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讀書越多會越孤獨嗎?

本人大三,英語系,師範類。未來的職業是教師。但是自身性格中有一個缺陷是猶豫不決,見異思遷,從前在戀愛里表現過,後來談了幾次戀愛後,下定決心不再「花心」,於是異地戀三年至今。可是在專業上,這種性格弱點開始活躍起來。--------------以上為背景。
英專的同學經常被人鄙視:「你什麼都不懂好嘛,你只會講英語,別的學科領域你就一白痴!」好吧,其實這是我心裡的小人經常跟我說的話,現實生活中沒人這樣「不講禮貌」「傷和氣」。可是英專的同學的確需要擴充自己的知識面,再加上自己的職業是個老師,難道不應該博覽么!
於是我開始讀書了。大一開始,就如苦行僧一般,禁止一切娛樂活動,那時除了每周五一次的魔獸爭霸與日常聽歌之外,只剩下看書了。最開始是純文學的閱讀,西方的,日本的最後讀中國本土的。各有震撼,那時已然稍稍染上「文人的優越感」這種惡毒的病。有種舉世混濁惟我獨清的感覺。小孩子嘛,根本沒有自己的價值觀,還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著。
大二的時候,覺得文學的話,讀不窮盡的,應該掌握一些硬知識,硬本領。毅然地轉向邏輯學。為什麼頭腦一發熱就選擇了邏輯學呢!因為當時有一門正在學的專業課里叫語言學,和邏輯學有掛鉤,於是抱著擴充本專業知識的念頭,鑽進另一片領域。看到一半,卻被那裡面的各種符號推理難住了,自己在高中時期是個理科生,進入大學後變作實實在在的文科生,面對這些符號,我放棄了---就像我放棄學習音程一樣,我想我沒有鑽進難度大的學科的根本原因是沒做習題。之後,我開始看管理學,X/Y因素理論,領導學,懂得了領導者和管理者的根本區別。順理成章地,我進入了心理學。我本身能一眼識破別人的計謀,因此對於這個學科上手起來簡直易如反掌,讀起來也是如痴如醉。那段日子,我自己把自己封閉起來,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對於自己的評價是:自私。我不願在其他別的事情上浪費一分一秒,功利性極強,不過我還沒有認識到自己變成這樣一個惡魔。
大三,畢業臨近。開始為自己未來焦慮。大一大二的迷茫,一直到大三還未解決。始終沒有下定決心自己將來要做什麼。因為自己一直在讀書,卻沒有做!讀心理學的時候,想做心理諮詢師;讀技術革命上的哲學時,想獻身搞學術;看見周圍的同學每日娛樂,不努力提升自己實力為教育事業做貢獻,又想獻身去幫助孩子們找到自己的方向;可是看看自己,人窮貌丑,一米七九,整日讀書,一無所有,又想再研讀一會兒經濟,營銷,廣告文案,金融,投資。
總之,自己一直在讀書,做筆記。可是沒有實踐。或許想我這樣的人文學科想實踐也需要時間來驗證吧。可是最大的問題是,我和周圍人已經無法交流了!關注點不同,自然交流的話題不同。他們整日都是娛樂節目,遊戲,我卻一直體驗著收穫新知識,看見新領域的快感。我講給別人聽,別人無法理解;別人給我講娛樂八卦,我也是一個人也不認識。我時常安慰自己,別擔心,總有人可以交流的。可是用統計分析的觀念一算,全世界有多少人不娛樂只讀書呢?中國境內呢?自己能遇到的又有多少呢?結果是很悲觀的。自己將一直孤獨下去。
林少華來華中地區做了講座,主要講的就是孤獨的問題。他說,假的孤獨是,自己看了幾本書,接觸了一些普通人不會接觸的東西,並且是真正喜歡的,恰好又由於自己的自閉以及環境條件所限無人交流,就急於把自己與別人割裂開來,孤芳自賞地憂傷的活著,這種情懷恰好是「小心眼」的,對自己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我開始意識到自己太自我了。我在一個師範院校里,身處這樣一個讓「別人」羨慕的「天堂」里,卻變成這樣。是我沒有走出自己的世界,主動與他們交流。
後來,我能與別人做到正常的交流,說笑,能持續不停地談話至一小時甚至一下午----
可是,那種心靈上的孤獨還是存在,知己依舊難尋。是否無解?-----------------------------------------------------------------------------------------------------------------------------------------------------------------------------------------------------------------------------------------------------------------------------------------------------------------------------------------------------------------------------------------------------------------------------------------現在是13年九月,我已大四,來到一個小鎮做實習教師。沒想到還有許多熱心的知友在指點迷津。我已經不再迷茫,疑惑;每一天的生活都很充實,為什麼呢?因為我找到了自己內心真正嚮往的地方。每天和一群人會大笑著拍著桌子,也會一起聽歌享受觸動,和學生們一起重新經歷青春,一個人的時候會靜靜地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彈琴唱歌看書,從前沒有理想與信念時的恐慌無助都已消失不見,我就像是一棵草,隨便一個地方都能扎地生根,活潑地成長,這個成長經歷我會好好保存,謝謝大家給我的幫助。


也許今天你讀了一本米蘭昆德拉的《不朽》,發現身邊的人只讀過落落的《不朽》;

也許你今天讀完了《史記(全四冊)》,發現身邊的人只讀過《成功原來如此XX(全四冊)》;

但是若不是這樣,你捧卷的時候,又怎會有如獲至寶的感覺。

啊,沒人明白詩詞歌賦韻律的美,沒人明白辛波斯卡,沒人明白顧城,沒人明白康德啊。


但是,

書讀得越多越明白,

孤獨可以不是寂靜的,可以是喧囂之中、無知音。

孤獨可以不是潦倒的,可以是名利之中、無真摯。

孤獨可以不是嚴肅的,可以是娛樂之中、無深思。

孤獨可以不是沉默的,可以是鼎沸之中、無良知。

你會明白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孤獨,和你的孤獨的內容不同,不一定比你不孤獨。

你會明白,為事業拼搏孤獨、為學術執著孤獨、為家庭付出孤獨、為不平心痛孤獨,孤獨形形色色,掛在每個人臉上的是偶然,心裡裝著的卻是孤獨。

很多書,都是從筆者的孤獨中來的。

讀書,去細味別人筆下的孤獨,像泡在筆者放好的溫水中一般寧靜舒服。

孤獨不是用來排解的,不是用來逃避的,孤獨的時刻,是用來珍惜的。

書讀得越多越明白,人不孤獨,難以深刻,難以蛻變,難以無畏。


時間長河,人皆孤獨,深淺不同,姿態不同,閉氣潛入苦水的時長不一,有的人忍不住上岸了,繼續做飲飽吃醉的人,有的人潛而不逃,他們,終究成龍。

孤獨,真好。

-


對題的幾句:


一、我不贊成題主因為問題中的原因放棄讀書。

二、讀書和與人交流的能力沒有直接的關係。
任何領域,你深潛進去,都會造成與他人的一定隔閡、差距。
聽古典樂的對著只聽流行樂的,孤不孤獨?
滿屋子看綜藝的,你看《滄浪詩話》,孤不孤獨?
如果僅僅因為與他人的差別、差距,就不深造,也許你對現在所學習的東西還不夠熱愛。
如何看待這種差別,是你必須思考的問題。

我解決的方法是與人分享,當我看到好的東西,我都會和我喜歡的人分享,
無論他處在什麼水平,我都會用適應他的水平的方式來和他分享,
分享本身是一種反芻,更有助於你的理解,
二來,也讓你更深刻地從別人的角度了解到你正在學習的東西。

我和學電力的講音樂,他說那首電子樂就像交流電那樣閃爍。
我和學建築的講植物,他說那葉子上的脈絡和結構,他說這片葉子的這種樹木頭用於哪裡。

在他們看來,你也不懂他們的領域,他們在自己的領域難道不孤獨嗎?

三、讀書從來就沒有一個別人理解你的前提。
不要說讀書,做人也沒有,任何生活中的所有事,沒有哪一件是別人必定會理解的。
如果害怕他人不理解,就將某件事束之高閣,你的世界將會越來越小。
懂得「這個世界沒有一個人理應懂得你,一個人最應該爭取的懂得來自於自己」是人成長的一部分。


四、如果說為了避免這種孤獨,就放棄讀書,那隻可以說你在見到另一個自己與保持現狀中選了後者。

五、讀書不是投資,不是說你讀了多少本,就有多少「用處」,多少回報。
在此可見我的一篇隨心專欄:閱讀,再輕鬆一點 - 另一面 - 知乎專欄


六、保持與人交流,是一種態度,不是一項可以被讀書削弱的技能。

一定要張開自己、保持開放,
知識不是用來將自己與他人區分開、分隔開的,
恰恰相反的是,我相信知識的終點是更好地理解、接納這個世界的所有。

不要因為讀了幾本書就太看得起自己,把自己太看一回事,瞧不起別人了,覺得別人庸俗了,
大家在讀你不知道的書,多得是在某些領域的造詣比你深的人,要懂得向別人學習。
就算是身邊只知道看動漫、你也許私下覺得幼稚得很的人,做起人來也比你妥當多了,這樣的人不值得你去溝通、學習嗎。
人的優秀的是多方面的,不止學識這一方面。
而且,不是每個睿智的人都喜歡秀內涵。


七、所謂的「不孤獨」,沒你想的那麼好。

就算是少了可以和自己講喜歡的書的人,甚至是沒有這樣的人,
但是終究還是有那麼一兩個,當你遇到了,你發現人家喜歡那本書的理由和你根本不一樣,你還是感到不被理解、孤獨;
也許他喜歡的點也和你一樣,但是你卻又覺得他喜歡的程度比你淺薄得多,不是常常這樣嗎?
本來你喜歡一支小眾的樂隊,但是發現大家喜歡了,你反而不爽。覺得大家都喜歡了,便削弱了那種獨特的感覺。
這樣的種種你經歷過,最後就會發現,喜歡一樣東西,根本是件私事,有些可以分享,有些完全不必分享。


八、所謂的「孤獨」,沒你想的那麼糟。
請看原文。


另:

@簡單 說的,

我很想打擊你"以及你們這群人"""我想大聲喊出來"你"以及支持你這篇文章的人全是書獃子"""盡寫些沒用的"書本上語言的華麗"或者境界的深遠"這些東西有啥用嗎?除了短暫的閱讀快感一晃而過"給我們留下了什麼呢?與人無法融入的長期的孤獨"好了"我轉過來回答題主的問題"是的"讀書要看你讀什麼書"越冷門的書"你會越孤獨"因為別人不懂"要想不孤獨"隨大眾"關心別人所關心的主題"我知道文藝青年的品性"做不到就拉倒吧"你要麼選擇孤獨的自我"要麼選擇庸俗的快樂"你知道的"你也能改變的"看你要哪個了"
哦"我忘了我罵你們的本意了"特此加上"不是因為你們是書獃子"而是因為你誤導人"說啥孤獨"真好"" 你"孤獨不自知好壞"還一直以孤芳自賞而自我陶醉"會誤導更多人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

我實在不覺得庸俗的快樂和孤獨的自我不可共存。
讀書是件私事,我在房間里看書,我不渴望、不非得要誰來理解我。
但我走出門去,照樣可以和朋友談笑風生,為一個低俗的笑話哈哈大笑。


對我影響最大的外公去世那年,我剛好看完余華的《活著》。


那天捏著外公脈搏的舅外公輕聲說「老頭子走了」的瞬間,一屋子數十人全跪了下去,男男女女都在哭。


後來三天葬禮,依然很多人哭,尤其外公上山那天,我媽跟我兩個姨都哭癱了,表哥表姐們也在哭,三個快六十歲的舅舅也哭得一把眼淚一把鼻涕,村裡一些圍觀的老人,也在默默地抬手拭淚。


所有人都在哭,除了我跟外婆。


後來三個舅媽和媽媽不無責怪地問我,那麼多人都哭了,為什麼沒見你哭?


爸爸甚至說對我說,你外公對你那麼好,你這孩子,哭都沒哭。


我也知道我該哭,因為我生下來就沒見過爺爺奶奶,而外公是我來這人世第一個送別的親人,於情於理,我都該哭。


但我哭不出來。


縱使外公生前曾對我說,要是我走了,你要叫你媽她們別哭。


而我的回答是,那怎麼可能,別說我媽,我自己都會哭。

但在外公去世當天,在他的葬禮上,我很努力很努力的想哭,很努力的想他這次離開就是永恆,很努力的想他過去的音容笑貌,但我卻始終哭不出來。也因此,在一些當時觀察過我的親戚眼裡,我成了一個心硬如鐵的人,一個不管多深的恩情,都不會放在心上的人。


但我知道不是這樣的,我什麼都記得,所有的恩情都記得,但當死亡發生後,那時剛看完《活著》的我,心裡滿滿的全是「迎接死亡是人生來就該承受的苦難」,本該奔涌而出的眼淚就這樣被野蠻阻攔了。


可當有人來問我為什麼不哭時,我卻什麼也不能說,我心裡想的那些關於人世和生命的真相,說出來,就會被誤解;一爭辯,就會被斥責為無禮。於是只能沉默。


後來我又看了《萬物簡史》,在書的序言里,作者說,有一位讀者在看完《萬物簡史》之後,說不再懼怕死亡了。作者覺得這種說法是對一本書的最大褒獎。


我也曾寫過一句話:「很多好的作家從不教人如何活,倒常常告訴人死並不可怕。而好的讀者,就是在明白了死並不可怕之後,開始盡情地活。」


我不知道於他人而言,讀書給他們帶去了什麼,讀書多導致的孤獨時怎樣的,但於我而言,讀書就是在看了一些極致的人生和赤裸的真相後,對於這個世界和自我存在的意義,有了不同的思考。


而孤獨的原因則是,我所有的思考,都只能是我自己的,不能跟任何人分享,不管其他人讀了多少書,讀了哪些書,在面對生活和苦難時,我所有的思考,都只能用來保護我自己,而不能說給任何人聽。


我個人一直覺得讀書是一個往自己腦海里添加聲音的過程,而寫作,就是一種抹去這種聲音的過程。


但讀和寫,永遠是無法同步的。


我可以一秒鐘看數十個字,甚至從書中里的人說出的一句話體會到一種不同的人生,但讓我寫,我一秒鐘只能寫一個字,更不可能寫出某種人生。

於是,腦海中的聲音永遠只增不減,永遠會在所有清醒的時刻、快樂的時刻、受難的時刻、失眠的時刻跳出來大聲疾呼,讓真實的塵世顯得寧靜而孤獨。


但我最後還是哭了出來。在外公去世一年以後,在那天我從外地回來,外婆拿了點紙錢和香說讓我扶著她去山上看外公的時候,看著當初跟我一樣,在葬禮上表情淡漠的外婆撲倒在外公的墳墓上,手揪黃土,嘶聲力竭的哭得山林直顫的時候,我看著外婆瘦弱的身軀和散亂的銀髮,在穿林而過寒風中,不禁悲從中來,失聲痛哭了起來。


我確實可以承受親人離世的苦難,但我依然無法看著那些活著的親人被這種苦難折磨。更讓我感到孤獨和無力的是,我此生都無法將通過讀書得來的這種能力傳遞給我摯愛的那些人們。


我不是要教他們冷漠,也不是覺得因悲傷而哭有什麼不好,更不覺得因死亡而放聲悲泣的是愚昧的,我只是希望,假如有一天,不管是有意的還是無意,不管是命運的安排還是自然而然地走向死亡,當我給他們帶去苦難時,那些真正愛我的人,那些凝聚了我對這個世界所有眷念的人,可以為我少流幾滴眼淚,少心痛幾回,可以儘快把我放在心裡,開始盡情地活。


若真能如此,我就完成了我生前身後對他們的最大庇佑。我讀的那些書就沒白讀,那些雖然矯情但真實的孤獨,就沒白白承受。

謝謝。


會讓你越來越不抗拒孤獨。


我覺得真正的問題在於,很多人讀書只讀到了知識,而並未成長。題主的主要問題其實很有代表性。很多人在大學期間讀了很多書,但是從未意識到自己要從書里獲取什麼,也因此只能維持日復一日的迷茫,並在迷茫中與世隔絕,進而孤芳自賞。其實他們真正缺少的不是知識,而是見識。他們真正渴望的也不是知識,而是優越感。而他們真正需要的--是自我成長。

書是知識的載體,但也是精神和思想的搖籃。在成長期(高中和大學時代,也許還有研究生時代)的時候,讀書不能內化形成觀點或者哺育個性,就算讀到再多知識,也不過只是本走動的字典而已--還是知識量相當小的一個,其他人聯網查查維基百科就可以秒殺你讀書記下的那點可憐的知識。

說到底,人讀書是為了變成更好的人:這個更好可能是更能幹、更有效率,也可能是更聰明、更有鑒別力、更了解自己、更懂得生活,每個人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樣。但當我們放棄從網路獲取方便的知識而拿起一本書時,我們所期望的獲得的並不只是智識的滿足,還有心理上的啟發和成長。

而通過讀書實現自我成長的途徑,就是內化這本書 ,用來支撐或者自己的觀點,把自己的事想得更明白些;或者實踐這本書的精華,從實踐中取得對自己和對世界的更深刻的認識。讀書從來不應該是一件孤獨的事,更不是一件應當閉門來做的事。

那麼,應該怎麼讀書?
我覺得,如果想通過讀書實現個人成長,讀書就必動筆。但動筆也有很多講究。

  • 把書里的內容摘抄一遍,這叫書摘,不用動腦子,對於書的內化毫無幫助;用evernote的照相機把書拍下來,既能節省時間,日後還能檢索,根本不用你花時間去抄。
  • 總結書里的內容,需要你稍微動一點腦子,去理解和消化書的內容,挑出重要的內容,組織成小段,這才是開始內化書的第一步。
  • 接下來一步是寫下這本書對於你的意義,寫下書中的內容使你明白了什麼、想到了什麼,總之是書在你感情上引起的反應。別覺得你的情感波動不值得寫下來,事實上,心靈成長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通過書寫來一點一點明確自己真正的問題所在。神奇的是,當你寫出自己的問題,你往往就有衝動寫出自己的答案。寫下答案時,別忘記不斷重溫你從書里學到的內容。這個部分的讀書筆記其實是最重要的,因為它使書成為你的人生導師,又使你能給自己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可惜的是它往往太私人而不能公開。
  • 再接下來,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書評,即從理性的角度來反省和消化這本書。在這個部分,討論的重點已經不在於書,而在於這本書在一個更大的知識網路之中的地位。比如,你可以把這本書跟你讀過的其他同主題的書做比較,可以和這個作者以前的書作比較,也可以就其中一個問題發散開去,結合其他書的論點來寫文章。一般到了這個階段,這本書才完全成為了你的書。我在說的讀書法並不只適用於具有研究特點的專著,更適用於讀經典文學--畢竟人類歷史是線性發展的,很多後代作家都曾從他的前輩處獲益甚多,對他們以比較的眼光來評估,能使你更好地理解作家和著作。哪怕是讀教科書,不同的教科書側重點和敘述方式也有不同,也很值得你去深入地評估和把握。
  • 就算寫出書評了,你的書也還沒讀完。接下來你應當分享你的觀點,到豆瓣(文學或社科類經典著作)、研討會(如果你讀的是專業書籍)、舍談會(如果你讀的是教科書)、知乎(如果你有疑問)、主題論壇(讀軍事、科技、各種高精尖技術書)之類的地方,和同樣讀過這本書的人交流。交流可以使你看到其他人讀書的成果,看到新的視角,也能幫助你意識到自己觀點的不足。這是從智識上而言。從心靈上而言,聽聽其他人的感悟,有時候會幫助你找到自己困惑的答案。而且這些地方也是交朋友的好地方,有了共同閱讀一本書的經歷,又分享了自己的體驗,往往就是一段友誼的良好開端。
  • 而讀書甚至還可以再多一步。當你的觀點經過了檢驗,和書友交流時大家又都覺得這觀點有幫助的時候,你就可以試試看把這些觀點整理成文,拿去發表,或者利用這些觀點來設計一些實踐活動。比如你讀了徐霞客遊記,發現他曾寫過你所居地附近的地方,你完全就可以約上幾個書友一起去看看。再比如,我讀了遊戲化的專業書籍,發現其中很多技巧很適合用到管理上,我可能就找一群朋友來弄個公司實踐看看。

以上是概括地說了說這個流程。其實這其中還涉及很多具體技巧,如果有需要的話,等來日再談吧。

總之一句話,別把書讀死。書讀好了,是能為你帶來更多朋友,讓你去到更遠的地方,也為你展開更大的世界的。越讀越孤獨的那些兄弟們,你們其實走歪了好嗎!


真正的「孤獨」從來不是指社交障礙,也不是指溝通困難,而是一種心靈狀態,是對於群體和主流價值的抗拒。個人固然能在群體中能獲得安全感和愉悅感,但弗氏認為對於敏銳的個體而言,群體會帶來「原始恐懼感」。

蘇格拉底曾言:「但願大眾既能作大惡,也會行大善,這還是有出息的。可是他們兩不能,他們既不能使人智,又不能使人愚,他們一切都是出於偶然的衝動。」
里爾克曾言:「正因為生活和偉大的作品之間 ,總存在著某種古老的敵意。」
莫泊桑曾言:「此外,由於另一種理由,我對群體有一種恐懼。我不能進電影院,或者觀看公共集會。 它們讓我有一種奇怪的無法忍受的不安全感、一種可怕的痛苦,似乎我在盡全力搏擊一種不可抵擋的神秘力量。其實我是在抵擋群體的靈魂,它正在試圖進入我的頭腦。我多次注意到,當一個人獨處時,智慧就會增長,就會上升。而當一個人於其他人混雜在一起時,智慧就減少並衰落。交往,廣為傳播的思想,所有說出的話,被迫去聽的話,聽到並作出反應的話,所有這些都會對一個人的思想產生影響。思想潮起潮落,從一個人到另一個人,從一個家庭到另一個家庭,從一個民族到另一個民族。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一個思想平面,也就是每一大群個人的平均智慧。每個人都成了由他的夥伴組成的群氓的一部分。而這時,他自身特有的素質——如智力的主動性、自由的意志、聰明的反思,甚至還有洞察力——都隨之整個消失了。」

可見在群體之中「每個人都設法追隨他身邊的人。聚合體通過它的力量將他拉向他的方向,就像潮水將鵝卵石一併捲走。捲入其中的人,無論其教育水平或文化程度如何,或者其社會等級如何,結果都一樣」,如此便是對群體意志的沉湎,也是個人意志的被吞噬。真正的孤獨者便是洞察了這種「不可言喻的狂興」,這種「神聖靈魂的出賣」,因而抗拒群體,抗拒主流價值。

題主的「孤獨」大概是一種由「孤獨」和「寂寞」混雜而成的副產品。在最初開始感受到孤獨的時候,由於捨棄掉處於群體之中的快感和安全感,必定會彷徨;而題主所言的「知己難尋」只是一個寂寞的問題,大概是你沒有遇到合適的人。所以最終答案也只有一個——甘於孤獨,戒掉寂寞。


不讀書的人更加孤獨。他們必須成群地待在一起,打發空虛的自己。


謝邀。

先舉個反例破題,多讀成功學的書,很快就會收穫一批做安利的朋友…當然我並不是貶低安利,一定程度上我會覺得安利的系統還是蠻不錯的,之所以這樣舉例,是想說讀什麼樣的書,就能交到什麼樣的朋友。

讀教科書,可以碰到學習好的朋友,讀經營方面的書,可以碰到喜歡商業的朋友,讀文化和歷史方面的書,可以碰到喜歡文學的朋友,如果一個人讀受眾還算廣泛的書,但卻沒辦法碰到自己的朋友,而是感到曲高和寡,那多半不是讀書的問題。要麼是圈子不對,要麼是本身交際能力過差,但歸根到底,還是讀書的人有問題。

我很喜歡負二老師的一個觀點(越來越沒有耐心讀書和看長段落的文字,怎麼樣才能克服?),說他的朋友原本下班喜歡打遊戲,玩,結果看了知乎以後開始讀書,發現不適應,結論是本身就不適合讀書,只是能不能接受自己。實際上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讀書的,我認為知乎上很多推崇讀書到某個高度的那些人,其實只是強加自己的讀書慾望到別人的頭上,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讀書,也不是對每個人來說,讀書都是最好的提升方法,也不是說讀書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我相信讀書是非常重要的事,最很多人來說,也非常有意義,但是為了讀書而讀書的人,說到底還是在自己欺騙自己。

對我自己來說,我也有過一段相當長的讀書經歷,但坦白說並不是為了改變什麼,純粹只是為了慰藉一些創傷,我本身性格就很孤僻,因此也沒必要把責任推到書上。而我當年讀的那些書,有些偶爾還可以跟朋友聊一聊,而大部分,什麼經濟、文化、金融、藝術,老實說忘乾淨了,就算沒忘乾淨,舉例的時候也完全想不起來是在哪本書上看到的觀點。而對我自己來說,朋友或者親人提到政治、娛樂、美女、電影,這些有時候反而更吸引我,也更有討論的必要,所以我漸漸很容易融入周圍的圈子,如果我不懂他們的知識,我就會認真去聽,有疑問的地方,我就吐槽,我也學會了自己看電影,自己去人多的地方,自己去旅遊去爬山,有時候一個人就算孤獨,也可以做好需要朋友才能做的事情,區別只是,你有沒有自己把自己關在一個框框里,而不敢往外走一步。

關鍵是你有沒有喜歡的東西,你是真的很喜歡心理學嗎?有多喜歡?又有多少喜歡已經轉化成必要的功能?你又願意為了喜歡付出多少?

你是真的喜歡心理學,還是僅僅喜歡學會心理學?這兩個選擇其實是不一樣的,前者代表願意為自己的喜歡付出代價,後者卻僅僅是空手套白狼的一個策略,說白了,如果你僅僅是喜歡學,而不是願意付出代價,那麼心理學對你而言,其實只是一個工具,只是一個你在一定天賦下映照的功能,得之,你會淡然,失去,你也未必會傷心。

如果真是這樣,你當然也不會有強烈的慾望,去發現和挖掘你身邊,具有強大心理甄別能力的人。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與你同樣孤獨,當他們置身於一條崎嶇或者看不到終點的路上時,本身就已經決定了將與周圍的人際關係割裂。通往自由和通往安全是兩個方向,一個是付出巨大的代價,獲得自我的成長,一個是付出巨大的精力,獲得富足的資源。若你選擇成長,那麼從一開始,你就會遠離其他人群,但是在這條看不到終點的路上,在你真正離開了人群之後,會開始發現新的同伴,他們和你一樣一邊摸索一邊前進,同樣對前方充滿信心,成功率這種東西,說到底就是庸人概括出來自我安慰的工具,他們把慵懶者,不堅定者,自私者,半途而廢者積累到一起,構成比值,將那些執著而堅決地人劃為異類,而如果你是那個堅定的人,何必要管這些庸人的想法,去前往你自己心甘情願走往的方向,新的朋友只會在前方而不是在後方等你。

至於那些墮落在安逸中的人,總有一天會帶著諂媚的笑容,發出類似於討好的哀號,來慰藉你當初孤獨不羈,卻又堅定不移的心靈。

零碎觀點,不切題請果斷反對。


我想不是讀書越多越孤獨,而是書讓我們清楚認識了人的處境:我們生來就是孤獨的。


謝邀。

恰恰相反。讀書越多我越不孤獨。

有些書,你讀悶了,可能會寂寞。比如你讀《佩德羅巴拉莫》讀多了,覺得鬼影森森。你讀《彷徨》讀多了,覺得全世界人影都飄蕩。你讀張愛玲小說讀多了,覺得一片都是虛空。但那是你讀沉了,真代入了。把自己拔出來再讀讀呢,又熱鬧了。

實際上,如果你孤獨的話……
想感受身邊有人粗聲大氣的海上生活?讀讀《白鯨》。
想感受宋朝市井家長里短吆五喝六的熱鬧勁?讀讀《水滸傳》。
想感受點19世紀巴黎上流社會的生活氛圍?讀讀《基督山伯爵》下卷。
想感受大家庭宅院彼此碎念抱怨嬉笑耍鬧?讀讀《金瓶梅》。
想拿文字解解饞?讀讀唐魯孫和彼得梅爾。
想看看青山綠水?看看元明山水圖冊。
想看看花鳥魚蟲?看看宋朝院畫畫冊。
想感受點江淮小市民氣息?讀讀汪曾祺。
想聽聽川湘水上風情?讀讀沈從文。
想聽人說點刻薄笑話熱鬧熱鬧?讀讀《圍城》。


孤獨很多時候,就是種自我暗示,是無法獲取周遭世界信息,或是無法與世界溝通時的恐慌。溝通又是雙向的,所以說穿了,孤獨就來源於
A 無法獲取外界信息

B 無法對外界傾吐信息。
有了書,至少A是可以緩解的。至於B,說實在話,跟是否讀書毫無關係。而且,許多人對外界傾吐信息,並不是他們喜歡和外界交流,更多其實是基於「我需要和外界做形式上的交流以免被外界遺棄啊」的強迫症。

書的好處是:它們可以給你展示另一整個世界。那些世界是曾經生於這個世上的人嘔心瀝血為你凝縮而成的,就是為了讓你與他們共享。而你讀書獲取的感受,必然是你已有的內心世界與這個外部世界衝突所造成的,所以你獲得的感受,本身就是種融匯和表達。所以看好的書,是能夠感受到自己心情和觀念變化的——內心與外界的動蕩衝激,也是一種交流,而交流永遠不孤獨。
所以,讀書是最高效率的排遣孤獨之法——前提是,你對自己的內心世界,有足夠的信任。


讀書是一個人與書的對話,在一次次的交流中,書無私的把它的故事告訴你,把它知道的知識教給你,把它記錄的經驗傳授給你。有如此親密無私的朋友一直陪伴著你,你還覺得孤獨,書也會覺得委屈的。。
———————————————————
什麼是孤獨?

孤獨,在中國文字里解釋,孤是王者,獨是獨一無二,獨一無二的王者必需永遠接受孤獨,他不需要接受任何人的認同,更加不需要任何人的憐憫,王者絕對可以在很平靜的環境下獨行。 孤獨並非是在自己心情壓抑,或是失戀的時候出現的,那種感覺只是空虛和寂寞,稱不上是孤獨。孤獨是一種狀態 ,是一種圓融的狀態 ,真正的孤獨是高貴的,孤獨者都是思想者,當一個人孤獨的時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面對的是真正的自己,人類的思想一切都源與此處。孤獨者, 不管他處於什麼樣的環境他都能讓自己安靜,他都能自得其樂。
——————————————百度百科

如此孤獨,何樂而不為!


必然是。

人生是個很糟糕的系統,無法後向兼容。舊版本的人無法和新高度的人共享介面,儘管人都發明出了一些名為「禮貌」、「親情」、「善意」之類的開源中間件,卻仍然兼容性有限。

人生也是個很有趣的系統,高版本意味著你人生穩定性更強,功能更加豐富有趣,相比於低版本必須依賴各種第三方庫,升級以後的你離「完整」又更近一步


針對題主問題補充說明中的這一句:「你甚麼都不懂好嘛,你只會講英語,別的學科領域你就一白痴!」

事實上,如果英語真的學會了——即不會有「哎唷雖然看得懂但是好累啊,不如先搜搜有沒有中文資料」這種想法——任何「不懂」的事,要達到一種比純粹的中文(包括簡體和繁體)閱讀者更「懂」的程度,是十分輕鬆的事。


人類的思維本來就是個金字塔,

你越往上爬,自然人就越少。

愛因斯研究相對論的時候孤獨不孤獨?馬克思對傳統經濟學進行批判的時候孤獨不孤獨?

哲學,如果你讀過哲學,那你應該能夠體會得到,每一位偉大的哲學家,在發表言論或者寫下自己的觀點的時候,那種深深的孤獨感。

他們是多麼渴望同伴!

儘管沒有一個哲學家願意承認這一點!

如果有人可以替他們走,那該多好!

他們就可以休息了~

如果有人可以走在他們前面,那該多好!

他們只需要不斷學習就可以了~

但是沒有!

孤獨,一個人探索的孤獨,

你要學會享受這一切。

————————————————————————

知乎專欄:成為更強大的自己 有些技巧,只被少數人掌握,從未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之中

新浪微博:秘傳心理學 Sina Visitor System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公眾號「秘傳哲學」

秘傳哲學、心理學,為你解讀世界的元規則


「你懂的越多,你就越像這個世界的孤兒」


這句話貌似來自韓寒的《1988》,我覺得肯定是這個樣子的,儘管你可以做一個向下兼容的人,但你理解得了別人,別人卻從來理解不了你,那種孤獨感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千萬不要以為自己讀了兩本破書就裝起孤獨來了,一方面喊著沒人理解我,一方面卻壓根不希望被人理解,以此秀優越感,多俗啊。


剛看到一個朋友的簽名是:孤獨,是一種來自於被理解的渴望。
可能隨著閱讀增加就發現越來和這個世界越格格不入就愈發渴望被理解吧。


「書越讀越多,思想會越走越遠。但讀書如果最終不能讓我回到自己所處的這個世界,那應該會是個悲哀的結局。」

不是我說的,來自一個很愛讀書的朋友的隨手感悟。所謂回到自己所處的世界的意義,讓我思考了很久。


如今每次走進大學城南校圖書館的5樓,我的眼角總會微微濕潤,那裡埋葬著我的大一。我躁動焦慮而美好的大一。

記得那時5樓閱覽室外面最靠近雜誌閱覽室門口的桌子的靠窗的座位,經常坐著一個長著漂亮臉蛋的女生,一開始我沒注意,只是後來每次晚上要閉館了工作人員來趕人的時候總發現對面總有一個女孩跟我一樣不緊不慢地收東西,她有個紅色的小筆記本,經常安安靜靜在哪裡就敲了一個晚上,我總會拿著一本經濟時報,或者是市場營銷之類的雜誌,選一個有利於觀察她的地方做下,有時看她,有時看看雜誌。

當然,有時我也會去借閱室選一兩本自己感興趣的書。心理學,哲學,心靈修養類的書大致是在進圖書館的第三排書架,每次走到那裡我就會停下來,我一直覺得選對書比讀多書要重要,所以我經常在書架前佇立很久,細細看那些書的書名,感興趣的翻翻前沿,初步判斷是否適合讀。我還給自己列了一張清單,清單是這樣子開出來的,我從第一排書架開始,認為自己感興趣的就標記下來,記在一張缺了一個角的紙上,我還記得那張紙有點皺皺的。

我對自己讀書的地方有潔癖,我不喜歡人太多,不喜歡讀書的時候桌子太小,不喜歡空調開得太小,所以我開始在校園裡面尋找適合我自己學習的地方,當時應該帶著是一本《思考致富》,然後我走到A3教學樓,感覺教室太暗,而且總是有人進進出出的,所以就跑到5樓,果然人少了很多,這麼少的人,說不定有幾個經常來這裡的女同學,說不定久了我們還能認識。後來聽說B10那裡法學院有自己的圖書館,空調涼颼颼的,所以久搬到那裡學習了。果然是個好地方。B10和B9相連,而B9有新聞學院自己的閱覽室,裡面有很多關於廣告設計的書。那裡進去要登記一下,我拿出學生證給那裡管理員,管理員看來一下,有點驚訝,「你一個材料學院的,來這裡幹嘛。」"興趣嘛「

大二的時候我搬到了北校,聽說華師的心理學特別有名,而我正買來彭什麼主篇的《普通心理學》第八版,把一張寫著「使命召喚:我要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之一」的紙貼著了書桌上。經過在網上的搜索,我知道了他們「人格心理學」的教學時間和地點,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我爬6層樓去華師本校教學樓上課的情形,樓梯被擠得慢慢地,而除了我都是女生,我小心地秉著呼吸或透出空氣,生怕有異樣。那一節課是一個很年輕的女老師上的課,依稀還記得她翹著嘴角說,「什麼是本我呢?看,就是這個動物(其實是個寶寶),而這個動物我最近也生了一個,哈哈」,特別可愛的一個女老師,下課了我還特意走上去問她怎麼考北師大的心理學研究生之類的。

每當我跟我同學聊起我大一,我一定是咧著笑著說,「大一,我過得可瀟洒了,從來沒去上課,整天泡在圖書館。」但其實我心理明白,很明白,我並不瀟洒,大一那份從心底向上滋染的孤獨,恐怕只有親歷者才能體會。

5樓那個永遠跟我一起最後走出圖書館的女生,我曾經在她背後默默跟著她,直到她走進C8宿舍;但僅僅如此。
那張列著兩百多本書的書單,我第三天就找不到了;
跟我一起找課室,找涼颼颼的空調位的書本,我都沒有翻過1/3;
而那本《心理學導論》,被我放在了書架的「廢物空間」那一欄。

雖然我很不願意承認,但事實就是如此,其實我一直在逃避,在退縮,表面上我逃課去圖書館看書,看自己喜歡的書,而實際上是因為上了兩三節課之後,就慢慢跟不上,無機化學,高數,大物,都是需要花時間研究的科目,可我卻還想賴著自己的小聰明,僅靠上課聽來跟上節奏,這樣的做法受到挫折之後,我便將自己的精力和小聰明轉向了更容易理解,不用一步一步推導的文科上面。
而所謂的感興趣背後,不過是想哪個領域能夠更容易使得自己在30歲前成名。

逃避困難,活在了別人的眼中而丟了自己,才是真正讀書會感到孤獨的原因。

---
每個人都不一樣,但希望我的體會對你有所幫助。
我們應該還是有很多地方相似的,而我現在已經慢慢擺脫了那份孤獨感。
希望你在一些經歷後也能擺脫你不喜歡的生活。
孤獨到擺脫孤獨,也是成長的一部分吧。


猛獸總是獨行,唯有牛羊才會成群。

劉禹錫說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大概就是這種境界吧。讀書越多使我在無形中升華,也會對周圍的事物都提高自己的要求。看書的時候看到的是別人的人生,歷史總是相似的,偶爾遇到困頓,它總能給我一些指導,讓我更好的向前。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段獨處的時光,與自己交談,產生矛盾或者握手言和。隨著時間的流逝,戀人和父母可能會遠去,自己才是最忠誠的朋友。這些孤獨或多或少,或早或晚都會到來。

讀書多而產生的孤獨,也許是在面對一些人的時候感覺到的,就像阿桑有首歌叫《葉子》:孤單是一群人的狂歡,狂歡是一個人的孤單。但不要沮喪,就像一本書里寫的:也許你現在仍然是一個人下班,一個人乘地鐵,一個人上樓,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發獃。然而你卻能一個人下班,一個人乘地鐵,一個人上樓,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發獃。很多人離開另外一個人,就沒有自己。而你卻一個人,度過了所有。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有的時候的孤獨也許是你看我時對我的感覺而已。也許是我表面看似孤獨,但是內心是花花世界。別人全然不知。這也許就是說的那句,世人都笑我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

孤獨就一定不好嗎?不一定。孤獨可以更好的幫助我們獨立,甚至是被迫去獨立。拋開一切來說,首先最立竿見影的是辦事效率。比如說吃飯,不用左等右等的等每一個人,不用去平衡每個人的口味來浪費時間。

其實我們讀書是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讓我們面對機遇時,不會退縮,而是藐視困難,相信自己能做好,並且能在接觸新事物時更加快速高效的進入狀態。

讀書沒有讓人更孤獨,而是讓我們更加寬容,是讓我們更懂生活。讀越多書,內心越平靜。會遇到很多事情時,心中會出現c"est la vie。 因為從書本上就知道了生物多樣性,看待問題也可以換個姿勢思考。

我時常會拿出一本書,泡上一杯茶,享受難得的空閑時光。那時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我們多少人被這些主流文化同化,不是每天都說要不一樣嗎?看書確實是這麼一個好渠道。一萬個人讀者心中有一萬個哈姆雷特。讀書讓我變的更加有自己的思想,不會隨波逐流,也不用追捧什麼,可以更好的分析一些事情。讓我以看到事物更多面,更好更快的了解事物。

讀書沒有讓我感到孤獨,而是讓我能夠和孤獨獨處,遇見新的自己。


孤獨沒什麼不好,之所以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佚名


如果你只是讀書,是的,讀的越多就越孤獨。


推薦閱讀:

如何用王家衛的方式表白?
你聽過最恐怖的一句詩是什麼?
史書中有哪些細思恐極的細節?
你讀過最後悔的一本書是什麼?
有哪些書適合每天睡前讀,有趣又能學到知識的?

TAG: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