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聽書」不流行?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把時間花在了交通上,從我個人的感受和觀察來看,電子書已經深入人心,基本上公交車上很多人都會掏出手機看書。

可是就我個人而言,「看書」的體驗並不好,車上搖擺不定,非常容易頭暈。而且上班一整天接觸電腦下班眼睛還不能休息。

然後將目光轉向了「聽書」。但是下載了幾個軟體都不理想,主要原因是資料太少了,選擇的餘地不大。反倒是英文版的audiobook能搜出更多的東西。

加個問題,如何能讓聽東西流行起來?

看文字比聽的壓倒性理由是?絕對性優勢是什麼!


看用什麼角度去看待「聽書」這回事了,假如說希望是取代「讀書」,完全改聽的,那肯定是問題一堆。
然而,當我們將「聽書」作為讀書之餘的有效補充,另一種全新的吸收信息的方式,就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方面去理解它。

我聽「有聲讀物」大概有兩年的時間了,最早是因為想看《易中天品三國》,當時很流行。但是下載了看又覺得不方便,手機屏幕太小了,於是靈機一動搜了下MP3的音頻版,正好有,就下載放到手機上在每天睡前閉上眼睛聽一集。就這樣聽完了整50集,在這過程中我發現了有聲讀物的三個優點:

  1. 只有音頻文件,所以單集的文件體積很小,所以可以很方便的放一整套材料到本來就容量有限的手機、MP3裡面;
  2. 聽有聲讀物的時候,我們可以將眼睛閉起來。因為完全不需要除了耳朵之外的感覺器官,那麼當整個世界只剩下耳邊的聲音之後,我們很容易集中注意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不像看電腦、看電視等容易分心。那至於有人說容易睡著,那有可能是講得不好、內容不吸引,又或者是自己精力不足、沒有足夠投入,這就不在討論範圍之內了。
  3. 當遇上一個有感染力的聲音、有吸引力的內容,就比如聽著易中天老師在那裡娓娓道來三國時期洞察人心的智者、勇冠三軍的猛將、以及能屈能伸的霸主豪傑們的時候,真的會心馳神往,整個心神完全隨著他的聲音去三國走了一遭。

注意到我上面用的詞是「有聲讀物」,因為信息其實是無形的,而書本又或者是聲音,這些都只是信息的載體而已。至於我們汲取信息的手段,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汲取而來的信息最終能否成為自己的。
我注意到很多人糾結的是材料的質量問題。那其實將範圍放開,有聲讀物的選擇餘地是非常大的。

因為我有了聽《易中天品三國》的經歷,就開始關注其他的可以用來聽的材料。一開始想到的也是書,只是找了一圈,大多數有聲書籍都是網路小說,並且聽有些難聽的聲音(口音),真有些影響心情。
但是將範圍放開,我發現除了書籍,其實我還可以去找優秀的古往今來的演講、電視中好的節目的音頻(百家講壇)、一些培訓的課程、優秀的Podcast(播客)等等。這樣一來,範圍就寬了很多,最重要的是聽有聲讀物只是一個碎片時間的補充,也不需要太多的材料。這是我收集的一些資料:

這裡面我重點推薦講史更講理的《易中天品三國》、粱東吳伯凡的《冬吳相對論》、《清華演講系列》、輕鬆但有料的高曉松的《曉說》。
聽多了之後也琢磨出些門道來:

  1. 有人說有聲書籍太慢,看書可以一日幾十萬字,快速解決問題。但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有些書籍確實可以一目十行,但有些有需要細細品讀。但不可否認細讀有時是很累的,很容易不自覺的跳過一些我們認為不重要的信息。那聽書的時候你就沒法這麼做,再不想聽這段你也得老老實實跟著讀書人的節奏往下,不過就是因為這樣,我們就不會錯過細節。像有些書我明明看過的,再聽一遍,也能聽到不少我沒印象但拍案叫絕的橋段。
  2. 碎片時間的利用。我甚至覺得這就應該是有聲讀物的定位。為什麼呢?首先有聲讀物都是分隔開來的,按照章節、每期節目等,每一段可能也就20-30分鐘左右。那在我開車、洗澡、旅途交通、打掃衛生、等人的時間統統可以利用起來。因為當有些事情我們做的很熟練了之後,也就是有了肌肉記憶,我們完全可以「一心二用」,有時候聯想到好的點子還能記下來,再繼續做之前的事,完全沒影響。
  3. 覺得沒時間的,可以將自己聽歌的時間勻一些出來啊。想想都是什麼時候用隨身設備聽歌的,我已經基本都換成有聲讀物了。
  4. 假如會英語的話,國外的資源那是極其豐富的。iTunes裡面就有不少,並且國外出版一本新書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帶上有聲讀物版本,還有些會有原作者親自朗讀一段(像我買過的唐納川普的書)。這也間接說明了在英語國家有聲讀物的流行程度。
  5. 設備。為了手機里的有聲讀物在哪都能聽,特別購置了藍牙音響,特別方便,真的。

最後回到題目上來,
一個人在讀書的時候,我們都能看見,並且搭上一句話「看什麼呢?」,但聽書的時候,完全就只有自己和耳邊的聲音。
所以我覺得有聲讀物不是「made for everyone」的。就像魯迅先生曾經講過的一句話「我只是將其他人喝咖啡的時間用來讀書寫字了」,必須有對知識的渴求、懂得時間的珍惜,才會看重有聲讀物的價值,願意去研究。可能這也是人們覺得「有聲讀物」不流行的原因吧。

註:
一些經常用來找書的網站:
有聲下吧 | 有聲小說打包下載
Apple - iTunes
感覺現在自媒體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那麼在不斷出現優質資源的情況下,我覺得「聽書」的普及範圍也會更加廣泛。許多人之所以沒有聽,可能只是因為對它不了解、找不到優質資源、甚至沒有想到過書還能這麼讀。
連我都想做一個自媒體了,傳播自己的聲音、觀點,引發更多人不經意間的思考,不是挺有意思的嗎。

----補充-----

有聲書(audioBook)其實是國外傳進來的,而在英語國家朗誦詩歌、聆聽音律之美的風俗也是由來已久(可參照電影《死亡詩社》)。所以作為產業,已經有不少專業的有聲讀物公司,和語言功底深厚的聲優在錄製。那麼英語聽力過關的朋友,其實選擇的餘地大大加寬了。不論是經典讀物(《莎士比亞系列》),又或者是流行書籍(《哈利波特系列》、名人傳記等),都有很優秀的版本。

甚至,很多明星也會來客串下,做做聲優。想想看,每日睡前伴隨男神、女神的聲音入睡是什麼感覺。

推薦:

  • 有聲書大師Scott Brick,目前以錄製600多本讀物,代表作《I,Robot》《雲圖》
  • Stephen Fry的《哈利波特系列》、《維尼熊》、王爾德的一些作品
  • 安妮海瑟薇(沒錯就是她)朗讀的《公主日記》
  •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什麼,不認識?這傢伙就是」卷福「啊親!)用天然渾厚、低沉的聲線朗讀了多本文藝作品,聽說還要重錄《福爾摩斯系列》,期待一下
  • 馬丁·佛里曼(有了卷福,怎麼能木有花生呢。。),他就朗讀過他主演的《銀河系漫遊指南》
  • Dan Stevens(什麼,又不認識?看過《唐頓莊園》嗎,這傢伙就是大表哥,對了,剛領盒飯),人長得溫文爾雅,聲音也是一樣,代表作《戰馬》
  • Alan Rickman(不說什麼了,藥劑學兼黑魔法防禦教授斯內普是也。)代表作《還鄉記》

這些資源都在亞馬遜和蘋果iTunes裡面架著呢。怎麼會沒有優秀的有聲讀物資源呢?


已經有不少好答案做了聽書和看書的縱向比較了,我來橫向比較一下吧。

我幾乎每天都會聽 BBC 廣播,時間在半小時至一個半小時之間不等。BBC 的 radio drama category 下的節目(通常在 R4 和 R4 Extra 上)可以分為兩種:廣播劇(drama)和廣播閱讀(reading)。不管是哪種,在收聽的時候,都盡量放下手中的工作,改做別的不太需要思考的事情,比如做家務、切菜、炒菜、和面、包餃子、煮粥、烙餅等等這種不需要動腦子的機械體力活。因為,稍微一分神,注意力一分散,廣播的聲音在腦中就變成了白色噪音,不再經過腦子了。

相比之下,廣播劇(drama)比廣播閱讀(reading)要容易聽得多:

  • 廣播劇(drama)
    • 由 BBC 專業廣播劇組製作,多取材於經典小說或新作小說,有配樂,有音效。
    • 多名聲優出演不同角色,台詞抑揚頓挫,在專業聲優的演繹下,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情節豐富有趣。
    • 即使你走神了一下,沒有聽到這個角色在說什麼,但你會有印象——不同的人說了不同的話,他們的語氣、音量、事情發展是緩和還是激烈等等。至少你能夠想像,或者潛意識裡知道,比如「哦,現在是這兩個人在房間里說話,那他們一定是在討論如何對付第三個人」等等……
    • 因此廣播劇更容易把人帶入場景。
  • 廣播閱讀(reading)
    • 多取材於小說或人物傳記,大多數情況下無配樂或音效。
    • 僅一位聲優出演,大多數時候在閱讀旁白,會按照人物設定模仿出相應的說話聲音。
    • 稍微一走神,就錯過情節了。事情發展到什麼地步,很難從正在播放的聲音中判斷,總覺得「我好像又 miss 了什麼」。
    • 廣播閱讀對集中注意力的要求太高了。

所以,廣播閱讀我一定會留到最最無聊的家務項目中(走神幾率較小)。每周我會按照 BBC 廣播的節目時間表自己排個期,目前能夠保證每天都有節目可聽,而選擇的標準絕對是 drama 優先於 reading!

有時候正是因為聲音太好聽,它就變成了白色噪音……誰告訴我這是什麼科學道理。

------------------------
已經寫到這了就做個廣告吧。我常常會推送我喜歡的廣播劇到新浪微博 BBC廣播劇 | 微話題 下,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關注。或者直接關注我微博。BBC 的所有廣播節目現在都可以在網上收聽,電台正式播放後七天內都有效。


個人而講,聽書對我沒有吸引力的原因有
1. 我對絕大多數聲優都不怎麼滿意, 機器發聲讀文本的就更別提了。滿意的聲音+適度的表達+喜愛的內容,這種搭配,太難找了。
2. 被動接受。我讀書時,無論紙質還是電子書,我都可以控制我的閱讀節奏,細讀還是瀏覽。比如我對某武俠小說感興趣,但對打鬥什麼無關情節發展的部分,很多時候都是一眼一頁看關鍵詞的。再比如,看一些比較需要思考的書籍,某些段落我可能要反覆閱讀很多遍,甚至閉上眼睛,思考,琢磨一會,最終得到快感。聽書的話,找那個時間點回去,反覆聽,一樣的語調節奏,會讓我失去了琢磨的興趣。
3. 扼殺想像。小說來講,我往往對小說的氛圍,男女主角的氣質表達等,有我自己的想像。但聽書裡面,是固定的,幫我定型了角色和情景氛圍什麼的,頓時興趣就大減了。
4. 速度
5. 喜歡看的很多書並沒有音頻版~,連考慮的機會都沒
6. 內容,專業類書籍不適合製作為音頻書,小說,散文尚可


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為什麼書不適合用來聽,歸根結底,是由於書這種東西本來就是提供給我們的視覺的,而不是聽覺。本來拿來看的,拿來聽,當然驢唇不對馬嘴,下面是長篇大論

1. 聽覺是一種一維的感覺,它只在時間上單向進行,而視覺則同時具有時間和空間的雙重分布。
所以,看書的時候如果你走了個神,沒關係,捯回去重看就好,看不懂,沒關係,停在這裡細細看,還可以上下聯繫著看,和前面一個地方有關係?翻回去再看看。你看,很自由,眼神一掃就行了。但聽的東西在這些方面就不大行,至少是很不方便。
所以,從這一點上說,我們的閱讀,無論是閱讀習慣,還是閱讀材料,本質上都是針對我們的視覺而產生的。即使是當視覺缺失之後,第一替補對象也是同樣有空間性的觸覺(盲文),而不是聽覺。

2.聽書的關鍵問題就是所謂的「節奏不對」,說的就是朗讀的書本內容不能適應我們認知系統工作的規律。為什麼聽書容易昏昏易睡,而看書就好的多?因為閱讀本就是一種耗費認知資源的事,很費勁!需要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將書上的信息接收進來,然後動腦思考。但我們的注意系統是很難長時間連續工作的,它需要不斷的休息一下。看書的時候,這不是一個問題,我們集中注意,把書上的內容從書上看到腦子裡,然後我們專心思考,這時候我們的視覺系統和注意系統就趁機休息,等我們思考完了,它們也休息的差不多了,然後繼續。
但如果是聽的話,就有問題,在你聽完之後,大腦要思考啊,但此時那些聲音信息它可不停啊,這時你只有兩種辦法,一是大腦玩命轉,加快信息處理的速度以便跟得上,但同時聽覺也不能閑著,還得放新的信息進來,這一來你大腦可就是相當緊張了,當然,很快它就累了;第二種辦法是大腦會選擇專一處理理解信息,就是把新的這些聲音無視掉,這裡我們姑且不說後面跟不跟的上的問題,就算是中間少聽一段也不影響前後理解吧,問題是當你的腦子開始習慣於把這種刺激處理為「無用」的刺激後,你會很快的對這種聲音產生適應,刺激適應了,那就越來越不顯眼,慢慢的變成一個背景,這之後,要想再把注意集中到上面,可就不那麼容易了,你要是的反覆把注意集中到一件你大腦認為是背景噪音的東西上,那麼,很快你也就可以準備呼呼呼了。
可能有人會問,如果聲音慢一點,這樣我們的大腦不就有充分的時間思考了么?你只要回想一下你上學時那些語速緩慢的老師上課的情景,你就知道這解決不了問題。語速慢很難控制得剛剛好,結果就是給你時間走神,所謂"意如野馬,奔走無閑",注意一旦跑起來,跑回來可就不容易了……

百來年前說評書的先生們就知道:書是寫給人看的,不能直接念給人聽,所以他們講究要得傳授,書得是道子活,也就是說,要想把書說出來給人聽,必須得做兩方面工作,一是改書,把原先利於視覺閱讀的書往利於聽上改,所以要往裡面加扣子(設置懸念,吸引注意),加韻文(格式整齊,聽起來有美感好記憶),修飾語言(改書面語為口語,利於理解),刪除枝蔓(減少無用刺激),調整鬆緊(使節奏有張有弛),改一般敘述為具體場景描繪等等,通常積數代藝人之功才能把一部書改成熟(如三國、水滸);二是技巧,怎樣通過語氣,音量的變化吸引注意,怎樣結合身段表情把不易說清的地方說清楚,更重要的是怎樣根據場上觀眾的情緒與狀態去調整自己的表演來引人入勝,這都是要數年苦功才能有所成就的,此外嗓音條件,發聲吐氣,哪一樣也短不得。
只有這樣,書才能說得讓人明白了,聽懂了,愉悅了。回過頭來看現在的那些個有聲書,又有哪一個能做到這些,所以當然不好聽,不好聽,又怎麼能流行的起來?


聽書或許只是暫時沒有流行起來。因為:


1,缺一個朗誦明星。

聽書沒有流行起來,就跟多年前看電子書沒有流行起來的道理一樣,體驗不佳。我才不願意聽一個聲音沒什麼特點的陌生人給我朗誦一本書呢。這就跟電子書剛剛出現的時候,你不願意麵對那些糟糕的字體,麻煩的翻頁設計一樣,以為這就是電子閱讀器的末日。


體驗不佳的原因是你習慣了用自己的語氣去閱讀。每個人在看書的時候心裡都會有一個小聲音(哪怕你沒有注意)在念,那是你自己的語氣,沒有人可以替代。如果一個普通的聲音為你朗誦——十分鐘還行,一個小時可就受不了了。因為別人的聲音會完全打亂你心理默認的那個節奏,你會感覺睡了十年的床墊突然被人換了一樣,不舒服。


除非這個別人的聲音非常迷人,能夠創造出你想像不出來的化學反應,能夠在讓你感到無動於衷的段落里表現出完全不一樣的感情,你會覺得不一樣。這樣一來,什麼閱讀節奏、想像空間,無所謂,只要你信任朗讀者對文本的理解,聽書就可以讓人變得舒服。


所以我覺得聽書是需要一個明星的。就像表演一樣。這個人需要夠酷,聲音夠有感染力,夠深沉性感,就在電影或話劇演員里找嘛,英國演員湯姆·希德勒斯頓(《雷神》里「洛基」的飾演者)就是一個很好的有聲書朗誦者,他有死忠的有聲書聽眾。(Audioboo: "Octopussy" read by Tom Hiddleston: Sample)

如果為你朗誦的是奧黛麗·赫本,那就太贊了。請聽:Enchanted Tales


如果做一個聽書網站,那應該是首先以朗誦者分類的。如果說「《顧城的詩》出有聲書啦,」那大家多半在想:那行,是時候找本書翻翻了。如果說「梁朝偉的有聲書《顧城的詩》出來啦,」那就不一樣了。當然,嗯,只是打個比方。

找到合適的人去念,以及怎樣讓有聲書變成一個明星產業,也是個問題。


但即便這樣,詩歌、散文、小說(按適合程度排名)比較適用於聽書,因為比較容易注入感情色彩,至於聽別人朗誦一本《長尾理論》?除非是克里斯·安德森本人親自來朗誦。


2,「我看過這本書!」比「我聽過這本書!」聽上去要牛。

這同樣可以用電子書和紙質書做類比。偏執的想法仍然讓人們覺得,出版一本紙質書比出版一本電子書要牛,儘管後者的受眾群體可能比前者要大。同樣,人們更願意認為自己看過某本書,而不是聽過某本書。所以,完全放棄看書,投入到聽書中去,還需要克服一個心理障礙。

3,聽書並不快。

聽書是節省不了什麼時間的,效率也不高。你希望一目十行的部分,他硬是要給你逐字念。除非以後的聽書軟體聽得懂用戶指令,聽到你說「這段別念了,下一段」可以直接略過。

而且聽書不允許走神,走神是看書時候消化內容的過程,萬一你聽到一個笑話,不得停下來先笑個幾秒鐘啊?人性化的聽書軟體在這個時候應該提示:你先笑吧,我待會兒再念。


雖然一直在打紙質書和電子書的比方,但我認為既然節省不了時間,那麼在效率方面聽書比起看書來反而是個倒退。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沒有流行的價值,如果做好,它會是一件比看書更「藝術」的事情。

最後說說我最近用的聽書軟體。

一個是Umano,Umano專門邀請專業配音演員來朗誦他們精心挑選的文章。我經常聽,是因為文章是精心挑選的,我平時瀏覽網頁不大能看到它們,所以有價值。而且它多半是新聞性質的文章,就跟平時聽新聞一樣,還多了一個精心挑選,不錯。

另外一個叫做「快讀」,這其實不是聽書應用,但是這款應用可以設定用各地方言來朗誦新聞標題,很爆笑,所以也有意思。

唐茶在《唐詩三百首》里的中古漢語朗誦也很好玩,但這不屬於聽書了,這又是關於讀書的另外一件有趣的做法。

總之,我覺得聽書應用只要在某一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就有流行起來的可能。

車上看書我以前也頭暈,後來練出來了,不過有一個缺點,就是經常看書坐過站。


只說個人看法。就我個人而言,我不喜歡「聽書」。理由很簡單:迄今為止,我還沒有真正聽到一個能讓我滿意的嗓音。

和單純的閱讀不同,聽書的過程不僅僅是在欣賞故事,也是在欣賞朗讀者的聲音。正如鑒賞一部電影,不僅僅是講劇情,還要談演技、攝影、美術、導演。我不是說故事不重要,但好的影評人,不會只點評編劇。再以長輩聽戲為例,其實翻來覆去就就那麼幾折劇目,時間長了詞都能背下來,為什麼他們就能反反覆復聽得津津有味?因為每一次的唱腔,都不一樣。從這個意義上說,一部「聽書」的成敗,往往更多地取決於朗讀者的水平。


我聽過的書中,聲音平板,是我遇到的問題中,最嚴重也最常見的一種。我說的「平板」,不是說聲音沒有起伏,而是沒有節奏。什麼叫沒有節奏?該快不快,該慢不慢;該收不收,該放不放。本該放開嗓子怒吼,卻壓著嗓子做冷靜狀;本該舒緩如潺潺流水,偏生從頭到尾都是高壓水龍。這叫人如何是好。

沒有節奏有很多原因,但多數可以歸類於兩類:第一類,是為「擔驚受怕」型。總是想著自己這裡讀著不對,那裡讀著不好,擔驚受怕,自然讀起來不像樣。第二類比較弔詭,我稱之為「自我欣賞」式。這類人讀書,不是為著表達,而是奔著欣賞自己磁性的嗓音去的。頭兩句聽起來也許還不錯,越到後面越容易發現,這個聲音不是隨著故事走,而是隨著發音走:好聽的詞就慢,難聽的就快;天生圓潤的嗓音,該圓潤的時候圓潤,該沙啞的時候還在圓潤。據實而言,此類聲音中確實不乏悅耳者,可跟故事的節奏基本脫鉤,聽著怎麼都不對味道。相比之下,歌唱者好歹還能受配樂節奏約束,不至於太離譜;而脫了譜的朗讀者,讀成什麼樣都可以。如果用電影的感覺作比,就如一個演員,把什麼角色都演成一個樣子,還時刻不忘增加自己的招牌動作,每每讓欣賞者齣戲。這樣的演員,縱然英俊瀟洒或天生麗質,我也只好苦笑著離場。

沒有好的朗讀者,就等於沒有好作品,談什麼欣賞呢。

另:我看到有朋友說單田芳老先生。是的,我確實喜歡單先生的聲音,但那是評書,和我說的不是一回事。評書的傳統活動場合是公開的,有台上台下的互動,帶有很重的表演成份。而我說的是一般文學作品的「說書」,往往發生在相對私密的空間,也沒有互動。兩者的要求並不相同。這也就是我在前文中總是用「朗讀者」這一用語的原因。


「聽書」這種信息接收方式與「看書」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首先,從「聽」這種信息接收模式來看,主要使用的是人的工作記憶。不知你是否有這種感覺,即「聽書」時總有種聽了後面忘記前面的感覺;普遍認為聽覺接收到的信息加工程度要遠遠少於視覺所接收到的信息,很難形成結構化的記憶。這也將「可以聽的書」的範圍局限在小說、故事等不需要進行深度理解的題材里,一本教科書什麼的……還是算了吧。
其次,注意力的問題。「聽」這個信息接受過程是線性的,一旦被打斷,很難接續上之前的內容。因此其實用聽來接收信息反而要更加集中注意力。坐地鐵時一旦遇上上下車等事件打斷,再接起來的時候極有可能你發現已經聽不懂書里的內容,當然你可以回退……但這樣的體驗實在太差了……
看書則不然,你可以很自然的找到上下文的支撐,而且形成好的讀書習慣後你可以做到一目十行,這也是我想講的最後一點就是效率的問題,讀書的效率要比聽書高很多,且信息加工的深度也會高很多。
當然,聽的模式也有其優勢,比方說更容易使信息進入潛意識,形成內隱知識;而且通過聲音營造的氛圍要比通過閱讀的信息加工更加直接,所以廣播劇、評書等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的。
以上。


太容易睡著
而且葉倩彤被抓進去了


哈哈,作為一個有聲書愛好者,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在「狗熊有話說」這個播客(作者 @i大狗熊 http://www.zhihu.com/people/bearbig)的其中一集中,大狗熊提到他在學校上課的時候,如果只是干講,那麼下面的學生也就干聽,不會做筆記什麼的;他若用板書或幻燈片,學生明顯就顯得「忙」很多。他認為這說明大多數學生不善於用聽覺學習——依靠純聽覺,則容易不知道什麼是重點,就這麼聽過去了。我覺得這其中一部分確實是「聽」這種感覺固有的問題,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是人自己的問題。大狗熊在這集播客中還提到,自己當年學英語的時候,市面上還沒有單詞 MP3 賣,他拿錄音機,自己把四六級單詞念一遍錄下來,之後在路上反覆聽的。這便是重視聽覺學習的典範。

聽書不流行,我覺得還因為本來「聽」就不流行,上下班路上就戴個耳機一直在那聽東西(哪怕是聽歌)的人還是少數,像我這樣只要在路上就戴著耳機的人估計都會被當成怪人了。我見到的大多數人,是不大喜歡長時間戴耳機聽東西的。

本版有的回答者有誤解:聽書不是為了代替讀書,聽書是讀書的一種補充。如果我們能靜下心來讀書,那麼自然不需要聽書。聽書就是在路上、做不需要大腦的體力勞動、睡前等時候進行的。在這些時候,效率什麼的都不是問題,只要聽了,就比沒聽強。

另外,有的書適合聽,有的書只適合靜下心來讀,這個大家肯定都明白。對於我來說,很多哲學、歷史類的書籍,聽一聽就夠了;小說、雜文什麼的,聽一聽也很好;專業的書籍,則肯定不能聽。給大家推薦一個社區「家常讀書」(http://www.jiachangdushu.com/)。

說一下我聽書的歷史。小時候由於一次眼睛動手術,曾經有一段時間雙眼蒙著紗布。那段時間我能做的就是聽書。我聽了《西遊記》、《三十六計的故事》、《水滸》(http://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230r.1.10.11.hjqByZid=9092964212ad_id=am_id=cm_id=pm_id=)《三國演義》等各種故事(嚴格地講也許不算書)。這個習慣一直保留到我病癒,由於反覆聽,直到今天還是能記住很多。

我媽媽是一個聽覺學習狂熱者,她奉行的就是凡是大腦閑著的時候,就聽點什麼。當時有一個英語教材叫「沛沛英語」也是這種理念,就一堆磁帶,念一些英語句子。從一早起床,就拿錄音機開始放,刷牙、洗臉、吃飯的時候都聽著。除了英語,還有唐詩三百首、四書五經等,反正我小的時候家裡一直回蕩著這些聲音。

所以你看,聽書和讀書不矛盾,聽書只是為了利用沒法坐下來讀書的時間來學習。而且聽覺記憶也有不可替代的優勢,比如語言學習,唐詩、經典的背誦,輔以大量的聽效果會好很多。

上大學之後深感讀書之重要,那時沒智能手機,大一的時候買了一個二手的 iPod touch,就一個很簡陋的二代 8GB,主要就是用來看書,食堂排隊的時候乃至吃飯的時候,那時候 iBooks 剛出,不過讀書效果真是很好,一學期看了不少。Touch 給了別人以後,買過 Kindle,但是那玩意太不皮實了。我發現自己一般都是排隊、走路、吃飯的時候看書,那麼為什麼不聽書?

我媽媽一直鼓勵我多聽書,他收集了大量的有聲書都傳給我,我自己也找了很多。包括一些講座視頻,可以轉成 MP3,包括一些有意思播客,也算聽書。這樣幾個學期下來,我覺得我把時間都利用的很好,而且和看書相比,走在路上更安全、更不用費勁,你什麼都不用做。總之,聽書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


就像樓上知友所講的,那樣:

「因為只有在手上忙而心不忙的時候,聽書才是個好選擇。不過現在大部分人的大部分時間裡,心上比手上都要忙多了。」

是呀,現在這個浮躁的時代,就算做個體驗超好的電影院裡邊看著一步高質量的好片,也不敢保證全程放空不看手機。

那麼問題來了,有人會覺得,書就是應該用來看的,聽的話,無法感受到文字的魅力。而且,他們會說聽書容易走神,看書則不會。

小懶覺得,這得看每個人的認知學習提供吧,喜歡看書而且有效率,那就看書;覺得聽書不累,學得舒服,那就聽唄。當然,也可以兩者結合起來,在有心情看書的時候看,在不方便用眼睛,如走路、擠地鐵等的時候聽。像另一位知友說的,「聽書不是為了代替讀書,聽書是讀書的一種補充。如果我們能靜下心來讀書,那麼自然不需要聽書。聽書就是在路上、做不需要大腦的體力勞動、睡前等時候進行的。在這些時候,效率什麼的都不是問題,只要聽了,就比沒聽強。」

要知道,古代有的達官貴人專門雇一個人給他們讀書來聽,這樣可以讓他們在吃飯、如廁的時間裡不浪費掉學習的分分秒秒。

那到底流不流行,就看你喜不喜歡咯。

要知道,有聲讀書不是說一個機器朗讀出來的東西,是靠有經驗聲音好的播音來演繹。反正我是喜歡聽書的,上下班公交上看書會頭暈,所以只能通過聽來比別人多學習一丟丟。

也歡迎來微博@懶人聽書微博 或@小懶專用小馬甲 與我勾搭。


談談個人看法。之前有段時間聽了一些「靜雅思聽」之類的,後來不聽了。
1、上下班路上或其他時間,很容易分心,或者就是因為聽的太專心了誤事(坐過站、忽視紅綠燈)。只能是睡覺前躺在床上聽一聽,還有點效果。
2、聲音太單調,容易疲勞。
3、聽書的進度還是不如看書的,同樣字數的書,看的話會比聽節省一半多的時間。
4、如您所說,合適的資料還是太少(小說類、散文類的倒是不少)。
5、比較重要的,看書的感覺,是電子書、「聽書」代替不了的。
6、媒介、下載渠道也是一個原因。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慢,絕大多數人的閱讀速度都遠遠快於朗讀速度,用一種完全不適應的速度去接受信息是很難受的。快了未必就嚼不爛,慢了也可能招致瞌睡。舉個例子,大學裡上課,如果老師幾乎都是照著書本念,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一定會低頭自己看書,因為那樣快速、簡單、方便、豐儉由君。
另一個原因則在於聲音與文字本身的不契合性,很多時候文字帶來的美感在於讀者心底產生的共鳴,換言之,如果讀者自己不努力腦補,那麼春江花月夜就是五個字罷了,美在哪裡呢?而「聽書」所帶來的,有可能就是文本內容藉由這個聲音傳遞出來的,完全不符合讀者自己的想像,這可能和朗讀者的音色好壞、技巧高低毫無關係,僅僅就是「我特么就是不喜歡,不帶感!」的主觀審美判斷,當然這種判斷已足以讓你放棄聽書了。
此外,聽書該如何聽呢?如果不看文本光聽書,那麼對於讀者的聽力和速記能力是一大考驗(當然對於盲人朋友,這是一大福音),邊看文本邊聽書,眼和耳的速度差足以讓你無法接受。
至於有朋友談到了過去曾流行的評書問題,我認為不太適宜一塊兒討論。因為評書的宗旨就是儘可能生動活潑地講故事,語言儘可能的通俗化、口語化,而無論是話本還是評書整理出來的文本,文學性哪怕同據此改寫的演義小說相比,都相去甚遠。聽唐家三少可能還是這個味兒,堂吉訶德肯定是沒法聽的。
當然詩歌不在這個討論的範疇,詩歌就應該被讀出來,被大聲地朗誦!


聽書要解決的問題很多吧!

首先,一般大家最容易產生空閑的碎片時間,是在排隊以及公共交通。這些場合都非常嘈雜。外放聲音根本聽不見。
其次,在很安靜的場合,為了不影響他人,你也不可能外放聲音。

既然不能外放聲音,那麼不戴耳機的情況下聽書不現實。

如果聽書必須戴耳機,而很多人並不喜歡戴耳機(你會發現在車上玩手機的人大多數都沒有戴耳機),這就已經淘汰了大部分人。當然不喜歡戴耳機的原因可以有很多,比如說耳朵不舒服,比如說耳機拿出來的時候永遠纏著線,比如說多帶個耳機沒處放等等等等。

即使解決了戴耳機問題,戴什麼耳機也是個問題。因為手機是隨時需要接打電話的,用普通耳機的話,每次來電你都必須取下耳機才能正常通話。這會是一件非常蛋疼的事,因而你必須使用可以打電話的線控耳機。

這裡面問題來了:常常聽耳機的人都非常在意耳機的素質,而高素質的耳機基本上都是很「純粹」的耳機,往往沒有通話跟線控等功能,兩者無法得兼,素質靠譜的線控通話耳機其實非常少。這會導致,用戶要麼選擇高素質的耳機但接受通話的不便,要麼選擇素質普通的線控耳機。

這都給聽書造成了障礙。

對我個人來說,要解決這些問題至少得有幾點,一個是解決耳機線纏繞的問題,二個是得有聲音素質靠譜的線控耳機。


1、使用場景受限。人多的地方就沒法用了。除非戴耳機。而閱讀的場景是最廣的。

2、接受信息的效率不高。因為聽是被動接受,語速這些都無法調節。而且從感官體驗來看,聲音和視頻一樣,偏情緒,文字則相對理性,故信息濃度還是文字高得多。

我自己就是做閱讀應用的,也有朋友跟我講覺得聽書效率高,開車時可以聽。但實際上那類書是需要專門再次加工的,比如說,冬吳相對論。

我們做了兩本有聲書,大家可以去拇指閱讀感受下。


對於一個「聽書」的狂熱愛好者來說,我是更青睞聽書的。對我來說,讀書更費腦力。而聽書,有助於解放部分腦細胞,讓更多的精力花在理解欣賞上來。
不過,要想聽的舒服,聽的過癮,朗讀者的功力很重要。朗讀的速度、感情、節奏、聲調,以及配樂,等等都非常重要。要是讀的不好,我是不聽的。一般來說,那些專業主持人、配音演員通常朗誦的不錯。
我「聽」的詩歌散文相對多,小說比較少。


聽書的聲音質量實在不敢恭維,不談電子合成音,哪怕是人聲朗讀的都完全聽不下去,因為一般人對一本書會有一個希望,但是人聲朗讀的聲音很可能和自己希望的聲音相差十萬八千里,說白了就是不喜歡那個聲音。有些聲音聽著還傻乎乎的…而且現在很多人都聽播客了…


有聲書的關鍵問題是沒有商業模式。

我是聽書愛好者。堵在路上聽聽書往往比音樂更讓人愉悅。如果孩子在車上,我也會讓他聽一些童話故事,「綠野仙蹤」、「尼爾斯騎鵝旅行記」他都聽得津津有味。作為聽眾,我最大的苦惱是好的內容太少。現在能找到的有聲書多半是網路小說,而適合孩子的內容則更少,除了上個年代廣播里錄製的一些經典故事,優質新鮮的內容幾乎找不到。

作為一個商業來說,有聲書的問題和音樂產業的問題差不多,內容製作成本高,用戶無付費習慣,盜版容易。而有聲書的用戶群和使用頻率比音樂又分別少了一個數量級,所以通過有聲書去積攢用戶掙廣告費也更加困難。這就幾乎給有聲書判了死刑。沒有足夠激勵,內容生產商不願製作好的內容;沒有好的內容,用戶使用的也更少,惡性循環。

對於有聲書這種使用頻次低、受眾窄的產品來說,為內容付費幾乎是唯一可行的商業模式。在目前的中國,這種商業模式很難建立。


不喜歡聽書。短暫聽過幾次。

自己看書時候,會腦補出聲音情感場景甚至動人某些細節。所以有時候覺得閱讀才是一種享受,就因為文字給我想像。

而聽書,且不說我很難接受對方的聲音,而且給我感覺就像是強迫我一樣。場景情感什麼的,來不及想像,就被下一句話的聲音打斷了。

而且就我個人感覺來講,看書時候喜歡安靜,而不喜歡別人念給我聽。

(僅個人感受,不代表其他人)


用懶人聽書這個軟體一年多,多聽書這個話題也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1、某些專門的聽書軟體收錄的是真人朗讀的書籍,除了評書、相聲,還有小說、電視上的百家講壇、財經節目,更新的速度比較慢,收錄的內容沒有紙質書籍多,只有很少的小說會有朗讀版本
2、根據前面大家的回復,聽書是被動的接受,沒有思考的時間,這點我同意,比如前陣子聽三國演義評書,會出現很多人名地點,詩句,聽的時候會想是哪幾個字,但是還沒仔細想後面的內容又在說接下來的情節,來不及想。
3、個人覺得聽書比較適合聽曾經看過的書,這樣的話對整個情節的走向比較清晰,聽的過程就是在補缺漏,看的過程注意情節高潮迭起,對風景人物心理會有所忽略。比如最近在聽蔣勛談紅樓夢,一集70分鐘,兩集涵蓋小說的一回,可以說小說中每句話都會慢慢的品味,雖說自己也翻過無數遍書,對情節爛熟於心,在聽的過程中還是會感嘆,自己漏了很多看似無關緊要的枝末。
4、聽書可以融入到自己的生活當中,除了上班時間,坐車、做飯甚至洗澡(在手機外面套個保鮮袋)都可以聽,也就不再焦慮沒時間與文學的接觸。


這麼多樓都沒人推薦靜雅思聽嗎?主播專業,聲音悅耳,內容精彩,無數歷史、財經、人文、文學……好書下載,傾向偏右


推薦閱讀:

作為身障人士,是種怎樣的體驗?
人為什麼活著呢?
有哪些養魚的樂趣和回憶?
同樣 25 歲,為什麼有的人事業小成、家庭幸福,有的人卻還在一無所有的起點上?
那些奇怪的恐懼症是怎麼形成的?

TAG:閱讀 | 生活 | 電子書 | 書籍 | 有聲讀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