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期選舉的意義究竟有多大?

看到美國最低工資是否該提高?如果提高是否真的有效果? 這個問題下有人說奧巴馬是為了美國中期選舉,不惜犧牲就業率。
那麼對於我們不懂美國政治的人來說,中期選舉的意義究竟有多大?


謝邀,簡單講中期選舉就是每二年改選眾議院全部435個議員;改選三分之一的參議院,即34名議員(但他們必須是專職議員,不得兼任政府職務,並且任何文官不得擔任國會議員);改選37個新州長。PS,昨天寫錯了一個東西,已改。。


大概有這麼幾點意義。

1,首先涉及美國行政體系的結構變動。美國參眾二院的國會,主要負責制定法律並監督總統行使權力。
從聯邦來講,總統所在的政黨能夠在國會佔據多數席位,那麼白宮能夠更加方便地實施各項政策;而如果另外一個政黨佔據了國會的多數席次,那麼總統在行使權力時將面臨很大的牽制。這涉及到現有政策的執行力。

從地方來講,中期選舉選出各州的州長,將決定各州如何運轉,這也涉及到州政府的新一輪政參規劃和提案變革。

2,中期選舉的席位變動幅度很大,選舉結果有很大不確定性,在整個美國選舉周期中,無論是投票意願還是兩院席位的變革都是很激烈。所以在美國兩黨的黨政方面的協調,現政府的支持率和下一屆政府的選舉資源積累,都會是非常重要的戰役。也是兩黨態勢的風向標。

給點數據吧。
年度 在位總統 總統所屬政黨 總統所在政黨凈增/失席位 眾議院席位 參議院席位
2010年 巴拉克·奧巴馬 民主黨 民主黨-63 民主黨-6
2006年 喬治·沃克·布希 共和黨 共和黨-30 共和黨-6
2002年 喬治·沃克·布希 共和黨 共和黨+8 共和黨+2
1998年 比爾·柯林頓 民主黨 民主黨+5 0
1994年 比爾·柯林頓 民主黨 民主黨-54 民主黨-8
1990年 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 共和黨 共和黨-8 共和黨-1
1986年 羅納德·里根 共和黨 共和黨-5 共和黨-8
1982年 羅納德·里根 共和黨 共和黨-26 0
1978年 吉米·卡特 民主黨 民主黨-15 民主黨-3
1974年 傑拉爾德·福特 共和黨 共和黨-48 共和黨-4
1970年 理查德·尼克松 共和黨 共和黨-12 共和黨+1
1966年 林登·約翰遜 民主黨 民主黨-48 民主黨-3
1962年 約翰·肯尼迪 民主黨 民主黨-4 民主黨+2
1958年 德懷特·D·艾森豪威爾 共和黨 共和黨-48 共和黨-12
1954年 德懷特·D·艾森豪威爾 共和黨 共和黨-18 共和黨-2
1950年 哈利·S·杜魯門 民主黨 民主黨-28 民主黨-5
1946年 哈利·S·杜魯門 民主黨 民主黨-54 民主黨-12
1942年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民主黨 民主黨-45 民主黨-8
1938年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民主黨 民主黨-72 民主黨-7
1934年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民主黨 民主黨+9 民主黨+9
1930年 赫伯特·胡佛 共和黨 共和黨-52 共和黨-8

3,是兩黨發表自己「執政理念」,和「熱點問題解讀」的先決「平台」。也就是說中期選舉也是兩黨刷立場的舞台,尤其是依靠中期選舉這麼高的媒體曝光率。。「對中國關係」問題,「亞太地緣局勢問題」,「美國中後期經濟復甦問題」,等等,這些熱點問題,在此期間,政客們都會熱衷於宣揚自己的理念。。這也同時影響上面提到第二點。。

具體到目前這一次來說。。
《庫克政治報告》的調查顯示:「民主黨將流失議席,這是毫無疑問的。」美國民主黨將捍衛的其中7個參議院議席,分析員指出民主黨恐怕將保不住南達科他和西弗吉尼亞的參院席位,蒙塔納也岌岌可危,阿拉斯加、阿肯色、路易斯安那、北卡羅來納則將出現激戰。
在美國眾議院選舉中,民主黨需要增加17個席位,才能重奪2010年因茶黨異軍突起而失去的眾議院控制權。去年十月的美國聯邦政府停擺風波使共和黨一度淪為眾矢之的,支持率大跌,當時民主黨還期望能藉此贏回眾議院多數議席,不過,隨後奧巴馬醫保落實過程出現問題,導致部分美國人無法享受醫保福利,令民主黨勝算大打折扣。」


所以說白了,奧巴馬現在面臨三個可能被打臉的問題。
1,美國中後期復甦乏力,雖然號稱復興製造業,但是目前來說收效甚微,失業問題也解決得不怎麼樣,2014年春夏季的各項經濟數據都非常一般。也就是「經濟問題」。
2,「民眾信任問題」,奧巴馬這屆政府目前民調支持率46%左右的樣子,而且期間包括政府停擺,退伍軍人問題等等,這屆政府中後期執政,幺蛾子出太多。
3,「中國問題」。怎麼打「中國問題」這張外交牌,從而反饋到內政上去,是本屆政府一直沒做好的。。

為什麼奧巴馬會在中期選舉前,非常關心「就業市場」和「最低工資保障」的問題呢?


說白了,扶著底層民眾上台的他,必須想辦法解決第一個「打臉」問題。。


中期選舉的意義是很大的,因為涉及到聯邦政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國會的選舉。事實上我個人認為國會在美國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甚至比總統更重要,因為任何政策和法規的通過,都需要國會的投票。

所以在任總統能多大程度上控制和影響兩院,決定了他實現自己諾言和理想的效率。目前國會的狀況是共和黨控制眾議院,民主黨控制參議院。2014年國會將對任期到了的議員重新選舉,兩黨都希望能在兩院控制更多的席位,以方便兩黨傾向的議案的通過。

所以中期選舉是非常重要的,某種意義上比總統大選還重要。


謝邀。
這個問題太大了,嘗試著解答一下。美國的中期選舉指的是在總統的四年任期中間的一次立法分支的大換血,即參議院和眾議院席位的更替。

首先,美國的中期選舉很大程度上是對總統任期內政績的一個反饋,而大眾對於總統的表現往往趨向不滿(一是總統當選時民眾的希望值太高所以後期越失落,二是會因為反對某個候選人或某種 觀點而選擇當今的總統,「less of two evil」),所以很大程度上總統所在的黨會在中期選舉中失去席位。

上圖(from wiki)是美國歷屆總統任期內中期選舉之內總統所在的黨在兩院席位的增減。可以看出,席位驟減的幾率比較大,所以在總統上任兩年或六年之後,民眾通過投票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第二點,在總統的第二任期,中期選舉的結果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下一屆總統的表現。國會作為立法機構,在三權分支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舉一個例子,如果16年大選希拉里當選,而14年選舉當中參眾兩院都被共和黨控制,那麼希拉里的 第一任期內的種種舉措很大程度上都會遭到國會的鉗制。我在專欄文章關於美國的一些誤區和迷思(上) - Odysseia - 知乎專欄里曾提到過,「集中了民眾意志的議會,從一開始就被認為是最容易發生「多數人暴政」的地方,但它又必須代表民意而存在著,故此成為了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而實現三權分立,限制總統權利是其中一個目的,更重要的另一個目的是阻止了暴民政治的發生。回溯美國237年的歷史,就會發現這其實也是一部總統和國會不斷鬥毆的歷史;兩者的力量此消彼長,紛爭永不消停」,而如果立法分支和執政分支不同屬於同一個政黨,那麼政府的執政效率會大大降低,而總統也往往會被國會所「綁架」。

但若是說總統大選和中期選舉之間哪個重要,當然還是總統大選要來的重要得多——不要忘記,兩黨的第一使命,從來都是把自己的候選人推上總統之位。而在民眾的心目中,自然也是總統大選來的更重要一些。相比總統大選中65%的voter turnout,中期選舉低於40%的turnout就已經說明問題了。

稍後再更新。


湊個熱鬧吧,基本上在跑題,大家湊合看。

中期選舉對兩黨來說意義重大,畢竟國會換界,與大選年無異。

個人認為,對於奧巴馬的任期之內,這個中期選舉的直接影響不會大。因為畢竟是他的第二個任期了,最後兩年,以國會現在的情況,也不可能通過國會有什麼大作為了。美國政治的兩極化還沒到物極需返的地步,應該會繼續惡化下去,兩極化到底會有多糟,也是這次中期選舉的一個意義。(不管是誰,到這時候基本上,也很難有啥作為了,看看前面的里根,柯林頓,小布希,基本如此)。

但對於奧巴馬來說,意義還是很大。我覺得他現在的首要任務,是在各級競選中幫助民主黨,並為 2016 年的大選做準備。柯林頓和小布希在離開時,都為自己黨派的候選者提出了一個難題,就是如何與現任總統拉開距離。從一定程度上說,現在的奧巴馬,最好的支持就是別惹事,給自己黨派的候選人以騰挪的空間。如果像布希那樣,自己黨派的候選人都不願提他,政策上要拉開距離,也就缺少了相當的自由度,被限制住了後,就難追逐關鍵選民。

奧巴馬還年輕,其政治生命還很長。想來他也要為自己的未來打算。為中期選舉出力,也為他離職後繼續在民主黨中保持影響力打下基礎。

從這個角度說,我不認同題目中提到的,(查了一下,原題說的是《華爾街時報》的評論),奧巴馬的這個總統令是為中期選舉不惜代價。

2012 年大選時,夏天正遇到高院要對 Obamacare 的合法性作出裁決。有一天我聽到收音機里一個節目,在談可能的結果。一個評論者說,或許被高院推翻了會好些。因為這樣能夠激起民主黨的激情,讓他們有動力出來競選。另一個評論者馬上反擊說,怎麼能這樣想。總統上台就是為了推進自己黨派的政治理想,而不是為了被推翻。如果在兩者中選擇,寧可激發對手的熱情,把自己的趕下去來證明自己失敗,也不能恥辱的以失敗來換取連任。

競選,就是 50% + 1 票的戰鬥(當然,美國總統大選更複雜些)。

從本質上,要贏得競選,就是要讓自己的支持者出來投票,讓對手的支持者不出來投票。

什麼能激發選民的投票熱情?恐懼,憤怒,與希望。
什麼能壓制選民的投票熱情?厭倦,沮喪,與失望。

所以每個候選者都不遺餘力的抹黑對手,讓對手的支持者產生沮喪感,增加自己選民的危機感。當然,也要為自己貼金,增加希望。

但終歸,沒有危機感的希望是沒有意義的

上面提到的廣播中,第一個評論者所提到的,如果高院認定 Obamacare 違憲,那這種失敗或許能帶來巨大的危機感,激發選民熱情。因為,2010 年,也是中期選舉年,也是在年初,奧巴馬簽下了 Obamacare。照題中的理論,奧巴馬和民主黨為了中期選舉,是不惜代價了。但結果顯然是,共和黨選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茶黨出現,你能感到共和黨選民對權力的饑渴,不亞於 2008 年的民主黨選民。2010 年中期選舉,民主黨遭遇罕見的大敗。

再說一次,沒有危機感的棒棒糖,不會給你帶來選民。

史上也有使出總統令來迎取選民並獲得勝利的,一時想到的,是 1946 年的杜魯門。在大選前,為了爭取北方黑人,杜魯門宣布在軍隊中取消種族隔離。這讓為消除種族歧視鬥爭了幾十年的黑人選民,看到了希望。因為,總統令只是在這屆總統任期間有效。下屆總統上台,完全可以取消前任總統的規定。這總統令是一種賞賜,但同時,帶來了巨大的希望,和對失去的恐懼。

反過來,奧巴馬離下台還有兩年,這屆中期選舉不管結果如何,不會影響到這最低工資的總統令。對選民的影響是最小的:獲得者不會擔心失去,反對者也沒有辦法。相比起來,2010 年通過的 Obamacare,則是國會一手通過,選民的反應,則會直接反應到參加中期選舉的議員身上,才有了中期選舉的大爆發。

什麼是直接影響中期選舉的政治舉措?

國會通過了兩年的預算案。這樣在中期選舉前,就不會出現為了預算而爭鬥,兩敗俱傷,打擊選民積極性的事性。去年的政府關門已證明對共和黨影響更大。(但是這只是在共和黨占多數的眾議院通過。這不,Obama 也提出了自己的 2015 預算案,等於是把這事放到了中期選舉的議程上)

奧巴馬剛剛下令延長既有保險的有效期兩年。這樣,今年中期選舉前,就不會出現大量舊保險被取消,民眾怨聲載道的情況。去年 http://healthcare.gov 開張的混亂,已證明民眾會把憤怒扔到民主黨身上。

而奧巴馬的這個最低工資的總統令,只不過是執行了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的計劃:如有必要,會用行政力量單邊推進。

把行政力量伸到以前沒有使用過的地方,當然是在國會僵持的局面下的無奈之舉:你畢竟還是希望能在國會的支持下進行。你今天這樣幹了,明天對方上台了,也可能會反過來使在你身上。比如,上面奧巴馬相當於用行政力量延遲了 Obamacare 的部分執行。這個,是否是告訴下一個總統他也可以這樣操縱法律呢?

這個,是奧巴馬留下的一個重要的政治遺產。

奧巴馬進一步的拓展了總統的力量。(這當然不是說,以前的總統不這樣。柯林頓,小布希,都在不同方面大大推進的總統的力量)。這個就主要體現在避開國會,單邊的發動行政手段,加強對市場的監管。最明顯的,就是在環保上。在奧巴馬任期內,對火電的監管越來越嚴,而曾經不可一世的煤炭工業,在華盛頓的影響力每況愈下。當然,這個美國對媒炭的依賴節節降低有關,但也是奧巴馬政府抓住機會節節施壓的結果。

回來說中期選舉。

中期選舉對民主黨總是不利的。總統大選不僅是總統大選,也有國會換界,各級地方選舉。另外,借著總統大選的宣傳,各地各種政治力量會搭載一些重要的社會議題進行全民公決。這樣一來,總統大選的政治興奮度,會不可避免的帶來滿足感和疲憊感。也就是說,中期選舉雖然選的一樣,但是選民的構成卻不是簡單的同比減少。中期選舉是積極選民,那些對政治有長期興趣的核心選民的選舉。對民主黨,其選民中有大量低收入人群,對政治的興趣較低,在大選後,尤其是一次勝利的大選後,會產生更大的疲憊感。(反過來,也有政治組織針對選民構成的變化,有選擇的放入自己認為更有希望通過的議題進行公決,畢竟通過是一樣的通過,人少有人少的策略)

所以共和黨雖然人少,但是因為其核心選民的積極性,卻讓它在中期選舉佔了上風。對於這些核心選民,參加政治活動,是一種義務,一種責任。

繞回來說,奧巴馬對中期選舉,有什麼樣的支持可以提供呢?

如前所提,以奧巴馬現在節節下降的支持率,我不認為他能激發起己方選民,所以不惹事就是好事。

除此之外,奧巴馬最重要的支持,是在那些普通人一眼看不到的地方。

這或許也是奧巴馬最重要的政治遺產之一。因為奧巴馬對美國政治的一個巨大影響,是在競選這件事本身。

奧巴馬大選成功,不只是大選成功。奧巴馬在大選中,建立了一個巨大的選民網路,和一整套的選民發動體系,大批的志願者,foot soldier。這是奧巴馬的最寶貴的政治資源,因為這不是用完了就失去意義的一次性組織,而是可以被反覆激活的。這支部隊,小心合理使用,完全可以成為各地民主黨候選者的重要力量。如果奧巴馬的這個網路在中期選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那 2016 年大選呢?奧巴馬的政治影響力,會長期存在。

第二點,就是奧巴馬的兩次勝利,讓 data-driven campaign 的理念深入人心。奧巴馬為美國競選業引入了一批以計算機和數據處理專家為核心的競選隊伍,對選民數據進行前所未有的深度分析,有針對性的施用宣傳策略。奧巴馬的兩次大選提供了難得的寶貴經驗,讓他們打造出一套處理數據的方法。

很大程度上,2012 年的大選,是奧巴馬的那些拿著智能手機和 ipad 挨家挨戶敲門的志願者,爆掉了羅姆尼的那些拿著地址卡片打電話的工作人員。奧巴馬的地方志願者,熟悉附近的每個人,並從系統網路中可以獲取到他們的信息,找到最有可能爭取到的潛在選民。他們的手機上會顯示出每個潛在選民被己方團隊接觸的記錄,可未來的被接觸計劃。可以說,在大數據上,民主黨團隊領先共和黨至少有一年。

更重要的是,奧巴馬的這支隊伍,在技術上像矽谷的技術公司創業團隊,更開放且進取,但在另一方面,又有著理想主義的情懷。他們更希望看到用自己的技術改變競選,而不是掙大錢。

這些人現在大多成立了自己的競選公司,這次中期選舉,毫無疑問,他們會化整為零的進入到各級地方選舉中去。這次中期選舉,是對這 data-driven campaign 理念的一次大檢閱。在他們看來,data-driven campaign 在選情焦灼的邊緣選區最有優勢。對於選民投票率更低的中期選舉,每票必爭的搖擺選區,技術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真是這樣,民主黨在技術上的領先優勢,或許會成為共和黨的苦手。

另一方面,2012 年大選證明了雖然 superPAC 這樣的第三方組織可以很有錢,在總統大選上的影響力依然有限。但是,在地方選舉,小選區上,這點錢用好了,卻也可以搗海翻江。操著大筆票子的 superPAC 和 503(c) 組織,吸取了大選的經驗,也會在中期選舉中放手一搏。

這次中期選舉的另一層意義,應該就是這錢和技術在裡面的明爭暗鬥。


直接影響executive的實際執政有效性和國家實際政策的出台執行 A separated house has been Obama"s biggest nightmare so far.


歪個樓,剛有人吐槽還好中國沒有這樣的黨諍,否則做點什麼大事都很困難。,。。。。於是歪個樓

回過頭來說,當沒有了滅國般的危機時,國家就是無數瑣碎的事的博弈,有時候你覺得是大事的事情或者好事的事情對於某些其他人都是很大的損害。只有對於落後和前現代的國家才有很多帕累托改進的機會(改革使每個人的利益都增長),大多數發達國家早已經過了這個階段,他們的各種辯論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議會辯論成為妥協的地區。所以同樣對於中國,現在看似中國國家強大的中央政府各種高大上的工程,可是你不知道的地方有許多人受到了損害只是不關乎你的利益嘛。所以等到所謂深化改革,即殺特權以平民權結束以後,我們就不需要這樣所謂的「效率」了,那時,就是無數正當的民權在議會中鬥爭妥協了。此為政治。民主的代價是效率,不過換取了安定和權利的保障,這不就是維穩最想達到的目標么~


具體的等剪貼黨來回答,我只想說一句,中期選舉的影響遠不止總統上半任期的表現,給他打個分那麼簡單。當參議院改選三分之一,眾議院全面改選,這已經算是 大洗牌了,經常發生在中期選舉參眾兩院的多數黨易幟的事情,整個政治生態完全是天翻地覆。你可以說,這些變化都是之前兩年發生所有一切的評判,但是說只是對總統表現期中考試的說法太小兒科了。就美國整體的政治生態而言,議會的變化就是兩年一次,重要程度相當。總統雖然四年一次,但跛腳鴨在後兩年任期里其實也做不了什麼了。至於在敵對的議會環境下,下次總統大選連任時是加分還是扣分,要看接下去兩年總統是怎麼與議會互動的。但是有一句,美國人是實用主義,做不出事情來的總統註定走不遠。


給不懂政治的人講政治選舉的意義,當然不要解釋這麼多細節。

只要明白,這個選舉是讓非執政黨有機會阻止總統在剩餘任期順利立法就行了。做總統的意識到自己四年任期都不一定能有四年時間施政。選完就各玩各的。


其實很簡單嘛,總統選舉選總統,中期選舉選議員。做總統的如果本黨不能控制眾議院,就基本上很難達成法律,就無法依法行政,特別是預演算法案,預演算法案若不能通過形成法律,政府就要關門,他就沒錢花了。
再講深入一點就是,美國參院是每州兩個名額,一共是100個席位。眾院是全國各州按照每州選民多少來按照比例分配席位。參議員任期較長,為6年,比總統任期還長,每2年改選三分之一。因此參議院做事比較審慎可以更超脫於大眾輿論。而眾議院每次中期選舉(總統大選之後二年)都是重新選舉全部議員,也就是眾議員最短只能幹兩年,且一黨眾議員數量是和其對人口稠密州的控制力所產生。控制了人口稠密州的選票,就控制了眾院,就控制了在法令和法律制定過程中的討價還價的先機。
再深入一層就是呢,人口稠密州自然就業壓力大,壓力最大的就是那些窮困的底層勞動者,他們雖然智識水平較低,但是卻選票數量巨多。
奧黑這種缺乏基本經濟常識的提案之所以能夠厚著他的臉皮提出來,還不就是為了拉攏那些誤以為提高最低薪資對自己有利的多數傻子么?因為窮人教育水平低,是分不清楚他這條政策的真正傷害力的。

再進一步解釋,如果規定最低工資,資本家和勞工協商價格的時候就失去了自由。於是,一些資本項目就會不一定上馬或者用機器設備代替人工。比如亞馬遜這種以廉價倉庫員幹活的企業,如果提高最低工資,他們就會把一些勞動力替換成傳送帶。
而一些勞工雖然也許願意免費或者以低於周圍同事的水平去謀取工資,但是由於有了最低工資的規
定,他們拿去低於最低工資但是高於自己意願的工資就屬於違法行為。

而這種願意以比市場平均甚至比市場最低價更低的的價格出售自己的勞力的人顯然是對工作酬勞需求最嚴重和生活最處於困境的。而由於企業和他自己都不願意違法,所以,一個找不到員工,一個找不到工作。

奧黑這種讀大學的時候經濟學不及格的政客,花言巧語一流好手,經濟政策末流垃圾的,必然會遭到資本市場唾棄。

不過不幸的是由於最近美國踩到了經濟復甦周期,他極可能佔到這個便宜。而可憐的小布希則要為奧黑之前一個半任期內的經濟毫無起色而擔負起前置責任。因為奧黑一直都說他接受的是被布希搞爛的爛攤子。實際上奧黑允許政府救助銀行,也是拿著窮人的錢補貼富人。他其實就是個最大的無間道。但是因為窮人都比較蠢和笨,所以,被人耍了還要給人數鈔票,還要對人感恩戴德。

民主黨雖然看起來民主,卻是美國經濟政策制定中的弱智乙方,因為他們迎合反智群體;共和黨雖然看起來吝嗇,但是他們卻是美國經濟與政治階層的真正精英。

簡單而言,共和黨反對增稅與增支,而民主黨不停增稅與增支。一方是窮人要求政府代表窮人去拿富人的錢花,而另一方則是富人代表富人反對政府低效地花所有人的錢。

至於是政府花錢有效,還是資本家自己花錢,市場配置資源有效,我想這個是很簡單的經濟學道理,用腳趾頭都能想得清楚的。

簡單的經濟原理,複雜的政治鬧劇。

over!


簡單來說就是國會兩院洗牌,最大的影響就是奧巴馬餘下任期的立法議程能否實現。他當年許諾的東西,除了艱難推出的ACA 也就是Obamacare之外,還剩下移民改革等重要項目,將決定他的政治遺產。不過現在看來都希望渺茫,不僅眾院幾乎無望拿回多數,參院的多數也可能失手。對於某些議事日程上的重要項目,如氣候變化,奧巴馬幾乎已經明確將通過行政手段來推動,不再依賴國會立法。


謝邀
不是特別專長這塊,就是簡單說說我自己的看法,歡迎糾正。
=====================================
肯定不是期中考試那麼簡單,但是可以說是期中考試。
選民在中期選舉的時候根據總統的表現然後來選政黨。就是說,我覺得你這個民主黨的總統在這段時間特別沒用,我不要選你們民主黨的人了,我要選共和黨的人。
====================================
ok這裡跑題一下下,就是中期選舉選什麼。
根據百度百科,美國總統每四年一次選舉,美國國會每兩年選舉一次。有一年總統和國會一起選舉,然後一年單國會選舉。國會就是美國的立法機構。試想一下,一個民主黨的總統卻有一個共和黨為主的國會……pain in the ass right?


沒投過票。。。真心不算很懂,談點個人見解,歡迎指正。

中期選舉是對總統前半個任期內施政結果的一個總結。一般來說,總統剛上任後會視圖兌現自己競選時的承諾,中期選舉是民眾對此的評價,會極大的影響後兩年內總統的施政方針,在支持率開始降低的情況下(多數是這樣的。。。。。。),總統為了保證自己政黨的執政權,傾向於變的強硬些以保證自己的威望(奧巴馬為了醫改跟house死磕是一個挺好的例子)。
大體類似於國內領導的政績考核?


推薦閱讀:

是不是「美國只有『黑人命貴』,沒有『印第安人命貴』」?如果是,為什麼?
為什麼蘇聯沒能夠和平演變美國?
政治正確最終會發展到什麼程度?
美國政治中有無代表華人/華裔的利益集團(院外集團)?
「Black lives matter」與「All lives matter」,哪一個觀點更正確?

TAG:美國政治 | 美國大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