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醫生,希望患者怎樣與你溝通?

經常看到醫生對於患者的一些問題並不耐煩,態度不好,這裡面是不是也有患者的失誤?

作為一名醫生,對患者有哪些建議,如何做才能配合醫生更加舒服,有效的工作?


準確回答醫生的問題,例如:刷牙出血多長時間了,不要回答好長時間!


其實作為一個醫生,我都很難說能不能代表大多數醫生,但我是比較喜歡率真的人的。

首先講坦率。我喜歡那種坦言自己就是喝多了酒,吃了奇怪的東西,上周出差叫了小姐...我只是一個醫生,我沒有資格評判別人的人生觀,我只是受雇為他想辦法解決健康問題的人。不要總是我問他吃過什麼葯嗎他說沒有,我說給你開點這個他又說吃過了不好。我希望病人直接告訴我真實的信息。

真實和真誠不一樣,真實是最終真相,如果病人做不到真實,未必是不真誠,也可能是自己沒有意識到什麼是重要線索,未必是存心不告知。這雖然不理想,至少是不能責怪。但有些人是不真誠,整個過程里防醫生如防賊,或者就是想試試你能不能看出他沒說真話,彷彿看穿他的謊言才是真本事。撇開這要多費功夫不說,讀書人沒有誰喜歡被人如此對待。醫生就難免不高興,不耐煩。

我不喜歡僅僅因為病人說不清楚病情就不耐煩的醫生,我認為真正的強者應有扶弱的風範,如果僅僅是因為對方不懂,就不耐煩,那是不對的。我不鼓勵患者助長這樣的風氣去討好那樣一個醫生。別開玩笑了。我們醫護人員里三觀正的人有的是,我找別人不行啊?


1,依從性要好。別信朋友圈、qq空間和民間的流言。
血糖高到18+還不肯打胰島素,要吃中成藥是要幹嘛啊!
哦,他們都說胰島素越打越上癮,一打一輩子都停不下來了。他們不是醫生啊!
不過,胰島素確實要從現在開始打,以後都停不下來了,因為你自己的胰島B細胞已經快沒功能了啊!
這樣的患者真的不止一兩個。
上次好不容易給一個新入院的病人做通了工作,答應每天打兩次胰島素,結果隔壁床的病人來一句不要打胰島素,誰打誰死。然後他們結成了一個抵制胰島素聯盟啊!
「我血糖這麼高為什麼不給我降下來。」「因為你不肯打胰島素啊。」「你們可以給我用藥物啊。」「你血糖這麼高,藥物降不下來。」「你們就是想讓我打胰島素。」「……」
2,要有耐心。是的,病人對醫生也要有耐心,對醫生的提問不要不耐煩。是的,你父母健不健在是要問的,有沒有兄弟姐妹是要問的,兄弟姐妹健不健康要問,結沒結婚要問,多少歲結婚要問,流沒流產要問,生了幾個小孩也要問。這叫家族史和婚育史。如果你是女性,還要問月經史。這個時候不要覺得我們是查戶口啊。


我每次就診前都會組織好語言的,發燒多少度多長時間前量的 什麼時候開始感覺不適,主要癥狀的具體描述,可能的誘因以及服藥情況基本是我一坐下就開始說得,說完醫生基本就開檢查了也不需要多問什麼…有次生病進診室得不得不一大堆,由於是晚上沒幾個號,開檢查時醫生問我是不是醫生,我說你怎麼知道,他說哪有人會這樣描述病徵啊,我說是急救人員,他說怪不得。(急救人員送患者入院時往往會以最精鍊的語言描述生命體征和病人癥狀)


1.聽醫生的話,不要討價還價。胰腺炎不想上胃管、痔瘡不想換藥能不能不換這種問題,請聽醫生的,尤其是反覆解釋之後。
2.該複查的複查,不要問能不能不做,如果你不想查,大可以不來,既然來了,麻煩查了,是對病人自己有利,不要反覆抱怨可不可以不做,不可以,如果可以就不讓你做檢查了。
3.想清楚要不要住院,如果不住,不要來住院部打針,那是門診的事。不要問為什麼不給你打。
4.不要總是來抱怨怎麼還不能出院,你要相信醫生比你還急,真的,急著出院病情反覆傷口感染梗阻加劇的例子見了太多。
5.給實習醫生一點包容,至少,不要當面苛責。
6.不要動不動就問怎麼還沒好,花了這麼多錢醫院在幹嘛,記住,治療有過程。
7.在已經反覆解釋病情之後,不要還無端猜測,不要總是我覺得我認為,那沒意義,因為你不是醫生。
8.真的覺得醫生不好,可以投訴,真的,投訴有用。


1.醫生問什麼,回答什麼。這是患者應該具備的素質。現在病人那麼多,每個人的時間有限,那麼為了給患者更好的診斷,醫生會在短時間內進行簡明扼要的提問,患者需要聽清楚,並回答清楚。比如某癥狀出現多久了這種簡單的問題,有些病人就是絮絮叨叨講不清楚,從出現不舒服的癥狀慢慢敘述,醫生有時會再打斷重新問幾遍,病人才慢慢思考這個問題,有的自己都不知道。這又涉及到下一個要求。患者素質參差不齊,所以如果自己不會看病,建議有交流能力的人陪同。
2.患者需要自己清楚病情變化,最好把做過的檢查的報告單影像學原件和治療經過的相關資料都準備好,以免解釋不清。有一些病人不僅不清楚自己病情,也不做好保管資料的工作,造成對病情判斷的障礙。總得來說就是患者需要對自己負責。
3.體諒別的病人。尤其是急診,都在急診了每個人應該都是痛苦的,但醫生具有判斷病情輕重的能力。家屬有時只知道自己的痛苦,要求醫生優先解決自己的痛苦。而其實叫的大聲的病人反倒不嚴重,那些奄奄一息的根本叫不動。由此可以想到,如果家屬和病人能夠體諒現在急診人手不足只能優先解決重病患的情況,很多吵鬧和動手都可以避免。


1)首先請尊重、信任你的醫生。多數人看病只認準了主任、教授級別的老大夫,對主治醫常常抱有懷疑態度,但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一名醫生在有資格出門診之前、從進入醫學院之日算起要經過平均10年左右的訓練,能夠出門診的醫生水平都不會差。治療效果的好壞很大一部分也取決於患者的依從性和對治療方案的信心,要是無法解開心結的話寧可不要去掛這個號。

2)如果先前有過就診經歷的話盡量把相關材料帶齊,包括但不限於病曆本、檢查單、各類影像片子,如果有平時長期服用的藥物的話建議把名稱和服用劑量、每天服用次數記在紙上帶過來,或者乾脆把藥盒子帶過來。

3)建議去看大夫之前可以找張紙把想解決的問題備忘一下,這樣交流效率也能更高一點~然後諮詢問題的時候還是要注意一下表達方式的,請盡量用誠懇、不帶敵意的口吻向醫生進行諮詢,將心比心嘛。現在的患者一般都會事先做一點功課,醫生遇見有一定理解能力並且誠心請教的患者一般也是願意耐心解答的~

4)請盡量誠實地回答醫生的問題,你們知道我指的是什麼。醫生的時間也是很寶貴的,每一個問題都是有意義的,不會無緣無故打探病人的隱私,獲得準確的病史信息對於診斷和治療都至關重要。

5)最後一定要加一點題外話:如果接診醫生後邊跟著見習、實習的小大夫們,或者住院期間有小大夫不斷過來練習問診、查體的話,請盡量不要排斥他們啊T^T醫生也是需要條件成長的,不然等老大夫退休了就沒有經驗豐富的醫生來替你的兒子孫子看病了對不對〒_〒事實上小大夫們是最單純的,病人的一個微笑就能讓他們開心好幾天,來自病人的配合和鼓勵也能更堅定他們學好本事將來為患者服務的信念,關愛小大夫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啊有沒有!要知道小大夫們可是把病人們當做老師一樣尊敬的,萬望多多指教多多擔待啊^—^

暫時想到這麼多,以後再補充~【PS手機答題真是崩潰……】


醫生詢問的目的,是收集病史。所以大部分詢問的內容,都是客觀的(精神科的可能不太一樣)。回答盡量客觀就好。
一、回答時和醫生詢問使用的量詞一致。比如3-5天前,1年前,5個小時左右。
二、醫生給出的備選項要仔細分辨,如果不像,要說出自己的判斷。比如我吐出來的是草綠色的,不是你說的那幾種顏色(墨綠色,咖啡色等等)
三、不要隱瞞你認為不重要的內容,這些細節可能是了解你問題的金鑰匙。如果是婚育史,冶遊史或其他羞於啟齒的內容,可以在第一次接觸後單獨找醫生說,要求保密。
四、帶齊你之前的就診資料。門診病歷,出院記錄,手術記錄,CT,MRI之類的片子或者U盤。讓醫生猜你以前的就診史可能很有趣,但對你的治療沒幫助。
五、手術或治療方法內容不清楚就問。所有干預醫生都有義務告知。 醫生做病情分析的時候,盡量了解清楚。表達能力有高低,但向病人解釋清楚是必須的。 如果有疑問可以讓醫生終止,不必介意醫生的惱怒,那只是不夠專業的羞愧,要對自己的身體負責。
六、確定醫生值得信任後不要過多糾纏於治療細節。隔行如隔山,相信專業的事要專業的人來做會更好。
七、結束後說聲謝謝。這會大大提高醫生對你的好感。我自己出門辦事也是如此,體現了對別人服務的尊重。這是禮儀。


首先,對醫生要信任。病人信任醫生與否,作為一個年輕大夫,已閱人數載的我,可以在門診數分鐘內感覺到,更別說經驗豐富的老大夫了。你信任我,我會樂意幫你,我會告訴你一些最新的諮詢;你越不信任我,我心防越重,說話越保守,最後受損失的也是病人。
第二,對自己的生病經歷能說清楚。來看門診前,最好把既往就診的資料整理一下。自己分不清楚哪些東西重要沒關係,你把所有的東西按門類和時間順序整理好。這樣你的形象可以大大加分,大夫心情好,也更樂意幫你。
第三,不要撕掉既往就診的門診病歷。我知道患者的心理,都希望大夫從頭問起。但既往的門診病歷就像大夫的拐杖,有了拐杖不是說自己不走路了,而是能走得更快更好。既往大夫和現在的側重點不同,可以相互印證和補充,這對患者絕對是有好處的。
第四,相信這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大夫是好的。大夫不是惡魔。大夫這個群體,受教育程度在各行各業中數一數二,素質甚至比平均水平要高很多。敗壞的只是極少數。在大的三甲醫院一般都是有保障的。沒有哪一個大夫會故意讓自己的患者受罪。往深了說,任何有同情心的人都不會這麼干;往淺了講,這年頭醫患關係如此緊張,誰願意引火燒身。
第四,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門診很忙,半天無法喝水無法如廁,生病發燒出診等等都是常事。我們應該擔當,也希望病人能理解。大家都不容易。對一份寬容,退一步海闊天空嘛。
最後,祝所有的患者早日康復!向所有的門診大夫說一句:你們辛苦了!


問什麼答什麼,有什麼補充放在我問完之後,
說什麼聽什麼,有什麼問題放在我說完之後,
其實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治好你的病,相信我能力所及必盡全力,
補充下,看見男醫生叫醫生,可是不要看見女醫生叫小姐好么,這究竟是什麼稱呼?!


準確,配合,就像我問,小朋友來看什麼問題呀?家長說看牙的時候我都很無奈……都來這兒了,你不看牙看什麼,你可以說牙痛,蛀牙,牙爛了,牙肉腫了,牙黑了都行,至少你要告訴我發生了什麼情況你要來看,另外嘛,真的是不要看百度和聽別人說,所有洗牙是不是會把牙洗壞,聽人說用牙線會把牙縫弄大,網上說打麻藥對小朋友不好之類的問題,我看一上午門診能回答十幾遍,有時候到後來真是想錄音下來直接播放,我有時候覺得幸好我是口腔科的,換成皮膚科一天幾百個號,這問題真是要回答到吐,一句謠言,需要無數醫生花費漫長時間來更正,希望醫生都能多點耐心,記者撰稿人能多點良心,患者能對醫生多點信心,世界就和諧了


答案。兩個字,配合。

配合醫生的提問,努力回答準確有效的答案,努力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

只有配合是最好的病人。不管他多麼複雜的問題我都會努力嘗試去解決。

當你做了醫生,你就知道,配合的病人是多麼可愛了。

如果我的病人很配合,我就不會有白頭髮了,就不會被病人隱瞞病史拔牙後突然告訴你他半年前腦梗,有冠心病,一直在服用阿司匹林。嗯,我被他嚇得兩晚沒睡好。t

……………………………………………………

@優缽羅
同為醫者,病人就醫之前並沒有專業學過如何描述病痛,尤其是第一次就診的病人。當病人疼痛主訴不清晰時我們需要引導,用疑似病症的經典癥狀去詢問,並要求患者給出明確是否,輕重程度是否可以忍受即可。

我不知道你如何那麼傲嬌,問你個問題,你從醫幾年了?


像House說的 [Everybody lies. ]


在問診時,對於敏感羞於對外公布,但與自身身體和生活行為習慣關係密切的大小事項,希望一定要告知醫生!

多一個細節,可能多一個診斷依據。


可以無知,但盡量不要愚昧。退一萬步講,大夫充其量是想謀財,絕對不會想害命。費用是醫院和上面的決定,大夫的提成也沒有想像的那麼誇張,披著白大褂也許也只是衣冠,未必禽獸,苦大仇深的又是何必


2015-02-05
最重要的:明確。不要說前幾天、剛才這些模糊的詞,盡量避免頭暈、胸悶這種含義不明過於寬泛的詞。如果醫生要病人形容具體不適時,請相信醫生不會沒事增加問診時間,一定有其必要。當醫生詢問如何選擇治療方案時,請相信不同方案肯定後果不同,一定沒有最優解。
信任、理解、友善這些奢侈的東西我們可以暫時不要,但請至少為自己負責。
—— —— —— —— —— —— —— —— —— ——
2015-02-06
鑒於有些知友看不懂為何頭暈、胸悶不夠明確,補充:
胸悶是堵塞感、費力感、緊束感、壓迫感還是窒息感?
頭暈是沉重感、遲鈍感、嗜睡感還是眩暈感?
很遺憾,我國太多人的語言描述能力嚴重不足。


本人在家養病多日,如果你問:到醫院檢查過了嗎?得的啥病?那我告訴你,我先後去過4家醫院做檢查,不包括小型診所,具體什麼病我還真特么也說不清楚,先後拍過若干次X光,做過核磁共振,有醫生說是梨狀肌綜合症,有醫生說是腰椎間盤突出,還有醫生說了些模稜兩可的名稱,於是我只好凌亂了貓在家裡,又添了一樣病--就醫恐懼症,哪裡都不想去了。最近醫院跑的多,對於就醫,對於醫生的診治態度就多了些感受。

個人不確定下面的回答是否合乎答主本意,如若離題千里,還望答主海涵。

在當今以葯養醫、大多數的患者實際享受的報銷比例普遍過低、醫藥費畸高、農保和城鎮保不享受門診報銷的大背景下,相信每個患者走到醫生面前大多都是沮喪的、忐忑不安的。醫生是專業人士,科室端坐,高端大氣上檔次。面對惴惴不安的患者往往具有居高臨下的優越感。問診言簡意賅,惜字如金,不耐煩患者的啰嗦、囁嚅,敷衍了事。患者不是專業人士,有時候不會在短時間精確應答,捉急中又想一下子把自己的癥狀明確無誤的告知醫生避免誤診,如同醫術有高低,患者的交流溝通能力也有高低,病有輕重,年有長幼,診患溝通會有或多或少的障礙,這再正常不過。醫務工作者集體不耐煩,幾乎是所有醫院的共同點。

從儘可能有效、精準醫療的角度講,醫生面對不同的病人,都應該盡量耐心溝通答疑、細心診治。從治療方法的取捨到康復鍛煉的方式等等,都有義務告知患者,患者由此得到基本的正常的診療服務,對大多數患者來講一站式醫療是可以做到的。這樣的話會極大節約社會成本,尤其是患者的就醫成本。看病難,看病貴、醫患矛盾突出,其實不光是以葯養醫、醫療體制惹的禍,很大原因跟醫生的敷衍了事有關。醫生們會叫屈:工作量太大!這樣爆棚的工作量難道真的是患者吃飽了沒事幹跑到醫院消食來了?A家醫院被敷衍說你是「甲症」,開一堆貴的離譜葯,患者沒整明白自己到底咋回事,只好再跑到B家醫院,B家醫生煩的要死說你是「乙症」再開一堆貴的離譜葯,患者這個時候會更加不知所以然,只好擠破頭再跑到C醫院,醫患的信任危機,醫療資源的緊張由此產生,這個苦逼的社會同時付出了高昂的成本。

窺一斑而知全豹,這個社會集體浮躁,其實並非僅醫療如此。只是醫療對民眾講更具切膚之痛。

離題千里,罪過罪過!


看了一下上面老師們的答案,基本上都是在談溝通本身的問題,雖然都是語氣和善,態度溫和,但是看上去感覺就是八個字:坦白從寬,抗拒從嚴。
但是,六層樓覺得溝通本身包括溝通之前的準備,溝通當時以及溝通之後的反饋,所以想從這幾方面說一下一個小大夫的希望,既然是希望,那就放開想一下咯!
1.溝通前的準備。其實說是溝通,其實就是在門診的那3-5分鐘,如果是花了比較貴的挂號費,掛了特需專家號什麼的,可能會20-30分鐘,而這短短的時間內,醫生要把你的病情詳細完整的了解,是有一些困難的,而恰恰有時候患者就會把時間用在講一些並不是那麼重要的內容,忽略了一些重要信息,原因我們都知道,就是因為不了解嘛!要是了解了誰還來看病啊?但是,在現在的網路環境下,我們幾乎不費力氣就可以找到大量疾病相關的信息,且不談是不是正確,是不是對症,至少是可以比以前更容易找到。那麼,找到正確的信息做好就診前的準備,了解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關鍵,並通過自己的學習明確自己去看病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樣去看病的時候就不至於連醫生說的話都不明白,就稀里糊塗的開了一堆葯,回到家越想越生氣,乾脆網上罵兩句好了。關於如何找正確的信息,考慮到在百度找想要的信息比考博都難,就不推薦了,醫學相關的可以看看:丁香園、好大夫在線什麼的。

2.溝通。因為六層樓是一個婦產科的男醫生,所以在溝通上要更加小心才是,一些用詞和動作,甚至語氣和表情都尤為重要,對於患者來講,六層樓希望患者可以放下心裡的戒備,把應該說出來的話都說出來,而不是閃爍其詞,躲躲藏藏。有時候六層樓也會納悶,難道不是來看病的嗎?既然想要治病,為什麼不把跟疾病相關的事情都誠實的說出來呢?嚴肅的說,隱藏病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開玩笑的說,有的患者真的不是來跟醫生逗悶子嗎?滿嘴沒實話,就連末次月經都說不準,一會兒工夫都變了三回,我就當是在玩兒猜數字了……另外就是有一點需要說明一下,患者在挂號的時候可以看到醫生的照片,如果認為不能接受男醫生接診,那再挂號的時候就選擇好,不要等進了診室之後一聲驚呼,然後倉皇逃竄,真是不優雅。

3.溝通後的反饋。這一點其實是有理想主義,因為患者來看病,醫生一陣溝通,診治,開藥之後,患者是不是真的明白了?患者是不是了解用藥的目的?這些問題都是醫生需要確認的,希望患者可以給個反饋,雖然看病的時間很短,但是仍然希望是可以幫助到患者的,不然患者一次次的跑,實際上是證明醫療的失敗。包括有一些患者,明明說了一個月後來複查,可是就再也沒來過。我也只能希望她是在其他醫院複查的,所以,希望患者在就診結束之前,明確是不是解決了自己的問題,是不是明白醫生的處置,了解下一步診療計劃,這樣才算是完整的一次就診。

好了,基本就是這些期許了,斗膽提這麼些要求,我還是老老實實幹活兒去吧。


如果非要打,說好不準打臉。


聽話


實在看不慣 @優缽羅 的回答,不知你何來的優越感。
從來沒去過醫院的,有天肝疼,就是疼啊,鬼知道怎麼描述那種疼痛感,我又不是學醫的,你們專業的疼痛感分類我怎麼知道?這和語言表達能力有什麼關係?就是單純的不了解而已。我花錢請你幹什麼的?不就是因為你了解,你懂?你不問清楚具體是怎麼疼,我怎麼知道有哪幾種疼?我還以為肝疼就只有我這種疼呢。
換個角度,你請我設計你們家的電路分布的時候,是否應該提前告知你要用的各種電器型號,以及你各個傢具擺放的位置和具體高度?如果能先用CAD畫一張你家的立體圖就最好了。


推薦閱讀:

醫患關係一直惡化下去會怎樣?
闌尾炎手術誤切子宮有多大可能?
看病過程中有哪些奇葩經歷?
寫病歷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

TAG:健康 | 醫生 | 醫院 | 醫患關係 | 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