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的人不回國的理由有哪些?
這幾天一直看那個回國的理由看的我都不想出去了(X
難道就沒有選擇不回來的知友嗎求分享心路歷程……
然後作為一個文科生國內國外都是畢業就失業也沒啥更大的機會感覺……
才疏學淺,真心求教(鞠躬
鏡像問題 出國留學,生活工作過的人回國的理由有哪些? - 職業規劃
國內太不尊重人才了。
哈工大有個特牛的院士叫馬祖光,牛到什麼程度?沒他,中國的激光制導武器起碼晚出來10年。但是哈工大卻不怎麼宣傳他的科學成就,反倒各種宣傳他怎樣自己受苦,生活多麼清貧節儉。公派訪問期間,他為了給國家省飯錢,在國外吃清水煮挂面吃了半年。中國的激光武器之父,在國外喝了半年挂面。
快別宣傳挂面的故事了,你好意思說,我都不好意思聽。
......在最緊張的日子裡,他的睡眠時間縮短再縮短,一日三餐,也壓縮成兩餐。為了節省時間,節省資金,他經常吃清水挂面。......
......為了節省時間,節約外匯,共吃了150多斤挂面。他所節約的外匯1.1萬元馬克,全部上交給國家了。.......——光明日報 2004年9月
馬祖光院士這麼做是非常值得敬佩的,但是將老先生的事迹當做洗腦工具進行添油加醋的宣傳,並且要求其他人也這樣做,未免就有些令人不舒服了。(而且從節省1w多馬克來看,國家當時其實是給了馬祖光不少錢的。也就是宣傳口的一些sb們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宣傳馬老多麼清苦,然後拿過來當做清規戒律要求現在的人。)
再說航天系統,航天X院系列,中國航天的主要工作部門,基本上就是中國的NASA。猜猜在北京的那幾個部門,普通員工的月薪是多少?具體數字可能各有差別,但是整體水平較低是不爭的事實(可能一院和五院要稍微好一點),很多人的工資在北京屬於低收入群體。而人們要求改善就用革命前輩和為國效力進行道德綁架。你都不為人才謀福利,人才憑什麼為你謀發展?有能力的人很多很多都跳槽了。你連人家的基本生活都不能保障,人家憑什麼為你效力?還以為精神原子彈現在行得通啊?
再說央視播出的一個系列的節目,叫"大國工匠",裡頭講述了很多共和國的優秀工人。我們都知道一國的工業核心競爭力不是機器,而是優秀的工人。基本上是:人加工超高精度機器,超高精度機器加工高精度機器,高精度機器加工中等精度機器,以此類推。節目中有人手工加工零件的精度是頭髮絲厚度的幾十分之一。而有位工人叫寧允展,他磨高鐵零件的精度,全國只有他一個人能達到。而去他的家採訪,發現家裡就是很小的一個屋子,床,灶台,鍋碗瓢盆,很是清貧,其妻子也表示"要理解他的工作"。貌似他超高的手藝並沒有給他帶來太多的福利。現在的邏輯仍然是"你不但要是人才,而且要窮,不能向單位要求更好的待遇,這才是好同志。"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058969/?playType=2isPurchase=0categoryId=30albumId=0tvId=0vId=sourceCode=sourceName=source=embedplayplatform=albumName=%E5%A4%A7%E5%9B%BD%E5%B7%A5%E5%8C%A0%C2%B7%E4%B8%BA%E5%9B%BD%E9%93%B8%E5%89%91%E3%80%90%E5%85%A8%E9%9B%86%E3%80%91uploaderId=isExclusive=falsesiteName=bilibilisiteId=bilibiliitemTitle=%E5%A4%A7%E5%9B%BD%E5%B7%A5%E5%8C%A0%C2%B7%E4%B8%BA%E5%9B%BD%E9%93%B8%E5%89%91%E3%80%90%E5%85%A8%E9%9B%86%E3%80%91itemPlayerLink=sourceUrl=http%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av3058969%2F此為視頻全集。說實話,看完這個系列,並沒有感覺到那麼驕傲。
再補一點哈工大的宣傳展板
「事業重要,我的命不算什麼!」
「在利益面前不能伸手,在奉獻上要走在前面。」
挂面的宣傳仍然在繼續。。。
總之,現在國內對人才的態度仍然是"既要馬跑的快,跑的遠,又不讓馬吃草",還是用"吃的是草,擠得是奶"來要求人才。就是要求人才單方面對你輸出,榨取人才的手藝與腦力。不僅僅是體制內,體制外的企業等等也存在著類似弊病。展板上還在宣傳科學家的家裡寒酸,沙發多處塌陷,沒有電器還卧病在床,這不是品德宣傳,這是在讓人才望而卻步。如此環境下,面對國外機構開出的相對的高薪高福利的工作,你覺得這些受過良好高等教育,見識過世面的高級人才會怎樣選擇?答案不言自明。(僅限於真正的人才,出國混日子的在國外也找不到好工作)
現在最重要的是觀念的轉變,原來徐遲關於陳景潤的報道就宣傳陳景潤如何節儉,自己腌菜等等等等,對各種人物的宣傳也是要窮,才是人才,才有品德。並不是節儉不對,節儉是很正確的,但是以節儉為理由進行道德綁架,忽視人才待遇,那就不好了。換句話說,有待遇不要,那是人家的美德,但是你不能不給。但是現在早已經不是三十多年前的物資匱乏,外匯儲備為負數的時代了。並不是窮即正義,也不是富就不對。其實都不需要富。只是希望人們認識到,共和國的人才並不一定是吃窩頭糟糠,並不一定生活清貧。他們也可以每天兩菜一湯,也可以穿名牌衣服,也能過上正常的小康生活。我覺得這個要求應該是不過分的。
正如評論所說「我和國家談工資,國家和我談情懷」。再有情懷,也不能當飯吃。有時候某些機構和領導著實令人寒心。其實每個人都是希望能夠為國效力的,就比如我自己,如果在國外,即使工資能比在國內高一半我都是樂意回國的。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原來已經是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授了,但是他還是選擇了回國。他說他在美國住400平米的房子,回國住100平米的房子。(當然清華給他配備了硬體水平超高的實驗室也是一方面→_→)沒錯,生活有保障了,大家都想回國。人家100平米照樣有地方伸腿。就說施一公回國能有再多的資源,但是要是200平米換成50平米,人家還會回來嗎?100平換成25平呢?就算是千人計劃前三人,生活不能保證,人家也不一定回來吧。
網上新聞說某某高校教授,上課騎自行車穿布鞋艱苦樸素,然後一群網友在下面留言「這才是真正的教授真正的知識分子」。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面對了。我敬仰那些不為物質所禁錮的大師,但是我不希望國家和國民是這樣看待人材的。節儉是美德,不是規定,清貧更不應歸為美德。我希望兢兢業業為國家做出貢獻的人們能夠家庭美滿,名利雙收,受人敬仰,而不是默默無聞,清貧艱苦。只希望現狀與人們的觀念能夠轉變,祝祖國越來越好。別讓英雄流了血之後,還要流淚。
uestion/31576571
(中國的國防軍工類工資真的很低嗎?)
---------------------------------------------------------------我是分割線-------------------------------------------------------------
1.有知友告訴我航天系統的工資並沒有我一開始說的那麼低(原答案是2500一個月),可能是我的信息不夠全面。我只是有個同學他爸媽在北京的航天城工作,他們當時(2010年左右)剛進來5年以內的員工工資基本都是不到3000。其他的我沒去了解,這個疏漏向大家道歉,答案已經修改。有人懷疑為什麼工資這麼低還有人去,原因很簡單,北京戶口。
2.我並非不喜歡馬祖光,我只是不喜歡哈工大對馬祖光的宣傳方式。馬祖光先生是一代宗師,風骨長存。先生為草當作蘭,為木當作松。他的逝世,使我國科學界失去了一顆燦爛耀眼的星。先生人去,但他的辦學思想,他的治學態度,他的探索精神,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他艱苦奮鬥,克己奉公的高尚品德,他的愛國精神,他的音容笑貌,永遠留在我們心中。
3.允許轉載。
4.評論說"真當共產黨不知道好好對待人才"的,我想說,對不起我沒看見實際行動,知錯就改就是好同志。知錯不改呢?剛建國的時候國家一窮二白,國家盡了自己最大的能力來給人才最好的待遇,雖然可能和國外還差很遠,但是將心比心,人才看到了國家的真誠,紛紛回國。然而現在國家富了,人才的待遇卻沒有跟著節奏增長,反倒宣傳起了奉獻第一,所以造成大量人才流失。
5.有人提這幾年科研的「井噴式發展」,但是就中科院來看,科研的發展用「井噴」來形容那真是不貼切的。而且所謂大發展主要是灌水,高質量文章鮮有。前幾年北大從耶魯引回來一個人,人家專心鑽研一個項目,2年沒出一篇文章,在北大的評價體系下差點就沒工資了。結果最後人家發出了那篇文章,直接成了10大科技進展之首。可見國內的評價體系是多麼不健全了。
6.有人說「工資是不如外國,但是你也不如馬祖光」,那這麼說我們連挂面都吃不上?有個破樓破房間住就是便宜我們了?大國工匠住破樓也是他活該?麻煩評論區的五毛換個角度洗。
7.我沒有抹黑為祖國無私奉獻的理想主義者的意思,這些人都是偉人。但是對不起,不是所有人都是活雷鋒,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無私奉獻。好老闆都談工資,差老闆才談奉獻。突然被幾個大V贊了多了很多評論,暫不能一一回復,請諒解。
寫下這個答案的時候已經預料到會被質疑不愛國之類的,我想說,我愛這片土地,但是我無法愛每一個同胞,也不甚愛這個ZF。
我的爸爸是一名法官,當我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我的新加坡籍還有美籍朋友無一例外地說了類似「哇你爸肯定很受尊敬你家肯定很有錢你一定是在大別墅里長大吧!」之類的話。當我告訴他們我的爸爸作為一名法官工作了近三十年但是他的薪水只有每月五千塊人民幣(現在的工資,不是幾年前)沒有任何獎金補助的時候,他們紛紛大跌眼鏡表示不可思議。當然有些中國「朋友」也擠眉弄眼地下結論說「你家肯定很有錢」,原因你懂得。
我爸曾經是河北省司法考試的第三名,回到縣城做了一名法官。在我有印象開始爸爸已經是申訴一庭的副庭長,這一職位大概坐了十年,而在這段時間那些後於他進法院的人都升了庭長,甚至副院長。後來我慢慢知道,原來是因為當時的院長和下屬們收錢,為了湊錢給他買一輛專車,我爸是唯一沒有交錢的;還有一些院長讓我爸做的「通融」或者拒絕立案的事情,我爸也沒有照做。
而後來我爸升為立案庭庭長的事情也很戲劇化,是因為我爸的一個本家遠房親戚(也是我爸短暫教書生涯中的一個學生)在縣裡管人事,他看見每年法院報上來升職的都沒有我爸的名字於是和法院院長拍了桌子「如果你不報xxx(我爸的名字)升職的話,法院里誰的升職我都不批!因為最有資格升職的就是他!」(這些事情我爸也是後來才知道的。)因為院長還要給那些送了禮的人升職,所以被逼無奈升了我爸做立案庭庭長,當然也是他眼中最沒有油水的庭。後來這個院長退休換了院長,我爸才被調去做刑庭庭長。
我可以實事求是地說不管在哪個庭,爸爸都是百姓口中的好法官,他會手把手教那些百姓如何寫訴訟狀,也曾讓一些為被告辯護用花言巧語堵得受害人啞口無言的律師閉嘴。他一直到退居二線都沒有用手機,因為這樣有人請他吃飯就只能打家裡電話,然後我們就可以說他沒在家而且沒有手機找不到他。然後讓對方留電話記名字,爸爸看不是請他吃飯辦事的才回電話。
但就是這樣一個法官,在我和姐姐同時上大學的時候,我們的學費和生活費幾乎湊不齊(我最開始來新加坡的一大動力就是學費全免+生活費補助)。從九七年開始住的九十平米的房子住到前幾個月。換房子的首付是借錢交的(交首付的時候是十年前,因為政策問題耽誤了今年剛蓋好),後來把現在住的房子賣了,加上我和姐姐工作後添的錢,才換了稍大些的新房子。家裡沒買過車,現在我回家的交通工具還是電動自行車。(註:媽媽原來在生產公司工作,後來下崗,一直做一些小生意或做會計有一些收入,比爸爸的收入稍少。)
就是這樣一個法官,在我連續兩年漲工資後表示疑惑:「你們那每年都漲工資?」 是的,現在我的工作,每年漲的工資有兩部分,能力增長是一部分,物價上漲是另一部分。還有升職會漲工資,跳槽也可能會漲。而我的起薪,是當時我爸工資的八倍左右。
(可能有知友會覺得新加坡高薪養廉才有了這樣的差距,我曾寫過一個答案,裡面詳細闡述了新加坡的高薪養廉其實是誤讀,有興趣的知友可以移步看一下。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988904/answer/62765037)
我為我的爸爸感到驕傲,他身體力行地教育了我和姐姐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但是我的國家和政府不該感到驕傲,他們應該反省,為什麼越是遵守了dang的規章制度的人反而活得越捉襟見肘?為什麼在我的祖國,升職要靠送禮拍馬,掙錢要靠灰色地帶,成為了見怪不怪的事情?為什麼國家經濟實力一直在上漲,普通人民的收入卻越來越不經花,錢去哪了呢?為什麼國家一反腐,澳門新加坡的賭場收益還有某些國外城市的房地產就直線下滑呢?為什麼之前這麼多年,我們的ZF可以對這些事情不聞不問傷透了百姓的心呢?
我不是憤青,但是小學班主任的一句話讓我久久不能忘懷「其實老師不能怪你們在大街上瘋玩,人家城市裡的孩子可以去博物館、圖書館、少年宮,你們除了去大街上玩兒還能去哪呢?」 縣城裡的孩子是沒有享受過這些設施的,所以我們很少有書本以外的知識,也大多沒有高雅的愛好。臨近高考的時候我才聽說了高考移民這回事,才發現原來清華北大在北京的錄取率比我們省高了三十倍左右,美其名曰北京的考生素質高。相較於得到全國最好的教育資源的北京學生,我們這些沒去過博物館圖書館還有少年宮的學生素質當然低了,說的好有道理,我竟然無言以對。(預見到此處可能有人會說我的素質就是低,所以補充一點,不是我驕傲炫耀。)我想,當以蹩腳的英語水平入學的我在一個世界QS排名前三十的大學和排名前十的專業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並且因為品學兼優被選做畢業生代表在畢業典禮演講時,我證明了不是我們素質低,只不過是某些政策的制定者在為自己的後代鋪路順便堵住了其他人的路而已。(註:學校和專業排名以我畢業那年為準)。
在這種情況下,我靠著能力和一些運氣」殺出了一條血路」,終於可以讓我的後代免受或少受我和父輩經歷的不平之事,讓他們可以既遵從本心的善也可以快樂不矛盾的活著,也終於有能力可以讓父母不再為錢發愁。所以某些站著說話不腰疼讓我回去報效祖國的人們請省省吧,我還沒有患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也請你看看那些海歸,他們所有人回國的因素真的都是情懷嗎?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0782932
==============原答案的分割線============
出國留學前我也是一門心思打算回國的,出國後再和國內對比才變得不想回國,也有同學是更加堅定了回國的信心,每個人各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心態,不能一概而論。題主可以抱著一個開放的心態出國,體驗了再做決定才不會後悔。
金錢方面的對比就不說了,大家說了很多,不過如果真的在國外不開心,金錢並不能左右一個人的決定,畢竟人賺錢就是為了讓自己活得舒適開心的,最多只是延遲回國的時間而已。
主要在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和信任方面我舉幾個例子:
兩年前我去九寨溝旅遊,已經避開了黃金周但是剛好大家都想著要避開黃金周,所以反而趕上很多人的一天。在排隊等景區內的旅遊車的地方已經放了蛇形柵欄,不過前面的人是直接走到蛇形柵欄外面形成了一個扇形等著旅遊車過來。我剛好排在柵欄出口,旁邊一個帶小孩的家長剛好把他三、四歲的孩子放在了我前面。車門一開後面的人就開始往前擠,而前面的人尤其是五大三粗的小夥子故意揮舞著胳膊肘。後面的人一推我就快要踩到那個孩子了,於是我用全力拉著欄杆,大聲喊後面的人不要擠,前面有小孩子,然後叫那個家長趕快把孩子抱起來。期間我被後面的人推得夠嗆,前面和旁邊的人也幾次差點打到我,那個家長抱起孩子,連看都沒看我一眼,就趁著我把後面的人堵住自己上車了。而上到車上有些人從後面擠過來坐下一個人把一排的位置都要佔住,我也不想多說了……
今年去馬爾地夫,正在劃香蕉船就聽見一個中國媽媽在深水區里朝著隔著珊瑚礁在淺水區的七八歲的女兒尖叫「我能過來為什麼你不能,快點給我過來!」淺水區的珊瑚礁離水面只有10到20厘米的距離,直接從那上面游過去是非常非常危險的。女兒試幾次過不去,就又站了起來,說她過不去。那個媽媽更生氣了,有些歇斯底里地尖叫「我讓你立刻馬上過來!!!」我看小女孩實在可憐,就告訴她旁邊十米左右的地方有專門的通道,因為我的距離和小女孩還有她媽媽是一樣遠的,所以她的媽媽也聽到了。小女孩看著她媽媽,她媽媽不耐煩地說了一句「行,你從那邊過來吧。」我看著小女孩的媽媽,她沒有和我說任何話,甚至沒有向我點點頭,哪怕只是看我一眼,都沒有,好像我這個人不存在,她是憑空知道了原來還有這樣一個通道。
我沒有很多機會回國,回國一般也很少接觸陌生人,這兩次是我近幾年僅有的主動去幫助陌生人的經歷,不是我專門挑出來黑中國的。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情況,得到的是相同的冷漠。可能有些人要說我幫別人的忙還有所求,不夠高尚,但是我只是一個普通人,不是聖人,那種冷漠真的刺痛了我,讓我懷疑自己是不是不該這樣做。(補充一下,我不是要以這兩個例子來推導出100%中國人就是素質低這種理論的,而是想說明這種人已經佔到了相當的比例才會出現兩次都中這種情況。如果您實在無法理解這個幾率,那就當我的體質很招黑好了,反正我也只是在說我個人不想回國工作生活的理由。)
在新加坡,我曾經幫一個特別焦急地追公交車的人追上叫住了快要開走的車,她上車的時候還沒反應過來,車開了她才明白我不是為了自己追公交,然後她努力探著頭隔著車門看著我沖我笑。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自己快跑進了地鐵然後父母被關在了門外,我帶她到下一站等到她父母,那對夫妻都快急哭了的同時還不忘謝謝我,讓女兒謝謝我。這些事情太多太多,每一次讓我幫助了別人的同時自己有了好心情,更加堅定了助人為樂的信念。而在幫助自己的國人時候我得到了什麼,無視。或許我還是幸運的,至少沒有被反咬一口。更不要提我自己受到的幫助,手機幾次弄丟都找了回來;在台灣的時候問路,指路的人走了好遠發現我走錯路又小跑著折了回來,堅持帶我走到路口告訴我正確的方向…… (補充:非大陸人也不都是和藹友善的,以我在地鐵上讓位的經歷來看,大概一百次可以碰到一個什麼也不表示直接坐下的吧。再補充:我說的非大陸人僅限於新加坡,台灣,紐西蘭,不是范指除了大陸以外的任何地方!因為我說的是我自己的經歷,這不是一個分析貼或者議論文,是記敘文!------用了非大陸人這個奇怪的詞是因為涉及到了台灣,我想不到更好的詞了。)
如果我的後代生長在一個冷漠、自私甚至爾虞我詐的社會,我要教他們的博愛、信任和尊重又如何讓他們更好地在這個社會生存呢?
我是土木工程專業,在這裡我靠專業知識說話,靠能力升職,不用應酬,不會被逼做設計規範不允許的事情,我不用在午夜驚醒擔心我設計的樓房會自然倒塌,我可以摸著良心說我對得起老師教我的知識,父母教我的德行。
我只希望在一個地方,至少在大多數情況下,做對的事情會受到鼓勵,做錯的事情會受到懲罰,而不是相反。
對於我來說,以上已經足夠成為我不想回國的理由,至少是現階段不想回國的理由。
========================================
更新:感謝大家的支持,沒有歪曲理解我要表達的意思。舉了上面兩個我經歷的「不會表達感謝」的例子,主要是為了說明我感覺到的國內人與人之間的尊重的欠缺,如果對於一個幫助了他的人都不能表示基本的尊重------向對方示意「我知道你幫助了我,我接受你的幫助並心懷感謝」,那對於其他人就可能更過分了,這也是為什麼新聞上經常看到因為一點小事就能起衝突的原因,因為雙方都沒有想到尊重和包容。
有一些知友把素質低、不善良歸根於貧窮,我覺得這不是直接因素。首先就我遇到的事情來說,一個人是去九寨溝旅遊,也就是說他至少不需要愁吃穿;一個是在馬爾地夫,那個島每人每天的花費在一千到兩千五人民幣之間,說明她是屬於富裕那種;如果不善良是因為貧窮,那這兩個人不應該有這樣的表現。我認為在一個推崇善良的社會,善良可以讓一個人交到更多朋友、受到更多幫助,從而脫離貧困,也就是說善良可以讓他的生活變好,他越是貧窮,越應該善良。如果在一個社會,越善良就越貧窮,只有變得不善良才能脫離貧困,那是這個社會出了問題,因為善良在實際上已經不被推崇了,無論報紙書刊怎麼去宣稱善良是被推崇的。
每個地方都有好人和惡人,區別只在於兩種人之間的比例。當惡人的比例高到一定程度,他們就成了社會的主導,進一步壓榨好人的生存空間,甚至逼良為娼。在這種社會大環境下,往往由善變惡易,由惡變善難,如此惡性循環。一個例子就是「塌方式腐敗」,真的所有的那些人都是為了貪腐而做公務員的嗎,我相信不全是,很多人可能是因為上級的壓力,同僚的排擠,為了生存才同流合污,然後再也不能全身而退了。我覺得他們也是錯了,但是首先錯的是這個社會,給好人的生存空間太小太可憐了。又比方說那些貨物被哄搶的司機,他們聲淚俱下跪著求那些刁民,刁民無動於衷;如果他們掄起榔頭干翻幾個,說不定還能嚇跑一些;不過搶東西的法不責眾,保護自己財產的可能要被判防衛過當了。
我本人是很敬佩那些明明有能力迴避卻選擇直面這樣的社會並且發起挑戰、試圖改變的。他們為了一個宏大的理想豁上了自己甚至家人的幸福,他們不只是好人,而是非常非常高尚的人了。我們現在的社會是不乏這種人的,可是這些人里有相當一部分可能有家不能回,可能已經無家可歸,可能被關進過精神病院,也可能被抓進監獄,或許有一天他們的名字會被翻出來推上神壇,但是在當下,他們或許活的最生不如死,因為他們要清醒著承受痛苦。我自問沒有這樣高尚的情操,寧願自己的能力被埋沒、過著最清貧的生活,甚至顛沛流離也不在道德良心上妥協一點,所以我選擇離開,為了自己,為了父母,為了後代。
=======================================
大家好, 作為一個加拿大人來回答, 請大家原諒語法錯誤
我在加拿大上大學的時候中國留學生朋友不少, 畢業了其中有好多不願意回國,原因如下:
- 可能不想回家是因為不願意被父母當成小孩 - 我只能按照朋友說的原因: 在國外體驗了自由生活,可能不想回中國父母當成小孩子。他們說不管年齡多大,他們知道一回國就這樣。 我老婆的表妹也是這麼想的。
- 可能找著了一份好工作 - 我只能說加拿大留學朋友們的情況 - 我瀋陽的朋友畢業了以後在一家公司實習了, 後來在那兒工作。 收入很高, 能購買房子, 買車, 等。。 現在有兩個孩子。 回國當會計他擔心收入不可能太高。
- 在國外習慣了生活方式了。 這個對我來說是最難懂的
- 跟外國人談戀愛了。 我有一個朋友在加拿大跟本地人結婚了。有點兒像我來中國的原因
上邊就是我朋友群里幾個朋友的看法, 不知道有沒有幫助。
語法錯誤請告知一下, 謝謝
Edit: 給常感謝大家給提出的修改建議!
身邊有一例。
在美國100名左右的某公校當教授。每學期教學任務是2-3,或者3-2,或者3-3;每星期把課和坐班時間都安排在兩天,還有一天需要回去開個例會。一個星期只需工作兩天半,剩下的時間就很自由了。新晉的教授可以自己埋頭寫paper刷聲望,年老的教授很多是帶孩子孫子養花養寵物什麼的,甚至經常去旅遊。發文章要求5年內5~6篇領域內出名的期刊,評上了tenure(終身教授)之後,只要不犯什麼大錯,基本就是鐵飯碗,不用看系主任,college dean,甚至校長的臉色。美國的高校就是個養懶人的地方。如果不是排名特別前的大牛校,其實是挺安逸的。我見過很多教授都有副業,旅遊爬山球迷的就不算什麼了,種樹釀酒打遊戲玩樂高的都有。
年薪是9個月,暑期看福利,如果能爭取到教課或者研究項目,或者系裡有閑錢,大約可以多20%的年薪。很多人把暑期的課安排在兩星期,教完就去放假了。
還認識有幾例,在領域內小有名氣了,就會有國內的學校邀請回去當客座教授,經常兩地跑,相當於公費回國探親,拿雙份工資。
總體來說錢不多,比不上程序員,工程師等,跟逼乎上分分鐘號稱幾十萬美元月薪的更是沒得比。福利倒是不差。
很多不回國的人都是普通的星斗小市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不外乎就是希望做一個中產白領,過一分安逸的生活,有車有房,僅此而已。
還有就是,回與不回都是暫時的,世界人口是流動的。
別的行業不知道,醫療方面,就憑這個,他們為什麼回來?
我倒是不同意「國內不重視人才」說法。
傳統行業/政府機構?或許是。新興行業,比如互聯網行業?恨不得一網打盡。
對不同的人來說,出國留學回國不回國的理由都可以有很多種。
比如說職業發展,在國內可能上限更大,但是風險也更大;而在美國可能上限略小,但是會平穩很多,最後算期望值,二者不會差太多。
比如說環境,食品,也是各有取捨,在美國可以好山好水好空氣,然而有時候也可以好無聊。
在國內可能需要注意的多一點,然後樓下就有包子油條。
再比如離父母近,對獨生子女來說這的確是比較麻煩的一點,不過對於大多數 80 後來講,還沒有到這成為決定性因素的時候。
再比如教育,也是各有千秋,在美國可以讓小孩發展更均衡,除了學校,還可以接觸很多不同的東西,比如游泳、球類、戶外、滑雪、藝術、體操;然而學校教的東西也的確是簡單,尤其是美西這邊的公校,跟國內一比的話都成了落後娃,更不用提中文的退化了。
再比如文化,身在異國他鄉,不是同宗同源,自然也少了一些共同語言和話題。不要說什麼融入,因為融入這個詞本身就代表著不同。而另一方面,遠離國內,也少了一些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的文化氛圍,比如「酒桌文化」。
說到底這都是各人選擇,就看各人更看重什麼。
而對於我個人來講,暫時最大的不回國的理由在於無法在家庭與事業之間達到一個很好的平衡點,甚至都不用說「很好」,而是基本沒有平衡點。
國內有很好的互聯網發展的機會,毫無疑問在某些方面跟美國相比已經彎道超車。
然而絕大多數互聯網相關的公司,工作節奏、強度都是相當之大的,這個大不只體現在效率,也更多體現在時間上,這也是國內互聯網行業能彎道超車的原因之一。
而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是很難做到家庭與事業兼顧的,除非級別很高。
而在美國,即使是在 Facebook 這樣對績效要求數一數二高的公司,想要 5 點準時下班,回家等娃睡了再干也是一點問題沒有的(當然就別想著 redefine 了)。
所以,跟別的方面一樣,這仍然是一個取捨,選擇回國或者不回國都可以有很多理由,就看各人更看重哪一條而已。
當然,如果我當初連續兩次沒抽 H1b 的話,估計現在已經滾回國了。
而連續兩次沒抽中 H1b 的概率還是挺大的,能有差不多 20-30% 了,所以一個的命運啊。。。
高考從小地方考到大城市的人回去的比例比出國留學回來的可低多了
一個麗水人考到杭州留下來工作生活有人會吐槽嗎
雖然我是個要回國的人,但是我很清楚不回國的理由。如果我是一個在國內日常生活就不太好的人,出了國之後真的會更想留在國外。
我就說一點,因為生活更容易了。
以下敘述的貨幣單位都是當地貨幣,數據是我和朋友的親身經歷。
對比的是瑞士和中國。
本人做酒管實習生,在日內瓦一家三星半的酒店,每個月工資稅後2000瑞左右,拿的是瑞士法定最低實習工資。
日內瓦是啥水平呢?就是瑞士最貴的地方之一,房租貴,吃飯也比瑞士別的地方貴。
那這2000塊我能在日內瓦幹嘛呢?我跟三個朋友租一間兩房的公寓,每人每個月500。日常酒店包一餐,另一餐在家自己做飯,加上早餐的話,每個月大概300。半個月出去浪一次,在外面吃飯,餐廳人均50,一個月就是100。有時候想奢侈一下,吃個米其林也是可以的。
算下來我還剩1100左右,加上一些亂七八糟的花銷,每個月也能剩個8,900。
這8,900夠幹什麼呢?愛旅遊的話,去歐洲別的國家坐廉價航空機票都是幾十塊,一般的酒店也不到一百一晚,吃正常的飯也就二三十一頓(瑞郎和歐元匯率差不多1.5:1左右)。然後我可以毫無壓力輕輕鬆鬆就去旅遊了。
愛買東西的,prada一千多一個,省一點一個月就能買prada了。
然後我們來看看在上海。
朋友在上海的頂級酒店之一,外灘的文華東方實習,一個月工資1500rmb+300住房補貼。
那1800能在上海乾嘛呢?
。。。
再換一個工作來說。
出國前我在一家500強實習,每個月實習工資有4000rmb左右。這個作為實習工資我認為已經算不錯的了,但是如果我無依無靠,4000塊在北上廣深是活成什麼樣呢?
出國後也了解過一家500強的實習,工資3500瑞左右。用朋友的話說就是除了生活每個月都能買lv。。
其實這就是一個很致命的差別了。在瑞士,就算你做最最底層的工作,沒讀過多少書,你依然可以活的比較輕鬆,有基本的生活和基本的娛樂,不用被生活所拖累。但是在國內,如果你只是個普通人,沒有家底也沒有超人的智商,規規矩矩讀完大學,找到工作,你依然要時時刻刻為生活而擔憂。
先寫這麼多,大學的時候,錢包被偷,身份證也沒了,馬上要考試,去校保衛科開身份證明,被刁難,還要陪著笑臉。
小時候,去買香菜,賣菜的說,給小同學挑點好的,結果把最老的都給我了,硬的像芹菜一樣。
小學放學,發現我和幾位同學的車子被鏈條鎖鎖住了,從附近飯店來個人,問我們要錢,說是擋到他生意,要賠,還嚇唬我們。恰好我爸執行任務,從附近經過,那人看是警察的孩子,立刻就軟了,一臉諂笑的開了鎖。
高考完,冒出來很多人要給我慶功,天天吃飯,可那些人我都不認識。
上了大學,時不時我媽公司的經理來南京辦事,來了就拉我吃飯,又親熱又客氣,還總想送點東西。當然,如果我只是普通員工的子女,經理們不會來看我。
一方面,對於弱勢者無謂的刁難;另一方面,對於強勢者虛假的熱情。在十幾年前,廣泛的存在於國內的人際關係中,對他人的態度,在倨和恭之間搖擺,卻欠了些尊重和自然。
當然,現在的情況正越來越好,人際關係的那些套路,適應起來也不是難事,但是,當發現有選擇的時候,就更傾向於簡單的生活了。
在國外,好處是公事公辦,規矩寫在明面上,查清楚,備好資料,去辦就行了。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按規矩來,沒什麼廢話。對陌生人,不需要小心戒備;對認識的人,也不用應付查戶口似的熱情,生活就簡單了一些。
比如說,開車違章,交罰單扣分就行,但如果司機自以為人情練達,塞點錢請警官喝茶,問題就嚴重了,拷上帶走,準備上法庭,因為這是賄賂。潛規則少,抄捷徑的人少,不公平也就少一些。
前幾天有個新聞,一位女郎喝了酒,脫了衣服,在海灘俱樂部的游泳池裸泳,不聽勸,不願上來,職員報警。查身份證的時候,她打了警察一下,還吐口水。最近上庭,判監兩周。
相較而言,國內既有悍婦打交警的新聞,也有嫌疑人莫名身亡的事件。當然,中國那麼大,各種無奈的事自然要多一些。但是,倨的時候太悍,恭的時候太軟,也是不爭的事實。
有一年,我和老婆在北京玩,前門的全聚德,洗手的地方,站著位小夥子,對著來來往往的客人念叨,「小心有水,這邊洗手,謝謝慢走...」,語氣敷衍,心不在焉。但怪不得他,這個工作就是多此一舉,把殷勤用錯了地方,恭的過分,沒有必要。
還有一類,顧客就是上帝,任打任罵,任其刁難,以此作為服務業者的美德。但蠻不講理的人不時會有,遇到了又怎麼辦?新加坡的超市,巴士,醫院裡常有類似內容的標識,大概意思是,
「我們珍視我們的客戶,我們也保護自己員工,如果員工受到不當對待,我們將採取行動。」
相對於「顧客都是對的」,我更喜歡後一種, 雖然我是顧客。
國外更人性化,國內更人情化。人性的重點是人,人情的重點是關係。不想通過關係獲得特別的利益,也不想為了關係而委屈自己,就呆在國外了。本科時代留學(美國)到現在10年了。。。比較想家人打算近幾年回國。家人里還有留學日本和澳洲的,他們已經在國外定居了:
國外: 下限高,但上限低,生活壓力小,穩定簡單但機會也少,活動少容易無聊,適合情商一般愛安逸的。社會人際關係相對簡單(實際上也是因為大部分外國人還沒有進入權利圈的關係)
國內: 下限低,但上限高,生活壓力大,競爭變化大機會也多,選擇多生活豐富,適合情商高的有野心的, 或者喜歡生活家人朋友在身邊的。社會人際關係相對複雜些。
留在國外還是回國,主要考慮的因素大概有這些:
親情: 我們這代獨生子女比較多,所以照顧陪伴親人肯定是自己的責任。所以長輩的意願,是否想出國移民,還是想留在國內,一定會很尊重考慮。同樣的,如果有子女估計會考慮子女的問題?。。。
感情: 戀愛婚姻家庭也是很重要。單身的,條件比較好的女生男生,肯定是回國找選擇更多更容易;條件一般女生的可能在國外找相對容易,男生相比不是很容易。 如果有對象/已婚的,肯定也要考慮對方的意願想法。
事業: 和自身能力,野心目標,行業機會什麼都有關,行業/職業級別/創業打工等等不同國內國外的優勢劣勢也有不同。對大部分人來說,國內更拼但機遇多,國外相對閑。。。
生活: 在國外能比上國內一線城市的生活豐富程度和社交娛樂的城市寥寥可數,國外大家相對獨立安靜,享受鄉村生活自駕游的可能更適合。 「國外是好山好水好寂寞,國內是好擠好亂好快活」 真的是這樣。還有綠卡,簽證等移民政策也不是想留就留的。對於有些人來說,可能還有一定生活成本的問題。
心態好,其實回國不回國都能生活得不錯。
**************廣告分割線~~~歡迎參加我的Live :D **************
知乎 Live - 全新的實時問答
看這個問題下的回答感覺各位都好有志向,會具體分析在哪裡對自己的工作更有利,然而其實移民還有另一種,是沒有那麼大的事業追求,只因為喜歡某國的一些事物才移民的,移民去的國家也並不一定比在母國能獲得更高的工資或更好的未來。
我從初中時候時候就很喜歡東地中海地區的歷史和文化,大學就來到了巴爾幹某國,並希望留在這裡,這裡的工資水平跟中國東北差不多,職業發展和基礎設施等還不如中國東北,但我真的很喜歡那種可以體驗到好多種文化的交匯的感覺,我還特別喜歡這裡鄉下的節日大餐,特別有過節的氣氛,還有一些比較古老的修道院,讓我感覺看到了活著的過去,還有坐飛機只要一小時就能到伊斯坦布爾,我最喜歡的城市,在法納里的石頭小路上走著,彷彿回到了奧斯曼時代,我還打算退休後就在黑海邊的漁村裡買個小屋,經常去看看古希臘城市遺迹。我不打算回國,純粹是因為喜歡這裡,喜歡一件事物並不代表就必須不喜歡另一件事物,這個道理我想隨著中國的發展,會有更多的人理解吧。
逃避國內傳統文化背景下的階層劃分。
回到國內,由於大環境的原因,不可避免的要跟周圍的人發生對比。
而呆在國外,即便生活在社會底層,你也不用擔心父輩口中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樣怎麼樣,活得坦然。
雖然中國這些年發展很快,在很多方面不比國外差,甚至超過外國(比如物業服務,快遞服務,交通服務,還有大部分你想像得到的廉價的第三產業服務)。但在父輩的眼中,尤其偏遠地區,始終覺得還是國外好啊,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有好山有好水,有福利有假期,又無污染無霧霾,理想的棲身之地。所以但凡哪家的兒子女兒在國外,不管是餐館當服務員還是櫃檯賣化妝品,每每提及,當家長的總能自豪的說我兒子在美國/英國/加拿大.....,如果還能有個「正經」的職業,基本上小區鄰居背地裡可以議論了,那誰誰誰的兒子,在美國XXX公司,做XXX的呢,很厲害的呢。
而你一旦留下來了,能吃苦,能忍住寂寞,根據我知道的為數不多的案例,基本不會過得太差。而且整個社會感覺對待社會分工的態度很健康,不管你是交易所的交易員還是雜貨店的收銀員,在人格上是真正平等的,這在中國我覺得很難想像。所以這樣的選擇既照顧了家長們的面子,又能讓自己過上相對理想的生活,何樂而不為?
相比之下,回國的風險很大。
首先,一旦海龜變海帶,承受的壓力就非常大。父母可能會覺得花了幾十百來萬讓你出去讀書,結果回來工作都找不到而埋怨你,即便躲過了父母的責難,你也可能已經成了親戚以及父母朋友圈裡的反面教材,說某某某出國讀了書回來竟然工作都找不到之類的,這種思想固然狹隘,但中國大環境就是這樣,很多愚夫愚婦依然覺得只要出國讀了書,回來就能飛黃騰達大展宏圖了,所以在他們簡單的大腦裡面,海龜要麼牛逼要麼傻逼。
即便你順利就業,如果不是什麼「拿得出手」的工作,依然可能經受輿論的迫害。比如布里斯託大學畢業的學生,有去二三線城市銀行裡面當櫃員然後被嘲笑的。大家覺得我不出國也能幹這個,你花錢讀了書回來不跟我還在一條起跑線上嗎?那種小人佔了便宜的竊喜想想都讓人噁心。
出國前有次跟父母一起赴宴,席間掏出手機看學校發來的郵件,被鄰座大媽瞥到,馬上把我手機拿過來對著她旁邊的阿姨說,你看看人家看的,全是英文,你看,你看看。老子當時心裏面:我干你老母啊,臭傻逼。沒辦法,我生在西南邊陲的小縣城,這種盲目的崇洋媚外和無法遏制的攀比心理,我從小見得很多。
中國的傳統社會習慣性的要把人分出一個階級來,士農工商,你在哪一層從某種程度上說決定了你的社會地位。一旦沒有進入大家對你預期所在的階層,你就被貼上了失敗者的標籤,這種潛在的心理壓力是很大的。我一直認為畢業了擠破頭去爭世界500強,中國500強的offer不見得是明智之舉,但很多人還是去了,除了尋求一份相對穩定和高回報低成長的工作,我想主要還是在追求社會認可吧?比如我在宇宙行當櫃員,儘管工資很低,但是說出去大部分人還是覺得找了一份很不錯的工作,畢竟世界500強嘛,鐵飯碗哦。沒有要黑的意思,因為知道有博士坐櫃的案例,反正我是很難很難理解的,所以一定要講。
我有個表妹,澳洲八大畢業,學的是策劃?現在在澳洲修手機,貼膜,一年大概掙30萬人民幣?去年我申學校的時候,強烈安利我去澳洲,說土木工程是移民專業,你一畢業就可以跟著我修手機了。哥你不要小看修手機哦,大富大貴雖然不行,但是以後買房子買車,一年出國去旅個游什麼的還是沒問題的。表妹今年去義大利玩了一圈,去紐西蘭玩了一圈,然後回去繼續貼膜了。我碰到過表妹的外公,他跟我說,你妹啊,在國外工作,現在能自己掙錢自己花了,不過比不了你啊,她是給人家手機貼膜的,眼神驕傲又有一絲遺憾。可能因為國外落實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吧
簡單寫一個,京津冀地區的,現在環保查的特別嚴,但是我家農村的老宅旁邊,新蓋了一個工廠,做傢具的,噴漆,味道特別刺鼻,我投訴了12369(全國環保投訴熱線),然後,厲害了,那個工廠老闆給我打電話,讓我別投訴了。還說她手續齊全,哈哈,我被ZF出賣了。
…………………………………………………………………………………關注的人比較多,有很多行內人士,我才知道投訴需要掌握技巧,初心者在這領教了,其實工廠老闆(是個女的)一開始打電話,上來就說是蘇寧送傢具的,我直接懟了一句,咱就別玩虛的了,你就是因為我舉報污染才知道我電話的,我這號剛買的,買來就是為舉報用的,她開始不承認,後來直接坦白了。她說她手續都是合法的,我覺得自己也沒什麼辦法了,確實在網上查到了她公司通過環保,當然了,噴漆味道依然那麼濃郁,我準備明年給我爸媽租樓房住了,畢竟長期聞那個味道,肯定不好,至於有些評論說的不好聽的那些人,可能三鹿喝多了,也不是你的錯,我不怪罪你。
普通家庭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因為回來找不到滿意的工作。
評論區好熱鬧啊,澄清兩點:
1. 我只是針對這個問題來回答,要是回答「回國的理由」英國和歐洲也有不少槽點。另外這個回答只是陳述一個事實而已,並沒有在說任何「不回國」的優越感。
2. 關於制度和民主。不想討論制度優劣問題,任何制度都有優缺點,選擇適用現階段國情的+借鑒參考其他制度就好 。至於民主,以前聽過一個法國教授演講:民主並不是個褒義詞,而是一個中性詞,適合國情了他就是褒義,違背國情了它就是貶義。
下面是原回答:
=========================================
去年英國的一件事改變了我一些片面的看法。
背景是在英國,除了可以給當地MP(議員)寫信寫郵件反映任何社會政治問題,還有一個很方便的途徑是通過政府和議會的請願網站。這個和美國白宮的類似,但看起來要嚴肅得多,從沒見到有類似「豆腐腦是甜的還是鹹的」可以通過審核發布的。理論上說,超過10,000人支持的請願,政府要做出官方回應;超過100,000人支持的情願,則絕大多數要在議會進行辯論。
去年無意關注支持了幾個。其中一個是10月左右Jamie Olivier大廚發起的,要求引入針對軟飲料的白糖稅,通過稅收調控飲料中的含糖量,主要是保護兒童健康。具體情願頁面如下:https://petition.parliament.uk/petitions/106651
這個建議本身是很有意義的,雖然英國所有食品和飲料都會標註具體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但是消費者其實很難有直觀的概念。通過稅收,或多或少都會幫助調控含糖量。但是考慮到工業的相關利益,我以為政府很難有所作為,或者至少很難在短期內改革。從10月開始,Jamie Oliver向議會提交了一些支持他論點的材料,支持人數也很快超過了10,000。期間我都會受到議會相關的郵件update:
當人數超過10,000後,政府給出了官方的回應,很官方,意思是目前沒有考慮過引入相關的稅收,會從其他方面考慮解決兒童肥胖和糖尿病問題。於是我想,呵呵,這事情也就這樣了吧。
Government responded
The Government has no plans to introduce a tax on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The Government will announce its plans for tackling childhood obesity by the end of the year.
很快的,支持人數繼續突飛猛進,在11月的樣子支持請願人數超過了100,000。然後真的這個議題要進入議會辯論了。下面是收到的兩封關於議會辯論的決定和時間計劃的郵件。我當時小吃驚了一下,但心想也就是走走過場罷了。
大部分議會的討論都會在線直播,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看,辯論起來經常比菜市場還熱鬧。下面網頁有關於這個議題的辯論視頻以及文字材料:https://petition.parliament.uk/petitions/106651
針對這個議題不乏有很多MP支持,但我以為這件事情走了過場也就結束了,最後應該就是一個極為官方的申明結束話題。
後來我也沒再注意這間事情,直到三個月後,我又收到了一封關於這個請願的update郵件:
財政大臣George Osborne在政府2016預算聲明中宣布決定引入軟飲料糖分附加稅,並且宣布了具體的分級標準和實施時間:
On Wednesday 16 March the Chancellor of the Exchequer, George Osborne MP, announced that the Government would be introducing a sugar levy on the soft drinks industry in 2018.
The Chancellor said that soft drinks manufacturers will be taxed according to the volume of the sugar-sweetened drinks they produce or import. Drinks will fall into two bands: one for total sugar content above 5g per 100ml, and a second, higher band for the most sugary drinks with more than 8g per 100ml.
You can watch the Chancellor"s budget statement here:
Parliamentlive.tv
短短三個月時間,政府就可以根據請願的結果還有議會的辯論內容作出180度的改革,且能制定出具體的稅收細則和實施時間表,確實讓人驚訝。
後來有看過一些其他的petitions,發現事無巨細,都可以在這裡提議,且只要滿足請願人數要求,議會都會辯論,政府都會嚴肅對待。比如最近一個議會辯論的請願是:卡梅倫應立刻停止使用納稅人的錢來發宣傳英國不應脫離歐盟的小冊子(STOP CAMERON spending British taxpayersa€? money on Pro-EU Referendum leaflets)
今年發現不只是這個請願網站,身邊發生的各種小麻煩諸如道路規劃亂停車之類的,周圍鄰居都會直接找當地議員解決,且一般議員的應對速度都非常快。
其實大部分英國人並不喜好參與政治,只不過他們有一個堅持不變的基本理念就是:我們是政治家的Boss,我們選出的議員也好政府也罷只是為我們服務來管理國家而已。最近英國脫歐全民公投的議題炒得火熱,其中支持脫歐者的一個很主要的論據就是歐盟很多要職其實都是委任制而不是由公眾選出的。
關係簡單了,社會分工和辦事方法也就變得無比簡單。
關於題主的問題,一些人選擇留下的原因就是喜歡和習慣了簡單的生活方式吧。
(引用內容適用於 Open Government Licence v3.0)
我很想看到本問題有這樣的回復:
"國外的政治是我們做主的,我們歸化後的留學生成立了一個組織,從哪裡募集到了政治資金,我們的代表佔了幾個議會席位,改變了哪些政策,落實了哪些窮苦人民的利益和權益。" 這才叫普世價值。
這是我公司附近一家餐館的午餐,帶一杯飲品,可以自選冷熱咖啡、紅茶、碳酸飲料。這家店位於東京午餐最昂貴的地段,然而這份午餐在麥當勞打工一個小時的工資就可以買到。——然而它還不是最便宜的。
當一個人不必懼怕不好好學習就去掃大街,做個掃大街的也能吃到這樣的午餐時,這個社會很多東西都會不一樣。
一個最普通平庸的人,沒有人脈,不會來事,不必事事計較上心,也能安心正常生活的地方。我想生活在這樣的社會裡。我在外的時候,認識了一家糖果店主。
他們是幾年前持有打工簽出來的農民工夫婦。
剛開始,在倉庫區理貨五年,就有了自己的店鋪,然後把孩子接過來,送到教會學校,全家換老闆簽。
他們每天的生意,很辛苦。一條大街上,合理分布著兩家糖果店,客源是穩定且持續的,不會過兩天隔壁又開一串,惡性競爭,而老闆除了給政府上稅,不用黑道白道的應付。每天的日常,就是上貨,理貨,收錢,賺錢,交稅,有時候搞搞小動作,就這樣,財富穩定積累。
我知道,老闆家裡是有房有車的,因為他們來的時間比較短,不到10年,所以財富積累還有限,而我家附近的10年以上的華商,好多在北郊都買了別墅。
一次我在店裡給剛來的少東家上課,一個東歐地痞來店上用假錢,被抓住了現行,想跑,打翻了一瓶可樂。
可樂賣一歐,其實就值幾十歐分,老闆讓賠,丫不陪,於是打電話叫警察。
店鋪靠近一個人口聚集的主幹道,五分鐘,電話還沒放下,主幹道上的巡邏車就到了,進來兩個牛高馬大,配槍的巡警。
我的課被打斷了,被提上來做翻譯,我心想,老闆你得了吧,一歐元,不值得,不是說西班牙排華嘛,你還有兒女小心被報復。到時候人家晚上來把你店子砸了,多的都賠了。
但是老闆不依不撓的。
對警察說了案情以後,警察一看假錢,一皺眉頭,馬上就懂了,說,你不用再說了,然後一個給總台回復,一個抄兩邊的證件,然後問老闆,你立不立案?
老闆說他把錢陪我我就不立案。
警察問混混,你陪不陪?
混混剛開始還強硬,說什麼我爸是什麼什麼,一會兒我把誰誰誰叫來。
警察就一句話,管你爸是誰,我就問你陪不陪?你不賠我立案了!不要廢話,你再給我BB我直接帶你去局子里。混混於是留在現場,差朋友回家拿錢。
等待的半小時里,警察一直站在店門口,然後因為老闆兩個孩子也在店上,為防止報復,專門登記了孩子的資料,家長電話。
最後混混賠了錢,老闆就不立案了,警察告訴老闆,這個娃犯了兩個罪哦,砸你的東西是擾亂治安,用假錢是擾亂金融,現在已經賠償你了,但是用假錢這個,你告不告他?
老闆怕惹事,就說算了,因為這個告了,這個娃是要坐牢的。
老闆很害怕被報復於是問巡警,要是你們走了他們來報復怎麼辦?
警察說,隨時打報警電話,我們巡邏車每天就在這條街上跑,五分鐘到!
兩個小警察,曉得秉公執法,就是維護法制,民主,使得社會清明,最終惠及自己,而不是動腦筋想關係,想背景,也不需要擔心有人會給自己穿小鞋,在這樣一個公開,公正,法制,平等的地方,萬物生長能夠不自然,不健康嗎?
那一刻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同樣是雜貨鋪,一家什麼文化都沒有的農民在這裡經營個幾年就可以買房買車全家移民。
少公子剛開始鬧著要回國,我對他說你懂個屁,你看你,華二代,小資,你媽你爸一代人就把你的命運改變了,你知道你的身份證用好了有好值錢不?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免簽,全歐洲免簽,還有社保醫保,你娃才來這裡一年就啥都有了,這是做一個有尊嚴的人的寶貴機會!
而有一堆像我這樣的呆逼博士碩士哥哥姐姐還為了一個居留延期東奔西忙,畢了業就得滾回家演甄嬛傳或者待業吃灰。
從此少爺開始背單詞。
人一輩子真的不長,我們花了一輩子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的時間漂泊萬里學點本領,誰不愛國?誰想媚外?誰不想留取丹心照汗青?誰又想每逢佳節倍思親?但是回來你面對著個別混子,對你挑三揀四,剝削歧視。
生你養你的故鄉的一些垃圾,懷著深深的惡意排斥你,玩弄你。
接你收你的異鄉的一些異族,懷著純純的善良包容你,安撫你。
士可殺,不可辱。
在遠離我家鄉的這個國家,應聘就是應聘,沒人在乎你爹媽是誰,不錯,當你要去競爭一些關鍵職位,也同樣需要背景,但是我不用去削尖腦袋往上擠,還沒爬到關鍵職位獲得的回報就令我很滿足了。一個月不是上班,只是兼職就一千多歐,每周只干十多個小時,準時上下工,沒有巴結沒有因應酬沒有勾心鬥角。更重要的是,這裡即便是競爭,首先承認的是能力,其次再說其他。
在這個地方,幹活是光榮的,沒有高低貴賤,只要你出力,體力也好,腦力也好,只要你付出,把事情辦好,你就會得到應得的回報。沒有那麼多馬屁要拍,沒有那麼多黑鍋要背,沒有那麼多陷阱要避,沒有那麼多關係要走,沒有那麼多套路要訓。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或許,或許老外都是傻子吧,但是這些傻子,吃的比我們好,住的比我們好,幹得比我們少,活得比我們老。我承認我不是什麼多勤奮,多優秀的尖端人才。或許,我不適合和一幫國內的精英在一起,拖他們的後腿,我就和這一幫外國傻子在一起,有一碗飯,有一口清新空氣吸,我就滿足了。
中國人是世界上最聰明,最勤奮,最吃苦的人,要是全部凝聚起來,甩洋人幾千幾百條街,然而這些優點,這些強大的力量,幾千年來,最終全部轉化為自相殘殺,互相傾軋,只有在民族危亡,喪權辱國的時候,才曉得放棄私利,團結起來。不錯,歐洲也在黑暗的中世紀殘殺了幾百年,然而在近100年中他們吸取了教訓,制定了制度,完成了改變。我希望,我也相信,我們國家也能夠改變,但是這需要時間。但是這個時間和過程很漫長,但是一輩子卻很短。
拋開政治不說,中國的一些人所謂的中庸文化,其實不是中庸,是一幫烏合之眾烏煙瘴氣,簡簡單單一個事,你就按照規矩把它做好嘛,偏不,偏要搞關係,偏要折騰,最後什麼都搞不好!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除開北上廣,有些小地方,你有本事,有想法?算個屁,你沒有爹,沒有路子,沒有靠山,人家分分鐘讓你怎麼死的都不知道,你喜歡干?好嘛黑鍋有的是讓你背。
北上廣漂你工資高又怎麼樣?當你累得象狗的時候,房哥房姐天天玩,掙的錢比你還多。你不過就是他們的奴隸而已。
同樣是掙一分錢,搭進去的心力早早超過了你付出的勞動換來的回報。最關鍵的不是錢,是你的生命,是你在有生之年享受的生活質量。
在國外,是的,就是在一些從來沒有出過國的五毛口中這個用媒體刻板印象塑造的已經完了的歐豬國家,我感覺自己這條命,每一天付出的時間就是值。我哪怕是掃大街,拿到的錢都對得起我的汗水。我除了交稅不交其他的,我除了上班,絕不加班,我除了和朋友聚會絕不請任何人吃飯,所有奢侈品起碼便宜三四折以上,想創業不用到處求爹爹告奶奶。
我要強調的是,國外同樣也是要看關係的,不是說不會社交的人就是好,但是搞社交和搞關係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搞社交,是在你遵守法律法規的時候,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者是遵守人與人交往的基本原則,去發展人際關係。而搞關係,是能不遵守規定就不遵守規定,能破壞規定就破壞規定,一切不以法為本,一切以人的個人利益為本。這兩者,差異很大!
在一個正常下班的周末的午後,穿著國內炒成天價,我干一個月就掙來了的900歐的格子風衣,坐在路邊陽傘下,花半小時的勞動所得——20歐,點一杯國內要上千的國王最愛喝的丹魄,叫一份國內要四五百的牛排,享受著服務員發自肺腑地快樂服務,吃著原料純正的菜肴,看著藍天白雲,和臉上充滿陽光,內心並沒有扭曲的行人,想想自己曾今在國內幹了一個月買不起一個腎5,請朋友吃頓火鍋逛個街就要幾百上千,死幾輩子都買不起的天價房,突然覺得......
我一輩子這麼短,世界這麼大,能夠實現自己生命價值的方法那麼多,我不求成為人上人,也不想去干擾和控制別人,我就是靠本事靠手藝吃飯,憑什麼要被不公平所剝削?憑什麼要拿我的血汗和蒼蠅老虎崽子硬碰硬?憑什麼人家躺著掙錢,我門就只有艱苦奉獻,把青春榨乾?
我不是說祖國不好,尤其是現在的祖國,改革力度令人天天都感到有驚喜,我所在的這個歐洲國家,幾十年前也是在三代強勢領導的力挺下完成的現代化,民主化改革,變成了今天的模樣,作為一個渺小的個體,內心更多的是期待和祝願。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我本來講了三段經歷,有些不懂事的活在新聞聯播里靠刻板印象生活的五毛和天天靠收房租的既得利益的二代看不慣,我也不想和他們做什麼爭辯,也就刪成一段經歷了,湊合著看吧。
新作熱賣,請關注全國書店、噹噹、京東、淘寶、亞馬遜——
本書全部屬於我的個人稿酬,將作為「腦花讀書會」公益基金,捐助給需要幫助的還在奮鬥的年輕人,讀書人。我們還差99999個響應,99999米的距離,但是好在,已經開始了第一步。
謝謝每一個支持我一起做這件事的粉絲和讀者!
謝謝邀請,
首先祝福大家雞年快樂,新年好!給你們拜年!
么么噠。
我在中國留學不回去的原因就只有一個:
我還沒讀完我的研究生課程。
我在中國生活學習了五年多了,我看到回答里很多留學的人不回中國的原因是因為覺得中國有些地方不好。其實我覺得在任何一個地方生活都是有好處也有壞處的。
我覺得如果你看出了中國有不好的地方,你應該要回來去改變這些不好的地方。因為除了中國人來改變中國,誰又會來改變呢?
我很理解很多人因為個人的原因不回來。這沒有問題。但是一邊抱怨自己的國家不好,一邊又不去做任何的改變,這真的有意義嗎?
中國不好的地方有很多。中國人思考的方式有時候是沒有中間的。不是黑的就是白的,是很多中國人考慮事情的樣子。我在一個英語答題的網站里說:文化革命以後,一些中國人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然後在一些人嘴巴里,現在我變成了在中國圈粉,在國外辱華的人。。。
這種思維模式難道沒有進步的空間嗎?
我承認中國是有很多不足的,這是我一個外國人也可以看出來的。但是,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國家。我不是說每個人都必須為國家做貢獻,但是能改變中國的只有中國人自己。
給你自己一個機會,也給你的國家一個機會。有時候要問問自己:是不是把那些中國不足的地方當作自己想留在外國的借口。出國留學不回國不一定就是錯的,但是如果每一個人都不回來或者不考慮回去,那麼你的國家不會因為你留學得到任何好處。
我有一天會回到我的國家。即使我知道我的國家一些方面可能沒有中國那麼方便。那是我願意用我在中國學到的知識去建設我的國家。我希望我的國家有一天會變的更加進步,甚至超過中國!
我現在不回去的原因是我還沒有完成我的學習。我很期待有一天可以回到我的國家去把我在中國看到的學到的東西展示給我們國家的人看。這對我來說才是我留學的意義。
改變世界的從來是手而不是嘴。也許很多人會要噴我了,但是我就是認為,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國家服務,無論能力是大還是小。找這麼多理由不回去,還不如找一個理由不留下。
我實話實說一句話:
黃種人如果在白人為主的發達國家都可以成功,為什麼在中國反而不可以?
推薦閱讀:
※美國實施反海外腐敗法對美國自身有何好處?
※如何看待上海迪士尼被吐槽太貴?
※蘇聯究竟發達到什麼程度?
※為什麼國共內戰時期國統區經濟會全面崩潰而解放區卻相對平穩?
※日本究竟發達到什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