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長津湖戰役美國是怎樣空投一座橋樑的?使用的工程技術有哪些?

問題起源
朝鮮戰爭中長津湖戰役中國第九兵團約15萬人沒有吃下美國陸戰一師是真的嗎?為什麼? - 王一土的回答


記得以前看知乎,大家的答案都是有理有據,很值得信賴,感覺就好像是這方面的專業人士在對你婉婉道來。現在的好些回答,感覺就像是酒桌上的中年大叔,啥都懂,段子信手拈來,一桌子人聽著挺爽,卻沒人理會段子的真假。

我就先說這個回答不靠譜的地方有哪些,然後再說這座橋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是這個回答里提到的美軍修橋的過程的原文(不僅是這一個回答,那個問題底下的五六個回答里都有類似的說法):

那麼這個回答里不靠譜或者說錯誤的地方有哪些呢?

  1. 並不是三菱重工連夜製作的,而是就近調撥的美軍前線的常規裝備。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竟然還需要連夜向三菱重工定製預製橋樑,那美軍工程兵部隊都是吃白飯的?我們實驗室一位教授是陸軍工程兵退役,一位教授是海軍工程兵退役,還有一位博士生是西點軍校畢業的現役工程兵,如果你跟他們說「你們堂堂美軍工程兵還要向三菱重工定製橋樑」,信不信他們大耳光子抽你臉上。事實上,這些預製橋樑組件是美軍工程兵常規裝備的一部分,這次空投的組件也都是就近調撥的前線裝備。
  2. 並不是從一千多公里以外的日本運來的,而是從朝鮮最前線的連浦機場運來的。我上面也提到了,就是就近調撥的前線裝備。空投橋樑的八架運輸機隸屬於美軍第 314 空運聯隊,從連浦 (Yonpo)的前線機場起飛,在長津湖附近的 Koto-ri 空投了預製橋樑組件。
  3. 並不是要造八座橋樑,而是這一座橋需要由四個完全一樣的獨立組件拼接而成,安全起見,美軍空投了八個,兩倍於實際需要的組件數量。四個這樣的獨立組件,就可以像拼積木一樣拼出一座橋樑。
  4. 並不是一夜的緊張施工完成的,而是在 12 月 9 日白天修建完成的,也就是空投之後兩天。難道美軍沒有偵查兵?難道直到大部隊走到斷橋跟前才發現橋斷了,然後再呼叫支援,然後再原地等待空投?事實是美軍於 12 月 4 日發現橋被炸斷,12 月 7 日在 Koto-ri 的陸戰一師陣地空投了預製橋樑,之後陸戰一師護送著這些無比重要的預製橋樑組件繼續前進,在12 月 9 日到達 Funchilin Pass,也就是這座斷橋的位置,隨後工程兵用大約三個小時的時間完成了臨時橋樑的搭建。12 月 9 日傍晚,大部隊開始通過這座臨時橋樑,一夜的時間全部通過。

那這座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在你的想像中,這可能是一座橫跨河流的大橋,冰天雪地里,美軍陸戰一師被困在河邊,陷入絕地。

但實際上,這座斷橋的照片是這樣的:

這幾個大管子是水電站的水管,上面的建築物是一個小水電站,被炸斷的就是山坡上跨過這四根大水管的高架橋。這也不像那個回答里說的那樣叫「水門橋」,只是位於一個水電站的水閘部位。這個地方的遠景是下面這樣的:

從路面上看過去,這個缺口是這樣的:

就是這個小小的缺口,擋住了美軍陸戰一師重型裝備撤退的道路。而現場的美軍工程兵已經用完了所有的工程材料,無法再搶修這座橋樑了。

最終,美軍做出了空投預製橋樑的決定。現場工程兵評估認為只需要四個 M2 標準橋樑組件就可以讓重型裝備通行,美軍實際調運了八套。第314空運聯隊的八架 C-119 運輸機從連浦機場起飛,每一架裝有一個橋樑標準組件外加木板等各種配件,總重大約 4000 磅(約1.8 噸)。現場的工程兵部隊共接收到了六套完整的組件,剩下的一套摔壞了,另一套掉到了志願軍陣地上。

這就是當時駐紮在朝鮮連浦機場的 C-119 運輸機機群。

這就是 C-119 運輸機在大約 800 英尺高度,空投橋樑的瞬間:

這是空投的預製橋樑組件開傘後的照片:

實際上,在出發之前,美軍第 314 空運聯隊在連浦機場進行了一次試驗空投,組件上帶有六頂 24 英尺直徑的降落傘。結果這次試驗失敗了,六頂裡面有五頂降落傘都沒能成功開傘,空投的橋樑組件像磚頭一樣拍到了地面上,砸進土裡整整 6 英尺(約 1.8 米)。但是已經沒有再進行第二次試驗的時間了,最終美軍決定使用兩頂最大號的 48 英尺直徑的降落傘。

那麼空投的到底是什麼東西呢?怎麼用這些東西修橋的呢?從上面的照片我們也能看到,其實就是混凝土橋樑炸斷了一截,造成了一個橋面的缺口。

問題就是,怎麼能讓坦克通過這個缺口?答案很簡單,放兩根木板,一邊一根,坦克的兩條履帶分別壓在兩邊的木板上,就像過獨木橋一樣,這不就行了嗎。

當然,考慮到坦克的重量,木板可能是不行的,會被坦克壓斷。所以需要的其實是一根比木板更結實的板子。美軍的 M2 預製橋樑組件,說白了就是一個很結實的、能夠承受坦克單邊履帶重量的板子。

這塊板子的有效長度為 12 英尺(3.66 米),寬度為 45 英寸(1.14 米)。長津湖戰場上實際的橋面缺口為 16 到 19 英尺,所以單獨的一根 M2 板子跨越不了整個缺口,需要兩根板子合起來組成一個總長 24 英尺的板子才行。所以總共需要四塊這樣的板子,先把這四塊 12 英尺長的板子組成兩根 24 英尺長的板子,然後再一邊一根,上面再鋪上木板,坦克、卡車、人員就都能通過了。

那這塊板子到底是什麼做的呢?兩側各有一根貫穿全長的大尺寸槽鋼(截面高度 15 英寸,約 38 厘米)作為主梁,這兩根槽鋼的間距為 45 英寸,中間有橫向的工字鋼作為次梁和支撐,工字鋼上面還有縱向的小截面工字鋼,作為橋面鋪設木板的檁條。簡單說,這就是一個鋼架子做成的長度 3.66 米,寬度 1.14 米,厚度 38 厘米的大板子。

那這兩塊板子又是怎麼拼接成一塊更長的大板子的呢?很簡單,一個大螺絲釘把這兩塊板子連起來。當然,實際上應該叫一個 pin 或者 clevis pin,但是簡單理解,跟螺絲釘差不了多少,只不過個頭大得多。這根螺絲釘的長度為 4 英尺 6.5 英寸,也就是 1.38 米,貫穿整個板子的寬度;螺絲釘的直徑為 2 又 3/8 英寸,也就是 6 厘米。單單這一根螺絲釘的重量就達到了 65 磅,也就是 29.5 公斤。

這就是搶修完成之後的這座橋樑,仔細看的話,可以看到原來的缺口處鋪設的 M2 預製橋樑,就是照片里那兩輛卡車的位置。

實際上,作為美軍二戰以及後續戰爭的主力裝備,M2 預製橋樑組件也被製成了各種廠家的或者玩家 DIY 的各種模型。比如下面就是一個:

看出來了嗎?這個小模型就剛好是四個 M2 組件,兩塊拼接成一根更長的,然後一邊一根,底下是浮筏用來搭浮橋。在長津湖這個斷橋,不需要浮筏,底下也根本沒有水,就是上面這兩塊大板子,搭在斷橋的缺口上就行了。

這個小場景模型就展示了 M2 橋樑組件和坦克的比例,四個浮筏,上面總共八個 M2 組件,跨越大約 14 米寬的河流。

執行這次「空投橋樑」任務的美軍第 314 空運聯隊目前駐紮在阿肯色州的小石城空軍基地,長津湖戰役中的這次行動也是這個聯隊津津樂道的戰史之一。2015 年 12 月 7 日,長津湖「空投橋樑」行動之後整整 65 周年,他們還出動了現役的 C-130J 運輸機,空投了一個模擬的 M2 橋樑組件作為紀念。

PS 有人拿出了鳳凰衛視的紀錄片。歷史是雙方的敘事,我講的是一方的敘事,那個紀錄片講的是另一方的敘事。至於相信哪個,那是各位讀者自己的選擇。我放的都是真實的照片(美國國防部檔案編號:USMC A5375, A5376, A5408),至於那個紀錄片……至少我不相信只帶了二十個人在機槍火力網下去炸橋,其中還有一個是攝影師,並且還拍下了紀錄片里橋樑爆炸的鏡頭……


能想像出來的就是貝雷架鋼便橋了。。。


這是志願軍第一次炸橋和美軍第一次修橋

這是志願軍第二次炸橋

這是美軍第二次修橋

這是志願軍參與炸橋的倖存老兵回憶

這是志願軍第三次炸橋

這是美軍第三次修橋
-------------------------------------------------------------------------------------------------------------------------------------------
以上截屏出自鳳凰衛視紀錄片——血戰長津湖
對此我有幾個疑問 @豬小寶
1

這張圖片是第幾次炸橋時,拍下的?因為第三次炸橋志願軍實說把橋基也炸掉了
2.就是關於美軍空投的橋樑是前線劃撥的,出處是哪裡?


關於這座橋及其相關戰事,維基百科在條目Battle of Chosin Reservoir(長津湖之戰,Battle of Chosin Reservoir)Breakout(突圍)里有一段簡單的描述,以前翻譯過,摘錄如下:


「...下碣隅里的第26軍失敗後,志願軍高層命令第26軍和第27軍追擊逃跑的聯合國軍,第20軍堵截逃跑路線。但由於第20軍大部已經在柳潭裡和下碣隅里被摧毀,在古土裡與興南之間的部隊只有第58和第60師殘部。絕望中,宋時輪命令這些部隊在黃草嶺山口築壕據守,同時炸掉至關重要的車轍橋,希望這些地形因素和障礙能讓第26軍和第27軍趕上撤退的聯合國軍。佔據1081高地的志願軍第180團連續炸毀了原來的水泥橋和兩個臨時替代橋,確信其無法修復。作為回應, 第1陸戰團第1營從南面攻擊1081高地,並於12月9日在守軍戰鬥到最後一人後成功佔領了該高地。與此同時,第7陸戰團和第31團級戰鬥隊從北面進攻車轍橋,只遭遇到已經凍僵在散兵坑中的防禦者。

由於通向興南的道路在黃草嶺山口被截斷,美國 第314軍事運輸機聯隊的8架C-119運輸機被用來傘降便攜橋組件。便攜橋包括8個獨立的18尺(5.5米) 長,2,900磅(1,300千克)重的組件,每個組件使用一個48尺(15米)降落傘,每次空投一個組件。海軍陸戰隊的工兵們和美國陸軍第58工兵舟橋連在12月9日將其中的4套組件及附帶的木質附件組裝成一座臨時橋,使聯合國軍得以通過。難以想像的是,志願軍第58師和第60師仍然發動伏擊和突襲試圖阻滯聯合國軍的推進,但經過幾周的連續作戰,這兩個中國師加起來也只剩下200名士兵了。最後一支聯合國軍部隊於12月11日離開了黃草嶺山口。」


志願軍也是拼了命,炸了整整三回。可惜對手是米帝,又空投了三回給修好了。以當時美軍和志願軍的情況,至少再留下兩三千條人命。


車轍橋,鋼結構的上面鋪木板,可以拼接,每個組件是7.7米長,1.1噸重?
當年也就是欺負土鱉沒手段。


補充一下背景哈 許多人不了解
初期 李德勝(毛)主席叫嚷著直接吃個乾淨(他在國內打慣了 )後來死傷慘重 一線部隊被調回去「無限期」休整 ,李德勝(毛)主席改口說「儘可能消滅有生力量」;美軍精英部隊真不是好惹的,二期部隊拉上去,十幾萬人硬是吃不掉一個師,不僅如此還被打殘建制,美方也打的艱苦卓絕,很多帶頭衝鋒的軍官中彈了,跪在地上喊「射擊」......戰後 陸戰一師是美總統頒布紫心勳章最多的一次戰役,長津湖戰役是美海軍陸戰隊代表美軍堅韌不拔的精神。並非國內史料盲目誇戰果。相反,很丟人的.


這段子讓某262講了一遍徹底成真了啊


美軍工業綜合國力強大,裝備發達,是事實。
志願軍在朝鮮戰場的指揮調動與殲敵方式,是至今為止,世界陸軍步兵集團戰鬥表現的巔峰。


外公曾經作為志願軍九兵團20軍58師172團3營的一名重機槍連連長參加了這場戰鬥,我和弟弟從小就是外公的粉絲,聽了很多他的故事,孟良崮,解放上海,當然也包括長津湖。08年,弟弟到美國留學,在一次到同學家做客時遇到了一位美陸戰一師的老兵,是他同學的爺爺,聊起了長津湖和外公,結果受到了那位老兵和他家人的熱情款待,10年的時候,弟弟的美國同學還特意代表爺爺來中國看望了外公,表示敬意,可以這麼說,別人要比我們自己更尊重我們的志願軍前輩們!噴子們,真為你們感到不齒!希望永遠不要再有戰爭,能包容你們這些不肖子孫,如果有戰爭,千萬別當漢奸!


就是欺負當年土公火力太弱啊, 炸橋都要靠人堆, 擱到今天, jdm 防區外搞定了


推薦閱讀:

廊橋將橋與建築結合的特殊構造是如何形成的?

TAG:歷史 | 戰爭 | 橋樑 | 朝鮮戰爭(1950-1953) | 工程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