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迪士尼不重視王子形象?
如題,王子都給人不深的影響,甚至白人模樣長相都有點千篇一律。
王子的形象是怎麼來的呢?
迪士尼不止拍攝王子和公主的故事啊。甚至在迪士尼的動畫里,以女性角色為主的動畫也不過只有《白雪公主》、《睡美人》、《愛麗絲漫遊仙境》、《仙履奇緣》、《小美人魚》、《花木蘭》或者《公主與青蛙》這些。《美女與野獸》說不得是以男性還是女性為主。而這些動畫裡面,真正出現王子和公主的只佔少數。
迪士尼的動畫,實際上是以男性角色為主。且看以下名單:渴望成為真正男孩的《匹諾曹》;能夠用耳朵飛翔的《小飛象》;勇斗海盜胡克的《彼得潘》;在叢林中冒險的《森林王子》;俠義心腸的《羅賓漢》;英雄救美的《阿拉丁》;在生死愛和責任中成長曆練的《獅子王》;最新的則是想做英雄的反派《無敵破壞王》。這些,才是迪士尼給男少年看的動畫,其中充滿了熱血、冒險、成長、勇敢、希望和責任。就好比他們通過那些女性主角的動畫教會女孩們善良、真誠、勇敢、堅強和追求真愛。
回到問題,迪士尼為什麼不重視王子形象,因為恐怕沒有人比他們更深諳觀眾的心理,並且知道生活不是王子和公主,而是要靠勇氣和堅韌才能一步步取得成功。所以他們並不塑造天生貴胄的王子,也不塑造矯揉造作的公主。若是其中出現正統王子的形象,不是反派就是配角,這種角色,花大力氣塑造作甚。男孩們最討厭的不正是這些王子么?趕快邪惡化,千篇一律的王子臉一筆帶過就好。
若是你細心查究,迪士尼在不同時代推出的主角,都非常的契合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時尚。在上一個十年里(2000~2009)我們一度誤以為迪士尼在原地不前,甚至會被旗下的皮克薩鳩佔鵲巢,但是他們又適時的推出了《長發公主》、《無敵破壞王》以及今年的這部《冰雪奇緣》。這其中出現的一系列反傳統的主角形象,以及他們所收穫的好評和口碑,又再次證實,那個世紀動畫霸主迪士尼老而不僵。
PS:現在的迪士尼,真正要成為男孩的夢幻國。因為除了那些經典動畫的主角之外,他們還有漫威的超級英雄,盧卡斯影業的星戰帝國,充滿冒險的加勒比海盜。啊,即使你再長大一些,你還是要通過他們的ESPN和ABC看全美體育直播。
很可能,再沒有一個電影公司,比迪士尼更懂男少年們的心。原來真是各花入各眼。給你什麽,不等於你看見什麽。
怎能理所當然地說,迪士尼的公主電影很重要,也不能說她們不重要。
根據迪士尼自製長片,我們可以粗略地將迪士尼的動畫分為三個大類,一種是公主電影(且將所有dreamgirls類的影片都劃進來吧),一類是以可愛的動物為主角的電影,一類是較為男性(男孩)視角的冒險卡通。經由這個劃分,90%的迪士尼影片都可以得以歸類。(原本反傳統的皮克斯我們不必拿進來討論,因為早期和中期他們的創作是高度自主的。)有的動畫男女主角戲份相當,或者女主角在續集之中的性格得到了相當的補充,則可以看做第一類和第三類的重疊。剩下的一些,是由迪士尼經典人物米奇,唐老鴨等發展出來的番外長片,可以當目前日本動畫領域裡的劇場版理解。
迪士尼的公主系列,在全世界電影研究範疇,是可以找出不少論文的。你不能用一個,迪士尼也有其他給男孩子看的動畫就打發了這個問題。從迪士尼的第一部長片白雪公主,到目前最賣座的動畫電影Frozen,都屬於公主系列。這些角色設定當然與Walt Disney保守的中西部價值觀緊密相連。
而女孩是迪士尼觀眾的重要組成。公主形象對每一個女孩的成長歷程都相當重要,這是經由無數代成人灌輸給孩子們的價值觀,(至少西方如此)。女生在家庭裏的地位根本就是little princess,因此迪士尼重視公主形象是合情合理,理所當然的。
至於爲什麽王子形象如此模糊,我妄自分析如下。在女性向卡通裡面,王子角色的模糊,是早期的特色之一。當時的傳統社會教育下,女性心理層面的性成熟來得相對較晚。因此哪怕潛意識裏每個女孩都當自己是公主,王子本身就是一個符號,一個物件。她們無法憑藉自己的主觀意識去塑造出王子的細節。僅僅只能由社會,父母等灌輸,王子是公主幸福的源泉,是公主一生最重要的追求。也是如此,在早期迪士尼電影裡面,王子是誰,王子的面目如何,都不重要。觀眾不需要瞭解。《仙履奇緣》電影裡面的王子連名字都沒有,似乎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迪士尼才給他正名。
同時,在五六十年代,社會仍然一邊倒由男性掌控(其實現在也是如此)。以王子這樣的男性符號來講,幾乎就類似於目前流傳的「富二代」和「高富帥」。各位想想在眼下電影裡面的富二代和高帥富形象,他們有自己確切的面目嗎?在彭浩翔的志明春嬌第二部(獲封為目前「都市電影代表作」),黃曉明就是一個高帥富,然而我們記得的就是黃曉明。銀河映像的《單身男女》,裡面的古天樂和吳彥祖,我們也大多數只記得他們是古天樂和吳彥祖。因為他們本身在電影裏,就相當符號化。沒有確切的敘事角度。他們在電影裡面代表的是完美這種符號,毋須細節。直到2000年以後,迪士尼才敢在自己的電影裡面嘲笑這樣的符號。比如新作Frozen, 其中就對代表完美的王子形象有諸多戲謔的言語。因為在眼下的西方社會,王子已經不再是某種完美的符號了。我們追溯90年代起的公主電影,王子形象已經開始轉變。在當初白人形象至上的年代裡,王子就是一個面目模糊的白人。甚至在小美人魚之中,王子也略顯優柔寡斷,無法給人深刻的印象。那時,他仍然是一個高高在上的,讓女孩夢寐以求的對象。小美人魚就算那麼完美,但由於階級的不同,她幾乎要付出生命的代價,來換取和王子的相處。我們可以說,迪士尼本身也代表了白人社會的某種虛偽。
從美女與野獸這個階段開始,王子形象已經有所轉變。因為女性地位的提高,讓迪士尼敢於將公主電影裡面的男女關係重新部署。比如在美女與野獸裡面,Belle其實是相對低下階層的女性(父親是小商販),但不僅在她的家裡她是相當有地位的(家裡面的大小事情由她做主),甚至到後來,王子的惡劣脾性,王子的醜陋外貌,王子的生命危險,都統統由她拯救。和小美人魚裡面的女性形象簡直已經有天淵之別。而王子的男性形象在本片一直是處在弱勢的,受懲罰,困在懺悔的心情裡面,最終要通過女性的施救來脫困。(相對過去,王子救醒白雪公主,吻醒睡美人,派大臣去試鞋,都是男性將另一個階層的女性挽救出來,拉到自己的階級,美女與野獸可以說是打破慣例的開頭。)
到阿拉丁,這可以看做一部男性為主的冒險電影,但其實女性的戲份也相當重。在這裡面茉莉不是一個任由擺佈,任由追求的符號,而幾乎是和男主角同樣地位,同樣重要的人物。其後的《風中奇緣》,《花木蘭》都是公主電影的變奏。當然更不必說公主與青蛙,長髮公主這樣的重新演繹。不僅已經開始脫離公主與王子的既定關係,還開始嘗試遠離白人設定的階級觀念(顯然在商業上沒有獲得認可)。到了最新的Frozen,公主已經開始明白那種過去設定好的兩廂情願,一見鍾情是多麼荒謬和可笑,而王子最終被一腳踢開,女性也不需要再依附王子,甚至,女性要改變自身的困惑,已經不需要假男性之手來完成。
至於另外兩個大類,男性觀點的冒險卡通和可愛動物為主角的電影,從製作的出發點,當然是出於迪士尼精準的市場調查及定位。其中可分析的文本同樣很多,但多數屬於家庭,和男性價值觀方面的內容,和本題有所偏離。總之,迪士尼的卡通電影,都有其自身的價值觀,討論的都可說是西方社會的「universal values」,探討這些的論文也都不少,各位可以在圖書館學術索引裏細探究竟。而不必一廂情願地去「認定」。Disney無論動畫還是發行、營銷、市場做的都是很專業的。他們當然會完全考慮吸引最廣泛的觀眾群體。看看近兩年的所有Disney出品的動畫吧:
2013年除了現在呼風喚雪的Frozen,今年還有兩部是怪物大學和飛機總動員。可以很明顯地看出,飛機總動員絕對是吸引男孩的,怪物大學是旗下Pixar出品也是更注重男性觀眾,Disney當然會仔細考慮每部片子在吸引什麼樣的觀眾。所以今年的三部可以說是成功迷惑了小男生小女生們。如果你走進任何一家美國的Disney Store, 左右兩邊是兩大陣營:公主們和汽車飛機們。不能不說Disney真的是在精心策劃怎樣吸引更多的人群!雖說飛機總動員不叫好,票房也不高,但是Disney有這個能力讓這樣一部片子也是吸金無數!
在看去年,兩部大作Brave和破壞王,大家應該很明顯的看出來,一個偏向女生,一個偏向男生。又是完全覆蓋最廣的觀眾群。母女關係和遊戲,這兩個話題簡直是太值得研究了。估計Disney在這麼多年的研究之後發現王子真的不吸引男生觀眾,而做個遊戲題材,這,簡直是把熊孩子們吊著走!
2011年是Disney最冷淡的一年,cars2和Winnie the Pooh,都不怎麼賺口碑也一般的片子。但是小汽車還是在熱賣。。。。
2010年,是我認為近一時期的巔峰!Toy Story 3和Tangled!!兩部製作水平絕佳,票房大好,周邊極其賺錢,老少皆宜,男女通殺的片子!!說真的,自從Disney收了Pixar,真的為Disney省去了不少煩惱。以前一年出一部大製作,很難平衡男女觀眾,很有可能一半的小觀眾就沒了。而現在兩家一人一部,配合的天衣無縫!
再早我就不一一列舉了,但是總體上,大家可能認為Disney只是在不斷出公主片,忽略了其它男生動畫系列。因為說實話,Dreamworks的動畫更加成人化和受男生追捧,還可以和Disney搶槍男生觀眾,但論到公主片,還真的沒有哪家可以做過Disney。而Disney也很清楚知道自己要保持什麼,要改進什麼。
最後舉一個簡單直白的小例子:Disney自從做了公主與青蛙之後,片名再也不會出現「公主」一類的詞了,因為這樣會流失更多的男生觀眾。Tangled最開始也是用女主的名字當片名的,結果上邊立即決定改名,爭取更多的觀眾!今後,應該不會再出現這種叫什麼什麼公主、美女、美人、姑娘、木蘭一類的片名了~好吧,其實我覺得迪士尼的動畫片是面向全人類的,沒有說針對什麼人去創作,大眾化就是它風靡全球的原因之一;迪士尼的動畫是不分性別都可以看的,而且對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都有正面積極的啟發與教育。
其實我覺得迪士尼裡面的男性角色(就算是王子)雖然有些屌絲但是還是挺討人喜歡的,他們與那些女性角色共同構成了一部完整的有血有肉的動畫,所以個人認為不存在忽視王子的問題。
就好比如宮崎駿的動畫,你也可以說它太重視女性角色,但裡面的男性角色還是很有魅力的,他們擁有的勇敢、正直等等的優秀品質,堪稱男孩子的榜樣。
欣賞一部動畫,不要帶有那麼多現實世界的顧慮,畢竟二次元世界還是非常純真的,沒有三次元有那麼多利益紛爭,男女主角的愛情甚至符合理想中的愛情模式。我們就放開煩惱帶著童心去欣賞就行了。
題主提到的給人印象不深的王子形象應該是作為配角出現在公主系列裡的王子,比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小美人魚》,裡面的王子就像是馬里奧中的公主,種馬文中的最漂亮的姑娘,都是作為打敗最終boss的獎品,一個獎品需要什麼個性只要各方面條件都足夠優秀就好了。
這是赤裸裸的物化男性啊(嚴肅臉
而且前三部作品,恕我直言,我也沒有看出公主除了善良,勤勞,溫柔,一言不合就唱歌之外有什麼性格上的不同,當然這些都是非常珍貴而美好的品質,但是美好有餘有趣不足,更適合小朋友看。
《小美人魚》是公主轉型的第一次嘗試,而《美女與野獸》則是公主系列的一個分水嶺,公主開始不把嫁給王子看作終極追求,由等待拯救的角色變成能夠拯救別人的人,而王子也不再是一個面目模糊的完美獎品形象,野獸雖然是王子但有著可怕的外表,阿拉丁是個小偷,約翰是個可疑的探(zhi)險(min)家(zhe),之後的公主系列作品中也沒有再出現真正意義上童話中的王子,男性角色都有著小缺點和不同的性格,比如《花木蘭》里有點死板的正統軍二代李翔,《王子與青蛙》里失去繼承權試圖與白富美結婚維持單身時生活水平的王子,但是《長發公主》《瘋狂動物城》尤金模式大受歡迎,希望之後不要形成新的男主定式。
然而跳出公主系列,迪士尼也不是沒有經典的王子形象,比如
《獅子王》
《變身國王》(也算王子……吧?
所以我不贊同王子就沒有故事,王子的故事可以是「復仇」,男孩子可能對當王子開外掛迎娶白富美沒什麼興趣,但對「拿回本屬於自己的一切」還是有一點興趣的。
更別提迪士尼還有那麼多冒險類作品。
其實公主系列更多的是以公主為主角,表現女孩子的成長,王子只是獎勵道具,把裡面的愛情看成迪士尼經典愛情模式就大錯特錯了。
迪士尼的經典愛情模式其實是《小姐與流浪漢》《貓兒歷險記》《狐狸與獵狗》(別信,所以不要擔心妹子看迪士尼就會一心只想嫁王子沒事就吃毒蘋果玩好么
因為歐美青少年男孩喜歡的是超級英雄,不是王子。
乃伊芙
你是沒見過暴雪旗下作品裡的各種公主
我想問的是,迪斯尼公司為什麼不製作底層屌絲男和平民女題材的動漫作品,而總是搞這些王子公主的題材,脫離群眾,遠離大眾生活。
不單獨提問了,在這個問題下面回答下。
卡通不同於偶像劇,喜歡偶像劇的角色跟喜歡卡通人物完全是兩種概念。喜歡偶像劇是因為你真的迷戀劇中的那個人,而喜歡卡通人物,你是被他的可愛,勇敢等等所吸引,而希望自己成為ta。所以喜歡卡通人物是一種情節。女孩願意成為美麗公主,而童心的男孩是不大喜歡王子的。就像我們都希望是大鬧天宮的孫悟空也不願做位高但乏味的玉皇大帝!
從市場的角度分析,迪士尼公主王子系列故事的目標觀眾是12歲以下的小女孩,這個階段的女孩還是幻想自己成為公主並對帥哥無感的年紀,重點描繪公主會讓她們產生同感,引起他們的興趣,從而達到市場所預期的目標。這和偶像劇為什麼女主人公都是不起眼的普通少女是一個道理
你一定聽過「每個女孩都有一個公主夢」這句話,但誰也沒聽過「男孩的王子夢」這種鬼。男孩要有也是英雄夢之類的。
《達芬奇密碼》裡面說,迪士尼是崇拜女神的:「像達·芬奇一樣,沃爾特·迪斯尼也喜歡用運象徵手法並在其作品中藏入秘密。迪斯尼的大部分電影里都有異教傳說。受壓制的女神故事的影子。迪斯尼公司將「灰姑娘」、「睡美人」和「白雪公主」的故事搬上銀幕,就是因為他們描述的都是遭受迫害的女神的故事。人們無需象徵學的知識就可以明白,那是公主吃了毒蘋果變成醜八怪的情節明顯的影射了夏娃的墮落。人們也很容易看出稱「玫瑰」的奧羅拉公主和躲避追殺的「睡美人的」故事。實際上就是兒童版聖杯的故事。電影&<&<小美人魚&>&>中的多彩畫面包含了大量象徵元素,這些象徵大多跟女神有關,而且絕對不是巧合。掛在愛麗兒水底之家的油畫就是17世紀的畫家喬治·德·拉土爾的&<&<懺悔的抹大拉&>&>。而這幅畫就是表達了對女神的崇高敬意。小美人魚的名字,愛麗兒,跟神聖的女性也有緊密的聯繫,它在&<&<以賽亞書&>&>中表示「被圍困的聖城」。當然,小每人魚那一頭飄動的紅法也有獨特的象徵意義。」
因為,男孩子更多的希望自己成為騎士。王子來自於出身,而成為騎士是可以通過努力的。
女孩子的公主夢,比較容易達成,當一個男孩子愛上你,你就是他的公主。而王子夢,大概男孩子都不會當真,而是說我想做一名騎士,守護我的公主。
同樣的,最近女孩子也出現了女王夢的趨勢,因為公主是別人給的,女王是自己給的。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誰不願意當公主和王子呢?
這就跟商業街大多是女裝店,賣場的好商鋪都是女裝和香水一個道理,迎合最大的客戶群體,追求最大的利益
本人是迪士尼動畫的死忠粉。
如果單單從公主系列的電影來說的話,像《Cinderella》和《Sleeping beauty》裡面的白人王子確實難以分清。但是王子幾乎從來都不是電影的主角。
「1」迪士尼公主不僅有美麗的外表、善良的內心,更少不了的是絕佳的歌喉,有這麼完美的一個女孩子誰還會在意王子啊!講真的,小動物都比王子有看點。
「2」大部分公主電影都是以公主的成長為主線,王子出場的時間少的可憐(《美女與野獸》《魔發奇緣》等除外)。這樣不給人家王子時間撩妹,怎麼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
「3」從等待王子親吻的Snow white到自己剪斷長發的Rapunzel,迪士尼的公主系列或多或少地象徵了女性意識的解放。個人覺得在這類型的電影里男性的重要性逐漸降低是一件好事,愛情並不是所有,所有的女孩子都能以自己的力量成為公主。
第一次回答問題,但最後發現寫的有點不對題?最後附上我最愛的Rapunzel。
因為是迪姬尼呀,王子什麼的配角有啥好注重的
?(???)/?(???)/?(???)/?(???)/?(???)/?
王子是壓軸的,哪能中間就出來,王子是結局,不是過程。
因為熱衷於看迪士尼動畫的人大多都是小朋友,
年齡還小的女孩子眼睛裡只有公主漂亮的衣服裙子,收穫愛情在心裡也不過是一個圓滿幸福結局,對於愛情對象王子還沒有概念,反正我小時候看迪士尼都是滿眼漂亮裙子,王子長什麼樣完全不在乎
1.迪士尼傳統,自家招牌之一 ,觀眾也認這個招牌,幹嗎不接著拍
2.如第一名所說,迪士尼不止有公主電影,甚至大部分都不是公主電影
即使是公主電影,從小美人魚開始迪士尼也開始各種不同的嘗試,到今天的魔發和冰雪基本是男女通吃了
另外今年還會上映一部叫moana的迪士尼動畫,應該是算在迪士尼公主系列裡的,然而就目前放出的各種資料來看和以往的公主電影風格大有不同
大概是為了防止廣大少年少女看到王子太帥,紛紛去吃毒蘋果。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新房昭之監督的動畫?
※為什麼國語動畫的配音普遍有種彆扭的感覺?是配音演員的素質不夠嗎?
※中國為什麼沒有動畫製作委員會?
※自 99 年《寶蓮燈》後,為什麼感覺後來的熱門國產動畫沒有了當年的轟動,也沒有那麼令人回味?
※為什麼有人會覺得動漫都是幼稚的,怎樣去辯駁並不是所有的動漫都是幼稚的?
TAG:動畫 | 迪士尼(Disney) | 音樂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