境界並不是歷來如今天這樣,只有物質慾望,毫無精神內容。傳統型淑女不像今天的淑女們這樣,只知道追求「有車有房」、「寧願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後笑」。相反,她們只會坐在自行車後笑,絕不願坐在寶馬車裡哭,甚至會同情乃至鄙夷這種她們心目中的可憐蟲。

中國本來就有歌頌「安貧樂道」、譴責「嫌貧愛富」的傳統。「前三十年」的黨宣傳,更在每個人心目中建立了「貧窮=偉大,富裕=有罪」的恆等式,致使那陣子的青年女性心目中基本沒有金錢二字。兩千年來的禮教熏陶,尤其是民間草根文化諸如戲劇、小說、評書等等,熔鑄了傳統女性牢不可破的「男才女貌」的價值觀。她們心目中的白馬王子,就是說部演義中的那些出口成章的才子。這種對才華的盲目崇拜,簡直就成了一種類似西方宗教感情那種沛然莫之能御的行為動機,帶上了某種形而上的聖潔,以及義無反顧的悲壯。為了這現代人看來非常可笑的「才氣」,淑女們不惜如傳說中的王寶釧一樣,去作出苦守寒窯18年那種極端的自我犧牲。一言以蔽之,傳統型女性的共性,也是她們最耀眼的特點,就是四個字:「自我犧牲。」

這在今日青年的心目中當然非常可笑,我也同意,這是一種無多少理性可言的准宗教信條。但這畢竟是當時許多女性的價值觀,而要裁判價值觀的高下,似乎只有上帝才有那資格。就算那種價值觀真是愚不可及吧,我們既然要評論歷史事件,歷史人物,起碼得知道他們的真實的精神世界吧?而作為過來人,尤其是當年頗受女性垂青的「才子」(雖然遠沒有顧城的才氣),我自忖有資格說,我完全了解謝燁那一類文學女青年的精神世界,雖然我從無緣分見過她。

客觀說來,80年代(準確來說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二個「解放時代」。第一個當然是1949年,據我所知,當時國民黨確實失去了人心,而人民實在是受夠了無休無止的戰亂。當戰亂終於結束,而新政府又顯示了他們從未見過的「廉潔」、 「高效」的「新氣象」時,胡風的「時間開始了!」的歡呼,確實在當時大多數知識分子心中引起了共鳴,雖則在此後30年中,他們將一點點痛苦地感受到那「解放」感是何等的虛妄。

80年代的「解放」感的發生機制也與此類似,只是虛妄成分要少得多:長達十年的把國家拖向崩潰邊緣的災難總算結束了,那些無休無止的瞎JB胡鬧總算停止了,所有的反智主義的倒行逆施都給糾正過來了(當時最流行的官方用語是「撥亂反正」),遭到徹底破壞的大中小學教育重建起來,社會秩序、物資供應基本恢復,被嚴格禁止的文化娛樂也恢復了,知識分子也不再是「臭老九」,而成了工人階級的一員,黨公開宣布「科學技術也是生產力」,鄧小平還聲稱,他願意為科學家們做好後勤部長……,一時間,全國上下真的呈現了一種百廢俱興、萬物復甦、欣欣向榮的嶄新氣象。自我有記憶以來,社會上還從未有過這種令人振奮、令人樂觀、令人覺得萬事皆可為的歡欣鼓舞的歡樂氣氛。

在這種大氣候下,徐遲推出了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那篇文字完全是惡俗不可耐、濫灑狗血的煽情作品(當然是對習慣了西方平實報道風格的讀者而言,或許有人至今還喜歡那種風格也未可知)。但在當時,我敢說沒有哪篇文字比它更轟動,造成的影響更廣泛深刻。這是因為當時全國人民的閱讀完全是一元化的,一篇文章九億人民同看,而文中熱情歌頌的主角兒,居然是歷來被踩在腳下的臭老九!

那篇文章生動地塑造了一個被誤解、被踐踏、被侮辱、被迫害而本人也有三分怪癖的數學天才。它立刻就抓住了全國青少年的心。當時(1977年)我在中學任教,就連我教的那些文盲學生,都無一不把「一加二」放在嘴上,可見那影響之廣。我有時想,最近得了什麼什麼獎的張益唐博士,當初或許就是因為看了那篇文章才決定獻身數學的吧。反正我知道的好些人之所以報考理工科大學,就是因為看了那文章。

那篇文章的坑人之處在於,它為多情少女們塑造了一個標準的白馬王子形象——有怪癖的天才。這種天才怪物不通世務,不近人情,不求聞達,淡泊自甘,只有不計利害的忘我的對事業的狂熱的執著的追求。而淑女們最理想的歸宿,就是「紅袖添香夜讀書」,犧牲自己,去成全這位天才實現自己的追求。換言之,徐遲不過是把傳統說部演義里的那些的天才書獃子們加了現代包裝,以無比煽情的現代語言推出來,而後一部曲則有待「伯樂」淑女們去完成。

我想,這就是謝燁眼中的顧城。可惜命運跟她開了個苦澀的玩笑——顧城不是陳景潤。陳景潤夫人由昆嫁給陳景潤,並不是愛上了他的才氣,更不是沖著他的名氣(據由昆自己說,她那時根本沒看過《哥德巴赫猜想》,只聽說陳是個大數學家),而是覺得陳景潤愛她愛得非常真誠,非常無私。

這就是謝燁與由昆的區別——她愛上的是顧城的才氣,不是那個人本身,而這就決定了她的悲劇結局。稍微有點人生閱歷的人都不難看出,顧城這人心態很不正常,非常偏執,極度自私。對他來說,整個世界都只能圍著他那「地軸」轉動。無論是正妻謝燁,還是二奶英兒,都必須熟知並迎合他的一切喜好。他所謂的愛,乃是自私的佔有。而且,那佔有還是絕對排他的全面獨佔,甚至連他們的兒子都不能分享。他對謝燁的要求,就是無窮盡無限制的單向自我犧牲:謝燁不能有自己的工作,必須中斷學業,無權享受母愛,只能全心全意地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時間、精力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他,作他的全職保姆、護士、母親、炊事員、司機、翻譯、女傭,等等,等等。

更要命的是,顧城不但毫無生活能力甚至自理能力,而且還對他的虛妄追求極度偏執,真的相信世上能有什麼遠離紅塵的「香格里拉」,不知道「清高」是一般人根本消受不起的豪奢,以致堅持要住在一個非常荒涼的小島上,什麼都需要自己動手才能維持生存,而這一切都得謝燁去干。這倒不是說顧城笨得不能幹活,他本來就是木匠出身,劈柴、生火、修房子等等應該是專業對口。問題在於,社會把他捧到了一個下不來的高度,他這位出塵絕俗的天才豈能把時間浪費在那些俗事上?

總之,自私與偏執,使得顧城最後活得脆弱、卑微到了這種地步,以致他的全部生命,包括精神的以及物質的生命,都系在了一條細細的蛛絲——謝燁身上。一旦這蛛絲斷絕,他腳下就是不敢正視的深淵:他非但沒有勇氣去承受那感情上的損失,而且根本就此斷了活路——一個語言不通而又出於莫名其妙的自傲不肯學英語的人,還怎麼可能在那個荒島上自力更生活下去?就算能活下去,沒有了謝燁那個全職保姆,所有的體力活家務活都得自己去干,而居住在荒島的特殊條件又使得這些雜活遠比居住在城市的多。他如果還想堅持做那超凡脫俗的隱士,就只能成天胼手胝足、汗流浹背地當苦力,詩人是再也做不了了。他又怎麼丟得起那個臉?

在這種情況下,自殺就是解脫那人為困境的唯一辦法。對謝燁來說不幸的是,顧城對她的所謂的愛,其實完全是自愛。因此,當他自覺活不下去之時,必然要拉一個墊背的。那時他的所謂愛就化作瘋狂的血淋淋的仇恨。在很大程度上,他很像盧剛,兩人都是自我期許與社會期待太高,上得去下不來,最後以殺人自殺解套脫困。

從謝燁這邊來說,她雖然是傳統型的淑女,也一直為按照傳說中的賢妻良母的模式默默作出了多年犧牲,就連那種現代女性無法想像的犧牲,諸如把親生兒子送走以平息丈夫的醋意,接納英兒當同住一屋的二奶,使得丈夫能享齊人之福,她都默默地承受了。如果不從文化傳統對那個時代的女性精神世界的陶冶的角度來看,這些怪事根本就無法解釋。

但繩鋸木斷,水滴石穿,除非是父母對兒女之愛,一切其他的愛都是有限度的。據說,她曾對王安憶說:「在現代社會裡要過原始生活是很奢侈的,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當過知青的人都該明白,這簡簡單單一句話里,滲透出多少辛酸的血汗。何況當知青還是在母體文化圈裡過群居生活,不是跑到一個文明黑洞里去離群索居,不會感到那種錐心刺骨的寂寞。

我想,這就是謝燁為何要從顧城身邊跑掉——她終於到達了斷裂點,只想回到紅塵去,過點常人的小日子。這也或許是她為何大度地接納了英兒,而且據說還慫恿顧城去「強姦」她(這是英兒的說法,她在《愛情伊妹兒》里說,顧城進入她的房間時,她昏迷過去了,想來顧城用上了傳說中的「五鼓斷魂香」)。我猜,謝燁心太善,而且母性十足,深知顧城離不開她那個實際上的媽,更深知顧城的脆弱,所以想用「李代桃僵之計」,讓英兒來接她的班,以免她的離去給顧城帶來毀滅性打擊。

可惜英兒並不是她那種傳統型賢良女性,當初固然也是慕名而來,來後才發現如此海外「天堂」(在那個時代的國人心中,「國外」就是「天堂」的同義詞),其實連國內貧困山村都不如,自然要在勾引上他人、有了著落之後,跑得比兔子他娘還要快。她走後,謝燁再也堅持不下去了,終於決定離開,引來了殺身大禍。

我想,這就是慘案發生的真實緣由,起碼是可以自洽的一種解釋吧。就算這解釋不成立,顧城的殺人罪行也絕不是其親人的一面之詞可以洗刷的。

可惜我卻在卡瑪的博客里看到顧城的姐姐顧鄉披露的所謂真情。據說,謝燁心術極深,她早就想促成顧城去死,死後她就可以以遺孀的身份,出版顧城的作品發大財。這一面之詞似乎也有依據,那就是顧城在遺書里寫道:

「我無奈了,英走了也罷,燁也私下與別人好,在島上和一個小XX,在德國和一個叫陳XX的人。正在分家、離婚。她說要和陳生個娃娃。燁許多事一直瞞我。她好心、合理,亦有計劃的(地)毀滅我的生活。我在英兒的事上傷了她心,後來我愛英兒要好好過,她也不許了。她的隱情被發現,我才大悟,為什麼他們一直用英文寫信通電話,當面騙我。英出事後,他們就一直等我自殺,或去殺英。他們安排得好呢,等我死他們好過日子,直到被發現後亦如此,奈何。

燁也好心救過我幾次,但到她隱情處,她和陳就盼我死。

陳在德在飯店從小青那邦(幫)我買過電擊器和刀,讓我去殺英兒。他們安排的(得)好呢。

如此,我只有走了。

老顧鄉知道很多燁的隱情。」

這些瘋話,任何一個稍有點心理學或醫學常識的人一看就是典型的paranoia。如何當得真?就算沒有醫學知識也罷,一個有點人生常識的人也絕不會相信什麼「陳在德在飯店從小青那邦(幫)我買過電擊器和刀,讓我去殺英兒。他們安排的(得)好呢。」可惜卡瑪就是傻傻地信之不疑。她在傳達這「真相」前,怎麼就看不見遺書上「燁……正在分家、離婚」的話語,問一聲這是否能和「等著作顧城遺孀」的理論捏到一起去,又為何會忘記問一聲顧鄉:她是否靠賣顧城的遺作發了大財?

二十年後回顧此事,我只為謝燁那迅速凋謝的鮮花感到莫名的哀傷。作為一個自私的男人,我當然不希望她是最後一個傳統女性,然而作為一個現代人,我在傷感惆悵之餘,仍然為這種為了虛妄的才氣作出單向犧牲的女性的絕跡而慶幸。如果我有個女兒,我絕對不願意她跟她娘一樣,把幾十年的如花歲月奉獻給一個所謂的「才子」,而不是去有聲有色、有滋有味地自己活一遭。從這個角度來看,時代畢竟還是極大地進步了。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徐志摩先生了……

「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里,遇到你。」
「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找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這文采擱現在,加上顏值,敢問有幾個姑娘不喜歡。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甘願為愛獻身的翩翩君子,卻對結髮妻子鄙視而冷漠。
徐志摩對新思想理解深刻,追求自由戀愛,我能理解,但不喜歡人家,你幹嗎搞大妻子張幼儀的肚子?他婚後瘋狂追求林徽因(已婚),甚至不惜讓妻子墮胎。
追求林徽因無果後,他又奪走好友之妻陸小曼。徐志摩對已婚之婦很偏愛呢…
與陸小曼成婚當天,他的老師梁啟超在婚禮上當場大罵:「不道德至極!」
放到今天,徐志摩就算再有才華,也絕對稱得上渣男。
他對妻子張幼儀的態度和做法氣得讓人壓根痒痒,比如洞房花燭夜對妻子冷漠至極,幾乎沒說話。

張幼儀後來才知道,早在定親前,徐志摩第一次看到她照片時,就用嫌棄的口吻說了一句:「鄉下土包子。」
張幼儀其實是名門望族之後,見過她的人都評論說「線條甚美,雅愛淡妝,沉默寡言,秀外慧中」。
但到了徐志摩眼裡,她的沉穩踏實卻成了僵硬乏味,呆板無趣。他喜歡新思潮下的現代女性。
後來徐志摩獨自去倫敦修學,四年和妻子只呆了四個月,期間張幼儀去倫敦看見對自己冷冰冰的丈夫卻對林徽因大獻殷勤,傷透了心。
1920年,張幼儀坐船抵達倫敦。然而,徐志摩見到她後,做的一件事就是帶她去買了一身新衣服,因為她穿的中式服裝太土,讓他在朋友面前丟臉。卧槽,好渣啊,這樣的男朋友放在現在估計墳頭草都2米高了吧。
但他和林徽因的聯繫,也一直沒有斷。
1921年春,徐志摩取得了劍橋大學皇家學院特別生的資格,和張幼儀一起搬到了沙士頓鄉下居住。
她負責掌管家務事,料理兩人的日常三餐。
他卻每天早上都以導師喊他幫忙為借口急匆匆地出門,然後跑到倫敦與林徽因約會。

過了不久,張幼儀又懷孕了。他媽你不愛人家身體卻很實誠的上了……典型渣男做法。徐志摩立刻讓她:「把孩子打掉。」
張幼儀非常震驚。在她看來,只有瀕臨絕境的女人,比如有了外遇,或者快要餓死喂不飽孩子的人才會冒險打胎。
徐志摩卻冷冰冰地說:「坐火車也會死人,難道就不坐火車了?」接著又補了一句:「這種事在西方是家常便飯。」後來,他甚至拋下懷孕的妻子消失了幾周,走時連行李都沒帶。

孤立無援的她只好投奔哥哥,在德國生下了小兒子。
後來林徽因回國給徐志摩的信中寫道「我忘不了,也受不了那雙眼睛。上次您和幼儀去德國,我、爸爸、西瀅兄在送別你們時,火車啟動的那一瞬間,您和幼儀把頭伸出窗外,在您的面孔旁邊,她張著一雙哀怨、絕望、祈求和嫉意的眼睛定定地望著我。我顫抖了。那目光直透我心靈的底蘊,那裡藏著我知曉的秘密,她全看見了。」
直到此時,人間蒸發的徐志摩才去德國找張幼儀,目的只有一個——離婚。
他拒絕了妻子「離婚要通過父母做主」的請求,嘴上不停說著:「不行,不行,你曉得,我沒時間等了,你一定要現在簽字……林徽因要回國了,我非現在離婚不可。」

離婚後,徐志摩立即回國,試圖追回林徽因。
然而,當他一跨進林家大門,赫然就是這樣一副楹聯——「長者有女年十八,遊學歐洲高志行。君言新會梁氏子,已許為婚但未聘」。林徽因已經被許配給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
徐志摩備沒有放棄。他邀林徽因夜遊香山,向她傾訴,甚至當著梁思成的面來找林徽因。
後來連梁啟超都坐不住了,給他寫了一封長信。大意是:「你就不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了,你這種做法,不論你未來是否能夠與徽因在一起,現在就已經給人帶來痛苦了。」
徐志摩對此視而不見,執著地挖牆角。
儘管徐志摩是梁啟超的學生,但次數多了,還是被梁思成給轟了出去。該~
幾年後,徐志摩在北平交際場遇到了陸小曼,不過,當時的她已經結婚,丈夫王賡,是徐志摩的朋友。
王賡為了讓陸小曼過上更好的生活,把精力都花費在了讀書、工作和學問上。這讓喜歡交際的陸小曼倍感寂寞。
王賡被調去哈爾濱後,交待徐志摩多多幫忙照顧在京的妻子,沒能想到,好友卻毫不掩飾地對陸小曼展開了攻勢。所以千萬別把自己的老婆老公託付給好哥們好閨蜜,很快綠帽俠就是你了。

徐志摩經常給陸小曼寫信,寫情書,齁得也是不要不要的。看落款就見得。撩妹技能max,我要學習一下了。

看最後一句,乖乖~我的媽好甜~

後來陸小曼為了和徐志摩結婚打掉了和丈夫的孩子,徐和陸在北京北海公園辦了婚禮,婚禮上樑啟超當眾罵道:「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以至於學無所成,做學問不成,做人更是失敗,你離婚再娶就是用情不專的證明!陸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過來人,我希望從今以後你能恪遵婦道,檢討自己的個性和行為,離婚再婚都是你們性格的過失所造成的,希望你們不要一錯再錯自誤誤人!」
徐志摩只能小聲說:「請老師不要再講下去了,給學生一點面子吧。」梁啟超這才停下來。
最後,梁啟超還補了一句,「我希望這是你們兩個人這一輩子最後一次結婚。」這才叫神補刀。
後來,徐志摩的筆名「雲中鶴」被表兄金庸,安在《天龍八部》里一個淫賊身上……好諷刺。
魯迅也批他是「流氓」。
後來陸小曼染上毒癮,徐志摩也被消耗的十分不堪,後因飛機爆炸去世,這會他才34歲,英年早逝,甚是可惜,還沒給改過自新的機會就撒手人寰了。
徐志摩的文學造就被我們所景仰,但人品我只能呵呵呵了。


康有為,嗯,如果知名度也算成就的話。


中國著名漢化家郭小四。漢化過clamp的經典作品,最近還準備拍電影。黑歷史太多不予置評。
郭敬明,一個大寫的不要臉;從他開始,抄襲犯橫行於世郭敬明抄襲《圈裡圈外》的證據(部分)_catstreet_新浪博客郭敬明《幻城》抄襲對比證據為什麼說郭敬明的「爵跡」抄襲了 Fate 系列? - 動漫

唐七公子。抄大風抄得義正言辭啊~呵呵 可以參考話題:如何評價唐七抄襲事件爆出後無任何影響仍有數萬粉絲追捧?更甚拍成電視劇? - 文學


vivibear(張薇薇)
抄襲還威脅原作者。她超過的作者有556名,作品有671部。和她刪評論強行公關相比,小四真心純爺們。建議參考: Vivibear《尋找前世之旅》網路劇開拍,被抄襲原作者活路在哪? - 小說

尋前第一卷抄襲整理(感謝整理者):【vivibear抄襲】尋找前世之旅續集 抄襲整理 第一卷 北歐海盜_vivibear吧 第二卷:【vivibear抄襲】尋找前世之旅續集 抄襲整理 第二卷 騎士傳說_vivibear吧 三:【vivibear抄襲】尋找前世之旅續集 抄襲整理 第三卷 瑪雅迷夢_vivibear吧四:【vivibear抄襲】尋找前世之旅續集 抄襲整理 第四卷 長安浮華錄_vivibear吧 番外:抄襲整理——尋前番外:給你全世界_vivibear最全絕密檔案抄襲名單 vivibear的抄襲名單,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上,9-20更)_vivibear最全絕密檔案(還有第二份),不完全統計被抄作者556名,作品 671部

最後:抄襲不應該「成功」,抄襲作品的大熱不應成為原著被「冷落」的理由!

評論里的部分「孩子們」,等你們上初中了就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人反抄襲了。因為今天不告訴世人他們是錯的,總有一天自己也會被抄襲。放任劣幣驅逐良幣,等到抄襲成為一種常態,並被「習慣」,誰來原創?

不匿!


-------------------------------------------------------------------------------------------------------------------------------
應評論要求加上於正 除了於正抄襲瓊瑤外,文學界、影視界或其他領域還有哪些抄襲事件? - 電影 、桐華 、安意如 安意如抄襲了很多嗎,她的作品中有多大的比重是抄的。等。
安的事情我知道一丟丟內幕,有機會說給大家當笑話聽。桐華的歷史觀真的有很大問題,看她書的小孩子容易亂信她。


喬布斯算一個

———————補充回答————————
之前隨手寫了這個答案,沒想到有這麼多贊同,感謝給贊的各位賞臉 小弟拜謝 ⊙ω⊙

下面我羅列一下喬幫主的一些人生污點(歡迎指正和補充):

1.搞大女友肚子,關鍵是女兒出生後還不承認是自己親生的,甚至DNA檢驗後還百般抵賴。
最後經過一些的曲折他才同意承擔女兒的撫養義務,但是我至今不明白喬幫主當時為什麼死不承認孩子是自己的……

2.私吞合作夥伴的酬金。
準確說是私吞了一部分沃茲尼亞克開發破壞磚家這款街機遊戲的酬金,雖然這件事喬布斯到死也沒承認,但很多證據都指向他確實私吞了這筆錢。(雖然錢不多,但對當時的他們來說卻是不小的數目)

3.抄襲施樂公司的創意。
強行抄襲了施樂公司關於圖形界面操作系統的創意,如果他們沒有剽竊施樂的創意,可能就沒有os x和windows什麼事了。
雖然後面喬幫主搬出畢加索的解釋說「好的藝術家只是照抄,而偉大的藝術家是竊取靈感」,但我還是有種「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的感覺,而且畢竟畢加索也不是什麼好鳥……

(一些行為)
4.對待員工刻薄無禮,很多員工表示不想再和喬布斯共事。

5.欺騙玩弄記者群體,做的很不厚道。

6.趕走公司的合作夥伴。因為一些不大不小的事甚至是個人衝突,就費盡心機趕走對方。


————如果讓我來評價喬布斯,我會說:「我認同他的產品,但不認同他的人品」。


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 而我卻用它來尋找斧子….
————————————————小三線—————————————————————
我個人比較推崇錢鍾書先生說的沒必要認識生蛋的母雞…
因愛其作品而盲目地偏愛作者的專業能力以外的一切是不是有待商榷…
顧城殺妻是不是因為有精神病,這個已經是無從求證,有各種說法。但他的婚姻觀,感情觀確實不能令人恭維,在我的認知里他就是人渣
發個鏈接給大家顧城為什麼殺死妻子? - 心理


愛迪生生平事迹很多人都了解,大眾認為他發明了電燈,其實事實並非如此,他只不過認真總結和改進了前人製造的22種燈泡。愛迪生沒有發明第一個電燈泡,而是發明了第一個能實際應用於商業的白熾燈。特斯拉被認為是電力商業化的重要推動者。

1884年,特斯拉第一次踏上美國國土,來到了紐約,來到愛迪生公司,他的前僱主給愛迪生的推薦信這樣寫到:「我知道有兩個偉大的人,你是其中之一,另一個就是這個年輕人了。」愛迪生立即僱用了特斯拉。

1919年,愛迪生告訴特斯拉,如果他完成馬達和發電機的改進工作,愛迪生將提供給他驚人的5萬美元。工作持續了將近一年,他幾乎將整個發電機重新設計了,使愛迪生公司從中獲得巨大的利潤和新專利所有權。當特斯拉向愛迪生索取5萬美元時,愛迪生回答:「特斯拉,你不懂我們美國人的幽默」。


隨後,當特斯拉發明了交流電,認為其物美價廉,更適合廣泛使用。愛迪生經過比較,自然明白交流電的優勢。但是此時他的電站已經遍地開花,為了繼續維持利益,他流露出商人的本性,頻頻找特斯拉的麻煩。特斯拉受不了老闆的屢屢找茬,只得主動辭職。在此期間,他為公司取得的24項專利都掛在了愛迪生名下。
  
特斯拉跳槽到新公司後,專門研究交流發電機,並逐步佔領了部分市場。為了打擊對手,愛迪生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商業活動:他發行了一本題為《當心》的小冊子,書中詳細地列舉了交流電所謂的種種危險;
他還策划了「死亡表演」,在大庭廣眾之下表演交流電電死小貓小狗的鬧劇,並聯繫媒體進行炒作,以營造交流電很危險的氛圍;他甚至疏通了紐約州監獄的官員,將絞刑改為交流電電刑,把受刑的犯人電個半死不活,渾身黑焦。愛迪生如此不遺餘力地詆毀交流電,讓不明真相的群眾對交流電產生了恐懼。兩大科學巨人的對決趨於白熱化。

雖然愛迪生極盡所能的打壓,但事實證明,交流電才是適合社會所需的供電系統,現今交流電已經成為工業和社會供電的主流,已成為了現在社會的生活必需品。

最終特斯拉與西屋電氣創始人威斯汀豪斯合作,建立了第一個交流電網。從此交流電取代了直流電成為供電的主流。而特斯拉擁有著交流電的專利權,在當時每銷售一馬力交流電就必須向特斯拉繳納2.5美元的版稅。在強大的利益驅動下,當時一股財團勢力要挾特斯拉放棄此項專利權,並意圖獨佔牟利。

經過多番交涉後,特斯拉決定放棄交流電的專利權,條件是交流電的專利將永久公開。從此他便撕掉了交流電的專利,損失了收取版稅的權利。從此交流電再沒有專利,成為一項免費的發明。如果交流電的發明專利不送給全人類免費使用,則每一馬力交流電就將給他帶來2.5美元的「專利費」,他將會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1931年愛迪生去世,全美熄燈1分鐘為其哀悼,可謂極盡哀榮。

1945年窮困潦倒的特斯拉去世,FBI查封了他的研究和個人物品,宣布他的發明和研究為絕密。

Ps:特斯拉汽車與交流電之父特斯拉沒啥關係,
是2003年特斯拉創始人馬丁艾伯哈德為了紀念他而命名。


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奈保爾

1955年,奈保爾與第一任妻子帕特舉行婚禮,這樁婚姻,他甚至沒有準備戒指,帕特只好後來自己去買。結婚沒多久,奈保爾就拒絕與妻子發生性關係,因為他認為性慾是可恥的,不該與真愛掛鉤。而另一方面,他又經常出門嫖妓。在41年婚姻里,帕特一直默默充當他的助手、編輯,為他記錄每一個寫作素材。

更火爆的醜聞還來自於奈保爾與情婦的關係。他與英裔阿根廷女子瑪格麗特·穆雷瑪格保持了長達24年的情人關係。為了他,瑪格麗特離開了丈夫和三個孩子。這個女人期望與奈保爾結婚,但最終沒能如願。

這個情婦三次因奈保爾懷孕,卻只能三次墮胎。後兩次,奈保爾甚至都不付醫藥費。她時常因為被他打得鼻青臉腫而無法出門。奈保爾結識第二任妻子後,立刻就和這位軟弱的瑪格麗特分道揚鑣。1996年2月,帕特在病痛中離開人世。兩個月後,奈保爾迎娶了他的第二任妻子,巴基斯坦新聞記者納迪娜。

2001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奈保爾的獲獎感言是:感謝妓女!話音剛落,整個瑞典亂了。瑞典學院立馬錶態,他們是純粹按文學成就的標準來決定獲獎者的。諾獎主席聽到奈保爾居然感謝妓女,趕緊發表聲明:「我們評獎只看他的作品,不管他的人品。我們愛他的作品,但絕不跟他交朋友。」

是的,你沒有聽錯。奈保爾隨後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說:「她們(妓女)給予我安慰。我無法去追求其他的女人,因為這耗費時間,需要很多天、很多星期的時間,這等於是放棄事業。」但同時他又承認,這種經歷並未教會他什麼。

(鳳凰網轉引自《都市快報》原文:除了寫作 奈保爾就是個惡棍)


郭德綱,相聲中興之功百分之九十都要算在他頭上

然而這人的人品...
張文順李菁郭德綱一大群人搞得北京相聲大會被郭德綱搞成了自己的家族企業德雲社,且介紹中對這些創立人隻字不提

用封建社會班主制和現代社會員工制一起管理公司,哪套對自己有利就用哪套,導致大多數徒弟甚至郭同輩師兄弟工齡不低但工資低微生計所迫離開德雲社

恨不得將離開德雲社的員工趕盡殺絕,且不說徐德亮李菁何雲偉曹雲金這些當初離開的時候就鬧得不愉快的,就郭鶴鳴這位本來和德雲社和平解約單飛的徒弟也被郭德綱在家譜里寫欺師滅祖

記仇,睚眥必報,當年北京台報了他非法用地,梁子結下了,北京台長死了他在微博發個大紅雙喜

嘴賤,喜歡開人老婆玩笑,要是在相聲表演的時候也就算了,老郭占別人老婆便宜的玩笑可謂逢人必開不分時間不分場合

等等等等

「市儈」是我見過對郭德綱最精準的評價,相聲這門起源於市儈間的藝術形式現在又因為一個市儈的人復興也算是天意了。

周立波苗阜之流還沒資格出現在這個問題里,因為這些人根本就沒啥成就

見人問我苗阜咋了,首先這人沒啥成就,當年將火沒火的時候一口一個德綱師哥,現在去抱了姜昆他們大腿,將火沒火的時候在劇場里說把b掰開點,現在跟著主流反三俗。

我為啥要匿名呢,回答牛頓愛迪生郭沫若雲中鶴的答主們是不怕被鋼絲勒死的,我可是怕的,評論有幾個兄台或許是沒看問題只看到我說郭就急著開勒了吧,我就回答個問題而已,為啥要說些什麼「有本事你也上台逗人笑啊」「人家好不好跟你一點關係都沒有」等莫名其妙的話呢?


瘋狂英語的李陽


難道沒人說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你看字和號都還挺溫文爾雅的……)。漢族,松江華亭(今上海閔行區馬橋)人,明代書畫家。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雖然南京禮部尚書沒啥實權,但好歹也是朝廷正二品的官兒),卒後謚「文敏」(還弄了個好謚號)。董其昌擅畫山水,筆致清秀中和,恬靜疏曠;用墨明潔雋朗,溫敦淡盪;青綠設色,古樸典雅。以佛家禪宗喻畫,倡「南北宗」論,為「華亭畫派」傑出代表,兼有「顏骨趙姿」之美。其畫及畫論對明末清初畫壇影響甚大。書法出入晉唐,自成一格,能詩文。(文如其人畫如其人字如其人的接下來pia pia打臉)

董其昌藝術成就頗高,但人品低劣,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冬天受命出任湖廣提學副使,將「明日不考文」作為考題,以愚弄學生為樂。

很多人會說這才是真正的名士風流,鄙視科舉制度,問題是科考可是當時學子唯一的出身之路,你弄這題目是要鬧哪樣……

這也就罷了,老傢伙致仕退休之後,回歸故里,以他二品大員的身份,加上與東林黨和反東林黨的高官都保持了良好關係(左右逢源老狐狸),自然是無人敢惹,家財巨富田土阡陌相連,大斗進小斗出的事沒少干……更神勇的是,老董老當益壯老而彌堅老驥伏櫪志在淫慾,時屆花甲之年,猶擁多房妻妾,而其慾念膨脹,強劫民女(真的是強劫,還是讓自己兒子幫忙去搶的),迫其為妾。不僅如此,他還耽迷房中術、豢養方士,淫靡成風,為了修仙而淫污童女,倚財仗勢,略無顧忌,惹翻了鄉親鄰里。接下來,不思收斂,反而猖狂,更不擇手段,進行打壓,私刑逼供,欺人太甚,惹得天怒人怨。即使出了命案,還毫不在乎,反打一耙,告狀在先。橫行鄉社的董其昌,被人呼為「梟孽」,稱之「獸宦」,可見其為非作歹到何等地步。於是,民怨沸騰,終於爆發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激出民變之後,群眾包圍董宅,董其昌親自指揮家僕,用廁所里的糞便潑灑包圍的鄉民(……無語)……百姓亦上屋將瓦礫擲進,觀者持磚助之,而董宦門道俱打破矣。一人揮手,群而和之,至次日百姓仍繼續包圍,加之上海、青浦、金山等處的很多與董有積怨的人,聽到這個消息都連夜趕來報仇(什麼人緣!)可見與鄉民積怨之深……


不請自來,看到針對盧梭的**讕言,我就想說,有的人啊,真是too young too naive ,總是要把一些大人物批判一番來顯示自己的高尚。現在把給一個答主的評論整理下發表以正視聽。

就懺悔錄這本書中所記,盧梭與華倫夫人的關係是一種庇護與被庇護的關係,華倫夫人是一個單身女性,並且她和盧梭發生性關係是她首先提議的,而且把這稱之一種「成人教育」,我搞不懂為何要用現世的倫理去評價這兩人還要冠以通姦的帽子,其次,縱觀懺悔錄全書,我壓根就沒有看到SM的描寫,如果能把盧梭在彈琴時華倫夫人往他臉上圖抹熬焦的藥膏也稱之為一種SM的話,那我也沒什麼可說的了。

至於盧梭的女僕兼情人泰雷茲,盧梭的確為她的學識水平不能和她產生共鳴而感到過抱歉,但他從來沒有表示過不愛她,僅僅是沒能給她一個妻子的名分而已(正是因為沒有共同語言的原因,但是他們最後還是結了婚),根本就沒有嫌棄她又丑又庸俗,相反,盧梭非常感激她長年的陪伴,還支付了泰雷茲父母的贍養費,儘管他們給盧梭添了很多麻煩。盧梭後來的確追逐過烏德托夫人,但是那是因為他從這位女性身上找到了真正的愛情,需要注意的是泰雷茲此時和他並非夫妻關係,而且盧梭晚年也並未追求其他女性,至於說盧梭在流浪過程中尋花問柳,這純屬無稽之談。

和休謨以及和狄德羅的關係的確體現了盧梭受迫害妄想的傾向,但是過錯也全不在盧梭,盧梭一開始不去英國的原因是因為休謨的思想和盧梭本來就有很大的矛盾(答主可以把休謨的政治學著作和社會契約論做做對比),而後來離開休謨也正是相處過程中分歧越來越大所致,盧梭在後來回憶時,的確覺得休謨的敞開大門迎接他去英國是一種陰謀,至少當時他可沒這麼想。至於狄德羅,在盧梭受到迫害最嚴重的時候因為盧梭和他政見上的不同以及尋求自保轉而和盧梭的死敵格里姆沆瀣一氣,全然忘記了當初盧梭為營救他作出的犧牲。還希圖把盧梭的政治觀念轉變過來。伏爾泰的政見和盧梭就更不同了,早先盧梭還希望和伏爾泰交好,但伏爾泰自恃前輩,給盧梭的信態度相當傲慢,刺激了盧梭的自尊心,於是他們轉而在辯論中相互攻訐,最終決裂。可以說,盧梭和這些人的交往上的確因自己的性格過於尖銳以及志趣不同而處處受挫,說他個人品德上是有瑕疵並沒有問題,但以此說他無恥,人渣就未免嘩眾取寵了。

盧梭寫懺悔錄的原因根本不是他覺得自己有錯,相反,他試圖寫這一本書來抵擋當時社會對他的流言蜚語,包括他把子女送到福利院寄養的事。那位答主稱我孤陋寡聞,我倒懷疑那位答主是否只是看了《知識分子》和《公民的感情》這樣類似於野史的書就來信口雌黃,因為真正讀過《懺悔錄》的人是不會得出盧梭是個大人渣這樣聳人聽聞的結論的。

——————————————————更新分界線———————————————————

再補充一點,不要只看到盧梭與一些啟蒙時代的大家交惡,正所謂文人相輕。盧梭和法國貴族階層的一些人可以說是非常要好的,甚至在他的著作和觀點已經被當局視為眼中釘的情況下。這樣一個具有人格魅力的人,竟然有人說他人渣,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那位答主沒有正面回答我還刪了我一半的評論,如果這樣的用戶能得到多數的贊同的話,只能說貴知又向博人眼球的三級媒體更近了一步。


頂頂大名的沙翁,莎士比亞,這也是讓其研究者很痛苦的事實。
體現在1、放高利貸,不放過任何賺錢的機會。
2、曾經好友約到了一個妹子,聊天中跟他提及了時間地點,然後他冒充好友到妹子的屋裡把該做和不該做的事全做了,還在好友面前炫耀,看我多有魅力,模仿你多像(這得有多欠扁)。
3、對很多妹子始亂終棄。
徐志摩,多情痴情有名,卻也很絕情,對於林徽因痴纏,拐走好友妻子陸小曼,賺錢供她抽大煙,對於原配妻子卻十分絕情,太太懷孕還要離婚,讓妻子墮胎,妻子說墮胎有風險會死,他說坐火車也會死人的。絕情如此。
朱熹,講了一輩子倫理綱常,卻和兒媳扒灰。
徐志摩表弟金庸,死摳一人,吝嗇堪比葛朗台,開報社經常讓員工加班還不給加班費,壓低員工工資,壓低投稿人稿費。
造紙的太監蔡倫,諂媚皇后,在宮內幫皇后行巫蠱之事。
所以才華和人品沒有半毛錢關係。


提名歐洲啟蒙運動的超級明星,同時也是超級大人渣的,盧梭

與華倫夫人篇

盧梭身世比較悲慘。少年時,就被家庭遺棄,到處流浪做臨時工謀生。直到盧梭16歲那年,華倫夫人收留庇護了他。他成為了華倫夫人的男僕,保持著長期性關係。而且盧梭比較重口味,喜歡跟華倫夫人玩SM,交歡的時候,華倫夫人用皮鞭抽打他,會讓他覺得特別的欲仙欲死。他們倆年紀上,相差12歲。

長期的寄人籬下,和不對稱的畸形的愛情。讓盧梭嘗試著要擺脫華倫夫人。流浪到社會上,受到挫折後,又只得好幾次的回到華倫夫人身邊。其中有一次,盧梭跑到外面,在一家商店裡面當臨時工謀生,又跟那家商店的老闆娘搞上了。此間,不僅經常調戲婦女,他還做過小偷。一通亂搞之後,他覺得累覺不愛了,又想起了華倫夫人。之後,倆人建立起一種母親和孩子一樣的感情,同時,依然像往常那樣保持性關係。

華倫夫人因王室變故為爭取延續一千五百銀幣年薪而遠赴巴黎,並沒有給盧梭留下任何資訊,這使得盧梭在很長時間內過著無家可歸、六神無主的生活。這期間,盧梭與麥爾賽萊小姐、葛麗芬小姐、加蕾小姐發生過短暫的愛情。

山窮水盡,費盡周折,盧梭又找到了他的華倫夫人。一段短暫的甜蜜之後,盧梭搗鼓物理實驗,把自己給炸了。傷的還挺嚴重。華倫夫人,就送盧梭去外地治病。在治病的途中,盧梭偶遇同行的拉爾納熱夫人,倆人在旅途中, 飽嘗肉慾之歡。而當盧梭治病回來之後,發現華倫夫人已經另結新歡,找了新的名叫溫贊里德的小男孩做情人。盧梭還是想賴在華倫夫人那裡,說,我不介意。華倫夫人則冷冷的回絕了他:可是我介意。從此倆人關係徹底終結,終生再未相見。

盧梭後來想起這陣往事,耿耿於懷,在書里指責溫贊里德「無聊、愚蠢、粗魯、厚顏無恥」,搶了他的華倫夫人。

與女僕勒瓦塞篇

勒瓦塞成為盧梭女僕兼情人的時候,只有23歲。她是個文盲,從1745年開始,她與盧梭同居了33年,一直到盧梭去世。在盧梭的一生中,他從未向勒瓦塞表達過愛意,甚至連流露出來過都沒有。他嫌棄女僕,又丑又庸俗。經常對勒瓦塞呼來喝去的。並且還對別人說,與這個女人在一起只是滿足自己的肉體,他們純粹的是一種性關係的需要。更無恥的說,這種需要跟勒瓦塞毫無關係,就好象勒瓦塞的性器官不是勒瓦塞本人身體的一部分。盧梭也這樣對勒瓦塞說,我不會跟你分手,但永遠都不會娶你。

勒瓦塞為盧梭生了五個孩子。這些孩子,都在出生後不久,即被盧梭拋棄。在和女僕勒瓦塞保持固定性關係的同時,不顧著一大把年紀,盧梭依然在社會上,到處追逐其他的女人尋歡作樂。

與休謨篇

因為出版《愛彌兒》等不合時宜的書,盧梭受到來自社會上的大力鞭撻和排擠。一下子就落入了山窮水盡的境地。這時候,英國的休謨,伸出了友誼和救援之手。

休謨和盧梭都是聰明人,都很偏執,因此兩人都受到過社會排擠。休謨家庭背景還算尚可,盧梭受到排擠後,休謨讓盧梭到自己家來住了一段時間。盧梭住進來後,想不通為何休謨會懷此好意,他一直為此想不通為何休謨無緣無故會接納他。最後他得出結論,認為休謨嫉妒他的聰明,想從和他的日常聊天中偷竊自己的思想。後來休謨知道後兩人發生彆扭,友盡。

與伏爾泰篇

盧梭與伏爾泰,交往一開始不算很深。伏爾泰功成名就,定居瑞士準備安享晚年。盧梭那時候,剛好如日中天,巧的是,伏爾泰定居的日內瓦,剛好就是盧梭的故鄉。盧梭要衣錦還鄉,一個圈內人剛好又住在那裡,於情於理的,要表示下。

盧梭,就寄了自己當時寫的一本書給伏爾泰,讓他評價評價。伏爾泰,對這本書不是很感冒,就沒有怎麼說恭維的場面話和肉麻話。盧梭不悅。一直在暗暗的尋找報復伏爾泰的機會。1756年伏爾泰發表長詩《關於里斯本災難與自然法之詩》,盧梭覺得「報仇」的機會到了,發表了評論「關於天命的通信」,其中極力抨擊伏爾泰詩中的「絕望」情緒。

接下來,倆人就開始了互噴大戲,根本停不下來。

日內瓦劇院失火了,伏爾泰說,那火是盧梭放的,因為他厭惡戲劇文化。而當日內瓦民眾發起捐款為伏爾泰塑造銅像時,盧梭則寄去2個法朗,以示嘲笑。

伏爾泰最後發了個讓盧梭沒法接的必殺大招:盧梭你個臭人渣,連親生的孩子都能扔掉。你就是個臭人渣,哈哈哈……
盧梭:我……好吧,我懺悔,我是個人渣。於是就真的懺悔了,寫出來了《懺悔錄》一書。

與狄德羅篇

倆人一開始關係挺好的。一度聯手合編過《百科全書》,盧梭負責音樂部分。一派男耕女織的情深意重模樣。編著編著,狄德羅被抓走坐牢了。盧梭,還到處求援,打算把狄德羅撈出來。友誼不可謂不深啊。

1756年,狄德羅出了本新書《私生子》,盧梭看完這本書,各種不爽。然後砰砰砰的打擊狄德羅。狄德羅雖然和老奸巨猾的伏爾泰相比,是個厚道老實人,但是哲學家總是自負驕傲的吧。於是回擊盧梭。倆人,這就幹上了。盧梭又一次的,暗暗的伺機報復。

這個機會終於來了。那就是戲劇問題。在戲劇問題上,盧梭和伏爾泰,已經大戰過幾次。這次,他要單挑啟蒙陣營裡面的其他所有人。


達朗貝爾準備為《百科全書》撰寫關於「日內瓦」的條目,伏爾泰勸他在其中插入一個段落建議日內瓦應該有一個劇場。並為此,寫了一番注釋文字。盧梭看到後,大發雷霆。遂開啟群嘲技能,寫了一封信,把啟蒙陣營裡面的其他人,都噴了一遍。


這次,盧梭不僅終結了和狄德羅的友誼。還終結了和啟蒙陣營其他思想家、文學家們的友誼。


結語篇


用人品極差,已經沒法形容盧梭這個人了。他應該算是人渣中的戰鬥渣。可是,他在西方思想史上取的成就,卻是個大腕級別的。


最近看電影史相關,發現許多影史留名的藝術大師,他們的藝術成就有多輝煌,私人品格就有多惡劣。人品和成就從來就不成正比,也是許多行業的通病了。

比如伯格曼,瑞典人,3次奧斯卡外語片獎,1次戛納最佳導演獎,1次戛納技術大獎,1次威尼斯終身金獅獎,1次威尼斯評審團特別獎,1次柏林金熊獎。此外還有英國學院獎(又稱英國奧斯卡)終身成就獎,1次法國凱撒獎,4次義大利大衛獎等等。

至於奧斯卡和歐洲三大影展的提名,根本都數不過來,同時征服了歐洲三大影展和奧斯卡獎兩大領域,電影史上穩居前十名,很多人認為可以進前五名的大師。

他是李安的終身偶像和導師,李安自述,就是年輕時看過伯格曼的《處女泉》,才下定決心投身電影的。籌拍《色戒》時,李安一度精神崩潰,專程去拜訪伯格曼,撲到在偶像懷中放聲大哭,得到了偶像的激勵和指點,才終於完成拿下威尼斯金獅獎的《色戒》。

不止是李安,當今多位國際大導都是他的忠實粉絲,得到過他的幫助指導,受益終生,比如丹麥名導比利·奧古斯特(2次戛納金棕櫚獎、1次奧斯卡、1次金球獎得主),就是在他的指導下,拍攝了伯格曼創作的以自己父母為原型的《善意的背叛》,拿到第二座金棕櫚獎的。

這位藝術電影大師一生結過5次婚,生下11個子女,他所拍電影的女主角,大都在他的追求和彼此吸引下,成了他的情人。他的另一位超級粉絲,美國名導伍迪·艾倫甚至聲稱,伯格曼和他所拍所有電影的女主角,都發生過關係。

電影《假面》的兩位女主:烏曼和安德森,都做了伯格曼的情人

伯格曼生性喜新厭舊,對他的情人們一旦激情消退,就變得冷酷無情,如挪威女星麗芙·烏曼(威尼斯影后,金球影后,2次奧斯卡影后提名),本是有夫之婦的她,在拍攝《假面》時被時為有婦之夫的伯格曼看中,一路苦追,答應與他同居。

然而,僅僅第二年,伯格曼就對烏曼冷漠下來,不但日常冷暴力以對,更常常對其家暴,還曾在拍攝電影時故意將女主角烏曼凍了半天。五年之後,和他育有一女的烏曼終於忍無可忍,與之分手。

當然,公允地說,伯格曼大師和那些女演員的交往,彼此也是你情我願,這種風氣在歐美電影界也甚為普遍。不論何年何月,如果能成為他的女主角,願意主動和交往的女影星,從歐洲可以一直排隊到美國,因此也不必過於苛責,和下面這幾位相比,那伯格曼大師甚至都能算「德藝雙馨」了。

伍迪·艾倫,(4次奧斯卡獎得主,金球獎終身成就獎,威尼斯終身成就獎,柏林銀熊獎),

代表作品《午夜巴黎》、《漢娜姐妹》、《安妮·霍爾》、《愛與罪》、《我心深處》

除正式的妻子和女友外,此外還有數不勝數的一夜情人,被他前女友米亞·法羅和其女迪倫·法羅公開指控,在迪倫·法羅7歲時,伍迪·艾倫就曾對其猥褻,不折不扣的「戀童癖」;

米亞·法羅的另一個養女宋宜,20歲左右被56歲的伍迪·艾倫拍攝裸照,此事被曝光,也是米亞·法羅和伍迪·艾倫結束十二年情人關係的重要原因之一。後來,宋宜和伍迪·艾倫結婚。

【我對性的態度很開放。如果明天被人們發現我和15歲、12歲的女孩兒一起住在愛巢中,人們會說,嗯,我早就知道他是這樣的人。】——伍迪·艾倫接受《人物》雜誌的公開言論。

貝托魯奇,(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和最佳劇本獎得主,威尼斯終身成就獎和戛納終身成就獎),因為執導《末代皇帝》獲得奧斯卡九項大獎,廣為中國觀眾所知。

馬龍·白蘭度,(2次奧斯卡影帝,2次金球影帝,1次戛納影帝),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20世紀最偉大的男演員第四名。因代表作《教父》,享譽全球。

這兩人在拍攝著名影片《巴黎最後的探戈》時,臨時起意改動劇本,未經19歲的女主角施奈德同意,強迫她拍攝了一段裸露強暴戲,就是讓48歲的白蘭度,用凝固黃油棒條,強行侵犯女主角的後庭……

《巴黎最後的探戈》:馬龍·白蘭度和施奈德

貝托魯奇在2013年的視頻中表示:「因為我們想要她(施奈德)作為一個女孩子真正的反應,而不是作為女演員的反應,我們想讓她覺得被羞辱、驚嚇。」他透露拍完該片後與施奈德再無聯繫,因為那件事,「她這一生都很恨我」。貝托魯奇還說此事「很惡劣」,他很有罪惡感,但並不後悔那樣做,強調是為拍電影,為讓施奈德表現出真實的反應,沒有表演痕迹。
施奈德一生都沒能從此事中解脫,2011年去世的她曾染上藥癮、抑鬱、自殺……在去世前3年,55歲的她還對媒體表示:【我當時倍感屈辱,有點感覺像是被白蘭度和貝托魯奇強暴了。那場戲之後,馬龍既沒有安慰我也沒有道歉。謝天謝地,那場戲只拍了一條。】
施奈德透露其實她在拍攝時是知道在拍戲,但是在開拍前很短時間才被告知,【我應該當場叫經紀人或律師來片場的,你不能強迫一個演員去演劇本里沒有的戲,但當時我不知道。(拍攝時)馬龍對我說:別擔心,瑪利亞,這只是拍電影。但即使他所做的不是真的,我當時哭出的是真的眼淚。】
之後施奈德非常傷心,她認為當時19歲的自己在拍攝該片前沒有理解片子的性愛內容,【我感覺自己僅僅被看成一個肉慾的形象,我本來是想作為一個女演員為人所知,而那件醜聞和之後的餘波讓我有點癲狂,我崩潰了。……之後有很多需要裸露的戲來找我,但我再也沒有在電影中裸體。】

羅曼·波蘭斯基(奧斯卡最佳導演獎,金球獎最佳導演獎,威尼斯終身成就獎,戛納金棕櫚獎,柏林金熊獎),代表作《鋼琴師》,

1977年,波蘭斯基承諾要捧紅13歲的少女演員薩曼塔·蓋默,誘騙她拍攝了數個月裸照後,喂她吃下大量鎮靜劑,然後對她猥褻並施以強暴。美國警方對此案追捕持續了30年。

案發後波蘭斯基離開美國,即使後來《鋼琴師》獲得奧斯卡獎,也是請朋友代領的,因為他一踏上美國領土就會被立即逮捕。

萊妮·雷芬斯塔爾,電影史上最強女導演,開啟了紀錄片新時代,

30歲自導自演處女作《藍光》,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銀獎,

32歲至34歲導演了給納粹德國和希特勒張目的《意志的勝利》和《奧林匹亞》,拿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紀錄片金獎、最佳外國片金獎。

單從藝術角度來說,這兩部作品具有劃時代意義,迄今仍然是電影史上公認前十的紀錄片,也是電影美學的里程碑;然而其影響之惡劣,三觀之反動,同樣在整個電影史無出其右,激發了成百上千萬年輕人自覺去做法西斯的炮灰。

這兩部電影得獎,也直接催生對此強烈不滿的法國影人,組建戛納電影節;

二戰後,雷芬斯塔爾被千夫所指,卻始終拒絕懺悔,被國際影壇封殺,改行當了攝影師,同樣取得了極高成就,活到101歲。

雷芬斯塔爾不但公德一無是處,而且私德也同樣糟糕:

她出道不久就被一個猶太銀行家,叫索卡爾的金主力捧,先成為歐洲著名舞蹈家,後來因為膝蓋受傷,不能跳舞,改拍電影。進入電影圈後,「性關係就像是片場的嬉戲休息,作為女人她有一個特殊本事:凡她經手的男人,日後都能夠成為她的朋友,不斷給她提供幫助。」

索卡爾出資幫雷芬斯塔爾拍了《藍光》,匈牙利導演巴拉茲也是猶太人,手把手指導她如何拍攝。

等到雷芬斯塔爾因為《藍光》在威尼斯得獎,被希特勒看重後,就立刻和前金主索卡爾斷絕關係,拒絕付給巴拉茲報酬,將這兩個猶太人的名字從影片刪除,一直到90歲還聲稱「《藍光》完全是我一個人的」。

世人評價:一個明顯"缺乏道德感的人",一個天生說謊從不臉紅的人。

————————————————————————————

和以上幾位藝術大師相比,諸如華語影壇幾位大導的那點陳年過往、風流韻事,無非是拋棄髮妻另娶新歡之類,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了。

ps:至於最近的某位熱點新聞人物,他恐怕還遠不夠資格被評價為「個人成就很高」。如果是真正靠自己才華和作品獲得的地位,那麼只要不吸毒犯法,私生活方面確實問題不大,參見那幾位華語大導演,沒有一個是被眾所周知的婚外情打倒的。

既然本身也只是靠網路營銷和當段子手走紅的偶像,那麼一旦人設崩塌,當然萬劫不復了。


讓·熱內:熱愛罪惡的美gay作家

十歲時被妓女母親遺棄的小熱內,有著「比女孩子還漂亮」的面孔。
從小行竊,因為偷竊,猥褻,同性戀,賣淫等多項罪名被送入監獄,在獄中寫小黃書(…)把自己作的要死要死了。
然而他的好基友們怎麼捨得呢,全國45個知名作家聯名上書情願,熱內得到了法國總統的特赦。
著名的自傳體小說《小偷日記》中展現著赤裸的罪惡。「我」最常用的伎倆是用美貌誘惑男人,將其帶到港口倉庫拚命揍,拿走他的錢和懷錶。
熱內對自己的戀人(of course 男孩子)十分痴情,幾乎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

「讚美罪惡」「惡越純粹我越愛他」
和其他人品不好的名人相比,熱內是坦誠並驕傲的熱愛著罪惡。他放蕩而快樂的,享受著作為「惡的化身」的感覺。


推薦閱讀:

哪些藝術家、作家、音樂家、政治家、科學家優秀傳記電影值得推薦?
歷史上有哪些傲嬌的名人?

TAG:歷史 | 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