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哪些鮮為人知的偉大成就?

相關問題:世界歷史上有哪些鮮為人知的偉大成就? - 設計

偉大或許並不貼切,應該是不可思議 、細思極恐 、難以置信

包括人,建築,思想,科技,事迹,文化等等

在此十分感謝答題的大手們


上世紀八十年代在溫哥華世界鑽井技術研討會上,談到人類最早鑽井史時,俄羅斯人和美國人正在為他們二三百年的鑽井史爭得臉紅脖子粗,當時與會的中國代表喝了口茶,清清嗓子,緩緩說道:「我們中國人早在一千年前已經能使用鑽頭挖掘到幾百米深了。」

說的就是四川的鹽井。

鹽——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
學過一點生物學的人應該都知道,鹽對人體的新陳代謝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萬多年前人類進入農業時代,生活方式從狩獵逐漸轉變為農耕,由於糧食中缺少鹽,人又不能再像以前一樣茹毛飲血來補充鹽,所以我們開始生產食鹽。

在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裡,一個人要滿足溫飽需求,大部分可以靠自己來解決,但唯獨鹽很難靠自己解決,必須依賴外來的供應。

古代產鹽大部分依賴于海水或鹽泉,內陸地區不靠海,鹽泉也少,鹽常常需要從行走江南海北的鹽商那裡獲取,只要國家一陷入戰亂,商賈不通,內陸地區就很容易缺鹽,民不聊生。

鹽井的誕生
據《華陽國志》記載,四川鹽井最早要追溯到戰國時期,李冰任蜀郡守時(對,就是修建都江堰的李冰),「識察水脈,穿廣都鹽井諸陂地,」組織當地人民開鑿了我國第一口鹽井——廣都鹽井,「蜀地於是盛有養生之饒。」

那時候挖鹽井和挖水井沒啥區別,拿鏟子鋤頭往下挖,特點是井口較大,但挖不了太深,所以叫做「大口淺井」。想想李冰還是蠻牛逼的,他是怎麼知道挖哪兒有鹽滷的呢?

鹽井的演進
1000 年後,鹽井開鑿有了質的飛躍,進入「小口深井」時期,四川遂寧出現了「卓筒井」。鑿井時,把 60 斤重的鑽頭懸在空中,利用鑽頭的重力落下砸碎岩石,人力再將鑽頭舉起,周而復始。這時用扇泥筒將這些含有岩沙的泥水取出,這樣就成了井。「卓筒井」時期的井可達 200 米深,井口僅碗口大。

這種在北宋時期發明的「衝擊式頓鑽法」,開創了人類機械鑽井技術的先河。這一深井鑽鑿技術,後來傳到西方,有力地推動了世界鑿井技術的發展。

後來我們勤勞(貪財)的四川人民不斷的優化鑽井方式,井越鑽越多,也越鑽越深,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四川自貢鑽出了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燊海井。

燊海井開鑽於清代道光三年(公元 1823 年),歷時 13 年,方始鑿成。井深 1001.42 米,既產鹵,又產氣,是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大井。

歷代鹽工在自貢先後鑽井 13000 多口,有的井深達 1000 米,即使以平均 300 米計,等於鑿穿了 400 多座珠穆朗瑪峰。

凡蜀中石山去河不遠者,多可造井取鹽。鹽井周圓不過數寸,其上口一小盂覆之有餘,深必十丈以外,乃得鹵信。故造井功費甚難。其器治鐵錐,如碓嘴形,其尖使極剛利,向石山舂鑿成孔。其身破竹纏繩,夾懸此錐。每舂深入數尺,則又以竹接其身,使引而長。初入丈許,或以足踏碓梢,如舂米形。太深則用手捧持頓下。所舂石成碎粉,隨以長竹接引,懸鐵盞挖之而上。大抵深者半載,淺者月余,乃得一井成就……

——《天工開物·井鹽》

分享我在查資料的時候發現的幾個好玩兒的細節:

1、燊海井 1835 年鑿成,一百餘年後仍每天產鹽滷和天然氣,那麼小口的井,如何加固井壁讓它不會塌陷呢?

卓筒井時代,古人用碗口粗的竹子,將竹節掏空,竹筒相連,插入井中固定井壁,像這樣:

老鹽工嚴昌武在燒制用於卓筒井壁的竹筒

到了建造燊海井的時代,鹽工用柏木挖空的兩半,外面用布、麻纏裹起來,用桐油拌石灰加以密封,兩根「木竹」用榫頭連接,也是用麻、布和桐油緊裹和密封,這樣就能保證井壁不塌陷、不漏水,也是 real 機智。

2、專門挖泥的扇泥桶(據說)是全世界最早的單向閥

當扇泥筒放入井內觸到泥水時,井內的泥水對筒底皮錢產生壓力迫使皮錢向內張開,泥水進入筒內;扇泥筒提起時,井下的泥水對筒底的壓力消失,而筒內泥水在重力作用下對皮錢產生向下壓力,皮錢因受筒壁凸出部的阻礙而關閉,泥水不漏失。

3、井的直徑那麼小,要是鑿子不小心掉下去怎麼撈起來?

以前沒有鋼絲繩,用的是竹篾繩,篾索斷落,鑽頭失落,井壁坍塌,使鑽頭被卡死等,事故是常常發生的。《四川鹽法志》中載有 20 多種工具。打撈篾索用「提須刀」、「穿魚刀」、「雙刀」、「夾簽子」等。井下有砂堵,要用「柳穿魚」、「霸王鞭」、「二水鑷子」等。井底有篾渣、麻筋等東西,就用「平頭提須」、「一皮革」、「松球子」、「五股須」等。打撈鑽頭或其他鐵件時,用「筍殼瓦口」、「拐腳瓦口」、「偏尖」、「木龍」、「系子」。

總之有形形色色的打撈用具,看圖很像兵器~

4、早期是鹽工們用人力踩踏板用槓桿原理把鑽頭拉起來起來鑿井,像這樣:

後來通過人力轉動大車,一般需要 10 多個工人,到了宋朝又發展為使用畜力,像這樣:

鹽場鼎盛之時,勞作之牛十萬之眾,老牛不勝負荷,每天都淘汰掉很多牛。但要將這麼多牛用煎炸烹炒的方式吃掉,老百姓還是捨不得,但這麼多肉也不好保存,最後有一個廚子,取牛肉切片如紙並陳於筲箕,文火烤之烘乾便於儲存,就有了現在自貢鼎鼎大名的「火邊子牛肉」。

某寶有售,hin 好吃。(咦,好像跑題了……不過美好的食物也是偉大貢獻啊你們說是不是!)

5、關於天然氣:

由於鹽井既產鹵,又產氣,從鹽井中採集天然氣的工具和設備,體現了古代鹽工的聰明與智慧。

有一個置於井口附近的降壓分離裝置——?盆,它像一個倒扣著的盆子,下部大上部小。井下溫度較高,氣流比較集中,滷水提汲過程中,筒外部分滷水會霧化成水蒸氣,到達?盆時,氣溫降低,水蒸氣凝結成為液態。由於液態水的比重高於天然氣,水從?盆底端排出。天然氣到達?盆時,體積膨脹,壓力變小,在外部力量抽吸的作用下從?盆上端進入採集設備。這樣既能夠實現水、氣分離,又能夠防止天然氣泄漏。

同時,四川人民創造了用竹管引天然氣就地煮鹽的方法,既方便又降低成本。

另外,自貢的計程車是燒氣而不是燒油的,大學在東邊上的時候東邊的朋友們聽到都有點目瞪口呆.jpg。┑( ̄Д  ̄)┍(評論區指正許多地方計程車都是燒氣的,不過貌似上海地區是燒油居多,還有一個可能是我的小夥伴們其實沒有注意過計程車燒氣不燒油,我看評論區也有四川的小夥伴才意識到計程車是燒氣的~~)

6、

井鹽產區的投資者,主要是商人,其中尤以陝西、山西商人為多。他們多以鹽商和經營典當起家,首先從控制川鹽運輸領域入手,以「租引代銷」手法,獲取大量利潤,繼而進一步控制廣大川鹽銷售口岸,在各地開設鹽店,積累巨額財富;最終多與當地土著合夥,將商業資本投向鹽業井灶,轉化為產業資本。

所以,雖然說鹽井在四川,但錢主要被山陝兩地的商人給賺了。

主要參考資料:
卓筒井 | 中國國家地理網 自貢鹽井:植根地下一千米 跨越時空兩千年 中國古代鑽探技術

其他回答:

你見過最人性化的設計是什麼? - 楊過過的回答 - 知乎

有哪些有機反應在教科書里很美好,但是在合成實驗中很不實用? - 楊過過的回答 - 知乎

物理學界上有什麼凄美的故事? - 楊過過的回答 - 知乎


鮮為人知+偉大成就

新疆坎兒井系統無疑

新疆坎兒井身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之一,竟然遠遠沒有長城和京杭大運河有名,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坎兒井說白了就是地下渠灌溉系統,新疆坎兒井始於西漢時期,《史記》稱為「井渠」,是西域拓邊的重要戰略支撐。《漢書·西域傳》記載:「漢遣破羌將軍辛武賢將兵萬五千人至敦煌,遣使者按行表,穿卑鞮侯井以西,欲通渠轉谷。」而後來的歷史中清代也進行了大量的修建。

新疆氣候乾旱,吐魯番更是是中國極端乾旱地區之一,年降水量只有1.6厘米,蒸發量卻有3米以上,是名副其實的旱極。這種氣候條件下極其不利農業,但是新疆卻有一個好處,就是高山上有雪水融化入地,地形又有盆地。新疆土壤多為砂礫,滲水性很強,山上雪水溶化後,大部分會滲入地下,流入盆地蓄水層。這樣,開採出地下水就成了灌溉農業的不二法門。

(圖為坎兒井的豎井,注意土壤品質)

(坎兒井立體結構圖,我直接拿國家地理的圖了)
看懂圖中原理了嗎,高山流入地下的地下水在盆地地區通過平行井渠采引出來,從暗渠變為明渠供人使用。豎井用來開挖和通風,暗渠用做地下運河。同澳大利亞的自噴井倒是有些原理相似。
正是這種井渠灌溉系統養活了西域的農業,要知道阿拉伯人的灌溉系統被蒙古人毀了可就一蹶不振了,所以坎兒井在古代即關乎戰略又關乎民生,是極其重要的存在。

那麼這個坎兒井究竟多麼偉大呢?在新疆大約有坎兒井1700多條,多數在吐魯番和哈密盆地地區,吐魯番的耕地有七成是坎兒井灌溉,而且現在還在使用之中,也就是說我們吃的葡萄乾很有可能就是得益於坎兒井的灌溉,這是祖輩留下的巨大遺產,是新疆各族勞動人民的傳世成果。而且坎兒井雖然名字是井,實際上就是地下暗渠,工程量不是簡單的向下打口井那樣簡單。也不是地面上挖條水渠那麼容易的。

(坎兒井內部)
坎兒井在上游地區的一些豎井可以達到90米深,要知道這可是在古代開挖的,沒有機器可用。而且早先沒有指北針等定位系統,還是地下施工,就是這樣,坎兒井還挖了1700多條,全長可以達到5000公里,5000公里啊,還不包括千千萬萬的豎井。
對5000公里沒概念的先看京杭大運河1700公里的長度:

再看坎兒井的五千公里是什麼概念:

(胡煥庸線,不到5000公里)
體會到多長了沒有?如果也考慮豎井施工量,保守估計坎兒井掘進1m距離3x4x1=12立方的開挖量,那麼5000公里的長度就要挖掉超過6000萬立方的土石,這相當於把天安門廣場那麼大的一片面積直線向下挖個137米的大坑,我估計一顆小行星撞擊差不多能開這麼巨大的深坑,而這土石量,堆起來成為25cm厚2m高的牆可以繞地球赤道3圈。而且坎兒井還涉及到井下作業,垂直開挖,還要克服奔涌的地下水,而且都是在沒有機器的幫助下完成的。

始於2000年前,挖了超過5000公里,使用時間超過千年,這成就偉大不偉大?能並稱中國古代三大工程一點都不誇張。

那為什麼卻又鮮為人知呢?

第一,太直觀了,坎兒井在地下我們根本看不到啊,而且露出的豎井也有很多都在無人區,不像長城或大運河那樣直觀的讓人感到偉大。它不像長城運河那樣光佇在那就有很高的存在感,只是暗暗地哺育著新疆人民,卻不被人直觀敬仰。
第二,地處西域,遠離中原。到現在也無法確定坎兒井技術的起源,根據最新資料,坎兒井技術很可能是由中東地區傳入,並非中國原創,寫進教材不是那麼理直氣壯(但值得指出的是,新疆坎兒井在林則徐和左宗棠的推廣下曾進行了大量建造,而且歷史上西域先民很長時間都是屬於華夏文明圈的。現存坎兒井由漢族和西域先民勞動者共同完成,所以我認為可以說新疆境內坎兒井是屬於中華文明的)。另外一個是新疆地區在漢朝之後一度遠離華夏文明圈,主體文明幾經易手,這就導致了史書上的記載會很少,甚至關於坎兒井的詩詞文獻也會比長城和運河少。另外就是分布地域廣闊,地方偏僻,研究、推廣起來難度大。而且最致命的是影響到的人口相對少,較長城和運河比起來自然知道人少。
第三,歷史知名度小,首先坎兒井的修建過程不像長城和大運河一樣是大規模的政府行為,歷史上的故事也頗少。長城由秦始皇修建歷代完善,隋煬帝修大運河甚至導致亡國,一個保護華夏千年,一個繁榮華夏千年,都是與歷史人物一同進史書的壯舉,連都江堰都隨著李冰父子寫進歷史。可是坎兒井究竟是誰開始主導的,有什麼重大歷史事件伴隨,是否引起改朝換代,完全不如其他工程出名,這就導致歷史知名度不夠高,以至於學歷史書上根本不被重視。

(靜默流淌的坎兒井)

就這樣,地處偏遠,歷史知名度不夠,又靜靜藏在地下的偉大壯舉竟然被人們長期忽略了。以至於央視今年做的新疆自治區成立60周年節目中,記者面對坎兒井取水的大媽,竟然完全不知道坎兒井是什麼,要知道這可是能與長城、京杭大運河比肩的工程壯舉啊。如此,這坎兒井可真符合題目:即是偉大成就,又鮮為人知。

坎兒井近況:
近年來,隨著新疆特別是吐魯番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綠洲破壞嚴重,新疆地區地下水資源不斷減少,坎兒井乾涸的極多,目前僅700多條還在正常流淌。另外一方面,隨著上游一些河流修建大壩,下游水資源減少,而坎兒井維護起來又比較困難,所以使用率也照以前減少。同時由於現代化進程,用水量不斷加大,比如工廠、油田都在大量抽取地下水,這就導致坎兒井的不斷乾涸。而機井和水庫的修建更代替了一些坎兒井,目前一些坎兒井新的利用方式是發展旅遊業,這也不失是對古代勞動成果的一種致敬。可是這畢竟是一少部分,另外的那些,就靜靜的藏在大地之下,默默等待著乾涸的命運,沒有人去注意,就像它建造那天起就鮮為人知那樣......或許等到坎兒井完全乾涸了也不會引起人們的重視,只會有一小部分人會遺憾的感嘆:哦,那可是能與長城比肩的偉大工程吶......

(這裡面風乾的葡萄乾很可能就是坎兒井灌溉的)

(美麗的坎兒井)

(這地下靜靜流淌著生命之水)

(開在山坡上的豎井)
其他的回答:
中國人有什麼令人敬佩或者令人恐怖畏懼的細節嗎? - 夏無感的回答 - 知乎


大唐遺民收復4000里河山

公元850年。

長安城,朱雀大街上,有一個和尚從河西而來。

「河西大捷,沙州大捷,瓜州大捷…」

這句話彷彿用盡了他所有的力氣,隨時都可能倒下。

「節帥張議潮率領義軍已收復沙州,瓜州,希望與王師共復河隴故土。」

那一日,長安城萬人空巷。

所有人都瘋狂地擠在朱雀大街上,歡迎這位從河西遠道而來的和尚,他們歡呼,他們奔走相告,他們甚至跪倒在地,淚流滿面,天佑大唐。昔日的榮光再次煥發在他們的臉上,內心的驕傲讓他們記起曾經屬於唐人的燃情歲月。今夜他們的熱情要點燃長安城,這座曾經榮耀無雙的城市。

那一日,和尚有故事,長安城的酒夠嗎?

不知道會不會有人想起,長安上一次為一個和尚空城還是二百年前,那個和尚叫玄奘。

今天這個和尚叫悟真,他的事迹比起那個和尚也是不遑多讓。

宣宗皇帝以最隆重的儀式召見了他,封他為「京城臨壇大德」,任命張議潮為沙州防禦使,以表彰他們的功績。

那一日,長安城記住了張議潮的名字。

張議潮,祖籍河南南陽,漢族人,祖輩都是唐將,後來遷到了河西。公元799年,出生於河西淪喪後的沙州(即今敦煌)。張氏世代是沙州豪門,但顯赫的家族地位並沒有為張氏家族帶來平安。吐蕃政權根本就沒有考慮過為維護統治要去聯合、籠絡當地漢族豪強大戶,更沒有打算讓他們參與政治,而是繼續施行吐蕃的奴隸主制。

因此當地的豪門望族跟普通河西百姓一樣忍受著吐蕃貴族的壓迫,被吐蕃奴隸主視為賤民。唐人走在大街上,見到吐蕃人必須彎腰低頭,不許直視。吐蕃人的風俗是貴壯賤老,唐人老弱面臨被全部殺光的悲慘境地,「斷手鑿目」,視同牲畜。為了斷絕唐人與大唐的血脈文化聯繫,吐蕃人嚴禁唐人穿著唐裝,要求他們象吐蕃人那樣,辮髮左衽。每到元旦(古時元旦指夏曆新年,即今春節)的時候,漢人穿起久違的漢家衣裳,祭祀自家祖先,都忍不住放聲痛哭,向著大唐的方向遙拜,表達自己對故國的無盡思念。

河西遺民心懷故國,百年從未改變,只要碰到唐使,就有民眾夾道哭迎,口音已經有點變了,但穿的衣服還是唐服。有的人指著自己的心,淚流滿面,有的人朝東面跪拜,哭泣不止,希望王師能夠收復這裡,他們可以重歸故國。他們拉著唐使哭訴:皇帝猶念陷蕃生靈否?

目睹了這一切的張義潮年輕時就下定決心要趕走吐蕃人。於是,他從小就開始讀兵書,操練武藝,把全部家財充作軍費,秘密招募訓練義軍,聯絡當地的豪門,收攏其他被吐蕃迫害的義士,積蓄力量,時刻等待機會推翻吐蕃統治,收復故土。

公元848年。

吐蕃鬧饑荒,內部權力爭鬥不止,而當時大唐正處於會昌中興,國力日益恢復,也收復了一些之前淪陷的州郡。

張義潮覺得起義機會到了,於是率領招募的義軍起義,向城內的吐蕃軍發動了攻擊,由於唐人團結一致,勇敢無畏,再加上張議潮調度得當,很快就把沙洲的吐蕃人趕了出去。沒多久,吐蕃人就糾集大軍反撲,張義潮率領義軍數次擊敗敵人,經過多次惡戰,終於擊敗了吐蕃大軍,控制了沙州這塊根據地。

然後,張義潮就派出了十路信使給唐王朝報信,希望與朝廷的軍隊兩面夾擊吐蕃人。

可是這次送信的歷程卻是一次極其悲壯和英勇的歷險,可以說是九死一生,十隊信使從沙洲的各個方向出發前往長安,他們穿越巴丹吉林大沙漠、騰格里大沙漠、庫布齊大沙漠……茫茫的戈壁,無邊的草原。行走了數千里,生死茫茫,有的永遠倒在了無邊的沙漠里,有的被吐蕃人無情的彎刀斬殺。最後,只有悟真這一支向東北方向進發的隊伍,繞過了莽莽的大漠,歷經千辛萬苦,到達了天德軍(今天的內蒙古烏拉特前旗),在天德軍防禦使李丕的協助下,於大中四年(公元850年)抵達了長安。

這時候,離張議潮沙洲起義已經整整過去了兩年。

從地圖上來看,從沙洲到天德軍的直線距離大約為1400公里,而從天德軍到長安的直線距離約為800公里。這段路程中,80%以上的路途是沙漠地帶,包括了巴丹吉林大沙漠、騰格里大沙漠和庫布齊大沙漠。難以想像,悟真大師在路途中經歷了怎樣的艱難困苦。

所謂的大唐風骨,也正是由無數這樣的唐人所創造的。

張議潮在派出使團的同時,也以沙州為根據地,採取「且耕且戰」的戰略,一方面整訓軍隊,擴充軍隊;另一方面發展生產,囤積糧草軍需。雖已曆數代,但當地漢人仍然心念故國,自認為是大唐帝國的子民,對義軍空前的團結和支持。父母送子,妻子送夫踴躍參軍,並捐獻大量糧食、錢款以充作軍費。在河西人民的全力支持下,義軍迅速壯大。張議潮感覺實力已經足夠強大,遂決定轉入對吐蕃的全面戰略反擊!

公元851年。

張議潮率領義軍對吐蕃在河西地區駐軍發起大規模戰略反攻。河西故地民眾聞風紛紛揭竿而起,義軍勢如破竹,連克伊州、西州、河州、甘州、肅州、蘭州、岷州、部州、廓州九州(注:分別是今新疆哈密、吐魯番;甘肅臨夏、張掖、酒泉、蘭州、岷縣;青海樂都、化隆)。至此,已經淪落吐蕃統治近百年之久的大唐河西「甘、涼十一州」全部光復!

同年8月,以張議潮弟弟張議譚為首的29人河西使團到達首都長安,朝見大唐宣宗皇帝。同時以河西義軍領導人的身份,正式向大唐中央政府呈遞河西走廊地區沙州、瓜州、伊州、西州、甘州、肅州、蘭州、鄯州、河州、岷州、廓州十一州地圖、戶籍和貢品。

幾代河西大唐遺民魂牽夢縈的歸國夙願終於實現,大唐也等待了很久。一接到河西十一州捷報後,宣宗就立即通報天下。河西的回歸在整個大唐以及周邊諸多國家中都引起了轟動,影響巨大。

自安史之亂後近百年,在大唐國力和威望極端衰落的情況下,極為罕見的從西域強國吐蕃手中收復如此龐大的極具戰略價值的國土。大唐舉國歡慶,那一夜也不知道喚醒了多少唐人記憶深處的驕傲!

宣宗封張議潮為歸義軍節度使、十一州觀察使、檢校禮部尚書,兼金吾大將軍,成為整個河西地區最高軍政長官。張議潮雖然有了官職,但當時唐朝已經國力衰敗,黨爭嚴重,內憂外患,中央政府已無力西顧,給不了他什麼實際的支持。

而被吐蕃掠奪式地統治近百年,河西昔日的繁華如今已是滿目瘡痍,百廢待興。此外,除了要防止吐蕃的反撲,張議潮所要面對的還有河西北方另一個強悍的少數民族回鶻對河西的覬覦。

在這萬般兇險的情況下,張議潮開始在河西地區大力進行改革。

首先是恢復經濟生產和文化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恢復大唐的政治制度。張議潮以歸義軍強悍的武力震懾了周邊勢力,在河西地區全面恢復了大唐先進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制度。河西是多民族聚集地,民族矛盾眾多,張議潮採取恩威並施的手段,徹底廢除了少數民族那些對國家統一構成威脅的,近乎半獨立的部落制度。而同時,張議潮又堅定的奉行唐朝一貫的民族平等政策,大力爭取少數民族上層的支持。同時在宗教信仰和生活習俗等方面充分尊重和保護,甚至制定了極為嚴明的法規和軍紀以約束歸義軍和漢族民眾。在這些正確政策作用下,河西地區有巨大影響力的少數民族吐蕃首領尚延心、回鶻首領仆固俊等相繼率眾歸降。張議潮奏請朝廷,任命尚延心、仆固俊的成為唐朝武將。

然後,張議潮將其所屬吐蕃、回鶻等少數民族兵士進行整編,組成忠於自己的精銳騎兵軍團,總人數接近7000人,成為河西歸義軍一支強大的精銳武力。同時大力發展經濟生產、商業貿易,從中原地區引進大量先進技術,並與西域各國通商。同時,他還大力興修水利設施,修建溝渠,開墾荒地,努力恢復農業和手工業生產。另外還大量興辦縣學,努力發展河西的教育事業,他將教育看得極為重要,認為實現文化的大一統是維護當時民族團結的重要方式。

經過張議潮的幾年不懈的努力,河西地區迅速恢復了元氣。一改吐蕃統治時滿目瘡痍的慘淡局面,河西的經濟、文化和軍事勢力都得到顯著增強。唐朝官員巡查河西之後在奏章中稱:「觀河西之地,舊時胡風盡去,唐風大盛。人物風華,一同內地」。

隨著經濟的恢復,河西軍事實力也不斷增強。於是,張議潮開始大規模對侵犯河西地區的少數民族政權用兵。

公元856年。

張議潮三次擊敗周邊少數民族軍隊,震懾了周邊勢力。

第一次是吐谷渾王襲擊沙州,兩軍在西同附近交戰,張議潮率領歸義軍一戰而勝,長途追擊吐谷渾王1000餘里,活捉土谷渾宰相3人,斬殺數千人,俘獲俘虜、牲畜、甲仗無數,大唐旌旗再次揚威西域。

第二次是納職縣回鶻和吐蕃攜手抄掠伊州,張議潮千里奔襲,回鶻人措手不及,再次敗逃。

第三次是叛亂的回鶻人劫奪唐朝冊立回鶻王的文書,張議潮出兵平亂。

公元858年。

張議潮親率7000精銳騎兵,東征吐蕃在河西走廊最後的據點涼州。涼州是吐蕃在河西的最後一塊堡壘,所以吐蕃重軍鎮守,面對數倍於自己的敵人,歸義軍人人捨生忘死,浴血奮戰,「漢家持刃如霜雪,虜騎天寬無處逃,頭中鋒矢陪壠土,血濺戎屍透戰襖」,大唐精神如同昂揚的鼓點,奏出了記憶里盛唐的豪邁。

張議潮率領唐歸義軍在涼州城跟吐蕃激戰三年,殲滅萬餘人,終於收復河西最後一塊失地涼州!至此,吐蕃勢力被徹底趕出了河西走廊,河西從此暢通無阻。張議潮終於實現了他那「驅逐胡虜,河西歸於中華」的畢生理想。

朝廷任命張議潮兼任涼州節度使,統轄整個河西走廊地區軍政民一切事務,張議潮成為河西真正意義上的掌控者,他經過休整以後決定繼續揮軍西進,收復隴右故土。

公元866年。

張議潮率領麾下河西各民族士兵組成的主力騎兵數萬人西征。唐軍一路所向披靡,共斬首吐蕃軍萬餘人,陸續收復西域西州、北庭、輪台(注:即今新疆高昌、吉木薩爾、輪台縣),深入西域幾千餘里。這是自安史之亂百年後,唐朝軍隊進入西域故地距離最遠、戰果最大的一次遠征!

同年10月,張議潮率領歸義軍又深入吐蕃腹地在廓州(注:即今青海貴德)生擒了吐蕃主帥尚恐熱。對河西實行血腥統治的尚恐熱先被砍掉四肢,而後又被凌遲,最後斬首,隨後,張議潮將吐蕃賊酋尚恐熱首級送往長安。吐蕃殘部逃亡秦州,被唐將尚延心擊潰。曾經攻佔了長安的西域強國吐蕃王朝受到了毀滅性打擊,加之內部內訌分裂以及西方大食帝國的蠶食,從此徹底衰敗,退出了西域。

唐軍凱旋之時,全軍高唱《大陣樂》,一如當年盛唐時的軍威,恍惚之間,當年不可一世的大唐好像又回來了。

按史書記載,唐軍「西盡伊吾,東接靈武,得地四千餘里,戶口百萬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舊」。張議潮創造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敗吐蕃,河西、隴右之地盡歸大唐」的不世武功。

然而這為大唐收復4000里河山的曠世功績,文治武功可以媲美岳武穆的民族英雄,如今卻鮮為人知,不免讓人唏噓。

河西歸宗,復我唐土;
百年左衽,復為漢冠;
十郡遺黎,與子同袍;
漢人遇途,不必低頭;
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璀璨迷人的大唐,吸引世人的除了詩與遠方,還有張議潮,悟真大師,還有那九路沒有留下名字的信使,還有那無數的歸義軍,這些真正的唐人所代表的大唐精神。


看見這個問題,我首先想起的是埃德加斯諾的《西行漫記》中的兩段文字:


一·
。。。飯是由兩個態度冷淡的孩子侍候的,確切地說是由他們端來的,他們穿著大了好幾號的制服,戴著紅軍八角帽,帽舌很長,不斷掉下來遮住他們的眼睛。他們最初不高興地看著我,可是在幾分鐘後,我就想法惹起了其中一個孩子的友善的微笑。這使我膽子大了一些,他從我身邊走過時,我就招呼他:「,給我們拿點冷水來。」
那個孩子壓根兒不理我。幾分鐘後,我又招呼另外一個孩子,結果也是一樣。
這時我發現戴著厚玻璃近視眼鏡的交通處長李克農在笑我。他扯扯我的袖子,對我說:「你可以叫他『小鬼』,或者可以叫他『同志』,可是,你不能叫他『喂』。這裡什麼人都是同志。這些孩子是少年先鋒隊員,他們是革命者,所以自願到這裡來幫忙。他們不是傭僕。他們是未來的紅軍戰士。」
正好這個時候,冷水來了。
「謝謝你——同志!」我道歉說。
那個少年先鋒隊員大膽地看著我。「不要緊,」他說「你不用為了這樣一件事情感謝一個同志!」

二·
。。。但我最喜歡的是保安一個當外交部交通處處長李克農通訊員的「小鬼」。他是一個約十三四歲的山西少年,我不曉得他是怎樣參加紅軍的。他是少年先鋒隊中的「花花公子」,對於自己的那個角色,態度極其認真。他不知從哪裡弄到一條軍官皮帶,穿著一套整潔合身的小軍服,帽檐什麼時候發軟了,總是襯上新的硬紙板。在他的洗的很乾凈的上衣領口裡面,總是襯著一條白布,露出一點。他無疑是全城最漂亮整齊的士兵。毛澤東在他旁邊也顯得像一個江湖流浪漢。
由於他父母缺少考慮,這個娃娃的名字恰巧叫做向季邦(譯音),這個名字本來沒有什麼不對,只是「季邦」聽起來十分像「ji ba」,因此別人就老是叫他「ji ba」,這給他帶來無盡的恥辱。有一天,季邦到外交部我的小房間來,帶著他一貫的莊重神色,喀嚓一聲立正,向我行了一個我在紅區所看到的最普魯士式的敬禮,稱我為「斯諾同志」。接著,他透露了他小小心靈里的一些不安來。他是要向我說清楚,他的名字不是「ji ba」而是「季邦」,兩者是完全不同的。他在一張紙上細心地寫下他的名字,把它放在我面前。
我驚奇之下及其嚴肅地回答他,說我只叫他「季邦」,從來沒有叫過他別的名字,而且也不想叫他別的名字。我以為他要我選擇軍刀還是手槍來進行決鬥呢。
但是他謝了我,莊重地鞠了一個躬,又向我行了那個十分可笑的敬禮。「我希望得到保證,」他說,「你替外國報紙寫到我時,可不能寫錯我的名字。要是外國同志以為有一個紅軍士兵名叫『ji ba』,那是會給他們留下一個壞印象的!」。。。

這種少年人尚且也能展現出的高度自尊,是我心中最了不起的成就。


當然是掃除寄生蟲

人不是生來就健健康康的

對了,忘記提一句,治療血吸蟲的特效藥吡喹酮是70年代中期才發明的。再之前用的葯比如說酒石酸銻鉀之類副作用比較大(副作用可能會致命)。。
寫送瘟神的時候及再以後十多年內中國並沒有能夠「消滅」寄生蟲,能做到的是建立了布滿全國的監控體系,控制寄生蟲的傳播,及時治療急性患者,降低晚期患者和因此死亡的患者人數。

血吸蟲生活史

絲蟲生活史

鉤蟲生活史

以《送瘟神》所寫的江西余江縣為例。從1920年到1950年,全縣有29000多
人死於血吸蟲病,到處是棺材村和寡婦村。
  1948年12月19日的《大公報》上,寄生蟲病專家徐錫藩的調查《不可疏忽之
日本住血吸蟲病》記載,浙江嘉興步雲鎮居民60%患有血吸蟲病。其中「牆頭村」
20年間死亡殆盡,僅餘一家四口,且其中一人已有腹水。
  安徽貴池縣碾子下村,向有120戶,到解放時只剩下一戶四口,其中3人不久
也死去,只剩下一個理髮師。他的理髮手藝再也無用武之地了。
  江蘇崑山縣1949年前30年內102個村莊滅於血吸蟲。
  揚中縣長壽村到1949年90戶有26戶滅門、72名婦女成為寡婦。當時醫學並不
能保他們長壽。
  宜興縣湖鄉宮濱村1952年只剩下28個寡婦,她們的丈夫全死於血吸蟲病。
  湖南湘陰縣民國期間滅於血吸蟲的村莊1528個,絕戶13018戶。
  湖北陽新縣1929-1949年死於血吸蟲的8.13萬人,絕戶10642家。
  以上是我國解放初無數地區的縮影,「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所描述的如東漢末曹操的「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一樣,是真實的人間慘象。
  數據顯示,解放初,全國有12個省市,454個縣市區,1160萬血吸蟲病人,
60萬晚期病人,1億人(全國的1/6)暴露於血吸蟲的危險中。
中西醫大對決之血吸蟲篇_棒棒_新浪博客

上海地方志
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67643/node67655/node67719/node67847/userobject1ai65179.html

民國19年、民國23年,陳方之、李賦京相繼報道上海地區血吸蟲病流行的範圍和程度。民國26年、民國27年,安德魯斯(Andrews)、吳光先後報道上海地區發現家畜血吸蟲病。民國30年吳光、許邦憲對上海市郊區血吸蟲病的保蟲宿主進行調查,指出該病已成為影響農村經濟、威脅農民健康的重要疾患。由於解放前未採取防治措施,很多村莊出現「有屋無人住,有田無人種」的苦難情景。民國19~38年,青浦縣蓮盛鄉任屯村全村275戶、960人,其中全家死絕的有121戶,死剩1人的28戶,倖存的461人中97.3%也患了血吸蟲病;50多幢房屋倒塌,1300多畝良田荒蕪。嘉定縣安亭鄉薛家村民國18年有11戶、44人,解放時僅存5戶、22人。上海縣寶南鄉北馬村至民國28年死絕17戶,解放時大部分房屋倒塌,村前河溝瓦礫釘螺密布,全村僅存的28個男性青壯年中有22人患晚期血吸蟲病。

還是大上海

民國年間,血吸蟲病流行嚴重。民國5年(1916年),梅堰小港里村有60多戶、200餘人,到吳江解放前夕,先後死於臌脹病有73人,21戶死絕,21戶拆房賣屋,拆掉房屋105間,22人棄家外出討飯,解放時,該村只剩下19戶、63人,其中患血吸蟲病的就有61人。 群眾中流傳這樣一首民謠:「勿要刀上死,勿要繩上死,只要到小港里去做女婿」。八坼公社一圖大隊(今友誼村)第七生產隊在解放前有27戶人家,115人,在解放前兩三年中,死於血吸蟲病37人,7戶人家死絕;第二生產隊嚴六寶祖孫三代7口人,5人死於血吸蟲病。群眾中流傳這樣一首民謠:「水氽牛毛墩,跑光一圖村,十人有九臌,窮人走絕路」。廟港公社合群大隊駱駝港村,解放前最多時有40戶人家,因血吸蟲病死絕的就有24戶,到解放時僅剩16戶,其中5戶是五保戶,全村只有2個勞動力。屯村公社東風大隊的池浜村,全村曾有83戶,到解放時已有33戶因患血吸蟲病死絕,有6戶只剩1人,社員陳小金一家,解放前被血吸蟲病奪去了6條生命。

1951年徵兵體檢時,全縣10個區9592名應徵青年中,查出血吸蟲病病人6147例,陽性率高達64.09%。1951年11月27日,蘇南行政公署衛生處派員到松陵鎮調查,發現每條市河內都有釘螺,經發動群眾捕捉,三四天內捕捉到釘螺3萬多隻。以後,縣內每年進行查治血吸蟲病病人和查滅釘螺工作,血吸蟲病流行範圍逐步查明。至1984年底,已查明縣內歷史上共有23個鄉鎮、7個縣屬鎮、3個場圃、497個行政村流行過血吸蟲病,全縣累計查出血吸蟲病病人163883例;累計查出有釘螺面積(以下稱有螺面積)84208250平方米,其中湖灘40401559平方米、河港5152135平方米、稻田34287621平方米、溝渠3623359平方米、其他環境743576平方米。有螺面積列全國水網型地區血吸蟲病流行縣(市)的第3位,血吸蟲病病人數列全國血吸蟲病流行縣(市)的第13位,病人遍及所有鄉鎮行政村。全縣血吸蟲病流行程度,太浦河以北地區高於太浦河以南地區。有螺面積最多的是八坼鄉。


1950年,全面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上海市原有9個郊區中的吳淞、江灣、真如、龍華、新涇5區流行血吸蟲病。1955年,市郊9區合併為西郊、北郊和東郊3區。西郊、北郊區流行血吸蟲病,東郊區只在近江蘇省川沙縣的邊緣幾條河岸發現釘螺,未查見病人。1958年,江蘇省的上海、嘉定、寶山、青浦、松江、金山、奉賢、南匯、川沙及崇明劃入上海市,原3個郊區分別併入嘉定、上海、寶山、川沙縣。上海市郊除崇明縣外,其餘9縣的212個公社、鎮中有159個公社(鎮)、1558個生產大隊有血吸蟲病流行,分別占社、隊的74.5%和81.4%。1956~1958年調查,各流行區3歲以上居民糞便檢查平均陽性率為20.5%。青浦縣最高為40.4%,金山縣次之為32.2%,上海、奉賢、嘉定、松江縣分別為26.3%、20.7%、20.5%、16.5%,南匯、寶山、川沙縣較低,分別為9.9%、6.4%、4.3%;水上運輸船民為33.7%。部分重流行區糞檢陽性率在80%以上。1956~1984年逐年普查,累計查出血吸蟲病患者759287人,占流行區人口總數的24.7%。

1975年,全市血吸蟲病人治癒92%,疫區人群糞檢陽性率下降到2%,有螺面積消滅98%,無陽性釘螺,無急性感染,達到基本消滅血吸蟲病的要求。1985年,病人治癒99.9%,疫區人群糞檢陽性率降到0.03%,病牛全部治療或處理,疫區未查到釘螺。1985年8月29日,全市消滅血吸蟲病。

 「鄒、滕、嶧縣,粗腿大蛋」、「沂河兩岸,十人九疝」、「四人圍桌桌,狗都鑽不過」,這些民謠真實地反映了絲蟲病肆虐的情景  王振中,山東鄒城市北宿鎮中落村人,今年78歲,一生未娶。20歲那年,他的陰囊里長了個黃豆大小的疙瘩,後來兩側腹股溝陸續有不斷增大的疙瘩出現,每當田裡的農活重了,這些小疙瘩就疼痛難忍,並且越來越大。4年後,他的陰囊已腫得像小瓮,下垂過膝。他終日躲在屋裡,鬱鬱寡歡。這是典型的晚期絲蟲病癥狀——陰囊象皮腫。「那時,村裡很多人得這種病,見不得人,有的離了婚,有的上了吊。」王振中回憶道。  新中國成立初期,山東絲蟲病患者滿目皆是。「鄒、滕、嶧縣,粗腿大蛋」、「沂河兩岸,十人九疝」,這些民謠真實地反映了絲蟲病肆虐的情景。當時,山東有絲蟲病人500萬,是全國絲蟲病流行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浙江長興縣也曾是絲蟲病的重災區。過去,長興有「兩大」:西部「大肚皮(晚期血吸蟲病人)」,東部「大粗腿(晚期絲蟲病人)」。那些「大粗腿」,就是下肢象皮腫病人。老百姓說:「四人圍桌桌,狗都鑽不過」。意思是,四個人圍坐八仙桌吃飯,八條腿粗得連狗都沒法鑽進去覓食。  解放初期,重慶有首民謠:「秀山米糧倉,本是好地方,十男九腫子(指象皮腫),一世不安康,輕者屙白尿(指乳糜尿),重者見閻王」,這是絲蟲病嚴重流行的真實寫照。一些巨大的下肢和陰囊象皮腫,其病理贅生物可重達數十斤,觀之觸目驚心。  我國曾是世界上絲蟲病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流行範圍達山東、河南、湖北、安徽、江蘇、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廣東、海南、湖南、廣西、貴州、四川和重慶等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864個縣(市),受威脅人口達3.4億,絲蟲病患者達3000多萬人,其中慢性絲蟲病患者540萬人。1965年,山東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科研人員下鄉查血,他們在鄒縣太平鎮發現了一個叫鄭成富的重症病人,他的雙腿巨大畸形,像水缸一樣粗,並伴有巨大陰囊象皮腫。當時,他已經結婚生子,妻子因不堪忍受其病體,離家而去。醫務人員把他接到了濟寧,為他精心制訂了3次手術治療方案,切除了40公斤重的贅生物。第一次是陰囊手術,切掉壞死組織達12公斤多。第二次手術修復左腿,第三次手術修復右腿,並保留了膝關節功能。此後,鄭成富可以下地勞動,並健康地活到82歲,2007年春逝世。

絲蟲病防治有兩大難點:一是查血難,二是吃藥難。絲蟲是個 「夜遊神」,晝伏夜出。微絲蚴白天潛伏在人體內臟血管,夜間才游到毛細血管,在外周血的高峰時間出現在午夜。因此,采血檢查必須在深夜進行。同時,作為傳染源的微絲蚴血症者,大多無明顯臨床表現,很多人往往不願意吃藥,而這些人恰恰是防治的重點對象。

  耳垂血究竟應該采幾滴?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大有學問。采少了,看不見微絲蚴;采多了,老百姓不幹。為此,我國專家經過長期研究認為,最佳采血量為6大滴,約120微升,塗制兩張厚血片。這樣不僅微絲蚴檢出率高,而且群眾易於接受。

  據老一輩絲蟲病防治專家介紹,到農村采耳血是件苦差,挨罵、挨打、被狗咬是家常便飯。農民白天干農活很勞累,晚上睡得早。而采血檢查必須晚上9點至次日凌晨1點進行。為此,防治人員經常在村幹部的帶領下,手提馬燈,夜半敲門。有的農家院子很深,聽不見敲門聲,專家們不得不撥門栓、爬牆頭。冬天夜裡,老鄉蜷縮在被窩裡,睡眼惺忪,不願起來,防治人員就趴在炕頭上采耳血。有的孩子被扎疼了,大哭大鬧,家長便遷怒於采血人員,有的甚至拿起尿罐就潑。

  後來,專家們想出一個好辦法:把顯微鏡搬到村裡。當村民看到血片上活蹦亂跳的微絲蚴時,既新奇,又震驚,紛紛主動要求采血。

  采血結束後,防治人員還要連夜把血片送到實驗室,在脫血色素、染色之後,進行顯微鏡檢查。由於采血來之不易,專家們在鏡檢時反覆觀察,每小時最多只能看10張片子,十分辛苦。

別了,絲蟲病--寫在我國率先在全球消除絲蟲病之際

再貼段武漢地方志
武漢市地方志

武漢市志(1840-1985) &> 衛生志 &> 目錄 &> 衛生防疫 &> 寄生蟲病防治
寄生蟲病防治
  血吸蟲病

  1.流行概況 血吸蟲病在武漢地區流行己久。1881年3月,德籍神父富荷斯(P·Fuchs)在武昌府採集到三顆肋殼釘螺,經貝類學家格萊德(Gredier)鑒定,命名為「湖北釘螺』(Oncomelania Hupensis)。1924年,梅來尼(Meleney·H·E)在《釘螺分布的進一步調查》一文中報道,在漢口北邊的七里河附近的一個池塘邊和一條小溝內(距平漢鐵路橋兩邊約1哩)發現釘螺。同時,一些教會醫院亦相繼報道發現血吸蟲病人。1910年1月,漢口威斯萊教會醫院霍奇(Hodge)布思(Booth)報道,在147人的糞便檢查中發現12人有血吸蟲卵。1924年,漢口普愛醫院醫生江虎臣在《脾臟腫大與腹水》一文中報道,1923年在普愛醫院檢查30例脾臟腫大腹水患者,有23例有一種或兩種以上寄生蟲,其中日本血吸蟲病12例,佔52%。這12人中,來自漢陽5人,漢口2人,漢川、黃岡、沔陽、新堤、黃陂等地各1人。自1905年漢口修建張公堤、1906年武昌修建武泰閘後,控制了市區水位,隨著堤內開墾種植,改變了生態環境,釘螺大面積消亡。漢口張公堤外仍是夏水冬陸的荒灘,夏秋一片水,冬春一片灘,雜草叢生,釘螺密布,是血吸蟲病流行蔓延的疫區。尤以193 1年大水後流行更趨嚴重,很多人患病而死,疫區居民舉家外逃者日增。至解放前夕,疫區己十室九空,人口銳減,土地荒蕪,出現了不少「寡婦墩」和「無人村」。疫區民謠說:「湖區人,腰鼓形。黑腳板,烏眼睛。人未進門,肚先行。吃野菜,絕後人。」整個疫區,家家有人死,天天見新墳,呈現著一片「萬戶蕭疏鬼唱歌」之慘景。(圖2)

  (例一)1889年,從金銀潭到禁口數1O平方公里的地帶有幾十個村灣,至1948年只剩下9個。金銀潭曾有140多戶1300餘人,至1948年不滿300人。貧農楊豺元被血吸蟲病折磨得懸樑自盡;楊朝雙、楊寶山因患此病,痛不欲生,投河身亡;楊狗元因患此病,腹脹如鼓,痛苦難忍,竟用刀刺穿肚皮而死。1931—1932年,金銀潭兩年內死亡達150餘人,全家死絕的達40餘戶。

  (例二)1929年,東西湖巨龍崗有72個灣子3 800餘人,至解放前夕僅存40個灣子2 500餘人。其中因受血吸蟲病危害, 形成侏儒者甚多。彭灣成年男女因患血吸蟲病影響生育,5—6年未見新生兒。

  建國後,開始大規模有計劃地進行血吸蟲病防治工作。隨著武漢行政區劃的變動擴大和新螺區的出現,疫區範圍也隨之變動擴大。1958年前,疫區僅是張公堤內的北垸鄉、合作鄉和堤外的騰子崗、金銀潭、諶家磯等處。1958年,圍墾張公堤外的府河灘地495平方公里,建成國營東西湖農場,劃歸武漢市管轄。1966年,圍墾東荊河荒灘8萬餘畝,建成漢南農場劃歸東西湖農管局領導。1977年,天興洲發現大面積釘螺,成為新疫區。1978年,東城垸農場劃入武漢市,與漢南農場合併。1970年後,長江武漢段江灘不斷出現新螺點,這些新螺點一般面積不大,但釘螺密度高,陽性螺多,又多處於人口密集的城區,常引起急性感染病人發生,對周圍群眾危害大。至1985年,市區累計發現釘螺面積598 412畝,9個市區均有分布,其中以東西湖和漢南兩區最多。累計滅光釘螺面積554 212畝,釘螺面積減少了92.6 1%。累計查出病人70 426人,治療213 766人次,疫區糞檢陽性率由1956年的11.54%降至2.52%。

  2.查螺滅螺 1955年4月,湖北省血吸蟲病防治所派出調查組到武昌東湖楓林渡、馬王廟游泳池、沙湖和沙湖港一帶進行釘螺調查,僅在沙湖查到鈣化釘螺,未見活螺。據民間傳說,20年代以前東亭鄉一帶(東湖、沙湖地區)有血吸蟲病流行,姚灣(今洪山東亭、觀音等鄉)是有名的「大肚子灣」。1955年冬,市衛生防疫站派出20餘人在市區進行釘螺普查,在岱家山騰子崗、金銀潭和張公堤外的府河河灘發現大面積釘螺,堤內的北垸鄉、合作鄉也發現釘螺孳生;在東湖湖心亭、磨山、沙湖、湯孫湖、青山港、墨水湖、北湖、中山公園等地發現鈣化釘螺。1957年,省寄生蟲病研究所組織武漢市和漢陽縣共10餘人,對東西湖地區進行釘螺調查。同年,市血防站在諶家磯進行釘螺調查,1962年,開始建立疫區釘螺一張圖、一本帳。嗣後,每年由市、區血防幹部帶領各疫區生產隊血防員進行釘螺調查。將調查結果繪製成釘螺分布圖,建立釘螺帳冊。1966年,漢南農場和東風垸圍墾。1970年青菱公社江灘發現釘螺,1971年石嘴公社火箭大隊兩條排灌溝發現釘螺。1972年,東西湖區開始對外灘建帳治理。同年,建設公社江灘發現釘螺。1976年武昌巡司河入江口兩岸發現釘螺。1977年天興洲發現釘螺。經過30年的反覆調查,截止1985年,市區累計發現釘螺面積598 412畝,分布在府河、東荊河和長江3條水系。府河水系歷史有螺面積378 654畝,流域範圍內有東西湖區、硚口區和江岸區。東荊河水系歷史有螺面積203 060畝,流域範圍內有漢南區。長江江灘及江心洲近年陸續發現釘螺,有螺面積16 698畝。1985年,市區尚有釘螺面積44 200畝,其中垸內3 512畝,垸外40 688畝。 (表50、51、圖3)

  滅螺工作始於1956年,當年在張公堤一帶採用鏟草皮堆肥的方法滅螺258 837平方米,以茶子餅毒殺釘螺7 876平方米,北垸鄉水田改旱地2 000畝。1957年,金銀潭鏟草皮滅螺7 700平方米。北垸鄉對三角湖、運河溝及2l條支溝進行鏟草皮堆肥滅螺;合作鄉在杜灣溝採用開新溝填舊溝方法滅螺,以亞砷酸鈣殺滅釘螺108 311平方米;諶家磯翻耕埋螺1300畝。為發展生產、消滅釘螺,省、市人民政府決定對府河、東荊河流域的三灘(草灘、湖灘、蘆葦灘)進行圍墾。1957年冬,省人民政府成立東西湖圍墾指揮部,省長張體學任指揮長,圍墾府河荒灘。1958年春,市政府成立滅螺指揮部,楊青任指揮長,圍建幸福垸、金銀潭、諶家磯堤。同時,對張公堤沿線20公里有螺地帶(堤內外200米)進行鏟草皮滅螺185萬平方米。同年,省政府與孝感專區決定,圍墾東荊河荒灘。1957—1977年,共完成8項圍墾滅螺工程:  

  1957年東西湖圍墾。東西湖區系府河灘地,夏水冬陸,雜草叢生,釘螺密布,其中高地有少數民垸散布,分屬漢陽、漢川、孝感、黃陂等縣。當年冬進行圍墾,動員11萬民工,經半年施工,1958年春完工。完成土方1 575.5萬立方米, 圍墾面積495.5平方公里,其中荒地面積4O萬畝,圍堤長53.57公里,堤面標高28.28米,圍堤後建成國營東西湖農場,劃歸武漢市領導。

  1958年修建銀潭堤。東起張公堤,經金、銀兩潭,西至東西湖大堤,全長730米,圍墾面積300畝。

  1958年修建幸福垸堤。南起張公堤,經騰子崗,沿捷徑河南岸至二道橋南端,全長2 82 1米,圍墾面積4 820畝。有螺面積1811畝,經開挖排灌溝,填平坑壋 ,種植蔬菜,2年內滅螺1055畝。溝渠、坑壋、荒地等特殊殘留孳生地活螺密度也由9.9隻/平方市尺降至0.79隻/平方市尺。

  1958年諶家磯圍墾。全長4 1 00米,圍墾面積1.2萬畝,新開灌溉溝54條。圍墾前釘螺平均密度為2.93隻/平方市尺,圍墾後降到O.35隻/平方市尺,比圍墾前減少88%。釘螺自然死亡率增至99.3%。

  1958年東城垸圍墾。該垸系東荊河流域之草灘、湖灘和蘆葦灘。當年,湖北省政府決定圍墾。築堤27公里,完成土方550萬立方,圍墾面積13.32萬畝,建東城垸農場(197 8年劃歸武漢市,併入漢南農場)。  

  1966年漢南垸圍墾。該垸系東荊河流域之荒灘,投入勞力2.3萬餘人,完成土方工程200萬立方,圍墾面積8萬餘畝,建國營漢南農場。

  1966年,東風垸圍墾(現為東西湖區魚牧場)。投入勞力3 500餘人,圍堤14.5公里,完成土方99.88萬立方米,圍墾面積2.2萬畝。

  1977年天興洲修築圍堤。當年該洲發現大面積釘螺,圍堤17.5公里,完成土方120萬立方,垸內面積1.12萬畝,防止江水泛濫,滅螺8 000餘畝。  

  各圍墾區建立後,結合發展生產開溝瀝水,建設排灌系統,深翻土地(深20厘米),開荒種植,以棉花、豆、麥、蔬菜等旱作物為主,改變了釘螺孳生環境,消滅了大面積釘螺。東西湖圍墾後,當年滅光釘螺13萬餘畝,第二年又滅光釘螺3萬餘畝。幸福垸圍堤後,開挖長1 000米、寬20米主溝一條,填平了溝兩側和居民點周圍坑壋種植蔬菜,滅螺1 055畝。2年後複查,菜地已無活螺。對開荒後殘留的特殊孳生地則採用開新溝填舊溝、填平坑壋、開挖魚池、堵●養殖、削坡抬田、鏟草皮土埋等改造環境與用五氯酚鈉毒殺等綜合措施,逐步加以消滅。1963年以後,墾區內大面積荒地多已開墾種植。對墾植遺留下來的溝渠、坑、湖、沼澤、湖塘等釘螺賴以孳生的特殊地形,本著「先近後遠,先易後難,先上後下,先生活區後生產區」的原則,採取改造環境和用五氯酚鈉藥物毒殺相結合的辦法,消滅殘存釘螺,貫徹「滅一塊,清一塊,鞏固一塊」的方針。1970年夏,市革命委員會組織市民政衛生局、市城市規劃設計院、東西湖農管局等單位,組成設計組,對東西湖水利滅螺工程進行測量設計。9月,組建市滅螺水利指揮部;10月,組織城區4萬餘人開赴東西湖工地,開展滅螺大會戰。歷時4個月,共完成土方608萬立方米,計開、擴、填溝292條,長204公里;削坡抬田圍堤築壩398公里;抬田開荒2萬畝;填螗、坑壋133個717畝;改造修建魚池237個1.2萬畝;直接滅螺面積2.6萬畝。同年漢橋區動員3萬人,歷時1月,滅螺3 000畝。漢南農場結合滅螺開展了水利建設。1971年,東西湖區開始外灘滅螺,共出動7 300餘人,拖拉機22台,耕牛75頭,鏟草填埋釘螺64萬平方米,機耕滅螺4 980畝。1972年,東西湖、洪山、漢橋3區組織 140個滅螺專業隊共1575人,結合開荒生產,開展大規模藥物滅螺。1973年,調集推土機26台,民工2萬餘人,對東西湖外灘進行滅螺治理;漢南農場開展外灘滅螺工程。1977年以後,逐步轉入以改造特殊孳生地和藥物毒殺相結合的複查復滅階段。同時,對外灘加緊改造治理。1978—1979年,後湖、岱山等公社在外灘圍池1600畝。至1985年止,市區滅光釘螺面積554 212畝,釘螺面積減少了92.6l%。

  3.查病治病 查病工作始於1953年8—9月間,武漢醫學院在岱山鄉抽查400人,發現血吸蟲病患者248人。195 4年春,市衛生防疫站、市傳染病院在塔子鄉抽查412人,發現患者225人。同年防汛結束後,根據中共武漢市委指示,市衛生局於9月17日成立防汛人員血吸蟲病防治委員會,為諮詢、設計、指導機構,下設調查、檢驗、治療、預防4個組,共抽調醫務人員782人,對參加疫區防汛人員進行檢查和治療。共糞檢39 886人,查出陽性7 283人。1955年,市衛生局從各醫院抽調57名醫務人員,組成10個血防工作組,深入疫區,共查出病人5 628人。1956年,對全市有代表性地區的28 020人進行血吸蟲抗原皮內試驗,發現陽性7 598人,陽性率為27.12%。其中漢橋區陽性率為29.33%,青山區為6.5%,洪 山區為13.51% ,漢陽區為5.19%,中等技術學校為8.82%。當年,在張公堤沿線地區開展糞便普查,共糞檢75658人,查出患者7 627人。1958年,東西湖農場發生大批急性感染患者,遂開展大規模普查工作。1964年,東西湖、漢橋、水上 3區對4—60歲人口進行普查,共糞檢75 073人,受檢率89.5%,查出病人10 383人。同年,在東西湖7個農場和岱山、諶家磯兩個公社進行晚期病人調查,共查出675例。其中男性525例,女性150例;年齡最小的6歲,最大的64歲;30歲以下的607例。按病型分類,巨脾型523例,腹水型64例,肝脾腫大型69例,侏儒型9例。晚期病人最多的是柏泉農場,有329人,占調查總數的48.7%。嗣後,每年對疫區人群進行糞便普查。至1985年,累計糞檢258.56萬人次,平均陽性率由1956年的11.54%下降至1985年的2.52%。

  治療血吸蟲病人的工作始於1954年,當年在防汛人員中查出大批血吸蟲病患者,9月,市衛生局組織7所市屬醫院、9所企業醫院,並以結核病院和公安醫院為臨時血防醫院,及時收治病人。計完成治療出院者6150人,全部採用銻劑20日療法;因夾雜症未能治療者585人;治療中因銻劑中毒和其他急性暴發性疾病死亡5人。1955年,市衛生局從市屬各醫院抽調158名醫護人員,到各鄉開設簡易病床,收治血吸蟲病患者4 000餘人。1956年,漢橋區血防站深入各鄉收治病人,以銻劑20日療法為主。1958年,東西湖農場有大批急性感染病人,遂在全場開展全面普查普治,共收治患者14294人。治療中因銻劑中毒死於「阿·斯氏綜合症(「綜合症」為癥候,下同)者15例,死於心肌及循環衰竭者1例。 其中接受酒石酸銻鉀3日療法者6例,20日療法者3例,三階葡萄糖酸銻鈉3日療法者2例,銻鉀小劑量者5例。1959年,東西湖再次發現大批急性感染病人,市衛生局抽調120名醫護人員,由市血防站統一安排,組成25個巡回醫療隊深入疫區開展防治工作。1964年,各疫區普查出大批血吸蟲病人,市衛生局抽調117名醫護人員,組成21個醫療隊支援血防工作。嗣後,治病工作主要由各疫區衛生所負責。1967年,市財政局、衛生局聯合發出通知,對血吸蟲病人的檢查、治療全部免費。1970年,市衛生局從各醫院抽調132人,組成15個醫療小分隊,到郊區公社、農場治病3 000餘人。1976年以後,逐步少用銻劑,改用硝硫氰胺治療。1981年普遍採用吡喹酮治療。至1985年,累計發現病人70 426例,治療213 766人次,治療率達91%以上;累計發現晚期病人2 635例,占歷史累計病人數的3.81% ;切脾治療140l例,綜合治療1130例。(表52)

  急性血吸蟲病發病急,病情重,每年均有發生。至1985年,市區累計發生10 204例。其中大批急性感染的年份有:1954年防汛期間發生急性感染1497例,死亡7例;1958年東西湖農場遷入大批易感人群,發生急性感染1 748例,死亡18例;1959年6月9日,日降暴雨317.4毫米,湖區漬水成災,發生急性感染608例;1977年青山天興洲發生急性感染827例,成為新疫區。血吸蟲病大批急性感染具有較強的季節性。東西湖區受內漬影響,4、5月感染,6、7月為發病高峰。天興洲受長江水位影響,7、8月感染,9、10月為發病高峰。

  絲蟲病

  1.流行概況 武漢長江南岸郊區是絲蟲病流行區,解放前無資料記載。據民間傳說,清末有粗腿子病,武漢淪陷期間病人增多,當地民謠說:「四人並排坐,狗子不能過;八個圍一席,狗子不能鑽桌底」。絲蟲病引起的淋巴管炎,民間俗稱「發流火」、「發流氣」,對象皮腫則稱「氣胯子」。1952年,中南同濟醫學院師生下鄉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時,在磨山、喻橋、東湖等鄉發現有絲蟲病患者,遂於1953年進行調查,共血檢672人,發現微絲蚴陽性者203人,並由陸素筠首先報道。同年冬,市衛生防疫站、中南同濟醫學院對武鋼擬建廠區內的新民、石山、溫洲和磨山等鄉進行絲蟲病感染情況調查,其中石山鄉感染率為35.7l%,磨山鄉感染率為53.42%。1954年,市衛生防疫站組建絲蟲病防治組,深入魯巷、磨山2鄉20個村莊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小型防治試驗,共檢查l 056人,血檢陽性和有明顯體征者共432人,感染率為40.9%;經蟲種鑒定均為馬來絲蟲;共捕蚊4139隻,發現中華按蚊、乏倦庫蚊等共7種;解剖證實,中華按蚊為武漢市絲蟲病主要傳播媒介。同年,中南同濟醫學院對洪山和田家灣兩地區56個村莊進行了絲蟲病感染率調查。其中洪山血檢3 206人,陽性734人,陽性率為22.1%,洪山鄉李家嘴感染率高達53%;田家灣血檢2 703人,陽性554人。湖北醫學院在武漢重型機床廠建廠區進行了絲蟲病流行病學調查,共血檢6 207人,陽性1378人;病史調查3 876人,其中患淋巴管炎者l 617人,象皮腫患者633人;共解剖蚊蟲473隻,其中乏倦庫蚊30隻,狩獵庫蚊11隻(均為陰性),中華按蚊432隻(陽性38隻)。1955年,市防疫隊承擔絲蟲病防治任務,開始以普查治為主。至1957年,完成了流行區19個鄉、5條街的第一次普查普治以及城區感染率調查。在19個鄉中,共檢查135 262人,絲蟲病患者24 212人,平均感染率為17.9%,其中微絲蚴陽性者14 240人,平均陽性率為10.52%,占患者總數的58.8%;有病史者7 232人佔29.87%;象皮腫患者2 740人,佔11.32%。在武珞路等5條街中,共檢查36 532人,有絲蟲病患者947人,平均感染率為2.59%。其中微絲蚴陽性患者818人,平均陽性率為2.24%;有病史者71人,象皮腫58例。感染率最高的是青山鎮,為9.4%;最低的是水果湖街,為0.99%。江岸、江漢、硚口、漢陽、武昌等5個城區和漢橋區未見象皮腫病人和有病史者,但血檢中發現有微絲蚴陽性患者,平均血檢陽性率為1.19%。其中居民為0.66%,幹部為1.2%,工人為0.26%,學生為1.4%,駐軍為1.8%,農民為2.2%。城區血檢陽性者經查訪,除2人為久居市內未曾外出過,其餘均為郊區居民及外地遷入者。城區發現2例班氏絲蟲病人。(表53,圖4、5)

  2.防治措施 通過調查,1954年確定江南郊區19個鄉和5條街為防治範圍,採取以預防性治療病人、消滅傳染源為主,相應地做好防蚊滅蚊工作的綜合性措施。對查出的微絲蚴陽性患者,採用海群生7日療法治療;對有絲蟲病史和象皮腫患者,採用海群生合併卡苯胂治療,療程為7天;另對部分象皮腫患者曾採用氟化鈉治療。1955年,使用「六六六」乳劑噴洒房屋7 905間、池塘11處,剷除雜草11344平方米。1956年,對微絲蚴陽性患者改用海群生5日療法;用「六六六」石膏磚投入稻田、池塘820 216平方米,噴洒房屋23 1 403平方米。在武鋼基建工地周圍的8個鄉,發動群眾剷除雜草148 443平方米。1957年,市衛生局從各醫院抽調50餘人參加絲蟲病防治工作。當年,對微絲蚴陽性患者採用海群生2日或1日療法,提高了全程治療率。冬季,對喻家山鄉1 888戶住房和32個牛欄用「六六六」煙熏滅越冬蚊,還採用「DDT」 浸泡蚊帳以殺滅成蚊。1958年,中共武漢市委召開防治絲蟲病工作會議,制定了《消滅絲蟲病規劃》。洪山區成立「絲蟲病防治委員會」,流行區各公社成立「絲蟲病防治領導小組」,以加強對絲蟲病防治工作的領導。1959年春,市衛生局組織第一次滅病大會戰,抽調市衛生學校300餘人,支援絲蟲病防治工作,歷時2個月,完成流行區8個公社的普查普治任務。同年底,又組織第二次滅病會戰,至次年元月完成任務。從1954—1960年元月止,先後對流行區內的每個村莊進行4—5次血液普查,計1193127人次。對查出的病人均予以治療,累計治療患者43 005人次,其中微絲蚴陽性患者30 396人次,有體征者12 609人次;平均血檢陽性率由防治前的10.52%降至0.21%,達到基本消滅絲蟲病標準。

  3.效果考核與監測 1959年,調查訪問曾接受治療的有病史及象皮腫患者2 80人,治療前平均每人年發病天數為18.4天,治療後降至4.93天,其中142人治療後未再發病。1962年,對原低度流行區的和平公社侯家廟大隊、原中度流行區的聯合公社白馬洲大隊、原高度流行區的九峰公社勝利大隊等地進行抽樣調查,計血檢2168人,微絲蚴陽性18人,平均陽性率為0.83% 。1970年初,衛生部調查組來武漢市考核絲蟲病防治效果,3月14—19日,市衛生防疫站和醫院抽調40餘人,組成5個小組,對原流行絲蟲病較重的花山、東方紅、紅旗、九峰、東風5個公社的13個生產大隊、94個生產小隊和l所中學進行抽樣調查。共血檢12 382人,微絲蚴陽性40人,平均陽性率為0.32%。發現陽性患者的生產小隊有29個,其中有8個隊陽性率高於1%,最高達2.8%。按生產大隊計算,平均陽性率在0.1—0.6%之間。在40例陽性患者中,10歲以下3例,年齡最小者4歲,表明1960年後有新感染髮生。同時,查訪曾接受過治療的體征患者432人,痊癒者245人,治癒率為54.2%;發作次數減少或癥狀減輕者136人,佔30.1%;完全無效者佔15.7%。1970年,中共中央文件中,對武漢市絲蟲病防治成果與經驗給予了充分肯定,並向全國推廣。為進一步鞏固防治成果,全市郊區又進行了一次絲蟲病普查普治,共血檢360239人,微絲蚴陽性455人,陽性率為0.126%。其中洪山區血檢171 206人,陽性率為0.21%;青山區血檢170 983人,陽性率為0.042% ;東西湖農場血檢5 203人,陽性率為O.03%; 永豐公社血檢12 847人,陽性率為O.055%。對所查出的陽性患者均及時治療。1972年在洪山區洪山鄉抽查3 275人,陽性率為0.12%。1974年,洪山區共抽查16198人,陽性率為O.012%。

在這個成就面前,卡特基金會算個蛋蛋。。

貼一點控制不太成功的

鉤蟲

這個照片不一定是寄生於人腸道的鉤蟲, 僅供參考。
往自己身上「種」蟲子的狂人們_苦丁山_新浪博客
鉤蟲是人腸道寄生蟲中危害最大的。如圖所示,鉤蟲有尖利的「牙」可以掛在人腸道里,然後刺破腸壁吸血。 每條鉤蟲每天大概吸個零點幾毫升,然而人可能攜帶幾十數百條鉤蟲。。。更噁心的是鉤蟲可以向傷口注入抗凝劑導致血流不止,而且鉤蟲會經常更換吸血位置。 最後的結果就是宿主(人)長期大量失血導致營養不良,喪失勞動力。
http://www.gxdqw.com/bin/mse.exe?seachword=K=aA=32rec=86run=13
廣西通志
第四節 鉤蟲病防治

民國3年(1914年)一位外籍醫生Vickers氏報告他在梧州醫院門診工作中,見到許多顯示
臨床癥狀的鉤蟲病人。其對願意接受驅蟲者4人進行治療,所驅下蟲體均為十二指腸鉤蟲。4
人中有3人系梧州長洲島人, 另1人系該島對岸的鄉村居民。同年該氏又在150個住院病人的
常規糞檢中,發現43人(28.7%)有鉤蟲卵,其中男性佔23%,女性佔38%。這些病人多為梧
州市區或附近鄉村居民。 民國13年Leavell氏依據其11年中的觀察,認為鉤蟲病在梧州是僅
次於瘧疾的疾病。 Cliff氏於民國15年報道,南寧鄉村中的鉤蟲感染,也高達50%,且有很
多臨床病例。寄生蟲病專家姚永政曾於民國27年在賓陽王靈鄉作血吸蟲病糞檢時,發現鉤蟲
卵陽性為13.1%。該病遍布全省各地,只是感染程度不同而已。
1954年至1960年,全自治區開展鉤蟲病普查普治工作。據統計,在40個縣市進行重點糞
便檢查34萬多人,鉤蟲感染率平均為48.4%,感染度平均克糞卵數為1981個,患病率17.2%。
以桂東南一帶較為嚴重,感染率高達70%以上。1960年調查,玉林縣蒲塘鄉金山村在解放前
因鉤蟲病(當地叫黃腫病)長期蔓延流行,死於該病的人很多。如羅坑屯有一家三兄弟死於鉤
蟲病。該鄉宋村坡在1957年調查時,有38%的勞動力因患鉤蟲病而喪失勞動能力,有25%的
育齡婦女喪失生育能力,有66.7%的婦女因嚴重貧血引起月經紊亂。這個村解放前人口逐年
減少,1948年出生率降至16.7%。1954年至1960年全自治區進行群眾性普查1692萬多人次,
治療1074萬多人次(服四氯乙烯815萬多人次,其餘為中草藥治療)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
群鉤蟲感染率。1961年至1969年轉入試點防治,摸索綜合性防治經驗。由於各地的經濟、文
化、生產及生活習慣等原因,糞管工作未能鞏固和發展,治療藥物(滅蟲寧、左旋咪唑等)對
美洲鉤蟲效果不佳。貫徹綜合性防治措施碰到了難題,防治進展緩慢。1970年至1976年,全
自治區再次掀起群眾性查治鉤蟲病的高潮,共糞檢1485.8萬多人次,對象治療313萬多人次,
全民服藥481萬多人次(服滅蟲寧98.1萬多人次,服左旋咪唑26.7萬多人次,滅蟲寧與左旋咪
唑並服24.8萬多人次) 。為了解全自治區歷次群眾性防治後鉤蟲病流行情況,1976年至1979
年在86個縣市160個點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共糞檢73999人,全自治區鉤蟲感染率平均為33.2,
8個地區平均為36.3%。 感染度平均克糞蟲卵744個,其中南寧、梧州、桂林、柳州4市平均
感染率為46.3%,柳鐵轄區為15.89%,廠礦及農場為19.9%。女性(41.2%)高於男性(27.7%)。
21歲以上各年齡組感染率為61.1%~65.9%。在鉤蟲感染者中,重度感染者佔6.2%(約60萬
人) ,中度感染者佔16%(約160萬人),輕度感染者佔77.8%(約700多萬人)。有明顯貧血的
佔4.1%(約40萬人),輕度貧血佔34.2%(約340萬人),有自覺癥狀和體征者佔29.3%(約290
萬人) 。通過對山村、丘陵、平原160個點12000多例的蟲種鑒定,初步摸清了全自治區有兩
種鉤蟲混合感染流行, 以美洲鉤蟲佔優勢,與十二指腸鉤蟲的比例為2:1 (桂林地區為1:
1.2) 。上述情況與1960年以前比較,感染率、感染度的下降不明顯(48.4%~33.2%,1981
個~744個),防治成效低。估算全自治區鉤蟲感染者仍有1000萬人以上,對農業勞動力的影
響很大。
1970年至1976年在各地大面積普查普治的基礎上,先後轉入試點防治的有武鳴、上林、
賓陽、田陽、百色、柳城、河池、陽朔、玉林、容縣、博白、藤縣、浦北、鹿寨、天等、南
寧、桂林、柳州、梧州、北海、憑祥等縣市。試點結果表明,現有的糞檢方法 (包括洪氏改
良法) 及治療方法(對象治療法),要在短期內達到查清和治好所有感染者,難度很大。如武
鳴覃李試點 (防治前鉤蟲感染率為42.6%,經過10多年的查治,感染率下降,初期較快而後
期緩慢。當降到4%左右時就徘徊在4.6%~5.6%之間,很難降到1%以下。主要問題在於防
治後期感染率、感染度大幅度下降以後,現有的糞檢方法檢出率大為降低,一次過糞檢漏掉
陽性16.2%~19.6%。 要徹底驅蟲治療需要反覆查治的次數多,時間長。另外,在農村經濟
體制改革後,糞管工作遇到了新的問題,原有的糞管形式已不適用和難於鞏固。
為了改進防治措施,摸索適合於大面積防治鉤蟲病的有效方法,從1984年起,自治區寄
生蟲病防治研究所先後在武鳴、上林、博白等地,採用全民服用甲苯達唑葯鹽防治鉤蟲病的
研究。 結果是:每天服藥40~60毫克連服15~30天,蟲陰轉率達92.3%~100%。武嗚覃李
試點僅服一個療程的葯鹽(100毫克/天×30),居民鉤蟲感染率降至1%以下。經過1984年至
1989年5年的複檢考核, 均未發現新感染者;土壤鉤蚴檢查亦未發現陽性,基本控制了鉤蟲
病的傳播流行。上林、博白試點,鉤蟲感染率高達68.2%~71.1%,經兩年三個療程的群眾
性服藥鹽, 其感染率可以控制到1%左右。表明鉤蟲感染率較重的地方也可以在短期內控制
其傳播,同時蛔蟲、鞭蟲感染率也大幅度降低。這是廣西近年來鉤蟲病防治研究取得的新進
展和新突破。
甲苯達唑葯鹽配製簡單, 服用方便, 反應輕微,群眾樂於接受,容易擴大防治範圍,
1984年至1990年全自治區服藥鹽人數已達360多萬人。 應用甲苯達唑葯鹽防治,既可節約大
量反覆檢查糞便費用,又可使幾種主要腸道寄生蟲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對提高千百萬人的健
康水平,促進生產和經濟發展產生巨大的效益。

順便廣西地方志也有血吸蟲和絲蟲記載
民國27年(1938年),中央衛生實驗處寄生蟲病專家姚永政在賓陽縣王靈鄉檢查小學生及
居民糞便191人, 查出血吸蟲卵的有106人。 並在當地溝渠內捕到釘螺 (Oncome-
laniahupensis) , 經解剖發現尾蚴,接種兔子得到日本血吸蟲成蟲 (Schistosoma japon-
icum) 及蟲卵,首次證實賓陽縣有日本血吸蟲病流行。對於這次調查,姚氏曾在越南間內舉
行的第十九次遠東熱帶病學會上作過報告。又據民國37年朱昌奎編《賓陽縣誌》記載:「王
靈鄉六合村附近河流中,產一種小螺,經美國醫生化驗內有血吸蟲寄生,可由毛孔及飲水侵
入人體,寄生腸胃間,日久,腹漸脹大,每致不治。六合村民患者頗多,凡患此病者,面黃
肌瘦,腹顯青筋,遠足部腫脹即死」。民國31年,省政府曾派醫師對賓陽縣王靈、三旺、綠
竹、鎮賓等7個鄉100多個村寨70多條大小河流調查,除鎮賓鄉未發現血吸蟲病及釘螺外,其
余都有感染,糞檢抽查1061人,陽性172人,陽性率為16.21%。其中王靈鄉六合、六嶺、新
興村糞檢陽性率分別為28.35%、 40.0%、50.20%。同年5月,省政府在桂林籌備成立賓陽
日本住血吸蟲防治所,中旬遷賓陽,7月1日正式在賓陽王靈鄉王靈圩辦公。後因工作無大收
效而撤銷。據王靈鄉老人口述:該鄉鳩鴣村在清光緒二十九年(1904年) 有30戶100多人,因
血吸蟲病嚴重危害,至民國37年(1948年) 只剩下5戶15人。當時到處都可以看到「女人肚大
不生仔,男人也變大肚娘」的悲慘情景。
1950年冬, 宜山縣發現1例血吸蟲病人,1951年確定該縣為疫區。同年廣西醫學院暑期
民族衛生調查隊在羅城縣黃金鄉又發現1例病人。後在黃金、龍岸鄉一帶從就診的156例病人
中查出血吸蟲病患者64人,占就診人數的41%。同時在當地找到127隻釘螺進行解剖,陽性24
只,陽性率為18.9%。1952年宜山專區(今河池地區),在羅城縣成立羅城血吸蟲病防治所,
負責羅城、宜山兩縣的血吸蟲病防治和科研工作,這是廣西解放後建立的第一個血防專業機
構。該所在全省範圍內開展調查工作。1954年至1955年陸續發現河池、環江、忻城、都安、
融水、東蘭等6個縣(自治縣)有血吸蟲病流行。1956年發現天等、巴馬、武鳴、橫縣、德保5
縣, 1957年發現平果、靖西,1972、1983、1985年又先後發現貴縣、玉林、桂平3個縣有血
吸蟲病流行。經過全面的反覆調查,全自治區總共有19個縣市、64個鄉鎮(場) 、244個行政
村流行血吸蟲病, 居民感染率高者達80%,平均為26%。耕牛年平均感染率為8.2%,有的
地方溝鼠感染率達35%。 全自治區歷年來共發現血吸蟲病患者77865人,病牛4544頭,釘螺
總面積為2689.6萬平方米,流行區分布在廣西中部向東西兩邊延伸呈人字形,處於柳江、紅
水河及鬱江等3條主要河流沿線的水源補給處,全屬山丘型、岩溶(喀斯特) 地貌。釘螺分布
具有零星點狀,孤立分散,呈根瘤狀的特點。按地理環境和地質結構可分為峰叢窪地、峰林
谷地及孤峰溶蝕平原等3種類型。

防 治
從1956年起廣西全面開展血吸蟲病防治工作,並分為4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1956~1960年)為普查普治階段 主要是開展調查摸底工作,掌握流行範圍和
流行程度,全面開展普查普治工作,控制病情螺情擴散。在此期間全自治區累計查螺面積達
9805多萬平方米,查出有螺面積為2225萬多平方米,累計滅螺面積為5819多萬平方米;累計
糞檢查病39萬多人次,查出病人55514人,累計治療病人46706人次。
第二階段(1961~1972年)為鞏固階段 主要是反覆開展查螺滅螺和查病治病工作。結合
糞、 水管工作,著重採用鞏固性查滅螺措施,即對暫時已查不到釘螺的地方,繼續防治3年
以上,並根據地勢和水情適當擴大查滅螺範圍。消滅99%以上的有螺面積,治癒95%以上的
病人、病牛。做到無新感染病人、病牛,阻斷血吸蟲病的傳播,達到基本消滅血吸蟲病的標
准。在此期間,全自治區累計查螺面積達39939萬多平方米,查出有螺面積403萬多平方米,
累計滅螺面積為13527萬多平方米;累計糞檢查病87萬多人次,查出病人17264人,累計治療
30172人次。
第三階段(1973~1988年)為根除階段 繼續查滅殘存釘螺,查治遺留病人、病牛,開展
管糞管水。並以生態學方法,開展水利滅螺工程,因地制宜地改變釘螺孳生環境,消滅釘螺。
1981年至1988年底,先後按照《廣西消滅血吸蟲病試行標準實施細則》嚴格進行現場和資料
考核。1988年證實廣西19個血吸蟲病流行縣市全部達到消滅血吸蟲病的標準。在此期間,廣
西累計查螺面積達61339萬多平方米,查出有螺面積為61萬多平方米,累計滅螺面積為193 8
萬多平方米;累計糞檢查病66萬多人次,查出病人5087人,累計治療11302人次。

糞管、水管 在防治過程中,通過宣傳教育,強調改變屙野屎的習慣,取得較大成果,
各地紛紛設置家庭廁所、沼氣池聯合廁所沼氣池與廁所聯在一起及加蔭加蓋的田頭糞池、坑
等。在村內建立三級無害化糞池,不讓新鮮糞便污染水源,感染釘螺。到1988年各疫區縣先
後共建三級化糞池1644座,普通廁所15780個,各種沼氣池4701座,糞便垃圾發酵池2192個。
同時宣傳教育群眾飲用井水或過濾水,有條件的村屯集資修建簡易自來水或水塔。改變疫區
農村用水衛生條件, 減少感染血吸蟲病的機會。到1988年各疫區縣共建沙濾池118個,普通
水井4217個,壓把井5784個,自來水塔99個,簡易自來水系統54處。

第三節 絲蟲病防治

疫 情
傅正愷1952年在龍勝各族自治區(縣級)保江屯調查,首次報告廣西有絲蟲病流行,微絲
蚴率為50%, 體檢80人, 發現象皮腫5人, 下肢淋巴管炎2人,發病率為8.8%,流行率為
56.3%,為馬來絲蟲病超高度流行區。1953年馮蘭洲再次對保江屯及其附近40里的11個村落
進行調查,平均微絲坳率為33.77%,血檢陽性而有象皮腿者33人,流行率為38.59%,中華
按蚊是當地唯一的自然傳播媒介。1953年10月5日宜山縣人民衛生院報告,該縣第六區保良、
同德、中立等鄉有絲蟲病流行。1954年對該縣第八區的德勝鄉進行血檢1991人,發現血中有
微絲蚴者250人,象皮腫35人。麥英傑在1955年9月24日於廣西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
會議上提出防治絲蟲病提案,引起了省政府的注意。以後又陸續在貴縣、田陽縣、陽朔縣等
發現該病流行,但未作詳細調查。1958年成立廣西僮族自治區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下設絲
蟲病組,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絲蟲病的流行病學調查、防治和科研工作,通過系統的流行
病學調查和全自治區大面積普查,至1971年確定全自治區有68個縣(市) 、479個鄉鎮、2935
個行政村有絲蟲病流行, 患者80餘萬人,佔全自治區人口的2.2%。以鄉、鎮為單位疫區人
口為1596萬多人, 占當時全自治區人口的44.2%,微絲蚴率0.03%—40.75%不等。微絲蚴
在1%以下的有1個縣,1%~10%的有30個縣(市) ,10.1%~20%的有28個縣(市),20.1%
以上的有9個縣(市)。

黑熱病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75/zh/

利什曼病

實況報道
2016年9月


重要事實

  • 利什曼病有三種主要形式:內臟利什曼病(又名黑熱病,是最嚴重的利什曼病)、皮膚利什曼病(最常見)和皮膚粘膜利什曼病。
  • 利什曼病是一種原生蟲,即利什曼屬寄生蟲引起的,這種寄生蟲通過被感染的白蛉叮咬傳播。
  • 該病影響地球上最貧困的一些人,而且與營養不良、人口流離失所、居住狀況不佳、免疫系統差和缺乏資源有關。
  • 利什曼病與砍伐森林、建築大壩、灌溉項目和城鎮化等環境變化有關。
  • 據估計,每年有90萬至130萬新發病例,2萬至3萬例死亡。
  • 由利什曼屬寄生蟲引發的感染僅有少部分人會最終得病。

20多種利什曼蟲屬原生動物寄生蟲均可導致利什曼病,人類感染是由於被感染的雌性雙翅目白蛉叮咬。已知有90多種白蛉可傳播利什曼屬寄生蟲。利什曼病有三種主要形式:

  • 內臟利什曼病(又名黑熱病)如不治療,會導致超過95%的病例死亡。該病的主要特徵是不規則發熱、體重下降、肝脾腫大和貧血。該病在印度次大陸和東部非洲高度流行。據估計,每年全世界有20萬至40萬新發內臟利什曼病例。2014年,向世衛組織報告的90%以上的新病例發生在6個國家:巴西、衣索比亞、印度、索馬利亞、南蘇丹和蘇丹。東南亞黑熱病消除規劃正在朝著疾病消除取得穩定進展,三個主要流行國家(孟加拉國、印度和尼泊爾)的病例正在出現下降。
  • 皮膚利什曼病是利什曼病的最常見形式,在身體暴露部位主要引起潰瘍等皮膚病變,會留有終生疤痕和嚴重殘疾。約95%的皮膚利什曼病發生在美洲、地中海盆地、中東和中亞。皮膚利什曼病新病例有三分之二以上發生在六個國家:阿富汗、阿爾及利亞、巴西、哥倫比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和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每年全世界估計發生70萬到130萬新病例。
  • 皮膚粘膜利什曼病導致鼻子,口腔和喉嚨粘膜部分或全部損毀。近90%的皮膚粘膜利什曼病例發生在玻利維亞多民族國、巴西和秘魯。
  • 不要搜圖。。。。。

新中國黑熱病流行病學與防治成就
中華流行病學雜誌 2000 年 2 月第 21 卷第 1 期

黑熱病亦稱內臟利什曼病, 原是危害我國人民最嚴重的五大寄生蟲病之一, 流行於長江以北的廣大農村, 涉及16 個省、市、自治區。解放前由於缺乏防治措施, 黑熱病不斷蔓延發展, 造成大批人群的死亡。新中國成立後, 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對人民的疾苦無限關懷, 把控制和消滅多種危害較大的疾病作為衛生工作的首要任務, 在全國農業發展綱要( 草案) 中要求限期消滅的9種疾病中就包括黑熱病。從 1950 年起, 各流行省區都先後建立了防治黑熱病的專業機構, 通過調查研究, 摸清了我國黑熱病的流行情況和流行因素, 從而提出了防治對策。經積極防治, 取得了重大成
就。早在 1958~ 1960 年間就達到基本消滅黑熱病的要求。近年來在絕大部分的流行區, 黑熱病已告絕跡。
一、流行病學
1. 流行情況: 我國黑熱病分布很廣,曾在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河北、陝西、甘肅、新疆、青海、寧夏、四川、湖北、山西、遼寧、內蒙古和北京市郊等 16 個省、市、自治區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其中以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河北五省為重流行區, 陝西、甘肅和新疆次之, 其他省、市、自治區僅有輕度流行。解放初經調查確定, 全國有黑熱病的縣( 市) 共 665個, 各地的患病率為 10/ 10 萬~ 500/ 10萬, 估計全國至少有 53 萬病人。我國黑熱病流行區均位於長江以北, 無論在平原、山丘或荒漠地區都有發生。蘇北、皖
北、魯南、豫東、冀南、湖北、陝西關中和新疆喀什等流行較重的地區全系平原;甘肅、川北、陝北、青海、寧夏、冀東北、山西、遼寧和北京市郊等中、輕流行區為山丘地區; 內蒙古額濟納旗和新疆大部分流行區屬荒漠地帶。黑熱病主要是農村中的疾病, 患者以兒童青少年占多數, 但
各地患者在年齡分布上具有顯著差別。在蘇北平原, 10 歲以下者佔33. 9% , 11~ 20 歲 者 占 28. 9% , 20 歲 以 上 者佔37. 2% , 嬰兒很少感染, 成人患者較為常見。但在甘肅、川北和遼寧等山區, 患者大多數 是 10 歲以 下的 兒童, 分 別占
95. 4% 、93. 8% 和95. 8% , 嬰兒得病的較多, 分別為5. 1% 、5. 3% 和6. 3% , 成人很少感染。


村村通工程!
我認為這在中國歷史上,堪比過去的修長城,挖運河,現在的建三峽,通青藏。
水電自不必多說,就說路,小時候,一下雨,我就只願意在自家的房檐下玩,為啥,出門都是泥,夏天還好,冬天那水把棉靴浸濕之後的爽快感估計八零後的農村娃都有體會吧。現在,我回老家想找個土路體驗下親近大自然的感覺,竟然只能去地邊溜溜了,所有人常走的主路,都鋪上了寬寬窄窄的水泥路。大頭國家出了,個人只要出幾百元就行了。我爺爺奶奶夢想了一輩子的雨天鞋上不粘泥就這麼在他們眼前,挖掘機攪拌機的轟鳴中,搞定了。而這樣的公路村村通已經在中國人口最稠密的中東部實現了絕大部分覆蓋,而這才是真正看得見,摸得到的,直接跟你我生活切實相關的偉大工程。

第一次補充。
為什麼村村通也算歷史?五千年的是歷史,五百年的也算,五十年還是歷史,那麼五年的為什麼就不行呢?就因為發生的離我們太近了,就不算歷史了?不應該吧。
為什麼村村通的道路那麼窄,不能錯車?任何道路的修建都要考慮效益和成本比。為什麼要修高速,高鐵?因為帶動的效益巨大,所以能忍受的成本也就水漲船高。如果把村村通都修成兩車道的,且不說很多農村道路尤其是山區道路,把路基加寬一倍的工程量要增加多少,單算路面硬化的工程量就要增加一倍,而實際效益能比單車道增加多少?所以村村通做單線硬化就足夠了。
為什麼有些路面沒幾年就碎了,真的是質量差么?大部分村村通用的都是水泥路面,首先,村村通道路的設計可以說很不完善,很多村村通道路修造時都沒有考慮過道路的積排水問題,甚至在跨越某些小的溝渠時都是直接填上,此外,道路路基壓實也不足,後期基本沒有維護保養,這些問題都會導致路面在之後使用中破碎,這些問題也不是不能解決,但是這部分成本在初期建造時實在不好核算,不好核算的成本在實際執行中就很容易發生貪腐問題,所以村村通除控制性工程外,大部分都只是簡單按照里程數核算成本,這些只能待以後出現問題慢慢修補。所以這也是無奈之處。
為什麼有些地方還沒通,各地收費標準各不相同?這個請去你們所在地的地方政務網站提問題,看各地的實際考量了。


首先,破百贊了,好開心。破二百贊了,上天啦!
其次,榫卯結構這確實不是中國獨有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巨石陣,沒人知道誰修的,但是也是榫卯結構。
再者,我對不起我的建築學和結構學老師。
最後,貼上wiki百科的貼圖,有出處的。

中國古代木匠為什麼不用釘子?33 張動圖帶你了解強大的榫卯結構
這是wiki里提及的動圖,很有意思的。

榫卯結構,為什麼現在使用這麼少? - 建築 - 知乎
這是知乎里很多值得膜拜的大V們寫的。
學生只能照搬,望各位海涵。

有人說到巨石陣,其實這是在建築學裡拿出來講的一個,內容包括為什麼羅馬式古建築留存的少,主觀原因就是兩點,材料選擇和結構的不合理性,同樣,巨石陣也是跟羅馬時期有關聯的,所以談到為什麼巨石陣上層橫樑為什麼沒掉,就是因為有做簡單的榫卯結構,橫樑底掏出凹槽,石柱頂做出凸起,將凹槽跟凸起結合。雖然很簡單,但是還能留到現在看到。貼圖環節,巨石陣也沒說清誰修為啥修,出自wiki百科:

http://www.bbc.com/ukchina/simp/vert_earth/2016/11/161103_vert_earth_the-strange-origin-of-scotlands-stone-circles
這是BBC做個一個頁面
~~~~~~~~~~~~~~~~~~~~~~~~~~正文很簡單,在下面~~~~~~~~~~~~~~~~~~~~~~~~
榫卯結構!
一種會讓人上癮的結構
唐山大地震中,清東陵沒塌!


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朱載堉,發現十二平均律,對中西方音樂影響巨大。
轉一篇文章:音樂史話:出生皇族的律學家朱載堉 - 今日頭條(http://www.toutiao.com)

朱載堉出生皇族,但絕非「紈絝子弟」。真要算起來,他大半輩子真實的身份反而是個庶民。

朱載堉的父親鄭恭王朱厚烷在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七月上書,請皇帝明世宗修德行,不要再迷信道教,規諫世宗。嘉靖二十九年,皇室宗親上疏,列舉朱厚烷以叛逆罪為首的四十條罪行。

明世宗大怒:「朱厚烷不理朕勸告,在鄭國中驕傲無禮,是大逆不道。」

於是,朱厚烷遭削爵,降為庶人,禁錮鳳陽。

直到20年之後的隆慶元年(1567年),明穆宗才恢復朱厚烷的王爵。

萬曆十九年(1591年)父親過世後,朱載堉執意不襲封鄭王,以庶民身份而終。

中國傳統音樂中的樂律,是以三分損益法所得出的,這種方法最早記載於《管子·地員篇》,其所得出的十二個音,雖然彼此間五度及四度音的相對關係是正確的,但在八度之中各半音的音高位置則並非是等距的,因此不利於音樂的轉調。

朱載堉通過古書記載得知,秦朝之前中國律學計算就可以做到「旋宮歸位」(可以自由移調轉調),遂立志解決。最終通過一把81檔的「超級算盤」正確算出了十二平均律。

大約在1581前後,朱載堉在《律呂精義》、《樂律全書》中詳細闡述了新法密率(亦即十二平均律),他通過複雜的數學計算及樂器的實際實驗得出的結果:1.059463094359295264561825(2的12次方根),精確到小數點後25位數,將八度音等分為十二律,且實際製造出相應的律管及弦樂器。

直到1638年法國科學家馬蘭·梅森(Marin Mersenne )出版《和諧音概論》一書,在西方世界第一次出現1.059463 這個數字,在此之前西方無人知曉。

16世紀末葉中外交流方興未艾,朱載堉刊行十二平均律學說之時,正值耶穌會義大利傳教士利馬竇來華,朱載堉的十二平均律學書,極有可能在此時通過傳教士傳向西方。最新的研究表明,利馬竇在其私人日記里提到朱載堉的曆法新理論,且利馬竇本人精通天文學和數學。無獨有偶,利馬竇「恰好」是馬蘭·梅森的朋友,新法密律很有可能被傳達給梅森。

也因此,僅從時間發現的先後而言,現今世界樂壇通行的十二平均律,其發明權非朱載堉莫屬。

無怪十九世紀德國物理學家赫爾曼·馮·亥姆霍茲在所著的《論音感》一書中寫道:「中國有一位王子名叫載堉,力排眾議,創導七聲音階。而將八度分成十二個半音的方法,也是這個富有天才和智巧的國家發明的」。

【加送兩張根據朱載堉記錄的明代舞蹈圖譜製作的動態圖】

http://p1.pstatp.com/large/71f0000dd48eb1f45db
http://p3.pstatp.com/large/7220001304399820920

圖片來源:

1、由Zhu Zaiyu (Chinese: 朱載堉; Wade–Giles: Chu Tsai-Yu; ?: Chu Tsai-yü) (1536 - 19 May 1611), - mybook,公有領域,File:樂律全書全-124.jpg - Wikimedia Commons

2、部分資料引自:Herman Helmholz On the Sensations of Tone as a Physiological basis for the theory of music , p 258, 3rd edition, Longmans, Green and Co, London, 1895


鄭和下西洋,這件事夠知名吧,但是下西洋中有個鮮為人知的小插曲,甚至知曉這件事的人可能也沒注意到它的歷史意義,雖然中國歷史上陸戰無數,但這個小插曲可能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最成功的一次海外用兵。

鄭和數千裏海外攻破錫蘭(斯里蘭卡),活捉國王,改朝換代。
(註:古代的錫蘭就是現在的斯里蘭卡,位於印度最南端的一個大島,被譽為印度洋的一滴眼淚,面積差不多寧夏大小,人口兩千多萬約等於北京市,紅茶很出名。)

根據官方教科書所講的,鄭和幾次下西洋比歐洲的那些強盜早了多少多少年,七下西洋是為了傳播和平友愛,宣揚大明王朝……總之一句話,方式和目的都是和平的。
教科書里沒說,官方宣傳沒提的是,我們的的確確打了一仗,這一仗把別的國家給滅了,不僅僅給滅了,而且這場海外作戰的方式和規模到現在我國都沒有與之匹配的。不過還好中國人愛寫歷史,其中《明史》記錄下來了,結合其它歷史資料,大致情況是這樣的:

明朝永樂七年,鄭和第三次下西洋時,奉皇命齎捧詔敕金銀供器等到錫蘭山寺布施,並建《布施錫蘭山佛寺碑》,就是皇帝喊鄭和出海的時候順便去幾千裏海外的一個國家去施捨,順便立個歌功頌德的碑(這碑目前在斯里蘭卡國家博物館,網上可查到)。

然後呢,我們的鄭和同學到訪位於今日斯里蘭卡的錫蘭山國時,國王亞烈苦奈兒「固不恭,謀害舟師」,鄭和同學覺察到了不妙,早早開船溜走了。

當他回程時再訪錫蘭山國,錫蘭國王亞烈苦奈兒貪圖鄭和滿船的珍寶,便誘騙他到國中,伐木阻斷他歸路,又發兵五萬圍攻鄭和船隊。畢竟和永樂帝朱棣一起從小騎馬打天下的鄭和同學不是吃素的,雖然失去艦隊支援,但是趁敵方傾兵而出,都城兵力空虛,率領隨從2000精兵,取小道出其不意突襲亞烈苦奈兒的都城,攻破城而入,生擒亞烈苦奈兒及家屬,把國王一家老小給一鍋端了。於是圍攻艦隊的錫蘭山軍火速回師救援大本營,被鄭和所部大敗。好一把圍魏救趙,我們的鄭和同學把別人國家滅了。雖然查不到更多詳細的歷史,但是可以想像一下,近三萬將士乘200餘艘艦船,在海外漂了兩年之後,把遠在幾千裏海外的一個國家給滅了,其中定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了。這一仗在史書中輕描淡寫,但是卻不小心創造了中國一個歷史,最大規模的海外用兵。。。

然後鄭和帶著俘虜,繼續開開心心的繼續往回走,永樂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鄭和回國正式向永樂皇帝獻錫蘭國王亞烈苦奈兒,朝臣都建議直接殺了吧,永樂皇帝憐憫亞烈苦奈兒無知(啥……),就釋放了他們一家老小,還給吃給住,命禮部商議,選其國人中賢者為王,隔著幾千里給別人重新立了國王,就是波羅伽羅摩巴忽六世,後來的科提王朝,還專程來中國進供過。看我們的永樂帝為世界操碎心。

看到這,我簡單的一句話概括下,鄭和率近三萬將士第三次下西洋,順路把貪財不友好的錫蘭國(斯里蘭卡)給滅了,還把國王一家老小抓回北京受審,永樂帝憐憫錫蘭國王的無知,還把國王給放了,順便隔著幾千里給別人立了新國王。。。what,我怎麼看著這貨有點像美帝和傻大木的橋段啊。

近三萬人,200餘艘船,敵方至少兩倍兵力於我,孤懸數千裏海外兩年多,登陸它國作戰大獲全勝,這種以少勝多的戰鬥放在中國的陸戰爭史上都不值得一提,《明史》里也只有寥寥數句,但《明史》記錄者沒意識到的是,至今為止,這都我國最大規模的一次海外用兵了。
大家花幾秒鐘理解下在古代攻破他國都城(實際佔領),並俘獲皇室一家(斷其血脈)是什麼概念,就是接管子民,取而代之啊,而且這一切都是發生在數千里的海外。但是永樂帝朱棣覺得對方無知(???),在古代隔著幾千里的海對方居然還聽明朝的,小夥伴們,感受下大明朝的氣息。

對了,這事還有個意想不到的後續,不過和戰爭沒關係了。
明英宗天順三年(1459年),錫蘭國王世利巴來耶為了增進與中國的交往,特地派遣王子世利巴交喇惹帶了許多金銀珠寶前往中國進貢(果然是很乖啊)。但是王子不小心生病了,於是就在中國多住了幾年,但是結果病好了準備回國的時候,國內政變了,叛亂黨還要殺了他斬草除根,所以他也不敢回去了,鄭和曾經的隨從鄭遠就安排他在泉州住下來了(鄭和同學在印度西去了),後被明朝賜姓世,結婚生子,慢慢到了現代,斯里蘭卡獨立後數年(80年代)也給我國外交部說要找王子後裔,結果一直沒找到,這事就石沉大海了。結果前幾年後裔們的墓葬(世家坑)被破壞了,爆出來居然他的後人還在,叫許世吟娥,依舊在泉州,實打實的斯里蘭卡公主啊,沒記錯的話央視還報道過。有興趣可以自行了解一下。


十二世紀,南宋宰相杜充掘斷黃河,狂猛的母親河在下游泥沙淤積在幫助下奔流向南,勢不可擋,侵入南面淮河流域,數省受災,慘不忍睹,史稱「黃河奪淮」。近千年前的世界,一般國家面對這種天災人禍也就認載。
但很可惜,這地方是中國,從黃河奪淮之日起,這個偉大的民族便開始了治理。為了減少破壞,我們溝通引黃河南下入海;為了沖刷泥沙,我們溝通數個小湖,建成「洪澤湖」;為了保持生產,我們修建縷堤,雨期排洪,閑時農耕……
1855年,已然奔騰七百多年的黃河終於由大清河入渤海,自此再未南下,七百餘年的抗爭總算有了結果。將世界第六長河抗擊七百年,並將其趕回,這或許就是中國能傳承五千年的原因吧,我們永不屈服,我們只會抗爭。萬恭、潘季訓、張鵬翮、靳輔……他們的姓名流傳在這片土地,印刻在不息的黃河中。


水運儀象台

水運儀象台,這個可是九百多前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大科學裝置。有複雜的機械結構,是當時最先進的天文儀器,也是當時最精準的時鐘。這個大傢伙可是充分體現了我們先祖的聰明才智啊,也體現了我們當時的科技文明水平。
水運儀象台
創 建:北宋天文學家蘇頌
高: 大約有十二米
寬:大約有七米
視頻封面水運儀象台視頻
只可惜在靖康之難後被金人搶走,之後又被這群粗鄙的野蠻人丟棄。

水運儀象台有多厲害,我們看看最近幾十年的相關研究。水運儀象台_百度學術

唐樂為等對相關的機械裝置做了分析,建立了水運儀象台完整運動系統模型,並基於該模型研究了天柱傳動系統的運動特性。

還有好多人靠這個寫了很多發明專利

也有人出書了

詳細介紹可以參看某百科(湊活著看吧)
水運儀象台_百度百科

水運儀象台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發明的一種大型天文儀器,由北宋天文學家蘇頌等人創建。它是集觀測天象的渾儀、演示天象的渾象、計量時間的漏刻和報告時刻的機械裝置於一體的綜合性觀測儀器,實際上是一座小型的天文台。這台儀器的製造水平堪稱一絕,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富於創造的精神。
宋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開始設計,到元祐七年全部完成。它是中國古代的卓越創造。其中的擒縱器是鐘錶的關鍵部件。因此,英國科學家李約瑟等人認為水運儀象台「可能是歐洲中世紀天文鐘的直接祖先」。整座儀器高約12米,寬約7米,是一座上狹下廣、呈正方台形的木結構建築。其中渾儀等為銅製。全台共分三隔。下隔包括報時裝置和全台的動力機構等。中隔是間密室,放置渾象。上隔是個板屋,中放渾儀。這台儀器的製造水平堪稱一絕,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富於創造的精神。
工作原理
水運儀象台的構思廣泛吸收了以前各家儀器的優點,尤其是吸取了北宋初年天文學家張思訓所改進的自動報時裝置的長處;在機械結構方面,採用了民間使用的水車、筒車、桔槔、凸輪和天平秤桿等機械原理,把觀測、演示和報時設備集中起來,組成了一個整體,成為一部自動化的天文台。

儀器組成
根據《新儀象法要》記載,水運儀象台是一座底為正方形、下寬上窄略有收分的木結構建築,高大約有十二米,底寬大約有七米,共分為三大層。
上層是一個露天的平台,設有渾儀一座,用龍柱支持,下面有水槽以定水平。渾儀上面覆蓋有遮蔽日晒雨淋的木板屋頂,為了便於觀測,屋頂可以隨意開閉,構思比較巧妙。露台到儀象台的台基有七米多高。
水運儀象台
中層是一間沒有窗戶的「密室」,裡面放置渾象。天球的一半隱沒在「地平」之下,另一半露在「地平」的上面,靠機輪帶動旋轉,一晝夜轉動一圈,真實地再現了星辰的起落等天象的變化。
下層包括報時裝置和全台的動力機構等。設有向南打開的大門,門裡裝置有五層木閣,木閣後面是機械傳動系統。

報時裝置
第一層木閣又名「正衙鐘鼓樓」,負責全台的標準報時。木閣設有三個小門。到了每個時辰(古代一天分做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又分為時初和時正)的開始時,就有一個穿紅衣服的木人在左門裡搖鈴;到了每個時辰的正中,有一個穿紫色衣服的木人在右門裡扣鍾;每過一刻鐘,一個穿綠衣的木人在中門擊鼓。這層木人動作由晝時鐘鼓輪控制。
第二層木閣負責報告時初、時正。該層木閣正中有一個小門,每逢各個時辰的開始時,一個穿紅衣的木人持時辰牌出現在小門前;每逢各個時辰的正中,一個穿紫衣的木人拿著時辰牌出現在小門前。此層共有紅衣木人和紫衣木人各12各,時辰牌牌面上依次寫著子初、子正、丑初、丑正等。這層木人的動作由晝夜時初正輪控制。
第三層木閣負責報告時刻。該層木閣正中有一個小門,每到一刻,一個穿綠衣的木人持刻數牌出現在小門前。此層共有96各綠衣木人,刻數牌牌面上依次寫著初刻、二刻、三刻、四刻等。這層木人的動作由報刻司辰輪控制。註:正子時、正卯時、正午時、正酉時,時兼刻,紫衣小人出場。因此只有96個綠衣小木人。
第四層木閣負責晚上的報時。該層木閣中間有一個小門,木門內置一小木人,逢日落、黃昏、各更、破曉、日出之時,木人擊鉦報時。這層木人的動作由夜漏金鉦輪控制。
第五層木閣負責報告晚上的時間。這層木閣中間有一個小門,日出、日落、昏、曉、各更,一個穿紅衣的木人持牌出現在小門前;各籌(點),一個穿綠衣的木人持牌出現在小門前。這層木人的動作由夜漏司辰輪控制。起更(16:48)、日落、昏、一至五更、日出、曉、收更(7:12)共11個紅衣小木人。每更五籌,共30個綠衣小木人。註:冬至夜六十刻、夏至四十刻,冬至-夏至,每九天增加一刻,即日出/日落小木人每九天,從起更向一更移動半刻;昏/曉為日出/日落下兩刻半,即昏曉間,冬至五十五刻、夏至三十五刻,昏/曉小木人隨日出/日落小木人每九天向下移動半刻。
五層木閣共有12個紫衣小木人、23個紅衣小木人、126個綠衣小木人、1個擊鉦小木人,累計162個小木人。
每層木閣內都有相應的機輪或輪輞,上掛抱牌木人;或用撥牙撥動門口木人手臂敲打樂器。這些機輪都裝在一根機輪軸上。機輪軸有傳動機構和天柱相連。天柱是貫通全台上中下三隔的傳動軸。天柱下有個下輪,與樞輪軸伸出的地轂相結合。當作為原動輪的樞輪轉動時就經過地轂傳動,使天柱旋轉起來,由此帶動全儀。

動力機構
在下隔的中央部分設有一個直徑達 3米多的樞輪。樞輪上有72條木輻,挾持著36個水斗和勾狀鐵撥子。樞輪頂部和邊上附設一組槓桿裝置,它們相當於鐘錶中的擒縱器。在樞輪東面裝有一組兩級漏壺。壺水注入水斗,斗滿時,樞輪即往下轉動。但因擒縱器的控制,使它只能轉過一個斗。這樣就把變速運動變為等間歇運動,使整個儀器運轉均勻。樞輪下有退水壺。在樞輪轉動中各斗的水又陸續回到退水壺裡。另用一套打水裝置,由打水人搬轉水車,把水打回到上面的一個受水槽中,再由槽中流入下面的漏壺中去。因此,水可以循環使用。打水裝置和打水人則安置在下隔的北部。整個機械輪系的運轉依靠水的恆定流量,推動水輪做間歇運動,帶動儀器轉動,因而命名為「水運儀象台」。

渾象密室
渾象一半裝在地櫃裡面,一半露出櫃面。渾象中間的赤道帶上裝有齒牙。機輪軸的天輪和它相接,以帶動渾象和天穹一起旋轉。

渾儀板屋
渾儀結構和唐、宋渾儀類似,只是在中間一重三辰儀里加一個在赤道方向的天運環,環有齒牙,和天柱的上輪相接,由天柱通過天運環帶動三辰儀一起轉動。這是後世轉儀鐘的一個雛形。渾儀置於板屋內,屋頂板可自由摘除,是近代望遠鏡室活動屋頂的先驅。

新儀象法要
蘇頌為水運儀象台所作的設計說明書。成書於宋神宗紹聖初年,約當公元1094~1096年間。據《宋史·藝文志》等記載,本書又曾名《紹聖儀象法要》、《儀象法纂》等。今通行各本都源出南宋乾道壬辰(公元1172年)施元之刻本,共三卷。施元之曾據當時所見的各本進行過校補。書中所謂「一本」、「別本」就是施元之補入的。通行本中以《守山閣叢書》刊本為善。
蘇頌巨作 《新儀象法要》
書首有蘇頌《進儀象狀》一篇,報告造水運儀象台的緣起、經過和它與前代類似儀器相比的特點等。正文以圖為主,介紹水運儀象台總體和各部結構。各圖附有文字說明。卷上介紹渾儀,有圖十七種。卷中介紹渾象。除五種結構圖外,另有星圖二種五幅,四時昏曉中星圖九種。卷下則為水運儀象台總體、台內各原動及傳動機械、報時機構等,共圖二十三種,附別本作法圖四種。
其中還有唯一的一段不帶圖的文字:「儀象運水法」,講述利用水力帶動整個儀象台運轉的過程。總計全書共有圖六十種。這些結構圖是中國現存最古的機械圖紙。它採用透視和示意的畫法,並標註名稱來描繪機件。通過復原研究,證明這些圖的一點一線都有根據,與書中所記尺寸數字準確相符。
本書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水力運轉天文儀器專著。它反映了中國十一世紀的天文學和機械製造技術水平。通過研究,人們得以了解中國古代的水運儀象傳統,從此還得知近代機械鐘錶的關鍵性部件──錨狀擒縱器是中國發明的。
歷史意義
蘇頌是中國宋代天文學家、藥物學家,公元1020年誕生於泉州同安縣(今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後遷居丹陽(今江蘇省鎮江)。22歲時與王安石是同榜進士,從此進入仕途。初任宿州(今安徽省宿縣)觀察推官、江寧知縣、南京留守推官等地方官。1053年,蘇頌奉調到京城開封任館閣校勘、集賢校理等職,這雖不是什麼重要官職,只是負責編定書籍,但對蘇頌來說卻是如魚得水,在這裡他有機會博覽皇家的各種藏書,在任職的九年里,蘇頌每天背誦一段書,回家後默寫下來,從不間斷,積沙成塔,積累了淵博的知識。宋哲宗登位後,他先任刑部尚書,後任吏部尚書,晚年官至宰相,雖然官居顯
發明者 蘇頌
位,但政績平平,作為政治家的蘇頌遠不如作為天文學家的蘇頌,特別是他研製的水運儀象台使他的名字載入了世界科技的史冊。
公元1086年,蘇頌奉命檢驗當時太史局使用的各種渾儀,想到應有表演天象的儀器和渾儀配合使用,於是他羅致人才進行這項研究工作,並向皇帝推薦精通數學和天文學的韓公廉共同研製。在他的策划下,韓公廉寫出《九章鉤股測驗渾天書》,製成大、小木樣。後由蘇頌和韓公廉請了一批能工巧匠精心打造。這是一座把渾儀、渾象和報時裝置三組器件組合在一起的高台建築,高約13米,底寬約7米,共分三層,儀器由水力推動運轉。這座集天文觀測、天象表演和報時三種功能為一體的天文台就是蘇頌繼承和發展了漢唐以來天文學成果,發明創造的水運儀象台,在這一工作中韓公廉的貢獻也是不可低估的。
水運儀象台代表了中國11世紀末天文儀器的最高水平。它具有三項令世界矚目的發明,首先它的屋頂被設計成可開閉的,是現代天文台活動圓頂的雛型,其次,它的渾象能一晝夜自動旋轉一周是現代天文跟蹤機械轉移鐘的先驅;此外,它的報時裝置能在一組複雜的齒輪系統的帶動下自動報時,報時系統里的錨狀擒縱器是後世鐘錶的關鍵部件。英國著名科技史專家李約瑟曾說水運儀象台「可能是歐洲中世紀天文鐘的直接祖先。」大約在1094年,蘇頌編撰了《新儀象法要》一書,詳細介紹了水運儀象台的設計和建造情況,並把水運儀象台的總體和各部件繪圖加以說明。
蘇頌為了讓人們更直觀地理解星宿在太空中的出沒,又提出設計一種人能進入到渾天象內部來觀察的儀器——假天儀,蘇頌仍請韓公廉和自己一起設計。用竹木製成的假天儀從外面看就像一盞紙糊的特大號燈籠。「燈籠」面上按照天上星座的位置開孔,人進到裡面可以看到點點光亮,彷彿看到夜空中繁星點點。扳動樞軸,「燈籠」便可轉動起來,體現天體的東升西落。這和今天天文館裡演示人造星空的天象儀的原理是一樣的。世界上第一架天象儀和第一座天文館是1923年誕生的,在此800多年前我們的古人就研製出天象儀的雛型,這說明中國人確實具有超人的聰明才智。然而,正像我國當代著名天文學史專家席澤宗先生所說的,「我們今天談論我國古代天文儀器方面的輝煌成就,並不是用祖先的成績來安慰我們現實的落後,而是要把往昔的光榮,作為今日的激勵,鼓舞我們去攀登新的高峰。」
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蘇頌的水運儀象台研製成功。但關於水運儀象台的命名卻出現了一場意想不到的風波,差點還要了蘇頌的命。
「水運儀象台」這個名字原是蘇頌自己命名的,在《新儀象法要》中有記載:「右『水運儀象台』,其製為台……」。但依照封建王朝的慣例,還得請皇帝親自命名,於是蘇頌上了《進儀象狀》:「若但以一名命之,則不能盡其妙用也,恭俟聖鑒,以正其名也。」但即便如此,蘇頌的政敵還是找到政治借口來攻擊蘇頌,欲置蘇頌於死地!當時有個太史局直長趙齊良,他上書哲宗皇帝說:「宋以火德王,名『水運』,非吉兆。」也就是說我們大宋王朝是以「火德」而興,而蘇頌稱這天文儀象為「水運」,與大宋「火德」是水火不容,很不吉祥啊。而且水能滅火,此更是大忌!若這項「罪名」成立,蘇頌的腦袋就得搬家。(此前不久,蘇頌的好友蘇東坡也曾因「烏台詩案」的文字獄差點陪上老命!)幸得哲宗皇帝還是信任蘇頌的,沒有深加追究,而且最後皇帝還賜名為「元祐渾天儀象」。元祐七年(1092年)銅製儀象台製成,特置於京城西南部的合台。為什麼置於西南呢?因為西屬金、南屬火,將水運儀象台置於西南是為了取「鎮水」之意,以避「水運」之忌。可見朝廷對此「水運」還是相當忌諱的。
當我讀到這條史料時,不由得將書合上,因為我想起一件事!歷史有時真的很喜歡「開玩笑」:就在「『水』運儀象台」正式置於京都合台後的三十四年,即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破了汴京。第二年徽、欽二帝被掠,史稱「靖康之難」,北宋宣告滅亡。也就是說這個「以火德王」的帝國在「水運台」製成後三十幾年就滅亡了;更有甚者,1279年南宋最後一帝趙昺,崖山之敗後,由丞相陸秀夫背著,投「水」自盡,南宋也宣告滅亡,結束大宋的歷史,此即所謂「崖山之後無中國」。果真「火」滅於「水」?我並不提倡什麼「宿命論」,也不相信所謂的「謠讖說」,但歷史有時竟也巧合得如此詭異!
那麼水運儀象台最終的命運又是如何呢?金兵攻入汴京後,掠走了水運儀象台,運至燕京。由於一路顛簸,機樞齒輪多有損壞,難以使用。再加上汴京與燕京的地理緯度不同,即便是使用也已不再精準;後又遭雷擊,渾儀跌落。最後在金被蒙元吞滅的戰爭中,水運儀象台終告毀亡。
宋室南遷後,曾多次想要再造儀象台,先後找了幾人來主導此事:首先找到了蘇頌的助手袁惟幾,因為他參與了元祐年間儀象台的研製工作,但沒有成功;再找來蘇頌之子蘇攜,「考質舊法,而蘇攜亦不能通也」;後來又讓秦檜、朱熹等進行研製,也都沒能成功製成。從這方面也可以看出水運儀象台影響之深遠,構造之精妙。
新中國成立後,著名的博物館學學者、中國科學技術史學家王振鐸先生於1958年複製了水運儀台的模型(按1:5的比例),並發表《揭開了我國天文鐘的秘密》一文;其後英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和陳曉也成功複製了水運儀象台,還有美國、台灣等地也都出現了復原模型。1997年,日本精工表的故鄉長野縣,用了8年時間,終於也成功仿製了「水運儀象台」,引起國際計時儀器史學界的極大關注。2011年,國內首台按1:1比例仿製的蘇頌水運儀象台在同安蘇頌公園落成,這個水運儀象台不是模型,而是真實的、可以運轉的一座小型天文台。理所當然地成為同安蘇頌公園的「鎮園之寶」。
從古今中外這麼多學者、科學家,熱衷於研究、複製九百多年前宋朝的蘇頌及其領導的團隊所造的水運儀象台,也再次證明水運儀象台在「時間」上真的具有永恆的魅力!

相關文獻
1.唐樂為, 唐曉強, 李鐵民,等. 宋代水運儀象台天柱系統傳動特性[J].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11):1497-1501.
2.晨沙, 郭曉博. 水運儀象台的故事[J]. 中國國家天文, 2015(2):128-128.


王景治河,千載無患。
西漢末年,黃河、汴渠決壞,水患持續60餘年。東漢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王景奉詔和王吳共同主持了對汴渠和黃河的綜合治理活動。
王景治水的過程按下不表,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相關資料。

王景治河的成效是卓見的。從東漢末年王景這次治河到唐代末年的八百年中,黃河決溢僅有40個年份,且都不大,主流一直處於穩定狀態。後來,河患又逐漸多了起來,直至宋仁宗慶曆八年(公元1048年)發生第三次大改道。因此,王景治河的辦法和經驗為歷代治河者所推崇和效法。王景通過一次封建時代最大規模的治黃活動,使桀驁不馴的黃河安流八百年。歷史上對王景治河充滿了讚揚之辭:「王景治河,千載無患」。
王景治理黃河對整個中國歷史的影響是非常重大的,從王景治理黃河之後的東漢,經過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等將近一千年的時間,黃河流域沒有發生過重大的水災。在這樣漫長的時間裡,刨去戰亂的影響,黃河流域始終是一塊最重要的農業地區。在封建時代,農業的發達,就代表著人口的繁盛,社會的繁榮。所以,在這八百年里,亂世之中,誰佔據北方黃河流域,誰就是最強者,誰就有實力統一全國,最起碼也可以稱霸四方;在治世之中,黃河流域也是人口最多,各行各業最為發達的地區,雖然南方已經經過了長時間的開發,但是比起北方,仍然無法望其項背。
摘自:《中國治水史鑒》.

感謝 @Wilson St的評論,特意讀了譚其驤先生的文章,收穫良多。

譚先生的文章標題是《何以黃河在東漢以後會出現一個長期安流的局面——從歷史上論證黃河中游的土地合理利用是消弭下游水害的決定性因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至石敬瑭賣了幽雲十六州以後,
一直過了五百年
才由朱元璋收了回來
捕魚兒海戰役,把元朝的皇室一鍋端,也是唯一的一次

詭異的是,很多人不知道,或者知道,但是不覺的其實很偉大

題主的問題就是,首先很偉大,然後知道的人不多

比如四大家魚的馴化啊,以前扔一萬顆魚卵進去,孵化幾顆就是運氣了,四大家魚馴化後能孵化一大半吧貌似
比如李振中改良小麥啊
比如給淮河生生硬造了一個出海口啊
比如大家在地圖上隨便點一個位置,然後放大放大放大,肯定能看到水庫啊
這些都是

還有前段時間我們第一艘核潛艇退役,網上很多人才知道,啊,我們核潛艇七十年代就有了啊····

這些也算
很多


11月17日更新:第一次收到這麼多贊,還是稼軒的魅力大啊。好多同志都知道這些事情,那就讓我在這裡愉快地給大家做個複習吧。只是有些對不住題主了,這不能歸到鮮為人知之類。
-----------
必須提一下,大詞人辛棄疾。辛棄疾不光詞寫的好的,還是一位「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的猛將。曾經親將五十騎,殺入金國的濟州府,在五萬金兵中活捉叛將張安國,臨走還忽悠了上萬士兵起義。這一刻簡直就是三國無雙的關羽和從厄爾巴島重返巴黎的拿破崙附體啊。圖片來自鄧廣銘先生的《稼軒詞編年箋注》。


所有的偉大都大不過「衣食住行」,以我做過糧食企業的項目為例,說一下「食」。
--------------
「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這個政策就在我們身邊,但是我們很難感受到這一政策的好。以大米為例,且容我細細說來。
去超市買大米,很多知友現在或者將來都會去做,撇去超市裡做品牌的東北大米、金龍魚、進口大米等等,地產散稱大米多少錢?我來告訴你一般在2.5元/斤左右。今年買差不多這個價格,去年、前年差不多也是這個價格,未來2-3年估計還是這個價格,並不會變。
日常食材價格經常有變動,尤其重大節日,價格天翻地覆,但是大米呢?穩如泰山。
為什麼大米價格這麼穩定,原因就在於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
這一政策是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是為保護農民利益、保障糧食市場供應實施的糧食價格調控政策。一般情況下,糧食收購價格受市場供求影響,國家在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的基礎上實行宏觀調控,必要時由國務院決定對短缺的重點糧食品種,在糧食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格。當市場糧價低於國家確定的最低收購價時,國家委託符合一定資質條件的糧食企業,按國家確定的最低收購價收購農民的糧食。(引自百度百科)
最低收購價格是多少呢?以2016年為例:國家公布的2016年最低收購價格,以國標三等糧為標準品,小麥、早秈稻、中晚秈稻、粳稻最低收購價(均指到庫價)分別為每市斤1.18元、1.33元、1.38元、1.55元,除早秈稻比去年降低0.02元/斤,其他品種價格均與去年一致。
印象里稻穀分等,除了品種,主要參考指標為含水量,含水量低等級高。三等是最低的收儲要求。

寫到這裡大概可以交卷了,以1.33元/斤的早秈稻為例,稻穀出米率在70%-80%,那麼一斤大米的價格為1.9元/斤,算上加工費、存儲費、運輸費等,一斤大米的綜合成本一般在2元多一點,確切的說可能在2.1-2.2元的樣子。

這個成本是被算死的,我碰到過好幾個糧食加工企業的老闆,成本價基本如此。所以我們吃的大米真心很便宜,很良心。這一政策應該是從2004年左右開始施行的。不參與糧食行業的廣大民眾從中受益匪淺。所以不得不說TG在這方面做出的貢獻巨大!
-------------------------
與大米一樣有保護價的或者說有儲備的還有小麥、玉米、大豆、豬肉等,因為有保護或者儲備的存在,老百姓的餐桌得到極大保障。
-------------
國家在保障餐桌的同時,由於強制限價,對於涉農產業也有一定弊端,在此就不做分析了。


首先十分感謝大家的贊,非常感謝。

其次,也非常感謝大家的質疑,因為我的表述也只是隻言片語,很難讓人信服,加之社會整體信用缺失,可以理解。但是我覺得在表述自己看法的時候可以適當注意言辭。

不願接受原答案的說法沒有關係,單從兩千年前,文翁興學的創舉就值得尊敬,值得後人頌讚!

最後,強烈推薦大家去感受一下石室門口的蛋烘糕!

---------原答案--------------

必須要提一下我的母校 石室中學。

前幾天雙十一的全民狂歡恰好是石室中學2157周年紀念日,沒錯就是2157周年。

春秋時期,天子和諸侯們忙著爭奪王位,擴展領土,無人關心教育。孔仲尼在曲阜辦的杏壇大學,是私學。
而由地方政府撥款,興辦官學的第一位教育家是蜀郡太守文翁。
文翁上任後,感到四川文化落後,便選派了一批聰穎的青年官員,帶著四川的土特產作為束脩,到長安去,向博學的文士們拜師求學。這批青年學成歸來,文翁便委派他們當教師,是中國的第一批專職教師。
文太守在成都市區,用石頭建造了一幢校舍,是中國的第一所公立學校,蜀郡郡學。後人把這所學校稱為「文翁石室」。據考證,文翁石室創立於公元前141年。
文翁對入室受業的學生,給以減免賦稅徭役的獎勵;成績好的學生,結業後可以分配到各級政府中工作;文太守每次出巡,都帶著在校學生們一道,去各地考察民情,充實知識,多方鼓勵青年讀書求學;經過文翁不懈的努力,文太守屬下各地方,也相繼辦起了許多鄉學。
文翁的郡學開辦17年後,漢武帝劉徹看到文翁辦學成功,決定推廣文太守的經驗。下令全國,普遍興辦文翁石室式的官學。其中出土的漢代石刻畫像中,有文翁講學圖。五代時的後蜀孟昶,曾用了8年時間,將文翁石室的教材《十三經》,刻了幾千塊石頭,讓學生們摹拓。古代有司馬相如求學石室精舍,當代的革命家兼學者郭沫若、李一氓,都曾在此領受過文翁之惠。

——摘自 百度百科

老校長文翁創立石室的創舉被後世稱為「文翁化蜀」,對後世的影響能夠與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相當。文翁辦學使漢初仍有蠻夷之風的四川, 變得士人官吏爭相為學, 積極入仕。
「蜀地學於京師者比齊魯焉」。 遊學京師, 仕於全國各地的蜀人在漢代已不計其數, 僅在西漢時期就出現了落下閎、林閭、司馬相如、張寬、王褒、嚴遵、揚雄、何武等流芳後世的一流學者、官員, 在經學、小學、文學、史學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貢獻。

「世之論文翁者, 多艷稱其變榛以文明, 化蠻夷為齊魯, 謂巴蜀好文雅, 翁實啟之,不知此特其小也, 末也, 跡之顯著也。公之為萬世法、遺百世利者, 則在祀孔子於石室、考實學於京師、開水利於湔江三大事……公既修學官於成都市中, 首立石室, 崇祀孔子, 復舉顏、曾以下高第配享, 而後世文廟從祀, 並及諸儒之典, 實權輿於此, 則公之鴻識卓裁, 所以為天下後世慮者, 至深遠矣,豈區區治一蜀已哉! 蜀地囿於僻陋, 有桀驁風, 又自秦始通中國, 從未有以教化先者。 公至進張叔等十餘人, 親自飭厲,並遣詣博士受業, 俾學成歸教四方, 又選學官童子, 使得傳教令之榮, 而富人轉相慕悅, 甚有出錢求補者。由是教化大昌,蜀地比齊魯焉。 其移易詎不謂捷歟? 雖令天下郡國皆立學校, 至武帝時其詔始行, 然其原實創始於公。若公者, 可謂知所本矣。 ……公由湔江疏水二道, 灌田二千餘頃, 蜀民賴以沃饒, 至今歌其賜者比之李冰, 則公之設施, 又豈學無本原者所可同日語耶?」
——清 何鵬霄 《文翁論》

補充一點:文翁石室雖然歷經滄桑,但十分幸運的是,她一直在原址辦學,從未更改。

在評論的提醒下,附上一個高票答案( ?????????????)。傳送門: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6409088/answer/70209671

再給你們講一些有趣的歷(chi)史(huo)故事:

超級好吃的成都小吃蛋烘糕源於石室!!!

蛋烘糕,四川成都著名的傳統小吃,始於清代。清道光廿三年,成都文廟街石室書院(現漢文翁石室,成都石室中學)旁一位姓師的老漢從小孩辦「姑姑筵」中得到啟發,遂用雞蛋、發酵過的麵粉加適量紅糖調勻,在平鍋上烘煎而成。因吃起來酥嫩爽口,口感特別好,遂成四川名點。


第一次獲得這麼多贊,有點慌~~~多謝大家!再次修改一下,本來打算這樣,誰知回復的評論被人舉報,被刪了!我該說什麼好,知乎吃棗藥丸!
回答韓愈對潮州的貢獻,總有噴子能找到噴點!我沒否認潮汕的官場有多黑,但又不是只有這裡黑,別的地方都是白的,而且沒看到中央大力反腐的成效?我都說了,我堅決擁護反腐倡廉,這樣才能國泰民安。
以下正文,噴子勿評論!勿舉報!謝謝合作!

韓愈,韓文公,開化潮州,所以我們把江改姓韓叫韓江,把山也改姓韓叫韓山,在韓山上建了一座供奉韓愈的祠叫韓文公祠,以報答韓愈開化之恩。
不多說,直接複製過來。
唐元和十四年(西元819年),時任刑部侍郎的韓愈,因為諫迎佛骨,激怒了憲宗皇帝,被貶到潮州任刺史(當時的潮州是一片南蠻景象,尚未開化。)。韓愈任潮州刺史其實只有8個月,但是,他並沒有因為被貶而消沉,而是以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愛民之心,在潮州興辦教育,興修水利,傳播中原地區先進發達的農業文明,選拔潮州的優秀人才加以任用。
潮州人民為感念韓愈,潮州的江山都姓了韓:韓江、韓山、韓堤、韓文公祠、景韓亭、昌黎路、祭鱷台,等等。紀念和感戴韓愈,其實是一種人文精神和民心所向。
他寫下《鱷魚文》,用祭祀的形式向江中投下一豬一羊。隨後,韓愈做了一次聲勢浩大的動員會,以消除鱷魚在人們心理的恐懼感,挑選人才使用毒矢射殺鱷魚。至今,韓江中游沿江鄉村仍然傳承著糊製紙鱷作為香船驅鱷戮鱷的習俗。
韓愈還是一種榜樣,後任的官,用韓愈來激勵自己,向韓愈學習,向韓愈看齊,儘力做到吏治清明,治政有方。老百姓,也用韓愈為樣辦,來衡量、監督、評價一代一代的官。因為有一個韓愈立在那裡,所以,1000多年來,潮州的官,基本上都是政績卓著,沒有貪官污吏。這在《潮州府志》上,都有明明白白的記載,潮州的官,都是受稱頌的官,毋有有罵名的官。
韓愈對潮州的讀書人,也有著一種教化和激勵的作用,韓愈在古文運動中的地位,他的聲譽,文化造詣,思想境界,寫作水平,人格力量,都是潮州讀書人的一個楷模。在潮州讀書人的持久帶動下,潮州的民風民氣和文化沉澱,無形中又有了一種潛移默化的代代傳承的作用。韓愈的博學使潮人接觸和認識到中原的文明。韓愈走後,潮人主動接受中原與海外文化輻射,使得這個省尾國角之地人文鼎盛。


在口腔醫學領域,我國的古代成就是十分驚人的,應該說我國古醫學對疾病的認識和處理方法很多方面都接近現在的臨床情況。
1.銀汞合金補牙:公元616年,唐代《新修本草》中記載了一種用銀膏補牙的辦法,銀膏的具體組成有:銀,汞,錫及其他雜金屬元素,李時珍《本草綱目》對該材料補牙方法有更詳細的記載;而現代意義上的銀汞合金(注意,這是牙科治療中長盛不衰的金屬材料),成分為銀,汞,錫,鋅,是歐洲17世紀才發明並逐漸推廣的,也就是說,我們的老祖宗比歐洲人早使用銀汞合金這一先進材料達1000年以上。

2.對牙周病的認識:大家都知道牙周病有一部分病因是因為牙結石堆積刺激,其上的細菌造成牙槽骨吸收,因而牙齒鬆動。而我國古人對此點認識很到位。唐《外台密要》記載:附齒,有黃色物,如爛骨狀,名曰食床,凡療齒看有此物,先以鉗刀略去之,然後依方用藥。這段話意思就是說,對於牙周病患者來說,首先用器械清除牙結石是整個治療的第一步,與現今口腔界對牙周病的理念(即牙周基礎治療)不謀而合。
3.牙髓失活治療:現今口腔醫學界逐漸淘汰的砷劑,曾經是失活牙神經很有效的藥物,也是對付牙疼的第一步治療,實際上老祖宗很早就發現了這一點,應用雄黃(含微量砒霜)對已齲壞露髓的牙進行失活,能有效緩解疼痛。
4.固定義齒修復:馬可波羅遊記曾對浙江的城市居民有如此描述:這個省的居民都習慣用金箔包裹在牙齒上,且外形雕刻得惟妙惟肖。這說明在元代,我國已開始進行固定義齒修復,也就是常說的冠套。而高貴合金比如金合金到現在也是牙醫最愛與最放心的冠材料之一。港大的很多教授在給自己製作固定修復體時,仍只選用金冠。

至於我,學的是美學修復,自然想做到《攻玫集》中樓鑰對種牙陳安的描述:「陳生術妙天下,才一動手,使人終身保編貝之美。」

---------
口腔同仁見笑了,以上例子無非是曾在教科書上看到過的一點東西,只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


中國共產黨做了很多大家習以為常的事情:
1.解決了千百年來困擾統治者和老百姓的匪患問題。直接導致我現在半夜敢在外面吃燒烤,不用擔心縉雲山上突然衝出來一窩土匪。
2.解決了千百年來一遇災害就極大概率餓殍遍野的饑荒問題。現在大家主要關心的是吃著健不健康,而不是夠不夠吃。(我猜有人要那那個特殊時期說事)
3.解決了千百年來困擾中國人健康繁衍的瘟疫問題。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建國初大範圍防範和診治麻風病、血吸蟲病……。最近一次稱得上是瘟疫的也就是「非典」。從那以後,什麼甲流感、埃博拉,對於我這種平民而言也就是看看新聞,了解一下情況。
4.極大程度降低了文盲問題,國民教育水平(大專以上)逐漸提高。咱不管現在大學生水平怎麼樣,起碼文化程度(基本生存技能的掌握、識字、基礎科學理論的掌握等)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時,女子受教育情況非常喜人。
5.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別以為馬克思主義是第一個外來文化,古代的佛教、明末清初的「西學東漸」可都是在馬克思主義的前面。沒有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共產黨不可能那麼強大。
6.共產黨掌握全國政權以後,時至今日也沒給他國、外族大規模入侵中國領土的機會。反倒是在邊境、別國境內打了幾場仗。
歡迎補充……


《數書九章》除了正負開方術和大衍求一術這兩項重要成就外,還有不少其他方面的成就。如在代數學方面,改進了線性方程組的解法,普遍應用互乘相消法代替傳統的直除法;在幾何學方面,提出已知三角形三邊之長求其面積的等價于海倫公式的「三斜求積術」:A =1 4a ba b c 2 22 2 22-+ - .è ... ÷é. êêù. úú,將《九章算術》與《海島算經》中的勾股測望之術發揚光大,等等。《數書九章》的內容非常豐富,從中我們不僅可以找到數學和天文曆法乃至雨雪量等方面的珍貴資料,而且還可以了解到南宋時期戶口增長、耕地擴展、賦稅、利貸、度量衡以及貨幣流通、海外貿易等社會經濟領域的真實情況。
如果說《九章算術》標誌著中國古代數學理論的形成,那麼《數書九章》則標誌著中國古代數學之頂峰,其高次方程數值解法以及一次同餘組解法亦代表了中世紀世界數學發展的主流與最高水平。美國科學史家薩頓(Sarton,1884—1956)因此稱秦九韶是「他那個民族、他那個時代,並且確實也是所有時代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


推薦閱讀:

為什麼歷史上更推崇曹操而不是司馬懿?如何正確比較曹操和司馬懿?
當前外國的中國史學研究是否遠遠超過中國水平?
如果把現在的知識和真相帶回1000年前會怎樣?
為什麼古人說「萬惡淫為首」,而不是殺人為首?
在古代偏遠山區會不會有的人連皇帝換了都不知道的情況?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科技 | 中國 | 歷史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