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現代沒有以石料為主要建築材料的建築?鋼筋混凝土建築是不是目前世界建築的主流?

舉例中國館,作為一個永久性建築,使用石材雖然成本很大,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它相比鋼筋混凝土更能體現出歷史厚重感。反過來講,如果長城用鋼筋混凝土造,還會有那麼多人推崇么?


答案很簡單:不值得,或者說沒有人吃飽了撐的沒事幹。馬車很有歷史厚重感,可惜被汽車淘汰了;綠皮火車很有歷史厚重感,可惜被電氣化的高鐵淘汰了;寄信和明信片也很有歷史厚重感,可惜被電子郵件淘汰了。

就算是比較也不好拿中國比。不要說中國現代,就是中國古代也很少有石材建築。金字塔、希臘神廟、哥特式大教堂、泰姬陵,這些才是石材建築,其建造成本之高昂、建造周期之漫長遠遠超越我們的想像。

一切行為都要有個目的,都要核算下投入產出比。從來都沒有什麼「永久性建築」,建造者所謂的「永久性」只不過是痴人說夢。動用幾十萬奴隸、傾全國之力、耗費數十年乃至上百年之久,埃及法老、秦始皇、天主教廷、沙賈汗覺得值得,現代民主政體還能這麼覺得嗎?看一下納粹時期的德國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全面的模仿古代石材建築,極其的追求歷史厚重感,這是為什麼?與之相反,很多現代民主國家的標誌性建築總是盡量避免使用這些具有歷史感的設計,盡量削弱建築的厚重、威嚴的感覺,又是為什麼?

技術上說,石材抗拉強度極低,只適用於純受壓的結構型式。如果你不能理解,看一下希臘帕特農神廟那密密麻麻、又粗又大的石頭柱子,再對比一下今天大商場的柱子間距和柱子尺寸,你就明白了。現代鋼結構的芝加哥希爾斯大廈,442米高,底層所有柱子的面積之和除以底層的總面積只有2%,也就是98%的面積都是可利用面積。而泰姬陵石材結構基底面積佔了總面積的50%,只有一半的面積是可利用的空間。金字塔就不用說了,幾乎就是實心的,沒有任何可利用空間。磚石結構的巔峰是建成於1891年的芝加哥Monadnock大樓,17層,64米高,底層牆體面積佔總面積的15%,底層牆體厚達2.13米,這樣的房子你願意住嗎?即使你願意住,15%的面積都是牆,你願意掏錢買嗎?

建築說白了就是消費品,跟衣服沒什麼兩樣,你總不能指望一件衣服穿50年吧。過分的追求耐久性,是一種經濟上的浪費。北美地區寧可一場颶風把房子吹倒,也不願意建造混凝土或者砌體房屋,仍然堅持要木頭房子,就是這個道理。建築耐久性的達成,不在於採用石材,而在於定期的合理的保養和維護。否則,就是石材建築也沒有用,幾場酸雨全給你毀了。

至於目前世界建築的主流,很難說,不同地區狀況迥異。中國以混凝土為主;日本、北美的住宅多以木結構為主,公共建築混凝土和鋼結構均有;歐洲基本是混凝土和鋼結構均有。合理設計、規範施工、定期保養的鋼筋混凝土建築,耐久性很好,耐化學腐蝕、耐白蟻等害蟲、耐高溫,跟鋼結構、木結構和砌體結構相比有很多優點,很多公路橋樑、大型工業設施採用混凝土結構,就是這個考慮。


就像一樓總結得那樣:不值得。就目前的建築結構而言,鋼筋混凝土是目前最經濟實用的建築結構,沒有之一。才疏學淺,引用介紹中國古典建築的書《華夏意匠》的書摘作為回答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由於木結構的壽命有限,這就是中國比歐洲較少存在年代久遠的建築物的一個主要原因。」

「自然環境、地理因素等客觀條件並不是使用和發展木結構的基本原因。反過來說,中國並不是處處都生產林木。」

「在建築上,中國很早就同時懂得使用磚石結構,並且在技術上有過很大的成就。」

「純粹從建築技術觀點而論,我們沒有理由認為中國式的木框架結構為主的混合構造比磚石構造所取得的效果是較為低劣的。「木」結構的優點正是「石」結構的缺點,「石」結構的優點也正是「木」結構的缺點,但是總的來說,木結構形式的建築在節約材料、勞動力和施工時間方面,比起石頭建築就優越得多了。在達到同一要求和效果的前提下,中國建築是世界上最節省的建築,換句話說,也是最經濟的技術方案。尤其在施工時間上,同時代的、同規模的中國建築比西方建築不知快了多少倍。因此,即使中國古代有同樣的石材、足夠的勞動力,相信也不會考慮去建造可以存之永世的石頭的龐然大物,因何必要白白地浪費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呢!
假如,古代的中國人在思想上如西方人那樣,認為石頭的房屋才是最理想的建築物,相信,無論當地是否有佳石,是否有足夠的勞動力,權力擁有者們總會千方百計達到這一目的的,歷史上就不知有過多少長途跋涉運輸建築材料的故事。因此可以這樣說,中國的木結構建築是中國人經歷了長期的實踐,經過詳加分析和比較,最後選擇和確認下來的一種建築形式。」

「中國的歷史和西方的歷史有一個顯著不同的地方就是中國任何時候都沒有發生過神權凌駕於一切的時代。一本西方的建築史其實就是一本神廟和教堂的建築史,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

「敦煌、龍門、雲岡等石窟寺因為是宗教建築,它來源於印度,雖然在形式上和西方建築的神廟和教堂很不一樣但是在性質和內容上就完全相同。它們都是經年累月長期地積累而建成的,因為這種行動完全是 基於一種對宗教的熱情,人們就樂意於長期地去與石頭打交道。事實上只有宗教的力量才可以驅使人們去完成那些精巧的石頭的藝術巨構。西方如此,中國實在也一樣。在工作量上,相信中國的石窟寺不比聖。索菲亞或者聖保羅大教堂少到哪裡去,在施工時間上它們是從4世紀的東晉時代開始一直至14世紀的元代,一千年間都在不斷地開拓。
反過來,假如我們要問為什麼其他的建築體系要發展石頭結構的建築呢?也許它們歷史上的「神權時代」是重要的答案之一,其他問題也許還是十分次要的。正如中國有過石頭的宮殿一樣,西方也有過木結構的大建築,不過,年代久遠的也如中國古代建築一樣已經不能保存下來了。整個西方的建築史其實都是以「宗教建築」為骨幹的,沒有了這類建築便在沒有突出的表現,真的,在整個西方文化史上,除卻了宗教作品外,就再不會留下太多的東西了。」

「明代有一位造園學家,姓計名成,字無否。他寫了一本有關造園技術的著作叫做《園冶》,書中對中國人的建築態度作了一些分析。他的論點是人和物的壽命是不相稱的,物可傳至千年,人生卻不過百歲。我們所創造的的環境應該和預計自己可使用的年限相適應便足夠了。何苦希冀子孫後代在自己創立的環境下生活呢,何況他們並不一定滿意我們替他們所作的安排。這是一種很現實的態度。城鄉的建設是永遠沒有完成之日的,任何時候都是處在一個新陳代謝的過程之中。人一代一代地過去,房屋建築也是一代一代地交替。尤其是發展日益急速的現代社會,更加說明了這種態度是完全合乎實際的。

數以十年或者百年計的建築計劃絕不是為自己或者當代人服務的計劃,中國人是很少考慮這樣的建築設計的。清代圓明園和避暑山莊(熱河行宮)都是差不多建築了一個世紀才全部完成,但是,這是指不斷的擴充、調整、合併而言。它們都是邊使用邊擴建的。換句話說,中國建築史上並沒有停留過幾十年都是一個建築的工地。因此,這和建築了120年的聖。彼得大教堂在性質上實在不能同日而語,整整的一個16世紀,羅馬人一代接一代地在工地上為此龐然大物而作種種不同的努力。」


太多目的論了。歐洲古代不使用混凝土是因為那時候,技術沒達到,只能使用石材,而相對來說歐洲最易得的建築材料就是石頭。相比中國古代文明的發源地在黃河河套地區,木材易得,石材難得,所以造成了中國古代建築以木材為主石材為輔的用料特點。而且從使用年限來看,石材建築相對耐用,且都是功能性極強的,能得到相對較多的修繕,所以石材留下後給你的感覺更好。

混凝土建築時間出現在近代,而且普遍被使用,的確中國或者日偽建造的很有廉價的感覺。因為我在哈爾濱,所以很容易找得到這樣的標本和古典歐式建築進行對比。所以,題主有這樣的錯覺。

說到中國現代建築風格的問題,那可是太多了,可能見仁見智了。我個人以為,還是意識形態和政治因素做了主導。例如,央視、北京奧運的場館設計、上海的新建築高度,在這些建築的建造和實施當中很多因素都被考慮到了,但是唯獨不考慮民族審美和群眾審美接受度等問題。


大型建築現在石料用的少,但是在泉州的惠安或者是崇武甚至於泉港,還是有很多人熱衷於用石頭蓋房子的。(比如我家。。。。。⊙﹏⊙b汗)。
提幾個事實:
石頭的房子在這邊是傳統。
這邊的石料豐富。
石頭房子比水泥的貴很多。
石頭房子愛漏水。
抗震不行。


針對問題說明中的「永久性」,撩撥一下。

永久性建築,這個詞真是雄心萬丈啊。體現了勞動人民尋求真理的願望,表達了勞動人民戰勝自然的信心與勇氣……
不過我們最好還是先問一下,有沒有建造「永久性建築」這種可能呢?
所有的建築——好吧,到目前為止的——都構建在地面上。那麼,先不考慮建築本身是否可以永久,先看看是否存在永久不變的地面嗎?滄海桑田,這四個字就明確的給出否定答案了。甚至連太陽系都是有壽命的。
既然建築的基礎都不能確保永久,那麼建築本身的永久也就毫無意義了。

於是,問題變成了「像這樣一個建築,你打算使用/保存多久呢?」正如@豬小寶 提到的,這個問題依賴於你打算花多少錢辦這件事。
我們還是不能排除建造一個「與天地同壽」的建築的可能。技術的進步,是目前的人類無法想像的。目前看起來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沒準20年後就挺普通的了。
但是人性,千萬年來似乎沒有怎麼變過。人類的本性,是一個自私自利的、追求新鮮感的動物。
於是,問題的終極回答就是:
你費這麼大代價整出這麼一個東西有什麼用?又費錢,看久了還很厭倦……重要的是,一個建築用上千萬年,你讓我們建築業從業人員(審批人員、財務審計人員……)以後吃什麼?
所以,人類既然沒有存在過千年帝國,也不會有追求「永久性」的政治組織、經濟組織的領導人。

——關於「地面」一詞,用詞可能不準確。我不是結構、地質方面的專業人員,見諒。


誰說沒有,我家之前的房子就是石頭做的。真想上圖,可是現在不在家


一方面是由於鋼筋混凝土建築堅固耐用,而且容易獲得,另一方面是中國人覺得石頭含煞氣,不吉利,古代的時候多用木材,現代多用
鋼筋混凝土,而石料一般用在修建墳墓上會比較多。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如果是石頭建的房子,夏天受到太陽照射會吸收很多熱量,石頭變得發燙,房子就會很熱,冬天石頭到處都是冷冰冰的,你願意住在這樣夏暖冬涼的環境中嗎?


我其實想說,是誰想出這種問題的?。。。尤其是拿中國館這種在建築界罵聲一片的建築來舉例,我們巴不得他是紙糊的,一陣風就吹走了。


Form follows the function.This is a law!!!


誰說沒有的?
你去江西鷹潭的萬年縣貴溪縣去看一下,那邊的山都是紅色岩石,他們造房子的磚都是石頭切割出來的。
坐火車路過看到的,有當地人最好能現身說一下


人們更關注建築的歷史,而往往忽略它曾經留下的痕迹


以前的房子就是大石塊砌成四方四正的,用粘土建造的。可是只能蓋一層。


廣東潮汕地區的主體建築的門框和主要承重部分都是使用石頭做的


在中國古代,石材是給死人用的,活人用土木。所以,陵墓大多用石材,房屋大多是土木。


黃河流域本身就是世界上地震最劇烈的地區之一。七八級左右的地震,不說遠了,光從明朝到現代都震過不下十回了。

整個中國,只有南方的湘贛兩省,以及其他不多的地方地震地震非常少。但這些地區,山地丘陵多佔到三分之二以上,還有著豐富的森林資源和特別適合木建築的樹種。加上悶熱濕冷的氣候,木建築顯然更加適合人的需求。

舉個簡單的例子,今天我們以為非常名貴的香楠木,在明代,其實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木材。北京那些直徑1m以上,長達12米以上的大號香楠木,在南方(如湖南郴州),也不過是幾十兩銀子一株而已。一抱粗以下的香楠木,單價也就跟樟木差不多,只是二三倍於杉木松木罷了。只要不是泡在水裡或直接風吹日晒、雨淋霜凍,保存個兩三千年問題不大(可以參見武夷山懸棺)。

而就算是杉木這種最常見的木材,不做任何防腐處理,只需要墊上塊小石礎,即使被雨淋,百來年下來也不會讓房子垮掉。現在湘潭市區還有大片的這種上百年的老房子(不過房地產開發已經拆掉一多半了)。

有這麼好的材料在面前,石頭一開始就沒有競爭力——但在少數地區和部分場合下,石建築依然很頑強地出現並發展著。


推薦閱讀:

膠囊公寓會不會被推廣?你願意入住膠囊公寓嗎?
如何看待 2016 年初上海房價一天飛漲 70 萬元?
想要查尋某一個項目的施工單位是哪一家,通過什麼渠道可以查到?
現在的法律認可前朝的地契嗎?
「北京有 6000 『中介業主』手裡有 300 『間』房屋」的說法真實嗎?

TAG:生活 | 房地產 | 建築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