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文天祥赴死?

無疑文天祥是個愛國的人,但是否矯情還需探討。

最近語文課學到《指南錄後序》,語文老師在評講課文時,很嘲諷地說文天祥在逃亡路中還不忘抄詩,被軟禁期間每天就光寫詩了,他不適合為官而應該做個哀時詠世的騷人。

對此我感到很不解,一直以來我們被告知文天祥是個完美的愛國名將,但這幾節課下來多少讓我感到迷惑。

怎樣評價文天祥其人?孰是孰非?


你語文老師教學水平先不探討,但無疑是個嘩眾取寵自以為是的人。

文天祥在燕京地牢里被羈押足足三年之久,環境幽暗潮濕,夏熱冬寒,他身著粗衣,吃敝食,受的是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摺磨。這種情況,若非心懷大信念之人如何受的?

要是換成你的語文老師,我看不用關一個禮拜,關三五天,他就能哭著求饒投降。

因為文天祥寫詩,他就矯情?還值得探討?
可笑啊可笑,悲哀啊悲哀。

你語文老師以為牢里有wifi,能看電視呢?

文天祥手中的這支筆,寫的是無雙國士的肝膽,寫的是浩然千秋的正氣,寫的是男兒勇烈的壯歌,寫的是萬古不滅的明燈啊。

他為什麼要寫?因為矯情?你語文老師半夜閑著蛋疼寫首打油詩懷念初戀,那叫矯情,文天祥是吃飽沒事幹寫么?

這個問題我在後面給你答案。

當時文天祥的妻子和兩個女兒被俘,在元宮中為奴,他的女兒柳娘還寫過信,苦苦向他哀求。另有元世祖忽必烈親自召見文天祥,好言勸降,並許以宰相之位,這些軟硬兼施的手段,換成別人,早就點頭答應了。

但是文天祥不啊。

當他被押上刑場時,監斬官問他有什麼想法沒?只要他後悔,仍能不死。但文天祥不為所動,在問明南邊的方向之後,跪地數拜,從容就義。

他這面南而死,你語文老師是不是也覺得,做作矯情?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連元人都豎大拇指敬佩的大丈夫奇男子,豈是千年後的無名小丑腐儒能夠猜度的?

文天祥這一拜,絕不是對南宋的愚忠,此時此刻,南宋已經不復存在,已經亡了,在此之前,南北宋的末代君王都相繼投降,他拜的也不是這些死去的皇帝。那他,為什麼拜呢?

他拜的是大宋尚有熱血的志士,拜的是漢人被異族統治的天下百姓。

他寧死不降,忠的不是宋,宋已經沒了。
他忠的是孔孟道統,是英雄仁義,是國士信仰,是不朽民族魂。只要他不降,異族就亡不了我漢人精神,就滅不了我漢靈魂。

這叫矯情嗎?矯情你語文老師妹啊。

宋朝雖死,但全國各地起義依然不斷,宋朝雖沒,但受民族文化熏養,有志氣復我河山的好男兒大有人在!

文天祥不降,就是要告訴他們。
異族可以殺死我們,但絕對征服不了我們。

他寫正氣歌,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他寫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想表達的,不都是同樣的意思嗎?

生死為小,節氣是大。
頭顱可斷,信仰不屈。

文天祥和他的作品,千百年來激勵了多少仁人志士,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裡,照亮了多少人生死關頭的迷津?

他寫詩不叫矯情,這叫文明傳承,叫英雄口號,叫信仰明燈,叫民族精神的表達。

你老師讀不懂,可能不是他沒有文化,而是他的氣度和境界太窄,領悟不了一個英雄的內心感情。


謝邀。


文天祥十八歲,鄉試第一名,二十歲貢士,入京殿試,寫「御試策」,提出改革方案,宋理宗定為狀元。二十歲就靠真才實學中全國狀元了。


1275年,元兵渡江。知州文天祥散盡家財,組織義軍三萬反元,戰至只剩六人。

為右丞相,怒斥伯顏。被擒,脫身。是為忠。

在福建的朝廷,都督軍馬,建立政府,繼續組織抗元。是為文韜。

1277年,臨安宋朝政府投降已經兩年,文天祥率軍攻入江西,收復贛州十縣,吉州四縣。是為武略。

次年被元軍大軍壓境,兵敗,輾轉游擊戰四年,服毒未死,被擒。

開始寫詩。


忽必烈派兩位宰相級人物勸降。甚至派已經投降的宋朝皇帝趙?勸降。均未遂。

到此之時,文天祥效忠的已不是趙?了。到他終於就義時,向臨安方向跪拜。拜的是南朝萬里江山,捨生取義的國士們。他與張世傑、陸秀夫並不和,但宋末三傑無一不是烈士。


至於他赴死的意義?除了仁義忠烈之外,還有一層。

黃仁宇有個說法:崇禎自盡,是他對李自成的最後一擊:這種死法,立了一個標杆。從此明朝士大夫有投清的,卻不好意思覥顏投闖軍。

同理,文天祥的詩,文天祥的死法,都令忽必烈很難辦。宋亡了,他依然可以靠這種方式抗元。

有他這個標杆在前,從此未有南朝士大夫降元而不被白眼的。文天祥最後做的這些事,切斷了許多漢人士大夫投靠元朝的台階。他死得如此驚天動地。多少預備朝元朝跪拜的膝蓋都不敢彎了。

回到提問這位的老師。

文天祥不忘抄詩?就寫詩了?不適合做官?

他二十歲中狀元。三十九歲為丞相。組織軍隊,募集糧餉,轉戰福建江西,收復舊地。他忙著呢。寫詩於他,就是發傳單,就是政治攻勢,而且似乎也沒費他多少時間。


一個二十歲中狀元的學霸,連忽必烈都想拿來當宰相的人,一個抗元打了三四年的老游擊隊長。如此豐富多彩慷慨忠烈的人生。

一個現代語文老師,因為他寫過些詩,臆斷一個狀元之才、宰相之才、游擊隊長,「就寫詩」、「不適合當官」——聽上去,怎麼有點滑稽呢?

忽必烈泉下有知,定要嘆道:老夫縱橫歐亞,千萬里疆土拿下來了,咦,居然沒你懂怎麼任選官吏!你快來泉下教教老夫吧!

對題主這位老師,最好的一句答覆,是《倚天屠龍記》里彭瑩玉的話:

「大丈夫做人的道理,我便說了,你也不明白。」


中國人有重氣節的傳統。
如果題主的老師稍有常識的話,就會知道,文天祥去世是在1283年,而他效忠的那個南宋的最後一任皇帝在1279年就淹死了。
他的作品集為什麼要叫《指南錄》?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或許你的老師可以質疑文天祥作為一個官員的能力,作為一個詩人的才華,但決不該質疑他作為一個末代丞相,對待自己故國這一片赤誠的意義。
在高官厚祿,錦衣玉食的誘惑下,在困頓拘禁、刑罰死亡的威脅下,效忠著一個已經實際上滅亡了的政權的意義。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污下而幽暗。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塗泥半朝,蒸漚歷瀾,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檐陰薪爨,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遝,腥臊汗垢,時則為人氣;或圊溷、或毀屍、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疊是數氣,當之者鮮不為厲。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間,於茲二年矣。」
如果把文天祥的行為當成動物行為來分析,就好像有一隻小白鼠,待在一個時不時就會有電擊,過不久就會噴毒氣的鐵籠子里拒絕離開,一次又一次地抗拒外麵食物的誘惑,長達數年之久,最後這個籠子真的成了他的葬身之地。——完全的利益為負。
然而人之所以區別於動物,就是因為總能有一種什麼東西,給你的支撐,可以高於物質的誘惑,可以抵禦肉體的折磨,可以對抗死亡的恐懼。
這種東西,就是齊太史簡,晉董狐筆,秦張良椎,漢蘇武節。
這種東西,就是嚴將軍頭,嵇侍中血,張睢陽齒,顏常山舌。
所謂「從容伏質,就死如歸,是其所欲有甚於生者矣」。
它可能並不能從實質上改變什麼,但是就是因為胸中有這種東西,這個國家在崖山之後依然在,在1644年後依然在,在1937年後依然在。也總有那麼一群人,在每一個歷史的重大關頭,救之於亡,圖之可存,發之能興,直至今日,我們所處的這塊土地,不是叫某個汗國、帝國、斯坦、日本,而叫做中國。
這種東西,在逆向民族主義者眼裡或者叫愚忠,在某些標新立異的人心中就是矯情。
但對於我們大多數人,這種東西就叫氣節。
這種東西,在過去的數千年里,遊俠奉之以劍,義士祭之以血,文人銘之以詩。
詩是什麼?
詩言志。
志又是什麼?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


說說我高中的語文老師吧!

他,老帥比一個,五十幾歲的人了看著像四十不到,行為更是如同二十歲的小年輕。說的網路辭彙比我們更潮,時不時還蹦出兩句外國話;聽的歌也很潮,網路歌手的黑歷史他都門兒清;重點是他是騎摩托上班的!學校大門有十幾級階梯,蹭蹭……摩托就躥了上來。

老帥哥講課也很有意思,喜歡講人生。

印象深的有這麼一課——《蘇武牧羊》,他重點講的不是民族大義,而是名聲。

《蘇武牧羊》本篇他沒有著重講,反而是講了課文後面的延展閱讀,大概是蘇武和李陵的一些對話吧!

李陵的故事大家都了解,因為不忍將士送命而降了匈奴,除此之外也沒有對不起漢朝,可是他的國家是怎麼對待他的呢?

李陵因此勸降蘇武,可是蘇武不為所動。
在蘇武看來,最重要的不是性命,而是自己的忠義。

但歷史上那麼多殉國者真的僅僅是忠義那麼簡單么?當然不是!還有「生前身後名」!真的有幾個人不在乎名聲呢?可以放任自己遺臭萬年?誰不想留個好名聲,萬世景仰?

可是蘇武不同,蘇武牧羊北海,十九年與世隔絕,他壓根沒去想流芳百世!他為的就是那心中的一絲信念。

很多人不為利益所動,卻因名聲而死,倘若沒史書的記載,沒百姓的口口傳頌,誰還願意做以身飼道之事?

有人願意,蘇武願意,岳飛願意,文天祥也願意!

倘若還要遭受罵名呢 ,又有誰願意?

我相信絕對有能夠忍受罵名而堅守心中信念的人 ,忍辱負重的人不在少數!

大家都知道卧底犯罪集團的警察算一種,但更多的我們根本不知道,甚至根本沒人為他們正名,他們真的不在意自己的名聲么?

我們不過普通人,也不大可能青史留名,但真的你會為了自己的名聲去放棄什麼呢?生命嗎?

說起來無名不算可怕,我們都是,可怕的是,你會堅持做一件可能永遠不會有人知道的大好事么?現在的人哪怕是吃個飯都要發微博吧!

大家以後真要是各奔東西,我也不希望大家一直做無名之事,埋沒於蒿草之間,但還請大家記住——貴在堅持。

老帥哥大概講了兩節課,我能記住的只有這些,於我來說,觸動很大。
現在看到這個關於語文老師和人生觀的問題,我又回憶起了這節課。

題主,你現在明白為什麼文天祥令人欽佩么?
難在堅持。


大概就像我一樣吧,寫一大堆壓根沒人去看的文字有意思嗎?
一篇花了幾個小時的回答可能永遠是零贊,而一些搞笑的評論真的就被贊了一年。
我為什麼還要堅持寫大段的文字,如果有一個人看了能給我回應,我可能就樂開了花。

真的有看到這裡的,不妨點個贊喏,給我以動力。

——————分————割————線———————

嗯,看來還是有人看的,正好我還有些話想說。

——有些東西不是因為回憶才顯得美好,而是因為美好才值得回憶。我可能忘了在什麼時間見過山後面的那座虹,但我永遠記得那天放學的歸途。


文天祥赴死,是中國儒家精神的一座豐碑。

這座豐碑不僅體現在大義凜然慷慨赴死,或者「國要你死,你不得不死」的悲壯,而是體現在很多人不知道的卻留在歷史裡的番外,在這個故事裡,情和理達到了圓滿的大和諧。


我們對文天祥的誤解,在於認為他是為國盡忠的典範,這當然沒有錯,但他還是儒家道德的完美實踐者。《宋史》上說他「體貌豐偉,美皙如玉,秀眉而長目,顧盼燁然」,二十舉進士,對策集英殿,翩翩君子如玉,拔為狀元郎。考官興奮地對皇帝說:「臣敢為得人賀。」老丞相抓著他的手殷殷囑咐:「觀天時人事當有變,吾閱人多矣,世道之責,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宋室飄搖,文天祥讀孔孟之書,進而入仕,既沒有辜負往聖先賢,也沒有辜負國家的信任,後來的事我們都知道了,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臨刑殊從容,屍面如生,「留取丹心照汗青」。


青史留名的是他,而他背後的人,是他弟弟。


文天祥在家中排行老大,底下有三個弟弟,大弟文璧,二弟文霆,三弟文璋。文天祥的父親,叫文儀,號革齋。宋理宗寶祐四年丙辰(公元1256年),也就是文天祥21歲時,文爸爸送文天祥和文璧兩兄弟去臨安(當時的杭州)參加省試。二月初一,禮部放榜,兄弟兩人都榜上有名;但是五月初八的集英殿殿試,參加的只有大哥文天祥,二弟文璧卻不見身影。


放到我們今天來解讀這件事,是不可思議的,你試想一下,你高考考到最後一門課,因為什麼事情,竟會讓你缺席這最關鍵的一次考試呢。文璧這是殿試啊,比高考可重要多了,過了就能拿到名次。為什麼文家二兒子,沒去參加殿試呢?


因為文爸爸中暑生病了,兩兄弟商量了一下,殿試重要,但爸爸也重要。最後弟弟文璧覺得,哥哥你讀書比我好,那你去參加殿試,我留下來照顧爸爸。


文天祥也不負父弟所望,一舉中了狀元。


五月二十五日,文儀病重,天祥「告於朝,不俟命,亟去侍葯。」二十八日,文儀客死臨安,終年42歲。其實這一趟科舉,本來文爸爸是要帶著三兄弟一起來考的。文家確實是非常懂得培養小孩,文家的三兒子文霆,彼年才16歲,有一天在家裡抄寫「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卻一語成讖,生了一場重病,就一命嗚呼,沒有來得及參加會試。後來文天祥回憶起這個事,說文儀「哀仲弟不見」,「攬涕佇眙,悒悒痛悼」。文天祥還說文儀起居無狀,身患暗疾,卻隱瞞著不告訴家人,才導致早早去世。


所以,文天祥中狀元沒多久,就因為父親去世,而「尋丁父憂,歸」(《宋史》)。


文家四兄弟,都被文爸爸嚴格教育,培養成才。入則孝,出則悌,尤其文天祥與文璧,因為年齡相仿,尤其感情篤厚。如果那時候有暢銷書,文儀也沒早逝,應該可以寫一本書,叫做《我是如何培養出狀元兒子》:「先君子不疾其不令昭蘇蒙滯納之義,方日授書,痛策厲,夜呼近燈誦日課。誦竟,旁摘曲詰,使不早恬,以習於弗懈。小失睡,即示顏色。盛寒暑,不縱檢束。天祥兄弟,慄慄擎槃水,無敢色於偷。」文儀愛書成痴,每得一好書,「注意鑽研,又以授天祥,俾轉教諸弟。」「天祥兄弟奉嚴訓,早暮侍膝下,唯諾怡愉,不翅師友。」

理宗開慶元年(1259年),文天祥全程陪同弟弟再沖科舉,得中進士。文璧升任瑞州新昌縣知縣,臨行時,文天祥寫《別弟赴新昌》詩,叮囑文璧:「天淵分理欲,內外一知行。立政須規範,修身是法程。」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元軍沿長江南下,逼近臨安,文天祥奉詔在贛州起兵勤王,奏請以文璧為助手。文璧得旨,主管書寫機宜文字,事無大小,文天祥都與文璧商議而後行。


宋元戰爭初期,兩人共渡艱難、互相支持。文璧全力支持兄長抗元,為其分擔憂患,承擔起了全部的家族責任。德祐元年(1275年)五月,祖母劉氏在贛州去世,文璧陪同母親曾德慈護柩回廬陵富川老家。十月,文天祥出知平江府,前去抗元前線,文璧奉祠閑居,擔起事親的責任。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文天祥出使元營被拘,元兵侵佔江西,文璧把母親、妹妹和文天祥的妻妾子女全部接到惠州奉養。景炎二年(1277)三月,文天祥率同督府軍佔領梅州,文璧歷經艱辛,帶著母親和文天祥的全部家屬前來梅州相會。景炎三年(1278年)三月,同督府軍駐廣東潮、惠間,文天祥命文璧收復惠州。五月,行朝又任文璧為權尚書戶部侍郎,總領廣東財賦,兼知惠州。九月,文天祥駐軍海濱之船澳,母親曾德慈病亡,文璧從惠州趕來哭殮,與三弟文璋、二妹文淑孫扶母親靈柩回惠州。十一月,文天祥的長子生病,死在惠州,文天祥在潮陽聞訊悲痛萬分,而次子更早在空坑潰敗時被元兵俘去下落不明,傳聞已死。文天祥感到後繼無人,便要求文璧將其次子文升過繼給自己為子,文璧慷慨應允。祥興元年(1278年)十二月,文天祥在海豐五嶺坡被元兵俘獲。當時文璧在惠州,他寫信給獄中的哥哥:「升子宜為嗣,謹奉潮陽之命。」文天祥被押赴元朝京城大都前,文璧來廣州與兄訣別,再次承諾把文升過繼給他為子。


次年在兵馬司獄中,文天祥思念弟弟,回憶了此次訣別:「兄弟分離苦,凄涼憶去年。何以有羽翼,飛去墮爾前。」「沙晚鶺鴒寒,風吹紫荊樹。忍淚獨含情,江湖春欲暮。」文天祥還急切地盼望文璧來大都,以便兄弟見面,托辦後事。「棣華晴雨好,風急筆足寒。百戰今誰在?羈棲見汝難。」「不見江東弟,急難心惘然。」


但文璧早在文天祥被俘的那年冬天,元軍猛攻其駐守的惠州時,就已經開城投降,帶民歸順了元朝。


沒有人知道兄弟兩最後一次見面到底說了什麼。

到底是文璧執意投降,還是文天祥勸說了文璧投降?


無論如何,文璧降元是不爭的事實,也成為很多人批評文天祥的黑點。元初,就有人指責文天祥的弟弟不夠忠烈,還賦詩諷刺:「江南見說好溪山,兄也難時弟也難;可惜梅花如心事,南枝向暖北枝寒。」文天祥號文山,文壁號文溪,溪山指兄弟兩人;南枝與北枝也指兩人,因為文天祥曾寫過「江上梅花都自好,莫分枝北與枝南」的詩。


從歷史留下的證據看,至少文天祥對這事是默許的。1281年,文天祥寫信給文壁過繼給自己的兒子:「汝生父(文壁)與汝叔(文璋),姑全身以全宗祀,惟忠惟孝,各行英志矣……」他有一首寫給弟弟的詩《寄惠州弟》,後人可以窺見一二:「五十年兄弟,一朝生別離。雁行長已矣,馬足遠何知?葬骨知無地,論心更有誰?親喪君自盡,猶子是吾兒。」言語之中,就是希望弟弟你,替我盡孝,完成家族使命,不至絕後。文天祥曾在文璧以降臣身份朝元時給他寫信,向他交代了五件事:在家鄉買地安葬自己的骸骨,如骨不能歸,可招魂封之;以文升為嗣子,使自己死而無憾;大妹一家流落大都,應竭力救出帶回老家;請知心朋友鄧光薦為自己撰寫墓志銘,如墓誌一時不能公開,可暫先收藏以待將來;在文山建祠祭祀自己。


文璧也確實做到了這些事。他降元後,歷任臨江路總管、廣東宣慰使司事、宣慰使廣西分司邕管。為官之時,「念廣民兵後瘡殘,凡可以救民於水火與衣冠於塗炭者,盡心焉」。回到家鄉後,又為安頓和保護文氏宗族盡了孝心。他把母親的靈柩從廣東河源縣殯所移葬於故鄉;千方百計把流落大都的大妹文懿一家人領回江西老家;終身供養夫亡家破和身體病弱的二妹文淑。他代為經理弟弟文璋的家事,養活兄長文天祥的家屬,收復他們兩家被元朝沒收的田產。他教育和培養表侄,救濟貧病的堂弟妹並為之喪葬,供養岳母和奶娘。縱然經濟困難,仍設法買回被元朝沒收的祖傳老屋,建立家廟,祭祀歷代祖先,並為斷後的祖宗立嗣。他在文山買田創祠紀念文天祥,請僧人負責日常管理。他命文升間關萬里到北方找回了文天祥的妻子歐陽夫人,使之終老家鄉。他多方搜集文天祥的遺著刻印流傳,以其忠義思想教育後人。此外,文璧還尊重父親生前的朋友及誠待慕文天祥之名而來的遠近親疏,「家無宿舂,囊無留帛,親疏遠邇,畢用其情。四方來者,各得其所,願欲而去」。總之,文璧極其所能,儘力而為,彌補文天祥因不能做到忠孝兩全而留下的遺憾。


而文家三弟文璋,則走向了與兩位兄長完全不同的道路,他隱居避世,終生不仕。


國難之下,文天祥三兄弟,或殉國,或投降,或歸隱,作出了迥然不同的人生選擇。卻也殊途同歸,兄弟一體,完成了忠義孝的圓滿。


就我個人來看,很難說是一種偶然。他們幼承庭訓,苦學儒術,既有父親殷殷教誨在前,也有家國感念在後,一定有一套顛撲不破的價值觀在維繫著他們的選擇。


很多歷史劇里,英雄人物在自刎/跳江/行刑時都有這樣的台詞:「恕孩兒不孝……」這裡就包含了一個古老的兩難困境,忠孝不能兩全。儒家的忠孝觀,實際是非常宏大的,並不僅僅包含了君子修身內聖外王的次第等級,還包含了對社會秩序理想模型的構建。在這個儒家的社會模型中,雖然家國天下有內外之別,但卻沒辦法分清楚哪個更重要。君主,或者說政府,或者說官修歷史,不會主動號召士人階級棄孝從忠。


一旦官方這樣做了,相當於自毀根基,「盡孝」在孔子的「禮」中的地位有多重呢——他說「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雖然這種提倡,在後來漫長的發展中,不免摻雜了功利化的利用,假孝的偽君子也容易憑藉著名聲獲得官場的通行證。但我們從儒家本義來看,孝,作為社會秩序的基石,奠定在人性論的基礎之上,拋棄了孝,就相當於滅絕了人性。


忠孝不能兩全的困境背後,是忠孝需要兩全的大多數。我個人是不喜歡《孝經》的,我覺得《孝經》對儒家倫理的詮釋,破壞了孔子確立的大格局,而把儒家的情懷壓縮在了實用主義的範圍內。但《孝經》開頭,就對最總要的忠孝辯證問題做了調和——「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孝的開始,是對自我的珍惜,孝的終點,是光耀門楣,那麼孝的組成部分,就是奉養父母,從物質上照顧(事親),也從精神上奉養(色難),同時,生要有後,死要守孝。


文天祥殉國,是全了忠,也全了孝之終也;

文璋歸隱,是全了氣節,家國都拋在後面,只留清風在世;

文璧投降,是盡了孝,反倒是三人之中最艱難的一個,他不到弱冠之年,能夠為父親生病而放棄殿試,成全哥哥拿了狀元,後來重考才錄取為進士,足以證明他絕對不是貪慕虛榮之輩,誠然人是會變的,但本性和家庭影響在此,我更願意相信,他是為了成全儒家的精神,是對人性的完美維護。


做英雄難,捨生取義,世上能做到的沒幾個;但如果空有一顆做英雄的心,卻連自己的家人都照拂不了,那這個英雄做來又有什麼意義。


文家三兄弟是幸運的。

很多人沒有選擇,很多人只能有一個選擇,王朝變更的歷史中不斷重複著這些選擇的困境,一直到錢謙益和柳如是,到國黨敗退台灣的孰去孰留,答案在當代人心中,或許也留待後人去回答。


但古人尚變通至此,今人卻求全責備。2002年12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定出新版《高中歷史教學大綱》(試驗修訂版),以岳飛與文天祥當年是參加「民族戰爭」(國內民族之間的戰爭)而非「反抗外敵戰爭」為理由,不再將他們列為「民族英雄」,只承認戚繼光、鄭成功等為民族英雄。12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新版《高中歷史教學大綱》主編余桂元發表觀點:「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科學地分析對待我國歷史上的民族戰爭,國內民族之間的戰爭,是兄弟鬩牆,家裡打架,基於這一觀點,我們只把反對外來侵略的傑出人物如戚繼光、鄭成功等稱為民族英雄,對於岳飛、文天祥這樣的傑出人物,我們雖然也肯定他們在反對民族掠奪和民族壓迫當中的地位與作用,但並不稱之為民族英雄。」


2003年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版歷史教科書中,文天祥已不再被明文稱為民族英雄。


如何評價文天祥的赴死,完。

本文引用主要參考《宋史》、《文天祥全集》;
觀點參考自俞兆鵬:《試論文璧降元問題》,載於《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2期;
修曉波:《文天祥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
史實梳理來自羅輝:《一起來看文天祥兄弟與黃公略兄弟的人生》,載於儒家網


你的語文老師一定以為文天祥跟他一樣寫首詩要憋一天,可是文天祥是狀元啊。


文天祥身上展現出來的是一個民族最珍貴的東西。

這是一個民族能延續數千年的原因和根本。

它就象星辰一樣指引這個民族前進的方向。

就像火炬一樣這個民族照亮腳下的路。

每當這個民族大難臨頭,被黑暗籠罩的時候。

總會有人捨棄生命化為星辰指引前進的方向。

總會也有人流盡最後一滴血,燃燒自己化身為火炬,照亮前進的路。

正因為有了他們,這個民族歷經諸多坎坷,屢遭大難,卻沒有到下。

「」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簡簡單單十四個字。

賦予這個民族無比勇氣和強大力量。

不論敵人多麼強大,多麼兇殘。

這個民族中始終有人挺身而出。

文天祥絕非一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

他所展現出來的力量是巨大。讓任何人都剛到恐懼的。

他激發了一個民族的力量。而且延續不衰。

後人讀史至此,哪一個不是熱尅盈眶。心潮澎湃。

國難當頭,多少勇士默誦著這兩句詩,迎敵而去。


這是你老師嘴裡矯情的詩嗎?

這是中華民族的聖經。

這是中華民族的法典。

說中國人沒信仰?這就是中國人的信仰。


文天祥亡國了。他輸了嗎?

沒有

他贏了。

那十四個字在忽必烈眼裡比十四刀都膽懼。

這個締造空前絕後的龐大帝國,在世界歷史上寫下重重一筆的大人物怕了。

他知道那個被他關起來的書生太可怕了。

忽必烈天下無敵的鐵騎征服了天下,卻沒有征服這個書生。

蒙古大軍打破無數城池和堡壘,卻怎麼也打不破這個男人的心。

高官厚祿,榮華富貴就更別說了。

書生多活一天,就等多一天激勵更多的人起來反抗他。

那據說多傳頌一片土地。就會鼓舞更多的人和他鬥爭。

那個人已經封神了,化身為圖騰。

忽必烈只能按照書生的意思送他歸天。


至今為止,中國人談到忠臣之時,腦海中迅速浮現出得幾位忠臣名字。

文天祥 這個名字,不出三甲。

這樣的人物你們老師也嘲諷抹黑、?

我想問問你們老師那個學校畢業的,這麼牛逼。


妙哉!妙哉!

我一直在收集中國歷史上需要重新認識的人物:

欺君少保於節庵,割據軍閥岳武穆。
斷指匹夫南霽雲,偏安遺民張煌言。
降敵太守顏常山,弒君丞相陸秀夫。
擋車螳螂嵇侍中,送頭狂人史可法。

如今又得兩個:

吃人惡魔張睢陽,矯情秀才文天祥。

幸哉!幸哉!

敲碎脊樑指日可待矣!

------------------------分割線 評論區里又新發現-----------------------

------------------------分割線 僅代表知友觀點噢---------------------

沙場擼串夏侯惇 , 富國能手和中堂 。
萬家生佛曾國藩,大清聖人李鴻章 。
阻撓統一鄭成功,一統功臣施殼琅 。
千古完人蔣校長,仗義孟嘗杜月笙 。
窮兵黷武諸葛亮,頑固無能海剛峰 。
忠君愛民張學良,曲線衛國汪精衛 。
亂世能臣陳公博,仁義無雙馮玉祥 。
俠肝義膽石友三,一心為黨張國燾。
人民代表李自成,封建軍閥孫傳庭。
民心所向皇太極,千古明君康熙帝 。
國家棟樑賈似道,
冰清玉潔博古特,一塵不染追夢林。


黃宗羲: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
面對死亡的態度,究竟是一時的激情和熱血,還是一生的理想和執著,人生的境界終究不同。

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同樣獄中之作,同樣文采飛揚,同樣豪氣縱橫。答主相信24歲的革命青年汪兆銘可以視死如歸,相信33歲的孝子賢夫譚嗣同也希望絕處逢生。但是,人的氣節,絕不是看那一時衝動,而是能否守住心中那一分執著。


我也是語文老師,我是這麼給我的學生解釋的: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氣節並不是憑空冒出來的,必然是在歷史上有無數的英雄出現,不斷強化一個民族的思想。
當我們遇到困境,絕望的時候,我們會本能地回想,歷史上的人們是如何面對的。這就是歷史的意義。正因為有寧死不降文天祥,有炸碉堡的董存瑞,有純粹的共產主義和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有他們這樣許許多多的英雄,我們才會成為現在這樣。在董存瑞犧牲的時候,在黃繼光犧牲的時候,他們必然是在腦海中回憶起了歷史上那些犧牲的人,回憶起他們的話,於是知道要那樣去做。這就是文化傳統的力量。
如果沒有他們這樣的人,我們在面對抉擇時,肯定會遵從本能,苟且偷生,因為所惡莫甚於死者,所欲莫甚於生者。如此,我們的文明是無法達到現在的成就的。
所以,有的人選擇死,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這樣死去,意義更大,價值更大。一個國家,總得有人慷慨赴死,有人艱難地活著,存續火種。
文天祥是偉大的,他在塑造我們這個民族的精神。


戰士死了的時候,蒼蠅所首先發見的是他的缺點和傷痕,嘬著,營營地叫,以為得意,以為比死了的戰士更英雄。但是戰士已經死了,不再來揮去牠們。於是乎蒼蠅們即更其營營地叫,自以為倒是不朽的聲音,因為牠們的完全,遠在戰士之上。的確的,誰也沒有發見過蒼蠅們的缺點和創傷。然而,有缺點的戰士終竟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竟不過是蒼蠅。

魯迅:《戰士和蒼蠅》一九二五年

你老師就是那隻蒼蠅。
文天祥呢?魯迅也有評價,中國的脊樑。

新補充:剛看了個答案說文天祥不是為了民族大義赴死,主要是忠君思想和文人氣節,我想說即便是這樣他仍然是中國的脊樑。拋開「脫離時代看歷史人物不公平」的因素,文天祥就算只為了文人氣節和忠君思想赴死也是絕大部分人所不及的,何況忠君和愛國誰又能分的清清楚楚。


3.23日更新:

寫在最前面的話,評論里有些人叫囂著我這叫解構民族英雄,是要消亡一個民族的認同。簡直可笑之極,原來在現代某些人眼裡依然這樣,你的民族英雄只能是個符號,不能有血有肉,不能有情感,不可以感受到死亡的恐懼或者情感的困擾,只能天生聖人,降而拯救世界。

這樣的人,與王炎午之流沒有兩樣,當然,有些人還覺得自己堪比王炎午,總比留夢炎強,真正消亡一個民族的,不是我這樣的人,而恰恰是你們這種只生活在自己夢裡,妄想自己民族光輝歷史,卻從來不願翻開史書看看那些民族英雄故事的人。

——————————

我感覺要潑點冷水,以下資料來源於溫海清:《文天祥之死與元對故宋問題處置之相關史事釋證》《文史》2015年第1期。
因為我記憶里文天祥原來是可以不死的,但不記得具體在哪看到了,正好翻到這篇論文,以下節選一些。
一、首先關於詩文外傳的問題: 1、文天祥在獄中是可以會見友人,也可以與一些人士彈琴論道的。(據鄧光薦《文丞相傳》載,至元十九年,因情勢突變,「下千戶所,收其棋弈筆墨畫冊」。參見《文天祥全集》卷一七《宋少保右丞相兼樞密使信國公文山先生紀年錄》所錄《文丞相傳》,第466頁)《文天祥全集》卷一四《指南後錄·胡笳曲》、卷一五《吟嘯集·遇靈陽子談道贈以詩》。其中《胡笳曲》記載「庚辰中秋日,水雲慰予囚所。援琴胡笳十八拍,取予疾徐,指法良可觀也」
2、文天祥當時的詩文已經外傳到外面了,據至元二十一年(1284)鄧光薦撰《文天祥墓志銘》載:「北人傳好句,大半獄中成」。鄭思肖的《文丞相敘》里也寫到:「北人有敬公忠烈,求詩求字者俱至,迅筆書與,悉不吝」。也就是說,文天祥對這些來求字求詩的,都是很大方的給的。

二、那麼問題來了,文天祥在被關押的這麼多年裡,心路歷程到底有沒有變化呢?

1279年文天祥抵達大都,面對滿朝權貴勸降,文天祥言辭慷慨,惟求速死。

十月一日,公至燕,供帳飲食如上賓。公義不寢食,乃坐達旦,雖示以骨肉而不顧,……留夢炎說之,被其唾罵。瀛國公往說之,一見,北面跪拜,「乞回聖駕」。——《文天祥全集》卷一七《宋少保右丞相兼樞密使信國公文山先生紀年錄》,第464頁
「天祥今日至此,惟有死,不在多言,汝所言都不是」——《申齋劉先生文集》卷一三《文丞相傳》,第573頁

1279年之後,元朝對文天祥採取了冷處理,不再過多地派朝廷大元去勸降。每年特定時日,文天祥都會留下一些詩文,抒發當時的心境。從中對比,可以看出有一些微妙的變化。
己卯年(1279),《指南後錄·端午》云:「不知生者榮,但知死者貴。勿謂死可憎,勿謂生可喜。萬物皆有盡,不滅唯天理」
庚辰年(1280),《吟嘯集·端午感興三首》云:
千金鑄鏡百神愁,功與當年禹服侔。荊棘故宮魑魅走,空餘揚子水東流。

庚辰年十月,文天祥作《去年十月九日,余至燕城,今周星不報,為賦長句》中,最後有兩句:「只今便作渭水囚,食粟已是西山羞。悔不當年跳東海,空有魯連心獨在」。食粟已「羞」,是否可以代表其求生本意呢?

文天祥之心境,最備受爭議的來源於《宋史·文天祥傳》

時世祖皇帝多求才南官,王積翁言:「南人無如天祥者。」遂遣積翁諭旨,天祥曰:「國亡,吾分一死矣。儻緣寬假,得以黃冠歸故鄉,他日以方外備顧問,可也。若遽官之,非直亡國之大夫不可與圖存,舉其平生而盡棄之,將焉用我?」積翁欲合宋官謝昌元等十人請釋天祥為道士,留夢炎不可,曰「天祥出,復號召江南,置吾十人於何地!」事遂已。

這裡的所謂「黃冠歸故鄉」「方外備顧問」是頗受質疑的。錢鍾書在《宋詩選注》中說道:「這位抵抗元兵侵略的烈士留下來的詩歌決然分為前後兩期。元兵打破杭州,俘虜宋帝以前是一個時期。他在這個時期里的作品可以說全部都草率平庸,為相面、算命、算卦等人做的詩比例上大的使我們吃驚」——錢鍾書《宋詩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第279頁
所以文天祥在獄中與道士依然有著來往。——見前面所引詩句。

之後,溫海清從兩個方面分析了文天祥面臨死事的選擇。
第一,文天祥當時所面對的江南社會的輿論。王炎午曾作《生祭文丞相文》《望祭文丞相文》,他寫這些,目的只有一個:「以速丞相之死」(語出王炎午《吾汶稿》卷四《生祭文丞相·序》,四部叢刊三編景印明抄本)
王炎午在這篇文章里明確表達了對文天祥可能選擇不死的憂慮:「或疑公留燕,可以久不死者」該篇主要列舉文天祥之死事之端由,並對當時文天祥再度被執而不選擇以死保節的行為做了辯駁。
對於這種行為,後世文人評判不一,我不再一一列舉。感興趣的可以參看。

王炎午的這種想法,應當說代表了當時一些江南士人的想法。汪元量曾到獄中探望文天祥,「且勉丞相必以忠孝白天下」(謝翱《晞髮集》卷一《續琴操哀江南》)文天祥和汪元量的詩歌唱和中,汪元量都表達了希望文天祥盡忠的意思。
以汪元量、王炎午等為代表的一批南宋舊臣,他們都希望文天祥去死。文天祥現在的處境,其實已經不是自己的事情了。文天祥對外界的這種疑慮也做過解釋,稱速死不得,天祥已悔。求死不能,奈何奈何。如果文天祥一旦流露出不死的想法,恐怕很難被江南士人接受。

第二,文天祥在死和不死的選擇上,有兩個人可以作為選擇面借鑒。謝枋得和鄭思肖。
謝枋得五次拒絕元朝徵召,不願仕元。在面對降元不死與忠宋死節的選擇上,謝枋得毫不含糊。謝枋得在《與參政魏容齋書》中表示:「且問諸公,榮一謝某,聽其為大元閑民,於大元治道何損。殺一謝某,成其為大宋死節,於大元治道何益?」謝枋得立場鮮明,只要不仕元,他可以選擇作為閑民活下去。但是一旦仕元,便惟求速死。最終,在福建參政魏天祐的強逼下,謝枋得被押至大都,很快便選擇絕食而死。
鄭思肖更是反元心切,自稱宋之「孤臣」,鄭思肖表達了很多,總的來說,是希望看到宋室中興,所以選擇不死。

這兩位宋朝遺民,在面對宋朝滅亡的現實時,都具有強烈的求生意願,選擇不死。王炎午在力勸文天祥的同時,自己卻沒有選擇去死,而是選擇不仕元朝,終老於元朝泰定年間(1324),所以文天祥如果真的是一心求死,在獄中的三年里,是有很多種可能的,就和謝枋得一樣。

當然,文天祥的死,也成全了所有的人,包括自己,包括後世所有為國盡忠以及讚美犧牲的人。我們不能說他不死就沒有氣節,也不能說他在獄中三年有求生的慾望就玷污了文天祥作為一代英雄的形象,相反,正是這種死和不死的掙扎,才能呈現給我們一個活生生的文天祥。


-


古今中外,不懼死亡而以身涉險的人,不在少數。


祂們之中,有為家、為國、為教、為天下的,有為蒼生、為道義、為信仰、為真理的,也有為錢財、為功名、為富貴、為暴虐之欲的,更有為一時然諾而死的。


凡此種種,世人褒貶,或稱慷慨、氣節,或稱極端、狂熱,或稱死得其所,或稱死有餘辜,或稱功在千秋,或稱罪有應得,或稱殺身成仁、捨身取義,以上諸類,你的英雄、祂的仇讎,世人眼中的公敵、一人眼中的恩公,各有論斷的依據與價值的準繩,更與文明、國家、種族的存續息息相關,誰最終在歷史的淘汰賽中倖存下來,誰最終成為歷史進程中的主流,誰最終掌握歷史的闡釋權,都影響著如何褒貶論斷的情況。


然而,不管主觀評價具有多大的任意性、受多大的局限與偏見影響,關於殺人與身死,是非大抵還是自有一些公論——保護弱小而不事侵掠,追求自由而不放縱暴虐,建立和平與秩序而不濫殺,利他而不損人,和平傳教而不倚暴力,教化不以強迫而以道理,重視然諾而不違道義,忠國愛民懷天下而不逾矩,老子說,「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王陽明說,「不教而殺,異日吾終有憾於心……不得已而興兵也」,等等。這些「公論」,正代表著文明高度。


文天祥、張珏之類,保家衛國而不事侵掠,守護文明而直面不可抗拒的暴力,可謂盡職盡責,最終富貴高官不能移其心志,而死朝廷、死道德、死社稷,仁義雖小而得張揚,儒家倫理精神的一個體現,也可稱慷慨,可稱氣節,不失為一朝士大夫的脊樑、一個區域性普世文明的風骨。這樣的人,不獨漢人文明有,其他文明、民族也有,只不過,多只是彪炳於一姓一族一國一文明的歷史,其光輝能照到全人類的,少之又少。


這樣的人,雖然不能力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也是世勢使然,而非人力能免,縱使文韜武略、經天緯地,也難翻覆時局、事態,因此,以在其位、謀其政卻不能挽救危局,批曰「德薄」「智少」「力小」「不敬職」,則不免過於以書生的宏見去苛責過往者了。


後世史家儘管可以超越一朝一代、一國一域一文明的局限,以更大的胸懷與志向,以更高的價值與標準,對歷史去作更深廣、公允的審視與評價,不過,那些受限於歷史某些條件下閃光點,儘管屬於囿限於國家、民族、宗教的人物性格,可能充斥著狹隘、偏見與缺陷,又豈能不以某種懷柔的態度容納之?


這樣的人,死可謂氣節,而不死也不一定沒氣節。祂們的不死,可以以自己的苟且,成為敵人的一部分,緩衝他國、他族、他朝強力者對蒼生的壓迫,以妥協、合作的方式,以自己忍辱負重的方式,減少天下的苦難。中國歷史缺乏依約投降、妥協、合作而依然得到尊重的傳統,如美國南北戰後的情況,而多有投機取巧、反打一耙、賣主求榮、主體未滅而另立「中央」的經驗,猶如汪精衛,不過投機而已,冠冕堂皇、粉飾再多,政治德性也是十分低下!


-


顯然,這位老師既不懂教書育人,也不懂詩書之道。


教書育人,原該教以知識、育以德性,而一個老師卻鼓弄小聰明、播散嘲諷之氣,已是輕佻得很了。


古人詩書,是安身立命之道,而在這位老師心中,不過是將詩書當做一種裝飾生活的技藝。言語是一個人的鏡子,說出什麼言語,這面鏡子就照出什麼人——這話不假。


1、慷慨就義易,從容赴死難。
文丞相有比你們想想中多得多的台階可以下,而不會受到太多苛責。大宋都滅了皇帝都死了效忠給誰?

2、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詩。
主席這樣的建功立言的偉人留下多少詩詞?中國歷史上留下詩歌最多的是乾隆皇帝。連反賊黃巢都是詩人。寫詩的時間不會比你打刀塔時間多,況且寫詩本身就是讀書的副產物。文盲石勒都要人給他讀書聽。合格的政治家從來就沒有天然不讀書的,否則不知道死了幾百次了。

3、不要過分迷信老師。
讀書讀得越多,越不會在某些問題上顯得過於輕浮。我算是比較喜歡插科打諢不拘小節的人,但是斷然不敢去調侃文丞相這樣的人。袁騰飛這樣輕浮狹隘的人在社會上不乏其人,但是終會貽笑大方之家。而且袁騰飛能紅那是有政治原因。沒事幹用小人心度君子腹故作驚人之語嘩眾取寵的人,格局水平也高不到哪裡去。不信你仔細觀察一下你們語文老師是不是特別喜歡和各色loser混在一起。

安利一個以前的答案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174586/answer/42489441


語文老師和語文老師真不一樣,我當年的中學語文老師也說過文天祥,一臉崇拜的給我們說:「文天祥那和一般文人不一樣,人家是文武雙狀元!」 然後作為一個中學生,我當時瞬間覺得自己記錯了,滿心疑惑的回家就去查《宋史.文天祥傳》左看右看也沒看到這個武狀元出自何典,後來又沒有及時的問老師,於是現在已經成為一個永遠的謎了…… 但是每當想起這句話,總能腦補出文相公白袍銀槍大戰元軍的場景……


話說回題主的語文老師,黑文天祥黑的一點都不專業。因為一般來說黑人是要挑弱點的,比如你要黑劉備,你不會挑漢中之戰去黑,而會就猇亭之戰發表看法;黑關羽,你不會黑他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只會黑他敗走麥城。我們何嘗見過挑別人最強的點去黑么?但是題主的語文老師就做到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文天祥留給後人的財富,正是他的氣節,他在獄中堅持寫詩的行為,他面對元廷的誘惑堅決不投降的精神,激勵著很多人在宋亡之後堅持的和元朝的統治進行鬥爭。他和史可法不一樣,史可法有點等而下之,手握數萬御林軍,面對清軍,不去苦苦思索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退敵,如何破敵,居然已經放棄了希望,想到的首先是自己的身後事,身後名,終究是「臨危一死報君王」的調調。

而文天祥並不是這樣的,他並沒有去追求什麼轟轟烈烈青史留名的死法,而是一直沒有放棄希望,抓住一切的機會和元廷鬥爭,直到最後被擒。儘管軍事能力有限,但是確實盡心儘力了,就像張煌言一樣。這樣的人,他在牢里寫詩本身就是一種鬥爭意志的體現,是閃光點。去嘲諷這件事情,是不是有一種硬黑的感覺?

其實文天祥並不是沒有缺點的,第一你可以說他在毀家紓難前比較奢侈,不是大家心目中那種一直清貧簡樸的忠臣形象;第二你可以黑他的軍事能力,確實沒有太多可以稱道的地方。要是抓住這兩點做做文章,我也不說什麼了,但是看到截圖中的話,我只能說: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關於評論說乾隆評價是別有用心道德綁架等的,我想說他引用的是元朝編訂的《宋史》。元朝蒙古人都這樣說了,你還要怎樣?

以下是《宋史》評價:體貌豐偉,美皙如玉,秀眉而長目,顧盼燁然。論曰:自古志士,欲信大義於天下者,不以成敗利鈍動其心,君子命之曰「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爾。商之衰,周有代德,盟津之師不期而會者八百國。伯夷、叔齊以兩男子欲扣馬而止之,三尺童子知其不可。他日,孔子賢之,則曰:「求仁而得仁。」宋至德祐亡矣,文天祥往來兵間,初欲以口舌存之,事既無成,奉兩孱王崎嶇嶺海,以圖興復。觀其從容伏質,就死如歸,是其所欲有甚於生者,可不謂之「仁」哉。宋三百餘年,取士之科,莫盛於進士,進士莫盛於倫魁。自天祥死,世之好為高論者,謂科目不足以得偉人,豈其然乎!

---------------------------以下是原文---------------------------

你語文老師看的這麼透徹當什麼酸腐文人?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在此時完美貼切。

以下來自百度百科:

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文天祥被委任為贛州(今江西境內)知州。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長江上游告急,詔令天下勤王。文天祥捧著詔書流涕哭泣,派陳繼周率領郡里的英雄好漢,同時聯絡溪峒蠻,派方興召集吉州的士兵,各英雄豪傑群起響應,聚集兵眾萬人。此事報到朝廷,命令他以江南西路提刑安撫使的名義率軍入衛京師。他的朋友制止他說:「現在元兵分三路南下進攻,攻破京城市郊,進迫內地,你以烏合之眾萬餘人赴京入衛,這與驅趕群羊同猛虎相鬥沒有什麼差別。」文天祥答道:「我也知道是這麼回事。但是,國家撫養培育臣民百姓三百多年,一旦有危急,徵集天下的兵丁,沒有一人一騎入衛京師,我為此感到深深地遺憾。所以不自量力,而以身殉國,希望天下忠臣義士將會有聽說此事後而奮起的。依靠仁義取勝就可以自立,依靠人多就可以促成事業成功, 如果按此而行,那麼國家就有保障了。」 文天祥性格豁達豪爽,平生衣食豐厚,聲伎滿堂。到這時,痛心地自己貶損責罰自己,把家裡的資產全部作為軍費。每當與賓客、僚屬談到國家時事,就痛哭流涕,撫案說道:「以別人的快樂為快樂的人,也憂慮別人憂慮的事情,以別人的衣食為衣食來源的人,應為別人的事而至死不辭 。」

文天祥辭別天子,上疏說:「朝廷姑息、牽制的意向很多,奮發、果斷處事的例子很少,請求處斬師孟作為戰事祭祀,用以鼓舞將士們的士氣。」又說:「宋代接受五代分裂割據的教訓,削除藩鎮,建立郡縣城邑,雖然一時完全革除了尾大不掉的弊端,但是國家因此漸趨削弱。所以到一州就攻破一州,到一縣就攻破一縣,中原淪陷,悔恨、痛心哪裡還來得及。現在應當劃分天下為四鎮,設置都督來作為它的統帥。把廣南西路合併於荊湖南路,在長沙建立治所;把廣南東路合併於江南西路,在隆興建立治所;把福建路合併於江南東路,在番陽建立治所;把淮南西路合併於淮南東路,在揚州建立治所。責令長沙攻取鄂州,隆興攻取蘄州、黃州,番陽攻取江東,揚州攻取兩淮,使他們所轄的地區範圍廣、力量強,足以抵抗敵兵。約定日期,一齊奮起,只前進,不後退,夜以繼日,圖謀復地,敵兵兵力眾多,但力量分散,疲於奔命,而我宋朝民眾中的英雄豪傑,於其中等待機會攻敵,這樣的話,敵兵就容易被打退了。」當時朝議以文天祥的議論是疏闊,難以實行,因此,他的上書沒有結果。

---------------------------------------------分割-----------------------------------------------------------------

之後的經歷眾人皆知了,但這兩點足夠打你老師的臉了。第一段,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為了激起天下忠義之士的赤膽忠心,不是你老師認為無意義的酸腐;對國事民生的痛哭和捐盡家財更是范仲淹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的極致體現。第二段,本人才疏學淺不懂軍事,但我也知道南宋當時戰敗是因為例如揚州等軍事重地軍力薄弱和不少將領割據領兵叛國才導致的。你老師所說的不懂做官我真的是難以理解,就憑文天祥在戰敗後抄詩這點?那這條督戰聚兵拉戰線的上疏不是精準的預料到了戰敗的原因嗎?雖然他的軍事才能不出眾,但他像趙括馬謖那樣坑害了南宋?知乎連這兩個都能洗,文天祥的軍事才能還能黑?

清朝滿族賢君乾隆帝:才德兼優者,上也;其次,則以德貴,而不論其才焉……當宋之亡也,有才如呂文煥、留夢炎、葉李輩,皆背國降元,而死君事、分國難者,皆忠誠有德之士人也。然此或出於一時之憤激,奮不顧身以死殉之,後世猶仰望其丰采。若文天祥,忠誠之心不徒出於一時之激,久而彌勵,浩然之氣,與日月爭光。該志士仁人慾伸大義於天下者,不以成敗利鈍動其心。

這段評價大概翻譯下就是:德才兼備的人是最好的,要是不能兼備,有德比有才重要。宋朝滅亡時,一堆有才的吊毛叛國,最後還能為君國赴難的都是忠義有德之人。然而大多是一時衝動就以身殉國了,後人仍然敬佩不已。但是像文天祥這樣,忠義不只是一時激動,而是越久越強烈的人,浩然正氣可與日月爭輝。想以正義取信於天下的有志氣的人,從來不會因為成敗和事情的難易而使自己的心志改變。

就連這個不同民族的後來人都能客觀地評價他,被稱為民族英雄的文天祥卻為何在你老師嘴裡如此不堪。你的語文老師只因為接觸過他的《過零丁洋》《指南錄後序》等就可以這樣定義一個民族英雄?才華只是文天祥偉大的一方面,你作為個可以獨立思考的人,為什麼不想想,一個空有才華的人會被稱為民族英雄和政治家?固然有中華民族傳統在,極力推薦愛國等思想,導致愛國名人地位有加成,讓你對文天祥不以為然,但是如果你能繞過印象流去了解,你甚至能發現他真的是個各方面都無可挑剔的偉人(或許有的小節我們不知,但歷史都沒去計較,我們計較什麼?)。

他是一個才華橫溢能寫出千古名句的詩人,一個去留肝膽兩崑崙誓不降敵的愛國將領,一個經緯彌天壤治國有良方的丞相,甚至是一個古代極少數愛國又愛家的慈父。

文天祥在獄中曾收到女兒柳娘的來信,得知妻子和兩個女兒都在宮中為奴,過著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明白: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團聚。但文天祥不願因妻子和女兒而喪失氣節。他在寫給自己妹妹的信中說:「收柳女信,痛割腸胃。人誰無妻兒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這裡,於義當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環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淚下哽咽哽咽。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君國不負卿。

對他,我願抱以永恆的崇敬而不是無知的輕蔑。


我估計你們老師不光文天祥赴死理解不了。


他理解不了張學良已經放棄東北,王鳳閣身為一個小人物卻變賣家產,組織義軍,面對嚴寒與燃燒彈,最終全軍覆沒。

犧牲時大呼:我為抗日而死,大丈夫死得其所。


他理解不了皇帝都沒了,方孝孺仍然不肯草擬詔書,面對朱棣的威脅,他慷慨赴死。

死前說道: 死即死耳,詔不可草。


他理解不了商朝都亡了,伯夷叔齊不肯做順民,卻反而不食周粟。

竟然說: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他理解不了明明袁紹都死了,審配居然還不束手就擒反而死守數月,最終面北而死。

臨死前呵斥劊子手: 我君在北。


他理解不了的太多了,可他也有能理解了。

他能理解少帥放棄東北是為了保存實力,以圖發展,而且是給蔣介石背鍋,是蔣介石叫他不抵抗。

他能理解朱棣用心良苦,畢竟造反上來,不殺幾個人能行嗎,至於滅十族,誰叫他不識抬舉。

他能理解周王,畢竟紂王荒淫無度,替天伐紂,民心所向,一兩個草民不識大體罷了。

他能理解許攸,深明大義,推動北方統一,不像審配,死還這麼迂腐。


有些人不是理解不了,他是為自己找退路,若是趁一時之快說出不負少年頭,與南京城共存亡這種話,日後兌現不了,豈不是貽笑大方。


我們甚至都先不談氣節了。

小孩子只考慮對錯,小人只考慮利害,大人對錯利害都會考慮,即使純粹從利益考慮,文天祥,以及同樣慷慨赴死的人,也可以說是功在千秋。

草民不被牧天下者往死里吸血,從來都不是靠統治者大發善心。每個毛孔都是工人血淚的資本主義,何以在20世紀卻變得對工人慷慨大方?再不改善待遇,工會就要造反了!甚至於工人階級就要跟著蘇聯走了!


我們當然無法去計算,有多少人是因為他們的激勵才拚死抵抗,又有多少人,在可以理解地貪生怕死後,因為他留下了一念慚愧,並一代代傳給了80年後的子孫。

文天祥、陸秀夫們用他們的死,提供了這樣一種可能:元朝統治者但凡長點心,看到漢人的抵抗決心,就應該出讓利益善待百姓,就應該努力學習構成統治術根基的漢人文化,以爭取更多人的順服。於是在某個平行世界中,元朝穩固統治三百年,雖然漢族主義者會痛心疾首,但畢竟生民得享太平,而蒙古或許不免終於如後來的滿洲一樣漢化。

當然我們知道,他們沒這麼做,而是把人分為四等,蒙古人殺漢人只需要賠喪葬費;給喇嘛番至高無上的權力,江南佛教總督刨取宋朝皇帝和大臣的墳墓,把至少250萬農民編為農奴;把百姓分為十級,最後三等為娼、儒、丐,徹底斷了知識階層合作的念想。

那就更好,如果連妥協都不願意,就徹底對抗吧。於是,元朝自1279年徹底滅宋,至1368年就宣告滅亡,而實際上,從1357年紅巾起義,天下就算不得他們的了,即使這不到80年間,僅江南地區就起義200餘次。他們最終不但把漢人的江山還回來了,而且徹底賠上了民族命運,天下無敵的蒙古,從此逐漸一蹶不振。

這種死,豈是一屆腐儒所能理解?


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厚重歷史的古國,留名汗青者更數不勝數,他們或為大奸大惡,賣國求茉之輩,或是精忠報國,明辮是非之人,又或有大貢獻,大作為之舉。他們的故事貫穿了中華民族的歷史。


以往受到儒家的影響,中國特別喜歡將人臉譜化,凡是正面人物,都少不了千好萬好的處處粉飾,一旦成反面教材,隔了幾個世紀的壞事都能安他身上。近代隨著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人們愈發表明客觀看待歷史的重要性,盡量還原人物的鮮活真實面目。


可有些人偏反其道而行,看了幾本地攤文學,便以是非顛倒,混淆黑白為樂。在他們的世界裡,汪精衛是曲線救國的英雄,秦檜乃忠君愛民的能臣。而岳飛卻反成了擁兵自重瞎搗亂,李鴻章更是趕鴨子上架狗屁不通。彷彿不搞出大新聞,不能顯示自己的智慧,你的老師顯然就是這種人。


這種人自以為站在了新時代的上帝視角上,把一個個仗義死節的真實歷史,看作古人迂腐的局限性。開始覺得那些所謂的英雄,固然聽起來偉大,實則不知變通,愚蠢的浪費生命。於是乎,高尚的衛道也成了他們眼中可笑的事情。


他們從不曾去想,如果人人都和他們一樣"聰明",在國難當頭之際,一覺事不可為,不是轉身就跑,就是屈服投降,那這五千年的華夏難道是靠跪出來的嗎?要是這些人恰巧是老師,整天張嘴聖賢之言,閉口偉人精神,筆下道德文章,若非有前人流芳百世的壯烈,做了他們心目中的"蠢事",那活著的人還有誰願意相信所謂的師長教誨呢?


最後說愛國也好,死節也罷,死到臨頭了,卻沒有人願意去,熱血時,連幾個名字也找不到,那儒者也好,革命者也罷,不就成了神話一樣虛無縹緲了嗎?難道拿釋迦摩尼或者上帝舉例子,就能說服芸芸眾生?


縱觀古今,無論大名鼎鼎的文天祥,還是荒山野嶺的無名烈士,他們正因為太務實了,方才會甘願為了信仰付出生命。他們或死在刺刀之下,或死在金殿上,死在千萬人眼前,死在不知何處的山溝。他們是民族的脊樑,到該死的時候,絲毫不退犧牲自己,只為了提醒世人,這些全是真真切切的,真有人為不平之事而死,真有人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題主也別幻想著身為老師往台上一站,就必有高論。還是要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才能不被一些寸功未立的人,用粗鄙之言搖唇鼓舌給洗腦。這題下回答雖多,不過是不同的人用自己的方式在跟你講一個道理,路邊幾條臭水溝,不廢江河萬古流。


睡前就不該玩知乎,最後還是躺床上用手機打了此文,終究意難平。


(半夜發完就困睡了,也沒有細看,一些輸入法造成的紕漏,感謝大家指正。最後希望大家不要因為這篇文章關注我,我平時只是在知乎划水而已,多數低級趣味,偶爾正經,不值一提。)


轉載自孫曉[講武堂]《遍數天下英雄》系列

這是遍屬天下英雄的最後一章,因為我們將討論一位「完人」。在他之後,沒人敢稱英雄。
  
  他是誰呢?這麼勇?
  
  他是中華民族最高的註解者、實現者,儒家道統最高的繼承者。在道德上、在精神上、在歷史價值上,他都是獨一無二的。他的文章之好,好於李杜,他的武功之高,足與人類史上最強大的帝國相抗衡,他的殉道虔誠,宛如宗教上的救世主,但他不曾招募一個信徒,當然也不曾以此斂財聚黨。
  
  他是孔孟之後的第三聖,在中國歷史上,無人能超越他的「受難者」形象。然而,與歷代的受難者不同,他死得並不無奈,所以------------他是自願死亡的,一心求死,用他的話說,那叫做「求之不可得」。
  
  死亡是人類所能做的最後控訴。在遍屬天下英雄里,讀者如果看過,應該記得我寫了中國歷史上最隱諱的受難者,「荊軻」,文字里如此提到:「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無價的,荊軻的死,讓燕京少了一位喝酒嘻哈、裝瘋賣傻的好漢」,但這位史上最偉大的英雄不同,沒錯,他也是受難者,但他並不打算控訴,他只想死。荊軻死得無奈,不得不死,為了一場與他無關的政治鬥爭而死,但這位英雄不同,他從頭到尾完全可以不死,歷代以來每一個人都知道,在那個情境下,他絕對可以選擇不死,但他還是堅定的死了-------------而他的死,帶來了民族的重生。
  
  太史公如果讀到他的故事,一定會哭的,甚至會敬他以「本紀」,不,本紀都無法表述他,這位英雄絕食八日,求死而未死,數度被捕,求死而不能死,入獄第二年開始,他不再求死,他選擇以文字挑戰那時的統治者,「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統治者輕視他、蔑視他的精神力量,所以把筆交給了他,因為統治者只相信刀兵鐵騎的暴力,他們從來不相信思想即力量。統治者把他的妻子與兩個女兒送入宮中,讓其遭人玷污,但他的精神力還是屹立不倒,他向妹妹懺悔,言明他是一個不好的父親,他只能「淚下哽咽哽咽」,但他還是沒屈服。
  
  最後,他贏了。當統治者發現他已經成為全民族的靈魂時,開始提出交涉,要他讓步,從各方面卑鄙的威脅他,在那一刻,他真正解脫了。
  
  你從頭到尾就看不起我,看不起我與我們繼承的文化,所以你敢這樣對待我、屈辱玷污我的家人與同胞,你假惺惺的不殺我,其實只是怕成全我。但你最後還是被迫低頭了,你開始希望善待我的家人,吸引我的轉向,可惜我並不是你的小學老師或你老母,我對你的懺悔不屑一顧,因為------- -這本來就是一場不能妥協的戰爭!
  
  這一刻,全人類精神上的英雄,已經徹底勝利了。他不再是一位「政治受難者」,而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思想家,不,思想家不足以描繪他,我該這麼描述他------------他是「民族靈魂的導師」!
  這是「精神勝利法」、「阿Q萬歲」嗎?死人還能獲勝?你仔細看看歷史,看看他的影響力有多大?他身後留下的文章,「鬼神泣壯烈」、「凜冽萬古存」,他直接促成了後代東林黨人的崛起,打造了一位又一位死於牢獄的英雄(楊璉、左光斗、魏大中),他的詩歌改變了中國千千萬萬、知識份子的思想與面貌(直至五四時代西方思想入侵)。雖然,最後中國人還是屈服了,但那一刻,在那光輝璀璨的三百年里,漢人們並沒有屈服。
  
  他只要還活著一天,就足以讓投降的人羞愧無地,讓統治者統治不順,民女們都因為知羞恥而向強姦者反抗。所以他非死不可。
  
  公元1283年,他被斬首身亡,在歷史記載上,統治者其實有好幾年來考慮他的出路,卻只用了一天就決定殺他,而殺他之後又假惺惺派出使者,「俄有詔使止之」,因為統治者根本就害怕自己會「成全他」,讓他的精神更顯高大。
  
  一如二十一世紀的侵略者,無論後來怎麼狡飾掩蓋,都無法減損死者的影響力。在統治者殺他後,其實不啻也敲響了自己的喪鐘。因為統治者已經同意了他的論點---------「這是一場不可能妥協的戰爭」。在他死後第九十年,全體漢人在他的精神號召下,開始了一場空前絕後的聖戰,這場戰爭的對手是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帝國,即使是工業時代的美利堅帝國也無法與之相比,而漢人們做到了,他們在公元十世紀後開始的「北方征服千年宿命」里,完成了歷史上的唯一奇蹟,他們為後代留下了漢人史上最後的帝國----- ---------大明王朝。
  
  歷史上唯一一次由南方打向北方,劉福通(紅巾軍)與他的追隨者們,完成了兩宋遺留的夢想,完成了岳飛的遺志,收復了長城,實踐了人類歷史上最不可能的任務----------從南方統一全中國。中國歷史上只有這一次,唯一一次以文明戰勝野蠻、以南方戰勝北方,而這一切,都出於這個人的思想力量。
  
  他做到了,對比滿清時代的中國知識份子,他做到了。所以後人們也做到了。公元1643年,大明朝崇禎大帝自殺殉國,他是漢人史上最後一位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自殺的大一統皇帝,空前絕後。他以死謝罪,向整個歷史做一交代,這讓我們明白,明朝是最剛烈的年代,所以有最剛烈的君王,也有最剛烈的文人(東林精神)。兩百七十年過去,公元1900年,在異族的軍馬入侵下,滿清最後的統治者倉皇逃走,留下了已成粉碎的河山,留任異族姦淫屠戮,而他們這些亡國之君還在譏諷崇禎:「亡國之臣誰用?」
  
  沒有亡國之君,只有亡國之臣。這是因為「負責的君王會謝罪,會與國家共存亡」,而臣子們只會把頭剃光投降。崇禎大帝證明了這一點,也說明了大明崇禎王朝,實乃是真正之「剛烈東林精神」的時代。
  
  東林精神,源自於誰?源自於1283年的那篇詩歌。他以完全的不妥協,改變了全體中國知識份子的面貌,直至1643.
  如果沒有那篇詩歌,後果是什麼呢?這裡讓我們來看看其可怖之後果。
  
  公元1932年三月一日,滿清統治者的遺族們選擇與日本人合作,建立滿州國,在他們吃香喝辣兩百八十年後,他們拋棄了他們統治三世紀的漢族同胞,選擇與新的入侵者合作。我們不禁想問,他們的「廉恥」呢?
  
  明清兩代的差異,就在於此。思想立基的不同,這就是「筆與劍」的高下差異。公元1283年,他以一人之死達到全體的生,喚起了民族精神的崛起。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立德、立功、立言,三道完全實現,他完成了孔子的付託,實現了儒家的夢想,這簡直就是麻將里的「大三元」、「字一色」,而他真正做到了。
  
  這一位英雄到底是誰呢?究竟誰才擔得起中華民族「千古絕唱」這樣的英雄美名?
  
  儘管已經做了許多暗示,但我們還是不厭其煩,再來作一個提示。
  
  公元九百零七年,大唐帝國滅亡,中國從此正式進入「北方征服」時代,北方三大政權------契丹、女真、蒙古,戰爭技術不斷進化、文明精神則不斷倒退。到了成吉思汗的時代,他以種族滅絕的方式消滅異族,以強姦的方式「融合」其他民族的血統,但他的帝國在漢人的土地上、即使是在上天如此眷顧北方征服者的時代里,他們卻只支撐了不到四個世代。這一切,都是因為「他」。
  
  在筆與劍的力量中,「他」實現了前者,他曾如張世傑一樣,以劍抗擊劍,但他的對手是整個歐亞世界(蒙古帝國),他註定要失敗、他也被俘虜了,但他失敗後,他反而勝利了。他運用筆的力量,改變了中國的命運,在立德、立功、立言三者之中,他徹底讓我們意識到一件事:「必須是他,才能立言」。
  
  原來,「德」與「言」是必須要並立的。沒有他的「德」,這些「言」不過是吹破牛皮、一如政治人物傳記般自我標榜。可當這些「言」自他筆下宣洩而出,我們才意識到這件事,「言」原來也是不可缺的,就是要他的「言」,才能彰顯他的「德」(精神)。
  
  猜到了吧?我說的是誰?
  在馬可波羅兩次來到大都時,這位西方商人震撼於蒙古帝國的風華,讚歎大都的先進,在這個慣習於西方奴隸制度的威尼斯商人眼中,他對這個嶄新的殖民帝國最稱羨之處,是在那色目人、蒙古人、西藏喇嘛聯手統治、征服的上賓帝國里,卻有著多如恆河沙數、取之不竭的原住民奴隸(漢人),充當牲口勞動力,他們的生命如風中危燭,他們的地位甚且比馬匹更為不如(被殺死只需賠償一頭驢)。而他們的最高精神領袖--------漢人靈魂的導師-----------正堅定的坐在牢獄之中,與整個橫跨歐亞的帝國相抗衡。而每一位漢人同胞都在低呼他的姓名。
  
  他是誰呢?
  
  公元1283年,這位中國歷史上、甚至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異議份子,用耶穌的姿態結束了他四十七年的生命,統治者脅迫他的妻子女兒,將他主上的頭顱斬下,漆上金漆,充作征服者的夜壺,他目擊同胞們遭到屠殺、強姦,也目擊同僚們一一屈服、投降,除夕夜裡,在他讀完女兒給他的求救信後,他毅然走到征服者之前,至死都不曾下跪,在漢人農曆的團圓春節里,讓人斬首身亡。
  
  「辛苦遭逢起一經」
  
  我曾經歷經波折,考上了狀元,
  
  「干戈寥落四周星」
  
  在那點點星光里,傳來了稀落的殺伐聲。
  
  「山河破碎風飄絮」
  
  我的家國如風絮將盡。
  
  「身世浮沉雨打萍」
  
  我這一生也如雨萍般的起落。
  
  「惶恐灘頭說惶恐」
  
  在江西的惶恐灘上,面對空前強大的敵人,我曾經充滿惶恐。
  
  「零丁洋里嘆零丁」
  
  在廣東的零丁洋里,我悲嘆著形勢與自己的孤單。
  
  讀到這裡,讀者感到了無比的消沉,從主人翁的出身、處境、氣氛、形勢、命運,我們看到了絕望、毀滅、孤獨與恐懼,但在最後兩句里,這首詩突如其來的寫下兩句話,這兩句話改變了整首詩的悲鬱,也為讀者們凝聚了空前的精神力量。
  辛苦遭逢起一經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人類歷史上最高大的英雄,征服了億萬眾生的蒙古帝國,唯一不能征服的人,文天祥,東林黨人的偶像--------明朝士人精神的立基、中華民族靈魂的導師。
  
  無數的美好辭句都無法歌頌他,連皇帝都投降了(宋恭帝),他還是沒降。因為他不能降。
  
  後世那幫三流文人如此評論文天祥:「哎呀,你怎麼不投降呢?你當宰相之後,可以幫助漢人啊?像是新得樂名單那樣救猶太人啊!」,這是我看過最污穢、最糞臭的語言,在那強姦殺人合法的年代裡,你要文天祥支撐幾天呢?看到蒙古人殺死漢人奴隸,他要說:「殺輕一點喔,要合法喔。」看到蒙古人強姦漢女,他要說:「奸輕一點,不能先奸後殺喔?」
  
  史實記載,當蒙古軍隊攻破南宋時,陸秀夫(南宋三傑之一)背著七歲的小皇帝(帝昺),跳海自殺,七天之後,人們看到了整個廣東深圳的海面上,漂浮了十四萬人的屍體(超過南亞海嘯的死亡人數),他們全部都是跟著陸秀夫跳海自殺的百姓。他們為何自殺?是被南宋軍隊強迫的嗎?可是誰會這樣做呢?連南宋的嬪妃們自己也跳下海去了啊!
  
  為何他們選擇死亡?有什麼東西比死更可怕?
  
  當一個人,失去了人類面貌的時候。
  
  怎麼樣是失去「人類的面貌」?
  
  蒙古人,這群征服者,擁有奪取漢人新娘初夜的權力,在洞房花燭夜裡,當大家喝完喜酒,征服者走入洞房,躺到你的床上,命你的新婚妻子脫去衣物,姦淫她。而當你聽到你妻子的呻吟時,你還得在房外陪笑臉。
  
  為何他們選擇死亡?有什麼東西比死更可怕?
  
  當一個人,失去了人類面貌的時候。
  
  在忽必烈的統治下,國人分四等,你該知道漢人是哪一等?
  
  你真的認為我有「大漢沙文主義」嗎?
  
  為人類,為人類全體之尊嚴。
  
  「比暴君更可怕的侵略者,他們懂得人類的知識,不斷掩飾自己的罪行,卻沒有任何人類的道德,他們比禽獸更可怕野蠻。」-----------伊拉克戰爭的總註解。
  
  公元1644年,滿清入關,這一次我們有陸秀夫(史可法,殉國者),張世傑(鄭成功,軍事反抗者),卻沒有文天祥(思想巨人),這造成了什麼後果?
  滿清屠殺太重,而後人狡飾太過。
  
  這一切的是非顛倒,是因為我們沒有了文天祥,舉國知識份子都投降了,或半妥協了(劍俠黃宗羲選擇退隱)。筆與劍之中,我們沒有了筆,所以沒有書寫靈魂的力量。
  
  我這是在苛責滿清?製造「民族分裂仇恨」?錯了,我指責的是我們自己。漢人的原罪,在於其背棄祖先,所以失去了大一統的根基,也因此,在這二十一世紀里,我們仍然沒有找回一個民族應有的尊嚴,這些不是西方人能給我們的東西,也不是「科學萬能論」、「民主萬歲論」可以帶來的品德---------即人類高尚潔白的靈魂姿態。
  
  「筆與劍的力量」,我們毋寧相信前者。靈魂,必須從歷史灰燼里尋找。為中國,為全體之人類,我們要尋找重商主義、金錢即靈魂之外的第二條出路。
  
  中國歷史最後一位大儒康有為說:「不祭天、不祭祖,中國人的膝蓋留之何用?」文天祥,我向他跪拜,渺小而骯髒、污穢貪財的我,今夜認明北方,向人類歷史上的完人磕頭致意。
  
  「茫茫柴市風雲護,兩宋終收養士功。」
  
  這是後人對文天祥的詩文紀念,意思說他是「大宋開科舉以來最偉大的成果」,超過了蘇東坡、司馬光,以及陸遊。這樣誇大了嗎?事實上,這還僅是限於一時之見,局限在某個時空里所作的評論。
  
  超越民族與國家,他的正氣歌書寫了作為君子的八種原則。今日此時,2009年,在西方人大聲歌頌「達爾文」、祭拜他們弱肉強食的思想教主時(附註,達爾文主義不是科學,而是宗教),我們再次向文天祥(1236-1283)致敬。
  
  在此,我默記正氣歌,如有錯誤,還請見諒。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君子成道第一條:知識份子的士人精神)
  
  「在秦張良錐、在漢蘇武節」(君子成道第二條:面對強權的立場)
  
  「為嚴將軍頭、為嵇恃中血」(第三條:天地三綱里為人的義務)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第四條:對殺人魔道者的應有反抗)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第五條:對淡泊明志者的歌頌)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第六條:對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者的學習)
  
  「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第七條:對履行國族義務卻失敗者的稱許)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第八條:對實現義理而超乎生死者的驚佩)
  
  是氣所磅礡,凜冽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人類這個種族,建立群居生活時應有的根本)
  
  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立定在你我作為一個人的本分義務上)
  
  嗟於遘陽九,力也實不隸(面對蒙古帝國,時窮命盡,我失敗了)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他們抓住我,把我押解到北方大都)
  
  鼎鑊甘如頤、求之不可得(我願意一死)
  
  陰房闐鬼火,春院閟天黑(我被關在昏暗燥熱不見天日的地方)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猜想:關押者必有真正的犯罪者,而來探望他的那些同僚,都已經為高官了,包含宋恭帝)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脊(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我如果染病死了,大概就成了溝渠里的浮屍吧)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過了一年,老子居然百病不生)
  
  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我個人認為這是嗟字而非哀字,文天祥既然已經豁出去了,他還哀啥?何況還有安樂國一詞可供證明,他並不在乎)
  
  豈有他謬巧,陰陽不能賊(百病不生是靠什麼呢?靠你親爹的頑劣鬥志!)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我仰望天上的浮雲)
  
  悠悠我心悲
  
  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
  
  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最後兩句,我們隨著文天祥的筆觸,突然離開了牢獄,來到了一個畫面上,文天祥坐在屋檐下讀書,遠方的古道生出了陽光下的光輝。這形成了藝術手法上的強烈震動。實言之,文天祥後半生的詩詞,單就功力與手法而言,就不在唐宋兩代任何一位大師之下。)
  
  最後,我們再次默寫那首「過零丁洋」,讓我們一齊念出他的一生,呼喚他的英靈。
  
  辛苦遭逢起一經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推薦閱讀:

如何優雅地卷褲腿?
在中國,接診老外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真實的岳飛是怎樣的?
正面反擊過分討厭的親戚是種怎樣的體驗?
電影《教父》好在哪裡?

TAG:歷史 | 南宋 | 如何看待/評價 X | 文天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