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 的作用是不是被過分誇大了?
請正面回答問題:PPT的作用是不是被過分誇大了?
- 相關內容:
APPP(Anti-PowerPoint Party)聲稱,瑞士有410萬僱員,11%的人日常工作都與PowerPoint有關,平均每周觀看兩次演示,假設其中85%的參與者是心不在 焉漫無目的,它估計PowerPoint每年給瑞士經濟造成了大約21億瑞士法郎(摺合162億人民幣)的損失;如果將範圍擴大到整個歐 洲,PowerPoint每年給經濟造成1100億歐元的損失。
Anti-PowerPoint Party
Anti Powerpoint Party
瑞士成立反PowerPoint黨- 補充:
我是很久前在偶像 @allenzhang 張小龍的微博上看到關於Anti-PowerPoint Party的新聞的。之前自己一直受益於PPT,也關注PPT製作的方法、技巧等,但同時也發現有時為了製作一個優秀的PPT,需要花費太多精力,也確實存在「形式大於內容」的問題。看到轉發的這幾條評論,當時就想看看大家對於PPT及其被普遍使用甚至濫用的看法。- 二次補充:
根據上面的信息,去搜索了一下,又找到了以下新聞。亞馬遜CEO禁止開會使用PPT 員工需要寫散文
其他的變革也非常特別,或許創下了公司歷史的新紀錄。直到那時,亞馬遜的員工還依舊使用微軟的PPT和Excel辦公軟體在會議上做展示。貝佐斯在蕭氏公司的老同事傑夫·霍爾頓說:「幻燈片不能充分反映溝通機制,很容易把一些隱藏在重要觀點背後的內容遺漏了。這樣就不會全面表達你的思想。」他就是憑藉這個觀點進入高管團隊的。
貝佐斯還宣布員工不能再用公司的固定模式來展示,要用散文的格式來展示,他把其稱為陳述文(Narratives)。公司的高管團隊和貝佐斯就停止使用幻燈片展示這一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但貝佐斯依舊堅持自己的觀點。他想讓員工表達深刻的思想,並用心表達自己的觀點。「我不想把這兒變成鄉間俱樂部,我們需要嚴肅對待我們的行為。這不是養閑人的地方。」當貝佐斯不斷敦促員工並給他們施加壓力時,他經常喜歡這樣說。喬幫主自傳(Steve Jobs biography by Walter Isaacson)中寫道:
「I hate the way people use slide presentations instead of thinking,」 Jobs later recalled. 「People would confront a problem by creating a presentation. I wanted them to engage, to hash things out at the table, rather than show a bunch of slides. People who know what they』re talking about don』t need PowerPoint.」
亞文化部落:反PPT派
PPT作用是否作用被誇大我不敢說,不過我確信一件事就是,PPT是真的被「亂用」了。或者說,很多人都有點本末倒置了。
我一直堅信一件事情,一個精彩的演講,精彩的點一定是在演講者身上。如果一個演講可以只看PPT和聽聲音的話,那麼這就不叫演講——這僅僅只是一份介紹文件。你甚至不需要出鏡,你只需要把你的聲音和PPT一起錄下來,然後播放給大家看就可以了——還可以避免你有Glossophobia(演講恐懼症)
可以說,因為過去的專業(金融+創業學)和之前的工作(私募基金)的關係,至今為止我看過了數萬份的PPT以及近萬次的演講,有的長達數個小時,有的可能只有一兩分鐘甚至數十秒。很明確的說,最讓我享受的,或者記憶深刻的演講者,幾乎都是那些沒有PPT,或者只有少量PPT的人。
(註:本文內容多圖,多鏈接,手機黨注意流量)
-------------------------------------------------先來一些實際例子------------------------------------------------
廢話少說,隨手摘兩、三個我喜歡的演講視頻吧。這幾部視頻恰好都是沒有PPT,或者PPT很少的演講,也讓大家感受一下。
TED 鏈接:Malcolm Gladwell: Choice, happiness and spaghetti sauce
優酷 鏈接:馬爾科姆·葛拉威爾談意粉醬
簡述:這部視頻主要講述了美國飲食行業的發展,以意粉醬作為切入點,不管是內容,演講技巧,還有我們經常提到的「Gesture, Eye Contact, Interaction」這些細節方面都無可挑剔。(當然,視頻初期演講者還是有點羞澀,演講也算不上非常的流暢,在zho似乎是Ted點擊率前100的視頻之一,多次被我當年非常牛掰的presentation老師推薦。(打不開可以在TED上自行搜索名字,或者Spaghetti Sauce)
馬雲斯坦福大學演講中文字幕完整版
簡述:馬雲在斯坦福大學的一次演講,鑒於馬雲每次演講都有很多可取之處,所以我就隨手挑了一部了。(有很多人說,馬雲是一個說得比做要好的人。但當你有一天能說到和他那麼好的時候,你很多「做」其實都不是那麼重要了。。)
史蒂夫.喬布斯.05年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
簡述:Jobs 在斯坦福的一次演講。儘管在很多細節方面不如上面兩部視頻,但對於同類型的演講(Commencement)來說,他的語調轉換和內容的使用確實非常的出色。
黃子華頒獎典禮演講
簡述:這是一段頒獎典禮上面黃子華的致辭,當然,這段話和演講沒有太過明顯的關係(不過他使用的語氣語調確實很有趣)。我只是讓大家了解一下這個人而已。黃子華是一個「棟篤笑」(可以理解為粵語版的單口相聲,也叫Stand Up Comedy。Joe Wang講的也是其中一類。)
他的很多棟篤笑細節把握,臨場反應以及內容的塑造也值得許多演講者學習,如果有心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他的一些棟篤笑視頻,時間長度大約2小時左右——至於為什麼我會把這個放在最後一條,是因為這是粵語的,不利於不懂粵語的朋友去理解,這算是一個遺憾。
PS: 非常抱歉的是,這幾年因為常年在國外,比較少在網上看到一些特別優秀的中文演講,所以如果有比較優秀的中文演講的朋友,不妨推薦一些給我看看。最近聽說國內有很多很有趣很優秀的演講出現。
又PS:如果我上面說的那些演講都不符合你們的胃口,或者認為這些演講都很瞎扯的話,那麼我想我們判斷演講的標準並不是那麼的一樣,你可以選擇忽略下面的內容,或者點選沒有幫助。
----------------------------------------下面,我們來說說沒有PPT的演講------------------------------------
(圖片來了哦!)
看到高位答案裡面有不少都是認為PPT非常重要,而且必不可缺的。
嗯,誠然,我是非常認可這個答案的。原因很簡單,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都無法駕馭一次沒有PPT的演講。
那麼,為什麼這樣說呢?讓我來剖析一段視頻,讓各位看看一個一個精彩的,或者有意思的演講,裡面到底有多少細節。
我會用上面提到的Spaghetti Sauce作為例子,為了方便各位觀看,視頻內容會放在這裡。
馬爾科姆·葛拉威爾談意粉醬視頻
從2:02秒開始,有這麼一句話「 This is a new thing called aspartame and we would like to make Diet Pepsi." 而這句話前面的80%,他用了2秒時間來說完。Diet Pepsi,卻用了接近3秒來停頓——因為,觀眾們不在乎Aspartame是什麼(阿斯巴甜),也不在乎Pepsi在幹嘛,但他們都認識"Diet Pepsi",而這一通強調,就會直接讓大家的注意力被拉回來了。因為觀眾的第一反應就是「喔!我聽說過Diet Pepsi!」
------------------------------------------------------------------------------------------------------------------------
在隨後,他用了同樣的手法,去強調了「Perfect Drink」 這個概念。而你在接下來的接近3分鐘時間內,會不斷的被這個Perfect Drink所鋪墊,在最後謎題揭曉的一瞬間,你會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於是乎,他前面的一切鋪墊都值得了。
接下來,我們跳過中間的一小部分,讓我們從7:48左右開始,看看他的意粉醬描述(要知道,前面7分鐘,都是為了這裡開始的)
請注意他的手,他在1,2,3的細數他說的每一句話
------------------------------------------------------------------------------------------------------------------------
接下來,他講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點,在80年代的美國,「You would not find extra chunky spaghetti sauce」 每一個字一次停頓,每一次停頓都點一下手指,而且和觀眾充分的眼神交流
-------------------------------------------------------圖片結束------------------------------------------------------
試想一下,一個沒有充足演講經驗的人,又怎麼可能能夠兼顧如此多的細節呢?手部動作配合演講,讓觀眾有視覺感;語音語調方面,長短停頓,輕音重音——我的天,這還只是英文這門比較簡單的語言,如果換成中文,你還想要一點都不做作,那會變得更加困難。更不用說你要合理的移動你的位置(有些演講不可以移動,有些演講要大幅度移動等等),而且還有內容的構造,對於觀眾的反應的把握(大家可以注意,觀眾笑的時候,他們都會有所停頓。除了笑以外,還會空出時間來給大家思考,這些都是需要提前安排和計劃好的)
喔,說完這些,還有你的眼神呢,掃視,注視,凝視,眼神交換。(對應的Look Around, Establish your Eye contact, Take a Glance, so and so..)你認為,如果上百雙眼睛都聚集在你的面前的時候,你能做好哪幾件事情?
在我看來,對於絕大多數的新人,或者演講生手來說,PPT絕對是救命的聖物。你可以充分的轉移觀眾的注意力,你可以避免自己的一些緊張,或者毫無意義的動作被觀眾們看到。同時,就算你說話出現停頓,或者忘記內容,PPT也可以完美的拯救你——至少你可以避免你敘述過於冗長,或者觀眾注意力無法集中。
也正因為如此,我從來不反對別人用PPT,包括我自己也會適當的去使用PPT。但我卻非常反感一味的使用PPT,或者不管任何場合,任何長度的演講,首先第一時間掏出PPT來,然後哇啦哇啦講上一大堆。
真的,如果你希望成為一個演講大師,或者一個富有演講魅力的人,不妨丟下你的PPT,把你做PPT的時間,拿來去設計你的台詞,設計你的動作,設計你的表情吧。
最後問各位一個問題,那些說PPT極其重要的人,你們有多少個人曾經寫過逐字稿?並堅持做下去的?
關於什麼是逐字稿,我引用我以前的一個答案吧:新東方的老師是如何做到風趣幽默的?演講如何做到風趣幽默呢? 希望這樣的答案,能給大家一些不同的視角。
最後,這算是新年第一貼了,祝大家新年快樂。^_^
------------------------------------------------------------------------------------------------------------------------
更新補充:
@Sandman Li在回復提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他提到說「公司內部會議」可能會對PPT需求大一點。
鑒於我考慮到公司內部會議會涉及到更多數據性的東西,所以我的觀點是這樣的:
在意粉醬視頻當中,演講者引用了大量的數據,但實際上你並沒有感覺到有多大的負擔。與此同時,內部會議當中必然人手一份文件,那麼數據的影響也會降到非常之低。
對於初級演講者來說,這份答案或許更容易理解準備一個演講的複雜程度。
別人濫用不濫用,我不好說。
我做PPT,主要是用視覺輔助邏輯,即通過圖片、框架、線條、左右/上下關係,來幫助聽眾/觀眾從抽象的文字或演講內容中,建立一個清晰的邏輯順序。
舉個例子:我在貧富人家的孩子思維方式上有差異嗎?這些差異是怎麼形成的?怎麼改變這種差異? 的回答中用過這樣一頁PPT(教授做的)。
並做了如下注解:
從左到右解釋這幅圖。資源(Resource)和公認的社會地位(Perceived Rank)決定了這個人所在的社會階層/階級(Social Class Context),而社會階層和階級決定了你的思想方式:
- 對於處在上層的人(Upper Class),他們的思考方式更傾向於以自我為中心,或唯我主義(Solipsism),他們更注重自己的狀態、自己的願望、自己的感情,以滿足自己的動機為主要考慮。
- 對於處在下層的人(Lower Class),他們的思考方式更注重周圍環境,或環境決定論(Contextualism),他們更關心外界因素如社會約束(法律法規道德)、外在隱患和威脅、其他的個體。他們做事情更考慮除自己以外的影響。
這張PPT中,左右順序意味著總的邏輯順序,而箭頭表示元素間影響的方向。整個結構簡潔清晰,配合上述文字使整個概念更容易被理解。
誠然,PPT不是全能的,沒有PPT也可以講明白一件事。很多知乎答案都是如此。
但你要清楚一件事:我們給客戶和老闆做事,最重要的目的是解決客戶或老闆的問題,讓他們搞清楚一件事,幫助他們創造價值,順便實現自己的價值。為了這個目的,可視化、演講、文字、數據等等,都是重要的工具,也都有他們最擅長的領域。在大多數情況下,越直觀越簡潔的東西,越容易被理解,他背後所代表的的邏輯和想法才能更好地被老闆或客戶認識到。PPT就是這樣一個讓理解過程變得直觀簡潔的工具。請用好它。內什麼,題主,如果我告訴你我們公司在全球各大辦公室有專門美化PPT的團隊,在印度還有幾百人24x7的改PPT,這個APPP黨是不是要氣血不足,虛火上頭,一揮手領著一班蝦兵蟹將呀呀呀的殺將過來?
我們給客戶的建議,內部的總結,培訓的講義,都是PPT做的,我們有精心設計的配色方案,常用Slide的頁面模版,大到頁面的布局、排版,小到bullets的樣式、字體、字型大小都有各種規定以保持整個公司出產的PPT樣式統一,風格一致。還有團隊專門為不同的客戶設計customized的PPT樣式。
如果假設「85%的參與者心不在焉」,那一定是打開PPT的方式不對——要麼內容有問題,要麼演講者的演講技能有問題,要麼參與者真的好睏。這個事情就好像把李娜的球拍給我我也拿不了澳網冠軍,我要是怪球拍,球拍冤啊!
看起來APPP的結論全部基於假設(除了瑞士有410萬僱員,姑且認為這是一個事實,雖然我還沒有去verify這個數字),真的不知道這些個假設是怎麼出來的。總之,無他,這幫人就是閑的蛋疼
哎呀,我為了這個蛋疼的組織打了這麼多字也真是蛋疼啊。。。彼此彼此了
還有內什麼,新年快樂我的感受是ppt的作用沒有被誇大,相反,它的作用往往被忽視了。下面我們來看看,一場令人印象深刻的演講中,ppt可以起到什麼樣作用。
- 提示邏輯綱要
我們站在台上,能調動的資源主要是語言,表情和手勢。但這些資源有個致命的缺陷:你只有一張嘴,不能同時講兩個東西。所以一般的演講看起來像是這樣的:
但實際上,我們想表達的邏輯不可能就像一條線一樣,一路串下來,而往往有一些總分啊,並列啊的結構。實際上的邏輯可能長得像這樣:
可我們只有一張嘴,只能同時講述一個東西的這個事實還是無法改變,所以我們只能這樣講述:
像圖中的黃線一樣,結果原有的邏輯就被破壞了。本來想表達的是總分,但聽眾聽起來還像是一點點線性推進的。
但如果有ppt的話,我們完全可以把這樣的邏輯圖畫在上面,每一點開始之前提示一下,讓聽眾對大局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 提供生動的多媒體素材來理性地說服聽眾
單純的念,「我們近10年來每年增長10%的銷售額」顯然沒有一張圖更有表現力。
- 提供多媒體素材來感性地烘托氣氛,感染情緒
做演講甚至報告,一個很重要很重要,甚至是核心的點就是感染聽眾的情緒。一個絕佳的例子就是柴靜的穹頂之下,運用了大量的視頻和音樂來感染聽眾的情緒,增強論點的說服力,給人深刻的印象。
- ppt是一塊幕布而不是畫幻燈片的玻璃板,它應當像電影一樣自然的轉場,而不是像幻燈片一樣一頁頁地翻
不用說也知道,一圖勝千言,一段視頻配上音樂可以很輕鬆的感染聽眾,讓他們接受你的觀點。可是視頻是很難做的,需要很多很多專業知識。ppt的好處則是,經過簡單的訓練,你也可以做出像電影的效果,通過連貫的動畫來讓用戶理解你想表達的內容。舉個栗子,下面是關於這個回答本身的一個ppt。可以看一下它是如何像一個視頻一樣一步步轉換邏輯的。這避免了一張張幻燈片生硬刻板的缺陷,而讓聽眾沉浸其中,很容易做出驚艷的效果。
類似電影的ppt視頻我個人的習慣是,對於比較複雜的演講,尤其在最後像prezi一樣做一個大zoom out,讓人意識到所有幻燈片轉場的相對位置也不是隨便亂排,而是有內在邏輯關係的。這樣整個演講的脈絡總結在一張ppt裡面,聽眾的反應往往非常好。
比如下面就是一個自我介紹的幻燈片的最後一張。在每個幻燈片里,我都做了類似上面視頻里的轉場效果,左右平移,放大縮小提示邏輯結構等等。到最後,視角不斷放大放大,發現前面的鋪墊最終導出了一個結論:我所做過的這些事情,擁有的這些素質不是彼此分離的,而是有機組合在一起的。而這樣的組合則非常適合這個公司的這個崗位。這樣聽眾的印象會非常深刻。
PPT的存在意義,從表象來看是越來越必不可少了。
畢竟陶喆開個醜聞發布會都得用上PPT。
題主問PPT的作用是不是被過分誇大了?
那麼,我們來反向思考一下,為什麼我們需要幻燈片?幻燈片到底能解決什麼問題?它的存在到底有什麼必然性?
很簡單的道理,有人需要的東西才會有市場。 真正了解幻燈片的本質和作用,對我們處理和它的關係有著無比重要的指導意義。
▼
演講型的幻燈片,毋庸置疑,最大的作用就是:提升演示效果。
幻燈片怎麼提升演示效果?大家可能能夠零零散散地說出一些觀點「因為口說無憑,有圖有真相」,「因為要拍照,要劃重點」,這些都對。
要系統地了解幻燈片對演講的作用,我們要先了解演示的特點。
「演示」所包含的不僅僅有演講人,列舉出來其實還包含「言語、肢體語言、多媒體、道具、Demo、場地」
等,甚至還包括演示的托兒、現場聽眾的互動反饋等。
其實整個場景已經非常豐富,如果幻燈片似乎也可以實現演示。缺乏幻燈片會有導致什麼問題?
那麼幻燈片是怎麼提升演示效果的呢? 其中最重要的有四個方面:
1. 與演講人的互補
我們常常思考,幻燈片對於觀眾的作用,但是常常忽略幻燈片對演講人其實也是有莫大的幫助的。 當一個人孤零零的站在台上,所有人的目光都盯著你看,你會感受到莫大的壓力,但是幻燈片的存在卻能夠讓你分擔一部分的壓力你感受到你的盟友是和你站在一側的,這對於初學的演講者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幻燈片和演講人就是有這樣一個互補的作用,當演講人氣場很強的時候,幻燈片就會自動退為輔助的角色,但當演講人的角色氣場不夠強烈的時候,幻燈片就能夠為他分擔壓力——是演講人和幻燈片,共同成就了演講的效果。
- 幻燈片90後大神 @Simon_阿文,由於個人的卡通形象已經深入人心,所以在演講的時候配合自己人物形象可視化的頭像,非常讓人有代入感,這時候個人演講時所受到的壓力就會小很多;
- 鎚子手機 CEO 羅永浩,個人魅力和口才都極佳,那麼自己的幻燈片就可以極其簡約,讓觀眾的視線全部集中在自己身上也沒有什麼關係。
這兩種情況是應用得好的情況,而相反,如果演講者本身非常強,卻配上複雜的幻燈片,或者本身已經非常緊張,幻燈片上所能支持的內容也很少,那這種幻燈片其實就是一個不夠稱職的幻燈片了。
所以,和演講人互補效果越好的幻燈片,就是越好的幻燈片。
2. 增加觀眾的感受維度
當演講人的論述是一條線段的時候,幻燈片其實是一個一個的點來組成的,由於需要現場講解,幻燈片必然和演
講者的聲音語言、肢體語言、現場聽眾的互動反饋等等元素交織在一起,這些就是信息傳遞的多個「維度」。
所以演講型幻燈片不必是「自解釋」的(否則就沒有演講人的必要了),不必是「完整」的,它甚至是「跳躍」的。這個道理和電影中的畫面可以「蒙太奇」一樣。
如果沒有幻燈片,觀眾幾乎就只是單靠聽覺來感受演講,這時對於自己的「感受範圍」以及「聽覺壓力」是非常大的,但是增加了視覺的感受之後,就能夠和聽覺不同步地接收到更多的信息,這時候會增加自己的趣味性和了解的信息量,也能夠減輕耳朵的壓力。
3. 讓信息直觀以面狀呈現
沒有幻燈片的時候,我們了解一個信息,只能是以一個現狀的方式了解。簡單來講就是,我們要講一個物品,我們只能一點一點的將它描述出來。
如果沒有我們幻燈片,當我們面臨文字雲的時候,一個一個文本念出來,然後在手舞足蹈的表現這些文本的位置,來希望表現出原本恢弘的效果……
是的,我們單用語言來表述的時候,只能是一種線性的方式來表述,所有的信息都得讓我們拆散,然後把細線一樣的信息給到對方,對方再編織回來。
如果有幻燈片的話,我們能夠直接的看到它整體的現狀,這對於我們了解信息的速度是由「一個時間段」變成一個「瞬時的時間點」,這對於溝通的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能夠讓聽眾一目了然,不會產生理解的偏差。
4. 凝固住有瞬時性的信息
我們都知道一句話,錯過了就錯過了,一個不小心沒聽到,只能問旁邊的人。但是有幻燈片,我們就知道前一個人正在講述的內容是什麼,這非常方便我們進行回顧,也幫助我們能夠直接秒懂信息。
當我們接受下面觀眾提問的時候,對方能直接回復說「你的第五頁內容我有一些疑問」而不會跟你描述說「你十分鐘前講的那句話是什麼,我大概有點印象,但我覺得有點不對」,這時幻燈片的作用就會,更為大大地體現出作用。
個人公眾號「湯帥」(ID:txmppt),獲取更多設計乾貨、職場效率技巧。
謝邀。第一次看到這種說法,挺神奇的。
1.PPT降低效率
首先這個說法就很有趣,我們做PPT是為了什麼,是為了給自己看?我們開發app,就是為了給自己用?那文字排版還有什麼作用?那圖文混合信息流是為了什麼?那圖表的意義在哪裡,我直接給你坨數據好了啊?
PPT是什麼,是線索,是幫助聽眾理解演講者的。
是啊,你是自己很花費時間,難道你衡量效率就是通過這個?很明顯,不是的
我們做PPT,是希望通過一個人的勞動,減少最開始的演講文字,到有用信息,到關鍵信息,到線索這樣步驟中的程序,是希望把不具象的數字、文字通過更加直觀生動的方式表現出來,而不是為了更好看,更華麗,更炫。
犧牲了一個人工作的效率,卻能使得聽眾對演講,對路演,對展示的獲取信息效率提高
這就是所謂的降低效率?
什麼,你說聽眾不想聽,哦,不好意思,那是你做的爛講的爛。
2.製作PPT的效率
無他,但手熟爾
友情鏈接如何有效率地製作 PPT?
事物都是循序漸進的,如果說混跡職場多年,連個PPT,連有效率地製作PPT都做不到
這,怪誰?
嗯,怪PPT降低了效率,真應該大家都照著稿子念
3.PPT的思考
I hate the way people use slide presentations instead of thinking喬幫主是這麼說,但是做PPT就不存在思考了?那ip的發布會,那個東西,叫什麼,不叫slide presentation了?
People who know what they』re talking about don』t need PowerPoint.你看到這前提了么,你的聽眾都知道了?
幫人做一份PPT,首先要思考,受眾是誰,演講者是誰,如何更好地建立受眾和演講者之間的聯繫
用怎樣的風格實現整體的和諧,吸引受眾(這是為了什麼?為了更炫?是為了避免念報告的枯燥好么)考慮用多少號字體,用什麼字體,然後會考慮在哪句話,添加什麼內容,增加什麼相關圖片,拎出什麼關鍵詞,怎麼展現給聽眾自己的邏輯,要怎麼展現,才好減少聽眾思考的路徑,能直抵關鍵點。
對,這些都不是思考,做PPT完全不需要思考,只需要說一聲,它就憑空出現了
4.PPT的形式
很多人以為PPT是形式主義的東西,但是這種觀點恰恰忘記了,PPT是由形式和內容組成的,形式是輔助內容,請不要因為,那些做的掉渣的PPT,跟txt一樣的PPT,加上劣質flash或者糟糕音效以及配色各種違和的PPT就代表著PPT的本質,就意味著PPT的價值
那些PPT,有幫助觀眾把目光吸引過來么?有把目光吸引到關鍵點上么?有和演講相互配合么?有體現清晰的邏輯和思考么?有考慮過觀眾的感受和視覺上的和諧么?
最後簡單提下有種風格的PPT日本高橋征義PPT_勤勉之人輕量之人
好,如果都做到了,卻反而降低了觀眾理解的效率,那我就只好去吃鍵盤了
5.例,拙作,只是舉例,做的不好請多諒解
文字內容:
比如說,浙江一家肥皂企業要向法國出口一批產品,法國要求這批產品的碳排放量控制在1.5萬噸以內,但因為技術落後,實際排放了1.6萬噸,超排1000噸,這超排的1000噸將被法國徵收48萬元,但是如果按照我們的新模式,可以通過向農民購買1000噸碳指標的方式規避掉碳關稅,只用花費33萬元,節省了15萬元,農民則通過這樣的方式的增加33萬元的額外收入。
對應slides:(背景,圖片,文字,顏色,字體,著重,關鍵詞)
請問一下,如果都要念文字,直接顯示文字內容與顯示PPT,哪個更好更快更方便地理解?
難道我降低一個聽眾理解內容的效率了?阻礙了他邏輯的形成?
==========================================
抱歉激動了,因為突然自己很喜歡的事情被很有趣地否定了
以上,希望有所幫助,謝謝.........................2月2日補充.........................................
冷靜了之後發現,我原來以為自己ppt做的還好來著(那是團市委那群人的口味)。。。
沒想到被吐槽這麼多。。。。。
所以補個看起來比較整潔的pdf。。。不知道是不是稍微好點。。。
當時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拎要點,並且把講述的邏輯告訴大家
大家就將就地看吧......這是講述戰略工具-武力與干涉的第三個部分軍控與國家安全的對應slide...
那坨文字材料就算了吧。。估計有點多。。
將就看看吧。。。只是另一種偏文字排版的例子補充。。。
1、PowerPoint 其實可以排版用來做橫版圖冊(其實豎版也能做就是不太習慣,還不如用Word);
2、PowerPoint 也可以用作一個簡單順手的矢量繪圖工具(參看我的回答 如何找到優質又滿意的演示文檔(PPT)中可以使用的素材?);
3、PowerPoint 對產品經理而言也是很好的原型製作工具,不管是它還是 Keynote 都比 Axure 好用;
4、如果只是在演講中使用 PowerPoint ,又花時間美化,這是買櫝還珠,是我最不推薦的一種用法,因為演講時大家關注的中心基本是台上的你,而不應該是幻燈片。
作為一名PPTer ,這種話題我的確不應該錯過。
我只想說五句話:
1、PPT只是一種工具,如果工具出了問題,那麼問題一定是出在使用工具的人身上,和PPT有什麼關係?
2、我自己PPT做得還行,但是我在演講時也會考慮是否一定要PPT,或者一定要一個出彩的PPT。演講也好,演示也好,PPT只是系統工程的一部分,不是全部,更不是勝負手。
3、在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是不懂設計,不懂邏輯的半吊子白領,對於他們而言,手藝差就埋怨工具爛,自己的PPT不受歡迎就抱怨這個玩意被濫用。請面對自己缺乏提煉能力,缺乏視覺化展示能力的真相,好好花點時間去學習吧,假如你覺得做好PPT對你還有價值的話。
4、為什麼我在微博分享的那些好PPT,從來沒有人說這個玩意是糟糕的?要知道我們用PPT做過教學課件、工作彙報、項目提案、產品推介、動畫視頻、創意廣告還有信息圖表......
5、在一個視覺化媒介時代,抵制PPT是無用的, 你唯一可以做的選擇是:真正掌握一門PPT製作工具,去設計出好的,讓大家看了不瞌睡的PPT。
曬幾頁我今天指導我的網易雲課堂優秀學員利用春節長假做的讀書筆記PPT吧。
之一:《性格色彩》讀書筆記PPT
之二:《把時間當做朋友》讀書筆記
之三:《非暴力溝通》
之四:《字體的設計原理》
PPT被濫用?哼!!!
想免費下載我們做的60多個讀書筆記源文件嗎?
那就去新浪微博關注@讀書筆記PPT 吧!
是。GTD 也是。
幻燈片的作用已經被誇大到「我這次演講不用幻燈片」能夠成爲一種引人注目的噱頭了。這也是後設數據(metadata)凌駕於數據之上(When metadata prevails - 濕貨 - 知乎專欄)的一個表現。「XX的作用是否被誇大了?」有一個統一的解答:認為XX可以解決一切的人們發現這麼做行不通,憤而變成死黑黨,從而使得大家開始迷惑,XX是不是沒什麼用?
其實不僅僅是PPT,所有的演示軟體的作用都被誇大了。僅我個人無法理解為什麼Prezi那麼吸引一些同學。
但是,演示軟體的作用被誇大了,並不代表沒有作用。本質上來說,PPT、Prezi、甚至是視頻等演示工具都是在增加交流通道,而交流通道的增加將會吸收、維持聽眾的注意力。
就好像利用長尾理論賺小眾市場,也可以利用多交流通道賺分散的注意力。人不可避免地會轉移注意力,單一用嘴說可能會吸收60%的注意力,剩下的40%也許就被演講者的西裝、鬍子、窗外的聲音吸引走了。而演示軟體通過增加交流通道,使得散失的40%里可能有25%被PPT動畫吸引回來了,這時候演講的效果就達到了85%,稱得上是一場不錯的演講。
另外,關於那個APPP政黨:- 這個政黨要參與大選
- 這個政黨主張禁用最常用的軟體PPT、強調PPT帶來的經濟損失
- 這個政黨以反PPT命名自己的黨名
得出的結論是,反PPT是應該是參與大選、吸引關注的噱頭。
謝謝邀請。
我覺得PPT挺有用的,如果覺得沒什麼用,或許大家就不會用PPT改成直接對著報告念了,但是全世界做演示都PPT,難道大家都是腦殘的么?顯然不是,那誰是腦殘?
使用PPT的環境分兩種:作報告、跳大神。至於兩者區別,大家可以對比一下公司內部會議和喬布斯先生蘋果大會。內部會議跳大神,你會被人捅死,跳大神用內部會議講,你聽眾會困死。- 作報告
作報告的時候,如果不用PPT,拿稿子念,相信效果是不如動態演示來的好的,而且三四小時下來,或許有人會頭暈眼花,就算是有加粗彩色的標題,或許都會忽略進而提出報告上就有的問題,這是親身經歷,有PPT的時候都這樣,沒PPT的時候不知道會怎麼樣,一小時就都和周公喝茶了?
雖然作報告一定不能跳大神,但是跳大神的核心思想倒可以借鑒:極簡主義。至於PPT上的文字觀點,儘可能儘可能不要給放上去,除了必須的(要停留超過20分鐘的,突出強調的東西,多見於報告結論或培訓類,然後如果PPT本身就是培訓手冊的話也是沒問題的),你自己來講。你PPT上都放那麼多文字,報告里又那麼多文字,你是想把人都給悶死了么?
如果是覺得沒用,還要檢討一下是不是PPT做得不好,架構是不是夠清晰。畢竟如果你做PPT是報告目的,你膽敢用narrative的方式去做,我都會衝過去把你砍死。但是如果你用金字塔的模式去做,誰都不會覺得有問題。而如果你若是做得實在是好,沒準還有人請你去培訓教人家做PPT。- 跳大神(公開演示)
跳大神的時候我相信空口瞎掰扯和配合PPT的區別像一篇沒有圖的方法論和圖示化的方法論一樣,肯定是後者更好,否則你說的數字或者產品就算是再簡單,沒有讓人直觀地看到,也同樣是味同嚼蠟。所以跳大神式演講的創始人喬布斯,連個數字,都煞有其事地單開一頁。
近日常聽人提起Visualize Data,連那麼些已經半visualize的DATA(製表)都要全visualize動態呈現,已經visualize的觀點居然要fantasize,這是要搞毛毛,你真的當誰都是演講者肚子里的蛔蟲呢?
不過現在倒是有個新思路:用一頁頁紙現場進行方法論推演繪圖,比PPT來說更接地氣更加直觀,因為是一步步體現思考過程的。曾經在TED上看過,後來又聽人說起。但壞處是,只適用於小範圍的講話,場子一大,後面的人就啥看不到了。但是這不也是手繪的PPT么!
-------------------------------------------------------------------------------------------------------------------------
其實PPT,說穿了,還是半靜態的。Joy of Stats 大家可以在這兒看看,我們明天做演示,會是什麼模樣,這才是真正的數據可視化,也是我們身邊正在發生的未來。
如果十年後變成了這樣,APPP估計又變成了ADVG,Anti Data Visualize Group,反數據可視化集團,專門抨擊數據可視化,有如他們抨擊PPT一樣。
真是我閑不住啊...想放個假還碼字上癮了...結論就是,說這話的人,腦子進水,沒有常識。如果把PPT當成word來用,絕對是降低效率,何止作用誇大,簡直是負作用!
如果把PPT當成presentation、show、speech來用,做得好的PPT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覺得不好,那是因為PPT做得太爛。
題目描述里的這個組織實在太逗了。
假設其中85%的參與者是心不在 焉漫無目的,它估計PowerPoint每年給瑞士經濟造成了大約21億瑞士法郎(摺合162億人民幣)的損失
且不提85%這個數據靠譜與否。工作中的公開演示總是要做的,你不用PPT,改成拿著稿子念,難道這85%的參與者就認真聽了?
技術進步了,工作中自然就可以使用更先進的工具。PPT本身的多媒體屬性決定了它是新一代的演示利器,就是符合這個時代的工具。
從傳統的演講式展示,到PPT展示的過程,就像娛樂方式從小說到電影的過程。爛小說一大堆,爛片到處都是,結果你和我說要反對小說和電影?這是什麼邏輯?
=============================題主改答案後的分割線==============================
PPT的作用,首先是教學。圖+文+講解的形式是要比單純板書好很多的。只要教師願意花一點時間做好PPT,就可以免去板書的勞累,同時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課程。PPT在中文語境下經常被叫做「幻燈片」。不知各位有沒有見過老式的幻燈片,用透明的塑料製作,用類似現在投影儀的設備來播放,還需要手動換片。即使這麼麻煩,還是有很多人願意用這種設備,可見其確實有助於對於受眾提升理解。
至於在工作中,我覺得就得分情況看。確實像題主所說,很多人,很多公司都反對PPT,我覺得他們反對的最大原因,是PPT的分離、模塊式結構與傳統線性思維之間的衝突。這個問題確實存在,而且並不會因為一個人做PPT的水平很高,就會被消除。我們應當正視這個問題,在合適的場合使用合適的表達方式。
想必大家在做PPT時經常會碰到這樣一個問題:「哎呀,這個地方內容太多了,我得分成三四張PPT來做」。在這種情況下,你就是在把一整串的思維,拆分成適合PPT形式的一塊一塊來展示。有的時候這沒有問題,但當你需要受眾對內容有一個連貫、整體的把握時,PPT的形式就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阻礙。
並且,當你在用PPT展示時,受眾的注意力有兩個著力點:PPT的畫面和你的講演。如果受眾只將注意力集中於其中一項,那顯然會造成理解的缺失。
我認為,在決定使用PPT,亦或是直接演講等方式時,要考慮自身表達內容的特點。比如說,我想要做一個關於本月公司財務情況的展示,含有比較多的圖表,最後的總結部分也不多,用一張PPT放得下,那這個就很適合PPT。我認為PPT這個東西,就是要做給外行人看的。真正內行人是不需要看PPT的。內行人看錶格和數據就可以,只有外行人才需要看PPT。因此一般PPT都是給客戶和老闆看,因為這兩類人往往在具體業務上都是傻瓜,只要看PPT就可以。如果公司內部的一些討論會,經常使用PPT,這無疑是在浪費時間!
好的PPT是不會影響的(有邏輯+與內容相關+適當的時候出現),反而是增值的效果,PPT里的內容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出現,關閉,一點都不會干擾演講者的演講
你說的應該是一個沒有邏輯酷炫的PPT+不懂配合PPT的演講人
而且演講的內容不一樣,有些可以不需要PPT,有些必須要用,根據內容來決定,講故事那種就可以不需要PPT了,因為「PPT」都在聽眾的想像中。
或者就是小說和電影的關係,看說明書和看視頻操作的關係……讓演講者試著描述范冰冰的外貌,如果有1000個聽眾,就有1000個范冰冰,但是一張圖片就可以說明,為什麼要花更多時間去描述呢
- PPT不能脫離演講者而單獨存在
- PPT是工具,是提綱,是摘要,是骨架。想要有血有肉,必須親臨現場,是演講者才讓演講有血有肉,不是PPT
- PPT它所肩負的職責,只在演講時生效。過了這個時段,PPT的任務已全部完成
- 可悲的是,太多公司把PPT當做知識沉澱來存儲、傳播,讓PPT無端承擔了很多它不該承擔的職責。
在中高端企業,作用沒有被誇大。在很多低端企業,存在著大多時候不需要做PPT而老闆非要逼著做,浪費員工的時間精力,其實對工作也沒鳥用的情況。
贊同@吳澤泳排名第一的答案
每一個ppt的背後都是一次演講,每一次演講都是講故事,而每一次講故事都是一次演戲,人生如戲,全靠演技。演技可不能只靠幾頁ppt支撐。
一次演講是一次演戲,你是導演、製片、編劇、主演、舞美……你要盡一切努力讓聽眾沉浸到你的故事裡,你要站在聽眾的角度去準備。你要據此準備故事的起伏、台詞、語調、眼神、衣著、髮型、手勢、口頭禪……
而ppt的作用是運用視覺效果強化聽眾的吸收效果,僅此而已。
最直觀的體驗就是柴靜的那個show,中國人的演講有親近感。或者你想想超能陸戰隊里小主角在推出小磁力機器人的演講,他是如何吸引觀眾的。
簡單說就是語出驚人出乎意料,你看知乎上很多答案也都是類似的道理。講故事和做事情,根本上都是一樣的,就是:把握受眾的心裡,把握人心。
我推薦《喬布斯魔力演講》,柴靜運用的很到位了。
我個人的經歷,看完上面這本書,用三周時間準備了一次演講,大獲成功,公司里瀰漫著哥的傳說。題主希望大家討論的是「Microsoft PowerPoint」、還是「Presentations」的作用呢?
如果是前者,比起 Microsoft PowerPoint,我更傾向於商業用途使用 Tableau。有次大學停電了,然後只有我們專業課老師敢上課,其他的都是自習
推薦閱讀:
※如何找到優質又滿意的演示文檔(PPT)中可以使用的素材?
※有哪些讓你相見恨晚的 PPT 製作技術或知識?
TAG: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