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突然聽到日本投降時,出現了什麼場景和反應呢?

當年,客觀上的實力對比差距太大,即使是極下檔次的日軍師團也可以打得國軍滿地找牙丟盔卸甲。另一方面,極端落後的社會發展,多方勢力的宣傳戰,國際形勢對於絕大部分人,可能不但是難以理解和相信而且也是不易接觸的。雖然有「論持久戰」這種必勝論,但是有多少人心裡想的其實是「當年我哪知道我們可以打敗日本人!」。就在這種形勢下,在前線、在後方,雖然國際形勢節節勝利,但國內形勢總體上反而越顯黯淡的當口,這種情況下,突然聽聞日本投降,出現了那些有趣的場景和反應呢?

就像下面這樣:

劉光濤將軍言,1945年9月某日,將軍正組織開團領導會議,警衛排戰士高金誠闖進來,喊道:「日本鬼子投降了!」大家一愣,紛紛罵道:什麼鬼子投降了?發神經!小高言:區長在街上親口說的,小鬼子投降了,每人慰勞一斤豬肉。這才知道鬼子是真的投降了。

最後的反應有多意外,可能恰恰真實的反應了當時在內心其實是有多麼絕望。

一個典型的有趣的場景和反應——勝利之吻


作曲家陳歌辛為慶祝抗戰勝利在1945年寫了這麼一首歌,原唱姚莉。

《恭喜恭喜》

每條大街小巷
每個人的嘴裡
見面第一句話
就是恭喜恭喜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恭喜恭喜恭喜你
冬天已到盡頭
真是好的消息

溫暖的春風
就要吹醒大地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恭喜恭喜恭喜你
浩浩冰雪融解
眼看梅花吐蕊
漫漫長夜過去
聽到一聲雞啼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恭喜恭喜恭喜你
經過多少困難
歷經多少磨練
多少心兒盼望
盼望新的消息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恭喜恭喜恭喜你

沒錯,它後來就是超市那首過年神曲。

http://weixin.qq.com/r/iylaQvXEG6hkrbEh93yZ (二維碼自動識別)


1.日本無條件投降後,時人拍攝的一段重慶慶祝勝利的視頻:http://vdl.china.com.cn/news/140820/6.mp4

2.1945年8月29日,重慶,收到日本人要投降的消息,人們擺出V字形勝利手勢。

3.1945年8月,宋美齡在看報紙,頭條是日本投降。

4.1945年9月3日,重慶舉行了規模空前的勝利遊行,共有四萬多人參加,熱鬧非凡,猶如嘉年華會。遊行隊伍由在渝美軍駕吉普車和摩托車擔任前導,並高舉中、美、英、法、蘇五國的國旗和肖像。圖為遊行現場。

5.1945年9月3日,重慶,市民舞龍歡慶。當天,重慶成為狂歡的海洋,市民陶醉於歡樂中。街頭巷尾,人潮擁擠,抗戰期間所受的苦難,終得一洗。

6.1945年9月,張家口市各界人民舉行慶祝抗戰勝利大會。圖為大會一角。

7.1945年11月,上海市民自發組織了黃包車拉力大賽來慶祝抗戰勝利。

8.1945年重慶談判期間,重慶舉行了勝利日歡慶晚宴。圖為晚宴上蔣介石親自向中共領導人毛澤東敬酒。

9.抗戰勝利一個月後,在華美籍隨軍記者帕爾默·霍伊特將自己的美國女友接到重慶度假,度過了戰後的一段美好時光。

10.1945年9月,中國軍隊返回宜昌,受到了當地民眾的歡迎。擔任前導的女童依西方習俗手搖花籃,將籃里的鮮花花瓣向外飄灑,象徵勝利的喜悅與芬芳。

11.抗戰勝利後,上海市民在街頭上買聯合國旗慶祝日本投降,他們身後的店鋪上懸掛著寫有「慶祝世界和平 慶祝光榮勝利」的廣告橫幅。不少商店推出大減價活動,茶館有免費的茶,酒館有免費的酒。

12.1945年8月14日,美國紐約唐人街,美籍華人手舉寫有勝利標語的牌子慶祝日本投降。

13.

76歲的山城居民王繼光則記得,他的父親當即從椅子上跳了起來,然後抱著椅子跳舞。「晚上,他和幾個老朋友用幾顆花生米當下酒菜,喝下去兩瓶瀘州老窖。他醉了,連酒話都是『要勝利了,要勝利了』!」

14.

在延安,無數火炬映紅了山嶺河畔,人們甚至把大生產用的紡車都拿來點成了火把。《解放日報》這樣報道那一天的延安:「晚間,東南北各區到處舉行火炬遊行,一個賣瓜果的小販,把筐子里的桃梨一枚一枚地向空中拋擲,高呼:『不要錢的勝利果,請大家自由吃呀!』……」

當年曾在美軍駐延安觀察組工作的老紅軍李耀宇清楚地記得那個夜晚。「美軍觀察組的院子里燈火通明,美國人手持卡賓槍對空射擊,一串串曳光彈劃破夜空。」觀察組裡的中美雙方人員共慶抗戰勝利,開懷暢飲。從不喝酒的李耀宇第一次舉杯,就喝下了小半瓶洋酒,爾後大醉一天一夜。

在河北,日本投降的消息傳到回民支隊駐地,戰士們徹夜歡慶。抗日英雄馬本齋之子、日後成為海軍少將的馬國超當時只有6歲,媽媽拉著他的手,隨著人流來到「本齋亭」。突然,歡呼停止了,戰士們默默地摘下軍帽肅立致哀,為他們敬愛的司令員,也為千千萬萬沒能看到抗戰勝利的中國人……

15.

《國民公報》印製的日本投降的號外,最先送到城區,市民搶購,供不應求。各鞭炮店生意大佳,數年的庫存瞬間全部售罄。枇杷山、鵝嶺、江北、南岸的防空探照燈齊放,將市區照耀得如同白晝。一些會動腦筋的餐館老闆,立即將先前暢銷的「轟炸東京」、「踏平三島」的川菜名擦去,代之以「普天同慶」、「金甌一統」的新菜名。有名的「皇后」、「松鶴樓」、「凱歌歸」、「雲龍園」餐廳的生意好得很,連那些末等的小酒館也賣出了最後的存酒。

數十萬市民連夜擁上街頭,馬路上擠滿了自發遊行的市民,載歌載舞,阻斷了交通。張燈結綵,敲鑼打鼓,爆竹聲震耳欲聾。美國盟軍的吉普車陷入了人海,無法行駛,他們就跳下車來,見了中國人就握手擁抱,嘴裡嘰嘰咕咕地講著洋文,歡快之情溢於言表。

16.1945年11月,中國上海,中華民國政府工作人員訓斥日本人。

17.1945年10月,香港。英國皇家海軍和皇家海軍陸戰隊衛隊列隊走向總督府,這年,英國恢復了對香港的殖民統治。

18.1945年11月,上海。按政府要求士兵撤除日佔時期設立的鐵絲網和路障,以保障市民示威遊行的權利。

19.1945年11月,中國,鄉村農民徒步湧向光復後的城市。

20.1945年11月,中國上海,中華民國政府工作人員一絲不苟地檢查日本僑民攜帶的物品.

21.1945年11月,中國上海,大批日軍在碼頭等待遣返。

22.1945年11月,中國上海,猶太人開的商鋪。二戰時期為躲避希特勒的殘殺而逃亡到中國的數萬猶太難民大多選擇居留在上海,抗戰勝利後他們許多選擇留下來。

23.1945年11月,重慶。一名中華民國政府工作人員Tan Chuen-yu和他的太太正在打點行囊準備隨政府還都南京。

短短兩天時間近千贊,讓我不勝惶恐。今天又加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老照片,時間多在抗戰勝利後不久。涉及國統區民眾、解放區人民、海外華人、國際盟友,日軍日僑等人物形象。

那段辛酸屈辱的歷史已經過去,如今的和平來之不易,願我們這代人好好珍惜。

而在歷次鬥爭中,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犧牲的人民英雄們,必將永垂不朽!


【親歷者憶抗戰勝利:不相信,感覺時間停止】

  一位年逾八旬的親歷者回憶當年抗戰勝利時的情景:「勝利日的那天下午,我們在做工,發現身邊的監工總是竊竊私語,不久就集合開會去了,接著廠里的機器就陸續停了。門口軍營守衛的日本兵不見了,然後就聽到樓外賣報紙的小孩喊:『號外!號外!日本宣布投降!』我們當時真的不敢相信。覺得肯定是小孩把戲。可又想這玩笑也開得太大了不是,於是就有個人說要下去買報紙,當他拿著報紙上來時是哭著走上樓的。他磕磕巴巴的念給大家: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廠子里一下子變得特別安靜,我根本沒緩過神來。好像時間停止了幾秒鐘,但瞬間就像炸了鍋似的熱鬧起來。年輕人把手裡頭的工具都給扔了,蹦了起來,壓抑太久,蹦的那個高啊……」

一點也不有趣,令人心酸。


記得以前看過一個電影。幾個中國人把幾個日本兵圍在一座山上,對峙,屢有短兵相接,但誰都無法取勝。

春秋更替,曠日持久,鬚髮漸長,直至雙方的體力和意志消耗殆盡。在長期的緊張.疲憊和飢餓下,有人發瘋了。

但是,敵對狀態一日不取消,雙方就只能一直撐下去。撐著,等待對方先倒下。

最後,山外來人,開心地告訴仍堅守陣地的中國人說:鬼子投降了!

中國人愣了幾秒,然後撕心裂肺地哭喊道:投降...誰讓他們投降?他們憑什麼投降?殺了那麼多人,說投降就完了嗎?

——————————

這才是一個正常腦子的反應。不可能前一天還血海深仇,後一天就優待俘虜。

這是在八年前看的電影,當時的畫質就感覺是個老電影。

最後想說的是,聽到日本投降這件事,果真是有趣的嗎?

——————————

按照評論里諸位大俠的提示,找到了這個片子,是《圍剿》。貼點圖片上來

隨後,八路軍向洞里喊話,日本人絕望自殺。

他們進到洞里。

再三確認日本人已死之後,主人公喜極而泣。

「我把狗日的困死了」這句話,他說了六次。聲音從欣喜,到悲憤,到解脫。

勝利了,鬱積心頭的仇恨一朝冰消瓦解,可是痛苦卻將持久不滅。

影片的最後,主人公坐在一座祠堂前,一輛豐田車疾馳而過。這應該是導演的一個反諷。

村莊里蕭瑟空曠,寂靜冰冷。一個駝著背,雙手互相插在袖口裡的老人,孤零零地遲緩地走遠了。


隔壁的老光棍撿了個日本媳婦回家。

故事是聽我爺爺奶奶說的,本人祖籍黑龍江省哈爾濱下轄的方正縣。了解偽滿洲史的同學應該知道,日本當年大肆向中國派遣的拓荒僑民,也就是所謂「開拓團」。其大本營就在方正縣和阿城縣這一帶。方正縣的中日友好園林內還有一塊日本開拓團遺址紀念碑。前些年被幾個某著名愛國論壇的網友不遠千里去潑了油漆,受到熱議。

我下課再寫。。
----短短的續更線----

故事是醬嬸的,我家鄰院男主人叫老張大個子,這是我爺爺對他的愛稱(額..),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長得人高馬大,且能吃苦,一個人能幹仨人的活,人也厚道。但是他有個眾所周知的缺陷就是有一點精神上的毛病,在沒人的時候會自己走著走著就愣在原地念念有詞,說得吐沫橫飛,沒人發現他他能自己說到死。。據傳是因為早年間練奇門遁甲出了偏差,走火入魔了....

老張大個子在村裡也沒什麼親人,日子過得苦哈哈,按說像他這種光棍戶應該是註定要絕戶的(我這時候提醒爺爺我們年輕人現在的說法叫「屌絲註定孤獨一生」,我爺爺說「啥??」)

然而命運就是弄人,老張大個子不單單有媳婦,而且她的媳婦美的不可方物,是遠近聞名的村花,除了個子矮一點幾乎讓人挑不出毛病。老張媳婦出了名的會過日子,生活極講究條理。每天一定是最早起來去村頭挑滿兩大缸水的,家裡陳設也打掃的一塵不染。而且待人接物脾性極其溫和,說得一口地道的黑土地大碴子方言,和大家相處的都融洽。沒人知道為啥老張大個子會有這麼好的福氣,也沒人問起過他媳婦的身世。

老張大個子夫妻倆有育有兩子,和普通莊稼院里長大的孩子並沒有什麼分別。可是到了八十年代的某一天,毫無徵兆的這倆兒子都去日本打工去了,一時間成了大新聞。這個時候,張大個子媳婦的身世才漸漸被人知曉。

原來她是一個日本人,當年日本投降的時候在混亂中和親人走散了,根據後來她執意不回日本探親的態度來看我奶奶推斷她應該是被家人拋棄了。其間她就以乞討為生,幸而不久後就遇到了老張大個子。老張大個子人善良,打小就是個沒爹沒娘的孤兒,他心想日本人也是人啊,他實在無法把野蠻的侵略者和眼前這個可憐的女人聯繫到一起去。於是就把她接回家,組建了一個家庭,還生了兩個孩子。家境也日漸殷實起來,在我爺爺和一幫朋友的幫助下,還蓋了三間大瓦房,從土坯牆茅草頂的老屋裡搬了出來。

八十年代中日關係改善進入蜜月期,對於即便是東北田間地頭的農民來說這種改變都是實實在在的能夠感受到的。日本水稻之父藤原長作來到中國,就在方正縣向中國人傳授水稻種植技術。我爺爺當時就是鄉里的代表,也是在藤原先生的指導下第一批學會了水稻種植技術的農業技術員。我感到十分吃驚,反覆向爺爺確認在此之前中國人真的不會種水稻嗎?爺爺說是,以前東北都是種旱稻的。從八十年代藤原來華,中國東北的農民才有了「旱地徙植,水田種植」的習慣。[ps]
也正是在這段「蜜月期」里,日本國接納了大量的中國勞動力,身在中國的日本僑民和他們的後裔在通關時也都給予了極大的便利。

-----------
到了九幾年,老張大個子的媳婦去世了,他的家裡去了很多人,我家雖早已從東北搬到河北,我的爺爺奶奶還是千里迢迢趕去送老鄰居最後一程。人們都來悼念這個人美且溫和的老大姐。幾乎是她一手撐起了這個令人羨慕的家庭。
沒有人記得她曾是一個日本人,因為大家都覺得她和中國人並沒什麼不同。

在方正地區,還有很多個家庭都有這樣的故事。那些被自己的國和家拋棄了女人,就落地生根在了這片黑土地上,戰爭的苦痛,還有多少被永遠藏在了當事人的心裡。

--正文完--

ps:感謝評論區李知知努力去生活知友的指正,經查實,中國此前並非沒有水田,而是生產方式較為粗放,採用「漫灑法」播種。1981年經藤原長作先生傳授後,將播種方式升級為「旱地育苗,水田稀植」的插秧法,糧食產量由此翻了幾番。在此勘誤,並向知友致歉。歡迎農學生朋友們作進一步科普~


家裡一位長輩因為慶祝抗戰勝利背了個記大過處分。太興奮了,抄起機槍往天上打了一梭子,子彈落下來打死老鄉一頭豬。
老奶奶(曾祖母)哭了一天一夜,哭她娘家44年被鬼子殺害的全家17口人,哭我43年被漢姦殺害的老爺爺,哭當時不知道生死的二小子(我爺爺)。
我姥爺八一六拎著一斤豬肉一瓶日本酒竄到我姥娘家,給他岳父鞠了一躬,抗戰勝利,鬼子跑了,我該來了。他岳父點點頭,說了句,好!那就今天吧!接著喜氣把喜事辦了吧。

————————————————————————
想起一個問題:廣西全州和江西省清江縣的人民是怎麼想的呢?
PS:1945年8月7日清江縣淪陷、同月14日全州淪陷。


謝邀,看到 @米修趙 的回答當年突然聽到日本投降時,出現了什麼場景和反應呢? - 知乎用戶的回答受到啟發,整了點東西不太切題,可能有些網友也看過,算是投降前期的一些有趣場景。

以下內容是夥計們幾年前的討論內容,各種第一人稱都是當時的各位發言者,不是同一個人,也不是我。看敵人吃癟,絕對有趣。以下是N多人的講述,小段與小段之間不連貫

=============以下內容==================
先上預防針,避免引起誤會,以為這是普遍現象。敵後抗戰的特點是,地域廣大,各地情況天差地別,這是空間上的;每一年甚至每個月敵我態勢均有變化,這是時間上的。雖然預防針會降低「笑」果,但我們學歷史不是為了尋開心。

  以下說的是山東等少數地區的特殊情況,山東這種情況,一大原因是兵力不足,至於兵力不足,一要歸功米帝給力,二要歸功毛子給力,三要歸功果脯不給力(一號作戰後丟了那麼多地,日軍根本沒足夠的兵力來維持佔領,分攤了大部分機動兵力)
  某地的循環:為了擠出一點機動兵力,必須收縮戰線,放棄一部分據點。問題是據點都被分割包圍了,要放棄據點,首先就要擠出機動兵力去接應,為了擠出一點機動兵力,必須收縮戰線……
  華北尤其是山東發展到44,45年的局面,是tg多年浴血奮戰的結果。華北的鬼子認慫是建立在八路軍以及共產黨地方人員前赴後繼之下的。
  山東41年大掃蕩,縣委開會只敢在靠著山的偏遠房子里,遠遠看到鬼子來了就跳窗跑,我爺爺每次因為跳窗跑的時候還不忘記帶上地瓜鹹菜還受表揚。42年大掃蕩,整個縣委除了我爺爺在外地,全被堵在開會的房子里燒死了。我爺爺在山上躲了三天。我奶奶的哥哥在游擊隊,過年時候他們去打搶糧的鬼子,被鬼子追,我奶奶的哥哥一個人在樹林里引開鬼子大隊,跳河逃生,落下病,卧床幾年就死了。就靠著這個,換來的44年我爺爺可以大搖大擺的挎著槍進縣城,看到偽軍大隊長還能教育兩句。
  所以我們看到下邊鬼子那種喪家之犬的窘態時,不能只顧著歡樂。要想想在此之前,那些抗日民眾付出了多大的流血犧牲,要想想歡樂背後掩蓋著怎麼樣的沉重。
============預防針打完了,下邊開始================
先上個圖,圖為國軍反思為啥45年接受投降時沒有共軍快

抗戰初期的鬼子和投降前的鬼子完全是兩個位面。45年,鬼子窘迫得不行,拿皮鞋跟老鄉換酒喝,喝完酒嚎啕大哭。為什麼是換?怎麼不搶?找死和等死是有區別的,共軍就在旁邊活動呢。

華北地區的日軍後來基本是穿得很破爛,人人都會縫衣服,你看現在影視劇里,鬼子穿得那麼光鮮,就是扯淡,鬼子在44年後,基層大部分是人人衣服有補丁。

商丘那邊一中隊長還小隊長(記不清了),倒插門,做了地主女婿,然後派手下幾個的鬼子到老泰山家扛活,老泰山吃飯管飽,還發些錢,結果沒排上的鬼子羨慕嫉妒恨

日本老兵回憶當年:缺給養啊,吃的都沒有,有的賣了槍,有的賣了大衣,有的有門路(這個門路就是那些乾兒子和上門女婿們),居然找了個給大地主xx當長工的差使

能給地主扛活混口飽飯吃的太君們算是命好的,諸城的太君要找老百姓討野菜吃野菜糰子,吃野菜糰子的時候還被拍下來見報了。有在縣城駐紮的窘迫到吃高粱麵餅遭富農鄙視的……

冀縣的鬼子打算吃大戶,集中了兩個小隊外帶一挺重機槍去吃當地維持會長的大戶,然後因為餓的體力不支被維持會長手下在大院里用棍子一頓胖揍,然後裝備留下,人管了頓羊肉餃子扔了出去。這是45年農曆正月下半月的事情。
當然,那兩個小隊的鬼子年齡段集中在14至16歲和45歲到50歲之間也是個重要原因。

有饞得受不了偷吃老百姓的雞,老百姓找上門來討,沒錢只好賠桿槍給人的。完了還不無遺憾的跟那老百姓說,這一桿槍在在八路那裡能換多少多少斤面……

有和上頭不對付被穿小鞋,外派守炮樓的,結果吃得還沒一起的皇協軍好,然後整天被皇協軍嘲諷。最後這位實在咽不下這口氣,和守炮樓的另外幾個日本兵一合計,趁夜繳了皇協軍的槍投了八路。

有的鬼子一天到晚龜在據點打醬油,然後上面派來個愣頭青少佐,沒吃過八路的虧,天天逼著他們出去掃蕩。幾個老兵油子一合計,這是個禍害啊,就假借掃蕩的名義把丫賣給八路了

南宮縣城裡的鬼子們到撤退日子都過得不錯。因為他們45年過了二月就利用自己的機器和技術替老百姓造農機,還出租軍馬當大牲口。04年我還見過皇軍修械所造的深耕機呢。
也算是階級矛盾大於民族矛盾了。

1944年,蘇南地區的日軍每月發了肥皂牙粉之後就去城內點心鋪換點心。同年,北平城外的日軍有落魄到向農民乞討蔬菜的。當然農民也不敢不給,當事人回憶,皇軍也不敢多要,比國軍強多了。

  河北的廣宗平鄉巨鹿南宮交界處曾經打到過家家沒有壯勞力下地。壯勞力不是在八路軍的隊伍上就是已經犧牲了的,當然也有極少數二流子當偽軍。就是靠著這種精神在44年冬天之後,逼得諸如廣宗、核桃園,南宮高家寨、南便村、蘇村等地的日偽軍為了活過冬天,籌集過冬的柴火和糧食時拿出部分槍械彈藥來賣,和自衛團、青抗先甚至區委做交易。甚至有核桃園據點的日軍小隊長在45年開春撤退前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把民憤極大的偽軍中隊長和一個作惡多端的日本軍曹灌醉綁起來交給了當地青抗先。

  華北抗戰後期,除了中心城市, 鄉村和小城鎮,很多都是紅色海洋了。但是打鬼子的核心城市和據點,還是不好打,一門炮都是寶貝玩意(鬼子運輸不如大隊長給力,也不敢用炮和八路換吃的,不然過幾天八路就大炮轟城了)
  所以基本兩邊對峙,八路軍不斷的拔掉一些鬼子駐紮百人,偽軍數百的縣城,鬼子機動兵力消耗殆盡,也沒有多少之前掃蕩報復的勁頭了
  如果戰爭再延續1-2年,八路軍靠繳獲會逐漸實現野戰軍化,或者還能有美國的武器援助,解放戰爭中大規模的運動戰圍殲戰,可能就會在鬼子上面上演了

鬼子投降時還會商量,為了給個面子,要求先留三支槍進城用。等入城完畢後再還給八路。

鬼子那時候都明白投降是早晚的事。都給自己找後路。像林彌一郎這種飛行員,琢磨的居然是上哪個礦上當礦工,好攢錢湊回家的路費

鬼子領了物資,要給八路交過路費,不然回不到據點。就和現在阿富汗的牛牛一樣。

這根本就是早死晚死的問題了。拿裝備換吃的,裝備換完,鬼子自認為還有活路么?鬼子就不敢拼一把?鬼子又不是傻子,八路優待俘虜的信譽可是杠杠的。這大概就是「行屍走肉」,吃完一頓是一頓的最高境界了吧

45年了,想活命你就老實呆龜殼裡別出來禍害。參考鬼子老兵回憶錄:八路軍是老百姓的朋友,我們駐紮這麼長時間才死幾個人,老百姓才是我們的護身符……

戰略形勢從來都是打出來的,不是談出來的。不打勝仗啥都沒有,打了勝仗一切都有啊。當然,果粉可以認為鬼子都通八路。就是這種狀態的鬼子,同樣靠繳獲,豫湘桂打到末期一票鬼子扛著捷克式、穿著國軍大衣,吃著國軍給養,全靠頭上的戰鬥帽區分。
常大隊長該好好感謝一下蘑菇和毛子,要不然,美國人在九州一登陸,發現全美械武裝的日本師團,這樂子可就大了。暴怒的米帝轉身支持TG也不是不可能……

  同樣是44年的鬼子,豫湘桂從河南打通到廣西。佔了我家縣城,又把公路沿線的鎮子、村莊洗了一遍,在從縣城到八步的公路邊的一個村子,日軍把全村人集結起來,然後拉出六個言辭不敬的村民,當眾刺刀捅死,曰立威。時間大概是45年初,春節前幾天。

  我們家那兒,從桂林去縣城只有一條公路,一側是桂江河谷,一側是座叫做雲嶺的高山,嶺上有碉堡、工事,居高臨下,一挺輕機槍就能控制一條公路。結果日軍一個小隊不迂迴也不包抄,就從公路直衝,擲彈筒打兩炮,守軍一鬨而散。
  這些是我爹在縣檔案局工作的時候,我去翻書翻到的縣文史資料選輯上記載的。

聽老人講喬司大屠殺,然後問國民黨軍隊呢(那個時候已經知道我們這帶沒有TG的部隊了),老人就轉述小時候當地農民說的,說國軍看見了鬼子隔了老遠就開槍,什麼都打不中,然後鬼子一個衝鋒就打上來了,「像戳死拉斯戈博(本地土話,就是癩蛤蟆的意思)一樣一個一個用刺刀捅死了」

某鬼子中隊長帶隊在山西(好像是)某縣駐紮,對手是八路,按這鬼子的說法就是:駐紮當天晚上八路就跑來偷襲,一年到頭沒一天能放鬆,時時刻刻都得準備和八路交火。等一號作戰這個鬼子被調去和國軍交戰,猜猜鬼子說啥?太好了,終於能睡個安穩覺了。

這個現象我知道,我爺爺那會在洪洞當老師,白天教書,晚上和當地武裝拿上槍,跑到鬼子炮樓附近,一直等到鬼子睡覺了,就朝炮樓轟幾槍叫他們起床。槍太爛,有的沒膛線,有的就是鳥銃,遠距打不準,但當鬧鐘用絕對沒問題。

  膠濟線丈嶺到蔡各庄一段,鐵路上就一個日本總站長,他是滿鐵(你懂的)出身,失敗主義從始至終。早期他還是就對中國人客氣,給小孩分個糖。後來他不知道怎麼和八路搭上了,直接指使工人把鐵軌鋸成小段,埋在鐵路旁邊樹林里,有一次被駐紮的鬼子撞到,要槍斃工人。這共諜站長手持兩把二把盒子直闖炮樓,大耳刮子抽軍曹,然後兩人在日偽軍和工人圍觀下表演了一把柔道相撲。他伙食一直不錯,天天有肉吃,那軍曹不是個。最後打的軍曹鼻青臉腫,帶著工人揚長而去。其他皇軍表示不參與。這共諜後來日本投降還悠哉悠哉的到處跟朋友們喝酒道別,別的鬼子都魂不守舍,他收拾行李興沖沖的回國去了。
  共諜當年就自己坐火車在幾個站間來往,按他的話就是這周圍都是我朋友。那邊可是日、偽、頑、共,各種勢力混雜,番號比人都多。

看一個老幹部回憶樊金堂的文章里提過,駐紮山西定襄的日本聯隊長很仰慕樊金堂,主動上門來找他喝酒,19歲的樊金堂也很大方,客客氣氣招待了一頓老白乾,鬼子酒喝完了說不能白喝,問樊金堂想要點啥,樊金堂也不客氣,那就來一挺歪把子外加兩箱子彈吧,過了兩天,倆日本兵打著白旗真把軍火送來了。

平漢線石家莊到保定需要在新樂北邊一個什麼站下車走上段路到定州坐火車。有如下旅程:
石家莊往南過高邑一路擔心火車會不會跑著跑著翻了。
過了順德(邢台)到南康莊要時不時的搶通鐵道線。
沙河大橋附近因為時常出現爆炸物或者大石頭,火車時速不能過10公里……
臨洺關附近的道岔經常被破壞。
用火車從北平運趟物資到安陽和走公路用馬車運的時間差不多……

邢台的,有一回當地的隊伍跟日本人打了一場血戰,打完之後全村家家掛孝,「全是白」。我一想像那個場面就眼眶發熱,這才叫氣壯山河。

44年45年賣萌的鬼子那是多少人命換來的,43年和我爺爺一起從山東老家出來打鬼子的同鄉到了46年就剩3個,49年就剩2個,到了53年,就剩1個半了

  記下這些,提醒自己,無論如何我們是人,不能變得和禽獸一樣,哪怕是被禽獸咬過。 我們能在這麼幾個地區有這樣好的趨勢是因為前輩們的鮮血,抗大畢業的學生,一個人發一把槍和一個公章,孤身一人就拿著這兩樣東西去一個縣裡主持工作,發展隊伍。同期的死的就剩幾個……
要不怎麼老話都是有道理的呢,啥叫「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啥叫「要想人前顯貴,就得人後受罪」

真正的人民戰爭,徹底稀釋和消耗了鬼子不足的戰爭潛力。看一下被鬼子完全佔領的朝鮮和ww,不僅反抗的少,還提供了多少士兵和資源,如果不是發動群眾的話,華北那不僅不會拖住鬼子,還會給鬼子提供多少補給?

  和老人們聊天多了,包括現在看到的一些延續性的東西,感覺當時的中國人民是處在一種普遍的、渙散的、愚昧狀態,指望他們自發的醒悟和反抗是不現實的。這大概也就是《鬼子來了》所著力表達的。
  全面抗戰,只能由一支強有力的組織來教育和領導才能做到。既然炮黨只能被人趕鴨子沒那本事,就只能由TG來完成這個歷史任務了,想想還真沒什麼好說的。
  群眾發動起來了,那就是華北的群眾,打擊的鬼子看見肉,眼都綠了。如果發動不起來,那就是東北的迷茫群眾,為了一點糧食出賣楊靖宇。開始想笑,但馬上眼睛就控制不住了,這都是TG在前期用多少前輩的鮮血換來的,沒有那些死都不投降的TG扛著,哪裡有這揚眉吐氣的一天?尊嚴不是無代價的。

類似的還有 @山諾 的當年突然聽到日本投降時,出現了什麼場景和反應呢? - 知乎用戶的回答
轉 發 結 束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國民黨戰敗主要是因為軍事策略失誤嗎? - 馬前卒的回答

大會閉幕以後,很多同志將要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去,將要分赴各個戰場。同志們到各地去,要宣傳大會的路線,並經過全黨同志向人民作廣泛的解釋……愚公批駁了智叟的錯誤思想,毫不動搖,每天挖山不止。這件事感動了上帝,他就派了兩個神仙下凡,把兩座山背走了。現在也有兩座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大山 ,一座叫做帝國主義,一座叫做封建主義。中國共產黨早就下了決心,要挖掉這兩座山。我們一定要堅持下去,一定要不斷地工作,我們也會感動上帝的。這個上帝不是別人,就是全中國的人民大眾。全國人民大眾一齊起來和我們一道挖這兩座山,有什麼挖不平呢?

把20世紀波瀾壯闊的革命史拿來當背景,才能在這個平常故事中讀出排山倒海的力量。


相關回答
二戰中為什麼是蘇聯攻克了柏林,而不是美國? - 一八零天改一次的回答
共產黨在1944年到45年發動的大反攻殲滅了多少日軍,打下多少城市? - 一八零天改一次的回答
漢奸都是怎麼想的? - 一八零天改一次的回答
為什麼總有人黑民族英雄? - 一八零天改一次的回答
抗戰時期日軍比國軍強在哪? - 一八零天改一次的回答
中國共產黨的敵後戰場真的如此重要嗎? - 一八零天改一次的回答
抗日神劇為什麼如此扭曲歷史? - 一八零天改一次的回答


@米修趙 答案當年突然聽到日本投降時,出現了什麼場景和反應呢? - 知乎用戶的回答
的評論下
有人提到了《晚鐘》,那電影太沉重了,有時間和興趣的網友可以挑個風和日麗、心情愉快、多人陪伴的日子看看。就會明白,為什麼有些人不覺得有趣。


1949年岡村寧次被國民政府宣判無罪釋放,判決如下:
本案被告於民國33年(1944)11月26日,受日軍統帥之命,充任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所有長沙、徐州各大會戰日軍之暴行,以及酒井隆在港粵、松井石根、谷壽夫等在南京之大屠殺,均系發生在被告任期之前,原與被告無涉(酒井隆、谷壽夫業經本庭判處死刑,先後執行在案)。
且當時盟軍已在諾曼底及太平洋塞班島先後登陸,軸心既形瓦解,日軍陷於孤立。故自被告受命之日,以迄日本投降時止,閱時八月,所有散駐我國各地之日軍,多因鬥志消沉,鮮有進展。迨日本政府正式宣告投降,該被告乃息戈就範,率百萬大軍,聽命納降。跡其所為既無上述之屠殺強姦搶劫,或計劃陰謀發動或支持侵略戰爭等罪行,自不能僅因其身份系敵軍總司令官,遽以戰罪相繩。
綜上論述,被告既無觸犯戰規,或其他違反國際公法之行為,依法應予論知無罪,以期平允。


其實到了1945年,大家基本上都明白了,鬼子完蛋只是時間問題,抗戰快要熬出頭了,然而當報紙上打出日本投降矣的標題時,整個國家還是很沸騰的,當年張自忠的副手,同是抗日名將的馮治安將軍都激動地加入人群跳起舞來。
要說有趣的事,我覺得最有趣的要數石原莞爾,這個一手策劃九一八事變的戰犯,在日本戰敗後為了活命,主動討好美國人,最後逃脫審判,還得美國人的高度評價:熱愛和平。呵呵,當然,他也是報應,當初在關東軍任上,下馬時被軍刀不小心扎中了要害,導致尿道撕裂,最終膀胱癌而死,絕後,這就是報應。
在日本投降那一天,還有中國軍隊在猛攻日軍據點,還有很多人倒在勝利前的那一刻,所以,我真想不出其他什麼有趣的事了。
對於日本人來說才是解脫。我記得有個鬼子曾經這麼回憶:這一天國內投降了,我走出據點,路過一個中國老人的家,我曾經砍下這個老人的一隻手,他當時使勁地咒罵我,此刻他坐在門口,我不甘心地用中國話和他說:「我們輸了,被打敗了」。沒想到老人看著我們說道:「那很好啊,你們可以回家了啊」。那一刻,我不禁哭了起來。


突然想起來東條英機這個老鬼子在戰後那才是有趣呢,日本投降後,東條躲在家裡,也不剖腹,每天在心口上畫圈圈,準備美國人來抓他就拿槍對著圈圈畏罪自殺(每天洗完澡還要重畫一遍),結果某天美國憲兵準備找他談話,他在窗戶看見美國人來了,當場嚇尿,馬上拿手槍來,結果一緊張,沒打中要害,血倒是留了不少,美國人無奈把他送到醫院,免得他還沒審判就死了,為此,還有幾個美國大兵為他獻了血。。。

評論區的某個人,真是無藥可救呢。我的心要是碎了,我不管,你賠錢。

關於1945年鬼子快完蛋的說法,這是我的看法。理由如下:
當珍珠港事件發生後,重慶市民都互相祝賀,委員長更是高興的唱起歌來。因為大家都很明白,美國人參與進來,鬼子就輸定了,抗戰終將勝利。日軍不僅要在中國戰鬥,還要和米軍在太平洋上肉搏,中國戰場上的壓力將會減輕,日軍吃不下,還得往外吐。
固然1945年鬼子還沒有哪個據點投降,但是不代表鬼子活的很好。我也拿文學作品亮劍舉例,楚雲飛就說看來鬼子不行了,連十四五歲的孩子都加入軍隊,我們能吃它一點就吃它一點。趙剛也告訴李雲龍:世界反法西斯戰場獲得了重大勝利,小日本快不行了。
不能說鬼子不投降就還能打,崑崙關戰役時,國軍里的反戰同盟人士就利用心理戰促使四十餘人的日軍臨陣投誠,這不能說明什麼。


忍不住,來答一下。評論某順民的答案,一下子70多個贊。誠然,每個人都有投降當良民的權利,但我們也有理由和決心,反抗到底!我的家鄉,是共產黨領導下的敵後根據地。如今,無數村鎮,街道都是以烈士之名來命名。縣裡如此,市裡如此。連我們鎮下面的鄉,都有烈士陵園。(在此註明是抗日烈士陵園)抗戰打了八年,家鄉也反抗了八年。就是因為反抗,年年被掃蕩屠殺,年年有烈士犧牲,百姓遭屠戮!你說:咋不當順民?南京例子在那,投降是沒有出路。當年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參觀,我二十二歲,走一路哭一路。別裝聖母,給鬼子洗地,就是漢奸!


別了,南京中央大學


瀉藥。

(文章轉自網路,系蕭陶原創,本人稍有修改。圖片來源於網路,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
日本投降前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70年前的今天,44歲的日本裕仁天皇通過中立國瑞士向中美英蘇四國發出第二份外交照會,表示全面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地投降,同時通知了日本國會。也就是說1945年8月14日,包括中國在內的同盟國就已獲悉日本戰敗投降的消息了。

8月6日和9日,美軍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彈。8月9日零時,150萬蘇聯紅軍在華西列夫斯基元帥的指揮下突然對駐守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發起全面的進攻,同時空襲關東軍的總部。第二天,日軍大本營才下達命令,要求關東軍擊破蘇軍的進攻,可由於指揮中斷和混亂,命令無法順暢地傳達下去,關東軍各部陷入各自為戰、被動挨打的混亂狀態。蘇聯紅軍以排山倒海之勢,長驅直入,銳不可當。至8月14日,蘇軍已分別完成對瀋陽、長春、吉林、哈爾濱等大城市的包圍。美蘇兩個大國,一個直搗黃龍,另一個劍指帝國最精銳的部隊,讓日本難以招架,勝負其實已定。為最大限度地減少傷亡,保護日本本土的安全,天皇這才揮淚宣布無條件地投降。

(日本投降的消息傳到紐約,勝利之吻誕生了。如今依然讓人回味無窮)

(有朋友對勝利之吻,上面的圖片稍有歧義,覺得太現代了,這張確實不是當時的。當時的勝利之吻是下面這張,因為太過經典,總是被模仿。2005年,根據這張「勝利之吻」照片製成的彩色雕塑終於在紐約時代廣場展出,為雕塑揭幕的正是當年照片中的女主角伊迪絲。)

8月15日11時(日本時間12時),裕仁天皇通過廣播向全世界宣讀《終戰詔書》。隨後,鈴木內閣總辭,陸軍大臣阿南惟幾剖腹自盡。為防止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抗旨不尊,天皇特派遣特使朝香宮前往南京做說服工作。61歲的岡村寧次雖心有不甘,但知道自己已回天無力,只得表示「一心一意謹尊聖命」,朝香宮沒費什麼口舌就回東京交差了。

8月15日上午9時,蔣介石在重慶發表了「以德報怨」的廣播講話。他宣布抗戰勝利,但同時又指出:「我中國同胞們須知『不念舊惡』及『與人為善』為我民族傳統至高至貴的德性,今天敵軍已被我們盟邦擊潰,我們並不要企圖報復,要知道如果以暴行答覆敵人以前的暴行,以奴辱來答覆他們從前錯誤的優越感,則冤怨相報,永無終止,絕不是我們仁義之師的目的」。絕大多數的民眾完全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顧不上想別的,可也有不少人聽出了弦外之音,不免質問自己:難道八年的血債就這麼輕易地一筆勾銷了?不是說血債要用血來償嗎,怎麼就要「以德報怨」了呢?

(美艦「密蘇里」號上的受降現場)


9月2日,受新成立不久的日本東久邇投降內閣的指派,外相重光葵登上停泊在東京灣的美軍主力艦「密蘇里」號。重光葵一瘸一拐地走到簽字桌前,坐下時不小心碰到桌子腿,差點踢倒用餐桌改成的簽字桌,讓站在一旁的穆勒上校嚇了一大跳。桌子真要倒了,他這個儀式操辦者一定吃不了兜著走,好在有驚無險。

1932年4月29日,在上海的日本人借慶祝天皇生日的機會,在虹口公園舉行淞滬戰爭祝捷大會。(有同學對這裡的祝捷大會感到疑惑,其實這個就是所謂的「虹口公園爆炸案」。)朝鮮義士尹奉吉混入會場,將水壺炸彈投擲到主席台上,炸死日軍總司令白川義則。時任駐華公使的重光葵也在現場。他逃過一死,但被炸斷一條腿,從此成了瘸子。

(虹口公園爆炸案)

拄拐者為重光葵(攝於美艦「密蘇里」號)


在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將軍以及戰勝國代表的注視下,重光葵簽署了投降書。中國國民政府軍令部長徐永昌出席了受降儀式。重光葵後來被定為甲級戰犯,1950年被假釋。1954年,他重新出任外相,成為唯一一個戰後重新當上大臣的甲級戰犯。

(當年湖南芷江的洽降室如今已對外開放)


8月21日,岡村寧次委派副參謀長今井武夫前往湖南芷江國軍新六軍駐地與國民政府洽降。之所以選在芷江這個並不出名的地方,因為芷江有一座規模較大的軍用機場,那裡曾是美國飛虎隊的大本營。芷江不是受降之地,而是雙方商討投降細節的地方。今井武夫向國民黨陸軍總參謀長肖毅肅呈上日軍在華兵力分布圖。其時,日本在華的中國派遣軍總兵力為128.32萬人。東北的關東軍不隸屬於中國派遣軍,其兵力不包含在其中。

根據盟軍最高統帥部《總命令第一號》,中國戰區一共設有16個受降區,包括台灣和越南北緯16度以北地區,但不含東北。蘇聯紅軍進入東北後,陸續解除了關東軍的武裝,並佔領了東北全境,先後有59萬關東軍戰俘被押往西伯利亞關押,以溥儀為首的偽滿洲國的要員也一樣難逃厄運。

(有關南京受降的油畫)


8月22日,國民黨陸軍總司令何應欽發布命令,公布受降地點和受降主官名單。8月17日,朱德代表中共中央向國民政府提出6項要求,包括一切抗日武裝都有權接受日偽軍的投降,解放區軍隊所包圍的敵偽由解放區軍隊接受投降,國民黨軍隊所包圍的敵偽由國民黨軍隊接受投降等內容。國民黨表面上置之不理,私下裡要求日軍配合,只能向國軍繳械投降。岡村寧次心領神會,堅決服從。

何應欽接受日軍的投降書


9月9日,中國戰區總受降儀式在南京原中央軍校大禮堂舉行。何應欽特地由重慶飛抵南京擔任受降主官。岡村寧次代表中國派遣軍司令部在投降書上簽字畫押,然後由參謀長小林茂三郎交給何應欽,自始至終他都沒說一句話。何應欽接受投降書時,不僅站起身來,而且還微微彎腰,後來廣受非議,被指媚日。

何應欽早年曾留學日本,就讀士官學校時與岡村寧次是同學,但年長他5歲的岡村寧次比他高好幾個班,兩人並不認識。他們結識於1933年,當時何應欽指派下屬與時任關東軍副參謀長的岡村寧次簽訂《塘沽停戰協定》,承認長城是中國與偽滿洲國的「國界」。兩年後,何應欽又與日本華北駐屯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以備忘錄和復函形式訂立《何梅協定》,將整個華北的主權拱手相讓。南京受降本是何應欽一洗雪恥的好機會,但他親日立場不改,不僅沒有羞辱岡村寧次,而且改稱他為「中國戰區日本官兵善後聯絡部長官」,允許其繼續調兵遣將。何應欽更沒把日軍當成戰俘,而是稱呼他們為「徒手官兵」。對日方的要求,他也是有求必應。之所以這麼做,除了有蔣介石「以德報怨」的講話作為尚方寶劍外,他本身對日本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即便是抗戰前夕,岡村寧次到訪南京,何應欽仍以陸軍總參謀長的身份設宴款待,把酒言歡,全然不顧外面抗議學生的反日口號喊得震天響。不顧大局,只惟私利是當時很多國民黨政要的通病,何應欽當然也不例外。

(在中國受審的岡村寧次)


岡村寧次這個對中國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劊子手,在受降儀式上不僅得到了何應欽的善待,而且4年後竟然被南京軍事法庭無罪釋放,恢復其自由身,連他自己都感到驚訝。對於國民黨的仁慈,岡村寧次投桃報李,託人捎話給蔣介石,提議百餘萬日軍可留在中國,歸蔣介石調遣,用於對付共產黨。後來,礙於美方的強烈反對,蔣介石只好作罷,但還是留下很多日俘,讓他們修復在戰時被破壞的交通、通訊和各種建設工程,有點服勞役的意味。後來在日方的強烈要求下,除了一部分技術人員外,絕大部分日俘被遣返回國。退守台灣後,蔣介石還曾聘請岡村寧次等原日軍將佐級的軍官擔任高級軍事教官,可惜他反攻大陸的計劃未能實現,岡村寧次等人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

總受降儀式之後,各地開始按照陸軍總司令部的部署接受日軍投降。有的地方舉行了受降儀式,有的地方沒有舉行儀式。多數地方的日軍向中國軍隊投降,個別地方(如天津)向駐紮在中國境內的美海軍陸戰隊投降。廈門屬於國民黨第三戰區的地盤,但第三戰區司令部、海軍總司令部和中美合作所三家為受降權鬧得不可開交,最後只好在三家單位分別舉行了受降儀式。

(北平受降,日軍破例獻刀)


10月10日,國民黨第十一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在故宮太和殿前的平台上舉行北平日軍的受降典禮,接受根本博代表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部以及蒙古軍司令部的投降。北平的受降儀式之所以辦得晚,是因為這之前孫連仲跟共產黨部隊打了一場大仗,史稱「邯鄲戰役」。孫連仲的兩個軍被殲,第十一戰區副司令長官高樹勛率領新8軍起義。這一仗讓孫連仲損兵折將,幾乎快成光桿司令了。於是,他把氣撒在了日軍的頭上,破例要求根本博在受降儀式上獻刀,而在別的受降儀式上都無此要求。後來,孫連仲被蔣介石調往南京出任有責無權的首都衛戍司令。1949年3月,他去了台灣。晚年無所事事,他與人在台北合開飯館。1965年,周恩來在談到國民黨戰犯時說過這樣一段話:「現在在台灣,連孫連仲都開飯館子,我們送去那麼多的高級將領,蔣介石哪裡能養得起?」敢情共產黨幫國民黨解決了上千名被俘將領的生存問題。

(台灣光復)


10月25日,台灣省的受降儀式在台北市的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舉行。日本第10方面軍司令官兼台灣總督安藤利吉向擔任台灣行政長官兼警備司令不足2個月的陳儀投降,台灣就此回到祖國的懷抱。1947年2月28日,台灣發生濫殺無辜的白色恐怖,史稱「二二八事件」。陳儀因此被免職,但第二年就又復出,擔任浙江省主席。1949年1月,他欲投奔共產黨,並勸說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起義,反遭湯告密,遭到軟禁,後被押往台灣,於1950年6月被執行槍決。以他對台灣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處以極刑也是理所應當的。只是「二二八」成了台灣人抹不去的痛,也是國民黨在台灣犯下的最大的錯誤,至今仍然得不到台灣人的原諒。

(1956年,新中國在瀋陽和太原兩地設立特別軍事法庭對36名日偽戰犯進行審判)


從8月21日芷江洽降開始,到1946年2月各分區受降全部結束,中國戰區的受降工作耗時半年。儘管中共方面曾致電岡村寧次,要求「除被國民黨政府的軍隊所包圍的部分外,應向我方投降」。但岡村寧次並沒有下達向八路軍、新四軍投降的命令。不過,日軍中還是有一些小部隊成為了共產黨的俘虜。駐江蘇高郵的891名日軍、駐山東禹城的613名日軍以及駐河南井陘的幾十名日軍分別向八路軍和新四軍投降。更值得一提的是日軍第101教育飛行團的十幾名飛行員,幾十名機械師,上百名地勤人員在遼寧本溪向八路軍投降,為日後解放軍建立人民空軍提供了寶貴的資源。

受降結束後,擺在國民政府面前的便是審判戰犯和遣返戰俘。國民政府分別在8個城市設立了軍事法庭,審判在侵華戰爭中犯有嚴重罪行的日本乙、丙級戰犯。甲級戰犯歸設在東京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從1945年12月至1947年底,中國各地的軍事法庭一共受理了2435件戰犯案件,判處110名日本戰犯死刑,但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卻成了漏網之魚。

(日本小僑民排隊上船)


除了百萬日俘外,當時中國境內(東北三省除外)還有94萬日僑,東北的日僑就更多達110萬人。偽滿洲國建立之後,日本鼓勵本國國民移民到中國東北,推行所謂的「開拓民」政策,使得東三省的日僑總數超過全國其它地方的總和。1945年10月19日,蔣介石命令何應欽展開中國戰區日俘日僑的遣返工作。10月20日,首批日俘日僑由天津塘沽返回日本,拉開遣返工作的序幕。此後,日俘日僑分別從上海、葫蘆島、廣州、青島、煙台、塘沽、連雲港、汕頭、廈門、海口、基隆、高雄等口岸乘船回國,前後歷時數年之久。中國一共遣返了298.35萬名日俘日僑,其中戰俘123.3萬人。

(有同學提到葫蘆島日僑大遣返不熟悉,其實這個是有書籍和紀錄片記載的。[道蘭][NHK紀錄片]葫蘆島日僑大遣返的真相)

(戰俘營里的日俘逍遙自在)


近300萬的日俘日僑滯留在中國,如以每人每天消耗0.75公斤的糧食計算,中國政府每天就得額外拿出225萬公斤的糧食供給他們,而當時的中國食不果腹的老百姓又何止成千上萬。日本戰俘飽食終日,無所事事,他們可以逛街,可以逛妓院,有的甚至還殺人越貨。日俘在中國的待遇遠勝過後來被關押在韓國美軍戰俘營里的志願軍戰俘。相比之下,蘇聯對於關東軍的戰俘可就沒那麼客氣了。這些戰俘在西伯利亞的冰天雪地里當了5年的苦役才陸續被遣返回國。

按說「以德報怨」並沒有錯,但這應該只適用於君子之間。日本法西斯根本就不是什麼正人君子,跟拿屠刀的人講「以德報怨」實際上就是對戰爭罪犯的縱容。蔣介石之所以大談「以德報怨」,說白了還是有私心。如果共產黨的勢力沒有坐大,他一定不會如此寬宏大量。可人算不如天算,蔣家王朝最後還是斷送在蔣介石、何應欽等人手裡了。

(遼寧葫蘆島設立遣返日俘日僑紀念碑)


戰後日本人一直懼怕蘇聯,即便蘇聯解體了,依然懼怕俄羅斯,可就是不怕中國,這當然跟五次中日戰爭的勝負有關,也跟二戰後日本成了美國的保護國有關,但要說跟當年不同的戰俘政策一點關係都沒有怕也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不能說戰後的日本在侵華問題上一直避實就虛,不肯悔過全都是蔣介石、何應欽等人的錯,但國民黨如果沒有私心,如果像蘇聯紅軍那樣對待日俘,如果把岡村寧次送上絞刑架,或許後來的日本政客們就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了。

(杭州柳浪聞鶯公園裡的石碑)


歷史是面鏡子,在回顧過去的同時也會照亮前面的路,但願中日不會再戰,可戰爭從來不會以善良的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一個不能正確認識歷史、不肯承認「南京大屠殺」的戰敗國,一個仗著有靠山就敢叫板的小國,一個資源極度匱乏可又極度依賴於資源的經濟大國,是不是謀求永久的和平完全建立其自身的國家利益的基礎上,它要發動戰爭完全不必經過中國的批准。可問題是中日一旦再戰,我們準備好了嗎?

去年的9.3閱兵是一種非常好的形式來緬懷先烈,9.18日本選擇了在這樣的日子通過了安保法。

所以說,今天的中國人只有牢記住那段歷史才是對抗戰勝利70周年的最好紀念。只有時刻準備打仗,才能永保和平。預防戰爭的最好方法不是和平協議,而是準備戰爭。

我覺得大家都應該看看姜文的《鬼子來了》,這絕不是什麼主旋律電影,它的含義實在太深刻了。我們的抗戰,我們的人民,我們的政府其實都值得深刻反思。

善良,對日軍仇深似海的馬大三,最後卻死於國軍之手,讓人唏噓不已。

這裡推薦一個影評。

如何評價姜文的《鬼子來了》? - 孔鯉的回答

電影資源在這:鏈接:http://pan.baidu.com/s/1cyqilS 密碼:rtps


家裡是黑龍江哈爾濱尚志市的
聽長輩們說 突然 鬼子們就匆匆撤走了
因為是滿洲國地區有些消息不知道
只聽鬼子們說
仗打的很不好
縣城裡面的都要去東寧
之後鬼子就沒回來過

之後 蘇俄大兵進了縣城
見東西就搬
很多有錢人家的東西給搶走了

蘇俄大兵走後
土匪進城
見東西就搬
有錢人家的東西都給搶走了

土匪搶完了就跑了
國軍就開始進城
見東西就搬
一般人家的東西都給搶走了

之後就是共軍進城
大家還以為是來搶東西的
見東西就搬
自己家的糧食都埋在地窖里
但是共軍沒搶東西
反而到處宣傳

然後
大家才知道
原來我們打勝了啊

T T
呵呵
****************************************
關於有人質疑我家的問題
怎麼說呢
鬼子走的時候
家裡還算殷實
馬車有幾掛

後來 家裡的出身劃歸的是貧農

所以 你懂的
哦 對了 那時候尚志市是叫朱河縣的
因為 有條河 叫亮朱河

還有當時國軍和共軍收編了很多土匪
這邊叫國軍鬍子 和 共匪鬍子
當然都是鬍子
基本沒啥差別
作戰不利 擾民嘛 有術!

還有一件事兒
就是日本開拓團的事兒
開拓團都是日本來這裡種地的
撤走的時候男人基本上都走了
女人也差不多都走了
丟下了很多小孩兒
基本都是小女孩兒
因為日本人也重男輕女啊
很多人都收留了日本的小女孩養著
然後女孩長大了有家裡人來找的
她們的後代很多都去了日本
我有個同學的姥姥就是日本遺孤

至於有個答主說的撿到日本女人
這個沒聽說過……


抗戰勝利,新加坡華人上街遊行,打出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巨幅國旗及祖國萬歲標語。(後面兩個小橫幅寫的是聯合國萬歲和大中華民國萬歲)


以下文字及圖片均系轉載

1、1945年9月3日,重慶。參加勝利日遊行的中華民國政府軍人,抗戰中他們犧牲數百萬人才贏得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2、1945年9月3日,重慶。日本人正式向中國人投降,領到中國抗戰八年最終取得勝利的中印緬戰區總司令蔣介石先生身著戎裝步出官邸,重慶人民發出雷鳴般的歡呼向他致意。

3、1945年9月3日,重慶。日本人正式向中國人投降,駐華美軍參加勝利日大遊行,重慶人民列隊、舞龍向這些幫助中國人的真正盟友致敬,這天,每一家商店自發懸掛中華民國國旗青天白日旗。

4、1945年9月3日,重慶。勝利日的蔣介石發出會心的微笑,這位中國的精神領袖率領軍民抗擊日本法西斯最終獲勝,一洗中國近代百年之恥,中華民國成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及與美國、蘇聯、英國、法國平起平坐的常任主席國。

5、1945年9月3日,重慶。勝利日歡慶晚宴上,蔣介石親自向中共首領毛澤東敬酒,毛則高呼蔣介石萬歲。

6、1945年9月3日,重慶。勝利日狂歡的海洋。

7、1945年9月3日,重慶。中國人民高舉同盟國領袖的頭像慶祝勝利日。

8、1945年10月,重慶。美軍記者Palmer Hoyt III 抱著他的女友Barbara Stephens上岸,圍觀的中國人發出善意的微笑。

9、1945年10月,重慶。美軍隨軍記者Palmer Hoyt III 和他性感的女友Barbara Stephens在郊外的玉米地里,這是一段陽光燦爛的日子。

10、1945年11月,美國華盛頓。新任駐華大使George C. Marshall 將軍(右) 與前來送別的中華民國駐美國大使魏道明先生握手道別,他即將啟程前往中國。

11、1945年11月,上海。南京路上當時還有有軌電車,遠處是慶祝抗戰勝利的拱門。

12、1945年11月,上海。三個中國男孩看著這輛拋錨的卡車,車上滿載著一群日軍,他們的目的地是中華民國政府為他們圈定的臨時軍營,然後所有這些人都將被遣送回國。


-

在收音機前聽著日皇終戰的韓國人紛紛走上街頭,揮舞藏在家中的太極旗,流淚高呼「獨立萬歲!」「解放了!」。流亡於夏威夷、滿州、俄國、加州各地的韓人則上街,敲鑼打鼓,「回家!回家!」

-


推薦看一部電影《鬼子來了》,由於深刻的反映了中國人軟弱愚昧這些非常寫實但又有損中國人形象的特徵,被禁了很多年。最近解禁了。
片中
中國農民因為日本兵家破人亡,戰後幾近瘋了的他衝進了戰俘營,拿著斧子砍死了幾個日本兵,最後在集會中被國軍高級將領以破壞和平為由判處死刑,當眾執行,為了安撫日俘的情緒,把行刑權交給日本兵,日本兵說自己是戰俘不能再拿槍,請求使用自己的武士刀,最後在全場中國百姓士兵和日俘面前,在已經是投降了很多天擔心會被殺掉的日子裡,日本兵揮起大刀砍掉了中國老農民的頭。
而這個劊子手就是當初殺妻殺子的老農民的仇人,最後依然是被安然的遣送回日本了。
今人唏噓!

看評論區大家議論的很熱鬧,我再說一說我了解的戰後日俘情況吧。
其實之所以蔣介石會對日本如此寬宏大量,除去國民黨高層存在的媚日分子的原因外,更重要的一點是,蔣介石寄希望于于日本來幫助自己在戰後剿共,所以對於日本是非常仁慈寬厚的,但是後來迫於美國壓力,只能留下了部分日本技術人員,充當戰後補償。
上面所說的日俘只是包括中國派遣軍,他們是幸運的,東北的關東軍就沒這麼幸運了,大部分被蘇聯人拉到西伯利亞砍樹做苦力學習共產主義,這一點確實解氣,剩下的很多日僑和士兵有就被東北共產黨收編了,包括醫生技術人員還有一些士兵,一直到解放戰爭後甚至是朝鮮戰爭後才返回日本,朝鮮戰爭美國俘獲的志願軍里就曾經就有過日本籍士兵。
其實那段時間中日關係還是很微妙的,各種層次的人對日本的態度都是很複雜的,既有國讎家恨,民間也有過短暫的和平共處,既有淪陷區的民不聊生,而偽滿洲國的東北狀況又要好很多,普通老百姓當時對日本也不見得就那麼仇恨,國民黨的作為很多時候不下於日本人。
如果缺乏全面的認識,而用現在的視角去看待當時發生的一些事,自然會有很多不理解,實際情況與我們想像中的還是相去甚遠的。

再補充一點,當時盟國協商分區佔領日本,最終決定將日本的四國島由中國派兵佔領,中美共佔大阪,經過輪輪協商,蔣介石雖然心裡有自己的算盤,可還是整編了最精銳的六十七師,準備1946年下半年進駐日本,但是在上海待命的六十七師中途接到了北上進攻蘇魯豫解放區的命令,原計劃戰鬥完成後按計划進駐日本,可是就是這一次調動,六十七師再沒能回來,對佔領日本本來就熱情不高的蔣介石也沒有再整編部隊按約定進駐日本了,中國佔領日本計劃遺憾的落空。

關於六十七師:
由榮譽二師和榮譽一師組成
榮譽二師向來被視為蔣介石的嫡系部隊,裝備精良,抗戰期間曾參加滇西戰役,攻克松山、騰衝等重鎮。榮譽二師師長是精通日語的儒將戴堅。該師曾參加過印緬戰爭,又執行過赴越南受降任務,積累了不少了與盟軍交往的經驗。全師裝備精良,官兵的整體素質較好,士兵的識字率很高,在接到駐日命令後,又開始為此進行調整。調整後的全師官兵,按所有駐日佔領的軍人要求,五官端正,平均身高達到1.7米以上,士兵的文化程度均在 小學 畢業以上,並開展了包括日語在內的相關業務培訓。對連以上軍官,除進行執行佔領日本任務的訓練外,還要求進行一般國際 社交 和集會的習俗、禮儀等訓練,要進行交誼舞培訓。同時還為其加強特種兵與後勤部隊單位。為與美軍合作執行任務,全師官兵一律使用美式裝備,其編製也是採用美式的編製。榮譽二師於4月底完成整編之後,從越南海防空運到上海,在那裡又與榮譽一師合併為第六十七師,其編製為14500人,有步兵團3個、炮兵團1個、運輸團1個,此外還有戰車、工兵、通信等營各1個以及200名憲兵。
可見當時確實是一支素質優秀的威武之師啊!比起當時接受台灣的士兵好多了。惋惜啊


幾年前在圖書館的港台室,看到一個台灣人的書,她回憶起45年日本投降時台灣的狀況,那時她還是個小孩:
"日本投降的當夜,大人們都躲在家裡,街上很少人,偶爾碰到,眼睛都紅紅的,很沮喪的樣子,深夜,隔壁傳來隱隱的抽泣聲".幾天後,國民黨派員過來接受,作者回憶:"這些前幾天還在痛哭流涕的人,一個個從家裡跑出來,敲鑼打鼓,歡天喜地迎接新的統治者的光臨"


謝謝各位的點贊和熱烈討論,在此附上《亞細亞的孤兒》的歌詞:
亞細亞的孤兒在風中哭泣
黃色的臉孔有紅色的污泥
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懼
西風在東方唱著悲傷的歌曲
亞細亞的孤兒在風中哭泣
沒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遊戲
每個人都想要你心愛的玩具
親愛的孩子你為何哭泣
多少人在追尋那解不開的問題
多少人在深夜裡無奈地嘆息
多少人的眼淚在無言中抹去
親愛的母親這是什麼道理
親愛的母親這是什麼真理


看過一個電視劇,名字是我的兄弟叫順溜,他的姐姐被日本人姦殺,他一直想殺了那個日本人,結果在他馬上成功時日本投降了。他當時說的是:他們打我的時候我不接受,沒用,為啥他們投降的時候我就要同意!有多少大仇未報的人是不開心的!


看看好像都沒有台灣的文章,我姑且試著寫寫看
以下是我跟阿嬤聊天兼以和一些伯伯等輾轉取得的故事
可能會偏題,因為我不清楚大陸的朋友清不清楚台灣當時的背景,所以我會把它當故事來寫
--
我爺爺民國十八年出生(1929年)
在爺爺上小學之時正恰是日本開始在台灣進行"皇民化運動"(1937)的開始,但是其實皇民化的成效主要在城市地區的效果較為顯著,爺爺身為農家子弟在學校非常混....,我是說,主要都在田地裡頭幫忙沒有時間念書。
我家附近是台灣最大的糖業生產地,但是日本人在這塊其實真的蠻黑的,賄絡還是偷斤減兩的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以致台灣有俗諺:「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秤。」
再加上當時日本已經開始對華發動戰爭,對於農業和畜牧業的控管非常的嚴格,基本上爺爺是吃番薯簽長大的,所以對日本人沒什麼好感。

日本投降時,據奶奶說,
年輕的,像她那輩的心中通常都是難過,痛哭者亦有之;
曾祖父那輩的通常是沉默;
曾曾祖父那輩的是上街頭狂歡痛飲。

順便一提
阿公的哥哥民國十六年出生(1927年),日本在二戰後期後徵用的許多台灣軍伕投入太平洋戰場,阿公的哥哥正巧是被徵調的最後一批前往南洋。日本投降後撤退的蒼促,連自己的日本籍士兵都來不及撤了,更何況是台灣籍的軍夫。

至於爺爺被國軍徵招去打八二三炮戰(金門炮戰),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樓上各位答主從史實的角度說了很多,從各種影視作品的角度說一下
日本中下級軍官(石川少佐)的反應:

氣憤不相信會成這樣
對於解放區的人來說,是這個場景:

對於國民黨高級官員來說,楚才(中統局長)和楊立仁(中統副局長):

對於普通民眾來說,反應是這樣的: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孫中山的十萬英里鐵路規劃圖?
侵華戰爭時的日本是真心想建設中國東北嗎?
歐美國家是不是眼睜睜地看著中國大陸快速崛起而無所作為,自我墮落?
長城在冷兵器時代的作用如何?
有哪些看起來很逼真,但其實是假的照片、人或事?

TAG:歷史 | 抗日戰爭 | 史料 | 太平洋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