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從郭敬明身上學到什麼?
其實相比韓寒而言,我也不喜歡郭敬明。但客觀來講,他依然是中國最暢銷的作家、80後第一位進入中國作協、資本家、藝人、導演、雜誌主編,從小鎮少年到城市名流。好多人也都嘲笑他身高,抄襲,名牌奴隸,炫富。但我們可以從他身上學習什麼?
小郭同志貌似一下子被反轉的厲害。看看這個回答下面的多少人讚美他就知道了
我不喜歡郭敬明,一直不喜歡,到現在還是如此。
沒錯,他有很多錢,他是成功人士,他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但是,攤開中國的成功商人裡面,成功的商人很多,周鴻禕很成功,不代表我就喜歡他,李彥宏很成功,不代表我就喜歡他,史玉柱也是成功商人,不代表我就喜歡他
我電腦裡面沒有360,沒有百度的產品,不玩征途也不買腦白金。
成功人士太多了,成功的商人太多了。
因為郭敬明現在有錢了,因為郭敬明現在成功了,於是你就背叛了自己的道德觀,從過去的鄙夷變成欣賞了?那隻能說明你的道德觀確實是可以用錢買的。
我所喜歡的人身上所珍視的品質,不會因為他今天飛黃騰達就變得耀眼,也不會因為他落魄就變的一文不值。
有些人所憤世嫉俗,動輒把成功叼在口裡的,動輒說你們一群人還有臉黑郭敬明!你們在他面前能抬得起頭來?
你可以瞧不起他不屑他 但你沒他成功
……
之類的話的,我只能說人與人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道不同不相為謀
做自己應該做的,對得起自己道德的,儘力的,就夠了,是否能像郭敬明亦或者別的人那樣獲取巨大財富,那不是你能夠決定的。
--------------------------------------------------------------
其實美國也有一個人
他比小郭更年輕
他比小郭更年輕成名,而且他的成名是世界範圍內的
他比小郭更有錢
更重要的是,他比小郭帥太多了,儘管我也不怎麼喜歡他,可以說他如果是中國人,粉絲估計要超過王思聰
我沒看過類似於可以從他身上學習到什麼之類的問題。
他就是………………
賈斯丁比伯
很奇怪,為什麼美國人和加拿大人不從他身上學習點什麼。看了很多答案我才知道,原來抄答案考了第一名 我們就得學習他強大的作弊能力啊……
告訴所有的提出「四娘比你成功,你有什麼資格鄙視他」這類觀點的人一個你們可能不能接受的事實,在我所討厭的人中,如果按照權力大小和財富多少進行一個排名,恐怕四娘連前五百都進入不了。
隨便拿一個舉例 秦檜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的宰相,還是一名在書法藝術上有著傑出成就的藝術家,按照這些人的邏輯全中國大概沒有幾個人有資格唾罵他了吧
岳不群說大奸大惡之人必有大智大勇,其實是很有道理,但是大智大勇之人未必會做大奸大惡之事,這些奸惡之輩的優點同樣會體現在那些正直之人身上,但是題主要我們在這些奸臣暴君品行卑等劣者身上找這些閃光點,明明沙灘上的黃金你都淘不完,為什麼你非要去糞坑裡淘呢?
不知道為什麼這道題又刷了出來。
然後我驚訝地看到了答案里各種各樣的說法。
上周末美麗的海倫娜兒老師的抄襲事件硝煙未散,昨天就又被那個朱什麼什麼的公眾號抄襲刷了一天屏。
在這兩次事件里,知乎網友前所未有的團結,絕大部分人都在打擊抄襲,聲援原作者。
可是在同一網站上,身為抄襲界翹楚一哥的郭敬明老師居然能得到如此大量的洗地,實在未曾想到。
試想一下 ,多年以後,那個朱什麼什麼老師的什麼什麼媒體(實在記不住名字)功成名就,威風赫赫,萬千擁躉,會不會有人記得2015年6月17號在知乎刷了一天屏的那個問題?會不會有人覺得「她很努力她很誠懇她成功了她獲得認可了何必追著她原來的那一個小小失誤不放呢~」?
她本人昨天在自己答案末尾寫的那句話簡直可以照搬過去滾動使用一萬年啊。
你造她有多努力嗎?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她是條抄襲狗。
說回郭敬明老師。
非要骨頭裡挑雞蛋的話,反革命剽竊犯郭敬明老師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就是他的堅持,隱忍,厚積薄發,卧薪嘗膽,持之以恆。
當年《夢裡花落知多少》這本書賣了二百多萬,北京市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是:
郭敬明的小說《夢裡花落知多少》剽竊庄羽的作品《圈裡圈外》,郭敬明和出版單位——春風文藝出版社共同賠償庄羽經濟損失20萬元,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1萬元;郭敬明及春風文藝出版社須在《中國青年報》上向庄羽公開道歉;北京圖書大廈停止《夢裡花落知多少》的銷售。
我不懂法,不知道這麼一個判決是不是背後有著複雜的法理糾葛和深刻含義。
我只是覺得,這個結果好像是輕了點,而且不是要下架這本書,僅僅是禁止北京圖書大廈停止它的銷售……
果然,沒多久,當時的卓越網(現在的亞馬遜)公然打出廣告,說《夢》一書僅剩多少多少本,欲購從速。
郭敬明老師腰桿筆直,拒不道歉。博客停筆,銷聲匿跡。
江湖上便只剩下與他有關的傳說。
那時我天真地以為,以後再不會在新消息里看到他了,誰成想,再聽聞之時,郭老師已儼然是一副王者姿態了。
自己開了個發行公司,自產自銷,富甲一方,聲名響亮。
漸漸的正面的聲音開始多了起來,這場輿論翻身仗到底是怎麼打的我至今沒想明白。
這道題里的但凡沒有貶損郭老師的,提出的論據無外乎努力,商業頭腦,看他如今取得的成績便知他有多麼勤奮,他一定知道上海每天早上四點的樣子,諸如此類blablablablablabla………………
「不會有人永遠年輕,但永遠有人年輕。」這句話簡直是堪稱同「農村包圍城市」一樣偉大的指導戰略。
是,郭敬明老師的財力人盡皆知不容置疑。可這並不代表就要認可他商業上的成功。
原因很簡單,郭敬明老師還在出版業這行。
一個賊,偷了兩百萬,被抓了現行,法院罰了他二十萬,剩下的錢可以繼續用。
更可笑的是,這個賊所在的原單位並沒有像我們以為的那樣嫌棄他封殺他,不準像他這種人再在這個行業里混,反倒覺得他更火更紅,更有話題性更能帶動銷量,一而再再而三推陳出新。
於是,郭敬明老師再接再厲,終於從聖傳,抄到了Fate/stay night(莫非他大學學的是日語?)
他靠抄襲、剽竊所取得的原始資本並沒有遭到撼動和否認,反而成了他日後飛黃騰達的工具。
你很難相信這是發生在視原創為靈魂的出版業。
大概也可能因為這裡是中國…………
如果,郭敬明老師被判罰後離開本行,去工地搬磚,若干年後成為一代地產大亨,或者街頭賣身成立歌舞伎町。我大概才會覺得這道題下的所有洗地都是有理的——勤奮,努力,隱忍,有商業頭腦——覺得他真是個勤奮的人渣。
可是,然而,對吧…………
從文學角度來說,銷量跟質量未必是正相關關係。
更遑論銷量跟人品了。
不管怎麼說,郭敬明老師也是被結結實實地黑了這麼多年,咬咬牙,也熬過來了,現在粉黑參半,扥再過幾年我們這代人黑不動了,大概他連自己的黑歷史都能抹去吧。
可最近看上去打擊之風總是稍縱即逝,看著好男人陳赫老師天天在微博上耍寶賣萌開火鍋店,反正我是挺心疼七年前的陳冠希老師的。首先人家會抄
所謂天下文章是一家你抄我來我抄他。有個笑話:郭敬明先抄聖傳(幻城仿CLAMP的聖傳),後抄聖杯(爵跡仿的Typemoon的Fate系列),下一步肯定是抄聖經了。就連小時代的主題曲都是仿的一青窈的。
問題:全中國有幾個知道CLAMP/Typemoon/一青窈的?
當然沒有幾個啦。
大環境下諸位談日色變,讀者少,抄了也不怕被揭發,所以風險小。而且小日本的流行文藝作品一直時髦,專治各種少女病。老郭就像個倒爺,把Made in Japan的東西走私進來,在外灘卸貨,撕掉標籤重新噴漆再做個漢化,OK,Made in Shanghai!正宗流行國貨,發往全國各地。一幫小青年看的不亦樂乎還以為這就是先進的海派文學。
唯一一次失手,是他抄了自己人的,砸了半塊招牌。
其次人家筆杆子不軟
別瞧不起郭敬明的文筆。想把一種東西寫的喧嘩,浮躁,勢利,甜膩,那也是本事。
郭敬明是倒爺,倒爺不僅是郭敬明。上起點三教九流的同人文要多少有多少,你看有混出頭的嗎。同樣是元素的堆砌,橋段的泛濫,辭藻的鋪排,如果寫的東西抓不住讀者的心,郭敬明能混下去么。有一句話我放在這:流行文學界的寫手沒幾個能把中國話寫明白的。不幸的是,郭敬明湊合著還能。
再三他專註固定用戶群
韓寒是想讓讀者的年齡跟他走。早年讀者上高中,他罵教育;後來讀者上大學了,他寫諷喻;現在讀者工作了,他也變成半個公知了。
郭敬明不一樣:十年前你看幻城感覺高端大氣有深度,十年後你再看小時代簡直理解不能。不過不要怕:你剛上初中的表妹正看的涕泗橫流。你說你怎麼看這麼爛俗的東西?你表妹馬上從你床底下一摞舊書中拽出一本夢裡花落知多少,瞪著眼睛問這書是誰的啊,上面的鉛筆批註又是誰寫的啊。
所以說,他的書就是給13~21歲愛做夢的少男少女們寫的。只不過這夢是用物質堆砌的。
但是現實不也如此么。
所以,郭敬明的書才是徹頭徹尾的現實主義,甚至是魔幻現實主義,地點從高密鄉變成了上海灘。
反過來也得佩服,一個而立之年的男人居然還能對13~21歲讀者的需求把握得如此精準。一想起這我就不解:都2013年了,怎麼流行文壇挑大樑的還是韓寒郭敬明啊,90後寫手沒一個能打的嗎?
最後人家是個商人
郭敬明唯一的黑點就是抄。等他不抄了就沒黑點了,大家瞅他不爽然而毫無辦法,只好拿他那身高開玩笑。如果我要說郭敬明其實不矮他下半身短是因為他小時候得重病落殘而成的呢?
真的作家遇到這樣的嘲諷早就開噴了,如果運作的好,甚至可以漲點好感度。
不過人家沒那麼做。
文人有所謂的骨氣,商人只有絕對的利益。噴回去一時爽,控制不好也會毀名聲。作家向來單打獨鬥,書賣不出去大不了自己喝西北風,不過郭敬明是一個百十號人的企業的老闆。公司員工不能回噴這是制度。昨天東方票務剛開除了一個散布不當言論的員工 【組圖】獨家:4名上海人巴布亞紐幾內亞慘遭斬殺 網友「卡債奴」拍手叫好已被公司辭退 ,郭敬明要是也像韓寒那樣放手回擊大開噴戒,那他還做生意不了。
所以他不是個文人,而是個成功的商人。堅韌,眼光長遠,懂得運作,本身自己也會寫作。人家成功的跟上了這個時代,包裝出了和這個時代相符的作品,通俗點講,接地氣兒。所以人家會成功,僅此而已。
你們噴郭敬明的作品這麼拜金,倒不如分析這麼拜金的作品為什麼會捧場,或者說,為什麼這個時代的小女生喜歡這麼拜金的作品。
或者說,為什麼這個時代的少男少女,喜歡拜金。
郭敬明的成功,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悲劇。要學習的,大概就是不要像他那樣被自己的慾望挾持。
郭敬明:如果我沒有錢,你還會愛我嗎?
前幾天,因為「曝性侵犯男性作家李楓」,郭敬明又被炸上了熱門。
雖然證據只有李楓在文章里的幾句爆料,根本稱不上是實錘。
但輿論還是一邊倒地,傾向了李楓。
△現在最新的情況就是,李楓表示自己會抗爭到底,他沒有誣陷郭敬明;郭敬明則方面則已經向法院提起了刑事訴訟。
網友是討厭郭敬明的。
除了說郭敬明人品太差之外,郭敬明的抄襲,是他洗不掉的黑點。
△這是郭敬明「完全捏造」下面高贊留言。
和李楓、郭敬明有關的最世作者(最世文化是郭敬明的公司,李楓曾經是它的簽約作者),也大多挺李楓
△@法吉特是和最世合作過的漫畫家
△@絕殺朱古力是最世前簽約作者,這條微博已經刪除
就連郭敬明可以「呼風喚雨」的娛樂圈裡,也沒見多少同情的聲音。
貌似只有陳學冬的小號說了句「無助」。
昨天,終於有一個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前助理,站出來支持郭敬明,說李楓是炒作。
但底下的留言,全都是罵的。
沒有人願意聽郭敬明的解釋。
在大部分人的心裡,無論發生什麼事,郭敬明似乎永遠都是「卑鄙的」「不值得相信的」。
這一種崩塌的公眾形象,和他在各大雜誌封面表現出來的「精英氣場」,實在是差得有點遠。
看著這麼魔幻的對比,我產生了一個疑問:
究竟郭敬明身上這種充滿了「黑歷史」的「成功」,算不算真正的成功?
他這幾年大行其道的「流量和金錢等於一切」的成功學,又真的有那麼厲害,那麼值得我們學習嗎?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決定好好研究一下郭敬明。
▼
郭敬明,1983年出生在四川自貢的一個普通家庭。
媽媽是銀行職員,爸爸是公務員。
家庭環境不算差,但郭敬明小時候過得不算好。
他四歲左右就得了類似敗血症的病,童年幾乎都是在醫院度過。
沒有朋友,沒辦法出去玩,郭敬明就是在這個時候愛上了閱讀。
他喜歡看各種童話故事,《安徒生童話》陪了他很長一段時間。
8歲,郭敬明就已經開始寫東西了。
第一篇公開文章,發表在《少年先鋒報》,稿費5元。
郭敬明說,他喜歡寫作,一開始就是因為在報紙上發文章這件事,讓他有一種優越感。
「同學都覺得,報紙上有你的名字,看上去酷酷的。」
他承認,自己從小就是一個敏感又要強的孩子,他不喜歡輸。
成績從來沒有掉過全級前二十名之外的,也因為成績好,班上沒有人會笑他矮。
2001年,郭敬明參加新概念作文比賽。
好勝的他,可不是隨便參賽的。
他仔細研究前兩屆新概念獲獎者的文風後,郭敬明才投出作品。(這也說明郭敬明的洞察力確實是很厲害的)
「我是很認真地想要拿第一名,用盡全力地,朝向那個最虛榮的存在。我寫了整整7篇5000字的文章。我買了7本雜誌,剪下7張報名表。」(《人物》)
而且,贏了一次還不夠,郭敬明還要參加第二次,成為唯一一個兩次得一等獎的選手
郭敬明就是這樣,他說自己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最厲害的。
他很少失手,唯一一次,應該是在高考。
郭敬明因為作文沒考好,去了第二志願的上海大學。
在郭敬明的印象里,上海大學是一所非常誇張的大學。
「95%都是上海本地人,我是班裡唯一一個外地人,去到上海的第一天,我就知道自己不屬於那裡。
沒有歸屬感。
在自貢還算是小康之家的郭敬明,到了上海,就成了班上「最窮」的學生。
班上的同學總是有最新的手機,最新的球鞋。
但郭敬明,就連專業要求的最低配置「DV+相機+電腦」,都要媽媽省下來幾個月的工資才買得起。
因為沒有錢,他被人鄙視過。
《幻城》出版之後,郭敬明要出席一個活動。
「那時我對名牌沒有什麼概念,還穿了一套挺好看的衣服。」
結果去到現場,就被工作人員說了。
「他看到我的第一眼就說,哎,你服裝帶了嗎,我們先去把衣服換掉。我說,我已經穿好了。」
「他那個臉,我記一輩子。」(《人物》雜誌)
△剛開始寫作時候的郭敬明
△《人物》雜誌採訪文字
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郭敬明經常在採訪上翻來覆去地講著他剛到上海時遇到的白眼,就好像要證明是曾經的委屈讓他變強大。
△《人物》雜誌,郭敬明說就因為穿著打扮被人鄙視,以後他就帶著復仇的快意買奢侈品,他要證明,那些東西我現在都買得起。
老實說,作為一個同樣在上海讀書的孩子,我明白郭敬明的心情。
當身邊的人都在說上海話,自己插不上嘴的時候,確實是有點鬱悶的。
不過,我這個人比較大大咧咧,不太在意這些。
但郭敬明不同,他要融入,他要證明自己。
為了不再被人看不起,他第一年就強迫自己學會了上海話。
接下來,他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瘋狂的賺錢。
看到《幻城》第一年就賣出50萬本之後,郭敬明就知道青春文學是一個商機。
他2004年上大三的時候,就決定休學,去辦「島」工作室。
接著,2006年,郭敬明成立柯艾文化傳播公司(後來併入到最世下面成為子公司),並出版《最小說》,成為80後作家裡第一個當老闆的。
不得不說,郭敬明的確是很有商業頭腦。
在那個年代,寫字的人哪有想到什麼當老闆的。
像韓寒還瀟洒地去玩賽車寫博客,完全不把稿費當一回事。
就只有郭敬明,知道要吭哧吭哧地賺錢。
在那時,郭敬明已經有非常明確的思路:
像經營明星一樣經營作家,用一條嚴格的生產線去生產「文學」。
他要求「最世」的簽約作者和自己一樣,有精緻的公眾形象。
他們最好是瘦削、羞澀、漂亮的,因為郭敬明認為:「創作者最重要的特質是敏銳、感性、超塵脫俗,讓人心疼的脆弱。」(《好運MONEY+》)
當然,這些也都是文藝小青年迷戀的特質,沒有人比郭敬明更懂粉絲心理。
市場也證明,郭敬明是對的。
落落、安東尼、笛安……這些看起來「敏感又脆弱」的青年作家,後來都很受讀者歡迎。
2013年,他的公司連年盈利超過2000萬,最世文化的作家每年圖書銷量接近2億。
郭敬明本人,更是在2007年、2008年和2011年,三次位列中國作家富豪榜榜首,成為「暢銷之王」。
△其實那時候,郭敬明已經被媒體宣傳成「勵志偶像」
接下來,他進入娛樂圈,用的也是類似的思路——
做小年輕最喜歡的電影。
他用《小時代》,開創了真正的粉絲電影。
清一色的小花鮮肉,清一色的流量擔當,這是《小時代》之後才開始的潮流
而電影市場上的流量,又讓他的身價翻了幾倍。
《小時代》四部加上《爵跡》超過20億,郭敬明排在2012-2016年華語導演內地票房排行榜第六位。
他的個人身價,在2016年的時候,據說已經超過10億
從四川自貢的普通文學少年,到現在身價10億的作家,敏感好勝的郭敬明,用15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好幾次的階層躍升。
這過程,看起來很魔幻,很勵志,就像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蓋茨比」。
但有意思的是,無論賺再多的錢,郭敬明始終得不到和地位相配的好名聲。
為什麼?為什麼大家討厭郭敬明?
仇富心理肯定是有的,但更重要的,是在他的「成功學」背後,有著許許多多讓人詬病的bug。
▼
首先,他說自己是作家,但他對文字的態度,實在算不上是認真。
從出道開始,他就有各種抄襲傳聞。
《幻城》疑似抄《聖傳》。
《爵跡》疑似抄襲《Fate》。
《1995-2005夏至未至》疑似抄襲日本漫畫《NaNa》。
上面這些都是故事設定像,類似於最近在網文界很火的「撞梗」,要定性為抄襲,還是有難度的。
但《夢裡花落知多少》抄襲庄羽的《圈裡圈外》,這可是打了官司,實錘的。
但敗訴了以後,郭敬明就是不認。
他就像當初剛到上海那樣,覺得是全世界的人都在欺負他。
在博客上,郭敬明憤怒地寫著:
「哪怕只是簡簡單單一句話,也不會迫於壓力而放棄了自己的原則,放棄了曾經創作時的辛苦。」
接著,他拒絕回答任何有關抄襲的問題。
他強調,不回答不代表自己慫了,而是他認為打擊質疑最好的方法,就是一直寫下去。
「你覺得我不會寫,那我就繼續寫,寫到1000本的時候,每本書銷量都非常好,你就不會質疑了。」
這番話,看上去特別義正言辭,特別有道理,但實際上,是偷換概念。
能寫和有沒有抄襲這根本上是兩回事,你就算以後得了諾貝爾也不能證明你以前沒有抄襲,對不對?
而且,我非常不同意的一點就是,為什麼郭敬明非要把文學的價值和書的銷量划上等號?
事實上,過去的經典也都不是暢銷書啊。
當然,這一種簡單粗暴的計算方式,是符合郭敬明的世界觀的:
在他的「成功學」里,有錢就有話語權,有錢就是成功。
△在《非常道》採訪的時候,郭敬明就說過,他做任何事的原則就是一定要賺錢
從寫書,到他開公司,管理人,郭敬明用的都是這一套。
他迷信財富和權力。
「財富和權力構成了人類社會的基本規則,就像一個金字塔,由上到下分配,幾千年不變。」(《人物》雜誌)
在工作中,他強調契約精神和商業利益,就算是對著一起創業的好朋友,他也要強調自己領導者的角色
他是個非常嚴格的老闆。
一天工作起碼超過18個小時,經常會在凌晨給同事發一大堆的信息。
郭敬明說過,自己在罵人上面特別有天賦,他可以用最惡毒的語言去攻擊一個人。
「當然,我是對事不對人,常常自己說完就忘。我也不會感到愧疚,除了對我媽媽。」(《魯豫有約》)
這樣的管理方法,可能對於經營一家公司是必要的。
但是人際關係,就不能這樣處理。
人和人之間,如果過於重視利益,關係就會變得非常脆弱。
而這,就是郭敬明「成功學」的第二個bug:
靠利益捆綁關係。
一旦利益出現問題,雙方就各種撕破臉。
在最世里,李楓不是第一個反他的。
2007年的時候,公司的元老級人物Hansey和落落都試過出
雖然這幾個人,後來因為創業失敗而重新回到郭敬明的團隊。
但他們離開的時候,也是跟郭敬明鬧得很僵的。
Hansey指責郭敬明「剋扣工資,不近人情」。
落落說,「工作中他非常完美主義,而從朋友一下變成上下屬的關係,會承受很大的壓力」。
還有這一次,幾個公開反對郭敬明的作家,其實以前看上去和郭敬明的關係也很好。
李楓說過自己最喜歡的作家是郭敬明,跟著「四爺」有肉吃
站隊李楓,說郭敬明的成功是鬧劇的「絕殺朱古力」,在專欄里寫過:
「如果我是女兒身的話,一定考慮嫁給老闆」。
只是,讓人無奈的是,這些曾經「忠心耿耿」的下屬,現在都通通翻臉了。
郭敬明迷戀的財富,看來並沒有交給他掌握人心的力量。
△郭敬明和宣傳《燃燒的男孩》時候的李楓
除了利益分配不均容易引發矛盾外,郭敬明的商業理念,也經常被手下作家質疑。
有很多人後來離開,是因為他們受不了郭敬明高壓的生產方式。
「我追求質量,他們追求速度和出版好時機。」
從最世去到磨鐵的作家蘇小懶也說,郭敬明實在太商業化了。
畢竟文學不是商品,是很難批量生產的。
一旦要追求數量,質量就很難保證。
這樣下去,就形成了郭敬明「成功學」里第三個bug:
粗製濫造的作品多了,郭敬明IP的吸引力,在嚴重下滑。
△這整齊劃一不超過5分的作品,受傷太多,也不要怪觀眾看到郭敬明的名字就打一星……
在出版行業,郭敬明早已顯示出疲態。
郭敬明這幾年的版稅明顯減少,2016年,他只有600萬元,僅排在20位,僅僅是他2011年的1/4。
最世的其他作者,也沒有寫出什麼大IP。
曾經發行量超過100w的《最小說》今年停刊了,改成《ZUI BOOK》主題書,不再以郵政渠道訂閱。
最世去年換了出版社。
有人猜測是因為銷量下滑。
但郭敬明說,沒關係,他早就不care出版傳統出版了,未來他有更大的布局。
嗯,大家都明白,他說的是影視出版。
但問題是,在娛樂圈,郭敬明也沒玩得很溜啊。
在《小時代》系列賺了近20億票房之後,《爵跡》就把錢都賠回去了。
《爵跡》製作成本超過1.5億,票房起碼要5億才回本,但最後票房只有3.8億。
票房成績不理想,郭敬明在發布會上落淚:「是不是因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麼都是錯的?」
有人說郭敬明這是炒作。
但我卻覺得他是真緊張。
因為郭敬明最近的片子,確實很不好賣。
《幻城》投資3.6億,收視率沒破1%。(心疼我們家馬天宇)
今年暑期檔《夏至未至》的收視也不是很理想,後期收視暴跌,被《楚喬傳》完爆。
郭敬明這個名字,不再是票房和收視的保證。(《爵跡》宣傳的時候,樂視還刻意把郭敬明導演的頭銜去掉,但這也阻止不了它的仆街)
郭敬明的生意,是越來越不好做了。
而郭敬明最擔心,可能還不是賺不到錢,而是他的影響力變小了以後,大眾對他的爭議聲就會被放大。
就像這次的「性侵事件」一爆出,郭敬明各種黑料就被炒了一次,還有人爆料,說李楓這事背後是經濟糾紛。
(但這事沒有實錘,我就不討論了)
以前,為了消除爭議,郭敬明會努力賺錢,用他的「成功」來堵住各種各樣的差評。
但現在,這個方法不好使了。
原因就是上面說的,這十幾年,郭敬明的「成功學」出現了太多的bug,目前已經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要賺更多錢的,就要更快速的生產;
要快速生產,疑似抄襲的作品和各種爛片會更越來越多;
粗製濫造多了,郭敬明的口碑就會變得越來越差,他要賺錢就會變得越來越難;
然後,為了扭轉口碑,郭敬明只能賺更多的錢;
於是,問題就這樣日復一日不停地積壓,直到某一天大規模的爆發…
△楊瀾問過郭敬明,如果沒錢了,你覺得你的粉絲還會愛你嗎,郭敬明就說,沒有錢我就更加努力賺錢啊。
所以,別看郭敬明好像春風得意的樣子,實際上,他是被自己困在了名為「成功學」的牢籠里,只能靠錢給他最大的安全感。
他的處境,就像我之前寫《金枝欲孽》的那些宮斗主角:
每天都被慾望控制著,為了爭奪權力和金錢,把自己的人生都搭進去。
看上去是很拼,很有野心。
但搶來搶去,失去的正正是自己
△郭敬明的炫富,爭議也很大。
為了成功,喜歡文學的郭敬明不見了。
他不會再寫出《左手倒影,右手年華》那樣自信又叛逆的文字:
「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快樂,都能在他們各自所在的城市,安靜滿足地穿行,而不是一臉張皇地站在十字路口,遺失了所有的方向。」
現在的郭敬明,已經變成了《小時代》里的主角。
穿著一身的名牌,住在精緻的豪宅里。
每天最關心的問題,是顧源問顧里的那一句:
「如果我沒有錢,你還會愛我嗎?
還會嗎?」
花痴女王|文
喜歡文章的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花吃了那女孩」(ID:huachinvwang)
雖然他很努力,很勤奮,甚至有理想,但實現理想的手段是令人不齒的。好多年前流行過一個理論,說一個作家或者歌手能吸引1000個核心粉買他的作品,他就可以衣食無憂了。如果這個數字擴大1000倍,就是100萬,當有100萬人買你的作品的時候,就已經不是衣食無憂那麼簡單,巨大的利益滾滾而來,會讓很多人走向瘋狂。你們可以查查郭敬明單本小說的銷量,百萬級,銷量確實很高,但另一方面也說明他的核心粉絲數也就100多萬人,還沒有達到上千萬這個數量級,只佔全國人口的0.2%左右,把分母變成全國青少年,這幾百萬粉絲才可能達到1%。郭就是靠著這1%賺的盆滿缽滿,有恃無恐,連法律都阻止不了,因為國內的版權環境讓郭的違法成本與獲得的收益比起來可以被忽略,就算他被全國14億人中的13億9900萬咒罵也無所謂,他只要能牢牢抓住剩下的「1%」甚至「0.1%」即可。他的思路又被後來者陳安妮的1%夢想發揚廣大,讓她同樣在大量反對聲中拿到了巨額投資。說到這裡還不能理解嗎?這些不道德的人清楚的明白自己不可能獲得絕大多數人的認可,比起被99%的民眾罵,他們更關心最終能騙多少人,能洗腦多少人給他們傻傻送錢來啊,什麼努力啊,情懷啊,夢想啊,致敬啊,還有最近火起來的走心啊,不過是他們用來包裝自己丑惡賺錢手段的工具而已。好多人噴他們抄襲?沒事,他們會偷換概念,說自己努力,勤奮,有夢想,還走心!那怕最後只有1%甚至0.1%會認同他們,靠著這幾十萬,幾百萬的受眾,就足夠讓他們獲得資本的青睞,形成一股巨大的能量,資本哪裡管他們有沒有偷換概念,哪裡會管他們是不是不道德,資本是沒有道德可言的,它只看重收益。
by《失戀巧克力職人》所以我說這個道理是告訴你們也學郭敬明或陳安妮那樣,去當一個為了理想不擇手段去賺錢的人?當然要學!去學習郭敬明牢牢抓住核心粉絲的能力。去聚集起另外1%乃至10%具有正直夢想的人!就像上圖裡主角說的那樣,可怕的是什麼都不去做,可怕的是越來越多的投機者已經學會了郭敬明的手法而正直的人卻依舊無動於衷。如果郭敬明陳安妮之流可以拉起1%形成一股巨大的能量,我們為什麼不可以這麼做?托爾斯泰在總結《戰爭與和平》時說:「那些產生巨大影響的思想往往都是極其樸素的,我的全部思想無非是, 如果那些不道德的人聚集在一起,可以形成一股力量的話, 那麼正直的人也應該這樣去做!道理就這麼簡單。」
你可以向它學習到在中國成功的要素:1.堅持。2.不要臉。3.堅持不要臉。
郭敬明成功的基礎最重要的是:觀眾根本不在乎原創性。郭的成名作是全盤的抄襲,被抄襲者要自己去法院起訴,費盡功夫打贏官司,賠點錢就算,道歉是決計不肯的。他憑什麼這麼不要臉?憑的就是有把握知道,他所在的國度壓根不在乎抄襲。
這樣的市場,誰肯沉下心搞什麼創作。抄手只要會包裝就行,日本的中國的歐美的故事隨便拿來裹上無病呻吟的糖衣就能大賣特賣,外國的不會追究,中國的扔點錢就打發了,這錢太好賺了!不錯,郭是很有商業頭腦,但是中國出版市場若把版權這事看得和日本一樣重要,一旦抄襲就身敗名裂,他有個鳥的作品可以營銷?早滾回自貢挖恐龍蛋去了。
順便,不但他自己的作品本本是抄襲之作,連電影宣傳曲也照樣毫不在乎地拿來主義。宣傳曲《時間煮雨》(劉大江作曲、郁可唯演唱)http://t.cn/zHyqPUa 與一青窈《かざぐるま》http://t.cn/aW2mEa 有什麼關係,打開一聽便知。這樣不要臉的強取豪奪,若還能心生羨意,其實你已經離成功不遠了,加油,再撕一把臉皮,放膽去抄,你也可以成功的。引用雨果在《悲慘世界》里的一段話:
成功是一件相當醜惡的事。它貌似真才實學,而實際是以偽亂真。一般人常以為成功和優越性幾乎是同一回事。成功是才能的假相,受它愚弄的是歷史。只有尤維納利斯和塔西佗在這方面表示過憤慨。在我們這時代有種幾乎被人公認為哲學正宗的理論,它成了成功的僕從,它標榜成功,並不惜為成功操賤役。你設法成功吧,這就是原理。富貴就等於才能。中得頭彩,你便是一個出色的人才。誰得勢,誰就受人尊崇。只要你的八字好,一切都大有可為。只要你有好運氣,其餘的東西也就全在你的掌握中了。只要你能事事如意,大家便認為你偉大。除了五六個震動整個世紀的突出的例外以外,我們這時代的推崇全是近視的。金漆就是真金。阿貓阿狗,全無關係,關鍵只在成功。世間俗物,就像那顧影自憐的老水仙一樣,很能讚賞俗物。任何人在任何方面,只要達到目的,眾人便齊聲喝彩,誇為奇才異能,說他比得上摩西、埃斯庫羅斯、但丁、米開朗琪羅或拿破崙。無論是一個書吏當了議員,一個假高乃依寫了一本《第利達特》,一個太監亂了宮闈,一個披著軍服的紙老虎僥倖地打了一次劃時代的勝仗,一個藥劑師發明了紙鞋底冒充皮革,供給桑布爾和默茲軍區而獲得四十萬利弗的年息,一個百貨販子盤剝厚利,攢聚了七八百萬不義之財,一個宣道士因說話帶濃重鼻音而當上了主教,一個望族的管家在告退時成了巨富,因而被擢用為財政大臣,凡此種種,人們都稱為天才,正如他們以穆司克東的嘴臉為美,以克勞狄烏斯的派頭為儀錶一樣。他們把穹蒼中的星光和鴨掌在爛泥里踏出的跡印混為一談。
這個認真分享見解和經驗的回答都沒人點贊評論,果然大家還是對我的長相更感興趣。
看來我的長相已經超過了我的學識,終於混到了靠臉吃飯的一天。朕心甚慰啊。
………………
既沒看過小時代,也沒看過任何他的書。
只是看過一個專訪,對其成功軌跡和家中藏品有所耳聞。
不吹不黑,我理解一個自卑的人對現實認同感的過度補償需求。他需豪車,豪宅,藝術品,奢侈品,所有這些來補償曾經確實的自尊,並以此來fight back。
我認同他的理念: 用25%的努力在一個領域達到80%的成就,然後再在另一個相關領域重複這個過程,最終在4個領域取得320%的成就,而不是像傳統作家那樣用25%的努力取得80%的成就,再繼續用75%的努力走完極限的剩餘20%。
這背後的原理是,大部分領域,成長都符合前驅期,增長期,平台期的動力學特徵。他有意識的避開最後的平台期,選擇在達到充分增長後立即轉換其他領域,最終在交叉領域實現突破。
我認為這是非常正確的可操作的思路,值得借鑒。我覺得乃們都打偏了啊,或者扎淺了。等我先回復一個國際關係的問題喵。
寫完啦,竄回來~
郭敬明是83年人,和很多知乎er處在同一個成長階段。
他的文字一句話簡評,叫做精緻的報復和刻毒。
他的這種文風和處世態度,我不推薦,我很喜歡。
排名第一的粗暴美女,認為郭敬明堅持不要臉。no.
是堅持對這個社會進行索取和報復。我覺得他很要臉,很有自尊,對成長中的每一個傷痕都歷歷在目,並且用他自己的方式還給了每一個人。在原則問題上,他決不妥協,也絕不死心。
排名二三的答案,從技術角度上談到了郭敬明技術上的成功,useless.
如果沒有深沉的仇恨,痛苦和不甘心,如果沒有在夜裡默念過某些人的名字,你們說的這些手段,這些tips,都用不上,也不可能出現。所以,這是無用的答案。
排名靠後的某個我很尊重的答案,從大義的角度全方位碾壓了郭敬明,好,說得好,說得真好。問題是,他的成長過程中,這種大義在哪裡?我們的青春里,這種大義,又在哪裡?他的錢來自實踐大義和大義的恩惠嗎?不是。是來自渲染悲傷,渲染痛苦和抄襲。本質上說,郭敬明應該不相信其他人,如他所說,他朋友很少,也不愛交朋友。想過為什麼嗎?如果想更深刻地了解過去的十年和未來的十年,可以想一想這個問題。
83年出生,四川小城。身高歧視。
95年左右,上初中。95年左右的,西部地區的初中是什麼樣子?那個時候的學生,對未來充滿什麼樣的想像?他們離開家鄉,進入東部地區後,這種想像同現實的反差有多大?有過來人的,自然心裡清楚。沒有經歷的,卻比較無聊的,可以仔細讀一下郭敬明作品中的都市生活。
這是我知道的郭敬明。
我有時候想過,是不是八零後九零後的人特別的與眾不同,抑或我們的成長,其實之前的每一代人都經歷過,所以掙扎和不甘心都是矯情?
也許不是。
如果許多年後,永生的史官為本朝寫下讚詞,八九十年代,是一個不能忽略的時代。太祖塑造留下的清澈單純仍然,革命的理想已死。物質正在豐富,一切剛剛開始。那個時代充滿了對科學,文學和知識的瘋狂崇拜,科幻作品大都清新可聞,兒童文學心酸而溫暖。知識分子飽含著政治幼稚,衝擊著掙扎在革命已死,前路茫茫思索中的帝國元勛。他們的大多數人選擇了沉默,少數人嘗試著打開閘門,關上,再打開,直到形成新的對立和閘門為止。
這之後的一切,我都可以預言。但如果站在八十年代的起點,我會仍有幻念。
就在這動蕩中的穩定里,我們開始長大。穩定的是治安,動蕩的,是人心。我們經歷的少年時代,千差萬別,上下震蕩,一些人會笑著遺忘,同過去談判和妥協。
一些人卻不是這樣。未聞花名的故事,對這些人是一種奢侈。心裡的刺會發育成劍,拔出來時已經是許多年後的夏天。
很多人說郭敬明寫的東西沒有生活,no.
是有生活的。是那種你很難具體說清時間地點,但絕對忘不掉的細節。他描述了我們少年歲月時的那種模糊感覺,有人不承認,我承認。他的文字真的只是花哨空洞嗎?當年喜歡過郭敬明的那些人,你們的當年,就真的是幼稚無知好忽悠嗎?
為什麼13-21歲的青少年普遍覺得成人世界骯髒無恥?
為什麼上海精緻生活是這些人理想中的救贖和彼岸?
你可以推理,在郭敬明14歲-23歲時,他,就是這麼想的。
他的書佔領了13-21歲青少年的課外閱讀,這就是對這個時代和社會最精緻的報復。
他的模式和經驗被一半人痛恨著研究,一半人了解後痛恨,這是同樣精緻的刻毒報復。
看到這些意見向左的答案,我會想,這些意見能夠相互諒解嗎?
我猜永遠不能。
後來我專門下載了小時代,閱讀的感覺非常奇妙。
藉助這個契機,我想起了許多曾經以為會永遠忘卻的往事。
人是不能背叛自己的。
起碼郭敬明沒有。以前覺得郭敬明怎麼樣怎麼樣,也覺得他的《夢裡花落知多少》抄襲《圈內圈外》,《幻城》抄襲clamp什麼的。對看他書的同學嗤之以鼻,那個時候郭敬明我們黑他的時候都叫他教母。我應該算是比較早就開始黑他的人了,也一直對他沒什麼好感。
後來發現在世界的戰場上,結果說明一切。
在此單談從郭敬明身上我們至少能學到的東西。
1.正視自己的缺點,不把時間放在自怨自艾或者反擊上面。(真沒怎麼看到過他黑別人。)
其實郭敬明也知道自己矮,他自己也煩惱。
下面是他11年的一次回應。說的很漂亮,作為經常黑他的我和小夥伴們都暗暗慚愧了啊。
2.善於定位把握市場
知乎上產品經理多,郭敬明絕對是一個成功的產品經理。在圖書作家這一領域裡,07,08,11年郭敬明都是當年的版稅冠軍。
覺得他不行的人,麻煩哪位產品經理站出來說一下,自己的產品是哪年的全國第一?
都說女人和小孩的錢最好賺,郭敬明的青春期少女定位,兩者重合啊,選的多好啊。
這個定位不是一開始就訂好的,看看以前寫的幻城什麼就是腦殘小說。目前這個定位和受眾圈是刻意規劃好,一步一步到現在的。
你說他拜金,一方面是當前這個時代的問題,另一方面是這個定位作者必須要拜金——十幾歲的少男少女正需要一個人滿足他們的幻想和給他們介紹世界的上流價值觀。
如果他寫的是《平凡的世界》,我猜郭敬明一定會在微博裝實在、裝公知,每天為異地高考呼籲奔走。
我們現在嘲笑他吐槽他,或吐槽安妮寶貝的棉布裙子,很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們想和我們曾經的腦殘的歲月說再見吧。
以前我們都笑QQ秀是專門騙初中生早飯錢的,也說騰訊是抄襲大王。但現在,我們誰能夠忽視騰訊?誰不希望能和騰訊有進一步合作?
以下是延伸閱讀,這篇報道是一財旗下的《好運money+》創刊還是前幾刊的壓刊長稿件,質量上應該還是有一定保證的。就是上面很多朋友也貼過的。
郭敬明式生產力
3.善用比自己強的人和資源,講究結果。
郭敬明雖然是好幾屆的版稅冠軍,也是多年來連續的版稅榜常客。但是他賺的錢遠不止如此。他有三家高發行雜誌,單靠發行不靠廣告就能賺錢的雜誌!
他還有成功出版公司,這家公司簽約作家有:
2012年版稅榜第4名郭敬明,第8名安東尼,第11名笛安,第14名落落。
(不好意思沒看過這4個人的近期的書,也不知道他們四個產品線的差別,但是我相信這四個人的受眾是有輕微差別且特別規划過的。)
很多人也愛把郭敬明和九把刀比,都是暢銷作家,都改編了電影。
但是九把刀在公司經營上來看,差了太大一截吧。
4.善於經營個人品牌
他絕對是善於運用媒體的人。一方面是和湖南衛視關係非常好,另一方面他和時尚圈關係也不錯,除了受眾圈高度重合和對銷售的促進之外,他自己確實是很會做PR的一個人,他已經成功的把郭敬明做成了一個品牌,他自己沒主演小時代,居然都上了這麼多雜誌封面,接下來還要上《時尚先生》。
我覺得微博女王姚晨的個人品牌都沒有他經營的好。
電視節目目前也上了很多家。康熙來了,夜問,鏘鏘三人行,楊瀾訪談錄,魯豫有約。(我都不說湖南台的)。
上節目到這個份上已經很NB了。目測這個級別的不多。
總結
任何一個人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不能因為他的缺點就否認他的優點。
即便是秦檜也有優點:字寫得非常好,沒有他可以說沒有你現在看的宋體字。
再者,仇恨歸仇恨,學習歸學習。如果由於你的仇恨影響了你的學習,那就是你的損失。
你看不起他抄,你可以不抄,但是你不能否認他的書賣的好,為什麼其他人短板就是包裝呢?
你看不起他拜金,你可以不拜金,但你也不能否認他出版公司的巨大成功,進全國top20這麼好進嗎?
你看不起他矮.....這就是你的不是了。
你可以學習他更好地使用時間,例如說,不花時間去「黑」別人。
撇開抄襲什麼的,郭敬明是主流作家中最適合初高中學生模仿以提高作文成績的一個,看郭敬明可以豐富辭彙量,同時可以在沒什麼閱歷的前提下鋪排出非常棒的意境,這對於目前越來越雞湯的高考作文題目來說,簡直是作弊器般的存在!
之前答過自己對伊的看法,私以為應該算是比較客觀和有戴錶性的,照例複製粘貼,拿來回答這個問題:
說實話,對郭以前非常非常討厭,覺得伊簡直是用婊子文字荼毒青少年的無良寫手,玷污中國語言,誘發三觀不正和白日意淫。寫的那些扯淡東西真是垃圾中的垃圾,不可回收垃圾。這幾年突然明白了自己當年的年少無知。伊乃是投資紙和筆、收穫人民幣的成功商人,在古往今來一切商業活動裡面伊投資的回報率可能是最高的,基本就是空手套白狼的水平。編編故事,連情節都不用太通順,然後寫到紙上,裝訂起來,就上作家富豪榜了。這不是成功人士是什麼?人家明明是商人,你非要罵人家抄襲啦、不是好作家啦,這除了說明你naive還能說明什麼?
至於電影,中國電影界的垃圾導演垃圾編劇垃圾電影有多少?伊導演、編劇的水平再爛,應該說也在平均水平上下,拽著人家不放多不厚道!
對吧?
作者:樹神彧
鏈接:《小時代》的偉大現實主義意義 - 樹神彧的文章 - 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郭敬明的《小時代》是劃時代的。在他的《小時代》三部曲之前,沒有一部有影響力的文學作品正面地、清晰地摹寫中國改革開放後富起來的新貴們的世界。
這曾是一片徹底的虛空。中國傳統的去人慾存天理的思想,嫁接上社會主義的清教徒範式,長久以來,奢靡與享樂一直存在著濃重的道德污點,尤其是在1949建國後的三十年中。改革開放以後,總設計師允許一部分人富起來了,但這些人卻因時代和慣性背負著民眾的懷疑與妒恨,戰戰兢兢,不得不隱沒在低調與迷霧中。中國的先富階層掌控著國家命脈、引領著消費潮流,這是如此重要的一個群體,可我們幾乎無從了解他們的生活與世界。
直至《小時代》在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之際橫空出世。這一系列書和衍生作品飽受批評,被斥之為淺薄、虛榮、拜金,但確實是撕開了中國新貴們生活的一角,常年據守中國作家收入排行榜榜首的郭敬明,他也確實有這個資格寫。市場的巨大成功背後,是年輕一代對繁華的極度好奇與饑渴,而另一方面,輿論對富人的敏感底線也因為附著在郭敬明身上的罵聲而向前大大推進。這不僅宣告著人們開始習慣與接受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貧富差距,享樂主義也第一次在與社會主義清教徒道德的鬥爭中扳回一城,並昭告後者在年輕一代中不可挽回的落日之頹。
但《小時代》的深刻意義並不僅限於此。雖然,「郭氏上流」長期為人所詬病,不僅因為過於浮誇的描寫、過於臃腫的奢侈品堆疊和過於粗暴的金錢觀,但他成功了,成功在於構築了一個美麗的幻夢,而且是個確實相當昂貴的幻夢。這也是破天荒的,在他之前,從未有中國作家這麼做過,即使有,也是為了招募群眾去批判優渥與奢靡的。社會主義文學中佔優勢地位的,是郭敬明的反面,號召的是安貧樂道、奉獻自我,以及脫離城市與文明,歸寂鄉土。
那些出身底層的、低階中產的低齡讀者們,有幸被郭敬明描繪的物慾橫流的世界喚醒了野心和上進,早早就因此立下了衝破階層的理想,並為之早早地做了準備。郭敬明比他的小讀者們還晚了一步,他是成年後因深入上海才被驚醒的,但又有多少小城市、小縣城甚至農村的孩子能有機會親身體驗燈紅酒綠的一線城市呢?難道他們的命運活該就貧乏平淡一生嗎?郭敬明煽動性的文字就是底層中層孩子們貪婪的眼睛,以低成本且引人入勝的方式,彌合了地域與貧富差距導致的嚴重信息不對稱。
這就犯了大忌諱了。比郭敬明之前板上釘釘的抄襲事件更令人無法容忍。
整個社會的資源是有限的。我們國家領導人都說了,不可能每個中國人都過上美國人的生活。那些物慾覺醒了的孩子招致了更高階層的孩子們的恐慌,這些有話語權的高階層孩子嘲笑、勸阻甚至否定他們,並對他們的精神導師郭敬明進行全方位大批判——別妄想人人都能背上Dior,只有我們可以,你們不配!郭敬明的文字真真實實觸碰到了凝固的階層的利益邊緣,他作為一個橫空出世的新貴,不僅血統上被「老錢」們排斥,還引發了真正意義的威脅,雖然幅度微弱,可已經足夠讓人討厭。
相比之下,韓寒就像郭敬明純粹的反面。從《長安亂》、《1988》乃至《後會無期》,韓寒事業不斷超越,筆觸卻變得愈加疏離,越來越強調一種歸寂平凡的世界觀,他後期的書也越看越讓人覺得其實做平凡人挺好的。韓寒一方面撫慰了在社會階層中動彈不得的夾心人,一方面他又無形中充當了高階層孩子們的代言人,親自替他們去勸阻小讀者們的野心和上進。所以毫不奇怪的是,在中產里韓寒得到的評價遠高於郭敬明。
郭敬明和韓寒逐漸成熟後,文字風格也逐漸穩定了下來。郭敬明有點像白居易的《觀刈麥》,告訴大家底層真活不了,有錢有地位就是好;韓寒更像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告訴大家當農民真好啊,官場哪比得了,卻從不透露那世家公子早已見慣了繁華。郭敬明和韓寒出身在同一個階層,作為同齡人最出類拔萃的人物之一,終得躋身雲際,卻只有郭敬明不忘初心,把魔都上海繁華和物慾或如實或誇張地描述下來,筆觸精巧,印刷成冊,告訴孩子們,有的世界就是比你那小城市小縣城要好,奢侈品就是要比地攤貨要好,你做窮人,就要面臨被歧視被打壓被搶男朋友的命運——有文學評論家稱這是郭氏宿命論,可我越長大,越覺得其實在是意味深長。而韓寒同樣拚命擠上公車後,你猜他對後面排著隊的人說什麼了?
物質到底是不是罪惡的,享樂到底是不是腐朽的,無論上層還是平民,在他們的語境之中這都已成為美好人生的具體體現——如今社會生產力已經能支撐起部分人群全新的生活,時代局限性造就的有局限性的道德觀自然也日漸式微,然後,弄潮兒們將潮浪從一線城市推向中國的每一處角落。道德脫敏後,郭敬明以《小時代》一書,用對物質的渴望勾勒出這個國家巨大而深刻的階層、地域間的不平等,喚醒了那些本不該有繁華夢想的窮孩子,誘惑他們去追求、去奮鬥,而不是甘心活在城鄉二元的剪刀差中,掙扎輾轉。在改革開放的洪流中,總設計師有句耳熟能詳的名言,叫做「先富帶動後富」,可人們總是把它狹義地理解成大款回鄉投資帶動鄉親就業,而無論是否為無心插柳,郭敬明的書已是用精神鼓舞為共同富裕砌上了一塊基石,其所衍生出的力量,更是曾振奮了這個迷亂又現實的時代。
一句話總結:無論《小時代》的文學價值幾何,他光是打開了貧乏、閉塞、偏遠之中的青少年的眼界一項,就已經功德無量了。
但他早就臭了。一直很臭。臭得偉大又諷刺。
-
要深諳目標群體喜好和需求。投其所好,自然有人買賬。
對於青春期對愛情和奢華生活充滿遐想和憧憬而又由於未經歷過而不了解的一部分少女(和少男)們來講,郭敬明營造出的浮誇奢靡拜金空洞裝逼矯揉造作恰恰滿足他們的意淫(雖然這種意淫在我們看來是病態的)。
豆瓣電影這兩日對《小時代》討論得火爆,摘取一條短評,恰恰表達了我的看法:
話糙理不糙,我覺得就是這個道理。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
你們都進誤區了,從一個人身上「學習」到的東西,不一定是美德
----------------------------
看了某些回答,怒了。
不要以為我們吐槽小四就幻想我們是「家裡翹著腿刷網頁永遠普通青年甚至二逼青年」,知乎上比他更努力比他更熬夜的人多的多,但是名利雙收超過他的並沒有多少,皆因大多數人還有良知和底線!
沒有人在這裡吐槽他的身高,沒有人否認他的成功。
說到人身攻擊,我確實說他不要臉。
我說他不要臉是因為他全書抄襲,不止一次而且是全部成名作都全書抄襲,喪失一個寫作者最根本的職業素養底線。
我說他不要臉是因為他用拜金、物質化、享樂主義這些負面情感去誘惑、麻痹和取悅那麼多的年輕人,喪失一個作家應有的社會道德底線。(看過麥田守望者的人都會理解這種憤怒!)
我說他不要臉是因為他作為一個出版商,卻百分之百唯利是圖,喪失這個職業最引以為傲的良知財富。
我說他不要臉是因為他作為一個公眾人物,通過自己的日常言行,向自己的粉絲灌輸頹廢拜金矯情的三觀,而且不只為他,任何一個公眾人物做這些事情我一樣罵!
我說他不要臉是因為他被法院判官司敗訴,賠款道歉,他賠了款至今不道歉,屬於還沒有洗刷自己罪名的罪犯,作為守法公民我憑什麼不能罵他!
現在知乎的回答,無非兩種
1.有錢你了不起?
2.沒錢你說個屁?
成名十幾年,郭敬明是在泥濘和爭議中往前走的。年少成名,外界對他的批評聲不曾斷過。
抄襲、整容,拜金浮誇,人格扭曲,任何關於郭敬明的解讀,如果脫離了這些標籤,都像在給他洗地。
當然他也沒什麼好委屈的,除了真相尚且存疑的性侵醜聞,他被攻擊的幾個點基本都是事實。尤其是抄襲拒不道歉的行為,更是怎麼被罵都不為過。
但罵聲愈烈,郭敬明的事業就越紅火。罵他的人不解,為什麼這些粉絲就是執迷不悟,還在買他的書、看他的電影?
即便是捧郭敬明的人,也總是大而泛之地誇他有商業頭腦,對他真實的寫作水準和文學素養避而不談。
因此,作為一個文字生產者、出版人,郭敬明的水平到底是怎樣的?
少男少女的精神鴉片
如果把郭敬明的作品放在「嚴肅文學」的框架下去評判,自然會得出「內容空洞」甚至「一錢不值」的結論。
然而如果把這個框架換成「暢銷文學」,甚至「暢銷青春文學」的框架下,結論可能就不大一樣。
郭敬明對自己的受眾和定位也非常清晰。嚴格意義上說,他非常專一,只生產「暢銷青春文字產品」,在這個範疇下,他的業務水平碾壓大多數同行,是一個極其出色的產品經理。
這在《小時代》的書名上體現尤甚。《小時代》系列一共四本,小說發行時的命名是《小時代1.0》《小時代2.0》《小時代3.0》,同名衍生漫畫被命名為《小時代1.5》《小時代2.5》。這跟互聯網APP更新迭代的命名方式如出一轍。
來自四川自貢的郭敬明,非常清楚自己用戶——來自二三四五線城市青少年的內心需求和對自我表達的渴望。而這些需求在文化資源匱乏的小地方,尤其難以得到滿足。
- 2005年10月1日,郭敬明重慶市雲陽縣群益廣場與5000餘名「粉絲」見面並簽名售書 / 視覺中國
無論如今的你以「過來人」的身份,唾棄當年的自己矯情做作、年少無知,為賦新詞強說愁,青春期的迷茫和憂鬱自憐,都是很多青少年深藏內心卻無法表達的東西。郭敬明的作品就是這種自我表達的「精神鴉片」。
「……夢中我是個愛走路的人,我走過了所有書中寫到的村莊以及城市,甚至花朵開遍但空無一人的龐大草原。 走過我的泱泱四季,走過我的悲悲戚戚。」(翻譯:夢裡走了很多路)
「我喜歡找一條漂亮的馬路,然後在上面氣定神閑地走,走過斑斑樹陰的時候我像是走過了自己心中明明滅滅的悲喜。」(翻譯:我喜歡壓馬路)
這些文字給很多青少年帶來了共鳴感和慰藉。很多人批評郭敬明「空洞浮誇」,在與青少年的「共情」這點上,他反而是非常接地氣的。
郭敬明的青少年粉絲里,大段摘抄其華麗詞句且哭到胃疼者比比皆是。評論界人士大多對這種「矯情」嗤之以鼻,覺得這是「小孩子的無病呻吟」——有多少人的青春期沒有幾分「無病呻吟」?
郭敬明的粉絲向來沒有話語權,正如川普的粉絲在主流輿論界沒有話語權一樣。郭敬明的粉絲被定位為「二三四五線城市、沒文化、品味低俗的青少年殺馬特」,而川普的粉絲則是「美國南部、沒文化、收入低下、種族歧視的紅脖子老農民」。兩類人群都被主流輿論界看不上,卻是忠心耿耿死心塌地的消費者,「沉默的大多數」。
- 2010年12月23日,郭敬明在武漢出席講座,粉絲與其互動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 視覺中國
乍一聽可能很扯淡,郭敬明和川普還真有不少相似之處——二人都是數一數二的商界奇才,憑藉各種手段創立了自己的商業帝國;二人都愛炫富,一身暴發戶氣質和銅臭味。
郭敬明動輒高端名牌數來寶,毫不掩飾自己對自己「高端奢華生活方式」的得意。川普則動不動公開強調自己「超級有錢」「超級會做生意」「超級聰明」。二人從出現在大眾視線中開始,就爭議不斷,醜聞滿天飛。郭敬明的醜聞包括抄襲和性侵指控;川普的醜聞包括財務舞弊、私通敵國以及,巧了,性侵指控。
但你不得不承認,二人都非常清楚自己的消費群體定位和媒體想要的東西,精通把握市場需求,精通炒作;各類利益集團與主流輿論看不上二人,卻都因為二人的商業號召力和資源不得不與之合作,甚至給以更多的曝光和土壤。
這麼些年來,兩人不管搞什麼事,都分分鐘成為大新聞,閃光燈不斷。沒人瞧得起郭敬明——那他的書和電影是誰買單的?沒人承認自己支持川普——那他是怎樣坐上總統寶座的?
郭敬明持久不衰的走紅,某種程度上體現了青少年和成年人的代際矛盾,甚至小城市和大城市人群間的「階級矛盾」。
真實水準到底如何
那麼郭敬明的寫作水平究竟如何?
首先,郭敬明的文筆有很強的個人風格。但「文筆」是一個對寫作水平很低端的評價標準,任何一個合格的寫作者,最基礎的要求就是文筆流暢。
然而在缺乏人生閱歷和文學積澱的青少年眼中,「文筆」卻是最為直觀的一項指標。郭敬明閱讀量不少,且擅用華麗辭藻。《幻城》開頭是這樣的:
「很多年以後,我站在豎立著一塊煉泅石的海岸,面朝大海,面朝我的王國,面朝臣服於我的子民,面朝凡世起伏的喧囂,面朝天空的霰雪鳥,淚流滿面。」
《幻城》出版於2003年,寫《幻城》的時候,郭敬明還在上高中。在當時的市場環境下,他的「文筆」遠遠秒殺應試作文體系下的「好文章」。當然了,跟名著和嚴肅文學當然沒法比。
但你不要忘了,郭敬明的讀者,大多根本就不會去主動接觸名著和嚴肅文學,認為他的文筆華美奇絕,驚艷無比,是很正常的反應。
- 郭敬明用電影證明了他的辭藻華麗是可以實現的,正如電影《小時代》里豪華的大學生宿舍 / 《小時代》劇照豆瓣
除了詞藻以外,郭敬明擅用文化符號。其高中時(2003年左右)的散文里就提及了竇唯、張楚、蘇童、死亡金屬等等「真文青」才會知道的東西。很多郭敬明的粉絲,尤其是十二三歲的初中生,也是通過他的書才第一次接觸到這些象徵著「真文藝」的符號。這是在十幾年前,大多數青春雜誌都忙著寫「相貌平平的女高中生泡校草」呢。
其二,郭敬明作品的情節設置和敘述技巧上乘,且極其擅長抖包袱和製造聳人聽聞的戲劇衝突。
主角的死亡是郭敬明小說一貫的處理方式,且很多時候出其不意。《夢裡花落知多少》中,男主被女主無意間一巴掌拍死;《夏至未至》里,男配角車禍身亡,「蓮花盛放」;《悲傷逆流成河》里備受欺凌的白蓮花女主選擇了和《權力的遊戲》中托曼大帝一樣的自殺方式,在男主角面前說到做到,「死給你看」。
《幻城》和《小時代》最為暢銷,在要誰死誰死上做到了極致——團滅。「虐心」顯然比「發糖」戲劇衝突感強烈,讓粉絲們唏噓不已。
在這一點上,風靡全球的《權力的遊戲》也是如此,其一大特性就是看似是主角的人物一個一個出其不意的死亡,無一倖免。
郭敬明的文學功底當然比不上喬治馬丁的一根腳毛,後者有深厚的歷史地理功底,作品雖然也是大IP,百年之後成為經典文學的可能性非常大。
但在緣何「暢銷」這一點上,二者卻有共性——即聳人聽聞的戲劇衝突。郭敬明在這一點上的把握,比國內大多數暢銷文學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同樣是寫霸道總裁愛上我,郭敬明幾本小說的情節設置顯然是碾壓同類暢銷作品的。
郭敬明對「撕逼」橋段的駕輕就熟也是暢銷的一大原因。從《幻城》、《夢裡花落知多少》、《夏至未至》到《小時代》,「撕逼」是郭敬明推動情節發展的必備武器。《幻城》里隊友相互背叛,《夢裡花落知多少》、《夏至未至》中閨蜜反目成仇。在「撕逼」這一點上,《小時代》上達到了頂峰,幾位女主基本三頁紙不到就開撕,而且撕得莫名其妙。
- 郭敬明筆下的人物,都心思細膩,各懷鬼胎,決裂只在一瞬間 / 視覺中國
在文化產品中,「撕逼」在各類消費群體中都很有市場,在青少年中尤為突出。
針對人們為何喜歡充滿「撕逼大戰」的真人秀,美國心理學者曾進行過大量學術調查,發表在學術期刊《流行媒體文化》(Psychology of Popular Media Culture)上。研究者分析了近600位調查對象的心理特徵和觀看喜好,發現愛好電視真人秀的觀眾更具有自戀傾向。
其中一位研究者,俄亥俄州立大學的Ted Dickinson更表示:「大多數自戀的人,自戀程度往往和年齡呈負相關,也就是說,年紀越小,越具有自戀傾向。年輕群體更熱愛真人秀,且偏『生活方式類』的真人秀。」
郭敬明是用文字呈現大型真人秀的好手。早在當今國內真人秀撕逼大行其道的十幾年前,他就在這個門類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十幾年沒給粉絲斷過奶
尤為可怕的是,這十幾年來,郭敬明從沒讓自己的粉絲斷過奶。
從新概念作文比賽出道開始,辦雜誌《島》,開公司最世文化,從自己寫到培養作者寫,十幾年如一日穩定地產出「暢銷青春文字作品」,從高中生到大學生,再到白領,終於一本一本把自己的粉絲投喂長大了。
直到今天,龐大得像個怪物。
2001年、2002年,郭敬明連續參加了第三屆和第四屆的「新概念作文大賽」,且蟬聯一等獎。獲獎後郭敬明趁熱打鐵,首先在《萌芽》雜誌上連載《幻城》,且一炮而紅。第二年,郭敬明就連出了4本書,小說《幻城》、《夢裡花落知多少》,和兩本散文集《愛與痛的邊緣》、《左手倒影,右手年華》。
《左手倒影,右手年華》和《愛與痛的邊緣》是這段時期兩本很重要的作品。兩本書都是散文集,成書之際,郭敬明還是個高中生。
- 2004年4月4日,剛上大學的郭敬明在蘭州簽名售書,場面火爆 / 視覺中國
這兩本書秉承了郭敬明一貫華麗造作的文風,卻也有旁人做不到的一點——郭敬明非常細膩地描摹了作為一個青春期少年的內心體會,很多片段寫得細膩、羸弱,令人動容。談及的話題也跟高中生生活息息相關,如《左手倒影,右手年華》中的一篇《我上高二了》,談及郭敬明自己在文理分科何去何從上的糾結。
「……我是真的完了蛋了。
但問題在於理科就像我的右手,文科就像我的左手。我吃飯寫字用右手,但翻書打牌卻習慣用左手。
生存還是死亡是哈姆雷特的問題。
現在左手還是右手卻是我的問題。」
在成人的世界裡,升職加薪結婚生子才是人生大事。但在兒童的世界裡,心愛的玩具丟了天就要塌了;在高中生的世界裡,文理分科的糾結就是頂破天的事情。郭敬明把它比作自己的「左右手」「生存還是死亡」,可以說給很多同齡人帶來共情感。
郭敬明和咪蒙一樣,讓自己的粉絲隔著紙張或屏幕找到了共鳴,都在拍大腿傳閱、轉發。這一時期的郭敬明自己就是個青春期少年,寫作方向上一半靠直覺,一半靠對市場口味的初步觀察。
四本書的成功,讓郭敬明的野心逐漸顯現。2004年成立了《島》工作室,策劃Mook《島》的發行。Mook即Magazine+book,是雜誌和書的混合體。
這個概念在後來也被同樣是新概念作文大賽出身的韓寒和張悅然沿用,二人分別策划了《獨唱團》(2007)和《鯉》(2008)。郭敬明在這個概念上比二人早了三四年。
此時的郭敬明不再單打獨鬥,而是開始有意識的培養以自己為核心的青春文學IP。《島》時期,郭敬明先後推出了落落、本傑明等人的單行本,後來大熱的作者七堇年的作品也首先發行在這本雜誌上。
- 《島》雜誌,郭敬明本人常常作為出鏡模特(左),後續的雜誌中基本沿用了這種做法 / 視覺中國
《島》兩年間出了10冊,每冊主題不同,裝幀設計精美,欄目設置和文字風格也有了後來《最小說》的雛形。但整體基調還是偏清冷文藝風。這個時期的郭敬明在策劃、出版和發行上都做了很多探索。即使放到今天來看,也很少有其他青春文學雜誌的成書質量能超越《島》。
2006年,島工作室分崩離析,郭敬明隨即創辦《最小說》。第一期發布會直接辦在人民大會堂,這一次來頭很大,陣勢也很熱鬧,多位文壇名家背書——鐵凝、賈平凹、張抗抗、劉震雲、王安憶、蘇童、葉兆言等文壇大拿紛紛發去賀詞。
《最小說》的標語是「少年新文藝,青春最小說」。這句話非常好的概括了這本雜誌的定位。《最小說》比《島》更加通俗大眾,裝幀設計和文案策划上也更加精益求精——郭敬明作為一個出版人的業務水平是沒有黑點的。成刊以來,能和《最小說》在市場份額上分庭抗禮的刊物,至今沒有出現過。
郭敬明更加緊鑼密鼓地繼續IP開發和新生作者的培養。落落、安東尼、蘇小懶、消失賓妮、七堇年和笛安等人的小說由郭敬明背書,本本大賣;郭敬明自己也筆耕不綴,產出了兩個現象級的IP《小時代》和《爵跡》。
2008年,《最小說》啟動了「The Next 文學之新全國新人選拔賽」,以選秀的模式選拔新興寫手,評判模式為讀者投票+名家評審。讀者要支持自己喜歡的作者,就得買《最小說》,獲取裡面的投票表格才能投票——很多狂人粉絲成箱成箱的買《最小說》,就是為了給自己的心頭好拉票。
- 創辦《最小說》郭敬明遇到貴人黎波,一路幫他拓展出版界資源 / 視覺中國
《最小說》自然銷量大增。與此同時,郭敬明也請來了劉震雲、麥家、張抗抗等文壇大拿擔任評委。這個陣勢,似乎有複製新概念作文大賽昔日輝煌的野心。
比賽辦了三屆,也推出了包括蕭凱茵、葉闡、陳晨等在內的作者,當然這些新興作者中,沒有一個能在暢銷上扛大旗。如今指控郭敬明性侵的寫手李楓,就是「The Next」大賽第一屆的全國12強之一。
《最小說》的攤子越做越大,後來按不同的風格門類衍生出了《最映刻》《最漫畫》《文藝風賞》等刊物。郭敬明深諳出版發行中「最後一公里」的重要性,各大中小學旁的報刊亭里,《最小說》系列永遠被放在最顯眼的位置。
在傳統媒體漸漸衰亡的時代,《最小說》硬撐到2016年12月停刊,算是分走了最後一杯羹。
- 集結了市場上最紅的流量明星,電影《爵跡》依然撲街了 / 視覺中國
《最小說》之後的事大家都知道了,郭敬明緊跟資本市場,果斷轉向影視圈。《小時代》系列電影在罵聲中掙得盆滿缽溢,全明星陣容的《爵跡》卻意外撲街,剛剛播完的電視劇《夏至未至》也是雷聲大雨點小,郭敬明的影視事業早已開始走下坡路。
如今深陷性侵醜聞風波,雖未被證實,但人們都很期待他日後有什麼動作——畢竟在這個魔幻國度,當年的抄襲醜聞都打不倒他,何況這點事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