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上海給你的感覺的對比是怎樣的?

本題想請最近5年內在京滬兩地都生活過一年以上的非京滬籍貫人士來回答,從城市面貌、生活環境、事業發展等方面加以對比和分析。可泛泛而談,亦可娓娓道來。
題主是山東人,在上海讀大學,財經類專業;現在正在複習考研,法律類專業。京滬兩地都有心儀的學校,且學校的層次和考取難度都相近。在擇校上略有猶豫,但自己沒有在北京長期生活的經驗,故有此一問。
感謝!


我個人在一些方面更喜歡北京,另一些方面更喜歡上海。如果是再讓我選擇本科的學校,我一定會選擇去北京。但如果是選擇讀研的學校,可能上海的份量就要重很多,差不多難度的學校,我恐怕就要選擇上海。如果是選擇工作的地方,那麼就一定是上海了。

總體上,我覺得可以說「求學去北京,工作去上海,創業去深圳」,至於生活的話幾個一線城市哪個都不選,應該要選擇一些經濟發達、空氣好、氣候好的中等城市。當然這超出題目範圍,就不多談。

就題主的問題來說,如果你的人生理想,是成為這社會大多數人想成為的那種本本分分的中產階級,過上體面而有一定品質的生活,那麼大概不會有比上海更好的選擇了上海的城市夠大,平台夠高,職業的選擇也夠多,只要你有基本的「遵守秩序,努力上進」的覺悟,不愁在上海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過上體面的生活。如果才華和勤奮都好一點,在步入中年的時候成為上層富人中的一員也是有可能的。

具體來說,上海最主要的好處是:

  • 遠勝包括北京在內所有城市的管理和規划水平;
  • 無論是社會還是職場上都更講規矩,更「professional」的文化
  • 相比北京更好的空氣和交通,帶來更好的上下班體驗。(空氣這方面受附近地區影響,這兩年似乎相比北京的優勢是沒有那麼大了)

我在國外生活,回國的時候去上海,會覺得上海社會的方方面面都顯得有秩序、體面又比較完善,發達得不像中國城市。

了解民國時期各地生活和消費的歷史的話,就能理解,上海的這種發達,其實是因為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中國的現代化都僅僅局限在上海一個城市。百年現代化給上海積累的「軟體」,是讓這個城市得以格外井然有序的運行,比那些剛剛學會蓋樓修路的地方顯得高大上的原因。

有其他答主說,上海的特點是市場經濟,我不太同意,真說有自由市場精神,恐怕還是深圳,以及廣東、福建這些華南省份,上海相比之下反而是「大政府」的,政府在城市經濟生活中發揮的作用非常明顯,而且國有企業也非常多。上海的文化,更像是德國和日本那種技術官僚的文化,最重視的是「秩序」、「規矩」和「專業性」這種文化其實對於國有還是私有,市場還是計劃並不是那麼挑剔,不管是公家還是私家,人們都自覺要拿該拿的錢,辦應辦的事。所以上海相比外地優勢最大的,反而是政府和國企的效率。在上海,即使在體制內工作,你基本上也不用擔心你的上司是昏庸無能的。在上海能做到一定的位置,基本上能夠說明一定的能力。而看到許許多多沒有背景的人靠個人能力和奮鬥都能夠成功,你就知道你也可以。

北京城市本身的資源其實一點不比上海差,不要被北京某些地方小縣城一樣的外表蒙蔽了。帝都藏龍卧虎,這裡不僅是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以及實際上的經濟中心(在中國這個半市場經濟國家,中央政府和央企的能力是很大的),全中國最牛逼的人、事、物也基本集中在北京,就開拓眼界,增長見識來說,恐怕沒有地方比北京更好。

但問題是,這些資源以「非自然」的方式集聚在北京,也多半會以「非自然」的方式被再次分配。如果你沒有關係,也沒有那種超於凡人的才華/魅力/運氣的話,四九城這些令人艷羨的資源絕大部分會永遠與你無緣。

所以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儘管北京很厲害,但上海是個更適於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研究生相比本科,更需要靠近自己打算長期發展的地方,如此方便實習和找工作,學校在當地的認可度和資源也更好些。再考慮到上海同等名氣的學校往往實際的學術水平、培養體系和管理制度要比北京先進很多,一般本身也是更好的選擇。

但如果要說「感覺」,那麼北京也會有上海沒有的優勢。也許是因為北京長期是多民族國家的國都,又位於華夏邊陲,與異質文化的互動遠比毗鄰江南的華夏核心的上海要多,移民來源也更豐富多樣,北京的文化和價值觀更多元,對「不一樣」的人的包容更多一些,「夢想」在這裡得到的嘲笑也更少些。此外,大部分北京人更熱心,對陌生人和初來乍到的同學、同事比較友善,也相對願意主動施以援手。剛到北京,雖然冬天比較寒冷,但內心會感覺比較溫暖。

你如果是喜歡先鋒藝術、地下音樂、小劇場,或者有某種小眾愛好但又希望能認識一撥兒年輕人來「大眾」地享受這種愛好的話,那麼大概全國沒有比北京能更讓你滿足的地方了。上海也有爵士樂,可有多少是本地人創作的呢?就像上海的發達程度是所有其他中國城市不能比的一樣,北京在精神文化層面的豐富性也不是任何其他中國城市能比的。

一個人是否「成功」,在上海大抵是可以猜想出一個公認的結論的,雖然社會提供了很多職業選擇,但評判標準不論職業似乎都只有一個,就好像人民公園相親角的告示每一張都可以大概換算成一個統一的分數一樣。但在北京卻不是。同樣一個人,放在互聯網圈,電影圈,獨立音樂圈,高校圈,金融圈,公務員圈,大概會有完全不同的評價。雖然北京的空氣很臟,但這股氛圍卻是每一個「不一樣」的人賴以生存的新鮮空氣。

再上升一點,用DnD的陣營體系來說,上海這座城市倡導的文化是「守序中立」的(在守序-混亂的維度偏向守序,在善良-邪惡的維度偏向中立,當然這幾個概念跟我們平常理解不完全一樣)。用上海人自己的說法,要「拎得清」。上海人最不願意去妨礙別人的利益,可也最不願意別人來妨礙自己的利益。上海人不要求自己或他人主動去「為善」,但所有人都必須要講規矩,在社會上遵守社會運行的準則,從業也要有敬業的精神。雖然你如果深入接觸上海人,就會發現一樣也有很多很有同情心的「善良」的人,當然也有比較自私的「邪惡」的人。但因為秩序維持的特別好,所以邪惡的人很難產生危害;而因為「中立」的價值觀深入人心,善良的人也不經常表現他的善良。外地人剛到上海的時候,多半會覺得上海有點冷漠,大概就是這個原因。

而北京呢?老北京倡導的文化大概是跟儒家傳統一致的「守序善良」,或者用北京話說,「有里有面兒」,現在似乎把「有里」都曲解成了得實利,但其實「有里有面兒」本來指的是一個人不管內心還是外在形象都是能讓人尊敬的。內心要「仁」,能同情和幫扶弱小,而行為上又有「義」,有大家氣派。典型的「守序善良」的人比如大宅門裡斯琴高娃演的白家二奶奶,金庸寫的幾個主流大俠形象,歐洲中世紀的聖騎士,或者冰火裡面的狼爸奈德斯塔克等等。這樣的人不但遵守規矩,還會主動捍衛規矩,懲惡揚善。在一個「守序善良」的社會,很多時候沒有成文的「規矩」,這些「人」就是「規矩」。

不過這套價值觀的問題是,這個由「善」或者說「仁」衍生出來的一系列規矩,秩序,也就是「禮」、「義」和「信」,實在是太過於複雜和博大精深,以至於實際上在傳統農業社會,只有少數教育最為發達的地方,比如北京,以蘇州為首的江南地區,才算是基本得以維持。而即便是北京,因為幾次革命都是首當其衝,這套規矩也只存續在少數本性善良又有家風傳承的人身上,不足以維護整個社會的運轉。規矩不成文卻靠人維繫,在轉型期的中國總是不那麼靠得住的。所以實際上北京像大部分中國城市一樣,規則不夠,可是社會裡自然還是有壞人,有些還有體制或關係的庇護,讓人噁心的事情還格外的多。

而且退一步說,即使「守序善良」的文化能夠壟斷一個社會,如果人們不是發自內心的理解和接受這些信條,培養出的偽君子,未必比真君子要少。好像魯迅筆下寫的滿紙的仁義道德,筆縫裡卻是「吃人」。而即使是真君子,有時候也會顯得有些過於「judgemental」,侵犯到個人的自由。

但另一方面,那種倡導善的文化總還是留了下來。一個北京人如果真的內心善良,他所受的社會教育是一定會鼓勵他去表現這個「善」的。而且北京人受這種「有里有面兒」文化的熏陶,也不太會像很多地方的人一樣因為害羞而不好意思去幫助人。

另外,也是因為北京集中了強大的舊秩序(這箇舊秩序既可以是傳統的儒家法理,也可以是49年以後形成的威權官僚統治),也集中了對強大舊秩序的反叛。北京採取「混亂」或者說「反叛」價值的人,似乎也比一般地方要多。不僅京城的搖滾樂隊多,北京人里玩搖滾樂的也多一些,不是沒有原因的。

相反,上海建立時完全是一個移民城市,這裡沒有什麼舊秩序,只有洋人帶來的新秩序。而且來的洋人以商人為主,並沒有把基督教那套幾乎同樣複雜的禮教帶到中國來,有基本的秩序能做生意和過日子就可以了。這套秩序在「善惡」的判斷維度上是中立的,所以比較簡單,也不需要你本性善良才能夠掌握。而也正因為簡單,這套秩序反而一直維護的比較好,所以一直到今天,上海都是中國最講規則和公平的城市。

回到題主的問題,雖然在誇獎上海之餘,也講了北京的很多好處,但我覺得上海應該比北京更適合題主。會喜歡北京的人,大概自己已經感覺到北京的好處,不管最終是否選擇北京,都沒必要來問別人對北京的感覺是什麼。山東大部分地方離北京並不比上海更近,也不存在因為離家近方便而選擇北京的理由。

不過題主已經在上海讀了幾年書,再選擇一個地方讀研,我覺得倒也未必不能去北京待兩年,如果家庭條件允許,在能折騰的時候,多折騰折騰總是好事,人到最後能如何「自我實現」,其實取決於一個人的見識。而已經熟悉上海,北京就是國內能長見識的最好的地方。哪怕最後還是要回到上海,可能北京的經歷,也會讓你更珍惜和喜愛在上海的生活。


職業選擇

北京:文化、藝術、教育、科研、IT、金融(管理)、創業、體制內、總部經濟、等等。
上海:貿易、物流、金融(執行)、零售、外資買辦 (這個詞是中性的)、總部經濟、等等。

做事風格

北京:面兒上很好但事兒不一定能辦了。處處都是潛規則,你需要長期體會。
上海:面兒上可能一般但事兒能辦很妥。處處都是規則,新來的很容易學會。

包容性

北京:目前全中國最具包容性的城市,沒有之一。
上海:對符合特定文化特徵的人群,包容性不錯。總體的包容性全國能排前五。
(圍繞一些評論的補充:沒有提深圳,是因為深圳談不上「包容」,因為「包容」是有關「本地人」對「外地人」的,是有關「本地文化」對「外地文化」的。深圳我很喜歡,但深圳的特殊性,使其談不上「本地/外地」。大家都是本地人,大家也都是外地人。等深圳建城過百年了,「深圳人」相對固化了,那時再衡量不遲。)

多元性

北京:目前中國在「國內多元化」尺度上最豐富的城市,同時「國際多元化」也還好。
上海:目前中國在「國際多元化」尺度上最豐富的城市,同時「國內多元化」也還好。

環境/氣候/空氣質量

北京:接近零分
上海:很難及格

美食

若上海說自己排全國第二,北京絕對不敢說自己是第一。

房價

北京:@#¥%%……@#%@#¥
上海:%……%#¥%@!#$%

總結:

北京:一個建立在 前現代化協作體系 下的 後現代化城市。 上海:一個建立在 現代化協作體系 下的 現代化城市。

北京:非典型現代化大都會。魅力點在於「反差」、「混搭」、「融合」、「荒誕」、「傾瀉」、「吞噬」...一言難盡。打個聽上去不能更荒誕的比方,北京的空氣若少了那「嚼勁」,或許反而魅力值會下降,哪怕我是如此地熱愛藍天。
上海:典型的現代化大都會,自然很有魅力。

北京:中國這片土地上野蠻生長出來的,長得亂糟糟,但濃濃的本土味。
上海:按照現成的模板學習來的,學得很不錯,但缺乏原創性和民族性。

北京:seemingly chaotic heterogeneity that grows and derives from within
上海:seemingly elegant homogeneity that copies and learns from without

目前中國最棒的兩個城市。而生活中認識的相當多真心有趣的姑娘小伙兒,對這兩城的態度幾乎都是「皆大愛」。我的感覺也是如此。

若我現在立刻回國,雖然我家在北京,但我應該會首選定居上海生活工作,圖的就是規範公平舒適省心。但非說情感,上海可以說是「很喜歡」,但北京確實是「愛」。說到底,北京是中國,上海只是上海。而真的走遍了世界,才知道世界上還有很多上海,但北京真心就只有那一個。


就我個人而言,比起上海,北京給人的「漂泊感」更強烈。這種漂泊感來自於路邊。


周末,當你走在北京的馬路邊,突然想去便利店買點吃的,環顧四周發現對面街邊就有一家,但是馬路太寬,中間還豎著一排欄杆,你找不到地下通道,天橋很遠,只能往路的另一邊繞,這一繞就是將近一公里。等你終於到了路口斑馬線旁,疾馳而過的汽車會讓你懷疑它們是會遵守交通規則,還是分分鐘把這個路口變成車禍現場。你安靜地等著,但是路口紅綠燈的變換規律讓你捉摸不透,紅燈的時間總是長到讓你以為燈壞了。你暫時轉移了目光,望向周圍路邊的人,一半的人都帶著白色的3M口罩,大多數人面無表情,小部分人眼睛彎著,你知道他們在笑,但是你看不到口罩之下他們咧開的嘴,於是他們的笑容無法感染到你。你終於跟著人群一起過馬路了,卻吃驚地發現紅燈依舊是紅燈,只不過闖的人多了,大家便不怕了。被人流截斷的車流里,傳出一陣陣急促而不耐煩的喇叭聲。你買完東西出來,又重複了一遍來時的過程,你看著漫天灰黃色的霧霾,恨恨地拿出口袋裡的口罩戴上,心裡賭氣地想:


「媽的,要不是為了這裡的資源,我才不要待在北京。」


但是在上海,當你走在南京西路上,走在淮海路上,走在法租界的烏魯木齊中路安福路上,你會感受到一種人與人之間交流的熱鬧,少有人戴著口罩,兩三結伴的人很多,他們都在說說笑笑,生氣吵架的也有,說話聲就這麼沒有阻隔地飄進了你的耳朵,你看得到每個人臉上完整的表情,和一些人開懷大笑時的牙齒。人行道上突然出現了一溜長隊,組成隊伍的是上海的大爺大媽們,偶爾參雜著幾個年輕人,他們正在排隊購買清明糰子,或者鮮肉月餅,你看著這龐大的陣勢,看著人們略顯焦急而抬頭朝前望的表情,不禁好奇起這兩樣東西究竟該有多麼好吃。馬路兩邊的法國梧桐是這座城市的大半氣質,街邊開著好幾家咖啡館,年輕的、穿著時髦的白人帥哥和少女坐在裡面外面,談笑風生,像美劇里的人們一樣不自禁地揮舞著誇張的手勢,陽光照在他們的臉上,每張臉都在閃閃發光。即使他們不曾看你一眼,你也依舊覺得十分美好。再往前走,路口有兩個賣花的商販,花兒都開得很好,商販卻在爭吵,粗俗的話語和嘹亮的嗓音引得咖啡館裡的老外回頭張望,但是爭吵是他們的,與你無關,陽光依舊好,你的心情也依舊燦爛。你走到靜安雕塑公園,走到徐匯濱江,大片小片的綠色草坪出現在你眼前,草坪上有帳篷,有野餐的桌布,有說說笑笑的好友,有慵懶依偎著的情侶,有溜著狗的夫妻,有追逐打鬧的小孩,平地上有玩著滑板的少年,小樹林里有色彩鮮艷的吊床,生活的氣息從這些人事物上飄蕩開來,濃得化不開。

令人滿意的是,這些景象總會按時出現在每個天氣晴好的上海周末,你不用擔心誰會爽約。就好像有人安排了一場巨大的巡演,並隨時歡迎你的加入。


北京的漂泊感還來自於路人們的穿著。這是一座對穿著打扮太不上心的城市,這種和城市的粗獷氣質渾然一體的土,很容易就把你同化。大家身上都散發著一種「吃飽穿暖努力工作」的務實和使命感,你不會想在出了三里屯之外的地方成為一隻惹人注目的花蝴蝶。但是在上海,只要你還不在太偏遠的地方,就隨處可見打扮入時一絲不苟的人們,這種「吃好穿好才能工作」的兼顧感也會很快把你同化,小資城市的勢利氣息縈繞在每個繁華商圈的街頭,鞭策著每一個和你一樣有上進心的人。


這大概就是北京和上海的不同。北京給人的是生存感,你時常感到自己是在為了最基本的生存而付出;上海給人的是競爭感,你總覺得自己在為更好的生活而奮鬥。前者多一分無奈,後者多一分勵志。選擇北京多是只為事業,選擇上海卻既為事業、又為生活。老北京土著的衚衕生活與你無關,你找不到路融進去也負擔不起,上海的公園和梧桐樹卻時刻向你敞開懷抱。來到北京打拚,你常常會覺得自己為了追求而放棄了一些東西,所以有時感到苦澀、感到迷茫、懷疑自己的選擇;但是在上海,你一邊在追求也一邊在享受,這座城市時常不經意地向你展開美好生活的藍圖,讓你為之拼搏並心甘情願。


如果北京對你而言的資源優勢不在,你也許毫不猶豫就打包離開;但若是你在上海遭遇了事業或愛情的不如意,這座城市卻會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把你留住。


上海呆了四年多,去北京玩大半個月的強答,談談表面上的感受:
1.便利店北京比上海少好多(我指的是那種連鎖的比如7-11以及全家,北京好像小的那種私人的便利店比較多)還有奶茶店!奶茶店!奶茶店!去北京玩兒的時候!除了三里屯五道口那邊多一點 好像真的很少啊,我這種奶茶癌啊!想起在上海讀大學的時候大學只是西門一個門外就有coco世界茶飲一點點等等五六家奶茶店了,走在街上也是想找奶茶店也是到處都是...在北京有一天想喝,打開大眾點評發現最近的一家還是在3km以外...北京真的挺少的啊!
2.人情味,北京人情味比起上海是真的濃,地鐵里的指揮的人會熱情提醒你這個那個,上海一般地鐵里沒有人,有廣播提醒你注意...問路也是,北京人很熱情,上海嘛就感覺各方面人情味缺那麼一點,但我在上海呆了四年可能習慣了,在北京第一次被那麼熱情問候嚇一跳
3.規則感。北京我呆的時間不長,不知道。上海是一個很有規則的城市,只要尊重規則遵守規則,就會得到相應的東西,不因為你是什麼人。辦事情的人可能一副臭臉,但是事情還是很快給你辦完,如果你遵守規則的話。想當年去辦個簽證我留了一個上午的時間,結果在上海二十分鐘辦完了...
4.上海比北京更精緻。就人來說在上海感覺女生,特別職場女性,都是衣服穿的好好的,妝化得很精緻得出門...商場超市裡絕不會出現穿著睡衣的大媽...(當然居民區的小超市我不知道..)北京我仔細觀察一下,好像沒有很重視這個...樓的話,包括地鐵站啊,商場啊都可以看出來,上海高樓大廈也很多,(可能北京三環以內不能修高樓?)而且上海奇形怪狀的高樓比較多,北京的就比較方方正正的...話說我特別喜歡陸家嘴那塊的高樓大廈給我的壓迫感,記得第一次坐車去上海,在高架橋上穿梭在高樓大廈之間,我tm激動地跳了起來...大城市的感覺hin濃厚啊
5.北京人文氣息比較厚重,上海就是真的很小資氣息,咖啡店啊很多,一個人可以干超級超級多想乾的事情,在北京我倒是逛完了著名的書店...然後...好像想去看什麼展...好了這條是我太蠢沒找到orz
6.北京街上人看起來不是很多...是因為路太寬了嘛?走路速度的話,上海路上,特別在地鐵站換乘的時候,簡直是在參加競走比賽...上海呆了幾年感覺自己走路越來越快了...在北京我總是不自覺發現我是走的最快的...

我總覺得,如果要用比喻的話,就好像是把一塊石頭扔進水裡,北京會有漣漪,上海就是悄無聲息。在上海無論你發生什麼,都很少會有人來看熱鬧什麼的,發生在你身上的事好像就像沒發生過一樣,北京的話應該就不是這樣吧,大家可能會比較熱心
所以作為一個不喜歡別人介入我的生活,熱愛精緻東西的奶茶癌患者,我還是很喜歡上海
然而無論怎麼說,代表中國的,一定一定還是北京啊


北京和上海之間差了八百多個全家


上海看其他地方全是鄉下

北京看其他地方全是基層


北京覺得上海特小氣,上海覺得北京特土氣!
北京覺得自己很大氣,上海覺得自己很洋氣!
北京覺得上海沒文化,上海覺得北京沒修養!
北京覺得自己是全國的中心,上海覺得自己是國家的前沿!
北京覺得上海是轄區,上海覺得北京是郊區!
北京覺得上海是穿睡衣的老娘們,上海覺得北京是光膀子的糙爺們!
北京覺得上海的男人像女人,上海覺得北京的男人是粗人!
北京看著上海男人就想起周立波,上海看著北京男人就想起郭德綱!(評論里很多人都說起郭德綱是天津人,這點確實。不過,從我們外地人看來,郭德綱好像是在北京發跡的,德雲社也是在北京。於是呢,總覺得郭德綱和北京的關係更近一點。所以,說起北京想起的郭德綱,並不意味著他一定是北京人。)
北京說:我們的男人才不是郭德綱,你沒看見中南海的酷爺們,還有出租司機的豪邁!
上海說:我們的男人才不是周立波,你沒看見姚明劉翔的一高一快,還有寒少的存在!
北京說,我們皇城根兒,天子腳下!
上海說,我們上海灘外,東方巴黎!
總之呢,北京和上海相愛相殺,互不順眼,一個愛面子,一個要里子,其實是兩口子。


從兩地居民說話的發音情況看,上海是舌尖上的中國,北京則是舌面上的中國


經常去北京和上海,尤其跑了北京馬拉松和上海馬拉松之後,對2個城市的了解又加深了一點點,從另外一個角度寫寫。

北京的賽道寬敞,視野開闊,沿途中有種莊嚴肅穆感覺,一會是天安門,一會是經過各個部委大院的,2013年的尿紅牆那些圖更是因為是在權利中心的皇城根下而被網友廣泛轉發。2013年北京馬拉松沒有霧霾,特別通透但是特別冷。2014年的北京馬拉松又是霧霾爆表。

上海的賽道沒有北京那麼寬敞,更多時候是在上海南京路這些商業中心跑著。道路不寬,兩側綠樹茵茵,旁邊都是外飾翻新過的小洋房。群眾的啦啦隊最大亮點是各個學校的西洋樂團。一路下來,各種小學中學的西洋樂團看到了不下五個。2016年當天上海的天氣也很是合適,沒有霧霾,空氣乾淨,溫度適中,讓人感覺神清氣爽。整個感覺就兩個字,洋氣!

因此答案就像樓上張金錄答案說的一樣,北京大氣,上海洋氣;北京皇城根兒,天子腳下,上海在上海灘外,東方巴黎。

平時走到北京,穿過廣場,或者金融街附近,看著周圍各種最高權力機構、部委大門,各種警察武警哨兵,總會有種莊嚴肅殺的感覺,而上海就是種舒適的感覺。


從文化區域來看:

  • 北京處於三北即華北、西北、東北交界要衝之地,是漢文化區和北方少民文化區的交匯之地(滿、蒙、回、漢,其中滿族已經式微);
  • 上海及其所在的東南沿海,其實是離少民文化區最遠的地區(中國少民主要分布在從東北到西南的邊疆地帶),是漢文化最為純粹的地區之一。但另一方面,這裡又是最靠近海洋,和西方文化接觸最多的區域,是東西文化的交匯點。

從文化層次來看:

  • 北京有三個維度,一是衚衕北京,即數百年來四九城裡老北京平民居住的古城北京,是古都文化和華北鄉土文化的結合體,主要分布在崇文、宣武;二是大院北京,即49年後我黨外省軍政大員進駐後,由黨政軍企學超級官僚體系構成的紅色北京,是北方文化和黨文化、軍旅文化的結合體,集中分布在東西城、海淀等;三是市場北京,即改革開放後自由市場經濟催生的,由寫字樓里外省知識青年構成的現代北京,更多體現當代都會文化,和西方接軌,主要分布在海淀、朝陽。北京的這三個文化維度彼此衝突但又共存共榮,使得北京具有更多多元化的氛圍。
  • 上海的文化維度要單一一些,早在近代就構成了由江南本地吳越文化和歐美西方文化融合後的海派文化,是為市民上海。49年後,上海從資本主義工商業城市轉型為社會主義工業城市,大型國企風頭無二,工人新村拔地而起,形成了工人階級的上海,是為工人上海。改革開放後,工人上海衰落,市民上海在新的歷史時期繼續復甦發展。和北京不同的是,儘管經過歷史變遷,但市民上海和工人上海依然有著密切聯繫,並且都以本地人和江浙移民為主,在文化上不呈現斷裂。

從城市肌理來看:

  • 北京是真真正正的「城」,有方正的城牆,最早是為軍事防禦而來,擔負著更多的軍事、政治等上層管理職能,當代城市結構呈現環形放射狀分布,體現出權力的層次感和等級感,許多街道橫平豎直且寬度極大。這種設計繼承於中國本土古典時期的帝制封建文化,同時也是49年後執政黨受到蘇聯文化影響,模仿蘇聯首都莫斯科的結果。從城市周邊地形來看,北京北望崇山峻岭的高山,南朝多水平坦的華北平原,既有悲壯豪邁的燕趙之氣也有安寧溫潤的農耕氣質,身處其間便有地處帝國上風上水超級中樞,俯瞰大好華夏河山全為我所掌控之感。
  • 上海是名副其實的「灘」,是因碼頭港口商貿而興,擔負更多經濟職能。主城由吳淞江和黃浦江交匯而成半個十字,分別成為最早城市的南北主軸和東西邊界。上海沒有城牆,而是以開放的碼頭姿態迎向世界,是名副其實的門戶。上海的道路結構均依照地形而建,細密綿雜曲徑通幽,和北京截然不同。從城市周邊地形來看,上海南北是長江和杭州灣,往西則是平坦無際,水網密布的的長江下游平原,既有江海的雄渾大氣也有水鄉的溫婉內斂,身處其間可覺進退自如靈活轉圜,東去海外西回故里,有種猛龍扎江任我翻騰遨遊之感。

從國外移民分布看:

  • 北京在近代受到西方文化影響不深,其時華北東西方文化的交匯之處是在天津。建國後,北京因執政黨影響受到蘇聯文化浸潤巨大,道路、街區和建築風格都顯示出蘇聯的痕迹。改革開放後,北京作為大國首都開始越來越受到西方人的關注,大量外企進駐,西人來京,至今在華歐美各國移民分布中,人數最多的還是北京,已經超越了上海。另外,北京包括整個渤海灣地區,韓國人也較多。
  • 上海在近代就是世界城市,匯聚了許多國家的移民,改革開放後,其勢頭漸漸被北京超過,但依然是歐美諸國最為青睞的城市。另外,從近代起,上海是日本人在華人數最多的城市,日本文化對上海也有著較多影響。

從舞台性質來看:

  • 上海在近代是中國名副其實的0線城市,是唯一的超級大都市,也是遠東唯一的世界城市,各國人士居住滬上,各種勢力盤根錯節,而又隨同20世紀初全國乃至全球風雲激蕩的政治局勢而形成暗流和波浪,是遠東的冒險之都、諜戰之都,是充滿魔力的罪惡之城。上海也是國家連接世界的政治中心,是南京政府的京畿之地,四一二清黨、兩次淞滬會戰、金圓券變革等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都發生在這裡。
  • 相比上海是中國近現代的中心舞台,北京作為當代首都,是共和國歷史的舞台。社會主義改造、反右、文革、改革開放、國企改革,所有重大決策和歷史轉折都在這裡展開。歷經毛時代、鄧時代等一系列重大政治格局變革,北京聚集了所有體制內外的政治勢力,從極左到極右都有團體,盤根錯節,暗流涌動。如果說上海的舞台,是因連接外部世界而展開,則北京的舞台是國家內部分裂整合鬥爭博弈的體現。

作為一個異鄉人 我在上海呆了很久很久
上海雖然是個國際大城市,但骨子裡的根基還是吳文化,吳文化是上海城市的靈魂,假如你是一個非北吳方言區的朋友,你的融入可能需要很長時間,對於氣候,人文,交往方式,飲食甚至上海話。

但我不會阿,上海在吳地的基礎上和西洋文明交融,但根基還是吳地的,其實有一點我覺得詫異的是,明明精明阿,世故阿,飲食口味阿,性格阿其實是吳語區共有的特徵,只是上海因為是個人口幾千萬的特大城市,把它表現的更明顯而已。可能是春晚小品太成功,都變成上海的特徵了。
如果你從北方來,你可能離家幾千里,吃不慣飲食,聽不懂上海話,一個人面對來去匆匆的路人獨自感受,盤算著你離鄉背井幾千里過來幹嘛?你很空虛,你很孤獨,你於是以在上海賺大錢麻痹自己,或者壓力太大一走了之,走之前還罵罵咧咧"什麼破地方,一點人情味都沒有「

但我呢?我白天上班,和同事們用滬語問安,工作,中午一起相約去新開的餐館。有時加班同事的媽把她的小女兒帶來辦公室等她下班。小傢伙會熟捻地用上海話叫我舅舅。下班後打電話給死黨一起約去健身房,路上討論著出來吃舒蔡記還是大壺春,每一個俏皮話和俚語都瞭然於心,偶爾空閑聊天,他們的習俗,禁忌,生活習慣,甚至哪年哪月颱風登陸,我都找得到附和的話題,一起討論小時候吃的零食,看的動畫片,逛過的百貨公司。每天都有歡聲笑語。

因為這些,所以,上海對我來說,並不僅僅是有些答主以為的:」人和人之間只有冷漠距離的,用金錢衡量一切的城市「,反之,它有友誼,事業,愛情和生活中的快活味,就像我熟悉著颱風將至的天氣一樣,熟悉著這個城市瀰漫的生活的幸福味道。

文化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它導致了你的融入一個異鄉的成本和你的期望回報值,我的家鄉離開上海60公里,從小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的信號就強盛的讓本地電視台信號都受到干擾(那時候還是無線),一打開收音機,上海廣播電台各大頻道在竊竊私語,父母每年都帶我來上海玩,西郊公園,大世界,中山公園夜公園。。。。上海話?把家鄉話變變音調就可以了,地域的相近文化的相通使我很輕鬆地在這裡紮根,至不濟,還可以坐二個小時的車回家哭訴一番繼續打拚。

但是,我不是沒有體會過那種身處異鄉的小小艱辛,比如當年對外地戶口找工作的的種種限制,當年夜裡查暫住證等等,我的尷尬在於在這個城市自在生活,甚至在我以為我和本地居民已經一樣時,某種場合身份證一亮,明明之前用滬語交流的無比自然,對方忽然換成普通話作答(比如銀行窗口),感覺就像照妖鏡下現原型了:小樣的,現原型了吧。又把我打回現實,這裡還是異鄉。

但是我看到這個城市巨大的改變,市民變得更友善了,各種外地人工作的限制也沒有了,上海的市政部門可以有條件地提供護照等公共服務了,但是這做城市也變得更擁擠了,各種南腔北調的人來了走了,我看上海市民也認命了。

上海有一點很可貴,不管你是像我一樣因為離家太近把異鄉當家鄉一樣愛,還是舉目茫然只想在這裡撈一票走人,或者立志賺大錢,上海都這麼清冷自在地看著你,即不笑臉相迎,也不橫眉冷對,混的好和查全憑你自己本身,混的不好,嚎幾嗓上海排外空氣污染飲食奇怪人情冷漠所以我廢,上海還是不亢不卑,任人評說。

北京我去過很多次,它的人情世故,老北京腔,方方正正的建築,寬闊的馬路,甚至飲食都呈現出了一個北方中國的極致,北方人在上海遇到怎麼樣的文化中途,我對北京的感覺和你們對上海一樣,甚至也包括乾冷的氣候也給了我一個下馬威,第一次來北京出差,想著離家1240公里,從來沒有離家這麼遠 我感覺快要哭了。在上海不一樣,我清楚地知道家鄉就在60公里外注視著我,支持著我,給我力量和雙休日回去父母膝下撒嬌的幸福,而一個離家一千公里,到處都是捲舌音的異鄉,我吃不慣住不慣,我舉目無親沒有安全感。唯一慶幸的是普通話是中國通用語,雖然帶著京腔。這裡是首都,但我清楚地知道它永遠是異鄉,因為我不可能擁有那些老北京的記憶,對每一個典故瞭然於心。

所以,一個城市是不是值得你去生活,哪個比哪個好,真的要看你願意付出的融入代價,融入是為了你不要變成和這個城市氣質格格不入的人,讓你和這個城市共榮共生,並視為你喜愛生活的重要理由之一,如果不那樣,能支持你在一個異鄉生活下去的,大概真的就想很多答主說的 我要找個能打拚的(言下之意就是要賺錢)的地方。

生活除了賺錢,還有很多樂趣,有友情,愛情,親情,自我實現和被人認同的需求,我真不希望,能賺大錢成為大家考慮前往一個城市的唯一理由,金錢雖然很重要,但純粹的金錢關係很容易讓人沮喪挫敗甚至激情犯罪,當然,更重要的是希望我們的國家每一個公民都不必遠行就能在自己的家鄉幸福地生活


我生在上海,十二歲搬到北京生活,上海話和北京話都如母語,泡北方妞時我會自稱北京人,撩南方妹時我會講自己是上海人。這世上可能沒人比我更有資格對這兩個城市評頭論足。

就讓我先從女人說起。

如果用兩個字概括上海女人,那就是假而精,北京女人則是真而糙。

無論假精還是真糙,都是不帶褒貶的。能把假和精表現好的女人,會讓人覺得沉靜,內斂,精緻,懂生活,表現不好的話就是做作,拜金,裝丫挺。真和糙表現得好是率性,坦誠,瀟洒,表現不好就成了粗俗,沒涵養。所以可見,討人喜歡的女孩子無論在哪裡長大都是可愛的。

我一直不很贊同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話,一個人若生來好氣質,就算不讀書也會因為天真而討人喜歡,天生氣質不佳的,讀再多詩書也只會讓人覺得賣弄,掉書袋。文化之於氣質就像《倚天屠龍記》里的七傷拳,武功高強之人練了不但不傷,反而延年益壽,功底薄弱的練了只能傷到自己。

北京和上海都生產出了不少美女,我覺得高圓圓和徐靜蕾都是很好演繹了真和糙的北京女人,看過她們說話都會喜歡她們。趙小姐和我的前女友都是把假而精發揮到極致的上海女人。

寫到這裡,我忽然發現個有趣現象,那就是北京的陰盛陽衰和上海的陽盛陰衰。這些年出名的北京人似乎都是美女,前文已經舉了兩個,沒提的還有章子怡,楊冪等。而上海更不用說,接連出了姚明,劉翔,韓寒,胡歌,徐崢等響噹噹的人物,同級別的女性卻幾乎沒有,搞得我寫文章舉例子還要親友團上陣。

俗話說南方的妹子北方的漢子,看來俗話也經常說錯。

無論是假精還是真糙,都離不開培育他們的土壤。

如果用兩個字來形容上海的話,那也是假而精。上海的假和精源自她身上的法國DNA,我曾經到過胡志明市,在那裡每個上海人都會有Deja vu的感覺,彷彿穿越回了童年的上海,我瞬間就明白了原因,南越當年被法國佬統治,作為南越的中心,胡志明市和上海一樣有著法國DNA。

上海的氣質浮現在法租界無處不在的梧桐葉子上,擺放在日式便利店乾淨整潔的零食架邊,蘊含於每家不連鎖咖啡廳的咖啡豆里,最後匯聚成了春餐廳,海金滋的每一道本幫菜。

養活了這麼多真性情女漢子的北京,自然也是又真又糙的。北京的氣質比上海多出一分大氣,在北京也有很多像上海那樣的精緻小店,如藏三味和醉麻辣,味道絲毫不遜上海。與上海的小店多為海派不同,北京的小店們匯聚了五湖四海的風味。

北京有些地方和上海一樣精,上海卻怎麼也糙不起來。

新天地和三里屯就是彼此的鏡像,新天地精緻到了極點,散步都能散出愉悅感,而三里屯從名字開始就糙的可以,不過這裡真的很有趣,能幹的事情比新天地多得多,既有偷搶拐騙也有優衣庫。

文到此處,這兩個城市的形象浮現在了我眼前,上海是一個務實的商人,性格陽光,注重打扮也很懂生活,工作之餘愛喝咖啡。北京是一個浪漫的藝術家,氣質頹廢,不修邊幅,愛結交各地的朋友,沒事就喜歡拉著他們一起喝大酒。

一百年前,上海把北京遠遠甩在身後,一同被拋離的還有亞洲所有城市。二十年前,上海開始重新煥發光彩,卻有點追不上北京了。

我曾聽人說,在美國搞學術就去波士頓,拍片去洛杉磯,做金融去紐約,從政去華盛頓,而今天的中國,所有一切都在北京,上海雖有金融中心的盛名,但作為金融從業者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金融街的影響力要遠高於陸家嘴。

北京現在像一統天下的皇帝,而上海則是個偏居一隅的王。

正如長安和揚州。

好在他倆都不在乎。

更多精彩盡在我的公眾號「Ben船長」(ID:hungryformore)

關注後回復「7」即可得到我的微信號~


我是北京人,在我人生中的前十六年,我一直覺得北京對我來說是最舒適的城市了。

直到我偶然去了一趟上海,我才發現,我還真的是生錯了地方。

從食物的角度來講,北京這邊的菜肴大多以咸香為主,其他的甜、酸、辣等一系列為輔(大概是這樣的,實際上我也搞不太清,因為吸納了各地的特色,又隨時代發展不斷改變。。)然後上海那邊,也許是以甜為主的吧,畢竟我在大街上買個大包子都是甜的。

從文化的角度講,北京的歷史文化相當悠久無須贅述,但是給我的感覺就是,近年來北京的發展太快了,幾乎在幾個中心城區中的有那麼一點兒文化底蘊的地方都被商業化了,逛起來都沒什麼感覺了。老一輩人口中的「老北京」也漸漸消逝了,這是北京比較讓我失望的一個地方,它在飛速的發展過程中,既不停地獲取與完善,也在不停地遺失與放棄。上海給我的感覺是,它同樣在發展在更新,但是好像它本來擁有的東西,彷彿從未消失,或是說消失的很少,而且這座城市在近現代中國一直處於一個中心位置,外來文化的流入給予了它更多的元素,它是多種文化元素共同發展,相互吸收融合,同時又各自保留各自的容貌,使整座城市呈現一種斑斕的景象,甚是稱心。

從人的角度說一下,北京人性格豪爽痛快又直接了當,熱情的讓我有些害羞?(? ???ω??? ?)?,但我又是一個閑靜少言的人,太熱情讓我覺得超級彆扭。。上海人似乎就沒有那麼的熱情吧,也許是我見得人不夠多?他們好像也比較尊重個人的空間,尊重個人的意願,我記得那天我在南京路上,一個不知道是推銷啥的讓我去領東西,跟我說了一通之後,看我有點不願意,對我說了一句「沒關係,你要是不願意我不會強迫你的。」北京這邊絕對是一邊說一邊扯著你去領。。。反正我是被扯過好幾次了。

從城市的角度說一哈,北京這個城市的發展和規劃總讓我感覺很奇怪,上海就很舒服,我也說不出為啥,但我感覺就是這樣的。

最後再說一句!在上海書城真的幾乎是可以買到任何想要的書!這一點太棒嚕!

非常想念我在田子坊第一次吃的那個甜豆花。。

總而言之,我相當相當喜歡上海,甚至有以後過去那邊生活的打算,但那裡總歸不是我的故鄉,不是出生和長大的地方,不是我的家,即使我足夠喜歡流浪和漂泊,離家久了,我也會想念。


許紀霖:北京上海 好一出中國的「雙城記」

在華師大學習時曾旁聽過許紀霖教授的課和講座,實受益匪淺。許先生是專攻中國古代思想史特別是知識分子研究的學界大咖,在文化觀察方面可以說是有自己獨到且深入的研究,我對本文里許先生關於兩城的比較分析深表認同,特別是他對北京上海在文化差異和定位上的解讀,真可謂入木三分、鞭辟入裡,非常值得一讀。

————————

在世界上凡是幅員比較遼闊或者文化比較豐富的國家,它通常都有兩個中心,美國有紐約和洛杉磯,俄國有莫斯科和彼得堡,德國有柏林和法蘭克福,英國有倫敦和愛丁堡,澳大利亞有悉尼和墨爾本,日本有東京和京都。

  中國則是上海和北京,這兩個城市也代表了中國的南北文化,互為他者。

1.政治中心和社會中心

  北京作為一個政治中心,其發達的不是地方政治,而是帝國政治或國家政治。因為在天子腳下,地方即國家,國家也是地方,籠罩在國家權力的直接控制之下。

  晚清以後的北京也形成了地方社會,這些地方社會是由士紳和商人所組成的,但是在近代北京,並沒有像近代上海那樣強大的地方自治勢力。

  上海就不一樣,從晚清開始,作為一個通商口岸城市,其政治權力一直處於多元化的狀態,無論英美、法國、日本,還是清廷、北洋,都不能獨家控制這個東方第一大都會。

  在中國凡是有權力處於多元、權力的競爭空隙之中,反而會給地方社會一種崛起的空間。上海的地方自治一開始就是在這種夾縫當中生長起來的。

  弔詭的是,清末開始的地方自治,是與國家權力的擴張同時發生的。因為貿易、經濟、金融的中心都集中在上海,上海的地方自治背後有一個相對強大的資產階級支撐。

  這股力量的慾望和力量不是來自自上而下的國家權力——來自上面的權力可以賦予你,也可以隨時收回,上海的地方自治來自於從城市本身生長出來的經濟力和文化力,於是就具有持久的衝擊力和爆發力。近代上海能夠成為中國社會的文化中心,絕不是偶然的。

  這個城市的資產階級也好,文化精英也好,對他們來說,上海就是他們存在的家,他們主宰城市的地方事務,也藉助城市的實力,多次挑戰中央,於是上海就成為北京之外的第二個政治中心。

  1900年,當慈禧太后對八國聯軍宣戰,竟然以上海為中心出現了「東南互保」。國家在對外宣戰,地方卻與「敵國」議和。辛亥革命發生,南北對峙,又是在上海進行南北和談,最後,正如馬勇教授所說:「民國不是打出來的,是談出來的。」這個談出來的地方,就是上海。

  再看五四。五四學生運動爆發在北京,當時北洋政府很強硬,學生上街一個抓一個。到了6月3日,上海資產階級和文化精英聯手發動罷工、罷課、罷市,這一下震撼了世界輿論,北京政府最後只能屈服,釋放學生,罷免三名「賣國」官員,不敢在巴黎和會上簽字。

  五四運動發生在北京,但結束於上海,由北京的學生髮動,最後由上海的市民階級跟進,取得勝利。1935年的一二九運動也是這樣,最早在北京由學生髮起,席捲全國後,上海各界跟進,成立了各種救國會,把一個原來單純的學生運動擴大為全民的運動。

  這兩個城市,北京發達的是以知識分子為中心的公共領域,上海是市民社會的大本營,以資產階級為核心。所以近代中國的歷史當中,幾次大的運動都是北京先發動,然後在上海燎原,最後獲勝。

  近代的上海,作為社會中心和經濟中心,藉助地方的市民社會和城市空間,在清末民初中國的政治當中,扮演了第二政治中心的角色。

2.帝都與魔都

  在近代中國,中國最好的國立大學和教會大學,大部分在北京。北京是中國無可挑戰的學術中心,到今天還是這樣。作為學術中心,北京知識分子的主體,主要在大學。

  這些學者專家都是一些國家精英,他們繼承了帝國士大夫的傳統,他們的關懷除了專業興趣以外,主要是國家與天下大事,而與地方事務沒有什麼關係。

  民國時期的北京知識分子,通常是和京城的地方社會絕緣的,與我前面提到的北京那些商人、士紳幾乎沒什麼直接交往。他們聯繫多的是一張報紙,就是天津的《大公報》。《大公報》在言論方面之所以有影響,主要藉助於京城的知識分子。

  《大公報》有兩個很著名的副刊,一個星期論文,主要由胡適所代表的自由派知識分子所掌握;另外一個是著名的文藝副刊,主要由林徽因的太太客廳為核心的京派作家所掌握。這兩個副刊形成了哈貝馬斯所說的輿論的公共空間:文學的公共領域和政治的公共領域。

  這些北京的文化人,對這個城市充滿了一種故鄉般的柔情。京派的知識分子曾經也一度生活在上海。20年代末,胡適、徐志摩、聞一多、梁實秋都在上海生活過,但他們不喜歡上海,覺得上海商業氣太重,始終有疏離感,30年代以後他們都回到了北京。

  這些南方知識分子雖然不會說北京話,但在北京仍然感覺自己是這個城市的主人,反而把真正的北京人——那些老北京——視為他者。

  對上海的文化精英來說就不一樣了。上海是什麼?上海既不是家也不是國,上海就是一座城,一座有自身機理、血脈和靈魂的城市。

  民國時期的上海文化精英與京城不太一樣,主要不是大學教授、專家學者,而是由兩撥人組成,一撥是出版商、報業大王、記者、編輯、民間教育者,另外一撥人是自由撰稿人為主體的流浪文人。

  他們雖然氣質上不一樣,一個是布爾喬亞,一個是波希米亞,但是他們之間並沒有絕對的界限,彼此是流動的,而且共享了同一個城市的文化。

  比如申報老闆史量才,他既是銀行家又是報業大王。另外一撥波希米亞式的流浪文人,來自全國各地,就像許鞍華導演的《黃金年代》中的蕭紅、蕭軍一樣。在上海以自由寫作賣稿為生。

  這些人看起來對資本主義充滿仇恨和批判,但他們的生存處境又離不開這樣一個高度資本主義化的文化市場,因此這兩部分上海文化人看起來涇渭分明,其實並沒有不可跨越的鴻溝。

  上海這個城市有一個外號,叫做魔都。魔都的魔力在哪裡?你可以說它是資本主義,也可以說它代表了近代文明。不管怎麼說,魔都上海在文化上像一個大熔爐,把來自於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新移民統統熔化其間,讓生活在這個城市的文化人(包括反抗者)都對自己產生一種不可抗拒的魔力感,產生一種城市認同。

  不管是喜歡還是不喜歡,最後他們的生存方式都無法遊離資本主義化的生產秩序和生活秩序。北京是帝都,上海是魔都,中國的雙城記,就是如此精彩。

3.二元社會與一元社會

  我多年對北京和上海兩個城市的觀察,發現北京是一個二元社會,而上海是個一元社會。如何理解呢?

  大家知道,1949年以後的北京有大院文化與衚衕文化之分。大院文化裡面居住的,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單位人,他們在政府機構、文化事業單位工作,屬於京城的上位階層,但大都不是北京人,確切地說,這是一批首都人,而不能算北京人。

  真正的北京人住在衚衕里,大多數處於北京城的底層,是藍領階層。

  這兩個階層,一個是首都人,一個是北京人,無論文化、語言,還是生活習性和風俗習慣,都涇渭分明,有某種無法跨越的鴻溝。

  到北京人的家裡去,進了門,不用問主人的情況,看他家裡的布置、環境氛圍,大致可以判斷主人屬於什麼階層,是北京人還是首都人。

  但這種判斷方法運用到上海來,就不靈了。上海社會各階層雖然在收入、身份上差距很大,但基本共享同一個文化,那就是市民階層的文化。

  過去的上海有工人家庭和知識分子家庭,這是兩個不同層次的社會階層。但你進入一個家庭,有時候很難判斷主人究竟屬於哪個階層。上海的文化人家庭,也是井井有條,帶有一種濃郁的市井氣。跑到工人家庭里看,客廳里竟然也放著一整套大不列顛百科全書。

  上海在文化上是個一元的社會,精英階層和市民階層在身份上是流動的,但是在文化上是整個的,屬於都市的有文化追求的市民階層。文化人有市民氣,市民階層有小資氣。

4.中國文化之都與世界主義都會

  北京作為具有800多年歷史的古都,充滿著濃郁的中國風。這幾年北京變得洋氣,鳥巢、水立方,西洋的後現代風格,也自成格局。但北京的建築最失敗的也是所謂的中西合璧。

  相比之下,上海無論從城市風貌還是市民趣味上,都被認為很洋氣,不「中國」。這也不奇怪,上海1843年開埠,這個城市本身就是全球化的產物,沒有全球化,就沒有上海。

  上海在全球化過程中誕生和發展,她在全球化浪潮當中只有獲取,沒有失落。這是上海與其他許多開放性城市不同的地方。

  上海是一座兼容並包的城市,像紐約一樣,是世界主義的大都會。在近代中國,西洋文化最早是到廣州,但廣州在區域上屬於嶺南文化,與西洋文化衝突比較大,所以一直到今天,廣州依然是一座充滿南國情調的中國城市,而非世界主義都會。

  但上海在地域上屬於江南文化,江南文化的理性主義和浪漫主義傳統,恰巧與歐洲文化中基督新教的資本主義精神和天主教的藝術情調一一對得上,產生了親和性。

  不僅如此,世界文化中的其他重要流派:俄羅斯文化、猶太教文化、日本的東洋文化等等也曾經深刻地影響了上海的都市文化,上海文化顯現出世界主義的雜多風格,與北京的中國風形成鮮明的對比。

5.北京創造力強於上海

  民國時期的北京文化是一元的,上海文化是多元的,但今天似乎倒了過來。昨天我去了東城區的南鑼鼓巷,看了以後很有感慨。它有點像上海的田子坊,但感覺很不一樣。從上海人的眼光來看,南鑼鼓巷很亂,甚至有點臟,但文化上繽紛多彩。

  上海比北京文明,但不及北京有文化。有一年,我請哈佛大學的李歐梵教授到華東師範大學演講,有同學問他,您對北京印象如何?李歐梵脫口而出:「北京?北京是一個有文化的大村莊。」

  如果村莊不帶貶義的話,北京的確更像村莊,而且還是帶複數的無數個村莊。大量的北漂族懷著夢想湧進北京,北京願意容納他們,無論是海歸、土豪,還是屌絲、流浪藝術家。

今天的北京在文化上充滿競爭和活力,一個個山頭、一個個村莊到處林立,風格多元,競相鬥艷。從上海人的角度來看,這些村莊似乎都有點「老土」,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今天北京的文化創造力要比上海強多了。

  民國時候的上海,也是一個吸納五湖四海精英的大都會,造就了海上舊夢的輝煌。但是1949年以後,上海成為計劃經濟的大本營,人才流動處於半封閉狀態,上海變成上海人的上海,文化上越來越一元化。雖然這二十年又重新開放,但文化上的自我凝固化趨勢並沒有得到根本性扭轉。

  有一個形容上海的詞叫海納百川,一般人理解的都是這個詞的表層,以為上海文化海納百川,有容為大,吸引了全中國、全世界各種不同的文化。

  但按照我的解釋,海納百川還有另外一層意思,上海的城市文化有一種極強的同化能力,不管你是什麼樣的江、什麼樣的河,一來到上海,統統被上海同化,形成單一的海派文化。

  過去美國也自稱是大熔爐,同化一切外來文化,後來受到了批評,所以今天的美國不能再自稱大熔爐,那是政治不正確,美國文化變成文化多元主義,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北京文化今天有點像美國,很包容,很多元。

到了21世紀,一個城市的未來取決於創新能力。但上海的創新能力,不要說與北京有距離,甚至都不如深圳和杭州。因此今年上海提出要建立創新中心,但在我看來,上海搞創新中心的最重要阻力不在於政策,而是文化。

  因為海派文化只欣賞高大上,而鄙視屌絲。但真正的創新往往來自於屌絲階層,十個野心勃勃的屌絲,九個失敗了,一個成功了,就是了不起的創新。上海自以為高大上,以文明自居,整個城市非常規範、整齊劃一,反而缺乏一種真正的創新能力。

  北京看起來有點亂,但反而有更多的突破和創新空間。適度的混亂才有創新,過度的規範只能守成。我發現,無論是高大上的海歸,還是國內的屌絲,凡是想過太平日子的規矩人都想去上海,而喜歡折騰的不安分人都想來北京,於是上海變得越來越規矩,這又使得海派文化越來越單一,缺乏多元和生命的原創力。

  海派文化的特點是什麼?沒有特點成為了海派文化的特點。面貌模糊,看上去很美,卻又似曾相識。前不久引起輿論很大轟動的復旦110周年校慶宣傳片涉嫌抄襲案,其實背後很能看出海派文化的危機所在。

今天的海派文化,學習能力、模仿能力很強,而且模仿的都是國外最高大上的。什麼時尚的元素都具備了,用了洋人的理念、框架和表現方式,再加上中國的素材,唯獨缺乏的,是自己的獨家創意。

  北京和上海,一北一南,帝都和魔都都有自己的輝煌,有自己的驕傲,也有自己的毛病。中國文化之所以強大,乃是其內部文化的豐富性和多元性。有東西文化的差異,也有南北文化的不同。

  內在的豐富性和差異性,既衝突,又互補。中國有此「雙城」,何其幸運,只是我們對此研究太少,認識不足,我希望這次「雙城記」研討會是一次開始,以後成為京滬兩地學者和文化人交流和對話的固化空間,以北京的視野看上海,以上海的目光觀北京,互為他者,彼此競爭,又相互提攜,比翼齊飛。


在北京,你得不入流才能入流;在上海,你得入流才能入流。


同樣是外地男青年。

如果你家有餘財,學歷不錯。
只想做一個喝咖啡的小資。
那你最好來上海。

如果你只是一個住出租屋的屌絲。
時而胸懷大志,時而悲憤不已。
總是想找了風投,白手起家。
那你最好來北京。


在北京學習工作過十年
在上海工作過半年

北京崇尚的人際關係是一個電話我幫你擺平 上海則崇尚的是除非萬不得已絕不麻煩別人

相比之下 北京更崇尚背景 雲集了更多的高學歷人才 雖然他們其中一部分人在職場上的表現並不如一個專科畢業一年的孩子
而上海更看重能力 這座城市絕對不乏高中畢業但業務極強的高層領導

上海相較之北京有著更好的公共秩序 而曾經卻有一個上海朋友對北京公交車上青年人自發讓座行為之普遍感到驚訝

形同虛設的地鐵安全檢查在北京被徹底貫徹執行 而在上海則得到了市民的自發抵制

北京有著全國展藏數量最多的博物館群 而上海的展覽環境則布置的用心的多

而共同特質則在於 本土飲食文化均在兩城佔有重要席位 且均有不少讓其它地區人民所難以接受的吃食 比如豆汁鹵煮 比如泡飯咸漿

北京衚衕大媽會因為你誇獎她的花種的漂亮而抓一大把花籽給你還不停的給你交代種法 上海弄堂阿姨也會因為你誇獎她做的紅燒肉好吃而悄悄的透露給你她的獨家鹽糖比例


利益相關:江蘇人,北京讀書7年,畢業後在上海工作居住了12年多。是少數可以客觀看待這個問題的人。

讀書是在國內最好的大學。若是本科畢業工作,我肯定是要變成新北京人了,但讀完了研究生在北京呆了7年了,想換個城市,最終來了上海。

毫無疑問,上海離老家更近(老家離北京的直線距離是離上海直線距離的差不多5倍)。我曾說過,假如中國像戰國時代那樣被分為六七個國家,老家恐怕不會跟北京劃為一個國。而上海與家鄉則同屬長江三角洲,加上當時對於「沿海」、「長江」、「海岸中點」、「長江入海口」等地理概念著了魔,所以就下決心定居上海。

北京,恐怕是國內最多元化的城市了。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在北京找到同道。北京,聚集了國內幾乎每個行業最頂尖的人才。北京,也是一個除了日常俗世生活之外還可以有那麼些理想的城市。北京有著遍地的古迹、公園、大學和博物館,對於文化人士而言這是巨大優勢。此外,還有很多只有在首都才能見到的東西,各種中央政府機構和國企總部。國家、民族、真理、歷史、政治、興衰……,這些辭彙在北京更容易聽到。北京這座城市的視野,最為寬廣,也最有深度。然而,北京並非是建立在空中的首都,北京也離不開其所處的地理區域和周邊人民。北京周邊的經濟和文化發展相對落後,平均人口素質相對較低,這就拉低了北京的底線。

上海,其實是一個平民化的城市。相比北京,居住在上海的人更加關心身邊的人和事。上海人的野心或格局也沒那麼大,不是什麼都要提到全國。但上海人可以把自己打點的很好。上海所處的長三角是近千年來中國最為進化的區域,區域人口的平均素質或智力都首屈一指。上海人的優越感多建立於此基礎。入籍上海的外來移民也多來自長三角區域,所以上海的基礎人口素質要優於北京,這也反映在城市的基本面貌、生活習慣、飲食等諸多方面。在很多問題上,要論平均,上海可能高過北京一頭;但要比高端,北京則勝上海三分。上海因為全是平原,且歷史遺迹不多,所以周末可玩的地方較少。上海歷史上地位並不高,(不算遠郊的松江的話)長期是一個縣城,所以恐怕並不能滿足一些有著強烈精神訴求的文化人士。

北京的本質特徵是「位於中央大平原最北端的中國首都」。北京的根本優勢是政治優勢。
上海的本質特徵是「位於中國最大河流入海口、南北海岸線中點的巨型平原城市」。上海的根本優勢是地理及腹地優勢。

如果你是熱愛生活的人,或許上海更適合你;如果你是一個注重精神和理想的人,那麼北京可能更適合你。


我是天津人,北京上了四年學,女朋友是上海人。
我只是一個學生,所以只談個人體會。

北京是當之無愧的高大上。作為文化中心,許多音樂會、藝術展都選在北京舉辦。
許多經常上中央電視台的專家教授,不一定哪天你就在學校食堂里看見他。
在這種周圍都是高人的環境下,總會時不時有一種自己也是其中一員的錯覺,這種錯覺讓人陶醉,不願抽身。
但後來我發現,這種高大上和我沒有關係。
北京高大上,充滿無限機遇,你為它熱血沸騰,日夜奮鬥;
但我想在和每個北京人一同建設首都的時候,首都也能把我當做自己人。
然而沒有戶口,你就不算是北京人。你永遠都在為這個城市打工。
我覺得我在這個城市生不下根。我沒辦法讓自己未來的子女享受到北京優質的教育資源。
而且沒有人知道北京戶口應該怎麼獲得:你有沒有北京戶口,完全取決於畢業後第一家工作單位里有沒有戶口指標。如果你找不到這樣的單位,對不起,你很難當上北京人。
一想到如果在北京發展,到後來娶了妻生了子,還是要送子女回天津上學,我就有一種無力感:既然如此,何必折騰呢?反正現在京津城際頻次有如公交車一般,有事就去一趟,沒事在家歇著,還守著父母,多好。

但是上海說了,如果你想拿上海戶口,需要1234567。
明碼標價,童叟無欺。標準高低不論,起碼讓人有個盼頭。
而且我覺得上海是一個更有活力的城市。每當國家想要做一些新嘗試,上海經常是試驗田。
上海的積分制戶口制度實行了幾年,北京前一段時間也跟著改;我還特意關注了一下,結果發現改得不倫不類,依舊和以前一樣諱莫如深。
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套路。

北京像熒幕上的明星,粉絲無數,但沒人知道她喜歡啥,也沒人知道怎麼和她混熟;
上海則更像樸實的小姑娘,不和你說謊,也不讓你徒勞,第一次見面就說好標準和期望,這樣就算被發了卡,也是死得明白。

誰願意總當備胎呢?


作為一個在北京混了十年的北漂,剛剛結束了一年多的滬漂,又搬回北京,應該是算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了。總覺得城市無好壞,重要的是你遇到的人和事兒。


北京包容豁達,上海清冷公平

算是一個離家十多年在外地生活,至今也不知道今後會在何處的外來務工人員,最直觀的感受。


包容豁達的北京城

有人說北京有什麼好?交通堵,天天霾,也沒什麼好吃的,要說感覺這事兒,還真不是一件件比物質條件,跟找對象一個道理!你說對不對?

北京給人的感覺就是那種大氣的包容,就像一個直爽的北方漢子,雖然糙了點兒,但心眼實在人又好。曾經有個朋友形容北京的包容:在北京什麼樣的人都有,賺多少錢都能活,路邊一個煎餅果子雞蛋灌餅就能裹腹,各個駐京辦都能吃到家鄉的味道。

就拿住了好多年的三里屯舉栗子,你看光這屯的名字就夠糙的,一條街外還是精緻洋氣的太古里,後面一條小馬路就是多年的破老樓小臟店,晚上酒吧街全是勸姑娘小伙進店的東北大姐和小伙,一個個跟你家親戚似的。可以在三里屯找到一家高逼格的酒吧開瓶酒,下樓也可以在一煎餅果子攤來個夜宵麻辣燙什麼的。再走兩步到了一家大使館看到兵哥哥了,也可能穿過一條小巷看到兩個老黑問你要不要葉子。

可就是這樣嘈雜的環境,我在那裡住了那麼久,從來沒有覺得不安全感。反而更愛清晨的使館區,深秋滿是黃葉的酒吧街。跟樓下小賣鋪的老闆成了朋友,沒事兒一起團結湖吃個牛肉丸,跟門衛大爺沒事兒扯扯家常。

北京交到的朋友,即使是好久好久不聯繫,打個電話也不覺得陌生,這種感覺在上海我從來沒有過。北京就像是你可以在粗沙子中淘出來一粒金子的溫暖小喜悅。

清冷公平的夜上海

上海有什麼不好?好像也說不出來什麼不好,要比生活便利性,上海很多地方做的比北京好很多其實。在上海生活了一年多,說說我的感覺,上海是一個讓人覺得很公平的城市,就是處處會以這兩個字來衡量,讓人有種疏離感。

還有很多時候,永遠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麼,就跟自己是個外國人一樣,那種感覺就是春夏的時候永遠下不完的黃梅雨和冬天沒有暖氣的冰冷房間一樣。


發現很多外國人都喜歡上海多過北京。

可能也跟南北方人的性格有關係,從小北方長大人,一般都是人多湊一塊熱鬧啥的,上海這邊或者說南方這邊人都疏離,不親密,但是人家從小這個環境估計就這樣吧,外國人不是個人,獨立,自由的性格嗎,估計這也是外國人喜歡上海的原因。


對於許許多多北方人來講,南方那種人與人的疏離感與淡漠是很難接受的。對於許許多多的南方人來講,北方人那種又糙又有人情世故的是很不喜歡的。


其實在哪裡都一樣,關鍵是哪裡離家近,就去哪裡吧。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擁有兩套房產的上海阿姨因兒子結婚對象的父母是二線普通職工家庭,而求助的這條微博?
RealD 3D 和 IMAX 3D 差別有多大?
上海的西服定製哪裡好?
上海有哪些地方還保留著比較完整的老上海特色?
是什麼原因導致上海人稱「少年公民」占海特為蝗蟲?

TAG:上海 | 北京 | 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