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令人感動的名人最後一幕?

我知道高歡最後的敕勒歌,還有文天祥,宗澤


親愛的聶(榮臻)司令員:
  今天我感覺身體非常不好,也許我要和你們永別了!請你給加拿大共產黨總書記蒂姆·布克寫一封信,地址是加拿大多倫多城威靈頓街十號。同時,抄送國際援華委員會和加拿大民主聯盟會。告訴他們,我在這裡十分快樂,我惟一的希望就是能夠多做貢獻。
  也要寫信給美國共產黨總書記白勞德,並寄上一把繳獲的戰刀。這些信可以用中文寫成,寄到那邊去翻譯。隨信把我的照片、日記、文件寄過去,由蒂姆·布克處置。所有這些東西都裝在一個箱子里,用林賽先生送給我的那18美金作寄費。這個箱子必須很堅固,用皮帶捆住鎖好,外加三條繩子。將我永世不變的友愛送給蒂姆·布克以及所有我的加拿大和美國的同志們。
  請求國際援華委員會給我的離婚妻子坎貝爾夫人撥一筆生活款子,分期給也可以。我對她應負的責任很重,決不能因為沒錢而把她遺棄了。還要告訴她,我是十分內疚的,並且曾經是快樂的。
  兩張行軍床、兩雙英國皮鞋,你和聶夫人留用吧。
  馬靴、馬褲,請轉交呂(正操)司令。
  賀(龍)將軍,也要給他一些紀念品。
  兩個箱子,給葉(青山)部長;18種器械,給游副部長;15種器械,給杜醫生;衛生學校的江校長,讓他任意挑選兩種物品作紀念。
  打字機和繃帶給郎同志。
  手錶和蚊帳給潘同志。
  一箱子食品和文學書籍送給董同志,算我對他和他的夫人、孩子們的新年禮物。給我的小鬼和馬夫每人一床毯子,另送小鬼一雙日本皮鞋。
  照相機給沙飛。
  貯水池等給攝影隊。
  醫學書籍和小鬧鐘給衛生學校。
  每年要買250磅奎寧和300磅鐵劑,用來治療瘧疾患者和貧血病患者。千萬不要再到保定、天津一帶去購買藥品,那邊的價錢要比滬、港貴兩倍。
  最近兩年,是我平生最愉快、最有意義的日子。在這裡,我還有很多話要對同志們說,可我不能再寫下去了。讓我把千百倍的謝忱送給你和千百萬親愛的同志們。

  白求恩


2009年春,彌留之際的日本終身名譽棋聖藤澤秀行,在最後的清醒時刻留下了這樣的影像和墨寶:

(註:我在網上實在找不到原圖,就用了2009年發表於《圍棋天地》上的圖片,這兩張照片原本為秀行先生的女兒所攝)

「強烈的努力!」
寫下絕筆後不久,秀行就陷入了長久的昏迷,20多天後撒手西歸。

棋聖秀行的一生波瀾壯闊,非一言可盡。
他為世界圍棋的發展,中國圍棋的崛起,以及中日關係的發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身為異國大師,在中國圍棋界卻有著極高的聲望,這是因為從1981年到2006年間,秀行先生在背負大量債務的情況下,仍然不顧日本棋院主流的反對聲,先後14次力排眾議自費召集棋手們組成「秀行軍團」訪華,與中國棋界進行交流對抗。
在最初的歲月里,名為交流對抗,實為指導。

初時,面對日本棋院高層指責秀行「養狼」的反對聲,秀行回應道:
現在日本的年輕棋手,暮氣沉沉,不思進取,只會一味模仿前輩們的下法。長此以往,棋道必衰。而中國不同,在那裡可以看到希望。

80年代初的那段歲月里,秀行軍團抵達北京後,秀行親自在北京飯店開講指導眾人,眾多棋迷甚至不顧zf禁令前往圍觀,萬人空巷。
後來84到88年間前三屆中日圍棋擂台賽中方憑藉聶衛平的神勇表現連勝三屆,作為首屆比賽日方主將,成就聶衛平功業的主要配角,秀行棋聖遭到了日方一些媒體輿論的抨擊,指責秀行不斷指導中國圍棋,使得中國圍棋突飛猛進從而可以戰勝日本,此時秀行回應道:
「這種封閉自守的愚蠢行為只會讓日本圍棋越來越萎靡,只有我們的對手強大了,日本圍棋的強大才有意義。圍棋是沒有國界的,只要是棋道中人都是一家子。」

後來中國圍棋崛起後的第一大批高手,基本全都受過秀行的大量指點。

而同時需要指出的是,秀行從81年以後,先後3次身患癌症(81年時已是肝癌晚期),肝癌,淋巴癌,前列腺癌。在81年到09年離世的28年間,秀行一直頑強的與癌症進行著鬥爭。
沒錯,這個時間段正好和秀行大量訪華指導中國圍棋的時間相重合。

每次訪華,秀行都說:我餘下的時間不多了,這是最後一次來中國了。
然後當他頑強的奇蹟般的戰勝癌症晚期存活下來後,就每每再一次訪華。
直到06年,真的是最後一次了。
在離世前的最後一年,秀行還交代身邊的人安排最後一次訪華,並不止一次說道希望能死在中國。
可他的身體實在支撐不住了。

2009年4月的一天,有了最上面的那張照片。
5月秀行離世後,中日兩國都進行了大規模的悼念和報道,中國的規模甚至更大。
最後,秀行在中國的影響力為何會這麼大,成為了日本國內熱議的新聞話題。

大師的一生,不是在紋枰上鏖戰,就是在病床上與病魔抗爭。
大師的離去,僅留下「強烈的努力」五字。

謹紀念中國圍棋的老師,日本棋聖藤澤秀行先生。

————————————————

後註:本答已刊登於2015年3月5日的知乎日報,內容純系答主原創,侵權必究。

截至目前,答主尚未授權除知乎官方外的任何機構或個人使用該文章。


在中國研製「兩彈一星」的科學家中,郭永懷的事迹令所有國人難以忘懷和肅然起敬。他是中國力學科學的奠基人和空氣動力研究的開拓者,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長,不但為我國核武器研製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而且為「兩彈一星」的偉大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是20世紀世界著名的空氣動力學家,在他的研究基礎上,人類實現了超越聲速的飛翔。他是「兩彈一星」的功勛專家,被譽為中國核武器早期研製的三大支柱之一。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和警衛員緊緊地抱在一起,用身體保護著國家絕密文件資料完好無損。

曾經在抗日烽火中出國留學,目睹日寇的飛機在頭頂橫行,從那時起,郭永懷便決心選擇對航空起決定作用的空氣動力學專業,將來服務於祖國的國防事業。1945年,他憑藉有關跨音速流動的高難課題取得博士學位後,選擇到空氣動力學居世界領先地位的美國康奈爾大學任教,但他聲明「只是暫時服務」,將來有一天還要回到中國。

郭永懷研究的學科經常能接觸一些機密資料,美國方面讓他填寫一張表,上面有一項內容便是「如果發生戰爭,是否願意為美國服兵役」?如果不同意便會失去涉密資格,但郭永懷毫不猶豫地填了「否」。儘管他在學術上受到重重限制,卻時時關心新技術的發展,記在本子上或裝入腦海里。

1950年,錢學森啟程回國,被美國當局扣押,那之後,郭永懷的行動也受到了限制,連去英國講學都不被批准。1955年,中美大使級會議達成僑民可以自由回國的協議後,錢學森終於輾轉回到中國。這一切使郭永懷更加堅定了重返祖國懷抱的決心。為避免美方以掌握重要資料為由繼續阻撓他的回國之路,郭永懷燒掉了十幾年來寫成的手稿。面對妻子李佩的痛惜不已,郭永懷錶示,「裝在腦子裡的科學知識才是屬於自己的」,美方無法扣下。1956年秋,郭永懷攜全家回到祖國,毛主席接見了他。

經錢學森推薦,郭永懷擔任了剛成立的核武器研究院的副院長,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國的核武器研製工作中。儘管他身體瘦弱,但工作起來卻精力過人。1963年,核武器研製基地從北京遷往青海,他與許多同事都有了高原反應。由於頻繁往來於北京和青海基地,身體無法適應,郭永懷的健康狀況嚴重受損。1968年10月3日,郭永懷又一次來到試驗基地,為我國第一顆導彈熱核武器的發射從事試驗前的準備工作。可誰會想到,這竟是郭老最後一次來到傾注過他4年心血的試驗基地了。

1968年12月4日,在青海基地整整呆了兩個多月的郭永懷,在試驗中發現了一個重要線索。他要急著趕回北京彙報,一刻也不等地要人抓緊聯繫飛機。


他匆匆地從青海基地趕到蘭州,在蘭州換乘飛機的間隙里,他還認真地聽取了課題組人員的情況彙報。


當夜幕降臨的時候,郭永懷拖著疲憊的身體登上了趕赴北京的飛機。


12月5日凌晨,飛機在首都機場徐徐降落,在離地面400多米的時候,突然,飛機失去了平衡,偏離開降落的跑道,歪歪斜斜地向1公里以外的玉米地里一頭扎了下去緊接著火焰衝天竄起……

當辨認出郭永懷的遺體時,他像往常一直穿在身上的那件夾克服已燒焦了大半。他和警衛員牟方東緊緊地擁抱在一起,當人們費力地將他倆分開時,才發現郭永懷的那隻裝有絕密資料的公文包安然無損地夾在他們胸前。


在飛機遇險、生命將盡的最後瞬間,郭永懷想到的,卻是用身體保護國家秘密安全、完好。


中央領導震驚了,整個科技界震驚了!人們為這位慘遭不測的偉大科學家仰天頓足,扼腕垂淚!

郭永懷犧牲的第22天,我國第一顆熱核導彈試驗獲得了成功...


在當時的情況下,只是舉行了一個小型追悼會,但追悼會舉辦得非常隆重。在八寶山革命公墓,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致悼詞,錢學森、王淦昌等郭永懷生前好友參加了追悼會……


熟知郭永懷的人都知道,時間對郭永懷來說太重要了。為了保護像他這樣的科學家的安全,周恩來總理還特地叮囑不讓乘飛機。但為了搶時間,郭永懷經常強行登機,這次由於時間緊迫,他堅持夜航,就在他臨上飛機前,大家還勸他換個時間再走,郭永懷卻平靜地說:「夜航打個盹就到了,第二天可以照常工作。」


1968年1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務部授予郭永懷烈士稱號。

......

1999年9月18日,新中國國慶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舉行了特別表彰大會,授予23名做出特殊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兩彈一星功勛」獎章。人們注意到一個似乎有些陌生的名字,被時任總書記的江澤民再次鄭重提及,他就是7位被追授勳章的科學家中唯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勳章的郭永懷。當時全場一片肅靜,緊接著是長時間的熱烈掌聲.......


十年之功,廢於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

——岳飛

……王貴等觀望(秦檜)奏張憲岳雲欲謀反等事,俄將張憲岳雲杻械送大理寺。上聞驚駭。秦
檜奏乞將張憲與飛同證明其事。是時,侯(指岳飛)尚不知。良久,秦檜密遣左右傳:「宣請相公略到朝廷另聽聖旨。」候宣詔即時前去,卻引到大理寺。侯駭然
曰:「吾何到此?」才入門到廳,下轎不見一人,止見四面垂寬。才坐少時,忽見官吏數人向前云:「這裡不是相公會處,後面有中丞請相公略來照對數事。」侯點
頭云:「吾與國家宣力,今日到此何也?」言罷隨獄吏前行至一處,見張憲岳雲露頭赤體,各人杻械,渾身盡皆血染,痛苦呻吟。又見羅振等將。王俊、王貴首張憲、岳雲並侯反叛罪狀前來,云:「國家有何虧負你三人!都要反背?」侯向万俟禼、羅振曰:「對天明誓!吾無負於國家!汝等既掌正法,且不可損陷忠牙!吾到冥府與汝等面對不休!」眾人聞其說。羅振並御史中丞万俟禼等曰:「相以既不反記得游天竺日壁上留題曰:『寒門何日得載富貴乎!』」眾人曰:「既書此題,豈不是要反也?」侯知眾人皆是秦檜門下,既見不容理訴,長吁一聲云:「吾方知已落秦檜國賊之手!使吾為國跽主,一旦都休!」道罷合眼,任其拷掠。案牘完備,先將張憲岳雲處斬。紹興十一年冬十一月二十七日,侯中毒而卒,葬於臨安菜園內。天下聞者無不垂涕下。

——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二百七三》

檜遣使捕飛父子證張憲事,使者至,飛笑曰:「皇天后土,可表此心。」初命何鑄鞠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既而閱實無左驗,鑄明其無辜。改命万俟禼。禼誣:飛與憲書,令虛申探報以動朝廷,雲與憲書,令措置使飛還軍;且言其書已焚。

——《宋史·卷三百六十五·列傳第一百二十四·岳飛傳》

————————————————分割線————————————————
本人個人公眾號【chencha-xinshu】陳茶煨新書
用歷史這碗陳茶,燉出一段段鮮活的文字……
歡迎關注!

http://weixin.qq.com/r/AEiKkrnE8eSOrf3x9x0S (二維碼自動識別)


這是中國古代最優秀的一批帝王將相的最後一幕,貞觀長歌的曲散人終。

貞觀十六年,拜太子太師,知門下省事如故。徵自陳有疾,詔答曰:「漢之太子,四皓為助,我之賴公,即其義也。知公疾病,可卧護之。」其年,稱綿惙,中使相望。徵宅先無正寢,太宗欲為小殿,輟其材為徵營構,五日而成,遣中使齎素褥布被而賜之,遂其所尚也。及病篤,輿駕再幸其第,撫之流涕,問所欲言,徵曰:「嫠不恤緯而憂宗周之亡。」後數日,太宗夜夢徵若平生,及旦而奏徵薨,時年六十四。太宗親臨慟哭,廢朝五日,贈司空、相州都督,謚曰文貞。給羽葆鼓吹、班劍四十人,賻絹布千段、米粟千石,陪葬昭陵。及將祖載,徵妻裴氏曰:「徵平生儉素,今以一品禮葬,羽儀甚盛,非亡者之志。」悉辭不受,竟以布車載柩,無文彩之飾。太宗登苑西樓,望喪而哭,詔百官送出郊外。帝親制碑文,並為書石。其後追思不已,賜其實封九百戶。嘗臨朝謂侍臣曰: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貞觀十七年,魏徵去世。

二十三年,駕幸玉華宮,時玄齡舊疾發,詔令卧總留台。及漸篤,追赴宮所,乘擔輿入殿,將至御座乃下。太宗對之流涕,玄齡亦感咽不能自勝。敕遣名醫救療,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減損,太宗即喜見顏色;如聞增劇,便為改容凄愴。

又曰:「知進退存亡,不失其正者,惟聖人乎!」由此言之,進有退之義,存有亡之機,得有喪之理,老臣所以為陛下惜之者,蓋此謂也。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謂陛下威名功德,亦可足矣;拓地開疆,亦可止矣。
......
臣老病三公,旦夕入地,所恨竟無塵露,微增海岳。謹罄殘魂余息,預代結草之誠。倘蒙錄此哀鳴,即臣死且不朽。

太宗見表,謂玄齡子婦高陽公主曰:「此人危惙如此,尚能憂我國家。」後疾增劇,遂鑿苑牆開門,累遣中使候問。上又親臨,握手敘別,悲不自勝。

貞觀二十三年,房玄齡去世。

十八年,帝幸其第問疾,仍賜絹五百匹,進位衛國公、開府儀同三司。太宗將伐遼東,召靖入閣,賜坐御前,謂曰:「公南平吳會,北清沙漠,西定慕容,唯東有高麗未服,公意如何?」對曰:「臣往者憑藉天威,薄展微效,今殘年朽骨,唯擬此行。陛下不棄,老臣病期瘳矣。」太宗愍其羸老,不許。二十三年,薨於家,年七十九。冊贈司徒、并州都督,給班劍四十人、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謚曰景武。

貞觀二十三年,李靖去世。

四月己亥,幸翠微宮。五月戊午,太子詹事、英國公李勣為疊州都督。辛酉,開府儀同三司、衛國公李靖薨。己巳,上崩於含風殿,年五十二。遺詔皇太子即位於柩前,喪紀宜用漢制。秘不發喪。

上苦利增劇,太子晝夜不離側,或累日不食,發有變白者。上泣曰:「汝能孝愛如此,吾死何恨!」丁卯,疾篤,召長孫無忌入含風殿。上卧,引手捫無忌頤,無忌哭,悲不自勝;上竟不得有所言,因令無忌出。己巳,復召無忌及褚遂良入卧內,謂之曰:「朕今悉以後事付公輩。太子仁孝,公輩所知,善輔導之!」謂太子曰:「無忌、遂良在,汝勿憂天下!」又謂遂良曰:「無忌盡忠於我,我有天下,多其力也。我死,勿令讒人間之。」仍令遂良草遺詔。有頃,上崩。

太子擁無忌頸,號慟將絕。無忌攬涕,請處分眾事以安內外。太子哀號不已,無忌曰:「主上以宗廟社稷付殿下,豈得效匹夫唯哭泣乎!」乃秘不發喪。庚午,無忌等請太子先還,飛騎、勁兵及舊將皆從。辛未,太子入京城;大行御馬輿,侍衛如平日,繼太子而至,頓於兩儀殿。以太子左庶子于志寧為侍中,少詹事張行成兼侍中,以檢校刑部尚書、右庶子、兼吏部侍郎高季輔兼中書令。壬申,發喪太極殿,宣遺詔,太子即位。軍國大事,不可停闕;平常細務,委之有司。諸王為都督、刺史者,並聽奔喪,濮王泰不在來限。罷遼東之役及諸土木之功。四夷之人入仕於朝及來朝貢者數百人,聞喪皆慟哭,剪髮、剺面、割耳,流血灑地。

「益多損少,故人不怨;功大過微,故業不墮」!
  誠哉斯言!
  這句話,完全可以作為李世民一生的蓋棺論定之語。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李世民在晚年能夠如此清醒地看待自己的一生,並且如此真誠地剖析一生的功過,既不刻意隱惡,也不過分溢美,實屬難能可貴。
在貞觀的早晨,李世民的青年時代曾經有過一種麗日噴薄的激昂之美。
  貞觀的正午,李世民的壯年時代也曾經有過一種如日中天的壯闊之美。
  而當貞觀時代的黃昏來臨,當一個偉人與自己生命中的夕陽迎面相遇,有誰能說,在一切絢爛終歸於平淡的這一刻,西天的那抹斜陽沒有一種凄艷而無言的靜美呢?!

最後的時刻終於到來。
  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在翠微宮避暑的太宗李世民痢疾轉劇,十分痛苦。太子李治晝夜不離左右,一連數日茶飯不進,愁得頭髮都白了。李世民看著這個從小柔順仁孝的兒子,淚水奪眶而出,說:「汝能孝愛如此,吾死何恨!」
  五月二十四日,李世民陷入了彌留狀態,緊急召見長孫無忌入含風殿。長孫無忌跪在皇帝的病榻前,悲不自勝,涕淚橫流。氣若遊絲的李世民伸出一隻手撫著他的脖頸,許久,竟然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最後李世民只好揮揮手讓他退了出去。
  五月二十六日,李世民的精神略為好轉。趁著這迴光返照的片刻,李世民再次把長孫無忌和禇遂良召進寢殿,正式交待政治遺囑。
  李世民用盡最後的力氣說:「朕今悉以後事付公輩。太子仁孝,公輩所知,善輔導之!」然後又對太子李治說:「無忌、遂良在,汝勿憂天下!」最後把臉轉向禇遂良,說:「無忌盡忠於我,我有天下,多其力也。我死,勿令讒人間之。」(《資治通鑒》卷一九九)隨即命禇遂良草擬遺詔。
遺詔擬就,李世民輕輕閉上了眼睛。翠微宮外,有風在終南山的山谷間穿梭嗚咽。滿山葳蕤蔥蘢的草木在勁風中簌簌顫抖,宛若十萬個綠衣人在同一時刻無聲地啜泣。
  公元649年陰曆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李世民與世長辭,終年五十一歲。
  「貞觀之治」就此落下帷幕。

貞觀二十三年五月,
唐太宗李世民去世。

那個耀眼無比的時代,落幕了。

所有的君臣同德,戮力同心,勵精圖治,天佑華夏,壯烈開國,開疆擴土,太平盛世,最後主角一個個都走了,餘音繞梁不絕於耳。

千古僅此一曲夢回千年的貞觀長歌已成絕響。

最後一段摘自血腥的盛唐一書。作者王者覺仁。

張學友 - 理想國
電視劇《貞觀之治》主題曲
專輯:在你身邊(內地版)

如果 生命的主角並不是我
這一生也許匆匆走過 
也不必想太多
如果 我沒有想過為誰而活
歲月只會消磨 
夢 總不會結果
如果 逆耳的忠言是為了我
那怕你說的是我的錯
我也不要你沉默
如果 混亂跟爭紛會演成禍
除非不能解脫 
我 最愛是平和
但 我到底是我 
堅守我的承諾
歷史沒有如果
只有看我將怎麼做
看 這錦繡山河
給我已經很多
讓我全心全意
把這土地建成理想國

從歷史中學每一課
到今天該如何
過去的事不能再從頭如果
未來卻不能錯
因 我到底是我 
堅守我的承諾
歷史沒有如果
只有看我將怎麼做
看 這錦繡山河 
給我已經很多
讓我全心全意
把這土地建成理想國
讓我全心全意
把這土地建成理想國

張學友《理想國 電視劇&<貞觀之治


一個時代挑一個人,爭取有那個時代的精氣神,寫到哪算哪。
第一個:東漢末年的范滂
建寧二年,遂大誅黨人。詔下,急捕滂等。督郵吳道至縣,抱詔書,閉傳舍,伏床而泣。滂聞之,曰:「必為我也!」即自詣獄。縣令郭揖大驚,出解印綬,引與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為在此?」滂曰:「滂死則禍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利乎!」其母就與之訣,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養,滂從龍舒君歸黃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與李杜齊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復求壽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辭。顧謂其子曰:「吾欲使汝為惡,則惡不可為。使汝為善,則我不為惡。」行路聞之,莫不流涕,時年三十三。
前面自首那段,算是君子一流的作風;真正戳淚點的是最後跟兒子的那段遺言,用白話說,就是「我要叫你做壞事吧,可是壞事畢竟是不該做的;我要叫你做好事吧,可是我一生沒有做壞事,卻落得這步田地。」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寫過: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所謂的親小人,遠賢臣,指東漢末年外戚宦官結黨營私,以致國勢日沉。黨錮之禍,結束了兩漢太學的風骨,後世不再有,故而以范滂為例。

第二個:八王之亂時的陸機
陸平原河橋敗,為盧志所讒,被誅,臨刑嘆曰:「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
八王之亂,加五胡亂華,之後又是南北朝混戰,我中華雖多歷亂世,但是亂的這麼久這麼慘的,實在是獨一份。這裡面很大責任要歸咎於西晉的上層。陸機兄弟本是東吳陸遜之後,楚雖有材晉實用之,先得張華之助,後有金谷之會,一時意氣風發。可惜賈后專權,八王橫起,盛世轉眼變亂世,之後的事情就沒法再說了。當時文風虛浮,文人多好矯飾,居高位的口中雌黃,能辦實事的屈身陸沉。陸機並沒有陸遜的統軍之才,被硬推上主帥位置,最後大敗身死,他的遭遇是那個時代文人集團的縮影。
其實劉琨更有典型意義,可惜人家出名的不是遺言或最終一幕---------------

第三個:北齊高歡
「日蝕其為我耶,死亦何恨。」(非敕勒歌)
當時雖然烽煙處處,百姓凄苦,然而不能不承認,這是中國歷史上英傑輩出的時代。所謂人間一股英雄氣,在馳騁縱橫。題主問的是最後一幕,如果以遺言比較的話,本來想提檀道濟的「毀汝萬里長城」(此人總結出三十六計,與韋睿等同屬南朝智將),但是想了想,還得算北齊神武皇帝高歡的最有英雄氣,畢竟太陽在天上,長城在地上。這個長臉鮮卑漢子,起於邊關,成名於亂世,身經百戰叱吒風雲,可惜遇上了一生之敵宇文泰,從此糾結不休。東西兩國血戰連年,戰士死者不知凡幾,有一戰砍壞十五把鋼刀的,有射盡百箭而死的,竇泰、高敖曹、賀拔勝等名將亦不免凋零,最後高歡集精銳攻玉璧不下,死者七萬多,憂憤成疾,歸途中為穩住軍心,召騎將斛律金唱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高歡親自和唱,哀感流淚。蒼天之下,萬里草原,風吹草低,塞上牛羊,人生縱使百歲,到此誰不扼腕!
第二年正月初一,日蝕,神武曰:「日蝕其為我耶,死亦何恨。」
補充一下,斛律金一家都是神射手,其子斛律光號「落雕都督」,為東魏長城,擊敗過西魏戰神韋孝寬,最後被反間計冤殺,死前遺言是「不負國家」。
大過年的,寫的鬱悶,不好意思挖坑算了。


城陷,賊以刃脅降巡,巡不出,即牽頭,將斬去,將斬之;又降霽雲,雲未應。巡呼雲曰:「南八!男兒死耳,不可為不義屈!」
雲笑曰:「欲將以有為也;公有言,雲敢不死!」即不屈。
——韓愈


1976年1月11日,北京居民只是從小道消息得知為周恩來送葬的車隊將在當天出現,就已紛紛聚集在天安門廣場。下午,運送周恩來遺體的靈車在一百輛黑色轎車的跟隨下經天安門廣場駛往西山的八寶山革命公墓,周的遺體將在那裡被火化。儘管是數九寒天,但估計有一兩百萬人佇立於街道兩側。悼念的群眾聽到讓他們擔憂的謠言說,政治局不顧周恩來的遺願,下令將他的遺體火化,他們憤怒地堵住了車隊,直到周恩來遺孀鄧穎超向他們保證說遺體火化是周恩來本人的要求。

1月12日,《人民日報》刊登了一幅覆蓋著黨旗的周恩來遺體的照片,這意味著悼念活動已得到允許。於是成千上萬的人前往紫禁城旁的太廟(時稱勞動人民文化宮)瞻仰周恩來的骨灰盒。到1月12日,大約已有200萬人曾前往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前獻過花圈和祭文。

追悼會過後,按周恩來遺孀鄧穎超的請求,由她陪伴周恩來的骨灰前往機場。在那裡,工人將骨灰送上一架飛機,從空中撒向他奉獻了一生的中國大地。

-----------------節選<鄧小平時代>


過河!過河!過河!——宗澤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譚嗣同


1900年8月15日,大清國都城淪陷,政府和朝廷逃亡。

  此一悲慘事件發生之前,朝廷的電報再一次一封接一封地到達南方,要求李鴻章北上與正在攻打這個國家的洋人議和。朝廷為此將李鴻章由兩廣總督重新調任為大清國封疆大臣中的最高職位: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而慈禧的最後一紙任命是:「著李鴻章為全權大臣。」———「每當滿清政府把這個巨大的帝國帶到毀滅的邊緣,他們惟一必須啟用的人就是李鴻章。」1900年7月17日,當77歲的李鴻章在廣州登船準備北上的時候,南海知縣裴景福問他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國家少受些損失,李鴻章感嘆道:「不能預料!惟有竭力磋磨,展緩年分,尚不知做得到否?吾尚有幾年?一日和尚一日鍾,鐘不鳴,和尚亦死矣!」李鴻章生命的最後一年,就是在這樣悲傷的心境中開始了他與洋人噩夢般的周旋。

  9月29日,李鴻章到達天津。他去了他曾經執政達20多年的直隸總督府,在滿目瘡痍的天津城中,總督府已是一片廢墟。10月11日,李鴻章到達北京。外國聯軍宣布除了「兩個小院落仍屬於清國政府管轄」之外,整個京城由各國軍隊分區佔領。那兩個小院落一個是李鴻章居住的賢良寺,一個是參加與聯軍議和談判的慶親王的府邸。

  11月初,聯軍照會李鴻章和慶親王,提出議和談判的六項原則:懲辦禍首;禁止軍火輸入中國;索取賠款;使館駐紮衛兵;拆毀大沽炮台;天津至大沽間駐紮洋兵,保障大沽與北京之間的交通安全自由。這六項嚴重侮辱大清國國家主權的「原則」,令李鴻章說出了列強猶如「虎狼群」的話,他終於意識到自己根本無法結束大清國的厄運。

  逃亡至西安的慈禧在黃塵烈風中天天盼著李鴻章的「好」消息———「望電報如饑渴」,雖然大清國於1900年夏天發生的巨禍是由慈禧一手釀成,但李鴻章必須在聯軍的追究面前維護住慈禧的權力,他只有日復一日地「竭力磋磨」————「每當聚議時,一切辯駁均由李鴻章陳詞;所奏朝廷折電,概出李鴻章之手。」李鴻章病倒了,起因是在拜會英、德公使後回賢良寺的路上受了風寒。故作拖延以「漫天要價」的聯軍沉不氣了,佔盡「中國財力兵力」的「議和大綱」終於出籠。

  湖廣總督張之洞聯合南方的封疆大臣,力主不能在「議和大綱」上「畫押」。李鴻章對「不明敵情」卻「局外論事」的張之洞十分惱火,他表示如果堅持不「畫押」,談判即刻便會破裂,結果只能是將大清國拖入無休止的戰亂————聯軍在京城屯兵數萬,有隨時擴大戰爭的能力;在這種內外皆危之際,高談闊論並不能扭轉危難。

  而因為「議和大綱」既沒有將慈禧列為禍首,又沒有讓她交出權力,於是朝廷給李鴻章回電:「敬念宗廟社稷,關係至重,不得不委曲求全。」1901年1月15日,李鴻章和慶親王代表大清國在「議和大綱」上簽字。國人即刻指責道:「賣國者秦檜,誤國者李鴻章!

  李鴻章吐血了。知道自己已經時日不多,李鴻章想儘快地結束談判,而談判結束的直接標誌是聯軍撤出京城和皇室朝廷回京。可是,「議和大綱」簽字後,聯軍並沒有撤軍的跡象。各國的態度是:必須把賠款的數額定下來,必須親眼看到懲辦禍首。

  關於懲辦問題的談判耗盡了李鴻章最後的氣力,他無法接受皇親們在菜市口被洋人斬首,最終還是頂住了聯軍要求對皇親「正法」的壓力。

  接下來是賠款問題的談判,李鴻章已經沒有力氣與洋人爭來爭去了,他不願為大清國的幾兩銀子再低三下四了,他吐血已經吐到了「瀕危」的程度。只是,病中的李鴻章沒忘給張之洞傳話,說是電報每個字四角銀元實在太貴,要他不要再發「空論長電」,凡事可以摘要發出,以節省經費。賠款問題全部是由下級官員談的,結果是大清國賠款4億5千萬兩,分39年還清,年息4厘。列強們說,4億5千萬中國人,「人均一兩,以示侮辱」。朝廷的回電是:「應准照辦。」

  1901年9月7日,代表大清國與11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條約《辛丑條約》的李鴻章,在簽字回來後再一次大口地吐血————「紫黑色,有大塊」,「痰咳不支,飲食不進」。醫生診斷為:胃血管破裂。

  李鴻章在病榻上上奏朝廷:

  臣等伏查近數十年內,每有一次構釁,必多一次吃虧。上年事變之來尤為倉促,創深痛巨,薄海驚心。今議和已成,大局稍定,仍希朝廷堅持定見,外修和好,內圖富強,或可漸有轉機。

  難以想像就要離世的李鴻章在寫下「必多一次吃虧」這幾個字時會是什麼心情。他畢生致力的「外修和好,內圖富強」的願望此時說出來實在是一種前途渺茫下的傷心無奈。

  遠在逃亡地的慈禧複電李鴻章,言他「為國宣勞,憂勤致疾」,望他「早日痊癒,榮膺懋賞」。

但是,李鴻章沒有等到「榮膺懋賞」的那一天。1901年11月7日,這位大清重臣已處在油盡燈枯之際,他「久經患難,今當垂暮,復遭此變,憂鬱成疾,已乖常度」。站在他床頭逼迫他簽字的俄國公使走了之後,身邊的人大哭:「還有話要對中堂說,不能就這麼走了!」李鴻章的眼睛又睜開了,身邊的人對他說:「俄國人說了,中堂走了以後,絕不與中國為難!還有,兩宮不久就能抵京了!」李鴻章兩目炯炯不瞑,張著口似乎想說什麼。身邊的人再說:「未了之事,我輩可了,請公放心!」李鴻章「目乃瞑」,享年78歲


81192:我已無法返航,你們繼續前進。


中國現代劇作家夏衍,臨終的時候,對家人說:「我很辛苦,快去大夫!」家人說:「好,我們立即去大夫!」夏衍說:「不是大夫,是大夫。」說完這句話,他就斷氣了。


1843年,年方弱冠,接其父家書,赴京準備來年順天府鄉試。正值年少氣盛,才華橫溢,入都途中作十律,最出名當屬此首:

丈夫只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
一萬年來誰著史? 八千里外覓封侯。
定將捷足隨途驥,那有閑情逐水鷗!
笑指瀘溝橋畔月,幾人從此到瀛洲?

「一萬年來誰著史?八千里外覓封侯。」豪氣干雲,眾人側目。
次年中舉。
後一年拜於曾國藩門下。
再二年,中二甲十三名,賜翰林院庶吉士。

1901年,慈禧對諸國宣戰後逃跑,京城淪陷,慈禧發詔書令已離開權力中樞,時任兩廣總督的他入京代表清廷談判。
時年78歲,再次進京。
此時京城已被列強徹底佔領,他手中最輝煌的兩支部隊,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淮軍損失慘重後被改編為北洋新軍,歸於袁世凱統領。
9月7日,代表慈禧簽訂辛丑條約,賠款4億5000萬兩白銀,其數字寓意中國4億5000萬人,一人一兩。
11月7日,卒於北京賢良寺,此處為北京僅有的兩處不屬於八國聯軍佔領區的小院落。
臨終前一小時,仍被俄國人逼迫簽訂東北不平等條約。
死前吟出絕命詩,死不瞑目。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
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
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
海外塵氛猶未熄,諸君莫作等閑看。

一甲子滄桑歲月,中興之夢,風雲變幻,榮辱起伏,盡歸於兩詩中。


————電視劇《鄧稼先》劇照


1985年,楊振寧看望身患癌症的鄧稼先時,問起國家為兩彈研發的有功人員頒發獎金的事情。

鄧稼先說:「獎金20元,原子彈10元,氫彈10元。「

原來,由於國家經濟困難,發給整個「兩彈」科研隊伍的獎金總數僅僅1萬元錢,受獎機構自身又拿出一部分錢按照10元、5元、3元的級別分下去.鄧稼先當時拿到了最高的獎勵級別,但每一個「彈」只有10元錢。


高祖擊布時,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呂后迎良醫,醫入見,高祖問醫,醫曰:「病可治。」於是高祖嫚罵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遂不使治病,賜金五十斤罷之。-------------------------20150225

Einstein refused surgery, saying: "I want to go when I want. It is tasteless to prolong life artificially. I have done my share, it is time to go. I will do it elegantly."


混了很久的知乎,終於可以洋氣說聲謝邀了。

兩個小皇帝人生最後的悲情一幕。
一、隋煬帝楊廣之孫,皇泰帝楊侗被王世充逼迫自盡,他自知不免,希望在結束幼小的生命之時想見上自己的母親一面也沒有得到允許,他只能無奈地哭喊著向佛像發願:「從今以去,願不生帝王尊貴之家 !」

世充遣其侄行本齎鴆詣侗所曰:"願皇帝飲此酒。"侗知不免,請與母相見,不許。遂布席焚香禮佛,咒曰:"從今以去,願不生帝王尊貴之家。"於是仰藥。不能時絕,更以帛縊之。---《隋書·卷五十九·列傳第二十四》

二、南北朝時期的宋順帝劉准,他從一個眉目如畫的兒童被人莫明其妙地從外埠抬進京內,擁戴為皇帝,兩年之後,又被全副武裝的軍人揪下台來。臨下台階時,那一聲交織著血淚的呼喊令人聞之心顫:「願生生世世勿復生帝王家
!」一個月後被殺。

帝收淚謂敬則曰:『欲見殺乎?』敬則曰:『出居別宮耳。官先取司馬家亦如此。』帝泣而彈指曰:『願後身世世勿復生天王家!』宮中皆哭。---《資治通鑒. 第一百三十五卷》

中國歷史上朝代更替和政權接續的頻繁有時讓人感到厭煩,這些歷史通常是伴隨血與火的酷烈來完成的。孺孩的哀嚎和婦人的啜泣,在正史記載中都顯得尤為的少見,畢竟正史是專屬於勝利者的。

楊侗和劉準的許願是那些流逝在權謀與武力下婦孺的吶喊,甚至可以說他們是幸運的,因為他們貴為皇帝,他們的無奈與苦楚得以流傳,而其他人則死得悄無聲息,在歷史的印記上留不下半點痕迹。

在他們的皇帝生涯中,沒有普通孩子的自由和快樂,也談不上有多少兒童的生活情趣,小小的年紀,就承擔了命運所強加的不堪重負的歷史責任,最終也因年少無法掌控命運而身死國滅。少年那聲無奈的許願,時常在深夜觸動著我的神經。



親戚,殲十副總設計師,患了癌症還堅持工作,最後沙漠試飛成功,痛哭,沒幾年就去世了。

晚上有時間再好好寫一下


2015年2月16日,空軍司令馬曉天在陪同習主席由延安回京,下飛機後直接到空軍總院看望劉玉堤老前輩,老人在彌留之際,身體已極度虛弱,已無法用語言表達意思,他用極強的意志,忍著強烈的病痛,用顫巍巍的手給馬司令寫下他最後的心愿:「大大發展轟戰機」。(圖文轉自網路,見水印。)

劉玉堤,河北省滄縣人,1938年1月參加八路軍。抗美援朝空戰中擊落敵機6架,擊傷3架,其中8架為美機;國土防空作戰中擊傷蔣軍RF-84偵察機一架。被空軍政治部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稱號,榮立特等功、一等功各一次,並獲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離休前,劉玉堤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軍區空軍司令員,中將軍銜。2015年2月17日5時,劉玉堤將軍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81192收到,我已無法返航,你們繼續前進,重複,你們繼續前進!」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解放後再未出現過像魯迅、胡適、蔡元培、辜鴻銘、陳寅恪、傅斯年、吳宓、羅家倫那樣的大師?
《孫子兵法》中「形」與「勢」的含義是什麼?
怎樣評價南懷瑾?
為什麼好像人人都能理解「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要優於「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應該怎樣斷句?

TAG:閱讀 | 歷史 | 國學 | 調查類問題 | 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