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父母尚在苟且,你卻炫耀詩和遠方」這個觀點?
國慶已過,旅遊黨在期間以各類形式展現他們的旅遊期間的際遇,學生也是其中一類人,不過,在有些情況下,學生的旅遊遭到了指責。詳見新華網——父母尚在苟且,你卻在炫耀詩和遠方
這裡的「苟且」指的是「苟且偷生」里的苟且,而非「某高中一對男女在操場上行苟且之事」里的苟且
是啊,螺絲釘怎麼能隨便亂跑呢,應該專心造小螺絲釘。
我一直覺得我國有些媒體真的是像極了那些特別愛管閑事的左鄰右舍,你家裡花了多少錢,花哪了,給誰花了,都要符合他們心目中預設的標準,否則他們就會從這個「不合理的消費」出發,給你全家都腦補出一個悲慘可鄙的劇本來。
作為媒體,他們似乎默認我國絕大多數老百姓都是些沒見識的可憐蟲。如果說一個人做出一個決定可能有很多種理由的話,那他們筆下的我國百姓永遠是出於最可悲的那個——他們如果收入不高,那一定是生活得「苟且」,絕不會是儉樸而安然;他們的子女如果出門旅遊,一定是為了「炫耀」;做父母的如果節省些錢支持孩子出去旅遊,那必是受了子女的壓榨,怎麼可能是愉快地支持的呢?
~~~~~~~~~~~~~~~~~~~~
我父母從事的都是那種聽起來受尊敬,實際收入不高的工作。我小的時候家裡的經濟就是勉強收支平衡,「所有錢都用來吃啦」。
在這種經濟條件下,我爸媽在我出門旅遊這件事上的態度,不止是支持,簡直是狂熱。他們是真的可以把家裡的所有存款都搬出來旅遊,而且會去消費那些看起來絕對超綱的旅遊項目。(同學們我強調一下,沒有說他們這種消費觀正確,這是他們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理想做的選擇,我相信他們掌控生活的能力,如此而已。)
比如我中學的時候,他們竟然拿家裡一半的存款給我報了一個去美國的夏令營。我當時徹底被震驚了,但我父母很淡定。
「你沒幾年就要獨立決定自己的人生了,在此之前我們想讓你看看世界有多大。只要你出去一趟有所收穫,這錢就花得值。」
懷著「天啊花了我家一半家當,我得收穫多少東西才值得回來啊!」的惶恐,當年的我是抱著個小本子,一路走一路寫心得和小結的,把隨團老師都感動了……
我本人不算是很熱衷出門的類型,讀大學期間在我父母的鼓勵(攛掇)下也陸續跑了十來個國家。在這個過程中,我父母淡定地吃著單位食堂,穿著百把塊的衣服,每天早上蹬著小電動車去趕單位的班車,然後每年打一筆錢給我,催促我再多出門去走走。
~~~~~~~~~~~~~~~~~~~
是,我的爸媽是儉省度日,攢錢供我旅遊了。我不會傻到認為我花掉的旅遊經費沒有降低他們的生活品質,但我從來,從來,從來,沒有覺得我這樣的老爸老媽有一丁點的苟且。
現在我也算經濟獨立了,今年爸媽來玩,我幫他們訂了房,帶他們吃了幾國大餐,最爽的是開了張副卡給我媽「隨便刷啊,盡量都刷這張卡,能幫我積分呢!」
他們倆去看了許多典型和非典型的熱門景點,用那張卡刷滿了兩個行李箱的囤貨和禮品……臨走的時候我爸特幸福地翻著手機里的照片說:回去我要和老X還有老Y說,這趟我女兒帶我吃了八個國家的美食呢!
呃……爸,墨西哥卷就不要算一國美食了好么?那是快餐哎。
不管,反正蠻好吃的,再說要不是你帶著,我和你媽還不知道哪裡有的吃呢!
~~~~~~~~~~~~~~~~~~~~~
每個人都有決定自己生活的權利,更有決定如何分配自己的消費的權利。我的父母認可並欣賞行萬里路的生活方式,他們內心始終惦記著看一看那麼大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即便是自己暫時沒有條件的時候,也希望我能早早地出去看一眼。
我不覺得他們選擇的消費方式是天然正確的,在我看來,他們寧可儉省一點也要讓我走得更遠的心態,和很多父母節衣縮食供孩子讀好學校是一樣的;此外還有努力幫孩子買房的父母,支持孩子創業投資的父母……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努力把美好的生活捧到孩子面前的父母心,將來你我多半也是其中之一,這等痴心豈是苟且二字能對得住的。
無論父母的痴心是什麼形式,既然是我也喜歡的,就不會為了這些媒體眼中的「懂事」而拒絕他們為我創造的機會。我會高高興興地享受這份美好,把我去過的好玩的地方,吃過的好吃的東西都記在心裡,然後帶他們去;再以後,帶我的孩子去。
我不知道一個媒體要多傲慢,才能覺得我爸媽的見識或能力不如他們,不明白自己在做什麼;才能覺得大多數儉省過日子的爸媽都掌控不了自己的生活,需要他們站出來,擺出替天行道的姿態主持正義——呶,你們家這種生活只能叫做苟且,什麼你們竟然還拿錢給娃旅遊?嘖嘖你們家的娃真是太沒良心了!
我希望每一個喜歡旅遊的年輕人都明白,你的爸爸媽媽對於生活有他們自己的判斷能力。他們既有權把錢花在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上,也有權花在你做的,他們覺得對的事情上。如果他們樂意省下一筆錢來讓你出門見識,請高興地接受,感謝他們的支持,告訴他們你這一趟出門看見了多廣闊的世界,也許是他們以前只敢偷偷想一想的,而你讓他們覺得那些地方也沒那麼遙遠。
也請記得玩好了回來好好學習,好好找工作,已經工作的努力賺錢,多給他們打打電話,買點他們喜歡的東西,也帶他們出去走走。
愛爸媽,不是不花他們的錢,而是他們覺得花得起的,你就高高興興地花,並且高高興興地把你的錢給他們花。
你們的爸媽從來都沒有在苟且。他們在努力地為自己最愛的人創造最美好的生活,他們是你這一方世界的英雄,是你的驕傲,以後你也會是他們的英雄,他們的驕傲。
他們應該得到的是你的尊重,而不是陌生人指手畫腳的同情。
————————
BTW,還在校的孩子們:千萬別太崇拜那些自己賺錢買這買那的。在校生的首要任務是學習。爸媽養不起你必須打工那沒辦法,你是好樣的,注意盡量別耽誤學習。但如果是你爸媽能花得起的錢——用來買你的學習時間才是最划算的!等你畢業了再明白就晚了!!!
心疼爸媽就趕緊學習去!(我多希望我本科的時候有人跟我說這個啊。)
————————
正文寫完,對於某些實在找不準本文中心思想的人,我幫你總結下我的答案好了:
重點不是該不該花錢旅遊,重點是爸媽的錢怎麼花他們心裡有數,起碼比一個外來的媒體有數。
以及本文沒有反對「父母不同意花錢的時候,子女不該逼迫」,這真是廢話……
本文反對的是「這家父母生活水平不高,所以花錢給孩子旅遊一定是不情願的」越俎代庖的思維方式。
謝謝有些同學認可我父母的消費觀,但我個人覺得這種事見仁見智,不覺得他們的消費觀比別人的正確,也不號召別人學習他們。
他們如果把錢花在別的上面,我同樣覺得挺好,但我同樣不會容許什麼媒體通過他們的生活水平來腦補他們是不是自願的。
我爸在家寫詩 我媽去了遠方 我他媽的在加班
你爸媽才苟且呢,我爸媽可是正當婚姻,乾的可是合法買賣,說什麼呢。苟且就算了,還尚在苟且。合著我爹媽讓我出去旅遊就是為了在家苟且是吧。還夜以繼日的苟且。
@茶糖 哈哈哈哈哈哈我忍不住!!
紅紅火火恍恍惚惚呵呵哈哈哈!!!
這樣如果我旅遊帶著大包小包回家大喊爸媽我回來咯我帶了紀念品!我去看了詩和遠方!
我爹是不是這麼看我
我說正經的啊。
還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多。
這種「家境貧困卻要父母少吃肉讓自己去旅遊」的事,大概在天涯和豆瓣上能夠看到。大多數都是家境富裕的人的意淫。
一個大寫的意淫。
要貧困,要奇葩,要突出窮山惡水出刁民。要痛心疾首,要一身正氣。
要大寫的突出「這是在喝父母的血啊!」
呸。這種人多嗎?多到要寫個社論了嗎?
就是為了找個話題轉移一下大家的注意力唄。
十月里這麼多事,這麼多雙眼睛,總要轉移一下注意力。這話題不痛不癢,卻最能發動群眾斗群眾。有錢的說沒有錢的不上進,沒錢的說有錢的靠父母,誰還記得別的新聞的結局呢。
渾水摸魚,屢試不爽。國慶出去浪了一圈,去了許久未見面的高中同學上大學的城市玩了幾天,好久沒那麼放鬆過了,也談不上詩和遠方,只是感覺真的好開心!
我還發了朋友圈,我爸點了一個贊。
給媽媽打電話,我說玩的很開心,等過兩年我工作了我一定帶你們出去走走,我媽在電話那頭聽了不停地笑說她等著呢!
假期結束,看到朋友圈有朋友轉發這條文章,頓時把我給羞的無地自容。我家裡條件也不好,出行一次花的錢也夠父母辛苦工作半個月了,對此我覺得很慚愧。
可是,這次國慶出行我計划了很長時間,高中同學多次邀請我去玩。上了大學後有獎學金助學金還有做兼職,奶奶和哥哥給的零花錢,自己也不怎麼花錢,這樣我也存了好幾千。至於獎學金什麼的,雖然家裡條件不好,但我爸說這是我自己的錢,我自己可以隨意支配。
所以,我用這些自己存的錢,去計劃一次我想了很久的「詩和遠方」,真的應該心中有愧嗎?其實我也不知道。
有時候我會想,我存的這些錢是不是應該用在吃飯和學習上,來減輕家裡的負擔,而不是揮霍在安逸和享受上。
但是,我這個年紀,也想體驗一下未知的事物啊!什麼是IMAX3d,一張電影票可以吃十份蓋飯;什麼是方特歡樂谷,舍友們周末說要去那兒玩;一把吉他好幾百,我這菜鳥水平用什麼雅馬哈;知乎上說慢跑鞋亞瑟士會更好一點,以前跑步一直穿特步361;周杰倫今年的摩天倫演唱會,我從初中就做夢要去現場看;詩和遠方書中也有啊,去圖書館泡一天嘛!旅行這麼奢侈,屬於我這個年紀嗎?
我不知道答案,在我這個二十齣頭的年紀,確實有很多事困擾著我。但無論如何,我不想讓一篇雞湯文來評判我的對錯,決定我的選擇。我愛我的父母,他們曾說過因為沒有給我最好的條件和生活而心中有愧,但我知道,我已經得到了最好的。
說個題外話吧,知道今年九月份周杰倫來瀋陽開演唱會,我上學期在學校報了勤工儉學,掃了一個學期的教室,賺了八百元,也算圓了藏在心中好多年的一個小小夢想。我從來沒有經歷過那樣的感覺,一直以來用歌聲陪伴你的偶像在舞台上,我在下面唱到嗓子沙啞,就像是在夢中。
我不怕貧困,但不願被貧困束縛,因為這個世界,真的有「詩和遠方」!
——————————————————————————————————————————————
看了大家的評論,有理解與鼓勵,真的很感謝。
其實我這個年紀,有很多的心理不成熟,不知道對與錯,也常常為一些事情而掙扎。
高考結束後,準備上大學,我爸說要給我買手機和筆記本電腦,這對家裡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我嘴上對我爸說要不只買手機好了,爸爸說上大學了人家都有你不能沒有,而我心裡還是非常渴望有一台自己的電腦的,最終我也沒有推辭。其實我也知道電腦對我來說僅是個玩具,學校也有機房,但還是因為心裡的一些自私的想法接受了爸爸給買的電腦。
其實不只是電腦,生活上很多東西父母都想給我最好的,但那往往又是一種負擔。而我有時確實想要一些最好的,忽略了爸媽的負擔,用爸媽的愛來安慰自己,讓自己心安理得的去接受有些超出他們能力的饋贈。
說實話,確實很慚愧。我想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熱愛生活,多多歷練,有朝一日,能完全靠自己開開心心地尋找自己的「詩和遠方」。
————————————————————————————————————————————
評論里知友問:我辛苦打工攢了八百元去看周杰倫的演唱會,有沒有付出同樣努力為我的父母做出同樣的付出?
說實話,確實沒有為了給父母買件像樣的禮物而去努力做兼職,一般只是偶爾用他們給我的生活費給他們買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東西。
說心裡話,現在我也做不到為了給父母買一些像樣的東西而去努力打工攢錢,在「體驗周杰倫演唱會、旅行」和「在經濟尚未獨立時回報父母」之間,我想到的會是自己。現在父母並不是強烈需要我為他們做出多少付出,以我有限的能力下我還是選擇了滿足自己的願望。人都會有些自私吧(除了父母對孩子以外),不知道這樣為自己辯解行不行的通。
對啊,父母也不欠我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現在努力奮鬥,等將來工作了有了真正的經濟實力再去回報他們。春天,爸爸帶著媽媽去了田間採風,沒有叫上我;
夏天,媽媽帶著爸爸去了鄉下釣魚,沒有通知我;
秋天,爸爸帶著媽媽去了天平山看楓葉,沒有告訴我;
冬天,媽媽帶著爸爸去了哈爾濱看冰雕,沒有提醒我;
早上,媽媽給爸爸做了愛心煎蛋,忘了我的那份;
中午,爸爸給媽媽做了可樂雞翅,我只能吃兩根;
下午,媽媽和爸爸去喝了下午茶,發了朋友圈;
晚上,爸爸和媽媽去看電影吃夜宵,我只有泡麵;
爸,我國慶出去玩就不回家了。
「沒讓你回來啊~」
媽,我國慶出去玩家裡就不用買菜了。
「本來就不準備買啊,我和你爸出去吃~」
每次放假在家,被我爸我媽嫌棄死,餓肚子是經常的事……
所以我覺得他們兩個時時刻刻地在苟且,我還要詩和遠方幹嘛,我只要泡麵!!!
我覺得我不是他們親生的!!!看完題目想了一會
爸爸媽媽一年的收入也就2萬塊吧。
像我這種父母尚在苟且的人是活在最底層的,我能做的只有兩耳不聞窗外事埋頭苦讀,我沒有一件衣服是超過50塊的,每頓飯最多5塊錢,我不談戀愛,不旅遊,不逛街,不追星,不化妝,不參加班級的聚餐爬山活動,我每時每刻都在想著我的父母在苟且,我不能過安逸的日子,不能奢侈,不能浪費,我寧願把腳磨破走很遠的路也不去花一元錢坐公交,我很自卑,甚至連話都不敢跟別人聊天,因為我沒有經歷,沒有談資,沒有見識。我也不是特別聰明有天賦的人。我覺得我的人生也就這樣。我想平平淡淡度過這四年,畢業之後回家相親,最起碼我還是大學學歷,應該會嫁一個縣城有個工作的男人,這樣就不用種地了。
實際上呢
我高三談了男朋友 心情好的時候會畫眼線塗口紅 喜歡跑步 喜歡結交朋友
大學申請了貧困補助,做了校內勤工助學,周末去校外兼職,攢了點錢。
大一上學期,走遍了學校所在城市的景點,不多。下學期和男朋友去了一趟威海,看了一遍山大的圖書館。
大二繼續勤工儉學,男朋友也在校外兼職。繼續攢錢。清明節的時候去了廈門,窮游,除了吃其餘能省則省。玩的很開心。沒向家裡伸手要錢。跟爸爸媽媽說的時候,他們也很贊同,說出去長長見識好啊,讓我們注意安全,錢不夠了跟家裡打電話。
現在大三了,學期開學的時候在男朋友和好朋友的幫助下,去看了一場周杰倫演唱會,喜歡了他八年,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在現場聽他唱歌,不會想到自己也配得上這樣豐富的生活。
開始準備考研了,男朋友也算是在實習,我們說好好好攢錢,準備明年考完研之後就去雲南玩。想想就很有奔頭。
很久沒跟家裡要錢了,前兩天跟媽媽打電話隨口一說想買雙跑步鞋,但是不捨得。今天媽媽說給我打卡里了500塊,想買什麼就自己買。但還是決定不買跑鞋了,畢竟腳上的還能穿。
爸爸總在每次打電話的時候說:別老是做兼職,好好學習,多出去玩玩。我說好。
特別感謝自己的爸爸媽媽,總是盡他們最大的努力支持我。
從來不覺得我能出去四處走走有什麼值得炫耀的。
現在的狀況是,我和我的父母一起苟且著,我嚮往並努力創造出自己的詩和遠方,也一定會努力為他們營造詩和遠方。
——————
評論里有朋友說
提問者說的是父母過得很艱辛孩子卻依舊伸手要錢去遠方尋找詩, 我勤工儉學的情況並不符合提問者所說,這樣反倒讓那些不懂事的孩子有了斷章取義蒙蔽別人的借口和由頭:父母尚在苟且 我去遠方尋找詩並沒有什麼不對啊。
我們完全有能力為自己埋單。
共勉。
注意結合時政看廣宣。
近兩年家庭生活類宣傳重點必然是「孝道」。
就是再次提醒大家:子女要未雨綢繆,切實擔負起養老責任。別把爸媽養老金都奉獻給了詩和遠方。
作者說的很對,我只是想提供另一種思路。
父母尚在苟且,你卻在炫耀詩和遠方。
何謂炫耀?
你整個大學都在算計著攢錢,想去遠方走走,哪怕要吃很久的泡麵,或是做很多的兼職,終於,你如願以償,你興奮的拍照留念分享,但於他們而言,是炫耀。
總有一些人,認為你分享苦難是博取同情,分享快樂是炫耀得瑟,分享生活太枯燥乏味,分享道理是聖母雞湯。
這是你的生活,你過給自己的,他們卻以為演給他們看的。
你是否應該奢求詩和遠方?
是啊,你的父母尚在苟且,國慶節正是農忙時節,你本應該回去幫他們干農活,至少也是待在學校,別出去浪費錢。
是這樣嗎?
遠方有什麼?你有一千個理由不去,也有卻也有一個理由需要去:那是你嚮往過很久的遠方阿!
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真要到你行萬里路的時候,卻有人跳出來問:你憑什麼?!
你想走的更遠,你的眼界並不寬,你時常在報不報班,學不學才藝,買不買資料間徘徊,你知道曾經的苟且早已鎖住你的思維,你目光短淺。
當然,你也不敢抬頭,你的父母尚在苟且,你怎能奢求詩和遠方?!
這世上總有一些人,盯著你的起點,對你的行為評頭論足,卻從來不問,你為什麼這樣做,你都做了哪些準備,你的目標是什麼?你小心翼翼的回答他們的問題,你忘了,你並不是做給他們看的,你本無需解釋。
上午看到一個問題,你贊同別人的悲慘經歷,是因為同情,還是看了覺得爽,還是傳播?
有些人永遠搞不清楚:他們並不是世界的中心,講出經歷是你樂意,干他們何事?
和《寒門再難出貴子》一起看這篇文章,更加有趣:
寒門難出貴子,是因為眼界,經歷和人脈資源。
而父母在苟且的你,為什麼不同父母一起苟且,而要追尋詩和遠方?
→_→ so, what should i do ?
作者的本意沒問題,然而詩和遠方這四個字,意義太過重大。
要真追溯本源:你家這麼窮,你還上大學?沒看見你父母多麼辛苦?!簡直不孝!!!
好歹尊重一下個體好不好?你費勁千辛萬苦走出去,是為了帶回詩和遠方,而不是和父母一起,囿於眼前的苟且。你分享經歷,是給朋友,甚至父母看的,而非毫不相關跑來指責的他們。
「你說的很對,說完了請讓開好嗎?我過我的生活,你做你的上帝,擦肩而過,互不相干。」
---------------------------我是分割線-----------------------------
更新:
1,上文只是一種觀點,寫這個答案的時候持反對意見的人太少了,我只是提供一個新的思路,碰撞才有新的火花。
2,父母尚在苟且的時候,事實上我並未選擇詩和遠方。
我選擇承擔責任,但仍會有遺憾:我知道因為自己的短視,錯過了多少本該有的精彩。
3,父母尚在苟且,你卻炫耀詩和遠方?
前者是前提,後者是選擇。他們可以做出任何選擇,這是他們的自由。
4,選擇去做和必須去做是兩個概念。
類似於《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安,他小學畢業選擇輟學幫父親撐起這個家,你可以說他短視,也可以說他有擔當,然而,你不能認為他的擔當是理所當然的,他樂意如此,也會委屈,因為他首先是個人。
我想好好學習想泡圖書館,可是一想到爸媽都在辛苦的幹活於是根本坐不住,大學期間靠發傳單打零工養活了自己,沒花爹媽一分錢。
我想出去走走看看演唱會,可一想到爸媽連市都沒出過於是就把攢的錢寄回了老家。
我想跟朋友們一起出去聚聚,可是一想到我請他們吃飯的錢幹嘛不用來請弟弟妹妹們吃頓好,他們發育期更需要營養。
大四畢業了我想去買套好衣服面試,於是花了兩百塊的巨資買了一套西服。不知道為什麼面試官都不太喜歡我,說我絲毫沒有年輕人的朝氣。
終於找了份工作,辛勤打拚了十年,進入月入一萬的行列。老家房子蓋起來了,弟弟妹妹也畢業結婚了。我成了我們那兒遠近聞名的孝子。終於也有女孩子不嫌貧愛富跟了我。
那天女朋友回我們租的小屋興奮地炫耀說她買了支口紅花了三百塊。我驚訝地嘴都合不上了,我媽一天抹臉油都沒用過她竟然買這麼貴的口紅?於是我第一次打了她。
最後我在老家相親找了個媳婦,生了個孩子。感覺自己在同學中混的不大好,我就指望孩子了。
孩子啊,爹苟且了小半輩子了還要繼續苟且好攢錢供你上學,你可要懂事不要亂花錢啊。
說得真的挺有道理的,然而,這種母子不相見,苟且生活的現實大概來源於巨大的分化與不公,而巨大的分化與不公,最終是誰造成的呢?
目前來看,我爸媽在國內吃香喝辣,住著200+面積的房子,三天兩頭羊湯泡饃燴面熱乾麵豆皮水餃早茶,單位離家只有500米,步行上班,有空就旅遊………
我住在狹小的合租房,每天只能吃一點垃圾快餐,坐車半小時到學校,沒空也沒錢旅遊……
怎麼說呢,我活的很苟且,我爸媽過的很詩意。
所謂「父母尚在苟且,你卻炫耀詩和遠方」,基於的就是很多人內心的「苦情戲」的情節,似乎年輕人只有活的很凄慘,拿出一切供養父母才算是不苟且。
現實中,對於中等收入以上階級來說,更多的情況是,由於國內發展良好,父母往往都已經穩穩地在社會中佔據了一席之地,有房有錢有閑。年輕人由於買房結婚等壓力,反而需要卜晝卜夜地為工作殫精竭慮。
狗屁邏輯,祖國尚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你卻富了起來。
如果孩子沒有詩和遠方;
那父母的苟且有什麼意義?
————————————
語文學的差的人
理解能力差的人
從我的評論區滾出去
看著真招人煩
還是那句話:總覺得一代不如一代,這是病,得治。我得說,絕大多數的中國小孩,沒有你們想的那麼不是人。
獨生子女的孝順程度,那肯定是要遠遠高於一家七八個孩子的孝順程度的。這明擺著的事情,你們為什麼不肯相信。
我認識的一個叔叔,他是第五個孩子。他不知道自己的生日,他媽媽只記得他是「起大蘿蔔的時候生的」。這樣的親子關係,你們為什麼不由分說地,就認為它會比我們這種無微不至呵護長大的孩子更感激父母?這也太武斷了吧。
我就明確地告訴你。這一代獨生子女贍養父母的壓力確實比你們當年大得多。但是遺棄老人、虐待老人的事情,會比你們少得多。因為我們無處推卸,因為我們從小就被這樣照顧,我們認為反哺天經地義。一對生了十個孩子的父母,他們分配到每個孩子上的精力能有多少?你們憑什麼一廂情願地說,十個孩子的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和獨生子一樣的?根本不合邏輯的話,就別到處講了。
回到正題。
以我對同齡人的了解,那些在享受著詩和遠方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就算沒有奢靡的生活,至少也沒有在苟且。而那些正在苟且偷生的父母,他們的孩子通常足夠懂事地早早實現的經濟獨立。
有那麼一些不懂事的孩子,但是真的是少數。你們媒體什麼時候能關注一下社會的主流?
我真是忍不住噴一句,官媒私媒,只是立場不同。智商上的操行,看來都是一樣。搞個大新聞,把一部分人批判一番,然後掙點關注。fxxk。
天下德缺一石,媒體獨佔八斗。「律師」佔一斗,其餘人共分一斗。
說實在的,這裡的「律師」並不指所有律師,只是指網路上裹挾民意煽動情緒的那一波。所以,我給律師加上了引號。然而傳媒,沒錯,我指的是全部,包括官方,私人,國內,國外。
有人問了這樣的問題,而我是這樣答的。
站在道德的高地上一點也不覺得冷嗎
請問媒體大老爺們,你們能給我們這代人創造一個在家苟且也能生存下去的環境嗎?
我們炫耀「詩和遠方」 是在幫你們宣傳「中國夢」 ,你連這都反對,是何居心?我家太奶奶活了九十九。
如果你是父母,覺得孩子該在身邊給自己養老還是隨他們的意,去遠方呢?
孩子去了,是孩子自私。孩子不去,留在父母身邊是父母自私。
這個自私的鍋到底該誰背才是真的問題!
不如大家都自己過自己的生活去吧!
有答主說,這個題主批評的是家境不好還非得出去追求遠方的學生黨,我怎麼沒看出來呢?
一次長途旅行的開銷,往往大概就是父母一個月的薪水總和。
當他們在草原上縱情奔跑時,父母在狹窄的辦公室熬夜加班。
當他們山珍海味大快朵頤時,父母在廉價的菜場討價還價。
當他們在和旅伴談笑風生時,父母在和難纏的客戶們唇槍舌戰。
2011年以前,我父母月收入總和大概是不到4000人民幣,現在漲了點
2013年以前,我父親年底經常熬夜加班,這兩年熬的沒那麼晚了
直到今天,我母親還會和小販討價還價——雖然我們家真不缺這幾毛錢
直到今天,我母親還經常要在「有關部門」和「人民群眾」之間斡旋調解,這兩撥人比「難纏的客戶」可是難纏多了。
這樣的家庭,在2,3線城市比比皆是。
我以為他說的是每天靠不到一美元生活的貧困線以下家庭,
搞了半天講的原來是在黑我家這樣很普通的家庭。
我只能說:你**的才苟且,別自己苟且就把別人想得和你一樣苟且。
我父母過得很快樂,他們每年至少出去旅遊一次,去看詩和遠方。
每次回來都興高采烈地各種曬照片,然後抱怨我從來不出門看看。
比我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
你們要問,幾千塊錢對原作者描述的這種普通家庭來說多嗎?
我告訴你,挺多的,畢竟一個月收入。
但是,這幾千塊也沒多到影響家庭生活質量。
無非是你父母偷偷給你攢首付的進程變慢了(哪怕你明確拒絕過幾次他們也會攢,根本沒法勸)。
你們問,大學生花幾千塊去旅遊值得嗎?
我只能說,看人。
幾千塊錢就能實現你一個多年的夙願,好像挺值的。
你要覺得內心有愧,那就好好學習畢業後多賺點孝敬父母去;
在這寢室裡面吃著泡麵一邊寫雞湯一邊感動自己有個蛋用。
更何況,很多願望年輕的時候不去實現;以後確實就再也沒有那個閒情逸緻了。
哪怕多年以後當年的小小願望實現起來易如反掌,也許你也會有一絲遺憾。
大學畢業以後,我總結了下,
發現爹媽對我大學四年最不滿的事情有兩點(其實現在也還是不滿):
- 沒去找女朋友也就算了,連話都沒和女生講幾次。
- 沒準備留學也就算了,連旅遊都沒去過幾回。
我解釋,「旅遊也好,戀愛也好。這些都太花錢了。」
他們就說,「能花幾個錢?沒錢我們打給你。」
搞得我最後只能慚愧地講,」對不起,其實我是嫌麻煩。「
推薦閱讀:
※我匿名向老師檢舉了考試中作弊的人,這樣做對嗎?
※國內的本科 CS 教學和國外相比有什麼優劣?
※在學校門口賣鐵板魷魚的大二女生,以後會有什麼發展?
※八歲開始刷知乎,刷到二十歲時,知識量能達到什麼水平?
※為什麼出身至上論的黑童話《醜小鴨》會被人們不斷講給孩子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