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相關問題:
怎樣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
我們看過太多書,太多電影,聽過太多道理,大體都在給出這樣一個答案:
Follow your heart, you"ll find your way.
可是,當你靜下心來,努力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時,你卻悲傷地發現,你的內心好像沒什麼想告訴你的,你的內心就像一張白紙一樣,你站在上面,空蕩蕩的,無處遁形。
這就是大多數人在年輕迷茫時遇到的狀況。
搞不清自己想做什麼,也弄不明白怎麼搞清楚這件事,苦惱和焦慮也由此產生。
有些人說,你好好想想,你做什麼事會特別積極,特別有動力,可能這件事就是你的心之所向。
然後他問你,你好好想想,是什麼。
你說,吃好吃的。
他內心翻了一萬個白眼,然後說,可能,你可以成為一個大廚吧。
道理是如此簡單明了,可是想得到一個答案卻又如此艱難。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一覺醒來,對著太陽講,我將來要當科學家,我要當美國總統,我要當superstar……
大部分都是苦惱地撓著腦袋,希望有人可以站出來,給他指條明路。
神啊,幫幫我吧。
可是,神幫不了你。
我們就像站在無數個小徑分叉的路口,踟躕著決定著未知的命運。
怎麼辦?
希緒弗斯日復一日的搬運著巨大的石頭到山頂。
這就是他的命運。
但不是你的。
你可以做出選擇。
你可以不斷嘗試各種可能性,你可以笑,你可以鬧,你可以哭,你可以浪費生命,你還年輕,所有的門都你敞開著,隨便打開一扇,都能挖掘出寶藏。
Just do it.
你要做的,只是邁開第一步,大膽的往前走。
你可能不相信,但是當你開始做事,當你做了幾份工作以後,那個鏡子中面容越發清晰的你,會開始聽到那個越來越明了的答案在呼喊你,穿越重重霧霾,你終於知道,你的路在哪個方向。
而你抬眼,已是十年過去。
以前,我特別羨慕那些目標很清楚,人生規劃特別完整的人。
我不是這樣的人。我一直很笨拙,一點也不聰明。
我和很多人一樣,一開始並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麼。
我只是用了最笨辦法,不斷的去嘗試,看到喜歡的工作和事,就抓住一切機會和可能性去做,失敗也好,成功也罷,試過便多了一個answer,原來我可以這樣,原來我可以那樣。
有些人在二十歲的時候就知道自己一輩子要做什麼,有些人可能到五十歲才會知道。
有些人二十五歲的時候就會和自己愛的人緣定一生,但有些人可能四十歲時才會等來自己真正的命中注定。
現在,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鐘。
你是誰,你終究成為什麼樣的人,你終究做出什麼樣事,都是你時鐘上的一個節點,時間沒到便是沒到。
如何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情?
笨拙生活的我,可能只能告訴你,抓住你現在的機會,迷茫時候的你,可以不清楚自己想做什麼,但是手上的事一定要努力去做,一件接一件,此去經年,遲早,你的答案會出現。
哈佛首任女校長Drew G. Faust在08年至本科畢業生演講時說得我覺得非常的好。
Go where you want to be and then circle back to where you have to be.
先去嘗試你最想做的東西,不用考慮太多。竭盡全力去試。如果真的不可為之的話再回到你只能去做的東西,這時候也能踏踏實實做出成績來,不再疑惑。對於這個問題,我思考過很久,而且在知乎上問過類似問題(「追隨內心」是個好建議嗎,怎麼評價Cal Newport的《Why "follow your passion" is bad advice》?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577695),但是思維深度比較淺,拋拋磚。
怎麼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是一個要用一輩子去解答的問題。太多太多人給出了他們的建議,李開復說」從心所欲「,Steven Jobs所」follow your heart「。
一直以來,我都在尋找自己想做的事情。我是信管專業的,但是高中的時候非常喜歡經濟學,現在時常會懷疑相比信管是不是更加喜歡經濟學。事實是,這樣的思考往往會浪費我很多的精力,但是思維的深度一直沒有進展。
但是看完CNN上Wal Newport的文章
Why "follow your passion" is bad advice 【http://edition.cnn.com/2012/08/29/opinion/passion-career-cal-newport/】之後,我自覺對於「從心所欲」這一問題,我有了更深的理解。對於大多數大學生,「從心所欲」確實是一個很糟糕的建議。really a bad advice!在中國長大的孩子有一個特點,不得不承認,相比思考自己喜歡什麼,我們更習慣于思考」什麼更有利「,同時,我們不擅長為自己喜歡的事情專註和付出。讓這樣的人去尋找自己喜歡什麼,就想讓沒有學會走路的人去思考到底跑步是一種什麼感覺。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是思考不出自己是喜歡什麼的。因此,過多的思考這個問題,反而會讓自己患得患失,反而不能把手頭的事情做好。
那怎麼找到自己所熱愛的工作呢?
1.做好手頭的工作。比如我現在在學習怎麼開發程序,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我喜歡的,我時常覺得自己很喜歡人文的東西(我看了不少的人文書籍《哲學史什麼》《The Pursuit of Perfect》《Willpower》《思考,快與慢》《蘇菲的世界》)。但是我無法判斷,當我學經濟學學深入之後自己會不會喜歡,無法判斷,當我學CS深入之後會不會喜歡。我的策略是,好好學計算機知識,待到深入以後才能判斷自己喜歡不喜歡。另外,當你有了一技之長之後,這會是一個point,能讓你接觸更大的世界,這是有利於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的。
2.我還想說,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能存在認識上的盲區。我們以為,我們所」熱愛「的東西是先天的,而且是很少的。但是,我的猜測是,我們所」熱愛「的東西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後天,當你把一件事情當成事業來做,你會發現一段時間之後自己對這件事的感情會變得很深厚。積極心理學(幸福課《如何讓愛情天長地久http://v.163.com/movie/2006/1/N/S/M6HV755O6_M6I442LNS.html》談到找理想伴侶的時候,就更多的談到理想伴侶是用來培養的,而不是」找「的。
最後再嘮叨一句,大多數大學生沒有思考出這個問題的能力,當下要做的是做好手頭的工作。
希望能對你有點啟發。
看到前面@痞子豬 的答案:
「有一件事情,你一想到,就會很感動,甚至痛哭流涕,這就是你內心想做的事情。」
頓時想到了denny的著名長文中的這個部分,如下。
(節選)
原文:給明年依然年輕的我們:慾望、外界、標籤、天才、時間、人生目標、現實、後悔、和經歷
作者知乎主頁:奶牛Denny
關於如何找到人生目標
兌現承諾的時候到了。我想用一種最簡單、直接、有成效方法來解決那些勵志文章和成功故事的一個通病:就是他們一直鼓勵我們「做我們想做的事」,但從來不告訴年輕迷茫的我們怎麼去找到「我們想做的事」(以至於誤導了很多朋友以為那就是「我想一覺睡到國慶節」或者「我想做個吃貨」之類的意思)。
我要說的這個方法在我認識的許多人身上成功過,但它不是我想出來的。知名博客寫手Steve Pavlina在它的博客中對這個方法有很詳細的描述,但似乎也不是Steve Pavlina自己想出來的。網上也有不少中文翻譯版本,有可能你曾經看到過,但那些翻譯都有失偏頗,以至於讓讀者很難理解精髓。所以在這裡把原文重新編輯,結合以上的經驗分享,再用比較適合中國人的陳述方式分享給大家。如果你願意嘗試,願意按照要求去做,或許我們可以用接下來的不到500個字,幫助你在20分鐘到1個小時內找到你的人生目標。我們開始吧。
(1) 先在你忙碌的生活中找出一個小時的完全空閑的時間。關掉手機,關掉電腦,關上房門,保證這一個小時沒有任何打擾。這一小時只屬於你,和你要找到人生理想這件事。你要記住,這可能是你人生最重要的一個小時。你的生命可能在這一個小時候變得不同。如果一個小時的時間貨幣只能用來換一樣東西,那麼就是找到你的人生目標絕對是最值得的。
(2) 準備幾張大的白紙,和一支筆。
(3) 在第一張白紙上的最上方中央,寫下一句話:「你這輩子活著是為了什麼?」
(4) 是的,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回答這個問題。把你腦中閃過的第一個想法馬上寫在第一行。任何想法都可以,而且可以只是幾個字。比如說:「賺很多錢。」
(5) 不斷地重複第4步。直到你哭出來為止。是的,就是這麼簡單。儘管這個方法看上去很傻,但是它很有效。如果你想要找到人生目標,你就必須先剔除腦中所有那些「偽裝的答案」。你通常需要15-20分鐘的時間和過程去剔除那些覆蓋在表面上的那些受到外界觀念、主流思維影響而得出的答案。所有的這些偽裝的答案都來自於你的大腦、你的思維、和你的回憶,但真正的答案出現時,你會感覺到它來自你的內心最深處。
對於從來沒有考慮過這類問題的人來說,可能會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一個小時或者更多)才能把腦子裡面的那些雜物剔除掉。在你寫到50-100條的時候,你可能會想放棄,或者找個借口去做別的事。因為你可能覺得這個方法沒有任何效果,你的答案很雜亂,你也完全沒有想哭的感覺。這很正常。不要放棄,堅持想和寫下去,這個抵觸的感覺會慢慢地過去的。記住,你堅持下去的決定會將這一個小時變成你人生最重要的一個小時。
當你寫到第100個或者第200個答案的時候,你可能突然會有一陣內心情感上的涌動,但還不至於讓你哭出來。這 說明那還不是最終的答案。但是把這些答案圈起來,在你接下來的寫的過程中你可以回顧這些答案,幫助你找到最終的答案,因為那可能會是幾個答案的排列組合。但無論如何,最終的答案一定會讓你流淚,讓你情感上崩潰。
此外,如果你一開始不相信人這輩子活著有什麼目的,你也可以寫下「1. 活著不為了什麼。」 沒關係,只要你願意堅持想和堅持寫下去,你也會找到讓你哭出來的答案。
作為你的參考,Steve Pavlina在做這個練習的時候,花了25分鐘在第106步找到了他的最終答案。而那些讓他有一陣情感涌動的答案分別出現在在第17,39,53步。他將這些抽出這些答案重新排列,最後在第100步到第106步答案得到了升華。想要放棄的感覺出現在第55到60步(想站起來做點其他事情,感覺極度沒有耐心等等)。寫到第80步的時候,他休息了2分鐘,閉上眼,放鬆大腦,然後重新整理自己的思緒。這麼做很有效果,在那2分鐘的休息後,他的思路和答案變得更加清楚。
如果你一定要拿筆者來做參考,那麼答案是我當時比較無知,還不知道這個系統的方法,所以我用了四個月的摸索和迷茫,撞了很多牆,才找到了最終的答案(在第二章個人故事裡會提到)。但經過筆者核實,這個方法科學有效,只因為它提煉出了關鍵的原理。
無論你願意用什麼方法,你最終的答案一定會是一句比較長的句子,或者幾句句子的組合。這個答案在外人看來一定非常的空洞,就像是我前面所說的那種「誰都知道,但是只有少數人真正理解的大道理」。但是這幾句空洞的句子會對你有非常豐富而且有意義的含義--因為這是你自己用了至少一個小時的時間和精力去整理你過去所有的經歷,去思考,去判斷,去剔除,去整合,去沉澱,最終領悟出來的。如果你認真看完了從文章開始到這裡為止所有的分析,你就會理解為什麼這個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真正喜歡的東西需要找嗎?這是一個悲傷的問題!悲傷是因為,教育的主要功能,是要讓孩子們從小就發現自我、尋找激情,樹立理想。不幸我們的教育把大部分人身上這個人類最寶貴的財富給剝奪了。正常發展起來的人,其心靈發展應該順利經過下列幾個階段:從天生好奇心——到興趣——到興趣的升級版即激情——到激情的固化版即理想——到激情與理想在靈魂的安裝即發現自我。好奇心和興趣被壓抑的人,是悲催和不完整的人。找教育算賬,向靈魂索取——你在做你」喜歡「的事情時,有沒有想著其他事情?那就是你」真正喜歡「的東西……
二十二歲到二十八歲,是人生的探索期,大多數人這一階段很迷惘,在學校與社會的落差,幻想與現實的殘酷間苦苦矛盾掙扎。
這一階段最重要的不是賺多少錢,而是要不斷學習,找到自己的特長、喜歡什麼,並積累一定社會經驗和資源,樹立長遠人生規劃。
要想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應該多讀各領域經典書籍。人只有廣泛接觸各領域信息,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才能從迷惘中掙脫出來,進而從對各學科基本知識了解中發現自己的興趣。閱讀無疑是獲取全面深度信息的最佳方式。
夏天的蟲子如果從沒有聽說和見過冰,它怎麼會對冰感興趣,進而能去探究冰的構造呢?
對專業知識的興趣,應該建立在通識基礎上。當你建立了完整知識體系,從青春迷惘中掙脫出來時,你會發現有無數有趣門類等待自己發掘。
以我個人而言,二十二歲前,我是狂熱的民謠和搖滾樂迷;二十二到二十八歲間我最喜歡的是寫作和玄學;二十八歲後我喜歡探究中醫。
只要懷著一顆謙卑探索的心,不斷積累學習,你會發現生命是如此有趣,生有涯而知無涯,又怎麼會為不知道喜歡什麼而懊惱呢?
通過長期閱讀,建立完整知識體系,真正明白自己喜歡什麼,然後專註於該領域長期學習鑽研,它遲早會成為你的職業。
————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熊群
在公眾號,有一群有趣的人和故事等著你。
如徐老師所說,這是個悲傷的問題。我們的教育讓我們悲傷的心痛。。。一個正常上學的孩子,到大學畢業,在學校要度過17年。這17年的時間,教不會一個孩子,如何去愛,如何去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要成為什麼人,將來想要做什麼工作。而是使他越來越迷茫,越不越迷失自己。我們的教育還沾沾自喜!我們把一個活潑好動的精靈,教成了一個亦步亦趨的木偶。我們謂之高材生。
我始終相信,這個世界上是有「真正的熱愛」這樣的設定存在的,就像我相信真愛存在一樣。即使它可能也和尋覓愛情一樣過程坎坷,概率渺小。
去年,我們曾向粉絲髮起過:「世界上有你真正熱愛的事/情境/設定么?如果有,你是如何找到它的?」 這樣的一個互動。想在這裡分享這些幸運兒們與自己的熱愛的故事,希望也能帶給題主和關注此題的大家一些啟發——
? 合唱。大學二年級,偶然路過排練教室,他們在排練As Long As I Have Music,一瞬間被擊中了心底,站在外面獃獃地聽完,淚水滿了眼眶。覺得不可思議,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美好的東西,我一定一定要擁有它。後來面試沒有面上,找指揮找團長,死乞白賴的求,還為這個哭了一場,好說歹說才進了。本科,交換,研究生,加了三個不同的合唱團。唱功好了許多,可是當年被感動的哭了的心情沒有變。何止是熱愛啊,是一生的摯愛。
? 今年22歲的我現在在美國奧蘭多迪士尼工作,為了能來這裡在國內大學休學了一年。當初打算在這裡工作,就是想著這裡應該是和各種夢幻靠的最近的地方。事實上,這裡也超出了我的想像,王國、公主、煙花以及同樣因為熱愛迪士尼而來到這裡的全世界的朋友。當熟悉工作環境之後,我想,也許真的很多人、很多家庭一輩子只來迪士尼一次,我希望當他體驗到我和我夥伴的服務時,能是喜悅和滿意的。那大概就是我工作熱情的開始吧,迪士尼太好了,身在其中,我會自願地想提升自己。我熱愛看到世界的笑臉。
? 我不知道如何找到你喜歡的東西,但我知道如果你什麼都不去嘗試接觸,只活在自己的圈子,你就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熱情究竟在哪裡。
? 我英語原本很爛。第一個交往對象是工科博士,感情很深時曾逼著自己狂練中譯英,幫對方翻譯了很多投往英文期刊的論文並且大多成功發表了(這是傳說中的戀愛成就學霸?)。雖然分手了,可翻譯基本功練出來了。後來遇見現在喜歡的人,她愛把自己中意的英文歌詞演繹成中文,我就陪她翻著玩兒。後來又抱著玩兒的心態一起應徵翻譯繪本,應徵上了,翻了不少,還出版了,倍兒有成就感。最近,還不斷有人找我們給翻譯別的作品。就這樣愛上了翻譯,並且在翻譯之路上愉快地走下去了。
? 多看職業劇,總有一款適合你。各種警匪律師飛行員法醫法政心理學家,《On call36小時》《法政先鋒》《Bones》《衝上雲霄》《讀心神探》《真相》《匹諾曹》。我就是因為《大長今》成為一名中醫。
? 大三剛開始室內設計課,我就發現了我的熱情。我在三歲時父母便離異的家庭長大,小時候輾轉各個親戚家,儘管都對我很好,但我常有寄人籬下的感受,沒有歸屬感。我媽一輩子的願望是有個自己的房子,而我一輩子的願望就是有一個自己的小家。所以我酷愛小戶型設計,也彷彿有一腔用不完的熱情對著室內設計,有大把的精力願意去鑽研。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的缺乏找到了我的歸宿,但我覺得,想要發現自己的熱情,可以從發現自己的缺乏入手。渴望就是天然的原動力。
? 仔細想想自己活了三十年,唯一堅持了這麼久的事情,竟然是廚藝。從十一歲開始就混跡廚房,和柴米油鹽醬醋茶打交道,最初的開始真的與熱愛無關,而且迫於生活所需,厭惡之至卻也無可奈何。長大了以後,慢慢的才發現,為自己愛的人,做出美味合口的食物,看著他們心滿意足的清盤,竟然覺得沒有比這更令人有成就感的事情了。干過飛行員,文案,編輯,自由撰稿人,而今我選擇了當一名正兒八經的廚師,香水混油煙。
? 每次做選擇的時候,我都會問自己,即使別人不會認為你做的事很酷,你自己的快樂與成就別人都不在意,你的成果不會換來別人的掌聲與羨慕,你還會為之而真正的快樂興奮嗎?當一切阿諛奉承和羨慕的人都離開了以後,我還是會由衷的快感到幸福,如同初遇。這就是熱愛。
? 其實最開始不是我多熱愛做與殘疾人相關的志願活動,但是我的弟弟是特殊孩子,我懷著強烈的責任感和勇氣強迫自己去接觸更多這個領域,現在它成為了我的一部分。我不太向別人兜售情懷,我更願意告訴他們,我很清楚它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殘疾人群,當然也是我的能力有限的原因,但我一直在為之努力。
它內化成為我的一部分,我覺得是熱愛,因為我很自然地會為之殫精竭慮。前段時間忙的昏天黑地的修改策劃,一手組織了國際志願者日的系列活動。最後做完了痛哭一場。 在做志願活動的時候還認識了其他有特殊孩子的家庭,有種終於相逢的感嘆,都有難以言表的感情。
? 事實上一直到高中我都非常迷茫,常常覺得很多事情都沒有意義又不得不做;興趣廣泛,卻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後來高考完要填志願,考慮到我是個喜歡畫畫跟收集樹葉的理科生,就想著讀個產品設計或園林好了。綜合考慮了學校情況後第一志願填了一所農業類大學,最後學的專業不是園林而是偏向農業。學習期間了解到了更多與植物相關的知識,接觸到了某觀鳥推廣組織,此時我終於發現了我所真正熱愛的事——觀察自然,看到可愛的植物、昆蟲、鳥、蘑菇都使我感動到熱淚盈眶。回想發現這件我所熱愛的事的過程,其實確實是有一定的偶然性的。我想你在岔道口選擇了不同的路,走下去你所發現的熱愛之事也會不同。
? 大學畢業後懷著對電影事業的無限憧憬,做了影視狗。不是加班熬夜就是出差奔波。一次偶然看了岳雲鵬的相聲《白蛇傳》,覺得無比搞笑。從此開始聽相聲。在某一天晚上,夢到自己穿大褂,站在檯子上說相聲,底下觀眾樂開了花兒。醒來後念念不忘那種感覺。就在上個月,本地相聲班招生,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竟然被招進了班,詫異之餘覺得自己相當幸運。雖然已經快30了,雖然是女生,雖然要在電影和相聲中周旋,雖然每天有好多片子要製作,雖然有好多老段子要背,我仍然有著一股年少的莽撞勁兒。很慶幸我的生命里有兩樣我熱愛的,可以讓我偏執地去追尋著,真希望自己以後是影視圈相聲說最好的,相聲界電影玩兒最棒的。
? 大家好像都在競賽,在某個限定的年齡直前必須要找到Dream calling不然就是失敗的人生。我身邊好多二十多歲的朋友,都整天在為之煩惱。但這真的是一輩子的命題啊,能早早的遇見是幸運的,但是誰規定了一定要有deadline呢。現在在紐約做諮詢,各種項目和產業都過手,我也還在探索自己以後的路怎麼走,但是很滿足這種探索的幸福感。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我很喜歡的來自霍姆斯的話:一個人靈魂的慾望就是他命運的先知。的確,我們都會渴求一些東西,只不過我們會允許或者不允許這樣的渴求存在。而順應自己靈魂的慾望,可能才會最大程度發揮出你的潛能,最大意義上讓你體會到自我實現——無論你得到了自己所欲求的,還是在竭盡一切努力之後不得不承認自己得不到。
那都會是最好的結局。
以上。
原文發表於 「一個人靈魂的慾望,就是Ta命運的先知」| KY粉絲留言精選:你是如何找到你真正熱愛的事情的?
了解更多與心理相關的知識、研究、話題互動、人物訪談等等,歡迎關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誠然,要想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是需要時間的,除了大量的嘗試之外,還得進行大量的閱讀和總結,從而構建滿足當下時代發展的認知模式,不然,即使你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工作,如果有朝一日被時代的快速變革淘汰,那也是我們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
建立認知模式非一日之功,但不建立的話,想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會變得更難。在缺少對時代變革趨勢的了解、對媒介和營銷的關係的思考,以及去挖掘這其中隱藏的機遇和缺乏對當下時代的所孕育的機遇的了解的情況下,我們難免會失去方向,所以,建議大家首先按照以上三點構建認知模式,然後再去找自己喜歡的工作。
「首先要找對方向,剩下的才是順勢而為」
下面,我們來具體談談如何找到自己喜歡什麼樣的工作。
寫在前面——找工作的三要素選擇
(為什麼要先選行業、再選崗位、最後選公司)
工業時代,生產製造為王,於是出現很多以生產製造為主的崗位,這些崗位的匯聚便了形成公司,比如很多老牌國企就是這樣;
後工業時代,硬體為王,於是出現很多以硬體製造為主、軟體製造為輔的崗位,這些崗位的匯聚,形成了以硬體為主體的公司;
互聯網時代,隨著IT技術和信息搜索的快速發展,延伸出來很多的新型的崗位,門戶網站等典型的互聯網搜索公司就應運而生;
移動互聯網時代,隨著信息量的倍增及各種優質服務的誕生,人們的行為模式更偏向於流動。於是在流動的社會中,信息量的充裕和人們注意力的匱乏變成了焦點,如何抓住人們的注意力形成了當下關注的重點,無論是各類APP、自媒體平台、健康、生活和娛樂措施,都在想盡辦法挖掘人類的注意力,於是,在這個注意力奇缺的當下,又衍伸出很多能抓住人們注意力的新型崗位,這些崗位的的誕生,催生了一批新的公司,嘀嘀打車、Facebook、Uber……還有更多美好的東西在等大家呢——
親愛的小伙本們,不知道你是否看到,縱觀社會發展的進程,都是先出現行業,再出現新出爐的崗位,然後由新出爐的崗位組成公司,所以,大家再找自己適合的工作的時候,記得:
「首先選行業,然後選崗位,最後選公司」
下面,我們具體來談談方法。
找到自己喜歡的行業和職業其實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在前行的路上,以下的方法可以供大家參考。
大體思路分為兩步:
1)給自己做個2-3年的未來規劃;(不清楚的小夥伴可以看看《大叔微課堂》01短期糾結怎麼破);
2)結合現有的環境,根據你未來2-3年的規劃,根據找工作的要素(屬性),找三個你認為最重要的進行排序,比如薪資、平台和價值觀,然後你喜歡的行業和職業就會出來;
下面,我們分三類人群(沒有任何實習或工作經歷的人、已經工作的人和大一至大三的學子和應屆畢業生)具體來說。
一、沒有任何實習或工作經歷的人(包括學子)
如果你屬於這類,首先也別自暴自棄,畢竟問題產生了,咱們就要把他解決,不然你一輩子就是窮人,大叔也幫不了你。
窮人思想=遇到事,不想解決方案,就知道抱怨;
富人思想=遇到事,就想怎麼解決,快速行動,不斷調整,直到把問題解決;
好了,說一下這樣的小夥伴怎麼應對:
首先,你得跟上時代的發展趨勢。現在是移動互聯網時代,跟著這個時代發展肯定不會有錯,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喜歡做啥,你可以先去看看《短期糾結怎麼破》這篇文章,結合你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獻給自己選個行業(推薦結合移動互聯網的大趨勢選行業)。
借著,看看在這個行業中你能做什麼崗位,通過這個崗位先進這個行業。因為你在這個行業發展,雖然你在做本職工作,但從本質上來說,你接觸到的還是整個行業的人脈和信息,多去了解,別嫌累,慢慢提高自己的眼界。
然後,根據自己對手上現有業務的熟悉,你可以看看你們公司內部有沒有好的機會,爭取調崗;若是不能調崗,你可以積累2-3年的工作機會再跳槽(跳槽方法見《跳槽技Get》這個系列的文章。
二、已經工作的小夥伴
一、【合理利用現有手上資源(主要是人脈)】
1、【內部】在現有公司中發現你的機會——看看你所在公司所有的崗位,你喜歡哪個,去了解;
你現在不是在公司上班嘛(對於實習的大學生也是一樣哈),就算你暫時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也別怕,咱就從公司現有的職位抓起嘛!一個個了解,你總會知道自己喜歡啥的,約公司各部門的同事吃個飯的時間、喝杯下午茶的時間就搞定咯!可是,千萬別他急功近利的直接去問哈,注意情商~
如果你已經知道自己想要了解的崗位那就更好咯,約上同事多問問就好!
「小貼士」
1)在了解你同事崗位的工作性質和內容時,別被你同事發現你是故意的,說話要注意方法。
2)喜歡不喜歡先別盲目下結論,你可以換位思考下,如果你做他的崗位會不會喜歡?
2、【外部】問問你的同學(或身邊的其他人脈)——在同學中發現機遇
方法同上,找到你羨慕的同學的工作,問問你的同學的工作的工作性質和內容,看看你喜歡不喜歡,喜歡的話可以嘗試去做下——記得先別辭職,先弄清楚工作形式和工作內容,然後可以在周末去小公司鍛煉或者兼職下(或者「調整」下簡歷,「此處不懂可以在周二和周四的諮詢課問大叔~」前提你得具備能力,不然過不了試用期),然後去大公司上班。
**如果你身邊還有其他人脈,也可以利用,但是關鍵要找你的同齡人(年紀不要相隔5歲,有代溝)
二、【思維導圖探索】
【延伸】想想你到底想要什麼(去做個2-3年的短期規劃,這個大叔在這周三的微課堂里曾提及過,趕緊行動~)
想想,有沒有事情是你睡著或是中了500萬美元也想做的,如果是的話,那說不定是你未來的創業機會,這樣的話,你只需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就行,當然,自媒體人(可以百度)也不錯!
三、【結合當下趨勢】
【新機遇】去互聯網找找機會
互聯網現在信息量很大,建議你可以搜搜「有趣的工作」、「好玩的工作」之類的關鍵詞……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工作,如果有,就盡量找到做這樣工作的人(微博、微信),然後想辦法聯繫這些人,問問他們的經驗。
四、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社團組織、獲取相關信息
工作之後,也得像大學一樣,找到自己喜歡的社團哈,比如運動啊、音樂啊、烘焙啊,好處不僅僅是多了個朋友這麼簡單哦,說不定你會有一份部分的職業推薦、得到一位不錯的伴侶,當然最有乾貨的就是,在你們聊工作時,你可以得到很多訊息嘛!
大一至大三的學子和應屆畢業生
在讀書的時候,如果你不喜歡自己的專業,也沒有必要自暴自棄或埋怨,盲目的換專業啥的,畢竟,換專業和修雙學位換湯不換藥的。趁著你在讀書,結合你自己的興趣、和多找你所在在學校社團(記得一定要參加社團,多選選修課,這是你的人脈,切記,大三也要參加,要認識不同學院的同學)里認識朋友多討論彼此所學專業和他們專業未來的發展方向,然後看你喜歡哪個,就趕緊去找公司實習,那會實習公司不會挑你的所學專業,所以不用怕!
實習單位去哪找,大街網、應屆生網、微博、LinkedIN,還有你已經畢業的學長……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找不到的。記得在大學畢業前找到未來初步的發展方向,當然前提還是要給自己做規劃啊,這一點我在本周二的微課堂里已經說過了,糾結的本質是你對未來迷失,迷失的原因就是你不知道你未來幹嘛,5-10年你可以不知道,但是1-2年,2-3年可以規劃吧,雖然變數很多,但是核心總是不變的,如果你沒看本周三的那篇文章,建議你趕緊回去看。
然後,開始找公司實習,大學期間,如果你會利用業餘時間的話,你可以去至少6家單位實習,分別是大二、大三寒暑假、大三上學期和下學期,所以,抽出時間趕緊行動,別懶,懶會害死你的!
此外,如果你真的喜歡某個公司的話,可以從大一開始就關注他的信息,去微博上、微信公眾號上@它,和它互動——你可以每天發微博或者和它留言,人心都是豆腐做的,時間長了,這家公司肯定會看到你!
綜上,想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職業就是多嘗試,不斷試錯,並總結經驗,減少試錯時間。
不過話說回來,咱們得先養活自己,再談做自己喜歡的職業哈。
誠然,很多小夥伴都對未來充滿著迷茫,迷茫的原因在於如何找安全感和去找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
一、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安全感
這是當下很多國人的通病,很多人,無論是是80後、90後,還包括我們的父輩的那一代人都普遍缺乏安全感,究其原因就倆字——缺錢。缺錢導致我們無論在工作和感情中表現為畏首畏尾、不敢擔當和沒有主見,只知道追求急功近利和立竿見影的效果,沒辦法,社會中的很多人和現象都如此,貌似你不去「遵守」就是異類,可是,真的是這樣么?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社會變得愈發浮躁了,可如果你有心,你會觀察到另一個現象——但凡成大器的商人、職場牛人和學者無一不是經過漫長時間的沉澱後,才有所成就的,這裡的漫長時間可能是五年、十年或者更久。他們也都貧窮過、缺錢過、迷茫過……相比他們當年,我們和他們一樣大的時候,已經比別人好多了,起碼我們吃穿不愁吧!這樣的名人例子太多了,大叔也不想舉,很多小夥伴們天天喝「心靈雞湯」,大叔也不想讓大家再喝了。
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
爸媽一代人出生在「吃大鍋飯」的所謂「穩定」的工業時代,那個時代的人都穩定,反正每個人拿的工資都差不多,彼此也沒啥好攀比,畢竟,有份穩定的生活就好,可後來的情況大家看到了,大量國企倒閉、裁員……你爸媽還建議你也走這樣的路,你說你會繼續走么,走這條你看得見後果的路?!
當下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最大特點是流動,移動中只能保證相對的穩定,但前提是,在這個環境下,只要你選擇正確,加上足夠努力,你都會成為IP生態圈的一員,從而佔領一片高低,擁有你自己的擁護者,到那時候你才能穩定,現在對於你來說,要先把心沉下來,找到你最喜歡的最擅長的工作,先沉澱,像大叔昨天早上發的文章里說的——成為IP生態圈的一員。
二、如何找到自己最喜歡最擅長工作
找到你喜歡的工作主要包括對所有行業和工作的掌握、及這些從事這些工作的人對這些工作的評價——大家看,是不是有點像阿里巴巴公司做的事情(大數據和雲計算)。在這裡,大叔結合自己的經驗,和大家做分享:
1)找到所有行業和工作
1. 關注《中國人的一天》的微信公眾號;(以記者的角度客觀紀錄咱們國家各行各業的小夥伴每天都在幹嘛)
2. 下載「LinkedIn」、「前程無憂」、「拉勾網」(#互聯網人才專業的招聘網站,趕緊去看看!!!#),去搜索你喜歡的工作,看看所有的這些崗位的崗位說明有哪些,你能不能做,如果不能,趕緊去查缺補漏;
2)結合身邊的人脈
(這個在《如何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中有提及,大家可以在大叔的微信公眾平台的【最新乾貨】的菜單欄中就能找到這篇文章;
3)關注社會發展趨勢
1.你可以去看看當下很流行的書,比如劉慈欣的《三體》、凱文-凱利的《必然》等等將互聯網發展的書;
2. 堅持看新聞聯播(裡面有很多商機,多看看你就懂了)
3. 《第一財經周刊》這個雜誌不錯,每期買一本,你能收穫很多
(註:大叔不是賣書的,只講經驗)
4)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大家記得IP生態圈吧,在這個下面有很多虛擬的組織,比如粉絲團之類,找到你喜歡的IP,然後去參加社團活動;
5)找到關於未來社會發展的信息的最快介面
你的注意力有限,每天的時間有限,哪些消息是你每日必看的,這你得搞清楚,如果你能知道未來的發展趨勢,並朝回看,那你一定不會混的差到哪裡去。這些信息可能來自微信公眾號、一篇微博里的帖子或者一個論壇,雖然他們現在不起眼,但以後萬一火了,你可就是IP生態圈的直接受益者。
6)找到一位可以及時幫你解惑的人
這一點很重要,可以是你的老師、閨蜜、學長、學姐、同事……當然,如果實在找不到,大叔是你最後可以依靠的人。
綜上
(1)、(2)、(3)很多小夥伴能做到
(4)有心你也可以
關於(5)和(6)
真的就看你的智商和情商了
找到(5)和(6)
如果想經營好
有兩點僅供大家參考
時間和信任
還是那句老話,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所有的事物,都是用心去用力爭取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大叔曰】
找到自己喜歡/適合的工作,總結起來,就是以下四步:
1)通過不斷嘗試結合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趨勢,去自學你想去的崗位知識和技能;
2)詢問朋友、同學對他們所在崗位的評價和意見;
3)登陸招聘網站看看你想去嘗試的工作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性質;
4)通過有針對性的參加社團(健身、旅行、讀書、講座、徒步、烹飪、登山等你感興趣的)多去了解你想去嘗試的工作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性質;
……
以前寫的一篇文,希望有幫助:
找到我們內心真正的夢想
【追隨我心,學著做自己】最強大的行動是發自內心的,把追隨內心的直覺做有意義的事變成習慣吧,以前我們太多的不願意做的事情因為父母,社會,環境...而做了十幾年,可能還沒習慣做自己吧。【大量閱讀,找方向】如果還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就多讀書(你想讀的任何有價值的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會讓你看的更多更遠,會讓你更了解人生,了解世界,相信你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天地);
【多思考多嘗試,在積累中成為自己】多觀察生活,試著了解自己,思考我們與這個世界的價值;記錄你的靈感和願望,追隨心中的直覺去行動,去嘗試,去探索,去做那些你喜歡的讓你快樂讓你成長的事情,當這些你喜歡的事情積累起來,總有一天你會在一次探索中發現一本書、一段經歷、一段人生…它將以前的一切都聯繫起來了,讓你明更白了自己真正的渴望,點燃了你內心深處真正的夢想。真正的夢想是不會輕易就被放棄,而是會給與你明確的目標與堅持到底的信心和勇氣!
【與其被動適應環境,不如主動尋求改變】如果有夢想,你要的只是為之奮鬥,去實現夢想,可我們總會聽到一些為了適應社會,為了生存而暫時或者必須放棄夢想之類的話。可為什麼呢?也許我們一開始就錯了--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著適應社會適應生活,以大人們所希望那樣的去學習生活,可大人們所希望的並不一定就是我們真正的渴望,由於當時的我們認知和能力有限而還不明確自己未來的方向和道路,所以只好做大人們所希望的聽話的「乖孩子」,我們在懵懂迷茫中試著去適應著生活忍受著環境…
可現在長大了,對我們周圍的世界有自己的認知和看法了,雖然還不成熟,但我們想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即使有些迷茫也要嘗試著去探索。可從小習慣了被動去適應環境的我們很少主動的去學著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融入環境甚至創造我們想要的環境,以至於我們現在還得繼續被動地去適應我們可能並不想要的生活,那以後也不得不學著適應我們並不想要的未來了…
但有多少人想過:如果從小我們就被教導去發現自我,通過興趣培養我們對知識熱愛與追求;學著以興趣為基點去積累知識的廣度與深度;學著去獨立思考自我完善自我;學著以自己的方式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那麼,我們對現在和未來會不會更有勇氣和信心呢?
【趁年輕,早點做自己吧!】趁現在我們都還年輕,與其為了生存而努力讀書,不如早點開始去尋找夢想並為了真正的夢想而奮鬥(去閱讀那些你感興趣的讓你成長的書而不只是局限於專業或學校,去嘗試,去探索,去思考,去成長!)如果你知道了你要什麼,就努力去做吧!去實現你的夢想,順便也會過上你想要的生活(共勉!)。
【保持善良,活著就有機會成為自己】最後,關於夢想與社會現實我想引用老羅(羅永浩)的一句話:我年紀越大,就越覺得那些心理陰暗、一肚子心計、滿腦子陰謀論的人,是因為智力不夠。這和我小時候的認識是大致相反的。儘管存在個體差異,但是整體上,足夠聰明的,進化得更好的人群,通常會傾向於選擇公平、正義,更容易具有坦誠、善良的品質。
保持本心,追隨夢想。只要還活著,隨時都可以重新開始。趁年輕,去嘗試我們想做的事,去探索自己想走的路--只要做了就有收穫,只要尋找總有答案。好好面對自己,面對生活,要相信自己,追隨心中的直覺去做那些有意義的事情,因為有意義的積累終會造就有意義的有價值!
我面試的一些大學畢業生和2年以下工作經驗的應聘者發現現在的應聘者的一些共同問題:
1.現在大學畢業生,真正知道自己要幹什麼不到5%。
2.大學畢業生好高騖遠者佔60%以上
3.基本沒有任何行業和專業工作經驗,什麼職位都投試試看
4.基本不知道從事工作的前景和發展方向
5.不切實際的估計工作的難度,總是認為應聘的工作就那麼簡單
針對這些問題,為了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工作,我的建議,在大學學習期間,至少在大3就開始進行社會實踐,參與社會工作,儘快融入社會,發現自己的興趣點;
著重在興趣方向找尋找工作機會,對於自己擅長的工作,要特別工作,可能它就是你的真正想做的工作;
即使沒有參與實習,在考慮第一份工作時,盡量通過各種方法了解你所應聘的工作內容,慎重考慮自己的個性是否與工作內容匹配;
至少提前制定3年的工作規劃,並且了解工作的前景和晉陞空間,是否從事的工作符合自己的定位和規劃;
培養對工作的認可感和價值感,這些東西有助於培養你對從事工作的興趣;
我所給的建議就這麼多,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找到自己想從事的工作……我媳婦說,去做一件自己去付出努力會得到成功或回報的事,一次次成功的喜悅就會讓你愛上這件事。
六年前我大一,翹了人生中的第一節課,去聽了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的演講。他是阿拉巴馬人,雖不是在塔城長大,但依舊有親屬在這裡。
在那場演講里,他問了在場的國際生兩個問題:
1. 你為什麼來美國?
2. 你的美國夢是什麼?
整個會場只有一束追光打在羅傑斯的身上,顯得他萬般閃耀。我坐在第二排,發獃的看著第一排,腦海里在飛速思考我來美國到底是為了什麼?是為了一個文憑,一個學位,一段經歷,還是一種生活方式?
現場一片靜寂,他接著說,在塔城有一家叫Dreamland的百年烤肉店,是他每次回阿拉巴馬都會去的地方,他說或許你們可以從那裡開始你們的美國夢。
「我將給第一個問題回答者50美金去這家店吃一餐烤肉,也希望你可以在那裡真正的思考出你的美國夢,」他一隻手握著麥克,一隻手插在兜里說道。
我不是第一個舉手的人,但我在演講結束後跑到後台找到了他,短暫討論後,他同樣給了我50美金,他說,Go For It。
而我和他說的,是我本科畢業時希望成為的樣子。
其實他提出的這兩個問題,歸根結底可以轉化成,你為什麼要做這樣一件事?它是你喜歡的嗎?
他在演講中說道,假如有一件事每天纏繞在你的腦海,一想到它你就興奮的睡不著覺,那麼不要猶豫,馬上去做,因為它是你當下最想做的事。
那麼問題來了,怎樣找到這樣的事?
小的時候,你可以因為想給自己的娃娃們穿上好看的衣服,第一次拿起針線一板一眼的用舊衣服縫縫補補,日子久了倒也能折騰出一些花樣來;後來你可能因為喜歡看動漫,而逐漸變成了一個動漫藏家;現在你或許仍然喜歡打遊戲,每天奮戰陰陽師,最後終於抽到SSR。
而做這些事,你不帶有任何目的,只是因為這些事情可以給你帶來單純的快樂。
在過去的一年裡,我採訪過很多人,有365天穿旗袍的石榴,有做男生西裝高定的胡臻,有365天住民宿嘗過300多家咖啡店的蘋果姐姐,還有在因喜歡吃喝而變身微博美食博主的典典吃喝教主等等。
我問過很多人,你為什麼開始做一件事時,得到的答案往往很簡單,因為好玩。
我想和大家分享兩個我的小故事,一個是我一個學金融的是如何確定新聞是我喜歡的事情,另一個是我如何在實習中發現自己不喜歡做什麼。
我如果在國內讀本科,我一定會報考各高校的新聞傳播系。第一次自己有出國的想法是高一的冬天,聽了學校廣播里播放著我們那個小城鎮第一個出國讀本科學姐的來信,由於各種原因,真正下定決心是高二結束。那個時候再準備托福和SAT很顯然是來不及的,特別是對於我這種生長在黑龍江邊陲小鎮的備考生。
所以我只報了托福考試,但如果想在美國本科讀新聞,SAT成績必不可少,其對托福分數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在2010年那個申請季,很多傳媒學院托福本科分數線的要求已經達到了100。
幾經考慮,我決定步我爹的後塵,學習金融。但是我在本科時想盡辦法嘗試遍了所有的媒體形式,讓我確定我喜歡新聞的有兩個瞬間,我來分享其中的一個。
在一次夜間新聞直播中,我們忽然收到了警察局的電話,當地小鎮發生槍擊案件,需要記者馬上抵達現場。當時所有人都在直播間里,只有我和一名實習女記者在導播間看畫面,沒有任何懸念,我倆抓起直播包,手機里設置好位置,飛馳而去。
去的路上,興奮已經不不足以形容我的狀態了,得用亢奮。
現場在一個非常偏遠的地方,抵達的時候已有6、7輛警車,我在路上沒有半點害怕,腦海里想的全是怎麼樣才能拍到最合適的畫面,現場可能有什麼樣的情況,我們需要如何應對。
那一刻的鎮靜不害怕,讓我非常確定我喜歡這件事。因為即使我可能面臨不可描述的危險,但我從沒想過要後退。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最近,前段時間我因為種種原因暫時換了個組,到新的組以後的第二個禮拜我就發現我完全不喜歡那裡(當然我現在已經回原組啦)。
利益相關,不多說。但當我和別人聊起前段時間的工作時,我發現自己開始有抱怨的成分,對於上班這件事沒有很高的幸福感,上班時不能把所有精力傾注在當時做的事情上時,我知道我不能再浪費自己的時間,是時候該做些什麼了。
接下來故事的就是我想辦法回到了現在的組,目前每天幸福感爆棚。
前段時間我發了一條朋友圈,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想做什麼不想做什麼很重要。
其實我覺得自己寫留學文書的過程是剖析自己最好的一個機會。我在申請哥大新聞時用了一個方法,就是很多人都提到的那個空出一個小時直面自己,在紙上逐漸寫出自己想要什麼的那個方法真的很管用,你們一定要試試啊!
就中國的情況而言
1.理想與興趣.
你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有沒有,你的理想是什麼。我想任何人總是有的,最簡單的,比如男孩子喜歡打遊戲,那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策劃,設計遊戲.....我相信你其實是知道自己想什麼的,只是沒有去做,或者由於現實因素等等原因.
2.勇氣與執行力.
在中國由於過於強調物質,金錢,所以太多人放棄了自己原先的理想,當然從某一個角度或許可以說很多人這麼拚命其實就是為了能讓自己有足夠的財富,可以不去考慮物質方面的原因,去從事自己喜歡的事.而能夠勇敢的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追求自己所嚮往的是需要勇氣的.
同時,還要有足夠的執行力,想是沒有用的,這2天微博上正好看到一個外地的小伙,好像字都不識,自習JAVA等等,因此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需要你有相當的勇氣與執行力.
《相約星期二》里,有一節是作者詢問身患絕症不久於人世的莫里教授,如果他能再次擁有健康,他將如何安排一天的生活。教授只想好好吃頓飯,和家人朋友談天,盡情欣賞大自然,跳舞跳一晚上,最後心滿意足地上床歇息。沒有什麼奇世偉業,只有自己真正喜歡之務。
拿這個問題問問自己,若把明天當成最後一天活,我會六點就起床,安排一碗海南粉作早餐,上午的時間留給父母和兄弟,與他們好好交流。中午吃頓父母做的午飯,不用太豐富,只要有熟悉的味道。下午去海邊轉轉,看看自然的美麗。臨時黃昏了,去打場球,之後和女朋友一起找個餐館吃晚飯,桌上要有文昌雞,馬鮫魚和土豆泥……飯後牽著手邊散步邊聊天,一路溜達回家。到家了我會寫點東西,然後看陣子書,最後安心地入睡。
我相信,在最後一天還選擇會去做的事,一定是自己喜歡的事,比如社交,比如打球,比如寫字,比如讀書,比如吃……也能看每件事在你的心目中所佔的份量,比如我只願在吃飯前的一個小時打會兒球,但會用一晚上去寫字和讀書。至於玩遊戲,聽歌,看電影什麼的,完全進不了我的清單,我也就明白這些不叫喜歡,只是一種生活的調劑。
以上~
前一陣子有一部紀錄片《待業青年》就很好的反應了這個問題。
小時候我們總有許多幻想和執著,卻被家長和老師認為是不切實際的。我們一直承受著這樣的壓抑,久而久之,便忘記了自己的天賦和最初的夢想。中國人崇尚」養兒防老「,總把孩子當成一個自己的附屬品而不是一個獨立完整的人來看待,這些人一直像牽牛一樣把孩子引上一條他們不願意走的路上,再半路給他們鬆綁。一直習慣了被逼迫被引導的孩子們很難會有健全的獨立思考的能力,當他們能獨立主宰自己的人生的時候不知所措,大多數的人茫然的隨大流變成工業社會的又一個可有可無的螺絲釘。
兩個字來回答:捨棄。
兩段話來說明:有舍才有得。找不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是因為我們做的大多數選擇都是不得已的。不得已的有三種情況——環境情勢所逼、自己沒有目標、放棄選擇。就如同高考一樣,要不是父母替代選擇填報志願,要不就是高考結束了才想這個問題,時間匆匆,怎麼能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呢。這樣最終做出的決定往往都是向現實妥協的結果。所謂捨棄,就是要放棄自己目前享有的某些好處,讓自己成為一個放得下的自由人,無所畏懼,然後才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事實上,目前大多數人不得不為生存和生活而做事,身上的束縛很多——生活的壓力、旁人的評價、親人的期望、自我暗示。這些東西給自己的心理造成很大的負擔,或者使自己無暇去思考自己真實的需要,或者使人無法放手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如果能夠把這些都看透,想明白,知行合一,自然會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一個「找」字其實已經給出了答案。如果覺得目前做的事不是真正自己想做的,注意擴展自己的視野,去找能部分利用自己的comptetence又比手頭的事更值得做的事,潛心補強做這件事需要的能力,然後找一個能做這件事的機會。數次之後,自然會越來越接近最終目標「做自己想做的事」。
也許最終還是覺得不完美,但是世上有哪件事是完美的呢?只要能不斷的朝完美靠近,不也是一種快樂嗎?最忌諱的是想一口吃成個胖子,靠著自己的YY放棄現有的一切去奔向未知的領域。畢竟想做和有能力做是兩回事。喜歡的事情不是靠尋找的,如果它是被尋找的就不再是一種熱愛,而變成了一種回報。回報是一種思考的產物,而你基於思考是沒有辦法產生熱情的。
只有當你放下了批判,評價,分析這些主觀上的東西才有可能迎來熱情就我的體會來說,真正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並不難。
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喜好有一定了解,確認了自己喜歡的事然後朝著那個方向努力就可以了(當然這期間是需要不斷嘗試的,往往當你受阻時才會明白真正適合自己的是什麼),問題在於過程並不那麼容易。在當今中國社會,追求一樣東西會受到很多制縛,社會的主流,朋友的眼光,家人的希望以及你是否能通過喜歡做的事來養活你自己。如果你足夠瀟洒、有膽量,那麼恭喜你,並不難;如果你比較在意旁人的看法,考慮的東西比較多,那這個過程就比較痛苦了。
愚見
推薦閱讀:
※30 歲的男人應該達到怎樣的狀態?你有哪些話想告訴十年前的自己?
※在真實工作中的編程是怎麼樣的,與學校里有什麼不同?
※啃老、懶惰、拖延的我如何改變?
※初入職場的女生,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服裝上如何搭配才能又職業化又符合年齡身份?
※為什麼越努力,越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