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作品當你讀到其原著時覺得其文字的魅力遠遠多過影視的表達?

書籍推薦: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663245
紀錄片推薦: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049097
電影推薦: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917806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950758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240775
電影配樂推薦: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926837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023114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641617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127202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511887


謝邀。

先說觀點。
基本上,絕大多數像樣的書,尤其是長篇小說,拍成電影都會失色。一是篇幅所限,二是電影和小說的不同——導演會更重視鏡頭敘事,小說作者則更考量文字。表現形式不同,自然有得有失。實際上,電影或電視比小說原著還飽滿的,實在是少。《肖申克的救贖》、《教父》都是偉大的電影,但也不敢說把小說味道全然拍出來了。像《潛伏》、《霸王別姬》和《青蛇》算是難得的電影或劇比書還好看的,但這玩意一來得靠導演的全新創作(《潛伏》簡直是導演重寫了全劇本,原著小說一句對話都沒有),二來得遇到張國榮之於程蝶衣或張曼玉之於青蛇這種絕世搭配。

說幾個印象深刻的。

所有金庸小說改編劇。
所有古龍小說改編劇。
《紅樓夢》所有電視劇版本(老版確實經典,但是抱歉了)。
《西遊記》所有電視劇版本(老版確實經典,但一來短,二來《西遊記》原著文字那種縱逸遄飛、橫雲鋪排的斑斕華麗感,電視劇無法描摹)。
《水滸傳》絕大多數版本(我最不能接受的是,《水滸》原著對白那麼出色,偏他娘要亂改,還特別喜歡改西門慶、王婆和潘金蓮那些施耐庵煞費苦心寫的小對白)。
《洛麗塔》,無論是庫布里克版還是林恩版(小說本身璀璨閃爍的點點質感,電影欠奉)。
《白鹿原》,實話實說,電影表現的感覺,就像你要拍《三國演義》,結果只拍了《鳳儀亭》——田小娥就是那貂蟬。
《半生緣》電視劇版,把張愛玲生扭成了瓊瑤(吳倩蓮的電影版尚可)。
《圍城》電視劇(陳道明和呂麗萍們演得很努力,但《圍城》的精髓全在各類敘述吐槽中,沒法子)。
《生命不可承受之輕》電影版(昆德拉好容易裝那麼深沉,被這個全毀了……)。
《霍亂時期的愛情》2007電影版(被刪成一個純愛故事了,馬爾克斯一秒鐘變渡邊淳一……)。
《金瓶梅》所有電影版本(大多數電影版主要獵奇在情色上,毫無原著時代捲軸畫的氣象,更無悲憫之氣)。


哈利波特


余華的《活著》。
儘管張藝謀拍了,受到了很好的評價,但我覺得主要原因之一是《活著》這本書本身就很好,加上它的氣質跟張藝謀很搭配,使張有展現的大空間,才成就了這部好電影。但原著本身要豐富太多。


銀河系漫遊指南


金庸小說翻拍的影視作品。


古龍全系列小說


《白夜行》


以上說過的就不說了,說個很近的:《我的團長我的團》,電視劇幾乎是糟蹋了這本小說,看原著能把人哭到喘不過氣來


絕大多數影視劇都不會超過原著。除了少數,那是你賺到了。
因為真正的電影不是小說的複製,小說的影像化,而是一種獨立的藝術,有它的創作規律和美學評價體系。
小說改編的影視劇,第一,創作者太受原著的限制,已經難以從電影的角度去思考創作,所以發揮的餘地很少;第二,觀眾也以評價小說的標準去評價電影,自然看到的都是小說的好,電影的差。所以根本不會有。
當然還有一個內生性問題,也就是被改編的小說都是以故事見長的,而電影是一種關於圖像,聲音和運動的藝術,所以二者根本對接不上。
所有真正優秀的電影是無法用文字去複製的,而一些優秀的小說是適合用影像來再現的,只是這種匹配太難得了,所以大多數影視劇都弱於原著。
有一個說法是,二流的小說比較容易拍成好電影,因為可以借它故事的外殼,去做視聽語言擅長的東西。
我喜歡的一個例子是《東邪西毒》,和原著有個毛關係,從故事的角度來說又有什麼,但是從電影的角度是傑作,你要去看如何打光,如何剪輯,如何把握節奏,攝影機是如何運動的,這才是評價電影的應該做的。
比較這種東西就像問:你說《最後的晚餐》好還是《聖經》的原著好?


挪威的森林 神級無語


雨果的《悲慘世界》


山楂樹之戀


《幽靈之家》(電影《金色豪門》)
《白鹿原》(電影《白鹿原》)
《朗姆酒日記》(電影《朗姆酒日記》)
《在路上》(電影《在路上》)
哎,實在太多了,感覺還能列好多。文字和影像其實是兩種魅力,也許有時候只是先入為主了吧。但是上面列的這四個絕對是因為電影拍的實在還沒有原著靈魂的十分之一···


《達芬奇密碼》;
簡奧斯丁作品


同意樓上,余華的《活著》,書讀了4遍仍然覺得是一部大牛之作。把一個時代,幾個人物,命運和歷史活生生地砸在你面前,讓你的心跟著淌血,感動,疼,暖。書里的人好像離你很遠,又好像就在你身邊,那個年代也彷彿沒有走遠。電影畢竟受約束比書籍多,太多細節跟書無法相比。另外,王朔的幾本書,像過把癮就死,頑主等等同屬此類。


反對樓上對《教父》一書的貶低,該知友可能只看過拙劣的中譯版。《教父》一書對Vito Corleone和Michael Corleone的人物塑造是非常了得的,敘述手法也相當有技巧,許多側面描寫,倒敘使得老教父的多面形象躍然於紙上,也揭示了兩代教父錯綜複雜的必然命運。書中對兩個教子的描寫則在電影中被略去了,其實這部分心裡活動描寫也相當精彩。電影《教父》雖然對原著有較大刪改,但並不減風味,兩大主角分由兩位影帝飾演,加之阿爾還有義大利血統,對片中使用西西里方言部分也不生硬。但電影對人物的塑造由很多不顯眼細節構成,畢竟細節相對整個畫面和情節都比較小,不仔細觀察注意不到。
然而這兩部藝術作品都是美國黑幫文學,電影的明星,甚至對70 80年代的香港電影都有不少影響。兩者一定程度上是互相詮釋的,所以貶低原著是不恰當的。該知友引用的那句話本身也經不起推敲。


尋秦記。原著和電視劇的差別,不是你我能描述的


聚斯金德的《香水》,原作真的將文字的魅力發揮到了極致,故事四個部分銜接緊密,緊扣氣味和存在去寫。漢克威導演的電影其實已經很不錯了,但與原文相比仍然遜色一些。
哈利波特,不用多說了,建議第五部之後可以直接看書,電影刪改了太多是其次,主要感覺沒找准那種感覺。。。。。
追風箏的人,書情感與敘事結合的很好,電影一般。


《了不起的蓋茨比》

《銀河系漫遊指南》

《白夜行》

《計程車司機》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推薦閱讀:

悲劇有積極的正麵價值嗎?
如何解釋《被解救的姜戈》中舒爾茨為什麼最後寧可同歸於盡也不願握手?
如何評價電影《內布拉斯加》?
如何看待叫獸易小星開拍電影《萬萬沒想到》?
<第九區>里外星人武器和技術都這麼牛逼,為什麼不組織起來反擊?

TAG:電影 | 調查類問題 | 影視 | 電視劇 | 影視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