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就是我》票房失利有哪些原因?

在7月硝煙瀰漫、相愛相殺的「郭韓大戰」中,很少有人注意到另外一部也是打著「粉絲電影」旗號、紀錄2013快男選拔的電影《我就是我》。因為它「死得很慘」,上映三天後,僅僅交出平均排片比例4%、票房累計不到600萬的尷尬成績。天娛傳媒營銷負責人趙暉甚至無奈地告訴時光網記者,因為很多城市根本沒有排片,連電影上映前「眾籌」的500萬元也面臨退票的「窘境」,導致電影總票房難過千萬。

via 《我就是我》4%排片「悲劇」 沒想到會遭遇「郭韓大戰」?


8.7正文,8.8 更新-回復菲里凌陸的長評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7 正文:
先說結論:我給不出什麼結論。反正不管怎麼樣,我都是要做紀錄片的。

樓上的各種回答從相對客觀的角度來揣度了票房的失利或者算不上失利的幾個原因,
而我只想扯幾個描述。

起初沒有什麼興趣;後來看了范立欣的各種朋友圈,覺得有點道理;不過近來各種媒體的挽尊之勢,又讓我有點噁心。
忽然我就覺得,這種心路變化對照著的或許也就是紀錄片的狀態:
它一直是矛盾的產物。
零宣傳,沒有繼續做下去的助力;過多的宣傳,又平平增添了許多雜質,這種雜質或許不是范立欣,甚至不是投資宣傳方所刻意增添的,但這無疑是一種產物。

這種雜質是什麼? 我猜想,是多年來被媒體養成的、觀眾對中國式「過譽」的忌憚和審慎;對主流的刻意迴避和預設厭惡。

我在三年前去Harvard的路上就聽過范立欣了,美國人的船上播了他的《歸途列車》和《沿江而上》,他們很喜歡這兩部作品,尤其是前者。他們都是各種美國大學的老教授、名譽院長之流,常跑來問我,「Max, is that real? What is your opinion on that? What has China done about it? 」
後來,我在加拿大借住的沙發主人又正好是他的學妹,所以聽到過不少關於他的故事,也揣度了他的作品觀,這裡不予以展開。簡單而言,我覺得他應該是個不錯的紀錄片Maker,如果相識,或許我們也很能聊得來。即使可能有著不同的紀錄片觀,以及對得獎、名譽、價值的不同判斷。

但如果真把我自己設想成一個國內的觀眾而言,照理說「艾美獎」「最好」「頂尖水平」「李安第二」,都意味著作品價值的一定保證,可是看到中國媒體、湖南衛視如此無所不用其極的方式來推崇他,反而容易把人推向反面。

因為一,身為普通觀眾的我可能平時少有看紀錄片電影的機會(記住是紀錄片,而不是電視台常播的專題片),那我很可能沒看過歸途,沿江,或所有之前得過大獎的紀錄片,我不在這個族群中,你卻要我直接接受一個最牛的人,和一個我認為最土的題材,通過一個最會吹牛的平台。這三種東西真的會混淆,以至於不知孰輕孰重,相互吞噬。

其二,諸如「做快樂男生是自降格調,是姜文拍小時代」的質疑,在我看來除了是偏見,也的確是大眾的正常反應。
因為快樂男生可能有種多年來天生品相不良的基因,這個也不贅述了,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爭論,甚至地域貼,就更不好了。
說到底,對於范立欣來說,恐怕這也就是一個活,一個還算值得做的活,你真要給這東西挖深度,上牌坊,也沒什麼問題,因為這確實反應了一部分/一大部分中國年輕人的世界狀態。不管它是二三線城市,還是主流大都市,互相看不起也好,又互相推動著前進,就是這個碎片時代的大寫理性。
只是,有沒有可能,媒體人們啊,宣傳公司啊,稍微謙虛一點不會死。
你湖南衛視,你天娛,把所有的話都說死了,說到天上了,對於某些人來說,變成敬仰,對於某些人來說,容易變成小孩子說的「媽媽,我又得了雙百,我是不是個天才。」
你覺得你們最想要的又是哪樣的受眾呢?


說到《我就是我》算不算票房失利的事情,要先定個討論的維度,是看收穫和成本呢,還是看橫截面上的比較。
如果真說是紀錄片,其實真不算差,
套用個別人的數據,我不知道確切與否,但可能八九不離十:
2011年;《天賜》 3萬 《歸途列車》 2.5萬 《在一起》 1.5萬 《海洋》 2700萬
2012年:《索馬利亞真相》127萬,《仰望星空》3萬
2013年:《超越那一天》3萬《五月天諾亞方舟》票房2106萬元《千錘百鍊》7萬元。《千錘百鍊》,2013台灣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拿獎拿到手軟,7萬。
《我就是我》,票房目前600萬。

紀錄片《千錘百鍊》來上海展映的時候,我去了,拉了我最好的哥們,衡山電影院,倆個大老爺們,事實上,票價要遠高於一般的電影的網路訂票或者團購
這幾乎都是出於某種支持紀錄片的心態,或者像他那樣熱愛拳擊的少年。

所以《我就是我》一定也有無數這樣的粉絲,報章雜誌上也常有見諸。或許對於投資人來說,只是覺得這樣的粉絲沒有到達他們心裡的預計人數吧。
厭煩小時代的人恐怕比粉絲更多,覺得進電影院看小時代掉B格,估計和快男這件事也沒什麼兩樣。
只是人家的轉化率更高一些,話題和宣傳更強勁,加之明星粉絲數量的幾何級數不同,你對自己的片子有信心,所以延後一年,不在2013年比賽之後就推波助瀾,不小心撞上韓寒,也是個英勇之舉。

明白接受自己的定位和價值,等待著紀錄片觀眾的培養,當年有多少人看話劇,如今有多少大學生周周看話劇,這都是時間的事,是教育,是培養,是對歷史文化堅冰的千錘百鍊後,才會有的文化現象。
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遇見無數唯利是圖的人,無數追求票房的院線,也就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爸爸去哪兒的電影多爛,大家知道,可是它的電視節目本身的評價不差,又是破冰之舉,又是對上了家庭這種籌碼,電影票房的高也理所當然。
這正是快樂男聲所未必具有的。

我就是我,真的死的很慘嗎?我不知道。
我卻覺得大可不必如此挽尊,玻璃心,也不用總拿著「多倫多電影節入圍紀錄片」的名號來嘲弄中國觀眾的無知。因為他們是你的學生。
我以前在的一家公司,找我做當代藝術的紀錄片,老闆拍著胸脯說她要改變中國人的愚蠢,要進院線(她是真有錢和人脈),要到國外拿獎,(卻不敢提任何當年的中國,以及這些藝術家曾經的處境和中國的關係。)
我都只是笑笑,真的,不用那麼自以為是。

你以為中國人沒拿過獎?
王兵的《鐵西區》、李一凡《淹沒》各獲得了6個電影節的紀錄片大獎。
賈樟柯藝術家三部曲(《東》《無用》都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紀錄片獎,《三峽好人》威尼斯最佳影片,好萊塢最佳外語片,《公共場所》法國馬賽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最佳影片,《海上傳奇》蒙特利爾紀錄片電影節大獎,迪拜國際電影節紀錄片單元金獎。
陳為軍《好死不如賴活著》 英國國家最佳紀錄片獎,趙亮《罪與罰》南特三大洲電影節大獎,中國紀錄片之父吳文光山形電影節小川紳介獎等等。

這些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紀錄片的現狀呢? 難道有了電視平台,大製作公司的推波助瀾,一切都能瞬間改變?觀眾的觀影習慣,對紀錄片和專題片的區分能力,對電影和紀錄片的形式解構,就都一步到位了嗎?
在任何一個國家,紀錄片與故事片相比,始終處於邊緣狀態,許多美國朋友和教授要做紀錄片也只有3種途徑:1,大學研究,比如斯坦福、哈佛都有相關的視覺人類學等各種項目;2,Discovery,國家地理,NBC等公司、電視台發起的項目,或者偶爾一些NGO、基金會會投錢,但可批項目少、錢也少;3,有富人朋友。

世界上許多電影大師都是從紀錄片轉向故事片的,反過來的幾乎沒有。
比如基耶斯洛夫斯基(「紀錄片先天有一道難以逾越的限制。在真實生活中,人們不會讓你拍到他們的眼淚,他們想哭的時候會把門關上。」於是在拍了十餘年紀錄片後,他逐漸轉向了發揮空間更大的故事片領域。)
特呂弗,雷諾阿,阿倫雷乃等都是如此(阿倫雷乃入行時拍了8部紀錄片,包括最著名的《夜與霧》,拍了《廣島之戀》後就再也不拍紀錄片了)
包括賈樟柯(紀錄片三部曲獲獎後,拍了同樣題材的故事片《三峽好人》,當然之後還是拍了《海上傳奇》這樣的紀錄電影,票房不行就繼續投奔故事片了)

我想核心原因也可以通過文化學的角度來闡釋:
人類的直接歷史主要是通過故事(類似於故事片),而不是文獻(相當於紀錄片)傳承的。
不過這並不能說明文獻是沒用的,一個沒有紀錄片傳統的國家是沒有根基而脆弱的,所以除了西歐之外,日本、美國的紀錄片領域都有許多大師,比如小津安二郎、小川紳介,美國的懷斯曼。也有培養紀錄片傳人的傳統,比如小川紳介紀錄片獎,以及各種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綜觀近年來世界最重要的電影節上斬獲大獎的紀錄片,《生於妓院》,《灰熊人》,《帝企鵝日記》,《超碼的我》包括最近的《海豚灣》,除了題材之外,更重要的是都用故事的手法帶領觀眾進行了一次難忘的旅程。

所以說到底,真的立志於做紀錄片,我們需要范立欣一樣的會講故事的不含糊的makers,要有願意出錢願意宣傳的資本家們,但更重要的或許還是一個民族的文化變革與審美的「進化」吧。
而這需要時間,需要人們關注的不是「票房」這種字。


---------


8.8
8.8更新回答:

首先是菲里凌陸的長評論:

「不贊同+感謝
感謝的是你對紀錄片現狀的剖析,接下來是為什麼不贊同
作為一個BBC、NGC和History Channel的觀眾,我認為紀錄片通常是通過記錄來傳達一種信息或者達成某種目標,又或者以較易被理解的方式向廣大人群普及某種知識的手段,不光是我主要收看的電視紀錄片,也包括你列舉的電影紀錄片。我認為這個世界上不存在「為了記錄的紀錄片」
因此在我看來《我就是我》這部片子最大的問題就是:影片的目的是什麼?一部目的不明確,定位模糊的電影無論如何都是失敗的,一部失敗的影片請不要給它太高的帽子
另外不贊同的是「真的立志於做紀錄片,我們需要范立欣一樣的會講故事的不含糊的makers,要有願意出錢願意宣傳的資本家們,但更重要的或許還是一個民族的文化變革與審美的「進化」吧。」 真的有志於做紀錄片的人,請先弄清楚國內接受紀錄片這種形式的人的主要興趣,然後再以這些人為基本盤,考慮如何擴大這個人群並利用他們的輻射效應影響更多的人群吧。一個不去關注受眾的maker再有做事的意願,再有資本家支持,也只不過是個閉門造車的匠人,更不可能推動得了「民族的文化變革與審美的『進化』」。
所以在我看來,我就是我這部片子,假定它確實是一部紀錄片(我個人並不認同),至少有一點是很好的:目標人群明確,雖然我認為定位模糊,但是至少這部片子明確了自己的目標人群,通過一個人群去影響更多的人的想法是值得更多的makers學習的」


我的回答:

恩,在許多點上我非常認同你的評論。再談幾點我們可以探討~
不過當然,我從沒有上過電影學院,也沒有修過此類專業,所以見仁見智,個人意見。

1.
BBC,NGC,HISTORY,包括 Discovery,Animal Planet,Biography,等等諸多國外紀錄片老牌頻道和平台,他們大多數的片子目標的確是普及某種知識(如《藝術的力量》《曠世傑作的秘密》等等數不盡數),
但你所說的「傳達一種信息/達成某種目標」,實在是一個太寬泛的定義,什麼樣的事叫傳達一種信息? 什麼樣的事又不是?

從這個意義上說,為什麼不存在「為了記錄而記錄的紀錄片」?難道「為了記錄而記錄的紀錄片」就不能傳達一種信息嗎?
許多美國大學的人類學碩士和博士,有專門一項就叫視覺人類學,做的就是對各種人類狀態的客觀記錄,其根源或許在於60年代美國興起的「直接電影 Direct Cinema」的潮流,也就是說以不干擾、刺激被攝體為原則,進行記錄。比如大師懷斯曼,對美國社會福利機構、學校醫院監獄的紀錄成為了美國的視覺社會史。影響了大多數中國紀錄片人,包括中國紀錄片之父吳文光。
我在週遊世界的時候也做過一個研究世界各地醫學的片子作為課題,後來貌似還被一部分美國高中列入課程了。
回到上海後,我也曾經試圖做關於精神病院的紀錄片,當然由於種種 ZF 原因,未果。
我有一部特別喜歡的香港紀錄片叫《音樂人生》,導演張經緯當時開始這個題目的時候,並不知道他自己的方向,他只想追蹤記錄10多位香港的音樂神童,經歷了10多年,他才漸漸把這些神童的範疇縮小到了 主角一個人身上。並最終剪輯完成了這部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許多紀錄片開始的時候當然是有目的性的;但這不代表其他的可能性,就一定蕩然無存。
畢竟紀錄片,相比電視,相比大電影,本來就少了一點實用主義的功利性格。


2,
現在才說到《我就是我》,我倒覺得也很正常,可能我並沒有太把這部片子當成一個討論的題目;
范立新或者湖南衛視做這個片子的初衷是什麼,我更是不知道,也沒問過。
不過媒體上倒是排山倒海有許多類似的訪問,他們也給出了回答。或許是有目的的,我們不必全信,不必揣測,但也不必全盤否定。正如我正文中提到的,
「說到底,對於范立欣來說,恐怕這也就是一個活,一個還算值得做的活,你真要給這東西挖深度,上牌坊,也沒什麼問題,因為這確實反應了一部分/一大部分中國年輕人的世界狀態。不管它是二三線城市,還是主流大都市,互相看不起也好,又互相推動著前進,就是這個碎片時代的大寫理性。」


這部片子的話題,我覺得可以終結,我倒想針對你所說的另一件事提點看法,
你說,「影片的目的是什麼?一部目的不明確,定位模糊的電影無論如何都是失敗的,一部失敗的影片請不要給它太高的帽子」
不要給任何影片太高的帽子,是我的主張。
但是前半句,我恐怕並不太認同。當然也和我的虛無主義或者反智傾向有關,就像後現代文學一樣,我實在覺得沒必要給所有影片下一個「目的」的定義。
標籤化,方便人們歸類、記憶和研究,但未必是感受的終極目標。
我倒覺得這個世界上未必有「定位模糊的電影無論如何都是失敗的」的這樣的結論。


你說,「真的有志於做紀錄片的人,請先弄清楚國內接受紀錄片這種形式的人的主要興趣,然後再以這些人為基本盤,考慮如何擴大這個人群並利用他們的輻射效應影響更多的人群吧。」
從做法上來說,的確是高性價比的,事實上也是許多投資人所欣賞的做法,我在處女作《週遊世界志》中提出過類似的結論:
We are living under the same moon. How many people can we affect?
At least, we can influence some of the people, among those who are also staring at the moon. and they could affect more.


不過四年過去了,我的看法也有些改變,這又將是一個長話題,簡單來說, 有些事生來改變世界,有些事不是,因此不要掉進一個「它可以,所以你也應該」的怪圈。
人類思維的銅牆鐵壁是無法從從思想的外圍擊破的;即使他們信服某個道理,承認某種價值是高尚正確的,他們依然會採取截然相反的行為,主要還是源自客觀現實性的脅迫,其次依然是「理解」的問題。
如果我們永遠採取的方式是討好自己的受眾,培養自己的電影粉絲,看不起、嘲弄或者放棄另一部分人,這個在我看來或許不是一個大乘的做法。
就像,哲學教育在根本上是否有用?這是對哲學教育的最大詰難。
紀錄片是否一定只是高級的東西,或者陽春白雪的東西,是否只是一個不怕巷子深的酒,或者深怕大眾知道的、深怕掉份的小眾藝術品,還是可以做些什麼其他事情?

不要過高崇拜相信它,也不要太看輕我們觀眾的文化,和進化變革的能力。
因為說到底,你我或許也都是我們觀眾的一員,僅僅因為受到的教育不同,生長背景不同,不代表我們的智慧的可能性上有什麼層次不齊的高低曲折。


3,
最後什麼樣的片子才叫紀錄片,這個定義太多了,從體裁上,有文獻紀錄片,有再現紀錄劇,有科學紀錄片,更有這些年特別多的故事型,主張型。
從方法上,就我所知道的,也有mockumentary(偽紀錄片,譏錄片),quasi-documentary(准紀錄片),semi-documentary(半紀錄片),docudrama(紀錄情節劇),docufiction(紀錄故事片)。
不過《我就是我》是不是,算不算,包括爸爸去哪兒是不是,算不算,這恐怕也不是我們說了算的結論。不過這倒不用糾結,保持我們每個人不同的藝術原則,就夠了。

不過,聽到你的看法,和你隔空的對話,還是很爽的~謝謝你的長評論,么么噠!


《我就是我》是一部紀錄片而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電影,而我們內地的大多數觀眾來電影院是為了狂拽酷炫吊炸天的視覺奇觀、90分鐘無尿點的快樂體驗以及與他們的生活、記憶產生共鳴的追憶類型電影,此上三種片以《阿凡達》《泰囧》和《致青春》為代表。而這部片子的紀錄片的類型或者說手法,並不被目前的觀影大眾所接受。

1、宣發做得不到位。我是一個普通的觀眾,在我沒有一個預期或者我已經看過了本周比較人氣的片子的情況下,我無法從多數媒體上看到這部電影的宣傳和廣告,而現在票房2億-10億的影片,有哪部上映之前不是鋪天蓋地地宣傳?無論是新浪微博、豆瓣、人人網這樣的社交網站,還是網易、搜狐、新浪等網路媒體電影區頭版(都不奢望他能上首頁頭版),還是各種娛樂新聞話題、明星話題,在電影上映前後,都是整版整版地轟炸,而《我就是我》並沒有這種狂轟濫炸一樣的宣傳,甚至在它的母台芒果台的衛視宣傳都非常不到位,完全達不到芒果台之前的《爸爸去哪兒》大電影、《快樂到家》等影片幾分鐘就播一次廣告的宣傳力度。作為一個不怎麼關注電影院最近都要放什麼電影的普通觀眾,我從腦海里就沒有《我就是我》這部片子的印象。

2、過分依賴和錯誤預估「快男」的幾位新星的人氣和票房影響力是這部片子滑鐵盧的重大原因。票房就是影響力,刨除話題性不談,幾位新星之前都沒有比較有名的代表作,或者說幾乎都沒有出現在電影銀幕上(電視上另說)。而這部影片的市場定位就是面向「快男」的粉絲團體的,而整個粉絲團體的票房黏性很差,並沒有引發社交圈子裡的觀影「狂潮」。我大致搜了下新聞,這部影片的片方根本就沒有擔心過票房的問題,覺得把片子推向市場,粉絲們就會瘋狂地帶著全家和全班來看,所有人都在講過一個億要怎麼慶祝,過兩個億華晨宇要跳廣場舞等等。

3、檔期選擇問題。明知道《小時代3》和《後會無期》會引發觀影狂潮,還毅然選擇在這個檔期上映,我想片方一定對自己片子的質量有200%的自信,關鍵是酒香現在藏得太深根本都飄不出巷子了,因為大家都在巷子口的大街上沿街叫賣試吃,只有你高潔傲岸地願者上鉤。同樣是國產片,今年比較成功的例子居然是《分手大師》,這部片子的檔期很多人都不看好,卻和超級大作《變形金剛4》形成了互補相生的關係,票房也是相當不錯,證明了我們的國產片不僅不是沒人看,而恰恰看得人很多呢。《我就是我》這樣的新人電影,在暑期檔和保護月上映,是考慮到了學生放暑假這個良好時機,卻沒有考慮到其他人也是這麼想的,如果聰明一點,應該把檔期安排到3月4月和10月末11月初左右,畢竟這時候是國內外電影放映的淡季,抓住這個時機上映加上良好的宣發,5000萬-1億至少還是有保障的,不會輸成這麼慘。檔期選擇近年來的大神請參考《泰囧》。

也談談排片吧,這部片子出品公司的天娛不是萬達、博納等傳統院線的大公司,所以你懂。
另外,《我就是我》的海報宣傳過於扁平化,無論是遠觀還是近看都沒有什麼重點,上面那些描述辭彙除非你把頭貼到海報旁邊看才能看清,同時又加入了no zuo no die等低逼格辭彙,讓人第一眼就看出山寨的意味,跟恆大冰泉簡直異曲同工。最後才發現,這部片子的英文名就叫no zuo no die。。。。。。芒果台的技術人員力量都挺不錯的,就是這個品味,哎。。。。

可以說,這部質量還算合格的影片,完完全全輸在了宣傳上。


不同意 @范無為 的觀點,宣傳確實不到位,但這只是票房不理想之一,「完全輸在了宣傳上」,更是單一維度的片面解讀。
對於這部紀錄電影,縱然有這樣那樣的缺陷,但有太多值得表揚的地方。不站在產業的高度,單純作文本分析,是對電影不負責任的評論。

首先,《我就是我》的討論出現在知乎,我已經很欣慰。

畢竟,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紀錄片都不是大眾影像。紀錄電影在商業上,是沒有辦法與虛構的電影相比的。在電影工業最成熟的美國,紀錄電影票房也只佔總票房的1-2%左右。對於在浮躁的中國電影市場,能引發知乎討論,已經是很好的現象了。

第二,票房失利這個概念,是個偽命題,《我就是我》絕不算差。

讓我們來看一下這些年紀錄電影的票房吧:
2011年;《天賜》 3萬 《歸途列車》 2.5萬 《在一起》 1.5萬 《海洋》 2700萬
2012年:《索馬利亞真相》127萬,《仰望星空》3萬
2013年:《超越那一天》3萬《五月天諾亞方舟》票房2106萬元《千錘百鍊》7萬元。

《海洋》是法國的,自然類傑作,2700萬純靠口碑營銷,不可複製。
《五月天諾亞方舟》是演唱會紀錄片。而崔健的《超越那一天》同一類型,僅僅收穫了3萬元,凄慘么?
《千錘百鍊》,2013台灣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拿獎拿到手軟,片子質量沒的說,票房,7W萬。

你發現了嗎?大陸紀錄電影,上100萬已經是奇蹟了。中國紀錄電影票房紀錄,是《周恩來外交風雲》,3000多萬,這個更不具可比性,更沒有市場參考價值。


第三、《我就是我》是中國商業類紀錄電影的新標杆。

對於我這樣一個挑剔的電影觀眾,這部紀錄電影是一部很不錯的商業紀錄片。
優點:敘事流暢、視覺表現很贊,音樂情緒渲染有力,寫實和寫意結合的都很不錯。
缺點:看過當年快男的人,可能覺得內容沒有太多出新。有很多故事已經在選秀中被人所知。時間跨度過短。
但這些,並不算「新標杆「。

那怎樣才算呢?讓我們站在幾個不同的維度來看這部電影。

1、甲方:《我就是我》是一部有明確甲方投資意志的大廣告片,目的是擴大湖南衛視影響力,宣傳選秀人物。
2、眾籌:電影在20天內依靠眾籌的方式成功籌集到了500萬餘元。是國內最成功的電影眾籌案例。
3、導演:電影由中國最好的紀錄片製片人、導演之一的 @范立欣製作,他獲得過電視界的」奧斯卡「——美國艾美獎,因此,說他代表了中國紀錄片頂尖水平,並不為過。
4、出品:電影的出品方,除了天娛,還有三多堂影視傳媒(《大國崛起》、《公司的力量》);良友文化(《故宮》)等公司,這部電影把中國最好的紀錄片公司聚集了一起,共同發力,共擔風險,史無前例。
5、發行:光線發行,預測票房是1個億。除了片子本身的信任之外,《爸爸去哪兒》的7個億票房也讓眾人存在盲目樂觀的現象。
6、檔期:本身是《小時代》那天上映,但後來變成與《後會無期》PK。對於檔期,我一向是不做馬後炮分析,歷史沒有假如,也無法推倒重來。
7、宣傳:所有的電影宣傳流程都存在,微博微信等等也都有。存在的宣傳不足的現象太明顯,問題,出在經費和理念上。好的電影,宣發經費應當與製作經費相同,但這裡費用確實存在不足。深層次原因,是宣傳理念的問題。
8、評價:電影獲得了《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等大佬的力推,以及業內幾乎一致的好評。
9、票房:與預測的1億差的太遠,但能取得這個成績,我覺得已經很好了,這同電影產業的大環境、紀錄片觀影群眾稀少、選題決定受眾有限,都有著直接關係。

第四:總結:
它創造了近年來國產紀錄電影的票房紀錄,創新了影片融資模式,將行業內紀錄片公司聚集到一起共擔盈虧;由中國最好紀錄片導演之一製作,影像品質過硬,獲得業界認可。
它在宣傳上存在硬傷,檔期選擇上非常無奈,對票房存在盲目樂觀期待,最終票房與預期相距甚遠。

但它在中國紀錄電影產業不成熟,觀影人數匱乏,選題存在局限的大背景下,能做出這樣的成績,絕對不是一部失敗的作品。評價紀錄電影的維度,也不只是票房,也是口碑、美譽。(回答題主提問)。

雖然中國紀錄片人覺得自己迎來了一個又一個的春天,但在電影市場這個領域,僅僅是冬眠復甦而已。市場能給紀錄電影多久的試錯周期?畢竟,資本不是活雷鋒,為投資人賺到錢,才是電影產業的規則,紀錄電影,要走的還長。

————————


票房失利的主要因素是不是「質量不好」呢?在電影院散場等人時看到預告片就覺得替他們不好意思。又是「么么噠」又是「倍兒爽」又是「就四這個FEEL」的,把這幾個片語打出來都有一種羞恥的感覺。
有時候看電影會覺得「被預告片騙了!」,而這部,我感覺被預告片救了……
能拿到600萬的票房,他們的粉絲也已經挺拼了吧。


呵呵,小學生哪有錢去看電影。想支持也沒辦法。


《我就是我》票房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這個電影不好看。別的原因都是給自己找借口呢。


快本和天天的十位主持人曾經在電視上為這個電影打過滾動廣告,上映之前湖南台以" 新聞紀錄片"的形式播放每一位快男的故事,吸引眼球. 微博上所有快男被要求轉發該電影相關微博左右不下快十條,甚至被要求寫大段的觀後感.
在全國公映之前,號召組織各位快男分批奔赴大江南北的影院宣傳. 更為甚者,一個城市跑六場. 企圖以此方式拉動話題, 增加票房.

事實是,一個城市六個影院的觀眾們,她們都是同一批人.同一批人.同一批人.同一批人.同一批人.同一批人. 公映當天,如果她們再買票進場.那麼那將是她們觀看該片的第七遍. 或者是第十遍. 因為上海電影節的時候有的粉絲已經在上海觀看過兩遍.

導演和所有相關人員一直在竭力否認這是拍給粉絲的電影. 宣傳為拍給共同夢想的人們看的電影. 一直堅持認為即便沒有看過快男比賽的人也可以毫無障礙地看懂本片,並且可以感同身受.

我作為一個粉絲,可以非常負責任地告訴大家: 那些沒有看過快男比賽的人,對本片的理解力很難達到合格水平. 導演在本片賣腐的時候,都沒有交代過西皮雙方,我旁邊的媒體朋友一頭霧水。一般人很難理解,為什麼導演在放白舉綱的時候就要插播寧桓宇,華晨宇的時候就要點綴於湉,在歐豪的時候倒是沒有出現張陽陽(目測導演對歐陽不感冒)。更是不懂,為什麼於湉兩次站上PK台會引起那麼激烈的廣泛討論,嚴重點說,影響了整個比賽的安排。

這確確實實是一部只有粉絲看了才會懂,才會聯想,才會有所回憶的電影。對於其他人來說,僅僅是蜻蜓點水,不起波浪。

本片的主要受眾確實只有粉絲。而粉絲觀看之後為什麼沒有掀起討論引領話題呢?
一:去年開始眾籌,給粉絲造成非常不好的直觀印象,去年開始粉絲已將其稱為撈錢電影。宣傳手段逼格太低,宣傳頻繁,煩不勝煩。本片公映之前,粉絲出現一面倒的厭噁心理。
二:粉絲流失嚴重,錯失最佳上影時期。如果是去年比賽結束的三個月內上映的話,各個方面應該都會比現在好很多。今年開春,大家迎來了國產史上的奇蹟——tfboys,快男粉大量轉移陣地。
三:聽說他們去了雪山,去了沙漠。剪出來的跟合成的一樣,不如拉一塊布景板隨便拍拍好了。其他內容,百分之八十大家已經看過。記錄片真的很真實,跟比賽集錦一樣。

我都不知道這電影為什麼還有人在期待票房。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

周末街上大堵車,我去影院就花了快兩個小時,本來是打算去看《後會無期》的,但當時是電影上映的第一周票房實在太火,非但《後會無期》沒票,連《小時代》的票也早已售罄。實在沒有電影可看,突然瞥到電子屏上的一部《我就是我》,雖然從來沒有聽說過這部電影,但因為別無選擇,當時就看了這部電影。

一進放映廳我就覺得事有蹊蹺,因為滿滿一屋子的初中女生,嘰嘰喳喳興高采烈地討論著。後來電影開始了,一群我不認識的男孩出現在熒幕上,然後又出現了一眾芒果台的明星,汪涵、何炅、春哥、曾哥、娜姐……說實話,我只看過05年春哥的那屆超女,那個時候粉的是何潔和筆筆,咳咳,跑題了。
從來沒有看過快男的我,面對這部面向粉絲的紀錄片,真是坐也不是站也不是。雖然影片放映一開始就想要離開,但是想想,自己好像從來沒有看過這類偶像紀錄片,便也好奇起來,很有素質地做了一個不提前離場的觀影者,也算是對得起我當時趕去電影院的那兩個小時。

說實話,現在內地票房好的電影基本上都是粉絲電影。最近的《小時代》、《後會無期》,哪一部不是靠郭、韓的粉絲在網路上大打口水戰而帶動起來的超高額票房。就連好萊塢大製作《變形金剛》現在也越來越會在電影里討好自己的中國粉絲,最後換走中國地區的近20億票房。

《我就是我》同樣也是一部粉絲電影,主打快樂男生的粉絲戰場。但它並不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電影,而是一部記錄偶像生活的紀錄片,從快男比賽的初選到決賽,按照嚴格的時間順序,圍繞著其中幾個中心選手,企圖講述他們的成長曆程,其中穿插謝霆鋒、芒果台大牌等「高級龍套」的畫外音點評。

首先讓我們評論一下他是否是一部合格的電影。
答案顯而易見是否定的。
作為一個沒有看過比賽、不認識選手的觀影者,看著電影內凌亂的敘述順序、長相都沒有很高辨識度的主角,實在搞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
電影裡面有幾個點,明顯是想通過選手的身世來取得觀眾的眼淚和同情。
譬如來自單親家庭的冠軍花花、不願意淘汰兄弟而不願意寫淘汰表的白舉綱、還有面對好朋友淘汰時候的不捨得和集體落淚…我身邊的初中女生在看電影的時候哭掉了一整包紙巾。但我只覺得這些淚點在選秀節目大打感動牌、親情牌的今天,劑量實在是有些輕了。畢竟我們幾乎在每一個選秀節目當中,都會看到不完整的家庭、童年悲慘的選手、以及他們之間那些我們也不知道真假的「情誼」。
從電影的角度來看,此片是沒有故事性的、節奏是時快時慢把握不好的、高潮和懸疑是沒有的、主角是青澀的、紀實是沒有真實性的、亮點我是看不到的。
我看到的只是一批毛頭小夥子一會兒被罵、一會兒在舞台上「發光」,一會兒悲情,一會兒歡笑的大雜燴。好像什麼都想表現一點,但什麼主題都沒有表現出來。

接下來,讓我們回到粉絲電影的角度來評價一下這部電影。
既然是粉絲電影,那麼當然要從粉絲的角度來看。快樂男聲的粉絲的年齡大概定位在小學生、中學生,女性,二線城市以下地區,按說是很有消費能力的群體,但是這部粉絲電影卻面臨著三個攔路虎:

1. 眾多選秀節目分流:

現在已經不是05年超女黃金時期芒果台一家獨大的時代了。幾個大型電視台幾乎都有專屬的選秀節目,其形式多種多樣,新舊更迭,快男的粉絲群被其他選秀節目大幅度分流。這是我們從節目收視率就能夠看出的。
況且選秀節目都會遭遇一個普遍問題,就是基本上沒有長期粉絲,而是靠每屆新人吸引出來的新粉絲。因為快男的粉絲年齡層都在青春期,他們的喜歡來得很快很猛烈,同樣也走得很快。當短短几年之後他們長大了一點,他們的審美水平就會迅速變化,對這些當時追到痴狂的偶像也會粉轉黑。所以類似快男的綜藝需要每年不斷地吸引新鮮的粉絲受眾,才能保證其收視。
然而長江後浪推前浪,如今的零零後相比過去的九零後可要犀利得多了。芒果台的老一套是否還能吸引住觀眾群,我們wait and see。

2. 影片重複過多電視播放內容

要粉絲買單不是件難得的事,但現在粉絲也不是那麼容易買單的。偶像們為了圈粉絲,那也是八仙過海、各盡手段。
我們來看看其他高票房的粉絲電影是怎麼做的吧。
《爸爸去哪兒》的電影當時得到不少票房。它就選擇了「節目續集」的方式,來吸引觀眾。只要是覺得意猶未盡的觀眾都有機會進影院再看一次五隻萌娃和超級奶爸。而且比一集電視綜藝的時間更長、花樣更多,算是有誠意了。
反觀《我就是我》,全程都只是單獨記錄幾個男孩在比賽過程的私底下生活而已。觀眾早已知道比賽的內容和結果,所以這樣的敘事結構沒有任何的新意和吸引力。
而且紀錄片這種東西,說是記錄真實,但畢竟是偶像,本來長得就路人了,這樣毫不打扮地出鏡真的好嗎?
連《舌尖上的中國》都承認它當中的橋段是設計、美化過的,《我就是我》這樣大膽地把幾個毫不梳妝、邋裡邋遢的男孩放上大熒幕真的好嗎!
最讓我受不了的就是連女導演什麼的都素顏出場,人家也是女生好嗎?就算是導演也不能忍受自己頂著個大眼袋、膚色暗黃地出現在大熒幕上吧。雖然我知道電視圈都好辛苦,女的當男的使,男的當驢使,但這樣對貴台難得演個電影的女導演來說真的好嗎?!

在這裡吐槽一下影片中最大的槽點,就是關於「夢遺」的討論。我完全不覺得這是電影需要的情節,而且我一點一點一點一點一點都沒有興趣去想像這幾個小屁孩到底是用左手還是右手,看的是日本哪個優秀女教育家的教學記錄片。這如果是想增加爆點的話,那我覺得非常失敗。

3. 失敗的宣傳和錯誤的平台
如同贊同率第一的答案所指,我認為《我就是我》高估了節目粉絲帶來的票房推動力,而忽視了對電影本身的宣傳。
也許芒果台本身就沒有寄予厚望給這部電影吧,畢竟只是一些比賽期間隨手拍攝的片段拼湊的紀錄片罷了,能撈多少是多少,也不想費心宣傳。快男也是夕陽節目了,不如投大力氣到新興節目上來得經濟。
在我看來,《我就是我》不應該被擺上大屏幕,它適合的播放平台是網路和電視特別劇的形式。
現在粉絲的主戰場主要是網路,如果通過網路免費播映,再通過廣告植入盈利,其效果應當好過賺大屏幕的票房。

最後再說一點心裡話:
雖然當時很不情願地堅持看完了電影,但是換來這篇評論,了解了現在小姑娘們的偶像究竟長什麼樣,也算值得了。


Emily
2014.8.7
@Macau


看過電影本身的話也不會有那麼多偏激的評論出來 所以首先就是偏見


《我就是我》是什麼?張國榮的歌嗎?

截至8.10,三部同期上映的電影的票房情況如下:
數據分別是周票房、總票房劇照數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搜索了這部嚷嚷和《小時代》、《後會無期》分一杯羹的電影,最後發現夾縫中求生存但結果不是黑馬的慘淡結果。

分析原因如下:

1.宣傳不夠。在中國電影市場,靠宣傳上位,沒內容,沒效果,沒內涵的三沒電影火起來的例子比比皆是,觀眾報著「我就是想看看你能爛到什麼程度」的心態走進院線,看完捶胸頓足說上一句,「真的爛,Y爛到家了」滿意而歸。所以,你片爛沒關係,你都不讓大家知道你爛就是你的錯了。

對比《小時代》、《後會無期》鋪天蓋地的宣傳,微博攻勢、院線強勢、緋聞花邊造勢,《我就是我》沒理由火。

2.粉絲忠誠度不夠。我不太能理解這部電影為什麼不趁快男的餘熱上映,而偏偏選擇這個快男都過勁兒了的時候來上。不像韓寒和郭敬明,本身有著強大的粉絲群,不是我說書迷比歌迷忠誠度高,但是事實就是,國內比快男火的歌星太多,但是比韓寒和郭敬明火的類似作家還沒幾個。更何況他們的身份還不只作家這一個拉風的title一個。

3.傳達信息模糊。至少對於我來說,看一個電影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訴求,《小時代》《後會無期》這樣的電影在前期宣傳上都能明確的傳達齣電影的基調定位,除了青春、理想這些爛俗的噱頭,《小時代》有帥哥美女、有激情、有基情、有名牌說出去還能裝x,《後會無期》有拍成了鳥樣的帥哥美女,有大道理,有聽起來很牛掰,很深度,很戳人心的大道理,《我就是我》有什麼?別說我不知道,宣傳方,您根本沒想讓我知道啊。

4.看點少。不管影評評價《小時代》的幻覺不符合主流價值觀,還是《後會無期》是說教式的假深度,兩部影片過5億的票房都說明了一個問題,有看點。別問看點值得與否,至少可以吸引觀眾性感情願貢獻票房。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就說明問題:《小時代》上了快樂大本營,《後會無期》上了快樂大本營,《我就是我》卻沒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你不用,活該你不火。


不要說那麼複雜
1.家長決定論
《爸爸去哪兒》為什麼票房那麼好,1個是春節排片,這個紀錄片的氣氛對的上。2就是《爸爸》基本上是家長帶著孩子去,孩子求著家長去,家長也認同《爸爸》的價值觀。那去看的觀眾群體就很可觀了。《我就是我》....你覺得不了解快男快女的人會去?

2.粉絲的消費能力和群體太薄弱
郭敬明的小時代那麼賣力的宣傳,造勢,看上去國內年輕女性和他們的朋友都製造票房,但最終票房也不能超越泰囧這類電影。這就像國內很多看上去很火爆的明星開演唱會大部分都賠錢了,但是五月天啊,張學友來開就能賺錢,因為五月天,張學友的群眾基礎都是10多年積累下來的。消費能力不低。

這裡不討論電影質量問題。但可以發現,一個電影要有高票房也要看這部電影本身定位的觀眾群體有多少,比如《鋼的琴》是無法吸引大部分國內觀眾的,票房慘敗很正常。
而且郭敬明的粉絲都是年輕學生居多,消費能力有限。口碑沒法向其他群體擴張。
還有《好聲音》電影版也是這樣,本身粉絲只喜歡看你們唱歌,但是這些粉絲不一定喜歡你們演電影啊。粉絲以外的人就更不會去看了。
《泰囧》裡面的笑料和劇情雖然很一般,但是全國上至70歲的大爺下到幾歲的小孩都能看懂很多。最後群眾口碑好很正常,既然是大眾電影,票房高也很正常。

3.電影的宣傳氣質
韓寒的《後會無期》宣傳時一直在找自己的定位,一會是公路片,一會是喜劇,一會是文藝片。
最後還把自己和《小時代》拉一起比較,營造出一種看《小時代》很low看《後會》很有逼格的氣氛。這樣也不自然的吸引了一部分厭惡《小時代》的人去看《後會》

《我就是我》是湖南台快男的延伸出來的一部紀錄片,湖南台在網路上都被冠以腦殘台的名號了,《我就是我》又不願意去大力去宣傳,來提高自己的逼格,最終肯定玩完。


自我標榜為紀錄片卻以粉絲電影營銷,快男本身的影響力就沒那麼大,再遇上郭韓大戰,我只能說自作孽和天作孽合體,你不死誰死。


電影院買票口
「據說主演全是湖南衛視選秀節目的」
「湖南衛視呀~哦,要不再看一邊《後悔無期》吧~畢竟還沒到晚飯時間」


大概看到華晨宇這個巨嬰永遠合不攏的嘴我就不想看了吧。


作為一個多多少少與這部電影有點關係的人,還是忍不住想說點什麼。

1.圈錢嗎?當然「圈錢」。
《我就是我》既然成為了一個項目,而且是一個上院線的電影項目,那必然會帶有功利目的。
對導演來說,他希望有更多人看到他的片子——這世上也許有拍電影不介意是否有觀眾的導演,但你不能要求每個導演都如此。你可以很無恥地去罵導演「你就是想火」,他一定無言以對,因為他的確是想火,但他想火的同時,希望紀錄電影也能火起來。
對出品方來說,功利心更強一些,既想獲得市場回報,也想宣傳自身形象,但這一點都不丟人,不是嗎?對比這個暑期檔內最功利的項目,人家可是定個檔期就帶來了至少3億票房呢。
所以要說「圈錢」,最好能帶著市場一起說,別單拎《我就是我》。如果你真的看不慣這個「圈錢」的市場,記得支持《有一天》喔。

2.檔期失策嗎?也許是,但卻是「不得不」。
首先基於影片的受眾,寒假暑假是它最好的選擇,不僅是觀眾有保證,更重要的是發行策略——如果主要受眾都在上課,那路演時,誰給撐場子啊。但寒假時《我就是我》還沒做完——其實趕趕工也是可以的吧,但恰好《爸爸去哪兒》要上,既然如此,不如慢慢打磨一下。所以鎖定了暑期,但當時誰也不會預料到,這個暑期檔會如此的「不平凡」吧。
其次,從7.18改檔期到7.25,不是看不上《後會無期》,真不是。沉浸在「圈錢」市場中的人,哪個不知道《後會無期》的野心要強過《小時代》?但,《小時代》首日排片45.59%,《後會無期》首日排片只有37.37%,如果你提前知道了會是這種戰局,本著「圈錢」的目的,你要怎麼辦?所以說,為了多爭取一些排片空間,延後一周真是不得已。千萬不要以為推遲一周只是一句話的事兒,或者只是一個拍腦門的決定——改檔期要付出的代價,真的比大家想像中高很多。
即使諸位現在「馬後炮」一下,在已經知道了這個暑期的「不平凡」之後,你看看,如果換了你,你能把《我就是我》塞到哪裡去呢?

3.宣傳失敗嗎?也許是,但一切都不能倒推。
不能倒推便意味著,你覺得該那樣宣傳——但那樣宣傳的話,就一定是……合適的嗎?我們不說正確與錯誤,只說合適與否,對《我就是我》來說,它一直以來的宣傳策略,最起碼是合適的。
而,且,其實大家對票房並沒有「盲目樂觀」,「1億」這個梗,只是配合宣傳而已。大家對這個項目的了解,比置身事外的人,當然會更充分一些。如果真覺得這個項目是一億起,那財力的投入也就不會是現在的樣子了。
還有就是,「並非是一部針對粉絲而拍的電影」這個說法,也不是信口開河。這一點,這個問題下的討論,便足以證明:如何評價電影《我就是我》?
不過,即使對「宣傳」的評定無法倒推,也可以很肯定的告訴那些認為該著重宣傳「紀錄片」與「范立欣」的人:知乎是這個世界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很小,真的很小。

4.那600萬票房的背後,到底是因為什麼?
「偏見」二字,可以勉強概括。
市場對紀錄片的偏見,大眾對快男對偏見,這些是直接的因素,是每個人都能看出來的因素。正因為這些偏見,一來影響了大眾眼中的《我就是我》,二來,也束縛了宣發的手腳,不敢投入太大,這個險,冒不起。曾經有一次內部看片結束後,大家在討論「什麼樣的說辭能令觀眾接受這部電影」——這是個很令我沮喪的話題,因為我發現,我只能憑藉自己的背書,讓信任我的好友接受這部電影,再無其他手段。連我們本身都已絕望,哪還有臉埋怨大家片面的目光?
但「偏見」二字,又無法完全概括。
因為「偏見」是不合邏輯的情感表達,而一切事物,背後都會有符合邏輯的因果關係。說白了,《我就是我》600萬票房的結果,一定有一個原因,但這不是幾百字能概括出來的。
你可以覺得600萬是票房慘敗,你可以直接把這種慘敗,當作出品方要付出的代價。
你也可以覺得600萬對紀錄片來說已經不易,紀錄片更重要的是它本身的意義。
其實都無所謂。

它存在過,並且會存在很久,這就夠了。


這竟然是電影?


快男本來就沒有多少粉絲。


超牛是相對的。

受困於觀眾的欣賞水平,因為自己超牛,就把電影拍到脫離觀眾的趣味,沒票房也是應該的。真的在乎市場,就應該拍得觀眾能接受,而不是一邊要賺別人錢一邊要為自己立牌坊,說自己多有藝術境界與追求。紀錄片本來受眾就很少。
就像周杰倫的唱片與演唱會永遠比朴樹的同類商品好賣。但並不代表周杰倫一定比朴樹牛。

另外是觀眾的消費目的。用戶花個幾十塊錢去電影院只是為了圖個樂子,但你老是把電影拍得苦大仇深,誰犯賤想看?生活本來就充滿了無奈、困難,誰的生活都是一部現實主義的很長的電影,誰需要你把你的生活再給我感受多一遍?

更多人希望在那1個半到2個半小時里,能夠開懷地大笑一場,或者遨遊太空、拯救地球、與機器人並肩作戰,追求那種生活中無法感受的體驗。


憑什麼每部電影好不好看都要有大批的人去買單?


現在知道多少人喜歡快男了吧!


推薦閱讀:

偷票房是怎麼回事?
丹佛《蝙蝠俠》首映槍擊案會對票房產生什麼影響?

TAG:電影 | 票房 | 電影發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