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向孩子解釋「三國志里的謀士那麼聰明,為什麼不自己單幹?」這個問題?
為了避免再一次被當做知乎用戶低齡化的典型,我學著給問題標題加上了一個"怎麼向孩子解釋",我太他么機智了!
三國真是一部好書,在信息匱乏的年代,在無法直接參与社會實踐的階段,三國絕對是分析社會、了解人心的絕佳素材。 學而不思則罔,現在回想起來,我看三國的時候,思考最多的就是這個問題,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也成了我了解社會科學的動力,思考過程中,也有很多收穫。
隱約感覺到這涉及到現代企業所有者和管理者的關係,涉及到知行合一的問題,涉及到一些殘酷的現實……最重要的是,涉及到文科生對他們專業知識的認識和態度。
但是,有一句名人說得好,但是前面都是廢話。不怕各位笑話,我至今沒有通讀過原版三國,對經管理論亦大多是道聽途說,唯恐思而不學則殆,所以就乖乖來知乎請教了。 最後,希望大家不要被我混亂的描述干擾了思路。有什麼知識、經驗和見解,只管丟過來吧,我是快樂的伸手黨,就醬!
小時候讀三國演義,對裡邊說袁紹多謀少決這點很無法理解。覺得謀都謀出來了,決一下有啥難的。隨著年齡漸長,讀過的書和閱曆日漸豐富,愈發覺得決的難度其實絕不亞於謀,甚至猶在謀之上。謀需要的是智慧,而決需要的是氣魄。只有魄力而無智慧則易莽撞,只有智慧而無氣魄則易猶豫。吳起的經典名言:「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生於狐疑。」正是從無數前人的失敗中總結出的慘痛教訓。
當你只是一介謀士時,你不用通觀全局為成敗負責,成功了別人都誇讚你智計過人,失敗了也不用你來承擔責任。則盡可以天馬行空,隨意發揮你的想像力。而當你一旦總攬全局,成為最高統帥,一言成敗身系生死命運之時,那種壓力與負擔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得了的。有很多優秀的謀士一旦成為統帥之後就會在重壓之下,變得優柔寡斷,猶豫不決,進退失據,昏招迭出。與身為謀士時的才華橫溢,意氣風發相比,簡直判若兩人。這就跟很多運動員在訓練場上成績出色,但一到了國際大賽就表現讓人大跌眼鏡是同樣道理。大賽檢驗的絕不只是你的能力,更是對你心理素質的考驗。
當初楊玄感謀反時,李密建議他襲取關中作為根本,玄感不聽而亡。等到了李密自個在瓦崗山造反,卻同樣不肯聽從下屬西去關中的建議,理由是下屬都是山東人,如果不能攻取洛陽,則無人願意跟隨他西征關中,結果只忙著和宇文化及、王世充等在中原糾纏,眼睜睜看著李淵輕而易舉奪取關中。李密所說的理由當然不無其道理,但是當年楊玄感不肯奪取關中就沒有其難處嗎?作為謀士時只想著思謀奇計以博取上司賞識,完全不必考慮其具體執行上的各種障礙,等到自個拍板做決斷之時就需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各種現實難處了。
春申君黃歇當初遊說秦昭王,瓦解秦國與韓魏共伐楚國之謀,及讓楚太子化裝逃歸之時,何其智之明也!後來不聽朱英之言,而死於一介小人李園之手,又何其愚蠢。太史公在史記中說他「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的評價可真是恰當萬分。
當年韓信滅趙亡齊,縱橫天下,是何等意氣風發,最後卻不聽蒯通之言,被劉邦用一力士就擒住,身死族滅,又何等昏聵?蒯通勸韓信之言「計誠知之,而決弗敢行者,百事之禍也。故猛虎之猶豫,不如蜂躉之致毒;孟賁之狐疑,不如童子之必至。此言貴能行之也。」同樣說出了決斷之難。
南朝劉宋大臣謝晦謀反,宋文帝派大將檀道濟征討謝晦前問策與他,道濟說:「臣昔與謝晦同從北征,入關十策,晦有其九。才略明練,殆難與敵;然未嘗孤軍決勝,戎事恐非其長。」後來謝晦與檀道濟一交手,果然兵敗如山,被檀一鼓成擒。檀道濟的話同樣形象的說明了給別人當謀士獻策與自己親自決斷,根本就不是一回事。當年謝晦等四輔政大臣共謀廢除宋少帝時,檀道濟本來是堅決反對的,後來見無法說服其他三人,才只好附和。在將實行廢立的前夜,檀道濟到謝晦家中住宿。這一夜謝晦轉輾不能入睡,而檀道濟則上床便睡著。顯然檀道濟也許智謀不如謝晦,但卻更有從容不迫的氣度。就像黑田如水對豐臣秀吉說過的:要做天下人,就要有天下人的氣度!
房玄齡和杜如晦有「房謀杜斷」之稱,杜如晦本來到李世民身邊晚於房玄齡,後來又是因為房玄齡的進言才得以留在秦府,但是杜如晦卻後來居上,位列秦府十八學士之首,雖然他在貞觀四年就早死,但是後來卻在凌煙閣中位列第三,僅次於與李世民有親屬關係的長孫無忌與李孝恭。即使在其死後多年,唐太宗一提到他的名字也總痛哭流涕,不忘給其家人以賞賜。而在杜死後為相多年的房玄齡最後卻只名列第五。唐太宗每次與房玄齡議事,總是說:「一定要杜如晦決定。」等到杜如晦來了,最後卻還是採用房玄齡的計策。為什麼唐太宗要費二遍事?顯然是光是房玄齡的謀劃還不足以說服打動唐太宗,還需要杜如晦來幫他下決心啊!
拿破崙的總參謀長貝爾蒂埃位列法蘭西帝國十八名元帥之首,在拿破崙的歷次戰役中為其屢出奇計。貝爾蒂埃對作戰的一切細節,例如各個軍的運動,部隊人數、宿營和指揮人員,具有驚人的記憶力;他執行任務迅速,對他永遠可以信賴;他仔細認真,非常善於使用地圖,能十分銳利地判斷地形的特點,擅長以簡明的語言報告最複雜的軍事行動;他經驗豐富,十分機智,在戰鬥時知道應該向哪裡下達命令,並且能夠親自監督執行這些命令;在戰場上,他是司令官的活電報,在司令部的辦公桌旁,他是司令官的不知疲倦的自動打字機;他是總攬司令部一切高級職權的將領的一個模範參謀。他與拿破崙二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被士兵們稱為拿破崙的妻子。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優秀的參謀長,一旦離開拿破崙的領導,他卻沒有任何決斷能力。當奧地利的卡爾大公進攻巴伐利亞時,貝爾蒂埃因為拿破崙不在而驚慌失措、手忙腳亂,將軍隊分散配置,犯了兵家大忌,只是因為拿破崙及時趕回才沒有鑄成大錯。遠征俄國時他被留下斷後,整天按部就班,無所事事。
而在關係到法蘭西帝國前途命運的萊比錫會戰中,貝爾蒂埃更是將自己缺乏獨當一面能力的缺陷暴露的淋漓盡致。當時拿破崙曾口頭指示,要在艾爾斯特河上增架橋樑,以確保法軍的退路。但是,貝爾蒂埃的辦事方針是:沒有拿破崙的書面命令便不能貿然行事,因此,他並未積極落實拿破崙的架橋指示。結果造成法軍在撤退時只有一座石橋可通,而這唯一的一座石橋又因為負責炸橋的工兵班長心情緊張,誤以為追兵來臨而提前炸毀。造成留在河對岸的兩萬八千名法軍後衛悉數被俘,法軍元帥波蘭親王波尼亞托夫斯基在河中淹死的慘重損失。
日俄戰爭中的俄軍統帥庫羅帕特金是優秀的參謀人才,曾在俄土戰爭和征服中亞的過程中立過眾多功勛。但是性格卻太被動和謹慎,缺乏積極和自信,萬事總求周全。然而就像一句古語說的:「世界上從無完全準備好的戰爭。」當時西伯利亞大鐵路剛剛開通,源源不斷的援軍正在被從歐洲輸送到遠東,俄軍的實力每周都在增強。所以在整個日俄戰爭中,庫羅帕特金的應對策略就是消極避戰,等到自己有絕對優勢時再跟日軍決戰。在遼陽會戰時他以16萬人對日軍12萬人,但是他稍有小挫就主動撤退,致使本已遭受重大損失的日軍得以絕處逢生。奉天會戰中他以37萬人對日軍27萬人,同樣是在秋山好古的少量騎兵部隊出現在自己的後方時就驚慌失措,倉促撤退。
最終他在吉林終於集結起50萬大軍對抗日軍的25萬人,實現了他心目中的絕對優勢。但此時俄軍的士氣已因為連續撤退而日漸低落,士兵大量開小差逃亡。國際市場上俄國股票大跌,俄國已無法通過發行債券從國際金融市場獲取戰爭費用,相反日本債券卻大為暢銷,使日本得以度過最危急的財政緊張階段。同時因為連續戰敗導致國內民怨沸騰,革命迭起,內外交困的沙俄政府已經無力支持庫羅帕特金實現他理想中的以絕對優勢壓倒對方的決定性會戰了,最終俄國只能屈辱求和。顯然從理論上庫洛巴特金無可厚非,他最大限度的實現了在兵力和火力上的絕對優勢。但是他卻沒有意識到戰場形勢是由諸多複雜因素共同起作用的,不是像在兵棋推演上一樣只要在兵力和火力上佔優就能夠克敵制勝,你還需要將士氣等無形因素的影響考慮在內。
他的老上級斯別科列夫曾警告過他:「阿列克謝·尼古拉耶維奇,一旦國家有事,但願你永遠不要擔任司令官的職務,因為你雖然會做出很好的計劃,但卻沒有堅強的毅力把它執行到底。」所以沒有堅毅的性格支撐的謀略,終究還是鏡花水月。
我微博綁定的原號被知乎封了。若有對歷史和國際政治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微博衍水青雲的微博實驗室里的PhD都那麼聰明,為什麼不出來自己單幹?
因為自古以來,聰明都不是稀缺資源,更不是不可替代的資源,手握一個實驗室才是!沒了龐統還有孔明,沒了周瑜還有陸遜,沒了郭嘉還有荀彧。但袁家四世三公,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孫家據長江天險已歷三世,這些才是稀缺資源,不可替代的資源。最不濟的劉皇叔,好歹也是皇叔呀,人家姓趙,哦不,人家姓劉!左龍右鳳,帳下五虎,就這樣去逃難還是得帶著百姓,那不是愛民,那是愛財,那是他的家底兒呀!
謀士里就說最牛逼的孔明吧,首先人家是名校出身,士大夫階層。跟著大牛老闆水鏡先生,學術功底紮實,然後娶了常青藤荊州大學大佬的女兒,這才能把隆中對發表在頂級期刊上,進了手下沒人的劉皇叔的實驗室,成為骨幹!這點資歷,說實話其他幾個大實驗室都未必給他onsite interview!出來單幹?白日做夢!你看哪個大學給他tenure-track的offer!
這個道理兩千兩百年前韓信就已經為劉邦解釋得很清楚了:
【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公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
最重要的是這句: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所謂天授,非人力也。我給你翻譯一下:你能發paper不叫牛逼,能拉來項目才叫牛逼;你full stack developer不叫牛逼,能要來錢才叫牛逼!你雙花紅棍一個人再猛也不牛逼,能叫來猛人心甘情願跟你幹才叫牛逼!
正所謂,天下大事,鐵打的主公,流水的謀士!鐵打的實驗室,流水的PhD!隨便說個方法,求噴子放過細節,領會精神。
讓媽媽搖骰子,和兒子玩賭大小。
第一局:
爸爸:用我的20塊賭,兒子幫我參謀。贏了我分你2塊,輸了算我倒霉。
兒子:媽媽手法飄逸,眼神迷離,我掐指一算,應該壓小!
第二局:
爸爸:兒子,這次把你這周的零花錢拿出來賭,我幫你參謀。贏了分我2塊,輸了你這周就將就過吧。
兒子:為什麼啊!我不要,還是用爸爸的錢賭,我當參謀就好。
爸爸:現在你明白謀士和主公的區別了嗎?
~~~~~~~~~~~~~~~~~~~~~~~~~~~~~~~~~~~~~~~~~~~~~~~~~~~~~~~~~~~~~~~~~~~~~~~~~~
我小時候讀《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就有一種感覺:當主公不要太容易啊!只要遇事虛心請教一下智慧的手下,就沒有幹不成的事啊!那些失敗的君主,往往不是愣頭青、自大狂,就是一根筋、大腦殘,明明有智慧謀士讓你往東,他卻偏要向西。比如你看看項羽就知道了,只有一個范曾長了腦子,他卻不聽。你看看劉邦怎麼成功就知道了,他啥也不會,就會一金句:「為之奈何?」於是一統四海八荒了。當然,和題主類似的問題就隨之而來了:奇謀百出、洞察人心的智謀之士,為什麼總給一些啥本事沒有的人打工呢?
等我長大之後,終於發現,當君主、老闆承受的壓力、風險是巨大的,而當謀士、打工仔的責任就小多了。遇到重大決定,君主需要在眾多似是而非、利弊相雜的建議中挑選一個,並有效執行,最後承擔所有後果。而謀士呢?只用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供君主參考即可。無論後面發生什麼,謀士基本上穩賺不賠。
1. 你的方案被接受,執行後被證明是正確的。
最好的結果,不用多說,作為謀士的你自然就青史留名了。
2. 你的方案被拒絕,君主執行了另一個方案,結果悲劇了。
這對謀士來說也是不錯的結果,依然可以青史留名,證明你當初的「遠見」。比如賈詡在赤壁之戰前的反對意見。
有人可能要提田豐了。但田豐在被袁紹拒絕後,可是上躥下跳,一直鬧到坐牢啊!被曹丕殺的鮑勛也是類似,多次惹得曹丕「怒作色」、「益忿之」。謀士在被君主拒絕後,只要低調點,別「剛而犯上」就行。學學人家賈詡~
3. 你的方案被接受,執行後被證明是錯誤的。
這下你總該悲劇了吧?然而並不一定。只要君主沒有因此崩盤,又挺了過來,那麼史書會「為尊者諱」,隱去你在此次事件中的出謀劃策。
比如赤壁之戰,《三國志》里除了賈詡勸曹操不要打,你還看見過其他人發言嗎?這種軍國大事,曹操可能只諮詢賈詡嗎?他的子房荀彧呢?他的謀主荀攸呢?賁育之勇的程昱呢?丞相主簿趙儼呢?軍師祭酒董昭呢?還有參丞相軍事的華歆、王朗、裴潛、劉廣、桓階、和洽等人呢?文官不說話,武將也可以諮詢一下啊!五子良將全在啊!諸曹夏侯也在啊!
這麼多文臣武將,此時集體失聲,無非是因為曹操打輸了,於是當初支持打赤壁之戰的言論就消失在史書中了,只有反對者賈詡的意見被記錄了下來。所以在我們後人看來,赤壁之戰就是曹老闆無視賈詡、頭腦發熱的結果。
再舉個例子,曹操打呂布的時候,曾經非常狼狽。
太祖圍濮陽,濮陽大姓田氏為反間,太祖得入城。燒其東門,示無反意。及戰,軍敗。布騎得太祖而不知是,問曰:「曹操何在?」太祖曰:「乘黃馬走者是也。」布騎乃釋太祖而追黃馬者。門火猶盛,太祖突火而出。《獻帝春秋》
一個姓田的告訴曹操,我當帶路黨,幫你開城門。面對這樣一個似是而非的機會,曹操應不應該去把握呢?如果是真的,他就可以一舉打敗呂布;但如果是個陷阱,不但有無數手下會因此喪命,他自己也有可能完蛋啊。可是,看史書的記載,面對這種重大抉擇,阿瞞沒有諮詢任何下屬,一拍屁股就決定了。要不是命大碰上一個「溫和」的騎兵,阿瞞就真去見他老爸了。
當時荀彧、程昱這倆人都在,從之前之後的事情看,曹操遇到重大事件都是和他倆商量的。偏偏這件事上,阿瞞頭腦發熱、熱血上涌,誰也不問就硬上了,結果被打得鼻青臉腫……教訓啊教訓!
怎麼樣?現在知道君主難當了吧?事情干成了,要分點功勞給謀士。事情干砸了,謀士們的意見都隱去了,全是君主的鍋!
4. 你的方案被拒絕,君主執行了另一個方案,結果成功了。
又是一種悲劇的情況,然而你卻不一定會悲劇。有兩種不錯的結果:
4.1. 史書幫你遮掩。
赤壁之戰前,東吳的投降派多了,但《三國志》中一個名字也沒提。
是時曹公新得表眾,形勢甚盛。諸議者皆望風畏懼,多勸權迎之。 《三國志.吳書.吳主傳》
議者咸曰:"曹公豺虎也,然託名漢相,挾天子以征四方,動以朝廷為辭,今日拒之,事更不順,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劉表治水軍,蒙沖鬥艦,乃以千數,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陸俱下。此為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而勢力眾寡,又不可論。愚謂大計不如迎之。" 《三國志.吳書.周瑜傳》
會權得曹公欲東之問,與諸將議,皆勸權迎之,而肅獨不言。 《三國志.吳書.魯肅傳》
「諸議者」、「諸將」這些稱謂,就可以把你的名字隱去了。張昭這個投降派的名字,是從《江表傳》流傳出來的,屬於運氣極度不好。
司馬炎要滅吳,也是一堆人反對,但只有賈充、荀勗、馮紞留下了名字,無非是因為這三人被定性為反派人物而已。
贊曰:公閭(即賈充)便佞,心乖雅正。 《晉書.賈充楊駿傳》
贊曰:安陽(即荀勗)英英,匪懈其職。傾齊附魯,是為蝥賊。紞之不臧,交亂罔極。 《晉書.王沈荀顗荀勖馮紞傳》
而其他反對的大臣,也用「議者」代替了。
會秦涼屢敗,祜復表曰:「吳平則胡自定,但當速濟大功耳。」而議者多不同。《晉書. 羊祜杜預傳》
4.2.君主大度,依然表彰你。
時寒且旱,二百里無復水,軍又乏食,殺馬數千匹以為糧,鑿地入三十餘丈乃得水。既還,科問前諫者,眾莫知其故,人人皆懼。公皆厚賞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幸,雖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為常。諸君之諫,萬安之計,是以相賞,後勿難言之。」 《曹瞞傳》
曹操征烏丸勝利了,卻表揚了當初勸他不要出征的人,表示以後有不同意見儘管提。同時,這些反對者的名字也是隱去的,以「諸君」代替。
綜上可見,作為謀士,承擔的風險是極小的。你提出的方案,被接受了、成功了,你名利雙收;被拒絕了、失敗了,你也有機會全身而退。而作為君主,壓力就大多了。
我們讀歷史的時候,經常會覺得奇怪。有一些手裡有兵有馬的軍閥,身邊也有一些謀士,這些謀士往往會給主公出一些很靠譜的主意,但是這個主公就是一意孤行,不聽從那些正確的策略。本來有奪取天下的機會,就這麼錯過了。
最近我看到一篇文章,才發現,很多事情並不是看上去那麼簡單。我們就拿隋朝末年的幾個人來舉例子。
隋朝末年,隋煬帝濫用民力,窮兵黷武。第一個起兵叛亂的大臣是誰啊?是當時的禮部尚書,開國大將楊素的兒子楊玄感。當時楊玄感在黎陽一帶督運糧草,他看到局勢動蕩,就率領當地的八千船民起兵造反。
楊玄感造反之後,他的好友、也是功臣之後的李密,前來投奔。他為楊玄感獻上了戰略史上,頗為著名的「上中下」三策。
上策,就是直接迎上去跟隋煬帝打。當時隋煬帝還在遼東前線,剛剛戰敗。李密覺得,打這種軍心不穩的殘兵敗將,斷其歸路,最容易得手,而且沒準就可以直接幹掉隋煬帝。
中策,去打關中,也就是長安。道理也很簡單,關中的戰略位置特別好。
下策,才是就近攻打洛陽,佔領河南。但是李密覺得,洛陽的防務很好,糧草又多,不容易打得下來,時間一長,就不好說了。
你看,說得多好。但是,就像歷史上無數次重演的那樣,楊玄感沒有聽李密的上策和中策,而是採取下策去攻打洛陽,最後果然就被剿滅了。
那是楊玄感愚蠢嗎?細想一下,不一定。
剛才我們說到,楊玄感起兵是在河南的黎陽,手底下的八千船民,都是當地人。他們跟著造反,只是為了討口飯吃,在那個時代,他們怎麼可能願意背井離鄉,遠征它方呢?他們也不是正規軍,戰鬥力肯定很弱。帶著這隻隊伍,甭管是北上還是西進關中,誰能保證路上不被各地官軍阻擊?一場敗仗,軍心可能就垮了,也可能還沒走出河南,就被剿滅了。
所以楊玄感只能這樣,就近攻打一個目標,比如洛陽。萬一打下來了,一方面士氣大振,可以擁有更大的號召力。另一方面,洛陽周圍有興洛倉、回洛倉、黎陽倉幾個大糧倉,手裡有了糧草,可以吸引更多難民來投奔,這樣就能用「滾雪球」的方式迅速壯大。
換了你我,在當時能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嗎?戰略高明與否,可以理論推導。但是每個人帶兵的人,都受制於他面臨的實際情況,不是所有的高明戰略都可以實施的。
其實緊接著,出主意的李密也遇到了一模一樣的情況。楊玄感兵敗之後,李密加入了瓦崗軍,也就是評書中說的瓦崗寨。當時也有人建議他西入關中、佔領長安,這回輪到李密來嘗嘗這個兩難的滋味了。
李密說,「君之所圖,仆亦思之久矣,誠為上策。」 你說得很對,我也這麼想,這是上策。但是話鋒一轉,李密又說,「我之所部,並山東人,既見未下洛陽,何肯相隨西入!」我帶領的部下,都是山東人啊(當時的山東是指河南、山東一帶),我連洛陽都沒能打下來,他們哪裡肯跟我一起西入長安呢?
你看,李密的顧慮和楊玄感是一樣的。主將受制於部下,戰略受制於現實,想法再高明也沒有用。最後李密也和楊玄感一樣,兵敗在洛陽城下。
不光是楊玄感和李密,因為士兵故土難離,造成局勢突變的例子還有很多,最典型的就是隋煬帝本人。
隋煬帝把天下搞亂之後,就跑到江都,也就是揚州去醉生夢死,躲起來了。他身邊的禁軍官兵大多是關中人,在揚州待久了,就是想回老家,就和隋煬帝爆發了尖銳矛盾。
最後,這些人在宇文化及的帶領下,發動政變,殺死隋煬帝,然後全軍北返。你看,連皇帝的權威都沒有辦法扼制部下這種故土難離的思鄉情緒,更何況其他人?
我們再看一個例子,就是幾百年後的李自成。
明朝末年,也是天下大亂。李自成在1643年打下襄陽之後,朝廷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還手之力了。當時,李自成手下的牛金星就給他說了一個最佳選擇,直接從襄陽往北進攻北京。
但是李自成沒有聽,他要回關中。要知道,這個時候的關中,已經不是隋唐時候的關中了。環境破壞嚴重,人口稀少,而且剛剛遭了旱災,要不李自成為啥要起義呢?這個時候的關中,已經沒有那麼重要的戰略價值,更不是可以當都城的地方。
那李自成為啥要回關中呢?還是那個原因——李自成自己老家是關中,他手下的人,尤其是高級將領,基本也都是關中人。仗打勝了,人心就思歸了。
李自成回到關中之後,就開始稱帝、封官,準備就在西安待下去了。即使是後來打下北京,李自成好像也沒想在北京長待。把明朝的官員吊起來打,名義是追贓,實際就是要錢。然後把在北京搜刮的金銀財寶,大車小車地運回關中。當時吳三桂和清兵就要聯手了,大敵當前,李自成不是整軍備戰,而是忙著往老家運錢,這肯定不是要在北京長待下去。
也許,這是李自成自己的想法,也許,這也是李自成被部下裹挾的不得已。
說到這兒,你可能會問,那怎麼解釋那些能夠帶領部隊遠走他鄉的領導呢?比如李淵和李世民父子,他們就是從山西太原起兵,然後進入陝西,佔領長安,最後奪得天下。
這裡面有兩個原因。第一,李淵起事的三萬人馬,是防備突厥的精銳正規軍,組織性、紀律性和普通的流民肯定不一樣,好帶得多。
第二,李淵李世民父子,是北周的「八柱國」之後,也就是所謂的關隴集團中人。他們起家的地方就是關中、長安,在關中地區有深厚的人脈關係。所以,回長安,對他們來說就是回老家。
所以你看,我們在讀歷史的時候,總覺得人可以選擇戰略。但是在真實的歷史場景中,往往是反過來的,是戰略在選擇合適的執行人。
這就要說到一個詞——領導力。
因為互聯網帶來的企業組織變革,原來的很多管理學理論往往都不再適用。但是「領導力」這個學科,現在反而是越來越熱,為啥?
就是因為商業環境,進入了高度不確定的時代。一個企業組織,它的資金、規模、資源、戰略,哪一樣都不是必勝的保證。這個時候,團隊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一個看起來靠譜的目標,領導人如果沒有強悍的領導力,不能帶領團隊齊心協力往前走,一樣沒戲。反過來,一個看起來不靠譜的目標,領導力過硬的團隊,沒準也能打出一片天地,異軍突起。
這一代創業者,和中國古代的那些將領,面對的情況是一樣的。最終的結局,不取決於你明智不明智,有沒有高明的戰略。而是你能不能說服你的手下人,擺脫原來惰性和感情,相信你的判斷和選擇,跟著你往黑洞洞的陌生地帶一起進發。
關於領導力這個詞,我見過最好的定義就是——
領導力,是引領眾人去一個未知地方的能力。
得到|第329期丨領導力 參考了微信公眾號「國家人文歷史」的文章《「關中模式」的興與衰》
蕭何本事大嗎?千古名相,劉邦建立大漢朝的第一功臣。
曹參本事大嗎?不世名將,反秦滅楚攻城略地戰功最多。
這麼牛x的兩個人,最初起兵反秦的時候,百姓推舉他們當主公,蕭何曹參怕大事不成,被秦朝誅九族,所以都不敢當,於是便推舉了劉邦。
劉邦最初也不是謙虛,讓大家另請高明,還說了一段非常有名的話:「方今天下大亂,諸侯紛起,如果我們這裡的領頭人選的不得當,就會一敗塗地。我不是顧惜自己,實在擔心自己的本事不大,不能保全你們大家,這是一件大事,希望你們能選擇合適的人選。」據《史記》記載:在百姓再三請求下,由於沒有別人出頭,劉邦才答應出面扛起這面造反大旗。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得知,位置越高風險越大,起義革命這種事,不是敲鍵盤放嘴炮就能成功的,那是一步走錯,連累全家。陳勝吳廣要不是被逼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的境遇,也犯不著去造秦王朝的反!所以說正常人幹不了這種事,幹這種事的都不是正常人。
在劉邦的話里還透露出一個信息,選主公一定要選個本事大的。什麼樣的人才算有本事的主公呢?——萬人之敵?策無遺算?我覺得都不是。我所理解的主公的本事是——打造一個政治招牌,維護這個政治招牌,通過這個政治招牌收攏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什麼是政治招牌?
張角曰:「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曹操曰:「奉天子以令不臣。」
劉備曰:「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孫權曰:「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
不要以為隨便說句話就能當政治招牌了,張角經過了十年的努力,將教眾發展了幾十萬,他的政治招牌才算孵化成功。
曹操依靠他父輩在官場上積累下的政治人脈,又憑藉自己才能,打出一片天地,將漢家皇帝收攏過來,自己才算立住了腳。陳登、孔融都是劉備的腦殘粉,但最終還是跟著曹老闆了,因為有漢帝的地方才是中央呀。曹操終身不敢稱帝,因為他一稱帝,「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招牌就倒了呀。曹操很明白這一點,因此孫權勸他稱帝,他說「是兒欲使吾爐火上耶!」曹操剛有個稱王的念頭,老臣荀彧就和他翻臉了。荀彧是沖著「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招牌來輔佐曹操的,如今你招牌變味了,我憑啥還要幫你?最終等到曹丕繼任,不再打漢室招牌來吸引人才,而是靠「九品中正制」緩和中央政府與世家大族的矛盾,以求得世家大族對曹家代漢稱帝的支持,因此他才敢建國稱帝。
劉備則更是不簡單,有人說「漢室宗親」不是他政治招牌嗎?如果這要算招牌,漢末的宗親千千萬萬,為何只有劉備成功,其他都成了炮灰?因為只有劉備將「宗親」賦予了政治的含義,並成功將這面招牌扛了起來。曹操說自己是漢相,劉備說他是漢賊。曹操搞「令不臣」,劉備搞「清君側」。所以劉備不管走到哪,敗的有多慘,他都能重張旗鼓,因為他的政治招牌沒有倒。為什麼從劉備到諸葛亮再到姜維都一直要北伐,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不打回中原,一旦偏安巴蜀,這面政治招牌就不管用了。「漢室」只有還於舊都,才是真正的漢室。偏安的「漢室」是立不住腳的。想要打造一面成功的政治招牌,不是關羽張飛多砍幾個人頭,卧龍鳳雛商量在哪埋伏兵,就可以打造出來的。
孫權就比較矛盾了,他手裡沒皇帝,打不了「漢帝」的招牌。孫策當年想過偷襲許昌把皇帝搶過來,但最終失敗了。孫權也不姓劉,想「繼漢」也沒跟他混,乾脆直接制定出「鼎足江東」的招牌。這個招牌就很靈活了,君不見曹操強大的時候,他跟劉備一起抗曹。劉備強大的時候,他又串通曹操一起抗劉。不要怪孫權太渣,因為人家定製的招牌就是「以觀天下之釁」,縱橫捭闔,保存自己才是王道。這個招牌雖然靈活,但含金量畢竟不足,所以孫權在魏蜀吳裡面最後稱帝。漢朝滅亡後,他先做了幾年大魏吳王,能夠自己賺足實力後,才敢光明正大的做起了「吳大帝」!
再來看看袁紹與劉表為啥失敗,因為他們政治招牌不夠明確呀。袁紹最早想當反賊,立劉虞做皇帝對抗中央,結果沒弄成。接著屬下勸他當忠臣把漢朝皇帝弄到身邊,結果他沒這個覺悟,後來等想通的時候,曹操已經把皇帝拿到手了。他「四世三公,門生天下」的招牌,註定他只能當霸主,當不了帝王!
而劉表呢?他的政治招牌更不明確了。官渡之戰,即不幫袁紹,也不幫曹操。後來劉備來投靠,還暗地了防著他。他到底是想當忠臣?還是想當反賊?沒人知道,這讓臣子們想幫也沒法幫他。等到曹操一來,荊襄的人才要麼跟著劉備跑,要麼投降曹操。因為曹劉的政治招牌,即明確又有吸引力。
主公和政治招牌是綁為一體的,但臣子不是。臣子失敗了,可以另起樓灶,改換門庭,依舊可以風光。主公要失敗了,不是被殺,就是被軟禁,因為只又這樣才能將他的政治招牌摧毀。君不見明末的一個流落民間的朱三太子,搞了清政府好幾代不得安生。因為只要朱三不死,「反清復明」這個政治招牌,就會永遠有吸引力。但也有一些臣子的政治理想是和國家是融為一體的,比如鞠躬盡瘁的諸葛亮、還我河山的岳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我們稱這種人為英雄,為殉道者。
最後再以知乎舉一個例子,知乎的招牌「是與世界分享你的知識、經驗和見解」,這個招牌對我很有吸引力,所以我來了,通過我們答題能夠起到直接繁榮網站的作用。知乎運營者只需想方設法提高用戶體驗,擴展商業運營就行,沒有必要知乎上的任何問題他都會回答。知乎上的大v那麼聰明,也沒有必須再去建立一個網站。另外哪天知乎藥丸了,或者變味了,我還可以去另外一個平台。但僅此而已,你要讓我再建一個知乎,抱歉,沒這興趣,也沒這能力!
http://weixin.qq.com/r/yUgAGDLEOG9HrXZ79x3b (二維碼自動識別)
越聰明人越知道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局勢下為自己也為家人朋友趨利避害。
前段時間知乎上談論了關於互聯網公司跳槽問題:底下人相互推薦,利用公司給新入職員工薪酬往往比老員工漲薪更快的規律相互跳槽,從而迅速提高收入。最終各公司下員工們結成了緊密的圈子,公司之間依舊斗個你死我活。互聯網創業熱潮洶湧,創業者擠得頭破血流,自然而然行業人才薪資水漲船高。這種現象雖然怪異,但也是行業蓬勃發展下可以理解的。
技術人才間形成圈子相互引薦的氛圍在三國時期的謀士、士大夫間也非常普遍。舉孝廉的傳統是原因之一,在沒有系統選拔培育人才的亂世,這也是主公們不得不倚仗的人才招聘方式。
東漢末年在走向三足鼎立又三分歸晉的過程中,多少軍閥豪強身死甚至族滅不得善終或者居人籬下忍辱負重備受排擠:
董卓、何進、王匡、張楊、朱儁、李傕、郭汜、王允、劉表、馬騰、李堪、董承、楊奉、韓遂、張橫、梁興、孔伷、劉充、陶謙、徐璆、呂布、袁氏家族、公孫瓚、孔融、黃祖、劉繇、劉璋、張魯……東漢末年排的上號的割據勢力在亂世基本上逐步被清理掉了。這就是三國時代自立門戶主公們的生存狀態。
但他們手下的謀士只要不是那種死磕派或者深仇大恨又或者運氣太差死於亂戰,一旦心理上過了「忠」這個門檻,戰敗之後基本上表表態或者假裝推辭下也就能在新當家那裡某一份差不多的差事然後同樣步步高升。賈詡就先後追隨過董卓、李傕、郭汜、張綉,最後成為曹魏的開國功臣。
某些就算因為各種原因招來殺身之禍也總有對方帳下的同鄉好友為之求情。至於那些處於「失業」狀態的文人名士,只要人緣脾氣不是特差也都奔走四方諸侯間最後謀求個一官半職。禰衡年紀輕輕恃才傲物,孔融推薦、擊鼓罵曹、得罪劉表最後羞辱黃祖才被殺。禰衡死後黃祖給予厚葬也是因為不想得罪天下士人。這種極端人士的悲劇卻實實在在反映了文人士大夫職業的低風險高收益。
東漢末年的亂世中,謀士們換一個主公簡直就如同球員轉會一樣正常。而那些聲名在外的著名人士比如諸葛亮,其親屬好友人際關係網遍布各大勢力,所謂「苟全性命於亂世」只是一句自謙而已。三國時代有名有姓的謀士侍奉二主者多如牛毛,很多比起「三姓家奴」的呂布只怕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可惜後者吃了只是個武夫的虧而已。
在那個年代王司徒做的是絕大多數聰明人的選擇,諸葛亮反而是個異類。這在舌戰群儒中也有相當的體現。實際上對於不得已降曹的徐庶,後來諸葛亮對其未被重用甚至表示過魏國人才濟濟的感慨。可見亂世的忠誠與治世的諍諫同樣是可遇而不可強求的。在筆杆子壟斷輿論、人才又極其稀缺的年代裡,那些動不動就拿文人謀士開刀的軍閥往往不會有什麼好名聲從而失去寶貴的人才資源,而善待文人的君主往往會被帶上求賢若渴的明主高帽。不斷強化這種輿論氛圍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文人士大夫階層在亂世中彼此默契維護的生存之道。相互推薦、交流待遇、頻繁跳槽,這些活躍於亂世的技術官僚與今天各種熱門風口行業的技術骨幹、經理高管們又何其相似。
世道好的時候有錢大家賺,市場洗牌的時候呢?08年雷曼兄弟倒閉,高管們拿到政府拯救金融系統的錢轉身就給自己發了數千萬美元的獎金,各聯賽俱樂部、影視公司,也一樣出現投資方虧得砸鍋賣鐵而球員、演員卻掙得盆滿缽滿。
有了這樣一個基本認識,就知道為什麼那麼多聰明的謀士選擇依附於某一個勢力而非自立門戶了:不僅僅是高昂的啟動資金與門檻、天下分合大趨勢下的暗淡前景以及遠大於成功誘惑的風險,更因為作為一個謀臣大部分時候既不需要如武將一樣上陣廝殺也不用承擔太多戰敗風險,甚至還有文人筆杆子結成的輿論「勞動法」以及有士大夫圈子作保的「再就業辦法」,這在亂世無異於趨利避害的最佳選擇。
為什麼赤壁之戰前,東吳主降派聲勢浩大?原因就是投降的風險與成本是孫家承擔,而好處卻歸東吳文人士大夫。
電視劇里他們懦弱、迂腐、強詞奪理、膽小怕事,現實中卻實在是審時度勢、極其精明。俗話說明哲保身,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考慮到每一個人背後的妻兒老小,也無需過分苛責。
五代十國的不倒宰相馮道,迎來送往先後侍奉過十位皇帝外加遼太宗,可謂把這種處事哲學發揮到了極致。後世司馬光罵他「奸臣之尤」,當世之時卻得到了「當世之士無賢愚,皆仰道為元老,而喜為之偁譽」的稱讚,就是因為馮道不僅保全了自身還庇護提攜了大批文人士子甚至是一方百姓。從趨利避害的角度來看,馮道真可謂聰明絕頂了。
三國時代過去1700多年後,民國的那一大幫政界、文壇人士在國共兩黨、北洋軍閥甚至中日之間玩著同樣的套路,因為大家都是聰明人。
但世道紛亂總有一些人不一樣:
他們是前途光明的青年醫生、或者出身於不愁吃穿溫飽的富農家庭、或者學成歸來將繼承家傳絲綢產業、也許還可以在書香門第中安度一生甚至做一個要槍有槍要錢有錢的軍中大佬。對於才能出眾的他們而言在亂世中安安穩穩地度過一生並不是個太困難的事情,但是不論具體原因如何他們都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另外一條連同自己與家人的身家乃至性命都賠上的崎嶇坎坷之路。
他們聰明嗎?這一點毫無疑問。但是後人總願意用另一個詞去評價他們——偉大。
這並不是一個低齡向的問題。從古至今,有無數人討論過這個話題,提出過數十種建設性設想,得出過許許多多互相矛盾卻又合理的結論。但時至今日,這個問題依然沒有定論。也因此,這個問題比你想像的要更有深度。
既然題主的問題改了,所以,我想來叨逼叨幾句。
三國志里的謀士那麼聰明,為什麼不自己單幹?
曹操入兗州不久,兗州刺史劉岱身亡,這時候發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岱既死,陳宮謂太祖曰:「州今無主,而王命斷絕,宮請說州中,明府尋往牧之,資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業也。」
當時,兗州有張邈,有鮑信,有陳宮,有萬潛。難道這些人真的就這麼差勁,自己領不了兗州牧,卻偏偏要讓一個剛入兗州的曹操當頭領?
我認為,除了因為曹操背後有袁紹的背景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之間相互制衡。
張邈如果領兗州牧,鮑信會服氣嗎?陳宮上位也是如此,鮑信上位恐怕也不能服眾。
於是,得到袁紹支持的曹操,成了兗州本土勢力唯一能夠認同的人選。
每個人都需要得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所以,他們需要找出一個代理人。然後,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聚集到代理人的大旗之下。
我們可以發現,這種代理人心態,始終貫穿著三國謀士們的心。
張邈陳宮叛變曹操,但他們自己不領頭,而是推舉了一個代理人呂布。除了考慮到呂布的西涼兵強盛之外,作為領袖,他也能夠被兗州大多數本土大族認可。
賈詡先投李傕郭汜,後投段煨,再投張綉,最終歸奔曹操。
他為什麼不自領一軍,自己單幹?
因為這不符合他的利益最大化。
如果賈詡領軍,西涼兵不會服氣,段煨軍不會服氣,張綉軍不會服氣。
制衡賈詡的,是軍隊。因此,他需要為自己找一名代理人,一個能夠獲得士兵支持的將領。當他發現這名代理人的前途可能影響到自己的利益,他也會毫不猶豫的拋棄他。
荀彧,居中持重,機鑒識人,牛不牛?郭嘉,算無遺策,世之奇士,牛不牛?
但他們一樣需要讓曹操來代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會自己單幹。
因為,曹操不僅得到了袁紹的支持,而且比後者眼界寬,目光遠,能力強。
徐州牧陶謙死後,陳登、孔融、糜竺等人勸諫劉備領徐州事,也是相同的道理。
孫吳的情況稍有不同,因為東吳謀士們之所以會輔佐孫家,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孫堅、孫策父子的武力征服。
換句話說,他們是被迫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陸遜。
作為陸家唯一一名有出息的人,為了保護家族的利益最大化,陸遜不得不去輔佐曾經的仇人做代理人。
東吳謀臣大多是攝於武力才來投靠,這其中有不得已為之的心態。
孫權晚年的狂暴和乖戾,很大程度上也是源於此。對這群在孫家淫威之下的謀士,他根本無法做到如曹操劉備一樣信任他們。
所以,陸遜的悲劇,從一開始就註定了。荀彧荀攸郭嘉賈詡,孔明龐統蔣琬費禕,無一人如他的下場那麼凄慘。
那麼,說到這裡,我要說結論了。
謀士們之所以不會單幹,歸根結底的原因是,要麼受到制衡,要麼,那不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輔佐一個領袖,要比他們自己單幹,獲得的利益更大。
但這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說真的,其實這個說法並不能讓人信服。因為,幾乎每一個派系甚至每一名謀士都有他們自己的原因。但如果把他們全部分析一遍,那就太長了,我懶。
所以關於你的問題就分析到這。然後我想針對你的問題描述,說兩句題外話。
書攤上總能看到一些書,他們大多數的名字可以歸類為:《從三國看現代企業管理》、《跟著曹操學人事》、《像劉備那樣做領袖》。
馬親王說,凡是書腰上寫著「XX聖經」的書,其實都可以燒掉。
但是,他忘了燒掉以上這些書。
從三國你能學出來什麼企業管理規則呢?
曹操建立的魏國,是一個根本制度並不完美的國家。在曹氏統治之下,世家大族的利益受到嚴重排擠,最終,不滿的士人們選出了自己的利益代言人司馬氏,並毫無羞恥的取代了曹魏建立晉國。
如果你看過《權力的遊戲》,你會發現,當龍母攻佔彌林之後,她遇到了和劉備相同的境遇。
外來的軍隊,外來的政權,與本土勢力之間的格格不入。
當劉備率領軍隊進入益州之後,他面臨的是原本就充滿矛盾的東州軍和益州本土士族。
劉備、諸葛亮,兩代領導人終其一生也沒能解決這個問題。荊州系、益州系、東州系,各種勢力盤根錯節,交織在蜀漢政權中。當這個政權風雨飄搖的最後時刻,本土士族便毫不猶豫的拋棄了它。
至於東吳,更不必談。孫策氣勢洶洶的得罪了士族,最終被士族所殺;孫權上台後,曾利用過這些本土士族,但最後,他也不得不下狠手進行壓制。
要是按照魏、蜀、吳三國的路子管理公司,不倒閉才怪。
最多,你也只能從三國里,學到一些人盡其用、才盡其職的人事管理法則。但如果真想學這個,大可不必學三國,遠有蘋果、微軟,近有百度、聯想,還不如研究一下這些成功的公司。
三國,是實打實的人命在拼,其爭鬥的烈度,遠不是幾個因破產跳樓的董事長能比的。
所以,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才是正理。
就這樣,洗澡去。
評論區有大酋長的乾貨,請各位火速去看
皇帝只有一個,土皇帝可是有一堆的。
皇帝能傳幾百年,家族可是能傳上千年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
三國里有個楊修大家應該都記得
他爹是誰?
太尉楊彪
楊彪他爹是誰?
太尉楊賜
楊賜他爹是誰?
太尉楊秉
楊秉他爹是誰?
太尉楊震
楊震他爹是誰?
終於不是太尉了...
再這麼數下去我都覺得他家複姓太尉了
楊震他爹叫楊寶,恩,沒當官,因為碰上了王莽時代,不想跟王莽混,於是當了一個隱士。
他也就有個傳說故事叫結草銜環
楊寶爺爺叫楊敞,西漢的丞相,還有一個身份,司馬遷的女婿
他兒子也是位列九卿的,要不是為他外公司馬遷鳴不平,估計也能混到三公,對了,他對保存史記有著重大的貢獻。
好了,前面的的數完了,咱往下數,我直接用百度百科了
此後歷朝歷代,弘農楊氏也是人才輩出,如魏晉時期分掌軍國大權的「西晉三楊」;北魏政權中的公室大族楊播兄弟;完成中國歷史上第二次大統一的隋開國皇帝楊堅;李唐時「李武韋楊」四姓聯姻政治集團中的楊姓「十一宰相世家」,宋代滿門忠烈的楊家將,南宋大理寺丞楊大異等
對了,那個楊貴妃,恩,你們沒猜錯,也是這個家族的
我再舉個反例,同樣是四世三公的家族,汝南袁氏
對,就是袁紹袁術他們家
據考證,袁氏是虞舜的後裔。西周初,周武王追封先賢后裔,封有虞氏之裔媯滿於陳(今河南准陽),建陳國。媯滿死後,謚號為陳胡公。他的十一世孫有個叫諸公,字伯媛。伯媛的孫子濤塗,以祖宗字媛命氏。春秋時,媛氏世襲陳國上卿。當時媛、轅通用,故媛濤塗又寫作「轅濤塗」。至西漢初,轅氏後裔政將「轅」字的「車」旁去掉,邕以袁為氏。唐宋時期的姓氏書名如《古今姓氏書辯證》等對此均有詳細記載。[1]
自袁良以後,至其孫袁安官至司空、司徒,安子袁敞及袁京皆為司空,京子袁湯為司空、太尉,湯子袁逢亦至司空,逢弟袁隗亦至三公、太傅。四世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至五人,故號稱「四世三公」。
袁紹,是袁逢之庶長子,袁逢將袁紹過繼給其兄袁成。袁紹在少帝朝官拜司隸校尉,至獻帝時任大將軍。
虞舜的後代呦,四世三公呦,門生故吏滿天下呦
起了貪念去爭這個皇位,自此史書上基本看不到汝南袁氏的身影了。
謀士,謀的是家族興旺
主公死了,我想忠義一點,跟他一塊死。
不想死的的話,回家待著也沒人攔著,再過幾年,等天下太平,我再出來做官。
至於皇帝?誰愛當誰當,誰當皇帝我也照樣做官。
在京城裡,你是皇帝我是臣子,那回了我的地盤,我就是土皇帝啊。
放著好好的土皇帝不當,去幹掉腦袋的勾當
圖個啥?
圖個啥!
1.環境因素:因為傳統儒家思想,沒有誰天生下來就想著造反當皇帝的或者傭兵自重的,當時大部分人最高的精神政治訴求都是想成為一代賢相或者一代名將,所以後來劉皇叔「興復漢室」的口號才這麼有深入人心,喊了要是沒用劉備才不喊呢。來一起想像一下,諸葛亮代劉禪稱帝?好吧,你估計根本想像不出來,實在太難了...所以很多謀士不單幹是「不願意」
以下摘自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不排斥曹操當時被人罵「漢賊」罵的實在窩火所以耍一下政治手段,不過我個人還是覺得曹操這人還是比較性情的,這段話應該是實話。
後徵為都尉,遷典軍校尉,意遂更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慾望封侯作征西將軍,然後題墓道言「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難,興舉義兵。是時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損,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與強敵爭,倘更為禍始。
連曹丞相以前都沒想過自己會幹成這樣的,人家也希望自己是「治世之能臣」,可惜天不遂人願,假如我曹操不這麼干,天下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附錄:從「征西大將軍」到「吾為周文王」——論曹操政治立場的轉變--《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所以教育孩子如果要成大器,要有自己的創新意識,別老是想著跟著社會既定的規則走,不然只會成為別人設定的框架中的螺絲釘
2.心理因素:帶頭造反是要掉腦袋的。歷史書上都說當時蕭何和曹參推薦劉邦當老大,是因為劉邦王霸之氣,性格之類肯定能成大事巴拉巴拉一堆,每次看到歷史上這麼記載我就覺得這些「史學家」真會馬後炮。我國的歷史記載,人牛逼了封侯拜相了,所以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是帶著「祥瑞」的,什麼懷著龍懷著鳳懷著老虎懷著麒麟什麼的,哪來這麼多神獸給你懷;還要颳風下雨電閃雷鳴天邊出現彩虹最好太陽西邊出來地球倒著轉,真是辛苦天上各路雷公電母了,每天啥事不幹就等著牛逼人物出生敲鑼打鼓夾道歡迎呢,誰要是15年前當著馬雲面說你以後一定能建立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估計是個人都要笑了。現在你再說一句誰敢笑試試?所以其實是蕭何曹參都知道這種腦袋栓腰帶上的勾當是槍打出頭鳥滴。當年赤壁之戰孫權不得不聯劉抗曹的原因之一是魯肅說過眾人皆可以投降,唯獨孫權不可投降。因為張昭等人投降了還能加官進爵最差也告老還鄉,你確定你還能活幾年(抱歉原文找不到了,後面這句是我補充的)
舉例:有個男的跑你家來睡了你的老婆,你現在有機會竟然不弄死他還留他在家裡繼續住?曹操估計不同意,古來帝王估計都不同意
所以教育孩子做人要低調,別老是動不動年輕氣盛出風頭,小不忍則亂大謀,爸爸媽媽後半輩子都靠你了你別給我出去瞎折騰
3.性格因素:很多謀士都比較了解自己的能力其實是在亂世當不了老大的,畢竟活了那麼久了自己幾斤幾兩還是知道的,就像我知道自己以後一定當不了大官一樣,就算當了也是大貪官,這個不太利於後輩積德,還是別當了。
所以教育孩子做人要自己了解自己喜歡做什麼,興趣愛好是什麼,可以從小培養
4.時機未到:司馬懿這貨藏了這麼久才把刀子露出來,又有多少個「司馬懿」其實一直在藏著苦於沒找到機會啊
所以教育孩子,「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這些話我爸媽從小嘮叨到我大...
5.硬體條件不足:以前出來創業比現在出來創業還是要難很多的,現在是只要你在不知道哪個微博號或者微信公眾號看來一個idea覺得還挺不錯,然後就跟打了雞血一樣滿大街一喊「就缺一個寫代碼的了」,再然後你就可以去忽悠風投拿錢進入所謂創業者的行列了。但是以前不一樣啊,以前你創業要很多很多錢(至少要有個財團能支持你),要新穎的口號(比如匡扶漢室還於舊都,比如奉天子以令不臣都比較響亮),要兵(冷兵器時代士兵的數量意味著絕對實力,不像現在某大國十幾億人口卻只能天天YY「全國人民吐口唾沫淹死就你們」),要謀士要武將(他們出來跟著你干背負著同樣的壓力),而且最重要的是要士族支持。
所以教育孩子,很多事情想起來永遠比做起來簡單。尤其是做一件大事,需要把很多很多因素考慮進去。所以做事情要大膽,但不要大意;要肯干,但不要蠻幹。
想到了繼續補充,以上大量內容純屬主觀臆測,輕噴。有與史料不符的地方麻煩知友留言並提醒,謝謝
曹操的父親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騰伺候了四代皇帝,老曹家是宦官,名聲雖然不好,人家在洛陽那也是橫著走的。
劉備是老百姓,人家基因值錢,叫「中山靖王之後」。
孫權家比較寒酸,祖上不顯赫,到他爹才成了大將,不過說起來,孫權也是軍二代。
老袁家就不用說了,四世三公,人家史家小學升四中去老莫慶祝的時候,那些謀士們還在某四線城市的小升初提高班裡做奧數題呢。
搞政治,靠槍,靠權謀,但是也靠資本,對,政治資本。
大家可以再查查三國時期主要的謀士,祖上都是幹什麼的。就拿諸葛亮來說吧,他爹是一個主管民政工作的副市長(郡丞),還早死了,他叔父把他帶大的,他叔父當了兩天官,也被人排擠走了,死前就根本不是領導。這種人,能單幹嗎?憑什麼?
但你也別為諸葛亮難過,好歹人家家裡是廳級領導幹部,所以人家就有希望靠聰明才智階級躍升一下,成為一名職業經理人。那些真寒門,早都成了爐灰了,可能董卓出去假裝剿匪的時候,就被全家滅門充了KPI了。
我們喜歡看《三國演義》,是因為裡面有很多玄幻的部分:兩軍對壘,就是各派一個武將出來打一架,我們都知道這是錯的了。那所謂謀天下,就是一個聰明人頭上燈泡一亮,就謀出來了嗎?顯然也不是,那叫地溝油的命,海里的心。
窮人總有一種幻想,趕上亂世就有機會出人頭地了。其實,我們老百姓最大的心愿才應該是世界和平,什麼單幹不單幹,活著有口飯吃,多好。
我也嘗試過親自上戰場,然後,卒。——落鳳坡的龐統
這個問題,本來就是基本的經濟學原理,居然被扯得如此複雜。
你要和隔壁小花一起,邀請幼兒園其他小朋友來你們開的過家家的店店裡吃莽莽,要賺他們的皮卡丘和奧特曼玩具,首先要搜集齊五顆龍珠,就能召喚神龍。
通常五顆龍珠要全齊,才能開干,差一個,都干不起來,因此很多人一輩子都需要通過合作,來尋租相應的龍珠。
這五個龍珠分別代表——
資本、土地、勞動力、科技、工藝。
資本
你要和小花開店,首先得有資本,用來註冊辦證啊,買麵粉啊,桌椅板凳啊,租店面啊,僱工人啊,打廣告啊......沒錢,沒錢你就只有去給人家揉橡皮泥換小火花,攢夠了再開。
那麼對於三國時期的主公們來說,他們的資本,還不只是錢,而是包括出身,名望,職務,頭銜這些虛的,以及實在的軍費,糧草,兵器,寶馬,珍寶等這些實的。
你看劉玄德是不是走到哪裡都要強調自己是皇叔,孫權走到哪裡都要強調自己是孫堅之後,正統鑽石王老五。而曹操就次一些,要舉兵還得先回家變賣家產,才能號召義軍。
土地
你要和小花開店,首先得有店,要麼是你買的,要麼是你租的,要麼是你爸的,要麼是你姘頭的爸的......最不濟你有個小三輪,和城管藏貓貓,而哪怕是小三輪這麼一米見方的土地,以及你過家家的時候巴掌那麼大的廚房,都是重要的生產要素。
三國時,老孫家是有地的,曹操繼承了土地,而相對來說,劉大哥和兄弟們就苦一些,到處哭鼻子抹眼淚,好不容易爭取了荊,益二州,成為其後來發家的資本。
勞動力
你要和小花開店,前台後廚,點單,揉面倒垃圾,總得有雙手來苦幹。全能冠軍可以選擇自己兼任,但是你自己兼任了,除了累之外,就是效率上不去。客人多了,需求量大了,你和小花就只有死灶上。通過僱傭勞動力,僱傭工人,可以實現勞動分工,提高效率。因此你得叫小明和小強來幫忙,但是別人幫了忙,你要答應每天發糖給他們吃。
三國時期,僱傭武將,招募小兵,日常訓練,賞罰並用,就是提升勞動力。主公都坐在帳篷里,大將作為其勞動力出去砍人,大將手下的毛頭兵一般又成為大將的勞動力,探個路啊,誘個敵啊,大將單挑的時候跟著起鬨,當拉拉隊啊,逃跑的時候被踩死啊,這一類沒有技術含量的活,就由他們完成。大將是不可替代性高的打工仔,小嘍啰是不可替代性低的打工仔。
科技和工藝
過去,科技和工藝是不分的。現在分得詳細一點,科技是腦力勞動的結晶,在三國里主要是被謀士們壟斷的,在今天主要是以磚家叫獸為代表。
而工藝是今天製造業裡面最稀缺的,能不能把圖紙上的理論轉化為實物的能力和經驗,是藍翔技校開,修挖掘機的和挖掘機設計製造之間的關係。
你要和小花開店,你得知道基本理財報稅的知識,得知道麵包怎麼做才好吃的配方,知道客人的品味和愛好,知道市場上流行的趨勢.......越是懂的,研究過的人,越受歡迎,而具體能夠根據市場,客人口味,食材特性,把理論轉化為實踐的廚子,代表了工藝。
在三國里,科技就是謀略,工藝就是執行謀略的水平。
比如按照《三國演義》的情節,諸葛亮有再好的計策,馬謖偏偏不好好去執行,那就只有失街亭。
往往,謀士們只具備科技,因為如果他們具有了土地,勞動力,資本,就沒必要當謀士了,自己就可以拉起大旗起家。
比如我們曹丞相,以前是一打工的專業謀士,犯了錯誤被董事長開了,於是才自己回家賣了瓶瓶罐罐,搞了點資本,划了塊地盤開始創業,對於他來講,自己當老闆了,要協調土地,資本,勞動力,科技,工藝五方面,那麼為了顧及全局,科技這一塊具體的,就需要專業分工給專業人士來做。曹操有了土地,資本,缺乏的是勞動力,科技和工藝,都是和人相關,因此曹操特別看重人才,看到關二爺總是一副色眯眯的樣子,對手下將領,士兵,還算不錯。
劉皇叔起家就比較坎坷了,沒有實體資本,只有靠貴族身份到處坑蒙拐騙,他先解決了勞動力的問題,把關二爺和張翼德忽悠上了船,然後哥三一起騙到了地,最重要的是,在這麼困難的情況下,居然拉了卧龍入股,卧龍又有黑科技,於是基本就齊了,才能和另外兩家叫板。
同樣的,白帝城託孤以後,亮亮表面上是個謀士,但是土地,資本,勞動力都歸他一個人說了算了,自己又掌握了所有的黑科技,因此後主心理陰影面積實際上是非常大的。隨時擔心舅老爺哪天就單幹了。
今天,佔有一切的人很少了,比如下面這位帥哥——
遇到他,你就不要等小花了,還是趕快嫁了吧。
小朋友,你看,那些大企業大財團,可都是需要職業經理人的,連國有企業,也是要有專業的管理幹部的。
問:「什麼是職業經理人啊?」
答:「自己沒有資本,但是知道怎麼運作資本去盈利的人。三國的謀士,就是沒有足夠的武裝、勢力範圍,或者人脈聲望等軟實力(主要是沒有「足夠當一把手」的這些資源,並不是說沒有資源),而只能通過軍政事務的才能,服務於資源充足的領導者,從而參與權力的遊戲的人。」寶貝啊,就拿咱們家來說吧。
你看我和媽媽,我比你媽媽力氣大,比她聰明,掙得錢比她多,但是這個家卻是她說了算,錢都交給她,為什麼呢?因為人啊,擅長的事情不一樣。爸爸擅長換燈泡搬沙發掙錢,但是操持整個家,卻不如你媽媽。是是是,我是晚上有時候趴在你媽媽身上欺負她,但那跟這不挨著…我們繼續說三國志好不好。
拿到歷史上說,也一樣。謀士們是很聰明,但是,想成為一個主公,「聰明」並不是唯一的要求,甚至不是必要的要求。主公啊,就像是一個企業的負責人一樣,這個企業里比他聰明的人很多,但是有的不能像他一樣協調整個集團內部錯綜複雜的關係,比如咱倆有時候吵架是不是就得你媽幫著勸對不對?有的呢,是有能力,但是根本就沒有這個資格。比如你媽媽當家這件事,是經過你奶奶拍板決定的,這叫傳承…是是是,我以後不會趴在你媽身上欺負她了,不然你就和奶奶說!
你看諸葛亮,很聰明,但是他首先就缺乏皇叔劉備的號召力,如果他單幹,可能一個人都拉不到;魯肅很會做好人,會調和大家的關係,周瑜也很厲害,但是江東的基業是孫家打下來傳下去的……
當然,凡事也不都是絕對。你看你二錘叔叔和他老婆李鐵樹阿姨,本來一直是鐵樹當家,但是後來呢?你鐵樹阿姨老往隔壁王叔叔家裡跑,最後被發現了,從那以後只能什麼都聽你二錘叔的。這叫什麼,這叫君主失德,彼可取而代之。
明白了吧?解釋如下
1、策略和執行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角色。
2、謀士的策略再牛逼,也得依靠主公的統御力去執行。否則就是空談。
3、謀士可以單幹嗎?當然可以,如果謀士具備主公的統御力,那麼謀士就可以單幹了。例如:曹操。
但是這樣的人鳳毛麟角。因為有人適合打工有人適合創業。但打工風險較低所以他們聰明所以選擇打工。
你自己搞不懂,找孩子來過橋,你說你機智……
前面談到的謀斷,談到出身,談到機遇等等一類的論述,其實還沒有拿到問題的要點,謀和斷其實都是謀士的素質,不是優秀領導的素質。這個問題的決定性因素是:受國之垢,是為社稷主。
謀士是負責耍聰明的,領導是負責背鍋的,你沒有眼光看到誰在背鍋,就永遠以為是謀士在左右事情的發展。1、
首先,需要想提出這個問題的人,解釋下「門閥」、「士族地主階級」這兩個詞。
漢魏時代,不是人人生而平等的社會,但人的貴賤之分,並不是簡單看財富地位,而是要看出身。在當時的社會,存在士族與庶族,也是我們在古詩里讀過的酒肉臭的「朱門」和凍死骨的「寒門」。這個社會等級差異制度,往上可追溯到西周的貴族分封體系,下一直延續到隋唐。
一直到唐末和北宋,這個社會等級體系才完全消失。但因為他在中國歷史上存在時間極長,影響力極大,其餘波在文化上繼續向後世延宕,以至於到了今天,我們依然用「朱門」、「寒門」等辭彙來表達人的家庭出身背景,來感概如今這個社會依然存在的種種不公。
2、
士族佔據了社會金字塔最頂層的這部分,他們非常強調他們的門第出身和其家族歷代的閥閱之盛。「門第」、「閥閱」,各取一個字,就是「門閥」。
都不用舉出《三國志》這部史書里的例子,用《三國演義》里的段落和人物描述去解釋就可以。一提到袁紹,必稱其家族出身「四世三公,門多故吏」;在平定黃巾軍的戰鬥中,劉關張救了打敗仗的董卓—「三人救了董卓回寨,卓問三人現居何職。玄德曰:『白身。』卓甚輕之,不為禮。」
門閥在社會中的特殊性,以及他居高臨下對庶民的偏見歧視,通過這兩個小例子就能體現出來了。
3、了解這些特定稱謂之後,就能解釋清楚題主的問題了。
在那個以家庭出身決定地位的社會中,個人的勤奮好學與天資聰穎,被邊緣化到次要的位置,說的再直白點:在社會上打拚,個人是否聰明是次要的,而是要拼爹。
在三國那個亂世,具有才能卻出身寒門的人,是獲得朱門子弟的發現與賞識,投靠其門下效力,即庶族謀士為士族地主出謀劃策。這是他們實現個人理想與人生價值,最好的捷徑。
最近沒積極性只想說一句。
鍾會就思考過這個「孩子們」的問題,後來他死了。向孩子解釋啊?
好有挑戰性喲!
我曾經想過搞這麼一個系列,因為我經常都被我的機智所折服啊——當然,都是我家這熊孩子給逼的,O(∩_∩)O~
看高票答案說什麼PHD實驗室的,那是在給孩子解釋么?
給孩子解釋,首先要通俗易懂;然後呢,三觀還得正;最後,還要有價值觀輸出……真不是個人乾的活呀。
其實,最後怎麼回答這個題,得看你準備向小孩輸出什麼價值觀。
我家孩子不合群,我給她的解釋就是「集體的力量大」,這肯定是說得通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短處,要做成一件事,僅僅是聰明還不行,還得勇敢,還得寬容,還得……在一個集體中,要找准自己的定位。
有時候我會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懷疑)精神,告訴他這書是騙人的。《三國演義》就是一個演義,裡面很多情節都是後人編的。而且「盡信書不如無書」,要自己去思考去批判。
孩子有時候有些懦弱,我會告訴他,成為一個合格的領導,最重要的是魄力。
孩子遇到了挫折,我會告訴他,耍小聰明沒有用,要有大勇大智慧的人,才能最終領導所有人鼓舞所有人,最終取得成功。
……
話說,和小孩子講道理,真是一件痛並快樂著的事情啊。
最後,多個嘴,看了這麼多答案,作為成年人,你想到了什麼? (^_?)☆
為什麼蕭何、韓信、張良會死心塌地的跟著劉邦干? - 知乎
推薦閱讀:
※有文化可以有多可怕?
※如果在清朝有電視機,播放的內容可能會是什麼?
※有哪些「二三流人物」的一流故事?
※如何理解「志願軍是輕步兵的巔峰」?
※歷史上有哪些戲言最後變成了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