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咪蒙的文字?

相關問題:如何看待非正常事件研究中心3.15前關於咪蒙的有味道推送?魏主任的洋蔥新聞質量如何?


閱讀量過百萬的《致賤人》和《致low逼》系列文章已瘋轉多日,引起了全民的強烈共鳴,我們為此等好文配上『簡直心聲啊』『好想把文章甩到賤人臉上』之類的字眼,讓它們持續刷爆朋友圈。

霎時間,彷彿全人類都一秒化身為高高在上的強者,站在冰冷的高處藐視並謾罵著那些又窮又low又賤的弱者婊,好一個大快人心。


那麼會不會也有人和我一樣,隱約覺得有些不對勁。

甚至,細思極恐。

通過無數個亦真亦假的生活小故事,

將身邊的「朋友」挨個黑了一遍,

將人性的醜陋無限放大,

把所有看不慣的人和事都定義成「賤、弱、low」,

用略帶詼諧幽默的髒話粗口精準地怒斥批判之,

以顯示「如此高級的我啊,即使冷漠自私也分分鐘甩賤人low逼們幾條街」的優越感,

從而帶領無數讀者一起享受高潮迭起的極致精神快感。


此類爆文的作者、自媒體人、編劇、我們親愛的咪蒙女士,是如此地聰明,瞄準了現代人冷漠暴躁待發泄的市場,狠狠掐中了讀者的痛點,如此成功地煽動著我們的情緒。


只是,這個世上真有那麼多的賤人和low逼嗎?

我們在非常緊急的情況下總會認為,

全世界都來配合我我才能順利解決問題。

於是我們化身為賤人然後對朋友說:

「幫我轉發一下我朋友圈第一條!不勝感激!」

「幫我點進去投個票吧!我要拿最佳人氣獎!拜託!」

「幫我填個問卷吧!關係到畢業論文!謝謝!」

「麻煩幫我畫個圖吧!加在明天我演講的PPT里!」

你敢說你在緊急情況下沒有向人求助過?

這樣做就是恬不知恥?

這樣做的就是賤人?

別忘了,你也有迫於無奈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

我們常常只記得他人的惡,

而忘記他人的好。

「我壓根就不記得小張幫我做過什麼鬼PPT畫過什麼鬼圖紙,也不記得他平時如何關照我,反正他現在需要我幫他弄個報表我就是沒空就是不想幫,他要是生氣的話他就是賤人!來,全人類跟我一起討伐他吧!你們說,我憑什麼幫他啊!他弱他有理啊?!」

如果有人求你幫忙,請在你理直氣壯拿出《致賤人》甩他臉上之前,回想一下他是否真的像文章里說的那麼可惡。

會不會,他也曾熱心幫助過你,只是你從未心存感激過,也從未記掛在心。

斗米養恩,擔米養仇。

我們總是很難被善意教育,

卻極易被惡意煽動。

從原始社會到現代文明,人類經歷了多少努力才慢慢從自私自利、弱肉強食的野蠻人成長為如今有文化有教養有素質,能夠一起愉快建設社會主義的好青年。

接受了多少教育、受了多少文學影視作品的熏陶,我們才慢慢累積了善良與愛心。

好不容易,我們從只關注慾望的「本我」里找到了具有良知和內在道德判斷的「超我」。

這樣的我們,卻總是在看到偏激、煽動性的文章時被一秒驚艷,深表同感,彷彿遇到親人遇到知音,覺得這樣的觀點才真特么接地氣,其他積極向上的雞湯都是假惺惺又做作的政治理論課教材。

傻瓜,覺得像遇到知音,是因為那些想法來源於我們骨子裡的天性啊。

這個世界已經足夠冷冰冰了,真的不需要大V來教我們如何冷冰冰得理直氣壯。

沒錯,腹黑又毒舌的人生真相文確實讓人讀著又爽又痛快。

但是跟被煽動、變成大V們成名圈粉路上的鋪路石相比,

保持清醒和善良,不是顯得尤為可貴嗎?

說我是聖母表也好,說我嫉妒咪蒙人紅是非多也好,說我站在世界的中心呼喚愛也好,我總是一廂情願地希望可以通過一己之力,去弱化我們的自私、冷漠和負能量,去讚美努力,去歌頌善良,去歌唱祖國美好的明天。

龐大的讀者們,以後再遇到偏激文章的時候別著急別激動,別跟著作者一起罵。不妨把它當做一面鏡子吧,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永遠懂得感恩,不要讓自己變成只會貪婪索取的魔鬼;更不要變成極易被煽動的、暴戾的、只會鼓吹冷漠、藐視弱者的——偽強者。

來自微信公眾號:腹黑又善良

http://weixin.qq.com/r/60RSSiTEFnlprWAp9xH5 (二維碼自動識別)


曾經粉過她。記得她在《聖人請卸妝》里這樣評價秦觀,「我們常常犯一種錯誤,誤以為一個人的情話寫得很美,是出自感情上的豐厚,其實可能只是技術上的勝利而已。」
現在把這個句式放在她本人身上同樣適用:
我們常常犯一種錯誤,誤以為一個人文字寫得精彩,是出自思想上的豐厚,其實可能只是技術上的勝利而已。------作為一個商人的勝利。


我覺得應該是這樣:十多年前有一批中學生,他們看郭敬明,嚮往所謂的上流生活;十多年後他們長大工作了,發現自己要過上流生活是不可能的了,但是他們發現了咪蒙,可以讓自己在不順心的工作和生活中狠狠發泄——儘管只是阿Q式的內心發泄,但已經足夠讓自己滿意。

也許再過十多年,當這些曾經的讀者結婚生子,又會有一個XX出來天天寫怎麼教育自己上中學不聽話的孩子,然後又火爆了呢?


咪蒙的文章,是文化市場大眾化平民化以後的產物。這樣的文章更平易近人,具有很強的煽動性,容易引起大眾情感上的共鳴。也帶有它自身不可避免的欺騙性和荒誕,它是針對一個群體,沒有什麼思想覺悟的迷茫大眾,或者短時間需要速效救心丸的病人,為了救救命為了找回那點兒幾乎不存在的信仰,可以一讀。
你初讀覺得精神受到鼓舞,再讀覺得平庸無奇,三讀方覺細思極恐!咪蒙在我看來並不是一個合格的作家,她的文章不夠細膩,不夠有深度,也沒什麼文學素養,如果你回頭再去看她的文章,其實你也可以寫出來。你吐槽老闆的時候閉上嘴,把它寫下來,也許你比咪蒙更棒。那你問我,她為什麼這麼成功,文章轉載過百萬,而我只能在辦公室打字。我來告訴你,她比你強在哪裡,她更類似於一個心理學者,她懂大眾的心理缺什麼要什麼,而恰好她可以表達出來,讓你看到,把你想說的話用她的方式再呈現,你就會覺得寫得太它媽的好了,完全是我心裡想的,她懂你!
那麼問題出在誰?咪蒙錯了嗎?她沒錯啊,她能讀懂大眾的心這是一種值得炫耀的能力,多牛啊。她用自己的文字表達出來她說想所見,去拼自己的事業,多麼勵志的女強人,沒錯啊。她一次又一次的展現人性的惡劣,有人說她誇大了人性的惡,我卻不覺得,她筆下的惡是真實不誇張的,為什麼能跟你引起共鳴,因為你也是這麼想的!你跟她的想法是同步的,她才能喚起你!我各人認為她沒有誇大,反正是人性真正的惡比她筆下更可怕。咪蒙作為一個文字商人,(注意我眼裡她是文字商人,而不是作家,不是誰都擔得起作家二字的。)她無疑是成功的,她的成功一點兒也不卑劣,一點兒也不偶然,一點兒也不應該辯駁,跟任何成功的人一樣,是她努力得來的結果,是她追求事業追求人生價值的產物。我們要肯定。咪蒙其實沒有罪
問題在哪裡?在你自己!如果你確實覺得咪蒙的文字打動了你的心,問題在你不在她!任何時代,任何國家,任何民族都需要有人來展現人性的惡,讓世人驚醒,讓人類避免一次一次放大人性的惡,用赤裸裸的展現惡來推進和換取人類的善。她的文字不夠高級還偶有粗口,寫的也是寫雞毛蒜皮沒有卵用的雜事兒,更談不上什麼高大上的立意,為什麼就打動了你!因為你段位不夠!因為你修養不夠!因為你素質答不到!因為你不夠高級!別說我說話太難聽,也別說我把自己放得太高,你想想身邊哪一個成功的或者有修養的,有思想的人會被一篇口水文打開心扉??會讀完一篇毫無文學美感的抱怨感覺醍醐灌頂??會看到一個微信公眾號跟發現了新大陸一樣??
如果你愛咪蒙,只能說你還小,你還要修鍊。
如果你不愛咪蒙,你也許長大了,開始明白人生有自己的選擇,善惡都是相對的。如果你討厭咪蒙,那你太幼稚,我們的社會需要一碗甜美的毒雞湯去安撫那些不安的躁動的愚昧,避免它演變成巨大的災難。如果你還在這裡找關於咪蒙的答案,我覺得你更需要獨立的思考。


我剛剛又百度了一下咪蒙,是的,你沒看錯,我剛剛用了百度,而且沒有死,不但沒有死,還坐在電腦前,饒有興緻地啪啪了這篇文字,同時幻想了一遍十萬+。

根據百度來的結果,在咪蒙在新媒體上剛剛火起來的時候,就有人總結了咪蒙的新媒體寫作之道,關於這個總結嘛,我就不複述了,因為那些人總結的肯定沒用啊,如果有用,現在的新媒體領域,總會有一些小咪蒙冒出來,然而我們等了半年,並沒聽說有這一號人物。

熟悉我公眾號的朋友都知道,我特別喜歡在公眾號上罵同行,因為我覺得很多同行就是在製造垃圾,或者搬運垃圾。比如說那些總結咪蒙新媒體寫作之道的,洋洋洒洒幾千言,卻又一點用都沒有,說到底,無非是出來蹭個熱點而已,這些熱鬧永遠也是只能蹭蹭而已,想想我都替他們悲哀。

人嘛,要把大好光陰浪費在有用的人和事上,所以呢,還看我這篇總結吧。當然了,如果你非要看他們的總結,自行百度吧,畢竟百度一下又不會死。段子不要看太多,看多了記得吃藥,只要吃藥前看得是說明書而非百度搜索結果,你就不會死。


真實與真誠

看咪蒙的文章,你會始終覺得真實,某些段子,某些為了表達觀點而杜撰出來的段子,縱使已經被別人用過好多次了,倒騰到咪蒙手裡,經由咪蒙一捯飭,你會感覺特別真實,這就是咪蒙的厲害之處。

所謂真實,未必是真人真事,而是讓讀者在心智上相信那是真實的,就夠了。

除了真實,你還能從字裡行間感受到咪蒙的真誠,彷彿真的在全心全意地為你好,就像你男朋友追你時帶給你的那份感動。


實用與有趣

咪蒙在新媒體上的文章,大多是跟熱點,極少出現實用的,沒法子,現在的新媒體依舊在將就一個快字,實用的東西耗時耗力甚巨,如過往不曾積累,熱點出現時,臨時抱佛腳堆出來的內容,大抵不會真的實用,比如咪蒙在新媒體上剛剛火起來時,一些以前沒讀過咪蒙,也沒採訪過咪蒙的人,僅憑咪蒙留在公眾號上的幾篇文章做個簡單文本分析後總結出來的東西,必然是垃圾啊,不是垃圾就沒天理了。

但咪蒙也在公眾號上發布了《優雅女性一生必看的50篇小黃文》、《如何寫出100萬+的爆款文章》等實用內容,《80本最棒的幼兒繪本推薦》等實用文章是其舊作。

光實用未必能火起來,有趣才能get到G點。如果給咪蒙的所有作品貼上一個統一的標籤,除了「有趣」,沒有第二個普適的辭彙了。

咪蒙在新媒體上的寫作,儘管行文風格和早期的專欄文章區別很大,但依舊延續著「有趣」。

人們願意和有趣的人相處,自然也願意讀有趣的文章。

讀咪蒙的文章,你會禁不住地笑,發自肺腑地笑,帶著淚地去笑,皆是因為有趣,你讀到了有趣的事,有趣的觀點,有趣的句子,你想遇見有趣文章背後那個有趣的人,於是你就著魔了,讀了一篇又一篇,就這樣,一路追著咪蒙看下來。

有趣的文章,出自有趣人之手。人人皆有有趣一面,或多或少而已。發掘自己的有趣,放大自己的有趣,就能寫出有趣的文章,或長或短,或多或少而已。


節奏與結構

凡是有節奏的東西,都受人喜歡。詩歌、音樂、做愛,發現了嗎,你喜歡的這三大件,節奏感都強。

節奏感也最不好掌握,初學彈鋼琴,終日枯坐,也僅僅能彈出個都哆唻咪發唆啦西,假以不斷練習,一日強過一日,終是能彈出優美的樂曲,但若像朗朗那般行雲流水,除了日復一日的勤學苦練,還需有天分。

不得不承認,關於節奏感,我就沒有天分。所以迄今為止,我聽歌也多是聽歌詞,極少聽旋律。

讓人讀起來能產生快感的文章,也要有很好的節奏感。

咪蒙的文章,無論是《聖人請卸妝》,還是新媒體上的文章,都是那種讓你一看就沉迷的節奏,看完一篇,一邊感慨怎麼會有這麼好玩的文字,一邊去翻看下一篇。實際上,不是文字好玩,而是節奏感把握的好。

咪蒙在新媒體上的文字,往往一句一段。她以前的專欄文章,不是這樣的。

究其原因,是為了適應手讓你們在手機這種移動設備上的閱讀習慣,刻意為止的。

如果你有時間,把咪蒙在新媒體上的文章檔下來,按照實體書的分段方式排版後,預覽到自己微信上,看看你還能否讀出那種酣暢淋漓的快感。

咪蒙在行文節奏上的把握,非一日之功,縱你天賦異稟,也未必能在短短數日學來,但咪蒙這種一句一段的行文風格,你是可以拿來就用的。

這裡額外說一句,為什麼我沒有買咪蒙的新書,一是我覺得有些看過的文章沒必要再看第二遍,我是讀者,不是粉絲。二來,是因為那種適合移動設備閱讀習慣的文字,排在實體書上,就沒有那麼好看了。

咪蒙在新媒體上的文章,不僅節奏適合移動設備,文章結構也是為移動設備量身打造的。

咪蒙在新媒體上的大多數雞湯文,都是先講講故事,在拋出她要表達的觀點,重要的句子還會特意加粗,這樣做既降低了讀者閱讀時的理解成本,又方便讀者跳著看。一句話,咪蒙既知道你的智力商數,又知道你閱讀的時間不富裕。通過對文章結構和節奏的優化,保證你極佳的閱讀體驗。


畫面感與代入感

莫言說自己是講故事的人。金庸也說自己是講故事的人。能把小說寫好的人,首先必須是一個會講故事的人。

講故事既要注意故事結構的把握,又需要快速地在讀者腦海中建立畫面。

為什麼朋友圈在「我」的選項卡里叫「相冊」,為什麼公眾號的素材主體是「圖文」?因為對於一個普通用戶來說,圖片比文字更容易理解。

對於一個靠文字為生的人來說,去學攝影和畫畫也許是個好主意,但未免苛刻。

其實對於文字工作者來說,完全可以通過文字的編織來製造畫面感。山水田園派詩人的「詩中有畫」做的就是這一點。

咪蒙也做到了。

讀咪蒙文章,能迅速腦補出她講的那些故事的畫面。

有畫面感最多只能讓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這不行,你還要讓讀者走到故事中來,參與到故事中去,讓讀者有代入感。

什麼是代入感,比如你讀武俠小說笑傲江湖時,如果你是男人,你會把自己想像成令狐沖,但你不會把自己想像成林平之,這就是代入感,你會不自覺地把自己想像成主角,覺得這個故事就是為你而寫的,作者就是在訴說你的故事,你的辛酸往事,你的鬱郁不得志,你對未來的美好期望。

咪蒙講的故事,無論是否杜撰,看上去都是平常人的故事,縱使很奇葩,也只是把你我身上都有的小毛病誇張再誇張而已,我們讀著讀著,就不自覺地帶入到角色中,我曾經也被這樣傷害,我身邊也有這樣的人……

偏激的深刻與對時代的把握、替人發聲

咪蒙在新媒體上留下的文章,大多是偏激的。

不瞞大傢伙,我就是個偏激的人,但我很討厭偏激,所以近些年來我一直斷斷續續地讀儒家的經典,希望有那麼一天,自己的思想也可以中庸起來。

但作為一個偏激的人,作為中學時代一遍遍地讀魯迅雜文的人,我深知偏激的魅力,尤其是像魯迅一樣深刻的偏激。

深刻的偏激有些像斷了臂膀的維納斯,是殘缺的美麗,讓人過目不忘,久久不能忘懷。

咪蒙自己也說,偏激才具有煽動性。同時她也說,無論如何劍走偏鋒,一定要能自圓其說。

恰如刺痛魯迅神經的「看客」,固是中國人的天性,但實事求是地講,「看客」不是劊子手,可能在某些時候,看客會助長不良之風,於是,蕭紅筆下的小團圓媳婦被燙水,但看客也會治病救人,如果沒有看客,小團圓媳婦就不會被從熱水裡救下。當然,小團圓媳婦最後還是死了,但害死小團圓媳婦的,不是看客,看客也並非如魯迅筆下那般麻木不仁,但因為魯迅深刻的偏激,魯迅筆下的看客讓人記住了,不夠偏激的蕭紅,塑造的看客卻讓人印象模糊。

想讓別人記住你的文,討論你的文,你的文要偏激,要深刻。

另外,咪蒙留在新媒體上的文章,不客氣地說,只能存在於這一個時代,恐怕過十年八年,世風若不變,自是還有一群擁躉。

咪蒙今天地寫作,深深地把握了時代的脈搏。作為讀者的你需要啥,我就給你寫啥,你希望我表現我哪一方面,我就放大我的哪一方面給你看。

有人總結說咪蒙的「髒話」、「自黑」、「顛覆」是其成功的三大法寶,如此說未免流於表面。

「髒話」這東西從來都有,只是絕少進入文章而已,但互聯網興盛以來,寫文章不再是某些人的專利,一些人到網上發帖,「我以我筆寫我口」,嘴上常說的髒話,在打字時一不留神就敲進去了,加之最初的網路也非實名制,人們也不用過於顧及自己在網上的形象,於是,把髒字帶進文章就帶進文章吧。此風愈演愈烈,從普通人的網貼與評論中侵入到作家文本之中。但總是有人有潔癖的,說髒話都不好好說,一個「他媽的」,非要說成「他么的」,把原本不髒的話也給污染成髒話了。咪蒙寫文章夾雜髒話,是對這個時代的一種把握,有意為之。

同樣,自黑也是,現在的作家也好,明星也罷,都不能是上個時代那般高高在上了,要與讀者親近,要讓讀者知道,他們也是平常人,他們並不完美,這樣的一個「平常人」,讀者和粉絲才願意親近,才會被當成「同路人」。

「顛覆」也一樣,從前是聖人言,後來是最高指示,現在是自我,所以,無所謂「顛覆」,只是從以前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的立言變成了今時今日的替普通人表達,替普通人做個性化發聲。

說到「發聲」,又到了咪蒙新媒體寫作之道最後一點成功的原因了——替人發聲。雖然現在每個人都可以到網上去發帖,去評論,但寫作依舊是少數人的專利與天賦,那些不懂如何順暢表達自己觀點的人,只好請人替自己表達,請人代表達不需要花錢么?現在咪蒙這樣的人站出來替我表達了,我直接轉發就可以了。


PS:注意咪蒙公眾號的另一作者,茜半仙。這個自稱「腎虛少女」的作者,近來文風很像咪蒙。

再PS:我不知道這篇文章有沒有錯字啊,反正我寫完就發了,沒錯,對於寫作,我就是如此地不負責任。如果你發現了錯字,請留言告訴我,不勝感激。



很多人批判《致賤人》《致low逼》,說咪蒙變了,說她之前陽春白雪。可是,明明她之前就是這麼粗鄙啊!

《守腦如玉》除開無克制地誇自己的老公,就是書評劇評說歷史,書評劇評也完完全全就是瓜子渣味,就是你閱讀她的文字,卻彷彿她就坐在你面前,穿著五分短褲和t,留著大媽專留的短捲髮,一邊嗑著瓜子一邊跟你大侃特侃她看的劇看的書,說得開心了,嘴裡的瓜子殼渣隨著氣流飛到你臉上。看了之後,收穫的,就是序里她朋友對她無克制到有點起雞皮疙瘩的誇獎,一張書單,幾句精妙的話,對育兒教育的思考,收穫了有趣的歷史邊角料。僅此而言。

咪蒙的文字,粗鄙淺顯,但她的廣泛的閱讀量,使她的文字還有些閃光的亮點。至於觀點,也說不上高明,她對文字的把控性,把她的觀點打造得很有煽動性和認同感,但一合上書,關掉頁面,仔細一想,她的觀點,偏激粗俗。

我不是一個什麼裝b的文藝青年,我僅僅覺得,她的作品裡缺少一種悲劇的底蘊,因而缺少了深刻性、文學性和可再讀性。

我很喜歡看她的育兒之道,歷史邊角料,對婚姻的看法。但是,咪蒙的文章,不過是寫得最好的廁所讀物罷了,如果想模仿她寫作,還是算了吧,只會成為一個三流的廁所讀物寫作家。

辛辣雞湯可以多喝,只是別把她抬舉到米其林餐飲的高度。

—————————————————
《金聖嘆》還沒看,看了再更


其實,一直以來,「咪蒙」都是個自媒體圈內有趣且有爭論的對象。一方面,很多人對她趨之若鶩,對她篇篇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微信文章閱讀量艷羨不已,奉其為偶像;另一方面,也有無數人對她反感不已,覺得她「三觀不正」,「毒雞湯」屢出。數下來,圈子裡面罵過咪蒙的號,似乎至少也有好幾十個了。(學習更多新媒體運營幹貨,歡迎關注公眾號辦辦學苑)

但,談及影響力,咪蒙是自媒體界當之無愧的王者。如果說衡量微信公眾號影響力最重要的標尺是10w+,那這個標準在「咪蒙」這似乎已變得毫無意義。從「咪蒙」去年9月15日推送第一篇文章《女友對你作?你應該謝天謝地,因為她愛你》開始,至今已生產出435篇10w+,在歷史全部推送中,只有3篇文章未過10w+的「爆文線」。

動輒以百萬起計的爆文,成為一顆顆引發席捲朋友圈論戰的深水炸彈。咪蒙的成功並非無規律可循,通過對公眾號的分析,我們為大家分解咪蒙爆款文章的炮製方法?

營銷內容:摸准需求,獨步天下

營銷內容是一切營銷傳播的本質,「咪蒙」所推的文章內容表面看似涉獵面廣泛,實則有著較高的辨識度,大致可分為情感文、熱評文、自我形象塑造文三類。

(1)情感文:引起情感共鳴

情感文佔據推送文章的半壁江山,主要包括感情觀的闡述和情感問題答疑兩類。例如,《只要前任老死不相往來,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等文章充斥著鮮明的情感觀點,引發了廣大女性受眾的認同和共鳴。又如,《什麼樣的男人最讓人有安全感?》等則以大眾感興趣的話題為標題,引發讀者的好奇與思考,進而提出自己的觀點進行情感答疑。

(2)熱評文:緊跟熱點

而在「咪蒙」所推送的熱評文章中均體現了緊跟熱點、有態度、有觀點的屬性。電影《夏洛特煩惱》上映兩三天後,「咪蒙」便隨之推出了影評,以獨特的視角寫下影評文《夏洛特煩惱:男人為什麼總想搞自己的初戀?》。再如,《&<太子妃升職記&>:這是個女上位的時代》《&<太陽的後裔&>:我喜歡這種勢均力敵的愛情》,時下熱播網劇、韓劇均有涉及。與此同時,「咪蒙」的熱評文還與明星八卦、熱門事件緊密結合,劉詩詩吳奇隆大婚,她寫了《其實,婚姻是男人的第二次投胎》;毒疫苗事件,她寫了《為什麼疫苗事件把我們當父母的都惹毛了?》。

(3)自我形象塑造文:接地氣

而在自我形象塑造文章中,「咪蒙」先後推出了諸如《我,一個矮子的史詩》《是的,我就是喜歡錢》等文章,塑造了一個典型的平凡卻努力、愛憎分明、真實的有感情的人物形象。在自身形象的塑造上,「咪蒙」引用過吃貨、花痴、女流氓、逗逼創業者等標籤,給人以接地氣、非常親近的朋友般的感覺。綜觀上述種種,營銷內容不一卻基本都有價值觀的輸出,且獨闢蹊徑而非人云亦云。

學習更多新媒體運營幹貨,歡迎關注公眾號辦辦學苑。

加入辦辦學苑,500G新媒體運營資料限時免費送!微信搜索辦辦學苑,回復關鍵字「福利」即可領取。


咪蒙受歡迎最重要的點在於:遣詞造句的能力一流。
論三觀論爆點,其實公眾號都不相上下,整容號還天天發明星八卦呢。

咪蒙說她的新媒體寫作經驗值1000萬,我覺得不止。
所有答案里最好笑的一句話是:如果你回頭再去看她的文章,其實你也可以寫出來。
excuse me??原來這個世界欠我1000萬!

咪蒙的文字,從內容上來講就是純雞湯,清水加點雞精那種,毫無乾貨。她拼的是什麼呢?是情緒上的爽。
看她的文字能讓你笑讓你感慨讓你情緒起伏,尤其能讓你眼睛放光想拍桌一聲吼,這tm說得太對了!
因為她本質上迎合的是大眾的三觀。她特別擅長製造一個不存在的對立面,大眾都難以接受的那種,然後義憤填膺地反駁。其實智商夠讀中文的都知道,賤人是錯滴,壞人也是要努力滴,人渣當了爸爸也是人渣嘛。
這就是咪蒙聰明的地方。看她的東西不費力,又開心,三觀難挑刺,五臟六腑各種舒暢。公眾號的存在又不全是知乎式的科普教育,我喝杯熱的暖暖身行不?

總結來說,咪蒙,內容是噱頭,文字是主幹。雞湯,雞湯,雞湯。


你高中叛逆,想逃課,天天去玩遊戲。你爸媽,老師支持你去玩,隨便玩。你當時會很開心,可是當你同學都上了大學,你還是碌碌無為的打遊戲,你倒過來會去恨他們吧。
咪蒙的文章也是的,她在順著你的想法說話,你喜歡聽,但不一定都能做,都是對的。


這是我寫在如何評價迷濛問題下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咪蒙之流,不是個例。這個群體借著微博微信時代的到來和網路女權東風的新形勢,以「x逼」為標題帶一波節奏後,能讓不少涉世未深的小女生在對待兩性問題時,生出同仇敵愾、智珠在握、醍醐灌頂、看破紅塵的情緒、幻覺,或者在閱讀她文章時生出一種從眾的刻奇心理。久而久之自己也深信不疑了。

咪蒙們的手法屬於詐騙犯。就是用非常弱智的邏輯,寫出充滿三觀硬傷的文章,再挑選出非常弱智的粉絲,最後怒收一波智商稅。這不奇怪。畢竟中國有14億人,小時代都有人追,粉咪蒙沒什麼奇怪的。

她的文章內容看起來很真實很酷很先鋒很獨立很女權,動輒我朋友、我親戚、我員工、我同事、我同學、我同鄉……最後矛頭直指男性。引得涉世未深又對女權一知半解的小姑娘們一片叫好。但這就帶來幾個問題:

一、咪蒙文中事件的真實性,只有咪蒙自己圈子裡的人才能判斷。至於各位讀者,沒有義務也無法判斷她說的是不是真的。

二、姑且假設咪蒙說的都是真的。那她圈子裡的人可真夠奇葩的。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咪蒙這麼獨立這麼先鋒的女權旗手,不得不委身於一群奇葩之中。不但和這些奇葩成為朋友,還靠著這些人的真實事迹發家致富並樂在其中呢?這是人性的泯滅,還是道德的淪喪?

三、基於上面兩條,和一群奇葩做朋友的咪蒙說的東西,又怎麼指導人生呢?

咪蒙們總喜歡用個別案例來證明整體都是這樣。她善於把【中國社會存在某種現象】等同於【中國男人這個群體個個都是這個現象中的一員】。當你被她的文字帶偏後,一股對待兩性關係的階級仇恨油然而生。最起碼也是對男生的看法大為改觀。然後一部分人就為屏幕後面咪蒙們的一己私利貢獻了信仰稅。

但問題是,咪蒙說的那些東西,即便都是真的,也從來不是問題的全部真相,更不是正確的處理手法。這種用偏激言論帶節奏、以個例代替整體、靠碰瓷男生做營銷、充滿煽動、暗示的文字,得三觀殘疾成什麼樣才能追捧之?兩性關係如果就像咪蒙說的那樣,那麼金賽李銀河等兩性關係前輩們還不羞死?

咪蒙只是一個一篇推文50萬人民幣的商人。用她的文章指導人生、經營愛情,只會活的越來越糟糕。就是咪蒙自己,難道就會嚴格按照她自己說的東西去生活嗎?別忘了,她的文章不是她一個人弄出來的,她有團隊,有助理。她不是一個人。你怎麼知道「咪蒙」這個號上推的文就是咪蒙自己的價值取向呢?

看了一圈微博評論,我實在是很震驚。有人說「憑什麼封我家咪蒙,怎麼不封李銀河」,真是腦殘。李銀河做的是學術研究。咪蒙是什麼東西?她只是個一篇文章五十萬(今天有人告訴我現在的行情是一篇68萬,我已經落伍了)的商人。為了公眾號的閱讀1000000+什麼干不出來?這樣說話的人腦子在哪兒?

還有人說,你們就會斷章取義!你們看過她的文章嗎就這兒瞎比比!這是個撕逼界的老問題了。可惜我恰恰看過她的文章。因為沒有調查研究,我也不會輕易發言。

比如說她昨天的那篇《嫖娼簡史》。我恰好看了。

什麼是「簡史」?某種意義上就是說,能夠簡單的概括整個真相的東西。但這篇「簡史」的內容是什麼呢?大概就是咪蒙採訪了一些有過嫖娼行為的大學男生,把他們的奇葩觀點、言論摘錄出來,用你懂得的語言,說了一下這些渣渣的變態心理。最後總能讓看過這篇文章的你,像電視劇演過無數次的老橋段一樣得出結論:看到了吧,男人沒一個好東西!

這些採訪如何調查取證、是否真實存在、刊文有沒有斷章取義等等,我不清楚。我只是有個疑問:作為一個有過嫖娼行為的男性,在一個嫖娼是違法犯罪的國家,你會接受咪蒙這個【在各種意義上看來都是大V的自媒體】的採訪並曝光嗎?請捫心自問一下。反正如果是我,即使是匿名,我也沒有這種勇氣。

回到這篇文章。咪蒙在高考前發這個到底是什麼用意呢?

是只想介紹一下嫖娼的心理和歷史嗎?

是想告誡即將步入大學的小丫頭們,大學男生其實充滿著嫖娼習慣你要小心嗎?

還是是想通過一些極端特例污名化男生、借著網路女權的東風帶一波節奏再狠狠賺一波錢呢?

大家自己判斷,我說了不算。一個人有一個人的看法。但百萬+的閱讀量就得靠話題性撩撥大眾心理,至於你得出什麼結論,迷濛大可以說一句「你想多了我可沒這意思」,推得乾乾淨淨。

嫖娼確實有錯。但這是個常識問題。咪蒙不可能討論政治正確早有定論的常識問題。這種討論帶來不了1000000+的閱讀量。咪蒙的這篇文章,用那種微妙的充滿暗示性的文字告訴你,大學男生每個人都無所事事,每天都活在遊戲和嫖娼中。他們道德敗壞無恥下流心理變態,都是不疼惜女人的直男癌,人人可殺。這已經是老手法了,並不新鮮。

現在反過來想一下,如果有個男生用這種手法炮製出大學女生被人包養最後染病的故事,現在的輿論又會是什麼樣子呢?儘管現在大學女生被包養的現象已經蔚然成風,真實性毋庸置疑。好好想想這個假設。好好想想。

我們都知道,現在「女權」是一個很火的話題。各大平台上的咪蒙們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得以野蠻生長。作為一個男性,我必須要說女權覺醒是個好現象。這說明女性群體的自我權利意識正在覺醒。這是很大的進步。值得32個贊。

但我國這種網路女權意識的覺醒,原因比較複雜。一方面確實是社會裡的條條框框對女性並不友好,一方面是女性自身的不安全感。再加上中產的困惑、男孩子的心理不成熟(很多男性大學生在兩性關係中確實特別弱智)、青年知識素養的提高、營銷號、娛樂事件的推波助瀾,催生出中國女權十分怪異的幾個現象。

一、對兩性關係的輿論導向,很多時候居然是靠娛樂事件推動。

一個明星家庭的情感悲劇,就會催生無數「再也不相信愛情」的言論;一個電視劇里的「處女情節」事件,就能讓姑娘們吵吵嚷嚷半個月。在我看來這簡直太荒謬了。如果自己的想法、意見需要靠這種東西催發和支撐,那在現實生活中你得活的多麼無力啊!但即使是娛樂事件,人們也是帶著階級鬥爭般的思維看待。

前段時間黃磊三胎生了兒子,無數女生微博刷屏:好了,終於可以不生了。首先人家生不生和你沒關係,其次不論生男生女,這是一個新生命的降臨,我們應該祝福。第三,有了女兒想生兒子,有了兒子想生女兒,這是人之常情。你們三觀噁心,看到的也只能是噁心的邏輯和噁心的現象。

二、很多所謂女權,最後提出的解決辦法是把兩性對立。

即使是溫和的高喊著「平權」者們,在我看來,她們對女權問題的認識也未見得多透徹。在最後要麼陷入邏輯難以自洽卻自我狂熱的怪異循環中,要麼就是披著女權的毛皮包裹著精緻利己主義核心的妄想症患者。真正的女權少之又少。

我不止一次在微博上見過「男人就是xxx」的言論,具體的可以看「第三新缺德社」的話題「中國女權觀察」;我也不止一次見過前面說「女性要怎麼樣怎麼樣」後面說「你個大男人怎麼這樣」的精分患者。具體案例如下:

案例一

前面:【女人經濟獨立、我要小帥哥、我要嫁給愛情、你為什麼這樣對我、對我媽】

後面:【房車錢憑什麼讓我出?彩禮十萬都拿不出來我憑什麼嫁給你、你憑什麼不給我買包買口紅、憑什麼讓我容讓你媽】

案例二

前面:渣男都該死、出軌骨灰拌飯!

後面:骨肉皮橫行、鮮肉炮王睡粉絲是活菩薩!

我竟無言以對!

三、同樣性質的問題,人們選擇雙標。

我大一時候有個同學被人包養後來患病(不是性病),我親眼在她微博裡面看到各種抨擊直男癌、處女情結,一時間粉絲破五千。誰能想到網路上如此高潔如此女權的人物,在現實中是個這樣的雙標爛人?

除開這種個例,微博大V「微博搞笑排行榜」曾有兩個話題:

一、男生選擇分手時會有哪些徵兆?緊接著第二天的話題是「女生選擇分手時會有哪些徵兆」。話題發表於2016年2月26日。

各位有興趣的話可以對比著看看這兩個話題下的評論。

第一天的話題幾萬評論全是痛罵男生,外加加非主流QQ簽名式的矯情句子。

第二天的話題幾萬評論全是為自己找補,然後痛罵男生,外加非主流QQ簽名式的矯情句子。這種對比十分明顯,也十分可笑。

我不由得在想,是不是這個世界上被分手的人只有女人?儘管人們為了搶熱門即使編造故事也要硬說,但數萬評論的樣本空間,足以說明問題。

人一切的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也永遠不可能在不深刻反思的情況下看到自己的問題。

從這個事情上,你就能看出網路田園女權的荒謬。

如今直男是個筐,啥都能往裡裝。男性都被標籤化了。儘管很多標籤只是姑娘們的一廂情願。

不逛街?死直男!愛逛街?一定彎!不打扮?死直男!看美女?色鬼流氓!和女人講道理?你是怎麼活到現在的!甚至在某些營銷號的帶領下,連說不出口紅色號都成了死直男的標籤了。昨天我甚至看到了一個「你見過最low的直男行為是什麼」的互動話題。

我很好奇,喊著這些口號的人,你們知道阿里·代伊的球衣號碼嗎?你們知道《美國末日》是哪個工作室出的嗎?如果你不知道,別人說你死直女,把你們的故事變成段子四海流傳,你做何感想?

是什麼給了這些自媒體、營銷號這樣對待男生的底氣?是整個社會對男生的調侃,還是女生並不覺得這是一種傷害,亦或是男生自身的不辯解、不作為甚至隨波逐流?

請將心比心的討論一下:假如現在有一群營銷號,每天用些極端的特例、充滿暗示和煽動的語言描述、調侃女性,輿論又會怎麼樣呢?好好想想,想想。

所以別什麼都扯男權。咪蒙們的那些東西都是男權逼她發出來的嗎?她們賺的錢都被男權們拿走了嗎?

關於兩性關係的認識,我們國家一直落後。早年對早戀嚴防死守,大學畢業恨不得立刻領個對象回家。生理衛生課大家都紅著臉躲避,甚至性教育課都被家長集體抵制,結果發生了博士夫妻不知道怎麼生孩子的奇聞。

我們這代人,對兩性關係和感情生活的認識,不是來自影視、小說,就是被各種亂七八糟的信息灌輸。正兒八經關於兩性關係的書,從來沒人看。我們沒有「愛的教育」,不會愛人。我們沒有經驗,我們需要指導,我們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但要命的是,有些「石頭」,只是為了讓你和它發生接

觸,不是為了讓你過河。為了達到其別樣的目的,手段無不用其極。而有些人卻依然選擇為此買單。我同情她們。

有些信息,本來就是極端的案例,或者是理想化的案例。做到真的不太可能。生活很平凡,沒有那麼戲劇化。你我都是小人物。理想的感情生活是個極限問題,我們需要努力經營追求完美,別用完美的標準衡量現實。互相包容彼此體諒共同進步,生活才會越來越美好。

不過我比較讚賞咪蒙一點,她從來不掩飾自己對錢的渴望和推崇。這一點比起那些兩面三刀言行不一者,她也算個真小人了。


沒幹貨,全是迎合市場的潑婦式罵人


你們幹啥非逼一個商業公眾號成為群眾思想教育工具呢?


只看了她微信發的短文。關注過微信號又取消了

煽動性很強,很有趣。但是仔細看覺得有些地方強詞奪理,有誇張,不真實感。
比如她的你要做什麼工作里誇張描述她的屬下全部自願加班,暈倒後在醫院醒來還要開會等等。

讀完她的文章讓我覺得她是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而且為自己的小聰明洋洋得意。

另外知道他和那個拍了小團圓力挺杜汶澤不刪戲份的彭浩翔關係很好有合作對她路人粉轉黑

這只是我個人看法,粉絲可以不同意,但不要在評論里來和我撕,


此人以「真性情」作為賣點,實則一直在扮演「假豪邁」。稍微了解點她的讀者都知道,她以前根本不是這個文風。試想一下她的成長經歷從業經歷都能明白,這個人從小到大好歹算是個如假包換的才女,怎麼可能是這麼一副滿身戾氣出口成髒的模樣?只不過這類作者太懂得「得屌絲者得天下」的網路法則,能刻意去迎合她粉絲群的三觀和語言方式罷了。
但是這種將粉絲當做武器,當做現鈔,當做殭屍群來使用的自鳴得意,咪蒙真是藏都藏不好,那幾篇兒子失學,看粉絲被知乎罵而痛哭的文章,把她這種「二流才女」的小心機暴露的一覽無餘。
此人很會轉移視點,知乎那麼多質疑她解決兒子上學手段的人,她避而不提,反而今天在自己公眾號貼出一篇知乎砸她粉絲素質的截圖,並且配上她特有的「愛恨皆走極端」式的文風,說她心疼感動到流下熱淚,說「我這麼努力就是為了配得上你們!」然後一眾粉絲也在下面痛哭流涕的表忠心。

嘖嘖,看看這路數,她的粉絲群的層次都是她給暴露的好嗎?
鑒於今天她企圖吊打知乎,估計她的low粉們很快會來知乎砸場,我匿。不與屌絲論短長。


很聰明,但文字中看不出一點真誠,貌似接地氣,其實根本沒有任何的深度,屬於碰瓷型作家,即哪裡有熱點蹭哪裡,懂得揣摩輿情,文字比較極端


淺薄狂躁,毫無深意


最開始時,伏地魔每天在霍格沃茲好好學習以施展他的天賦和才華,他的夢想是「成為這世界上最偉大的巫師」。


生活所迫,生活所迫呀


咪蒙自詡是個有趣的人,喜歡有趣的文字,有趣的人,可是,我看了她的文章之後,實話說,不覺得她多有趣,覺得她的文字大多挺無聊的。v不否認,她的文風屬於很輕快幽默的那種,但是,某些文章純屬無聊,並不算有趣。她的那篇《有趣,才是一輩子的春藥》看標題的確是夠勁爆夠有趣的,可是,讀完之後,我根本不覺得有多有趣,開頭開了個玩笑,說那個高中生成功應聘的事,感覺根本就是歪理,根本就是在說低級笑話一樣。還有,她那些所謂的有趣,很多都讓我覺得無聊搞笑,她的有趣是大多都媚俗的,雖然對事物的一些見解的確是比較獨到犀利,但是,文章的思想不夠深刻,基本都比較膚淺,同樣是網紅,風格同樣屬於潑辣犀利的那種,相比之下,我覺得鮑鯨鯨(失戀三十三天的作者)更有趣的多,同時,鮑鯨鯨的文字更有正能量的多,讓人覺得很溫暖,很治癒,看完之後不僅是讓人會心一笑,還有滿滿的感動和暖意。


推薦閱讀:

九州系列作品最開始是誰先寫的?每個作者的想法不同,寫出來的是否會有不協調的感覺?
看了一些日本的影視作品,為什麼日本想法極端的作家和導演那麼多?
九州還有重新崛起的可能么?

TAG:新媒體 | 作家 | 文學 | 如何看待/評價 X | 咪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