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體制內外的工作?
我大學畢業後工作滿2年。現在面臨兩個選擇:
1. 二線城市公務員,月薪5000。
2. IT公司碼農,月薪15000。不了解體制內的工作以及前景。請有過體制內外經歷的人提點建議。
地鐵站內:向左,是自動滾梯;向右,爬樓梯。
以前走進地鐵站時,我經常都會面臨選擇困惑。
後來抱著面臨岔路挑一個方向走下去的心態,分別嘗試對比後發現:
我選擇走滾梯時,滾梯會帶著我往前走,相對輕鬆省力。但是,滾梯的速度是固定的,每個人的位置、順序也是相對固定的。每次我不習慣慢節奏嘗試插隊趕超時,難度都很大。
我選擇爬樓梯時,每次都走得辛苦費力很多。但是,如果我體力狀態好,又努力地往前趕,調整位置的選擇空間比較大。
看到題主的問題,我就想起了自己以前走進地鐵時面臨的選擇性困惑。
向左,還是向右?但願對題主有些許幫助。
這個本人恰好都有點經歷,可以回答~
本人211小碩,畢業那年很lucky進入國內最好的互聯網公司,產品經理,月薪1.3w。一年後由於遠離家鄉,家人倍感思念,威逼利誘下考回二線公務員,報名時由於專業限制,只能選擇那一個,就隨便考了,考上後一直在掙扎到底選擇哪個,那時也問了許多人的意見,過來人的建議都是——看你想要的是什麼(這貌似是個萬能答案)。當時我也確實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就選擇了家人認為有利的。雖然是國考,但單位一般,我的專業優勢也更是發揮不了,現已在體制內工作一年。
首先,說說體制內外的工作生活區別。
體制外:由於之前所在行業活力四射,time-pressed,總體來說工作既開心又憂愁。開心的是同事都很優秀,在競爭中能學到許多,企業文化、福利非常好,也無需處里太複雜的人際關係,憑能力說話,講道理;憂愁的是,大家能力都很強,要生存且提升,需要付出更多倍努力,犧牲更多時間,或許需要更多天賦,事情也永遠做不完,每一個迭代都環環相扣永遠休息不了。這樣,就損失了許多生活的樂趣,沒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總的來說,付出和收穫還是等價的。照這樣的路徑走下去,要麼成績斐然在公司內得到promotion,要麼干幾年就跳槽去其他公司做leader,依然過著很快節奏的生活,但銀行卡的數字也會飆升,會很有滿足感。
體制內:目前的單位提升空間不大,每天朝九晚五沒有什麼緊急的事情,事情也做不完但可以慢慢干,偶爾干不完還可以偷懶。薪水是以前的1/4,基本沒什麼福利。但有大把的空閑時間,可以做許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很多人也在發展副業做生意。照這樣的路徑走下去,要麼再通過考試或調動,換去更好/更忙的單位/部門,要麼就渾渾噩噩當個小科員把重心轉移。
然後,說說體制內外的側重點。
體制外:需要不斷加強已有技能點,培養新技能,還要鍛煉身體能加班。
體制內:需要不斷學會如何說話讓人喜歡,如何辦事讓人覺得贊,如何不得罪別人的同時也不委屈自己。
一句話體制外學做事,體制內學做人,看看你缺什麼,或者擅長什麼,是選擇時需要swot的一個重點。
再次,說說選擇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1、該二線單位是否是不錯的單位,目測樓主考試屬於計算機類別,在單位應該也是從事技術崗位較多,如果是政府機構、廳局級單位,且較有社會地位的部門,那不管薪水多少都可以考慮;如果屬於一般單位(非福利),不要只考慮眼前的薪水,因為單位不同,隱藏福利差異很大。
2、是否幾年後會有心思在更大的發展上。例如是否再考去國家部委,或在單位內當個一官半職。如果有,那這幾年的工作也需要付出不少努力;如果沒有,那就把重心也轉移到副業上去。
3、家人是否有能力在事業提升上幫到自己,尤其是在位期間是否會有明顯的幫助。
4、家庭經濟狀況如何,如果小康那體制內會幫你錦上添花;如果需要自己奮鬥,那麼更多的物質回報更適合你。
5、自己想過怎樣的生活。體制外簡直之是有錢沒時間花,體制內是沒錢有大把時間。但是十年二十年後,體制外帶來更多財富,住更大的房開更好的車全球到處旅遊;但體制內可能只能住小房子開B級車在國內轉轉,but它會帶來更多人脈,而是否能將人脈轉化為財富,也要看你的情商技能點有多高。而這些,都是可以在體制內瑣碎工作中提升的。
最後,做決定的自己,還是需要想清楚自己要什麼,看重什麼。比如我想要看到更大的世界,認識更多有趣的人,那麼體制內的生活可能暫時無法帶給我這些。但是別忘了任何事情都是在於你本身,不在於外界環境的。只要你有信心,有毅力,有能力,我相信不管體制內外都能過得一樣精彩。謝邀
1、三代以內血親有副部或以上實權崗位親戚,在本市有副廳或以上實權崗位親戚。
2、本市有核心地段房產二套或以上且無房貸壓力。
3、學生時代當過學校學生會主席或者系班長,擅長和導員打通關係,腹黑又不招恨,深通左右逢源之術。
如果你符合以上三條之一,請你選擇公務員吧。且推薦推薦程度1&>2&>3.
其實這三條的條件不一定這麼具體。只是作為曾經體制內的一隻小綿羊,告訴你一些體制內的特點。
第一個條件實際是職業發展問題:很多人都承認現在是個拼爹的時代,而體制內更是拼爹的重災區,這點無需過多解釋吧。不敢說絕對,但使很多時候一根天線要勝過很多的努力。只要你在體制內工作上一年,你會發現體制內的工作是很難量化的,作為年輕人的你被安排了最多的工作但是工資一分錢不會多,最後被晉陞的是某個慵懶的同事,原來人家老爸是廳長,你不服?憑什麼,我幹了這麼多活。對不起,沒有任何的數據和業績表明你的工作更出色。於是,你心冷了,也成了一個得過且過的人,漸漸地也把工作推給了心來的年輕人,30幾歲就進入混吃等死的階段。知乎有個回答對這個情況描繪得蠻形象的,引用下http://www.zhihu.com/question/50200915/answer/120537565?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第二個是經濟薪水問題,諸位,不要再幻想著體制內的灰色福利了,八項規定以後,這些東西很多都被削減掉了,更何況,之前很多都是道聽途說言過其實的福利。基本上月薪5000就是5000了,除了過節工會發點糧油,不要指望太多。你盼著能晉陞加工資,你去看看你們單位大boss的工資條吧,工資撐死了是你兩倍,也就是說你運氣好,20年後接替了你大boss你薪水也就是翻一番的水平,還不如你現在的15000。公務員工資真的不高,你可以看看國家領導人的公開的工資單,有15000么?!所以我才說如果你不愁房子,還有房租固定收入,沒有經濟壓力,那選擇公務員也無可厚非。否則的話,在很多二線城市,5000月薪,買房都能壓垮你,今年二線樓市是個什麼尿性大家也都看到了。
第三個條件是留給一些天賦異稟的人啦,如果你很喜歡權利的遊戲的話,那也不是說公務員之路就給你堵死了。你沒關係,沒有錢,沒閱歷,但是你就是滿腔熱血要走上仕途,這個就是你的理想,為了理想而努力,那都是值得敬佩的。條件三就說的在體制內走的長遠所需要的素質,但是,和條件一次起來,你這基本也是選擇了一個hard模式了!
其實,體制內也好,體制外也罷,沒有絕對哪個更好。這也涉及到每個人價值觀問題,比如你覺得自己不在乎什麼晉陞加薪,就想工作穩定,朝九晚五上下班,周末雙休。那也沒什麼問題呀。不過,題主會來問這個問題,說明題主是一個對自己職業生涯有所期許的年輕人,提供一點小小不成熟的建議,歡迎指正批評。這個問題被舉報為有政治敏感話題而摺疊。我向天發誓啊,字字句句哪有一點政治話題啊,都是在勸寶寶們好好踏踏實實工作,無論體制內外!!!
1.
很多年前我特別喜歡一位女作家,在她還沒有發跡之前。
她的筆下,冷靜而犀利地分析著中國鄉村基層教育種種的弊端,寫透了中國農村底層婦女卑微的掙扎,剖析了人性的弔詭中虛浮出來的自私和貪婪。尤其是貧瘠窮酸鄉村人家裡裊裊炊煙里少見的溫馨,在冷峻的色調里更顯得彌足珍貴。
雖然她對自己的生存環境一直刻薄苛責,我總覺得她在際遇上是特別一個幸運的人,出身貧寒但卻保持著難得的敏感和清醒,在絕望的環境里淬鍊出寫作的才華,在保守沉悶的大環境下考取了「編製」當老師。
比起「一切看向利益」的私企,進了「編製」後年輕氣盛的她人際關係緊張,就算不適宜崗位需求也沒有「體制」被辭退,領導取長補短讓她跨行業去發揮寫作才能,去企業單位寫材料。結果姑娘心高氣傲寫不出「和諧社會論調」的材料,領導又「因材施位」給她調了崗位。這份工作給了她她近十年的物質支持。就算她有諸多不甘和不滿,但是正是有了這份穩定的物質支持,她能安心寫作才能成為現實。後來她出書,小縣城裡一下子多了一位文化名人抬臉面,政府對她的宣傳幅度也是震徹天際。其實某種角度上,這位女作家可以說是體制內的利益既得者。
她的情感之路也是波折不斷,大齡單身但是從不折腰,那時候她的自我介紹總是少不了一句「喜歡獨居」。這個時代美女有不少,作家也有不少,但是貨真價實的美女作家真心稀有。大段大段的仰慕她欽慕她的情書就被她掛在自己的網頁上,這麼一個才華橫溢的美女,只有她不想嫁,而不愁沒人娶。一個不忘初心女子的不肯將就終於迎來童話般的結局,她終於等來了能給她廣闊天地的安身港灣和溫暖臂膀,為她在一線城市裡建立起現實的魔幻城堡直接拎包入住。
然後,寫下洋洋洒洒的辭職報告後,她決然離開了她眼中的「體制」單位。畢竟情感上有了歸宿,物質有了遮風避雨的保障,各種渠道的粉絲都至少累計了有十萬,她是有資格選擇自己的生存環境的。
然後她寫了一篇離開體制的文章,犀利而深刻地對中國基層體制的種種弊端予以揭露,看得人通透爽快淋漓盡致,引得一篇讚賞和共鳴。走出體制後,趕上天時地利人和,趕上公眾號粉絲增長紅利,女作家個人利用公眾號尤其在在金錢上取得了不俗的成功。
當然也有意見保留的聲音,比如不加V大媽就寫到:
女作家寫的為什麼離開體制,讓許多人叫好。可細想,這不就是一篇《我的前任是極品》嗎?和渣男共處多年,受盡精神折磨,也得到一些生活供養,最後翅膀硬了,單飛,向人間控訴他的種種不是。文藝女青年的劣根性大同小異。其實都不是特別勇敢,特別決絕的人,可心比天高。且,擅長美化自己。
結果還沒等吃瓜群眾反應過來,那位人氣女作家便用有生殖器的詞語問候了不加V大媽。吃瓜群眾的個別人士和稀泥說她有些偏執,立馬被拉黑。畫風開始轉向,因為當情緒發泄的快感慢慢散去,一部分想要深入思考人們發現在女作家的文字里已經看不到她早期的理智和邏輯,剩下的只有祥林嫂一般的戾氣和泄憤。
2.
說實話作為一名體制內人員,女作家的文字曾讓我的共鳴熱淚盈眶。尤其是女作家帶有強烈個人色彩和內心高度統一具有煽動性的文字,特別容易撓到體制內外各種失落者的G點。於讀者而言,那種感覺就是在你還未察覺對方的動態時就已經被自願洗腦。但是針砭時弊的批判如同響祥林嫂的傾訴一樣頻繁而無用時,人民群眾的耳朵特別容易麻木。
是的,我們都知道問題的存在。除了一再的泄憤,我們更需要的是從看得通透的人那裡得來的解決問題的建設性意見。女作家自詡有高度的社會公民責任感,但是對她批判無數次的社會弊端始終沒有建設性的意見,為了經濟利益女作家的文字卻開始高產。
清理微信的時候,我翻了翻積攢許久文字,發覺她的文字都變成了道德高地上的直白說教,通篇的名人名言,引人乏味。作家文字的靈性,都是用經歷和精力磨礪出的心血。每天高產量的輸出,又是圈在家裡閉門造車,她的文字有些量不抵質,沒了過去的靈氣。早年的經歷是她的夢魘,也是成就她才華的素材啊。
後來就是那篇批判王寶強揭露馬蓉出軌沒有紳士風度的文字,招來鋪天蓋地的批判,引得作者群里一篇愕然。相比起紳士風度而言,人民群眾普遍覺得一個人最起碼的道德人倫最重要。這本是一個觀念之爭,但是在她眼裡卻成了對她徹頭徹尾的批判,是對一個舉世皆濁中少有的清醒者的惡意圍攻。別人都是烏合之眾。
所有被網路攻擊過的明星非明星們,都成為她後來為自己鳴不平的素材。這讓不禁讓我想起了和風車作對的唐吉可德,因為自己的狹隘偏執生出的莫明正義,可以把全世界幻想成和同自己撕逼的敵人。有時候看她動輒哭訴她的遭遇時,我真想說有的時候別人沒那麼多精力去對你釋放惡意,你本來就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一個人的性格決定她的機遇,如果你喜歡保持你的性格,那你就無權拒絕你的際遇。世界真是一面鏡子,她的映射取決於我們自己。
前幾日翻開女作家又一篇以離開體制老生常談的自我介紹和文字,我發現我的共鳴卻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離開體制」現在已經儼然成為一些人標榜自己獨立精神和高尚人格的噱頭。也許是因為成長的緣故,很多年少時期意氣的觀念已經被自己顛覆。
3.
比如被她批判得體無完膚的體制下的鄉村基礎教育,我也曾經是極度贊同的。但是現在卻發現,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曾經一再被我們弊病的鄉村基礎教育的資源配備,是在現有的不發達物質基礎上最優化的整合。抱怨鄉村基礎教育不搞素質教育,與「不吃麵包,可以吃蛋糕」的想當然等同。能讓所有的鄉村孩童完整接受義務教育,已經是國民教育的里程碑。跨越經濟基礎談論素質教育,其實是在耍流氓。你跟字都沒認全的貧窮鄉村孩子談論意識流派的《追憶似水年華》,提高他們的閱讀欣賞水平,完美主義不是這麼玩的。
有人說體制工作是剝奪個性的囚籠,需要大多數人充當整個機器上的一顆小小螺絲釘。但是哪個國家和社會的正常的運轉不需要這樣的螺絲釘?你可以發揮你的個性你的才華去特立獨行,但是社會離不開這樣的螺絲釘。螺絲釘精神是一種專業精神,也是一種敬業精神。食人俸祿,忠人之事。
所以再看女作家之前文字里關於鄉村教師「體制」的不堪,我反而由衷地敬佩那些執守一線的鄉村教師。儘管現實有諸多遺憾,他們或許寫不出道德高地上指點江山的文字,住不進一線城市裡拎包入住的別墅,但是他們兢兢業業的踏實工作是對自己本職工作的敬業態度,是一步一步完善國民教育,推進社會進步不可或缺的基石。他們默默的努力教授的基礎知識,才讓大山裡的孩子具備了城市化遷移的可能性,讓祖祖輩輩貧窮在鄉村的居民有了走出鄉村最起碼的資本。
所以我覺得走出體制只是一種選擇,而不是評判一個人獨立精神和高尚人格的標準。我們書生意氣的時候總會把自己無能的一部分轉嫁給環境因素,卻忽視自己的浮躁和缺點,很難反省到自己。相對那些因為不滿而走出體制的人,我更佩服那些明明通透清醒,卻用自己切實的行動和腳步慢慢改變和完善體制的那些人。
態度決定一切,敬業本身就是一種正向的人生態度。人在任何時候,常懷謙遜敬畏之心是錯不了的。而年輕氣盛的時候,意氣任性有時候意味著自大無知。無論體制內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無論體制內外,業務技術的精深以及人情世故的洞察,年輕人需要學習和琢磨的深度都遠遠超乎自己的想像,關鍵在於是否自己有心。
只有那些有心的人,體制內那些年沉澱下來的「厚積」,才能在走出體制之後「薄發」,變為自己實現自我價值的鋪路石。比如出走央視的郎永淳,出走的資本是體制內積累的技能和名聲,出走鳳凰的王路,出走的資本是在體制內積累的名望和資源,走出體制的任正非,出走的資本是他在體制內積累下的歷練和積累。這個世界沒有什麼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包括走出體制的女作家也是一樣。不說別的,就連被女作家翻來覆去唾棄的體制里那些年的那些事兒,都是在體制給她的生存提供最基本的物質保障後,她才能在吃飽喝足後有力氣放下碗罵娘。人應該學會感恩。
拋卻那些「我為人人」的假大空套話,記住年輕人踏踏實實的工作永遠都是為了你自己。「走出體制」固然是一些人的一種自由嚮往,但是人的生存才是現實世界裡的第一要素。所有個人價值的實現都是建立在不餓肚子前提下,保持隨時能離開體制的能力必須先是一種能力,爾後才是一種選擇。
這些年中國經濟的畸形發展,資金高度集中在房產金融等行業。沒兩把刷子的年輕人最好不要輕易地「心比天高」。你出走之後遭遇的奮鬥歷史還沒有被寫成詩歌,高到月球上的房價就能輕易碾壓你生而為人的基本希望,畢竟比起可以拎包入住別墅的女作家,大多數普通人都是白手起家的「無產階級」。有個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人生態度,是你混跡人世的基本品格。
4.
這些年「努力」和「夢想」二詞在成功學裡的過度濫用,讓年輕人離成功的真相反而越來越遠。是的,不努力和沒有夢想肯定不會成功,但是努力有夢想也不一定成功。成功本來就是一件天時地利人和的事兒。努力和夢想只是「人和」里的一小部分。時勢造英雄,我們真的無法否定「機遇」的重要性。唯一能做就是在機遇來臨之前,打磨自己的「實力」。這一點,體制內外都一樣。
關於成功學,都是被別有用心包裝出來的工具,成功者只會讓你知道他們想讓你知道的。比爾蓋茨不會告訴你身為IBM公司董事母親支持了他的第一筆生意,巴菲特也不會告訴你他的父親是國會議員,女作家也不會告訴你她嫁了一線要錢有錢要房有房的土豪大款兜底,在走出體制之前累計了十萬粉絲不愁錢途的情況下才會顯得如此「大義凌然」。
有些人做出決定的時候,已經比普通人有更多任性資本和試錯成本。那些被登出來的出走之後的光鮮例子,本來就有著信息不對稱的包裝。更多沒有被登出來的那些後悔,落寞與落魄你可能永遠不知道。泄憤與癲狂之後,一地雞毛是常事。這些,美女作家是不用負責的。
其實,真正禁錮自己的不是體制,是人心。有些黑鍋,真的不該體制背。
公眾號_甜秘密
http://weixin.qq.com/r/RUP54RzEv0HArViC9xZX (二維碼自動識別)
討論體制內好還是體制外好,首先要考慮一個問題,究竟你喜歡那種生活方式?一個想過土豪生活的人,肯定不會想著進體制,一個只是想清閑點多點時間做其他,肯定不會選擇一份把自己累得像狗一樣的工作,脫離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來談如何選擇,都不太靠譜!!!
題主提到二線公務員,有5K,經濟水平應該和廣東的珠海、佛山、中山差不多。如果從經濟賬來算的話,光從工資賬面看,肯定是碼農勝出,但不知道你打聽到這個二線城市還有沒有其他收入,如有幾大過節費?節支獎發多少?年終獎發多少?公積金髮多少?車補飯補房補呢?(二線城市能拿到5k的應該都有這些)這都算起來才好和1.5w碼農比較。按照剛才提到佛山珠海等城市,一年下來不少12w。別忘了三十五年後退休,還有就是一直被抨擊的免費醫療。
至於說到前景,前面的經濟賬你自己會算了,如果這個前景說的是擁有支配的權力,那你先想想做一個碼農最終能走到什麼樣的高度?在體制內,真心不好說,升不升,除了有沒有關係這個最大的變數外,還有就是你所處的單位人員基數以及是否剛好踩在點上,說白了,在體質內,不好說走到什麼程度。
回去當個公務員,順便也找個公務員對象,一年下來有個20-30w左右的收入,如果剛好上班就是自家城市,已經有房子了,想像一下這生活和你做碼農有什麼不一樣?周末夫妻或者一家人去個短途游,你碼農可以麽?下班好偶一塊去健個身,你碼農能保持麽?說句俗的話,哪怕xxoo都比作碼農次數多。
歸根到底,就是想想你究竟要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別擔心公務員會被大規模裁員,除非天變了,哪怕天變了,公務員還是需要人當的。ps:有一大企鵝碼農同學,想考公務員了,問為什麼,他會說想要 有規律點的生活!!!!!!!作為一個從體制外混到體制內的人,我簡短的建議如下:
如果薪水高低對你來說無所謂(有人養你/家底殷實),建議公務員。
otherwise, 賺錢要緊。
補充,公務員分27級,你就是博士,剛入職也不可能有5K
參考:
公務員有多少種級別?
~~~~~~~分界線~~~~~~~~~~~
當年一年的公務員以後,重新審視自己的答案覺得很片面。
重新說一下:
1.選擇當公務員,就姑且死了能賺大錢的心。不要考慮薪水多少,因為肯定會比其他行業低。
2.公務員是一種職業,很多人並不擅長,有些人如魚得水。
3.體制內有各種弊病,基本上無法解決,也無法改變,要對這個有心理準備。
4.有一些問題是在體系內或在體系外都會遇到的,比如排擠、站隊、不公正待遇、性騷擾等等,這個凡是工作就有可能遇到。
5.體制內的突出特點是流動性差,這個有好處也有壞處,不能一概而論。
6.不同地方、不同崗位的公務員遇到的情況可能非常不一樣,這終究是一個小馬過河的問題。
7.一點都不清閑。
詳細看了諸位回答,很多高人把體制內外差異的基本面分析得非常清晰了
題主問題還隱含的一個信息——有能力在IT公司掙15K的碼農
作為廣義上體制內的信息技術人員,分享下自己的看法。
1、在一般IT公司老闆能給你開15k的薪水起碼你的code,系統分析,設計能力水平都比較高,作為畢業兩年達到這個水平應該來講無論是技術基礎還是學習能力是不錯的。有心專研幾年,運氣還可以的話,應該在公司當個小頭目問題還是不大的,就算公司平台不大,技術能力強,日後跳槽找個好去處也不難;反正老闆是看你順眼能幫他賺錢就可以了。
2、投身體制內,最大可能性是從事一般事務型的工作,三五年後沒有刻意保持,基本上一身技術本領就廢了,只剩下點IT基礎素養;
在體制內大部分的部門從事信息技術專業技術型工作,日常工作大多是管理外包團隊,然後給領導修修機器。這類職位在定位上不利職位提升,同比其他崗位晉陞難度也比較大。
體制內信息化專業部門,應該說在專業對口的部門從事專業工作應該是最理想的。一般一線城市才會設立獨立的信息化部門如信息化辦公室,科技和信息化局等等。能進去專業對口,技術能力過關。至於怎麼進去就各路神仙各顯神通了。二線城市一般這些部門都附設在政府辦公室,也就是說沒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發揮。不過政務信息化還在不斷推進,預期信息化工作在體制內的地位還有很多提升的空間。
最後還有一點現狀必須清醒認識的:
強大的人際關係,在體制內是不可或缺的。
體制是這樣一種圍城。
外面的人渴望城內的穩定,裡面的人羨慕城外的風景。
你可以把它當做休閒遊戲來玩——打著盹、喝著茶、聊著天,輕鬆愉快,打完收工。當然,爆極品坐騎和裝備的想法就不要有了。30歲的你能看到自己60歲的樣子。
你也可以把它當做搏命遊戲來玩——你要利用你的全部手段、身段、橋段,去把其他玩家PK、KO、gank掉,最後留在頂端的人,將成為GM(game master)。GM比普通玩家牛逼之處在於,掌握著權利。
而你在體制外玩得再好,終究還是玩家。
當然,GM也都是說要為玩家做好服務工作的。
排列正常人可能達到的四個結果(各行各類人精大牛不在考慮範圍請繞道):
高級公務員>=高級碼農>低級碼農>=低級公務員
題主看看以自己的興趣能力資源幾年後能達到哪個就選那個吧
如果題主不信若干年後高級公務員強於高級碼農的,就不要去體制內擔驚受怕了
體制外:40—60歲失業了怎麼辦?
體制內:40—60歲組織靠不住了怎麼辦?
我想說一個問題
中國的社會,一直有一句話,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因為政治,文化,環境的變化太大,導致很多事情並不是一成不變.
三十年前,國企衰落,公務員不被看好,很多人下海,經商,三十年後,很多國企又重回巔峰,公務員又開始熱了.
在這裡我們不討論什麼時候國企和公務員是好還不是好,但大家都是普通人,工作也是一輩子的事情,作為普通人我們的信息渠道有限,這就引申出一個問題,一旦(純假設),將來政局大變,國企和公務員被壓縮,或者資源沒現在這麼多,那麼事情會怎樣?
大家都知道很多公務員,國企員工,每天工作量不大,事情不多,而也因為這樣,相比起外企員工來說,很多市場化崗位中的能力就會欠缺很多,比如英語能力,危機感,工作熱情,這一切,在現在的環境下,沒什麼,但是一旦如我前面所說,環境政局大變,到時候如果國企和公務員大幅裁員的情況下,請問你去社會上應聘的時候,你所依仗的能力是什麼呢?
如果是一個外企,或者是民企的員工,從他進入公司開始就鍛煉的很多能力,到了社會上其他公司,也都是有用的,也因為這樣,即使發生大事,最起碼還有一技之長,而國企員工這種類似於"溫水煮青蛙"的環境,確實安逸,但是安逸之下,隱藏危機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謝謝在談所謂的【體制】之前,先來說說我自己罷。
我以為,學校算是「體制內」和「體制外」的一個分岔口了,所以,鄙人當年將要把腳從學校踏出的時候,也是費了不少心力,去思考我要去尋一個留在體制內的法子還是在體制外自由飛馳。老實說,我到現在也沒有找到,也就是還在體制外晃悠著。
想當年,一般以這個詞作為行文開端的人,不是從前就很牛逼就是現在很牛逼,然而,可惜並不惋惜的是,從前、現在或者可能以後我都不牛逼,但我還是想談談經歷,也許對此文有些幫助。說回正題,想當年,我沒踏出校門的時候還挺崇尚體制,可是越到節骨眼上,我就越害怕,總有一種從一個罐子里到另一個罐子的感覺;為了心裡舒坦,打從即將畢業開始,我就沒少折騰,比如創業啦、民營工作啦、上市公司的工作啦,或者說老實巴交的工作和尋找自由職業,大概就是這麼個折騰的路子。諸位應該能夠看得出,在這麼一個階段中,我並不崇尚體制了,甚至盡量地避免自己進入體制,當然能否進入體制咱再另說。
據我了解,在我國謀生的人大概分為這麼兩類:體制內的人和體制外的人,這當然不是廢話,因為不知道如何選擇體制內外的人還大有人在,而在體制內想要出來的人和在體制外想要進去的人也大有人在,如果你要說這是五類人,我也可以贊同。所以,此文就是給後三種人一些建設性意見,或者說一些思考交換。
原諒我還沒有改掉畢業論文的一些行文模版化,看起來有點羅嗦,但是為了不費閱讀者的時間,我在這裡先簡單做一些行文提要:
1、本文的涉及對象是:對體制比較迷茫的人、在體制內想要出來的人和在體制外想要進去的人。
2、本文主要談及:對於體制的一些看法,以及對體制行為選擇的一些思考。
3、本文對於體制選擇的幾個觀點:
一、首先,來說說體制
比較學術的定義是這樣的:體制,指的是有關組織形式的制度,限於上下之間有層級關係的國家機關、企業單位。如:領導體制、政治體制等。那麼,生活在新時代的公民應該至少知道公務員這麼個事,所以我們簡單地認為:體制,就是一些政府機構或者類政府機構所提供的工作圈子,它的特性是所謂的「鐵飯碗」,至於現在和以後還「鐵不鐵」這裡不談,也有人說「進了體制餓不死也撐不著」,我媽更妙「體制內就是當官,否則就是老百姓」,這都是一般大眾對於「體制」的基本認識,事實上,它所包含的基本點就這些;更抽象地來說,體制就是一個半透明的城堡,裡面的人有些寂寥,外面的人覺得它好得不得了。
既然體制看起來這麼好,為什麼會有糾結至死的人和想出來的人呢?這裡,我們就要說一說他的壞話了;當然,我也不會明說,畢竟這是我國政治人才產生的主流渠道了。說這麼個比喻:有三個人在三個不同的崗位上,A在某機關(性格是有抱負),B在某企業(生性內斂求穩),C是創業者(有一定抱負),這三個人見了面就是互相嫉妒羨慕啊,A羨慕B的自由,B羨慕A的吃喝不愁,C羨慕A的穩定也羨慕B的自由,A和B呢也羨慕C的膽量。所以,問題產生了,A想從體制出去,B想進去,C在抱負和穩定中猶豫,這也就是我們本文所談及的三種人。
講這樣的比喻,是因為我對於體制的好壞其實有這樣的思考:因人而異,就跟一堆糞對一些人儘是壞處可對另一些人或者物種那是益處多多了。但是和糞便不同的是,糞便是由其功用性而被選擇,而體制則是由主體的功利性而被選擇。這樣看來,人對於體制的選擇權力就看起來比較大了,並且比較活泛了。因而,體制因其人好(請讀四聲)而好,因其人惡(偏「厭惡」意)而惡(偏「不好」意)。
二、對於糾結的人來說:到底是否選擇體制?
上一小節段末,我們提出這樣一個想法:姑且不去探討體制本身的好壞,我們從選擇主體出發,體制因其人好(請讀四聲)而好,因其人惡(偏「厭惡」意)而惡(偏「不好」意)。從這樣一個角度來看,我們這個問題很好解決,有一部分人尤其是初入社會的那部分人對於體制這個概念很是模糊,甚至很容易就把這一次選擇作為終生的幸福了。我希望以下本人的一些浪漫思考能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
1、羅素講到:「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本源」。
簡單來說,就是王小波推崇的這位大聖人羅素,他建議我們的人生應該多點選擇,多樣性的人生和多元的人都是我們這一生的幸福所在。此外,我們還可以更加深入地看待這個問題,多態是幸福本身之外,追求多態這一過程更加貼切幸福本源。人們好說:「無論結果是怎樣的,過程總是美好的。」所以,說句不好聽的,各位年輕的同仁,其實沒必要很早就去規劃自己的一生,有如此多的幸福多樣何不去感受一番?
然而肯定有人不願意同意鄙人以上的瞎琢磨了,認為「就應該選擇體制」或者反之;那麼,我能給出的想法還是,按照你想的那樣去做,如果一些人願意在年輕時就做好了一輩子的打算,一生安穩平和也本是一種幸福,更加沒有必要有所經歷之後才去享受「悠然見南山」的美感;當然,若有些人內心深處有所希冀和渴望的話,不妨去感受另一種多樣。因為對這部分人來說,後悔是讓人更加後悔和懊惱的事情了,想一想:堅持和後悔哪個更可怕?
2、福柯:你比你以為的要自由得多
拋去自身對於體制有所想法或者比較迷茫之外,一部分人可能對於自己的人生還要做一些客觀的考慮,即考慮父母、伴侶或者其他非主觀因素,通常這部分人認為:我不可以這麼自私,我的人生不應該只是我自己的,我還要為愛我的人而考慮自己的人生。這樣帶來的後果就是,這部分人不僅不知如何選擇體制內外,還要考慮其他的人對體制的考慮而做出決定,因而無論怎樣的決定都令他們苦惱,他們要考慮的實在太多了。
在這裡,我誠摯地希望大家能夠把這個人生思考帶到你的價值觀念中去,即福柯所說「你比你以為的要自由得多」(大意,對於這個問題我之前寫過,想了解的朋友可以戳藍色鏈接)。對於自我選擇的禁錮大多來源於父母,因為父母的「望子女成龍鳳」的觀念以及家庭緣故需要子女聽出意見的,所以大多人出於孝道的考慮通常會壓抑自己而求全父母,可這樣的後果並不理想,有中年叛逆的也有一輩子壓抑個性的,這樣的例子很多。
我們可以設想在這一個前提下,即沒有必須留子女在身邊的家庭原因的前提下,如果個人希望做一些自己的人生決定的話,可以在和家人溝通甚至暫時不被理解的情況下選擇自己比較渴望的生活。當然,如果個人儘早地能夠實現財務自由並能保證父母養老供給時,這樣的人生對月這部分人來說就會更加幸福和自由。
三、對於在體制內想出去的人和在體制外想進去的人:財務自由和能力很重要
1、要有隨意進出【體制】的能力
能力這個事,怎麼談都感覺是虛無的,可是在生活和工作環境中,它又顯得必不可少。
說兩個例子:我所工作的環境內,一個略長者從體制內離職,跳槽至公司,也就是體制外,月薪我等小輩不可想,也比他之前的待遇高出很多。按理說,我所在公司是非常需要能力和經驗這個東西的,而一個從體制內出來的人能得此待遇,只有一個原因:他有這個能力,他在體制內的平靜的死水裡讓自己有了波瀾壯闊的能力。
另一個呢,也比較多見的情況:從某一小公司費勁巴拉的考進體制,可是職稱卻常年穩定在最底層,不談「關係論」,此人連剛畢業大學生的公文寫作能力都趕不上,班沒少加,工作卻異常辛苦。
做這兩個淺顯例子的對比,我是想談談能力的重要性,我們可以這樣思考:無論在體制內外,都需要看待個體適合體制內外的能力所在。看起來,體制內所需要的能力較少一些,這也是體制的不好處之一了;然而,前文已經說到,體制的好與壞更多在於個人用途,因此能力這個事,並不因體制而異,而是因人而異。
對於任何一個有思考性的個體而言,你要做好隨時進出體制的準備,也要不斷增強自己進出體制的能力。說的空談一些,只有這樣,個體才能更加地去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而非生活選擇你。放在工作環境中說,就是要有讓工作離不開你的能力,而不是只能依賴工作而活。
2、為了及時行孝也為了個體獨立,請追求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和能力一樣都是看起來比較虛無,卻非常有實際感。不同點在於,財務自由更加現實和嚴峻,沒有錢就沒有人生啊少年。首先我想說這麼一句話:也許你並不是拜金主義者,可你不能否認,你的一生都在拜金。
很多事情都是在個體相對自由和獨立的前提下比較好,例如幸福在財務自由的條件下比較容易追尋。個體的一生,基本要為三類人做打算:父母、自己和後代。為父母,要行孝道,還應儘早行孝,需要早日財務自由;為自己,從馬斯卡的需要層次理論來說,人類不同於其他物種最大區別在於此,不僅有生存、生活需求,還有更加高級的思想需求,即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也就是要尋找工作和生活以外的自我價值實現了,這是更加高級的幸福感,因人而有不同層次的需求感;為後代,為人父母者,就要考慮為一個生命做一個基本打算好撫養,這是對生命的基本尊重。因此,在這三種情況下,財務自由顯得尤為迫切,只有物質建設得好,精神追求才指日可待啊。
因此,不管是想從體制內出來的人還是想從體制外進去的人,請一定要有讓自己早日實現財務自由的能力。到彼時,我信你不會再多去糾結體制內外,因為體制內外已經不是生活的唯一標準,幸福才是個體選擇的生活方式了。
四、思考點【體制】之外的:比如自我
談到這裡,有的人可能覺得還是談得空泛,因為鄙人並沒有實質性地解答兩個問題:體制的好與不好,以及如何選擇體制內外,可我還是認為:如果個體能有自己的價值選擇,那麼體制不是生活的工具;如果個體能有財務自由的能力,那麼體制更不是需要常常考慮的事情。因此,綜合看來,自我的價值觀念比較重要,希望每一個個體早日尋找到讓自己生活舒適和幸福的自性價值思考觀念。
說實話,我曾經也迷茫過這件事情,並且固執地認為:體制是個魔鬼,是能夠扼殺人性的魔鬼。它可以讓一個有思想的人變得麻木,變得和體制本身一樣程式化。記得一部電視劇的主人公也曾這樣悲嘆:我是一名公務員,我就像一個紙片人一樣,每天在四方的格子間,看著四方的電腦,一杯茶和一張報紙就是一天。我及其厭惡這樣的生活狀態,我希望一個富有創造性的和思考性的人生,我為之折騰了不少。
可有一天我的老師告訴我這樣一句話:可能不必刻意地區別體制內或外,純粹的創造或智慧本然地具備超然性。老師不愧是老師,瞬間讓我的思想又高了一個層次。如果一個個體是比較追求創造的智慧的自我,那麼又何必糾結體制這個外在條件?反過來說,一個具備超然智慧的人,就根本不會為任何外界條件而禁錮思想。
思想是最不受拘束的,無論你在體制內外,你自己本身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思想,為何要讓體製成為控制你是否可以獨立思考的工具?即使你在體制內,你依然可以用讀一張報的時間思考一下柏拉圖;那麼你在體制外,更加可以因為多變的生活本身而讓自己更富創造性思維。
以上。
願糾結體制內外的每個人獲得多態幸福。
願無論體制內外的個體早日有獲得財務自由的能力。
願追求自我價值實現的人真正擁有超然智慧。
沒做過公務員,但是工作之初在上海電力混過近兩年。現在從事的是碼農工作,所以還是可以說兩句的。
我們做職業規劃一定要確保未來的自己會受益(我就是沒規劃好浪費了兩年)。體制內的唯一優點是事情少,工作穩定。但是且慢,真的穩定嘛?你還要工作至少30年吧,這30年間會發生什麼事情沒人可以預料。如果50歲的時候你丟了這份「鐵飯碗」,或者某些可怕的事情發生了,毫無競爭力的你怎麼謀生?
做碼農,意味著未來你有無窮多的可能性。天涯海角任你飛,收入的多少取決於你的努力程度。努力努力想去美利堅都行。
碉堡了有沒有?看了之前的一些回答,第一何德文先生的回答觀點有些模稜兩可,或許有更深的引申義。當然,這問題不好回答。
很多人綜其原因,大意是,體制外,學做事,體制內,學做人。我覺得可不可以再衍伸一下,那就是體制外,學做什麼樣的事?是學做讓別人滿意的事還是讓自己滿意的事?體制內,學做什麼樣的人?是學做讓別人滿意的人還是讓自己滿意的人?
我們先說體制內和體制外這兩個概念。
隨著改革開放後民營資本和外來資本的林立、社會與經濟的長足發展、民眾的思想進步、信息時代的進一步擴大化,體制內和體制外這兩個概念被明顯的分化和衍生出來。可為什麼這兩個概念近年被經常反覆的提出來,我想,這其中,一些民營資本和外來資本的壯大,讓我們看到了許多體制外之於體制內的好處。
我們可以拿改革開放作為一條分界線。拿經濟利益作為衡量成功的標準。那麼,在開放之前,成功者無一例外都來自於體制內。在開放之後,體制外的成功者開始噴薄而出。而現在,體制內可以獲得成功,體制外也一樣可以。或許不遠的將來,體制內外將分庭抗禮。我不敢說在更遠的未來會發生些什麼,但至少這樣的天平會保持下去,不會再向過去那邊傾斜。
那麼,我們現在再來想想自己選擇體制內外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我覺得一切擇業的考量標準無非就是兩個字,利益。在這個逐漸被經濟市場化的世界大潮中,以利益為核心的價值觀一定要比其他價值觀更經得起打擊。
別談夢想,沒用。
說白了,一切一切都還是會轉回到錢上。那麼就像提問者所說,體制內5000,體制外15000。這麼一看好像答案明了,選5000,你圖什麼?
很多人說了,體制內的利益不能單純的用薪水來衡量。所以,這大概就是問題所在。有些人進體制,其實是對被大眾口口相傳的灰色收入和特權想入非非。
當人們思考的不是努力,而是特權,不是薪水,而是回扣,不是工作,而是職稱的時候,問題其實已經很大了。
有人說,穩定。穩定真的是一個比較可笑的詞,能讓你穩定的真的是體制嗎?錯了,是你的能力。所以為什麼體制外的工作大多以你的能力作為考量標準,就是因為只有能力,才能讓你穩定在這個水準上工作。
也有人說,我不是那樣的人,我要為社會做貢獻,我要讓體制更好。
我想,到你真正成為了體制內既得利益者的那天,你再來說這句話。
我相信體制一定會更好,但我不相信能讓它更好的是這一代人。一定不是80後,或許是90後,很有可能是00後。80後是承上啟下的一代,他們在紅旗下成長,經歷挫折,經歷思變,經歷傳統文化向現代文化過度的衝擊,開放的大潮裹著他們向前,接受不同理念的碰撞更為強烈,觀念被老一輩和新時代不停左右著,受前後年代思潮的影響都比較劇烈,這註定讓他們比前人更有膽識,比後人更加老練,他們既盼望穩定,也追求革命。總的來說四個字,有心無力。
說多了。
無論是體制內外,都有一個共同的趨勢,那就是,市場化。這一定是一個會逐漸被市場化的社會,那麼,是什麼可以保障在體制內工作的人可以長久的存活於效率、能力、待遇、熱情、甚至責任心都遠遠不如體制外工作的體制?你憑什麼固執的認為你不會被市場化的大潮吞噬,成為體制內第一批被邊緣化的犧牲品?
這些都是問題,但最大的問題仍然是我們自己。試問一下自己,如果體制內一個個都是清官廉政,薪水僅僅是薪水簿上開誠布公的那一點點數字,那麼,你還會選體制內嗎?
如果你選擇,請別忘了你此刻的追求。努力,改變它。
一個民族素質的優秀與否,終究還是取決於我們個體素質是否優秀。
他們想像中的特權和灰色收入,如果每一個想入體制的人都是看中了體制內之於體制外的這一點,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帶來的後果會是什麼?是不是會更加促進社會的兩極分化,會不會讓體制變得更加體制?
習先生的廉政政策出台後,好像體制內的既得福利又進一步縮小了。但還是有不計其數的人擠破腦袋要進體制。究其原因,無非是他們還天真的認為,從長遠的角度看,體制內所獲利益要遠遠超過體制外。
真的是這樣嗎?
我不知道。二線城市 我想問一句是家鄉嗎?女朋友在哪個城市?別說程序員應該沒有女朋友這種殘忍的話。
就我自身和周圍來說,我畢業面臨就在一線it企業還是回家找工作,當時感覺回家是找不到相關專業的工作的。offer還是有幾個,待遇也還不錯,當時的闖勁還在。
可是我現在在家鄉所在省份的省會城市,算2線吧,國企,崗位起點高,事情相對少,工資不低。雖然也是憑自己的能力進入的,當初說好的奮鬥大概已經忘光了。但是我在現在所在的環境中,我學處事,學做人,還有酒局。我是科里重點培養對象,所以實事還是能學到很多。別說國企公務員就是天天坐著喝茶看報上網領工資,有是有,但總不是全部吧。
你如果面臨抉擇,就多考慮額外的因素,因為你既然因為公務員動心了(或者是家裡面的要求?),你就不免落入俗流。家庭,婚姻,朋友。還有很多。大概五年後,你按時下班去接孩子放學然後老婆已經做好飯等你們回家,這是你想要的生活嗎?如果是,夢醒了,就回家吧。不管是老家,還是新家,但絕不是月薪15000的城市。
我是來傳播負能量的~個人建議。先碼農幾年,反正公務員對年齡體力要求不高。但是碼農就不一樣了,30以後如果沒到management,基本會很累。如果自己不想創業,又爬不到管理,那就磨練好代碼技術,再去考上公務員,利用上班時間寫寫代碼賺賺外快。上一個班,賺兩個錢。。。多輕鬆。
反正我看我同學當公務員的都喊自己好忙啊。但是看看朋友圈校內網,無非今天在這個5星級酒店開會,明天在那個會議中心開會。開會嘛,又不用動腦,寫代碼吧。二線城市上面有人,就當公務員。
否則寫代碼。
體制內外本身就是偽命題。
特別討厭那種「去了體制內就是僵化黑暗人就廢掉,在體制外就能公平競爭飛黃騰達」的論調。
選擇工作考慮的也就那麼幾點,工作內容方式、強度和性格興趣能否契合,收入與城市的性價比,行業前景。你大可以把公務員作為一種行業去考慮。
所以只能由你自己去判斷與衡量,好在第一份工作,也允許試錯。
如果你從現在開始想等死,就去體制內吧,但估計以後下崗了也沒法善終。
居然相信除了自己能力之外的保障。分情況:一是沒大的興趣或志向,沒有奮鬥的精力或動力。也缺乏一技之長,這樣公務員好一些,穩定,平淡,若找其他工作則沒有市場競爭力。
二是有興趣,興趣集中在技術領域,或者對物質需求比較高。不用懷疑,IT等技術人員,公務員只能吃個溫飽,也無法施展自己的特長和興趣。
最後,若是你的興趣在社會公益、國家建設、發展等比較大、比較宏觀的點上,或者你自己有道義感,社會責任心強,而又對物質要求不高,不用懷疑,公務員!無論你有沒有技術特長!
推薦閱讀:
※如何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30 歲的男人應該達到怎樣的狀態?你有哪些話想告訴十年前的自己?
※在真實工作中的編程是怎麼樣的,與學校里有什麼不同?
※啃老、懶惰、拖延的我如何改變?
※初入職場的女生,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服裝上如何搭配才能又職業化又符合年齡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