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勝客貴嗎?

我是個大一學生,家境一般。 很羞愧的說只吃過一次必勝客,覺得挺貴的。 工作了以後真的就餐飲消費會提高?必勝客的價格也是一般般了?還是其實我家比較窮? 明明十來塊可以吃的不錯了。我覺得肯德基、麥當勞好貴啊。感覺肯德基二三十的套餐飯不比學校食堂十塊的好吃啊。 也可能是我吃東西不挑吧。六塊錢的煎餅、四塊錢的餛飩、三塊錢的陽春麵、兩塊錢的包子、一塊錢的火腿腸明明都很好吃啊。 幾十塊上百塊吃頓飯,這個真的不理解。


你去上海上大學之前你不知道披薩是什麼,大學期間,一個長輩的上海朋友來看你,帶著你和他的女兒去吃必勝客。

對於一個鄉下小夥子來說,同齡的那個上海女生簡直是女神一樣的存在,你本就有些不自在,再加上還要去一個用刀叉吃飯的地方,你就更加的局促不安了。

記得那時的必勝客還有按盤算的沙拉,就是一人一個盤子,可以裝一次,裝多少都一個價錢。你就傻傻一樣挑幾片,然後回頭一看那個女生,沙拉的高度幾乎遮住她的臉!你不由自主的說好厲害,她笑著回答你說這個是有技巧的,哪些水果放哪一層,怎麼搭結構巴拉巴拉,似乎在她們的圈子裡,沙拉堆的越高的女生,意味著榮耀和勝利。

對那時候的你而言,必勝客不僅僅是一個很貴的吃「西餐」的地方,更意味著一個不同的世界,讓你望而卻步的世界。

說實話哪怕家境不好,吃個把月泡麵也還是可以去一次必勝客的,但是你就是單純的不敢去,似乎是怕自己的土氣暴露給了全世界,你不知道咖啡原來還分種類(不是都叫雀巢),你也不知道端上來的義大利面是不是沒煮熟(咬著硬邦邦的),更別說牛排還要告訴別人幾分熟這種高難度的事情了!

恐怖的必勝客,不僅僅貴,更把你無情的拒之門外。為什麼要去吃必勝客,湖南餐館12塊的蓋澆飯根本就是人間美味,還可以送餐到寢室,為什麼要去吃必勝客!萬惡的資本主義!

然而,城市終於還是改變了你,由不得你。別人拿著最新的N73看無間道的時候,你也拼了命的想存點錢買一個K750C跨入智能機的行列,別人拿著MacBook打wow的時候你也想要一個256M顯卡的筆記本,別人帶著妹子在南京西路買買買的時候,你也想去正大廣場給女朋友買雙英文名字的鞋(媽蛋,後來才知道英文名字的都TM的是東莞產的)。

你會遇到一個心儀的女孩子,渾身散發著淡淡的香水味,講話輕聲細語,掩著嘴巴笑起來的眼睛好動人,她半開玩笑的說,怎麼不是要請我吃飯嗎?吃什麼呀?

你突然意識到,湖南餐館的小板凳連個靠背都沒有,大熱天也沒空調,辣椒放這麼多,菜這麼咸,旁邊桌擠過來的胖子哥一身汗臭味,和眼前人格格不入。

必勝客怎麼樣,你彷彿一瞬間找到了救星。對,必勝客很好,貴?老子賺點錢這時候不用他媽的什麼時候用?

「必勝客啊,可我昨天剛吃過誒。」女生說。

你慌了吧,恨自己為什麼不多記住幾個名字,那個什麼上鳥咖啡,還有那個什麼爬爬瓊斯,你一時想不起來,愣住了。

她沖你瀟洒的一揮手,不介意的話,陪我吃沙縣拌面吧,我知道一家花生醬特別濃的。

你2了,脫口而出,你也吃沙縣拌面嗎?

她不假思索的說,是啊,我超喜歡的,不過好久沒吃了。

你們旁邊桌的大哥袒露著上半身拿鴨脖子下酒,你點了沙縣套餐(拌面+蒸餃),她則點了拌面和雲吞,她認真的對你說,拌面和蒸餃也是不錯,但是拌面比較干,配雲吞會好。

吃著吃著,你忍不住問了一個很傻的問題,必勝客的沙拉,你是不是可以堆很高啊?

必勝客早就沒有自助沙拉了,披薩也越來越不好吃了呢。

是嗎,原來必勝客早就沒有自助沙拉了啊!原來必勝客早就沒有自助沙拉了啊!

你彷彿下定了決心,很認真的對女生說,下次陪我去吃必勝客吧!

幹嘛啦,早知道你那麼喜歡吃披薩剛才就答應你去吃了。

「不,我不是去吃披薩的,我是去征服他的。」這句話你沒說出口,低頭吸掉了碗里的麵條。


題主你好,恰好我和我老婆一直都在思考這個問題,說出來和題主分享一下,希望對你思考這個問題有幫助。
手機碼字,可能略亂,見諒。

我和我老婆是大學時候就在一起的,到結婚到現在十四年多一點。
我們兩個從掐著錢去食堂到去海邊五星別墅吃大餐,雖然談不上奢侈,也比不上輪子哥有錢,但是也算是一種變化,所以應該對你有所幫助。

先談談KFC,大M,必勝客。
我們兩個讀大學那會,我每個月生活費450,我老婆400,兩個人合著用,一個月850。
食堂裡面帶肉的2-5元一份,不帶肉的1-3元一份,不是一個菜,端著飯盆師傅舀一勺算一份的。
當然,還有免費湯,每個大學都有的。
一個人吃飯大概3-5塊錢,我算奢侈的,每次打兩個肉菜,差不多要8塊錢才夠,這樣一個月光吃飯就用完錢了,後來我們發現,去小炒部炒一個肉菜也才8-10塊,而且分量還特別足,以後就每次兩個人炒一個肉菜+一個素菜+免費湯,基本上每頓飯人均價格控制在6元以內了。
就這樣,加上我們兩個的獎學金,我們在大二下那年買了一個GBA,加上燒錄卡1100。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買過千的東西,興奮了好久。
當時的德克士多少錢?
一個漢堡10-16塊錢,一包薯條6-10塊錢,一杯可樂4塊錢,當時我有德克士的好鄰居卡,15塊錢可以買一個漢堡+一份薯條+一杯可樂,就是因為這個好鄰居卡,我基本上沒去過kfc,幾塊錢我都很認真。
關鍵是那個年齡一個漢堡完全吃不飽,我花8塊錢可以吃到一碗腸旺面加面加蛋、一碗牛肉粉加粉加肉,一份不限量可以隨便吃還有免費湯的快餐,和這些比起來10塊錢的漢堡簡直就像零食一樣不經弄。
街邊的炸土豆2毛錢一串,6塊錢吃土豆串我可以吃撐。
可樂兩塊錢一瓶,兩瓶我肯定喝不完。
所以去德克士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更多是一種小資的消遣,我每次去德克士回來說的絕對不是漢堡多好吃,薯條多好吃,說的一定是我可以在那兒無憂無慮的點一份薯條坐上半天而不會有人趕我走,我可以裝模作樣的拿著書去那兒自習。
那個時候的德克士對於我來說更多是一種符號。

以至於畢業工作後,我還是很少去德克士KFC吃東西,潛意識裡面我就認為那是吃不飽還瞎貴的東西。

改變大概是工作6年以後的事情。
有次周末加班,加完班大家說一起去吃東西,商量吃什麼,同事說簡單點去樓下KFC吧。
到了KFC,6個人圍了一個大桌,亂七八糟的點了一大堆然後派人去排隊,等抬回來的時候我才發現我們點了有多少,這個時候我還沒意識到和當年有什麼區別,我打開一個雞腿堡開始吃,吃一半的時候發現當年給我當零食吃的東西快把我撐飽了,吃完以後我不敢再伸向雞肉卷這些,這是拿了一點雞米花,雞翅,薯條這些,最後多到雞肉卷和漢堡要猜拳,輸的人必須吃完才算光碟。
等到問多少錢打算AA的時候再次震撼了我,6個人,用各種優惠券才180,一個人才30塊錢就撐到不行,這簡直是良心價啊,我和我老婆兩個人出去街邊大排檔一個小火鍋都要7、80啊。

這是我第一次認真看KFC的價格表,突然發現一個漢堡還是10多塊錢,比大學的時候漲了不到30%,可是我身邊的牛肉粉、腸旺面已經漲價100%。
比起來,當年內心的高富帥已經如此的平易近人了。

再後來,一頓飯一兩百,兩三百也慢慢習慣了,生活的目的是為了開心嘛,經濟承受得起,對自己就應該好一點。

上面是關於吃的,下面我講另外一個事情。
大學時候網路還是北網通南電信的格局,那個時候網遊基本上都會開網通伺服器和電信伺服器,這樣如果南北的朋友想在一起玩,就必須有一方做出網速犧牲,偶爾我是犧牲的那一方時,我就會研究各種各樣的免費代理,花大量時間選一個免費快速的,如果這個代理不能用了又要花大量時間找另外一個,但也樂此不彼。
現在和老婆在美服玩暗黑3,直連網速很糟糕,網友說網易UU有免費的,多試幾個就能找到合適的,我試了幾個以後就卸載了UU,然後花錢包年了迅游。
對於現在的我來說花這點錢節約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才是最大的節約。

很多你現在覺得不划算,性價比最低的方案,當你有一天處在一個不同的基礎背景去看的時候,或許就變成最有性價比最便宜的方案了。

手機碼字,略亂,見諒。


貴。
第一次吃必勝客,和初戀一起。大一的時候。

異地戀,不算太遠,周末能見面兩天,要分別了,下午的火車,中午吃飯,兩個人決定奢侈一下,走進了那家我們無數次路過卻從來沒捨得進去過的必勝客。

去的早,還沒開餐,正好可以趁機看看菜單掩飾沒有吃過的窘迫。我倆對著一份菜單,研究了半天,把套餐里的每個東西單價加起來算,又把單點的話想點的價格加起來算,看怎麼點划算。

最後沒點套餐,因為覺得裡面的湯沒必要,小食也不是我們愛吃的。單點了一個小pizza一份意麵一杯飲料一份沙拉和一份小食。總價比套餐便宜些。

吃的小心翼翼,其實也沒那麼好吃,但因為貴,心裡覺得很好吃,很開心。

買單後給了服務生錢等著找零的時候,才發現桌上的立牌上寫著:「持學生證88折」,算了一下可以省將近20塊錢。這時服務生已經找錢回來,我急切的問還能不能打折,服務生說已經買完了打不了了,要買單前出示學生證才可以。

初戀說:「沒關係啦,差不了多少錢。」

其實當時我們手裡都已經沒有錢了,兩個人的生活費一個月加起來也就頂多2000,除去我倆分別的日常開銷,一個月見兩三回面,住最便宜的賓館,吃最便宜的東西,去免費的公園玩,可是錢還是不夠花。

那頓必勝客花掉了我倆那個月最後剩的200整錢。

卻因為不知道打折,多花了10多塊錢。

去車站的一路上我心情都很差,又不想承認就是在心疼那10多塊錢。

他說:「別想啦,吃的開心就好啦。」
我知道他是在安慰我,其實他也心疼,當時已經是我倆在一起的第六年,根本沒必要互相裝什麼。可是為了讓我們這頓裝逼的飯看起來不那麼像一場笑話,不讓我們第一次吃必勝客就留下一個這樣窘迫的回憶,他還是裝著不在意,我也試圖裝沒關係。
可是分明兩個人都悶悶的。誰都不願承認是因為心疼那10幾塊錢的尷尬。

現在的我,早已把必勝客看作了實在想不起吃什麼來的時候的快餐,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學生證打折,就算有也不會為了打那10幾塊錢而專門帶學生證去。

可現在也越來越難以滿足,吃什麼都覺得不過如此,看到別人秀好貴的館子,也不會羨慕多少了。

因為我知道,以後我將擁有的會更多,可那為10多塊錢扎紮實實心疼,美好的初戀,純凈的日子,真實質樸的自己,是真的真的,再也沒有了。

有的時候,寧願一輩子都還留在覺得必勝客好奢侈的時光里。


好好來答你,不說故事,不灌雞湯。

一件物品,我們認為貴或不貴,通常不是由物品本身價格決定。

你是學生,而從你的描述中來看,你對物品的需求,基本上還停留在希望靠物品本身的基本屬性來滿足你自身的基礎需求。

舉個例子。

一頓一百來塊的必勝客,你將它與兩三塊的包子做比較,因為你的基準點是果腹溫飽。那麼相對你的需求來說,你的確會覺得必勝客有點貴。

一杯咖啡三十多,貴不貴?
對我來說,不貴。因為我購買的不是咖啡本身的飲用功能。而是我花了三十多,找了一個有舒適空調,柔軟沙發,無線網路的地方小坐片刻,順便還能喝點東西。所以,我覺得不貴。

一場電影一百來塊,貴不貴?
對我來說,不貴。因為我購買的不是花兩個小時時間去看一個視覺故事。而是我花了一百來塊,與一位漂亮姑娘在幽暗漆黑的私密環境里共吃一份爆米花,她會在我耳邊竊竊私語劇中情節,並且劇中話題可以成為我倆來並不熟悉時的共同話題,讓彼此都不會太尷尬。所以,我覺得不貴。

一件短袖T恤一百來塊,貴不貴?
對我來說,貴了。打小我就對身外的物質沒有過分追求的慾望。我夏天穿的T恤大多是打折時購買的活動款式,最便宜的不過39元一件。因為這些基礎衣物在我這裡,只需要滿足基本遮蔽身體的功能便可。我不靠它們去彰顯社會地位。

一套定製西服七八千塊,貴不貴?
對我來說,不貴。什麼,你一百多的T恤都覺得貴,你會捨得花七八千買套西服?是的,因為西服這東西我平時不穿,只有在重要商務場合才會穿上一下。我花錢購買的,是讓這場合的人對我不至於排斥的入場券而已。

所以,我答你。

必勝客貴不貴?這要看你究竟購買物品本身基本功能,還是在購買產品的附加值。

有一句話,特別有道理,送給你。

當你真正需要某件東西的時候,你自然買得起,並且不會覺得貴。

回答完畢!

為便於查看,所有答案都在個人收藏夾內( ENO[觀點與成長]ENO[美學與穿搭]),希望幫到需要的人。


謝邀。

因為在歐洲,有機會吃到亂七八糟的各類披薩。去威尼斯、博洛尼亞、米蘭、佛羅倫薩、羅馬等吃到的就不提了,上周這時,在阿姆斯特丹倫勃朗廣場旁邊,吃了個不正宗的「紐約大披薩」,其實也就是必勝客的荷蘭版了。
說句實在話,僅就我在國內吃過的必勝客吧……
首先價格摺合到人民幣,不算貴——實際上國內的普通餐飲,折算成人民幣,真的都算便宜的了。國內好吃的東西和書這兩樣,都是時差黨念茲在茲的玩意。
但是口味和性價比,實在是……太糟糕了。所以如果你會覺得「必勝客這玩意根本不值這麼多錢」,我是同意的。


我覺得有趣的,是題主後半段的補充。

明明十來塊可以吃的不錯了。。。包括肯德基,麥當勞,我也覺得好貴啊。。。感覺肯德基二三十的套餐飯不比學校食堂十塊的好吃啊。。。
也可能是我吃東西不挑吧。。。
6塊錢的煎餅四塊錢的餛飩三塊錢的陽春麵兩塊錢的包子一塊錢的火腿腸。。。明明都很好吃啊。。。
幾十塊上百塊吃頓飯。。。這個真的不理解。。。

我不是KFC和麥當勞的擁護者,實際上我平時是自己下廚多。
我最喜歡吃的是無錫的餛飩和小籠湯包、重慶的麻辣小面和冰粉涼蝦、武漢的豆皮、桂林的米粉和龜苓膏、貴州的酸辣粉、西昌的串串、南京的三丁燒麥和鴨血粉絲湯、護國寺的滿廣記爆肚、上海的粢飯糰、常州的菜飯和黃豆豬腳湯。我是個小店愛好者。在里斯本我在老城區的一家夫妻店吃了一個星期,在佛羅倫薩我吃烏菲茲後門巷子里的牛肚包吃瘋魔了,在巴黎我吃越南粉和KEBAB分外來勁,在巴塞羅那我每天就是去老城區倫敦酒吧斜對面吃海鮮飯和SANGRIA,吃TAPAS只吃章魚。而我最喜歡的是老媽燉的雞湯,外加糯米糖藕和麵筋塞肉。

但我還是得說一句:不能因為小店的東西好吃,就對貴的食物懷有敵意。

首先,許多經營者賣的不只是食物。
比如KFC和麥當勞。他們除了賣口味,還賣速度、標準化服務、質量和場地。
你去吃六塊錢的煎餅,恐怕無法像坐在麥當勞里似的可以上洗手間——這是錢。當然麥當勞並不太好吃,但他們確實投入成本了。
你去吃三塊錢的陽春麵,恐怕無法像在KFC裡面一樣吃到足夠的熱量——這是錢。當然KFC也不太好吃,但他們確實投入成本了。
你去吃兩塊錢的包子,恐怕無法像在星巴克裡面一樣用到WIFI——這還是錢。當然星巴克的咖啡不算好喝,但他們確實投入成本了。

其次,許多食物不能按著線性算錢。就像你不能算著蘋果手機的成本說蘋果是暴利一樣
日本京都四條大橋旁邊的裱屋集富,是賣和果子的。你會覺得「這玩意就一點兒,甜津津的,吃了就沒了,這麼貴?」但是:
有些食材是按季節來的,這就沒法按著價格一一算了。
包裝和裡面附帶的古京都地圖都是要錢的。
幾百年店家聲譽本身就是財富。

蔡瀾先生開過個玩笑,說日本飲食所以貴,是因為捨得扔,只用好的部分。但換個角度想,世上是有人在意這個的——雖然我不在意。

臨了,是這樣:

有家資巨萬但還是喜歡吃口烤腦花的(嗯我認識這樣的),有一個月掙千把元但一定要吃新鮮蝦仁的(嗯我也認識這樣的)。各人對味道的定義是不同的,而現在的餐廳又不只是賣口味的了。想通了這一點就好。
覺得許多食物貴,口味差,性價比低,沒問題;必勝客在我看來,也的確是個性價比相當一般的地方。
但理解一下飲食業經營者和愛吃的人,別對捨得花錢吃東西的人和提供食物的地方太抱有敵意,好嗎?吃東西到底還是很高興的事兒,太抱有敵意了,吃什麼都不會太香的。


人的消費通常只會關心第一個數。

比方說,幾塊錢,幾十塊錢,幾百塊錢,幾千塊錢。

當我們說一樣東西幾百塊錢的時候,就很少關心個位以及十位數的數字。

這顯然也與我們收入有關,我們收入幾千塊錢,那麼我們就會關心幾百塊的消費。

如果是幾萬塊錢,那就只會關心幾千塊的消費。

如果月入幾萬的話,那麼去超市就不用看價錢。因為無論怎麼買,都超不了一千。撐死也就是「幾百塊錢」的事。無所謂,但買個腎六就要考慮下。

但月入幾十萬,隨便買腎六來送人都可以咯。

努力賺錢吧,等你月入過萬,甚至好幾萬,你就不會把心思時間放在必勝客這幾十一百的事情上。

最貴的,永遠都是時間。


知乎十大俗逼理論之一: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請重溫。
然後思考:你目前對一餐飯的要求,在哪個層次上。

一般而言,吃飯的本質要求,是吃飽,在需求層次裡面,這屬於非常低級的「溫飽」層面。
然而很多時候,一家餐館並不是僅僅注目於「吃飽」這一需求。他們會試圖滿足你更高層次的需求,然後收取你更高的費用,也就是所謂的「增值服務」「溢價」「附加值」,之類的東西。
而當你沒有「吃飽」之上的需求的時候,這些「附加值」,你自然不想買單。
多花了錢卻沒得到更多的東西,這就是所謂的——

當然,「貴」並不一定是你多花了錢沒買到更多,也可能是你多花錢買來的那些你不需要,或者感知不到。


回到題主的問題。
你覺得必勝客貴,麥當勞貴,一頓飯花上十塊以上都算是不便宜。這很正常。
因為你目前沒有「吃飽」之上的需求,或者追求更高需求對你而言代價過於高昂(比如花100塊吃頓飯,對於月入10w的人就是毛毛雨的小錢,對於月生活費500的學生就是一頓飯吃掉本月的五分之一)
但是你不可能一輩子都是這種情況。
隨著你閱歷增長,一方面你的需求會轉向高層次,另一方面你收入的上升可以支持你上升的需求。

比如當你有了女朋友,你不能總是寄希望於六塊錢的麻辣燙。你需要一個相對安靜、清潔、私密、優雅的就餐環境——於是乎,你要為它買單(儘管這家飯未必好吃)。

比如你參加了工作,一些合作夥伴的聚餐,你需要展現你的經濟能力,藉此向合作夥伴透露「這個人是個成功者和他合作靠譜」這樣的信息,此時你就需要一個大氣、有格調、夠場面的就餐環境——於是乎,你要為它買單(儘管這家飯未必好吃)。

比如你成為了一名自由職業者,需要很多時間宅在家裡對著電腦工作,耽誤工期花上一兩個小時走出去吃飯成了一件很划不來的事情。此時你就需要一個提供外賣的餐館,而且希望快速、衛生、冬天最好還要保溫,於是乎,你要為它買單(儘管這家飯未必好吃)
【順便提一句,說到必勝客,我極少在他們家堂食,但是比薩外賣我只訂必勝客,送餐速度、味道的穩定性和到家溫度都有保障,再好吃的比薩架不住涼掉啊】

所以說,必勝客貴么?我以為是不貴的。
但是,它價格的每一分錢所包含的價值,未必能夠符合你的需求。
當你能夠真正消費它的價值的時候,你才能更好地判斷它到底是貴還是不貴,而不是單純地拿來和水煮麵條相比。
祝好。


樓上好多人都忽略了,題主才大一嘛,很正常的有這種想法,我也有過。
當時我剛進大學的時候,想著可以省就省,最低記錄一個月只花了400-500元(然而現在嘛就......咳咳)而且非常不理解那些學長學姐出去吃個飯就頂我一個月的生活費是為什麼,好奢侈的。
到了後來,才發現有很多無奈的飯局不得不去,有很多人情不得不還,有很多錢不得不花,現在我的狀態也是開始難以想像的。
現在你不需要糾結這個問題,也許你是從小城鎮到大城市還沒轉變過來,也許你還沒碰到過類似的情況,也許你以後還會上比必勝客貴而且還要難吃的餐館呢,time will tell.
Take it easy.


小時候吃大袋辣條都覺得貴。


上周天跟個姑娘去看電影,姑娘今年才大二。

一出門她說餓,想吃東西,剛好路過必勝客。

其實我挺喜歡必勝客的,跟EX單獨一起吃的第一頓就是這兒,那時候即將畢業,她已經工作一段時間,我反正過得扣扣索索的,點單的時候還在盤算卡里剩多少錢。她體貼到跟我說:咱倆吃不了這麼些吧。

所以我跟那個姑娘說:要不必勝客得了,省的找。

結果她跟我說:不要,我沒帶學生證,不能打折。

反正我是愣了一下。

那天晚上廣州剛開始降溫,起了些風,突然覺得我命好,周圍都是好姑娘。

而我也想回到過去,再待那麼幾天。


看了樓主說自己是大一的學生。我就想起來我自己大一的時候。
大一甫一開學,老爹給了我10000塊錢。包括1500一年的住宿(四人間),4600一年的學費,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費用,比如生活用品(被褥啦),剩下的就是生活費。第一個學期結束的時候,我的賬面上還有2500塊。那個學期一共四個月,月均350。這一費用還包括了買書,交電費,交手機費,偶爾的電話卡費。
那會兒連上街前後要8塊錢的公交費都覺得有點兒奢侈了。大三之前,沒有吃過食堂的小炒,沒吃過周圍的餐館。當然我大一大二周圍一毛不拔也沒餐館可以吃。
必勝客在我心目中那就是和五星級飯店一樣,需要攢一個學期的零花錢才能和女神去約會的地方。
當然這就是個比方,實際上我那麼窮根本沒有憧憬女神的賊心賊膽。

-----------------------------------

後來實習的時候,雖然有一點薪水,但是仍然不敢寬裕。一位姐姐很喜歡我,待我很好。看我是個窮人經常會帶我去外面吃飯,基本上她都是請我吃起碼必勝客這種地方。我不是個客氣的人,然後就點套餐,偶爾還加個拼盤,一般都一百來塊錢。我就只能請她吃一吃鴨血粉絲湯之類的,20塊錢就算了結了。那大概才能算是我出去吃必勝客的開始。其實那個時候她的收入也不是很高,大概4K的樣子,我吃的這麼心安理得,現在想想也挺過意不去的。所以如果我路過南京一般都會請她出來吃飯什麼的,雖然很多時候還是她掏錢 =。=

----------------------------------

等到自己掙錢的時候,每次和朋友去必勝客吃飯,都還是有一種「必勝客很貴」的印象。只是周圍選不到吃飯合適,價格合適,聊天也合適的地方。大概是心理陰影就這麼留下來了吧。


孩紙 大一的時候我作為一個沒有任何收入的學生也覺得他們都好貴 你不是唯一

可是我想說的話是,一個人總是有發展的。希望你不會一直覺得他們好貴,起碼,應該以後畢業了工作了是可以選擇吃或不吃的,單純是因為喜不喜歡他家的口味,而不只是價格的問題。

祝好。


看了這個問題我就覺得和題主好像啊。看了幾個回答媽的就忍不住哭了。

貴。現在的我是這麼認為的。但是我也知道總有一天我會不覺得它貴了。

可能可家庭也有關吧,我們家經濟條件挺一般,但也不至於窮到計較一分兩分的地步。但我媽就是個特愛計較錢財的人,雖然她給我買東西從來很大方,但是能講價的地方是一定要講的。在超市買東西,如果是付現金的話,她買東西的時候會看小數點後第二位,加起來不超過五分,四分最好,這樣四捨五入就沒了,否則就要往上入一毛,那可就虧大發了。這一點是我最不能理解她的地方,幾分錢至於么?

如果不是有客人來,我們家是不會出去下館子的。我媽做飯真的超級好吃,我爸也還可以,所以我也不愛去外面吃。經常一家人中午做四五個菜,多的時候六七個,吃的很開心。算一下成本,菜錢油錢加上煤氣錢,最多也就十幾塊二十幾塊。比外面划算多了。

我爸爸在機關單位上班,也有二十多年了,以前我們住在家屬院,鄰居都是一個單位同事啥的。所以每年我們家有很大一筆開銷是禮錢,婚喪嫁娶小孩滿月啥啥的。小時候我特別喜歡去吃喜筵,而且是往死了撐,都給了錢了不吃白不吃,有時候一個月能吃三次。後來就很少去了,結婚的人還是那麼多,禮錢也在往上漲,可是喜筵的菜品千篇一律,我都吃膩了。就算去吃,每個菜只夾一兩口,看著不順眼的不吃。你說喜筵貴不貴?當然貴。好吃么?吃多了也就一般。

肯德基麥當勞什麼的,我從來沒有自己一個人進去過。小時候饞,看別的小朋友都吃我也想吃,過生日過兒童節才敢跟我媽說想吃。我媽就帶我去,點個簡單的漢堡薯條可樂,我說,媽你嘗一口,她說她吃過不好吃。【不過我媽沒吃過的東西她也會說不好吃】我吃了,確實覺得不是特別好吃。一直覺得很奢侈。長大了以後和同學一起去過三四次,也就沒有了。我覺得我去KFC麥當勞加起來的次數肯定不超過十五次,有幾次還僅僅是進去坐著聊天沒點餐。

必勝客對我來說簡直太高級。就只吃過兩次披薩,別的沒有了。十八歲生日的時候我說想吃,我媽領我去買了個披薩打包帶回來,我還照了照片留念。另一次是高三晚自習,同學的媽媽給她買了個披薩送來,她給大家分著吃,我吃了兩塊。就這些。

上個寒假回去和好久沒聯繫的兩個朋友出去玩,吃西餐和甜品。西餐倒是還好,甜品我是第一次吃。滿記甜品,看著菜單我糾結了一會點了芒果西米露。畢竟我聽說過名字的也沒幾個。媽呀,那麼一小碗要近三十塊,塞牙縫都不夠。我拿勺子舀到舀不起來為止,其實我真想端起來喝乾凈一滴都不浪費但那實在是太low逼了。另一個朋友點了個什麼水果冰,她吃了一小半,說剩下的水果不愛吃就不吃了,看的我肉疼。不過呢,這位朋友在開動前可是把我們幾個點的甜品放在一起拍了照,加上之前的西餐,好好P了一下發空間呢。就像《微博控》里說的那樣。我倒是沒有。虛榮心作怪吧。

我覺得自己很土鱉,在那些貴的東西面前有種自卑感,再一想到父母從不曾奢侈,便更不捨得花錢了。他們打電話給我總說買點好吃的好穿的別委屈自己。我做不到,我不覺得吃食堂的飯菜穿幾十塊的衣服很委屈。我總覺得周圍的同學不一定家裡都比我家有錢,但是大多花錢都比我大方。所以我現在也努力讓自己變得大方一點,但說真的,挺困難。

不過有時候我也會小小地奢侈一下,偶爾買瓶十幾塊的rio喝,或者網購一套自己喜歡了很久的漫畫。昨天我還買了六隻裝的馬卡龍,因為我心心念念了好久一直特別想吃。(PS:口感一般杏仁味挺香特別甜,買來嘗鮮但是不會回購了)

總有一天我不再覺得必勝客貴。不知道那時候我會不會懷念現在這樣土鱉這樣寒酸的自己。

————————————————————
7.31更新
今天和幾個同學小聚,是我第一次到必勝客店裡吃東西。

四個人。牛排是一個男生單獨點的,他沒要飲料。平攤下來我應該付45.75,當然零頭抹了。如果作為午飯可能不一定吃得飽,但晚餐吃這麼多還有點撐。其實也算不上特別美味,價錢相比於質量確實有點貴(我覺得我吃的份量30多塊錢左右較為合理),但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似乎吃過一次就對必勝客沒什麼興趣了。。。反正我自己是肯定不會一個人去吃的。


看到這個問題,突然想到很多,回復一下,排遣一下心中的情緒。
我是上海人,但是小時候肯德基,必勝客都是需要仰視的存在,我當時還沒有聽過麥當勞。第一次吃肯德基在1994年的冬天。當時父親工廠廠慶,聚餐竟然是每人40元的肯德基就餐券。一共2張,每張面值20元。父親沒有捨得吃,便全部帶回來給我。就餐券,我藏了很久捨不得吃,一直到快要過期了,才戰戰兢兢來到肯德基,當時肯德基人很少,我還不會點套餐,零點了一個漢堡,一塊炸雞和一杯可樂。22元,我還另外支付了2元。味道談不上好壞,只是覺得很貴。
那麼多年過去了,父親也已經不在了,我還會去肯德基,還會點漢堡,炸雞可樂,但是只是在我想念父親的時候。


其實 只要不是花自己獨立賺的錢

任何東西都是貴的

哪怕一分一角一塊


個人是這麼想的…


我第一次吃必勝客的時候是初三畢業之後和同學出去玩,那是2000年的夏天,然後一群女生嚷嚷著說去吃必勝客吧,那也是我第一對著女生吃飯,那頓飯,大概10個人吃掉400不到,平均一個人40左右,覺得好貴,看看那些妹子,應該常來吃的樣子…
也是那年夏天我和舅舅帶我和表姐去逛淮海路,午飯在滄浪亭麵館吃的,看著88的鮮蝦面啥的,我挑了一個最便宜的辣醬面,也要28塊了。飯後路過哈根達斯,我姐說要吃一個,進去之後我覺得20塊還是18塊一個單球太貴了,我和我姐說,你買一個,我吃一口就可以了…
KFC啥的基本也只有過生日的時候才會去吃一次,倒不是家裡條件不好,我爸媽給我的零用錢到時一直只滿足我的溫飽,一天7塊錢,2塊早飯,5塊錢的午飯,後來發現我不吃早飯攢錢買CD啥的,就給我一個禮拜漲了5塊錢的零花錢。男孩子這樣的教育方式還是挺多的…老一輩總覺得兒子窮樣,女兒富養…
大學的時候,我的生活費也不算少,和女神表白的時候,就約在了必勝客,還是覺得好貴...然後一個星期就吃吃千層餅加湯了…
題主,我現在工作也有7、8年了,出差在外地,火車站附近實在沒東西吃,也就吃吃KFC,麥記,必勝客啥的,不會覺得貴,只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沒錢的時候有時間,有錢的時候沒有這樣的時間了。

我像題主一樣大的時候,在武漢念大學,我可以花一天的時間去圖書城看書,然後和哥們在路邊吃碗沙縣小吃或者湖南米粉走回學校,一路上聊聊自己對足球的看法,聊聊文學,聊聊哲學,聊聊對哪個女生有好感;現在kindle上的書買了不少,但是看的時間太少,很少能有連續的閱讀時間。

大學的時候,我能暴走20幾公里,去感受武漢這個城市的不同,我能在沒課的時候或者周末環東湖走一圈,或者去市區看看,找當地同學推薦的小吃店吃點東西。工作後只有周末有時間,這種隨心所欲的日子真的不再有了…

大學的時候可以省吃儉用買個高達模型,花上8個小時拼好,然後現在覺得這個玩具都好便宜,但是想了想已經沒有連續八個小時的時間讓我來玩這個了,拼不完放著好了,我覺得我女兒看到後,基本上就要缺零件拼不起來了。

大學的時候walkman的原配耳機壞了,sony838,一直想換一條好些的,鐵三角的CM5要350最後買了森海的mx500,現在覺得1000以下的耳機都不能聽啊,然後買了一堆耳機發現真正聽音樂,靜下心去欣賞的時間沒了。

大學的時候憧憬著工作後想要買的東西:工作了我就要買PS3,工作了我就要買PG版的高達模型,工作了我就要…如今我依然喜歡這些東西,但是上面說的這兩個我一個都沒買過,不是因為錢,而是沒時間買來也沒時間玩,書都有很多沒看完,再玩這個有點負罪感啊……

說了那麼多,是因為當初我也覺得必勝客很貴,現在不覺得貴了,是因為我拿時間去換了錢,展開到其他地方也是一樣……所以題主要珍惜現在的青春年華呀~


小時候我第一次去肯德基的時候,那個是真的奢侈品,當時2塊錢吃面能吃撐,花十倍的價格吃個漢堡,貴嗎?當然貴,貴的要死。

大一點之後偶爾去人均一兩百的餐館,吃的特別津津有味,覺得都是好東西要好好品嘗,又不是經常能吃到的東西,貴嗎?當然貴,貴的要死。

第一次去吃米其林的時候,在網上做了很多功課,比如要怎麼吃才不會讓人覺得很 low,最後吃下來其實並不是很開心,因為並沒有給我一個在小飯館一百倍的美味,貴嗎?當然貴,貴的要死。

活了這麼多年特別清楚自己喜歡吃什麼,最喜歡的是各種下水,什麼腸子肚子之類的全是人間美味,還喜歡吃羊蠍子,冬天吃一鍋絕對是人間最美妙的事情。貴嗎?便宜,太便宜了。但是我還是 會去吃肯德基,因為方便,我也會去吃必勝客,因為在同等價位的西餐店裡面至少知道他乾淨並且因為品控做的比較好,全國所有店面的味道也不會差太多。

餐飲這事從來不是一個好吃不好吃就能解釋清楚的,貴和不貴也從來都是建立在個人的消費能力上去說的 。但如果真的宏觀籠統的去說的話,只要還能經營下去的飯店,都不算貴,因為總是有那個願意買單的人群。


我以前也覺得肯德基、麥當勞好貴,但是現在發現,最便宜的就是麥當勞的15塊錢的豪華午餐。。
在拉麵都18一碗的時候,只能都是眼淚了


領證的當晚,帶著媳婦去吃的必勝客。
如果在平時,我寧願買肉買面在家做。
可是在那天,就想好好去吃頓"大餐"。
覺得一點都不貴。
貴不貴,永遠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我就去過一次必勝客,還沒等我說話,對方看了看我的裝束,問:「想來這裡打工嗎??」


推薦閱讀:

正常飲食蛋白質過量怎麼破?
中餐是既不環保又不健康的「垃圾食品」嗎?什麼樣的餐飲才算是健康又環保呢?
義大利飲食和法國飲食有什麼差別?
如何煮正宗蒙古奶茶?
為什麼人們總說漢堡是垃圾食品?

TAG:飲食 | 必勝客 | 消費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