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多數中國高校不直接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學?
像EECS類的技術更新非常快的專業,為啥不直接用國外原版教材呢?
我覺得中文授課,英文教材的模式非常棒啊!1、英語這關是EECS必須要過的關,通過4年的原版教材的磨練,相信大家的英語水平一定突飛猛進。
2、國外教材循序漸進,注重推導過程,對細節講解的很到位。
3、可以避免看到某些研究生翻譯的劣質中文版。而且少了翻譯環節,可以避免人家用第9版了,我們還在用第2版的差距。。。
4、可以彌補一些老師水平上的差距(至少課本和美帝一樣了不是嗎。。。)
。。。。。。所以,不管怎麼都覺得中文授課,原版教材的模式特別棒啊!!!
----------------------更新1----------------------
有位朋友答道:因為我們不是殖民地。
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是好事,但是中國的近代史還不夠恥辱嗎?作為學工科的、理科的我們不應放棄盲目的自大,奮力追趕嗎?學,就要學最好的。(至於你學得好學不好那是另外一回事,但學之前就人為的把學習資料的檔次給降低了。那不是罪過嗎。)
比方說, 鼎鼎大名的譚某的C,你說這本教材坑嗎?我覺得坑!有人會說,XX哥當年也是從它學起的,現在還不是大牛。所以,教材和你的成功沒有直接關係。但是,一步到位,直接用更優秀的教材(避免成廣告貼,這裡yy下就行了),不是讓學生更少走彎路嗎?有位朋友說,那你怎麼不用俄文教材,不用日語教材。。。
大家都是9年制義務教育的產物,基本上都是學英文長大的。。。學英語教材,基本上只要補充點專業單詞就夠了,用其他語言的教材,難道從語法開始重新學起嗎?隨著國際化的腳步加深,大家工作中查英語資料,混開源社區,方方面面都要用到英語,與其工作中再適應,為什麼不能在4年的大學裡通過強制使用英文教材來提早這個過程呢?
況且並不是很難啊,無非都是些簡單的語法,唯一需要適應的就是多背點專業術語罷了。。。----------------------更新2----------------------
哇哈哈,沒想到這題目大家回答的這麼踴躍,再多說兩句。
很多同學審題都沒審清楚啊。
題主說的是採用中文授課,英文教材。而不是全英文環境。這已經是考慮到大家參差不齊的英文水平了。(頂尖的985繼續全英文就是了。。。)很多同學說,內容這麼多,來不及學。其實,這正是原版教材的好處啊,便於自學。(逃
有多少同學看了原版後發現,哇,不用再懷疑自己的智商了。。。居然理解了。。。而且面面俱到,非常適合當工具書,工作後回來查資料也很棒。其實,還是覺得普通高校的力度不夠。雖然學生都成年了,但其實大多心智根本沒有成熟,有些時候還是需要逼一下的。更好的自學材料--指教材,強化的英語閱讀鍛煉,我想可以提高大家的平均水平吧。只有把平均水平提高了,整個行業的水平才會更好。而非給希望於那些會自己去找好書,學英語的尖子們。因為他們都出國深造去了。。。。。。
我們先不說英文中文的問題,現狀是,別說推廣優秀的英文教材了,就是推廣好的中文教材都難於上青天。
很多大學校園的書店裡,都有一批該大學出版社出版,校門以外別的地方再也看不到的教材。這些教材美其名曰考慮本校教學實際情況精心編寫,裡面的錯誤多到令人髮指。
早些年的時候,大家公認某個學校某個老師寫的教材好,就都用他寫的教材。如今嘛,一個個膽子都大了起來,也不管自己有多少本事都紛紛開始寫(chao)書,寫完了就指定自己學校的學生用,學生敢不買嗎?
實際上還是有很多不錯的理工科的中文教材的,但是可惜的是這些教材的市場都在被垃圾教材一點點蠶食。
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大概90%專業課是用英文教材,上課的 slides 是英文的,考試卷子是英文的(但基本都是中文授課,部分課程考試可以中文作答)。並且所用的英文教材基本上是被多所世界一流名校所採用的計算機教材。我個人認為這是非常好的,因為英文教材其語言通俗易懂,內容更全面,理解更深刻,並常輔以許多直觀的例子解釋。相比之下許多國內的教材只是在東拼西湊,將相關概念、定義、定理列舉一番,並且由於準備匆忙不用心,並不會精心設計如何將全書連貫起來並引導學生去理解和吸收。但英文教材也並非完美無缺的:很多英文教材都是大部頭,一本書好幾百頁,並且為了更加通俗易懂,很多地方讀起來十分拖沓,與中文教材(特別是數學教材)的簡練相比,一股廢話連篇的錯覺油然而生……另外國外教材的質量自然也有高低之分,並不應該將國外教材全都視若神明。
正如其他很多答案里所提到的,使用外文教材最大的問題就是學生英文水平不夠,啃不動這些大部頭。在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依舊有許多[1]同學因為看英文教材很吃力,所以買了教材的中譯版。浙大學生的平均英文水平應該超過國內許多高校,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在全國大範圍推廣使用英文教材在現階段並不適合,這樣反而會使得初學者的學習曲線陡峭很多。
註:[1] 此處用了「許多」這樣一個模糊的形容詞,是因為我沒有統計過有多少人,也比較難估算,因為我基本上只了解與我同一屆的情況。但我可以肯定這個人數是不能忽視的。
我個人認為現階段比較可行的做法是:
1. 出版商、譯者與作者:英文教材有諸多優點,因英文水平不足而全面摒棄無異於因噎廢食。故而現階段應該更多讓有相關領域經驗的譯者(譬如從業者、高校教師、相關經驗豐富的優秀學生)參與到優秀英文書籍的翻譯工作中。另外從根本上來說,通過借鑒和學習國外優秀教材,最終目的是為了提升自身知識水平,專業水平高了,自然有個中善於執筆表達之人可以寫出更好的教材。
2. 學校與教師:學校方面可以適當引入英文教材試點。同時教師應該在準備課程內容上更花心思,畢竟就算使用英文教材,目前的情況來說,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看上課的 slides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一個大活人對著一群大活人說話,其實會比一群大活人自己對著死書啃來得更有效率。
3. 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其實無論是中文教材也好,英文教材也好,最重要還是自己要去不斷學習。其實現在網路上有很多很多計算機方面的資源,在線課程也非常多了,可以提問和討論的地方也很多,如果能夠利用好這些資源,也能夠成長得很快。更何況計算機這個年輕的領域裡,每年都有新的概念和技術在湧現,以書籍形式出版的教材肯定是(或多或少)落後於時代的,那麼不斷通過各種途徑自學的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出「看書、上課」不再是計算機技術學習的主旋律,因為這樣太慢了。即使是計算機本科在校學生,也應該在課餘通過其他方式來學習,提高自己。
----------------以下是浙大計院一些課程使用的英文教材----------------
C程序設計語言:
《C程序設計語言(英文版)(第2版)》 Brian W.Kernighan, Dennis M.Ritchie(KR, C Bible)
離散數學:
《離散數學及其應用(英文版·第7版)》 Kenneth H.Rosen
邏輯與計算機設計基礎:
《邏輯與計算機設計基礎(英文版·第4版)》 M.Morris Mano, Charles R.Kime
數據結構與演算法基礎:
《數據結構與演算法分析:C語言描述》 Mark Allen Weiss
演算法設計與分析:
《演算法導論(原書第3版)》 Thomas H.Cormen, Charles E.Leiserson, Ronald L.Rivest, Clifford Stein【此鏈接為中譯版】(CLRS國內應該都知道,很可惜此書國內已經沒有英文版出版了)
資料庫:
《資料庫系統概念(第6版)(影印版)(中國版)》 Abraham Silberschatz, Henry F.Koah, S.Sudarshan
計算機組成:
《計算機組成與設計:硬體/軟體介面(英文版·第4版·ARM版)》 David A.Patterson, John L.Hennessy
計算機體系結構:
《計算機體系結構:量化研究方法(英文版·第5版)》 John L.Hennessy, David A.Patterson
面對對象程序設計:
《C++編程思想(英文版第2版)》 Bruce Eckel
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概念(第七版?影印版)》 Abraham Silberschatz, Peter Baer Galvin, Greg Gagne(恐龍書)
計算機網路:
《計算機網路(英文版?第5版)》 Andrew S.Tanenbaum, David J.Wetherall
軟體工程:
《軟體工程:實踐者的研究方法(英文版?第7版)》 Roger S.Pressman
編譯原理(以下三本書都曾作為教材):
《編譯原理(英文版?第2版)》 Alfred V.Aho, Monica S.Lam, Ravi Sethi, Jeffrey D.Ullman(龍書)
《現代編譯原理--C語言描述(英文影印版)》Andrew W.Appel, Maia Ginsburg(虎書)
《編譯原理與實踐(英文版)》Kenneth C.Louden(適合初學者,雖然沒「龍虎鯨」名氣大)
計算理論:
《計算理論基礎(第2版)》Harry R.Lewis, Christos H.Papadimitriou【此鏈接為中譯版】(國內已經買不到英文版了)
計算機圖形學:
《計算機圖形學(第4版)(英文版)》 Donald D.Hearn, M.Pauline Baker, Donald Hearn
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一種現代的方法(第3版)(影印版)》 Stuart J.Russell, Peter Norvig
數值分析:
《數值分析(第7版)(影印版)》 Richard L.Burden, J.Douglas Fairs
彙編與介面:
《Intel微處理器(英文影印版?第7版)》Barry B.Brey
數字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教程(英文版)》 李澤年
不知各位覺得這些英文教材是否可以稱得上「好教材」呢?:)
一個在大學當老師的人來說兩句。
在學生眼裡,教材=教材。
在某些教授眼中,教材=職稱+版權費+名氣....
為什麼不採用原版教材?因為自己編一本教材,然後讓自己學生去用,那就是白花花的版權分成啊。
另外評選職稱時,把編寫教材的經歷寫進去,這就意味著加職稱,加工資,加補貼。
教材的水非常深。如果有人感興趣,就多爆一些料。關注這個問題很久了,今天特地向一位老教授請教,他老人家曾是高校某專業教科書主編,比較有權威,不是本人回答,所以不接受任何惡意攻擊,如果有,我就會......刪掉,請見諒。
1.最主要的是版權問題,英文原版就意味著要向國外出版社支付高額版權費用,最終買單的還是學生。如今教科書的版權歸屬各個不同系統,涉及利益也較複雜,今年有一本新版教材曾聯繫他,而因價格比現在用的貴一倍,內容卻並沒有比現版的好,被他拒絕選用了。
2.他曾從事翻譯本專業書籍的工作,他自認為,學習全英文的專業教科書需要花費平時幾倍的精力和時間,對於大多數高校的學生是一種負擔。某IT出名的高校,我是CS專業,用過離散數學,操作系統,計算機網路,資料庫。
國外教材的最好處是全、細,通俗易懂的寫法,不存在英文的理解障礙,要說不懂只有專業辭彙。這些書都非常厚,對國內學生來說,畢竟之前沒有讀過大量英文書籍,這麼厚的英文書把它搞定恐怕有很大的心理障礙。這些書看似寫得十分隨意,其實相當嚴謹,也很有趣,作者會羅列大量例子佐證某個結論,習題範圍很廣,有些題目很有意思,同樣的,國內學生恐怕很少有深入鑽研的心思。此外從大多數高校角度出發,用一個學期三個月的時間完成好幾百頁的知識傳授,老師只能挑重點簡潔扼要地概括,精華濃縮在ppt里,剩下的時間大多數學生都不會認真閱讀課本,那麼用英文教材的原意也被無情抹殺。 用英文原版的出發點很好,問題仍然出在國內的高等教育與語言環境上。功力性目的太多,應試教育的弊端延續到大學,對於學生而言,刷到更高gpa的容易程度大於認真鑽研寫paper,花時間閱讀原版教材不如去刷gre。另外,我們仍然在漢語言的大環境里,閱讀英文遠遠沒成一種習慣。
大陸很多高校為了掙點小錢,自己編寫了一大堆垃圾教材要求學生用,貽害無窮。屬於為了自己免費烤土豆就燒了別人房子級別的無恥和自私。
相比之下日本的教材編寫就認真得多,並且系統地翻譯了很多經典的英文教材(比如Polchinski的弦論有日文版的)。
要是真的學生沒英文能力,需要用中文教材,要點臉好好編寫,或者用比較經典的教材也行。但是人家就能為了一點書錢禍害成千上萬的學生。不服不行。我曾經嘗試過,效果非常不好。
我曾經給一所211學校的研究生上了CS的一門課,我全程用了一本非常知名的英文教材,英文ppt.由於這是一門非常簡單的入門課,我想既然是研究生,那麼我就試試全英文教學。所以全程我用英文講課,英文教材,英文ppt。而且我是中國人,大家知道中國人聽中國口音應該相對容易理解的。但是,但是,一個半小時下來,研究生們基本沒有聽懂任何有效的東西。上了四次課,全部都是這種效果,只有換中文講。但據我觀察,效果僅僅比用英文講好一丁點,就是學生能聽懂老師的語言,但至於說的什麼內容,鬼才懂。
還有一次,還是這個學校研究生,我上了一門稍微困難一點點的課程。這門課應該是知乎最熱門的CS課程之一,我用了一本非常非常非常經典的英文教材,然後做的英文ppt,中文講。很抱歉,還不如上一次的效果,學生依舊完!全!沒!有!聽!懂!。
另外,我參加過國內博士生全英文的workshop,基本就是講的人自己能聽懂,其他人既沒有辦法用英文提問,講的人也沒辦法用英文回答。交流的效果很不好。反而講完後用中文交流的熱烈暢快。
通過這兩次的失敗,我感覺,對於普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目的在於最有效的吸取最多的知識,而不是習慣英文環境。再好的英文教材,英文老師的效率都比直接用中文學來的低。當他們在課程中不能有效得到信息的時候,他們會感覺自己在浪費時間,同時打擊了自己的自信。所以,我認為,目前中國高校,沒必要追求國際潮流,弄什麼英文課件,英文教學,這是本末倒置。
現身說法,本科中山大學軟體工程、碩士廈門大學計算機。中大廈大都是95%+的課程使用英文教材和英文PPT。中大的考試全部英文,廈大還沒考過,不知道。下面某個說什麼「閹割自己文化」的連什麼「殖民地」都扯出來了的答案,竟然還被點了上千個贊?簡直就是莫名其妙,所以我不得不出來「正視聽」了。
1. 為什麼要用英文教材?
眾所周知,英語國家在計算機領域一直是領頭羊,迄今為止,我們的通用CPU、GPU還靠進口,核心技術基本還都是外國的,我們所做的創新更多的是微創新和應用創新;每年頂級期刊、頂級會議絕大多數都是外國的專家學者在發論文,中國的優秀論文數量雖然每年都有所增長,但還完全對不起這個13多億人口的大國的在世界上人口比例;各位手中用的軟體,它們由C++、Java、Python等語言開發,用了Android、OpenCV、DirectX 3D、Spring等等數也數不盡的庫或框架,它們開發文檔也全都是英文的。
知識是以英語為載體的的,術語也使用英語創造的,而交流也是依靠著英語進行的。如果我們不用英文教材,我們如何了解那些術語,去背單詞表嗎?如果我們不用英文課本,不去培養自己的英文材料閱讀習慣,看他們的論文、文檔時難道我們都要等翻譯嗎?
有人說,我國外語好的人不少嘛,翻譯遲早會出來的,也就晚幾個月而已。然而,學術的幾個月,意味著千萬篇論文發表於世,你做的再好也會無人問津;工業的幾個月,意味著無數家公司用著新的技術去搶佔市場,你做的再好也無法後來居上。創新?別逗了,等你那幾個月後的翻譯吧。
其實說一千,道一萬,簡而言之一句話:國外做的就是比我們好,先進的知識都是用英語傳播的,我們放棄英語教材就是對創新的謀殺。
2. 當中文課本面世之後,我們是否還需要讀英文課本?
毫無疑問,要。
計算機類圖書的中文翻譯的質量之低,令人髮指,甚至達到了可笑的地步。某本著名教材竟然將所有的雙重否定句翻譯成了否定句,第二版如此,第三版竟然出版社還請那位譯者翻譯,簡直令人齒冷。對於翻譯版的計算機書籍,如果哪本書知識點基本都能夠翻譯正確,那已經是天大的良心;如果裡面90%的語句通順,那讀者真可以跪地上為他唱讚歌了。我的許多同學最後買了中文課本,最後又返回去看英文了,原因就是英語課本在糟糕的翻譯襯托下,反而更好理解——畢竟英語是人說的,而機翻的卻不是人話。
然而,最重要的理由,還是第1個理由:讀者為了未來的個人發展,必須熟悉英語的術語,必須養成看英文文檔的習慣,必須理解外國人面對一個問題時的思維習慣,這是中文課本再多的單詞表、索引給於不了的。如果背單詞、看索引就能讓你通順的理解外文文檔,那麼各種翻譯軟體早就做的比人好了。
3. 為什麼還要用翻譯版?
如果你遇到一本翻譯質量很好的書,比如《操作系統概念(Operating System Concepts)》,那麼真可以買一本中文書對照著英文PDF看了。畢竟這是母語,看得會快得多。同時再參考著英文書,了解英文術語,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當然,看中文書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某個領域十分成熟了,並且你對這個領域相關的領域也已經相對了解,並且你還已經看了不少英文材料了,那麼看中文書也沒什麼。比如「C++」、「Java」系列的各種翻譯後的書籍,都是身經百戰了,十幾年來,質量基本都已得到保障。如果你已經了解了類似的預言,想學另一種,比如你看完了英文版的「C++」的書,現在想學「Java」,那就看中文版的《Java編程思想(Thinking in Java)》吧。畢竟「介面」、「模板」、「繼承」、「封裝」、「多態」這些術語,你早已對它的英文爛熟於心了。
4. 我們只能停留在看英文教材這個階段嗎?
我們的學習,最終是為了能夠輸出!比如去公司工作,去學校、研究所搞研究,或者其他。無論哪一種,最終都是要將利用這些知識,輸出新的知識。看到阿里巴巴(雖然我黑這個公司,但是我不黑它的技術)的開源庫了嗎?文檔是英文的;看到國內專家、學者發的頂尖論文了嗎?也是用英文寫的。
這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用英語輸出我們的知識,用全世界人都方便理解的語言輸出我們的知識,用我們的知識改變他們,改變學術和科技的格局。直到有一天,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科技最強大的國家,漢語成為了最先進知識的載體,這個時候,我們的後人就再也不會問出這個問題「為什麼中國高校不直接使用英文原版教材?」
那個時候Quora上就會有人問:「Why don"t we use the Chinese textbooks?」
然後底下再來一個答案:「我們這麼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怎麼能被……"
┄┅┄┅┄┅┄ 分割線 ┄┅┄┅┄┅┄
評論區有許多「愛國的人」。我愛國的方式和你們相比有一些特別。
我喜歡睜開眼睛愛國,既看到國家的優勢,又看到國家的劣勢,然後發揚長處,彌補短處;你們喜歡閉一隻眼睛愛國,只看國家的優勢,不看國家的劣勢,然後沉迷長處,迴避短處。
然而你們所沉迷的科技進步,都是前人歷經艱難困苦用你們覺得不可思議的方式研究出來的,在他們攻堅克難的時候,閱讀的外國文獻也許比一些人一生讀得都多。
迄今為止,外語承載的科技比漢語所承載的更先進還是一個無法撼動的事實。看看諾貝爾學獎,科技獎多少年才頒給了一個中國人?那些屢次獲獎的日本科學家,他們哪位的頂級研究不是以「外文」發表?
這種情況下,你們卻開始鄙夷學英文,不屑承認「英文至上」這個客觀事實了,自以為漢語承載的科技成果已經足以全面領先世界了。多麼愚昧啊。中國現在的科技發展,仍然如同在夜路中行走,這個時候,有人竟要她沉醉於眼前的成果,遮住自己的眼睛了。
別的大道理也無需多說,但一篇文章各位肯定都學過、都背過,我依稀記得裡面有一句話:「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很多專業如果全程英文,看似與國際接軌,實則自絕於國內大環境,你一個科研項目公示出來,滿篇英文(因為經過長期全英文研究教學之後,你壓根找不到合適的漢語表達),公眾看不懂、決策層看不懂,其他領域的研究者看不懂,準備贊助你項目的企業也看不懂,你準備靠什麼獲得政府和社會力量的支持?
很多人為了爭取社會力量的支持,又是搞科普又是搞公眾號又是水知乎,賣萌裝逼咆哮體無所不用其極,簡直操碎了心,恨不得把專業知識講得乞丐盲流小混混也能聽懂,讓這個學科/產業能在社會中擁有更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NASA整天發布星空照片,隔三差五搞個大新聞說發現宜居行星,為的就是讓公眾知道資瓷我沒錯的。
最不濟,也要讓全國人民都知道我這個行業是幹啥的,只有了解,才會有支持。最簡單的例子:知乎上的假表假鞋行業廣告,管他什麼問題,稍微沾點邊就duang一下粘貼一大段文字和圖片來給你科普高仿表高仿鞋。這就是在製造需求,擴大潛在市場。
某些人正好相反,非得想個辦法自絕於人民。如果某一天中國真的直接民主了,今年還有100億軟妹幣科研經費沒花完,全國各大科研機構都在競爭。你提個提案「把這壹佰億軟妹幣整用以建設yzbsjiy,它可以起到hsifbsg的作用,進而導致nsjidjdbs,最終就可以zhidbsjaohdbqk了」,某假鞋研究機構提出提案「把這些錢拿來建設一個高仿鞋研究中心,(附上幾十頁的可行性分析)如果成功,全國人民都可以以原價1%的價格穿上100%復刻的名牌運動鞋,麻麻再也不擔心我跑步受傷啦」,全民公投,你覺得民眾支持誰?
當然我知道知乎俠們只靠一副鍵盤就能改天換地,不需要那些愚民、官僚、夕陽產業和暴發戶的支持。但還請不要拉上整個理工科,謝謝。題主naive 了……
首先平均的英語水平並不好……比如之前還有清華 top10%的去面 Google 的大神不知道遞歸的英文是啥……
其次直接用原版教材還是慢了一步,我上面的截圖是學校離散數學的書,教授自己寫的,不發行*(因為發行除了讓出版社賺大錢之外對學生也沒啥好處,100多刀一本還不如直接 po 到網上;而且這些書甚至是不跨學校用的)。北美的教材價格虛高是很成問題的,比如《Thinking in Java》這種10刀拿下,犀牛書30刀拿下,也不算太貴,但是一旦涉及到學校教材,比如《Intro to Computing System》,直接180刀一本,爽飛,第一學期不得已租了一本那個價格也是爽飛……後來發現教授覺得這書不夠深於是自己寫了另一本放在網上,我們下講義打出來看*(這學期把書換了之後從國內搞了本教材)……
第三就是除了教材之外,更重要的資源是歷年題庫,TA,auto grader,反作弊;比如某課程據說有30年歷史,歷年考試題庫是院系之寶,有時候出書者又會回來教這門課,加上新的理念,考試題庫也會更新;每年 A 的標準也是根據歷史基準來的。有些考試和 review 的題目真的讓人耳目一新,考不過管不管,感覺比書後習題有幫助很多……
還有就是auto grader,有弱的,也有神屌的,各種抓抄襲不說,還能直接看你 comment*(其實還是有很多問題的,大部分還是靠 TA,但是已經黑科技了);反作弊,據說學校因為某門課程直接找過 github,要求刪除一些學生的代碼,因為"That"s university"s property." 最後 github 真的刪了……導致某門課代碼怎麼搜都搜不到,自己想去吧*(前幾年是有的,後來全部消失)。
最後是Prof 和 TA。其實我覺得 TA 更重要;很多很厲害的 Master,phD 在做本科生的 TA,什麼神奇的問題都敢問,對方也都會認真回答。
所以不光是教材的問題。有些教授上課的時候甚至會說"Text book, it"s required, but it"s okay just follow our online materials and attend discussions "*(常用的有很多討論網站,學校買的一個空間之類,ta 基本秒回)這個啊,連老師都看不懂的話就尷尬了。
話說我們演算法課就是用的英文影印版《演算法導論》。近兩年前的原問題是:為什麼國內高校不直接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呢?
問題被改來改去,然後被人說我答錯題,真的很煩。
----
原答案:香港的高校大部分學科都用英文原版教材啊。不要說香港不是國內啊??
大家說的教材和老師什麼掛鉤那些水深的事情,我不懂。我就說說我的個人感受。
如果英文水平高,學習英文教程的確是個完美的選擇。
國內一些高校,比如我母校(在此不表)學習計算機用的就是英文教材。國內知名高校計算機用英文教材是完全可以的,學生和老師的自身英文水平普遍很高,學習和教學都沒有太大壓力。
但是對於大多數高校而言,學生的英文水平有限,用英文教材一定程度上是能夠提高英語水平,但是講真想想一個學生拿著一本教材先查單詞什麼意思,再理解句子是什麼意思,然後抬頭看半天窗外的藍色天空,終於明白了用中文講是這樣的意思。於是就這樣過了半天。
另外有的老師英文水平也是有限,說個英語單詞帶有濃濃的方言味道,翻譯個東西,都是靠學生,怎麼能教好呢。
讀研的時候,老闆要求把美國XX協會編的書讀完才行,其實三年過去了,實驗室里的沒幾個讀完的,遇到不懂得才會去翻一翻,半天頓悟,奧,是這樣。
記得有次上課很有意思。班裡難免有些英文差的,上課搗蛋,喊著讀不懂,這下好了,C++編程老師成了英語老師,專門把句子主謂賓啥的分析了一遍,然後翻譯成中文。讓人哭笑不得~~
戛然而止(卒有幾個原因,第一,因為英語能夠翻譯成中文。
你不要以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實際上很多語言是沒有能力翻譯的,因為辭彙不夠用,要翻譯就差不多等於全盤借詞,還不如乾脆看原文,何況,小國寡民,出於經濟效應也不值當全部一一翻譯,反正接受高等教育的就一小戳人。
像什麼非洲國家就不用說了,如果有個大學,一定是全英語教學的。連泰國這樣的中等國家都是,高等教育採用英文教材。
中國則完全不一樣,西方科學進入中國,漢語翻譯運動是規模宏大的,另外還要感謝日本使用漢字翻譯西學再輸出中國的不少日語借詞,今天我們能夠採用母語教學,離不開那個年代各個翻譯家信雅達的翻譯辭彙啊!
這樣一開始就有很高的起點,中國早期高等教育是兩手抓的,既有全英文教學的以西方教會學校為主的那一批,也有本土化的採用翻譯教材教學的國民大學。
然後就是建國之後,驅逐了西方殖民勢力,他們全面退出中國,也就拱手交出了對高等教育的控制權。以後就是自力更生搞科研時代了,和西方科學界聯繫基本上要斷了,還談什麼全英文教學呢?----其實最早的全英文教學,大部分都是為了留洋啊,留美預備學校么!
第二點就是中國需要大規模普及高等教育。
如果只有一小部分人上大學,少而精,倒是可以搞全英文的,好處大家都說了。但是這人數一多,就從師資,學生,各方面來說就非常划不來。漢語又跟英語差的太遠,全民學英語這麼多年,最多也就能達到交流水平的大學生,離學術語言還差的遠呢!
你考雅思有兩種,學術類,還有培訓類。學術類就是你要達到用 英語學習思考,和生活類英語是不一樣要求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那些大學老師試圖搞英語教學沒能成功的原因。聊天打屁那簡單,速成一下也行,看起來還好流利。真箇叫你拿本厚厚教材吃透融會貫通再總結講出來,隔了好全本莎士比亞那麼遠的距離。
何不食肉糜?
不是每個學校的老師和學生都能熟練應用英語的。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我中山大學軟體工程畢業,本科四年的課程,除了高等數學課以外,基本上都是使用英文教材和英文slides。
----
補充,這題火的厲害,被強行拉高到了中華民族的傳承和中華文化的傳播。私以為,不要動不動就搞個大新聞,貴乎政治正確真是嚇人,用個英文教材就喪權辱國了?
保守封閉和師夷長技,歷史早已證明了吧?
大多數人使用母語思考的深度與用外語思考的深度是完全不同的,這條結論不以你對外語的掌握程度之高低而發生改變。
本科階段,正是人的思辨能力和學習能力發生最重要增長的時候。在這個時候進行以母語為絕對優勢的教育,損失的是一點外語能力,但沒有損失的是,在這一關鍵的歷史節點上,你邏輯和知識的通暢。
這與愛國主義無關。這是實實在在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案例。
至於有些人說的用英語更有利於思考的話,不考慮說假話的情況,那隻能說明你用母語思考的能力就有欠缺。
如果用英文教材,將拉大農村地區和城市孩子的差距。
比如我那個年代小學沒有英語老師。初中老師是高中畢業,好一點是中師,高中有少量的本科,年紀稍大的幾乎都是大專。
到現在環境稍微好一點,小學的英語老師,都是當地讀書出去的三本或者大專。初中有大量的中師和少量的大專。可能大多數知乎人已經不知道什麼叫中師了。中師就是初中畢業去考的師範學校,實際上也就是中專水平。高中才能勉強普及本科。而且基本上都是本省的普通二本師範學校。有人開了家雙語小學,英語水平跟外界比很一般,但立馬就變成了貴族學校。
社會環境上,幾乎任何地方,看不到英語。除了exit的指示燈。燈箱,廣告牌,通通沒有,因為製作的人也都不懂。就是有也沒人看。我親戚的店標上加了一個,但是是錯的,五六年都沒有人發現。美劇,外國電影,基本上沒見過誰家在看。只有個別的從外面念書後回來的人會看。商場賣的帶英文的童書,家長也基本沒人會讀。
而我說的還是縣城,在農村地區,初中之前,還很難得到正軌的英語教育。
大部分的農村學生,英語都是最大的軟肋。
而這樣的地區的人口,佔了大多數。如果大學都推廣全英文,那將把多數農村學生排除在高等教育之外。社會的分層將大大加快。不知道算不算跑題,強行答一波
國內教改高校,南方科技大學,現在大部分課程都使用英文原版教材進行教學
看了很多高票的答案,覺得有一些關鍵點並沒有被提到
我把從我個人角度看到的東西寫出來分享給大家,不喜輕噴
--------------------------------------------------------下面正文開始-------------------------------------------------------------
1.個人認為最主要的問題是——國外原版教材太貴
這一點在高票答案中普遍沒有被提到
國外原版教材到底有多貴,幾百到幾千不等,下圖是我校學生在2016年新生入學的時候製作的教材書單,大家可以隨意感受一下
由於我校大一通識通修,上圖中出現的所有的教材每位同學上課都會用到。我校解決英文原版教材太貴問題的方法,在2015年之前,是學習補貼同學進行課本購買,也就是說學生只需要交少部分的錢(大約所有書一共不到1000)進行圖書購買,學校每年只是在課本這一項上就砸進去好幾千萬,這一點我想國內其他高校應該很難做到。由於很多同學仍然覺得每學期的課本支出太高難以負荷,因此我校從2016年開始,所有的課本採取借閱制,即圖書館統一購買圖書,學生持校園卡從圖書館借閱,這種方法可以循環利用圖書,不失為一種好方法,但圖書館借閱的圖書無法進行筆記,這讓很多有在課本上記筆記的同學非常苦惱,轉而選擇自行購買。
其實我校以「不差錢」出名,英文原版教材的價格仍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試問其他高校要如何解決?學校砸錢?還是讓學生自掏腰包?
2.使用英文教材最好就進行英文授課
首先,題主所提出的,中文授課,英文教材,這種教學模式是不太科學的。
我校使用英文教材的前提,是我校對於英文教材的課程採取英文授課,如果老師用中文講課,一方面,學生的思維需要在中英文之間來回切換,比較困難,而且很多的專業辭彙學生會出現混淆難以確認其中的意思(別跟我說有道,有道個垃圾,很多專業辭彙在現在市面上流行的詞典中根本查不到準確的意思)。另一方面,如果老師備課和學生上課用完全不一樣的教材,一段時間之後就沒有學生會再看英文書了,因為思路、進度、大綱都不一樣,而且英文書確實有一定的閱讀難度。但如果要求教授採用英文教材進行備課甚至用英文授課,這對教授的要求就提高了很多,這就涉及到高校教授的洗牌,阻力有多大不需要我再多說。
3.英文的閱讀障礙不會成文很大的問題
有的答主提到,英文原版教材可能存在閱讀障礙,我覺得從我的角度來看,一個正常從高中畢業參加高考考上211及以上水平的高校的學生,閱讀英文原版教材問題不大。學生們可能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一開始叫苦連天,到後來的慢慢習慣,其實哭著哭著就能讀下去了。在我校,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學生閱讀英文原版教材是沒有很大障礙的,當然,這也根據不同的科目略有不同。例如高數和大學物理生詞較少很容易進行閱讀,較為輕鬆,普通化學原理次之,生物最難,有很多辭彙需要記憶,但即使是生物,在有專業辭彙中文對照的情況下也是完全可以閱讀的,只是上了考場就比較痛苦了。
4.英文原版教材的優劣
說起英文原版教材的特點,第一印象肯定是——又厚又重
下圖是我在大一剛領到課本時拍的一張圖
最頂上的那本線性代數,最新一屆也改成英文了,我們當時還是中文。
國外的教材為什麼這麼厚?讀過的人都知道,國外的教材是會給你講故事的,你可能讀著讀著就看到作者跟你開了個玩笑,或者抖機靈什麼的,而且國外的教材例子非常多,特別是簡單的例子,同一個類型往往有一大堆。其實這種教材的形式很適合初學者,讀起來不那麼呆板,會比較有趣易於學習,但是作為英語不是母語的我們,這種教材其實是很殘酷的,試想一下你好不容易辛辛苦苦集中精力讀完了整整一大段,卻發現是作者抖機靈,你的內心是有多崩潰。而一學期要學完如此厚的一本書,每一周每一章的任務內容其實是很重的,拋開學術內容的多少和難度不談,只是閱讀的難度都已經要飛上天際了。這大概也是我校很多同學放棄閱讀教材,轉而使用老師閱讀完課本總結出的ppt來進行學習的主要原因。
對於國內高校的學生而言,使用英文原版教材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問題,英文原版教材和國內教材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打算進行國內考研,你會發現,到考研的時候你還得把國內的課本再學一遍。那高數舉例,我們所使用的《Thomas『 Calculus》是國外普遍使用的很有名的一本書,這本書的側重點在於計算和應用,就是學完一章的內容之後,他會讓你知道你現在可以解決什麼類型的問題,而國內高校普遍使用的同濟版的《高等數學》,主要側重於複雜的推導和計算,比如他會給你一個很複雜的積分,你需要運用很多技巧才能計算出來。所以目前而言,國外課本和國內考試並不接軌,也是很大的問題。
英文原版當然也有諸多好處,例如和國際接軌,上文中我提到的專業名詞的問題,如果我們使用國內的教材進行學習,以後打算出國留學,會反過來成為出國後學習的障礙,使用英文原版書,等於從一開始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另外英語水平肯定會得到很大提高,我校每年四級考試很少有人複習,基本「裸考」上陣,很多同學笑談在上考場之前連考什麼題型都不知道,最後成績:top19
top19.還好吧,畢竟在普世標準之下我校和國內知名大學同框的機會不多。
總之,個人覺得國內高校想要普遍採用英文原版教材阻力很大,難以實現,而且也不一定有多好。
BB了一大堆,也不知道有沒有人看,先這樣吧,想到再補充。最近OS課設做pintos,需要讀那個190多頁的英文文檔。。的確能看懂,但真心看不下去啊,結果還是上網找中國人寫的簡易版教程。。
推薦閱讀:
※把代碼寫的太靈活不好嗎?為什麼會被上司批評?
※當你學會了什麼之後感覺自己的編程算是入門了?
※程序員必須掌握哪些演算法?
※為什麼點贊手速過快會出現計贊 2 次?
※零基礎自學 Android 並去找工作可行性大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