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魏延和姜維的軍事能力?


謝蘇沉船掛我,如此又可漲粉。離我百萬粉絲的目標還有……怒摔!為什麼漲粉這麼難!
蘇兄開頭就說我整篇文不用再看了。額……這招好。至於拉黑一事,畢竟忠貞如我,不能背叛個性簽名。

蘇兄說「滅蜀戰役中蜀漢戰敗的三大要素就是以諸葛瞻為將,黃皓亂政,姜維權重。
我沒有異議。畢竟是國破家亡,姜維還是要負部分責任的。

但蘇兄又在文中說:
蘇:「「亡國的鍋大家都有,但四個月而滅亡,這鍋不由失漢中來背就沒人來背。
沉船:「大家平時多讀史料就知道,大多史學無不認為姜維斂兵聚谷的策略就是亡蜀的決策。

說好的亡鍋的鍋,亡國的鍋,該死的QQ輸入法,大家都有,怎麼又改口了?說到底還是姜維背啊?

既然蘇沉船蓋棺定論,表示都怪姜維!於是我來反對了。
那隨便列舉前人對於季漢滅亡的議論。看是不是都賴姜維、漢中。

1,季漢滅亡,投降派有責任。
《譙周勸降評議探賾》——
當周之時,黃皓、陳祇蠱庸主而不顧百姓之疾苦;誠念民也,則亦斥奸佞,勸節儉,飭守令以寬廉,使民進而戰餫,退而休息,可也。周塞目箝口,未聞一讜言之獻,徒過責姜維,以餌愚民、媚奄宦,為司馬昭先驅以下蜀,國亡主辱,己乃全其利祿;非取悅於民也,取悅於魏也,周之罪通於天矣。服上刑者唯周,而馮道末減矣……蔣、費亡而僅一姜維,維亦北士也,舍維而國無與托。敗亡之日,諸葛氏僅以族殉,蜀士之登朝參謀議者,僅一奸佞賣國之譙周,國尚孰與立哉?

譙周畏魏而撓姜維之守,蜀漢以亡,亦懼者也

2,後主有責任。他如果不作為,季漢守住哪裡都是藥丸的。
後主失德而亡,非失險也,恃險也,恃則未有不失者也。故謂後主信巫言而失陰平之守以亡國,非也。陰平守,而亘數百里之山厓谿谷,皆可度越,陰平一旅,亦贅疣而已。李特過劍閣而歎劉禪之不能守,艸竅之智,乘晉亂以苟延爾。譙縱、王建、孟知祥、明玉珍蹶然而起,熸然而滅,恃險愈甚,其亡愈速矣

昔劉禪據一國之地,姜維為佐,鄧艾既出綿竹彼即投降,」

《漢晉陽秋》:晉文王與劉禪宴,為之作蜀伎樂,傍人皆代禪感,而禪語笑自若。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至是乎?雖使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況姜維耶?"充曰:"不如是,何由並之哉?"

凡兵之動,知敵之主,知敵之將,而後可以動於嶮。鄧艾縋兵於穴中,非劉禪之庸,則百萬之師可以坐縛

劉禪俄降於鄧艾,李勢遽歸於桓溫。皆謂不取直言,不恤政事,不行王道,不念生民。以至國亡,人心何系山河之隘,不足可憑。

以上,季漢滅亡,人人有責應該雨露均沾,怎麼蘇兄偏偏就寵姜維,就寵姜維?姜妃貴體嬌軀,可承受不住你夜夜笙歌啊。

蘇兄又另外開新的話題,描述姜維北伐之失敗。態度堅決否定姜維。為了將蘇兄的「蓋棺定論」,掰回「爭議性話題」。我將我在另一處的答案貼上來。

諸位請看魏國官方傷殘報告。
鏈接:魏兵為什麼如此恨姜維,要挖姜維的膽? - 葉懶的回答

姜維動不動就出兵騷擾,煽動羌人胡人,就算他不打仗,你也要針對布防。勞師動眾。
「維自以練西方風俗,兼負其才武,欲誘諸羌、胡以為翼」
「逆賊姜維連年狡黠,民夷騷動,西土不寧

姜維出兵隴右,司馬氏要從河南中部跑到陝西甘肅那邊去打仗。
「姜維寇隴右,時安東將軍司馬文王鎮許昌,征還擊維」

姜維只是響應諸葛恪出兵,圍了狄道,魏國就要把關中的軍隊都派過去。
「乃使郭淮、陳泰悉關中之眾,解狄道之圍」

有人受不了姜維,還請求刺殺他。
時官騎路遺求為刺客入蜀,勖言於帝曰:「明公以至公宰天下,宜杖正義以伐違貳。而名以刺客除賊,非所謂刑於四海,以德服遠也。」帝稱善。

姜維取得洮西大勝。
「會值洮西之役,官兵失利,刺史王經困於圍城之中。當爾之時,二州危懼,隴右懍懍,幾非國家之有也。先帝以為深憂重慮,思惟可以安邊殺敵莫賢於艾,故授之以兵馬,解狄道之圍。圍解,留屯上邽。承官軍大敗之後,士卒破膽,將吏無氣,倉庫空虛,器械殫盡。艾欲積穀強兵,以待有事。

魏國官方宣稱只損失數千人。卻又讓當地免稅一年。
「蜀賊陸梁邊陲。洮西之戰,至取負敗,將士死亡,計以千數,或沒命戰場,噃魂不反,或牽掣虜手,流離異域,吾深痛愍,為之悼心。其令所在郡典農及安撫夷二護軍各部大吏慰恤其門戶,無差賦役一年,其力戰死者,皆如舊科,勿有所漏

洮西之戰三個月後,隴右四郡出現部分投靠季漢的人,他們留在本土的的親戚感到不安,甚至驚動朝廷,需要專門去安撫。然後再發詔書,下令收斂當初戰死者的屍體,埋葬以安民心。
「以隴右四郡連年受敵,或亡叛投賊,其親戚留在本土者不安,皆特赦之」
往者洮西之戰,將吏士民或臨陳戰亡,或沈溺洮水,骸骨不收,棄於原野,吾常痛之。其告征西、安西將軍,各令部人於戰處及水次鉤求屍喪,收斂藏埋,以慰存亡。

鄧艾也說了,洮西之敗影響很大,我們需要慎重對待。
「洮西之敗,非小失也。破軍殺將,倉廩空虛,百姓流離,幾於危亡。今以策言之,彼有乘勝之勢,我有虛弱之實,一也。彼上下相習,五兵犀利,我將易兵新,器杖未復,二也。彼以船行,吾以陸軍,勞逸不同。三也。狄道、隴西、南安、祁山,各當有守,彼專為一,我分為四,四也。從南安、隴西,因食羌谷,若趨祁山,熟麥千頃,為之縣餌,五也。賊有黠數,其來必矣」

之後,鄧艾在段谷大敗姜維,曹髦很高興,「大會臨饗,飲宴終日,稱朕意焉」
而鄧艾晉陞為鎮西將軍,都督隴右所有軍事。進封鄧侯。其兒子鄧忠也沾光,受封為亭侯,分五百戶。

詔書上還說「國威震於巴、蜀,武聲揚於江、岷」,由此可知魏國多麼需要這一場勝利。而擊敗姜維又是多麼大快人心。但政治家的宣傳誇大口吻未必可信,不然你看看洮西之戰兩國貼出的傷亡人數,你會懷疑真的是同一場戰爭嗎?

因為姜維是邊境大患,成為司馬氏伐蜀的原因之一,大多數人反對。
「文王以蜀大將姜維屢擾邊陲,料蜀國小民疲,資力單竭,欲大舉圖蜀」
「蜀為天下作患,使民不得安息,我今伐之如指掌耳,而眾人皆言蜀不可伐。」

曹魏伐蜀的詔書中,認為搞定姜維就可以輕易掃滅巴蜀。
「蜀,蕞耳小國,土狹民寡,而姜維虐用民眾,曾無廢志……蜀所持賴,唯維而已,因其遠離巢窟,用力為易……若擒維,便當東西並進,掃滅巴蜀也」

又,晉鼓吹曲之《惟庸蜀》:「惟庸蜀,僭號天一隅。劉備逆帝命,禪亮承其餘。擁眾數十萬,窺隙承我虛。驛騎進羽檄,天下不遑居。姜維屢寇邊,隴上為荒蕪。

以上只是一小部分史料,以孔窺豹,可以知道姜維連年不斷的攻伐讓魏國壓力很大。北伐這事,雖然國內不好受,但國外也難過,大家將就著過吧。蘇兄沒必要言之鑿鑿。

另,蘇兄在北伐中,提及段谷之敗,斷論之堅決,我決定繼續掰他。

(段谷之戰路線,圖片僅供感受,實際位置待查)

蘇:順便,段谷之戰也值得一提,是因為胡濟失約,姜維才慘遭大敗,理論上是如此。


沉:可姜維的進軍本就是深入,又沒能搶到險口,贏面本就不大,


:作為主將就應該明白從一開始就註定是輸的仗不應該打姜維此戰敗於不自知,而廖化都看出了問題,所以還是怪千里馳援的胡濟嗎?

反對如下:


姜維跟胡濟約好在上邽合軍(與鎮西大將軍胡濟期會上邽),之後姜維出祁山,聽說鄧艾有防備,於是回從石營去董亭。從鄧艾的角度來看,姜維是要改道去南安的(趣南安),於是跑到武城山攔截。什麼是一流軍事家,看看鄧艾的應對能力就知道了。

姜維白天與鄧艾爭奪險要地勢,不克,晚上趁著夜色撤離武城山,渡過渭水,沿山長驅上邽。趕往約定地點。(維與艾爭險,不克,其夜,渡渭東行,緣山趣上邽,

事情一直發展到這裡,姜維騰挪,鄧艾堅守,雙方你來我往,精彩!而姜維在一邊也成功吸引了鄧艾的注意力,為胡濟那邊行軍帶來利好。但姜維跑到上邽,準備和鄧艾大幹一場,卻發現胡濟根本沒有來!虎頭蛇尾,看不到一場精彩對決真是讓人失望。


胡濟若是不想去,直接拒絕就好了。反對姜維北伐的人多,不差他一個。但胡濟答應了去上邽,卻又沒去,最後也沒有受罰。此事過於蹊蹺,也過於可惜;但沒有答案,只能是懸案。


蘇兄卻說:從一開始就註定是輸的仗不應該打,姜維此戰敗於不自知,而廖化都看出了問題,所以還是怪千里馳援的胡濟嗎?

廖化和張翼反對出戰,我已在原答案注釋過了,可見蘇兄真的沒有看全文啊。

鄧艾那邊都說了姜維出兵有利好,我們不可不防。所以鄧艾做足準備,直到上邽之前,兩邊都你來我往,搞得有聲有色,最後鄧艾棋高一著,方有段谷大勝。根本不是蘇兄所說的什麼必敗之戰,沒有機會啦,哎呀退兵啦。


放在那個年代,蘇兄就是妥妥的帶路黨啊……

蘇兄又提到「正因為段谷之戰的重創,導致不久諸葛誕發動叛亂時,姜維出兵響應只是跟魏軍隔山對罵,連交戰都沒有,白白錯過一次趁機撥亂的機會。

赤橙黃綠青藍紫,都不及你這一生黑啊!

蘇兄的意思,似乎是因為段谷之敗重創,所以第二年姜維出兵只是跟魏軍隔山對罵,好像不敢交戰似的。
《三國志》卻告訴我們,段谷失利後的第二年,姜維就數萬人出戰,知道長城積穀多守兵少,擺明了是要趁虛一擊。非常好的戰略。當姜維殺到的時候,魏軍是很惶恐的,足以證明姜維出其不意。直到鄧艾帶兵來救援,姜維進軍芒水,司馬望和鄧艾選擇靠著渭水和堅固的圍塞固守,姜維數次挑戰,鄧艾就是不約。

又,姜維去年段谷失利,自貶,而他此次回去後,官復原職了。參考諸葛亮當年因街亭一事而自貶,拿下武都陰平後官復原職。所以,姜維要是如此落魄,有什麼理由復職呢?
又,姜維這次可是跑到長城去了,路程僅次當年諸葛五丈原,更比去年上邽更深入。蘇兄為何只說上邽,不提長城?

《三國志》原文:「二十年,魏徵東大將軍諸葛誕反於淮南,分關中兵東下。維欲乘虛向秦川,復率數萬人出駱谷,徑至沈嶺。時長城積穀甚多而守兵乃少,聞維方到,眾皆惶懼。魏大將軍司馬望拒之,鄧艾亦自隴右,皆軍於長城。維前住芒水,皆倚山為營。望、艾傍渭堅圍,維數下挑戰,望、艾不應。景耀元年,維聞誕破敗,乃還成都。復拜大將軍。

鄧艾選擇堅守不出,避其鋒銳,反正守住了就是功勞。這是優秀統帥都會做出的選擇,就如司馬懿拒諸葛。非常正確的選擇。到了蘇沉船這裡,卻變成了姜維前一年損失慘重啊,諸葛誕這麼好的機會不用白瞎啊,但這次大老遠的跑到長城去,罵幾聲就回去了,「姜維我儘力了啊!」。

反推:如果姜維真的這麼衰弱,鄧艾為什麼會堅守不出?去正面硬抗啊!姜維勞師遠征,你讓他有去無回,不是更好?你去年還段谷大勝了呢!但居然最後又讓姜維安然退兵,毫髮未損?

所以我懷疑蘇兄是在黑鄧艾……一黑黑倆?

另,蘇兄在其他答案中將王基對於段谷之敗的評論奉為至寶。我一起掰正了吧。

王基:姜維因洮上之利,輕兵深入,糧餉不繼,軍覆上邽。夫大捷之後,上下輕敵,輕敵則慮難不深


咋一看,很有道理哦。真的如此嗎?請看全文:文王欲遣諸將輕兵深入,招迎唐咨等子弟,因釁有盪覆吳之勢。基諫曰:"昔諸葛恪乘東關之勝,竭江表之兵,以圍新城,城既不拔,而眾死者太半。姜維因洮上之利,輕兵深入,糧餉不繼,軍覆上邽。夫大捷之後,上下輕敵,輕敵則慮難不深。今賊新敗於外,又內患未弭,是其脩備設慮之時也。且兵出逾年,人有歸志,今俘馘十萬,罪人斯得,自歷代征伐,未有全兵獨克如今之盛者也。武皇帝克袁紹於官渡,自以所獲已多,不復追奔,懼挫威也。"文王乃止。


原來王基只是為了勸諫司馬氏,舉了兩個例子。並不是什麼專門專科,有理有據。而且「夫大捷之後,上下輕敵,輕敵則慮難不深。」,這並不單單說姜維,還說諸葛恪呢。

那麼我們來看看姜維真的是輕敵嗎?

陳壽指出一點:更整勒戎馬,與鎮西大將軍胡濟期會上邽


這哪裡的大捷之後,輕敵之人的行為?姜維乘勝而戰,再殺過去就好了啊。還用得著整勒戎馬,叫多點人來一起干?我姜維還是太謹慎。


再看「輕兵深入,糧餉不繼,軍覆上邽。」,糧餉不繼倒是有道理,畢竟姜維到處挪來挪去。但是輕兵深入說得這麼輕佻,真的好嗎?為什麼姜維無論怎麼被鄧艾阻撓,還是跑到上邽去了?因為他和胡濟相約九八,相約在銀色的月光下,溫暖的情意中啊。可王基壓根連胡濟都沒有提。人家真的只是隨口例子而已,目的在於勸諫司馬氏不要瞎搞,事實上他的目的也達到了。卻被蘇兄當成AK47了,碰到段谷之戰就拿出來掃,以至於王基現在被我批判一通……蘇兄完全不顧王老先生那躺槍時的眼神啊!


我曾在另一個答案中又看到蘇兄說,將帥不和,胡濟不去姜維很有責任。但軍隊逾期不至,真的是可以這麼任性的事嗎?我認為不然。


且看《冊府元龜》卷四百四十七——將帥部·違約狥私縱敵較敵。裡面列舉了各朝各代友軍沒有按時趕到,導致兵敗的事例,以及相應處罰。其中就有胡濟一事。

試舉三例。


1,漢張騫為衛尉,武帝元狩二年封博望侯,與郎中令李廣俱出右北平異道,廣將四千騎先至,騫將萬騎後,匈奴左賢王將數萬騎圍廣,廣與戰二日死者過半所殺亦過當,騫至匈奴引兵去,騫坐行留當斬贖為庶人(軍行而輒留去)。

2,公孫敖為護軍都尉合騎侯,元狩三年夏,坐行留不與驃騎將軍會,當斬,贖為庶人

3,劉仁願貞觀中為右威衛將軍卑列道行軍總管,與司空李期會,逗遛不赴驛,召至京帝謂曰:自古軍法後期皆死

仁願奏曰:臣前後使四十餘人往李處,塗路荒梗悉皆不達,最後一使始得至大軍臣。又打得延津等七城欲擊平壤,李兵馬遽以旋歸事有因緣,非臣之咎。

帝曰:汝領兵萬餘,咸勁卒亡,城下邑未有千人以此分疏,更為矯詐。遂令拽出欲於廟堂斬之。仁願號訴不輟聲,帝以其有鎮守東海之勤,特免死配流姚州。

4,王忠嗣為隴右節度,玄宗天寶六載,董延光獻策請下石堡城,詔忠嗣分兵應接之。忠嗣初以石堡險固,恐所得不如所失,請息兵觀。帝意不悅,及奉詔應接延光亻黽俛緩期,故師出無功。

一句「自古軍法後期皆死」就夠了。

我的論點總結:並不是要說胡濟來了姜維必勝,畢竟對手是名將鄧艾。但或勝或敗或平,戰鬥一定會更加精彩,又是兩位名將表現的機會,可惜了。

接下來是關於鄧艾的。
我認為他是一流名將。可蘇兄似乎總是說不到點子上,以至於我都看不下去了。

蘇兄說:「可鄧艾還推算蜀國有內鬥,軍心不穩,這又多加了一成把握」。
由此可以看出,蘇兄根本就沒有認真翻史書,也沒有看我的答案。因為我的原文中提到,鄧艾出征前明明就是認為季漢未有釁。(征西將軍鄧艾以為未有釁,屢陳異議。帝患之,使主簿師纂為艾司馬以喻之,艾乃奉命。)。

蘇兄繼續說「鄧艾本來就愛使用冒險的招數,」,蘇兄想藉此誇鄧艾,聽起來卻像是在損人。要誇鄧艾,還得讓我來。先看鄧艾的基本功——曹孟德始屯田許昌,而北制袁紹,南折劉表;鄧艾再屯田陳、項、壽春,而終以吞吳;此魏、晉平定天下之本圖也。

可見他其實是個準備充分,凡事有謀,不打無準備之仗的人。看段谷之戰的前期,準備充足,何其的有耐心,穩紮穩打,直到段谷最後一擊。這哪裡是愛使用冒險招數的人?正因為他平生不愛冒險,當他在陰平冒險,拚死一搏,畢其功於一役時才更顯其難得!

大概蘇兄自己都覺得黑姜維黑得太過,有些論點反而站不住腳,讓人不由得想:「姜維既然如此,搞死他就好啦,為什麼讓他鬧這麼大動靜?「

所以蘇兄又改口了,承認姜維的軍事水平,「而且姜維麾下的部隊戰鬥力非常強,他多次進攻魏國,郭淮、陳泰、鄧艾等人少有跟他正面硬抗,也只有鄧艾在段谷之戰和強川口之戰給過姜維重創」

蘇兄前面說姜維在長城不敢跟鄧艾戰,只是與魏軍叫罵。這裡又說姜維戰鬥力強,鄧艾也少有跟他正面硬抗。我真的分不清楚他到底蜜誰黑誰了?

即便蘇兄偶爾承認姜維軍事水平過關,不想他依然手癢,又加了一句「強川口之戰。
天可憐見,司馬氏安排鄧艾那幾路軍的重任是在沓中殲滅姜維,的確是在強川口打了一仗,後來還是讓姜維溜走了,額,這叫重創嗎,……並沒有完成司馬氏殲滅姜維於沓中的戰略啊,你確定不是黑鄧艾?
再說姜維的本意就是跑回去防守,他撤退不是很正常嗎?在鄧艾等多路軍隊的圍剿下還是跑回去了,這難道不值得一提嗎?難道你的意思是說逃出鄧艾的包圍不值一提?額,這在黑誰?

要我來寫,應該寫鄧艾實施包圍,把姜維夾到諸葛緒那邊了,但隊友如此不給力,居然讓姜維給騙了,可鄧艾不甘就此失敗,於是逼出了最強的鄧艾——冒險走陰平,一戰定綿竹,滅蜀大業即成!

蘇兄業務能力還是不過關啊。

以上。
就如我之前的答案所說,當時的人,鍾會,鄧艾,司馬氏,郤正,陳壽,孫盛,哪個或嘲笑,或痛批,或惋惜姜維改變漢中防禦導致國滅?哪怕是姜維的同事,北伐反對了個透,但有反對漢中防禦的變更嗎?但蘇兄精力旺盛,又提北伐,又提段谷。

最後,重申我的全文觀點:但凡歷史人物,事件有爭議的,你批評他,我褒讚他,這就是爭議,大家你來我往漲漲粉就算了,不要去搞什麼蓋棺定論。
連這一點都弄錯,他整篇文是不用再看的了。

————————————————————————————————————————

長文反對蘇沉船,其在高票回答中認定姜維改變漢中防禦是亡國根本。但此事自古以來就沒有定論。如此猛烈抨擊,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已經蓋棺定論了。

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論證一點——「姜維改變漢中防禦,是正常合理的戰略變動,只不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1,「改變防禦策略是合理的」

2,「季漢內部反對漢中防禦的改變嗎?」

3,「魏國伐蜀是因為漢中防禦變動,出現可乘之機嗎?」


改變漢中防禦,簡單來說,就是我們耗得起,他們耗不起,讓他們深入荒蕪之地,堅守要塞,等兵乏糧疲,我們再合而擊之。(不若使聞敵至,諸圍皆斂兵聚谷,退就漢、樂二城,使敵不得入平,且重關鎮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軍並進以伺其虛)


(最左為陽平關,最右為黃金圍,圖中可見興勢)

(陽平關往後,還有關城,不確定哪座是傅僉所守)


姜維先是點贊了來自魏延的策略——錯守諸圍。然後指出:我們把敵人擋在外面,敵人也不疼不癢,不會有大的殺傷(然適可禦敵,不獲大利)。


有人說姜維此舉是將國家用作賭注,要拋棄漢中。說出這種話的人,無論是大V還是小透明,要麼不看書,要麼就是為了黑而黑。


且看數年前,王平主導的興勢之戰,曹爽與夏侯玄大軍殺來,王平只有三萬人。

將領們都說我們現在兵力不足以擋住敵人,不如退守漢、樂二城,以待援軍(今力不足以拒敵,聽當固守漢、樂二城,遇賊令入,比爾間,涪軍足得救關)。

(漢、樂二城即沔陽、成固)

王平認為應該固守,要是他們去打黃金圍,我帶人去對陣,以此等待援軍才是上策(拒興勢,平為後拒,若賊分向黃金,平率千人下自臨之,比爾間,涪軍行至,此計之上也),護軍劉敏(蔣琬外弟)表示王平說得對。


這段對白很重要,後面將有回應。這裡先分析話中話。


部將和王平的意思都是堅守,但守的地方不同,一個是退守漢樂二城,一個是拒興勢以待援。

王平等待的,是蔣琬在涪城的主力部隊,另外還有費禕在成都的部分援兵。


在魏延的時代,蜀軍尚能「錯守諸圍」「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底氣十足。到了王平時代,只能堅守以待腹地援軍。而且此時已經有了退守漢樂二城的苗頭。那麼到了姜維時代,兵力進一步衰退,漢中防禦的變動是遲早的事情。


因此姜維在退守漢樂二城的基礎上,增設多個據點(於是令督漢中胡濟卻住漢壽,監軍王含守樂城,護軍蔣斌守漢城,又於西安、建威、武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皆立圍守),奠定了漢中的新防禦計劃。


這個計划具備一定的潛力,只是季漢猝死,無緣得以驗證。並不能唯結果論去斷定它是失敗的。當年賈詡反對曹操發動赤壁之戰,後果然失敗。但就如裴松之所言,赤壁之戰是大勢所趨,而且贏面很大,並不能因為它失敗了就覺得戰略是錯的。(至於赤壁之敗,蓋有運數,實由疾疫大興,以損凌厲之鋒,凱風自南,用成焚如之勢,天實為之,豈人事哉?然則魏武之東下,非失算也


所謂「在德不在險」,防禦計劃失敗,主要在於人。一是姜維與黃皓不和,姜維請劉禪殺之,劉禪不以為然,姜維擔心黃皓加害,往沓中屯田避禍。

二是執行者出了問題。姜維希望是張翼或廖化去守陽安關,還要讓人去堵住陰平防止敵人偷襲(聞鍾會治兵關中,欲規進取,宜並遣張翼、廖化督諸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而在黃皓的干預下,這座險關只有傅僉和蔣舒


私以為,陽安關照常守是能守住的,傅僉也說了我們就是來守城的(「受命保城,惟全為功,今違命出戰,若喪師負國,死無益矣」),也有很大可能看到姜維所說的等敵人打不進來,又沒有糧食吃,疲憊欲退軍的時候,我們再出擊。(敵攻關不克,野無散谷,千里縣糧,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後諸城並出,與游軍并力搏之,此殄敵之術也。


為什麼說陽安關照常能守住?且看兩個原因。


第一,姜維所設置的其他據點,有成功堅守到讓鍾會無從下口者。比如鍾會打不下漢、樂二城,只能包圍然後穿過,他遙望蔣斌在城上,便打聽其父蔣琬所葬之處,說要去祭祀。蔣斌很有禮貌地說我爸在涪城,聽說你要去啊,我也更想念他了呢。(不怕告訴鍾會墓葬何處,反而說明蔣斌對防禦有信心,認為他反正也去不了。)


而黃金圍(前面興勢之戰中王平有提及)守將柳隱也堅守到季漢滅亡,直到劉禪降書寄來(魏鎮西將軍鍾會伐蜀,入漢川,圍戍多下,惟隱堅壁不動。會別將攻之,不能克。後主既降,以手令敕隱,乃詣會。


第二,再回頭看陽安關,你會發現這是一座適合死守的關城。蜀地多險,又有言「漢中最險無如陽平」(即陽安關),更有「蜀之咽喉」「漢中門戶」之稱。


在這之前,要攻下陽安關,只能靠守軍犯錯,所謂「在德不在險」。張魯當年破關後,佔據漢中二十多年;曹操攻打張魯,用計讓守軍混亂才趁機得手;輪到劉備來打,張頜在此關據守一年,劉備無可奈何,直到殺死夏侯淵才改變戰局;又輪到曹操來攻打,劉備說不怕,漢中必將是我的,令軍隊據守,直到曹操退兵。(先主遙策曰:「曹公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及曹公至,先主斂眾據險,終不交鋒,積月不拔,亡者日多,夏,曹公果引軍還,先主遂有漢中


可惜傅僉本要固守陽安關,但蔣舒卻因為對官職不滿而投敵(舒為武興督,在事無稱。蜀命人代之,因留舒助漢中守。舒恨,開城出降。),致傅僉獨木難支,力戰而死。而鍾會趕到後,得到了陽安關的糧草(得庫藏積穀)。


姜維本來從沓中回來是要增援陽安關的,但鍾會已經得手,可就算鍾會打算就此平推了成都,卻被姜維死死擋在了劍閣(姜維自沓中還,至陰平,合集士眾,欲赴關城,未到,聞其已破……守劍閣御會

(陰平橋頭、白水關,馬鳴閣,劍閣關-即劍門關)

鍾會強攻不下,寫信去勸降,說姜維你文武雙全,天下誰人不識啊,交個朋友吧(公侯以文武之德,懷邁世之略,功濟巴、漢,聲暢華夏,遠近莫不歸名),而姜維連信也不回(維不答書,列營守險),導致鍾會大軍糧草不繼(不能克,糧運縣遠,將議還歸)。


由此可見,即便漢中失守,姜維臨時更改戰略,依舊做到了(敵攻關不克,野無散谷,千里縣糧,自然疲乏。),我們又如何能去全盤否定他的防禦計劃?


眼看事態就要如姜維當初所言,鄧艾卻從陰平殺到成都去了。

聽說魏軍來了,駐守南中的霍弋打算帶兵北上,護衛成都,但劉禪說不用了我們沒事(後主以備敵既定,不聽),結果諸葛瞻和一叢忠烈之後均戰死於綿竹,成都立即投降。

(綿竹-成都)

鄧艾用姜維擅長的的冒險招數,在自己的勇猛之下,加之對手的愚蠢,共同創造了不世出之功。所謂天數,即是如此。

諸位且看,蔣舒不投降,關城未必不能堅守到姜維大軍。劉禪若聽姜維所言增兵陰平和關城,而不是聽信黃皓,鄧艾未必能突襲得手。諸葛瞻若是拒險自守,坐等鄧艾軍隊自行崩潰,而不是提前與鄧艾決戰,導致全軍覆沒。鄧艾強弩之末,未必能攻城略地。最後,劉禪堅守成都,以待霍弋,鄧艾千里疲師,在綿竹之戰就已經有頹勢,如何與霍弋軍隊作戰?


以上任何一項做到了,季漢就不會猝死。然而歷史車輪滾滾,姜維也不過是螳臂擋車。但是諸位,我並不是要如果論,我只是要說,並不能因為季漢亡了, 就說姜維改變漢中防禦是鑄成大錯。亡國的鍋你有我有大家有,但怎麼也不能輪到漢中防禦。


如關羽圍毆襄樊,自家後院起火,盟友背盟,兵敗身亡。但他攻打襄樊的戰略是沒有錯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而已。


綜上所述,「改變防禦策略是合理的」接下來,我們要看看「季漢內部反對漢中防禦的改變嗎?

今人已遠離古人,大家看的資料無非都是這些那些,誰也說服不了誰。不如看看當時的人如何說。

廖化,張翼,胡濟等人都批評過姜維北伐的行動(維議復出軍,唯翼廷爭,以為國小民勞,不宜黷武。),哪怕是姜維取得諸葛亮時代都沒有的洮西大勝,張翼依然說我們知足吧不要再去了(可止矣,不宜復進,進或毀此大功,畫蛇添足耳),胡濟還跳票不去作戰(極為重要的段谷之戰,胡濟答應協助姜維,卻失期不至,是姜維戰敗原因之一),董厥甚至都和諸葛瞻謀劃奪姜維兵權了。但在漢中防衛的更改上,他們均共同執行,且無異議。


如果說蜀漢的史料缺失,他們可能抗議了但沒有記錄,那是不是可以說他們開口支持了但也沒有記錄下來呢?


由此又可以推出一點——北伐是個費力不討好,卻又必須要有人去做的事情,完美如諸葛亮,傳記中也被說「用兵不戢,屢耀其武」「連年動眾,未能有克」,到了姜維這邊,廖化和陳壽也說他"兵不戢,必自焚」累年攻戰,功績不立」,兩種評語是不是很像?


姜維畢竟不如諸葛亮,他受到的非議將全部是放在檯面上的。


但又由此可見,即便內部將領反對北伐,但他們並未出現內亂,可見大都是對事不對人(維心與翼不善,然常牽率同行,翼亦不得已而往)該北伐還是北伐(除了胡濟食言的那次)。而到了生死關頭,柳隱守黃金圍,王含守樂城,蔣斌守漢城,張翼和董厥依然按照姜維布置,往漢壽而去,最後不知道怎麼走的,居然碰到了姜維和廖化,四人於是一起堅守劍閣,死死堵住了鍾會。


既然大家對姜維不滿可以儘管說出來,那麼姜維改變漢中防禦,如果是千百年後的我們都能看出的大錯,或者其風險要大於收穫,或者其合理性不足。為何這些將領卻毫無異議?


如果還是質疑季漢史料缺失,那麼我們來看看敵國怎麼看。「魏國伐蜀是因為漢中防禦變動,出現可乘之機嗎?」


司馬氏伐蜀的緣由是因為季漢總是說自己是正統,混淆視聽,滅了就沒有人敢依附它。它還經常作患我邊境,大大的消耗我力量和財物。必須滅了。(蜀為天下作患,使民不得安息)(若蜀以破,遺民震恐,不足與圖事;中國將士各自思歸,不肯與同也。若作惡,只自滅族耳。)(文王以蜀大將姜維屢擾邊陲,資力單竭,欲大舉圖蜀


季漢作患的是誰呢?唯有姜維。

曹奐也說了蜀國只是仗著有姜維而已(蜀所恃賴,唯維而已


姜維完全對應了《出師表》裡面的「涼、雍不解甲,中國不釋鞍。」「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


甚至有的人受不了姜維,既然戰場上殺不死他,就打算派刺客(時官騎路遺求為刺客入蜀,勖言於帝曰:「明公以至公宰天下,宜杖正義以伐違貳。而名以刺客除賊,非所謂刑於四海,以德服遠也。」帝稱善。),但司馬氏還是選擇了徹底根除。


司馬氏是如何發家的?原因之一便是常年在邊境擁重兵,若外患不徹底根除,誰知道會不會跟風跟出下一個司馬氏?


那麼司馬氏伐蜀原因,一部分是轉移政治矛盾,另一個是姜維外患。


而其他將領伐蜀原因是什麼呢?因為發現漢中有可趁之機嗎?但是很意外——鄧艾是反對伐蜀的。因為覺得季漢內部並沒有爭端。(征西將軍鄧艾以為未有釁,屢陳異議。帝患之,使主簿師纂為艾司馬以喻之,艾乃奉命。)。這還是在姜維與黃皓不和,沓中屯田避禍的情況下,鄧艾依然說季漢並沒有爭端,或者說,他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季漢目前的格局還不足以釀成亡國。更不用說漢中防禦布置了,鄧艾壓根就沒有打它的主意。以他跟姜維多年的交手經驗,會不知道姜維「我家大門常打開,歡迎你的到來」意欲何為嗎?


而鍾會支持伐蜀,是因為他早就想這麼幹了,還在當尚書郎的時候,他的野心已經被同僚所知。(維問於霸曰:「司馬懿既得彼政,當復有征伐之志不?」霸曰:「彼方營立家門,未遑外事。有鍾士季者,其人雖少,若管朝政,吳、蜀之憂也。」。


所以很可惜,魏國方面對漢中防禦的變動毫無想法,提都不提。又為何後人對漢中防禦褒貶不一?無他,唯結果論而已。


最後提及一下為什麼司馬氏開戰前信心滿滿。因為他們認為搞定姜維,就能一路踏平成都。(因其遠離巢窟,用力為易……若擒維,便當東西並進,掃滅巴蜀也)但很可惜,就算是鄧艾率幾路兵馬打算掐頭去尾斷其腰(其中有諸葛緒,其與諸葛亮同出於琅琊;還有隴西太守牽弘,其為牽招之子,而牽招又曾與劉備為刎頸之交)誓要在沓中殲滅姜維,但最後居然讓姜維突破得手,在沒有什麼大損失的情況下(趙雲次子,牙將趙廣戰死)順利回援。

(圖左處可見沓中)

於是姜維成功守劍閣御鍾會,事情也從此脫離了司馬氏的計劃,走入了一個誰也預料不到的局。雖然殊途同歸,但這個結果未免讓人難以相信,若不是發生在現實中,只會被歸類為想像力太豐富。而鄧艾與姜維,在接下來的發展中,卻不約而同地將腦海中所想,具化為現實。


千古無同局。


諸葛亮與姜維,終其軍事生涯,都在為割據雍涼而奮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一直搖擺不定的涼州,反倒成了滅蜀的先鋒(昔伐蜀,募取涼州兵馬、羌胡健兒,許以重報,五千餘人,隨艾討賊,功皆第一


論證結束。以下為後記。


劉備仁德,有人質疑「長厚似偽」,諸葛多智,有人說「近妖」,劉備託孤,被好事者稱政治博弈。而姜維其人,盡忠到極致,豈止偏執與瘋狂,簡直走火入魔,可謂古今少有。


本與季漢政權毫無關聯,入蜀後卻用長達三十五年的時間與魏國作戰,亡國後,還是不甘,策反鍾會,間接導致鍾會,鄧艾父子,師纂先後因此事而死。姜維事敗後魏兵作亂,左車騎將軍張翼,關羽一家(乃龐德之子龐會復仇),姜維妻子,蔣琬之子蔣斌,蔣顯,大尚書衛繼等人均死於亂軍。

愛他的人覺得他忠貞至此,因公忘私,不顧一切,至死方休,可悲可嘆,嫌他的人認為他如此喪心病狂,明知不可而為之,傷人傷己,亂臣賊子,意欲何為?


因此但凡有姜維處,非黑即蜜,見慣不怪,早在他傳記後面的評論中,便有陳壽、郤正,孫盛三人與裴松之,干寶各執己見,何況百千年後,生長於地球村,從未染指戰爭,於鍵盤上指點江山,糞土諸侯的你我?


我初看《三國志》,為英雄人物所慷慨,悲傷,再看,翻書卻隨處可見——

「殺……夷其三族」

「死者萬數」

「斬首數萬級」

「殺紹卒凡八萬人」

「皆死」

「兵戎之役,凶年之災」

「長安老少,殺之悉盡,死者狼藉,漂其棺槨」

「人民飢困,二年間相啖食略盡」

「桌獲山東兵以豬膏塗布十餘匹,用纏其身,然後燒之,先從足起,」

「絕漳水以灌之……」

「病……早夭」

感慨於「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曹操,卻也數次屠城。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又,古今多少事,都付撕逼中。

編輯於 2016-08-15


很高興看到針對我答案的回答,作為知乎新人我當然沒有什麼高論了,我還有很多地方要向大家學習。
還是說答案本身吧,首先有些人分不清這段講得是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當然是三國志了。
其次就是對我為什麼選擇這場戰役來證明姜維軍事才能的質疑了,質疑的理由大神的答案里都說了。我個人的觀點是首先這場戰役十分重要,三國後期沒有比它更重要的戰役了,姜維作為這場戰役的主要參加者為什麼不可以講呢?其次我一直認為一名將領是否優秀,不僅可以看打勝的戰例,也可以看戰敗的戰例,只要他在這場戰役中表現的足夠好就可以了,姜維在這場戰役中渡橋頭和快速回援劍閣兩筆確實值得一講啊,姜維改變漢中布防確實為後人詬病,個人也認為確實不該如此,這一事件使得姜維要對蜀漢滅亡負起一定的責任,但把責任都算在他頭上明顯是不對的,而且也不能因此而掩蓋他在這場戰役中的出色表現。現在有一種重戰略輕戰術的潮流,在分析軍事能力時優先分析戰略能力而戰術能力卻很少提及,我並不否認戰略能力的重要性,出色的戰略能力是一名將領名垂青史的必備能力,姜維當然算不上歷史上傑出的名將,但他絕對算當時最優秀的將領之一,這篇答案側重點主要是戰術的分析,如看戰略請移步樓上大神的答案,須知出色的戰術運用往往可以在戰略上使局面發生逆轉,此戰就是一例。
對於大家的批評和建議我都會認真對待。
再次感謝。
魏延暫且不論,先說姜維。
結論是軍事水平算是同一時期的佼佼者,他沒有辜負諸葛亮的期望。
只說姜維參加的最後一次綻放光芒的戰役——司馬昭滅蜀之戰。
姜維的表現異常耀眼,絲毫不亞於魏國方面的鄧艾。
時間倉促,我就直接上維基了。
請在看文字的同時看圖,相信會使大家更加深刻地了解當時的戰爭走勢以及姜維鄧艾鍾會等魏蜀兩國傑出將領們的軍事才能。

這是司馬昭伐蜀的路線圖,不得不表揚一下司馬昭鍾會鄧艾的軍事才能。
還是說主角姜維吧。
司馬昭決定先討蜀、後伐吳,命人造船以備滅蜀後快速攻吳,另派鍾會鎮守關中,準備南下。姜維聞得魏國的舉動,把情況上報劉禪,並建議派兵防守陽平關和陰平之橋頭。但劉禪聽信黃皓鬼巫之說,不理會姜維的建議,也不讓朝內群臣知道此事。
後來戰爭的走勢表明姜維是正確的,尤其是陰平,鄧艾從這裡像一把尖刀一樣插入了蜀國的心臟。
接下來看曹魏兵力分配:
263年八月,十八萬魏軍分三路南下:西路軍由鄧艾所率的三萬人,出狄道向甘松、沓中直接進攻姜維;中路軍由諸葛緒率三萬多人馬,自祁山向武街、陰平之橋頭切斷姜維後路;而東路軍由鍾會率主力十餘萬人,再分三路分別從斜谷、駱谷、子午谷進軍漢中。
可以看出,鍾會是絕對的主力,後來姜維在劍閣直接面對的就是鍾會和諸葛緒的主力部隊,除了鄧艾那一路基本上都牽制住了,可以說如果沒有鄧艾神來一筆,此次伐蜀必然是失敗的。
中間戰爭過程略過,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去看看詳細的過程,總之就是漢中丟了,魏軍大舉入川,而主角姜維在從沓中趕往劍閣的路上,局面可以說十分危急。
接下來,各位注意了,關鍵時刻來臨了,我們的主角姜維這時開了高達。
請注意中路諸葛緒,這路是來抄姜維後路的,再次表揚司馬昭和鍾會的軍事才能。
此刻萬分危急,如果姜維後路被抄那麼伐蜀之戰的首功就成了鍾會而不是鄧艾,劍閣一破那基本上遊戲就結束了,但後來的發展是沒有。
姜維的神來之筆來了:
西路軍也同時展開攻勢,鄧艾命王頎、牽弘、楊欣分別從東、西、北三面進攻沓中,不過姜維因獲悉魏軍已進入漢中,擔心陽安關失守,劍閣孤危,便不作抵抗,且戰且退,希望儘快趕到劍閣援助。但中路軍已從祁山進達陰平之橋頭,切斷了姜維的退路。姜維為引開魏軍,便率軍從孔函谷繞到諸葛緒後方,詐稱攻擊雍州。諸葛緒怕自己的後路反被切斷,慌忙後退三十里,姜維趁機立即回頭越過橋頭。當諸葛緒察覺自己上當時,漢軍已遠遠離去,追趕不及。姜維從橋頭至陰平,一路向南撤,途中與正在北上的廖化、張翼、董厥等蜀國援軍會合。當時陽平關丟失,漢軍惟有退守劍閣,抵抗魏軍。
三國版四渡赤水出奇兵啊,繞來繞去(好吧只繞了一下,就是圖上那個彎彎比較多的地方)把諸葛緒擾得暈頭轉向。
來不及找古文了,古文讀著更令人激動。
姜維就這樣巧妙地化解了被抄後路的危機,這時整個局面頓時逆轉,姜維成功退入劍閣,十幾萬伐蜀大軍被阻擋在了蜀中大門之外,局面頓時轉危為安。
不佩服不行啊,鍾會就表示佩服得五體投地,相關的事情就不用交代了吧。
但與此同時還有一個軍事牛人鄧艾,像一把尖刀從旁邊的陰平小道插入了蜀國的心臟,如果當時劉禪聽從姜維的建議加強對陰平方向的防守,這種事情怎麼會發生呢?
讀到這裡,我只能替姜維發出一聲長嘆:
不是我無能啊。(奈何我有豬隊友,更奈何魏軍有高達啊)
相信此戰足以證明姜維的軍事才能,姜維和同一時期的鄧艾一樣,都是傑出的軍事人才。
想多說一句題外話,蜀國滅亡之後他並沒有放棄,為蜀國的復興燃盡了自己最後的生命,帶走了三國時期最後的想。
「丞相,姜維儘力了啊!」
全劇終。


@葉懶 反駁我,卻又把我拉黑,在評論里還出一些尋求討論的話,先看看自己的反駁何其錯漏百出。比如截圖這一段就確立了他整篇長文立足點不對,連這一點都弄錯,他整篇文是不用再看的了。

黃金圍和興勢圍本就是劉備的圍守之一,其作用我本文說的很清楚,王平的防禦策略就是沒脫離劉備的布防。王平和姜維有什麼區別?王平將兵力集中在黃金和興勢,使曹爽一進入漢中就受到阻擊,魏軍當然也可以直接不打這兩處地方,直接進攻漢中腹地,但是曹爽沒辦法判斷出漢中內部是否還有部隊,魏軍輕進可能會遭到前後夾擊。

而姜維把主力退到漢、樂二城,魏軍一進入平地就能判斷出蜀漢整個軍事部署,所以鍾會敢留兩萬兵力圍攻漢、樂二城就直接深入進攻劍閣。在平坦地勢作戰就是兵力多的佔有優勢,蜀軍只有防禦挨打的份。倘若是錯守重圍,魏軍會深陷漢中戰區,他們進攻防禦的據點就會遭到別的圍守部隊騷擾,必須將漢中整個防線抜掉才能進軍。

第二點,姜維西安、建威、武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的布防壓根跟漢中防禦無關,請去看《三國志集解》的《姜維傳》,基本上每一處地理都有考證。這些地方全都在隴西,即是天水、武都一帶,是為了方便姜維把戰線轉移到隴西而設立,並且很不成功,蜀漢的戰線沒能有效的進入天水地區。漢中之所以兵力不足,是因為蔣琬在諸葛亮死後撤軍回成都,而姜維時期將主力放置於隴西,這是戰略思路問題。

鄧艾本來就愛使用冒險的招數,至於對手是否愚蠢,這也需要自己去判斷。蔣舒原是武興督,武興在漢中西邊,最有可能就是姜維改變漢中布防後,他才到了關城。而蜀漢倘若覺得將領無能就不應該用他,沒能讓部將保持忠誠,這似乎跟運氣沒有關聯,怎麼不說魏軍強勢太強,令蜀將認為不可戰勝,因此而投降?倘若諸葛瞻固守綿竹,鄧艾就會在姜維後方擾亂,他本來的策略就不是為了攻陷成都,而是使姜維覺得後方不保而回援,藉此讓鍾會攻破劍閣,無論如何,鄧艾的計策在他進入蜀中後就已經成功了。亡國的鍋大家都有,但四個月而滅亡,這鍋不由失漢中來背就沒人來背。史學家的觀點在本文之下,不再重述。

先說結論,在姜維的努力抗戰下蜀漢滅亡了,所以沒有辜負丞相的期望,那麼我們從頭開始說,何以蜀漢對魏國的進攻如此被動?姜維如此多戰例可道,偏偏有人竟拿滅蜀戰役來吹捧姜維,實在看不下去了。

滅蜀戰役中蜀漢戰敗的三大要素就是以諸葛瞻為將,黃皓亂政,姜維權重。

強川口之戰分析,這一戰是整個滅蜀戰役的前奏,在這一場戰鬥來講,姜維的目的是撤退,鄧艾和諸葛緒的目的是狙擊姜維,鄧艾兵分三路夾擊姜維。

這裡也介紹一下圍剿姜維的三員戰將楊欣、王頎、牽弘,這楊欣後來成了西晉的涼州刺史,算駐守一方的將領,後來與鮮卑將領若羅拔能交戰陣亡。王頎隨毌丘儉討伐高句麗,深入東北地區作戰,實行了中原王朝第一次對東北最遠的征討,打到了俄羅斯濱海地區以及朝鮮半島。棒子的《三國史記》還記載著高句麗以詐降的計策殺死了魏國大將王頎。當然,後來王頎復活去參加滅蜀戰役了。牽弘是名將牽招之子,剛毅有父風,雖然被評為有勇無謀,但也是驍勇的戰將,這三人的部隊自是代表曹魏的精銳。

其中王頎攻打姜維的營地,牽弘要搶在姜維的前面,正面迎擊要撤退的姜維,楊欣到甘松追擊姜維,一直到強川口時被楊欣等追上並且大破。楊欣最有可能就是趁姜維正要渡河的時候進行攻擊,以此漢軍防備沒那麼強,趙雲之子趙廣在此戰中陣亡。而搶在前頭的諸葛緒已經堵住了姜維的去路,姜維以虛實的手段把諸葛緒忽悠走,順利撤退。因為在撤退途中被敵人大破,漢軍的損失必然不小,更狼狽的是漢軍根本無心戀戰。漢軍損失數千人必不可少,姜維贏是贏了,可是一場戰鬥打到如此被動,能逃走就算勝利,真的光榮嗎?真的是神來之筆嗎?

在高達里林有德帶著李亞寶一路逃竄,可也幹掉了對方許多王牌。我覺得姜維已經儘力了,奈何魏將都是精英怪。

強川口之戰後,姜維順利的返回劍閣防守,將鍾會十幾萬大軍擋在門外,好厲害。實際上呢.......以漢中的地理來講,魏軍根本沒可能在這麼短時間內打到劍閣......第一,劉禪沒有聽從姜維的意見,派張翼、廖化督諸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大家去看看上面的地圖,這陽安關口在漢中的西邊,也就是說姜維大一開始就不打算保住漢中全線。他將戰線往西移,直接放棄了制止魏軍由褒斜、故道進軍的險口。

第二是姜維自己撤除劉備時代留下的布防,就連諸葛亮時代都沒有改變的布置,卻讓姜維來改變了。魏延雖然不一定是錯守諸圍的提倡者,但劉備當時任魏延為漢中太守,魏延自是最初的執行者。胡三省注為:「圍守,即魏延所置漢中諸圍之守也」,在史學家當中大多也認為漢中圍守是魏延所設。

這一部署有成功的戰例,王平輕易就將曹爽大軍逼退。再早三十年,曹真和司馬懿欲取黃金伐蜀,慘遭大敗。

大家平時多讀史料就知道,大多史學無不認為姜維斂兵聚谷的策略就是亡蜀的決策。

姜維到底幹了什麼?他認為錯守諸圍雖然巧妙,但只能適可禦敵,不能達到大破敵人的效果,他將防線往後拉到漢、樂二城,直接讓出了半個前線軍事基地漢中,如此希望誘敵深入得到更大的戰果。

鍾會大軍進攻的時候,且不說主將姜維正在疾馳回防,魏軍在進入漢中時本應該會受到猛烈的抗擊,結果鍾會輕易就進入了漢中,不但加速了魏軍的進軍速度,也縮短了蜀漢戰線。如此一來蜀軍除了據險堅守,實際上並沒有太多可使用的戰術。也因為戰線被拉短,鄧艾從陰平偷渡的風險也減少了,如果蜀漢還有漢中的控制權,後方部隊抽空去打鄧艾可就方便多了。同時這對國內軍民士氣人心有很大打擊,如果姜維將魏軍拒於漢中,那麼鄧艾軍打到門前時,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不至於被嚇得驚慌失措,可是鍾會壓在劍閣外無形中就給蜀漢全國沉重的壓力。

也不想想當年先主為何拼了全力也要奪取漢中,曹操將漢中百姓移走留下一片空地,劉備在戰略上仍舊是大獲全勝,漢中的位置到底有多重要?

宋郭允蹈在《蜀鑒》中論道:「蜀之門戶,漢中而已。漢中之險,在漢魏則陽平而已。武侯之用蜀也,因陽平之圍守,而分二城以嚴前後之防。其守也,使之不可窺;而後其攻也,使之莫能御,此敵之所以畏之如虎也。今姜維之退屯漢壽也,撤漢中之備,而為行險僥倖之計,則根本先拔矣。異日鍾會長驅直入,曾無一人之守,而敵已欣然得志。初不必鄧艾之出江油,而蜀已不支,不待知者而能見。嗚呼,姜維之亡蜀也,殆哉!」

《通鑒集覽》就對姜維如此評價:「外戶不守,而卻屯以引敵,且欲俟其退而出擊之,真開門揖盜之見」。

姜維早已察覺魏軍有所行動,為什麼身為主將跑到沓中去種田,這一點史書也記載得明明白白,因為朝廷欲罷免姜維的兵權,姜維跑去避難。有人一定會大罵劉禪和那些奸臣放著大將不用,還在背後捅刀子。那麼你們又是否知道姜維連年征戰使蜀漢國力耗損,甚至百姓怨聲不絕?按說你有理想是值得敬佩,何以拉著蜀漢軍民百姓一同受累?

史書也記載著明明白白,就在263年的前兩年,鄧艾拒姜維於長城,維退還。遷征西將軍,前後增邑凡六千六百戶。景元三年,又破維於侯和,維卻保沓中。

而在7年前,十九年春,就遷維為大將軍。更整勒戎馬,與鎮西大將軍胡濟期會上邽,濟失誓不至,故維為魏大將鄧艾所破於段谷,星散流離,死者甚眾。眾庶由是怨讟,而隴已西亦騷動不寧,維謝過引負,求自貶削。為後將軍,行大將軍事。

甘露元年詔曰:「逆賊姜維連年狡黠,民夷騷動,西土不寧。艾籌畫有方,忠勇奮發,斬將十數,馘首千計;國威震於巴、蜀,武聲揚於江、岷。

姜維的接連戰敗使蜀漢國力耗損,早就激起民怨,不僅黃皓什麼反對姜維,就連姜維的老戰友廖化、張翼也跟他意見相背。諸葛瞻、董厥實名反對姜維加沒有幫助。蜀漢滅亡跟這場內鬥脫不開干係,姜維好戰無功卻是其根源,諸葛亮時期儘管北伐失利,可又何曾激起過這滿朝上下這麼大的怨氣?正因為段谷之戰的重創,導致不久諸葛誕發動叛亂時,姜維出兵響應只是跟魏軍隔山對罵,連交戰都沒有,白白錯過一次趁機撥亂的機會。

順便,段谷之戰也值得一提,是因為胡濟失約,姜維才慘遭大敗,理論上是如此。可姜維的進軍本就是深入,又沒能搶到險口,贏面本就不大,作為主將就應該明白從一開始就註定是輸的仗不應該打,姜維此戰敗於不自知,而廖化都看出了問題,所以還是怪千里馳援的胡濟嗎?

甚至也別從國力、局勢來上開脫,為將者知己知彼,司馬昭正是知道你們有內亂,國力衰弱才興兵伐蜀。在軍事上以強凌弱一點都不丟人,反而很高明,我很奇怪現在的人都迷戀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軍事人物,豈不聞韓信將兵多多益善?秦國滅楚時,王翦說非六十萬兵不可,李信裝逼說我二十萬就可以,結果李信大敗而歸,秦拜王翦為將以六十萬之軍滅了楚國。以不備之師去打勝仗,那個打的是情懷和激情,以全備之師去打勝仗,那才真正的用兵之法。

作為一名軍事家要顧及不僅是如何在戰場上調兵遣將,必須要知道國力強弱,糧食與經濟生產,以及政局是否平穩,從諸多方面去考慮自己的對策。姜維若作為一戰將,在戰場以虛實之道對付敵人或許是不錯,而且姜維麾下的部隊戰鬥力非常強,他多次進攻魏國,郭淮、陳泰、鄧艾等人少有跟他正面硬抗,也只有鄧艾在段谷之戰和強川口之戰給過姜維重創。可你讓姜維擔當起蜀漢整個國家的軍事,這實在太為難他了。姜維也不是諸葛亮欽點的軍事接班人,諸葛亮的接班人是蔣琬和費禕二基友,諸葛亮當初寫信給蔣琬,讓蔣琬重用並培養姜維,是認為姜維將來可以作為蔣琬的左右手,諸葛亮可沒想到蔣琬、費禕掛的這麼快(話說費禕的死很蹊蹺,有請狄仁傑和包拯)。

至於魏延嘛,大傢伙也別評論他了,他都沒有獨立作為主將打過什麼戰役,就算真有才華也沒機會發揮。最精彩的一戰莫過於以偏師的身份大破費瑤和郭淮,不久跟吳班、高翔逆戰擊退了司馬懿,這還都是在諸葛亮光環之下立的戰功。至於子午谷奇謀,隨你們怎麼分析吧,一名成功的軍事家可以將理論和實踐化為勝利,沒有實例的戰略終究只是理論,你硬忽略拿下長安後如何抵抗魏軍反攻、如何支撐糧草補給、下一步戰略如何、失敗又如何等等因素來跟我說這個戰略很牛逼,沒有實例可是不能加分的啊。就好像有人總說鄧艾運氣成分很大,但我給你分析一下,鄧艾推算蜀漢無防備,這個推算是一半的運氣,可鄧艾還推算蜀國有內鬥,軍心不穩,這又多加了一成把握,鄧艾面對諸葛瞻軍反擊,下令死戰,沒有因為部隊處於死地就放棄,這又加了兩分成功的因素,這麼算來鄧艾實際上也不過只有兩分運氣而已。不過有一點也需要反駁,就是魏延有勇無謀的論點,魏延的身為可是前軍師,與諸葛亮共商軍事戰略,也就是諸葛亮的前軍參謀,也就是說諸葛亮的軍事行動魏延均有參與部署,絕非無謀之輩,因此劉備當初任命他為漢中太守布下防線,魏延不過是個人性格有問題罷了。
---------------------------
回 @任和

《三國志王平傳》:「七年春,魏大將軍曹爽率步騎十餘萬向漢川,前鋒已在駱谷。時漢中守兵不滿三萬,諸將大驚。或曰:「今力不足以拒敵,聽當固守漢、樂二城,遇賊令入,比爾間,涪軍足得救關。」平曰:「不然。漢中去涪垂千里。賊若得關,便為禍也。今宜先遣劉護軍、杜參軍據興勢,平為後拒;若賊分向黃金,平率千人下自臨之,比爾間,涪軍行至,此計之上也。」惟護軍劉敏與平意同,即便施行。涪諸軍及大將軍費禕自成都相繼而至,魏軍退還,如平本策。」

曹爽十數萬大軍伐蜀時,漢中守兵不滿三萬,兵力不足根本就不是借口。興勢和黃金相互為援,可以阻擋駱谷、子午谷來兵,且王平還有後話,只要抵擋住敵人的進軍,從後方的援軍就可以上來。鄧艾入蜀時,閻宇已經被調動了,尚有南中的霍弋沒動,必要時孫吳援軍也包含在內。

想必兄台連錯守諸圍的戰術是什麼都沒有搞清楚吧?劉備和魏延的戰略雖然分散兵力,但以漢中盆地而言,選擇最主要的險口布成防線,就可以將敵拒於門外,即便有一兩處被攻陷,這些守圍沒全部被攻破,魏軍就很難繼續進軍,冒然前進背後會被捅,這樣蜀漢就能有更多時間進行調動。

兄台扯後勤我不明白是什麼意思,蜀漢補給再遠能遠得過魏軍?漢軍主場作戰怎麼都不會有魏軍吃力。如果蜀漢在漢中經營這麼多年,連在漢中作戰都不能保證補給,我不禁更要質疑姜維乃至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了。

我上面都說了為什麼鄧艾敢偷渡陰平,因為鍾會已經打進漢中,鍾會甚至可以派兵去增援鄧艾。如果西線的魏軍也打到漢中,那可正好,因為主戰場在漢中,對國內的影響還不算深,即便漢中失手再守劍閣仍舊不遲。而且兄台完全沒搞清楚,姜維讓漢軍退守的漢、樂二城就在漢中境內,按你的說法鄧艾從西邊殺過來,姜維守漢、樂二城的布局豈非一樣玩完?你會不會連姜維的布局都沒搞清楚?

我還真不知道興勢之戰蜀漢還處於什麼攻勢防禦階段,還只算支線作戰,請問興勢之戰的主線戰鬥在何處?曹爽可是一心滅蜀,王平悠哉的把曹爽忽悠走了,我知道了,一定是心態問題,王平壓根就沒把曹爽當一回事。可即便如此,在王平的反擊之下魏軍傷亡慘重。

錯守諸圍就是據多個據點防守,當敵人鋒芒消弱時亦還有餘力分出部隊反擊,因為魏軍要圍攻據險,就要分出許多兵力。姜維的戰法在於他集中了兵力,將一些所謂沒必要的據點放棄了。可是看到排名第一答案中有人說如果陰平道上有三五千蜀軍,鄧艾就完了。且不論這三五千部隊能否擊潰鄧艾,我就說這姜維自己把防線縮小才讓鄧艾鑽空子進入陰平。都說堅壁拒守了,這根本就不是兵力的問題了,一個險口只需要三千兵力駐防,你就算安排三萬兵力在那個位置也沒意義。

鍾會要對付這些圍守,就需要分兵去圍攻,例如一個圍守有五千漢軍,那麼鍾會必須要分出上萬的兵力去進攻,還不能保證一定打得下或是短時間內打下。打不下也沒關係,鍾會可以分出五六萬的兵力去對付這些圍守,繼續進軍。可你瞧瞧,如此就將鍾會一部分兵力支開了。

鍾會時人號子房,他看到漢軍都集中兵力了,魏軍當然也會集中兵力,在魏軍優勢兵力的情況下哪有給你趁機打伏擊的餘地?這場戰役打得最好的是柳隱,在鍾會攻入漢中,打下蜀漢許多據點的時候,唯有柳隱始終堅守,鍾會不得不分出兵力去專門打柳隱,而一直到劉禪投降,柳隱都沒被打下來,認為漢軍守不住這麼多個據點,一定是小看我漢軍的戰鬥力。

你再看看姜維對自己的戰略又完成了幾分?他令王含守樂城,蔣斌守漢城,本欲自己坐鎮關城,再怎麼樣都把魏軍拒於漢中境內。可是姜維還沒返回,關城就已經失守,庫藏積穀均為魏軍所得,鍾會還特地拜祭諸葛亮,O(∩_∩)O謝謝丞相!姜維最終退守劍閣,走最後一步拒雄關天險是自己失算而已,他真不是故意把魏軍放入這麼深.......

劉備當年拼了全力,畢生中唯一一次擊敗曹操並奪取了漢中,你居然隨隨便便跟我說丟了漢中也無所謂,你真的想過之後的問題嗎?魏軍只要轉攻為守,死守住漢中等你蜀漢來奪,分分鐘把你磨死,你可以不反攻,再給魏國一年的部署瞧瞧魏國如何從漢中出發滅了蜀漢。
----------------------------

有人叫上圖,我還得補充一下,沔陽既漢城,城固既樂城,姜維就打算守住這兩城作為前線,這戰線已經在漢中盆地之內。相對來說漢軍收攏了兵力,可是魏軍進入後也合流了大軍,鍾會直接派荀愷、李輔各將萬人去圍漢、樂二城,自己大軍繼續進軍攻擊入蜀的關口安陽關口。

興勢和黃金就在城固東方向一帶,可以直接依靠秦嶺的地勢阻擋子午谷和駱谷的魏軍,如果再於漢城北邊布防,將鍾會左路擋在斜谷的路上,就能將魏軍阻止在漢中之外。正因為沒有受到抵抗,魏軍從子午谷和駱谷的部隊很順利進入漢中進行作戰。

陽安關既陽平關,位於漢城西邊,原本來說以漢城的位置已經取代了陽平關的戰略地位,可問題出在陽平關是由漢中入蜀的通道,鍾會圍住漢、樂二城後,最主要打的就是陽平關,這通道一打開鍾會連漢中沒攻陷的據點都不理了,留下兩萬兵力圍攻,自己直接進軍入蜀。像這種情況,漢中的圍守夠多,布成防線的話,鍾會起碼要花一些功夫解決掉漢中的各各據點才更放心進軍。


看見排名第一的答案居然是在黑姜維。。。表示玻璃心已碎。。。
首先還是說一下自己對於 @蘇沉船 所論一點不太敢苟同的地方吧:
其一是關於季漢國力衰退應不應算到姜維頭上。
我感覺不應該。
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263年季漢滅亡。然而在253年之前軍權基本都是在蔣琬費禕手裡,姜維每想「每欲興軍大舉,費禕常裁製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而費禕死後,姜維北伐規模較之前擴大,然而兵力仍然是要少於諸葛亮北伐的。而且他實際上也沒有掌握政權,其對朝堂的影響力甚至不如陳詆。《三國志董允傳》中說「大將軍姜維雖班在祗上,常率眾在外,希親朝政。祗上承主指,下接閹豎,深見信愛,權重於維。」所幸陳詆至少還是支持北伐的,在陳詆死後,黃皓企圖廢掉姜維兵權,結果逼得姜維跑沓中屯田避禍,不敢再回成都。
實際上就算是軍權,姜維後期能夠掌握的基本也就是跟著他去種麥子的那幾萬人。大將軍怎麼了,讓胡濟率兵夾擊鄧艾,結果人家說不去就是不去,搞得姜維段谷大敗,而胡濟依舊「督漢中」;又發覺魏軍有入蜀,上表「聞鍾會治兵關中,欲規進取,宜並遣張翼、廖化詣督堵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卻被黃皓強行壓下,結果鍾會大軍一到,局勢十分被動。
姜維就是處在這樣一種自身難保的境地里,你說他沒搞好蜀國內政,額,我感覺這個黑鍋讓他來背不太合適吧。

其二是關於姜維在季漢在最後一戰的失敗應該擔負多少責任。
首先是改變漢中守衛體系。這點姜維被黑也實在沒辦法,畢竟漢中丟了大半,事實擺在那裡。但姜維這麼做也並非是完全的無謀之舉,還是有一些考慮在裡頭的,我放到下面來說吧。
然而拿強川口所謂的「戰敗」來說事我還是很不服的。鄧艾,諸葛緒各帶三萬兵,手下還有楊欣、王頎、牽弘一干悍將,這基本在三國後期算是個全明星陣營了,一番圍追堵截之下居然讓兵力不到其一半的姜維成功帶著主力溜了,試問這到底是誰的失敗?難不成姜維無視開向劍閣的鐘會非得回過頭和鄧艾死磕幹掉那六萬人才能算贏?
然後鄧艾的奇襲成功也算是姜維的失誤了,額好吧難不成是姜維讓馬邈投降的?還是姜維讓諸葛瞻送死的?而且姜維根本就沒有那些地方的任免權誒,這個鍋讓姜維背也忒冤枉了。話說回來,此戰鄧艾的運氣成分也實在太大,捨棄輜重後繼無援,偏偏馬邈投降了。。。孤軍深入堅城之下,偏偏諸葛瞻又去送死了。。。
其實諸葛瞻死後其實成都也還沒到無兵可用的地步,結果劉禪也投降了。。。

其三是關於費禕的死因。
三國志沒記,裴松之沒注,資治通鑒沒寫,但是現在就有人堅信費禕是姜維刺殺的,理由是姜維收益最大。我擦嘞這麼說我朝太祖之死還是惠帝一手促成的呢,因為他受益最大,是不是呢?

再說說自己對姜維的一些其他看法。
第一點是姜維的所謂窮兵黷武。
姜維歷次北伐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季漢國力沒錯,但是姜維的北伐還是有其必要性的。這種必要性在《出師表》里說得很清楚,而且在政治上也唯有不斷北伐才能確定其政權的合法性,所謂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況且實際上姜維的歷次北伐規模都要小於諸葛亮。值得一提的是他手下有個叫王嗣的人,在他的治理下「大將軍姜維每出北征,羌、胡出馬牛羊氈毦及義谷裨軍糧,國賴其資」。從這些記載中也可見姜維部隊的糧餉來源,相當一部分是也是來自羌胡的資助或者軍隊的屯田,對於季漢國力的消耗是沒有想像中那麼大的。

第二點是姜維的軍事才能。
毫無疑問,姜維經常冒險。孫子兵法說,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要打沒把握之仗。問題是誰都知道集中優勢兵力容易贏,但實際上你就是沒有優勢兵力你能怎樣。在國力被對手碾壓,北伐又不得不進行的前提下,姜維也只能冒險。
姜維的冒險也確實取得了諸葛亮時代未曾有過的大捷:大破王經,殲敵數萬;也受到了諸葛亮時代未曾有過的大敗:段谷慘敗,死傷甚重。
然而在姜維的歷次北伐中,總的來說還是勝多敗少,一定程度上縮小了國力的絕對差距。
長袖善舞,多財善賈,可是姜維手裡就這麼一把牌。兵力佔劣,又是客場作戰,朝中的政敵還在拚命扯後腿,他打成這樣,也算很不容易了。

第三點是季漢滅亡的責任歸誰。
其實季漢的滅亡首先是一個政治問題。
而如果單從軍事角度上說,呵呵,鍾會十餘萬,鄧艾三萬,諸葛緒三萬,除此還有賈充在長安也有十餘萬防著有人謀反,而季漢能動員起的部隊一共也就十幾萬人,其中被諸葛瞻送了不少,跟著蔣舒他們被送了不少,還得分一些兵防著東吳趁火打劫(結果他們還真這麼幹了),防著南中豪酋趁機造反。
這就是國力的碾壓。有些主張修養生息發展國力的,你感覺你發展得過敵人嗎。
你說季漢滅亡是誰的責任。。。責任當然在姜維,畢竟送死的死了投降的降了,我感覺這個鍋姜維不背誰來背。

再給姜維說幾句。
有答案道,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姜維帶兵能有三萬就不錯了,可見他不行。對於這種黑法我感覺很新奇,也很無語。。。姜維倒是想帶一百萬兵啊,可是季漢沒那麼多人你有啥辦法。還有說姜維放棄了錯守諸圍的戰略,但問題是季漢衰退後那時候的國力未必支撐得起這套體系你有啥辦法。
另外對於說漢中防禦體系的改變。關於《三國志》里的原文,摘錄如下:

初,先主留魏延鎮漢中,皆實兵諸圍以御外敵。敵若來攻,使不得人。及興勢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維建議,以為錯守諸圍,雖合《周易》「重門」之義,然適可禦敵,不獲大利。不若使聞敵至,諸圍皆斂兵聚谷,退就漢、樂二城。使敵不得入平,臣重關鎮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軍並進以伺其虛。敵攻關不克,野無散谷,千里縣糧,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後諸城並出,與游軍并力搏之,此殄敵之術也。於是令督漢中胡濟卻住漢壽,監軍王含守樂城,護軍蔣斌守漢城,又於西安、建威、武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皆立圍守。

關於這一段話的解讀有很多種,我說說個人的理解。魏延計劃關鍵是「錯守諸圍」,利用蜀地有利地勢結節抗擊;姜維的計劃則是誘敵深入,固守漢,樂等重要據點,堅壁清野,待敵疲乏後配合主力儘可能全殲敵人。
相比這兩種戰略,顯然是魏延的方法更為穩當,姜維則更為冒險;但相對的,姜維的計劃里,一旦防禦成功,敵人很難全身而退。同時姜維的戰略需要的兵力也要比前者少。拋開季漢後期的國力能否支撐「錯首諸圍」的體系暫且不論,至少姜維的戰略也並非一無是處。如果沒有鄧艾奇襲成功,如果沒有諸葛瞻犯二,如果沒有馬邈蔣舒等人集體反水,鍾會的大軍卡在漢中進退不得,我等維粉還是可以好好YY一下的。然而那些事情就是發生了又有什麼辦法,槍兵果然幸運E。


話說不知道有沒有人看呢。。。。先寫著一點吧,或許會更。。。


魏延本傳只記載了兩個功勞,一個是「數有戰功」。陳壽沒有一一列舉。
一個是在順風局和吳懿一起擊敗郭淮/費曜,這場戰鬥,從地位上來說,當時應當是以吳懿為主。

然後吹了個牛

  1. 一個就是子午谷奇謀
    子午谷奇謀本身就接近妄想,但是我要說的不是子午谷奇謀本身。
    我可以這麼說,哪怕出了一萬個萬一,子午谷奇謀真的可以奏效,那也不可能在魏延手上成功的。
    因為魏延缺乏對部隊的基本約束能力,也就是統率力低下。
    魏延號稱善養士卒,但是當他和楊儀的矛盾公開化以後,王平在城頭一句喝罵。魏延「養」的士卒全部作鳥獸散。只留下魏延和他的家眷光溜溜的跑路。
    也就是說,哪怕子午谷奇謀建功,魏延飛奪長安城,等曹魏援軍一到,城裡百姓也好大戶也好魏將殘兵也好,一定會有人立刻開門投降。
    所以我為什麼說子午谷奇謀是魏延吹牛:妄想和吹牛的界限在於,妄想是不能看清客觀條件,吹牛是認不清自己。
    更何況魏延要求諸葛亮從斜谷出,二十天把援軍帶到長安。諸葛亮要二十天能殺到長安,要出子午谷幹什麼:這是典型的是不知己也不知彼。
  2. 還有一個是拒魏武,吞別將。
    事實上曹操本來就是主動放棄的漢中,撤退以後也不可能馬上回頭打,再加上遷移光了人口,劉備得其地而不得其民。在短期內漢中並沒有遭遇入侵的可能性。具體分析戳這裡:關於曹操在漢中戰略意圖的分析-林布
    劉備是看重魏延不假,不過關於漢中的任命,意圖更像是幫魏延攢資歷,而不是就地重用。
    魏延在漢中能做的事情,主要就是恢復生產。事實上他在任上只有苦勞,並無尺寸之功。

    而魏延在作出拒魏武吞別將這麼牛逼的發言以後,

    先主稱善,眾咸壯其言

    劉備並沒有像其他人被他的豪言壯語打動,只是口頭表達了「好,不錯」。事實上劉備還特地安排,要魏延深溝高壘,要是曹軍真來了也要避免和曹軍作戰,讓曹軍進不來就行了。如果結合魏延光輝的吹牛史,假設劉備真的一貫有識人之明,那麼劉備說的就是:「你丫別浪」

    初,先主留魏延鎮漢中,皆實兵諸圍以御外敵,敵若來攻,使不得入

  3. 至於三國志里這句話:

    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唯楊儀不假借延,延以為至忿,有如水火

    字面意思是說魏延在士卒之中人緣不錯,自己又勇猛,性格比較刺頭,於是別人不敢惹他,躲著他。好像是誇魏延,雖然讓自己人害怕感覺怪怪的。
    但是仔細想想就知道,陳壽說其實是,魏延拉幫結派,好勇鬥狠,囂張跋扈。至於楊儀不給他面子,魏延就一直記恨,那也不奇怪。
    當然他搞的小團體,真遇到了啥事,就被人一句話轟然罵散了——這還只是內部火併而已呢。
    教科書式窩裡橫

另外插播一個魏延和楊儀的小八卦:

始,延欲殺儀等,冀時論以己代諸葛輔政,故不北降魏而南還擊儀

魏延秉承一貫的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諸葛亮死後就輪到我了。(其實楊儀也這麼想)
而諸葛亮死前的想法是:「如果魏延不聽話就把他丟下好了」

若延或不從命,軍使自發

這個也算魏延吹的一個牛,可惜除了他自己估計沒人會認為他有資格代替諸葛亮。
不過楊儀和魏延也是絕配啊,楊儀在殺了魏延以後,也覺得終於輪到我了

漢楊儀既殺魏延,自以為有大功,宜代諸葛亮秉政

不過諸葛亮真正選定的接班人是蔣琬。
...感覺好像是櫻木花道和清田信長自以為要爭奪最佳新人而互相看不順眼,流川楓在一旁悶聲發大財的感覺。
關於魏延的軍事能力,他短短的本傳里表現的很清楚:

  • 勇猛過人,順風打過勝仗
  • 作為將領,無法約束和掌控部隊
  • 每每作出不切實際的鋌而走險的計劃
  • 同時對自身的能力嚴重缺乏認識,喜歡吹牛
  • 對外不知己不知彼,在內則是囂張跋扈。

從戰功來講,魏延是中人之姿,畢竟比較勇猛;從軍事能力來講,估計就不盡如人意了。
應該說,一勇匹夫,有勇無謀,作戰有能,不善領兵,是適合他的評語。

(以下私貨)
而魏延本人就是一部打臉史:
說自己吞魏武拒別將,劉備說別鬧了。
說自己要代替諸葛亮,蔣琬說別鬧了。
說自己一定殺了楊儀,王平說別鬧了。
說誰敢殺我(演義),馬岱說別鬧了。
還好子午谷諸葛亮提前讓他不要鬧,不然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分割線---------------------------------

至於姜維,沒有太多爭議的話題,一員良將。諸葛亮對他評價很高,說是

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
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

而且姜維對魏國邊境也造成了很大的軍事壓力:

聞維方到,眾皆惶懼

但是戰功就比較的苦逼了,
客觀的:

  1. 魏國國力強大而蜀國先天不足
  2. 後院各種起火,在陳祗黃皓的折騰下,入其朝不聞正言,經其野民有菜色。
    經濟上蜀國已經不是諸葛亮時期「田疇辟,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後勤和裝備都沒有保障。
    而軍隊的戰鬥力更是早不如蜀漢建國前後見誰碾誰,幾十騎兵就能跟著趙雲就突散曹操本部主力從容撤退那會兒了。

主觀的:

  1. 姜維本人確實不過鄧艾,可以說鄧艾光是滅蜀一戰,就足夠躋身於歷史上優秀的將領之列
  2. 這個天生的漢臣學了太多劉備的折而不撓,卻是剛而易折。簡而言之,不審勢即寬嚴皆誤。說難聽了,就是窮兵黷武。
    這個寬嚴皆誤,我覺得說姜維比說諸葛亮要合適。
    諸葛亮,能壓制的魏國後來討公孫淵湊四萬人差點養不起,國內雖然也是艱難,但是依靠貿易和治理還算是穩健。窮兵黷武與否的界限,主要看這樣下去誰先撐不住。諸葛亮的話,估計魏國會更難過,但是姜維在有人拖後腿的情況下,肯定是耗不過魏國的。

我對姜維要比對魏延要寬容很多,主要有幾個原因
第一點,姜維是真有拿得出手的東西的。蜀漢人口就九十萬,姜維兵力不知多少。而鄧艾鍾會諸葛續共有十六萬大軍。姜維能在被隊友賣之前穩守劍閣,本身不容易。
關於這一戰,樓里賀亞傑知友的分析十分精彩,我就不另外獻醜了。
而哪怕在後主投降以後,蜀軍表現出的戰鬥意志也依舊令人激賞:」將士咸怒,拔刀砍石"。

第二點,我敬佩理想主義者。
蜀國滅亡之後,姜維給後主寫信,"原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一想到那時候的姜維,已經年近六旬,白髮蒼蒼,大小北伐十餘次,仍然壯心不已。
這種氣質和我同樣很喜歡的辛棄疾是類似的
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第三點,我討厭愛吹牛的人。


我自己在另一個問題下的答案,原文搬運,略有刪改。
只討論魏延的軍事能力,可以作為評價依據的是履歷、功績、官位,與同時其他將領的對比,以及同時代人的評價。
有鑒於 『林布』 的胡亂臆測對大家的誤導,先提幾個原則:
1,只依據正史
2,只依據有記載確切發生的事情
3,不臆測沒有記載的事情
4,不揣測人物的內心活動和動機
5,不剪裁史料,正反兩方面的都列舉出來;
6,三國志以簡略聞名,時間線和事實上會有許多留白,不做自由發揮,坦率承認不確定的地方。

一、魏延的履歷

魏延……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先主為漢中王,遷治成都,……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先主踐尊號,進拜鎮北將軍。建興元年,封都亭侯。五年,諸葛亮駐漢中,更以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八年,……遷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魏延直到去西川的時候才有記錄,「以部曲」有兩種解釋,一是他的身份是劉備的部曲,即私兵,二是率領部曲。這兩種都說得通,而共同點是表明魏延此時的位置很低,甚至沒有將軍稱號
而後有兩個亮點:
一是被任命為漢中太守,因為漢中的戰略地位,這個任命足以體現劉備對他的肯定;
二是建興八年後,與吳懿擊敗郭淮,取得大勝,進而封南鄭侯。
南鄭縣是漢中的郡治,南鄭侯是縣侯,在此時的爵位序列中是人臣的最高成就。

  • 有人認為諸葛亮同時期為武鄉侯,因此質疑魏延的爵位,這其實似是而非。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哪些是可以肯定的事實:
1,諸葛亮為蜀國百官之首,地位高於魏延;
2,南鄭侯是縣侯。
其次,哪些是待確認的結論:
1,武鄉侯是鄉侯?
2,諸葛亮的爵位必須高於魏延?

武鄉縣,在琅玡郡,也就是諸葛亮的老家,當時常常會給功臣封爵在故鄉以示榮寵,而從史書記載來看,這個故鄉的定義頗為模糊,州、郡、縣都有實例

滕胤字承嗣,北海劇人也……進胤爵高密侯——劇縣與高密縣都屬北海郡(國),這是封邑在本郡但不在本縣的例子

徐晃字公明,河東楊人也……進封楊侯……以晃鎮陽平,徙封陽平侯——這是封邑在本郡本縣的例子

吳懿,陳留人也……,進封濟陽侯——陳留與濟陽都屬兗州,這是封邑在本州但不在本郡的例子

不過,無論是鄉侯還是縣侯,都符合諸葛亮的地位括弧內部分為之前的回答,現在回過頭來看不準確,因此摒棄於正文之中。(但是在這裡不適用,因為諸葛亮的籍貫是徐州琅琊陽都縣,理應封為陽都侯。根據史書記載,當時沒有第二個武鄉縣,所以可以肯定這是鄉名,諸葛亮為鄉侯。)

如果是鄉侯,豈不是低於魏延的爵位?這能說得通。

  1. 蜀國承襲漢朝制度,自漢武帝時的公孫弘開始有丞相封侯,只是蜀國僅有一州之地,給大臣的封邑與大一統王朝相比大為縮水。儘管如此,鄉侯已經是當時蜀國的最高爵位,足以反映諸葛亮百官之首的地位,同期魏延僅為都亭侯。不相稱的緣由是,我們對諸葛亮的印象是他身後的總結,而諸葛亮封侯的時間點是「劉備去世、劉禪繼位」,他的政治生涯僅僅走到一半,名震天下的《出師表》、七擒孟獲、五出祁山還沒有顯於世間。
  2. 假如這武鄉侯為鄉侯,接下來要解釋的是,作為蜀國實際掌權者的諸葛亮為什麼不給自己晉陞爵位呢?

漢朝還有軍功封侯的制度。李廣利、竇憲、班固、盧植、鄭玄、馬融、劉放、孫資等人,代表了外戚、文吏、大儒、重臣,從正反兩面都證明了軍功封侯、無軍功不得封侯的漢家制度。從以下記載中可見,諸葛亮的目標與抱負是復興漢室,與魏延不同,後者憑藉斬將奪旗、攻城略地的功勞足以加官進爵,對於前者而言則不足自矜
諸葛亮傳:

人皆賀亮,亮顏色愀然有戚容,謝曰:"普天之下,莫非漢民,國家威力未舉,使百姓困於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以此相賀,能不為愧。"於是蜀人咸知亮有吞魏之志,非惟拓境而已

答李嚴書:

若滅魏斬睿,帝還故居,與子並升,雖十命可受,況於九邪

3. 在諸葛亮之後,蜀國的執政者相繼為蔣琬、費禕,他們也是百官之首,而根據史書記載,爵位卻僅為亭侯、鄉侯,低於同時期的王平、馬岱等人。這麼多執政者爵位低於前線將領的情況中,費禕與蔣琬的對比最為典型:蔣琬一直為亭侯,而與他履歷、背景高度重合又是接班人身份的費禕在興勢之戰後反而超車晉封為鄉侯,注意此時蔣琬總攬蜀國軍政已有六年之久

蔣琬,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死後,蔣琬繼其執政,拜尚書令,又加行都護、假節,領益州刺史,再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延熙元年(238年),受命開府,加大司馬,總攬蜀漢軍政。延熙九年(246年)病卒。

費禕,延熙六年(243年)十一月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延熙七年,魏軍次於興勢,假禕節,率眾往御之。禕至,敵遂退,封成鄉侯

馬岱,位至平北將軍,進爵陳倉侯

王平,建興十五年(公元237年),進封安漢侯

吳懿,公元230年(建興八年),進封高陽鄉侯,遷左將軍。十二年,丞相亮卒,以壹督漢中,車騎將軍,假節,領雍州刺史,進封濟陽侯

姜維,十二年,亮卒,維還成都,為右監軍輔漢將軍,統諸軍,進封平襄侯

總結來說,魏延為縣侯明確無疑,而蜀國其餘諸將如姜維、王平、吳懿,則要等到諸葛亮去世之後才晉封縣侯,由此可見魏延是諸葛亮主政時期軍方的第一人。

  • 與之同時的蜀漢武將,除關張馬黃之外,有吳懿、李嚴、趙雲、陳到等人
    • 對於他與吳懿的官位高低,在戰前的記載中沒有非常明確的判斷依據:

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延戰於陽溪,延大破淮等……建興八年,與魏延入南安界,破魏將費瑤。

但是戰後,魏延地位明顯高於吳懿,佐證是官職的對比,前者

遷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後者

進封高陽鄉侯,遷左將軍

蜀國軍制基本沿襲東漢,大將軍、驃騎、車騎、衛將軍地位最高,接下來是四方、四鎮、四征,其他重號、雜號將軍。特殊的有兩點,一是鎮高於徵,二是鎮/征加『大』,則地位升高,超過四方將軍。
同時期,蜀國諸將之中只有魏延享有假節的殊榮。
另外,在公元231年(建興九年),諸葛亮上表彈劾李嚴時,附有眾將的署名,這個順序是按官位高低來的:

行中軍師車騎將軍都鄉侯臣劉琰、使持節前軍師征西大將軍領涼州刺史南鄭侯臣魏延、前將軍都亭侯臣袁綝、左將軍領荊州刺史高陽鄉侯臣吳懿……

  • 再看趙雲。

成都既定,以云為翊軍將軍。建興元年,為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五年……明年……軍退,貶為鎮軍將軍。

在所提及的三個時間點,劉備入主成都、稱帝、諸葛亮北伐時,趙雲都顯著低於魏延。第一次北伐前是兩人最接近的時候,但是魏延為鎮北將軍,高於趙雲的征南將軍。北伐後趙雲貶職,而魏延節節高升,兩人的差距更大。

有人認為趙雲任中護軍高於魏延的督前部,以此來論證趙雲官位更高,但這實際上是謬誤。
這裡概括一下要點:

  1. 前、中都屬於五軍,沒有高下之分;
  2. 護軍在魏晉時屬於第四品的雜號將軍,中領軍為第三品,中護軍應當介於二者之間,而四征、鎮將軍為第二品,所以排序為 四征、四鎮&>中領軍&>中護軍
  3. 考慮到三國政權在分別稱帝之前,大體上沿襲東漢制度,那麼還是能夠找到一些參考的依據。曹操勸進時,史書明確記載了以下幾人的官職:伏波將軍高安侯夏侯惇……中護軍國明亭侯曹洪……行驍騎將軍安平亭侯曹仁。毫無疑問,夏侯惇是曹操麾下武將中的第一人,曹洪不如他,那麼可以明確的說此時的中護軍低於雜號將軍,注意此時曹操名義上仍然是漢臣,仍然施行漢家官制;
  4. 史書中以曹魏為正朔,不記錄蜀漢的官制,因此蜀國中護軍的級別找不到正面的詳細論述,但是有一則史料從側面反映了蜀國官位的秩序,即諸葛亮上表彈劾李嚴時所附的群臣聯署名單:輒與……使持節前軍師征西大將軍領涼州刺史南鄭侯臣魏延……督前部右將軍玄鄉侯臣高翔、督後部後將軍安樂亭侯臣吳班、領長史綏軍將軍臣楊儀、督左部行中監軍揚武將軍臣鄧芝、行前監軍征南將軍臣劉巴、行中護軍偏將軍臣費禕……看看費禕的位置,排在他前面的也有雜號將軍;
  5. 周瑜曾經在孫策死後擔任護軍,但是當時孫策、孫權僅為雜號將軍,而赤壁之後周瑜由建威中郎將升為偏將軍,以此看來東漢末期的護軍連中郎將都不如
  6. 司馬師曾經擔任中護軍,雖然他後來權傾一時,且不說蜀、魏的官制不同,就是這個中護軍的職責在正史中也明確記載為只是選拔人才,司馬師直到成為大將軍後才得以總統中內外諸軍事,中護軍的許可權不能任意拔高。

總而言之,綜合各方面的資料來看,蜀國的中護軍低於雜號將軍,魏延與趙雲比較官職高低時僅需參考將軍職位即可。因此我們可以斷言,魏延勝過趙雲。

  • 陳到與趙雲資歷相近,略遜一籌,更不用比了。
  • 同樣是蜀國中期的大將,李嚴官位更高,劉備白帝託孤時僅次於諸葛亮,這一點魏延確實遜色。但李嚴加入劉備集團後的重要軍功不見記載,而且後世的歷史分析中把他視為東州集團的代表,李嚴在劉備託孤後為尚書令、中都護、光祿勛,已不是純粹的武將,重心轉向政治,那麼在諸葛亮時期這兩個人不適合進行比較。其他的大將,如王平、馬岱、張翼等人,比不上魏延,在此不做贅述。
  • 但是要注意,這個對比不能推廣到姜維、劉琰等人。

相比姜維,魏延資歷更深,官位自然更高,同時期的比較不公平。

劉琰身份特殊,在豫州時就已跟隨劉備,既是從龍老臣,又是名士賓客,在蜀國常會給這樣的人高位,但不予實權。例如劉備進位漢中王時,勸進表中馬超排第一位,高於關張;又如許靖,出自士族翹首的潁川許氏,法正明確說他沒有才幹,卻顧慮到名望仍然勸劉備予以高位,最終升至三公。
另一個可以參考的例子是,與劉琰有相似背景的糜竺、簡雍、孫乾,在劉備進入成都後,分別封為安漢、昭德、秉忠將軍,高於諸葛亮的軍師將軍,雖然都是軍職,但是誰也不會認為,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和地位,不如前者。

二、軍功

數有戰功……延大破淮等

這是僅有的記載,陳壽就是如此簡略,所以才有宋文帝讓裴松之為《三國志》作補註。

  • 不過,魏延鎮守漢中,確實守住了。對比丟失漢中的姜維,這一點卻是勝出。
  • 魏延擊敗的郭淮也是名將,與陳泰、鄧艾並稱,是曹真、司馬懿之後魏國西線的三任主將之一。這場勝利是諸葛北伐中少有的大勝。

在這裡,要重點講一下郭淮的地位。他在劉備、諸葛亮、姜維時期一直都活躍在與蜀國對抗的戰線上,有勇有謀,尤其是面對姜維,屢戰屢勝。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召回有宗室背景而且與曹爽交好的征西將軍夏侯玄,取代他鎮守雍州、涼州的又是郭淮。能在政局動蕩的情形下出任方面大員,穩定形勢,由此可以知道司馬懿對郭淮能力、威信的肯定。擊敗這樣的名將,魏延的戰績很有說服力。
郭淮簡介:

三國時期魏國名將,建安初(公元196)舉孝廉,先後任平原府丞、丞相兵曹議令史、夏侯淵的司馬。夏侯淵戰死時,郭淮收集殘兵,與杜襲共推張郃為主將而得以穩定局勢。曹丕建魏稱帝後,賜郭淮爵關內侯,又任鎮西長史。諸葛亮伐魏時,郭淮料敵準確,多立戰功。魏國正始元年(240),郭淮擊退姜維,升任左將軍、前將軍;嘉平二年(250)又升遷為車騎將軍,進封陽曲侯,封戶2780戶。正元二年(255)卒,追贈大將軍,謚貞侯。

  • 對於《三國志》的簡略,這裡要特別說明。能夠有列傳的人物,可謂三國時代的佼佼者;如果有單獨的傳記,或者詳細的事迹,那更是風雲人物。

魏延是與人合傳,而且功績中主要的記述就只有這幾處,這是事實。橫向比較,三國時期的將領,有獨立列傳者只有諸葛亮、陸遜兩人,與他人合傳而有顯赫戰功記載者不過十餘人,還有誰在史書中的待遇明顯高於魏延?李嚴、趙雲也沒有,所以到此至少可以下個初步結論:蜀漢陣營劉備、諸葛亮時期的武將中,魏延次於關張馬黃,高於趙雲、吳懿等眾人

三、同時代人的評價

  • 劉備

先主為漢中王,遷治成都,當得重將以鎮漢川,眾論以為必在張飛,飛亦以心自許。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先主大會群臣,問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先主稱善,眾咸壯其言。

漢中無論在魏在蜀、是戰是守,都是蜀國的頭等戰略要地。魏攻蜀,必經漢中,蜀攻魏,必出漢中。漢中既是最前線,也是大本營。魏延能夠越過張飛,擔任漢中太守,獨當一面,足以體現出劉備對他的看重。

劉備慧眼識珠和知人善任的能力在整個三國時期都是第一流的,正反兩面的例子都有,如馬忠、馬謖等人。從魏延之後的表現來看,這次超拔任用令人心服口服。

有人認為史書中沒有記載魏延為漢中太守時發生戰事,所以漢中不是要地,進而貶低漢中太守的地位。這很荒謬。羊祜與陸抗相持時期有六七年無戰事難道就能以此斷言他們鎮守的江陵、襄陽不是戰略要地,這兩位入選武廟七十二子的名將不過庸人而已?
史書沒有記載,那麼確實有很大把握說此時漢中處於和平中,最多有一些小摩擦,不足掛齒。但這不是永久的和平,只是戰前的短暫平靜,因為魏蜀是敵國,這一點不會變。而且,兩國再啟戰事,有哪一次繞開漢中嗎?沒有。對於魏國,這是必經之路,是西部前線,三路滅蜀哪一路都得經過這裡;對於蜀國,這是北方的門戶,六出祁山、九伐中原都起自漢中,收於漢中。考慮到魏國是蜀國唯一的敵國,漢中的戰略地位任何時候都是毋庸置疑的

  • 諸葛亮

亮深惜儀之才幹,憑魏延之驍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也。

這是楊儀傳中的描述,間接反映出二人在諸葛心中的地位。結合魏延後期的官位、爵位之高,魏延堪稱諸葛亮麾下的頭號將領

劉備、諸葛亮既善於識人用人,又是富有軍事經驗的統帥,他們對魏延的評價和任用是最有說服力的

  • 其他歷史評價如下,無論是史家還是政治人物,對魏延的才能仍然是肯定的,而個人品性則是批評的。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

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魏延以勇略任,並咸貴重

吳大帝孫權

楊儀、魏延豎牧小人也,雖嘗有鳴吠之益於時務,然既已任之,勢不得輕。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矣。

《晉書》中記載張耽的話:

使以故之明君靡不慎於將相也。然議者舉將多推宿舊,未必妙盡精才也。且韓信之舉,非舊名也;穰苴之信,非舊將也;呂蒙之進,非舊勛也;魏延之用,非舊德也。蓋明王之舉,舉無常人,才之所能,則授以大事。

把魏延與三名入選武廟的名將並列,肯定了其軍事才能,但是也直率的指出了他品德上的問題。

蜀國射聲校尉,曾在諸葛亮、蔣琬幕府中任職的楊戲在《季漢輔臣贊》中寫道:

文長剛粗,臨難受命,折衝外御,鎮保國境。不協不和,忘節言亂,疾終惜始,實惟厥性。

四、魏延的悲劇
魏延的個人性格上有很多缺陷,與同僚,尤其是文官、名士存在矛盾,最為突出的就是楊儀,也因此而死。
但是所有黑鍋都拋給他就不合適了。

  • 楊儀也是心胸狹隘的人,他在魏延死後的表現如下。當然,從三國志原文來看,二人爭執的起因主要在於魏延,後者得負主要責任。

馬岱致(魏延)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儀…無所統領……於是怨憤形於聲色,嘆吒之音發於五內。……十三年,廢儀為民,徙漢嘉郡。儀至徙所,復上書誹謗,辭指激切,遂下郡收儀。儀自殺,其妻子還蜀。

  •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被諸葛亮否決了,考慮到諸葛一生唯謹慎,這也是合理的,但不能據此徹底否定魏延的謀略。
  • 魏延有叛亂之心?事實是,三國時人都很清楚並非如此。
    恢目禕曰:「可速言儀、延之不協起於私忿耳,而無黥、韓難御之心也。今方掃除強賊,混一區夏,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若舍此不任,防其後患,是猶備有風波而逆廢舟楫,非長計也。」權大笑樂諸葛亮聞之,以為知言
  • 魏延身死時,士卒離散。

相關的記載為:

延、儀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後主以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琬、允咸保儀疑延。儀等槎山通道,晝夜兼行,亦繼延後。延先至,據南谷口,遣兵逆擊儀等,儀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延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

三國志中提到「軍皆散」還有一處,那就是關羽:

權已據江陵,盡虜羽士眾妻子,羽軍遂散

魏延的遭遇有相似之處,他率軍行至半路,被指為叛逆,不論士兵出自成都還是漢中,都意味著部下的家屬在敵人的地盤上,軍心動搖不可避免。在這種情況下,關羽也不能挽救軍心,那也不應該苛責魏延。

另一方面,魏延已被成都定為叛逆,士卒不是他的私軍,不會違抗天子的旨意。這種例子非常多,古時名將即使手握重兵,一封諭旨要了腦袋也不見滿軍嘩變。
檀道濟,曾經追隨劉裕,後來是宋文帝時僅存的顧命大臣,而且官位、戰功、能力、名望都是第一人,一封矯詔就能要了他的人頭,甚至滅門和牽連部下,難道說得到劉裕看重、死後能讓北魏眾將彈冠相慶的「萬里長城」只是個庸人?
高仙芝、封常清在西域征戰多年滅國無數,安史之亂時掌握幾乎全部的中央軍在最後一道防線——潼關抵擋安祿山,這種局勢下一個宦官就能要他們死,難道這倆名將也是假的?
至於能夠做到對抗天子旨意、部下不散去的將領,歷史上卻也有兩個例子:
爾朱榮,被皇帝撲殺後部下起兵復仇,導致了北魏的滅亡和又一個三國時代,這是廢立皇帝的強人,高歡、宇文泰都是他的小弟。
郭威,平定李守貞的叛亂後受猜忌,得知後漢隱帝密謀除掉他,果斷起兵「清君側」,僅僅十一日便入主汴梁,進而建立後周。
這兩人是半獨立的軍閥,而且是事實上的九五之尊。讓魏延偏出歷史軌跡,像他們一樣?這個腦洞太大了,我想像不出。

事實是,歷史上所有相似的情形下,臣下如果不起兵反叛,下場都是一樣的。以此來指摘魏延眾叛親離,太過苛刻。

五、總結
魏延在劉備集團中,前期僅為雜號將軍,到鎮守漢中時登上人生第一個巔峰,在諸葛亮帳下時登上第二個巔峰,爵封列侯。他的軍事能力和功績,在劉備集團中,僅次於關張馬黃諸葛。

題外話:
對歷史人物的評價,脫離史實是不準確的,特別是三國人物,因為三國演義中對人物的褒貶臧否已經在大眾心中植下了深刻的印記,很容易先入為主、為論點找論據。而且,距離現在有近兩千年的歷史,大部分史書都已經湮沒無聞,只憑藉簡略的《三國志》,我們不可能得出當時歷史的全貌;品評人物,則必須承認我們知道的很有限,只能得出有限和不確定的結論。

現代人沒有機會經歷刀光劍影和廟堂上的鉤心鬥角,對於歷史人物的點評,更得慎重。前些天有個不錯的問題:有哪些有名的人最終在歷史中湮沒無聞?魏延這樣,在三國志中有傳記,有豪言載於史書,有大功為史家錄下,能得世人點評臧否的,堪稱人傑。很多負面評價忽略了時代的局限性,大都出自上帝視角,這種結論沒有說服力。

歷史記載中,有許多的留白,不論是人還是事。如果先有看法,再有論據,那麼你總能在留白處找到想像的空間,繼續下去就是空對空的辯論,這樣不客觀。寫這個答案的直接緣由就是和 『林布』 的討論。在過程中,深深感到這種任意剪裁史料、不合己意的就忽略的做法,對於史實的探索和討論是無意義的。
知乎的三國歷史討論,門檻確實很低。

這也是一個提醒,如果遇到以揣測心理和動機替代史實的人,那就不用再討論下去了,這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排名第三的帖子大概可以看做是Counter Argument。 @蘇沉船 從戰例上來說,選擇滅蜀之戰表揚姜維的軍事才能確實是跑偏了...戰術與戰略,在評價軍事天才上,本就不是一個層次。
回到蜀國的亡國之戰,從軍事上說,彼時魏蜀實力對比早已嚴重失衡,魏國敢於三路分進,就是斷定:蜀國根本沒有力量哪怕攻其一路,人家打的就是殲滅戰。 這種情況下,主力在漢中打外線防禦,基本就是送啊!
一是兵力不足,二是後勤遙遠(雖然在漢中蓄積的糧秣輜重應是不少),三從地形上說,漢中戰線絕算不上天險。即便僥倖頂住,西線一旦長驅直入,斷漢中後路,基本就game over了。 拿魏延王平時期的戰例並不合適,那時候蜀國尚處攻勢防禦階段,漢中防守只能算是支線作戰,而非決戰。且二十年前蜀國軍力根本不是一個層次,那時候打仗還叫「鏖兵漢中」呢。

禦敵於國門之外,鐵血防禦,寸土必爭,從來是史學家最倡導的「戰略」。我怎麼就依稀看到了第五次反圍剿十萬紅軍的奮戰。。。姜維的具體布置可能有待商榷,但是放棄漢中正面,收縮內線,據險防守的戰略是正確的。如果騰出部分軍團作機動防禦,結合蜀地特點,趁魏軍中路分進打伏擊,也許尚能支持。

想擴大縱深的初衷是對的,但那是建立在雙方基本對等的時候用來周旋的。對蜀國,不用擔心收縮後地盤喪失,只要消耗魏軍,對方一撤,也就是丟了漢中。當你還有5萬人的時候,就別老想著做15萬大軍的手筆了。 那需要持續不斷的神作。


沒時間寫太多東西,先簡單扯兩句

姜維的激進戰略和季漢內部苟且的氛圍不和不能算是他的鍋,即時諸葛亮在時季漢也不缺少嗡嗡叫的蒼蠅,到後期姜維沒能力壓住了而已。至於說姜維是抗拒歷史的車輪開倒車還是孤膽英雄一己之力扛起兩漢四百年的光榮進步對抗帶有舊時代氣息的新貴族們的反攻倒算,這件事見仁見智,沒什麼可爭論的。

單說軍事上,只說兩件事。

姜維更改漢中的防務方案,放在當時整個季漢都沉溺在苟且氛圍之中的大背景下是非常合理的。我們首先要看姜維的戰略目的是啥,僅僅是滿足於固守漢中死守然後坐等司馬昭修養兩年再派二三十萬大軍來討伐季漢?顯然不是,他的目的就是要冒險,通過主場作戰的優勢儘可能多的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來扭轉戰略形勢,抓住最後的一絲有可能興復漢室恢復中原的機會。他是根本不苟且偏安的,為此寧可把敵人放進來打殲滅戰。不從這一點出發來考慮姜維的實際操作是不行的。

姜維能直接掌握的親信兵力不多,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把本來已經所剩不多的能戰之士像芝麻一樣撒到各個堡壘之中是不經濟的,尤其是舊有的荊襄派死的差不多了,二代們鮮有從軍的,季漢中下層軍官基本上都是蜀地人,在當時的大背景下是否靠譜很值得懷疑。那麼還不如把軍隊集中起來,交給自己比較信得過人統一指揮,扼守幾個要點堅壁清野更有效率,陽安出了個蔣舒並不是偶然,如果把更多的蜀地中層將領派出去帶兵,估計鍾會就能享受一路簞食壺漿的待遇了。這實際上當然是賭博,然而軍事本就是賭博,以成敗論英雄可以,但把失敗方貶為無能昏庸就大可不必了。有算計的冒險本就是軍事戰略最高的藝術,諸葛亮一輩子不敢冒險,穩紮穩打但沒什麼進展,換到了環境更惡劣的姜維手中,不冒險也得冒了。

冒險的前提是要估計失敗的後果。姜維用行動證明了自己能把損失控制在漢中失守的範疇內。我們知道漢中就是個軍事基地,拜曹操所賜沒什麼人煙,補給都要兵屯或者外調。鍾會大軍殺到劍閣時,漢中其實還很有些蜀漢據點,鍾會被姜維堵住,補給線長的可怕,十萬大軍的後勤壓力不是司馬家的財政政策可以支持的,勢必會退兵,退到哪不好說,還要看雙方的操作,未必不能關門打狗。

姜維只料錯了蔣舒投降和劉禪沒派人守陰平兩點,很致命,也是他的責任,但和軍事能力無關。

另一個就是姜維回援。我一直認為敵前戰場機動是最高的戰術藝術,在大局將傾的情況下,帶著幾萬理論上忠誠度不應該太高的蜀人,保證了極高的組織度和機動性,同時也對戰場情報有非常充分把握分析,在佔盡了優勢的敵軍面前機動數百里順利撤出戰場,這個戰例單看三國,恐怕還真沒有可以媲美的戰術操作,我覺得和中央紅軍在雲貴川一帶的機動可以比美一二。姜維的戰略能力不算太高,但是戰術能力確實在後漢三國算是首屈一指了。鄧艾在戰略上比姜維強一些,但如果不是鄧艾手上的牌實在太好,他幾次被姜維抓住機會發起戰役邀請的時候是占不到什麼便宜的。

順便說一下,我覺得中國傳統的史家基本上都不怎麼懂戰爭,所以記載下來都是些片兒湯話,更在乎勢而不是術,彷彿一方天命所歸精誠團結,一方大勢已去離心離德,於是勝敗自分。但實際上戰場勝敗很大程度是在乎戰術的,好的戰術行為足以扭轉戰略劣勢。三國史料本來就太少,寥寥幾次比較具體的戰術記載就包括了姜維這次,這不是簡單的耍勇鬥狠,而是實實在在的通過戰術操作抹平戰略劣勢的經典,我個人是非常欣賞的。


先分析下魏延:
歷史上的魏延本是劉蜀集團的重要成員。《三國志?蜀書?魏延傳》說他原系劉備的「部曲」,可見屬於親信將領。建安十六年(211),魏延「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此時,勇冠三軍的虎將趙雲亦為牙門將軍,二人品位相當。建安二十四年(219),劉備奪取漢中,稱漢中王,準備遷治成都,行前要選派一員將領鎮守漢中。漢中乃是益州的屏障,又是劉蜀集團北伐的前進基地,其地位至關重要,留鎮者自然必須是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之才。當時,劉備手下的第一員大將關羽已經留鎮荊州,「眾論以為必在張飛,飛亦以心自許。」不料「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皆驚。」由此可見劉備對魏延是何等器重。其時,趙云為翊軍將軍,隨劉備駐成都,其職責顯然不及魏延重要。建興五年(227),諸葛亮準備大舉北伐,以魏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而趙雲則以鎮東將軍的身份,「隨諸葛亮駐漢中」(《三國志?蜀書?趙雲傳》)。顯然,魏延這時已經成為蜀漢的第一員大將,其作用更在趙雲之上。以後,在諸葛亮幾次北伐中,魏延常負先鋒重任,曾經大破魏雍州刺史郭淮等,因戰功「遷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而趙雲至死未能進封為縣侯(僅封為永昌亭侯),直到景耀四年(261),即他逝世三十二年以後,才被追謚為順平侯。總之,在二十幾年的三國紛爭中,魏延長期肩負重任,出生入死,為蜀漢政權建立了累累功勛。作為歷史人物,魏延多年獨當一面,「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多謀善斷,智勇兼備,確有大將之才。

姜維的待續……

兩年之後有朋友點贊想起來了,更了吧。(⊙﹏⊙)b
從姜維九伐中原說說:
1、姜維第一次率軍出征是在延熙元年,由於記載不詳,贊不參與討論。
2、第二次姜維的對手是郭淮、夏侯霸及叛軍,叛軍實力我們不知道,但夏侯霸及郭淮絕對是三國後期少有的幾個強力人物之一,而此次維並無助手,且由於費禕制裁,兵力還不過萬人,還能獲得小勝,實在難能可貴。
3、延熙十二年,姜維第三次出師結果不克而還,其實不克而還沒什麼丟臉的,此時費1還是沒死,維手下與雍州兵數量決不成正比,反觀鍾會,領十萬大軍尚不能攻下蜀漢的某些關隘,其時已經兵臨城下,蜀漢山高路遠的優勢也就顯現不出來了,所以我認為,某些朋友抓住維總是不可而還,功績不立而否定他是絕對錯誤的。
4、延熙十六年,老費1終於被暗殺了,姜維迫不及待就再出中原(怪不得有些朋友說姜維陰養死士,費1是他殺的,這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陳泰堅守不出,維糧盡退還。陳泰其人雖不能與鄧艾匹敵,但在後期仍屬精英之一,好歹也是個雍州刺史啊。
5、延熙十七年,姜維再次出兵,斬徐質,大勝,帶著河關、狄道、臨洮的人民撤了回去。
6、乘前次大勝,待不了多久,大敗王經,退保狄道城,還是靠陳泰解的圍(說過他不弱的嘛)。
7、又過了一年,不幸由於胡濟「毀」約,姜維被鄧艾擊敗,大敗而歸,這件事我越想越想不通,有沒有搞錯,姜維真是太倒霉了,鬱悶……
8、延熙二十年,維聽到東吳進攻的消息,又領兵出征,司馬望、鄧艾兩個耍陰的,堅守不出,結果東吳失敗,維自己回去了,撤退一般是很艱難的,如被對手發現,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維會在鄧艾的眼皮底下全身而退,也能從側面反映維並不只是「粗有文武」而已。
9、接下來的這次被鄧艾擊敗,壽壽並未介紹詳細情況,我也沒啥好說得了。
10、後姜維就沒有機會再北伐了,我想最後鍾、鄧二人兩頭進攻,姜維的應當策略個人認為是正確的,如有不同意見,請提出意見,謝謝。姜維採取的漢中防禦策略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從他的想法來看,它確實很大膽。而我最欣賞的他最後一計,卻不屬於軍事範疇,呵呵。
總結姜維8次北伐,1小勝、2大勝、3平、1大敗、1小敗,魏國的損失絕對大於蜀漢,所以有些朋友說他加速了蜀漢的滅亡我絕不同意。
二、不利因素
1、兵力:那時蜀漢總人口不過百萬,那總兵力就在10~20萬之間,出征最多也就5萬左右人馬。而對手魏國呢?雙方的人口差距決不是6:2那麼簡單,個人認為,同時期,魏國總兵力可能達到比百萬稍小的數字,雍涼屬於邊境,一州的兵力可能與蜀漢全國差不多,更別提攻難守易的問題了,在這種情況下,維依然能保持較高的勝率,我們還有什麼可指責他的呢?
2、戰力:諸葛死後,魏國的精英仍然集中在魏蜀邊境,防誰?將、費之流?廖、張之流?當然都不是,不言自明,防姜維。而我們再來看看蜀漢,將、費皆內政高手,廖、張可為戰將,但都不是將兵之才,好不容易來了個夏侯霸還早死了(夏侯霸在魏國也不能算頂尖),只靠姜維一人與魏國多名高手較量。很多人偏於鄧艾,而我覺得,鄧艾小時候說哪裡能幹嘛,哪裡能幹嘛,及幾次與姜維交手,可看出防禦戰是他的強項,遭遇戰未必是姜維敵手。
3、裝備:很多人覺得蜀漢裝備要強於魏國,而冷兵器時代兵器的重要性並不極為突出,有的朋友認為連弩很厲害,但你認為攻城戰弩的作用會很突出嗎?巧匠馬鈞也是魏國人,想必魏國的裝備並不弱於蜀漢的諸葛這個業餘兵器愛好者創造出來的東東。有的朋友則認為蜀漢與西歐城邦一樣經不起損失,必然防禦能力較強,可就算較強也定然達不到西歐那樣砍幾下都沒事的程度,且這還沒經過證實。
4、其他:
a、運糧:李白的詩句不是吹的,不信大家去四川棧道走走(現在的棧道還要比以前的好多了),諸葛發明的小推車,並沒有解決運糧的根本問題。
B、攻難守易:玩過《富甲天下》系列的玩家恐怕對這身有體會,現實雖不像遊戲那麼變態,但以逸待勞,等著穿越重重蜀道來的敵人多少要有優勢。
C、後方牽制多,各種不給力……
最後:孔明亦稱之曰,「姜伯約忠勤實事,思慮精密。靠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便可知其人已。」
綜上,個人認為綜合實力魏延要強於姜維。


林布把魏延說得太不像話了。
說魏延無法約束部隊,舉例是王平斥責魏延班師的部隊,結果部隊解散。當時魏延被楊儀誣告謀反,滿朝傾向楊儀,所以派王平去制止魏延。可想謀反是死罪,士兵家屬又在蜀中,怎麼會不散?
魏延史書記在常打勝仗,這是林布舉的史料里有的。
但實質上,魏延是個純將領。
他每次雖諸北伐,都希望自領一軍,如「韓信故事」,諸不肯,為什麼呢?不是質疑魏延的才能,而是諸很謹慎,諸北伐一直是平推,其目的是保證這蜀國的家底平平安安,也就是受不起折騰。因此子午谷奇謀風險很大,如果不成功,那麼蜀國家底沒了就完了,這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北伐的實質是轉移蜀內部的矛盾,而這些諸又怎麼給魏延說呢?何況魏延是個純將領。思考的是怎麼出奇制勝,打勝仗。
加之魏延是劉備時代遺留下來的,很少的也是唯一一位非常有才能的將領,魏延老資歷當然很高傲,這很正常,軍人本來就講究資歷,何況是有能力的。而且魏延在諸手下也是一直不得志的,他是北伐的堅定分子,而且常常想立功,但是他永遠也想不通北伐本質是安內,不是攘外。因此魏延有種一身本領用不出來的感覺。
最後還被誣告謀反,在小說里還被說有反骨,留下千古罵名,豈不哀哉?


實名反對蘇沉船+沒有幫助!
他屬於一天不黑姜維渾身難受,明知問題是關於姜維魏延對比,自己也說魏延比姜維差一些,還一個勁兒的黑姜維。純粹是借題發揮唄?我也是醉了。
先答題主的問題:
魏延並無作為嘟嘟(都督,我指的不是官名而是同三國志10的權利和職責)指揮作戰的戰績,他有戰績也有過統籌漢中防務的經歷,但他的戰績都是作為諸葛村婦的部將打出來的,他嘟嘟漢中時魏國不進攻漢中無戰事。不過從他作為村婦的部將作戰的情況看,他帶隊伍的能力很不錯,部隊的作戰能力很強,是蜀漢的尖刀部隊。
姜維作為嘟嘟與魏國交戰有勝有敗,當時如果有戰損比,那戰損比應該是正的,考慮到對手都是郭淮陳泰鄧艾這樣的一線對手,所以說至少應該姜維是一線嘟嘟的水平。
二人比較的話,如果同為村婦部將,兩人部隊的戰鬥力都很好,甚至魏延的部隊在他死之前都比當時的姜維部戰鬥力更強。如果有機會作為嘟嘟親自統戰,魏延或許也會有不錯的發揮,至少子午谷奇謀流傳下來,怎麼沒聽說過父午谷爺午谷奇謀?能流傳是有道理的,至少可以說明魏延是個很有想法的將領。但畢竟歷史沒給他嘟嘟的機會,而姜維的能力是被歷史鑒證的。

最後只說兩句給伯約洗地的。每天都用漢中布防的事情黑姜維,我也是呵呵噠。只想著防住就行,而不追求戰果的話,難道要等到姜維廖化張翼霍弋這幾個僅剩的老頭子也死光了,然後直接投降嗎?有嘟嘟才能的年輕將領除了東邊羅憲還有人嗎?


先說明,姜維和魏延我都挺喜歡,但就個人感覺而言,魏延軍事上的表現比姜維好一點,但要注意的是魏延和姜維所處的地位不同。姜維在後期儼然小豬哥,軍事大權在握,多次作為總指揮北伐。魏延一直是部將,雖然多次向豬哥請命自己帶一路軍和豬哥分兵,但文長打仗喜歡出奇招,打的比較猛,和豬哥謹慎的風格不符,而且是大耳嫡系,軍功威望都是極大的,讓他搶功勞怎麼能行,於公於私豬哥都不會給魏延大權。姜維不同,豬哥嫡系,接替豬哥繼續他的北伐大計,真正獨當一面大將。但不論過程,從結果看,九次北伐勞命傷財卻收效甚微,引起民憤(所以不得不去屯田避禍),雖然姜維可以說為了蜀漢燃盡了最後一滴油,但真是有心無力,可以說是能力有限,蜀魏兩國之間國力的差距靠姜維無法彌補(豬哥都彌補不了)姜維面臨的壓力比魏延大(一個一把手,一個打下手)如果讓魏延坐到姜維的位置未必做的更好(其實蜀國以小搏大如果真讓魏延來,再來個xxx奇謀什麼的說不定還真有奇效)直觀的對比就是看漢中守的咋樣,魏延守漢中十五年漢中固若金湯,姜維放棄大耳時期就制定的漢中防守措施,結果就是丟漢中死守劍閣然後就是陰平谷蜀國亡了(豬隊友實在帶不動也是一個原因)只看軍事的話,個人認為魏延強於姜維 (戰術上來講,魏延沒有機會展示戰略實力,但從不停的向豬哥上書來看魏延戰略上有想法,但豬哥從來不鳥他,所以不知道效果咋樣)說到底,國力強盛才是硬道理。


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兩人若得合力,蜀漢尚有一爭。


我把貼吧的東西轉過來了

小談段谷之戰_三國吧

三國魏甘露元年(蜀延熙十九年256年),蜀國大將軍姜維出兵北伐,最終敗於段谷,此戰損失不小,「星散流離,死者甚眾」。此戰成為成就了鄧艾的軍事家殊榮,也成為當時後世詬病姜維的一個強力證據。但仔細研究,會發現事實或許不完全如人們的想像。
戰前的準備
先見之明的鄧艾。
魏國方面,此戰之前,姜維已經贏得了洮西大捷,蜀軍士氣正盛。鄧艾已經判定了蜀軍必定會再次北伐。但他也無法判明蜀軍的攻擊目標,只好「狄道、隴西、南安、祁山,各當有守,彼專為一,我分為四,」不得不分兵把守,鄧艾也只能找出幾個可能發生受到攻擊的地點「從南安、隴西,因食羌谷,若趣祁山,熟麥千頃,為之縣餌,」
深謀遠慮的姜維。
蜀國方面,新任大將軍姜維剛剛贏得了洮西大捷,意氣風發,志在北伐。但姜維絕不是一味只會猛衝的莽夫,諸葛亮贊他思慮精密,考察其軍事生涯,確實實至名歸。
姜維很清楚當時的形勢,以攻為守,伺機進取的諸葛戰略是確保蜀國和地位的最佳戰略,絕對不能動搖。所以他屢屢出師北伐,無奈蜀國本有主客之爭,姜維乃一敵國降將,除了諸葛亮的支持之外沒有任何政治根基。相反他年紀輕輕已經位列上將,成為很多人忌恨的對象。武侯死去,姜維憑藉卓越的才能最終成為大將軍,但姜維的地位依然脆弱,洮西之戰前,那些老臣宿將屢屢掣肘已經隱約透漏出來了姜維的尷尬,為段谷的失敗埋下了隱患。
姜維很清楚,以前的包括武侯的北伐幾乎就是這樣一個模式:出征——魏軍堅壁——糧盡——退兵。要擺脫這樣一個模式,就要尋機殲滅魏軍主力。怎麼才能實現這樣一個目標呢?尤其是面對鄧艾這樣一個不容小覷的對手。那隻能出奇計。姜維熟知家鄉地理,決定以自己為誘餌,調出鄧艾部,在有利地形中設伏予以殲滅。但誰來設伏呢?那些宿將難以調動,他只好求助於同出身武侯系的胡濟,姜維天真地以為,胡濟和自己並受武侯垂青,私交良好,應該可以信賴。所以,他以大將軍之尊,對只是鎮西將軍的胡濟「約」而非「命」,叫他在自己調出鄧艾後前往天水段谷設伏,一旦將鄧艾誘入伏擊圈,即可一齊攻擊,予以殲滅,然後拿下天水。其實胡濟是姜維的對手,而非朋友,他見武侯栽培的姜維一路上進,久已經懷恨,又見洮西大捷,更是抓狂。所以姜維託付於他,實乃最大的失誤。
姜維故意再出祁山,吸引魏軍注意,然後折向南安,他成功地調出了鄧艾,佯攻武城山之後,然後,姜維依照計劃轉向天水附件的預定設伏地段谷。天水乃是隴右中心,東可進取關中,西可隔絕南安安定,聯通羌族。所以發現姜維的動向後,鄧艾不顧連續行軍作戰的疲勞立即追趕,最終被誘入了段谷。
何其完美的計劃,可惜胡濟的蓄意失期讓一場本來應該非常完美的殲滅戰變成了狹路上的角力戰,蜀軍士氣受挫,在狹窄地形中的肉搏無法發揮連弩的優勢,最終失敗。
後記
此戰之後,福將鄧艾因功升遷,蜀軍失敗的罪魁胡濟沒有受到任何處罰,相反也是升遷,只有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卻被豬一樣的隊友坑了的姜維成為輿論攻擊的對象,他自貶為後將軍,默默無言地繼續承擔著恩師的重託,千古一慨!

  • 飛雲問月: 峽谷的地形決定了在谷中角力的雙方,不管勝負是誰損失都不會太大,史書上也只是說,蜀軍被擊潰了,可能在魏軍追擊的時候,在開闊地帶發揮了騎兵優勢,給蜀軍造成較大的損失。
    2014-5-2 11:39回復
  • 仁義先主: 回復 飛雲問月 :如果真有萬計那麼大損失,姜維就不可能第二年有能力再出數萬軍隊北伐
    2014-5-2 11:40回復

  • 飛雲問月: 回復 仁義先主 :個人以為此戰中蜀軍被打散,但是歸隊的多,所以軍勢復振。

再貼一段百科

陳泰星夜馳報朝廷,同時收編王經的殘部,作好進攻準備。不久,大將軍司馬昭命長水校尉鄧艾出任安西將軍,與陳泰并力抗擊蜀軍,並遣太尉司馬孚為後援。鄧艾等人認為「王經精卒破衄於西,賊眾大盛,乘勝之兵既不可當,而將軍以烏合之卒,繼敗軍之後,將士失氣,隴右傾盪。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壯士解其腕。』《孫子》曰:『兵有所不擊,地有所不寧。』蓋小有所失而大有所全故也。今隴右之害,過於腹蛇,狄道之地,非徒不守之謂。姜維之兵,是所辟之鋒。不如割險自保,觀釁待弊,然後進救,此計之得者也」(《三國志·魏書·陳泰傳》)。陳泰則認為:「姜維提輕兵深入,正欲與我爭鋒原野,求一戰之利。王經當高壁深壘,挫其銳氣。今乃與戰,使賊得計,走破王經,封之狄道。若維以戰克之威,進兵東向,據櫟陽積穀之實,放兵收降,招納羌、胡,東爭關、隴,傳檄四郡,此我之所惡也。而維以乘勝之兵,挫峻城之下,銳氣之卒,屈力致命,攻守勢殊,客主不同。兵書云:『修櫓,三月乃成,拒堙三月而後已』。誠非輕軍遠人,繼之詭謀倉率所辦,縣軍遠僑,糧谷不繼,是我速進破賊之時也,所謂疾雷不及掩耳,自然之勢也。洮水帶其表,維等在其內,今乘高據勢。臨其項領,不戰必走。寇不可縱,圍不可久,君等何言如此」(《三國志·魏書·陳泰傳》)?於是分三路進至隴西,避開蜀軍,出其不意地繞過高城嶺(今甘肅渭源西北),進至狄道東南山上,燃火擊鼓與城內聯絡,守軍見援軍至,士氣大振。姜維也感震驚,只好分兵攻陳泰。姜維督軍沿山進攻,陳泰據險而守,擊退蜀軍。陳泰揚言截斷蜀軍退路,蜀軍震恐,遂於九月二十五日撤軍退走鍾堤(今甘肅臨洮南),狄道之圍遂解。王經慨嘆道:「糧不至旬,向不應機,舉城屠裂,覆喪一州矣」(《三國志·魏書·陳泰傳》)。陳泰慰勞將士,加強城防工事,增添防守兵力後,率兵還屯上邽(今甘肅天水)。
當初,陳泰聞王經被圍,認為州軍將士索皆一心,姜維定不能克,讓援軍速到還。眾人認為「經奔北,城不足自固,維若斷涼州之道,兼四郡民夷,據關、隴之險,敢能沒經軍而屠隴右。宜須大兵四集,乃致攻討。」司馬昭說:「昔諸葛亮常有此志,卒亦不能。事大謀遠,非維所任也。且城非倉卒所拔,而糧少為急,征西速救,得上策矣」(《三國志·魏書·陳泰傳》)。


姜維是被名聲和期望所累


那麼問題來了,諸葛亮是否完全做到了知人善用?就他對楊儀、魏延、姜維三人的評定來看。


比爛大法好
姜維和魏延之間的問題,一定會扯到漢中,王平,子午谷,燒棧道等問題

三國迷過了這麼多年還是沒長進啊


既然是說軍事能力,各種轉進漢中和子午谷是搞毛?

本傳戰績翻翻得多難?

姜維最大戰績是洮西之戰斬首虜魏軍數萬眾。

魏延是什麼?

姜維手上漢中丟了就是姜維CBA,魏延手上還直接起兵叛亂了,好吧。


先說魏延,最值得稱道的就是任漢中太守, 個人認為還是有一定的軍事才能的,不然以劉備這種人精,不會隨便吧門戶委任給一個無能之輩,另外就是很多人評論的子午谷奇謀,雖然最終沒有實現,但在當時的情況下,不失為打破僵局的一招險棋,只不過沒有個人作為最高指揮官統兵打過集團作戰,不好評價其能力。

再說姜維,首先說一下大環境,蜀漢建國就只有90萬人口,劉備打漢中幾乎是調用了全國的兵力,男征女運才把漢中打下來,夷陵敗完家底之後諸葛亮的北伐每次也幾乎是侵全國之力的總動員,而到了姜維的時代,打了那麼多年仗,國家打窮了,當時除開永安和南中的防禦兵力,姜維手上能調用的軍隊可能五萬人都不到,再加上國內的政治形勢他無法掌控,內憂外患的形勢和當初是沒法比的,但是又不得不北伐,因為不打只有等著孱弱的國力被越拉越大,最後慢性死亡,在這樣的前提下,姜維能把這點人馬玩的算是出神入化了,幾次出兵時機基本也把握的很好,基本上不是趁著羌人叛亂就是魏國內亂,也取得了洮西大勝這樣超越諸葛亮北伐的戰果,軍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

另外評價一下姜維的政治才能,姜維能夠從降將晉陞為蜀漢的實際最高統帥,可以說是一個奇蹟,雖然諸葛亮重用他,但在其死後姜維也僅僅擔任的是中監軍征西將軍,一直到費禕死前期間,也沒有取得相應的軍功,唯一一次大規模的會戰興勢之戰,主要的功勞也是王平,不關姜維什麼事,而在國內最大的主和派費禕被刺後,姜維也終於獲得了最高軍權,其中的原因除了諸葛亮的舉薦之外,和他在每一次的重大政權變動中每次都站在了對的一邊是分不開的,綜合來看,姜維作為蜀漢後期的棟樑確實是毋庸置疑的


別扯淡了,姜維厲害不厲害,都別爭了,當時他們國內情況,國外情況我們都不了解,拿個最簡單比喻,就像現在玩王者榮耀一樣,變數太多,經濟落後,去打團,輸的概率大,不說經濟落後,就是相差無幾,甚至領先,仍然可能失敗!首先我分析,後期漢中內亂,彼此不信任,這是主要原因,姜維肯定也看到分析了這點,不信任隊友,所以選擇非常規手法,當然結果失敗了!但是這不能代表他是無能的,畢竟具體情境無法得知,我們知道的不過大概皮毛!很簡單,當我們玩王者榮耀時候,你不信任隊友,看隊友總是守不住塔送人頭,你會怎麼做?當然會選擇偷塔,猥瑣發育,撤退,而不會去參加大規模團戰!或者就算經濟軍事能力相當,但是隊友走位,意識欠佳,上去就被滅掉,你一個人在牛逼有用?後人誰知道你牛逼,只知道你輸了敗了,責任全在你身上,比如參團少,打野多,帶兵線多,說你臘雞,卧槽,隊友都是豬走位,上去就丟塔送人頭,拿什麼去團,只能撤退基地附近!別裝聖人了,上千年的東西還探討,那個真實的歷史場景和細節都無從考察,還評論對方?這對他們本身是不公平的,要相信一點,能成為大將的,能力肯定比在座的強,你們少逼逼了!一個個覺得自己見解很獨特一樣,你先把那是漢中地圖還原下再說,包括每個河流,棧道,城牆,經濟情況,具體的就和當年一摸一樣,再來評論行不!


推薦閱讀:

如果今天的中國瞬間回到1860,會發生什麼事情?
如果中越再次爆發陸上戰爭,這仗怎麼打?
普通人穿軍裝犯法嗎?被抓幾率大不大?抓到了有什麼後果?
在部隊里你最難忘的一件事是什麼?
湄公河大案如果被殺的是美國、歐盟、俄羅斯、以色列的公民,這些國家會有什麼行動?

TAG:歷史 | 軍事 | 三國 | 魏延 | 姜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