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這麼勤政,為什麼明朝仍然亡國了?
題主有沒有過考試前通宵複習,但最終還是掛科了的經歷?
- 崇禎11年修宛平城時,工部、順天府、河道御史等最初估算的工料銀是三十二萬兩。崇禎帝讓太監武俊核算,僅需十四萬九千五百兩;竣工後實際僅費十二萬五千多兩,節餘兩萬三千多兩歸庫收訖。結果武俊遭政敵彈劾說偷工減料、從中漁利。崇禎震怒,將其入獄革職查辦
- 崇禎為表示節省和虔誠,每月跟皇后吃十次素,又嫌素齋無味。於是太監們將整鵝從後腔掏去內臟,塞入蔬菜,煮一沸,取出蔬菜用酒洗凈,再用香油烹飪。崇禎大喜,對這種「素齋」讚不絕口
- 由於與滿洲的戰爭不利,崇禎終於認清現實,希望議和。然後秘密讓兵部尚書陳新甲議和,結果事情暴露,言官上奏,崇禎把自己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背鍋俠陳新甲丟官沒命。
- 崇禎活著時,下了六道罪己詔,表面上是承擔責任,反思自己,然而每次下詔之後,都要出於心理平衡殺大臣泄憤甩鍋。
- 就是這樣一個人,最終眾叛親離,死到臨頭,還在感嘆,都是大臣誤朕,換言之,朕真的是一點責任也沒有啊!
利益相關:小明說他是明粉皇漢 @陳小瀟
一日,領導來學校視察,剛想點煙, 小明大聲喊到:「校園內不許吸煙」 領導:「這學生不錯!敢於指出我的錯誤!學校確實不能吸煙!你叫什麼?」 我叫小明…… 第二天小明就被學校開除了……理由:大聲喧嘩——《崇禎的罪己詔》
謝邀,手機黨一枚,格式潦草,勿怪。
與爺爺萬曆和兄長天啟相比,崇禎很不幸,登基之前的17年時光本來是一個人最重要的成長學習階段,然而因為大部分時間他不是皇儲,只是個住在皇宮外面的信王,所以崇禎既沒有機會跟張居正這樣的大政治家學習,也沒有機會向孫承宗這樣的牛掰帝師請教。可以肯定的說崇禎是沒有接受過完整優越的皇家教育與監管的 。他對治國之道、歷史知識了解不多,對於治理國家的理念理解較少,因此論個人能力與見識,他是比不上|之前|不上朝的|萬曆和天啟的。這也是他悲劇的重要起源之一。
在評價崇禎之前,我們先看看崇禎接手的國家是個怎樣的國家?
崇禎之前的天啟朝從新設立了萬曆末年被東林黨廢除的工商稅、海稅,明朝中央政府還是有錢的,天啟皇帝專心木匠活,把事物放手交給內閣與宦官,只在特定情況下露面(比如送孫承宗巡視遼東)。於是武將自由發揮所長,關外遼東局勢還是可以的,與後金作戰互有勝負,總體上偏好。內部因為徵稅侵犯了工商業者的利益(蘇州工商暴動),但只是小規模的群眾事件。當時氣候進入小冰河期,但受災的農民能得到救濟,農民起義安撫很見成效,海內咸平。征餉與田賦,農民尚可承擔,農民日子雖苦也可湊合。
天啟專心木匠活的無為而治不知是有心還是無心,但是卻意外收到良好的效果,能做實事的人留在了較好的位置上,稅務體系正常運營,大多數文臣武將為代表的公務員階層都非常願意為政府賣命。這樣的國家形勢不算極好,但絕對不算賴!比太平富足政權差的只是關外的一小撮蠻族(男女老幼總共不過10w人)的騷擾和國內部分區域(主要是陝北)的天災。
那麼我們再看看崇禎上台後都幹了些什麼。
先說財政方面,崇禎上台後,廢除閹黨設立的工商稅後,東林黨和江南鄉紳們歡天喜地,可是帝國沒錢了,北方官兵缺軍餉,還如何打勝仗?直接導致對後金戰爭的頻繁失利,後期關鍵的松錦之戰更是慘敗,明朝軍隊精銳盡喪。帝國沒錢總得想辦法,於是開始不斷加征三餉,當時的社會恰恰是占人口多數的老百姓急需安定的時候,明末土地兼并嚴重,但富庶大地主們隱瞞私田數量(一萬畝變一畝的情況多的去了),交的田賦極少。北方天災不斷,又是乾旱又是雪災,他卻派軍隊到貧亂交加的西北加賦徵稅,這不是硬逼著西北人民起義造反的節奏?「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這樣簡單易懂的道理,歷代帝王常常掛在嘴邊,難道崇禎不知道?「不患寡而患不均」,搞好再分配是有多難?這兩點上他真的比不上他的兄長天啟皇帝。
國內的農民起義軍越鬧越大,關外的皇太極也時不時的來騷擾。兩面夾擊,首要任務是剿賊拒虜,這方面最重要的當然是選對將、用好人。崇禎用人的思路很奇葩,他不看利弊與才幹,而主要是靠義氣相投的個人喜惡,要知道,清官不等於能吏。身為一朝皇帝,這樣做還怎麼選賢任能?嚴格而近乎刻薄的要求臣子的情況下,還要下屬發揮最大的能量,這不是痴人說夢?
有趣的是,崇禎皇帝的刻薄不僅是只針對得寵的庸人,對有才的能人他更加刻薄!!崇禎在本職崗位上可以拿出手的優點好像只有勤政這一條。崇禎的胸襟不寬,按理說胸襟這東西只要退一步半步、稍稍忍讓一點就會有的,可崇禎皇帝很固執,他從始至終都堅定而不可動搖的保持了他的一貫風格:那就是對待下屬一直務必保持刻薄寡恩的態度。仔細梳理一下朱由檢作為皇帝的這十七年,你會發現他的治國之道與其說是勤政不如說是折騰!
崇禎剛一上台,任用的第一任兵部尚書是閻鳴泰 ,閻鳴泰對後金作戰是有戰功的,可他被御史們舉報是魏忠賢一黨,崇禎立刻將其發配邊疆,再也沒有回來。
崇禎啟用前朝遼東坑爹敗將王在晉,崇禎很喜歡他,皇太極見打不過袁崇煥,就繞過堅固的關寧錦防線。從蒙古喜峰口入關,王在晉早得知消息,卻未在喜峰口未布置相應兵力,放後金軍入關,犯了這麼大的錯誤,可崇禎因為喜歡他,沒有殺他,只給了個「削籍歸」的懲罰。而千里馳援的薊遼督師袁崇煥被凌遲處死。
後來王洽接任兵部尚書時,還是打不過後金。崇禎的策略還是找兵部尚書出氣。有人說嘉靖殺了丁汝夔可以退敵,崇禎就把王洽關起來準備殺掉,王洽卻幸運的在斬首之前病死。
崇禎接著任用梁廷棟,當了一年多兵部尚書,農民起義越鬧越大,他讓崇禎除遼餉之外再徵收「剿餉」。於是全國都恨他。他兵部尚書實在當不下去了,果斷辭職。後來又當了宣大總督,被後金打破了關,只好和張鳳翼一起自殺。
崇禎又任用熊明遇 ,後金兵要打宣府,巡撫沈棨出了點錢讓後金退兵,崇禎聽說後暴怒,殺之。熊明遇在崇禎面前為沈棨辯護了幾句,崇禎立刻罷了熊明遇的官。
崇禎任用張鳳翼,他是兵部尚書裡面任期最長的(6年),結果捅的漏子也最大。南邊起義軍盜掘了鳳陽祖陵,北邊後金軍蹂躪了北京十三陵。於是他和宣大總督梁廷棟一起服毒自殺。
崇禎又把自己的寵臣楊嗣昌推上兵部尚書的「寶座」,楊嗣昌剿撫(主要是洪承疇與孫傳庭等人的功勞)並用,好不容易把李自成打到山中,張獻忠安置谷城。結果洪承疇北上冀遼,孫傳庭被誣陷打入詔獄,於是李自成與張獻忠有了卷土從來的機會,張獻忠陷襄陽殺襄王;李自成攻克洛陽,斬福王。楊嗣昌自覺有負聖恩,羞愧難當服毒自殺。
崇禎任用剿匪幹將傅宗龍,傅宗龍在雲南鎮壓奢安起義很有一手,他進京後對崇禎說,民窮財盡,要體恤民情,結果立刻琅璫入獄。後來崇禎把他放出來去打李自成,他被俘後起義軍逼他騙開項城城門,他拒絕被殺。
崇禎任用陳新甲。崇禎想向滿清求和,把和議綱要給他研究,結果放在桌上被僕人當成報紙到處宣揚。崇禎覺得面子掛不住,把他當作和議的替罪羊,斬首示眾。
崇禎任用張國維 ,張國維當上兵部尚書月余,李自成佔領開封,滿清更是一直向南打到連雲港。他被崇禎關到牢里,花了很多錢才放出來。明朝滅亡後他起兵抵抗滿清,在舟山戰敗自殺。
崇禎一朝最能治軍的三個人分別是:盧象升(培育天雄軍)、袁崇煥(培育關寧軍)、孫傳庭(培育秦軍)。崇禎皇帝猜忌多疑,皇太極從喜峰口攻入京畿,兵部尚書盧象升引天雄軍來救,卻因為崇禎的疑心得不到兵權,結果因為兵少被圍,戰死河北。屢敗後金軍的袁崇煥因為被崇禎帝懷疑謀反獲得凌遲處死的下場。剿滅高迎祥、李自成的農民軍立下大功的孫傳庭,因為諫阻秦軍北上薊遼,就被以「恃嬌」之罪被革職下獄三年之久,正是這三年里,李自成有了坐大的機會。無人可用的崇禎將詔獄裡的孫傳庭放出來,但崇禎只給他五千殘兵去抵擋李自成的50w農民軍。孫傳庭捐軀報國後,崇禎居然疑其詐死,家無撫恤,人無謚號。中國人尤其注重生前死後的名譽,想想如果你有崇禎帝這樣的老闆,你會怎麼想?
盧象升、袁崇煥、孫傳庭等功臣良將都直接間接的被崇禎整死。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培育個好的將軍比培育幾十上百的軍事學博士都要難的多。好了,給力的將軍都被整死光了,文武百官人人自危,還有多少人願意為你賣命?崇禎皇帝餘下的時間多次孤獨的哀嘆,工作變得很清閑很簡單:坐著等死!
崇禎對武將的掣肘令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話:「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同樣內憂外患的清末,咸豐、慈禧都能放手讓曾國藩、李鴻章等漢人手握重兵,大膽去干。太平軍沒鬧幾年就被鎮壓。崇禎的氣度比咸豐、慈禧又如何?真真的lower。
最後說說做人,得罪老百姓也就算了,崇禎連滿朝文武也得罪個遍,忽視自己的志大才疏與客觀現實,理想主義的想要個清廉官場,對貪官污吏恨之入骨,可明朝官員的俸祿很低,滿朝文武幾乎沒有不貪的,官場上貪污腐敗無孔不入,連科舉的狀元都是用銀子堆出來的。此時一個空降來的皇帝突然要搞一場反腐運動,崇禎顯然忽略了「水至清則無魚」的歷史規律,於是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大家結成團伙聯合矇騙孤立這個衣服打補丁的皇帝,大臣們都惟妙惟肖的假裝清廉,一個個成了超級影帝。
後來打仗需要用錢,百官們紛紛選擇沉默,沒一個願意出錢的(捐了錢不就說明我貪了嘛!貪污可是要殺頭的喲!)他在帝國財務困難時,向皇親國戚、貴族們借錢,結果是:皇后的父親勉強捐了1萬兩(其中5000兩還是皇后給的)。大臣們真的沒錢嗎?當然不是,李自成進京後,在各京官家裡抄家超出的白銀都以「萬兩」為單位。大家不願出銀子的真正原因是心裡早已經對崇禎充滿了怨恨,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主旨混日子。崇禎死後,逃到江南的東林黨評價崇禎:「獨夫民賊,何足道哉!」回顧中國歷史上,皇帝與臣子之間關係鬧到這般田地的還真不多見。
崇禎是個勤政節儉的皇帝,但他更是一個臉皮薄、愛面子、急躁易怒、刻薄寡恩、猜忌多疑的皇帝。如果他不折騰的話還好,可他偏偏超級喜歡折騰,但凡帝國領導者一折騰那麼受苦的必然是百姓,百姓不是豬,被折騰久了難道不會反抗?論能力,崇禎帝比隋煬帝才能如何?楊廣年方弱冠即攻滅南陳,統一中國,不僅北伐高句麗解除東北威脅,還修築大運河溝通南北,萬國來朝, 如此雄才大略 、才華橫溢的楊廣都亡國了,同樣的折騰,才能如朱由檢者焉能倖免?!關於明朝滅亡的原因有很多,在此只分析崇禎的個人原因。
1、勤奮的君主並不代表就是合格的君主,一個國家的亡不亡,和君主是否勤政沒有直接關係。作為一名君主的最高境界,用馬援評價劉邦的話就是「無可無不可」,意思就是沒有條條框框的規定,敢於大膽的放權用人,讓人才最大限度的發揮才能。而不是事必躬親,親力親為。其實崇禎也會用人放權,但他放權的對象卻是太監。
2、崇禎靠剷除魏忠賢的閹黨集團,而收穫民心,控制朝政。但他只是剷除了魏忠賢的這個太監,並沒放棄用自己的太監。崇禎仍採用太監監軍,並給予他極大的權利。皇帝用太監在制衡將領這還能理解,但太監在軍隊胡亂指揮這就不對了。當時掌管整個北京城城防的九門提督,竟然是由太監王承恩擔任。借改《阿房宮賦》中的一段話:天啟無暇自哀,崇禎哀之,崇禎哀之而不鑒,亦是後人而復哀崇禎也。崇禎用太監的主要原因,還是他多疑剛愎,對大臣的不信任。
3、由於崇禎殺袁崇煥比較有爭議,在此不討論,就以王洽和陳新甲為例。後金打到了北京城下,有人說當年嘉靖把兵部尚書丁汝夔殺了,敵人就退走了,於是崇禎就把王洽關起來準備殺掉。後來崇禎派兵部尚書陳新甲偷偷去議和,結果消息泄露,搞得崇禎很沒面子,於是就把陳新甲殺了。崇禎一朝14個兵部尚書沒一個好下場,而且換了54個內閣,古今罕有,簡直就是亡國氣象。
4、崇禎這麼搞的直接後果,就是沒人跟他幹了。李自成打到北京時,叫大臣來上朝,沒一個肯來的。崇禎曾六下罪己詔,但他臨終的遺言卻是「諸臣誤朕也。」罪了六次己,最終得出的感悟是:錯都在你們。要是有一兩個臣誤你,那可能是臣的原因。但被你幹掉的14個國防部長,三十多個國務院總理全都誤你,那就是你的責任了。這讓我想起了項羽的遺言「天亡我,非戰之罪。」到死都沒明白自己失敗的原因是啥,還給自己找借口,不滅亡才怪。
5、明朝滅亡從萬曆時期就開始埋下伏筆,終於在崇禎朝爆發。崇禎當時面對的局面是個無限死循環:女真到明朝搶錢——明朝花錢駐防——政府沒錢只有增加稅負——農民沒錢交稅起義造反——調兵鎮壓越打越花錢——越花錢越增稅——越增稅造反越多——女真趁亂又來搶錢,再加上蝗災旱災,這樣的一個長期積累下來的爛攤子,真的不是光靠勤政就能解決的。所以說,一個朝代的興亡,除了靠個人努力,還要考慮歷史進程。
6、明朝處於中國封建社會的晚期,其政治規則已經相當成熟,有時即便皇帝懶一點,只要文官體系能夠按部就班的運作,就是保證國家機器照常運行。所以當時不怕皇帝懶,就怕皇帝瞎折騰。崇禎一心想快刀斬亂麻,殊不知欲速則不達。 另外以東林黨為代表的文官集團,崇禎是無法完全控制他們的。所以崇禎能使用的手段,只有殺殺殺!越殺越亂,越殺越離心。再加上的文官集團嚴重內耗,這才是大明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7、後世可憐崇禎,多半是兩個原因。第一,明朝是最後一個漢人皇朝,這讓很多對明王朝、漢民族的同情,轉加到了崇禎身上。第二,崇禎並不是像宋徽宗、陳後主那樣的沉迷酒色之君,這讓人們多少對他產生一點可憐之情,但僅僅是可憐,並不是可惜。這就好比一個人特別努力,沒日沒夜的學習,但還總考倒數第一??他可憐嗎?可憐!可惜嗎?不可惜。
8、崇禎的天賦算不上優秀,也沒受過良好的教育,他只能靠後天的勤奮去彌補,想在實踐中摸索一條救國之路。崇禎的一生,就像一位低等級、爛裝備的菜鳥,進入到了史詩級別難度的遊戲當中,那些幫他代練的高手,崇禎都懷疑他們是來騙錢騙經驗的,他只放心自己身邊的寵物王承恩,結果導致一個路邊野怪都能幹他1000+,更別說大boss皇太極與李自成了。但歷史不是玩遊戲,沒有存檔讀檔重新開局的機會,既然摸錯了路,失敗即是亡國。一六四四,大明王朝的四個背影。來解釋崇禎和他的國最合適不過了。
公元一六四四年,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迎來了大廈將傾的最後時刻。就在這一年春天,李自成親率大軍號稱五十餘萬,傾巢出動,從陝西禹門渡黃河,一路勢如破竹,除了在寧武關遭到激烈抵抗外,沿途其餘關隘城池皆望風而降。所以,李自成僅用了一個多月就兵臨城下,起義軍連營數百里,把北京城圍得水泄不通。而此時的京城,無兵可守,只剩下崇禎皇帝和一幫各懷鬼胎的朝臣,坐困孤城,一籌莫展。看來真的是氣數已盡,再無機會了。
其實,崇禎並不是沒有機會,即使是在一六四四年,歷史也曾給過崇禎幾次寶貴的機會。 第一個機會,是遷都南京暫避鋒芒。歷史上,東晉,南宋都曾遷都南方而得以存續,唐玄宗也曾逃到蜀中避亂。更何況,成祖當年遷都北京時特意留了一個後門,在南京保留了一套和北京一樣的政府班子,就是為了有備無患,在發生變亂時皇帝能夠從容不迫地遷都,起到臨時政府的作用。此外,李自成軍主力都集中在河北山西一帶,張獻忠則遠在四川。山東,兩淮,江浙諸省都沒有起義軍的蹤跡,而且又有湖北左良玉軍為策應,此時南遷,可保無虞。即便不走陸路,也可在天津坐船南下,更加快捷安全。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動亂的明末,江南暫時還算安穩
第二個機會,是乘李自成在寧武關攻擊受阻之際,趕緊內調吳三桂的三萬關寧鐵騎入援京師,保證首都擁有足夠的防守兵力,憑藉京師堅固高大的城牆,擊退起義軍的圍攻。雖無十分勝算,也不至於完蛋得如此迅速。
關寧軍,1644年明朝最後一支尚具完整戰鬥力的精銳部隊
可惜這兩個機會,崇禎都沒有把握住,這和他性格上的缺陷有莫大的關係。 我看過崇禎皇帝寫的一幅字:字寫得很大,筆畫很粗,看上去很大氣,但是筆畫的間距卻十分逼仄,給人一種壓抑和裝腔作勢的感覺。「字如其人」,志大才疏,剛愎自用,用在崇禎身上,恰如其分。
在關於遷都的問題上,崇禎也不是不想遷,在最危急的關頭,他一再徵詢內閣首輔陳演和魏藻德的意見,陳演堅決反對南遷,魏藻德始終裝糊塗不表態,崇禎非常惱怒卻也無可奈何,最後只得咬牙切齒地說:「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為亡國之臣!」其實,從這句話里,就能看出諸臣不附和皇帝意見的原因了。 原來兩年前,崇禎曾經秘密指使當時的兵部尚書陳新甲與清廷議和,由於陳新甲的家僮誤將寫有議和條款的密函當做塘報交給有關部門傳抄,事情敗露,朝中輿論嘩然。崇禎害怕承擔簽訂「賣國和約」的罪名,於是將責任全部推到陳新甲身上。誰知陳新甲不僅不願認罪,反而自詡有功,企圖把皮球踢回去。崇禎惱羞成怒,將陳新甲逮捕入獄。朝中大臣曾多方營救,出於嫁禍於人的目的,崇禎全部拒絕。當年,陳新甲終於以「私款辱國」的罪名被斬首示眾。在這件事里,崇禎好謀無決,敢做不敢當,缺乏承擔責任的決心和魄力的性格缺陷暴露無遺。這次在遷都問題上,崇禎故伎重演,不想承擔「棄守祖宗陵寢」的罪責,又想找替罪羊頂缸,大臣們對此自然心知肚明,所以要麼公然唱反調,要麼裝聾作啞不表態,就是不願承擔責任。既然找不到替罪羊,崇禎也只能徒喚負負,南遷之議就此夭折。第一個機會就這麼喪失了。 由於在遷都問題上吵得不可開交,加之國庫空虛,朝廷不能負擔勤王軍百萬軍餉的要求,所以內調關寧鐵騎的計劃也因此拖延。直到李自成攻破京師,崇禎上吊自殺那天,吳三桂才抵達河北豐潤,離京師還有幾百里之遙。第二個機會,也就這麼失去了。 天無絕人之路,即便是李自成,也給了崇禎最後一次機會。實際上當時李自成並沒有滅掉明朝的打算,他的思想接近於項羽,只是想當他的「西北王」,而不是皇帝。於是他提出談判條件:只要崇禎割西北一帶,讓他分國而王,並犒賞軍銀百萬兩,他馬上就退兵。在形勢幾乎絕望的情況下,這樣的和談條件,可以說是相當優惠了,也是拯救明朝最後的機會。崇禎理應接受,以便贏得喘息之機,再作打算。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直到這個時候,崇禎仍然再三徵詢首輔魏藻德的意見,希望魏藻德承擔割地責任,而後者自然是不願答應的。到最後,崇禎雖然氣急敗壞,但仍無勇氣自己承擔與「流賊」屈辱議和的責任,竟斷然拒絕了李自成伸出的橄欖枝,簡直是蠢到了不可名狀的地步! 有人也許要問,崇禎殺袁崇煥時,不是挺當機立斷的嗎?怎麼在遷都調兵議和這些問題上,反而猶豫不決,患得患失了呢?其實這是一個硬幣的兩面:當年殺袁崇煥時,由於袁崇煥秉性剛直,又殺了毛文龍,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於是大奸臣周延儒,溫體仁和一些太監串通起來大造聲勢,利用崇禎多疑苛刻的性格缺陷,使崇禎認為自己的判斷正確,又得到了輿論支持,於是底氣十足,「當機立斷」地製造了一個大冤案。然而,當崇禎得不到官僚集團的支持,或者遇到了必須自己負責的情況時,他庸懦無能,優柔寡斷的本來面目也就一下曝光了。 性格決定命運。當崇禎砍殺宮嬪,逼死皇后,自己在煤山那棵老歪脖子樹上弔死的那一刻。他可曾反省過,自己性格中那些致命的缺陷,不僅會把自己引向毀滅,也將斷送他的王朝最後的生路?
二):李自成,成王敗寇的寫照
公元一六四四年,「闖王」,或者「大順王」李自成,似乎註定就要成為中國下一任天子。就在去年十月,他一舉擊潰宿敵陝西總督孫傳庭的軍隊,攻取關中。這年一月,意氣風發的李自成在西安稱王,國號大順,建元「永昌」,儼然與大明分庭抗禮。不僅如此,他更親率大軍五十萬,東征北京,一路所過州縣,無不望風披靡。然而,在寧武關,他遇到了明軍最後,也是最激烈的抵抗。
寧武關由偏頭、雁門、寧武三關總兵周遇吉親自鎮守。作為大明朝最後的忠臣良將,周遇吉拚死力戰,以幾千殘兵對陣李自成五十萬大軍,全無懼色。雙方大戰七晝夜,周遇吉充分發揮寧武關險要地形的防禦優勢,用大炮轟擊農民軍攻城部隊,殺傷萬餘人。此後又通過陣前反突擊,夜襲,詐降等戰術,使李自成蒙受了損失七萬餘人的慘痛代價。後來農民軍用炮轟塌城牆,寧武關終被攻破,周遇吉又帶領親隨拚死巷戰,做最後的抵抗。《明史》如此記載:
「遇吉巷戰,馬蹶,徒步跳蕩,手格殺數十人。身被矢如蝟,竟為賊執,大罵不屈。賊懸之高竿,叢射殺之,復臠其肉。城中士民感遇吉忠義,巷戰殺賊,不可勝計。其舍中兒,先從遇吉出斗,死亡略盡。夫人劉氏素勇健,率婦女數十人據山巔公廨(衙署),登屋而射,每一矢斃一賊,賊不敢逼。縱火焚之,闔家盡死。」
寧武關,李自成進逼北京的最後一關
如此慘烈的戰鬥,使李自成東征的信心大受打擊。他對部將說:「寧武雖破,死傷過多,自此達京師,大同,宣府,居庸關重兵數十萬盡如寧武,吾輩豈有孑遺哉,不如還陝圖後舉。」這種想法,其實是很自然的。 李自成本來是不想造反的,和其他普通的中國農民一樣,他只是想老婆孩子熱炕頭,好好過日子。然而,當他因為丟失公文這樣的小事被驛站炒掉,光榮下崗以後,李自成的命運發生了轉變。因繳不起舉人艾詔的欠債,被艾舉人告到米脂縣衙。縣令將他「械而游於市,將置至死」,後由親友救出。這個倒霉的人回到家後,又發現自己的老婆與村裡人通姦,一怒之下,他殺死了債主和妻子。兩條人命在身,官府不能不問,吃官司不能不死,於是李自成又逃亡他鄉投軍,誰知投軍也不太平,因為欠餉問題,李自成終於被逼上梁山,殺死參將和當地縣令,落草為寇。在他十幾年的造反和征戰生涯中,戰勝攻取和一敗塗地都是家常便飯,走到稱王這一步,完全是因利乘便,而並非一開始就定好的大戰略目標。所以,東征北京,在李自成看來也是一次因利乘便的行動,有利則高歌猛進,不利則退守自保,並非一定要改朝換代,取大明天下不可。
李自成還是更習慣草頭王的日子
寧武大戰結束當天夜裡,李自成沉沉睡去。如果歷史就這樣發展下去,那麼不外乎是第二天清晨,闖王和他的軍隊吃罷早飯,帶著戰利品拔營啟程,返回關中。歷史上的很多帝國,比如8世紀阿拉伯人在普瓦提埃和圖爾,13世紀蒙古人在艾因賈魯和日本海,都是這樣無聲無息地停下擴張腳步的。可是,歷史的精彩之處就在於,它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就在李自成心灰意懶之際,當天深夜,大同總兵送來降表,李自成大喜過望。剛坐定,宣城總兵降表又到,而且派來了一百名騎兵來迎接他進城。歷史一夜之間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宣府大同,這兩個200年來一直捍衛著京師門戶的重鎮,兵不血刃便已拿下。自此,京師門戶洞開,明朝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一六四四年三月中旬,李自成大軍包圍北京。他志得意滿,以勝利者的瀟洒姿態,向崇禎皇帝提出了無比優惠的議和條件。據《小腆紀年附考》卷4載,李自成提出的條件為:
闖人馬強眾,議割西北一帶分國王並犒賞軍百萬,退守河南……闖既受封,願為朝廷內遏群寇,尤能以勁兵助剿遼藩。但不奉詔與覲耳。
崇幀皇帝以驚人的愚蠢對議和條款加以拒絕後,農民軍開始攻城。三月十九日,兵部尚書張縉彥主動打開正陽門,迎農民軍入城,崇禎皇帝自縊殉國。李自成大搖大擺走進紫禁城,走進了這座過去他這種小民連看都看不著的深宮大殿。傳說李自成入宮後看見崇禎的遺體後嘆息道:「我來與你共享江山,如何尋此短見?」遂命人以皇帝之禮安葬,可謂盜亦有道,極有風度。
然而,當吳三桂降而復叛,李自成率軍十萬討伐山海關之時,大順軍已經不再是當初屢戰屢勝的勁旅了。官兵個個腰纏萬貫,帶著從京城搜刮的金銀寶器,還有眾多裹挾而來的婦女奴僕,看上去並不是出征,而是衣錦還鄉。歷史是如此驚人地巧合,1600年前,在歐亞大陸的另一端,也是像這樣一支拖兒帶女,如花車遊行般的軍隊,在一個叫條頓堡森林的地方全軍覆滅。它的統帥叫瓦盧斯。在一片石,當八旗兵像當年的切魯希人一樣從側翼殺出時,李自成的隊伍爆發出一陣歇斯底里的慘叫:「辮子兵來啦」,隨即狼奔豕突,潰不成軍。
滿洲騎兵的側翼突擊改變了中國的命運
李自成從進京到狼狽逃回陝西,其間只有短短四十多天。和劉邦入關中「約法三章」,財帛子女無所動,蕭何忙著保管搜集法令檔案資料不同,在這四十多天時間裡,李自成和他的部屬沒有做一件對鞏固新政權有利的事。除了拷掠明朝的官僚權貴,榨取金銀財寶,發泄對舊政權的仇恨外,他們對百姓也是極盡搜刮,無惡不作。大順政權流氓階層落後殘暴的一面徹底暴露。
最讓人難以置信的是,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竟然對吳三桂的父親吳襄也施以酷刑拷打,並霸佔了吳三桂的妻子陳圓圓,直接破壞了李自成招降吳三桂的計劃,激反了吳三桂,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而李自成對此竟然也聽之任之,沒有採取強硬措施加以制止,不能不說李自成只講梁山好漢的兄弟義氣,而缺乏人主之威。不過他似乎也沒有又一定要當皇帝的打算,只是在一片石之敗後,倉皇逃離北京之前,草草搞了一個登基儀式,當然,天下百姓誰都沒把這當回事。 好一個「裂土封王」,好一個「共享江山」,這兩句話,道出了李自成只能成為草寇中的梟雄,做不了皇帝。斯巴達可以有兩個國王,羅馬也能有兩個執政官,中國不一樣,「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名不正則言不順,什麼「共享江山」,沒有的事!只有成王敗寇之道,絕無二主共治之理。你不是正統出身的皇帝,也不是奉天承運的繼位者,那麼終是篡逆之徒,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一年以後,在湖北九宮山,一個叫程九伯的農民一鋤頭刨死了一個穿龍袍的人,據說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李闖王,一個「流賊」。
(三):吳三桂,不為聖賢,便為禽獸
公元一六四四年,遼東總兵、平西伯、平西王吳三桂正在經歷一場從「忠臣孝子」到「禽獸」的痛苦蛻變。
「使生死終始若一,一足以為人願,是先王之道,忠臣孝子之極也。」荀子對「忠臣孝子」所做的定義,一直是後世儒家提倡的模範人格,也是吳三桂畢生追求的至高境界。吳三桂少年得志,十八歲時其父吳襄帶領五百名士兵出錦州城巡邏,被皇太極的數萬大軍重重包圍,吳三桂和他的舅舅祖大壽登上城樓觀戰,大壽以城內兵少不肯出兵相救,吳三桂為救父親,僅率二十多名家丁就沖入四萬八旗兵的重圍,將其父吳襄救出,孝勇之舉遍聞天下,有「勇冠三軍、孝聞九邊」的美譽。此後,他隨父作戰,「膽勇倍奮,士氣益鼓」,被崇禎提升為遼東總兵。松錦一役,明軍輕出浪戰,陷入絕境,明朝東北最高軍事長官薊遼總督洪承疇被俘。吳三桂率部從大路突圍,成為少數突圍成功的明軍。據說皇太極曾讚歎道:「吳三桂果是漢子!得此人歸降,天下唾手可得矣。」此後清廷不斷寫信勸降,許以裂土封王之厚賞,而吳三桂始終不為所動。
白皙通侯最少年
如果不是那場突如其來的變亂,那麼吳三桂將會成為足以和袁崇煥、鄭成功比肩的大英雄,名垂青史。可是,命運對吳三桂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 就在這一年三月,他曾經無限忠於的大明王朝一夜之間土崩瓦解,皇上弔死煤山。與此同時,他留在京城的父親 吳襄,愛妾陳圓圓也落入「流賊」李自成之手,凶多吉少。兩個噩耗像晴天霹靂般擊中了吳三桂,他下令全軍戴孝,痛哭流涕。然而,比喪失君父愛妾更刺痛他靈魂的,是孟子的一句話:「無君無父,禽獸也。」 是啊,曾經恩賜他高官厚祿的皇上和朝廷毀滅了,「忠臣」是做不得了;曾經撫養教育他成才的父親也生死未卜,「孝子」又找誰去孝?關外的韃虜虎視眈眈,關內的流賊威逼利誘。他,吳三桂,歷史夾縫中的蓋世英雄,忠臣孝子,又該往何處去?哪裡才是他的歸宿?
「不為聖賢,便為禽獸」,這是曾國藩的名言,也是儒家的思維定式。而《論語》里記載,有人問孔子究竟是不是聖人。孔子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可見孔子也並不認為自己就是聖人。那麼按照「不為聖賢,便為禽獸」的邏輯,孔子當然也成了禽獸。這未免有些滑稽。所以可見後世儒家那套大道理,看似文質彬彬,講究中庸之道,其實骨子裡也是不留餘地,極端得很。這些大道理只是教人做遙不可及、理想化的「聖賢」,但對於在現實中如何做一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卻缺乏指導意義。孟子說過:「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可見庶民在他眼裡,就是禽獸。若連「禽獸」都做不得,於是乾脆叫人「捨生取義」,殺氣騰騰,頗有「禮教吃人」的色彩。這種思維定式,對中國人的精神造成了很大的困擾,讓人除了走極端,找不到別的出路。這和西方當時興起的對人的個性的關懷,注重強調維護人性尊嚴,主張自由平等和自我價值體現的「人文主義」思潮(humanism),大異其趣。如果吳三桂不是生在中國,那麼即使在同樣的情況下,其心靈也不至於如此矛盾彷徨。誰叫他投胎選擇了very hard模式呢?
與明末同時期的西方文藝復興,開啟了人性解放的時代
既然做不了「忠臣孝子」,那麼也別當什麼「聖賢」了,要活下去,還是選擇「禽獸」把。此時此刻,吳三桂內心劇烈的矛盾掙扎,恐怕用脫胎換骨來形容也並不為過。他一度傾向於投降李自成,因為畢竟生父和愛妾等家人都在李自成手裡當人質。況且李自成一開始也頗有誠意,託人給吳三桂捎去了四個月的軍糧和白銀四萬兩。
就在他打算正式投降的時刻,一封密信改變了整個歷史——原來李自成進京後對明朝勛戚權貴進行拷掠追贓,吳家也被查抄,父親吳襄被劉宗敏抓去嚴刑拷打,已經奄奄一息。吳三桂對父親的被抓起初並不在意,「此脅我降爾,何患!」但是接下來的消息卻刺中了他最敏感的神經:他心愛的女人陳圓圓竟也被劉宗敏霸佔。史載吳三桂切齒道:「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見人耶!」隨即殺掉李自成派來洽降的使者,點起全部兵馬,殺回山海關,並並複信吳襄,聲稱「父既不能為忠臣,兒亦安能為孝子乎?」這番話,預示著吳三桂邁出了成為「禽獸」的第一步。
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女人再一次改變了中國歷史
所謂禽獸之性,不過就是動物本能而已。人類也有動物本能,無非食色二欲。當然,「聖賢」是不會把它們放在眼裡的,所謂「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存天理,滅人慾」,把食慾性慾的合理性都否定掉了;古來成大事者,甚至包括流氓,也明白色字頭上一把刀的道理,並不把女人和愛情真當回事。劉備說得好:「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劉備的兄弟,著名的武聖人關雲長,不也有「月下斬貂蟬」這樣不解風情的傳說嗎?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為了一個女人而不顧父親的死活,繼而成為鐵杆大漢奸,這不是「禽獸之性」壓倒「聖賢之道」而佔了上風嗎?所以只憑這一點,吳三桂就足以萬劫不復,為後世那些正人君子所口誅筆伐了。
吳三桂在歷史中的面目開始變得猙獰起來
吳三桂殺回山海關後,也並沒有鐵了心投降清朝。他只是想「借師助剿」,在致多爾袞的信中,吳三桂許諾:「乞念亡國孤臣忠義之言,速選精兵,直入中協西協,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門,滅流寇於宮廷,示大義於國中,則我朝之報北朝者,豈惟財帛?將裂地以酬,不敢食言。」多爾袞何等精明的人,他的野心遠不止「裂地以酬」,所以在回信中,也並沒有答應吳三桂的請求,而是繼續勸降:「今伯若率眾來歸,必封以故土,晉為藩王,一則國讎得報,一則身家可保,世世子孫,長享富貴,當如帶礪河山,永永無極!」其時,李自成已經親率大軍十餘萬啟程討伐吳三桂,而吳手中兵馬只有三萬,必敗無疑。事已至此,身不由己。吳三桂在驚惶無奈之中,不得不接受多爾袞的要求,剃髮,易服,衷心歸順大清,邁出了成為「禽獸」的第二步。
大明的平西伯死去了,大清的平西王誕生了
接下來的局勢就一邊倒了,李自成遭到吳三桂與清軍的夾擊,一敗塗地。吳三桂自己的兵馬也差不多拼光了,清廷冊封吳三桂為平西王,又撥精兵數萬歸他指揮。此時的吳三桂,已經成為清朝入侵中原的最得力的先鋒。他先追擊李自成,平滅陝西等地的農民軍余部,並消滅四川的張獻忠,隨後會同清軍征服雲貴等地區。
昔日大明的忠臣良將,已成滿清的得力鷹犬
這還不夠,吳三桂引兵入緬,追殺南明永曆帝,當吳三桂俘獲他曾經效忠的大明朝最後一個皇帝時,怕生枝節,竟下令就地處斬。如此狠毒,連滿人都覺得過分,定西將軍愛星阿說:「永曆嘗為中國之君,今若斬首,未免太慘,仍當賜以自盡,始為得體」;安南將軍卓羅也說:「一死而已,彼亦曾為君,全其首領可也。」於是才改判為用弓弦絞死。吳三桂既決定做「禽獸」,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再無什麼底線可言了。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歷史上的叛徒、漢奸比其主子還要兇惡——要是不窮凶極惡,便會受到主子的猜疑,還是「寧左勿右」為妙。當「禽獸」也不容易啊!
永曆帝罹難處,大明的殘山剩水也不復存在
晚年的吳三桂,門生故吏遍天下,原來的部將多為地方督撫軍官,根深蒂固。他原以為可以把這個「平西王」安安穩穩地當下去。誰料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康熙除鰲拜後,下一個剷除目標自然就對準了他。在康熙的步步緊逼之下,吳三桂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叛變,這就是所謂「三藩之亂」。此時的吳三桂,在漢人眼裡是大漢奸,在清廷眼裡是亂臣賊子,里外不是人,「禽獸」到如此地步,可謂極矣。
「三藩之亂」發起後五年,六十九歲的吳三桂在絕望中去世。回首往昔,這位叱吒風雲的平西王如果還能回到一六四四年,如果還能再選擇一回,為「聖賢」還是為「禽獸」,他還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嗎? 康熙二十年年底,清軍佔領昆明,徹底平定「三藩之亂」。在一六四四年那些腥風血雨的日子裡,大敗後的李自成將扣在京城的吳襄及其全家三十六口全部殺害。僥倖逃得生路的吳氏族人,三十年後也難逃康熙爺的「天威」,被滿門抄斬,包括襁褓中的嬰兒。
(四):多爾袞,看江山由誰來主宰
多爾袞,在滿語里是「熊」的意思。熊很兇猛,力量也大,但身肥體胖,行動不太敏捷,因此它們的捕獵方式很獨特。每到鮭魚洄遊的季節,總會有大批的北美棕熊在湍急的瀑布邊摩拳擦掌,等待逆流而上的鮭魚自投羅網。為了這頓美餐,這些熊往往要耐心等待五六個月。
一六四四年,愛新覺羅家族的這位攝政王也像一頭兇猛而富有耐心的熊,在萬里長城的另一邊屏息凝神,隨時準備抓住歷史為他準備的那一條肥大而鮮美的鮭魚。為了這一天,他和他的家族已經奮戰了近四十年。
一六四四年三月中旬,李自成已兵臨城下。崇禎飛檄令吳三桂放棄明朝在關外最後的據點寧遠,內調保衛京師。多爾袞已經從中判斷出明朝面臨亡國的嚴重危機。誰知三月十九日李自成便捷足先登佔領京師,明朝宣告滅亡。形勢發展之快,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明朝滅亡的消息,在三月末傳到瀋陽。多爾袞聞訊趕緊開會商討對策,此次會議,著名的謀士范文程分析了形勢,提出了他的大戰略構想:
「自『闖寇』猖狂,中原塗炭,近旦傾覆京師,戕厥君後,此必討之『賊』也。雖擁眾百萬,橫行無憚,其敗道有三:逼殞其主,天怒矣;刑辱縉紳、拷掠財貨,士忿矣;掠民資、淫人婦、火人廬舍,民恨矣。備此三敗,行之以驕,可一戰破也。」
范文程對於形勢的分析,可謂透徹。而下面這句話,更是高屋建瓴,顯示了問鼎天下的圖謀:「此行或直趨燕京,或相機攻取。」
此前,滿清曾五次入邊,殺掠甚重,但都是迂迴深入,並未費力攻打京師。皇太極曾說過:「城中痴兒(指崇禎),取之若反掌耳,但其疆域尚強,非旦夕可潰者,得之易,守之難,不若簡兵練旅,以待天命可也。」可見當時滿清對明朝採取襲擊戰略而非征服戰略的初衷,也是考慮到本身力量不強,貿然深入,並無十分勝算。 然而,此一時也,彼一時也。如今形勢大變,明朝已然滅亡,李自成又根基未穩,中原群龍無首,此時不進關奪權,更待何時?多爾袞審時度勢,全盤採納了范文程的戰略方針,緊急動員軍隊,於當年四月七日集結大軍十餘萬,傾國而起。史料記載「前後興師,未有如今日之大舉。」 從中可以看出,多爾袞和清廷決心孤注一擲、奪取天下,把清朝的命運完全寄託於這輪賭博之中。按照三十六計的說法,此次行動是標準的「趁火打劫」。
清軍從瀋陽出兵,以每天60里的速度行軍。多爾袞對山海關的情況還不了解,不敢貿然急進,沿途小心翼翼,不斷打探消息。四月十五日早晨,清軍行進到一個叫翁後的地方,突然遇見了兩個人,此二人要求面見多爾袞,呈上了一封改變歷史的密信——遼東總兵,平西伯吳三桂要向清朝開關乞師了。 多爾袞接到書信,喜出望外,卻又疑慮重重。明清長期處於交戰狀態,雙方積怨甚深。三桂一直同清軍作戰,拒降堅守,這封請兵的信來得太突然,僅憑一紙書信,怎能叫人輕信!為了一探虛實,多爾袞順手牽羊,立即下令改變行軍路線,並不是按照吳三桂指定的路線從中協(喜峰口一帶),西協(密雲一帶)入關,而是集中兵力,直取山海關!事實證明,多爾袞在關鍵時刻做出了正確的決定。如果他仍走原道,與三桂遣使不能相遇;如果多爾袞聽信三桂意見,走中、西兩協路線,勢必不能在李自成大舉進攻山海關的關鍵時刻趕來。三桂難免有被殲的危險,整個結局很可能就會是另個樣子。多爾袞的決策,不僅拯救了吳三桂,也為清廷定鼎中原提供了可能。 而後,多爾袞又連使了三計,終於為清朝奠定了勝局。 第一計是「反客為主」。吳三桂寫的乞師信,本意是為了借兵,並非投降。多爾袞當然不會跟著他的思路走,他要利用自己手中的籌碼,反過來控制吳三桂,讓他為大清效力。於是,他給吳三桂寫了一封回信:
「向欲與明修好,屢行致書,明國君臣不計國家喪亂,軍民死亡,曾無一言相答,是以我國三次進兵攻略,蓋示意於明國官吏軍民,欲明國之君,熟籌而通好也。若今日則不復出,惟有底定國家,與民休息而已。予聞流寇攻陷京師,明主慘亡,不勝髮指。用是率仁義之師,沉舟破釜,誓不返旌,期必滅賊,出民水火。及伯(指三桂)遣使致書,深為喜悅,遂統兵前進。夫伯思報主恩,與流賊不共戴天,誠忠臣之義也。伯雖向守遼東,與我為敵,今亦勿因前敵,尚復懷疑。昔管仲射桓公中鉤,後桓公用為仲父,以成霸業。今伯若率眾來歸,必封以故土,晉為藩王,一則國讎得報,一則身家可保,世世子孫長享福貴,如河山之永也。」
一番話說得入情入理,滴水不漏,卻暗藏機鋒,試探吳三桂的誠意:若不答應投降,讓出山海關,我就按兵不動。 不出所料,吳三桂此時已成熱鍋上的螞蟻,立即給多爾袞寫去第二封信:
「接王來書,知大軍已至寧遠,救民伐暴,扶弱除強,義聲震天地,其所以相助者,實為我先帝,而三桂之感戴,猶其小也。三桂承王諭,即發精銳于山海以西要處,誘賊速來。今賊親率黨羽,蟻聚永平一帶,此乃自投陷阱,而天意從可知矣,今三桂已悉簡精銳,以圖相機剿滅,幸王速整虎旅,直入山海,首尾夾攻,逆賊可擒,京東西可傳檄而定也。又仁義之師,首重民安,所發檄文最為嚴切,更祈令大軍秋毫無犯,則民心服而財土亦得,何事不成哉」
從這封信中,多爾袞已知道李自成正逼近山海關,吳三桂危在旦夕。這次,三桂要求多爾袞儘速進兵,「直入山海」。而不再提中協,西協的進軍路線。這是一個根本改變。多爾袞抓住這稍縱即逝的機會,不再疑慮,當即下令急行軍,輕騎疾馳。清軍行軍速度提高到一晝夜200里。 第二計是「上屋抽梯」。在吳三桂兩次遣使的接引下,清軍終於及時到達山海關前,已聽到「關上炮聲,夜深不止」。從遠遠傳來的隆隆炮聲,可以判斷吳軍已與農民軍交火。吳三桂此時正與農民軍打得不可開交,一夜之中,連續多次派使者至清營,敦請多爾袞儘速入關。據載:「三桂遣使者相望於道,往返凡八次。」至下半夜,多爾袞才下令清軍向山海關移動,黎明時,推進到離山海關只有四五里的歡喜嶺。到了歡喜嶺,仍然「高張旗幟,休息士卒」,觀望形勢。天亮後,焦頭爛額的吳三桂親自到清營拜見多爾袞。此時,多爾袞深知主動權盡歸己手,於是借口吳軍與農民軍裝束相似恐致誤傷為由,當即要求吳三桂剃髮盟誓。事已至此,吳三桂也只能答應。可憐這一綹頭髮,剃掉的是整個中國的版圖。
第三計「以逸待勞「。吳三桂降清後,多爾袞即令吳三桂率兵先投入戰鬥,自己則尾隨其後,相機出動。這麼做有兩個好處,一是保證攻擊行動的突然性,李自成還不知道清軍已經參加戰鬥;二是讓吳三桂和李自成先拼個魚死網破,自己以逸待勞,漁翁得利。 李自成指揮大軍此時已在山海關外擺開一字長蛇陣,北自山,南到海,綿延二三十里,面向山海關,展開了決戰的陣勢。李自成志得意滿,並不把吳三桂放在眼裡,說:「吳三桂兵僅三千,我三十萬,以一百人捉一人,可用靴尖踢倒!而且三桂與北兵(指清軍)久相仇殺,必不相救,即使來救,北兵住滿洲,衣糧馬匹器械,尚須整頓而來,也得曠日累月。」於是當即投入全部兵力,向吳軍衝擊。等到李自成的前鋒已經和吳三桂的軍隊糾纏在一起難解難分的時候,多爾袞將清軍向海的方向鱗次布列,衝擊農民軍的陣尾,首尾夾擊,一舉破敵!當戰場的沙塵散開,李自成赫然發現帶辮子的騎兵向自己的部隊猛衝,士兵都驚呼:「辮子兵來了!」頓時潰不成軍,自相踐踏,一片混亂。清軍、吳軍跟在農民軍敗退的隊伍之後,一直追擊四十里才收兵。有一部分農民軍跑到城東海口處,被清軍追上,逐一斬殺,而投海淹死的也不計其數!
自此,三計用罷,乾坤砥定。努爾哈赤稱帝後,使用的第一個年號就是「天命」。如今,天命終於眷顧了愛新覺羅一族。一六四四年,同時也是崇禎十七年,永昌元年,但最終還是成了順治元年!拿破崙曾經說過:「我看見法國的王冠在地上,我用尖刀把它拾起來!」 最後的勝利,往往屬於最善於把握時機,最善於捕捉機會,也是最善於利用形勢的那一方。
從四個背影看崇禎和他的國
--=================================================
本文乃本號特約作者,所作,絕非抄襲。
請舉報的人死了那條心吧,清者自清。
===================================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願祖國統一,世界和平
我個人之前花了差不多幾個月的時間。
整理了好多關於歷史的電子書。有《二戰史》《古希臘羅馬史》《基督教和歐洲史》《劍橋近代史》《印度史》《中東史》《中亞史》」《美國史》《俄國史》《日本史》《法國史》等等,有需要可以私信我,我看到之後就會直接發給你,因為工作白天較忙,若回復不及時
ps:你也可以關注
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大千文史雜談】
回復「知乎」
有我整理的全部電子書,都在《世界史文件夾》
希望你拿到歷史書之後,可以利用空餘時間,給自己充下電。如遇到問題也可以留言跟我交流,都會一一解答。
聽我最後一言,切莫人云亦云,歷史並非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說了這麼多,給點個贊吧
崇禎有兩京十三省的土地,數千萬丁口,為何滅於一度只剩十七人的李自成之手?
因為他們二人背後,分別站著「治理」與「軍國」兩套不同的體系。
體系,即控制資源、分配資源、發揮資源作用的整套機制。
1. 資源投注多的,更容易獲勝;
2. 某個領域的輸贏,取決於該領域的具體資源投注。
在軍事領域,比拼的不是雙方控制的資源總量,而是每一次具體戰鬥中用於直接對抗的對壘資源,例如兵伕、糧草、訓練、軍備等。誰的資源量大,誰的贏面就大。如果將目光從一城一地的得失,移到整個天下十餘年的無數場戰役上,更是驗證了這一原理:
對壘資源 = (體量資源 - 體量流失)/ 待分配資源的問題
李自成手裡的是軍國體系:
1. 目標明確,所有資源都集中在軍事上。即使總量略小,聚焦度非常高;
2. 前期無需直接面對滿洲,只需面對明朝一個軍事目標,軍事資源完全集中在雙方對抗上;
3. 動員能力強、手段多樣(追贓助餉),基礎資源可以快速轉換為兵員、軍資等對壘資源;
4. 無產者心態,打到就剩 17 個人也可以從頭再來,互相爭奪的資源原本就不屬於己方,不用為成本買單。
崇禎手裡的仍然是治理體系:
1. 比起李自成,雖然資源總量更多,但整套體系並非只為軍事目的而存在,還需考慮民政等多種需要,軍事資源不夠集中;
2. 有限的軍事資源還需同時面對李自成、滿洲、其它農民軍等多個目標,單個目標投注量進一步分散;
3. 軍事資源在多個目標間的反覆轉移,造成了大量資源與機會的浪費,例如崇禎十一年軍隊在農民軍與滿洲之間的大調動;
4. 治理層級眾多,貪腐的體系本身吞噬了大量資源,資源槓桿過長;
5. 體系內的相互爭奪浪費了大量資源,在黨人的相互撕扯間,資源與機會寧願浪費也不願被另一方利用;
6. 動員效率低,存量資源轉化為對壘資源需要時間與損耗。
可以看到,整個大明朝這樣的巨大體量本應是資源,但在崇禎手裡更多是成本。 體量大,要解決的問題也多。 就軍事論軍事,在單點上可以形成更多資源聚焦的軍國體系自然更容易獲勝。 放到每一次戰役上,始終不是「李自成 VS 崇禎」,而是「李自成 VS 盧象升」、「李自成 VS 孫傳庭」。盧象升和孫傳庭的資源是否每次都比李自成多?不一定。
當王朝走到末日,挑戰者已露崢嶸時,皇帝要破局極難。
為什麼?
因為皇帝權力再大也是體系的一部分,在體系內很難調整體系本身。
1. 由於產權與治權的分離,科層制天然有擴張治權自我加強的本能,也即擴大文官政府的管理許可權,遇到遏制會有激烈反彈;
2. 路徑依賴帶來方法論的慣性,人們對於一件事「應該怎麼做」早有共識,孤身——即使是皇帝——違反共識很難。
當出現問題時,有識者會開始在體系內收緊資源。由於以上兩點帶來的嚴重延時效應,還未收集到足夠的資源用於解決老問題,被放大的資源缺口又造成了大量新問題。例如裁撤驛站將李自成拋離了治理體系,拖欠兵餉又直接逼反了他。
崇禎不是個昏君,但是也沒有力挽狂瀾的實力。他了解明朝癥結的所在,但是沒有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法。在他這個年紀上,能做到這一步,如果換一個歷史背景,是一個很不錯的明君。
1. 殺魏忠賢。崇禎殺魏忠賢的手段不可謂不高明,雖然九千歲是權勢滔天了點,是貪財了點,是買官賣官,是拉黨結派。但是不能說閹黨的一無是處,至少九千歲為窘迫的明朝財政提供大把的稅銀。另外,閹黨監軍方式也令文官,特別是東林黨人有所壓制,後面的事實證明,這幫文官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魏忠賢不是不能殺,但是需要殺一個立一個,在明朝武官地位低下的時期,需要有一個黨派對立,平衡朝政,閹黨雖貪,但是忠心遠勝文官。
2. 財政短缺。萬曆三大征,雖然說不上失敗,但是耗光了國庫,加上薩爾滸戰役等,國庫連年赤字。而崇禎前後剛好碰到小冰河時期,連年災害,矛盾同時爆發。同時土地兼并嚴重,很大部分農民流離失所。在稅負重鎮江南,以東林黨人為首的核心集體抗稅,導致稅收進一步減少。崇禎年間,見的最多的一個字就是:沒錢。
3. 文官誤國。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一、袁崇煥,5年平遼就是個笑話,寧錦戰役,加上殺毛文龍,間接幫助後金平定後方,幾十年辛勞白費,加上私自議和,殺不足惜。二、削減冗員,裁撤冗員本事好事,但是卻沒有指向地方豪強,王公貴族,卻一刀砍向基層公務員,間接促成李自成揭竿而起。三、迂腐爭權,大敵當前,不論如何抗敵,反擔心將領擁兵自重,剋扣軍餉,侵吞土地,致軍心渙散,大凌河之戰,關寧鐵騎死不瞑目;而崇禎中後期,與後金議和,全力撲滅起義軍本是一招好棋,卻被言官撲滅,哪怕再南明時期,東林黨爭依舊持續。
4. 軍閥林立。明末更多地轉為募兵制,軍隊更多的是將領的私人軍隊,中央喪失對軍隊的絕對控制權。加上軍糧剋扣的嚴重,空餉很多,真正落在軍隊上得,極少。與後金的賞罰鮮明相比,後金的戰鬥力勝明軍百倍。加上之前幾大戰役的失敗,幾乎都是全軍覆滅,特別是大凌河之戰,明軍對後金軍隊存在極大的心理陰影。
5. 用人不明。崇禎性格衝動,太急於改變現狀,天啟本來留下一大批重臣,但是很多問題積重難反,而崇禎的原則是,只要出一點岔子,馬上換人,甚至下獄,被誅。導致皇帝對大臣不信任,大臣對皇帝不信任,即時上任也戰戰兢兢,不敢放手作為,加上崇禎後期越來越上火,殺了一大批重臣,剩下的一批不想被殺,投降後金,致使君臣離心離德。
孫承宗傳里有一段,說皇帝喜歡邊情,經常派廠衛去邊關打探情報,然後和大臣的奏報比對,名曰校事
天啟莫名落水之後,崇禎登基,聽大臣們的話,把廠衛撤了回來
換句話說,就算你是力抗滿清援軍看戲力盡殉國,崇禎得到的消息可能是你孤軍冒進活該……
這一局狼人殺本來就狼多村民少這麼難玩了,你還把預言家給廢了……
所以天啟還能維持,崇禎就維持也維持不了了
我們現在看歷史很多人做的決定是錯誤的
實際上是我們能看到很多信息,
而古人,他得到的信息很少,他只能根據得到的信息做出決定。
他勤政,胡亂更換內閣,隨意濫殺大臣,導致關鍵節點的機關常年處於癱瘓狀態,崇禎以這種手段和官員們博弈,以濫殺和凌辱的手段和強行壓迫一些不能從命的官僚,猶如一個歇斯底里的小孩子喊著我要買這個!我要買這個!別人不給他,無法給他,他就要殺人,這樣的作為,所付出的代價就是國家滅亡。
兵部尚書閻鳴泰,,被崇禎充軍而死。
兵部尚書王洽,被崇禎下獄論死,憂懼自殺。
兵部尚書梁廷棟,自殺。
兵部尚書張鳳翼,自殺。
兵部尚書陳新甲,被崇禎冤殺。
兵部尚書袁崇煥,被崇禎冤殺,凌遲處死。
燕雲總督趙光抃,被崇禎冤殺。
薊遼總督劉策,被崇禎斬首。
漕運總督楊一鵬,被崇禎斬首,崇禎十六年恢複名譽。
六省軍督熊文燦,被崇禎斬首。
兵部尚書楊嗣昌,自殺。
宣大總督盧象升,被逼戰死,死後八十天才給收屍,三年後才追封官職。
三邊總督鄭崇儉,被崇禎冤殺。
薊遼督師範志完,被斬首。
十七年間,明朝一朝,總共殺死過兩個宰相,嘉靖和崇禎各佔一個。一品二品大員崇禎殺死二十餘人,大學士殺死兩人,十七年更換五十個首輔。地方巡撫讓他殺了十幾個,總督這種職位胡亂給予,以至於防區不明,權利混亂,出了事就統統殺死了事。比如袁崇煥和劉策,一個薊遼總督一個薊遼督師,分配官職肆意凌亂。
瘋狂更換首輔,瘋狂殺死地方總督,一個公司如果月月換總經理,不說十年,一年也夠嗆了,也就淪為笑柄了。明朝能讓崇禎折騰十七年,靠的就是一群賢臣毀家紓難,比如趙光抃這種人,捐獻家財養兵打仗,最後不敵卻被崇禎殺死,家人沒有怨言,繼續抗清。盧象升死後屍體腐爛無人過問,三年間家人替他上書多次,要求給個名分,崇禎不給,盧象升家族後來抗清而死的人又有十幾人。
什麼是氣數,什麼是運氣,明粉自己心裡沒點b數么?明朝類似於謙趙光抃這種赤膽忠心之人還有很多,但大抵被朱家低能皇帝殺死和辜負了,近些年很多人為了洗白明朝,不惜攻擊這些忠臣,搞什麼于謙的陰謀論,袁崇煥是反賊,說的煞有介事,不難看出明朝為何孱弱至此,連這個朝代的粉絲都是非不分。
十七年啊,讓他折騰了十七年沒有亡,這叫氣數已盡???????
一個 CEO 能幹與否,真不是體現在每天晚上幾點睡上面。不合適的人在這個位置上,做的越多就錯的越多。
崇總沒有健康的商業理念,弄錢繳匪-&>貧民變匪-&>繼續弄錢-&>繼續變匪,惡性循環,企業是要賺錢的,但是不能傷害用戶體驗。
崇總在團隊建設和管理方面的問題也很致命。缺乏對人才的識別力和判斷力,非專業人士作為團隊的主體,執行力得不到保障。沒有找到真正建立足夠信任的產品副總裁和研發副總裁來做 Partner。看看唐朝安史之亂時也一塌糊塗,但是有郭子儀等人在團隊里,結果就是不一樣。
最後先是被自己的渠道商掀翻,接著又被外來競爭者惡意收購也就不足為奇。一個王朝真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一個人的勤政與否並沒有那麼大的作用。按階層來劃分,大明能分為民戶,軍戶,士流,商人,勛貴和皇族。皇帝治理天下,需要調配各方面的資源,就要依靠渠道和人。很難說王朝的利益就與個人或者階層的利益一致,畢竟這是古典時代的常態。
明史評論崇禎帝的性格缺陷。說性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任察則苛刻寡恩,尚氣則急遽失措。由於憂患重重的局勢,皇帝大概一直處在一種神經質樣子的焦慮之中。這樣的一個皇帝,又沒有識人之明,自然是極恐怖的。
十一年要把孫傳庭剿匪的秦軍調走,填補遼東的窟窿。孫傳庭和高起潛楊嗣昌不睦,被崇禎冷處理。孫上奏無果,鬱郁耳聾。十二年又要孫傳庭當救火隊員,孫泥人也有火氣,結果被扔在牢里三年。等到出來後,局勢已經糜爛不堪,豪言討賊的楊嘟嘟已經掛了。孫傳庭死在亂軍之手,崇禎懷疑其未死,不予蔭封。
上一個這種待遇的人,是盧象升。人死了八十天,屍體才收斂起來。
君德如此,也不能說是群臣誤我。畢竟信賴楊嗣昌,對楊恩賜有加的就是他自己。對崇禎來說,這實在是個異數。
崇禎朝五十相,急於求治,可惜有不能盡用。殺輔臣一人,尚書四人,總督、督師七人,巡撫十一人。
最後導致群鳥無聲,但求碌碌無為。假如崇禎是你老闆,要你做個方案。你說最少也要五天,他也咬牙答應了。
結果到了第三天凌晨兩點半,他突然給你打電話,歇斯底里大叫:
已經過了三天零兩個半小時了,為什麼方案還沒有給我?
你也清楚,估計這三天他睡得比你還少。但這公司能好?
————————————————————
各位,我不是袁粉,也沒心情替袁崇煥辯解,
您要是覺得崇禎殺袁崇煥殺得好,
那就是好,我也跟著您一起叫好。
我打這個例子,只是想說崇禎管理方式有多糟糕,即使袁崇煥殺對了,那當初輕信袁崇煥的是誰呢?你們要是看不慣,那我再打個比喻:
假如你們公司有一大忽悠,平常嘴裡沒個把門的,啥大話都敢說,天天嚷嚷著五年就能收購競品公司。全公司上下連保潔阿姨都不信他。
但偏偏就你們老闆信了他,在公司風雨飄搖情況下,任命他為總經理,給了他一切資源。
結果他一上任就砍了不遺餘力干擾競品的子品牌,還把該品牌負責人給開除了,導致該負責人手下的精兵強將都投奔了競品……
這樣的公司能好?
滿意了么?
稍微比較一下,天啟和正德哪個更好點,嘉靖和崇禎哪個更好點?
個人看法,天啟可能要比正德好一些。天啟的愛好成本不算太高,也不太會影響國家整個財政局面;正德就不同了,各種愛好很多,而且都很費錢,是要消耗國家財政的。
讀明史都很容易感覺到,正德時期宦官專權,朝廷被閹黨把持,發生了多次大規模叛亂,國家有亡國之象,而天啟時期雖然同樣閹黨在打壓東林黨的鬥爭中獲勝,獨佔朝廷權力,但總體而言,國家局勢反而趨於穩定和好轉。
嘉靖和崇禎一樣,之前並沒有被當成皇位繼承人培養,是從藩邸被大臣迎立為皇帝的。而且,剛一上位的時候,都比較注重收羅和啟用前朝被視為正人君子的人,但同時又特別注重加強集權。從一定程度上說,大禮議就是嘉靖和廷臣之間的一場權力鬥爭,這個國家到底是誰說了算?崇禎時期皇權之強也是超過萬曆、天啟三朝。
國家局勢方面。嘉靖時期的內憂並不是特別嚴重,武宗時期的叛亂已經被平定,不管是寧王叛亂、安化王叛亂還是中原的農民起義,都已經被鎮壓下去,國內基本穩定。外患方面主要仍然是抵禦蒙古余部在北方的侵擾,但並沒有發動大規模入侵的能力。而崇禎面臨的局勢大家都清楚,內部是流民起義鎮壓不下去,外部是正在惡化中的遼東局勢。
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正德、嘉靖時期和天啟、崇禎時期存在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內閣的構成方面。正德、嘉靖時期尚有劉大夏、楊一清、楊廷和這種人進入內閣,甚至王陽明也一度被推薦過。這些人有個共同特點,既在中央政府下屬部門工作過,又在三邊這種地方長期工作過,也就是說,熟悉國內各方面情況,政治經驗比較豐富,對官僚體系的運轉有著深刻認識。
但從萬曆時期開始,內閣的人員構成中,履歷越來越單一。從張居正起,後面的內閣輔臣基本上都是王錫爵、沈一貫、方以哲、葉向高之類這種潛邸舊臣,或者是太子宮僚,基本上都是從翰林起家,基層工作經驗不足,多數沒有經歷過州郡鍛煉。到天啟駕崩時,留給崇禎的內閣班子就剩了劉一燝、韓爌、朱國楨等人,其實都是庸碌之輩,能力很一般。
經歷過州郡基層工作鍛煉意味著什麼呢?首先是對國家的基層政治、經濟和社會狀況有著比較清醒的認識,在政策上會比較謹慎,不太會胡來。其次,在郡縣工作過,或者像楊一清這樣擔任過總制三邊職務的人,對官僚體系的認識會比較清醒,而且相對來說政治鬥爭經驗比較豐富。
舉個簡單的例子。同樣是面對宦官專權、閹黨把持朝廷的局面,楊一清就很聰明的勸說太監張永揭發劉瑾,從而一舉摧毀了劉瑾為首的閹黨集團。而葉向高、劉一燝、韓爌、朱國楨等人面對魏忠賢的閹黨集團,毫無辦法,葉向高還稍微好點,「有智計」,可以一邊籠絡魏忠賢,一邊伺機打擊閹黨,而他在楊漣發動的天啟四年的與閹黨的生死決戰中被迫辭職後,剩下的劉一燝、韓爌等人就完全是砧板上的肉,毫無反抗能力,就被魏忠賢一舉打倒,然後就是閹黨獨霸朝廷的局面。
崇禎上台後,一開始也大量啟用了劉一燝、韓爌等人,將整個閹黨連根拔起,朝署為之一空。但到崇禎四年,他就不得不承認,他啟用的這些所謂正人君子對穩定整個國家面臨的內憂外患的局面沒多少幫助,因為他們沒有這個能力,反而是閹黨、太監跟他合作起來更順手,於是開始雜用東林和閹黨。
唯一一次改變這個趨勢的機會是在萬曆後期,也就是東林和三黨的第一次正面交鋒,李三才入閣問題。李三才本人的工作能力毫無疑問是要比當時詞臣出身的其他輔臣要強的,但李三才之前顯然是以入閣為目標的,所以才厚結東林顧憲成等人。結果反而弄巧成拙,正是因為東林黨的神助攻,李三才本人也成了黨爭的議題。
李三才之後唯一一個有政治經驗的入閣的就是孫承宗,但時間很短,而且當時他年齡也已經大了,很難有什麼作為。而崇禎本身性格又比較焦躁,缺乏耐心,對誰都缺乏足夠信任。他換了那麼多閣臣,卻沒有一個像劉大夏,楊一清這種老成持重又熟悉故事練習政體的人,要麼是周延儒這種固寵保祿的,要麼就是魏藻徳這種完全沒政治忠誠度的人,再就是楊嗣昌這種光會紙上作業開腦洞的。
一大群從入仕開始就在各種清閑位置上看戲的政治閑人,突然機會來了,就隨龍而起,直接進入內閣,成為一個如此龐大的國家和官僚集團的最高決策班子,而且還黨爭越演越烈,怎麼可能不把事情弄壞?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就是明朝從一開始廢宰相就挖下的坑,不設宰相,讓皇帝自己親總萬機,皇帝自己把宰相的活也幹了。碰上太祖成祖這種精力比較旺盛的皇帝還好說,碰到比較懶惰的皇帝,就很難辦了。
所以後面又形成了以皇帝顧問班子面目出現的內閣。到宣宗時期,又形成了秉筆太監代表皇帝批閱奏摺的制度。這樣,內閣和秉筆太監相互牽制,看上去是穩定的決策機制。但這就為宦官弄權埋下了伏筆,又很容易出現宦官和內閣對立的局面。
內閣在名義上始終是皇帝的顧問班子,負責擬定對奏摺的處理意見,但又要面對皇帝和太監的制衡。皇帝比較強勢或者比較勤政的時候,宦官不容易弄權,皇帝對內閣關係比較信任,內閣實際上就是在代行原來的宰相權利,也不容易完全倒向文官官僚體系一邊,更傾向於皇權。但碰到皇帝不勤快,宦官權重的時候,內閣感受到宦官的壓力比較大,就會選擇更傾向文官官僚體系,充當官僚體系的代言人。
也就是說,內閣的身份和面目,以及對自身和整個官僚體系之間的關係,始終都處於在一定範圍內變動和搖擺的狀態,而不能穩定下來。一會兒是行政機構的中樞核心宰相,一會兒是皇帝顧問機構。
正德從不管哪個角度看,都是有亡國之君的樣子的,無論才能還是人品,都比崇禎差遠了,甚至連天啟都不如,但他依然能夠平定內外威脅,讓整個國家危而復安,就因為他所處的時期是明朝官僚體系最為成熟的時期,內閣和文官官僚體系關係比較和諧,能夠精誠合作。而崇禎悲劇的地方也在於,剛經歷了大規模的黨爭,人心渙散,需要一個穩定和恢復的時期的時候,內閣卻全是政治和行政經驗都不足的人充斥,沒有給他這個機會。
從秦統一全國以來,就形成了宰相制度,而且非常穩定的運行了一千多年。雖然秦漢以降,歷朝歷代都有不同程度的調整,但始終沒有廢除這個行政體系日常運轉的中樞核心。這背後是治理一個龐大帝國所必須依賴的文官官僚體系日常運轉的內部邏輯所決定的,是結構性的需要。但明朝卻恰恰打破了這個穩定結構,非要讓皇帝自己兼任宰相。這樣,國家的治亂興衰就完全繫於皇帝一身。
更重要的是,歷代對宰相任職資格都有一些限制,但大體來說,對州郡工作經驗和行政經驗的重視都是不言而喻的。漢朝的地方長官甚至在行政級別上一度比肩丞相。這背後不僅是皇權和相權之間的平衡,也是地方和中央之間的平衡的需要。而明朝的內閣卻並沒有形成這樣的制度性規定,反而越來越傾向於純粹的詞臣,在最高決策層越來越排斥出身基層的成熟官僚。
這不能不說是明朝制度的大坑。這個坑前期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彌補。而在晚期陷入嚴重的內外危機之時,本來是更依賴行政經驗豐富的人進行制度性調整的時候,卻把最後決策權交給了一群出身清要的官場閑人,他們自身的經驗和能力都無法支撐這個龐大帝國安然度過嚴重的政治危機。
關於崇禎「勤政」和亡國的不可避免,正好昨天看計六奇《明季北略》里關於裁撤驛站的故事。可見一斑。[]號是我加的一些解釋,評論。
《明季北略》卷五 崇禎二年己巳。[公元1629年]
劉懋請裁驛遞。(懋,兵科給事中)
初上[崇禎]即位,勵精圖治,軫恤民艱,憂國用不足,務在節省。給事中劉懋上疏,請裁驛遞,可歲省金錢數十萬。[記得《明朝那些事兒》裡面說言官不是省油的燈,從這裡看真不是亂蓋的。]上喜,著為令。[好吧,開始勤政了]有濫予者,罪不赦。[如果有濫竽充數的,不會赦免其罪過] 部科監司,多以此獲遣去。天下惴惴奉法。顧秦晉土瘠,無田可耕,其民饒膂力[這裡說秦晉百姓有的是體力,但沒有土地可以去耕種],貧無賴者,籍水路舟車奔走自給,[有驛站的時候還可以以此謀食],至是遂無所得食。[現在驛站沒了,也沒有地方討生活了]。未幾,秦中疊飢,斗米千錢,民不聊生,草根樹皮,剝削殆盡。上命御史吳牲齎銀十萬兩忘賑,然不能救。[又勤政了,賑濟災民是好事,但為時已晚]。又失驛站生計,所在潰兵[這裡得「潰兵」應該是說前面書里提到的嘩變的士兵]煽之,遂相聚為盜,而全陝無寧土矣。
從這裡看得出來,崇禎辦事比較衝動,覺得裁撤驛站可以節省不少錢,於是刷開膀子就開始干。等到出事了,又想去平息。但卻無力擺平。我們接著看當事人的態度。
給事中許國榮,御史姜思睿等知其故,具言驛站不當罷,[你看,言官還是有明白人的]上皆不允,眾共切齒於懋,呼其名而詛咒之,圖其形而叢射之[都開始畫小人詛咒了……],懋以是自恨死,棺至山東,莫肯為輦負者,至委棺旅社,經年不得歸。[真是死無葬身之地]
這裡崇禎剛愎自用的性格一覽無遺。
然後作者計六奇評論到:
祖宗設立驛站,所以籠絡強有力之人,使之肩挑背負,耗其精力,銷其歲月,糊其口腹,使不敢為非,原有妙用;只需汰其冒濫足矣。何至刻意裁削,驅貧民而為盜乎!
這裡作者還不敢直接說皇帝的不是,但已經指出皇帝沒有調查就隨便拍腦袋辦事,為害長遠,竟至於亡國。所以說崇禎「勤政」是確有其事的,但是「勤」的不是地方,出錯以後而不能改,說崇禎剛愎自用真不是隨隨便便。但大明亡國,責任不全在崇禎,所以我個人以為他算是一個悲情人物。有心無力,有志無能。到崇禎之時,可以說「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1.熹宗,亡國之君也,而不遽亡,祖澤猶未盡也;思宗,自以為非亡國之君,及其將亡,乃曰有君無臣。夫臣果安往?昔日風氣未壞,正人君子,屠戮之而不能遽盡,故無君而猶有臣;至崇禎時,則經萬曆之敗壞,天啟之蓫喪,不得挽迴風氣之君,士大夫無由露頭角矣。思宗在萬曆以前,非亡國之君也;在天啟之後,則必亡而已矣。
【引自孟森《明史講義》第六章「天崇兩朝亂亡之炯鑒」 中華書局2009 版247頁】(15年1月31日)
2.帝茫而無主宰,而好作聰明,果於誅殺(袁崇煥、盧象升),使正人無一能任事(錢龍錫、劉鴻訓),惟奸人(魏忠賢閹黨餘孽之王永光、開城迎闖之曹化淳)能阿帝意而日促其一線僅存之命,所謂「君非亡國之君」者如此。
【引自孟森《明史講義》第六章「天崇兩朝亂亡之炯鑒」 中華書局2009 版271頁】(15年2月1日)
最早看崇禎總是覺得是屬於又傻又能幹的那種類型。
慢慢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對歷史典籍的深究,我發現了一個截然不同的崇禎。客觀的說崇禎絕對是有能力的,這點毋庸置疑。他恭儉孝順了解基層,有魄力和擔當也有一定的政治手腕,很讓我驚奇的是他有著不輸於吳三桂的個人武功。明末詩人吳偉業記載他能拉開三石硬弓,而且也有一定的書法造詣和詩詞。有興趣的可以查查史料。
當然他也有自身的性格缺陷 比如不能搞好與臣屬關係,使得崇禎後期君臣關係緊張和朝局動蕩。
我個人認為崇禎和趙構兩位皇帝都是漢族皇帝少有的文武雙全但是性格上都有所缺陷。如果能互補就很好。。。他們都有些生不逢時,很多人可能反駁我說天啟皇帝交給崇禎的是個還算穩定的帝國,我想說那時的大明早已又大又空,多年的弊端社會階層矛盾包括地區發展不平衡。
比如西北過於窮東南沿海過於富,再加上崇禎一生面對的有長達17年的天災,對於古代農業國脆弱的自然經濟來說是致命的。當然還有皇太極多爾袞李自成張獻忠這樣強大的對手。注意當年西南也不安定,有名的奢安之亂(天啟元年開始的)直到崇禎三年才平定。東南沿海也有海盜做亂等等,當然這都不算什麼,像皇太極多爾袞李自成張獻忠放在歷朝歷代都是狠角色絕對都稱得上絕世梟雄。君不見一個黃巢就把唐朝弄得天翻地覆,一個洪秀全弄得清王朝風雨飄搖。而皇太極多爾袞的能力和胸襟更是不遜色於忽必烈,完顏阿骨打這些歷史少數民族領袖。可怕的是這四個這一塊來,還有類似福王這樣的的各地王族魚肉百姓做的孽還要崇禎承擔,一個實際年齡只有16歲的年齡承擔起這一切,可是崇禎一度讓人們看到了大明復興的曙光:
崇禎二年北京城保衛戰打退皇太極避免了又一個靖康之變(這點比宋徽宗強 )。
崇禎十年先是子午谷俘殺高迎祥然後又打的李自成剩18騎然後詔安張獻忠 。中原一度平定。
只是松錦大戰明清以國運相賭明朝輸了喪失了14萬精銳的關寧軍和關內精銳。當然戰爭有勝就有負很多人責備崇禎說他急躁盲目出兵,但如果坐視不管放任錦州城祖大壽兩萬精銳戰死或投降只會更加寒了將士們的心。也有很多人埋怨崇禎不南遷使南明群龍無首無法像南宋延續下來,可是此一時彼一時。其實南宋能延存下去一是因為還有常年和西夏對峙的18萬西軍精銳 。那些西軍最後成了吳玠和岳飛軍隊的主力。而明朝當時主要軍事力量就是北方邊防軍,內地兵戰鬥力早不行了。明朝最後精銳的14萬邊防軍隊在松錦大戰損失完了僅存的又被軍閥吳三桂投降了清廷。明朝在西北的邊防軍由於財政惡化多年欠餉很多投降了李自成,剩下的天雄軍洪兵和秦兵死的死降的降。所以南明成立時軍事力量看似軍隊龐大其實戰鬥力很一般。二靠趙構的能力,南明任何君王都不具備不論是政治手腕還是用人之道整合人心的手法。三是明朝當時已經276年而北宋才156年所以明朝當時無論是腐敗還是階層矛盾都比北宋多,這些與崇禎是否南遷關係不是很大,就算真的南遷你們就覺得長江天險就是萬能的嗎?朱允炆洪秀全老蔣表示壓力很大。。。。
崇禎確實有些多疑。能力上比不過李世民那樣的大神,但是,絕對比一般的皇帝強。崇禎朝是皇太極多爾袞李自成張獻忠一塊來,我敢說康熙朝只要吳三桂葛爾丹一塊來他就受不了。一個三蕃之亂用了八年。一個準格爾用了三代時間 這還是一個新興政權,每次還都是單獨面對。所以歷史上所謂氣數這一說我還是相信的。
我想說我自己不是一個盲目主觀的人,更不是無腦粉,希望各位大神能夠理性討論,歷史沒有假如,但是歷史值得反思,一個勤政愛民,宵衣旰食的皇帝被無數人噴的體無完膚,他肯定對大明王朝滅亡有責任但是不可能責任都在他身上。明代的滅亡皇族 文官 武將 商人都有責任一個人無論再怎樣努力肯定也難以阻擋歷史的車輪一個那樣龐大的民族最後被一個幾十萬的小民族征服,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近300年太平生活磨掉了他的血性 。而這樣一幕在宋末 明末 清末都屢次上演。士大夫階層每日只有吟詩作對畫畫聽曲,紙醉金迷的享受中,可怕的是國人不以為然絲毫沒有吸取教訓。日本在元朝時沒有被征服絕不僅僅靠神風,而是一個民族內心的血性。無數武士湧向灘頭冒死衝擊。近代日本只有中國一個省面積十分之一的人口為何沒有受到屈辱?其實日本也有類似的鴉片戰爭,薩摩藩和英國打了一仗,有興趣自己看一下(英國沒有佔到任何便宜)是日軍的武士之心才是他們明治維新成功的真正原因。近代中國如果有一個省像日本人一樣玩命,中國也不至於如此。正是自上而下都安於享受,明末李成棟10人下廣州(明季南略有記載) 抗戰十幾個鬼子100個偽軍攻下人口30萬的縣城並開始屠殺。。。。
關於他最後想不想跑的問題我無力為他開脫。闖軍打到居庸關時他確實想跑,其實每個人都有貪生怕死的念頭,遇到困難都想逃避。可是我們當代人一火車站人面對幾個恐怖分子都瑟瑟發抖爭相恐後的想跑,崇禎一個錦衣玉食的天子在位期間三次被清軍10萬騎兵包圍,當站在城樓上無邊無際黑壓壓一片設身處地想一下。會不會害怕呀?徽欽二帝的下場就在眼前,當時京營實際兵馬就兩三萬崇禎不會不知道。當闖軍兵臨城下 崇禎沒有簽城下之盟沒有卑躬屈膝沒有害怕屈服。他親手用寶劍殺死勸降的太監然後毅然自殺。大家想自己能做到保留一個天子最重要的尊嚴嗎?如果不能就別苛責他。歷朝歷代皆是始興中衰,沒有一個王朝君主能在建國250年後力挽狂瀾。
再說個殺袁崇煥的問題。
崇禎用袁崇煥是因為他上台時明朝就袁崇煥打過勝仗 換做你你也會用。袁崇煥之前利用清軍不適應堅城大炮所以取得一定效果,後來清軍有了火器會圍點打援就失靈。和林總解放東北的方法一樣。袁崇煥有些志大才疏但是能硬抗一下決沒有投降清朝的意思。崇禎殺袁崇煥一怪他辜負信任,說好五年平遼結果未復寸土。還坐看蒙古朝鮮被征服第二年還殺到北京城下。第二祖大壽大敵當前率部嘩變,崇禎的聖旨不管用袁崇煥的信管用 這是任何皇帝不能接受的。重金打造的關寧鐵騎成了袁崇煥的私人部隊。還有誤殺毛文龍使皇太極無後顧之憂。毛文龍有點軍閥化桀驁不馴和女真一直也有聯繫,但是對皇太極還是有所牽制。袁崇煥你殺就殺吧,可是你很隨意的一殺又沒有整編毛文龍的部隊使得山東三礦工叛變 明朝火器優勢不復存在。最後我想說明末真正能力挽狂瀾的就一個熊廷弼和孫承宗。沒有別人。他們是唯一能對位女真不落下風 。有耐心 不盲目 冷靜 有自己的判斷,會練兵,能等待時機再出手 他訓練游擊隊 間諜 整塑軍隊 結好蒙古 結好葉赫。在沒有實力情況下不盲目出戰。無聲無息的一點點扳回來。有點像李牧守邊疆。可惜啊,東林黨廠公 天啟一塊害了他們兩。改革其實應該在問題出現之前或早期進行,所謂『治未病』。可惜,形勢一片大好或者還能湊活的時候,沒人願意相信需要改革或不願意冒險破壞好氣氛。當情況已經嚴重到不得不改革的時候,社會往往承受不了錯誤改革方案的衝擊。而改革這種事情本來就沒幾個人能拿得准正確方案是什麼,需要一定試錯空間。所以不得不改革的情境下,改革往往失敗。最後只能洗牌重來。
知道居安思危、潑涼水、唱反調的重要性了吧。某黨這點心胸都不夠用呢,所以我一直很悲觀。
按照一樓的比喻就是:你臨時抱佛腳要是複習方法和知識理解正確,的確有可能考過。但如果你對知識理解錯誤,正確率會比瞎猜答題還低,死得更慘。
當時那個局面,換了朱元璋上去一樣是死。
崇禎被文官綁架的死死的,屁都幹不了,南逃沒馬沒糧食沒人,走出帝都都成問題。
而且,當時北京特別冷,還爆發了大瘟疫。。。
山西商人集體坑爹,給我大清提供了充足的物質資源,讓鐵器大炮等軍用物資禁令徹底扯淡。
李自成張獻忠把整個中西部打成了一鍋粥,江南不知廉恥的士人們自殺嫌水冷。。
這種情況下還敢當皇帝,那得多有勇氣啊。。不怕聰明的人懶惰,就怕愚蠢的人勤快。
戈爾巴喬夫也很勤的……
推薦閱讀:
※漢唐時候的宦官專權和明朝的宦官專權有何不同,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為何別朝之亡皆自亡,宋朝之亡亡天下?
※為什麼五胡亂華後的唐朝和蒙元後的明朝精神面貌區別會這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