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能否成為國服?為什麼很少見到中國官方推動漢服作為民族服飾的舉動?

噴子太多因此簡化問題描述,有興趣看原問題描述的人可以去看問題日誌。
1,題主不是漢服黨,題主所表達的政府推動宣傳漢服是指政府站在宣傳者角度向漢族群眾科普漢服,而不是政府強制人人都穿、每天都穿漢服。穿什麼衣服是個人自由,政府不應干涉。但經過剃髮易服後,漢族延續幾千年的漢服文化從大環境來說已經斷根了,政府是否能通過一些宣傳科普手段從而達到在某些重大民族節日能有一群穿漢服的漢族年輕人慶祝民族節日的效果呢?
2,漢服作為國服這一設問有點不妥,如果換成漢服是否能成為漢民族服飾的一種象徵也許會更好,但表面上問題討論的中心就在國服這裡,修改了會明顯看到先前回答與題目不符合,所以不做修改
3,知乎是一個以好的耐心解答他人問題分享自己見解的平台,而不是一個充滿了傲慢與偏見的所謂書生氣的平台。希望各位答主在答題的過程中能少一些戾氣多一些換位思考,在融洽的氣氛下提出自己的見解獲得新的想法,不要固持己見,有時候事情的真相不止一個。


可能性很低。
中國的服飾很大情況下還伴隨著禮制,古代什麼階層什麼地位的人穿什麼不僅是服飾還是禮法。是有一整套規定的。
現在雖然已經沒有這套東西了,可有些方面一樣作為潛規則保留了下來。
如果有看新聞,應該會發現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一些特定場合穿什麼是有很強的慣例的。
會見軍隊將官發表講話,或是參加軍事方面會議時,一號穿墨綠色中山裝這種咋看好像沒有軍銜的軍裝一樣的服裝。
閱兵的時候,中間一排黨和國家領導人就一號是穿中山裝

人大會議選出新一屆領導集團,領導人們的領帶顏色會和上一屆明顯不同。

領導人到地方出訪,都會穿夾克,坐車都是中巴車,好像車型款式都差不多。穿夾克好像連省市領導也這樣幹了。


漢服目前還是民間非主流社團搞的,就算哪天地主階層復辟,我覺得更大可能是現在穿漢服的這波人發現自己按禮制是沒資格穿他想穿的款式。。。。


寫在前面,在下筆拙,漢服雖為民族服飾,現階段仍有不夠成熟,接受程度不高的問題。民族服飾並非無法作為國服,但若民族服飾作為國服則要麼是某一民族凌駕於其他民族之上為統治階級,要麼是該民族服飾在各個民族中接受程度很高。至於中國到底需不需要國服,是另外的問題。

漢服定義是民族服飾,而中國有56個民族(貌似現在多了一個成57了?)。
所以你說為什麼不作為國服?
大清早就亡了,帝制應該也是一去不復返了,不存在哪個民族凌駕別的民族之上了(理論上如此)。除非國家領導人智障,才可能將某一民族的服飾作為國服,不然是不是要等著內亂?
此外,漢服那麼多形制,確定為國服的話肯定不會都用,用哪些是不是還要先討si論bi一下啊?攘外必先安內,現在漢服黨這個群體里並沒有決定性的力量,現在就冒進也不怕壞了自己根基。
所以奉勸一心希望漢服發展的同袍,不要天天做夢,搞一些假大空的設想,有那閑心還不如多讀點書,提升一下知識水平。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啊~
另外某些人也不要看到「國服」兩個字就高潮。就算真挑倆漢服形制當國服也不會怎麼樣。看看某些人觀點,定為國服就一定讓你天天穿了?就不讓穿別的了?國旗我也沒見你天天扛啊?國徽也沒見你天天戴啊?國歌也沒見你天天唱啊?國花也沒見你種兩盆啊?別的不多說,單是從小到大升旗儀式每次都認認真真參加完,不遲到不早退,每次都跟著大聲唱國歌的,有多少?

針對多出來一個民族的問題,不好意思,我真不知道多出來的叫啥,聽人講過,忘了,可能就是穿青人吧。當然你可以說他們不是新民族,但至少身份證如此登記。
關於國花,古代是推崇牡丹的,太祖喜歡梅花,但是實際上並沒有確認
_(:зゝ∠)_舉例失敗,一臉尷尬。

這個回答只為答題,只是發表一下個人看法,不是討論民族問題的,謝謝。


看了幾遍自己的語言,覺得正如評論里說的,有戾氣且不理性,現在修改如下。

我個人不覺得可悲。我覺得大家想穿什麼穿什麼就很好,穿衣服這件事不需要也不應該藉助行政力量推動,因為服裝選擇完全是個人喜好問題。文化本來就是一個不斷融合和共生的東西,你借鑒我的我借鑒你的,這樣不是很好嗎,為什麼非要說你大和民族有和服你苗族有民族服裝我是漢族我也要一套漢服。喜歡什麼就要大家都接受都迎合,愛穿所謂的漢服就要套個文化傳承的紅頭要官方推廣,那要是官方推廣了我仍然不願意穿我是不是就成了漢奸呢?我穿西服載歌載舞我依然銘記我是炎黃子孫啊,我看不出服裝選擇和民族認同文化傳承有什麼必然的關係。

引用樓下兩位用戶的回答:
「先不說漢服的「漢」指的是啥了。
現在漢服圈喜歡的都是顏色樣式仙氣十足非常好看的,但實用性耐臟性實在滿足不了日常生活需求。古時候廣大底層的勞動人民穿的褐衣短打能不能算漢服呢?這些樣式顏色你們能接受么?」

「至於嗎……回頭想想好些詩詞寫得好的師兄師姐們從來不會跳出來大喊大叫「國家應該大力推廣古詩詞寫作」、「你們這些只讀現代詩的人簡直是漢奸」、「詩詞都不會寫還敢說自己是炎黃子孫」……

我承認有一群人真心的喜愛傳統服飾,認真的去考據和復原,認真的去搞清楚那些服飾背後的文化,大多數時候他們也只是靜靜的在做喜歡的事,愉悅的是自己,對於他們我全心全意讚賞和尊重。但是有那麼一批人,愛的只是穿起來好看的「漢服」和好看的人穿「漢服」,而「漢服」的概念到底是什麼他們也說不上來。他們穿一身「漢服」就感覺自己肩負了文化傳承的重任,就覺得唯我大漢正統,覺得不穿不了解的人都是數典忘祖的人,要求國家給予「漢服」政治地位,這就屬於要去干涉他人生活方式,這就是中二了,知乎上這類問題也大多出自這樣人之口。多讀書多請教,別急著文化輸出,自由愛好和平討論,己所欲勿施於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謝謝。


這是英格蘭的民族服飾。
現在遊戲里的英國人才穿。

這是丹麥的民族服飾。
現在閑的蛋疼的丹麥人才穿。

這是俄羅斯的民族服飾。
只有穿越了的俄羅斯人才會穿。

這是法國的民族服飾,嗯,挺漂亮的,貴族風,但是
你他喵會看到哪個法國人穿這個上街啊?

有人說我給法國太華麗了,好吧,我默默的再去搜了一張不華麗的

政治敏感咳咳咳,我猜問題出在這裡,原來寫的啥你們自己腦補,提示,綠
你們那麼想表示自己拒絕現代化嗎?

===========================

唉,既然評論區的這位小姑娘知道西裝「筆挺」,介不介意稍微問一問百度百科?

十九世紀末以前,西裝是這個樣子的,這才是正統的西裝,懂?
十九世紀末,考慮到實用輕便,現代西裝才變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如果我說到這裡你還不理解的話。
二十世紀初,當我們意識到穿衣服就是要輕便實用的時候,曾經自主製作了如下衣服:

中山裝

旗袍

軍裝

如果說到這裡你還不明白。

英國的西裝有燕尾,是因為英國人要騎馬,給衣服留個口子騎馬不會撐開,日本人鍾愛前開叉的燕尾服,是因為日本人總是鞠躬,需要給前面留個口子免得拘束。是衣服遷就人,不是人遷就衣服。

文明的衣著,是為了讓人更舒服的,而不是讓你沉浸在自我感動里的。


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國機器人為何穿漢服?美媒:靈感來自田螺姑娘】

今年早些時候,中國製造的機器人「佳佳」以一身白色刺繡長袍和精緻髮型為造型,公開露面時讓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研發專家表示,田螺姑娘的傳說是研發該「服務型機器人」的靈感來源。

對亞洲的「女性」機器人而言,就像對女人而言,時尚不是由對計算機科幻未來的想像塑造的,而是由關於歷史、社會和種族的觀念塑造的

原文鏈接:人民日報海外版-海外網

少見是因為意識形態傳播的問題,以後相信官方會大力弘揚中國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


漢服怎麼不是國服了?全漢族穿的衣服不是漢服?幾十年前的中山裝不是漢服?這些年雖然比較豐富,但那些大眾款的衣服不是漢服?難道非得是古代的衣服才叫漢服?

那些什麼漢服黨,如果僅僅是說為了審美去穿,我覺得沒啥問題,但是硬扯著什麼復興文化就別聽了。而且你以為只有我們現代才有人喜歡古代衣冠嗎?naive!

《老學庵筆記·卷八》

翟耆年字伯壽父公巽參政之子也。能清言,工篆及八分。巾服一如唐人,自名唐裝。一日往見許(豈頁)彥周。彥周髽髻,著犢鼻褲,躡高屐出迎,伯壽愕然。彥周徐曰:「吾晉裝也,公何怪。」

你看看,宋代人也是很愛好穿古代服裝的,但是被人接受嗎?宋代人穿的衣服不是你們現在追求的漢服?那麼你們追求的漢服到底是什麼?


此外《墨庄漫錄·卷六》引蔡天啟為米元章作墓志銘:

冠服用唐人規制,所至人聚觀之。

米芾穿著唐人衣冠,大家也是用關愛寵物的眼神看著他,所以你們穿今天所謂的漢服引發圍觀,有什麼奇怪的呢?跟什麼傳統文化有什麼關係呢?

現在觀念很開放了,有那麼多什麼時裝展,那些衣服也是很奇怪的,所以如果你們穿漢服,是基於自己的審美,那就大膽的穿, 自己認為美的,怎麼穿都行,不然怪大眾不理解,傳統不在什麼什麼的,那些穿著前衛服裝的模特可真得被社會壓力壓死。


我們應該慶幸漢服沒有被定為國服。像京劇、中醫和武術、國學這些被朝廷捧成國粹的東西現狀如何呢?

特定國情下,文化領域最好不要樹立什麼標杆、帶頭模範,很容易走樣。

作為一個漢服愛好者,希望朝廷千萬別插手。


好好學習,別做夢。
拒絕豬隊友。


這個問題挺簡單的。你們漢服黨喜歡,你們自己穿去,國家也沒禁止穿。但你們喜歡,不一定人民群眾就喜歡,不能因為漢服「從黃帝到明末,延續幾千年」就讓全國人民都穿,更何況這個延續幾千年還只是題主的一家之言。
中國不是單一民族國家,以後也不會是。漢服成為國服,是不是代表了漢族就得壓在少數民族的頭上?看問題不能看得那麼狹隘,少數民族同胞的服裝也很獨特,與其把老一套撿起來,還不如聚全國之力,搞出一個創新的服裝方案,這樣作為國服也名正言順。
還是那句話,天下非漢人一族之天下。都生活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憑什麼你族便要高其他民族一頭?仇恨已經過去了,旗人的祖先為他們的行為已經付出了代價,為什麼你們還要糾纏不休呢?
喜歡漢服,自己穿去。別總妄想「立法」保護,先清除你們內部的像陳朕冰、李求敗這樣的敗類,搞出統一的體系來再說。

利益相關:在皇漢圈呆了八年的顏無暮


胡服騎射的時候趙武靈王就改過了。說到底,衣服還是要便捷。


誰想推廣不讓妹子露腿的衣服我跟誰急。幾千年來中國人好容易能看腿了還不珍惜?就算很多漢服黨妹子也知道穿現代裙子更有魅力。


一點微小的工作


什麼傳統文化我不知道,但是我只知道這種衣服穿起來不方便。現在每天我穿衣服和脫衣服都能在10秒內解決,我才不穿什麼漢服(逃


你們考慮過別的民族的感受沒有?


弱弱地提醒一下朋友,看待這個問題的時候正視男女差別。
男女兩性在穿戴民族服裝的時候,社會待遇大相徑庭。
一般來說,由於男性的大社會化協作程度更高,泛政治化生存環境更嚴苛,所以融入文明社會的全世界男性的著裝都會往一個大體的刻板無趣的貧乏的方向走。
而女性不然。女性有一個很奇特的宿命,
就是女性一般不在意或者是無力在意自己姓名的無個性但是很在意自己穿著打扮的各色。
而全社會對於女性著裝的各色是寬容無比的,只要露肉不超過當下社會的底線就可以了。
幾種因素綜合在一起,導致女性穿著民族服裝的需求在任何現代文明社會都不會被禁止,甚至會被鼓勵,但是現代文明社會中的男性穿著民族服裝不會被鼓勵。
有沒有想起滿清入關後的剃頭易服?男易女不易。
在現代文明社會中,對於女性而言,穿著民族服裝只是萬千各色服裝中的一種,社會是很寬容滴!
綜上所述,我們不應該無差別地看待人群和社會,提什麼虛幻的「提倡漢族民族服飾」。
「男人穿著漢族民族服飾上大街」和「女人穿著漢族民族服飾上大街「是兩碼事.


漢服圈的戾氣非常重,容不得半點制式不對,動不動就把漢服跟傳統文化甚至中醫掛鉤,加了幾個群都退了
肚兜改弔帶穿脫簡便又涼快,一片式不勒得緊緊的會容易掉,單穿出門在他們看來就是有傷風化~
大夏天非要同袍穿襦裙誰受得鳥!配短褲超短裙不行嗎!~
曲裾本來就是禮服,就要分清場合~


不過講真棉麻雖然皺皺的上身老涼快了跟裸奔似的,加個寬鬆的對襟也不會熱,

當普通外套搭配才不會引人側目~

布的弔帶不會透,捫心自問這些刺繡真的不好看么~↓

別問我為毛不穿bra,重慶太熱!!貼個乳貼就上街溜達,配短褲沒有誰會意識到這是漢服~
漢服控嚴格遵守制式那是你的事,別來道德綁架,這不不對那不對,閑事管得寬褲兒反起穿~!漢服就是衣服,擔不起民族復興的大任!
另外試試在漢服群說某味中藥的毒副作用,分分鐘被口水淹死!


實名反對這個匿名答案。http://www.zhihu.com/question/49909890/answer/118694740

先要陳述一個論點漢服穿好了其實真的挺好看的,也不像穿越來的。
首先是衣料和做工。淘寶上百十來塊錢的,比如這種

還有這種

說不像cosplay我都不信。亮閃閃的化纖布料和粗糙的剪裁做工透露著low到塵埃里的丑,掛在身上鬆鬆垮垮,廉價感撲面而來。哦對,還有所謂改良之後不倫不類的款,同學你剛剛穿越到架空王朝又穿回來了嗎?

說到改良就不得不談到第二點,形制。好多人對形制沒有概念,一些淘寶商家胡亂改良,曾經見過大袖的曲裾里竟然有墊肩我也是醉了。哈?還有人往上貼蕾絲。關於形制,其他答案里已經有挺詳細的描述了,這裡就不多提。選擇適合的形制,穿對了,才不會顯得像舞法天女般驚悚。

第三,選擇。許多人單純覺得漢服好看。羋月穿的好看,衛子夫穿的好看。殊不知啊親,那寬大的袖子和幾乎趴地的衣擺只適合拍拍照,穿著它們走在大街上你飄飄如仙的大袖和當風飛袂的衣擺是要給保潔阿姨減輕工作壓力嘛?走在大街上不被圍觀才怪,而且!!!就算是羋月那個時代的人,出了宮誰還穿成那樣?
另外,曲裾廣袖真的不合適穿出門。魏晉以後你看誰還這麼穿?那樣穿出去你都不覺得不舒服嗎?穿出去的東西,它首先是一件衣服,然後才是漢服。很多人可能自己心態都沒擺正,恐怕連他們自己都覺得這是Cosplay。所以才穿出了那個匿名答主答案中的效果。那麼應該怎麼穿呢?

因為漢服就是一件衣服,喜歡漢服,把它當普通衣服一樣穿在平常生活中就好了。我不覺得穿漢服和華夏文明傳承與復興有什麼必然的聯繫,因為它精緻好看所以穿上身,不代表某種精神,更不是封建糟粕需要革除,不過恰巧我是漢族人,而我的民族服飾非常好看,那就穿咯,不必上綱上線。如果一定要把漢服作為國服復興,那麻煩請把它作為一種日常生活中既好看又方便的日常服飾。
這並不是多難吧,比如我經常的打扮是半臂/繡花小褙子+小背心+寬鬆的燈籠褲,宋褲+素麵小T恤,有時候一片式褶裙+(小弔帶)+褙子/唐圓領上衣。穿著上街也沒人用異樣的眼光看我,有時候也有人說:
——誒呀,你衣服真好看。
——哦,謝謝,這是漢服(暫時沒有圖以後會想辦法補上)
說到這,不得不說,褙子是個好東西。拿來百搭,怎樣都不會顯得很怪。別問我齊胸襦裙為什麼不穿,一不小心裙子沒踩掉從上到下走光的很徹底好嘛。哦對,夏天也沒有必要穿得跟古代人一樣嚴實,會死人的啊親。

無論男還是女,真的想要復興漢服,那就先把漢服作為一種日常的美觀舒適的衣服就好。
給想要入漢服圈的男生一個建議,馬上入秋了,去買一件有內襯或者厚料子的褙子,穿在毛衣或者素麵T恤外面很有風格。別去一上來就去嘗試下裙,直裾,圓領袍,除了看起來像穿越的,你還會被誤認為做道場的。
像這種。就挺不錯,甚至可以搭配圍巾。

漢服是一件衣服!!!
漢服是一件衣服!!!
漢服是一件衣服!!!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以上部分圖片是我在淘寶上湊的,侵刪。


呵呵,長的好的人穿叫古風,長的不好的人穿就是家丁奴僕。
漢服叫國服?你讓其他少數名族怎麼想。?什麼?和日本比?日本有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嗎?
愛穿就穿。別搞得上綱上線。


在談漢服之前,先看看希伯萊語。
希伯萊語的再度使用,是語言學史上獨一無二的事。它把一種近2000年不說的語言引回到千家萬戶的日常口語之中。
公元前70年,羅馬人毀掉了猶太人的都城耶路撒冷。猶太人被逐出家園流落世界各地。他們使用寄居國的語言,致使希伯萊語作為口語逐漸消失(但作為書面語繼續存在)。
19世紀後半葉,有一個猶太人決心復活希伯萊語。他是立陶宛猶太青年埃里澤·本·耶胡達。1879年,耶胡達發表論文《事關大局的問題》,認為在現代世俗世界同化的壓力下,猶太民族作為一個獨立民族而生存面臨大問題;而共同的語言和共同的家園,是猶太民族存在的必要條件。為了保證民族延續和民族復興,猶太人必須重說希伯萊語。

  耶胡達決心在與其他猶太人交往時只說希伯萊語。他的第一個孩子成了近2000年來第一個把希伯萊語當做母語來說的孩子。1884年,他開始編輯一份周報,進一步宣傳他的思想;同時,為了證明古語能夠新生,供現代社會使用,他著手編纂一部字典,並積極擴展辭彙量。1890年12月,他組建了一個希伯萊語委員會(即今希伯萊語研究院)以發展這項事業。後來,耶胡達找到了一些願意實踐他語言思想的志同道合之士。他不僅要求他們積極使用希伯萊語,還堅持要這批拓荒者的子女把它當做母語來學。

  不錯,當時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學校都講授希伯萊語,但是僅作為一種了解宗教和經書的古語來講授。所以,耶胡達的要求對於祖居聖地的猶太人和定居多年的拓荒者來說,影響甚微。不過,年輕的移民們急於開創一種嶄新的生活,許多人樂於讓孩子去學這種未曾實踐過的語言。

  在這個萌芽的教育體系中,建立希伯萊語的嘗試所遇到的困難不難想像,正如當時的老師所言:「氣氛濃重壓抑。難以想像和描述第一顆種子是怎麼種下去的。我們像啞巴,結結巴巴的,要手和眼來幫忙。」

  經過艱苦的摸索,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巴勒斯坦地區全部使用希伯萊語的幼兒園、中小學和專業學校已達64所。

  終於,入學的兒童把自己看成了希伯萊語事業的擁護和保衛者。曾有這樣一個報道:有人從一個小女孩手中搶走一個布娃娃。才上學一個月的女孩吃了一驚,抓住那人的衣袖,用希伯萊語叫道:「還給我!還給我!」那人裝作聽不懂,要女孩說意第緒語,但女孩堅持說希伯萊語,寧可因此失去布娃娃。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德國的猶太人慈善機構出資在海法市籌建一所技術學院(即後來的海法理工大學)。規劃者認為,由於德語是國際公認的語言,新學院中講課要用德語。消息披露後,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舉行了一系列的示威、罷工、罷課和抗議集會,開學典禮被迫推遲。

  同樣,其他學校也開始用希伯萊語講授全部課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技術學院以希伯萊語為唯一授課語言;第一代說希伯萊語的家庭也出現了。1925年,希伯萊大學的創辦成了全民族的大事。

  據1916-1917年間統計,巴勒斯坦地區8.5萬猶太人中有3.4萬人把希伯萊語當做第一用語或日常用語。有意義的是,其中農業定居村和特拉維夫市75%的兒童及33%的成年人說希伯萊語。希伯萊語的延續得到了保證。

  1923年9月29日,英國託管當局承認了希伯萊語的地位:「阿拉伯語、英語和希伯萊語為該地區的官方語言。」

  雖然希伯萊語在1948年5月以色列國建立前後還經受了多次挑戰,移民數往往超過了原有居民數,然而希伯萊語作為存活語言的地位從未動搖。

  現在,希伯萊語是以色列國的正式語言,500萬人使用。(以上來自百度)。
所以漢服不過消亡了三百多年,那麼ta的復興會有問題嗎?至少作為族服禮服是可期的。


你覺得日本人韓國人在他們的節日里穿上民族服裝載歌載舞這樣很好很民族很傳統,
但如果把主語換成越南人印度人菲律賓人我打賭你絕對不會這麼想。
等哪天外國人覺得這個連自己服飾都沒有的民族真他媽牛逼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要的認同感其實和穿什麼衣服並沒有關係。


推薦閱讀:

中國其他民族對漢族和漢人有什麼看法?
歷史上哪個民族可被稱為「真正的戰鬥民族」?

TAG:歷史 | 文化 | 民族 | 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