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人會覺得《爸爸去哪兒》中董力和崔雅涵(阿拉蕾)是一對CP?

《爸爸去哪兒》第四季當中有一對沒有血緣關係的「父女」,就是1993年出生的擊劍運動員董力和四歲的小女孩崔雅涵。事實上,大家喜歡他們的原因不全是因為實習爸爸和寶貝間的「父女」親情,而是一種朦朧的愛情。特別是當崔雅涵在節目中說「等我長大了我媽媽就把我嫁給你」之後,更是正中大家的幻想,「阿拉蕾說嫁給我」也持續登陸在新浪微博熱搜榜。為什麼大家會對年齡差這麼大的兩個人之間有愛情的幻想呢?大男生和小姑娘這樣的模式是不是人們內心深處(特別是女生)的某種理想感情的範本,有什麼心理學依據嗎?這種感情和《這個殺手不太冷》當中的里昂和瑪蒂達有沒有相似之處?此現象是否說明大眾尚未完全建立健康健全的道德觀念?
=======
略微修改了一下詳情,希望能把話題引向更深的深度。在我看來,微博的熱搜榜至少是能說明「多數人」的價值認同,而芒果台的行為歸屬於「迎合大眾心理期望」,而於此行為所見,希望諸君能盡闡高論。


上一季爸爸去哪兒中,夏天和諾一(謝謝評論區指正,我特地去看了一下,是諾一,不是軒軒)在蒙古包里的時候,夏克立跟夏天確認過他們的原則,不許跟男生在房間里關上門(再看發現當時夏克立是真的生氣了),這叫做教育。
讓沒有自保能力的孩子從小就知道應該怎麼最大可能地去避免遭受到傷害。
上上一季爸爸去哪兒中,對於跟自己接觸的陌生人,多多幾次求證做到了一個孩子力所能及能做到的保護自己的一切努力,我相信這是跟黃磊孫莉的教育分不開的。
再上上上一季的爸爸去哪兒中,張亮當王詩齡臨時爸爸的時候,各種避嫌,保護了一個孩子對於非親認知的概念。
爸爸去哪兒是一檔受眾非常廣泛的節目,他的首要目的是告訴大眾拉近親子關係的重要性和方法,而從他的細節中,更是體現了許多正面的積極的教育理念。
反觀這一季,兩個陌生人之間難倒就因為一句爸爸的稱呼孩子就能視這個男人為父產生對於父親的感情?一個自己從未當過爸爸的男人就知道爸爸這兩個字代表了什麼意思?這還是立意之初的親子節目嗎?
再加上炒CP這種奇怪的發酵,是不是會出現一種「陌生人也不一定是壞人」的錯誤引導?
慎看!慎拍!慎參加!

PS:想轉載的請隨意


我今年剛得了一個女兒,目前孩子半歲。

我也看了這個節目,阿拉蕾的確很萌很可愛,我也非常喜歡這個萌娃。

但是,站在一個父親的立場上,我要說一句話:如果是我自己的三歲女兒,有人唧唧歪歪把我的三歲的女兒和一個大男人拉CP,我一定把這話的人往死里揍!

站這種CP的人,我想問你們的生活中是有多缺愛,連一個三歲小孩子都要和一個成年男人拉CP?

美好?美好你妹!

噁心!


周一一大早就分別有6家媒體約稿評論《爸爸去哪兒》中的董力和阿拉蕾CP的炒作,可見大家對這話題的爭議。來到知乎也看到關於以上話題的談論已經很多,我想更多的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講一講對孩子心理發展的影響。


我不關心cp炒作,關心的是兒童的幸福健康成長,分三個大方面說:


1、實習爸爸的概念有可能會破壞孩子安全感、信任感、親子關係、以及情感認知的建立。


到目前為止,基本上所有的分析都是從成人世界出發,無論是支持反對的觀點,都是建立成人的是非觀。我們必須從兒童視角出發,才能明白事件對小孩子可能存在的影響。


給學齡前後的幼兒安排一個陌生的「實習父親」,這種遊戲的設置可以破壞孩子安全感的建立。0-6歲的孩子通常都會強烈地依戀自己的父母,親子關係的穩定和角色一致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也是孩子建立自我認知、社會關係認知的心理基礎。美國心理學家Ainswort通過實驗研究指出,嬰幼兒時期(0-6歲),是孩子與父母形成安全依戀和信任關係的關鍵時期。節目中安排一個實習父親,在陌生情境和孩子錄製節目,即使孩子表面玩的比較開心,也很可能是在犧牲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為代價,當中包括:


(1) 孩子信任感形成前提是無條件的關注和接納,而實習爸爸是很難像親生父母一樣在方方面面做到這一點。但孩子有情緒的時候,又會對實習爸爸有同樣的預期,心理需求就無法得到滿足,孩子基本的信任感就會收到威脅和挑戰。


(2) 孩子和實習爸爸的互動模式短,在鏡頭前又集中展示最美好的一面,會影響孩子原本的親子關係的質量,尤其在日後的親子關係中對父母與電視進行比較,甚至形成迴避型依戀。


(3) 電視機前孩子在節目的影響下,在三方面包括1)對於陌生情境的判斷,2)陌生人對於自己情緒的接納程度,以及3)和自己父母原始的親子依戀,都會有一定程度的認知偏差。


(4) 「陌生人對我好,扮演實習爸爸,我就可以和他很親昵」這樣的錯誤信念影響節目中孩子以及電視機前孩子對於陌生人的信任感的判斷。

2、幼兒和實習爸爸的互動(同睡、洗澡、暴露身體),家長需要了解孩子性別意識的發展,並給予幼兒自身教育。


2歲半到3歲左右,孩子會形成性別認同,也就是孩子逐漸意識到「男女有別」,並開始以男孩女孩自居。隨著逐漸長大,孩子對男和女的著裝、行為舉止、性格特徵會逐漸形成全面認識,也就逐漸形成了性別角色。而整個性別認同的過程,需要大人的支持和正確引導,告訴孩子男孩和女孩的差別和恰當的安全教育,不能以孩子年齡小,就模糊孩子的性別教育。


國際上有很多好的低齡兒童進行性別教育例子。比如在美國,對於低齡孩子的性別教育,從如廁開始,在托幼機構里,幼兒的廁所是分男女的,在形狀和顏色上都會有所區別,幼教老師會解釋背後原因;在新加坡,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會反覆和兒童強調男孩女孩的意識;在德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專家基尼更指出,應該爸爸帶兒子洗澡,媽媽帶女兒洗澡。讓孩子從小知道,男孩的身體跟爸爸一樣,女孩跟媽媽一樣,男女有別,要注意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


這些教育,在節目中的很多情節得不到正確引導,家長需要非常注意。


3、除了對節目中孩子的影響,家長要特別注重對電視機面前的孩子作出正確引導。


節目中孩子洗頭弄濕衣服後不小心暴露身體,以及穿著小內褲出現在鏡頭裡,孩子自己沒有覺得不妥是因為3到6歲的孩子一般沒有發展出「身體害羞感(body shame)」。身體害羞感是孩子6-7歲時發展出的,一種對自己身體害羞的感覺,這時候孩子會開始拒絕在他人面前暴露自己的身體。但是它並不是主觀培養出來的,而是孩子在社會化的過程中自然發展的,家長要盡量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自己洗澡,並對電視機前的孩子進行解釋。


尤其是孩子觀看節目之後,往往會通過「模仿」去複製自己所見到的行為或關係。父母要不失時機的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除了「不能在陌生人面前脫衣服、換衣服」「不能讓陌生人觸碰身體的敏感部位」之外,家長也可以利用一些安全教育的繪本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


節目中的孩子跟實習爸爸同床睡,父母在生活中也要注意。一般來說,在孩子3歲以後,父母要慢慢嘗試跟孩子分床睡,並在5-6歲前完成分房睡比較合適。年齡太小時分房睡,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甚至會影響寶寶的性格和交往能力。年齡過晚和孩子分房睡,也會對孩子的造成負面影響。可以先從分床不分房慢慢開始,等孩子逐漸適應後,再分房睡。睡前的小故事和孩子喜愛的小玩具都可以幫助完成這個步驟。


最後,我最希望強調的是,網上很多對於董力和阿拉以cp作出有意無意的評論或玩笑,其實對孩子的成長是最負面的。想想孩子在成長後看到曾經上節目的過程中有很多人開的玩笑和評論,這不是孩子應該面對的。大家明白節目的核心是娛樂,但對孩子於孩子的成長,我們還是應該給予多一分的重視,多一分謹慎,避免不必要的困擾與潛在的傷害。


刪了幾條大段的聖母評論,看都懶得看。
如果覺得我不客觀,麻煩自己寫一條回答,看看有沒有人聲援你。如果大家都不刷存在感,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11.19更新。
正因為單純是最美好的,我們才要竭盡全力地保護單純。
本來我以為已經說的夠透徹了,但今天看到爸爸去哪兒節目組的回應和下面的評論,發現事情的嚴重性已經超出想像了,話題在朝著一個完全不同的方向發展。

近些日子越來越多的人發出了對於炒cp的質疑聲,本來應該是件值得欣慰的事,但我發現,廣大網友似乎理解錯了。
很多人把大家的質疑理解成了對當事人的質疑,認為我們懷著惡意、猥瑣的眼光看蕾力父女,認為是我們說他們的行為與戀童有關。
完全錯誤!!醒醒啊朋友們!!
自始至終,質疑的人都是懷著反對惡意炒作、反對組cp、反對過度幻想的想法,呼籲大家不要將自己的yy強加到當事人身上,而不是反對當事人之間的正常互動!!!
我們指責的就是那些站cp不嫌事大、寫或看養成文、無下限意淫的網友,和過度宣傳、惡意炒作的節目組!!!
(在這裡強調一下,我知道每個人對cp的定義都不同,有些人的「站cp」只是出於喜歡看他們的互動,覺得很有愛,不往愛情的方向聯想,我並不反對這樣的態度,也不想揪住「站cp」的字面意思不放。)

不得不說節目組真的很有一套,完全扭轉了話題,清醒的人反而又要被說心理骯髒了。

「自己的道德無底限,看誰都是站在道德高地。」這是一位知友的話。
戀童者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多。甚至原本沒有戀童心理的人,都有可能對兒童進行侵害。為什麼?因為兒童實在太美好,又太無助了。
在另一個關於遭受性侵經歷的問題下,有很多人,都是童年時期遭遇了陌生人甚至親戚、鄰居的性侵或猥褻。
他們把痛苦的經歷再次從心底挖掘出來展示給別人,難道是想看到社會對於那些具有包容戀童意味的輿論一笑置之嗎???
警醒!如果以後的親子節目都搞這種「實習父母」的套路,我們要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提防他人的侵害???

在此推薦一篇嚴肅八卦對於此事的討論。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zc3NTUwNw==mid=2653784122idx=1sn=8cbe436553d1f08bb14d5fde166fec76chksm=8b819bc6bcf612d0f4e8d3fc4342ca230a496d872dd6c28f7b9794189ae16c76eba8729d12c2scene=0#wechat_redirect

(以下內容摘取自文章)

「今天朋友們也發來好幾篇質疑文章。主要觀點是《爸爸去哪兒4》里安排4歲的阿拉蕾叫成年男子董力爸爸,讓他們倆親密無間的同吃同住,對電視前年幼的女童是錯誤的示範。不排除會有心懷鬼胎的成年男子,用模仿電視節目的方式,去接近女童達到什麼目的,而孩子還以為這是自己的「實習爸爸」毫無防備。
最讓人毛骨悚然的不是上述的這種可能性。
而是很多人無意識地促成了這種可能性,卻還拒絕醒來。

11.17更新
補圖。

11.8更新
有點驚嚇,感謝大家的抬愛。再次審視自己的回答,也覺得有些內容需要補充。
劃重點:我從沒有認為董力和阿拉蕾之間的感情有任何不妥!!!
再劃重點:不妥的是各位自認為無辜的吃瓜群眾的表現!!!
看到有人在質疑相關搜索的部分,麻煩往下看

以下是搜索「蕾力養成」的結果

手動微笑。

而且昨天出現了這樣的言論:

如果我是阿拉蕾的爸爸大概會吐血吧。
大家心裡都明白,絕大多數人都只是因為這兩位顏值高、互動有愛而站cp。關係若真如各位所幻想,大家會立刻群起而攻之。
但是無論出於什麼心態,站cp都是極其不道德的行為。
如果能夠因為董力年輕帥氣而站cp,是不是也可以因為有錢、有才華、有能力而站一個別的什麼男人和小女孩的cp?(不要狡辯說才沒有看臉,麻煩您在站cp的時候把董力的臉換成小嶽嶽試試看)(不是黑小嶽嶽,小嶽嶽超可愛)
如果公開站成年男子和小女孩的cp是道德的,是不是養成系也應該被宣傳?
界限是需要社會集體維護的,雖然不會因為你的說說而已而驟然改變,但長此以往,我們是不是就會開始迷惑,究竟什麼是不該被允許的?好像寬鬆一點也可以,好像退一步也可以……

衷心祝願阿拉蕾和董力都能從彼此那裡收穫珍貴的記憶和感情。
如果20年後他們宣布婚訊,我一定轉發以示祝賀(doge臉)。
但現在,不要痴迷於幻想成年人和小孩之間發生愛情的可能性。如果實在痴迷,還請您就把它當作自己的一點小嗜好,不要和別人分享。


原文:首先說在前面,我對阿拉蕾和董力沒有任何意見,以下只針對媒體炒cp這件事。
《爸爸去哪兒》前三季都是從頭到尾追下來的,唯獨這一季沒看。也不是由於什麼特殊的原因,失去了興趣而已。不過一如往常的,在播出期間,微博熱搜上會不時出現節目相關內容,有時候也會點進去看看,阿拉蕾嘴巴小小的臉蛋肉肉的真的很可愛。
但是這個第四季給我的感覺,就是忘記初衷。忘了第一季播出的時候大肆宣揚的「父親的陪伴」有多麼重要,忘了深入剖析父親與孩子的關係,忘了節目本來的目標是拉近父子/父女關係。從一開始聽說3+3組合模式就很不理解,叫一個不是孩子爸爸的男人來帶孩子,究竟意義在哪?一方面孩子對別人再親,也不可能有對親爸的歸依感;另一方面黃致列和董力(張倫碩一家在此不表)對孩子再好,也不可能懷著父親般的深愛;最後參加完節目,大人和孩子得到了什麼?能像其他家庭一樣,親子關係上升一個高度嗎?無非是曝光度罷了。
如果僅僅是這樣還可以忍了,不知道從哪天起媒體全部在炒cp,我嗅到了濃濃的變質的味道。阿拉蕾的話本身沒有任何問題,很多女孩小時候都會對年長的男子產生依賴之情,想和他在一起,「嫁給你」無非是最簡單直接的方法。但媒體的渲染方式就很有問題了,觀眾以後到底要把他們當作「蕾力父女」還是「蕾力cp」?大家喜歡並為之陶醉的,到底是父親般的呵護還是養成系?這種概念的混淆,真的沒關係嗎?

尺度這件事,從來都是見仁見智。但是社會應該限制什麼和宣傳什麼,必須有明確的尺度。
去年有個新聞,六歲女孩拍寫真,裡面充斥著諸如只穿著小褲褲張開雙腿面對鏡頭的畫面。很多人說,小孩子懂什麼,猥瑣的人才帶著猥瑣的眼光去看事情。可是問題在於,女孩的家長把寫真印成冊,放到外面賣。
社會上有各種各樣的圈層,各種各樣的人格,或許你眼中看到的是小孩的純真可愛,可是在戀童癖眼裡呢?他們看到的是社會對戀童行為的縱容,是誘惑是刺激,如果只是高高興興買一本回家對著lu就是萬幸,如果他們腦中充滿幻想最後對街邊的小女孩痛下毒手呢?那種寫真真的能逃脫干係嗎?

沒人想指責當事人,我願意相信阿拉蕾和董力之間不過是一種又像親情又像友情的感覺,也相信各位網友是懷著美好的眼光去看待他們的。但是即使這樣,這樣的關係就應該被宣傳嗎?如果去掉阿拉蕾的天真和董力的高帥這些特質,一對毫無血緣關係的成年男子和小女孩的組合,還會被認為是受歡迎的嗎?如果把董力換成四十歲大叔呢?
有人會說,你的心是怎樣的,你看到的就是怎樣的。大耳刮子打過去。屎就是屎啊,你看到了一坨屎,你的心就是一坨屎嗎?清醒的人提出了炒cp的潛在危害要被噴心理骯髒,可是在你們看不到的地方,說不定有個邋遢的猥瑣大叔受了節目的刺激,正在四處尋覓獵物呢。

看看相關搜索吧,這都什麼啊????世界充滿愛嗎??

炒成年男子和小女孩的cp,就是對戀童癖的鼓勵和縱容。
無論你有多麼喜歡這種類似養成系的感覺,不要說出來,不要搜索與他們有關的內容。
你眼裡的看看而已和說說而已,就可能導致一個孩子的悲劇。


補充一下
我看這個問題里,一些人說反對這個cp的人是「思想齷齪」,「見不得美好的感情」,但是要知道我們反對這對cp正是因為我們反對「思想齷齪」呀。
很多人叫冤,認為自己只是喜歡這種純真溫暖的感情罷了。要我說,你們喜歡這種感覺沒有關係,但是,請不要冠以它「愛情」的名義。
站在道德高地的我們,反對的並不是阿拉蕾和董力的互動,也沒有反對你們對這兩個人的喜歡。我們反對的是對兩人關係的扭曲解讀;反對的是打著「有愛」的幌子,創作的帶有戀童性質的作品;反對的是大眾行為的失當,你們的初衷也許是美好的,但是你們的言行卻或多或少的失當,對一些行為缺乏了一定程度的警惕。
如果你們真的喜歡他們,請呵護他們,掌握好言語、行為的分寸,不要打著「被萌到」的旗號,為了宣洩自己的感情對他們進行過分的解讀,不要傷害他們。

================
原答案

所有站這個cp的你們,都是在為虎作倀。

半夜睡不著,這個問題一直在我腦子裡飄,本來覺得事不關己,但是實在是憋不住想說點什麼。

阿拉蕾剛滿四歲,對一個這樣年紀的小孩來說,愛情是一種她完全不理解的東西。所以我看到主持人極具引導性的誘導懵懂的她說「以後要做董爸爸的女朋友」時,看到芒果tv在炒「cp」時,真的是十分反感。

我理解網友們對董力的喜歡,並且帶入自己是「被董力照顧的阿拉蕾」的角色,但是如果這樣就把阿拉蕾強行拉入cp,我認為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我們的國家,對戀童癖的態度不甚重視,但是這樣的事情,是實實在在違反道德甚至是法律的。它本質上是利用和威脅了兒童尚未成熟的心智,對兒童未來的成長有著惡劣的影響。一個懵懂無知的孩子,被惡意引導做了它不理解的,絕非它本意的的行為,這難道不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我且問問各位,當你被人調侃與長輩是情侶關係時是什麼感覺?孩子長大之後回想起這件事真的會一笑而過嗎?它會對當時身邊因為這件事調笑它的大人是什麼感覺?

兒童生理心理發育都不成熟,我們成年人,對於弱小的兒童,應該持保護而不是調侃的態度,不管這個兒童是身邊的親人,還是電視上的童星。它們的年紀決定了它們無法獨自面對成人的世界,我們作為提前在世界上生長了幾十年的人,對幼小的後輩,應該是正確的引導和保護,對涉嫌兒童犯罪的事情,要予以警惕。

題主提到了《這個殺手不太冷》里的瑪蒂達,我認為這兩件事沒有可比性,因為瑪蒂達當時已經到了十幾歲,對自己的行為有了一定的認知。而阿拉蕾今年不過四歲,她對她說的話並沒有準確的認知,所以她才會在旁邊的人鬨笑的時候不知所措,因為她根本不知道大人們在笑什麼事情,不知道自己的意思遭到了怎樣的解讀。

我之所以憤怒,是因為在我剛剛記事的年紀,被一個大人用類似的言語戲弄和引導過,當時的我什麼都不懂,也不明白他在笑什麼,但是十幾年後,每當我想起那件事情都感覺一陣噁心。出於對阿拉蕾成長的呵護,廣大網友應該對自己的言行加以約束。

對節目進行宣傳和營銷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芒果tv在這件事情上的所作所為,對一個孩子來說有些過分,甚至隱約觸及了道德的底線。希望芒果tv可以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對社會輿論產生不好的影響。


這對沒有血親關係的「父女」被「CP」會引發激烈的質疑,是因為主角是一個未成年的小女孩,一個已經具備了性別意識,卻還沒有自我保護意識的孩子。

營銷宣傳故意把這一對「父女」塑造成偶像情侶的做法,也受到了譴責:成年男性和未成年女孩這種過於親密的關係,容易引發誤導,讓孩子放鬆對陌生男子的警惕,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全文請戳→「最萌父女CP」,只是無關道德的審美養成?

父女CP節目宣傳語,充滿了「情侶」的暗示


除了「遇到一個陌生男人聲稱自己是她的實習爸爸,要跟她玩父女遊戲,她該如何分辨呢?」這種現實的擔憂,引發大眾的反感的,還有一些道德感覺上的導向。


這種被稱為「父嫁」(日本遊戲「美少女夢工廠」裡面發展出的名詞,指玩家自己培養的美少女最後嫁給玩家)的情節,挑戰道德禁忌的「父女向」的文藝作品都並不少見,大叔和蘿莉的搭配,也是眾多影視題材的偏好。


例如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是多少人心目中,理想的大叔加蘿莉的組合。然而這個經典電影對這種情節的處理,給出的是另外一種視角和態度。

《這個殺手不太冷》劇照

多少人曾迷醉於大叔萊昂和小女孩瑪蒂爾達的浪漫故事:孤獨的殺手救了無家可歸的小女孩,兩個人一起生活,互相「愛」著對方,充滿了天真、殘酷又溫柔的情感交流。


然而即使再浪漫經典,這個電影也不是「百無禁忌」,也有過對「蘿莉大叔」情節的考慮和選擇。

從某種程度上說,瑪蒂爾達應該成為了萊昂的「女兒」,但是這種情感隨著瑪蒂爾達的意願發生了變化。兩個破碎的人,組成了一個類型家庭,可能有一些意料之外的情感發生。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一個未成年的女孩喜歡上一個成年殺手:


「這個感覺其實會讓人很不舒服。」


在美國試映的時候,一個畫面讓觀眾有所觸動:瑪蒂爾達提出讓萊昂成為她的情人,和她一起睡覺,雖然這個「要求」最後被萊昂拒絕了。


觀眾變得極其不舒服,開始緊張地笑。「這個13、14歲女孩在熒幕上表演這種關係,還是讓我有些不安。」有觀眾如此評價道。

在美國放映的時候,導演呂克·貝松把這個情節剪掉了。幾個最終版本也剪掉了更多讓人感覺尷尬的「性暗示」鏡頭。(1996年歐洲版的《這個殺手不太冷》,和特別版DVD中保留了這些鏡頭。)


但是萊昂這個角色還是受到了不依不饒的質疑,甚至有人猜測呂克·貝松把自己的故事放進了《這個殺手不太冷》這個電影里:他曾經與一位只有15歲的女演員合作並萌發情愫,後來還娶了她。

原劇本似乎有個場景是萊昂和瑪蒂爾達發生性關係。

無論如何,電影在各方面做了相當謹慎的處理。包括男主角讓·雷諾。當他決定把萊昂這個殺手,塑造成精神遲緩和情感壓抑的角色,也是為了讓觀眾意識到:


他不是在利用一個脆弱的小女孩。


雷諾解釋說,萊昂和瑪蒂爾達是很難發生肉體關係的,他讓波特曼作為這段關係的主導者,也是為了削弱某種可能會造成誤導的觀感。最後萊昂還沒有道出自己對瑪蒂爾達的情感,就死去了。


他對瑪蒂爾達的情感是父女情還是愛情?電影為此做了一個模糊的處理。

外國一些網站上,至今還有關於這對關係的討論,比如對於太年幼的孩子來說,這段關係要麼變得「毛骨悚然」,要麼會變成父女的關係。12-14歲這個年齡段,因為年齡很小,可能發展成為友誼。而小瑪蒂爾達對萊昂的情感,明顯是「僭越」了父女情和友誼。

導演呂克·貝松對此解釋過,「這是關於兩個小孩的故事,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在他們心裡,他們都是12歲,他們都感到失落而他們深愛彼此。」也有觀點認為,這段關係是純潔的:在這段關係里,萊昂學會了愛,成長為瑪蒂爾達的「代理家長」。

「波特曼在電影里很漂亮,但是可能引發一些不安的觀影感受,或許是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可能無法像她一樣無拘無束地表達這些性感,她是純真的,我們有這些眼光,因為我們待在成年人的規則里。」


只是因為成人的眼光不純潔,還苛責太多了?

《洛麗塔》劇照


即使是蘿莉鼻祖電影《洛麗塔》,這種「指向明確」的電影,也是盡量將人物往病態的方向塑造,病態的誘因和悲劇的故事,是非鼓勵型的隱形立場。

《夜訪吸血鬼》劇照


在《夜訪吸血鬼》中,被收留的蘿莉愛上了吸血鬼帥哥布拉德·皮特。然而這個人物設定,也是一位成人:外表上無法長大的成年吸血鬼。而非正常的未成年女孩。

《白兔糖》


電影《白兔糖》,也是由有有「父嫁」情結的漫畫改編而來,講述了30歲單身男河地大吉,帶著已去世的祖父留下的6歲私生女凜一起生活的故事,情節上削弱了原著「父嫁」的情節,儘可能展現的是溫馨的親情。


可以「百無禁忌」?那是騙人的。

有人提出,瑪蒂爾達不是洛麗塔,萊昂也不是亨伯特,(電影《洛麗塔》男女主角)他們不是「原欲」的色情關係,當然我們也接受了當前這種嚴格的「監督」,這部電影沒有骯髒的部分。


但是拋開故事情感的區分,也有質疑說這個殺手和這種關係,如果真的存在於這個世界,也必須忍受一些世俗力量的質問。

呂克·貝松刪減電影情節,出於因為波特曼父母的壓力一說,也不是空穴來風。出於對孩子的保護,波特曼的父母甚至還擔心過電影里的吸煙鏡頭,跟片方制定了一個關於抽煙戲碼的合約條例。波特曼在電影中的五個吸煙鏡頭,都是在「嚴格操作」下拍攝的:不能有明顯的煙霧吞吐。


歐美等國家對兒童參演的影視內容有很嚴格的控制,即使是浪漫的,分級制度下的電影臆想,也很難跨越這個底線。


參考資料來源:

20 Things You May Not Know About "Léon: The Professional"

How would you describe the relation between Mathilda and Léon?éon

How would you describe the relation between Mathilda and Léon?éon


▼更多人文生活美學內容和原創視頻

請訂閱公號「Lens雜誌」(ID:Lensmagazine)


站父女cp就算了,站這種cp真的挺噁心的,尤其是加上一堆營銷號以及某些人的意淫,麻煩尊重下小孩以及小孩的家人,即使現在小孩不懂事,她只知道有個帥哥哥帶著她玩對她好,產生我要和這個哥哥過一輩子的想法,這也不是愛情,還有小孩子的家人會有什麼想法,對董力又會是什麼想法。這樣所謂的養成系,自己在番劇在小說里意淫下就好了,作為主向推真的很噁心,馬桶台也是醉人,這種cp也能炒

針對評論里說的,我想我要補充一下回答。


首先,請看這個問題,題主問的是,是不是大家喜歡他們的原因不全是因為實習爸爸和寶貝之間的親情,而是一種朦朧的愛情,以及為什麼大家會對年齡差的這麼大的兩個人之間有愛情幻想。這是停留在你們所說的大家只是被這種相處模式所吸引並不是真要阿拉蕾嫁給他的這種階段么?很顯然,已經有人朝著你們只是說說的方向開始進一步發展並且在問這是不是朦朧的愛情了。即使如你們所說,你們只是停留在說說不是想要怎樣的的階段,但已經有人並且是很大一部分人已經不僅僅停留在這個階段了,詳情請參照這個問題下的小段子以及微博上的各種小段子和關於這對cp的令人作嘔的養成系的甜寵文,請問這些小段子和打著甜寵稱號的小黃文是我們這群思想齷齪的人寫的么?
其次,網上以及現實中有多少戀童癖多少變態,你們站這對cp,不過覺得大的高高帥帥小的軟萌可愛么,要是哪天哪個看得過眼的變態也這麼來一出,本來國內對於戀童癖就已經算是很寬鬆的環境範圍了,各位是嫌還不夠寬鬆要給戀童癖造勢么?別說你沒有惡意或者怎麼可能,事情沒落你頭上你可以站著說話不腰疼。
再次,我為什麼要說馬桶台,因為馬桶台在看到了這種風向以後,不僅不覺得有任何問題,而且變本加厲主推這種風向,刻意引導製造話題,這種行為難道不下作不噁心么?
最後,是我一開始說的,對於你們這群說只是說說的人,你們高興了,你們滿足心理的幻想了,你們萌到了你們喜歡的cp了,但是從頭到尾你們有沒有考慮到過當事人以及當事人家屬的心裡感受,阿拉蕾現在可能不懂事,但是董力喜不喜歡這樣的cp,阿拉蕾的家人對於你們嘴上只是說說的養成系cp是什麼看法,是不是覺得你們也只是說說,能不能接受,看了那些小段子和所謂的甜寵文以後會有什麼想法,以及你們站了這樣的cp以後,周圍的人對他們會有什麼看法,這些都會給當事人帶來很大影響的事,你們一句只是說說?可能你們確實只是說說,但是造勢卻少不了你們的一份,打個不恰當的比喻,沒有一滴雨會認為自己造成了洪災。另外,說我站在道德高地的那些人,對於沒有道德的人,我站在哪都是道德高地。對,我就得道德標兵,道德楷模,道德衛士,諸位沒有道德的人,什麼時候也來跟我學習下,爭取成為一個五好青年唄~


整個爸爸去哪兒第四季的節目導向都很詭異加變態!!
讓孩子叫陌生人爸爸
考拉那麼大了 讓她跟身為繼父的張倫碩睡一起
誘導董力和阿拉蕾的「愛情」,並成為宣發題材
每一樣都讓我覺得很可怕!!!


我已經移除了這個話題當中「兩性情感」的標籤,並替換上了發展心理學和幼兒心理學的標籤。 稍後我會邀請幾個專家來回答這個問題。


兩性關係至少應該是兩個具有獨立行為能力的人所建立的關係。而與幼兒的關係,不能構成兩性關係。


介於當事人之一只有四歲,從教育角度來說,幼兒在這個階段的一些行為,是不能夠按照大人的方式來進行理解的。


我自己在幼教行業的資歷不算深,沒有系統的學習過相關的知識,但是基本的原理和原則算是了解(例如幼兒成長的五大領域)。 拋磚引玉從專業角度說幾句。歡迎指正。

1.


從3歲開始之後,孩子就開始逐漸形成了對於性別的認知,並且開始對於兩性之間的關係進行探索。


在3歲到6歲,是一個幼兒進行社會化的準備與開端時期。 他們從家庭當中短暫分離,扮演社會當中的其他角色(eg.幼兒園的小朋友),同時逐漸形成自身的社會關係。 孩子在此過程當中形成自身與他人之間的邊界。


同時,在情感上,孩子開始能夠表達自身的獨立意志,在親密關係當中開始嘗試獨立個體身份,扮演親密關係當中的角色。


這三條,都是3-6歲的小朋友所正在經歷,並且逐漸養成的內容。屬於正確的認知自我和他人關係的範疇。而這三條處理的是否恰當,對於今後的人生髮展至關重要。

2.

幼兒的學習能力很強,他們會通過「模仿」這一行為,來複制自己所見到的關係。並且通過在模仿當中的互動來探索自身應有的邊界和反應。


舉個例子,過家家這個行為,基本上限定在一定年齡之內的。 當成長到一定的年齡之後,這一行為就會被認為是「幼稚」。這是因為,過家家本身就是孩童對於父母行為的一種模仿。通過孩童之間的模仿,來確立男女之間,以及人際之間的關係。


同時他們也會模仿他們看到的各種各樣的場景,扮演各種各樣社會角色(醫生/護士,教師,司機),這是為什麼許多兒童玩具生產商所生產的,都是一些生活場景的模型與道具,這是為了能夠簡單復現社會場景,以方便兒童進行角色的扮演。而通過這種模仿,兒童學習到在該場景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崔雅涵的行為,包括他所謂的嫁給XXX,只是對於成年人行為的一種簡單模仿。


但是幼兒並不知道自身扮演的角色的背後責任以及社會意義。也沒有能力去承擔其後果。 當他們成長到兒童時期的末期,開始對於「自我」這一概念有更加進一步的認識時,他們就會停止這種扮演行為,更加全面的認知到社會角色的的意義,進入到少年時期。


因此,在社會責任的分配上,成年人有保護幼兒的義務。並且對於幼兒的成長環境有著非常嚴苛的要求。 這樣才能夠保證他們的成長環境當中不受傷害。 同時成年人不應該利用幼兒這種特點,損害幼兒的利益滿足自身需求。

3. 說明以上兩點之後,我再從教育角度說一說這個行為的危害性

  • 兩性之間的關係,
  • 社會關係當中的邊界問題
  • 以及親密關係(家庭)當中所應扮演的身份

4. 兩性之間的關係


從3歲開始,孩童就要開始逐漸面對兩性之間的差異,並且學習兩性之間相處的注意事項與禁忌。 在幼兒園當中,男性的廁所和女性的廁所是分開的。同時如許多答案所言,幼兒要逐漸掌握自身什麼地方是禁忌,是不能夠隨意在陌生人面前裸露的,或者被觸摸的。 這些內容會逐漸形成隱私觀念,而這種隱私觀念,則是形成穩定的自我概念的基礎。


對於一個女童來說,被一個陌生的成年男性,在節目當中扮演「父女」的角色, 接受親密的肢體接觸,同時被攝影機追蹤自身起床在內的生活細節。 這本身就非常不利於幼兒隱私觀念的形成。

而這種隱私觀念可能導致的混亂,會在之後的社交當中逐漸得到放大(例如之後的欺凌和剝削行為),並且最終影響到作為成年人的心理健康。

更加嚴重的是,這種行為有助長性侵犯行為的風險。


APA(美國心理學會)曾經在一封公開信(APA Letter to the Honorable Rep. DeLay (R-Tx))當中表述過

children cannot consent to sexual activity with adults

這句話的意思是:兒童沒有認同與成年人進行性行為的認知行為能力。

而這種對於CP的嚮導,在成年的語境當中,是存在一定程度的「性」涵義在裡面的。 雖然這裡面沒有存在主動的性暗示行為,但是這種被動行為,也會影響兒童對於兩性之間關係的認知。這是在教育當中極力避免的。


更加負責的家長,會告訴孩子在公眾場合,以及與陌生人相處的時候如何保護自己。(例如歌謠: 媽媽不回來,誰來也不開)。而這就涉及到了下一個問題。

5 . 社交邊界的模糊


在這個節目當中,這種交換父母的行為,其實傳遞著一種「陌生人可能成為我的父親」的觀念,其實具有非常強的潛在危險性。而且這種危險性,除了營銷之外,對於幼兒對於關係的形成與建立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因為現實生活當中,幼兒不可能與陌生人建立親生父母完全一樣的親密關係(哪怕是離異家庭也是如此)。


幼兒需要去了解,在父母之前,在親戚之前,以及在自己的社交範圍內,和在陌生人面前應該如何去表現。而幼兒園老師會大概用一兩個月的課程,來逐漸滲透,並建立起這種邊界感。(小孩子一開始為了適應這種邊界感,甚至會很刻意的大聲喊叫,並且等到對方回應為止)


然而, 這種CP的建立,其實某種程度上摧毀了教育工作者的努力。 對於一個4歲的孩子而言,她很難分清楚「為了上節目而臨時搭建的父女關係「這一概念(這個概念對於成年人來說都相對複雜),以及在這個概念下如何扮演他的角色。


對於4歲的幼兒,在一個真人秀當中,她難以完全理解什麼是「節目」,什麼是」臨時「(不要忘了,他們剛剛從入園的分離恐懼當中走出不到一年),以及」陌生人」所應有的邊界。


對於他們來說,可能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告訴他,這個」陌生人可能像爸爸一樣愛你「


但是這件概念,對於一個任何一個社會的人而言,都是虛假的,沒有意義的,甚至是有危害的。


讓一個孩子接受」這個陌生人可能像爸爸一樣愛你「 並且按照這個原則,模仿一段時間之後,再去人為強制矯正掉這個概念....這是一種創傷


但是如果不處理掉這種觀念,那麼在之後的人際關係當中,又會出現對於對方錯誤的期待(社會當中不會出現這樣的角色),或者被人利用這一弱點,形成另外一種創傷。


這種兩難的的根源,就是讓幼兒扮演了一個無法理解的」社交關係「的角色。因此讓他們人際關係的界定上,產生了混亂。

6.親密關係當中的身份


兒童對於親密關係的認知,來自於父母之間的相處。由於」模仿「這一行為模式,在3-6歲期間,兒童也會表現出介入到父母之間關係的行為。


而父母在這個階段,則有義務告知孩子,雙方會以父母的方式為其提供關愛。但是父母在雙方之間的情感關係角色,是孩子無法扮演和承擔的。 如果這種溝通能夠持續一段時間,那麼在家庭關係當中,各方的身份就會趨於穩定和清晰。 而這種穩定的關係,在之後孩子尋找自身的親密關係以及組建自身家庭關係當中提供範例與支持,為孩子從原生家庭獨立,並建立新的家庭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樣的親密關係是才是穩定的,可持續的。


父母和子女的關係,是以分離和繼承為目標的關係

而伴侶之間的關係,是以結合和陪伴為目標的關係。


且不說這種臨時的父親,可能會對於原本父親的角色產生一定程度的混亂和衝擊。

而對於幼兒想要模仿,並介入父母之間關係的行為,沒有得到制止,反而得到引導,讚揚,乃至大肆宣傳。這會讓她錯誤的認知自身和父親與母親之間所應該有的關係與邊界,甚至為青少年開始的與原生家庭的分離埋下隱患。

7.關於童星的保護措施


討論涉及到幼兒的問題,不能夠從成年人的角度進行考慮。 幼兒不是成人,他們的學習能力,適應能力是有限的。


這種「陌生人當父女」的行為,對於一個四歲的幼兒來說,太過於複雜。 而在這種互動的環境下,有產生了大量的CP引導。 對於正在形成基本社交關係的幼兒來說,太過危險。


而且中國不像日本以及美國,有專業的子役學校/事務所,來對於家庭和幼兒來進行指導。而且部分地區,對於幼年的演員及其家長會有法律進行強制的教育和特殊的保護措施。

《熔爐》里的暴力鏡頭是如何拍攝的?會給那些未成年演員留下心理陰影嗎? - 心理學 - 知乎


而且真人秀與電影和電視劇不同,真人秀是以真實為賣點的。電影電視劇則是兒童以演員身份出現的。 這兩者對於兒童和社會角色的意義,完全不同。


希望湖南衛視官方,能夠有專門的心理專家,以及幼兒教育專家,來參與到節目製作當中來。 避免對於當事人的成長產生負面影響。


11.20更新:

對一些評論的反駁:

你的內心怎麼樣,看到的就是怎樣的!我們看到的只有他們有愛的互動blablabla……
答:有愛的互動我們當然看得到,但是更深層的東西,比如對於阿拉蕾的傷害以及對觀看節目的小孩的影響,我們也能想到。至於你為什麼只能看到這些,也許是因為閱歷不夠,也許是因為腦容量太小想不了太多。

董力和阿拉蕾之間的感情是純潔美好的!blablabla……
不到四歲的小女孩,除非身心已經遭受過重大創傷,否則一定是誰對她好她就能毫無防備地喜歡誰,再長得好看一些,可能就比爸爸媽媽還好了。然而董力呢?一開始我沒有懷疑過他們之間的感情,但是看了一些片段後,我認為董力為阿拉蕾著想的話根本不應該開這種玩笑這並不是對董力個人人品的質疑。但是一個成年人,開自己和一個不到四歲的小女孩之間有關男女之情的玩笑,如果放在身邊的長輩身上是可以讓小孩的父母瞬間翻臉的。這是一種身份的僭越。不管是無心之舉還是配合炒作,這樣的玩笑都是極其錯誤的。

在此推薦為什麼人們會覺得《爸爸去哪兒》中的董力和崔雅涵(阿拉蕾)是一對CP? - 家族遊戲的回答 - 知乎, @家族遊戲 說的很詳細了,在此表示感謝。

你用幾張截圖是斷章取義!blablabla……
這幾張截圖裡董力說的話,無論之前和之後的話是怎樣的,放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不應該說的。為他辯護的人看好了,任何情況。所以我把他採訪中每一句話放上來有意義么?我批判的就是他的這些把自己和阿拉蕾聯繫到男女之情的玩笑!

你一集節目都沒看過沒資格批評!blablabla……
請問我為什麼非要看過節目領略過他們之間「單純美好的感情」才有資格批判啊?緝毒警察非得吸過毒才有資格當嗎?整個社會的人,都有義務去維護一個讓兒童健康成長的環境。

阿拉蕾的父母都覺得沒什麼blablabla……
去看看阿拉蕾15年的微博,你大概就知道她的媽媽多想讓她成為一個小童星了。有一個機會能讓漂亮女兒出名,在她的父母看來可能是求之不得。阿拉蕾被教育得非常好,但不代表她的父母就能意識到這節目里的種種對她可能造成的傷害

你可以說他們的感情純潔美好,被他們之間的互動暖到。但是只看到純潔美好,卻看不到節目中這些片段、營銷出的CP、董力開的玩笑可能對孩子帶來的傷害,很悲哀,你們被娛樂洗了腦。

或許只有已成為父母的觀眾才能真正理解吧。(雖然我不是)

阿拉蕾是無辜的。請節目組、營銷號的炒作還有CP粉絲放過她。不管她未來會進入娛樂圈還是繼續做一個素人小女孩,希望這個節目中發生的所有事情不會對她造成負面的影響,能一直健康快樂地成長。

豆瓣話題 - 兒童性侵併不遙遠 在這個豆瓣話題下有很多關於兒童被性侵的討論。我沒有說阿拉蕾會被董力猥褻,也不可能被他猥褻。但要注意到,在我國,兒童性侵併不罕見,而《爸去哪四》中的種種行為,可能會讓孩子降低對熟人的警惕。這不一定是千叮萬囑就可以改變的印象。

掛人。來自為什麼有人會覺得《爸爸去哪兒》中的董力和崔雅涵(阿拉蕾)是一對CP? - 蘇德中的回答 - 知乎總算是親眼看到「調侃起鬨」CP還理直氣壯的人了呢。

PS. 我就奇了怪了,為什麼在這答案下面某些有閱讀障礙缺乏禮貌的評論者,恰好都是剛註冊不久的三無用戶呢?

-----------

已向廣電總局投訴該節目。

在節目中組合出實習父女董力和崔雅涵,打出「實習爸爸」的噱頭,但在播出過程中,這對實習父女的宣傳和觀眾關注點已經完全變味,芒果TV的微博宣傳中將其隱晦地宣傳為跨年齡的情侶,粉絲也多稱其為CP。不到四歲的小女孩正是建立性別意識的時期,讓她與非親非故的男性同吃同住本就不妥,而利用她的童言無忌,和年長男性宣傳為「情侶」,是對小女孩的一種隱性傷害,更是對社會道德倫理的下限突破,對觀看該節目的年輕一代有極差的影響。


補充:我對他們之間的感情沒有任何質疑。這個年紀的女孩子和男人在相處之中,互相產生哥哥妹妹般的真心喜歡,一點問題都沒有。但微博上的芒果TV和各路營銷號往CP方向宣傳,真的非常無恥。一個親子類節目,本來可以讓大家重視父親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作用,現在居然靠炒作亂倫CP吸引粉絲,已經遠遠背離了第一季開始節目的初衷。


更新一下:在豆瓣上的這個帖子給三四歲幼童剪h向視頻,大家一起舉報b站這個蕾力... 中看到B站已經有H向剪輯的視頻了。所以心理齷齪陰暗的究竟是哪群人?

11.16更新:

感謝豆瓣上的巽 所寫的 為什麼爸哪4的成人幼童CP如此讓人深惡痛絕欲撕之而後快 。我收回之前說的對他們感情沒有質疑的話。確切地說,是收回對董力的質疑。看到他說的話,你真的認為他不是在利用阿拉蕾么?

把不到四歲的女童穿內褲的視頻放出來,你們真覺得這是有良心和責任心的節目???

還有人私信質問我呵呵。你愛看什麼視頻下飯干我何事?看到這種公然消費幼童的價值觀極度扭曲的節目,不舉報留著禍害小女孩滿足戀童癖?


對了,那些寫CP黃文剪H向視頻的,你們喜歡這些東西麻煩自己留著,別放出來噁心人。


我以前還看網路小說的時候看過一篇後宮文,男主十幾個後宮,全推了,但是幾百萬字要完結了,男主認識的一個小蘿莉還沒攻略(只是關係好),一些讀者很著急,在評論里催。我記得最後一章男主和所有妹子結婚(當然不現實,後宮嘛),小蘿莉是伴娘,作者在全文末注釋到:即使是我故意迎合觀眾,我也是有底線的。這時我感到屏幕另一邊只是個愛yy的普通男人,而不是變態。
小白,感謝閱讀。
————————————
簡單說一下,小說忘記了叫什麼,反正是五年前最火的幾個網路作家寫的都市後宮。
我的答案僅針對湊父女夫妻的男性,注意,男性,女的我一點不懂,觀點是簡單的蘿莉控尚且可以說是喜歡可愛的東西,念頭老是針對男女之事上那就是毒瘤戀童癖了。
而答主問為什麼人們會......我的回答是普通男人不會,變態會,變態產生變態心理,沒什麼好分析的。
——————————11.28——————————

我想我可能忽略了一個嚴重的問題,也許有部分人只是跟風娛樂,這張圖無疑包含著qj的潛台詞,但是很多人都津津有味地參與轉發,思想永遠是齷齪高尚並存,有意義的是人的選擇,換句話說,隱瞞了的思想是沒有討論其為人的價值的。
我還在思考,希望能得到進一步合理的解釋。
——————————11.30————————
無論如何,我已經批評了我所憎惡的人,並不打算收回,謝謝所有人。


我感覺 芒果台在故意迎合觀眾心理給蕾力造勢

為了節目效果適度炒作有用,可是這樣大肆公然鼓吹告白,CP,只怕「爸爸去哪兒」這個節目都要變味了,本來這節目因為政策原因就只有在網路平台播放,別到時候因為「價值導向」的問題又給禁了。畢竟:
無配偶的男性收養女性的,收養人與被收養人的年齡應當相差四十周歲以上。
看得出來,對於小女孩與男人這方面,國內的道德倫理和法律規定還是蠻嚴的。

綜合幾期來看,董力還是挺清醒的,一直都在強調「女兒」、「親情」。完全不走套路嘛

開個腦洞……第三期結尾沙溢父子吃面的那段,很搞笑,但明顯是按著台本演出來的,太多的邏輯硬傷。有點懷疑阿拉蕾也是被節目組刻意引導往他們想要的節目效果去表現,幾歲的小孩子懂什麼,還有就是第二期里阿拉蕾在軍營給奶粉打廣告那段,反正就覺得現在的電視真人秀無時無刻不是台本套路。~( ̄▽ ̄~)~這期的爸爸去哪兒那個奶粉廣告真的充斥其中極其辣眼睛


我只是心疼董力的女朋友。說不定他以後公開戀情,女友的微博會被cp粉攻陷。評論內容如:「你個第三者,插足董力和阿拉蕾的戀情。」董力的微博評論則為:「你個負心漢,說好的等阿拉蕾長大呢!!!」


坦誠地說,我一開始看到阿拉蕾和董力這對父女的時候,突然覺得有什麼萌點被戳中了。
「好可愛啊,這對,簡直養成系吧!」我對朋友們說。
尤其是阿拉蕾對董力說出那些話以後,覺得阿拉蕾實在是太可愛太甜了,就像每一個生活在甜蜜里的小公主,有著自己喜歡的騎士,她不一定會嫁給他,但是她那麼喜歡他、依賴他。

但我逐漸意識到,這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爸爸去哪兒的受眾只是我這樣愛幻想、喜歡小甜餅的成年女性嗎?

不,不是的。
最大的受眾是和我妹妹一樣大小的孩子們。
我妹妹可以把一季全部翻來覆去看三遍以上,電視里傳出某一句話她馬上可以接上下一句。
所以,她會知道:
可以叫一個第一次見面的陌生人爸爸。
可以和他睡在一起,讓他幫你換衣服。
一個小姑娘是可以在大家面前脫衣服的。

我當然可以拍著胸脯說我不是戀童癖。
可是像我的妹妹一樣大小的小孩呢,她們還什麼都不懂啊,分不清這個界限,不懂得怎麼去保護自己,甚至不知道什麼是不應該做的。

又,戀童癖只是那些坐在陰暗角落裡摳腳的猥瑣大叔嗎?
外表和善甜美的女性,坐在你身邊和你一起討論小孩子的溫和男性,誰也不知道麵皮下面的人是誰。

我已經嚇出了一身冷汗。

還記得夏天爸爸教導夏天不能和男生在一個屋子裡關起房門。
不能在大家面前脫衣服。
還記得劉燁幫軒軒換褲子的時候把大家都關在了門外。

而且,作為一個同人作者。
我必須要說,那些剪輯和撰寫幼女色情內容的人,你們是可以被起訴判刑的。
進監獄不是一句玩笑話。
我也寫肉文,但是我是一個有底線的人,比如說一個最基本的規則,寫男男做愛要帶套,或者註明均默認帶套。
為什麼?
因為怕那些不成熟的人被「不帶套更爽」這種說法給害了呀。
一想到那些肉文我真的要氣炸了,純肉文不夠多嗎,不夠你們擼嗎,一定要寫幼女色情?
你們的良知呢?被狗吃了是不是?


對戀童癖沒有切實的了解才會炒這樣的CP

你看到的是熒幕包裝好的純粹的愛,亦父亦友亦情人,但實際上這純粹的愛一點都不純粹,熒幕背後有多少戀童癖將阿拉蕾視作性幻想對象,有多少戀童癖受了這寬鬆氛圍的鼓舞躍躍欲試?

兒童的心智註定他們根本沒有辦法獨立面對成人的世界,一個四歲的女孩說自己愛上一個二十多歲的男生,將來要嫁給他並不奇怪,我們會愛上自己的同齡人和成年人五歲的孩子會愛上上五歲的同伴也會愛上二十五歲的叔叔,會幻想嫁給自己五歲的同伴也會幻想嫁給二十五歲的叔叔,但是當我們長到25歲的時候,那個五歲的同伴就不再會是我們的幻想了,所以一個二十五歲的正常男性/女性絕對不會期待自己的伴侶是一個兒童。如果他這麼期待,那麼他應該得到一個信息,即:這種期待是不現實的,不道德的,是不能為這個社會所接受的!

兒童沒有足夠的能力去保護自己,所以我們成年人才要為他們營造出這樣的氛圍做好這樣的防範。

《爸爸去哪兒》這台節目讓一個四歲的小女孩兒和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男生做許多親密的事情,甚至有意引導輿論往愛情方面靠攏,在本來就對戀童癖十分寬鬆的亞洲文化下,這簡直是巴不得孩子們陷入地獄。

我能理解很多女性觀眾對這種CP的著迷,每個女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小女孩兒渴望得到關注跟呵護,她們把這種情感投射到了阿拉蕾身上,幻想自己在一個帥哥的庇護下純潔的愛著與被愛著。

但是,把自己的角色換到成年男性身上的話這種美好還在嗎?作為一個成年男性/女性,你和一個四歲的孩子組成了臨時的父女/母女,孩子喊你爸爸/媽媽,可大家希望你愛上這個孩子,認為你和這個孩子是CP,也就是熒幕情侶,什麼叫情侶,情侶是可以打炮或者將來可以打炮的,那意味著這個四歲的孩子是你的性幻想對象。

美好的感覺在哪裡?純粹的愛在哪裡?

我看到有答案說,評論里一邊倒的討伐實際上是想太多,大家都是抱著美好的而不是齷蹉的想法去說CP的。

不是我們齷蹉,是說這話的人太無知。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見過的,最溫和最耐心最有愛的長輩就是戀童癖,他可以聽一個八歲的孩子鬼扯一下午無聊的話,同八歲的孩子做遊戲,聊天,允許她們在開玩笑的時候打他的屁股。順便提一下,他是個老頭兒。
溫暖還是噁心?

如同你們想得CP一樣,他和小孩子追逐打鬧,剝糖果,說笑話,為孩子削鉛筆,當然,還有你們沒有想到的,他也脫她的衣服,把下體放在她屁股上摩擦……

溫暖還是噁心?

每次想到這些,我都想用美工刀把自己捅死。

這才是這種CP的真實寫照,這才是這種關係給兒童帶來的影響。
作為成人,要控制一個小孩子太容易了,而我描述的已經是最幸運的狀態,事實上還有那麼多的孩子不僅僅心靈受到傷害,肉體的傷害更是無以復加。

那麼大家為什麼還炒這種CP,大家都是變態?
不!!!
是媒體刻意去營造了這種美好,營造了一種純粹的,純潔的愛,美化了一種實際上並不美好的關係,刻意引導了CP的炒作,

這不僅是給戀童癖們以極大的鼓勵,更是給電視機前看這個節目的孩子帶來了很壞的影響
我們的性教育已經做得夠糟糕了
卻還要在這種夠糟糕的性教育下,營造這種「叔叔愛你」「叔叔等你,娶你回家」的信息是真的害怕戀童癖們都找不到受害者嗎?
孩子們很難意識到自己是個孩子,他們會忽略和陌生成年異性應該有的距離。
十二三歲的孩子在遇到戀童癖的情況下,甚至會以為自己正在戀愛,
那麼當她們被脅迫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的時候,她們會懂得拒絕嗎?
那種「戀愛」根本不是他們這樣的年紀應該有的啊。

我還能說什麼呢?
我簡直不能理解引導這種CP論的媒體到底是蠢還是壞了。

====================================================================
再說一下《這個殺手不太冷》吧

雖然也是兒童和成人的題材,但首先,這是電影,並不涉及真人,

其次,少女心中都有一個理想的伴侶,寬厚的肩膀、有擔當、能施予你更多的溫柔和愛意,教給你更多的世界。

這部電影滿足的其實就是這樣的少女情懷/少年情懷。

但是這電影嚴防死守了幾條界限

第一,瑪蒂爾達已經到了能夠打炮的年紀了,有一幕她和里昂躺在一起,她說她那些朋友的初夜故事,這給觀眾傳遞了一個信息,她不是什麼都不懂的年紀。

第二,瑪蒂爾達是這段關係的主導和控制者,里昂有過正常的愛情,而且從頭到尾他都沒有流露出對瑪蒂爾達的男女之情,在瑪蒂爾達企圖和他上床的時候,他拒絕了她。他們之間有感情,但里昂對她很可能並不是男女之情,而是「無私的愛」


第三,為了政治正確,里昂死了,在這樣的電影里,里昂不能活下來,因為他們絕對不可以在一起。

然後再看看亞洲文化下類似女孩兒和男人的影片
《我的小小新娘》
我當時是抱著少女情懷去看的,結果驚訝得我的下巴都要掉下來了。
從頭到尾主導戀愛關係,亂開黃腔的是男人而不是那個女孩兒,當女孩兒12,13歲的時候,已經成年的男人就愛上了她,並且在給他的信里表白了自己對她的愛。。。。

我不知道寫下這個劇本的人到底在想什麼。
總之我看了之後少女情懷並沒有被滿足,反而整個人都不好了。

非要和這個真人秀相提並論的話,我覺得《我的小小新娘》才是。

這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
五歲的孩子應該有五歲孩子的「戀愛」,和小男生一起玩泥巴,一起吃東西
十二歲的孩子應該有十二歲的「戀愛」,和同班的男生牽手,偷偷的擁抱。
二十五歲的成年人的戀愛內容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是一起玩泥巴,一起吃東西,一起牽手和偷偷擁抱了,脫光衣服互相撫摸彼此的身體,酣暢淋漓的在床上馳騁才是主要內容。
但孩子能理解這些嗎?孩子能夠把控局面嗎?
不可能的!

所以這種關係絕對絕對不會美好。那隻會是控制和被控制,傷害和被傷害。
炒作這種CP,美化這種關係,將置很多兒童於難以辨別是非的困惑之中,將置那些童年遭受戀童癖侵害的受害者於絕望之中。也將鼓舞那些原本不想向孩子們伸手的戀童者去展開行動,給他們一種社會對戀童行為是寬容,戀童行為可以很美好的錯覺。

所以,適可而止吧!

=........................http://zhuanlan.zhihu.com/dc81cea0f5b19aef75ff6cda244e5882/23874415這篇文被網紅鼻祖抄襲了。。。剛知道這世上還有個詞叫網紅鼻祖


很早的時候我就在跟老王說,讓小孩子上電視節目,任何類型的電視節目,我不管你是選秀還是訪談還是真人秀,都應該有一套嚴格的ethic approval程序。

現在出了這種事情,不立法還等到什麼時候?

嗯。我的觀點是這樣的節目***應該是***違法的。網上散播父女CP同人文的也***應該是***違法的。We are genetically coded to protect our young, 未成年人的心理生理健康安全,that"s where we should draw the line。

————多說幾句————

我對道德審判這件事情一直是採取謹慎的態度,因為就個人經驗而言,道德審判比較常出現的情況是有餘或者不足,很少說適可而止,或者正中要害。

我看到很多答案都站在***對的立場***上,說實習父親本人也好,節目也好,是變態。在這裡我並不是想說,說變態有什麼錯,我想說的是,***變態***這個評價沒有什麼用。因為它還停留在一個價值取向的層面上,在這個層面上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是很難做的(因為完全可以想像有人辯護說淫者自淫,或者你的變態是他人的常態 etc.)。

我想要上升到的是法律和人性的層面,所以我在上面很簡潔地說,這樣做是不可以被允許的(違法的),這樣做是違反人性的。下面我想深入地闡釋一下「we are genetically coded to protect our young」這句話放在這裡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對兒童的侵害,無論性侵害還是非性侵害,會引發大家***很強烈***的情緒?因為這個事情是關乎到人類作為一個種族的繁衍存續的問題。我們要很好地延續下去,需要的是優質的下一代,對下一代的立法保護,對母嬰的保護和預防性診療,對下一代的健康教育,都是我們為了這個目的採取的措施。而戀童和跟戀童有關的一切事情,從根本上動搖了我們的根基。

如果我們再深一步說,為什麼兒童需要***更多的***保護,那就不得不提到在性關係中雙方的地位問題。兩個consentual 的、心智正常、身體健康的成年人在一起關上門來做(幾乎是)任何事情,我們都可以說 you kids go nuts,都可以。因為雙方在社會閱歷和心智水平上是對等的,或者說是可以互相制衡的,所以不管是做還是不做什麼,they have equal say。再加上做出選擇的時候他們是心智正常、有完全行為能力的,這樣看來整個過程是平衡的,對等的。

但是如果類似的事情涉及到任何vulnerable population,也就是易受侵害人群(我不太喜歡脆弱人群這個翻譯,脆弱有一點把責任推到弱勢群體身上的意味),對等的地位便不復存在,平衡也會被打破。換言之,在這種情況下,無論做還是不做什麼,因為在社會閱歷,心智水平上(更不用說體力上)的不對等,一方對另一方有壓倒性的優勢,佔據(幾乎是)絕對的掌控地位。再加上做出選擇的時候,由於社會閱歷和心智水平的不對等,弱勢一方可能不能完全明白這個選擇將會對自己帶來怎樣的損害;所以選擇本身,遑論***自願***與否,都是不能夠取信的。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對包括兒童在內的易受侵害人群進行更多的保護,也是對潛在加害者施加更多的制約。

說完潛在受害者,我們再說潛在加害者,以及這和我們普通人有什麼關係。我覺得從概率是講這些實習父親真的有戀童傾向的可能性並不大,但是他們已經實實在在的對兒童造成了侵害:他們的情感發展,他們的性別意識,他們的安全意識,他們的性教育…都會受到不好的影響。

我再重複一遍,沒有戀童傾向的實習父親,在做出不適當的行為的時候,仍然會對兒童造成傷害。這就是這件事和我們普通人的關係。極端暴力行為可能只是由實實在在的施暴者做出的,但是普通人做出不適當的事情,一樣可以並正在對兒童造成傷害,而且這個傷害很可能是不可逆的。所以說,不管在座的各位有沒有兒女,將來會不會有兒女,也不管你生活中有沒有小朋友,這個問題都跟你們密切相關,因為我們要努力創建的是一個對針對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的社會,而且底線需要設的足夠高,才能對我們的下一代形成有效的保護。

最後我還想再說一下對未成年人***格外***保護的問題。對於每一個成年人來說,需要警惕的不僅僅是你***會***對未成年人做什麼,而是你***可以***對未成年人做什麼。他們是一群如果受到侵害,沒有辦法有效保護自己的人群(和成年人相比),所以對他們來說,任何潛在的傷害都應該給予極大的警惕。

————樹一個正面典型:我————

這個事情出了以後我首先覺得很不幸,然後我覺得我們應該抓緊來一波普及教育。平時我給老師的小孩當babysitter,說白了就是保姆。兩個六七歲的小姑娘跟我在一起相處已經一年了,關係近到經常會脫口而出叫我 Mummy,有的時候發現了會不好意思地改口說,not real Mummy, Mummy Bear。

雖然我自己也是女性,但我在跟兩個軟萌的黃毛小丫頭相處的時候,一般是不主動跟她們親親抱抱。如果她們想要抱抱或者親親,我當然很喜歡,但頂多是會抱抱加親額頭。有一次大丫頭直接跟我來了個嘴對嘴 kiss,把我的老骨頭都嚇僵了,雖然心裡還是很歡喜,但是馬上追問她,會不會這樣隨便親別的人,在得到否定的答案以後才放心。

我這樣做倒不是覺得爸媽會有意見,而是我本能地覺得,我一個身強力壯的成年人,如果有任何一點點違背小孩的意願,強行薅過來親一口,是一件很不對的事情。雖然大丫二丫很愛我,我也很愛她倆,但是我生怕佔了她們一點點便宜。所以通過完全把主動權交到她們倆手上這種方式,我希望能夠最大限度地尊重她們的意願。

說到爸媽,我倒覺得他倆也是太相信我了……兩個小丫頭在家裡各種裸奔也完全由著她們來。我覺得又好笑又不自在,sigh


終於在知乎看見正常人了
實習爸爸這個點是誰想出來的,麻煩拉出去打死

先不說父女身份的不妥,一個幾歲大的小女孩和一個二十幾歲的陌生成年男子單獨相處甚至是換衣睡覺,這麼不正常的事情居然被電視節目做成了合理化
阿拉蕾的爸媽不是東西
節目策劃人不是東西
在微博鼓吹cp的腦殘網民無良媒體不是東西

再說父女身份
我不知道這個節目滿足了多少鬼父養成癖變態的求同心理
我不知道阿拉蕾的父親有多強大的心才能坦然接受自己的女兒親親熱熱喊另一個人爹
我不知道那些在微博下面舔cp糖的腦殘腦子裡是不是灌了屎
我不知道這個節目結束阿拉蕾會不會潛意識裡排斥自己那個不那麼光鮮的爸爸
我不知道這裡面歆羨養成計劃的人有多少是在幼女遭性侵後會真的惋惜
我不知道看了這個節目之後會不會有長相帥氣的變態對幼童伸出罪惡之手時某些人留著口水大讚相配


我們見過了那麼多鮮血淋漓的事實,用了那麼長的時間才對我們的後代進行坎坎坷坷的性教育,一個節目一群傻逼可以傾覆掉大半心血。

————————分割線—————————
之前答題的時候對節目知之甚少,只看了一些片段和媒體的報道,莽撞答題,言辭也稍有不妥,之後去看了一些蕾力cut以及相關評論。也去看了看阿拉蕾的微博(目測是她的母親在打理)。
b站和微博是重災區,豆瓣和知乎算是清流。

一些cp粉的慣常說辭不過就是真善美抵過你口中的萬般不堪,質疑蕾力的都是心思骯髒的。
可是我很想問問這些人,世界真的是美好的嗎,很多小朋友被侵犯起因都是受到誘騙,或是用糖果引誘或是用別的無端借口,他們被臟手撫摸甚至是被更難堪地對待時,他們可能還是沉浸在糖果的甜蜜中,他們或許還是認為這個他們未曾經歷的世界是美好的。
我們不想去破壞孩子的世界,他們單純可愛。我們要做的只是替他們趕走這些會為他們造成傷害的壞人,一絲一毫的破壞因子我們也絕不縱容。
他們不該被當作斂財的工具在一個大眾平台上和不相識的人表演父女情深,更加不應該被當作成熟女性審之,用以滿足大眾的娛樂心思。


阿拉蕾很可愛,我也沒有認為董力有什麼過分的地方。
但是阿拉蕾的父母真的非常非常不稱職,說難聽點就是吃相很難看,你們的女兒是上天送給你們的珍寶,那麼小就讓她拍廣告,製造話題,把女兒送到一個陌生環境好幾天,和陌生男子同吃同住還讓她喊爸爸,可能真的窮瘋了吧。看到阿拉蕾想媽媽的時候,哭著說媽媽有了弟弟讓我出來賺錢的時候,我真的很心疼這個小女孩,也無比厭惡她的父母。

再說一下那些剪輯污向視頻的畜生,你們需要去楊叔那電一下,治治你們的心理疾病。


1.從節目截圖和線下採訪以及營銷號發的內容來看,這就是一檔明顯以父女人設里加了情侶cp的節目。

2.如果你十八二十八或者八十八,你愛管誰叫爸爸都行,但這是一個四歲的小女孩在被誘導到一個她還沒有建立任何防禦機制的成人化區域里被拍攝了一些帶有色情含義的暗示和動作。色情片都不敢這麼拍。

3.淫者見淫的反駁實在太可笑了,如果按這個說法,那大街上賣毒品也沒問題啊,因為只有癮君子才會買,別人都是看熱鬧啊。黃片也很正常啊,那是人家在做運動練玉女心經啊。


-

大概一兩周前剛看到美國FBI破獲了一個中國犯罪團伙,「花錢請人強姦幼童然後拍視頻傳上網」,受害的孩子小到有幾個月大的,大多是留守兒童,新聞中內容已經到慘不忍睹的程度。而這些犯罪分子,很多人都受過高等教育。

你能想像到這些變態看著阿拉蕾穿著成年男子的衣服半露著肩膀躺在床上的時候心裡想的有多噁心嗎???

萬一他們就這麼去了街頭,萬一他是個鄰居是個親戚對著小孩子說:來,跟叔叔走,叔叔跟你玩兒董力和阿拉蕾的遊戲。你能想像之後會發生什麼嗎?

-

再說說湖南衛視的節目,從變形計開播我就被這個節目如此反人類如此秀下限的主題震驚,但那時候我只覺得這個衛視是個智商重災區。

然後爸爸去哪兒剛播出的時候很新穎很可愛,第一季播出也從頭看到尾,可是同時,在網上熱評最高的的話題都是圍繞幾個孩子撕逼:A小孩兒是綠茶婊B太有心機C太自私D和A有多少矛盾等等等,再到後來,換爸爸,到乾脆找陌生人來強行配置父女設定。

我毫不懷疑已經有很多戀童癖披著CP粉的皮在狂歡,已經有大量帶有性內容的同人mv同人文出現,這就是這檔節目的社會效應之一,你們為什麼視而不見? 節目組的工作人員基本上是傳媒學校畢業的,你們還會不清楚公共媒體的影響力?

我相信董力不是戀童癖,我也相信湖南衛視也沒有真心想吸引一些戀童癖。只是因為對收視率和點擊量的追求,使一群小孩被節目組、被網友過度消費到這種程度的行為,這不叫娛樂,也不是節目存在不成熟。

這是監護人,節目組,網民,在作惡。


CP(Character Pairing)人物配對的縮寫,主要用在同人作品中。官方確定的人物配對,也就是官方CP,通稱「官配」,官配一般都是男女主角、青梅竹馬和已結婚角色。

所以不要問什麼「為什麼在有些人眼裡cp就一定要xxoo?」
因為這就是官定情侶的意思。

知道這個詞現在為什麼噁心嗎?

因為很多人不管劇情走向,人物關係,只要兩個人有對手戲,那就是CP

鋼鐵俠和美隊是CP
蝙蝠俠和超人是CP
吳邪和悶油瓶是CP

喜歡打著支持男同性戀的旗號滿足自己齷齪的想法和看大戲的慾望我不說啥了。

畢竟政治正確天下無敵,我只要一批評腐女我就是反同。

在這些饑渴寂寞無聊透頂的人眼裡,只要兩個人關係親密,那就多半有事,任何蛛絲馬跡都是暗通款曲,任何眼神傳遞都是暗送秋波。

還能說什麼呢?

噁心旁人,毀了角色。


實名反對舉報並刪除我「噁心」評論的玻璃心答主
我真是服了炒這種cp怎麼下得去手?
有什麼萌點?小孩子不懂不成熟也就算了,成年人跟著瘋什麼?起什麼勁兒?
董力也沒有樂在其中,阿拉蕾這麼小對她造成什麼影響想過嗎?
口口聲聲喜歡他們,看看你們做的都是一些滿足自己惡趣味和八卦心的事兒,高尚正義在哪兒了?
董力旁邊是阿拉蕾,不要帶入自己行不行,你想要的是一個又高又帥的男朋友,不是爹。

第一次破百贊 但是並高興不起來
如果關注我公眾號:漫遊時代
我可能也還是高興不起來,但可能能讓你高興起來吧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nei nei和Max的家庭教育?
如何評價《爸爸去哪兒》第二季第四期分享早餐環節的意義?
各位丁克在看了爸爸去哪兒之後有沒有什麼觸動?
如何評價《爸爸去哪兒》第五季的陳小春和Jasper父子?
如何看待爸爸去哪5小山竹?

TAG:父女關係 | 戀童癖 | 爸爸去哪兒(湖南衛視) | 幼兒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