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適合小團隊的協作工具?

主要是分配任務、任務監督等,還能有工時統計等功能。要在線版。收費、免費都行。


前言:
我所在的團隊是一個全職遠程辦公的團隊,所以對在線團隊協作和溝通工具有極度的依賴性。目前團隊27人,以程序員為主,公司主要業務是技術諮詢、定製化開發服務;幾乎市面上知名的協作溝通工具都有體驗過,團隊目前也是有一套自己的工具使用小模式,所以就在這小小的分享下,後續如果有體驗到不錯的新的協作工具,也會在這更新。

1.釘釘 + tower + Skype

釘釘和tower,兩個都算是阿里系的產品,打通之後確實方便很多。

tower主要用於項目管理、任務分解、任務指派、各節點的設置。同時搭配釘釘用於一些日常的溝通,彌補一些tower在團隊溝通即時性上的不足。

而當項目期間,團隊需要進行視頻或語言會議時,則會使用Skype,在多人(一般6-7人左右)通話上,Skype相對更穩定些。

2.石墨文檔協作

石墨的功能還是比較強大的,但實際操作上確實有一丟丟麻煩,所以目前石墨主要是運營人員在用,處理一些文檔的協作編輯工作。

而對我個人的話,一直習慣在石墨上寫我的 todo list

3.墨刀 簡單的原型工具

個別項目,初期製作產品原型的時候,產品經理之間協作,會用墨刀做一些簡單的原型設計,因為操作十分簡單,出初版原型的速度很快。

但最終出專業的原型圖時,還是會用 Axure + Sketch。

4.夥伴雲表格

通過表格進行協作,處理業務相關數據。目前團隊內主要是商務人員在使用,即時更新客戶信息、項目合作狀態等。同時也會用於和項目經理協作,給客戶出項目報價單等工作。

--------------------------
先寫這幾個了 改日再繼續更新......就不加各個工具的下載鏈接了 百度一下都能搜到


團隊高效協作是一個企業最強的訴求,尤其初創企業和小團隊。看到前面有許多系列軟體的推薦,但實際應用中軟體並不是越多越好的。

尋找團隊協作的軟體工具最重要的是適合自己的團隊,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目標去匹配。

一般團隊協作主要訴求分為三塊:

  • 團隊任務分配和進度管理,最好可以做到時時監督;
  • 團隊文件的協作和共享,很多公司在QQ辦公群分享文件,非常亂,造成團隊協作困難;
  • 團隊制度管理的管理軟體,例如:統計工時,打卡出差等申請。

1. 任務分配和進度管理

作為一個團隊leader,一定要分配好任務並且監督進度,可以做及時調整,保證工作良好的進行。

個人推薦軟體工具:Teambition,可以幫助團隊輕鬆共享和討論工作中的任務、日程等內容。

我對任務分配和進度監督的需求:

  • 團隊之間可以進行良好溝通;
  • 項目任務的分配,責任到個人;
  • 可以監督每個成員的進行情況;
  • 可以看到成員的時間安排,方便會議安排以及進度調整。

Teambition是一款典型為中小團隊打造的協作工具,非常容易上手,易用。

  • 可以任務管理,分配任務給團隊成員;
  • 可以隨時查看成員工作的進度;
  • 具備群聊功能,團隊之間可以快速溝通調整工作;
  • 具備日程功能,可以安排會議。

Teambition還有很多其他的功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了解下。


2. 文件的協作和管理

其實越是大公司,越在乎文件的安全和管理。當然現在的中小企業也開始重視這一塊了。在這個知識付費興起的時代,作為這個行業的一員,我也非常在乎,選擇文件管理類的軟體,非常看重安全。這也是我選擇堅果雲同步網盤的一個重要原因,自2012年使用至今。堅果雲的主要用途就是文件的自動同步和工作文檔的及時共享。

我對文件管理和協作工具比較看重的因素:

  • 能夠及時獲取最新版本的工作資料;
  • 能夠共同對某一文件進行編輯(或者說批註、添加修改意見);
  • 支持的平台終端種類齊全,在手機和平板上都能使用;
  • 操作簡單,團隊新成員學習成本低。

選擇堅果雲最初是因為它的操作非常簡單,很容易上手,為俱樂部的成員之間協同辦公帶來了不少便利,而且確實幫助你提高了效率,具體表現在:

  • 可以將電腦本地的任意文件夾進行同步,同步到個人空間或邀請同事同步,其他終端設備上可以即時查看同步文件夾;
  • 可以用鏈接、微信、郵件等方式共享資料給同事;
  • 可以查看到同事更新過的文件;
  • 共享文件夾中的文件可以多人編輯;
  • 可以找迴文件歷史版本,並且對Office文件歷史版本進行對比。

3. 團隊制度管理的管理軟體

在一個團隊或者說是中小企業,肯定需要進行一些人員管理、打卡、出差申請等,其實國內有幾款不錯的這種軟體。

我這邊用的是釘釘:阿里巴巴出品,專為中小企業和團隊打造的協同辦公平台。主打即時通話功能,免費商務電話,隨時隨地發起電話會議。另外,出差、報銷、審批等都可以在手機上完成。

對於這個需求我和大多數企業一樣,需求比較簡單:

  • 滿足日常的簽到,加班,調休,請假等申請;
  • 方便月底統計和結算工資;
  • 方便移動辦公,經常出差;

釘釘上手簡單,設計上簡潔清晰,基本功能都可以在手機上完成,能夠滿足我們這種經常出差人的需求。

還有紛享銷客、銷售易等。都是非常不錯的軟體,大家都可以去了解和嘗試,只要能夠解決你的需求,這就是一個好軟體。

再次強調一下,思維比工具更重要!

根據自己團隊協作的需求去尋找相應的軟體工具。

評判一個軟體工具好不好用,就要看它能不能幫助你解決實際的問題。


可以試試好用的團隊協同工具worktile,https://worktile.com/ ,完全免費,分配任務、任務監督都有,吸取了trello的優點,更加適合國內中小團隊使用


我建議就用這個
https://www.orchestra.com/
團隊協同 To-Do List

小團隊不要太複雜,能口頭溝通的盡量口頭
記一下任務就可以

定律:
任何讓簡單問題複雜化的工具,任何不符合中國用戶跳躍性工作方式的工具
最終都會被丟棄和遺忘...


題主這個問題,是小團隊leader遇到管理與協作問題時的經典動作:來知乎問一下大家的意見,找到一款合適的軟體來解決問題。如果是像華為這樣的大公司,就會去找來IBM的管理諮詢顧問,進駐團隊提供解決方案,二者顯然不適合小團隊。

但是問題是,小團隊各個都不一樣,別人的經驗可能具有很少的借鑒意義;即使覺得某個軟體好用花錢購買,可能也起不到預想的作用。

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軟體?

我們的產品顧問在跟進客戶的時候,優先順序放在第一關注的是:產品到底能不能解決客戶的問題。注意我們的產品顧問都是高級銷售,在每一個客戶身上傾注的時間都耗時長久,所以到最後的客單價往往都非常之高。但是好幾次,產品顧問在給大領導溝通進度的時候說,「拒絕了某團隊要求發合同的請求」(到了這一步往往已經準備好錢買產品了),因為需求與產品功能不符,還沒有給出一個能解決對方問題的使用方案。

你可能會覺得他傻,但我們一致認為這是「珍惜產品羽毛」的優質銷售行為。如果客戶本著「買一個產品,推給員工,就能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的心態購買了我們的產品,撇開顧問後期為了引導其使用而花費的精力不談,一旦產品被認為「無用」,以後可能就不會再繼續合作了

leader給團隊找這種協作軟體,「自上而下」強推的工具往往用不起來。成員感受不到軟體對自己的價值,會覺得是「團隊買了一個軟體來監督我的工作」,軟體效果就大大折扣。leader覺得花了錢買軟體就能一勞永逸解決問題,而其實企業花100塊買軟體,可能只收到了20塊錢的成果,搞不好還要繼續賠20塊進去。在哪賠的?佔用團隊的工作時間操作軟體。

為什麼用不起來?

很多人可能在職場混久了,對工作中的【非便利性】變得無動於衷,習慣了。

  • ? 開會永遠有人遲到,遲到了發紅包,還能領紅包,多好。浪費時間?反正大家都在浪費,誰在意,因此打擾到工作什麼的,習慣就「好」;
  • ? 被突如其來的任務打斷自己的日程,那有什麼辦法,在公司里就是這樣呀。下午準點下班,不管任務做完沒做完——白天被xx打斷了,我也沒辦法,計劃拖延一天吧;
  • ? 明天要幹嘛?難說;這周的計劃?這個月該完成哪些任務?——一概不知。做一天算一天,我又沒閑著,每天都很努力,事情就是做不完有什麼辦法;
  • ? 上周的那個偉大的idea不疾而終……emmmm,反正我就是提了一下,又不是由我來負責,現在也很難想起來了,算了吧。

混日子,每天混日子,惰性都出來了,領導眼瞅著這幫人越來越像羊群,拿來一個軟體對大家說:這個軟體很好,能提高效率,做任務追蹤,做日程安排,做項目總結,大家用起來。什麼結果可想而知:我們的效率挺高的,任務追蹤有什麼用?花這麼多錢還不如給大家買零食。是不是看我們不順眼想折騰我們?消極怠工……

軟體應該是一項「福利」

其實團隊跟員工的利益本來是相關的,甚至團隊買了一個軟體對於員工來說應該是一項新型「福利」,而不是一項管理制度。利用軟體來改進協作與溝通方式,最能感受到便利的就是員工。

團隊管理者想要藉助工具改變團隊,首先該改變管理思維:軟體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人。

1.讓員工感受到好處的軟體才能用的起來;

2.光用軟體還不夠,還要洞察其背後的管理理念,建立自己的邏輯體系。

———————————————說正事的分割線—————————————————————

1.「我們公司花錢買了個軟體幫我們做時間管理」vs"我們公司花錢買了個軟體監督我工作」

我們ceo有一次在開會的時候曾經說過一句話,「生活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立馬遭到了底下人的反駁「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全場哄然。好在我們團隊十分扁平,老闆也並不以為意,況且站在二者的角度,這兩句話一點毛病都沒有。

不管工作和生活哪是哪的另一部分,道理是一樣的:做日程規劃、任務管理,總歸離不開工作和生活。有些人熱衷於做時間管理,卻發現執行的時候,生活很難按照自己設定的軌跡前進,就是因為工作中的計劃變動往往是難以預期的,你要生活,就得工作,強行把生活和工作割裂開來,根本不現實。如果公司購買的協作軟體,除了能讓你安排上班時間的任務,還能把自己下班時間的安排清清楚楚的協商,不僅能把你從無盡的焦慮中解脫出來,還會讓你「活得像一支隊伍」——所有人都知道你在什麼時間在認真生活,多麼重要的工作也不能打擾你的生活。你甚至可以用軟體來「管理」你的領導,親測可用:

我的健身房就在公司的附近,每天的瑜伽或者zumba課程基本安排在下午六點半左右;而我司,北京+互聯網+初創團隊,大家都知道意味著什麼——無止盡的加班。可我從來沒有耽誤過一次難得的zumba課程。因為每天的運動是我第二天戰鬥力的保障,我每天都在日程里安排固定的6:30—8:00的運動時間,並且還在工作日報里不停的提醒我的領導:不要在此段時間安排工作,我必須要運動,才能保證第二天的戰鬥力。

2.依賴腦力做決策,人的不穩定性vs軟體工具的科學性

好,說了這麼多,現在我們回到題主對軟體在工作中的需求上面去:分配任務,任務監督,統計工時的協作類工具。

說起工作中的任務與協作,題主的訴求翻譯過來就是:事事落實到人(分配任務)、事事有追蹤(任務監督)、任務有反饋(包括進展、用時、遇到的問題等等)。這一個流程下來,要滿足的絕對不僅僅是表面的這幾個訴求。

  • 分配的任務從哪來?從計劃中來——計劃可視化,可能如何實現?豐田的「看板」管理法
  • 任務分配好了,到了時間,相關負責人忘了怎麼辦?——計劃自動下發到日程,用G.T.D.的方法去完成工作
  • 如何針對任務進展進行溝通?(比起監督,我們更傾向於溝通這個動作)——工作日報,包含今天做了什麼,進展如何,遇到了什麼困難,是否需要部門協作,嘗試的解決方法是什麼,明天的計劃安排?還有,這一整天的工作,都有什麼值得記錄和分享收穫?

這一套流程基本覆蓋整個工作流程,但我們前面說了,如果這個軟體的功能全部都是工作,花了錢也用不起來。要讓員工在軟體里規劃自己的生活,感受到平衡工作和生活的益處,才是對員工有價值的軟體;另外,軟體還要十分簡單高效:5分鐘學會,5分鐘做完日程管理,5分鐘寫完工作日誌,簡單就是高效。

  • 5分鐘做日程安排:工作時間,早9:00—晚5:00,生活時間,晚5:00—晚11:00,早5:00—7:00,每一個時間段都有各種性質的安排。日程是工作中需要時間管理的部分,可用的時間管理理念:G.T.D.,番茄工作法,重要緊急四象限,思維導圖。這些理論被反覆驗證在時間管理中有效,有一大批追隨者,如果能用在工作中,對時間管理愛好者來說是手到擒來的事。

舉個例子,我一般這樣安排日程:

  1. 我的重要緊急四象限(可以自定義名稱)兩個與工作有關,兩個與生活有關,一個學習提升,一個生活瑣事;
  2. 把所有工作的安排區分緊急和不緊急,分別填上,把生活上要看的書和逛超市要買的東西也寫上;
  3. 然後切換到時間視圖(G.T.D列表式)拖拽劃分時間段,查看空白時間有沒有什麼遺漏的事情補上,
  4. 因為默認新建任務是重要不緊急象限的任務,就再回到象限視圖劃分象限。

這一流程看起來複雜,其實做起來從來不會超過5分鐘,因為工作上的任務前一天的工作日報里都思考過,再加上計劃自動下發;生活上的學習內容一般都是一段時間內的重複性任務,包含「吃維生素」這樣易忘瑣碎的小事。在工作的時候會用到的番茄工作法和思維導圖也都集成在應用里,省去了到處找工具的時間,也能很好的記錄工時、保存成果

  • 5分鐘寫完工作日報:看到工作日報,第一反應是那種雞肋一樣毫無用處的紙質文稿。別著急,我們ceo曾經就是一個對「工作日報」不滿的某國企員工,只不過他行動力一流,決定找幾個人做一款軟體來讓工作日報這件事變得【簡單】,變得【有用】。

看看我們的工作日報生產流程,就一句話:

一鍵生成,補充心得。

工作日報不應該是一個單方面溝通的管理工具,而是雙向溝通的協作工具,用來記錄做了什麼、溝通困境、協作解決、計划下一步的行動,才能發揮工作日報的真正價值。這些東西如果依賴開會一對一溝通,人的不穩定性和花費大量的時間,會導致投入產出比非常高。我們要建立穩定的機制確保充分溝通,還要用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去完成這件事。

我們為了把工作日報這件事變得簡單,在筆記裡面預設了K.P.T.P模板,按順序是

  • keep:今日已完成,來自做完並劃掉的日程;
  • problem:問題,需要手動補充,一般來自做日程時隨手記錄的難題;
  • try:要嘗試的措施,來源同上。值得注意的是,這部分可能涉及團隊協作,影響到同事的日程,例如:題圖需要設計部劉某支持,時間下午4點之前交給我,要求云云。你要在這裡寫出來,在日誌里艾特這個人與其商議可行的時間以免打擾其日程安排,然後劉某就會告訴你:給我發一條任務。

  • plan:明日計劃,大體想一下明天要做什麼,這個任務重不重,一天的時間緊不緊張,是否需要提前做準備。這樣一來心裡有數,下班時間安心做自己的事。

至此,我們建立了非常完善的溝通和反饋機制來確保任務的進展和方向的正確性,把寫日報和日程的動作都簡化到最低來讓其變得好用。

最近國內的互聯網公司都在流行推行扁平化,我們的感受是,當我們在工作中佔據主動,自由靈活協作,無障礙溝通,使用科學的工作與穩定的協作工具,能夠讓工作這件事變得可愛一點點。

我們就是為了讓世界可愛一點點在努力。

————————————————————————————————————————————

關於日事清 http://www.rishiqing.com

日事清是一款時間管理與團隊協作軟體。

如果您是個人,日事清能幫助您規劃日程、To do list,實現G.T.D.、實踐重要緊急四象限。

如果您是團隊,日事清有工作日報、看板,能幫助團隊做到事事落實到人、事事有追蹤、有考核結果的期限、後續結果有反饋。

掃描二維碼,關注日事清訂閱號

http://weixin.qq.com/r/6EOehoTEEtltrcDl9xb6 (二維碼自動識別)

http://www.rishiqing.com


圖度
Catch


推薦產品:簡道雲(www.jiandaoyun.com)

簡道雲主打應用定製,跟樓上/下的各位大大們推薦的產品定位都不一樣。
說白了,簡道雲提供了幾種常用的工具來讓用戶自己搭建數據管理應用。以前大多數中小企業還是用Excel或者找人寫代碼定製開發的方式來解決個性化的管理問題。

簡道雲主要有三大組件:表單工具、報表工具、流程引擎。

當然,也集成了釘釘和微信企業號,可以通過釘釘/微信接收消息提醒。

代碼定製模式與簡道雲的優劣分析

在簡道雲面世之前,找外包定製開發由於存在實施周期長、成本高、風險大等問題,更多的中小企業選擇了成型的管理軟體產品,用於滿足企業基礎辦公和服務於行政管理等工作。買一套軟體,只要大致能夠滿足需求就可以用。

但標準型產品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很多業務部門發現通用性產品不能深入滿足不同的管理需求,也不能有效地進行數據整合,而想要改進或增加功能幾乎是不可能、或者代價極高,固化的標準品不能解決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深入應用的要求。

比如說,某企業12年花了幾萬塊上了套軟體,剛開始用著還可以,但是兩年不到,公司發展迅猛,人員越來越多,客戶越來越多,更多的需求不斷出現,之前上的軟體已經很難滿足當前的需求。只能重新到市場上選擇符合當下需求的產品。或者,找外包做定製開發。但企業定製開發不僅是開發成本高,後期維護與服務的難度也大。即使找了外包團隊做定製開發,兩年後需求可能又要改動,到時候還得找人在做定製開發。這麼算下來,每年都要花很多錢和時間在管理軟體上!

用代碼定製開發的產品,主要用於解決企業的個性化需求,因此包含了大量的開發。前期需要經過需求收集、系統設計,以及大量的編碼開發,這個功能模塊都是新開發出來的,可能存在一定的錯誤和BUG,很多系統的功能也需要在後期使用中不斷的完善。因此,企業定製開發的產品相比標準品而言,後期系統維護的難度大、工作量大,這也是很多產品盡量避免大量定製開發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用戶的需求是必須實現的,定製開發也就不可避免。

經歷過定製開發的企業用戶一般都會了解,從項目的需求、設計、開發各個階段環環相扣。相比較標準化的產品實施,對定製開發的維護和服務人員要求比較高,有的甚至需要提供駐場的維護服務。廠商系統維護的技術人員不僅需要熟悉用戶的核心業務,同時需要具備一定的開發能力,對整個項目也比較了解,要有一定的溝通能力和問題的協調與解決能力。對系統維護人員的要求比較高,導致定製開發的維護難度大,維護成本也比較高。

然而,用簡道雲可以大幅度降低開發與維護成本

一、簡道雲是完全零編碼的定製模式;

用簡道雲,不需要寫任何一行代碼,所有的操作都是拖拽式,需要什麼樣的欄位就拖拽什麼樣的控制項;

二、快!當天定製,當天上線使用;

只要需求確定,開發變得非常簡單。當然,前期需要做需求調研,確定下來需要哪些功能,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簡道雲已經提供了豐富的模板,一般情況下只需要根據之前整理的需求簡單修改就可以上線使用。

三、省錢!

簡道雲是公有雲、在線的模式,用戶開通賬戶就可以用了。
簡單的說,簡道雲已經幫您租好了伺服器,配置一流的人才做安全與運維工作,你只要開通簡道雲賬號,搭建應用,上線使用就行,其他的事情不用擔心。當然,也有老闆簡單的認為,把伺服器放到自己那裡就是安全的。這個想法建立在一個前提下可能是成立的,這個前提就是貴司已經配備了高素質、能力極高、忠誠度極高的運維與安全人才!你們自己想想是不是呢?
相比定製開發而言,伺服器費用,簡道雲算到了產品費用裡面。省了!運維的費用,簡道雲統一運維,省了!定製開發的費用,簡道雲是零編碼零門檻的模式,省了!有些開發還需要做視覺與交互定製,簡道雲是統一的視覺和交互系統,視覺美化的費用也省了!
講真,目前到人才市場,找一個一般的運維與開發人員,一年至少也要十萬塊錢哦。

四、維護方便;

定製開發的維護是比較麻煩的,這個還得靠運氣,萬一遇到不靠譜的廠商或者外包,後期的維護是很麻煩的。別看買軟體的時候人家畢恭畢敬,貓膩都在後期維護上。每年的軟體維護費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簡道雲的後期維護就簡單多了,傻瓜式的產品,維護也是傻瓜式的、靈活的。需要添加什麼欄位,到編輯界面拖拽一個欄位就行了,不需要像傳統軟體那樣修改代碼。管理員自己就可以操作,不需要廠商派人上門處理。

通用性產品和簡道雲有什麼區別?

通用產品的優勢

1、成型的產品、特別是有一定案例的產品,有了豐富的業務積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解決業務需求。
2、經過一定程度的積累與完善,系統相對比較成熟和穩定。
3、實施和培訓相對完善,實施成功率大一些;

通用產品的缺點:

1、最大的問題是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不能夠得到很好的解決。
2、一般只針對市場上比較通用的需求進行產品化,如果是特殊的行業和需求,在市面上很難找到類似的產品。
3、不同的廠商設計的軟體體系、技術架構等不一樣,涉及軟體在升級、二次開發、系統之間的集成和整合時可能會遇到困難。
如:某企業為了解決兩個不同的業務需求,同時採購了多套系統,OA、CRM、進銷存、ERP...都是不用廠商的,這幾套系統完全獨立,不僅管理上比較麻煩,同時產生了信息孤島。
4、產品費用不一定低,雖然是通用產品,算上產品費用、實施費用、培訓費用,綜合算下來成本並不低。

簡道雲相比通用性產品的優點:

1、簡道雲能夠很好的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能夠很好的結合用戶實際的管理需求,用戶滿意度高。
在一定程度上講,很多業務需求在市場上很難找到完全產品化的軟體,通過簡道雲可以快速定製出符合業務需求的產品;
2、定製門檻低;
簡道雲其實主要有三大塊構成:表單、報表、流程。至於OA裡面的IM功能,則是藉助微信和釘釘綁定實現的。相比寫代碼的方式而言,簡道雲零代碼的應用定製方式要簡單的多。
3、內部推行成本低;
內部推行比較方便,搭建好應用以後,可以綁定到釘釘或者微信企業號,釘釘或者企業號的用戶自動同步到簡道雲後台,方便的進行許可權分配等;
4、後期維護方便;
不需要專業的管理員,用戶自己就可以維護,給誰分配許可權,添加誰到通訊錄,修改哪個欄位,添加什麼業務報表等。這些操作都非常簡單,簡單的學習一下就可以搞定。
5、需求變動更改成本低;
與找外包團隊定製開發相比,如果客戶需求發生變動,簡道雲根據客戶需求進行調整的成本會低很多。而用代碼開發的方式進行調整,對開發的影響就比較大了。
6、避免數據孤島;
簡道雲獨有的跨應用取數的功能,可以實現將多個業務的應用數據打通到一起,從而避免數據孤島的產生。

簡道雲與通用性產品的關係

1、成熟的產品不是在短時間內形成,實際上也是在定製開發的基礎上積累的,特別是對通用需求的積累。
2、簡道雲也可以做通用性產品,無非是解決某個通用性的需求。雖然簡道雲本身屬於應用定製工具,但模板中心的應用大多都是通用性產品。有些解決的是通用需求,有些則比較冷門。
3、簡道雲也需要對客戶的需求做深入的了解,相比通用性產品,簡道雲在了解客戶需求的時候會更加複雜。同一個需求,可能需要徵集多個行業、多個部門的用戶進行使用場景的訪談。

什麼樣情況下會考慮用通用性產品?

1、企業的業務需求比較通用,市場上有成型和成熟的產品
2、企業個性化需求不是很突出,或者業務需求非常明確,簡單的說,就是需求打死都不改了。
3、不用考慮太多的後續系統升級、數據孤島等問題;
4、通過使用行業通用產品借鑒相關的管理經驗。

什麼情況下簡道雲更適合?

1、企業的個性化需求比較突出,業務需求比較複雜,企業處於發展時期業務模式不斷發生變化。
2、業務需求太冷門,並不是通用性需求,需要藉助簡道雲實現低門檻的定製;
3、需要經常變更需求,並需要快速開發和驗證需求是否合適的;
4、預算不是很多又想滿足多種需求的;
5、沒有專門的信息管理部門,或者信息管理部門工作量太大的,可以用簡道雲很好的減輕工作量,且後期維護基本沒成本。

簡道雲具體能用在什麼領域?

【教育行業】新生報到數據採集

【教育行業】新生保險數據上報

【教育行業】學籍管理系統

【教育行業】學生在線選課系統

【教育行業】圖書管理系統

【公安】案件管理

日常工作日誌上報

請假報銷登記

項目工時管理

【汽車行業】客戶關係管理

【連鎖行業】門店管理

【連鎖行業】每日銷售數據上報

採購報價系統

輕量級ERP

進銷存

二手房在線辦公系統

駕校管理系統

招聘報名管理系統

律師案件管理

人事管理系統

經銷商管理

售後客戶管理

員工考勤

同城物流管理系統

【生產】製造統計

【餐飲行業】餐飲門店管理系統

.......

具體可以參考簡道雲模板中心。


Trello https://trello.com/
2 個人以上的團隊就可以用了,專治集體性拖延症。


小團隊不需要專門的管理軟體,人心齊,有激情就足以達到理想的協作狀態

我之前也在想通過什麼工具提高效率,回過頭來覺得效率低了,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人上面。尤其是核心人員對項目前景不認可,腳踏兩隻船還在參與其他項目


全司23人,創始人CEO(1)+ 財務、行政(1)+技術(5)+銷售、商務(5)+ 設計(1)+ 運營、文案(5)+實習生(5),嗯,我就是1/5實習生.

這樣配置的團隊不陌生吧?初創型的公司大部分都這樣。最明顯的特質「人少、沒錢、事多、人員」流動大,不然也不會全司1/4都是實習生咯。

跟時間賽跑、跟項目賽跑、跟同行賽跑,跑不贏就撲街。所以團隊之間的執行力、協作能力很關鍵

實習公司是做「新媒體管家」的,就是為客戶(餐飲文娛行業)提供營銷方案和運營微信公眾平台的。公司工作最主要的幾部分協作是:活動策劃、執行+文案設計溝通+技術(平台開發、H5這些)

老闆是個胖子,而且總罵我,就不打廣告了。下面列一些我們公司用的app,有些情況比較主觀,大家先將就看吧,以後補充!

1、釘釘

是老闆要求大家下載的,然後也是老闆帶頭棄用了。

我們大部分工作場景都在辦公室,網頁版需求強,但釘釘恰巧網頁版比較弱,還有DING、已讀未讀功能的硬傷,顏值也不夠高,大家積極性不高,老闆也不勝其煩。功能不是很滿足,就只留下來打卡用,打卡功能倒是很穩的,範圍和定位都很准。

2、明道

消息做即時溝通(其實都在一個辦公室,面對面溝通多一點,也不費勁);

用動態發日報和周報;這個老闆比較關心,大家手頭上事情進展啊什麼的;

用項目、任務做活動。因為人少項目多,信息量又大,原來單用微信的時候真的是5個文案就可能有6個群,各種交叉,信息容易沉沒。明道任務比較好的一點,可以分配任務,領導看得到,溝通上傳文件、評論,交付一些設計圖啊文案稿很方便。

日程的話外出商務和銷售用得比較多;

知識模塊類似於網盤,可以存儲和分享文件,支持的格式也很全。但沒法兒在線編輯,哎。

對付離職率高交接麻煩什麼的,明道上除了私人信息,文件、任務、日程可以轉移到新人。

3、石墨

講真,顏值真的很高唉。推薦的人好想也蠻多,我就再錦上添花好了。

文字協作的福音。石墨見證了幾乎我們公司所有的文稿。尤其是實習生們,因為她們的文章都是前輩們在石墨上幫她們改正、校對、定稿的。5個實習生+5個文案、運營一周要出200+篇微信文章,等word文檔改來改去發來發去,人都瘋掉了。。


下面是補充....

4、白板

重大事情開會,還有比白板更好的工具嗎?公司工作任務協作執行靠明道,決策總結歸納靠一面白板了...

5、便簽

入職電腦都不配,便簽倒是管夠。

再附送倆我們用得較多但跟題主說的好像有點偏的軟體。

6、多人相冊(小程序)

它解決了我們做活動總結收集照片的訴求。我們公司線下活動很多,在「多人相冊」上建立一個相冊,然後把活動主辦方、參與者各自的照片全部都放到這個小程序裡面,這樣就非常方便。

7、錄音寶APP

開會的時候、老闆做分享的時候,別忙著記錄啊錄音錄下來就好了,而且它支持把音頻轉為文字,效果還不錯,還支持音頻打標記錄的功能,可以挑著聽。


真心要協作,用Google日曆就可以了。


Intro to Asana

視頻封面Intro to Asana 中文字幕視頻


http://5upm.com http://www.5upm.com


其實非常簡單。 工具是次要的。 重要的是溝通的模式和框架。

Rincolor 已經回答過了這個問題。我引用以下。
在一起工作的話,每天至少一次站立式面對面會議。1張白板,2隻白板筆,幾個記事貼就好。記錄下來的東西拍照,郵件分發給大家。

1.會議框架:
2. 要做什麼?
3. 已經做什麼? 什麼還沒做?
4. 需要採取什麼措施? (這將是下一次會議的要做什麼清單)。

如果不能面對面溝通的話,只能遠程溝通的話。 工具也是輔助平台,電話溝通,或者單獨郵件溝通不可或缺。

上面也有許多答主推薦了在線協作工作。 看下來Teambition 的圖形化協作比較好。去年,我在協調亞洲多個工廠的精益改善項目推進時,用過Pipedrive 之類的在線協作工具。 小團隊協作,圖形化,簡單是王道;項目比較多或者團隊比較複雜時,分類統計和匯總就比較重要。

最後,簡單來說,
小團隊在一個地點工作。面對面站立式會議,看板模式協作;
在不同地點工作, 在線協作工具要選最簡單,最圖形化的。做得好的管理工具,應該是精於內而簡於形的。


我們公司用的是:
釘釘+worktile+印象筆記


題主的訴求是「分配任務、任務監督等,還能有工時統計等功能。」看了一下大家的回答,大部分都是幾種工具結合起來用,我來說一下我們公司用的工具吧。


1、任務管理方面,我們用的是asana。

這個saas產品real好用,打破工作孤島,拆分項目子任務的同時,把各個成員的工作進度暴露給彼此,非常有助於團隊把控工作效率,彼此協作。


我們公司有四個部門,asana左邊邊欄可以建「teams」,每個部門一個team,team下面建項目,項目裡面拆任務,每個任務有一個owner,以及followers,還可以給子任務和總任務添加不同的due date,非常方便。跨部門的項目也可以添加跨部門的followers。


然後呢,每個你所follow或own的任務,如果有任何更新,都會收到通知。每隔一段時間asana還會提醒你,你的xx任務過期啦,或是某個項目已經很久沒有更新啦,之類的。


asana還有搜索欄,當你想搜索任何項目或內容或成員的時候,只要輸入關鍵詞就可以了,全部結果給你聯想出來。


管理時間的話,asana還有日曆。另外,asana app裡面,你可以選擇公司界面,以及個人界面。切換到個人的時候,這個app就是你個人自我管理的一個應用,我把不願意暴露給同事的一些學習任務、健身任務、私人事件都放進去,用同一個app,把每天的工作與其它都妥善安排起來。


強烈推薦~


2、工時方面,我們用的是數據觀。


數據觀吧可以說打開我新世界的大門。


上一次這個新世界大門打開的時候,還是頭一回學會excel的vlookup的時候。


數據觀是個saas,不用安裝軟體,有個賬號密碼登陸就行了。這個工具主要能做的就是「數據連接」——「數據處理」——「數據可視化」(他們自己叫「數據視覺」)——「數據協作」;基本上你想要的藉助數據做的事情它都能給你完成。


比如說我們銷售部門的老大是希望能夠既管控到每個銷售的工時,又能看到每個銷售的漏斗,包括報備數、立項數、簽約數、回款數等等。他就把salesforce跟數據觀連接起來,然後用做了個看板,每天開晨會的時候,就把投在電視上大家一起看。


可以說板子還是很炫的,能從一個工時餅圖下鑽到具體銷售,再下鑽到他的工時分配,再下鑽到具體客戶。我們給這個起了個外號叫「千層餅」。


然後我們部門是做推廣運營的,平時就是用的就是微信公眾號、百度推廣、各個自媒體渠道、edm、客服之類的,每天看數據、分析數據其實還挺花時間的,我們就把各個渠道都跟數據觀連一起了,第一回的時候,用etl處理了一下數據,然後用這些來源的數據一起做了一個推廣運營的總看板,然後把自動更新打開,每天上數據觀看板子就行了。而且這個板子上還有一個聊天功能,大家在自己電腦上開著這個板子,在聊天室就能把會開了,特別省事兒。


類似產品也聽說過,也試用過,不過我個人還是最喜歡數據觀,最關鍵的一點是,數據觀雖然是個專業的工具,但是理解成本為0,一看那個界面就會用了,拿滑鼠點幾下,各種功能就自動完成了,不在用戶面前秀優越感。


最後就是,數據觀有免費試用版,也有企業版,但企業版也蠻便宜的,是同類產品里性價比最高的,如果我以後出來創業,我也會用asana+數據觀這種組合(老闆眼光還是挺毒辣)。


希望這個答案能對您有所幫助~


群策qortex(https://qortex.cn)挺好用的。
支持在線溝通或者集成第三方IM,一般的功能都有:在線協作、任務追蹤、知識便捷以及長文討論。比較特色的是,群策支持將群組共享給其他組織,這個特點很適合和外部團隊合作。
題主需要工時統計,這個我估計國內也只有群策是把任務精確統計到小時為單位的。可能和他們公司的國外基因有關係。
我認為群策是我目前用過的國內用戶體驗最好的工作協同平台了,界面也簡潔,使用組織、人員配置都非常靈活。不僅是小團隊,也完全適合於大團隊~~~~


如果目標是人力成本控制和薪酬管理,請使用Time-cost工時日誌, http://www.time-cost.com
十多年前剛開始參加工作的時候,我們設計院的老領導跟我說過一句話,「如果有人在設計院裡面能夠分獎金分到所有人都滿意,那他可以得諾貝爾獎。」時隔這麼多年,這句話我依然記得非常清晰,只是一直都弄不清楚,這應該申報經濟學獎還是和平獎。
分獎金真是世界難題。不管怎麼分,設計師都覺得自己少了。有時候公司領導也很委屈,我們都沒有利潤了,他們還是不滿意。其實說到底,不滿意真還不是多了少了的問題,就是沒有一個公平公正的基礎。這樣的情況就像是你坐上了一輛計程車,卻發現車上竟然沒有計價器。司機和乘客都沒有安全感,或者說是交易成本很高,雙方需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來確定價格。忐忑不安的司機,沒辦法專心開車;心煩意亂的乘客也無心看風景。
這個問題延展開來,還牽涉到設計公司成本控制的問題。所有獎金加到一起就是人力成本,而人力成本幾乎佔到設計公司成本分類的最大比例,而且還是最算不清楚的部分。人力成本問題在公司層面,牽涉到項目和公司成本控制,在員工層面,就直接反應為獎金分配。
要解決人力成本問題,最好的路徑就是量化人力成本,有了量化的依據,就像是給計程車裝上了計價器,乘客和司機都放心了。基於這個需求和邏輯,我們開發了Time-cost工時日誌。
Time-cost工時日誌誕生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但背後的邏輯是我們多年的思考和探索。Time-cost一款人力成本量化工具,是基於網頁瀏覽器的應用。我們希望能夠減少意工作者之間合作的機會成本,讓每個創意工作者都在公平的陽光下專心創作,愉快工作。
如果設計管理有諾貝爾獎,我們的目標是和平獎。


Simple is best

  • 一個白板
  • 幾隻Mark筆
  • 若干3M的便利貼

足矣~


http://do.com


推薦閱讀:

用於量化投資策略(最高日頻率)研究的金融資料庫,用 MySQL 是否足夠?有哪些可能遇到的瓶頸?
PostgreSQL 與 MySQL 相比,優勢何在?
Facebook 用戶量十分龐大,為什麼還使用 MySQL 資料庫?
網路遊戲伺服器與資料庫的關係?
如何探究電影時長和製作年代的關係?

TAG:軟體 | 資料庫 | 管理 | 企業 | 辦公軟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