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漫為何能在中國如此火爆?
中日關係時好時壞,為什麼日本動漫卻能一直風靡中國?
方麻迪的答案說那麼多其實都沒在點上,還混進了奇怪的民族思想,以及「因為日本動漫被x了大家好奇所以很火」這種有趣邏輯。
日本動漫僅僅在中國火么?
稍微了解動漫的都知道,無論什麼日漫,幾乎都是英文翻譯先行,各種coser幾乎也都是歐美的更專業。
以下引用自gamer.com.tw 的頁面根據美國圖書報告指出,日本漫畫的銷售在美國逐年攀升,在2007年已超越美國本土漫畫,嚵食一半以上的美國圖像小說市場。
USA Today是美國一間大型報商,每個禮拜會整理出當週銷售的前一百五十名名單。通常美國漫畫要進入榜單並不容易,即便是最熱門的超級英雄漫畫,如《蝙蝠俠》、《蜘蛛人》和《X-MAN》等知名作品,這幾年算下來,也都入榜不足十次;但狂銷熱賣的日本漫畫卻打破這個局面——《死神》入榜十次,《鋼之鍊金術師》入榜十二次,《水果藍子》入榜二十次,《火影忍者》更入榜達四十次以上,幾乎每一集都進入銷售前一百五十名,穩坐美國當地漫畫類的銷售冠軍。也難怪有些美國人戲稱,「We"re living in NARUTO NATION!」(我們活在火影國度!)
這還是動漫產業同樣高度發達、文化差異巨大的美國吶。
就算從當年那幾部經典開始架空歷史,中國動漫產業最樂觀的發展,能達到美國的情況么?
一言以蔽之,日本動漫做得好,吸引人,就是這樣。
同樣,虛心向日本學習,是中國動漫的必由之路,這都什麼時代了,還神神叨叨《小蝌蚪找媽媽》和《大鬧天宮》……
日本動畫為什麼能風靡世界
文/羅罔極
10.21,繼哆啦A夢、火影忍者之後,國內的電影院終於引進了日本動漫「經典中的經典」——
七!龍!珠!
《龍珠Z:復活的弗利薩》
顫抖吧,地球人!
抱歉,由於剛看完本片,我有點兒激動。
為了不影響電影票房,這篇文章不作劇透。
我只說一點——
如果你是一個情懷黨,那麼可以去看。
因為,這裡面充滿了各種懷舊元素……
卡卡羅特和貝吉塔,經典基友相愛相殺。
克林剃回少年光頭,重拾當年巔峰。
雖然戰鬥力存在BUG,情節設定也略扯,但——
誰他媽在乎這個?
這就是青春啊!
這就是熱血啊!
如果你是受到過日本動畫滋養的8、90一代,或許知道《七龍珠》對於我們很多人的成長,有著怎樣的意義。
在我年少時,只認兩個孫悟空。
一個是至尊寶,悲哀無能,有著超強的武藝,卻無法拯救一生所愛。
他是命運的失敗者。
他是人。
一個是卡卡羅特,心懷理想,永不言敗,不斷從絕境中磨練自己。
他的奮鬥不會停止,直至守住每一個親人,擊敗每一個敵人。
他是命運的主宰者。
他是神。
而「人」與「神」之間也存在著聯繫。
周星馳曾在採訪中坦言,自己是《七龍珠》的超級粉絲,書架擺滿了《七龍珠》的漫畫書。
周星馳電影里的「龍珠情結」更是數不勝數。
比如《唐伯虎點秋香》里的「龜波氣功」——
如果你以為《西遊降魔》里,孫悟空變身大猩猩,是借鑒了《金剛》。
那你可就錯了。
這才是原版——
嚇到了吧?
而《七龍珠》的影響力,又何止拘於亞洲?
在這之前,它早已遠渡重洋,征服美利堅。
好萊塢翻拍《七龍珠》電影版,周潤髮飾龜仙人
與周星馳一樣,曾指導《斯巴達300勇士》《蝙超:正義黎明》的好萊塢大導演扎克·施奈德,也是《七龍珠》的鐵杆粉絲。
為了表達自己對《七龍珠》的愛,他不惜被世人詆毀抄襲,也要在電影里向心中的神作致敬。
《超人:鋼鐵之軀》里的打鬥——
《龍珠Z:神與神》里的打鬥(微信公眾號有動態圖)——
《龍珠Z:復活的弗利薩》,其實去年就已在美洲(不只是北美)上映。
爛番茄100%,影院單廳票房力壓碟中諜5,完爆終結者5。
與此同期,《大聖歸來》在國內上映,我們正在為國產動畫終於起步而歡呼雀躍。
而日本動畫,卻已走向世界……
我曾在深夜失眠時,思考過兩個問題——
第一:日本動畫到底好在哪兒?
第二:是什麼塑成了我如今身處逆境,卻又積極向上百折不撓的性格?
把這兩個問題放在一起思考,我懂了。
這需要從頭說起。
20世紀,萬籟鳴兄弟的《鐵扇公主》《大鬧天宮》,幾乎成為中國動畫史上最美的絕唱。
萬籟鳴兄弟不在後,中國動畫逐步下滑,現今已經淪落到……
但卻有一個日本人,悄悄抓住了萬籟鳴兄弟手中的接力棒。
中國第一部動畫電影《鐵扇公主》。注意頭髮和豬耳朵的流動,不輸當年的迪士尼(微信動圖)
他就是被譽為「漫畫之神」的手塚治虫。
就是因為被《鐵扇公主》的魅力深深震撼,手塚治虫隨即決定終生投入動漫創作。
由此,他改變了日本,乃至全世界動漫領域的格局。
「漫畫之神」手塚治虫
20世紀中期,手塚治虫赴美考察,並很快認清了一個事實——
由於戰後的破敗,在動畫技術領域,日本已經絕無可能超越美國迪士尼。
1937年,迪士尼彩色動畫電影《白雪公主》
於是,手塚治虫乾脆展開一場動畫革命——
破罐破摔式的大幅減少動畫畫面製作上的成本投入,將所有的心血,都投注到劇本創作里。
《鐵臂阿童木》橫空出世。
2009年,好萊塢重拍《阿童木》,再一次證明其劇本的超前性。
以「情節為主,內容為王」的手塚治虫,奠定了日本動畫的根基。
他還提出了極關重要的一點——
動漫,絕不能只是小孩子和少數愛好者的娛樂,應當把動漫產業覆蓋到所有群體。
於是,手塚治虫開始為女性創作愛情漫畫,為報紙創作政治漫畫。
當然,成人漫畫的鼻祖也正是手塚治虫。
手塚治虫《成人三部曲》
手塚治虫對動漫「少弄虛華畫面,內容決定一切」的嚴肅態度,在極大程度上影響了未來日本整個動漫行業的發展。
比如《哆啦A夢》的場景雖然少而簡陋,鏡頭也只是類似於國產廉價劇的一問一答式切換,相當便宜。
但它的劇本,卻強到逆天。
《哆啦A夢》兩千多集,幾乎涵蓋了你能想到的任何科幻元素。
以至於諾蘭拍個「燒腦」科幻片,都會被很多藍胖粉絲認為抄襲。
作為深愛電影的人,我們知道國內的影視行業有一個很大的弊端——
國內的明星們片酬奇高,通常一部作品,得把大量的資金投入到那幾張臉上。
而編劇的工資,就只好從牙縫裡擠了。
或者學習郭導,乾脆大量「借鑒」日本的動漫作品。
而眾所周知,借鑒日本動漫作品的,又何止郭導。
日本動漫編劇的強大,甚至令好萊塢都為之汗顏。
沃卓兄弟曾坦言——
《黑客帝國》創作的靈感來源,正是《攻殼機動隊》。
《獅子王》也曾被指控抄襲手塚治虫的《森林大帝》。
據傳當年日方還派人赴美,經過調和才沒有上告法庭。
坦白說,兩部片我都看過,《獅子王》的深刻性是不及《森林大帝》的。
《森林大帝》《獅子王》
到了2003年,一年之內,日本銷往美國的動畫產業總收入達40億美元,已是鋼鐵出口利潤的四倍。
據統計,現如今日本佔據了全世界95%的動畫市場份額(漫威改編的真人電影不算在內)。
也就是說——
迪士尼、皮克斯、夢工廠等等所謂巨廠全加在一塊,實際上份額還佔不到日本的一個零頭。
面對超級賽亞人的強烈衝擊,身穿紅內褲的超人幾乎已被完全逆襲。
而我認為,日本的動畫之所以厲害,並不僅僅在於劇本上的嚴格把關。
它還包括文化、美術、音樂等等,所有綜合元素上的高度契合。
與國內的「寓教於樂」不同,日本的動畫,是當成藝術品在做的。
比如《犬夜叉》里有一段,戰國時期的女巫桔梗,死在愛人的懷裡。
一段音樂,一個片段,瞬間讓你體會到日本古代的物哀美感。
那些在全世界爆火的日本動漫,全都有著自己獨立的世界觀。
沒有浮誇的畫面,鏡頭緩緩推進,表達嚴酷的現實,又表達在嚴酷現實中的,少年對理想的追求。
《火影忍者》中的經典一幕,吊車尾鳴人,為了挽回佐助的友情,明知實力懸殊,卻不惜死戰。
一段話,表達出「忍者世界」貫徹到底的三觀。
所謂忍者 就是指能夠忍耐的人
忍者的才能中最重要的
並不在於能使用多少的術
最重要的
是絕不輕言放棄的毅力
徑直向前 決不違背自己的諾言
這就是我的忍道
同樣都是講道理,國產的動畫,是以蒼白的教科書式台詞,硬生生地灌輸給你。
不痛不癢,看過就忘。
美國動畫則晉陞了多個層次,以狂轟濫炸的緊湊劇情,鋪天蓋地的笑料爆點,先保證住動畫的觀賞性。
然後,再貫徹溫情的美式主旋律,讓人看過之後產生一些感慨。
美國動畫的核心是——
只要你肯努力,夢想定能實現。
而日本動畫,會用長期的鋪墊,讓主角陷入絕對的痛苦逆境。
把最殘酷的現實,血淋淋地呈現出來。
比如《海賊王》里,索隆畢生練劍,誓要成為世界第一大劍豪。
但當他遇見真正的高手,才看清楚自己的局限性,付出了血的代價。
如此殘酷的情節,我卻並不認為它不適合小孩子觀看。
如果一個人從小只在美好虛妄的童話國度中長大,那他對這美好就不會珍惜,也很難得到成長。
只有當我們看清楚這世界的黑暗面,才會真正懂得「理想」「追求」等等偉大辭彙的可貴之處。
索隆被徹底擊垮,證明了自己的無能之後,非但沒有自暴自棄,反而燃起了歷練的鬥志——
日本動畫的核心是——
無論你如何努力,夢想都可能會被現實擊敗,但最重要的,是當你深知這一點時,你還要不要去追求。
遍體鱗傷時的兩句台詞,貫徹了《海賊王》全篇的偉大主題,道出了「銷量世界第一」的核心原因。
人的夢想
是不會結束的
我在年少時,看過不少日本動畫。
通常幾百集,並沒有很多講道理的台詞,偶爾的幾句,堪稱點睛之筆。
《七龍珠》里,卡卡羅特的大部分時間,都在不斷地失敗,再不斷地突破自己。
那些光芒萬丈的,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已經深深注入到作品裡,根本不需要再用旁白去解釋什麼。
多年以後,卡卡羅特從無知少年變為真正的強者。
但他的初心不變,仍在不斷突破自己。
遙回看時,依舊是那個少年……
卡卡羅特用極度單純的拼搏信念,熱血到底的少年魅力,征服了貝吉塔,征服了曾經的敵人,贏得了世界兩大洲觀眾的喜愛。
而我年少時看過的那些優秀動畫,包括《七龍珠》在內,在一定程度上潛移默化,影響了我未來對人生的信念。
最後,我想說——
動畫片,又稱藝術片。
藝術,光靠砸錢、研發CG技術,是不夠的。
唯有塑造飽滿的內核,甚至傾注你的人生信仰,你才有可能創造出真正的,偉大的作品。
關注微信公眾號:
luowj1996
不定期推送有獨立思考的電影類原創文章
PS:本人長期為各大電影媒體撰稿,所有文章均屬原創,請勿誹謗。
PPS:文中大量動態圖、音樂,只有在公眾號里才能看到。
我是實在看不下去一些逗B邏輯才來回答這個問題的。
逗B邏輯寫了一大堆廢話,真的不如回答很短的一些同學說的真知灼見。日本動漫就是好!就是有趣!所以他就火爆!這還有什麼可想的。
1、要說限制,國外動漫基本都被限制了,為什麼在中國最火的不是美國動漫?迪士尼每年一堆動畫電影在中國放著,製作也精良,故事也有趣,票房更是非常高。漫威漫畫改編的真人電影,在中國都火的不行了。那為什麼日漫在中國影響力遠超美漫?
這還用得著解釋?必然是日本動漫足夠好才會吸引很多人去追。
2、不是什麼中國動漫爛的不行了,是日本動漫更好罷了。有多少人最煩的就是上學時家長拿自己和什麼同事,鄰居,朋友家的孩子攀比。聰明厲害的孩子肯定有,他們怎麼出來的,比出來的!說這類話的人在干你自己曾經最為厭惡的事情。
3、至於說小眾的同學,如果你認為的世界就是大家的世界。那麼如果有人認為你不應該存在於這個世界,那麼你是不是就應該消失。
大眾還是小眾,是站在一定量級以上的人們的主流意識。以己度人說出這種胡話,丟人而已。兩國文化差異不大,價值觀念也相似,容易產生共鳴。
加上日本動畫漫畫細分了很多類別,可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因此深受歡迎,不僅僅對於中國市場,在歐洲也是如此。我覺得好東西優秀的東西在哪裡都能風靡都能讓人為它著迷啊
謝瑤
市場空白
90年代上頭又不知道哪根筋不對了引進大量日本動畫……
下頭又瘋狂盜版日本漫畫佔領了市場……
等中國業界回過神來,已經晚了……
我們不夠好
新中國的動畫一直走陽春白雪的路子,出了那麼多精品,唯一沒搞的就是商業化。這一展開說就太大了- -收住。
另,文化就文化,不要把政治牽扯進來。
現在電視台不能放國外動畫,但民間自有方法。
以前的視頻網站,現在的正版購買播放權等
關評論了。
本人日本動畫、漫畫愛好者,入坑已有十幾年。對這個問題最早的解答在下面,想看的去看吧,重新加內容是因為有知友在評論裡面說到我的答案答非所問。那就按照一般想法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首先火爆這個詞很不好定義,為了讓問題可以正常的回答下去,下面都會以:為什麼日本動漫在中國會受歡迎?
OK。
3
2
1
開始
曾幾何時,對於跟我年齡相仿的人來說,在兒時的回憶中,中日動畫的分量其實是一般高的。聖鬥士、黑貓警長、魔神壇鬥士、葫蘆兄弟等等。
如果說現在日本動畫的風靡因為主力消費群體有著兒時的回憶作為情感依託,那為什麼情感依託一點不少的國產動畫就沒那麼招人待見呢?
簡單說一句話:國產動畫的沒落與日本動畫的崛起。
其實這一句話就是答案。
題主在題干中提到「中日關係時好時壞」那是因為對於中國來說,動畫是小市場,具體參加我後面的內容。中日關係時好時壞影響大的是電視劇。每一次的日劇浪潮都和這有關,當然前提是在網路時代一起。
扯遠了回到正題上。
「國產動畫的沒落與日本動畫的崛起」是問題的答案,那就分兩方面開始闡述。
一、國產動畫的沒落
中國動畫有著輝煌的過去:小蝌蚪找媽媽、大鬧天宮等等,在世界動畫史上也是留下了一筆的。
從什麼時候開始沒落了呢,其實在輝煌期就註定了要沒落。何解?
當時的體制決定了中國動畫的製作方式不可能適應市場環境。
舉例說明:
《阿凡提》12集做了7年。一直到2012年左右國內才出了第一部定格TV動畫《開心小鎮》52集花了不到3年。發現這中間的差別了么?一個是商業、一個是藝術。
兩者沒有高下之分,但《阿凡提》的製作方式不可能在改革開放之後的環境中活下來。這是衰落理由之一,機制不同。
其二人才流失。
國內很多人都知道中國有一大批日本動畫的代工公司,正是這一批代工公司在改革開放初期吸走了一大批的中國優秀美術人才。
在80年代的時候,這批公司願意以1000元/月+提成的工資挖人,那個時候一般工資應該在30元左右吧,大家感受一下。
而且那個時期的外包,不包含動畫製作中核心的原畫、動畫部分。只有簡單的上色等重複性勞動工作。
在長期的勞動密集型領域工作後,幾十年培養的美術人才基本被一網打盡。
其三日本動畫傾銷。
80、90年代,電視上的動畫欄目基本都在播放日本動畫,《魔神壇鬥士》《魔神英雄壇》《光能使者》《鐵膽火車俠》等等基本都出現在這個年代。
然後那個時代這一批動畫最大的共同點是什麼?
玩具多!
那個時代的日本動畫中有數量龐大的一部分是由國內的玩具廠商去購買版權、找人翻譯、免費低價銷售。
這個時候你會發現擺在電視台前面的是兩個選擇:
一是優質價廉的日本動畫
一是製作粗糙價格還貴的國產動畫
傻子也知道選擇哪一個了。
就此在玩具廠商的努力下,國產動畫基本絕跡於地方電視台,沒有了電視台購買片子的收益。
好了,國產這邊總結完了,三個原因:1、機制不同;2、人才流失;3、日本動畫傾銷。下面來看日本動畫這邊。
每次想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真的會感慨,人倒起霉來是沒底的。改革開放百廢待興的時候趕上日本、經濟騰飛的時候,國產動畫無論製作、市場都在下滑的時候,日本迎來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動畫高峰。
日本動畫史上有著三次高潮,散步標誌性作品是:1、宇宙戰艦大和號;2、機動戰士高達;3、新世紀福音戰士。
整個改革開放時期完整覆蓋了日本動畫第二次、第三次高峰。
第二次:以機動戰士高達為代表開始了新的玩具廠為主導的動畫開發模式,並因為《高達》的影響,Bandai(萬代)一躍成為日本最大的玩具公司,高達動畫製作公司SUNRISE(日升)更被Bandai(萬代)全資收購。這也是80年代機器人動畫風行的時代。
第三次:原本伴隨著日本動畫競爭愈加激烈,動畫製作成本逐漸高漲,80年代末又出現了經濟泡沫破裂,日本動畫應該會進入一個收縮期。但是隨著95年《新世紀福音戰士EVA》的出現,帶來了一種投資模式:製作委員會制度。
製作委員會制度可以理解為將動畫項目作為股份公司,不同出資人根據出資比例占不同的收益比例。
製作委員會制度帶來了兩個重要影響:
1、同一家公司可以有更多的機會投入不同的作品
2、一部作品的風險由不同的公司進行分散
在製作委員會制度的影響下,日本動畫一路高歌猛進,頂點的標誌是土六黃金檔動畫連續三年成為社會熱點:《高達SEED》《鋼之鍊金術師》《高達SEED-Destiny》
答道這裡基本上將大環境的部分答完了,但肯定會有人認為單單是兩方面的大方向對比,根本不足以說明日本動畫為什麼在中國受歡迎。
其實這個問題我不願意回答太多的原因是,每一方面寫起來都是很長一篇內容。
在上述大環境之外還有幾個因素對現階段日本動畫受歡迎起了很重要的因素。
1、心理因素
未成年人的動畫片需求,16歲以前因為心理原因對於色彩鮮艷的動畫會有天生的需求。至於這部分的話題恕我不便展開。
2、日本動畫質量
不要看中國動畫天天被國人噴的體無完膚,世界上能比中國的商業作品做的好的國家其實只有兩個,美國和日本。
3、網路的興起
當ZF在2000年之後想要給國產動畫騰出市場的時候發現,動畫的主力消費人群壓根不看電視了,都集中在電腦屏幕前看動畫了,禁播令就成了一紙空文。之後再需要重新開始培養觀眾那就是要幾十年的時間。
好了,一堆廢話寫了這麼多,看我辛苦給個贊同吧,還有什麼意見,評論裡面慢慢聊
—————————————下面的內容是問題不成立的說明——————————————
—————————————————願意看的就看吧——————————————————
問的是為何,本質就是問為什麼。
知乎慣例:跳過是不是,問為什麼都是耍流氓。
動漫這個詞就不去爭論了,下面以動畫為主。
日本動畫火爆與否要看和什麼比。
和中國動畫比影響力當然不一樣。
和其它視聽產品比就更不一樣。
在大學寫論文的時候看過一本調研報告,其實日本動畫的粉絲群體在中國是很小眾的群體,人數估計也就幾百萬。
那在中國以這個人數群體來說算不算火爆呢?
得看怎麼劃分。
以人數算這是小眾市場。
但這個群體的影響力很大,尤其是網路影響力。
近幾年很多網路辭彙:萌、宅、蘿莉、正太、御姐等等皆來源於日本動畫愛好者的圈子。
這其實是日本動畫現在讓人感覺火爆的原因。
但日本動畫是不是火爆呢?以優酷網播放數舉例。(現在用手機答,之後貼上圖片)
就播放數來看,基本與電影的播放數相當,與電視劇、綜藝的播放數差了一個等級。
而且優酷播放數最高的動畫是熊出沒。
哪怕將時間拉長結果也差不多。
理解了嗎?日本動畫在國內不能算火爆,因為它只在一個小圈子內熱門。
------------------------------------------------------------分割線--------------------------------------------------------------------
雖然否認了日本動畫在國內火熱這個問題,但不能否認日本動畫影響力大的這個客觀事實。
首先要理解,現在活躍在網路上的主力階層,基本是看著日本動畫長大的一代人。(85-95)
但是這個階層的人在今天未必還會看動畫。理解嗎?
但這個階層的人毫無疑問大多對日本動畫會有好印象。(記憶是會美化的)
雖然不看但是會關注,並且動畫愛好者尤其在中國其實是及其喜歡佈道的一群人。會跟身邊的一群人不斷的推薦(沒錯,說的就是我這樣的人)
一群擁有著網路話語權的人、一群熱愛宣傳自我喜好的人。儘管人數是少數,但卻可以掀起大浪,讓人產生火熱的錯覺。
除此以外不要忘記: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喜歡動畫的人,你的微博、你的微信公眾號裡面就會更多的傾向於關注有關動畫的內容。理解嗎?
就是本身的聲音在自己身邊被放大,轉而以點及面過多的放大動畫的火熱程度。
如果想問日本動畫為什麼會是這樣,可以再單開問題問我。謝謝。
———————————————————2014年6月9日——————————————————
有朋友在評論里認為大部分看動畫的人群會集中在AB站上,我貼上一張B站本周觀看榜。
其實這張圖只是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我的觀點,看日本動畫的觀眾在國內是小眾,但這群人活躍度特別高。B站得這張圖統計的播放數量是一周的,而優酷的那些圖都是今日。忘截圖的時間大概在上午十點鐘左右。兩者的數量對比差距很明顯的。
再有看到答案的,麻煩先認清這一點。
而且我沒有否認日本動畫的影響力,我只是認為日本動畫沒有動畫迷想像的影響力那麼大。
本人從13歲入坑到現在,也可以算資深了,這個判斷也是在各種證據下才成立的。
————————————————一日三更6月9日————————————————————
有知友在評論里指出我前面的答案沒有直接回答問題,好吧!
我是一個虛心接受的人,雖然個人認為題幹部分不成立就沒有問為什麼的價值,但每個人對題目的理解不同。
下面的文字更多的是回答為什麼日本動畫相對國產動畫更受歡迎。(文章在開頭)
—————————————————6月10日——————————————————————
這篇回答耗費了我這麼多時間,我有預感,可以朝著論文的路子去發展了。有知友認為我的貼圖沒有參考價值,數據有誤,本來想回一句我沒有那美國時間來回答,但這不符合我個性。
因為版權問題,日本動畫的版權分散度比較高。恕我能力有限,我沒有一個個去點開,我選擇了官方發布的數據排行和指數作為衡量標準,還糾結這一點,我真沒時間一個個去算。
看著這幾幅圖的第一感覺,三大民工漫絕對會被人當做這個答案的漏洞來說。
但稍微往下看看後面的排名吧!
搜狐我都沒好意思截全部排名,一堆幼兒向的作品居多。
我在前面的回答裡面一直沒有否認過日本動畫的影響力,只不過我將火爆定性為社會熱點這一概念的話,我認為日本動畫還稱不上。
我們先不講日本動漫,我們講講好萊塢電影,怎麼樣?
模仿一下題主的問句,為什麼中美關係時好時壞,好萊塢電影卻能風靡中國?
我想題主都知道答案,因為它好,就是這麼簡單。
在中國還在研究如何進行電影產業化的時候,好萊塢已經擁有了近百年的電影產業化經驗,它擁有了包括投資、生產、發行、播映體系的完善產業鏈,各環節公司分工明確,共享電影產業的龐大市場。
而這些年的發展又培養出一批高素質的、有國際影響力的影視製作人才,這些人才包括導演、演員、編劇、剪輯、攝影、特效師等等,他們普遍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對於國際市場上的新鮮元素和熱門元素以及商業元素把握到位,從而創造出具有強大號召力的電影。
而在其高速發展的這些年,中國的電影卻是處於資金不足、設備落後、人才欠缺等各種不利狀況之中,難以與其競爭,所以好萊塢電影在中國風靡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以上內容,將「好萊塢」換成「日本」,將「電影」換成「動漫」,完全適用。
在中國還在研究動漫產業化的時候,日本已經擁有了完善的動漫產業鏈,基本包括動畫、漫畫、遊戲及相關的產業。日本動漫產業經過七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漫畫創作——圖書出版發行——影視動畫片生產——影視播放——音像製品發行——衍生產品開發和營銷的較為成熟和完善的動漫產業鏈流程。
這七十多年的發展,又培養出了一大批在動漫領域具備才能的策劃、漫畫家、聲優、監督、演出、攝影、特效等等,他們的奇思妙想,往往能製作出具有趣味性和娛樂性的膾炙人口的動漫作品。
日本動漫已經不僅僅是「小孩子的玩意」,它不只是描繪各種廣闊而奇妙的世界,豐富多彩的冒險,刺激和張揚的夢想,還包括各種思考深刻、話題尖銳的社會問題,對誠實、正義和愛的追求和嚮往 ,它是「畫給大家看的」。
不管是好萊塢電影,還是日本動漫,好的東西,在哪裡都會發光的啊。看到一樓的回答,心理略有些想法。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首先日本動漫不光在中國火,在全世界都非常流行。在美國,甚至比那些傳統的的英雄漫畫還要受歡迎。因為政治?我覺得沒有半毛錢關係;因為文化?可能搭點邊吧;傳統強國?扯淡,日本的動畫還是跟中國學的呢;其他原因。。。 但為什麼大家沒有仔細想一下日本動漫受歡迎是由於他們作品的質量的就是比其他國家的那些同行做的好呀~。
所有文化創意類的作品。 內容本身的質量才是決定他是否受歡迎的最重要因素。這裡我說的「受歡迎」是指又有「口碑」又有「市場」的那種受歡迎。
為什麼日本動漫作品可以做到這麼受歡迎, 我只說一下自己的理解:
1.行業內人才多,大師多。
在文化領域只有天才的大師才能做出好東西。資歷平平的人拚命努力半生可能也不及大師一覺之後的靈感。看看日本動漫行業內的大師們吧: 宮崎駿,井上雄彥,押井守,今石洋之,庵也秀明,今敏,鳥山明。。。。。。。太多了。他們中的有些人天生是牛逼編劇,有些天生是牛逼畫家,有些天生是牛逼導演,但他們選擇了動畫或者漫畫這個行業,把那些天才想法和創意都用筆和紙來表現,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優秀的作品出來。(當然行業內還包含很多牛逼的推手,像鈴木敏夫這樣的。)這也是為什麼日本的電影相對來說不起眼,大師都去做動畫了唄。最近幾年新一代的優秀人才湧現出來的越來越少,可能和日本的國運下跌有關吧。這個就不討論了。
2.日本動畫從業者對於內容創作的理解更深入。
萊塢電影風靡全世界。問其原因估計很多人也會說,他們有錢;他們演員演技好;他們的特效水平牛逼。。。。。。 這些都對,但大家有沒有覺得他們得編劇能力很牛呢? 那些好片子對於故事節奏的把握,角色內心的表達都讓我們看了感覺很舒服,看的很投入,很吸引我們。。。為什麼?因為他們的編劇導演都是同一群老師教的------《千面英雄》《作家之旅》《故事》等。。。這些「教科書」是好萊塢的那些大師們不斷總結,不斷試驗後得出的最能引起人類心理共振的編劇技巧。只要按照這個路子來基本都能讓人看進去。 這些加上其他各個方面的積累讓好萊塢電影可以做到不同文化的人都能夠接受,因為這是人類共同的心理需求。
同理日本動漫行業的那些從業者也在發展過程中總結出了適合青少年看的內容創作規律,比如熱血三要素;角色設計規律等等。在作品中用運用這些規律來創作內容就能得到全世界的青少年的認可。我覺得還有一個重點就是研究青少年心理。青少年都處在青春期,他們有著共同的情感。比如對於異性有懵懂的感覺;發現整個社會都被成年人控制,所以有反叛情緒;對自己不自信,希望等到別人的認可;從眾心理,希望周圍有朋友陪伴等等。。只有把這些內容加進去才能讓青少年觀眾看了你的作品感同身受,產生共鳴,然後配合一個好的故事線不斷的讓觀眾追下去。這些都是從業者多年的積累,不斷的深入研究才能發現的東西。人家做的東西受歡迎,是因為人家對於規律的理解比你多呀。
其他還有好多方面,但我看了一些答案大家也都有講到,這裡我就不重複了。
做動畫的人,除了低頭盯著自己的作品之外還要抬頭往前看。我們前面的巨人太多了,我們只需要找個肩膀然後在他的肩膀上實驗些新的東西,時間和努力會讓你變成新的巨人。好看,還需要別的理由嗎?中日關係更加不明白想表達什麼,你因為中美關係時好時壞就不買蘋果了嗎?能問出來這種問題的說明根本不在一個頻道,大家不用浪費時間打字了。
它在世界都很火爆。
反對和網路扯上關係,沒有網路的年代裡面《七龍珠》,《聖鬥士》,《亂馬》,《風魔小次郎》,《足球小將》,《籃球飛人》,《阿拉蕾》哪個在中國就不紅了嗎?
其實道理很簡單么~!為什麼要想的那麼複雜,原因就只有一個。
現在掌握話語權和購買力的是70後,80後,而這一代人比現在小孩子幸福的就是沒有受到「中央對於國產動漫產業扶持政策」的影響,(這個政策是溫總理上台的時候頒布的,所以90後前半部也倖免遇難。)
對於70-80後的一代人來說,看日漫,使我們小時候唯一的認識世界和娛樂的方式,我們對於森林大地雷歐,十萬馬力的鐵臂阿童木,七色花的花仙子,代表月亮,金星,木星,水星,火星的美少女戰士,尋找龍珠的悟空,喜歡贊口水摸禿頭的一休哥,3000里尋找爸爸的七里尋父記,尋找長生的銀河鐵道999,天生無敵的阿拉蕾,一碰冷水就會變女孩亂馬2/1,一激動就會爆衣的健次郎,猥瑣的寮羽牙,美麗的貓眼三姐妹,還有忍者亂太郎,還有我最喜歡的比較小眾森林好小子,等等........................................還有太多了寫不完了,強殖裝甲,神龍鬥士。都是美好的回憶。
所以說占消費群體主導的70-80後使得日漫火爆,也就是正常現象了。
其實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日漫都是有影響力的,因為還有一點就是遊戲的影響,雖然,北美市場慢慢的被XBOX蠶食,但是不容質疑的,歐洲,亞洲,還有北美的大部分市場還都是SONYA和任天堂的天下,街機永遠是世嘉的國度,日本文化的影響力通過這些渠道,使得外國消費主打70-80-90後也對日漫有著先天的好感。
ps:人總是懷舊的,特別是現在的這個濫情的年代,我們不僅是對日漫有強大的消費需求,變形金剛不是也是票房冠軍么!忍者神龜賣的的也不錯,超人蝙蝠俠,蜘蛛俠,金剛狼,這些漫畫人物改編的電影在中過賣的也很火爆啊!
日本動漫在美國也很火的。有次看電視亂換台,結果有個卡通台在放死神,一護嗷嗷地說英語。。。
大部分動漫沒有太涉及敏感的兩國政治話題,而日本與中國又具備文化上的共通點,再加上一段時間日本動漫針對年齡層次相對中國更加豐富,題材也各式各樣,所以吸引了一批忠實粉絲。不過國內動漫也在越做越好,只不過現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罷了。
動漫文化的流行管中日關係什麼事?
釣魚島之類的破事,只是給被不公壓得穿不過氣來的人一個宣洩口,轉移國內矛盾,也就被教育洗腦的人才會義憤填膺,上街喊喊口號表忠心。第一,中日關係是政治,日本動漫是文化。在媒體上,日本動漫的數量是可以被限制的,也就是說,政治的確是影響文化。2004年,國家廣電總局下發《關於發展我國影視動畫產業的若干意見》,規定國產動畫片每季度播出數量不少於60%。自此,熒屏播放進口動畫片的數量大幅減少。2006年下達全國各級電視台所有頻道在黃金時段禁播境外動畫片。但是任何東西一旦被限制,人們的探索欲就出來了。
第二,在現在這樣一個信息時代,互聯網令日本動漫在中國得到了更好發展。現在看動漫,大部分人是在網上看的,而acfun,bilibili這些網站的誕生也為日本動漫同好者們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再加上大陸正版的漫畫書很少,很多人要買漫畫通常是在網路上買台版港版的。
第三,是國內動漫的相對落後。其實中國早年的時候,並不是沒有出過好的動漫,像給小朋友看的《小蝌蚪找媽媽》或者《大鬧天宮》,雖然面向的群體不是成人,但是至少有中國動畫自身的特色。包括後來的《寶蓮燈》,都是國產動漫中做得很好的。不知道後來怎麼了,開始走模仿日本動漫的路子,其結果就是東施效顰,邯鄲學步。要人設沒人設,要劇情沒劇情,丟失了自己該有的特色,學別人又學不好。而且國內最近幾年的動漫作品很多是面向兒童的,基本上沒什麼作品是真正適合青年人看的。但是反觀日本,動漫從給小朋友看的《機器貓》到給成人們看的18禁漫畫,覆蓋了更廣的年齡段。於是,國內的青年觀眾群的需求出現了缺口,日本動漫就正好過來供給上了。
第四,是日本動漫這個產業自身的高度完善。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一部動漫,名叫《食夢者》。通過這部動漫,大致是可以了解日本動漫這個產業的。首先,是日本漫畫家的發展平台很好。你畫完一個漫畫,可以聯繫一些雜誌社的編輯,如果能被選用並且能長期連載獲得高人氣不被腰斬的話,是可以直接出單行本直接動畫化的。試問在國內,有多少在雜誌上紅起來的漫畫家的作品能直接被動畫化?其次,是日本動漫整個產業的整合度非常好。一個動漫紅了之後,手辦、海報、聲優見面會等等等等,太多給粉絲的福利了。但是國內,就算你能買到一些動漫的周邊,質量又怎麼樣呢?能保證是正版嗎?能叫得上號的聲優又有幾個?說白了,中國的確是缺乏發展「迷」文化的土壤。
另外,題外話,國內最近的《有妖氣》動漫,個人覺得還是模仿日本的痕迹太重了。如果不找回應該屬於自己的特色,中國動漫是很難超越日本的,不管是在硬體上還是在軟體上。畢竟,齊白石說:"學我者生,類我者死",這句話今天放在這裡,也是很對的。
因為好看
很多答案都總結的很好。我補充一個可能沒有人注意到的原因。
獨生子女政策。
不討論政策好不好,作為一個九零後,在我的童年裡其實都有一種孤獨感。雖然每天都可以在學校和朋友接觸,但是回了家以後家裡是沒有同齡人可以交流的。而日漫的主題大部分都與友情,熱血,拼搏有關。總是幻想自己能有這樣羈絆的摯友,其實是為了彌補自己內心的孤獨吧。為什麼人類喜歡甜味?——————生存的需求使得嗜甜的本能被寫進了人類的基因。
為什麼人們(當然也有不喜歡動漫的人)會喜歡動漫?———————動漫的藝術風格符合人類的審美本能。動漫的劇情內涵符合大多數人思維的偏好,從而引起人們廣泛的共鳴。
至於為什麼動漫產業集中爆發在日本,就是一個很難用幾句話給出答案的問題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