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更歡迎什麼樣的女性?
美國有一位著名的歷史學家叫Laurel Ulrich, 她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出版的一系列女性史著作,補充了美國普通女性在北美殖民地歷史中的地位和精力研究的空白。她有一句名言:
「Well Behaved Women Seldom Make History."
我覺得放在答題的開頭很合適。社會期待什麼樣的女性?社會期待就是符合主流男性價值觀的那種well behaved women, 或者說符合各種占著話語權的或者自以為有話語權的群體的well behaved women. 但那些創造歷史的女性,往往都不是所謂的「規矩」的女人。當然,世界上不需要那麼多人創造歷史,大家都創造歷史也不大可能。大多數人的規矩和正常,才造就了少數人的創造。其實每個人都有可能去創造,只是每個人的經歷和自我決定了她們和社會偏好的設置之間博弈的結果。
在任何一個時代,包括所謂的性別更平等,底線更低的現代,人們依然是期待和更歡迎規矩的女性,至少更歡迎女性的大多數是如此。而那些所謂的不是大多數的女性,總的來說就是異端,成就了大多數不能做的事,比大多數更能幹,更「大膽」,做了更多的事,更能想什麼就說什麼,而不在乎所謂的社會更歡迎什麼而說什麼做什麼,不妥協,並對不妥協的結果和周遭異議安之若素和平相處。
這大概就是我體會的現實,對於女性的偏好和物化我個人感覺在國內更趨同甚至更嚴重,在真正經歷過女權運動的美國則是不同群體看上去相安無事,對於女性的獨立傑出更為接受鼓勵和支持,儘管玻璃屋頂看不到,變得更薄,但還是在。而在兩性關係中,西方男人更容易接受有個厲害聰明的女友或者太太並且為此驕傲,中國的男人要是直男中的戰鬥機,才能真的心服口服地愛並一起進步。這是觀察也是個人體驗。。攤手。我不贊同的答案里說社會更歡迎女性更有雌性,也不是不對,是的,社會對女性的需求就是依附,就是你張開大腿就可以完成的那些特性的延展。
扯遠了,回來回答問題。因為我是研究美國性別史的,我就從美國女人如何和社會更歡迎的角色博弈甚至鬥爭來講好了,間或對比一下和我國的現狀和我的體會。這裡並不是要將女性和社會的偏好對立起來,我們談的是現象,並不是試圖要改變什麼,並不是說要像當年BETTY FRIEDAN 寫feminine mystique所引發的波瀾一樣去改變什麼。
( 我近來愈發感到,當代社會的好處是有的選,你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方式去生活,而接受和尊重這樣的多樣性也是一個進步和諧的當代社會的好處,至少在美國社會是的,而在中國,對於不迎合社會偏好的女性的尊重和接受並不夠,而這一方面來源於男性的偏見,而另一方面來自社會歷史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影響,更來自女性本身對於社會偏好角色設置的接受,以及希望用這種角色去設置那些不迎合的人。從某種程度上說,有的選的最佳狀態就是你選了你的不後悔且心甘情願,不是妥協也不是不甘,就不會在乎別人的選擇,用攻擊或者貶低別人的選擇,但我們現在主流社會對於剩女,對於未婚單身女性的惡意,實際上說明了大部分選擇人群中不能接受多樣性的那一群人的不安,只要靠攻擊和貶低別人來獲得存在感。)
其實說來,美國歷史上的情況也是如此。在殖民地時期,遵從英國習慣法的coverture原則,女人嫁作人婦就附屬於丈夫,法律上叫做femme covert, 她們沒有財產權也無權在法庭上獨立地代表自己(也就是沒有完整的公民權),因此在殖民地時期,除了馬薩諸塞州最早可以離婚,其它只能算分居,因為女人無法在法庭作為獨立的人代表自己。由這樣的法律基礎定調的兩性觀便是女性的位置在家中,男性無論從事什麼職業,他們的世界在家以外,他們是家庭的主人。雖然女人要操持甚至主理家務管教子女,但她們最好的稱號是副丈夫(deputy husband), 很多中下階層的女人從八九歲開始就幫助母親料理家務學習紡紗織布等等家務,為以後嫁人做準備。而她們的兄弟則要讀到中學,要識字。這是十七十八世紀北美殖民地的主流,對於這個時期女性的研究一直到了兩百多年後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才開始繁榮起來,開篇提到的歷史學家等的帶領下才開始還原了一般女性在這個歷史時期的角色。因為在美國歷史的研究中,早期史的研究都著重討論建國之父們有多偉大,順帶談談鳳毛菱角的精英女性對於男人的影響和輔佐(這裡美國本科生中學生都會學到最多的是abigail adams, john adams那個說「不要忘了女士們」的太太),並沒有還原普通女性在歷史中的經歷。而有趣的是,對於普通女性的研究,也是從社會最歡迎的家庭主婦們的生活開始的,然後再逐漸發展到對那些邊緣的女性,比如被處死的女巫,妓女,單身的女人,最後再是印第安人和黑人女性。
關於殖民地和建國早期,我舉一個極端的例子。著名的研究政治史的歷史學家Jil Lepore前年出版了一本講一個女人的書,她講的是富蘭克林的小妹妹簡的故事。一起生在一個屋檐下,簡沒有機會獲得教育,而富蘭克林可以識字當學徒然後追尋自己的傑出之路,成為百科全書一樣的國父。簡一輩子和自己的哥哥通信,吃力地學會寫字但語法始終有錯,句子初級,嫁給了一個失敗的醉鬼一生貧窮最後被哥哥救濟。雖然富蘭克林愛自己的妹妹,但是他主理的圖書館不允許女人入內,他寫給妹妹的信妹妹都存好,而妹妹的信他沒有保存。
當然歷史學家們普遍認為獨立戰爭對於推動女性的地位還是有積極作用的。但這種積極作用實際上可以算作是一種實用主義。獨立戰爭和建國之初的美國社會最歡迎的女性角色叫做「共和母親」(Republican Motherhood), 這個角色設定其實也不是當時提出的,而是後世由Mary Beth Norton以及Linda Kerber 等歷史學家一起總結提出的。「共和母親」要求女性成為符合新生共和國要求的女性,成為共和國新公民的好母親,要求她們擁護新政權,並且文化上跟得上,有能力教育下一代。但儘管獨立後的國家的男性白人有產者有了完整的公民權,女性仍然是嫁作人婦後沒有投票權。有一種看法是建國後很多州逐步開始允許離婚,也可以算作女性權利的進步,但這有待商榷,這裡就不贅述了。
而這種基於對於「共和母親」的期待的社會女性觀,在政權逐步穩定的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左右就慢慢被推翻了。人們不再認為女人需要得到更多的教育,女人受到教育是危險的。女人的空間是家庭而不是社會,這時候維多利亞時代的兩性觀所謂的分離空間論(Separate Spheres) 開始流行起來,並且在美國社會中有過各種復興。這種性別觀對於女性的要求十分完美主義,丈夫和男人的世界是充滿了挑戰和爾虞我詐經歷著工業革命和工商業發展的外部社會,而女人的職責就是將家裡變成一個美好純潔的避風港,女人要貞潔又服帖,還要洗脫丈夫在外經歷的風雨。一個極端的例子是,那個時代對於女人的貞潔和行為的要求很苛刻,比如只要一個女人和一個不是老公男人接近,或者單獨處在一個室內久,坐同一個馬車,就會遭到非議,尤其對於上流社會的婦女來說是。
但在這種大時代背景下,還是產生了革命性的女性領導人。1848年的senaca falls集會時候那些女性中的部分就是受到廢奴運動的影響而成為了女權運動的先驅。女權運動的分水嶺事1848, 1920的選舉權獲得, 1963的feminine mystique (The Feminine Mystique), 再到1982年的equal rights amendment的死掉,今天不會聊太多,會補充。
平行宇宙中的中國是什麼情況呢,十九世紀,中國女性嫁作人婦後也是隨夫姓,變成某某氏,大部分女人不識字也不會教育。以前念書時候讀到就會想,平行宇宙中,其實中國女性和北美女性的經歷很相似,但是富裕的精英階層的女性仍然可以獲得很好的教育,除了必須養在深閨以外,她們的命運也受到大時代的影響。這裡需要提到的一本書就是 The Talented Women of the Zhang Family, Susan Mann 這本書講了十九世紀張家的才女太太和女兒們的故事,講了不管多麼有才華和聰慧,她們都還是深閨後的女性,她們的形象大概是那個時代社會最歡迎的形象,甚至可以說是現在很多男人心底里最希望的形象,有才又歸順,不會反抗,更不談自我,為家庭犧牲,會支持納妾。但是很難說她們自己當時會反抗這種性別觀,因為她們的生活算是那個時代中國女性中優越殷實的了(這本書是三年前看的,所以是憑印象說)。看這些的時候,可以反回來看美國精英女性,相比之下,美國精英女性的境況似乎稍微好一些,但是她們仍然只能用某某夫人和太太的角色討論國事,影響丈夫和兒子,而最明顯的出自一個家庭的精英女性的例子,就是Abigail Adams和她的兒媳婦亞當斯夫人Louisa Adams。兩個人都是第一夫人,兩個人都很傑出,但從未直接影響過丈夫和兒子。關於她們婆媳二人的故事,有這兩本書可以看。她們算是符合共和母親形象的最傑出的女性代表。
那麼就快進到1920 年,女性終於獲得了選舉權(選舉權運動十分慘烈,這裡就不贅述了,那時候為了爭取選舉權,不僅有女性入獄,還有女權運動內部的爭鬥,因為即使目標是選舉權,但對於選舉權代表下的女性形象,先驅們的偏好也各不相同)。但是1920年開始的美好瘋狂連woody allen都留戀的roaring 20s對女性是個什麼期待呢。那個時候經濟的發展和鍍金時代產生的流行文化的影響,女性在更獨立和開放的同時,也更成為了流行文化的消費品。我們熟知的flapper形象就產生於那個時代,flapper指的是那些受過一些教育或者很好的教育,有自己的工作(大部分是文秘或店員),留波波頭,抽煙,穿修身的裙子(參見現在這季唐頓莊園二小姐和那個rose的衣服),性生活比維多利亞時代開放(但世紀上墮胎和避孕藥仍然是禁忌)的女性,她們中最傑出的代表就是菲茨傑拉德的老婆zelda。於是混亂紙醉金迷的二十年代對於女性的期待便是一個時髦的結了婚還是會聽話的太太,有自己的見解但不至於自我太大。自我太大就成了zelda. 關於那個時代,電影和文學說了很多, 而總結那個時代對於女性偏好最好的一本書,就叫 Flapper: A Madcap Story of Sex, Style, Celebrity, and the Women Who Made America Modern: Joshua Zeitz: 9781400080540: Amazon.com: Books
大蕭條之後到二戰的到來,美國社會對於女性的偏好仍然是如此。而對於白人女性貞潔的推崇,也反過來定義黑人的臟和自然對女性也是有要求的,男人上了戰場,那麼原本是家庭婦女的女性就要去軍工廠幹活,在男人打仗的時候,女性在後方挑起整片天。那個時候社會對女人的偏好是強壯能幹的家庭婦女如這張大家都知道的圖,ROSIE THE RIVETER.
其實戰時去工廠幹活的女人們並不真的都很自豪自己的偉大。我們給本科生的閱讀中曾經要求他們讀一篇女人對於當時生活的回憶,實際上那樣既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務的生活讓人精疲力盡,很多人都很開心戰爭結束可以回到家中。而這正好迎合了戰爭結束退伍軍人要回來重新佔據那些女人頂替的崗位的需求,而應運而生的則是又一波女人的位置在家庭的說法,也就是說女人無論接受多好的教育,她們最好的出路都是成為一個完美的家庭主婦,看好孩子是她們的本分,雖然最初的程序員工作她們來做,但是後來她們的工作都是文秘和助理等等。關於女性在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的角色和性別偏見,包括種族偏見,以及社會的偏好,美劇Master of Sex, Mad Men, 以及電影Mona Lisa Smile 都講得很好。
一直到了民權運動風起雲湧的1963, betty friedan出版了《feminine mystique》喚醒了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精英家庭主婦們重回社會追求自我職業卓越的勇氣,同時也成為第二次女權運動浪潮的一個重要文獻。從這之後,美國社會就對女人追求卓越有了更大的接受度,女孩子從小被教育要和男生一起爭第一,無論科學體育還是藝術文學,大學畢業了也不會被逼婚,大城市裡獨身的成功職業女性比比皆是受到尊敬,沒有剩女一說,甚至年齡都不是問題,魅力隨著年齡和魅力增加。
而我國雖然一下子革命完女人就撐半邊天了,卻沒有經歷深刻的女權運動浪潮。於是我們的電視上流行的是徵婚節目,流行的是結婚離婚的節目。而美國的電視上,雖然褒貶不一,流行的是Girls, 而girls里幾乎每個女孩都不能算是我國社會主流歡迎的女孩,矯情到死地要追求自我,性生活開放,想脫就脫,真的就是想說什麼說什麼。這樣的電視劇,我國的婦聯估計是要狠狠批判的。
當然了,除了girls,打開美國電視,那麼多美劇的女主角都是女人,而很多人看《紙牌屋》,看到的不是一個輔佐和順從丈夫的克萊爾,而是一個比男人還要強大的女人,而不是說她的雌性在激勵男人,而是她的意志力。就像很多人贊的答案里說的,女人要自由自主地活得像自己想要的樣子,要心甘情願自己的每個選擇,那就是內心會真的強大,知道自己要什麼能要到什麼,並得到愛的樣子。「規矩的女人」的形象是社會定的,有時是家庭強加的,但路終歸是自己走的,冷暖自知,問心無愧就好。
《紐約時報》我最喜歡的專欄作家Maureen Dowd說過,
The minute you settle for less than you deserve, you get even less than you settled for.
先寫到這裡,有空再補充。不同的社會,對女性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中國古代,要求女性大門不出,在家相夫教子,宋朝以後,還要求女性裹足。
其他地區也一樣,女性一直都被認為是男性的附屬品、所有物。一位父親殺死了別人的女兒,偉大的漢莫拉比王會對這位父親實施懲罰,殺死他的女兒。因為這位父親讓另一位父親的財產(女兒)受到了損失,那自己也要受到相應的財產(女兒)損失。
在女性有投票權之前,社會一直認為女性不應該參與公共政治生活。
在女性有了投票權之後,社會就認為女性不擅長參與公共政治生活。
電腦剛剛出現,對程序員需求很大,社會認為有耐心的女性更能做好枯燥無趣的編程序工作,所以初期,很多程序員都是女性。
現在,社會認為程序員是男性職業,醫生也是男性職業,護士、幼師更適合女性。為什麼呢?如果程序員薪資比較低,那我會預測這個社會下的程序員依然是女性職業。
所以,我不願意回答「社會實際上歡迎什麼樣的女性?」這個問題。我不希望女性去迎合這個社會的偏見與偏好。
我更想討論的是,社會應該歡迎什麼樣的女性?或者說,我們的社會應該變成什麼樣,才對女性更公平?女性更歡迎什麼樣的社會?
我希望有一天,一位女性能自由地選擇自己的職業,她無論是當外科醫生,還是數學教授,都不會受到歧視和流言蜚語。
當一位女性CEO發火的時候,公司不會說她歇斯底里。當一位女警長試圖處理好警局裡的人際關係時,同事們不會說她沒有能力,只會搞關係。
當一位女性願意穿褲子就穿褲子,願意穿裙子就穿裙子,而社會不會橫加阻攔。
當一位女性希望丈夫也能去買菜,做飯,照顧孩子,而自己正要為客戶明天開庭寫好辯護詞。
當一位女性無論是極富同情心,還是理性剛毅,無論線性代數考試拿到90分,而語文考試只拿到60分,都不會有人詫異地看著她。
當一位女性不需要再背負刻板印象,自己想講葷段子就講,想剪短髮就剪。
當一位女性可以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不傷害他人的事,而不被「這不是女孩子該做的事情」這樣的話語指責。
我不確定,社會歡迎什麼樣的女性。但我能確定的是,不管一個女性是內向還是外向,急性子還是慢性子,溫柔還是火辣,化妝還是不化妝。她們都會歡迎這樣的社會,一個有多元差異卻又平等正義的社會。
如果一定要我回答,社會更歡迎什麼樣的女性?那我的答案是:一個誠實、善良、獨立思考、堅強、好學、XX(可填入任意褒義詞)的女性,和社會所歡迎的男性沒有什麼特質區別。先上punch line: 女生不是一個個打在男生角膜上的光子!
正文部分翻譯自YouTube上Hank Green的視頻,個別地方做了一些修改和添加。視頻說得挺好,也挺通俗的。
視頻地址:http://www.youtube.com/watch?v=Wb6JPZ-wFmw
我們的社會文化常常在潛移默化中讓年輕的女性認為她們的自我價值取決於她們是否能夠吸引男性。YouTube上也有一大類的視頻專門告訴女性「男人喜歡怎樣的女人」。由於這些視頻都很受歡迎,所以我也想來湊個熱鬧,跟你們說說男人到底喜歡怎麼樣的女人。
在衣索比亞的Karo部落,女人會在自己的肚子上弄出疤痕,因為這被視為神聖而性感。在泰國的Kayan部落,女人用金屬圈束縛自己的胸腔和鎖骨來讓她們的脖子看起來很長。衣索比亞的Mursi族的女人會在嘴唇上插入飾板來吸引男人。在日本的一些地方,女人會通過手術把自己的牙齒變得不整齊,因為一些男人覺得歪牙有萌點。而印尼一些地方的人認為尖牙最性感,所以那裡的女人會用銼刀把牙磨尖。19世紀的歐洲女性會把自己的腰束縛得非常緊,而茅利塔尼亞的女人會把自己的女兒送去「特訓」,每天吃10000卡路里的食物,因為胖出妊娠紋才是性感。而在美國,女人通過在臉上塗抹東西和刮毛來顯得漂亮。當然了,不同的文化對男性也有不同的審美標準。
我想說的是,人類對伴侶的選擇標準沒有太多客觀必然性。在愛情這件事上,我們都腦子有洞,我們都不合情理。既然別人是否想跟你約會在很大程度上是隨機的,那麼靠這樣的隨機事件來定義你的自我價值真是一件很不靠譜的事。當然,不管男性女性都會有類似的煩惱,但我覺得女性總的來說在這方面遇到的問題更多。
文化這東西就像水,而我們就像在水裡生活了一輩子的魚,我們平時一般不會意識到自己在水裡,但水卻時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前幾天我在Tumblr上看到一張圖,很有意思。圖上說「男生們明明不化妝,但怎麼可以看起來這麼好看?」我突然就頓悟了:「對啊,憑什麼男生不用化妝也可以這麼好看,而女生就不行?」這是因為沒化妝的男生其實並不比沒化妝的女生好看,但在我們的文化里,男生就是不需要化妝,而女生就是需要化妝出某些固定的特點才能被定義為好看。龐大的化妝品和美容行業,絕大部分是針對女性的,是因為女性天生就比男性丑?不是,是因為在我們的社會文化中,女性的價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她們的外表,而女性的存在意義往往被限定於去吸引男性。當然,想通過外表來表達自己這本身並沒有問題,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這麼做。化妝和時尚都可以是很好的表達自己的途徑。我們應該能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自己:言語、行動、思想、穿著、外表等等,別理會那些想要剝奪你自我表達權利的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沒問題,但記住,你不只是你的外表,你的人生遠比這更寬廣。女生不是一個個打在男生角膜上的光子!Girls are not the photons that hit the corneas of boys! (此處應有T恤) 不論你是什麼性別,你存在的意義不在於取悅他人,而在於你自己。
------------------------------
當下的社會的確在很多時候更歡迎長得好的女性,但外表這東西,尤其是男性凝視下的女性外表,貶值得也快,可替代性也強。所以如果單純靠外表找到了男人,那他將來看到有比你年輕漂亮的也就很容易移情別戀;如果單純靠外表找到了工作,那你在這個公司的定位也就比較單一和固定,每當更年輕漂亮的女生來應聘你就會很緊張。
我們往往把「外表」和「內在」看成一個二分法,好像各佔50%一樣。但實際上,一個人可以擁有的各種資本和素質可能有幾十上百種,而外表只是其中一種,而其餘所有的都被統稱為「內在」,所以這裡面的優先順序應該是不言而喻了。
當然,這些話如果只說給女性聽,希望她們能夠想明白,去改變,那隻能算是雞湯,因為如果女性通過其他途徑的努力往往被貶值,而她們的肉體和外表被過分重視,那麼更多的女性選擇最大化自己最有價值的資本那也是完全可以預見的結果。而這種對於男性和女性的兩套不同的價值權重也是一些性別平權主義者希望能夠逐漸改變的。
我另一個有些相關的回答:女性傍大款這種行為是否應該被鄙視? - 知乎用戶的回答
所謂的「社會歡迎什麼樣的女性」大部分情況下是一個男性中心話語的規勸,或者說由於男性佔據社會主體話語權,「受歡迎」的標準實際上傾向於男性視角。公共評價體系是訴諸公共話語的一類共識,由於父權制度的存在,這個評價體系裡面會預設「性別角色」來體現某種合乎社會共識的觀念,也就是說,在這種話語體系裡面,由於男性本身佔據社會主體以及話語權,使得公共觀念里定義的所謂「受歡迎」的女性實質上某種被帶入性別角色的Good Behavior,但是這種標準往往是忽視了女性本身的主體性。
也就是說,這種標準往往是按照男性需求所塑造的,這也使得我朝目前大多社會媒體的女性觀大多都無比落後,現代社會的分工體現在智力競爭上,而某些沙文味很重的公共輿論中,定義的優秀女性,居然與個人傑出和社會貢獻無關,甚至在這些輿論中,女性追求個人幸福和個人的事業發展居然是不被鼓勵的。這實在是無比弔詭的事情。男性們在這個觀念中,相當多的人對於優秀的異性顯得戰戰兢兢,進而開始嘲諷,敵視,不接受,甚至找出理由來逃避。而95後男性成績普遍被女生吊打,教育專家不僅僅不承認女性群體的優秀和努力,居然說考試製度有問題。這是在是弔詭得彷彿不在人間。
在男性中心話語的敘事中,所謂受歡迎的女性,事實上是男性制定的某種倫常中的性別角色。這個性別角色形成了一種「規矩」,嵌入到了男權社會的社會關係中,而這種話語將不合規矩的女性,就置於在了倫理批判的審判台上。而大部分人是這種社會關係,以及其適配的社會觀念的「接受者」,故而這也造成了普通人世界中受歡迎的女性標準,事實上就是一個男權味兒很重的,符合性別角色,也符合「規矩」的"女性角色「,這個角色屬於男性某種臆想,但是由於社會經濟關係,被強加在了大部分女性身上,久而久之,這種」規矩「貌似就成了理所當然,凡事不屈從這些標準的,就成了」叛逆者「。而出眾,在歷史上擁有獨立議價能力的女性,必然是不會屈從於這種標準,因為保持自我的主體性,是出眾的基本條件,而父權式的標準本質上是在蔑視女性的主體性。
蔑視主體性,本質就是需要塑造依賴性。這就是,我朝作為父權國家,相當多的男性所希望的理想女性,往往是體現這種」依賴性「,包括家庭分工,示弱,輔佐,順從,等等,以及其泛化的女性性別角色。
即使,部分接受了某些平權主義思潮,對於女性的優秀和聰明也更多體現於某種」男性凝視「(來自於Judith Bultler)的審美補充,就如同金庸小說中的女主一樣,即使金庸本人塑造了具有獨立性,並且聰明的女主,往往最後也會繞到男性敘事裡面去,因為各種弔詭的原因,成了男主身邊,依附著的小女人。而金庸之所以塑造,只是一種審美補充而已,本質上還是父權意識。
美國的例子在@龍荻 的答案中有提到,紐約老左派文人,包括伍迪艾倫等人,所推崇的從鍍金時代延續,到前爵士時代的女性,也是這種情況。20年代女性雖然剛爭取到選舉權,在眾多犧牲和公共活動之下,伴隨著美國流行文化的雛形,女性開始成為新參與者,成為大眾時尚的對象。包括飽受讚譽,並影響現代時裝界的20-30年代的美國女性時裝,以及傳媒中的女性節目。此時一個叼著煙,活躍於社交場合,敢愛敢恨,作風時髦並趨於實用主義,敢於挑戰戶外活動,槍械,以及才普及沒多久的T形車,展現自我個性。這時代是紐約老文人心中的女性形象,但是正如我剛才所說,這只不過是男性視角的審美補充而已,他並沒有女性的主體性,他們想的是找一個時髦鍍金時代的女人(flapper),談一場保守主義者的戀愛罷了。進步主義中的美左文化返潮,大致就是如此。。
西方父權社會在80年代的人類學家的分割下,認為父權意識至少來源於三個階段:
1,古希臘時期厭女主義。古希臘時期崇尚男性人格和男性美。一種古典學說法供參考,是女性從氏族社會延續至城邦時代,一直在文化上由於生育的神秘性,在母系社會剛破裂的時候,承當著某種原始崇拜中自然屬性的角色,而到了極具擴張屬性的希臘文明,一定程度上彰顯著」征服自然「的男性話語,於是開始崇拜矯健,富含力度,並將其定義為男性氣質(Masculinity),而女性被這些人定義成了」被征服者「。
2,羅馬父權家庭。當然經歷了從共和國時代的家族制度,以及從奧古斯都時代前的」有夫權婚姻時代「,經歷《尤里烏斯法》--《十二銅表法》對於夫權在婚姻中的剝離,最後在東羅馬西擴時代的查士丁尼,最後形成完整的無夫權婚姻。當然,保留了父權,即對父系家庭的角色義務。
3,基督教父權時代。
而我朝而言,來自於早期的宗族意識,而宗族意識伴隨祖先崇拜,以及宗族意識為本位的倫常,我朝在宗族時代,村落政治中,是不吝惜使用最大的暴力來對女性進行性倫常的審判。到了宋儒理學時代,家族制以及血緣認同伴隨著社會關係分層,形成了龐大保守父權意識。到了民國末,祠堂制度,大家長制度。這裡面強調宗族本身的互助主義,大家族制,女性自我犧牲(且被父權定義為倫常義務,而不承認其價值),以及男性本位。從士紳階級,到農民階級,再到城市遺老們,一直保持至今。而如今,還保留宗族意識的最大群體,也就是很多人噴的「鳳凰男」。
性倫理審判和性別角色的審判是父權社會物化女性的直接手段,這件事情也就是貫穿中西的,所以,「社會歡迎什麼樣的女性」在一個父權社會中,這種觀念往往會隱含這兩套東西。所以人類學家從梅因(Henry Maine)開始就關注這種權力結構,在法國學派的女性主義人類學中,被定義為性支配主權(sexual dominion)。而這種支配權,產生的就是家庭作為社會結構,其主體代表就變成了男性。在早期英國普通法裡面,嫁人的女性其財產權,申訴權,甚至於某些人身自由都必須要與家庭捆綁,而丈夫作為法人來代理女性成員行使這些權力。而法蘭西共和國時代,《民法典》也同樣將權利主體放在丈夫上。美國也是,建國初期,擁護聯邦的共和國母親(Republican Motherhood),在服從新意識的情況下,也是必須從屬於家庭,由男性代理外物,指導後來才開始有離婚的權力。故而,整個西方遺留下來的「女性隨夫姓」除了早期父權家庭制中的父系傳承以外,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西方19世紀初的大部分國家,都是將女性從屬於家庭,由男性作為法律的實質代理人。而我朝也是如此,直到民國前,非中層以上的女性在嫁人後,大多也是被從屬於丈夫,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倫理迫害下,直到民國非上層女性想要有自己的獨立話語權,依然是很難的事情。
從敘事主義歷史來說,歷史包括歷史文本,歷史編排和歷史解釋,而這裡面存在一個歷史主體,正如中國老話所說「歷史乃勝利者書寫」。歷史文本的講述本身是依賴於某些」創造歷史的人「和」書寫歷史的人「。這兩者往往是相輔相成的。創造歷史的人,從敘事主義上是創造了一個敘事語境,來取得敘事認同(Narrative identity)。而男性作為書寫主體,一定程度上是忽視了大部分歷史重大事件中女性的成就的。
一個簡單的例子,是法國大革命作為女性積极參与,卻沒有得到歷史的特別書寫。1793年法國的女性俱樂部,開始帶領巴黎城內的婦女,向舊制度的法制開炮,其主要訴求是批判舊制度否定女性的參政權,這個運動一直持續到吉倫特派執政。這次活動中捍衛法蘭西共和國的獨立,以及隨時準備參與到衛國戰爭之中。但是這些女性的革命鬥士,卻遭到了自己男性公民同胞們的迫害,而不是舊制度,皮埃爾肖美特作為檢察長,居然直接鎮壓這些當年的女性戰友。這估計是巴黎政治史上最諷刺的一頁,「人民主權論」的口號喊破天,卻獨獨排除了女性。
而這件事情在當時的文本資料下是記錄很少的。直到以及同一批探求女性視角的歷史著作開始傳播 Collin Jones《劍橋插圖法國史》和《巴黎政治史》算是普及類讀物中傳播比較廣的,這些女性革命者們才被翻案。
同樣的例子發生在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的訴求是是從反對神主體意識,同一論,並宣揚人文主義為邏輯起點。但我們往往忽視了女性群體的創造力。Amanda Vickery試圖找整理這些被我們忽視女性藝術家們,包括著名的贊助人凱瑟琳·德·美迪奇,在亨利二世繼承人,弗朗索瓦二世時代攝政,主要涉及公共財政方面。資助大量藝術作品。
而資助拉斐爾的是佩魯吉阿的阿特蘭塔·巴格麗奧尼(Atalanta Baglioni of Perugia),其中著名的《基督下葬》就是這位的私人定製。
而Sofonisba Anguissola 也是這個時代著名的寫實主義畫家,但是文藝復興的材料之中,也僅僅只是名列瓦薩里在《名人傳》中而已。
而這些人士,在我們通用的文藝復興時期文本中,是被歷史記錄所忽視的。歷史敘事中記錄著那些能夠完全突破的女性(比如美國建國史Adams的夫人及其女兒)。但是忽視了普通女性在歷史中的貢獻,甚至找不到一些痕迹,而不符合男性視角(比如法國大革命中的女性革命者),就壓根被歷史記錄者所抹去了。
而這種男性敘事主導,就導致了男性中心話語的形成。就如同中國男女人口比率差這個事實,實際上是暴露了我朝長期底層社會對於女嬰的拋棄甚至殺害,而主流媒體,甚至是某日報,居然將重點轉移到男性是否能夠找到伴侶上,而忽視者3000w的人口差值意味著何等的性別不平等。
而消弭這些話語,就不僅僅是體現在觀念平權上,而需要指向」男性已經佔據社會主體「這個事實。故而,女權的發展,事實上也是在」男性社會主體開始動搖「的背景下展開的一二戰女性參與工業建設,一定程度上扭轉了觀念,尤其對對後來歐洲而言,復興時期女性在工業部門參與比例極高(此時女性才是有經驗的工業生產主體),一定程度上使得歐洲女權運動在經濟模式上的阻力遠比美國來得小,瑞典女權進行得如此順利,很大程度上是80年代瑞典等北歐國家女性就業率就已經全球最高了。美國女權史中,在《feminine mystique》作為指導文件下,直到80年代Equal Pay運動,激進女權從Gloria Stannam等人的爭取,才開始以獨立的女性媒體參與,來消解男性中心話語。而德國在新世紀初也著手在解決這個問題,開始對於女性高管比率進行配額。事實上都是在消弭男性中心話語的存在。
而我朝的婦女解放運動是從建國初期,打破村落社會和士紳階級的宗族意識開始的,這背後的原因是解放戰爭時期,以及建國初期,婦女無差別的進入到我國的經濟分工體系中開始的。但是到今天,分工平等雖然開始有些成色,但是宗族意識開始返潮了,以至於到今日,宗族意識依然廣泛存在,使得男性群體的普遍觀念顯得較為落後。公共輿論對於女性的強迫以及物化無處不在,除了男性中心話語以外,宗族意識的現代版也是媒體常提出的時期。由於缺乏女權運動的歷史,這些觀念澄清並沒有隨著經濟分工的改善而有所改善,反而更為惡化,這也是這個時代性別革命正當性的背景。
所以說,說了這麼多,寫了這麼多社會學哲學,女性主義理論,性別史。
實質上就是要說一句:現代社會的可選性和女性在分工地位中得提升,至少保證了女性主觀上可以開始規避一些男性規則,打破這些規則,明白哪些觀念是被強加的,那些觀念是自主的,拋棄這個社會規定的」女性角色「,回歸到自主的女性觀上面,以自己的自主意識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塑造自己想要的人格,不忘初心,如果有餘力,就參與到女權革命之中。。
一個女人,首先她是個人。她的優秀品質標準應該是和男人一樣的。
社會需要百分之百服從權力的男人
社會需要百分之百服從男人的女人
李安曾說
媽媽對女兒的要求
便是男人對女人的要求
我說
中國社會對女人的要求
就是牧羊人對羊的要求
就是奴隸主對奴隸的要求
就是統治者對被統治者的要求
秦始皇開創1984國之後
我們便再也沒有人
掙得過做人的資格
無論男人,還是女人
前些日子,有一個女性朋友氣急被壞地和我抱怨:「下輩子不做中國女人了,真他媽遭罪!」
我問她:「你是覺得做女人遭罪,還是做中國人遭罪?」她好像一點都沒猶豫,回答:就是做中國女人遭罪。」
我開玩笑說:「你待中國二十多年了,也痛了二十多年的經,怎麼現在才來哭訴做中國女人遭的罪。」
她說:好歹我也大學畢業,找工作被人白過眼,回個家被人催過婚,走夜路被人打過劫,有個親媽有奶奶,怎麼會不知道中國女人的苦,你說,中國女人連穿不穿內衣都要被人指指點點,這樣子有什麼意思?」
說到內衣這個問題,我想沒多少女性真的喜歡綁著自己的胸部出門吧?冬天穿要脫掉外面的衣服,寒風刺骨那叫一個酸爽,夏天本來就熱得不行,能少穿一件是一件的季節,但偏偏夏天衣服薄,還真是不得不把那該死的內衣穿上。這種「不得不」就是中國女人的心酸之處了,眼睜睜看著外國妹子瀟洒真空走一回,我們偏偏就是沒這個勇氣。這個問題與胸大胸小無關,所以也自然無關堅挺還是下垂,那些用硅膠「建成」的胸更是不用列入討論範圍,直接與地心引力無關。討論內衣這個問題並不膚淺,因為這個問題的本質就是反映中國女人經常性被迫接受自身本不喜歡的事物,然後將之變成習慣。
歸根到底來說這種「被迫性習慣」還是來自於中國女性習以為常的道德束縛:不穿內衣出門就是放蕩,不穿還激凸就是大逆不道。同樣地,不結婚的中國女人就是失敗的,一個沒結婚或超過30歲還不結婚的中國女人,就會被貼上問題標籤。到了這個年代有不少都市女性非常反感這種觀念,但往往在反感的同時,心裡也是暗暗為自己著急,為什麼呢?因為這些號稱要做獨立女性,甚至女權主義者的人心裡,還是逃脫不了最傳統的血液暗示,這種血液暗示來自於最傳統的中國文化,來自於早已被唾棄的三綱五常。
在中國要做一個女強人是十分困難的,基於男剛女柔的大社會背景,中國男人在心理上總是難以接受比自己厲害或強勢的女人,這就導致了大多數女強人在事業上鶴立雞群,但在婚姻上卻暗自垂淚。所以老一輩常常會教導自己的女兒:做賢妻良母才是王道。
這樣子的教導卻往往令人十分糾結,特別是在女性走向社會找工作的時候。那些衣冠楚楚的人力資源經理會問你:「有沒有男朋友」、「打算什麼時候結婚」、「結婚準備要幾個孩子」,每每此時女性心裡都是大罵「有沒有男朋友和你有半毛錢關係嗎你個丑逼」,或是「我特么又不是和你結婚生幾個孩子關你毛事?」,但是大多數人都知道,問這種問題的企業都是擔心女性在工作一段時間後結婚生子,礙於勞動法企業要白白支付幾個月甚至一年的工資給這些女性,所以很多人力資源要以這個問題的答案考量是否錄取眼前這位幹練有潛力的女人。
所以成為一個女強人或是嫁入豪門這一課題,又是一個備受中國女性爭議的熱點。按理來說,這兩種方向並沒有對錯之分,女強人不可以指責那些一心想要嫁入豪門的女子,因為豪門不是說嫁就嫁,沒有一定的食材臉蛋文化素養和氣質,哪是一般人做夢就能得到的?那些已然變身少奶奶的女性也不必取笑女強人蠢笨無知,因為女強人擁有的身心自由也不是豪門太太能想像得到的。我不知道是哪位前人總結出來的,說女人一生有兩次命運轉折點,一次在大學畢業,一次在嫁人之時。反正,鑒於社會現實,大多數人選擇了「嫁給一個好男人改變一生」的路。
而要說中國女人遭罪不遭罪,看一下我們親愛的奶奶外婆和媽媽就瞭然於心。她們大多數都是20幾歲結婚,把自己的骨肉養到自己年過半百,「放飛」骨肉後,氣還沒好好喘幾年,就要接受骨肉的骨肉,也就是孫子的養育重擔,就彷彿中國女人的人生會在50歲那一年出現戲劇性的重複,前50年和後30年的人生發生了高度重合。
當然有不少女性厭惡這樣的生活,她們意識到自己母輩的偉大與悲哀,發誓自己絕不重複這樣的一生,但是往往又背上自私無情的罵名,在自我追求與社會認可的矛盾道路路上,久久掙扎不能自己,做人也不是,做鬼也不是。
關於要不要做中國女人的話題,還有很多很多需要擺上檯面的。我也自認是一位女權主義者,我希望作為一個中國人,作為一個中國女人,會在未來的社會裡,隨著某群人的努力,帶動整群人的改變,然後結果是,沒有一個人會再因中國女人這一身份,而感到悲哀。
當你長大之後 就會明白這個問題多麼無聊 你其實應該問的是 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女性。去他的社會!此外 年紀和長大沒關係 不少人到死心智都沒怎麼成熟。
最歡迎有能力決定自己身處什麼環境的女性……
說得好像人們真的會生活在整個社會一樣,社會從來都不是鐵板一塊,不是每個地方都一樣啊,很多人一輩子就生活在很小一塊地方而已。我以為這個問題又要引導大家開啟男性視角來苦口婆心告訴女人:乖,聽話,這樣做才符合我的心意。
不過一路看下來高票回答大多從社會文化視角反思性別權利,我也是可以不用多嘴了。你乎不見得藥丸~社會歡迎什麼樣的男性?社會歡迎什麼樣的人?怎麼去迎合社會做一個受歡迎的男性/女性/人?
。。。。。。
那麼你是誰?
不同時期的社會可能會物化女性,物化男性,將之看待甚至訓導成謀求歡迎的物品。
但是要明白,這些歡迎的需求對象是「他人」,也是跟你一樣的「人」。
不是社會歡迎漂亮的我就要去整容,社會歡迎可愛的我就去賣萌,社會歡迎什麼樣的我就去變成什麼樣。
你先是你,而後才有是非評論。
現在恰相反,人們為了一個評論去塑造自己。
無論在什麼時代,受歡迎,也就是有利於群體發展延續的道德品質都是類似的,無論你美醜,高矮,胖瘦,是沉靜還是熱情,溫柔還是彪悍,文雅還是粗獷,都會得到認同和稱讚。
而這些品質行為,需要的是思索踐行,不是迎合。有禮貌,講信用,等等等等,從小到大,不是一直都在聽都在學嗎?
你到底還想知道什麼標準呢?
尊重女性,或者說尊重自己。不要把女性或者自己當作一個需要討誰喜歡而去逢迎的存在。
男人女人也好,把自己作為一個人看待。
我相信社會歡迎的女性和男性應該是一樣的。
對於這種性別歧視的題目也是醉了。給個視角,是美國的情景喜劇。
50 年代的國民劇,I love Lucy(51-57 年)。主角 Lucille Ball 城市家庭主婦,待在家裡
60 年代的國民戲 The Dick Van Dyke Show (1961–1966) 中,女主角 Mary Tyler Moore 演的老婆曾經工作過,結婚後變成家庭主婦。
60 年代還有部名戲,衝到過第二名,Bewitched(64-72)。此戲正在 63 年的 Betty Friedan《Feminine Mystique》之後。主角 Elizabeth Montgomery,演一個會魔法的家庭主婦,有超能力但心甘情願在家裡。
70 年代有部劃時代的戲,The Mary Tyler Moore Show。主演 Mary Tyler Moore,就,就是前面那個 Mary Tyler Moore,演的是一個未婚職業婦女,開創了一個角色領域。
80 年代末有部名劇,Roseanne(88-97),也是拿過兩年頭名的,主演 Roseanne Barr 演一個藍領,雙職工家庭,超重。
剩下的大家應該比較熟悉了,腦補吧。題主問的是社會更歡迎什麼樣的女性,其中隱含的深層含義其實是男人更歡迎什麼樣的女性。
善解人意。學會傾聽。獨立,自尊,自信,自強,有能力。
(17.4.19更)這都是我經驗判斷猜的,是不是不知道了。
我想補充一些吧,家人,朋友,戀人在一起,能讓人感覺到舒服(不論男女),都會給人留下好印象的,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就做 光環效應,最初的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能極大地影響對她們的總體印象。暫時就這些了,才疏學淺。
前些年歡迎胸小的女人,這幾年歡迎胸大的女人。
都是無理要求,還他喵的變來變去。
結論:甭管男人女人,社會歡迎的是強大的人類。
不關心這個問題的女性
能文
能武
能賺錢
能當幕僚
能當老闆
也能當總統
我有 我能 就是自主
自主是人格獨立的第一步
人是群居動物
"我有" "我能"的人
無論社會更關係什麼樣的女性,借用一句話「不要讓時代的悲哀,成為你的悲哀」。
社會是誰?為神馬要讓他歡迎?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我身邊 25 歲左右的女生已經鮮有努力勤奮向上的現象?
※女性穿著暴露該不該視為對男性的性騷擾?
※如何評價金星?
※如何評價艾瑪·沃森出席 HeForShe 活動中的演講?
※漢語中「嫁給」「娶到」這樣的詞是否暗示對女性的物化?其消極影響有多大?應該怎樣看待和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