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大腦鮑橒那麼聰明,為什麼只是圍棋業餘6段,圍棋高手需要哪方面的天賦?
首先謝邀:)
」只是業餘6段「這個詞讓答主很傷心啊。。。全國像我一樣的上千隻業5都會傷心的,要知道業六收拾我等不說手拿把攥,也是十盤讓你贏一盤都算回家過次年了。
業餘6段和業餘7段比職業棋手數目還少,在保護動物圖譜上應該是高於大熊貓小於朱?的存在。
業餘8段比世界冠軍少得多。業8有且只有4隻,世界冠軍么,快二十隻呢。
按不那麼圍棋的說法,業餘5段和業餘六段下棋有屈辱感,其他業餘五段以下的棋手則沒有這種感覺。業六已經是很強了
圍棋高手最強的地方在於三種力道
1戰鬥力
在圍棋普遍年輕化,快棋化,錦標賽化的當下。圍棋逐漸變成斗獸棋,沒有戰鬥力和速算能力,分分鐘被小朋友撕的粉碎啊。你的境界,你的經驗,你的感覺,先要活下去才有的施展。如果你被咬死了,境界呵呵,感覺呵呵,經驗。。。被撕碎吃掉的經驗還是不要太多才好
想磨練戰鬥力?上網黑砍去吧。當你渾身傷疤也飽飲鮮血,大概就能出道了
2.判斷力
圍棋最難的地方在於判斷,A也可,B也可,C也可方案ABC各自有很多兌現方式
腫么辦呢?好睏惑啊,要扔鋼蹦了。。。
陳人傑有首詞,寫的就是這種抓耳撓腮的情況
誰使神州,百年陸沉,青氈未還?悵晨星殘月,北州豪傑;西風斜日,東帝江山。劉表坐談,深源輕進,機會失之彈指間。傷心事,是年年冰合,在在風寒。
說和說戰都難,算未必江沱堪宴安。嘆封侯心在,鱣鯨失水;平戎策就,虎豹當關。渠自無謀,事猶可做,更剔殘燈抽劍看。麒麟閣,豈中興人物,不畫儒冠?
要想成為高手,選擇障礙症的人肯定不適合,而高段棋手,在不發生戰鬥的情況下每下兩步就要做一次形勢判斷,一方面判斷形勢,一方面判斷自己是不是下了壞棋
3控制力
這也是最難的。圍棋十訣第一句就告訴你」不得貪勝,入界宜緩「但控制力這個東西是反人性的
很多業餘高手恨不得打入拆二,見到孤棋就不顧自己一身破綻追殺一百手,最後引狼入室雞飛蛋打。還有很多圖都是」寧可死了也不能受這欺負「然後真的死了。
職業的,會在長考之後,根據局勢需要或受胯下之辱或放生窮寇,或者在劣勢下卧薪嘗膽等優勢方犯錯,或者在優勢下以鐵血手段割地賠款,最快速度到達終點,讓劣勢方望著微小的差距感慨半目即天塹。
戰鬥力是與別人鬥爭,判斷力是上帝視角審視作戰雙方,控制力則是對付自己的心魔。當年優勢下屢屢被半目逆轉,而劣勢下安樂死形式還大有可為時突然發神經豬突致死。一盤盤敗局後,怎樣控制自己,比啥都難。
這也許是天賦,也許不是。但棋如人生,請走好每一步,然後落子無悔。也許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高手,也許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最強大腦,但每個人都可以做最好的自己
與題主和讀者共勉:)很多朋友都講了業餘六段有多麼厲害。那我就來聊聊鮑橒為什麼「只是」業餘六段。
先說明,鮑橒在節目中展現出的腦力是怪獸級的,非常可怕。 從比賽戰績來看,他的棋力是業餘六段強手。巔峰時接近職業初段,遠遠超過大部分業餘五段。
鮑橒,北京人,出生於1981年8月1日
多次獲得北京市少兒圍棋比賽冠軍。1992年升為業餘5段,1994年和1997年專業定段賽失利,告別職業圍棋。
1998年升為業餘6段。
1998年雙元杯全國業餘錦標賽冠軍。1998年黃河杯第四名、1999年TCL杯全國業餘錦標賽北京賽區冠軍、全國第六名2000年play361全國業餘大賽亞軍、2002年全國晚報杯第五名、2003年全國晚報杯團體冠軍
在中國看待一個棋手的成長軌跡,不能忘了他的另一個屬性:學生
小學開始學棋,到畢業升為業餘5段,這是很典型優秀棋童成長軌跡。
業餘五段就可以報名參加定段賽了,最完美的莫過於中考前就拿到定段變成職業棋手。如果不能,也要在高考前拿到。
鮑橒是1999年進入清華的,那麼他1996年上高中,1993年上初中。
那麼很清晰,他小學五六年級達到業餘五段,解決小升初後積蓄力量,在初一打了一次定段賽。但是失敗了。這個失敗不能說明什麼。因為那年全國茫茫多的業餘五段里只有8個人定段。83年出生,日後統治棋壇的古力,當年也參加了定段賽,同樣鎩羽而歸。
初一沒能定段,鮑雲整個初中再沒把精力再放在定段比賽上。直到他上了高中,才在高一才再次參加,還是沒能通過。這還是一點也不奇怪,兩次參加定段賽不能通過非常正常。即使是古力,也是連續三年參賽才最終定段的。
但鮑橒,或者是他的父母,還是決定不再走職業棋手的道路了。這真的是很明智的選擇,因為他的目標是上清華不是么? 然後他出去打了一系列業餘賽,拿了個業餘六段。黃河杯第四名在我印象中是很硬的成績,而且業餘六段,在北京估計有特殊的高考加分。
等上了清華,鮑雲又是積累幾年。在大學畢業前,再集中打一兩年比賽。 2002年晚報杯第五名是他生涯最好戰績了,非常硬。
所以結合成長軌跡可以看出,鮑雲參加比賽非常克制。都是在最漂亮的時機參加大賽,在初高中前一兩年各嘗試一次衝擊定段。定段不成退出職業道路也非常果決。最後考入清華。對一個沒能成為職業選手的棋童來說,簡直是完美的。他的家庭一定是有很高的見識才能如此。這份見識遠遠高於當年全國無數在小學拿到業餘五段的棋童的父母。
說白了,僅憑鮑雲是個北京人一點,家庭條件就算遠遠高於同期優秀棋童了。
那麼到底鮑云為什麼沒能成為職業棋手,而止步於業餘六段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他選擇不成為職業棋手。如果他從97年後一直堅持把精力投在提高棋力,年復一年的打定段賽,堅持到影響學業/高考的地步,他一定可以在幾年後拿到職業段位。
不,即使和那些成為職業棋手的人相比,他的人生可能也是更好的選擇的。一方面,和職業棋手終日廝殺不一定健康,遇上太可怕的對手難免留下點心理陰影。我在另一個答案( 圍棋的中心內容是什麼? )提過。終日鏖戰,難免有點老傷。圍棋作為一種遊戲,其實質是:無規則的腦力格鬥。
另一方面,想通過這個定段賽,付出代價是巨大的。
代價有多大呢? 我在這裡舉兩個早年和他進度相似的人。
1981年出生。 1993年開始打定段賽(業餘五段), 1995年 陝西省個人賽冠軍 1996年 獲業餘6段 2000年 入段 同年進入陝師大新聞系
12歲拿到業餘五段,算和鮑雲相似。15/16歲拿到業餘六段,就快於鮑雲了。但即使如此,她從93年到00年一刻不停歇的練棋。七年,才能通過定段賽。
90代棋手杜陽三段
1991年出生,2008年十七歲入段。 他打了幾年定段賽呢?九年。
想一想他是幾歲拿到業餘五段的?
那我們換句話說,鮑雲在什麼情況下,會選擇當職業棋手?
我想以他家庭的見識,和他自身的素質,只有當確定自己是超一流棋手時,他才會選擇走職業圍棋道路。
那麼問題來了,鮑雲離超一流棋手有多近?答案是非常近也非常遠。
以鮑雲的巔峰戰績,21歲拿到晚報杯第五名來說,超一流棋手就在他身側。當年晚報杯第一名就是時越,日後的超一流棋手。問題是那年時越十一歲。
那我們回退到最初,如果在1994年,鮑雲能通過定段賽會怎樣? 答案也是會離超一流棋手非常近。讓我們看看當年定段的八位選手:
仇丹雲、王垚、張森、孫丹、黃奕中、孔傑、林鋒、王凡
這其中同為80後的孔傑,黃奕中,王垚,都是活躍在圍甲的一流棋手。而孔傑更是超一流。
而另一位80後張森,時年十三,我知道你們一定沒聽過他。
他是我的老師
作為鮑雲的本科同學,出來露個面好了。
鮑雲99年進清華之前已經是業餘六段了。業餘六段是業餘選手能達到的最高段位,業餘七段是頭銜不是段位。所以說,鮑雲只要不成為職業棋手,棋力再強也只能是業餘六段了。有的回答里說業餘五段及以下的差距很大,其實業餘六段之間的差距也會很大。棋力高的業餘六段和職業九段下分先棋就能贏。 [補充:評論和其他回答里有人說業餘7段是段位,應該是我記錯了。業餘7段的條件是拿全國冠軍,否則就升不上去]
鮑雲和國家隊的選手應該私交很好,在清華的時候經常會有國家圍棋隊的來和我們系隊踢足球,鮑雲好像是系隊的前鋒?這個記不清了。
另外,鮑雲的棋力,某個採訪中他提過和周睿羊下受讓二子的盲棋,最後下成和棋。如果非盲棋的話,他的棋力應該略高於此吧。
這次看最強大腦的項目介紹之後我就覺得這個項目對常人來說無法完成,但是對鮑雲來說就是體力的考驗,和記憶力完全沒有關係。後來微信問他,他覺得這個迷宮記憶量不及一局圍棋盲棋。如果是在電腦上做這個項目,他可以同時完成幾個這種規模的迷宮。另外,圍棋盲棋和象棋盲棋是不可比的,指數級的難度差距吧。象棋盲棋是我中學上課時和同桌的休閑項目,圍棋盲棋目前全球只有鮑雲一個能完成,還是1對n。
他現在的主要精力在推廣閉目運動,順帶還在香港棋院教棋。他開百萬懸賞找人和他下雙盲,也是為了推廣閉目運動。如果有人有資源有能力可以幫到他的話,應該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修改於2015.6.13:
沒想到這個回答重新回到熱門話題了。。。
這是我第一個知乎回答,而且是成文以後受朋友邀請才來發在知乎的~當時還沒有開專欄,所以只是在已有問題中選了一個跟文章主題儘可能靠近一點的提問。正如很多朋友的留言一樣,其實本文跟提問並沒有很多卵關係。。。因此,要不這個回答還是摺疊了吧。。。對我的文字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移步我的圍棋專欄——弈路狂想 - 知乎專欄,謝謝大家的支持 萌萌噠~
覺得專欄麻煩的朋友,可以掃一下下面的二維碼,進入我個人的公眾號~
http://weixin.qq.com/r/m0S1rWvEZjYZrS-O9xGJ (二維碼自動識別)
從鮑雲的最強大腦之行談起——圍棋究竟難在哪?
數日前,北京棋界著名業餘豪強鮑雲6段登陸最強大腦節目並挑戰蜂巢迷宮成功,在棋界內外引起了廣泛熱議。在其獲得節目第二賽季首個滿分的同時,棋界也不斷傳出對其天賦和能力的由衷讚歎,稱其為棋界驕傲的聲音不絕於耳。在筆者這樣的天然路痴對其卓越的空間定位能力擊缶嘆絕的同時,周圍的朋友也就其本人賴以成名的多面打盲棋和蜂巢迷宮孰難孰易展開了激烈的爭討。本文謹從蜂巢迷宮和圍棋二者難度的異同出發,簡析圍棋這一古老遊戲經久不衰卻始終未能被人工智慧攻克的原因,以及筆者對於圍棋發展的拙望。一家之言,還望讀者大力斧正。
蜂巢式的迷宮架構,最早出自於美國著名認知行為心理學家托爾曼,其提出的認知地圖模型在近年的經濟心理學界炙手可熱。師從德國心理巨擘考夫卡的托爾曼深受完型主義的影響,始終堅信有機體的所有外顯行為都依賴於其內部形成的以期待和目的為終點的認知地圖(即S-O-R模型,有興趣的讀者請自行查閱相關文獻)。簡單來講,在解決蜂巢式問題的過程中,人們需要根據環境對自身行為做出的反應(證實之前的預期或者否定之前的預期)來不斷完善自身腦海里的認知地圖,並將該地圖作為唯一的行為導向逐漸趨近問題的終點。從最強大腦節目中的蜂巢迷宮的路徑設置來看,挑戰者的每一步都可以通過六扇門的開關狀態來判斷之前一步的正確與否(正確途徑有且僅有一條),因此在具有充沛體力、良好記憶、嚴密邏輯和充分時間的前提下,參賽者只需要按部就班逐層推進,就可以根據每開一次門面臨的情況反推上一次開門的正確與否來進行迫選,進而一步步最終達至迷宮的終點。因此,筆者認為此次挑戰的最大難點,反而僅僅在於鮑雲的蒙眼操作了。
也正因如此,筆者相信鮑雲最擅長的盲棋技術的難度,遠非區區一個極簡狀態下的蜂巢迷宮可比,鮑雲在後來的採訪中提到的「這次迷宮挑戰可能僅僅利用到我本人60%潛力」等相關言論也從側面證實了筆者的這一觀點。所謂盲棋,亦即棋手通過單純的口頭報告完成棋局,而不能使用眼睛和手來進行觀察和落子。前文中筆者已經提到視覺線索對於人類參與任務完成的激活腦區(學名工作記憶系統)具有幾乎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相較於中象和國象的8*8棋盤,圍棋的19*19路棋盤因坐標報告帶來的額外記憶負荷量顯然更加誇張。更有甚者,鮑雲作為圍棋盲棋的世界第一人,在盲棋對局中幾乎能保持業餘6段的水準且曾完成過以一敵十的驚人壯舉;這在具有相當的圍棋水平之後,才更能體會出其困難之處。在與周圍一些棋界朋友的討論中,筆者發現有相當多的棋手朋友認為蜂巢迷宮的難度比盲棋更甚,這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是具有相當水平的職業棋手。由於高強度的經年累月的圍棋訓練,使得這些棋手在下圍棋時的許多思維過程已經不再需要意識的參與,反而成為一種自動化的加工,棋手本人也就無從探知了。而如果我們將圍棋所需的思維過程進行一一細分,則該問題的答案躍然紙上。
首先,筆者始終認為圍棋作為可能是世界上最複雜遊戲的原因,就在於圍棋勝負判斷的動態性和不確定性,這也是圍棋時至今日依然未能被人工智慧所攻克的重要難題。相較於中象、國象和五子棋,圍棋的規則最為簡單,而這種簡單也直接導致沒有一條明確的規則能夠劃分每一盤棋局的勝負。不論象棋中的攻防和換子如何繁雜,整個棋盤中始終有一個坐標點是己方絕不可能讓出的(即己方王/將的位置),可以直接到達該位置的敵方棋子的評分為無窮大。由此,在任何的棋局狀態下,棋盤上的敵我每一顆棋子,都可以根據自身的行動規則和與敵方王子的位置關係進行動態評分,進而得出形式優劣。接下來,人工智慧就可以以當下的子力評分和行形勢態為基礎, 去計算各種著子的可能下敵我子力評分變化的高低,並最終選擇一種最有利於擴大敵我得分差的著法,並不斷重複這個過程,直到己方獲得無窮大的評分為止。這是象棋中人工智慧最基本的工作原理,而它早在數十年前就已經得到了實現。事實上,我們也可以看到在當今的大數據時代下,這種數據開發和挖掘的演算法顯然十分簡易;當今的中象、國象和五子棋界,都已經必須要採取強制的規則和手段來儘可能降低人工智慧對棋局的不公正影響。換言之,在這些棋類的世界中,人類早已不是人工智慧的對手。反觀圍棋,由於「地大為勝」這一規則的模糊和不確定性,導致棋盤上沒有一個無窮大得分點作為基本評分標杆,因此每一手棋的評分就變得無比艱難,當下的形勢判斷也難以形成。在對棋子評分艱難的同時,由於沒有無窮大得分點的存在,這樣的評分計算也無法找到一個明確的終點,而沒有終點意味著途徑的缺失;沒有起點評價,沒有終點目標,甚至沒有可行途徑,再強大的計算能力也無從下手。為了克服這些困難,人類棋手逐漸發明了先寬後窄、先大後小、勢地均衡等利用複雜的認知系統來進行的概念代替了單純的計算工作,在近百年來的數次圍棋技術革命中逐漸找到了更加合理的評分體系。因此,在電子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最先進的人工智慧軟體也只能和非常低級的人類棋手相抗衡,使得圍棋成為了世界範圍內僅存的數塊人工智慧至今難以染指的樂土之一。當然,筆者有足夠的理由相信,隨著認知神經科學的不斷發現,終有一天,這些認知概念和過程的基本化學原理將被發現,那也應該是圍棋這個項目的最終歸宿。關乎這一話題的討論在後文中有所涉及,在此不表。
除了沒有明確的終點以外,圍棋的另外一大難點就是信息採集的主觀性,這也是包括球類、棋類等一系列對抗性競技項目的最大魅力所在。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樣,選手在完成蜂巢迷宮的過程中,由於正確路徑的唯一性,其前進的每一步都可以根據接下來六扇門的開關狀態來反推前一步的正確與否,進而根據該判斷來決定接下來的行動方向。其實,不光是蜂巢迷宮,在人類從事的大量工作中,及時正確的反饋都將起到具足輕重的作用。然而不幸的是,在圍棋這樣的二人對抗性項目中,反饋的作用卻顯得如此單薄。一方面,由於前文提到的評分體系的不完善,棋手本身對於形勢和上一著的好壞判斷都是主觀且不健全的,這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棋手對於決定下一手落子位置所必須考慮到的可能性判斷數量絕非線性遞增,而是呈指數級急劇上升。另一方面,由於競技體育的對抗性帶來的非勝即負二元世界觀,對手在對棋手著法進行反饋時,常常會給出一些與事實相悖的信息,這也給棋手利用這些信息得出下一手的過程製造了巨大的麻煩。反饋信息的主觀性、不健全性和謬誤可能,使得棋手對於之前行棋的正誤判斷舉步維艱,也使其對接下來的棋局進行的所有判斷都成為了可能性推斷——這不光意味著思考容量的劇增,也意味著棋手無法對自身之前的表現有比較客觀地認識。當然,這種無法依靠單純演算法解決的推敲之處也正是諸如圍棋、德州撲克等競技項目在近年愈發熱門的獨特魅力所在。通過自身的行為去影響對手並因此獲得最終勝利的過程,參與者能體驗到大量的成就感與挫折感(即被征服感或無望感,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挫折感跟焦慮一樣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同時也是成就感的一部分,對體會到成就目標也會起到重要作用),進而獲得高峰體驗,在高度的生理喚醒狀態下獲得心理的滿足。順便提一句,這也是球類、棋類等競技項目在當今世界遠比文化藝術流行的原因之一:客觀標準的存在使得每一次的參與都能獲得明確的成就感或挫折感,這在獲得豐富的人生體驗的同時也能不斷發展個體的認知世界觀,完善自我。相較於競技世界,文藝世界中大牛的高自殺率或多或少也能成為這種理論的一個證據。毛主席的「與人斗,其樂無窮」,同樣是這個理論最好的詮釋。
另外,廣泛應用於象棋人工智慧中的模式識別演算法在圍棋中不再適用,也是圍棋這個項目顯得非常困難的重要原因之一。筆者在課餘生活中偶有教棋經歷,在對每一個小孩的授課之前都會反覆向其強調:圍棋是不斷變化的遊戲,千萬不能認死理。哪怕是棋界公認的眾多所謂定式,也都要受到整個棋盤內其他每一顆棋子的影響。忽略了棋盤中其他子力的影響而把圍棋的任何一個局部單獨挖掘出作為評價單位,顯然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圍棋對鍛煉小孩大腦的開發也正是如此——隨時隨地的變化狀態要求參與者必須有高度的精神專註和邏輯分析能力,在面對不斷變化的不同環境中對敵我雙方的優劣狀態進行不斷分析和評價,才能在一盤漫長的圍棋競技中取得最終的勝利。
正是因為圍棋有如此眾多的困難之處,所以筆者堅持認為:哪怕是今天的圍棋發展,也僅僅停留在非常低級的地步。記得小時候學棋的一天,筆者突發奇想問老師:既然圍棋最終有一天要分出勝負,那為什麼還會出現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定式呢?既然總有一個人要失敗,那定式的某一方不是一定會或多或少吃虧嗎?由於年代久遠,當時老師的回答已然模糊,不過這個問題縈繞筆者腦海十數年未曾消褪。作為一個由里到外的純理科生,筆者始終相信數據是世間萬物的基礎,圍棋也絕不例外。既然圍棋的唯一目的就是擊敗對手獲得最終的勝利,那麼所謂的均衡或是兩分,就僅僅是還沒有足夠能力的個體對混沌現實的一種妥協罷了。熟知當代圍棋發展的讀者應該會知道,哪怕是二三十年前的眾多公認的不可置疑的「定式」,在今天都已經無數次被否定被推翻,形成許許多多面目全非的新「定式」,而這些更替的原因,就是棋手在對於定式之後的變化研究中有了更新的發現。那我們又有怎樣充分的理由,去武斷相信今天的所謂絕無爭議的「定式」或是判斷方法,在未來的某一天就一定不會被更為精細和科學的研究所否定呢?在筆者的經驗中,當今的職業棋手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勝負不在這裡」;如果從圍棋的本質上看,一盤棋的前面的著法直接決定著之後的每一步進行,勝負怎麼可能不在這裡呢?因此,筆者認為,今天的棋手們對圍棋的認知,僅僅是建立在個體以往勝負經歷下的一種可能性判斷,這樣的經驗主義的判斷體系顯然是不夠科學和合理的。我們所謂的好棋或是壞棋,僅僅是根據過去出現過的類似棋型在統計學上獲勝頻率的推算而已。連好壞都沒有確切的評判標準,當今圍棋的具體下法顯然也就缺乏最基本的邏輯驗證了。
所幸的是,今天的職業棋手已經不再是往日那些一副宗師氣派卻藏拙如藏私的模樣了。更激烈的競爭、更公開的信息通道加上更精確的局部計算,使越來越多以往不可想像的新變化鱗次展現在人們的面前。聞名遐邇的科學大牛曾說道,人類的知識是個可以不斷變大的圓,圓內代表著已知,圓外代表著未知;隨著已知知識的不斷增多,我們接觸到的新的未知的知識也會越來越多。今天的職業棋手常把「可能」「也許」「差不多」「搞不清」掛在嘴邊的絕不妄下結論的謹慎的態度,不正是說明圍棋人所掌握的知識已經遠非昨日可比了嗎?
最後,筆者大膽設想圍棋今後發展的終極形態。在筆者的想像中,有一雙滑板鞋啊不有一副藍圖,那裡的棋手已經發明了一種相較於今天的「實地—外勢評價體系」而言更加科學和準確的動態評分體系,每一顆棋盤上的棋子都有明確的演算法得出具體的分數,而隨著棋盤上任意一點的落子,每顆棋子的得分會有相應的精準的得分變化。在那裡的世界中,棋手不再需要通過模糊的厚薄、發展等概念來衡量各著棋的大小,一個共有的科學的標準解決了一切煩惱。在那裡的世界中,人工智慧終於可以完美再現人的各種認知過程,棋手再也不需要自己動腦筋去精算每手棋的大小,一台高科技電腦回答了一切問題。那樣的世界是如此完美,可是那樣的圍棋還有什麼樂趣可言呢?今天的圍棋這麼難,還有這麼多連電腦和人腦都無法解決的困難,不正是圍棋吸引智者不斷思考的魅力所在嗎?
可是,隔岸觀火和身臨其境終究是不一樣的。如果您也對本文探討的領域有哪怕一丁點興趣的話,請也來加入我們,嘗試一下這個可能是整個人類歷史中最困難也最有趣的遊戲吧。一副棋具,兩條規則,還您一生樂趣。
題主這麼說大概是因為周邊太多小孩打上5段了。
題主知道6與現在的5之間差距有多大么?
這麼說吧,俺這種老5段(證書上還是陳祖德簽名的),與6之間差距大約是讓先。
或者說一線職業棋手一對一讓我2字我輸面大,讓6段的話差不多甚至讓不動(畢竟6之間也是有高低的)。
至於現在那些小孩打上的5,我可以讓3-4子。
嗯,前兩天在晚報杯賽場上老朋友們紛紛表示,那幫小傢伙還不會下棋,他們的5段就是來羞辱我們的。
你看他文化課的成績 人家只是沒有選擇職業棋手這條路罷了 圍棋么智力記憶力專註力 最重要的是精力啊 個人認為
人對自己不了解的領域,往往至多只知道金字塔最頂尖的一兩個人,因而錯以為其他的人都是庸庸碌碌之輩。殊不知自己身置其中,恐怕比山腳的人都遠不及。
1997年1月,我當時上初三,學習圍棋大約五六年,有一搭沒一搭的,當時學校里本來下棋的人就很少,比我厲害的有倆,比我弱的基本上都跟不會差不多,於是正好有個寒假比賽,體育老師幫我們仨人報了個名,我還記得那次比賽叫「曉林杯」,中學組。
這可是我職業生涯第一次正式比賽(現在也是唯一一次),所謂正式比賽是那種下完棋需要按棋鐘的……那玩意兒光在電視上看了沒親自玩過,感覺好帥氣的樣子。
於是我職業生涯第一場比賽就稀里糊塗地開始了,對手小寸頭,特別顯年輕,倆眼溜圓,看起來比我還小,下了大概100手之後……我都快哭出來了……
我問你上幾年級?他閃閃眼睛回答我:高二。
沒錯,這就是鮑雲。當時還是5段,就讀北京五中。
於是我在中考前,果斷填報了北京五中作為第一志願,後來?哈?你問我後來?我要是考上了五中這篇回答應該還能多寫幾段。
那次比賽鮑雲好像只拿到了中學組第二名,第一名叫尹廓,後來成為職業棋手。我當時是第七名,三勝四負(好吧我招認有兩盤棋都是對手棄權,所以我一共就贏了一盤棋……)。
再次獲得鮑雲的消息就是最強大腦了。
回答果斷和問題無關,就是回憶年輕時候的一點事情,不喜請舉報,不要緊的。
謝 @陳振宇 邀。
很多人對圍棋不甚了解,所以簡單地科普一下業餘6段的水平,以及下圍棋所需要的天賦。
- 業餘 6 段是什麼水平?
上數據做對比唄。
中國有多少職業棋手呢?
參見一則新聞:12月中國圍棋等級分:時越連續8個月領跑 古力第三
從新聞中可以看到,目前中國活躍的職業棋手有 362 人,另有不活躍的職業棋手 239 人,共計 601 人。
接近 14 億人口的泱泱大國,只有六百個職業棋手,夠少了吧。
那麼,中國有多少業餘 6 段以上的業餘棋手呢?
參見一篇博客:中國圍棋業餘6段、7段、8段棋手名單(轉)
中國圍棋業餘最高段位為「榮譽8段」和7段。原來的8段這一等級,是指個人代表中國參加世界業餘圍棋錦標賽奪冠,而由日本棋院授予的。目前全國業餘 8 段4人;業餘 7 段14人;業餘 6 段為349人。而真正業餘出身的8段只有 3 人,7段 10 人,6段為 327 人。
由此可見,「業餘6段」 的人數,竟然只有 300 多個,還不及 職業棋手 的人數。
再來看一下 職業棋手 和 業餘 6 段都是怎麼獲得的。
顯然,要成為職業棋手,是很困難的
——每年都有專門的定段賽,目前,每年大約只有 25 人 能通過這樣的比賽,成功入段。而且,比賽有年齡限制,過了 25 歲 就沒有入段資格了。
業餘 6 段呢?參見這一篇文章:[轉載]中國業餘圍棋7段/6段授予的賽事
中國能授予 業餘 6 段 稱號的大賽一共有 6 個,都是全國性的大賽,必須前幾名才能獲得 6 段,每年能獲得 業餘 6 段的人數滿打滿算 30 多人,但要知道,很多比賽的前幾名,實際上都是 現有的 6段、7段獲得的,在有資格被授予 6 段的棋手中,原先只是 5 段以下的,往往還不到一半。
所以,每年能獲得業餘 6 段稱號的人,可能還不及職業入段的人多。
結論:從普遍的情況來看,業餘6段和業餘7段的業餘棋手,都具有相當於低段專業棋手的水平,或者根本就是退役的專業棋手。(當然,也有說法認為,業餘 6 段可能比職業初段稍弱,但也頂多差一個讓先)
業餘 6 段的圍棋水平,平均來講,在全國也在 500 名左右,這比考上清華北大的人要少得多(清華北大每年共錄取 6000 人,注意是 「每年」),即使考慮到學圍棋的人比參加高考的人要少得多,這依然是一項非常不容易的成就。
********************
- 圍棋高手需要哪方面的天賦?
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有兩點,一是大局觀,二是計算能力。
大局觀,簡單地說就是棋感,它決定了你在序盤階段能否得到正確合理的行棋方向,以及中盤階段的關鍵節點能否對形勢作出正確的判斷,在戰略上獲取最大的利益;
計算能力,決定了你在中盤廝殺中能否一舉擊潰對方,以及在收官階段能否步步為營,在戰術上獲取最大的利益。
以上兩點,既有天賦的因素,也有持之以恆地訓練才能獲取的感覺。
那麼,記憶力,對於圍棋有多重要?
不那麼重要。
大局觀和記憶力沒有關係。而在考驗計算能力的地方,常常可能需要簡單地計算幾步,高手可能需要計算十幾步乃至幾十步,這些地方需要一點記憶力,但其實並不多,私以為它對邏輯能力的考驗更多一些。
至於下盲棋,它的確需要非凡的記憶力,不過,它和下圍棋用的根本不是一個技能點。
強如職業棋手,還有大量人完全不敢碰盲棋。
弱如業餘低段位棋手,只要記憶力出色,下盲棋也是可能的。(不過由於圍棋盲棋的難度非常大,所以全世界能完成整盤盲棋的也只有寥寥幾人,而鮑雲在2004年成為完成盲棋的第一人,確實是了不起的成就)
在是否聰明的問題上,所謂的「最強大腦」的證明力,並不如圍棋業餘6段。
本人業餘3段,但已經在個人比賽中打入過省前八,團體比賽中拿過省銀牌。當然都是業餘級的比賽。
而,業餘4段碾壓業餘3段,業餘5段碾壓業餘4段,業餘6段碾壓業餘5段。
題主你感受一下。
大腦 第二季 現場工作人員回答。歪個樓。 他確實很強。但是 他當時帶的全黑游泳鏡 我私下試過 不是完全密封的 可以從鼻翼部分看見外面的情況。 私以為這點對評委和觀眾對其能力的判斷有巨大影響。(因為現場人多眼雜 加上排練和播出效果的關係 主觀客觀上 都對選手的能力造成了放大。但是導演組真的很用心了 比其他的節目 有節操很多) 有人點贊 我會補充。
說話算數 來補充了。說說現場的高曉松,認識高曉松 基本都是從 同桌的你開始 佐上這幾年大紅大紫的 脫口秀節目。這方面他能算得上是 中國自媒體的先驅了吧。當時知道高曉松要來心情還有點小激動,但是 ...他真的不是大眾以為的那個樣子,至少不是我認為的那樣。現場的他對自己有極度且盲目的自信。雖然他很強 清華畢業 美籍 銳池 等等 除了顏^_^ 但是他現場對於四川一小哥 吼破玻璃杯的判斷 儼然把自己當成了業內權威 還搬出了氣功大師來混淆概念 對選手的努力進行貶低。即便有工科背景的dr魏舉出實例據理力爭 也沒能阻止現場的高某人 驕傲和狂躁泄了一地。(這之後就沒再看過高的節目,當時的玻璃杯都是我們親手檢查過的在後台也見過選手吼碎過幾隻,而且吼碎玻璃杯的他也並非全球第一人。我不知道這有什麼值得去辯駁和懷疑的。ps:播出時已經對現場進行了很多的冷處理。)(謝邀,圖片摘自微博)
"只是業餘六段"這句話被吐槽的厲害,我補充些信息吧:
圍棋段位_百度百科 這裡已經有提到:"業餘6段的獲得者必須是參加省市乃至全國性業餘圍棋比賽並獲得前6名的業餘棋手...業餘6段和業餘7段的業餘棋手,都具有相當於中低段專業棋手的水平,或者根本就是退役的專業棋手" 簡單說,業6就是最頂尖的而且人數稀少的一群(業7/業8基本都屬於榮譽稱號),水平基本等同職業低段——在現在這個年輕化趨勢下,跟職業高段的差距很小了(以前平均在2子左右,現在接近讓先了)。
(轉貼)圍棋業餘5段的四個檔次!!! 業五之間最大差距可以達4子,這個基本是常識了,也就是說業5以下的(即絕大部分圍棋愛好者),業6輕鬆(約等於最強業5群體)擺4個子(看樣子我對那個讓3子幹掉聶老的同學評論都太保守了)
不要小看業餘6段,這意味他與世界上圍棋最頂尖高手只差兩子水平,意味他面對任何一個下圍棋的棋手都有可能贏棋。
「業餘」只是說他不是以下棋為生而已,你還真以為他的水平很業餘?
讓我想起了這個段子:
業餘六段意味著什麼很多人已經解釋了。
看到這個問題以後突然想起一個笑話,前一兩年國內有次天災(似乎是地震,評論里一樓的朋友糾正我,應為「昆明暴恐事件」),有家很有名的醫院派遣醫生去援助。有個媒體人在微博上嗆聲道:「為什麼是派普通外科醫生?而不是派高級的外科醫生?」
「只是業餘六段,業餘?」
題主莫要望文生義啊[笑
無幫助無乾貨,匿了
你這相當於是問:一個人能背下史記,為什麼沒能做出受控核聚變呢?
他又不是以圍棋為職業,業六已經很厲害了。
打個不算很恰當的比方,某個碼農,拿到了山東省散打冠軍,你說牛不牛。
按照這個邏輯,
為什麼比爾·蓋茨那麼有錢,卻只有5200億?
為什麼博爾特跑那麼快,但是100米短跑卻跑了9秒58?
o(╯□╰)o
推薦閱讀:
※聊天中必談「邏輯」的人是什麼心態?
※所謂的智力包括哪些能力?
TAG:圍棋 | 智商 | 最強大腦(電視節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