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思維」在 2013 年如何影響了電影?今後又會對電影各細分行業產生怎樣的影響?

2013 年,「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是兩個提及頻率無比高的詞,甚至可以用爛大街來形容(助理解,無貶義)。
關於「大數據」在影視行業的運用,有這篇文章:評析:觸不到的大數據 - 影像志 - 知乎專欄
那麼互聯網思維,在2013 年,或在過去的這幾年對電影造成了哪些具體影響?將來又會有哪些趨勢?
相關問題:如何用互聯網思維拍電影?


互聯網對於影視產業的影響,主要會提到以下幾件事情:

1. 融資渠道。從美國眾籌網站成功為《美眉校探》進行眾籌募資開始,中國的《十萬個冷笑話》以及《大魚-海棠》也先後試水有成。目前甚至也有一些影視基金想要嘗試通過互聯網渠道進行募資。這一領域,今後隨著互聯網金融的不斷發展,或許大有可為。

2. 內容製作。典型的當然是NetFlix和成功打入艾美的《紙牌屋》,其他會被提到的例如《與薩莫的500天》或者囧瑟夫的《現代唐璜》。但實際上後者只是將互聯網作為一類交流平台,並不是建立在完整的互聯網邏輯之上;而前者的模式只能對系列劇或系列電影有影響,因為一部大電影的製作流程的漫長和後期製作周期的複雜,成片和半成品的巨大差距,使得他們很難不時通過互聯網上的反饋和數據收集進行調整的。

3. 營收渠道。其實在北美自互聯網視頻誕生起,其中的版權收入就迅速成長成其電影營收的重要一環。但是中國的營收真正讓人看到希望,還是源於這幾年先後推出的《十一度青春》、《一路向西》等青春性喜劇、《萬萬沒想到》等系列劇作等。但請注意,這等渠道對於小微成本的影視內容或者互聯網劇而言,能夠回收絕大多數成本甚至盈利;但對於「大」電影而言仍然是杯水車薪。

4. 營銷渠道。這是大約從2008年以來蓬勃發展的一個部門。通過社交網路的經營以及病毒性視頻、文案和圖像的運作,替代很多傳統渠道對於電影的期待、口碑和關注度的營銷的巨大影響。這類成功案例可以上溯到2008年《蝙蝠俠:暗黑騎士》時成功利用希斯-萊傑的死亡進行了完美的口碑營銷、2009年底營銷大神J.J.阿布拉姆斯對於《科洛佛檔案》的一系列病毒性視頻的成功布置。中國最典型的例子算是《失戀33天》、《小時代》和《少年派》之類。比較有趣的地方在於這塊業務在整個電影行業中的門檻相對較低,因此近年來國內也出現了許多成功的電影營銷公司。但相對成熟的商業體系而言,專業的營銷公司、尤其是偏向互聯網而不是線下的營銷公司,應該是隸屬於大型影視公司的一個部門,亦或是單獨存在的一個細分行業,這值得討論。另一方面,同樣作為營銷渠道重要一環的預告片剪輯,卻因為門檻較高在國內並沒有太多有競爭力的新公司出現。

5. 網上售票。網上訂票在北美和日本的發展期比中國要早上數年,但中國電影票房在2010年的爆發,除了商業地產的發展之外,上述社交網路(主要是微博)的作用是其一,其二正是互聯網包括團購與在線訂票方案的興起。之於中國而言,目前線上訂票的競爭形勢已經愈發白熱化,這些訂票網站也確實讓很多新建影院在發展初期較之原來要容易一些,但也愈發讓部分影院位置上的區位優勢相對削弱。

6. 數據採集和研究,類似於王義之老師所提及的大數據。但如同王老師在文章中所論及,在上個世紀的七八十年代,北美電影業對於觀眾數據的採集和模型建立就已經相當成熟,而當時互聯網還未興起。而現在談及這些研究或者大數據,互聯網有可能成為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一種數據分析和採集渠道,但其中的方法論與當初還沒有太大的區別,仍是傳統的數據或者研究性思維,談不上互聯網思維。而這一塊的發展,實際上需要依賴其他行業尤其是「大數據」技術的發展才能進一步落地實現。另一方面,這樣一塊需要長期積累才會顯示出價值的行業,也需要有識金主或者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才能走的更加順遂。

個人淺見,拋磚引玉。


自己把自己給坑了啊!這個問題太大了,看到楚楚回答的時候手癢答應也寫一下,尼瑪一動手發覺貌似很深一個坑,不是一下能寫完的,不管了,寫多少算多少,歡迎商榷,共同進步。

要說這個問題,必須先說「互聯網思維」是什麼。我在相關的問題下面已經做了解答互聯網思維是一種什麼樣的思維?,感興趣的人可以去看一下。

我歸納的互聯網思維核心在於三點:1.去中心化,2.快速精準,3.情感品牌認同。其他諸如用戶體驗、免費運營等都是在這三點上的手法變化。對於電影行業來說,互聯網的滲入也是建立在這三點上。但相對於其他傳統行業來說,電影行業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本身提供的內容服務,最終是要落實到線下實現盈利的。雖然目前線上盈利也是很受重視的一部分,但尚沒有很有效的進步,因此無論前端如何花樣百出,「最終都必須要落到線下」這個現實,讓互聯網思維對於電影行業的影響無法做到其他行業那樣明顯,不過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上來看,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的變化方向是有跡可循的。

在 @楚沐風Felix@王義之 還有 @匡靖 他們回答了這個問題之後,開始我覺得他們說的不精準,但後來在思考的過程中,發現其實在「互聯網思維」這個旗號下,其實有兩個概念,其一是互聯網,其二是思維,互聯網在形態上、技術上對電影行業起到了很大影響,但至今所謂的互聯網思維,並沒有形成清晰的系統思路,所以很多時候,互聯網技術和手法的影響,和所謂的思維很難分開,因為手法和技術是可以從傳統行業移植而來,但思維卻很難移植,必須自行總結歸納,例如著名的長尾理論,就是傳統行業很少有的,因此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可以儘力試著把這兩塊分開,但也不用太拘泥,畢竟我自己都沒想明白呢,先說出來再討論。

就電影行業產業鏈本身來說,互聯網技術和思路的滲透影響,集中在以下幾個環節。
1.投資環節
就投資環節來說,互聯網目前所提供的最明確幫助來自於眾籌,這一採用團購形式提供的籌資服務,將行業的生產方和消費者渠道直接打通,讓內容/產品/服務的提供方,除了傳統模式下生產者、投資者、發行者、消費者這種模式之外,還有生產者-消費者這種直接對接的模式可以選擇,客觀上縮短了流通中的損耗,例如投資商對於內容、產品的控制要求,發行者對於產品/服務的規模和特性要求,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因為投資商、發行商需要考慮規模效應,獲取更多的利潤,但對於很多創業者來說,初始的收益和規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先做出成型的產品或者內容(這一點我現在深有體會啊……),或者更貼近個人喜好的東西,對於電影行業來說,很多足夠有個性、足夠類型、足夠cult、足夠理想主義的內容,因此有了一絲生存長大的希望。而對於很多喜歡這類小眾內容的用戶來說,也有了更多選擇餘地,可以讓電影行業內容更加多元化,其實就是長尾效應在電影行業的體現(本來想拿《大魚-海棠》做例子,但搜了一下,感覺那是個坑,還是算了。這個例子還是互聯網眾籌的最早試水者《鋼鐵蒼穹》更加有說服力一些,想了解的請自行去搜索一下吧)。因此眾籌模式給了整個行業更多的發展機會和試錯的機會,是個很好很值得鼓勵的模式。

眾籌模式的另一個作用是作為營銷環節的一部分,這裡提一下,放到後面營銷環節說。

2.內容環節
就內容環節來說,互聯網思維的體現在於改善了過去名編劇、名導演、名監製等關鍵人物對影片內容話語權過大的影響。由於互聯網帶來的便利,通過製作方和市場用戶的有效溝通,製片方對於市場的傾向和口味有了一個預先的把握,可以更加有針對性的進行創作,效率更好一些。目前有N多編劇導演製片人泡在天涯、豆瓣、貼吧、微博等地方和用戶胡扯,其意就在於此。至於說從互聯網上發掘有效的素材內容,自打《第一次親密接觸》這就是個很常見的做法,倒不用單獨拿出來再說,互聯網只是改變了創作者體驗生活,收集信息的途徑,但在思維上並無太大影響,類似《失戀33天》這種事情,不過是史泰龍創作《洛奇》劇本奇蹟的翻版,這事更多的是靠製作方慧眼識珠和製作落實,不能因為其傳奇性而判定互聯網在其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那是片面誇張的說法。《第一次親密接觸》當年影響更大呢,號稱網路文學的開山之作,改編拍攝的電影變成啥了……內容創作是人類自藝術創作誕生以來持續了幾千年的行為,歸根結底是依賴個人主觀意識和能力的事情,互聯網在能夠接入人的腦袋之前,還無法對此直接起太大作用。當然如果腦袋上能直接插網線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3.製作環節
影視的拍攝和製作是個很專業的領域,目前還無法做到完全分包,最多是不同專業團隊的專業POD,但因為眾籌的緣故,一些工作是可以通過互聯網來實現的,例如馮小剛拍《唐山大地震》的時候通過互聯網徵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老物件做道具,效果很好。未來一些龍套徵集、道具徵集等劇務的工作或許能以此借力。不過說起來這隻能算物流通道的延伸,不能算是互聯網時代的脫胎換骨。
也許有人會說例如演員海選、探班諜報等行為可以通過互聯網來實現,不過我個人以為這個屬於營銷工作的一部分,宣傳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因此不在這裡說。
這一塊實際上是我了解的最少的領域,目前還沒有什麼比較有效的看法,希望了解這一領域的朋友討論補充。

4.發行環節
互聯網對於發行工作的影響是巨大的,最直接的就是線上影院使得影視劇的播出檔期更自由更長,而且累計帶來的收益更多,有時候線上發行的收入甚至會遠遠高於線下。對於許多拍攝完成之後壓根無緣院線的片子來說,除了等著被電影頻道的影片庫買斷之外,線上影院也是個好去處。目前很多電影甚至從製作開始就不考慮大院線,而以線上的視頻網站合作為主。諸多微電影短視頻走的都是這個路子,收益未必少。
互聯網思維在這個環節的體現,主要是長尾效應,就是發行要做到精準找到線下影院不屑於的小眾用戶,在沒有實體限制的情況下,小眾用戶反而忠誠度和付費率更高,累計起來可能會是一個龐大的數字,足以養活各種風格古怪cult的類型片。

5.營銷環節
這是互聯網對影視影響最深的環節。我們都知道,營銷實際上也是講故事,如何讓用戶認識你的產品,產生怎樣的印象導致發生購買興趣,這是營銷的本質。但對於電影這個原本就注重於講故事的行業來說,目前在營銷工作上實際上創新乏善可陳。一方面是傳統營銷的模式思維和流程體系還未受到特別大的衝擊,另一方面是由於線下影院的強大,使得線下落地為主的傳統營銷模式仍舊有很強的發展空間。此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實際上國產電影工業中對於營銷這個環節實際上是不太重視的,上世紀90年代前的包銷發行體制雖然已經被打破,但目前仍有大導演、名演員為核心,高投入為噱頭,簡單粗暴鋪廣告鋪報道,蒙觀眾進電影院的慣性。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一個是電影工作者身為藝術家的矜持和清高,不好意思也不屑於放下身段做營銷,這個是很明確的。另一個則是中國電影市場的高速增長帶來的混亂,無論是發行還是用戶,對產品都沒有足夠的判斷,容易讓簡單粗暴的辦法打動,讓一些爛片(比如春居圖)渾水摸魚。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春居圖這種純屬破罐子破摔的負面炒作手段居然被很多人認為是可借鑒的「負面營銷」手段,拜託,這算是負面營銷么?這算是自殺營銷好么,這片子之後跟這劇組有關係的人除了劉德華這種痛快認錯的勞模,其他在影視圈的路算是絕了。負面營銷不是這麼玩的。這種爛片還能好幾億票房,充分說明了現在的市場無聊混亂到什麼地步。
就營銷環節來說,互聯網帶來的影響在於因為去中心化導致的多元手段,雖然關鍵信息流通節點的弱化,導致營銷的控制難度提升,沒法再像過去那樣搞定幾個媒體和網站就搞定一切,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擺脫了傳統上強勢媒體的信息控制。去中心化的信息傳播模式,如果組織得當,產生的效力可能是幾何級數的增長。這一點2013年《致青春》等幾部電影通過微博微信SNS社區的傳播已經明確體現了出來。
另一方面,互聯網快速迭代的思維特點現在也越來越明確的表現出來,隨著營銷工作滲入到影視劇的整個階段。從立項到籌資,再到選角兒,再到拍攝,都可以作為有趣有效的素材事件進行營銷,例如最近因為某票房毒藥女星和《尋龍訣》(就是早就傳說要拍電影的《鬼吹燈》)的糾葛,這個早已立項,還不能沿用原有效品牌,原著水準一般的電影又吸引了眾多目光。而這個電影年後估計就要進入選演員和建組的階段了,現在的這個消息可算是很好的一次預熱,若是製片方有意為之,算是有心。總之,一部影視作品想要最終引爆票房,需要利用現在互聯網的強大滲透力,不間斷的控制用戶的興趣節奏,保持緩步提升的關注度,最終依靠影片上市前後達到高峰,製造搶到的互動儘力延長影片的火熱期,才能達到票房躥紅的目的。2013年幾部操作的比較好的話題作品大體類型都如此。當然在手法和節奏上還是比較粗糙的,有許多值得改進的地方。
最後,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粉絲情感運營。很多從業者對此並不在乎,甚至表示反感,例如行業上下對於《小時代》在小四腦殘粉追捧下的票房奇蹟大多表示厭惡,連帶著對「腦殘粉」也深惡痛絕。但正如《烏合之眾》的中文譯者在前言中所說的,我們處在一個群體無意識的時代,無人能保持充分理性。個人保持理性是應該的,但對於群體的非理性,與其一棍子打死(貌似也打不死),不如儘力引導這種愚昧的狂歡向好處去。這是我們這個時代只能儘力得到的次優解。粉絲情感運營的好處在於它擺脫了單獨產品本身,而將整體粉絲興趣導向品牌。我所在的互聯網和網路遊戲行業,關注產品多於關注人一些,但影視劇工業的明星制早已玩了這一套好多年,想來粉絲情感運營的重要性和手段不用我再獻醜,就此打住。
實際上利用互聯網做電影營銷工作,這個話題本身就可以單獨再開一題,簡單說這麼多,否則細節太多說不完了。

6.市場研究環節
市場研究環節,是我最看好的一個發展領域。過去因為線下院線的分散和隔絕,想要了解用戶的興趣、付費意願、觀影口碑等數據,難度非常大,往往是入行多年的老前輩憑著經驗進行感性的把握。但如今隨著互聯網應用的發達,獲得用戶行為數據和反饋的難度顯著降低,市場研究也有成熟的思路和體系可以借鑒,因此事實上這一塊未來是發展方向最明確最有潛力的領域, @王義之 要加油了。互聯網在這個方面能做的事情除了建立有效的數據監控收集渠道,嚴密有序的資料庫之外,分階段、多頻次、精細化的數據跟蹤和分析體系,應該是互聯網和電影行業的主要融合。這個領域也很專業,我早年曾經做過市場調研,略知一點,但也無力分析的太深,希望有高人就此問題再來討論補充。

簡單寫還寫了這麼多,因為電影和互聯網這兩個話題都太大了,相互滲透融合的領域又太多,無數的事情可以做,每天都有好的想法浮現,但落實起來卻很難,這是我這兩年進入影視劇行業之後最大的感受。所以以上的內容是我作為這個行業的觀察者和新兵做的一點紙上談兵,所言未必正確,也比較膚淺,希望對電影和互聯網有興趣的朋友一起探討,這個坑太深了,我一個人填不完。

感謝電影群諸位 @Xiao Ronnie@朱博文@楚沐風Felix@為夢而生@李電電@吳婷婷@王義之@匡靖 等各位朋友的鼓勵和催促,不然我怕是寫不了這麼多,有什麼疑問,咱們今後再探討吧。


-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怒刷了一個超長的答案,寫到一半時便離題到了慘不忍睹的局面,所以只好貼到其他問題下面去了,具體的請移步:互聯網思維是一種什麼樣的思維?

跑題王在寫完那個答案之後,回來繼續答題:

電影行業比較特殊,當其他行業都在被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弄的焦臀爛胯時,電影行業事實上影響並不大,因為電影行業本身就是屬於信息產業的一部分,走在時代前列哦,各位。

雖然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在版權交易的方式上,未來可能會在電影行業出現大的變革,但其他方面我個人認為不會有革命性的變化。很多我們認為是互聯網時代才會出現的經營策略,在電影行業早已經是老梗了。好萊塢早就發現了信息傳輸效率的價值,並且加以利用多年,比如營造產品上市時的輿論氛圍,提供增值服務來擴大營收,通過經紀公司經理公司來孵化劇本篩選人才(眾包),從控制內容走向控制入口(電視網),高度重視用戶體驗(高密度的跟蹤調研)等等。我隨便說幾項,你就會發現好萊塢的那幾大製片公司,都是國內這些互聯網企業的老師,小米啊黃太吉啊叼爺啊,跪舔還來不及。

但是,國內電影行業有沒有那麼吊呢?不好意思,我們比互聯網行業還原始一點,從某個方面來說,同樣是信息產品,遊戲、軟體、網站、影視相比較,我們真不算市場化程度很高的那個。所以,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一些衝擊,至於影響的是哪些,一會詳細的說。

在詳細說之前,必須要普及一下關於電影的一些產品特性,否則我們可能容易將一些現象之間的關係混淆。

被動型觀賞:關於電影,它有很強的被動性特徵,這一點使得它與任何互動型娛樂都有很大不同,人們對電影的期待並不是希望它會變成一個真人遊戲,可以完全參與操控百分百透明,而是來自於它的不確定性。電影產品本身的複雜性是凌駕於很多行業之上的,因此它讓人尖叫的頻率也要高了很多。一部差電影會讓你有爆導演菊花的衝動,一部好電影也會讓你產生甘為導演菊的情愫,互聯網行業在這一點上同樣需要俯舔,產品層面沒有可比性。這方面我點到為止,相信大家很容易理解。

相對性評價:電影是邊際成本幾乎為零的商品,所以供應很容易嚴重過剩,觀眾對一部電影的評價不是孤立的,而是根據他的觀影經驗和選擇範圍,所以好電影永遠是有限的。如今互聯網已經打通全球的供應,雖然因為文化的隔閡,每個區域市場會有不太一樣的格局,但佔據多數觀眾注意力的電影,在數量上仍然會是一個很小的比例。在電影市場中,所謂的數據挖掘、按需定製的意義在市場推廣的環節體現的要更為明顯,在產品環節的價值非常有限。這是一個百年間一直在創新上持續快速迭代的行業,創作人員本身就是最佳的演算法,產品本身就是糾錯機制,人才選拔就是數據挖掘。所以只要掌握創作環節核心的人才資源,其實就是掌握了觀眾。

君不見如果NetFlix不是花了大價錢,甚至出讓剪輯權,能從HBO和Showtime手上搶到《紙牌屋》嘛,再說《紙牌屋》的策劃關NetFlix毛事啊,明顯是MRC和CAA把腳本弄好了,然後才拿出去忽悠的。在NetFlix的公關部門通過《紙牌屋》成功打造了自己的高科技形象之後,誰能記得NetFlix第一部推出的電視劇《莉莉海默》呢?有聽說過這部電視劇的請在評論里舉手。

請注意這篇文章:Netflix Series Spending Revealed 請忽略它提到的與 NetFlix 公關稿相似的內容,注意他那些NetFlix從來沒提起過的內容。

今年NetFlix在艾美獎的前後,公關費用可謂是花費不菲,製作方Media Rights Capital (媒體權力資本)和師門、傳奇、相對論一樣,也是這幾年以資本做靠山而冒出來的獨立片廠新貴,要記住TPG也是有CAA 35%的股份哦。這幾家公司與傳統大製片公司之間的拉鋸戰已經越來越緊張,背後的故事其實比電視劇更有意思。說點陰謀論的,在 NetFlix 2011年後靠《紙牌屋》的公關噱頭股票持續暴漲,誰是最大的受益者呢?

好了,吐槽+八卦完畢,女神和男神們請勿怪,下面正經答題:

我在關於「互聯網思維」是什麼的那個回答中,有做過一個總結,「互聯網思維」的真正要義其實就一條:在移動互聯的時代,任何環節的信息交流均會被加速,互聯網改變了信息傳輸的效能……

因此對國內電影行業的影響,也正是在這一點上,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盜版:

如今影院觀影的主流人群,在他們前二十年的生活中,事實上是沒有多少影院觀影經驗的。從錄像廳時代到影碟機再到網吧和家用電腦,如果你扒開一個中國觀眾的記憶,你會發現他90%以上的觀影經驗來自於盜版,來自於30寸以下的屏幕。

85後比他們的前輩更了解如何找到盜版,一名年輕觀眾對電影的熱愛與他看盜版的數量之間是呈絕對的正相關。特別是2004年中國寬頻升級後,盜版的傳播變的更加便利,這使得大部分中國觀眾都擁有不遜於北美觀眾的閱片量,也讓他們在影院的觀影趣味呈現非常有意思的結果。

  • 中國觀眾比其他區域的觀眾更加熱衷於特效,因為相對於越來越舒適的家庭觀影環境,和近乎於完整的網路片庫,巨幕所呈現的視聽效果是唯一難以替代的。
  • 中國觀眾對類型的理解完全建立在北美電影的基礎上,歐洲電影因為創作相對獨立,並且很少有組織性的輸出與電影相關的信息,因此在普通觀眾心中根本沒有明確的類型系統,一部分觀眾將它們粗暴的統一歸類為"藝術片"
  • 中國觀眾對電影所能提供的增值服務需求更為明確,電影的儀式性,社交性,還有影院觀影更強的代入感所引發的情感共鳴等等,這些都是觀眾認為一張電影票中最有價值的服務,而不是影像故事。如果你將社交媒體上關於影院觀影的評論做語義分析,你會發現多數是遊離於故事之外的。

傳播:


我們還沒有真正理解互聯網時代傳播的特徵,因此,常常會看到一部電影在胡亂的放大噱頭來迎合眼球,獲取關注。事實上這種策略非常危險,因為這種信息的傳播過程將非常野蠻難以控制,往往會給電影造成輿論上的災難。宣傳推廣和製作機構的脫節,又使得電影的市場操作往往是以曝光度而非準確性來評判的。互聯網時代,曝光變得異常容易,但同時也遮掩了我們其實根本不了解觀眾的事實。

用比較直白的話來說,網路讓觀眾與信息的互動變的非常便捷,但這種互動所能產生的價值也非常低廉。一名觀眾可能是僅僅因為喜歡海報上的某個細節,而轉發評論甚至讚揚某部電影,但實際上他根本不會因為這個細節產生任何去影院觀影的衝動。對社交媒體的迷戀讓很多片方在表面的互動上越陷越深,然後對所出現的票房結果越來越摸不清頭腦,這其實是網路所釋放的煙霧彈,讓很多人迷花了眼。

如今的信息傳播,是一個層層篩選層層堆疊的過程,消費者通過社交媒體、電視媒體、陣地媒體、線下口碑等各種媒介來積累對一部電影的全面認知。在這種形式下信息的傳遞如果希望準確,那麼信息的發送方就必須要對每一個環節的過程進行管控,而不再是象以前,以內容輸出為主。

研發:

電視電影與B級片曾經是北美很多大導演晉陞的途徑,電視劇也曾是很多亞洲電影創作人才的孵化基地。而現在,在大陸觀眾集體換代的時期,你們叫網路電影也好,微電影也罷,這種低成本的創作途徑正在成為一個人才蓄水池。

雖然目前微電影行業呈現出絕對的亂象,奇葩和怪咖扎堆,但是其中仍然能看到很多年輕人,會給你眼前一亮的感覺。隨著4G時代的到來,短視頻這種傳播手段會越來越豐富,微電影的整個產業規模也會越來越龐大,並且最主要的是它們被監管的鬆弛程度,是電視和電影業無法想像的。

所以,我認定,在網路微電影的紛紛擾擾中,正潛伏著一批未來的導演新星,在網路視頻或劇集粗劣的質感中,正埋藏著很多未來大電影可以借鑒的元素。如果翻看整個電影史,我們可以看到,大製作中很少敢於嘗試突破性創新,中小製作往往會成為試驗田。在中國,這個試驗田目前正開掘在網路上。

至於其他方面,女神 @Xiao Ronnie 和男神 @匡靖 還有天神 @楚沐風Felix 都已經說的很好了,我就不多嘴了。

-


前不久樂視影業CEO張昭接受採訪就表明過一個觀點:「電影本身是生活的環節,我們這麼多年把電影的娛樂價值從生活內容中剝離出來,現在要做的事情是通過互聯網把電影還給生活。國產電影的真正商機是社交化,只有使用社交會的傳播手段,才可以挖掘出影視產品在娛樂性之外的社會性。」致力於將互聯網環境下不斷更新的技術與文化更為有效地結合,是未來電影行業的戰略機遇。張昭如是認為。
張昭講的有一點,社交化,作為互聯網思維的關鍵一環,放在任何行業具有普適性。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還是得難免俗爛地回憶一下究竟什麼是互聯網思維。

在前些時候,有個朋友在朋友圈問互聯網思維是什麼,我閑著無聊,自作聰明地答,分三點。
一是用戶中心論,尊重及重視他們的需求及反饋,由產品中心制向用戶中心制轉移;
二是注重互動,在得知需求和反饋的過程中,聆聽意見,雙向互動,由被動交流向主動交流轉移;
三是緊追技術,不管是產品技術的提升,還是社交推廣技術的革新,均需要充分使用,流行都是暫時的,以前還流行吃地瓜呢,很快後來就改興吃綠豆了,這個時代日新月異地速度太快,基於互聯網的一切都需要未雨綢繆。

再後來,萬能的大熊,也就是我崇拜的宗寧老師,忍不住跳出來講互聯網思維了,他說,所謂互聯網思維,是產品中一些比較重要的產品思維和運營思維。要點如下:
第一,互聯網思維是用戶定製。根據用戶的需求去做產品,是用用戶驅動產品。
第二,是快速迭代。不斷地通過用戶的反饋,來調整自己的產品。
第三,是免費和增值服務。增值服務是大部分免費的互聯網公司賺錢的主要收入,先免費做大量用戶,再去尋找盈利模式的方法。
第四,用戶體驗,超過用戶預期,讓用戶尖叫之類的。簡言之是賣什麼不吆喝什麼。比如賣手機的不說自己信號和通話,天天說跑分第一,海底撈也沒有基於如何好吃,而是服務員的各種服務態度。

看了大熊老師的想法,不能再贊同更多。同時也反思了一個問題,互聯網思維,更多是通過一個品牌產品,比如王老吉黃太極,比如小米比如杜蕾斯,或者一個互聯網產品比如百度豆瓣,比如360,來展現傳播。對於電影,互聯網思維該如何滲透?

互聯網思維影響電影,應該分兩部分來琢磨。一是運用產品和運營的思維,去做「電影產品」。二是運用這種行業屬性提煉的DNA,去影響「電影產業布局」。

電影產品融入互聯網DNA,需從生產端發力,觀眾中心制即是一種互聯網思維。根據觀眾所愛,所求,通過數據調研,定製內容。繼而是營銷端,發現、開發、使用web和移動端的熱門輔助工具,通過社交分享,逐級傳播電影信息。最後是發行端,版權收入,這一塊上,管曉傑導演似乎走在前面,首創網路付費。

電影產業布局植入互聯網DNA,@Xiao Ronnie 第一點講的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除了《大魚海棠》、《十萬個冷笑話》、天娛傳媒也經由眾籌網展開了2013快樂男聲電影的資金募集,成功籌集到507萬資金,獲得2.9萬名粉絲的支持。融資渠道的拓寬,或將影響產業鏈上游端。而產業鏈終端以多屏混戰可見一斑,愛奇藝、樂視、小米先後推齣電視機頂盒盒子,傳言阿里也正在謀劃中。移動端、終端佔有,這是電影全面互聯網化的重要一環。

最後,不得不說,不僅是電影產業鏈內會有一個變化,電影產業體系外的外圍互聯網公司,業務版塊上垂直劃分了電影內容的,也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諸如票務網站、團購網站、互聯網網站旗下電影領域、電商淘寶、京東等都帶有純粹互聯網血液的,都在持續且專註地野蠻競爭,格局也在隨時微調......不過,大浪終淘沙,時勢造英雄吧。


想從電影劇本的角度,談談電影行業的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思維是一種用戶至上的思維,於此電影劇本改編已經走到了前面。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網路小說,被改編成電影。不但叫好,而且賣座。在引起廣泛關注的同時,也獲得了巨大商業成功。

網路小說中,有不少優質作品適合拍成電影。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接地氣的題材,超高的人氣。選擇好的網路小說題材去改編成劇本,很是考驗電影從業者的互聯網思維。

2013年,不能不提到趙薇的導演處女作——《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從選擇網路小說改編成劇本,到熱議前的網路話題營銷,《致青春》都有互聯網思維的影子在裡面。《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原名《致我們終將腐朽的青春》,是辛夷塢所著網路小說。2007年在起點連載時,贏得了超高的人氣。此次拍成電影,雖然電影質量口碑褒貶不一。但從商業成就來看,這次改編很是成功。引發各界熱議,票房超過7億。而在第50屆金馬獎上,《致青春》也獲得了最佳改編劇本獎。這已經是內地第二部網路小說改編的電影拿金馬改編劇本獎了,第一部則是《失戀33天》。

2011年上映的《失戀33天》,從前期策划到後期的電影營銷,互聯網思維運用到極致。低成本投入獲得高票房收益,可謂國產小成本電影經典案例之一。編劇鮑鯨鯨,豆瓣網名【大麗花】。2009年她失戀了,於是在豆瓣小組發了一個直播貼【小說或是指南】。本來只是失戀日記,因文筆優美觸及廣大網友的內心,遂引起諸多豆友的熱捧。從直播帖到小說出版,再到改編成電影,再到金馬獎最年輕的獲獎編劇。互聯網思維,就是這麼神奇。

可以預計的是,以後會有網路小說改編成電影劇本。在2013年初,在豆瓣小組直播的「與我十年長跑的女朋友就要嫁人了」,這個直播貼也被陳國富買走了電影改編版權。而《鬼吹燈》、《盜墓筆記》、《誅仙》等經典網路小說,也先後被各大電影公司買走版權。不出意外的話,這些電影都將在未來上映。

消費者主權,也是電影行業需要深度挖掘的一個重要部分。怎麼使消費者加入創作,加入到營銷的體系中來?互聯網思維的這個部分也值得研究,最近幾部大熱的電影,無論是贊,或者噴,都引起了消費者在互聯網上的狂歡。不過手上沒有靠譜的數據,沒法進行實質化分析,坐等行家深入研究。

電影行業越來越重視互聯網思維,從前期的劇本創作,到各大電影網站的數據分析,再到上映前的新媒體營銷。互聯網思維對電影的影響越來越大,不知哪些電影從業者會勢,一舉成名天下知。時勢造英雄,很是值得期待。

以上純屬拋磚引玉之作,期待諸位交流指教。


推薦閱讀:

新浪微博為何漸漸失去了人氣?
2016年美國程序員行業高收入還能維持多久?
如何評價鎚子科技 2015 夏季新品發布會?
2017 年的雙十一和往年有哪些不同?
羅輯思維48期《未來腦世界》中提到的分形學:人有五肢,所以一隻手長5個手指頭。有道理嗎?

TAG:電影 | 互聯網 | 符號 | 電影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