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人笨在哪裡?

笨人笨在哪裡?(除生理缺陷)笨的本質是什麼?比如一項技能,有的人很快就能掌握,有人就花費同樣的精力,卻很難達到,如果說沒有找到系統的學習方法,那聰明人為什麼能輕鬆的找到這種方法?笨人如何改善這種狀況?


中考的時候,報重點高中的先考,考完還有一個多月到普通中學錄取考試。

考完了,姑姑讓我輔導表哥數學,前後將近30天。很吃力,我全力教,他認真做,但換一道題就懵了,只能做一樣的題。

表哥不算笨,班級里中等略上,很擅長說話,風趣,思路快,但考試就有些勉強。

此後到大學,還輔導過好幾個學生,都是親戚朋友家的孩子,聰明的一點就透,不聰明的,感覺就是累,怎麼都教不會,他們點頭,說明白,其實還是不會,一測就知道。

他們知道自己笨,所以要顯得勤奮,才對得起父母老師,勤奮之後,考的還是不行,就更認定了自己笨。

這似乎是個無解的問題。

高考,表哥考的不好,我上大學去了,他還在復讀。

次年,他卻超常發揮,過了本科線,我也舒了口氣。

上個月回國探親,和表哥吃飯,他日子過的挺滋潤,升職加薪,想起當年,諸多感慨。高考,是很關鍵一步,若不是次年考上,也難有現如今的境況,他不無得意的說,

「復讀的時候,還是不會,離高考還有幾個月,覺得再這樣不行了,就想我該怎麼辦...」

之後,他說了想到的學習方法,老實說,並無新意,我也沒細聽,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前幾天晚上,我突然意識到,表哥復讀成功,不是偶然;當年我從班級中上,到年級前列,不是偶然;那些我認識的,平時弔兒郎當,考試卻超過他人的同學,也不是偶然...

在某一時刻,他們都問過自己同一個問題,

「我該怎麼辦?」

而成績,恰是在嘗試回答的時候,有了質的飛躍。

笨的人,是你說怎麼辦;聰明的人,是我該怎麼辦;笨的人,按你說的做,不對結果負責;聰明的人,思考他人的方法,放在自己身上驗證;笨的人,不自知現狀,但在意別人的評價;聰明的人,能忍受別人的誤解,但清楚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板;笨的人,用的全是別人的方法;聰明的人,有自己的策略,並不吝於調整;笨的人,覺得自己不行;聰明的人,覺得總有辦法...

這就是區別。

笨的人,眼裡無我;聰明的人,心中有我。

我還有多少時間?

我要完成什麼目標?

我走到哪裡了?

我哪些會了,哪些不會?

我要優先做什麼?

我為什麼不會?

我懂嗎?

我熟嗎?

我...

我...

我!

學習,是一個內化的過程,只有內心有我,才能高效吸收。這些「我」開頭的問題,一天問自己八遍,能夠回答上來,就是所謂的開竅了。

「我該怎麼辦?」

不僅是學習考試,在工作, 健康,運動,甚至是一些人生抉擇上,都是值得問一問自己的問題。


小學沒學好,尤其英語沒學好。我還記得四年級的時候,班上一個叫劉翔(真名,印象特深)的同學被抽查吞吞吐吐背出了完整26英文字母,我那個時候都覺得驚訝,可想我的狀態差到什麼程度。

小學四年級到六年級,我對英語毫無信念,一直是想要學但又明知學不會的矛盾心理。

直到初中才發生了轉機,而且是大逆轉。

因為初一的時候我才發現英語可以重新學習了,而且從ABC開始,我感覺老天給了我第二次機會。那時候我英語學得很積極,剛拿到新書還沒開課就提前背了26個字母,那對於我來說,已經是一次超越了。

可是好景不長,雖然課程是重新學,但進度還是比小學快很多。以我26個字母的認知水平,能達到最好的狀態還是聽不懂。本來就沒有看到長遠的希望,這一次努力了還是不行。於是除了感覺自己笨外,我一無所有。不久又放棄了。

可是到了初一第二個學期吧,有一次英語老師上課之前問大家有沒有預習今天的課文,大家都楞了,壓根是所有人把老師布置的「口頭作業」當做了耳邊風。

女老師越問越氣,從教室後排到前排,挨個站起後吭不出聲的接著都站著了。輪到我的時候,我也沒說有沒有預習,我只是吞吞吐吐地背誦一些英文單詞。

一個教室有一半在看我,有些在翻書,他們半天才發現從我口裡「憋」出的這一頓、一頓的蹩腳單詞,居然就是老師布置的預習內容。

老師沒有喊停我。那一節課我記憶深刻,一共發生了兩件事情。一個是半個教室的人罰站了一節課,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我把一個幾百字的英文課文背了足足半節課還多。

那是我背過的最慢的一次背誦。我當晚興奮得睡不著覺,想到白天有那麼多人就那麼看著你,他們心裡是不是在喊,哦,我的上帝。而這樣意想不到的體驗完全是前一天晚上,因為無聊,所以我恰好去背了那篇課文。(其實我也不記得有這個「口頭作業」的)

總之,我從此就變了。基於這樣的經驗,我似乎覺得笨一點沒關係,笨人就用笨人的處理辦法。而在學習英文的時候,有人認為死記硬笨簡直就是笨得不能再笨的辦法——死板、不靈活……但從那一堂課之後,我卻在心底里根植了對背誦的熱愛。

每一天放學回家,我就拿著英語書和錄音機穿過夏天的油菜花或者冬天充滿稻桿的田地,在河面跟著錄音一句一句地朗讀英文,讀完就跟著背,背完一句連一句,直到能夠背完整篇課文,直到速度能夠和錄音1.2x一樣快……

那之後,浙教版的每一篇課文幾乎都經歷了這樣的過程,甚至後來背上癮了,有了點強迫症的感覺,只要是正文,我不消滅它就感覺不舒服。因此,我很笨,笨到不注重什麼語法,就只是背,背完了初中三年所有的正文。

於是中考英語滿分,高中我英語是最不花時間的,只是為了增加辭彙量額外背了一本不大厚的詞典。

從那以後,從來沒有人說我在英語學習上笨。那個時候,即便我知道自己原本是笨的,但其實我笨的努力所帶來的實力已經足以讓我安心把「笨」這個詞埋藏在心底,也足以讓我可以自嘲「其實我下的是笨功夫」而被人不信、被人認為是謙虛。

我知道這個世界上的確存在聰明的人和異常聰明的人以及天才,但從我經歷的角度以及別人對我的眼光來看,如果我和他們做一次換位思考,我也會以至尊寶站在城牆上說出「你看那人,好像一條狗呀」的姿態,指著那個英語學起來似乎毫不費力的人說:「你看那人,他好聰明呀」。


但如果我說「我笨」,你又不信。所以,你需要努力一次,才能知道自己原來有多麼笨,或許也才能深切地感受到別人也不一定如你所見的那麼聰明。


可以去微信公眾號搜索---「白詩詩」,為什麼呢,因為我也轉移陣地了。

以下是我的值得一看的答案:

1.怎麼背書最有效率? - 知乎

2.

如何成為記憶高手? - 知乎

3.

應屆大學畢業生面試中有哪些「黑技巧」可以提高面試成功幾率? - 白詩詩的回答

4.我所依賴的記憶方法 - 知乎專欄

5.給高中小朋友的一些學習方法 - 知乎專欄

6.那我就靠這篇文章賣錢了 - 知乎專欄

好吧,只貼幾個。


目前為止我見到的這世界上最笨的一個人是在一檔電視節目里的,這幾年我時不時都會翻出這兩期節目的視頻,一方面節目內容確實夠精彩,另一方面我也為了看這個笨蛋。

話說5年前(2011年)北京衛視的《焦點秀》做了兩期關於反賭的節目,名曰《南北千王對決反賭》。節目組特意找了兩個賭博成性已經輸得傾家蕩產卻還想著靠賭博翻本的賭徒來做反面教材,這兩個賭徒之一的老郭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老郭賭齡30多年,曾經最大一把牌輸了12萬。

然後節目組找來了三位已經金盆洗手的千王來表演各種炫目的出老千手法,然後再用他們自己慘痛的經歷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兩位賭徒迷途知返。然而老郭卻把這期意在將他救出賭博深淵的節目生生變成了自己開眼界和取經的地方……
首先上來的是活躍於各大衛視的反賭人士(在我看來是半個魔術師)馬洪剛,演示了炸金花,麻將,百家樂的作弊手段,各種防不勝防。

一般人看到這裡面這水這麼深應該已經徹底打消了賭博的念頭,但是咱老郭想法可不一樣,人家想的是你這麼厲害你不贏了上億了!

然後節目組請來了一位美女來給兩位賭徒搖骰子,想要幾點搖幾點,想搖成什麼形狀搖成什麼形狀,睜著眼睛能搖,蒙著眼睛一樣搖。不得不說節目組是很用心的,觀眾們也是看得賞心悅目。當然咱們老郭也盡情地陶醉於美色之中,絲毫沒有戒賭的意思(美女的香肩和老郭泛紅的面頰相映成趣,老郭你這個定力在賭桌上輸12萬一點都不多)。

老郭你妻離子散家徒四壁竟還有如此雅興,在下實在是佩服佩服!
除了展示千術,千王們還講起了自己賭博生涯中的悲慘遭遇。比如歐陽講述了當年賭博被栽贓後被綁架,被刀捅,被人拿著獵槍打的故事。

最後上場的應該是反賭圈裡千術最高的堯建雲,從千王的上場方式大家已經知道他為了賭博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同樣,堯建雲展示了可以說是神跡的千術,包括洗牌控牌,任意點數抽牌,瞟一眼記住一副撲克牌等秒殺《最強大腦》的技能。作為場上最牛逼的老千,堯建雲當然也是結局最悲慘的一位。可以說,節目組已經從各個方面給觀眾展示了賭博的危害和戒賭的必要。但是我們老郭……全程好奇寶寶。

無怪在視頻下面的評論清一色認為老郭廢了。我真心覺得,老郭啊,就你在節目上的表現,慢說賭30年,再賭300年你也翻不了本啊。你說老郭笨在哪?

他笨就笨在沒意識到自己是個笨蛋啊!

節目鏈接:
上集:賭博
下集:賭博
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去看一看,還有更多精彩的內容。

另外如果有人知道老郭現在怎麼樣了,希望你能留言告訴我一下,真的好好奇……


一個字,懶。

表妹說她數學很差,讓我教她。
她指著試卷上的一道題,問我這題該怎麼做,
我把對應的知識點找出來讓她學,
她說,找你來是教我做題的,你只用告訴我這樣的題該怎麼做。
所以勒?你直接說讓我來幫你做題不就好了。
這樣的人,她們天天說自己笨,學不會,實際上是懶得學。

朋友說她英語很差,問我有什麼好辦法。
我說得踏踏實實積累辭彙,多閱讀。
她說,單詞太多我真的記不住,你給我想想別的辦法。
所以勒,你直接說我不想付出努力學習你快給我找條捷徑唄。
這樣的人,天天找方法找竅門,實際上不就是懶得踏踏實實積累么。

一個長輩對我說,你幫我下個電視劇,我不會。
我說,叔叔,我下的時候你也來看看怎麼弄,下次你就可以自己下了。
他說,你給我下就行了,我腦子笨學不會。
所以勒,你直接說我懶得下電視劇你幫我弄就不行了。
這樣的人,總說自己笨學不會,不過喜歡依靠別人懶得自己動手而已。

所以,說什麼學不會,不就是懶得學么。

-----------------------------------------------------分割線-------------------------------------------------------------
作為一個知乎新手,一夜之間被大家點了這麼多贊,我真是驚喜又驚訝。我也來學學知乎大神們添幾句話。
評論我每一條都看了,因為太多我不一一回復了。感謝支持我的人,對於批評性的評論,有道理的話咱也接受,是不是?(微笑)回答這個問題就是說說我的理解,你不同意也別生氣嘛。
另外有小夥伴問能不能轉載,我想說,可以,當然可以,記得寫明作者和出處就行啦。
對了,我也有個微信公眾號:易水繪心,主頁裡面那些文章都是從公眾號里來噠。
就醬~,祝小夥伴們既聰明又勤勞!


謝邀。個人感覺:
1、笨人對於吸收知識、自我成長沒有發自內心的興趣。
他們努力學習、拼搏事業更多的是為了直接提升物化的生活水平。看在錢的面子上他們勉為其難的吸收著一些東西,一旦發現某件事對於他們提升物化生活水平沒有幫助,馬上就很不耐煩的放棄,並把對這些事有興趣的人視作煞筆。

2、笨人會把與人探討問題扭曲成勝負模式。
他們並不介意這場探討是否有深度、有意義、能讓自己學到東西,他們介意的是在這場探討中自己處於一個是否風光的位置上。很多時候為了讓自己顯得高大上,為了更好的把握話題他們寧願把討論的境界拉低。

3、笨人習慣於把客觀世界裡的各種存在符號化、臉譜化以簡化對於他們的認知。
本能性的抵觸客觀事物和人群的細分性、複雜性。

笨人如何改善這種狀況?
老生常談的答案——塑造健康的三觀。保持對客觀世界的好奇心,提升眼界不要局限於自己眼前那點雞毛蒜皮的破事兒,挖掘自我的興趣和天賦所在並堅持走下去。

——————————————2016年10月25日談錢分割線-----------------------------------------------------

本來是關於笨人的問題,現在樓下有幾個人想跟我談談錢,他們似乎是心靈雞湯喝多了,相信堅持就是勝利,努力就會成功,朝著一個方向走下去一定能到終點。

我想反問一句:錢是終點?錢是目標?你們到底懂不懂錢是什麼?
錢,是整個社會對你的價值的回報。
掙錢比你更多的人,就是這個社會體系判斷出的目前比你更有價值的人,不管這個人是牛逼的科學家,闊綽的企業家,還是你經常在電腦面前敲擊鍵盤抨擊的那些你看不上眼的整容演員甚至網紅,他們目前在社會上創造的價值比你高,SO比你有錢。

要想讓自己變得有錢,就得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而價值蘊含在天賦中,天賦蘊含在興趣中。
我最鄙視的就是那些號稱「我的興趣是錢」的人,那些整天打聽「到底做什麼項目才掙錢」的人——這些人多半2015年年初重倉殺進了一無所知的股市,現在正被套牢在山尖上。

有人認為有錢人之所以有錢是因為他吃飯拉屎睡覺做夢都在琢磨掙錢——請問王石爬珠穆朗瑪怎麼掙錢?馬雲創業階段搞垮了3各公司的時候,他怎麼不盯著錢?
巴菲特號稱股神,他炒股怎麼不去炒那些正當紅的熱門概念股?
比爾蓋茨高中時練就一手登峰造極的編程技術,那是因為他當時覺得這玩意兒將來最掙錢?
劉永好不應該是有錢人,因為賣豬飼料是多麼土鱉多麼LOW的生意啊必須搞黑科技搞互聯網才能算是有錢。
......
真正的聰明人整天都在捉摸著什麼最掙錢?——你是想告訴我最聰明的人是跟風狗么?

--------------------------------------------(2016年10月28日分割線)----------------------------------------------------
沒想到這麼隨便一回答居然會火成這樣。不過我也很清楚,火和質量高是不能劃等號的。這個回答我總共就寫了不到10分鐘,要說質量有多高連我自己都不信,只是隨手一答。還是非常感謝支持贊同我的朋友們。也非常感謝那些反對但依然堅持著克制態度的朋友們,我們雖然不能達成共識,但我們有最起碼的文明修養。

至於在我樓下某些不憚於表演自己家教缺失的人,那我就不客氣了。

我發現我這個回答得罪了兩種人:
1、我歸納的第一種笨人——只關心錢並認為只要對錢足夠執著總有一天會獲得很多錢的人。

很顯然,通過這些人在樓下喪心病狂的噴糞的表現,我們可以很有把握的斷定:這份執著至今為止沒有讓他們賺到足以讓這些人心平氣和的錢。

這個話題我不知道爭議在哪裡:那些沉迷於傳銷、安利,或者被金融龐氏騙局騙的傾家蕩產的人不就是這種人嗎?這種人不笨?當然我承認弱智比他們更笨,他們至少智力在正常水平線以上。可我覺得討論弱智沒有什麼意思吧?

對於依然沉迷在「我不夠富是因為我還不夠愛錢」「什麼項目都無所謂只要賺錢我就上」的迷夢裡的某些人,在被我戳痛了之後氣急敗壞的表現,像極了那些傳銷安利PPP受害者聽到勸阻後發飆撒潑的做派。

真的是一種人。

2、我歸納的第二種笨人——習慣於把探討問題扭曲成勝負模式的人。
這種人有個標誌性的搞笑風格,就是以為自己很有分量。他們喜歡說:這種回答比貼吧還LOW,這個答主小學沒畢業,這種謬論簡直要笑掉我大牙,這種水貨我馬上拉黑......
這真是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因為他們只下判斷而給不出半點理由,學過議論文的都應該知道這種表達方式即使是在小學都是不及格的,而他們居然成年後還在知乎網路上堂而皇之的寫著,真是可怕。
我想,讓他們養成這種表達習慣的思維根源,一定是那種把文斗幻化為潑婦打滾式的意淫吧,以為誰用詞狠誰就能傷害到對方, 讓對方很難過,斷手斷腿直到不治身亡。

對不起,我要提醒這些人:文斗是掐不出血的。文斗是舞台,你用的詞越臟越重並且越沒有論據支撐,只會讓你淪為越多觀眾的笑柄罷了。

PS:回復某個堅持聲稱「巴菲特常勝靠的是各種技術層面因素」的行業「專家」 @喵不得不改名字,我不知道是不是您這種純技術流讓你賺錢太快,心跳加速情緒上頭所以經常需要約人「出來走兩步練練」,但我真的很反感你這副好像比巴菲特和查理芒格本人都還要了解他們自己的嘴臉。

還有你前一段話里說巴菲特常年賺錢是因為納斯達克股票普遍資金容量小回波大等「技術層面的東西」,下一句反而來質問我」資金容量的事情被你說成技術分析,到底是誰不學無術了」,你這屬於自己抽自己嘴巴嗎?但請別誤傷我。

另外我們大部分炒股的人(韭菜除外)是一條孤獨而堅持自我的修行之路,不需要把自己的操作策略都貼到網上去整天跟這個練練,那個耍耍,我不是收費建群忽悠小散去接盤的那種騙子股神。我偶爾需要跟高手交流但顯然不是你這種動輒把自己的交易策略甚至具體操作都貼來貼去和人比畫較勁的角色(我壓根兒就不信這種人能長期賺錢——建群收費忽悠韭菜接盤除外),SO拉黑不遠送。


這道題看的我瞠目結舌。

簡單粗暴將笨歸結為懶的答案得了6000贊。

一堆高贊答案幾乎沒有一個提智商這個先天因素的。

我曾經看過研究拖延症的書,裡面光導致拖延的原因就有幾十種。每一種都需要不同的解決方案,有些是先天的,有些是後天的,有些甚至是因為心理疾病。

那一個人為什麼會懶,你有沒有想過原因?

甚至,他是懶導致笨,還是笨導致懶,還是恰好這個人又懶又笨,但其實二者沒有關聯?

我就見過懶的出奇,天天睡懶覺不去上課,通宵上網,衣服襪子從來不洗,但每次考試前稍微突擊一下,成績就吊打全班的同學。

我也見過勤快到每節課都認認真真,筆記一絲不苟,練習題寫了一麻袋的同學,你絕對不能說他在假裝努力,他是真努力啊。但成績就是中等偏下。

智商的差距這麼大,你們為什麼都視而不見?

智商就像身高,外貌一樣,人和人肯定是不同的,但大家似乎都在努力維持「大家的智商差距不大」這個政治正確。

似乎這樣,就感覺自己就還有救。

「我現在成績差,只是我懶而已,我的智商肯定是沒問題的。」

於是心裡就好受了。

但智商真的有那麼重要麼?智商低一點,你這輩子就完了?知道了可能是智商低,你就放棄努力了?

我舉例的那兩個,都是真實的人,是我的同學。聰明的那個,生活並不如意,他在家鄉小鎮上做點買賣,平時喜歡賭兩手,基本沒賺到什麼錢。

而稍微笨一點的那個,光大學就考了三次,但最後還是垃圾大學。但他現在在北京做特效師,誅仙,倩女幽魂等很多遊戲他都參與制作過。他一心撲在技術的研究里,如饑似渴。我能看到他在不斷成長。

一個人笨,有很多原因,而智商肯定是一個關鍵因素。但這並不代表,你這輩子就這樣了。

你仍然可以努力,你仍然可以有擅長的領域,你的未來仍然是在你手中的。

當然,可能你確實有可能一輩子都沒什麼錢,但大部分人其實都是一輩子沒什麼錢。

但你依然可以選擇活的精彩。

更關鍵的是,評價人生的意義,並不只有功成名就這一個緯度。只用世俗的成功來衡量人生的人,不僅缺乏想像力,也很缺乏知識。

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的不足,發現自己所長,去追求內心真正想要的,不要讓別人的評價體系來規定你的人生。

這樣的人,再笨,也是人生的智者。

--

本文首發個人公眾號:

【淺草先生】

(ID:LuoyanSteven)

這是一個終身學習者的成長筆記,在那回復「乾貨」,給你推送我的更多乾貨文章~


1.智商差異是存在的。

2.心理因素是很重要的。

比如一個孩子如果本來成績不是太好,家長輔導功課的時候再不斷打擊他,那麼,恭喜這位家長,他將很容易收穫一個「笨」孩子。

3.能否專註,能否集中注意力,也是很重要的。

4.戰略上(主動思考)是否懶惰也是很重要的。


笨人笨在哪裡?
答:
笨在腦子裡·····這像是廢話,但是要這麼問,我確實只能這麼回答,一切都是認知的差別問題

(除生理缺陷)笨的本質是什麼?
答:
我認為是思維定勢,和因為長期的思維定勢惡性循環出來的結果:懶得動腦筋
或者傾向於用簡單粗暴線性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思考是一種能力,但是能力是學習得來的啊,是通過每次單調的練習,形成肌肉記憶
再由多次的肌肉記憶形成了習慣,再從習慣變成了能力,就像我們呼吸和走路一樣
我想說的就是,聰明其實是日常堅持積極思考的複利結果(人造的馬太效應)
雖然智力可以量化,但是在我們對比數據以前,想想,未經培養的同齡孩子之間差別可能沒那麼大
更多的差別在於記憶力吧?而之後能對智力的數值結果產生影響的理解能力,空間想像力
推導能力這些都需要後天的鍛煉

比如一項技能,有的人很快就能掌握,有人就花費同樣的精力,卻很難達到,如果說沒有找到系統的學習方法,那聰明人為什麼能輕鬆的找到這種方法?
笨人如何改善這種狀況?
答:
實際上,精力是難以量化的東西,在對比精力以前,也許我們說時間是更加直觀的
那麼來舉個例子:
我們來模擬一個場景,高中數學課,老師面帶微笑地說,今天課堂任務不重,給大家一些延伸知識
讓同學們做一點難題,讓大家「痛苦」一下
我們把同學簡化成兩類,笨學生和聰明的學生
由於這難題確實超綱了,很有可能十分鐘的思考時間過後,大家都是解不出來的結果
但是笨學生和聰明的學生十分鐘過的不一樣:
笨學生可能仔細審題以後完全找不到思路,發了十分鐘的呆
而聰明的學生花十分鐘按自己的理解去推理猜測驗證所有自己想到的可能性發現無解

這個例子是想說明,同等時間,因為沒有線索的發獃和考慮到所有找出的可能性的驗證過程,
這不是相同質量的十分鐘,這也是精力不好量化的原因了

學科與學科之間差異可能會很大,所以我相信應該不存在通用的系統學習方法
倒是有交叉學科類似的規律可以尋找,比方說,初中的數學和高中的數學= =

開始正面回答問題吧,聰明人是如何「輕鬆」地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的呢?
實際上並不輕鬆,例子中我已經說明過了,這十分鐘花的精力可不是發獃十分鐘
是腦子一直在高速運轉的十分鐘啊
(希望不要吐槽這個差別過大的假設,其實不一定十分鐘都在發獃,說不定嘗試了幾分鐘)
聰明人解決問題的思路應當源自於被鍛鍊出來的發散思維,他們比較清楚要往哪個方向發散
比較笨的人並不會因為沒有限制所以胡亂髮散或者全方向發散,因為全方向就等於沒有方向
所以說「那聰明人為什麼能輕鬆的找到這種方法」的答案是
通過不斷學習,學會定向的發散思維推導事物的能力,慢慢摸索出這種方法

再次強調實際上這並不輕鬆,只是一個提出假設驗證假設的過程罷了
由於聰明人一直都在做這種推導過程,已經很駕輕就熟了,就給人一種好像挺輕鬆的感覺
這就跟我們要和國家隊運動員比賽鐵定被完虐一樣簡單的道理······

那麼笨人如何改善這種狀況?
克服以前因為思維定勢產生的腦袋生鏽現象
和延伸出來的因長期淺嘗即止知難而退得到的學習負反饋帶來的挫敗感
積極地不斷學習新事物,並且從中學習如何學習新事物

當然這麼說比較雞湯啦,挫敗感並不能說克服就克服,我們能做的是,提出假設和驗證
例如:提出假設我學習A有天賦,於是驗證我學習A事物是否真的有天賦
然後到B、C、D、E、F、G等等,找到自己學起來比較得心應手的事情,堅持學下去
經歷一次完整的學習的過程,才能體會到學習的「套路」,這才是破除思維定勢的第一步

最後自我吐槽一下,這問題很早以前就有人邀請我了,然後我點了個關注就沒管
因為我看到很多很好的答案了,覺得我再回答是班門弄斧,所以好幾次下手又刪了
後來又收到邀請,就好好說說吧,誰知道就話癆了這麼多
希望我的答案能夠幫助到大家


作為一名老師,是非常忌諱說學生笨的,因為深知這帶給學生的心理創傷有多大,但有的時候一些學生犯的錯誤也著實令人哭笑不得。從許多學生表現出來的問題來看,通俗意義上的「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只注重結果,從不思考。
例子:我問過一些學生,說這題怎麼做的,「啊,蒙的,對了下答案,對了就行啦」。不會就選C,三長一短取最短等等用得最多的就是成績一般的學生,更頭痛的是蒙錯了還好,蒙對了就不看答案解析了。同樣的,有許多學生喜歡問我題目,我一般會先讓他說他的做法,如果沒有思路也會引導。但有些學生就會說:「老師,我就是不會」。其實就是想我把過程給他。這種懶得思考的惰性就是教一百遍也枉然。
2. 抓不住重點。
例子:有許多學生非常喜歡記筆記。每道題我一寫完過程就開始記,書上寫得密密麻麻,上課累得要死。看樣子非常認真,但是是低效率的認真,是抓不住重點的認真。下周上課又忘得一乾二淨。
我經常會強調不必抄過程,要比較老師的方法和自己的方法的區別在哪裡,哪裡是自己卡住的地方,把這些關鍵點做個記錄就行。
3. 思維瞎活躍。。。
例子:老師,我這個方法為什麼不行?咱能不能先把正常的方法掌握好了再想些其他的方法?有一些學生自以為是,上課從來不接受我們系統的正常的方法,特別喜歡找茬。新穎的、好的方法我當然歡迎,但一般我都能直接指出來他的方法的局限性。思維活躍錯了,主幹不好,容易得肢端肥大症。
4. 對知識點名詞的排斥。
例子:我解釋一步的由來,必須重複三遍,才能夠理解我在說什麼知識點,確切的說是理解我再說的這句話的中文是啥,裡面有哪些知識點名詞。如果真的這樣,只能付出更多的時間來熟悉概念的字詞及其含義,不要只喜歡記憶符號公式。

大概想到這麼多。我始終相信,只要智商正常,沒有笨人,只有被耽誤的人。


所以,好的老師去教書育人,有點像醫生,是在救人。

------------------------------------------------
更新:關於一些具體教學和學習上的想法,可以看我的這篇回答
為什麼有的人不喜歡學習? - 孫猴子的回答


個人拙見:

1 缺乏深入學習的能力。表現在:難以持久且專註的集中精力,學習稍微難一點東西就淺嘗輒止,不求甚解,學習極易被打斷,極易產生「這東西太難了,我學不會」的想法。

2 缺乏邏輯思維能力。表現在:不習慣做筆記,或做一堆亂七八糟的筆記;不整理不抽象不會歸納不演繹所學知識,腦子處於混沌狀態。

3 沒有獨立思考的習慣。表現在:或觀點激進且容易被左右,或人云亦云;吃十塹也長不了一智;生活沒有明確目標,把大量時間浪費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

深入學習是輸入,邏輯思維是加工存儲,獨立思考則是輸出。深入學習是基礎,邏輯思維是工具,獨立思考則是目標。

因為缺乏深入學習能力,所以缺乏足夠的優質的知識儲備,沒有足夠的信息來思考。因為缺乏邏輯思維能力,所以無法對所學內容深加工,內化為自己的知識樹,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因為沒有獨立思考的習慣,所以當遇到實際問題時無法迅速從已有的知識樹中提取有效知識、經驗與實際問題結合,進而豐富自己的知識樹。

沒有以上三種能力的人,或者有著初生牛犢式的自負,眼界狹隘,自以為是,對他人沒有尊重,對自然和未知沒有敬畏。或者意識到不如別人後很容易自卑,自我否定,做事稍微有困難就放棄。不管哪一種,長期生活在知識的荒漠,生活索然無趣,就會本能性的抵觸事物的複雜性,很容易充滿戾氣。

一個可悲的事實是:這三種能力,有的人全都有,沒有的人全沒有。因為這三種能力是一個自發形成的過程。當你深入學習並獲得了大量的優質知識,你自然的會對這些知識梳理總結歸納,要不然會制約你進一步吸收知識。這自然而然地培養了你邏輯思維能力。形成了足夠的知識體系,當面對新的觀點時你自然不會被輕易左右,知道如何支持,如何反駁。獨立思考能力幫助你把新的知識經驗嵌入原有的知識體系,反過來升華了深入學習和邏輯思維能力。你能想像一個能獨立思考,卻胸無點墨的人存在嗎?

另一個更可悲的事實是:聰明的構建過程是一個正反饋。笨的人,覺得自己不行,進而容易放棄,放棄的結果進而加深了自己笨的印象。一旦當你潛意識裡覺得自己的智商不行的時候,你的智商上限就已經確定了。對大部分人來說,這個構建過程最晚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甚至在你還沒有記憶的時候這個構建過程已經在進行了,所以智商總給人一種是天生的假象(智商是先天因素和後天教育共同決定的)。

還有一個可悲的事實是:聰明與否確實是和先天有關的。雖然我傾向於認為先天因素佔少部分,後天教育和資源佔了大部分。但是先天的這少部分因素卻是智商構建過程的原始激勵啊!也就是說先天的微弱差距也會被後天因素放大而產生兩種不同的結果。


我認為笨人的一個特徵在於總是喜歡用一般性解決方案來解決問題。
啥叫一般性解決方案?就是「只要XX,就一定XX」。
舉個栗子。
加拿大生活著一種大型動物叫馬鹿,這種動物會用自己的嚎叫表達自己的情緒。
後來加拿大地區修建了一條鐵路,穿過馬鹿的棲息地。要命的是,火車車頭髮出的汽笛聲和馬鹿的嚎叫聲非常相似,也許是汽笛的聲音在馬鹿聽來有特殊的含義,總之鐵路附近的馬鹿聽到火車的汽笛聲以後,瘋了一樣地撞向火車,要和火車拚命。可是血肉之軀怎麼可能撼動鋼鐵?於是馬鹿不停地被撞死在鐵軌上,不僅危害到當地的生態,火車也因此處於危險之中。最後加拿大方面無奈之下改變了汽笛的聲音。馬鹿這才原諒了火車,回歸到原來平靜的生活里去。
馬鹿這種行為就是典型地用一般性解決方案來解決問題,對於它們來說,這個邏輯是如此地直白簡單,「只要聽見某種聲音,就一定要發起進攻」,完全不考慮實際情況。
在我看來,這就屬於笨,那些馬鹿不是被火車撞死的,是笨死的。
馬鹿在我們看來無疑是笨蛋,可是我們人類社會裡依賴這種一般性解決方案的情況也時常出現。
女司機占應急車道扣138分!因教練說靠右行駛
這個新聞就是個典型的例子,一個司機上路總是在應急車道上開,不僅要扣138分,還得繳納將近7萬塊錢的罰款。警方質問司機為啥要佔用應急車道,那司機回答說,駕校的教練說了,上路開車要盡量靠右。
這種不考慮實際情況,抱著「只要上路開車,就一定得盡量靠右」的想法就屬於典型的
類似的邏輯在生活中並不罕見:
只要報紙上登了,就一定是真事。
只要是純天然的,就一定是健康的。
只要是昂貴的,就一定品質好。
只要是有錢人,就一定是王八蛋。
只要是富二代,就一定是窩囊廢。
只要是國產的,就一定是垃圾。
只要我這個身體健康的年輕男性幫那個嫁給香港富商的少婦圓了她的母親夢,她就一定會給我500萬感謝費!
只要我接到綁匪的電話,我的鵝幾就一定是被東北黑澀會綁架了,我得趕快匯錢救我的鵝幾呀!
......等等
生活中哪TM有那麼多「一定」啊?
這些笨想法之所以會在社會上廣泛存在,是因為它們是如此地簡單直白,只佔用一點大腦內存就可以運行,完全不費腦力。可是如果一個人總是用以上這些一般性解決方案來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實際情況,那肯定是吃虧吃到飽,犯傻犯到老。這種人也毫無疑問是個笨人呀。
不說這些具體例子,咱們說的再概括一點,我覺得做人得靈活,當我們給自己定下一個原則的時候,緊接著要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我應該在什麼情況下放棄這個原則
生活中遇到的事是千變萬化的,即使是靈活變通的人都未必能面面俱到,更不要說那些整天想著不費腦子,單純地靠一般性解決方案來面對各種實際情況的笨蛋啦。
這讓我想起我練習摔跤時觀察到的一個現象:從來就沒有什麼人可以做到落地生根巋然不動,那些很難被摔倒的摔跤高手,腳下都非常地敏捷靈活。
我想或許生活也是類似的道理吧。


微博上有過一段視頻,一個外國小女孩在痛苦地寫著字母,邊寫邊痛哭「太難了,這太難了,我寫不完了」,而她媽媽臉上雖然也充滿了鬱悶和無奈,但語言上還是非常溫柔堅持地對她說「你可以的 come on」 當時大家看小女孩邊哭得大鼻涕冒泡邊寫特別逗,然而我卻非常感動於她的媽媽,不論如何都溫柔又堅定地給小女孩說you can do it!

這讓我想起了我小時候,每當我寫錯題,寫錯字,背錯段,不想寫作業的時候,我媽都會很著急地說一句:你怎麼這麼笨!
怎麼教都教不會!
讓你重新回一年級再念一遍!
(當時我五年級了,聽完真的想回去重新念 o(╥﹏╥)o )從那以後,我便歸入了「笨人」大軍,不是別人給我歸類的,而是我的親媽和我自己的內心。

長大後看過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其實人在學習過程中由於多種原因,是有許多障礙症的,比如閱讀障礙、理解障礙、認知障礙、人際關係障礙等等。

這些障礙並不是IQ問題,而是心理問題。但是由於我國人民並不注重心理健康的發展,在孩子小的時候,一旦出現了類似的障礙症,就被籠統的理解為,笨。

教育學上講究「歸因」,意思是做一件事成功或失敗,你把它歸為何種原因。一旦不負責任的教育者,把孩子出現的障礙歸因為「笨」,這就在她心中形成了一種暗示,既怎麼努力也沒用的暗示,繼而導致孩子放棄學習,惡性循環。

所以如果不是真的智商有問題,比如唐氏綜合征這類,那麼笨人大多都笨在早期沒有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引導。

最後,媽媽們那一代大多都是工人出身,能給我們好的物質生活就是她們的全部,良好的教育方法什麼的,需要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關注兒童心理健康,終結「笨人」時代。


十年前看到的一段手抄代碼, 當時笑了一節課

題目, 列印如下圖形
****
****
****
****

答案
print("****")
print("****")
print("****")
print("****")

其實說起來你是想不到這種解法的, 算是一種全新的視角


經過我這幾年的觀察,表現為這麼幾點:


1. 不會舉一反三:
舉一反三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能力。假設知識點為:一個蘋果+一個蘋果=兩個蘋果,學會後,聰明人再面對「一個XX+一個XX=?」這類的問題就可以所向披靡,而笨人「面對一個梨+一個梨=?」就能蒙圈(例子舉得有點白痴大家會意就好)。

2. 缺乏提煉的能力:
提煉,在這裡是指一種總結規律的能力。再舉個白痴例子,A、B二人每天路過一個地方,有時會被高處的水淋到有時不會,A可以通過每天路過的時間總結出我只要上午經過就沒水,所以選擇下午路過,從此無事,而B依舊靠運氣通過(這都什麼例子我也是醉了)。

3. 不能靈活面對問題:
放到應試教育中,就是所謂的「死記硬背」。笨人記住了某一定律,但用另一種形式來提問,他就不會了(其實有點像舉一反三的問題)。或者,同一問題,在不同的場合、時機甚至面對不同的人的時候,處理方法都要有變化,但是笨人不會。

4. 不能夠綜合全面地考慮問題:
在現實生活中,做出決策是需要考慮方方面面的條件和因素的,笨人往往只能顧及其中一二,並且不能夠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問題,這其實也是思維的缺陷。

5. 缺乏風險預判能力:
這一條準確說不應該和前四條並列,但我實在想說說,因為風險預判能力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被嚴重低估了的一種能力,很少被人提及,但因它付出慘痛代價的人又有很多。
簡單說,這條河常年荒廢,那肯定水草叢生,為什麼還要下河游泳結果喪命?因為不能正確認識河流的情況與本人的條件之中存在的風險。
再比如,騎電動車橫行的送餐員或快遞員(只描述沒有人蔘公雞的意思),通常收入不高且保險不全,一旦發生事故,可能需要承擔高昂的治療費用(只傷到自己)和賠償他人的費用(傷害到他人),這個代價是他所承受不了的,這就是風險所在,可為什麼還是選擇不規避風險,依舊不遵守交通規則呢?因為對風險預判不足或者無視。
再比如野生虎園下車的女子,無論她如何推說沒有看到標誌或者動物園提醒不夠,作為一個有完全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在野生環境下不可隨意走動應該是起碼的自保行為,即使沒人再三提醒,也應該有此意識。
類似情況很多。種種「作死」的行為,我認為都是風險預判能力不足所造成的,也許表面上有各種原因,到歸根結底仍是風險預判的問題。

非專業人士,只是有感而發,想起什麼再來補充。不知道題主的「笨」是指應試還是實際生活中的,不過我現在越來越發現,「智商高」和「聰明」,還真不是一回事。


我就是笨人啊,這問題就為我而設的。

我以前高中學數學,聽著老師講,每道題都會,但是我自己做,稍微難一點就不知道怎麼做了。

樓上所說的自以為是,自作聰明,沒有重點,都很好。

我個人覺得,為什麼笨?最基本的就是。

尋找不到這個事物的規律所在。


比如數學,1234567。
許多規律在這其中,但是你找不到,知道了,運用不了,就會顯出來笨。


自作聰明,自以為是,找不到重點,都是這樣的。
笨人自作聰明,是他以為,他找到了規律,其實他並沒有。
他以為找到了重點,其實,並沒有。

對於新鮮事物,有規律的事物,找不到規律。
找到了規律,不會運用。
就會顯示比較笨。

為什麼偶爾會有靈光一現的時候?
是因為忽然能找到一點規律,忽然打順了一些東西。

祝各位都很聰明很聰明。


一懶二拖三不讀書


也有環境造就的笨。
暑假家教帶的一個孩子。四年級。我給他布置的作業都不難,而且和例題除了數字其他都一樣。我一個題給他講許多遍,他依舊懵懂。(在這裡估計有人會認為是我水平太差,講的不好,我也不辯解,肯定我也有責任)
我覺得他有點笨。
可是為什麼呢?
簡單的題他總是不會,是他不用功?沒興趣不願意學?都不是。他姑姑跟我說,每次我離開後,他都高高興興做作業,不會的問他哥哥,總之每次都能按時按量做完。他用功,上課學不會嫌自己笨還哭過。可是哭完不氣餒,還會繼續學。智商低?這個我沒法測驗,但起碼是正常人的水平。
那為什麼笨?
我個人的感覺是因為環境。他父母不管他的學習。他媽媽我不清楚,他爸爸每年就靠村裡的分紅,也不上班,搞點小買賣也不好好經營,總是賠錢。城中村拆遷分得幾百萬,估計他爸爸又可以去糟蹋一番了。他從小是爺爺奶奶帶大的。老人家沒什麼文化,只是照顧他的生活。他在村裡上學,他們班11個人。最高分81,他78。老師都是一個頂兩個用,因為沒什麼老師願意去。(這些都是他姑姑跟我說的。)
沒有講課精彩的老師,沒有支持教育的家長,也沒有一同學習的夥伴。這是他的環境。
他的世界就只有他們村那麼大。

反觀他哥哥,就是他姑姑的兒子,初二,開學初三。當時是八月,每天不是和同學去發傳單就是打遊戲。可他成績是第一名,雖然只是城市的普通中學。他的書架里有幾十個各種各樣的魔方和各種各樣的書。他媽媽說他七月份做完了作業,還上了一個月課,現在去打工就是鍛煉一下。說到他的成長,他媽媽很開心。他從小喜歡魔方,他媽媽就給他買很多讓他拼。他用壓歲錢開網店,和朋友去附近的大學擺攤賣東西,他媽媽都支持。他自立,學習不用家長操心,自己把自己規劃的很好。但其實這是媽媽教的好啊!
城市一般的學校,管教有方的母親,志同道合的夥伴。這是他的環境。
所以你說到底什麼讓笨人笨?我認為是環境。


來講講我認識的一個人吧,處於保護隱私,將部分具體名稱略去。
比我小兩三歲,他父親畢業於南方某理工(那個年代重點中的重點大學)化工類專業,母親畢業於北方某理工大學數學類專業,二位都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十足的聰明人,高級知識分子。有幸與二位長輩交流過幾次,對其學術素養十分佩服。
可這位兄弟,不知怎麼的,好像並沒有繼承雙親的聰明才智,學習一直不好,今年高考去了一所不知名的三本。我一度懷疑這個現象是否跟隔壁老王有關...作為一個好歹考上985的哥哥,我被邀請過幾次給小兄弟輔導課業,怎麼說呢...我不由得感嘆:人笨是沒救的。
我發現他總是問我:

  • "哥,學這東西有用嗎?"
  • 「哥,就這樣這樣...然後這樣就行了是吧?」

我:喵喵喵???老師沒告訴過你這些東西叫什麼嗎,你怎麼不說它們的學名呢。
他:記這些有什麼用,我認識它是什麼不就行了。
你看,他根本沒想過踏進去某個學科的門裡,一直在門外晃蕩,並且用一些「我以為」的名稱具象化體系里的對象。他更習慣把某個對象想像成現實世界裡的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而一旦他找不到可以用來描述這個對象的實物的時候,他就懵逼了,不停地問我:

  • "哥,這個東西到底應該怎麼記住?"

我們講認識論,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互相促進交替發展,可以對一個事物有比較「好」的認識。

他具象化某個對象沒有問題,抽象的東西不容易被人理解也就不容易被人記憶,把它具體化某個具體實來方便記憶與理解也沒有問題,可是,對於學習階段,你確定能找到一個描述與對象完全相符的實物嗎?我很抱歉地說,很少是完全相符的,這也是為什麼在理解認識論的時候不能尋找實例來理解而是要推敲字眼。

我們所有人都習慣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去解釋眼前的一切,這沒有問題,笨人笨就笨在,當無法解釋的時候,他就要麼放棄要麼用錯誤的認識強行解釋,聰明人聰明就聰明在,無法解釋的時候,他自己會去學習,用新的知識去解釋,不斷地去更新和修正自己的認識。

這叫「發展」。


吶,典型的機械唯物主義者與辯證唯物主義者的鮮明對比。


謝邀。

題主問的這種「笨」範圍很窄,基本就是技能學習、或者解決問題能力方面的。

這方面的「笨」的本質,基本上就是人的接受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上的差別。通過一定的鍛煉和練習方法,一般都可以彌補。

很多技能方面的工作都是「熟能生巧」的,上手快慢的差別並不是特別大,除了智力上確實有缺陷的人外,一般人「認真點兒」、「上點兒心」、多練練也就行了……

這裡只說一點兒解決問題方面的經驗吧,因為除了極個別天才外,幾乎沒有人是天生的解決問題高手,這種能力既需要天賦和靈性,又需要後天的培養。

但和技能方面的能力不同的是,這種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些人無論怎麼培養,可能也培養「不出來」……

怎麼辦?我提一個稍微不同點兒的努力方向:先別理會具體的技巧、方法,而是先提高你的「靈力」值……

好比說,你可以教會一隻鸚鵡像人一樣唱歌,但如果要教會一隻兔子,恐怕什麼方法也沒用,甚至根本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兔子自己「修鍊」成了「兔子精」,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笨」的相對詞就是「靈」,怎麼才能靈?

首先要有內心的「通透」,有些人,哪怕只去看一眼也能發現那種「透亮」和「靈性」,所謂的心明眼亮,真不只是一種比喻。

這種「透亮」,雖需要一定的天賦,但通過後天的練習,也可以不斷提高……

方法就是學習當下心,學習「正念」,先讓心穩定下來,讓眼睛亮起來,耳朵靈起來,感覺敏銳起來。回憶自己上學解題時的感受,有時很困難的問題,像「一休」一樣,靜坐一會兒,讓心沉下來,答案自己就「出現了」,就是這麼神奇……

然後培養「專註思考一件事情」的能力,以及「選擇正確方向」的選擇力,和「心行一致、馬上行動」的行動力……

培養自己思想的深度,做出選擇的合理度,以及行動上的配合度,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然後還會有人說你「笨」?愛說就說唄,大巧若拙,誰心裡有數誰知道……


我媽時常笑話我笨,因為我在出生第16個月的時候才學會走路;
我的幼兒園老師說我笨,因為我上幼兒園的時候大便了不會自己擦屁股;
我剛上小學的時候老師也說我笨,因為我念拼音字母的時候大舌頭;
我上二年級時班主任說我笨,因為學校宣傳預防血吸蟲病,有個八字口號,天天複習,結果升旗儀式我上台說了個「血防」;
等到我十歲的時候,我爸又說我笨,因為我學騎自行車學了小半年還沒學會;
後來,上了高中,我覺得自己真的笨,因為第一次月考,政治歷史不及格,兩門加起來還沒過百;
到了大學,時常又有人調侃,就你這智商,怎麼考的北大……哦,你沒高考,怪不得呢……
所以,我得出結論,在很多時候,我都是個笨人;

但是,每次反思的時候,我又覺得我也有閃光的地方,比方說:
我也許16個月的時候才會走路(反正是我媽隨便說我也沒證據反駁),可我在32個月大的時候,卻很清楚地知道當年是1988年,而且可以從1月數到12月;
我幼兒園時期不會自己擦屁股是不假,可當時的我能夠在城市裡不迷路,去外地(印象是杭州)玩曾走失過自己找了回來;
我確實念拼音大舌頭,至今還忘不了被一群叔叔阿姨笑話的陰影,但我背古詩一點都不磕巴,而且背起來有轍有韻;
我確實是上台記不得那預防血吸蟲的八個字,但如果讓當年的我現場發揮,隨口說八個字跟預防血吸蟲病有關,並不是什麼難事;
我確實學自行車費了好大力氣,每天摔得渾身青斑,可我剛學會自行車,就能開得動幸福250了,捏離合換擋的那種;
我確實高中政治歷史不及格,可是後來我及格了啊;
至於沒智商怎麼上的北大,這是個好問題,反正現在霍霍清華去了,你們滿意了吧……
某種程度上講,我也有聰明的一面。

我的笨,我絕不承認是因為懶。就比如說學騎車這事,很多人不用教,趟個自行車摔兩跤就會了,可我呢,練的時間多,摔的也多,想的也多,最後還是學不會。每當我跨上自行車,踩上兩腳的時候,我就會琢磨,到底左腳和右腳分別應該在什麼位置,兩條腿怎麼分配力道,以及我應該看著前方——然後,咣就摔地上了。摔下去爬起來,繼續這個過程,真是屢敗屢戰,這到底懶在哪兒了?現在有時候回家,村裡還有人說記得我當時在他家門口摔過,我心說,村裡的每一戶,有幾家門前我特么沒摔過?
不過,結合我學走路學了一年多的事實,我得說,我的左右平衡能力肯定是有缺陷的,未必是什麼病,但確實影響到我學一些技能了。我想說的是,很多所謂的「笨」,是有先天因素的,在別人看起來簡單到不用去思考的事情,對於有這些缺陷的人來說,就是非常艱難的過程。而這些缺陷,很多時候不是已有的醫學證據可以回答的,或者說因為後天可以克服,所以被研究得也比較少。

我的笨,更多在於思維方式跟很多人有些脫節,如果不是因為父母對我的學習放任不管,恐怕那時候就變得「聰明」的我現在就徹底玩完了。
這不是說我自己就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如果說有,我認為還是一種缺陷。比方說,之所以升旗儀式,我的班主任會把我送上去背那八個字,那顯然是因為覺得我平時背古詩背得熟,上台很保險,但她絕對想不到我會捅個大簍子。八歲的孩子,心機還談不上,絕不是要故意出洋相,惹得台下一起鬨笑,我當時要記得,不會不說,而且最讓班主任想不通的是,「血防」倆字兒這是怎麼出來的?其實那八個字,當年農村小瓦房上到處都是,不就是「全民動員,滅螺防病」么,天天上學都看得到,所以我到現在也還記得。
後來等我冷靜之後,倒是回過味兒來了,成天宣傳血吸蟲病,我一直好奇為什麼要滅螺,以當時的生物知識確實是完全不懂吃的螺螄和血吸蟲病有啥關係,準確來說血吸蟲是個啥也不懂,還以為跟螞蟥差不多,所以我始終不能把這兩句關聯起來,所以這對我來說就是跟「般若波羅蜜」一樣的咒語,懵逼了也不怪吧。但是這與正常的劇情是完全不同的,在大多數人眼中,這樣的錯誤是不可容忍的。

我後來見識過很多笨人,尤其是成年後的,在和他們交流了之後,發現一個規律,很多人的思維方式多少也和民眾的一般思維之間有脫節。因為我知道自己的缺陷,所以相對容易把握到這一點。
多數人的缺陷,就是智力水平的缺陷,但這種人在社會上的標籤更多的不是笨,而是傻。事實上,讀書期間的很多「笨人」到了社會上並不笨,他們也許不會心算15的平方,但,誰在意?
而我們口中經常說的「笨」,是溝通和辦事能力方面的問題,本質上就是思維方式的缺陷,這種缺陷不那麼容易覺察,也不那麼容易克服。更重要的是,這種缺陷他自己不知道,而他也已經過了那個可以去認知自己並改變的年齡了。(其實這類人,在網路罵戰中很容易遇到。)每當遇到這些人的時候,我都很慶幸自己在經歷這個過程的時候,沒有被身邊的親人過多干預,而是讓我自己去反省改變。但即便如此,有時候朋友一起聊天說起某事,我也會得出一些讓人理解不能的推論,而我自己還覺得很正常。

笨人之所以笨,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他們被放到了不合適的位置。比如我之前說不會心算15的平方,在這個社會上不算什麼笨人,但如果讓他做數學老師或者銷售呢?對數字不敏感,算不上多大的缺陷,完全可以發揮其他天賦,可要是有這缺陷還要從事跟數字有關的工作,那被看成是笨人就太正常不過了。


推薦閱讀:

女朋友就是不肯穿裙子,怎麼辦?
顏值低的女生就必須活得那麼艱難嗎?
和成熟男人談戀愛是什麼感覺?
26歲大齡剩女,該不該整牙呢?
如果一輩子無法賺大錢、成大業,那我為什麼還活著?

TAG:學習 | 心理學 | 教育 | 社會心理 | 個人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