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嚴重的毀書事件曾造成哪些名著失傳?
《黃帝四經》曾經失傳過近兩千年,直到1973年四經竹簡在馬王堆漢墓出土
《管子》的很多篇章失傳,是否與項羽燒咸陽宮和董卓燒洛陽有關?
例如《論語釋疑》這樣的魏晉著作也是失傳大半,是否與梁元帝焚書有關?
其他的古代出版物如《連山》、《歸藏》、《樂經》、《黃帝四經》、《淮南子外篇》等又是何時、因為什麼原因失傳的?
這個答案是一年前寫的,當時觀者寥寥。不意經年之後,竟然得到了不少朋友的關注。很多評論中說到文革,既然這樣,那正文里也不妨說一說。另,關於乾隆時期的禁毀,只說了銷毀,這次修改補入了「抽毀」這種情況。
題主所說的「失傳」是文獻流傳過程不可避免的現象,文獻學上將之稱為「散佚」。古籍的散佚包括整書佚亡和部分殘缺兩種情況,宋代之前印刷術不發達,散佚的情況尤為嚴重。南宋學者鄭樵指出:「隋唐亡書甚多,而古書之亡又甚矣。」(《通志·校讎略·編次必記亡書論》),馬端臨《文獻通考·自序》也說:「漢、隋、唐、宋之史,俱有《藝文志》,然《漢志》所載之書,以《隋志》考之,十已亡其六七;以《宋志》考之,亦復如此。」《四庫提要》總結說到,「古書亡佚,愈遠愈稀,片羽吉光,彌足珍貴。」散佚的原因是多樣的,就整書而言,其散佚原因主要有朝廷禁毀、戰亂破壞、自然因素、學術淘汰、流傳佚失等。部分殘缺則或因為成書時搜羅不全,或因為流傳過程中形成殘缺等原因造成的。
歷代的散佚事件有很多,隋代的秘書監牛弘在《請開獻書之路表》中將秦始皇焚書、王莽之亂、董卓移都、惠懷之亂、侯景之亂造成的五次重大書籍散佚稱作是「五厄」。明代的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中,又添上隋末、安史之亂、黃巢起義、靖康之難、蒙元南下,成為「十厄」。後近人祝文白又在《兩千年來中國圖書之厄運》一文中總結了元朝至民國時期的五次厄運:李自成起義、絳雲樓失火、清高宗焚書、咸豐朝內憂外患、抗日戰爭,這樣一來,就變成了「十五厄」。以上的總結,有不盡然的地方,同時也有沒有囊括進去的事件。下面就歷代十數次重大的散佚事件作一簡要介紹:
- 秦始皇焚書:始皇三十四年,李斯建議:「史官非秦記皆燒這,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史記·秦始皇本紀》)牛弘對此說到:「及秦皇馭宇,吞滅諸侯,任用威力,事不師古,始下焚書之令,行偶語之刑。先王墳籍,掃地皆盡。本既先亡,從而顛覆。臣以圖讖言之,經典盛衰,信有徵數。此則書之一厄也。」(《隋書·牛弘傳·請開獻書之路表》)
- 王莽之亂:《後漢書·儒林傳》:「昔王莽、更始之際,天下散亂,禮樂分崩,典文殘落。」牛弘對此的描述是:「及王莽之末,長安兵起,宮室圖書,並從焚燼。此則書之二厄也。」《隋書·經籍志》對散佚書籍的大略統計則說:「(《七略》所載)大凡三萬三千九十卷,王莽之末,又被焚燒。」
- 董卓移都:《後漢書·儒林傳》:「及董卓移都之際,吏民擾亂,自辟雍、東觀、蘭台、石室、宣明、鴻都諸藏,典策文章,競共剖散,其縑帛圖書,大則連為帷蓋,小乃製為縢囊。及王允所收而西者,裁七十餘乘,道路艱遠,復棄其半矣。後長安之亂,一時焚盪,莫不泯盡焉。」
- 惠懷之亂:梁阮孝緒《七錄序》:「晉領秘書監荀勖因魏《中經》更著《新簿》,雖分為十有餘卷,而總以四部別之。惠懷之亂,其書略盡。江左草創,十不一存。」《隋書·經籍志》稱這批書籍「大凡四部合二萬九千九百四十五卷」,而「惠懷之亂,京華盪覆,渠閣文籍,靡有孑遺。」
- 侯景之亂:梁武帝末,降將侯景攻破建康。《太平御覽》卷六百十九引《三國典略》:「初侯景來,既送東宮妓女,尚有數百人,景乃分給軍士。夜於宮中置酒奏樂,忽聞火起,眾遂驚散,東宮圖籍數百廚,焚之皆盡。」《隋書·經籍志》:「元帝克平侯景,收文德之書及公私經籍,歸於江陵,大凡七萬餘卷。周師入郢,咸自焚之。」《太平御覽》卷六百十九引《三國典略》:「周師陷江陵,梁王知事不濟,入東閣竹殿,命舍人高善寶,焚古今圖書十四萬卷,欲自投火與之俱滅,宮人引衣,遂及火滅盡。並以寶劍斫柱令折,嘆曰:『文武之道,今夜窮矣。』」
- 隋末唐初:《隋書·經籍志》:「大唐武德五年克平偽鄭,盡收其圖書及古迹焉,命司農少卿宋遵貴載之以船,溯河西上,將至京師,行經砥柱,多被漂沒。其所存者,十不一二。」
- 安史之亂:《舊唐書·經籍志序》:「自後毋煚又略為四十卷,名為《古今書錄》,大凡五萬一千八百五十二卷。祿山之亂,兩都覆沒,乾元舊籍,亡散殆盡。」
- 黃巢起義:《舊唐書·經籍志》:「開成初,四部書至五萬六千四百七十六卷。及廣明初,黃巢干紀,再陷兩京,宮廟寺署,焚盪殆盡,曩時遺籍,尺簡無存。」
- 靖康之難:《宋史·藝文志》:「迨夫靖康之難,而宣和、館閣之儲,蕩然靡遺。」值得一提的是,這一些災厄所損失的,不僅有大量圖書,還有宋王室收藏的儀仗、冠服、禮器、儀器、珍寶諸多物品。
- 李自成起義:錢謙益《牧齋有學集》:「歲積代累二百有餘載,一旦突遭焚如,銷沉於闖賊之一炬,內閣之書盡矣。而內府秘殿之藏如故也。煨燼之餘,繼以狼藉,舉凡珠囊玉笈、丹書綠字,綈幾之橫陳、乙夜之進御者,用以汗牛馬,制駱駝,蹈泥沙,藉糞土,求其化為飛塵,盪為烈焰而不可得。自喪亂以來,載籍之厄,未之有也。(《黃氏千頃齋藏書記》)此處的「內閣」指的就是明代的文淵閣。
- 絳雲樓失火:絳雲樓是明末清初藏書家錢謙益的藏書樓,其中藏書極富。曹溶《絳雲樓書目題詞》云:「虞山宗伯,生神廟盛時。早歲科名,郊遊滿天下。盡得離子威、錢功父、楊五川、趙汝師四家書,更不惜重貲購古本,書賈奔赴捆載無虛日,用是所積充牣,幾埒內府。……入北不久,稱疾告歸,居紅豆山莊,出所藏書重加繕治,區分類聚,棲絳雲樓上,大櫝七十有三。顧之自喜曰:『我晚而貧,書則可雲富矣。』甫十餘日,其幼女中夜與乳媼嬉樓上,剪燭灺落紙堆中,遂燧。宗伯樓下驚起,焰已張天,不及救,倉皇出走。俄頃樓與書俱盡。余聞駭甚,特過唁之。謂予曰:『古書不存矣。』錢謙益本人在宋版前後《漢書》跋中言:「甲申之亂,古今書史圖籍一大劫也。吾家庚寅之火,江左書史圖籍一小劫也。今吳中一二藏書家,零星捃摭,不足當吾家一毛片羽。」
- 乾隆禁毀:清乾隆時期纂修《四庫全書》,同時展開對圖書的大清查。因政治原因列為禁書處於銷毀之列的,將近三千餘種,六七萬部以上。據王彬主編《清代禁書總述》,有清一朝,禁書有三千二百三十六種,數量接近《四庫全書》。補充:這時期除了銷毀圖書,還有一種毀壞文獻的方式,叫「抽毀」。所謂「抽毀」,即是纂修《四庫全書》時,某些書籍因部分章節或文字不合當時政治氣氛,於是編修過程中會將這些書籍的相關部分拿掉。後人查閱這些書籍時,就會發現這些書籍中某幾頁是空白,卻沒有任何註明。若空白在篇末卷末,或是抽掉最後一兩卷,那麼不對照其他的本子,就很難知道原書還有這幾卷。若是無他本可校,那麼被抽掉的部分就非常容易被忽略了。這種損壞文獻的方法十分隱蔽,有時比銷毀的危害還要大,因為銷毀是抹去文獻所承載的全部信息,而抽毀則是有一定程度上歪取信息。
- 嘉慶宮火:此事亦與乾隆有關。乾隆酷愛收藏宋版圖書,在位時廣收宋元抄校善本,共計四百餘種,置於昭仁殿,名之為「天祿琳琅」。嘉慶二年乾清宮失火,昭仁殿同時被焚,天祿琳琅所存書籍付之一炬,蕩然無存。時朝廷為安慰太上皇,又收集了一批書籍,數量多於前天祿琳琅,其實則主要是明清刻本,而非宋元善本。1924年馮玉祥組織清點清宮文物,才發現天祿琳琅藏書早已全非宋本。
- 太平天國起義:太平天國運動帶有宗教戰爭的性質,其間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四庫全書》皆被焚毀,片紙不留。杭州文瀾閣被推倒,《四庫全書》流入民間,幸有藏書家丁申、丁丙兄弟搶救,未遭全毀。張秀民《中國印刷史》:「太平天國起義,南方戰火連年,揚州文匯閣及鎮江金山文宗閣《四庫全書》全毀,杭州文瀾閣《四庫全書》亦不全,其他民間藏書損失尤巨,一般士子缺乏讀本。」
- 火燒圓明園:咸豐十年英法聯軍攻陷北京,火燒圓明園。文源閣《四庫全書》及味腴書屋《四庫全書薈要》等毀於一旦。
- 庚子事變:光緒二十六年清軍及義和團圍攻東交民巷各國使館,為逼出困守的洋人,火燒使館隔壁的翰林院。英國人普南特·威爾《庚子使館被圍記》:「翰林院者,乃中國十八省之牛津、劍橋、海德堡、巴黎也,中國讀書人最崇敬者厥維翰林。院中排積成行,皆前人苦心之文字,均手抄本,凡數千萬卷。所有著作為累代之傳貽,不悉其年。又有未上漆之木架,一望無盡,皆堆置刻字之木板。……在槍聲極猛之中,以火具拋入,人尚未知,而此神聖之地已類圖焰上騰矣。……無價之文字亦多被焚,龍式之池及井中均書函狼藉,為人所拋棄。……有綢面華麗之書,皆手訂者。又有善書人所書之字,皆被人隨意搬移。其在使館中研究中國文學者,見寶貴之書如此之多,皆在平時所決不能見者,心不能忍,皆欲揀選抱歸,自火光中覓一路抱之而奔。但路已為水手所阻,奉有嚴令,不許劫掠書籍,蓋此等書籍有與黃金等價者。然有數人仍陰竊之。將來中國遺失之文字或在歐洲出現,亦一異事也。」這次事件中所損失珍貴書籍無數,尤為嚴重的是《永樂大典》、《四庫全書》底本和《四庫全書》未收的「四庫存目」書原本。
- 抗日戰爭:日本侵華戰爭所造成的文獻損失不可勝計,此處僅舉一例。1932年「一·二八」事變,日軍進攻上海,以飛機轟炸商務印書館、商務總管理處,第一、二、三、四印刷廠和紙庫、書庫、尚公小學及東方圖書館中彈起火。後日本浪人再次闖入東方圖書館,縱火焚書。館中珍本古籍及其他中外圖書四十六萬餘冊化為紙灰,飄滿上海天空。
- 「文化大革命」:之所以最初沒有寫「文革」,原因在於,「文革」中我們究竟失去了多少文獻資料,難以給出準確可信的目錄來。「文革」相對歷次災厄,損失最大的不是官方資料(注意:上述諸事件,多數是官方藏書的損失),而是民間資料。很多書都會說到,「文革」摧毀了大量的家譜、族譜、唱本、鼓書等民俗資料,這些民間文獻之前沒有得到普遍的重視,而人們認識到其價值的時候卻已經存者寥寥了。這是一個較大的損失,有朋友在評論中提到了上海圖書館顧廷龍搶救家譜的事情,其言不虛。當時南方不少地方收的家譜、方誌等資料集中送到上海造紙廠化漿再造,是顧廷龍帶著上圖的館員守在化漿池邊,搶救了大批家譜材料。今日上海圖書館的家譜研究最為卓絕,實賴顧先生當年奮不顧身的保護文獻之功。此外,「文革」中受到較大損害的,除了民間藏書外,還有學者的私人藏書。這個大家提到的比較少,我這裡簡單說幾個例子:有「古典小說戲曲研究的現代第一人」之稱的孫楷第,藏書萬卷且多有批校,不乏珍本善本。孫「文革」時被下放,其藏書被賤賣予中國書店等處。待其回城後,欲贖回藏書,書店索價甚巨,孫向國家求助,書店乃搶先將書折價售空。孫楷第臨終前,劉再復前往探望,孫已口不能言,猶在手心寫一「書」,以示此憾。又,梁思成當時被迫移居,其建築類珍本寄存在清華建築系資料室,多數被銷毀,其他圖書被當作廢品售予收購站,共運輸四十五車次,得三十五元。范祥雍藏書二萬餘,不乏善本、批校本、舊鈔本,於一日內盡被銷毀。謝興堯怕藏書惹事,私自焚書,焚之不盡,以七分錢一公斤計,售得八元。商鴻逵全家被逐出住宅,藏書被兩輛馬車送至廢品站,不知下落。楊寬的大部分藏書被其長子盜賣,楊因此與之斷絕關係。黃孝紓的藏書被抄家出來,陳列在青島柏油路上焚燒,半日方盡,路面為之熔化。
由於文獻有散佚,所以才有了「輯佚」之學。所謂輯佚,即是從現存的文獻資料中輯出散佚的書籍,如清代四庫館臣就曾從《永樂大典》中輯出二十四史之一的《舊五代史》來。清人皮錫瑞《經學歷史》談及清代經學三大成就時,「輯佚書」居三者之首,可見清人對輯佚的重視程度。此外,與輯佚相關的,還有「辨偽」之學。輯佚古書,必須能夠識別真偽,辨偽學即是此等學問。由於我們這裡主要談的是書籍的散佚,輯佚和辨偽就不加以冗述了。
參考文獻:
杜澤遜:《文獻學概要》,中華書局
孫欽善:《中國古文獻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孫欽善:《中國古文獻學史簡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舜徽:《中國文獻學》,上海古籍出版社
高路明:《古籍目錄與中國古代學術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
1 6世紀時 ,西班牙入侵 ,對瑪雅文化大規模地進行破壞 ,瑪雅人記錄在樹皮和鹿皮上的幾乎所有文字資料被一把火燒得乾乾淨淨,僅僅有四部文本在大火焚燒中僥倖保存下來 ,都是包含宗教和天文學的後古典文獻 ,它們分別是收藏在馬德里的兩卷 C o d e x T r o a n o C o r t e s ,在德累斯頓的 C o d e x D r e s d e n i s ,和在巴黎的 C o d e x P e r e s i a n u s三個寫本 。從此 ,這個新大陸偉大的文明消逝得無跡可循 ,美國瑪雅文化專家邁克爾 ( M i c h a e l C o e )悲嘆道 : 「即使是焚毀亞歷山大圖書館 ,也比不上 (瑪雅文化)消亡造成的損失。
這算是因為毀書徹底抹掉了一個文明的例子吧。武帝逼死劉安,對後世道家學術幾乎可以用斷裂二字來形容其影響。
題主所說《淮南子外篇》的失傳還不是最可惜的,最可惜的是中篇八卷的散軼------------
「又為《中篇》八卷,言神仙黃白之術,亦二十餘萬言」(《漢書·淮南厲王劉長傳》)
中篇什麼時候丟的無從考證,可能劉安下獄的時候,也可能是劉安在事敗後連同外篇自己處理或毀或藏。
劉向他老爹在抄淮南王家的時候獲得了零散僅存的秘本,後來被急於邀功的兒子劉向當成鍊金術獻給宣帝而差點掉了腦袋。到了東漢末年,我們總算知道這些零散的秘本與「黑科技」並沒有完全失傳,出現了徐從事,魏伯陽,淳于叔通三位大神,沒錯,就是《周易參同契》的三位作者
這本只有6000多字的著作被後世封為萬古丹經王,以此遙想20多萬字的《淮南子中篇》又隱藏了多少古代的黑科技文獻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史載武帝在事發後把劉安所養的門客全部逮捕治罪,或關或殺。這些門客許多都是當年在劉安的主持下編寫《淮南子》的學者,有些是在劉安父親劉長活著的時候就寄投在淮南王府。劉長死後,劉安繼承了淮南王的封號,也繼納了這些門客。這些人里很有可能還有秦末生人,承襲了父輩先師的知識,甚至始皇的焚書對他們的影響也甚微,秉承了戰國末期的學風。好,武帝這一竿子,死的死,逃的逃,關的關。(不過這事劉向他爹劉德做得也不厚道,若劉德早早把從淮南王家抄來的秘本獻給武帝,而不是藏在家裡,以武帝好方術的操性,估計也不會對那些門客趕盡殺絕了)劉安活著時主持的那場浩大的學術工程,可能是中國歷史上對始皇焚書最好的一次挽救,至此,先秦有多少科技知識令我們今人無從瞻覽就不得而知了。居然沒有人提到日本侵華時一二八事變中被轟炸的商務印書館。
最令人痛惜的是東方圖書館的全部藏書46萬冊,包括善本古籍3700多種,共35000多冊;中國最為齊備的各地方志2600多種,共25000冊,悉數燒毀,當時號稱東亞第一的圖書館一夜之間突然消失,價值連城的善本孤本圖書從此絕跡人寰,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大劫難。
日軍之所以要炸毀商務印書館,時日軍海軍陸戰隊司令鹽澤幸一講的很明白:「燒毀閘北幾條街,一年半年就可恢復。只有把商務印書館這個中國最重要的文化機關焚毀了,它則永遠不能恢復。」
---傳--說--中--的--分--割--線--是--這--樣--的--嗎--
新年看自己的知乎,居然得到了第一個百贊。日軍轟炸商務印書館的事在歷史書(人教版)有提到過,但既不能體現日軍之殘暴,也不能說明KMT的軟弱,也不能體現某些抗日組織的功績,所以只是一幅插圖和寥寥幾十字的說明。在歷史書上還有很多這樣的細節,日軍的731部隊也是一筆帶過,明太祖廢丞相制時的胡惟庸案還有一體的明初四大案,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找找,有很多彩蛋。
之前的回答里好像有提到:被焚毀的亞歷山大圖書館
這座坐落於托勒密王國首都亞歷山大的大圖書館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公共圖書館
圖書館建於公元前259年,當時托勒密王國的國王在演說家迪米特里厄斯的建議下,以實現「世界知識的總匯」為目的建立了這座(據傳說在其極盛時期)收藏了50餘萬卷藏卷(紙草手稿)的偉大建築,托勒密人收集文獻的方式也是簡單粗暴可謂不擇手段:搜查並沒收所有進入亞歷山大港口的船隻內的書籍、重金購買和直接掠奪、盜取各大檔案館的藏卷(有一則傳說更講到,當時古希臘三大悲劇作家的手稿原本收藏在雅典檔案館內。托勒密三世得知後此事後便設了一計,以製造副本為由先用一筆押金說服雅典破例出借,可據說最後歸還給希臘的實際上是複製件,而真跡原件卻被送往亞歷山大圖書館)等等不正當的方式,獲取到了大量珍貴的手稿與孤本,
據傳其中藏書包括:
公元前9世紀古希臘著名詩人荷馬的全部詩稿,並首次在圖書館複製和譯成拉丁文字
包括《幾何原本》在內的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的許多真跡原件
古希臘天文學家阿里斯托芬的關於日心說的理論著作(早在公元前270年就提出了類似哥白尼的太陽與地球的理論);
古希臘三大悲劇作家(歐里庇得斯、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的手稿真跡;
古希臘醫師、有西方醫學奠基人之稱的希波克拉底的許多著述手稿;
第一本希臘文《聖經》舊約摩西五經的譯稿;
古希臘哲學科學家(或稱博物學家)亞里士多德和學者阿基米得等大學者的著作手跡;
等等等等
藏書豐富的亞歷山大圖書館迅速成為當時科學、文化、哲學、藝術的知識寶庫與傳播站。許多著名的科學家、哲學家、思想家和藝術家紛紛來到這裡進行研究、講學、著書立說和從事其他學術交流活動,使圖書館享有「世界上最好的學校」的美名博物院和圖書館吸引了大批希臘化世界的文學家、史學家和自然科學家,並為他們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寫作環境,使大量的作品和研究成果問世,上文中列舉的文獻中,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阿基米德的「阿基米德定律」,以及「地理學之父」
埃拉托色尼確定地球圓周的長度以及詩人,忒奧克里托斯的《田園詩》正是在大圖書館中完成的。
配圖為於1847年發現的亞歷山大圖書館的花崗岩紙草容器(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然而這樣一座偉大的建築卻沒能在戰火中倖免…
關於亞歷山大圖書館的消失,並不存在統一的說法,這座圖書館的消失是真的「消失了」,由於沒有留下任何確鑿的線索,關於這座圖書館消失的原因可以說幾乎沒有可以考究的頭緒,這也是為何它的消失被稱為「歷史失去記憶的一天」(也正是因此,目前不乏「亞歷山大圖書館並不存在」、「亞歷山大圖書館只是一個傳說」的說法,此處不展開說了)
流傳比較普遍的說法是亞歷山大圖書館經歷了兩次浩劫,最後徹底毀滅於大火之中。
公元前48年,羅馬內戰爆發。第二年,羅馬統帥凱撒在亞歷山大港口縱火焚燒敵軍艦隊,大火蔓延到城中,殃及亞歷山大圖書館。在布魯卻姆的大圖書館總館被焚,包括許多古埃及珍貴孤本在內過半珍藏被毀。凱撒死後,羅馬最高執政官安東尼把20萬卷掠奪自愛琴海東岸古國帕加馬圖書館的書籍轉贈給克婁巴特拉七世,以示賠償。
公元391 年,亞歷山大城主教提阿非羅在同修道士們的鬥爭中帶領一幫基督教徒摧毀了位於六翼天使神廟的亞歷山大圖書館分館,逃過公元前48年那一劫的藏書,這次都未能倖免…
至此,這座偉大的建築灰飛煙滅,這一事件堪稱「人類文化史上的一場浩劫」
已更新,更新內容在後面。·····································
原答案:對某個答案表示部分反對。
該答案說連山歸藏子虛烏有之書。
第一:不可證明沒有。
第二:《太卜》有言: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
《連山》者,象山之出雲,連連不絕。《歸藏》者,萬物莫不歸藏於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無所不備。
至於說樂經不是文字傳承,這點我表示存疑。古代也是有譜子的,減字譜。
當然,也不能說完全錯誤,因為沒法證明。
最後,我們的《奇門遁甲》,可惜了。
三式五數之首。
不過,至少演算法留下來了。
還有玄天XX經也在。就這樣
有人想看,我就認真寫一篇東西出來。
············································································································································
寫了好久好久,胳膊都舉不動了。所以寫的比較簡單,大家將就看看,反正也不是這一行的,看個熱鬧就好。文章首發於我的專欄——遂古之初:季月第三·古典文獻學 - 遂古之初 - 知乎專欄
一般來說,作為文物學研究對象的古文獻是文物,同時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不同於一般意義的古文獻。
相對而言,古代記載社會歷史發展的文獻非常的浩瀚繁多,遺留下來的也極為豐富。然而,只有具有文物價值的古文獻才是文物學研究的對象。就是具有歷史·藝術·科學的價值古文獻。
在上古時期,記載社會活動的文字材料,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
比如說:商代時期出現的甲骨文,商朝晚期出現的金文(在本專欄有甲骨文,金文的介紹);
甲骨文契刻於龜甲和獸骨上,金文鑄刻於金屬器物(銅器)上。
周代用來記載的文字主要是金文,也有極少的甲骨文。
與此同時,古代埃及以及地中海沿岸其他國家以紙草作為書寫材料,主要文字有:希臘文,拉丁文,古埃及象形文字後期世俗體和科普特文。在歐洲有羊皮書文獻等等。
還有碑刻記載的社會歷史資料,是研究歷史的一個重要歷史來源。雖然文物學研究碑刻是其中重要內容之一,但在文物分類中,將碑刻列入不可移動文物,與古建築,石窟寺,古墓葬等放在一起。碑刻拓本,又歸入古書畫。因此,在古文獻中不包括碑刻資料。
在歐洲,對鐫刻銅器·石頭等材料的銘文的研究,屬於銘刻學範疇,它與中國古代的金石學類似。
一般而言,中國古文獻的範圍包括甲骨文,波束,簡牘,出土文物,傳世的古寫本和古印本。
我們相對於古典文獻學的分類主要是從書寫文字,內容以及材料的不同來進行區分。以時代和其他標準,也可區分不同的種類。本文主要是從時代來進行區分。
從時代來看,目前出土可考的最早古典文獻主要是商代甲骨文和西周早期甲骨文。甲骨文是契刻於龜腹甲、龜背甲和牛肩胛骨的文字。
再往下,到東周時期和漢代,就出現了簡牘。
簡有竹簡和木簡之分,牘為木牘。有春秋戰國簡,秦簡,漢簡和晉簡。
以出土地點區分的話,著名的有:江陵楚簡,雲夢秦簡,里耶秦簡,臯陽漢簡,銀雀山漢簡,武威漢簡,定縣漢簡,敦煌漢簡,長沙三國吳簡等。
然後是古文書。主要指的是書寫於絹帛及其他材料的文獻資料。
從春秋直到元代均有出土,內容極其豐富,並且同時涉及諸多領域,在此感謝一下東漢宦官蔡倫。比如說著名的吐魯番文書,可分為官方文書和死人文書;有詔令、奏表、符牒、辭狀、籍賬、契券,書牘以及其他。文書的文字不但有漢子,還有少數民族文字,如:突厥文,吐蕃文,回鶻文,佉盧文等等。
在以上種類當中,甲骨文主要是記載了當時的社會歷史文化,也對後人後書的記錄和考證提供了很多方便。比如說《古竹書紀年》:「自盤庚遷殷之滅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之說可信。而周原甲骨文也出土了與「周公」有關的卜辭,更是一種重大的發現。
相對甲骨文的繁雜和磅礴,簡牘就更顯得像「書」一些。
比如說93年發覺的郭店一號楚墓中就有:《太一生水》和《老子》的簡本。
還有79年四川青川縣郝家坪50號秦墓中出土的《為田律》,為秦武王時期的丞相甘茂修訂。
以及75年湖北雲夢縣睡虎地秦墓11號出土的竹簡,經過系統的整理研究,已經有90年出版:《睡虎地秦墓竹簡》,感興趣的自己去找找看,應該是文物出版社的。
其中《編年紀》記載秦統一六國,《秦律十八種》為律文摘錄,《秦律雜抄》內容涉及面廣,《封診式》則為對官員審理案件的要求和案件的文書形式。
《法律問答》主要是對刑法的問答,以及解釋法律條文和術語。《效律》的內容是對檢驗縣·都官的物資賬目做出的規定,《為吏之道》則講述處世做官的規矩,等等,不一而足。
還有《語書》,《日書》。
《日書》為古代陪葬坑經常出現的一種簡牘。分為甲乙兩種,主要記載紀月,晝夜長短,天官書,五行書,男女日,生子,巫醫,律書,禹須臾行等等,諸多方面。
還有59年武威磨嘴子6號漢墓出土的《儀禮》,這本書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寫了。
著名的篇目有《士相見》,《服傳》,《特牲》,《少牢》,《有司》,《燕禮》以及《秦射》。古代的儀範果真名不虛傳。(我是崇古派,批古派可以來撕我了)同時出土的竹簡另外集成一本書叫《武威漢代醫簡》。
還有居延漢簡。這裡主要出土的著名古籍是:《算術書》,《九九術》,《倉頡篇》,《急就篇》,《論語》,可惜多為殘篇,不過可以進行對照。
敦煌漢簡。情況形制都與居延漢簡大致相同。著名古籍有:《倉頡篇》,《急就篇》,《力牧》,《九九術》等。有《敦煌漢簡》(1991)已出版。
湖北漢代簡牘主要出圖的著名古籍為:《九章律》蕭何著,《奏讞》(音燕·法律)《蓋廬》(這本應該都知道,兵書),《脈書》(脈法)《引書》(就是導引術,應該都聽過),還有數學書《算數書》,《算數書》與《九章算術》的前七章內容相似,但是時間要早300年。以及《日書》。
還有安徽漢代簡牘。(重點來了),西漢早期汝陰侯墓,著名古籍有:《倉頡篇》,《詩經》,《周易》,《萬物》,《作務員程》,《呂氏春秋》,以及《年表》,《大事記》,《刑德》,《日書》,《星占》,《相狗》,《行氣》,《禮記·曲禮》等。
還有山東漢代簡牘,(又稱銀雀山簡牘),內容及其豐富。著名古籍有:《孫子兵法》,《尉繚子》,《六韜》,《晏子》,《孫臏兵法》(證實了史記),《守法守令十三篇》(戰國齊國法律),除此之外還有《地典》,《唐勒》,《相狗》,《作醬》(占卜)。
銀雀山漢簡主要證明它們成書年代應早於西漢前期,非後人假託偽書。
還有河北漢簡(定縣漢簡),著名篇目有:《論語》(目前出土最早的論語版本),《儒家者言》,《哀公問五義》,《保傅傳》,《太公》(這人還用介紹嗎?),《文子》(文子,這個人道家應該更了解些)
漢簡說完了,就該帛書與文書了。
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戰國帛書」吧?他出土於長沙子彈庫楚墓。
還有馬王堆漢墓帛書,主要出土了:《周易》,《老子》《戰國縱橫家書》《相馬經》《五十二病方》《導引圖》等等。
剩下就是古寫本和古印本了,精粹大概有古寫本:《切韻》,《洪範政鑒》(宋,不是周)《永樂大典》《四庫全書》《資治通鑒》。
古印本:《金剛經》,《陀羅尼經咒》《漢書》《范文正公集》《抱朴子內篇》《史記》《禹貢論》《古算經》《後漢書》,以及最著名的《古今圖書集成》(雍正)。
現在想必大家也都了解古典文獻學了。在古代文物中,我最喜歡的莫過於古典文獻以及古籍善本。因為這才是文明傳承的重中之重。回過頭仔細回想一下,商朝是不是就像另外一個文明?感覺離我們很遙遠,除了甲骨文,什麼都沒有,感慨良多無人訴。
最正統的辦法,就是查各正史藝文志/經籍志,可見古代書籍之散佚情況。配合現代圖書館目錄,可知古書有多少流傳至今。
另外,書籍亡佚的原因未必就是有目的的毀書,也可能就是古代書籍不好保存就沒了。比如連山歸藏,即使確實有,也在先秦就沒了(夫子曰,文獻不足故也);我們今天見到的甲骨,大多是卜辭,加一點狩獵和戰利的記錄,而古易的簡冊是沒有的。當然,這種東西很可能在周以前就沒有記錄,都是口耳相授。趙振鐸先生也提到,焚書坑儒的時候沒焚掉那些醫術,現今到反而沒流傳多少……最嚴重的毀書事件是你買了書卻從來不翻看她一眼。
失傳的書中最有分量的可那要算《樂經》了,原本是四書六經,因為沒了它,所以叫四書五經了。
其他有名的如《連山》《歸藏》這兩本和《周易》合稱三易,三合一就是完整的易經。
《吳子》,戰國名將吳起的兵法,現在的《吳子》是漢朝人的託名之作,原文大多失傳。
華佗的醫書,在斷頭前想請獄卒幫他將之流傳於世,可惜獄卒膽小,華佗只能將它付之一炬,很遺憾,那麼好的東西失傳了。
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上古的文獻,春秋時還在。
今文尚書諸篇。
夏侯陽算經,算經十書之一。
山海圖經,圖的部分失傳,唯存經文。
五經異義、淮南鴻烈解詁 許慎著作。
石氏星經 戰國天文學著作,漢朝後失傳。
法經 戰國時期魏國李悝制定的法典。
劍經 明朝將領俞大猷所編。
《魯班書》是中國古代一本奇異之書。據傳為聖人魯班所作,
上冊是整人的法術,下冊是解法和一些醫療法術。
但除了醫療用法術外,其他法術都沒有寫明明確的練習方法,而只有咒語和符。
據說學了魯班書要「缺一門」,鰥、寡、孤、獨、殘任選一樣,由修行時候開始選擇……因此,《魯班書》獲得另一名——《缺一門》。
《奇門遁甲》是中華民族的精典著作,
也是奇門、六壬、太乙三大秘寶中的第一大秘術,
是易經最高層次的預測學,號稱帝王之學,又為奪天地造化之學
現已失傳這題下有人好奇文革怎麼不是了。
遺憾的是,文革要和前面幾次比起來,還真不是嚴重的。文革丟掉最嚴重的,是紅衛兵小將們,以及當時群眾本家中一些較左的人自發的把自己家的家譜進行焚毀處理。但在當時,上海市圖書館館長顧廷龍聞之心急如焚,除了組織上查抄的古籍交予圖書館的,還命人到江浙各地搶救,正因為此,上海圖書館成為保存國內家譜數量最多,價值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家譜保護中心。
這只是一個例子。文革查抄的私人古籍,極少被予以焚毀處理,多數都是查抄完畢之後交給該省內公立的圖書館,而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基本是點清入庫,不會幹秦始皇乾的那樣的事。這些事在王利器、范祥雍等諸先生那裡是有證明的,這些先生們最後也得到予以返還的古籍,不過並不多而已。
另外,就乾隆編纂四庫說一點事,主要是針對某個回答的。
第一,《永樂大典》是類書,四庫是叢書;兩者沒法比,你要比,請用陳夢雷的《古今圖書集成》同《永樂大典》進行對比,這是其一。
第二,乾隆修四庫,改字這個鍋不能單獨背,要把明人算上。明人喜好偽造「古本」,隨心改字,這個是有結論的,乾隆只是因避諱改字,尚有古本可尋改正;明人那種,隨心改字一旦成為孤本,誰救得了?
第三,《永樂大典》保存孤本古本,也不是朱棣的功勞。縱觀有明一代,從官方到民間,只有民間有書目整理,官方的書目整理,以及書目管理,不能夠說最差,但是不管強盛時期還是衰弱時期都像清朝末年文瀾閣四庫逸散一樣,實在沒有心讓人對他的好感好到哪裡。
第四,《四庫全書》的版本價值也有孤本,尤其是和《四庫全書》同出一源的武英殿聚珍版叢書,具備版本價值比較大。前後的如文津閣本、文淵閣本、文瀾閣本、文溯閣本之間的版本差異也很大,需要專門研究。(尤其是要對改竄的進行研究)
第五,發掘《永樂大典》文獻學價值的,正是修四庫的館臣。可以說,從永樂大典中輯佚舊書,這是四庫館臣開的先例。舊本《舊五代史》最好的一個輯佚版本,是當時時任四庫館臣的邵晉涵輯佚的。這點上是功勞。按照乾隆修四庫改字也是館臣改的,你總不能把鍋全丟在乾隆頭上。
第六,四庫叢書的總目和提要,這是要記功勞的,這點上,知乎另有問題,可以參看。
四庫的黑點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個是某些館臣為討好乾隆,故意不校或錯校,以奉承乾隆,出御校,這是一點。但這樣的例子不是很多,是較少的。
第二個是毀禁書目比較多,這個我沒有看見過毀禁書的內容,不好判斷,但是以書籍終有用的目的看,這個是要記大過的。
第三個是編四庫的時候收了不少宋元珍版,入了天祿琳琅,結果失火,毀於一旦。這個比較可惜。
以上。
視情況補充!有時候我覺得人可以死,物可以毀,但是書籍和記載卻不能隨著歲月和戰亂湮沒。失去了汗青的承載,鐵血丹心總會被風吹雨打去。
如果焚書毀史,過去我們犧牲了那麼多換來的經驗和智慧,最後卻什麼都沒有留下來,那豈不是白犧牲了嗎?
秦皇焚書、漢武一統讓先秦那些群星璀璨、百家爭鳴的瑰麗思想不復興旺,董卓遷都,安史之亂,靖康北狩,李闖亂國,四庫全書,八國聯軍,抗日戰爭,還有文革所謂「破除四舊」,打砸搶燒毀了那麼多民間的傳統文化遺迹和典冊,每一次對我中華文化都是一場重大浩劫。
傳統的中華文化其實早就有斷層了的。
很遺憾,我們這個時代,很少能夠看到那種「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拳拳赤子了。而且絕大部分的傳統文化的體證部分都缺失了,只留下一堆理論經典,大家只能透過現存的典籍去想像和追憶前人的風采和過往的故事。但我一直浪漫的堅信,傳統文化的內核部分一直在隱秘的流傳,只是我等無福無緣去學習和傳承罷了。過去的讀書人,好多手無縛雞之力,但奇怪的是,面對緊要關頭,大是大非面前,往往能夠做到威武不屈,貧賤不移,富貴不淫。
很喜歡看香港的一部老電影《中華英雄》,我也浪漫地想過我們肯定也有一部「中華傲訣」,世世代代隱秘地流傳。赤子之心雖然少,但一定會有。總會有一些傻子,在做著旁人看起來很傻的事情,而他們,就是中華文化未來的希望。或許有一天,他們會接上斷掉的那份文化血脈,承繼那份特有的東方文人風骨,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使我中華文化復興重生,讓全世界震驚和讚歎。
額外說一點,士農工商,在傳統社會,就算一個讀書人非常窮,也是非常受尊敬的,排在第一位,因為這些人要承擔傳播聖賢之道的責任和義務。當所有人都拿錢來衡量讀書人,讀書人自己也用錢來衡量自己時,士這個階層就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當中。
所以大師宗匠出現的概率會越來越低,因為讀書人的赤字之心,幾乎已經完全被金錢壓垮。而作為讀書人神聖的殿堂,大學,也完全只是一個緩解社會壓力的工具,暫時解決大批人的就業和那個年齡段不在社會上做無業游民而已。很多研究生博士生,只是暫緩就業壓力。而後他們當上教授後教出來的學生,又能指望出什麼人才?
人有人的命,書有書的命,雖然命運往往無情,但只要不被物慾和貪嗔痴念蒙蔽雙眼,心存一點善念,常思時過境遷,人生還是會有別樣的風景的。
以上。史學界有爭論的阿穆爾焚書,
大體就是阿穆爾又推了亞歷山大城,問大哥這個書啊咋整,
大哥說那得文化審查啊,不文化審查哪能行,
阿穆爾問大哥咋審查?那工程量老鼻子大了。
大哥告訴他那介樣吧你看凡是跟我這本可蘭經不一樣的都燒了,
阿穆爾……→_→
阿穆爾說大哥我問一下哈要是有咋整啊。
大哥說了那,也燒了,看我這本。好像高票答案都沒怎麼說到《永樂大典》唉…
《永樂大典》編寫於永樂年間,當時的內閣首輔解縉總編的,規模之大,歷時6年編寫完成。可以看一下數據:
全書22,937卷(目錄佔60卷),11095冊,約3.7億字,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顯示了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的光輝成就。
而現在僅存800卷不到了…
被稱為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就折損在戰火硝煙中了…
人有人的命,書有書的命。
最高票的回答很完備,想在這個基礎上,根據陳登原先生的《古今典籍聚散考》,只回答書厄原因。(不過好像略偏題了)
一、「牛弘、封演、洪邁、周密、胡元瑞」
幾人的書厄論:
隋代牛弘的「五厄論」。即秦始皇下令焚書,墳籍掃地皆盡,此為第一厄。王莽末年,長安兵起,宮室圖書,並從焚燼,此為第二厄。漢獻帝移都時,吏民擾亂,圖書縑帛,皆取為帷囊,此為第三厄。劉曜﹑石勒覆滅京華,朝章國典,從而失墜,此為第四厄。周師入郢,梁蕭繹悉焚典籍於外城,此為第五厄。此說影響甚大,被認為是書厄說的首創。
唐人封演在五厄基礎上增入唐初書厄一次,也可見牛弘和封演是以兵燹戰亂為選擇標準。
宋人洪邁將書厄之說擴及私人藏書,
周密則涉及了對書厄不同類型的研究。
明朝胡元瑞在《少室山房筆叢》一書中在牛弘「五厄」基礎上補隋後的「五厄」成「十厄」:
一、隋文帝時藏書頗豐,不久即毀於隋末戰亂,
二、唐朝藏書盛於開元,但毀於「安史之亂」,
三、唐末戰亂,典籍再度被焚,
四、宋朝圖書,一盛於慶曆,再盛於宣和,至「靖康之變」,則毀於金兵之手,
五、南宋圖書,一盛於淳熙,再盛於嘉定,至元兵紹定之禍,焚毀殆盡。」
牛弘的五厄說,包括唐宋時期諸篇書厄之說,均以羅列事實為主,未對所列書厄進行分析判斷,探討書厄的具體原因。胡元瑞雖然沒有在接續五厄的文字中直接談論這個問題,但卻強調「圖籍廢興,大概關係國家氣運」,認為國力強弱與典籍命運息息相關。
二、陳登原先生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更加深度和更具普遍意義的總結,提出了「四厄說」:
「以今論之,牛弘言書有五厄,如弘所記,古往今來,何可勝計?數決不止五,亦不必如胡元瑞之足成十厄也。若以性質相近,比屬而論,默推典籍聚散之故,蓋以
一受厄於獨夫之專斷而成其聚散,
二受厄於人事之不臧而成其聚散,
三受厄於兵匪之擾亂而成其聚散,
四受厄於藏莾者之鮮克有終而成其聚散。」
中國歷代大小之書厄概莫能出此四大範疇之左右。
1.陳先生將秦焚書及歷代禁書、文字獄、抽毀篡改等書厄歸入政治卷,政治捲起於秦始皇焚書、繼述隋煬帝焚緯、蔡京、秦檜之禁毀野史,以及元、明諸代等政治之厄,從歷史背景、歷史事件經過、
後果幾個方面開展研究和分析,綜述各家意見而歸處自己見解;
2.將歷代戰禍及外來侵略所導致的書厄歸入兵燹卷。兵燹捲起於漢興之收集遺書,繼述西漢末年之兵亂損失、東漢末戰亂擾攘、五胡亂華、江陵之役、金人南下、宋室南渡、倭寇之害、李闖之亂及至清師奠定中國之後洪楊之亂;
3.將藏書家的得失,包括拒借、子孫不肖等書厄歸入收藏卷,敘述上古至清歷代藏弆家之聚,及其散書。「而敘述之結果,則基於藏書者之鮮克有終.故典籍反受其厄。
本卷所述,於列代各大藏家,除散見於他卷者外。言其散必志其聚,論其始亦詳其終,略存私人
藏書略史之意也。」
4.將水、火、蟲、霉等厄歸之為人事卷,陳先生認為水火雖為災害,但事實上仍然是人造成的後果罷了。這種邏輯性抽象性思維,對書厄內在原因的探究甚有啟示,
給防止書厄的產生提供了一種宏觀新視野。
綜上
古今典籍之厄,
1.在於政治:歷代統治者用焚書、禁書、抽毀、改編等暴力方式,導致書籍散佚、殘缺、失真。
2.在於兵燹:歷代兵燹及禍亂是圖書散佚的罪魁禍首。從先秦到明清,每遇改朝換代之時,戰亂帶給百姓的苦難,罄竹難書。
3.在於藏弆:數歷代藏書家之藏書習慣,收藏圖書,但藏而不用,藏而不借,致使典籍不得流傳,天長日久,漸歸散亡。
4.在於人事:歷代藏書家對書籍的人工保護不當或者不力,典籍受自然現象中的水淹、火焚、
蟲蛀、潮濕、風化、鼠噬之害。
君不見古來多少藏書名家,生前聚書嘔心瀝血,身後散書慘不忍睹,能傳二、三代的頗為罕見。陳先生痛心疾首於古今典籍聚散亡佚,同時也嘗試從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給我們展現了古籍聚散背後的歷史根源和複雜的社會背景,不得不說《古今典籍聚散考》是一本博大的典籍著作。此書旁徵博引,可見陳先生研究歷史注重資料,寫論著做到了無一字無出處。
僅僅才到5bc,特洛伊詩系八部只剩兩部,忒拜詩系更是全部散失了。肉疼。
稍稍說點離題的。
單憑官方命令或天災戰亂,實際上無法造成書與知識的大範圍佚失。只要讀書人還能抵抗,書籍或藏於夾壁,或埋於墓穴,或渡海東瀛,或北漸朝鮮。一時雖不見天日,終有重出於世的機會。真正造成知識散佚的,是基於政治正確的強制閹割與廣大讀書人為迎合政治正確而做的自我閹割。中國歷史上最廣泛的毀書實際上是科舉取士與讀書人為通過科舉而自發捨棄諸雜學的千年運動。而離我們最近的,自然是紅色宗教對黃種宗教的三十年宗教戰爭。
絕大多數毀書的人在毀書時不會覺得自己對中華文化造成了怎樣的打擊。他們會覺得自己是大秦的忠臣孝子,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先進最正確的革命者,覺得自己摧毀的是真龍天子或唯一太陽宣布的異端毒物。
毀書與存書,不僅僅是朝廷的事,也是每一個讀書人的事。朝廷各有各的考量,而讀書人,則是將正確與寬容放在天秤上衡量。正確的一端,有大秦爵祿,有私忿的宣洩,有政治正確的煽動。寬容的一端,有良知,有堅守,有世俗精神上的排斥甚至是肉體上的消滅。
今天留下的中國古書,很多都是古人用血從天秤上換下來的。
對於與我同時代的人,我不能呼籲大家用自己的血去平衡這個天秤。但我想說,真心覺得語言文字的損失是中華文化損失的人,請不要用自己的實際行為迫使其他人必須用更多的血才能留下他們想留下的語言,文字與思想。鑒於這題下有人在討論某十年算不算,因此引用一點東西,以供參考。
「文革」時期的中國圖書館事業-【維普網】-倉儲式在線作品出版平台-www.cqvip.com#:
「文革」期間原東北檔案館的撤銷及其檔案遭到的破壞-《蘭台世界》2014年S3期-中國知網:
「文革」時期圖書館藏書的「技術處理」特徵研究--以安徽省圖書館為例-《圖書館》2009年04期-中國知網:
試析圖書館工作中的「左」傾表現--《四川圖書館學報》1981年01期:
新華社瞭望周刊社|Xinhua News Agency Outlook Weekly:
《瞭望》:那時,正是「文革」時期,圖書館有沒有受到衝擊?
陳力:「文革」期間,當時紅衛兵要衝擊北京圖書館,那時圖書館的黨委已經被打倒了,館裡已經沒有領導機構了,劉歧雲是當時的副館長,他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立即向當時的中央領導寫了一封信,後來周總理得知後,交代任何人不準衝擊北京圖書館,對北圖馬上實行監管。如此才保證了我們館在「文革」當中文獻基本沒有受到損失。
口述:文革搜書記(上)---杭州圖書館:
「文革」開始後,隨著紅衛兵運動的興起,所謂的破「四舊」之風颳起,全省機關、學校、社會團體藏書,私家藏書,甚至地市縣圖書館(室)所藏的古籍圖書,都被視為「四舊」而予抄沒。有的被當場點火燃燒,有的則被送往造紙廠作為造紙原料。在武鬥較為嚴重的地方,「造反派」佔據圖書館,隨意搬動古舊書刊當作堡壘作為掩蔽體。我作為一名古籍工作者,甚感痛惜,但沒有認識到這是破壞。
值得慶幸的是,「文革」中浙江圖書館古籍部所藏百萬冊古舊書刊,以及藏書設施完整無損,這主要依賴館內的同志,特別是古籍部的全體工作人員的努力,正確的宣傳和妥善的保護措施。只是「紅衛兵」掃「四舊」最狂熱時,「文革」小組決定,拉兩三輪車廢舊書刊敲鑼打鼓地送造紙廠,以表示對破四舊的響應。浙圖不僅在杭的圖書完整無損,遠在吳興南潯鎮嘉業堂藏書約十六萬冊,以及嘉業堂書樓設備和樓外花園建設也無一毀壞,甚為可喜。此樓地處鎮郊結合部,四周皆為散居農舍,且只有一人管理,極易遭到破壞。所幸管理員湯福璋同志認真負責,應變措施準備充分。在「紅衛兵」未來之前,把書樓內由歷代名人書寫的楹聯匾額全部卸下集中保存起來,其中包括宣統帝溥儀所賜的九龍匾。換上革命對聯。把書庫客廳中的大理石畫屏全部覆以毛主席語錄,使書樓充滿濃厚的政治氣氛,「紅衛兵」見了不敢造次,保護了珍貴的大理石畫屏。他的這些努力,得到來訪的新華社記者好評。浙圖古籍藏書躲過了破「四舊」的書厄。而其他機關、學校、縣市圖書館圖書遭到破壞,則主要是內部「紅衛兵」、「造反派」所為,省府大樓的古籍圖書室,約五千類冊圖書,就是省機總「造反派」所乾的,把書拋在大樓門前。我們在十年動動亂中通過現場搶救、接受與送交、贈購相結合,收進了約十萬多冊古籍,二萬多冊民國期刊、百餘種報紙、數十軸字畫。數萬種碑帖等,豐富了浙圖的館藏。
還有一些其他圖書館十年中的情況,找不到官網出處,雖然也有一些文章提到(例如關於上海圖書館的閱檔札記之文革初期的上海圖書館_nirvanainforever_新浪博客),但是可信度如何,本人不知。
《漢書·藝文志》道家文獻目錄(絕大多數為黃老道家著作,除了少部分外,絕大多數已經佚失)
《伊尹》五十一篇。
班固註:「湯相。」
《太公》二百三七十篇,《謀》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
班固註:「呂望為周師尚父,本有道者。或有近世又以為太公術者所增加也。」
顏師古註:「父讀曰甫也。」
《辛甲》二十九篇。
班固註:「紂臣,七十五諫而去,周封之。」
《鬻子》二十二篇。
班固註:「名熊,為周師,自文王以下問焉,周封為楚祖。」
顏師古註:「鬻音弋六反。」
《管子》八十六篇。
班固註:「名夷吾,相齊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也。有《列傳》。」
顏師古註:「筦讀與管同。」
《老子鄰氏經傳》四篇。
班固註:「姓李,名耳,鄰氏傳其學。」
《老子傅氏經說》三十七篇。
班固註:「述老子學。」
《老子徐氏經說》六篇。
班固註:「字少季,臨淮人,傳《老子》。」
劉向《說老子》四篇。
《文字》九篇。
班固註:「老子弟子,與孔子並時,而稱周平王問,似依託者也。」
《蜎子》十三篇。
班固註:「名淵,楚人,老子弟子。」
顏師古註:「蜎,姓也,音一元反。」
《關尹子》九篇。
班固註:「名喜,為關吏,老子過關,喜去吏而從之。」
《莊子》五十二篇。
班固註:「名周,宋人。」
《列子》八篇。
班固註:「名圄寇,先莊子,莊子稱之。」
《老成子》十八篇。
《長盧子》九篇。
班固註:「楚人。」
《王狄子》一篇。
《公子牟》四篇。
班固註:「魏之公子也。先莊子,莊子稱之。」
《田子》二十五篇。
班固註:「名駢,齊人,游稷下,號天口駢。」
顏師古註:「駢音步田反。」
《老萊子》十六篇。
班固註:「楚人,與孔子同時。」
《黔婁子》四篇。
班固註:「齊隱士,守道不詘,威王下之。」
顏師古註:「黔音其炎反。下音胡稼反。」
《宮孫子》二篇。
顏師古註:「宮孫,姓也,不知名。」
《鶡冠子》一篇。
班固註:「楚人,居深山,以鶡為冠。」
顏師古註:「以鶡鳥羽為冠。」
《周訓》十四篇。
顏師古註:「劉向《別錄》雲人間小書,其言俗薄。」
《黃帝四經》四篇。
《黃帝銘》六篇。
《黃帝君臣》十篇。
班固註:「起六國時,與《老子》相似也。」
《雜黃帝》五十八篇。
班固註:「六國時賢者所作。
《力牧》二十二篇。
班固註:「六國時所作,托之力牧。力牧,黃帝相。」
《孫子》十六篇。
班固註:「六國時。」
《捷子》二篇。
班固註:「齊人,武帝時說。」
《曹羽》二篇。
班固註:「楚人,武帝時說於齊王。」
《郎中嬰齊》十二篇。
班固註:「武帝時。」
顏師古註:「劉向雲故待詔,不知其姓,數從游觀,名能為文。」
《臣君子》二篇。
班固註:「蜀人。」
《鄭長者》一篇。
班固註:「六國時。先韓子,韓子稱之。」
顏師古註:「《別錄》雲鄭人,不知姓名。」
《楚子》三篇。
《道家言》二篇。
班固註:「近世,不知作者。」
右道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合於堯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也。及放者為之,則欲絕去禮學,兼棄仁義,曰獨任清虛可以為治。
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
推薦閱讀:
※中國版的《你的名字》會是怎樣的?
※一個目不識丁的人能否是一個有文化的人?
※你見過哪些絕妙的雙關?
※有哪些格言警句哲理讓你肅然起敬,心潮澎湃?
※你聽過的最委婉,最含蓄的一句詩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