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不善社交的人如何建立人脈?

三成能力,七分人脈,對於一個人的事業成功人是發揮著最重要的作用。可是對於我所問的題目,該怎麼辦呢?


我在微信上被拖入了好幾個所謂的大V群。很多如雷貫耳的人物都在群里,比如李開復先生。我第一次看到他時,心想要不要申請加他好友呢,但這個念頭只是轉過便算。不是怕被拒絕,而是即使通過了也沒意義。我能說什麼呢?除了久仰和祝他身體健康之外,我實在沒有什麼想說的。無話可說,卻想要加他好友,這動機就有問題。既浪費人家的時間,也是給我自己找不痛快。

我自己也常常接到陌生人的好友申請,我一般都不會通過。當然有一些時候也不得不礙於情面。但是加來之後,就會像前面說的,無話可說。這不是對方的問題。他們常常是積極主動的,有很多話想聊,甚至直接約我「面基」,但我的回應總是很克制且退縮,更不習慣與陌生人面基。我不知道像我這樣油鹽不進的人是不是少數,反正他們通常是一輪熱情的問候過後,就再沒有了下文。

你可能已經看出來了,我是個內向的人,對於這道題目可以貢獻一些親身的經驗。其實在「人脈」這件事上,我幾乎沒有犯過愁。每天總少不了有幾個慕名的朋友找上門來,微信通訊錄里也有了接近四位數的聯繫人。雖然也談不上是多大的圈子,但跟多數內向者比起來,總算是個幸運兒。這當然有點特殊性,因為我在知乎回答過不少問題,忝列「大V」之群,受人錯愛。


但我也不是生來就是V的。2012年的時候我剛上知乎,還是一枚小透明,有一次辦學術會議,我客串會務人員,恰逢當時已是大V的 @動機在杭州 老師參會。我猶豫了20分鐘,最終還是鼓足勇氣去找他搭訕。我說你是XXX老師吧,我在知乎上看過你的回答,很喜歡你的風格。動機老師那時候一愣,說原來這裡也有人上知乎啊(什麼話,當時我們距離知乎總部不到一公里)。

後來這件事被動機老師評論為「你總要鼓起勇氣邁出第一步」。邁出去了,好了,內向的循環就打破了,否則就還是在自己的小星球上孤獨地旋轉。聽起來很勵志對不對?畢竟動機老師和我現在成了鐵哥們。但故事總還有後半段。當時邁出的那一步,其實對我們的關係沒有什麼用。那幾天我們在會場遇到,也就是客氣地點頭笑笑。真正開始聊天,是在2013年的春天。那時我開始在知乎答題,動機老師評論了其中一個回答。我趕緊抓住機會說:「你還記得我嗎?去年北京開會時跟你打過招呼。」就這樣,我們才有了實質性的交流。我們相互評論對方的回答和文章,交換對很多問題的看法,我們做著相同的行業,彼此的社會關係有不少交疊。我們具有很多共同點,也發現了不少可以互相學習的地方。他常常到北京來,我也去了幾次杭州,見面越來越多,就變得越來越熟。

這件事是說什麼呢?像我這麼內向的人,也可以交到動機老師這樣的朋友,這說明內向的人完全有能力建立和維持關係。但是我並沒有抱著所謂建立「人脈」的念頭。實際上,開始搭訕的時候還有一點,「有沒有可能跟他聊成好朋友呢?」但很快就發現不行,實在找不出什麼技巧增進我們的關係。所以我想我大概只能這樣了,不要勉強自己做超出能力的事。「啊,那個人好棒,務必要想辦法把他納入我的圈子!」如果對自己下達這樣的命令,百分之百是會失敗的。

好消息是,我不必對自己下達這樣的命令。因為我是一個內向的人。多年的內向經驗給予我最大的禮物就是:我可以不需要人脈。我可以一個人活得很好,事實上,是會比在「人脈」里活得還要更好。直到現在,我仍然享受把自己關進一間小屋裡的感覺:安全,自在,坦然。待上一天也無所謂,有一本書就更好,沒書也行。我有的是辦法打發時間。有人問我:「這樣不孤獨嗎?」有這種疑問的人,多半是外向的。他們總以為內向的人只不過是在忍受獨處(而我們真的是在享受),就像我們也無法理解外向的人怎麼可以「享受」那麼多人聚在一起的地方。

這樣說來,內向的人有什麼必要非得發展自己的「人脈」呢?如果不是主流的話語體系把「獨處」說成了「孤獨」,就像見不得人的毛病一樣,同時又給「圈子」、「人脈」賦予了絕對的價值,內向的人本來安安靜靜地,自己能活得舒舒服服,又何至於發出如題的疑問?無非是各人對生活方式的不同選擇而已。一些人就喜歡從一個派對轉移到另一個派對,收集五花八門的名片,而另一些人偏好待在不受打擾的空間里,看書,寫字,聽音樂,睡覺,或者工作掙錢。誰也用不著羨慕對方,因為別人喜歡的生活方式,未必讓自己幸福。


放棄自己不擅長的事,有時也是一種智慧。我並非因為擅於社交,才和動機老師成為朋友的。他接受我,是因為我寫了不錯的回答。我們聊得投緣,是因為讀過同樣的書,思考過相似的問題,身上散發著同類的氣息。自大一點說,在找他搭訕過的無數粉絲(包括大量美女粉絲)當中,動機老師認為我是最可交往的一個對象,這是我的幸運。但我絕不是為了發展「人脈」去追求他的認可的。我只是選擇了一種自己最舒服的生活方式。例如,少趕派對,少湊熱鬧,把時間花在讀書寫東西上。這些事又塑造了我。不知不覺地,我成為了被一些人認可的人,間接達到了「發展人脈」的效果。

不是有意達成,只是這種生活方式的一個副產品。


我常有這樣的經驗:不刻意追求一樣東西,反而可以自然而然地擁有,如果太用力反倒不行。在我看來,人際關係也屬於這一類。一些人可能不同意,他們主張人脈要努力建立,著力經營。我想,說這些話的人,必須在社交上很有天賦。內向的人是不行的。就算想努力把局面控制好,也會動輒得咎,拼了命也不行。那就算了吧。光是鼓勵我們勇敢啊,加油啊,其實也都沒什麼用。

這種時候就不要用力了,倒不如放棄刻意追求的努力,讓自己活得自在一點。內向的人,有時候是比外向的人活得寂寞一些。這沒什麼問題。只要能活得好,活出滋味。無須把「人脈」當成人生的應有之義,好像不解決它就沒法活得舒展。沒有圈子的人,同樣可以好好活著。一個人活得越像自己,就越會吸引同類。這是網路最好的地方,它讓氣味相投的人更容易發現彼此,不必受距離或其它條件限制。過去你認識的人就那麼些,只好「隨緣」,而現在網路幫我們連通了整個世界。每個人在這個世界都有同類,通過知乎的一次問答,或者陌陌的一個群組,同類之間就可以毫無困難地接上頭。

你不去找圈子,圈子也有的是辦法找到你。

外向的人也許要建立了人脈才可以活得更好。而內向的人是先活得更好了,人脈就會自然拓展。這是無須用力的:你自己是這樣的人,你就會遇到幾個欣賞這樣的人;你享受此刻的生活,你就會發現與它匹配的圈子;你認同自己,就會受到別人更多的認同。我們要做的只是在這些自然而然發生之前,耐得住寂寞。——而在耐得住寂寞這方面,還有誰會比內向的人更有天賦呢?


舉個親身經歷的例子:
我有個長輩,模具行業,本事大,脾氣更大,跟人處理不好關係。50多歲,還在公司打人,最後被開除。——當時給我打電話尋求法律援助,我不得不無奈的說:您一把年紀了,以後就別這麼大脾氣,跟同事搞好關係。
但上次我去深圳發現他在新公司卻過的很好:
這家公司的模具三天兩頭出問題,老的車間主任搞不定。長輩去了日夜奮戰一個月,把積累了多年的故障全部排查乾淨,從源頭解決問題,上上下下都服氣。
小兵都誇說:以前每周都要兩次通宵,自從這位叔叔來了,我們再也不用三更半夜起來修機器了。
老闆讓他當車間主任,長輩說:不行不行,我做不來,我做領導要跟別的部門扯皮打架。
老闆極力挽留說:我給你安排一個伶俐的小姑娘做你的副手,所有跟外面部門打交道的事情,你讓這個小姑娘去。你只管好我這些模具,我要的是機器日夜不能停!
於是他留了下來,他做車間主任。老的車間主任人脈再好也只能靠邊站。小姑娘人脈再好也只能配合他做助手。
長輩從此對車間來料有一票否決權後,很多供應商都得來套近乎。人脈求著他,而不是他靠人脈.

===================

——根本原因是:三成能力,七成人脈這個思維方向是錯的。
能力就像樹根,決定你在社會紮根到那一層,人脈就像葉子,影響你在這一層混的好不好.
抓不住重點,捨本逐末,必然不能長久.

芮成鋼,人脈夠廣吧,他落難的時候,他的好朋友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對他有什麼用?
當年被朝鮮判刑12年的兩名美國人,她們就算跟柯林頓不認識,柯林頓為了希拉里也得去解救。
賈躍亭,人脈夠廣吧,但是樂視產品黃了,他還能拿刀逼著把客戶買樂視的股票?
雷軍,最開始只是學霸,人脈在哪,但是人家勤勤懇懇幾十年以後,一搖旗一堆人跟著他打天下。

如果你非要找捷徑,短期(1-3年)似乎人脈很有用。但是,長期(5-10年以上)肯定是看能力。 有句話叫:打鐵也要自身硬.

社會的本質是交換價值,互通有無,獲得雙贏,建立夥伴關係。
如果你的能力沒有價值,連交換的本錢都沒有,憑什麼去跟別人談夥伴關係呢?
有能力,對其他社會人有價值的人,人脈是錦上添花。
沒有能力,對其他社會人沒有價值的人,人脈絕對不可能雪中送炭的。
沒有能力,那麼只有血脈會雪中送炭。比如父母,夫妻等。

===========
內向、不善社交的人如何建立人脈的解決之道

內向者人生戰略
是充分發揮自己最大的特點,用特點創造的稀缺價值,去跟其他人交換。
而不是補全自己的社交短板,短處創造的價值有限,跟別人交換也有限。

社交看上去風光無限,每一個風光無限的背後都是身心疲倦。
社交圈越廣,找你的人就越多,你留給自己的時間就越少,最後能夠做出耀眼的成績就越難。

中國辦事最講人際關係的區域,是東北. 但是東北到現在出了什麼經濟牛人沒?
為什麼東北會衰退?還可能復興嗎? - 經濟學 - 知乎
這個裡面有多少東北人痛恨東北那無處不在的人際關係!
人脈只能有限的提高效率。而人脈的不確定性和無契約性,過於依託它,反而會降低整個區域的效率。

人類花在人脈經營上的時間,一大半都是浪費的。
你兒時的玩伴,你初中以前的同學,你前同事,你前老師,很多都不再聯繫了吧。
以前關係再廣,真正遇到大麻煩,能夠依託的總是只有那麼幾個核心的最鐵的2-3人。
很多心理學研究都表明:培養2-3個親密的關係,遠遠勝過勝過200-300個泛泛的關係。

不善社交的好處是,大可不必在一些沒用的人身上浪費時間。
內向的話,潛心提高能力,然後把推廣宣傳的事情,外包給其他人。
比去補全自己的社交人脈短板,更可行。

舉個簡單的應用例子:
世界上內向者和外向者都很多,相比之下,內向者可能市場反而更大。因為內向者省了很多社交的花費
內向者的痛苦外向者並不能完全理解,反而同類內向者能夠更切身體會。
這個時候如果你能把這個內向者的痛苦體會,更細微的如實展現出來,為內向者發聲,就足以讓很多人產生共鳴,你就創造了非凡的價值,能夠得到很大的回報。《馬男波傑克》這個動畫片不就是這麼火起來的嗎?


自稱內向的大V,比如 @李松蔚@動機在杭州 什麼的都在顯擺自己作為內向者的豐富經驗,讓我這個其實也想說自己內向的人都不好意思同流合污了。但我還是得強調我也是內向的人,至少我是有明顯的內向傾向的!

比如第一次見到他們倆,是在今年鹽club之後的一個飯局上,隔桌坐對面吃了一晚上飯,其實也沒太敢說幾句話。上個月跑去北京開會,死皮賴臉地搭訕他們,才多聊了幾句變熟一點了,但其實也並沒有覺得這就是所謂的人脈建立了。因為發自內心地講,其實和他們並沒太多交集,除了想認識了解以外,並沒有太多動機去深入接觸,所以說雖然別人背著光環,但是為什麼看到有光環的人,就一定要逼著自己去套近乎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交習慣和風格,我不能說我的風格一定是最好的,但就是想把我的故事拿來和大家講講吧。

我在加拿大留學的時候,是我們學校中國學生會的主席(CUAUT 08-09屆 President),那時候認識的人特多,做什麼活動幹什麼事情,總能找到合適的人,出去拉個贊助,也總能碰上很合適的合作方,所以一整年做下來,業務和財務方面的表現都完爆前面幾屆。

那時候學校里經常碰到認識我但我不認識的人,感覺自己好像有點風雲人物的樣子。可是我有做很多社交嗎?我有很善於搭建人脈嗎?完全沒有!

當時很多人都有個幻覺,覺得我特忙,每天到處社交應酬什麼的,其實絕大多數時候我都自己很屌絲地呆在家裡玩遊戲上網看片什麼的。我為什麼覺得自己是內向的人,就是因為我覺得在人多的地方是耗費能量的,我自己呆著的時候才是充電的。所以我偶爾才社交一下,平時主要是自己呆著充電。

可是既然如此,那麼我又是怎麼做到認識很多人,有很多可用的資源的呢?

我的思路很簡單,就是我不會管我和別人熟不熟,我只會看我提出的事情或者計劃,對於別人來說是否是一個好玩的,有趣的,適合他們做的事情。我從不會嘗試和一個我不感興趣或者覺得沒什麼用的人故意套近乎,假裝誠意。就算這個人再牛,再有光環或者背景,如果他不會對我做的事情感興趣,或者我不會需要他,我基本就不會去接近。

當時在大學的時候,學校的領導,使館的領導,包括經常從國內過來的各種名人政要也是不少,還有很多家裡很有錢有勢的同齡人。我基本也就是打個照面,不太理會。為什麼呢?因為壓根沒交集,沒關聯,沒有繼續維持關係的動力呀!最煩就是虛偽,別人的虛偽我很煩,我自己的虛偽我更加煩。

我在學校那幾年,也見過一些這方面特別賣力,特別會搞關係的,經常跟這個那個合影啊,吃飯啊之類的,可是也沒覺得他們搞出了什麼名堂來。因為在一段對方很牛但和你沒什麼關係的社交裡面,你投入的時間精力,和你得到的東西,是非常不對等的。

這些人牛是牛,但你去求爹爹告奶奶地求他們幫忙做事,就算成功了,你心裡不舒服,他們也不靠譜或者心不在焉地對待你。反過來,我只會和那些對我做的事情感興趣,覺得我是在為他們提供機會的人接觸。所以慢慢的,身邊聚集了很多特別樂意幫我忙的朋友。他們知道我不管找他們做什麼,剛好都是他們自己特想做的事情。這樣的社交,壓根不需要什麼維護,也無所謂你內向外向。

所以我的思路之一就是:目的性很明確,沒用的人不會浪費時間去接觸,不管對方多麼牛。

我的思路之二是:不要嘗試用殷勤和討好去贏得人心,而是用你對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投入和熱愛。

我舉個例子,當年還有一年本科畢業的時候,我發愁讀研的事情,因為自己成績也一般,簡歷也沒什麼很牛的內容。那時候碰巧四川地震,我又是成都人,所以立刻決定回國去做賑災志願者。回去之前,我在網上搜危機干預的文獻,發現有篇佳作的作者電子郵箱剛好是我們學校的。所以當時我也沒想那麼多,順手就發了封郵件過去,說明了來意,希望對方提供更多危機干預的素材。

過了幾天對面回信了,一看郵件簽名檔才知道,原來是當時我們學校社工系的系主任。她跟我說我們系的Dr.Tsang剛好在做四川地震救援方面工作,你和他談談吧。於是我就聯繫上了曾教授,說明了我的來意,我們立刻開始郵件聯絡,然後因為我在一線,所以給在加拿大的他們提供了非常多的有用信息和支持,回加拿大之後又和他們開了很多會,給了很多參考意見,大家都對我印象特別好。

最後學校校報也採訪了我,還上了頭版。曾教授也主動邀請我畢業了申請社工系的碩士項目,然後申請過程中也給了很多的支持。於是當時我就帶著GPA剛剛過錄取線的水平進了這麼一個錄取率是1:200的專業。

你說這一切都是我事先計劃好的嗎?我是為了給自己解決讀研問題,才去做這一切的嗎?完全不是,我的智商根本不夠打這麼心機婊的小算盤。當時決定聯繫論文作者,決定和曾教授聯絡溝通,為他們的團隊做一線工作,完全是因為地震賑災這事情對我自己來說很重要。我很認真地去做,大家對我很認可,所以才願意支持我。

當你對一個人大獻殷勤,低三下四地去跟人套近乎的時候,人家一看就知道你是帶著目的性來的,可是心裡對你是不認可和抵觸的。你的存在只會給人帶來消極情緒,就算別人答應幫你,也是帶著消極情緒在幫,所以也就不會100%很投入地幫。

當你做一些自己很喜歡,很在乎的事情,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去尋求那些對你有價值的人的幫助時(不論你和他們是否熟悉),你會讓別人感到你對自己做的事情的投入,熱情和真誠。這會感染和感動別人,從而讓別人願意特別投入地幫助你。

總結一下,就是兩點:第一,不要浪費時間去攀附和你沒關聯,也不會對你感興趣的人,不管對方多麼牛,不要去蹭人家的光環。第二,做你喜歡的事情,並且讓人看到你的熱情和投入。最終打動人的不是你維護關係的殷勤,而是你有多麼在乎自己所做的事情。

有可能我的價值觀有點非主流,不那麼看重賺錢啊,業績啊之類的,另外我所處的行業也不像一些傳統行業那樣競爭激烈,所以我的觀點未必具有普適性。但是至少在人際關係的相處上,我一直還蠻順利的,並沒花太多功夫,但經常遇到貴人相助,或者在關鍵時刻剛好遇到對的人。所以或許我的思路里,也有些可取之處吧。

希望對你有啟發。

==============2015.8.3補充==============
雖然我很推崇非目的性和非功利性的社交,但是同時也希望強調,這樣的推崇不應該成為你恐懼和迴避社交的借口!在遇到需要交往的人的時候,有能力有意願去打開局面,和遇到人不敢交往並且用「太功利」這樣的理由來為自己的不作為而開脫,完全是兩碼事!所以請大家區分清楚自己的狀況。


從小到大,我都是一個極度內向的人。


小的時候,見到長輩,我從來不能像別的小孩樣者萌撒著嬌地叫著 「叔叔、阿姨、爺爺、奶奶」。我這從小就染上的高冷病,讓我的爸媽感覺很沒面子,久而久之就習慣把我一個人丟在家裡,於是我變愈發愈孤僻。


後來上學,個性孤僻又頗有些另類的我,時常會與老師為敵。和所有的好學生不同,我從小學開始就就一個壞學生,我上課睡覺,上學遲到、做作業如果碰上選擇題就蒙著腦子瞎寫;要是碰到要長篇大論的題目,就直接把題目抄一遍,總之把作業本和卷子填滿就行。


但我又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壞學生。我從來不聚眾打架、不喝酒不抽煙、不翻牆去網吧、不早戀泡妹紙,不和陌生人說話,上課回答從來只說「不知道」,一天說話不超過10句。是的,我就是一個又孤僻、又叛逆的人。於是在很長的時間裡,我為黑白兩道都所不容:我被老師呵斥、被同學欺負,被長輩大罵,被女生們嫌棄,我就在這樣的毫無存在感的狀態下過完了義務教育的九年。


你應該會問我,既然我什麼都不幹,那我在幹嘛?其實我也記不清來,我回想了一下,小學的時候我貌似沉迷於一種自我陶醉的遊戲中:我常常會在一張A4上畫出一張戰爭地圖,然後再用幾張厚卡紙剪出一疊各類英雄的小卡片,為它們一一命名,標上攻擊力和生命值,像極了這幾年流行的各種桌游,我就是是這樣自己樂在其中,樂此不疲。


中學的時候,我開始迷戀於閱讀和寫作。記得當同學們捧著《青年文摘》和《意林》的裝逼的時候,我卻徹夜閱讀錢鍾書和王朔的、王小波的書。閱讀他們的文字,讓我十分興奮,似乎覺得冥冥之中有一個同樣叛逆的人幫我說出了我的所有想法,為我的這另類孤僻的生活狀態做了一個肯定。


但是,每次讀完之後,我卻更加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因為我竟然無人可以分享。畢竟,在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學裡,在一群普普通通的十三四歲孩子之中,閱讀超過這個年齡階段的書,所能接受到的只是各種奇怪、無法理解的目光。

也許和大多數的孤獨又叛逆的孩子一樣,我終於遇到了一個又孤獨又叛逆的偶像,他就是韓寒。於是在我初三的時候,我開始學習韓寒。我在上課的時候開始寫小說,在下課的時候寫小說,在任何的時候寫小說,我咋個這英文作業本、幾何本、作文本上都寫滿了我歪歪曲曲的字。當然,韓寒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成為的,終於有一天某個傻逼一樣的老師發現了我的小說,於是沒收之,還讓我在全班面前讀自己寫的東西,我一邊讀,她一邊破口大罵著批評 ,就差往我脖子上套一塊「打到反動分子」的牌子了。真是文革傳統,從娃娃抓起。


總之,從那時開始,我就被強行摁住,活生生斬斷了許多獨特的念頭。我開始被要求成為一個愛集體、愛學習的好學生。上課、考試、作業、各種活動、入團、入黨、學生會、社團,等等等等,這些繁瑣無聊的事情槍林彈雨般向我襲來,我躲閃不及,索性直接咽了氣。


高中的三年,在爸媽和老師的嚴格監控下,我生活的最重要的意義——閱讀和寫作,也被消滅殆盡。於是,我便更加壓抑,整整高中三年,最後幾乎要發展成為醫學意義上的抑鬱症。


讀到這裡,能也許會迫不及待的問:那麼你現在怎麼樣了呢?你現在應該不壓抑很外向了吧?你是怎麼改變自己的?


我只能說,不好意思,我現在依舊孤獨、孤僻、內向,我也從來沒有試圖去改變自己。但是,當離開中學,進入大學之後,發生的一些事情,確實讓我更加深入地認識了自己,讓我明白了:內向、另類、孤僻、叛逆者所擁有的巨大優勢。


我在大學裡學的是廣告。這是一個需要創造力的職業。一直對應試教育充滿仇恨的我,繼承了中學時候的優良傳統,在各類專業考試中穩列倒數前十。而且我也依舊孤僻、內向。在浮躁的大學生活中:我沒有參加任何社團,我也拒絕過多的聚餐、聚會。真的,和太多的人待在一起,我會覺得渾身不舒服。和很多人在一起邊聊天邊吹牛邊吃飯,我甚至會覺得這是對食物的不尊重。總是,我厭惡極了社交。


但感謝我們的大學的自由與包容,另類而孤僻的我卻莫名奇妙地成為了學校里的知名人物。


我用別人出去social,出去聊天、喝酒、侃大山的時間,躲在寢室里折騰技術,閱讀各種圖書,我還拍攝廣告片、設計廣告海報,我還玩攝影、寫小說,和幾個同樣孤僻但有趣的朋友一塊並且參加了許多的創意展覽和比賽。我們的作品被眾多資深的大牛驚嘆,我們獲得了諸多的全國甚至世界級別的獎項,名利雙收。


於是,我們在學校里開始被人重視,開始時不時被學校和各種論壇邀請參加各種演說和沙龍。而我們也因此認識了更多的和我們一樣喜好、一樣性格的人——我們有著同樣的愛好、相同的價值觀,我們都內向、都孤僻,但我們成為了朋友,無話不談,我們的交往我們的友誼,無需繁雜的社交禮儀來維持,因為我們從互相的眼神之中,看到了自己。


我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意識到我身上所蘊含的能量。我擁有那些世俗意義上的「外向主義者」所不具備的能力:我可以向內消化負面情緒,而不需要藉助外人;我可以更容易讓自己的思緒安靜、集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天馬行空;我不懼怕孤獨,我甚至享受孤獨,在孤獨中我能看到外向的人所根本看不到的事物的樣子,就如同梭羅在瓦爾登湖畔看見的四季輪迴,梵高在夜空下看見扭曲旋轉的星空,就如同尼採在世俗教誨中看見的上帝的另一面。

我不再強迫自己改變性格,不會讓自己用「難受、不舒服」為代價參加各種無趣的聚會,我也不會讓自己昧著內心學習那些阿諛奉承的話術去討好上級、討好領導。我並不批判這些外向的行為,我也很尊重每一個外向的人,我只是希望我更能尊重自己的內心,自己最本質的性格;我也希望每一個外向的人都能尊重我的選擇。


當我完全明白這些之後,我便開始充滿夢想地生活。我的夢想來自於我最初的愛好,而不是世俗的牽引,抑或是他人的影響。我開始每天寫作、做一些好玩的東西,玩玩攝影、玩玩藝術,我不為取悅於誰,我只為了自己的內心,和自己內心中一個夢想。內向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接近自己的夢想。


其實,今天之所以要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有不少朋友在後台問我:我覺得我有社交恐懼症怎麼辦?我都沒有直接回答,因為我覺得我也患有這個所謂的「社交恐懼症」。而且現在的我依然患著社交恐懼症。但我卻依然能夠每天樂觀地生活,因為我徹底想明白了:我不為別人而活。既然如此,我為何要參加那麼多莫名其妙的社交?為什麼要為了融入不了大多數人的圈子而感到痛苦?


朋友,如果你要真正治癒「社交恐懼症」,你所要做的不是很多成功學家所說的「走出自我、改變性格」。你要做的是讓自己更牛逼,讓自己能夠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有趣的人,讓自己擁有去拒絕那些你覺得無聊的人的勇氣。不要讓這種痛苦、糾結又無聊繁瑣的社交佔據你的時間和思維,去做你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當你做好這些事情之後,你將會發現,你不僅擁有名與利,你更擁有了真正與你坦誠的好朋友。


就在剛剛,公司部門的領導,打電話給我讓我今晚去和他們一塊吃火鍋,唱KTV,還說大家都已經去了,就差你了。但我想到今晚我還沒有寫好文章,該讀的書還沒有讀完,自己的身體鍛煉計劃也沒有完成,我就果斷拒絕了領導。


我看到朋友圈中,同事們曬合影、曬美食,我完全沒有任何的沮喪與難受與被孤立的感覺。因為我知道,作為一個內向型的人,假如我放棄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去參加一個一群人的聚會,一群無趣的外向型人格的人的聚會,我反而會更難受。我每天生活的意義來自於內在思考,我的快樂來自於我內心的世界。我的存在,從來不為了取悅某個人,不為了取悅領導、取悅同事、取悅朋友、取悅體制,我只為了自己而生活。因此,我必須要做好我想做的事情,這就是內向者的優勢。


其實,這個世界是由內向者所構建的。喬布斯、比爾蓋茨、JK羅琳、金庸、韓寒、羅永浩、馮唐、王小波、劉春等等,都是典型的內向主義者。之前看羅永浩的演講,記得他講過一段話:

你們別看我站在台上能扯淡那麼久,其實我是個很內向的人。參加超過5個人的飯局我就會全身不舒服,每次飯局以後回家都要一個人狠狠讀一天書才能緩過來。我現在站在這裡演講,其實恰恰是因為我發現了自己的一個強項,我擅長於演說,並且喜歡它,我也沒想過這個技能能賺什麼錢,得到什麼名利,我只是喜歡,就認真去練習。記得沒去新東方當老師之前,有很多人說我:老羅,你平時一天都不說幾句話,你還能上講台當老師?你別逗了吧!但我不管,我內向的性格決定了我不會被別人所左右,誰說內向的人不能當老師?

以上,獻給我自己,和那些因為性格內向而感到痛苦、壓抑的朋友們。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孤獨的人不睡覺」,轉載前請聯繫


人脈的意義不在於你認識誰,而在於你能吸引誰,(靠權力、威懾去推動誰這不算人脈)能吸引誰根本在於能給對方提供什麼價值。這種價值並非只是很骯髒齷齪的那種相互勾結利用的商業價值,任何情感價值,娛樂價值,信用價值,學術價值,都可以。
不管是否內向,當你能夠提供的價值足夠高,自然會吸引到別人,性格內向的人給別人提供娛樂價值自然比較困難,但是並非沒有可能擁有其他的用武之地,性格有些確實是天生的,強改不來的。


1,

就我的經驗,對於不善社交的內向者來說,想要建立人脈,那些真誠啊,用心啊,友善啊,其實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

唯一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價值。

李笑來在《把時間當作朋友》里,說的最漂亮的一句話就是:打造人脈不如打造自己

人脈說到底,很簡單,就是彼此間價值的互換,就跟拿錢買東西一樣天經地義,你沒錢,憑什麼要人家把東西給你。

大V間的人脈關係,除了志趣相投的,大部分是彼此都擁有可用於交換的價值,比如你懂心理,我懂營銷,他懂投資,現在是互聯網社會,人脈最重要的體現就是有效的聯結。

2,

過去工作原因,偶爾會見到一些大牌的作家,甚至有面對面聊天的機會,又能怎樣呢?

這裡面有些作家確實是我蠻欣賞和喜歡的,但也不會說上去要個電話合個影啥的,就不說年齡代溝這些,就算你懂他敬他惜他,但在人家眼裡,你也就是一個年青人。

談笑風生?得了吧,就算人家閑得蛋疼玩鳥,也沒興趣跟你交流的,你身上沒一點人家需要的東西,崇拜?人不缺。

這兒點一下部分喜歡私信漂亮姑娘的男同胞,某人給我看了你們的私信內容,不得不說,是有夠差勁的,不知道是不是精蟲爬上去把腦子給吃掉了。

聽我的,其實再漂亮的開場白也都沒用,真正有效的,就是把你的價值亮出來,價值包括:

  • 學校:985、211、哈佛、劍橋、麻省理工等;

  • 工作:BAT、國企、公務員、五百強、創業;

  • 外在:器大、威猛、帥慘、活兒好;

  • 家境:我爸、我姑姑、我姥姥、我大爺;

  • 用心:挑出姑娘回答中的漏洞,做一些漂亮精彩的回復和補充等。

至於姑娘回不回你,得看人家缺不缺,愛不愛,對於喜歡文學的姑娘,你要有王小波的才,肯定是一擊即中嘛,對於喜歡物質的姑娘,你要能把她滿足得夠夠的,相信也不大會拒絕你。
對於想勾搭男神的姑娘,請自行舉一反三,另外不挖牆角是美德。

3,

說回到如何建立人脈,以在知乎舉例。

如果你很想認識一位大V,不管出於什麼原因,是三觀一致也好,崇拜佩服也好,原因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什麼和怎麼做。

搶沙發,混臉熟,狂點贊,么么噠,真的沒用。

相對而言,有見地的評論會有用些,如果評論里有噴子出沒,你能費點心擺事實講道理把噴子擺平,大V見了多少會開心些,如此多次,自然就會比較關注你。

如果大V不小心說了有明顯錯誤的東西,就不要在評論里回復了,直接私信,畢竟真佛被黑了也有火啊,虛懷若谷的人沒那麼多,你在評論里說的人下不了台,包不準以為你跟他有仇,直接給你拉黑了,真是大水沖了龍王廟,薩摩耶日了哈士奇,找誰說理去?

當然,更好的辦法是,想辦法讓自己成為大V,這樣,就有了和對方平等對話的便利,到時候經常給點個贊,捧個場,人心都是肉長的,一來二去的,也就認識了,彼此三觀脾氣合得來的,這道人脈就算交上了。

但是,也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你想要結交的人,就是不搭理你,你視對方為偶像,對方看你似路人,也就不必勉強,倒也不用由粉轉黑,氣度還是要有的。交友如戀愛,不能勉強,有時候就是對不上眼聊不來,倒也沒什麼特別理由。

4,

不管是建立人脈,還是尋段感情,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你要足夠獨立,一旦有所依賴,痛苦和無奈也就跟著來了。

有人脈當然是好的,誰不想朋友遍地,走到哪兒都吃香,遇著什麼事兒都有人幫,但很多道理都是極樸素的,不能便宜都讓你佔了,想得到多少,就得付出多少。

只能給別人錦上添花的人,就別指著別人給你雪中送炭。

不善社交的內向者,有個很典型的特徵就是怕麻煩,不僅僅不想別人麻煩自己,也不願意去麻煩別人,他們要搬家,會更多的選擇搬家公司而不是請朋友幫忙,他們出了什麼事兒,能自己解決的盡量不託熟人,哪怕用下熟人會便利許多。

其實這才是影響內向者結交人脈的重要障礙,抱著這種心態的,想要結交人脈,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打造自己,讓自己高價值。

對於自身價值一般的人,不妨把對人脈的預期適當調低一點,不要老是想著和比你高好多段的人交朋友,倒也不是配不上,就是不太合適而已。

5,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一點,人脈不是光建立就行了,還要維護。

有些人脈似仙人掌,還好說,隔段時間給點水就行。

但有些人脈就像牡丹,得時時惦記著,一個照顧不周就死了。

維護人脈不僅需要時間,還需要金錢和精力。

所以,在我們去思考如何建立人脈之前,先應該判斷什麼樣的人脈值得花時間、金錢和精力去維護,否則累個精疲力盡最後還不討好。

在連自我都把握不好的階段,切勿過分強調人脈的重要性,所謂三分能力,七分人脈,根本就是胡扯,就連我們認為只是黨羽多,會拍馬屁的和紳,都是有牛逼到爆炸的真本事,還真以為遇著個貴人就上天了?

在這點上,千萬別受武俠小說的蠱惑,基本上武俠小說里所有人脈相關的東西,都是情懷化了的,令狐沖交結五都雄,是因為他是令狐沖,你不看他還擺平了風清揚,搞定了任盈盈,而同為青年才俊的林平之,就只能切雞雞。而事實上,我們大部分人,連林平之的腳後跟都夠不上呢,把我們放到《笑傲江湖》,估計活不過三章。

同樣,你也不是段譽,沒那麼多高手護著你也沒那麼多妹子可護,也不是運氣逆天到做著夢都把公主御了的虛竹,也別想著像陸小鳳一樣能喝酒豪情滿懷就一大幫同生共死的兄弟。

我很喜歡古龍,超喜歡《海賊王》,不代表就會盲目地把裡面的東西移到生活中來,路飛的人脈你用筆劃拉一下,不細思極恐么?而說句實在的,路飛一夥的友誼和羈絆,你翻遍歷史,人類史上從來都沒有過。

故事是故事,現實是現實。

又扯遠了,說到底還是努力提升自我才是最有用的,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借錢給好友,要求他給我打一張借條,難道是我的錯? - 張兆傑的回答


謝邀。
最近在鄭州參加一個短期培訓,參訓人員來自全國各地,彼此都不熟悉,十餘天培訓結束後,有兩個人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先說說Y。Y是一個北京女孩,長得很漂亮,以我的審美標準看至少85+,性格也很開朗,在男多女少的培訓班,很快就成為一個核心,在她的提議下,我們搞了第一次聚餐,第一次唱K,還包車游少林寺、龍門石窟,但培訓後期,她再想約人出去玩,響應的就越來越少,尤其是培訓結束前一天,她想小範圍搞一個聚餐,我以有事拒絕了,據我所知,其他人也沒參加,最後計劃流產了。

為何一個外向開朗的美女會弄到沒朋友?真要說她也沒有什麼大缺點,就是有點太自我。比如聚餐,大家都酒足飯飽了,她突然想喝魚湯,然後大家干坐著等了小半個小時,魚湯上來也就喝了一點,基本都浪費;比如去少林寺,大家都傾向於早點走,她堅持要8點半才出發,弄的行程很緊張;比如游龍門石窟,她以前看過,加上天氣有點冷,四個景點只看了一個西山窟,在她的堅持下匆匆結束了,其實還是比較遺憾的。這些都是小事,在之後的培訓中,她依然笑靨如花,左右逢源,與她聊天還是很開心,也很賞心悅目,但再想出去玩就避而遠之了(當然,別有用心者除外)。

還有一個學員L,非常沉默寡言,集體活動都參加,但存在感很弱,就像一個小透明,基本上各種場合都是孤零零一個人,與大家交流也很少。有一次我們參觀河南博物院,我本人對文物、歷史非常感興趣,朋友們忙著拍照,我就獨自一人靜靜欣賞,後來看到「天子駕六車馬坑」照片,對其中典故較感興趣,就用手機百度,L正好也在旁邊,他就向我介紹「天子駕六」車馬坑的考古發現,在考古學中的劃時代意義,周天子的葬禮規格,甚至衍生到周禮的一些細節,頓時驚為天人,這是高人啊!然後邀請他一起參觀,他給我介紹了考古學對史前人類的推測,甲骨文的傳說,「泗水撈鼎」畫像磚的典故,還有貝葉佛經的很多歷史典故,等等,真的是長見識了,滿滿的收穫。參觀完博物館我就加他微信,這也是此次培訓唯一一次主動要求加微信的。

看到這裡,諸位可能會推測我想表達:內向、外向與否並不真正決定人際交往能力。是也不是!

前蘇聯生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巴甫洛夫認為,內向、外向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氣質,由大腦神經活動過程決定,具有生物遺傳特性。巴甫洛夫指出,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過程是興奮和抑制,它們又有強度、平衡和靈活性三個基本特性,兩種基本神經過程的三個特性不同組合構成了高級神經活動的不同類型,大致分為四個類型:興奮型,活潑型,安靜型和抑鬱型,其中興奮型、活潑型偏外向,安靜型、抑鬱型偏內向。

從神經科學角度角度看,必須肯定內、外向存在生理差異,外向的人天生更加喜歡交際場合,不怯生,言辭、行動敏捷,行為外向;內向的人則相對不善言談,情緒興奮性低,行為內向。所以說,外向的人在交際中相對佔優並不是沒有道理,這是不容否定的客觀的事實!

但該理論進一步指出,外向的人注意力易分散,興趣多變,情緒不穩定,難以自我剋制,而內向的人舉止平穩,頭腦清醒,做事踏實,專註力較強,穩定性較強。所以,內、外向僅僅是神經過程的不同特性,無所謂好壞,內外向氣質在適應環境方面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沒法說那種氣質類型更好!

但在實際生活中,外向的某些優勢特徵被過分誇大了,這和當下追求簡單、高效、快捷的社會氛圍有關,人際交往能力似乎更關注怎樣認識更多的人,關心交往的廣度,卻忽視了交往的深度!實際上,內、外向只是影響人際交往的窗口和機會,外向的人在接觸更多的人方面有競爭優勢,但在深入交流方面,內向的人卻更能保持專註,而真正有效的人際交往恰恰在深度!

尤其是近些年,心理學家對決定人際交往的因素進行了系統研究,研究發現,影響人際交往的首要因素是人格品質,其次是才能、三觀相似,內、外向僅僅是較重要的因素之一,僅此而已!但很多人將交際困難簡單地歸結到內向,內向似乎成了人際交往困難的原罪,現在請捫心自問幾個問題:

你有真正的愛好嗎?你喜歡籃球?足球?羽毛球?甚至是乒乓球?或者你喜歡跑步嗎?登山嗎?甚至你真的喜歡看書嗎?興趣愛好是最好的載體和催化劑!

你真正具備發自肺腑關心他人的能力嗎?你能給人提供真正的關懷嗎?你能讓人真的感受到你真誠的關心嗎?

你有真正吸引人的才華、內涵嗎?我私下接觸過幾位真正的知乎大V,說實話,真正外向活潑的很少,但幾乎每個人的交際圈都是超負載!

如果在你內向的外表下,包裹的是空洞洞的靈魂和大腦,甚至是敏感、自戀、自私、刻薄、多疑,又怎麼能處理好人際關係?!

寫到這裡,我不禁想起我大學室友M,他是陝西人,非常內向,我還沒見過比他更內向的人,但畢業十餘年,我們基本都跟他保持聯繫較多,有些時候甚至需要通過他聯繫其他人,前不久我和老大聊天,老大對他的評價是「真誠到令人心疼」,「一輩子好兄弟」!

我們必須肯定內向在人際交往中有一定的弱勢,但真正決定人際關係的包括多個維度,作為成人,我們不能單線條看問題,將所有目光局限在內向這一方面,而應該要發展多種能力,比如最重要的人格品質,個人的內涵,真正的興趣愛好,發自肺腑關心他人的能力,這些才是長期人際交往的關鍵因素!

如果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自怨自艾,那不叫內向,而是自卑、懶惰、空洞、自私、自戀、自我中心!

Ps: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公眾號「高太爺」。


「三成能力,七分人脈」,這個說法不知道提主從哪裡聽來的,但顯然在大多數行業都不符合事實

我就說一說商業上的情況吧

這個社會上大體分為兩類人。第一類傾向於整合資源,第二類傾向於自己創造價值。這兩類人之間其實也沒有嚴格的界限,但大體是可以分辨的。對於第一類人來說,他的業務本身就是「搞人」,那麼也就無所謂什麼能力和人脈之分了,因為搞人就是他的能力,人脈就是他做的業務本身;對於第二類人來說,人脈的作用可能比你們想像的要少的多,可能是「九分做事,一分人脈」比較符合事實。

過去中國商業社會確實是比較強調人脈的,這個裡面存在三個隱含基礎。一是中國過去一直是沒有企業家階層的,也沒有工人階層,不存在有組織的製造業,有的只是農民、手工業者、官員和從事純貿易的商人,純商人因為從事貿易為主,對私人人脈渴求旺盛;二是傳統集權社會因為存在絕對的行政權力,所以必然產生「官商」這個階層,大的商人,必須是「官商」,所以必須具有廣泛的私人人脈資源,尤其注意和官員的依附關係;三是過去沒有科技通訊手段,信息不對稱嚴重,沒有私人人脈網路,獲取信息本身存在困難。但是現在的情況完全不一樣了,首先當代中國社會的主流不再是貿易商人,而是企業家。企業家是靠產品取勝的,並不需要像傳統商人一樣的私人人脈網路來發展業務,商業合作也都是在商業規則下進行,有市場部、銷售部,可以投費用,能合作的合作,不能合作的就不合作,不需要我老闆自己去搞私人人脈。其次是當代中國的行政權力雖然還是很強,但和以前比已經大大的削弱了,你不認識任何一個官員,也可以很好的搞創業,並沒有什麼關係。起碼在上海北京這樣的城市是這樣,官員還爭相來扶持你,很少動用權力不讓你幹什麼,「官商」這個階層在很多行業都在消失,尤其是我比較關注的互聯網、消費等新經濟行業;最後,因為現在移動互聯網的存在,大大地打破了信息不對稱,公共渠道的信息就要爆炸,多多消化不過來,很多行業已經不需要一個私人的小範圍人脈圈子了。

總之,人脈這個東西,對發展業務等作用,早就不是提主想像的這麼大了,現在都是2017年了。新一代的互聯網企業家,不但不喜歡依附權力,也不喜歡將自己的業務基礎建立在私人人脈上,靠的是自己的產品,靠的是自己的運營,這才是穩定的好業務。靠人脈,是靠不住的

對於內向的人,現在就是一個極好的時代,現在內向的人也一樣可以當好企業家。因為人和人之間在時間上是公平的,在天賦上也是公平的,只是有些人這個點強,有些人那個點強。比如當前的互聯網創業,產品為王,運營為王,專註是安生立命之本,這恰恰是內向者的天賦所在。而喜歡搞social的外向者,在這個行業可能很難做得大,因為天性難以長期安靜地專註。你要內向者放棄自己的優勢,和外向者去拼搞私人人脈,這不是在開玩笑嗎?

對於內向者來說,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實力強了,自然而然會有人匯聚過來,到時候就怕你人脈太多處理不過來。人脈這東西,你求是求不來的,因為不對等,你自己實力弱的時候,要一個不對等的人脈是沒有意義的,換了名片怎麼樣?加了微信又怎麼樣?沒有用的,見面讓你聊都沒有用,能聊什麼?沒有任何合作的基礎,聊聊今天天氣怎麼樣?現代商業社會,講的是交易,你拿什麼和對方交易,你要先問問自己。

---------------------------

再拿我自己舉個例子吧

風險投資行業,可能會被認為非常講究人脈的一個行業。確實,我們一個人一年要見好幾百個項目的CEO,以及其他可能的閑雜人等。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很渴望刻意建立什麼人脈。恰恰相反,因為平時工作就是和人聊,我毫無刻意建立人脈的慾望。

我也是一個內向者,可能大家不相信,我已經好幾年沒有出於商業合作需求和人吃飯了,無論是項目,還是FA,還是同行,談話都在會議室談,從來不去餐廳談。我另可叫外賣在公司吃,或者回家吃。另外我從來不喝酒,也不接受任何勸酒,誰勸我都不喝。難得朋友吃飯,如果誰忘記了我習慣給我倒了點,我也就放著看看。還有,投資機構的人是很容易被拉群的,我的微信就經常被人拉到各種投資群、企業家群里,我一般的做法是先給朋友一個面子,然後隔天刪掉並退出。除了我們自己的投資組合群,以及校友群外,我幾乎不加其他任何微信群,誰拉我,我就退出。因為某些機緣巧合,我本身微信里確實有幾百億資產、幾十億資產的企業家,也有當今一流的頂級風險投資人,但事實上我和這些人很少聊,我基本除了創業公司ceo,只和我公司的同事討論問題。

我之所以這樣做,並不是因為我多清高,多自戀,而是出於理性的分析結果。因為我確認了在我自己的業務範圍內,長期來看,靠吃飯喝酒是做不成業務等,和同行搞人脈的毫無疑義的,大部分所謂企業家、老闆也不會給我帶來什麼幫助,相反,會消耗我寶貴的時間。我需要做的,是專註於尋找這個時代最好的年輕創業者,研究,思考,發掘,投資他們,扶持他們,只要我把這個做好了,更多的優秀創業者會匯聚過來,FA會匯聚過來,大量的同行也會匯聚過來,這個要比我自己去到處吃飯喝酒求人效率高多了,不是嗎?如果真有空餘時間,我寧可自己看看書,看看紀錄片,也沒有任何興趣去建什麼人脈。人脈是靠我公司的業務基礎自然而然去建的,而不是靠我自己刻意去建的。我認為,太刻意的事情往往會勉強,也往往會失敗。當然,也有同行喜歡干這個,那我只能祝福他們了,起碼就我所知,無論中國美國,頂級風險投資機構的創始人,還沒有一個靠到處搞人脈成功的


這裡有一份我們寫給內向者的「社交指南」或許你能用到。


2016年的新研究指出,對於一些內向者來說,如果經歷了太大強度的社交,他們真的會像喝多了酒一樣,出現「宿醉」般的體驗。Courter提出,「社交宿醉」(social hangover)指的是由於接受超出自己承受範圍內的社交刺激,引起精神或生理上的不適,這種體驗和宿醉很像(Courter, 2016)。


當所處環境的社交程度超出了預估和承受範圍,比如原本以為是小聚會,卻意外多了幾個陌生人;原本做好了待兩小時的準備,卻過了五個小時還沒結束;原本一周只想安排3天時間會客,結果卻每天都有客人來訪……那種感覺又焦慮又不耐煩,然後開始手心出汗,頭暈,耳鳴,眼花,呼吸困難,無法思考。


以上就是很多內向者不止一次有過的體驗。

內向者在社交中究竟會遇到哪些困難呢?

榮格在1921年提出了內向和外向兩種不同的人格特質。他認為內/外向的區別在於心理能量指向的方向。內向者的能量指向內部,他們對內心世界的興趣更大,更喜歡安靜和獨處。內向不等同於社交焦慮/恐懼,不參與活動是他們的自主選擇,多數情況下,獨處讓他們感覺更舒適;內向的人也不一定是自卑、孤僻、不善言辭、缺乏幽默感的,相反,他們可能非常適合擔任領導者。


儘管內/外向只是兩種不同的人格特質,但在我們日常的社交中,內向者似乎總是會遭遇更多的苦惱和尷尬,就比如上文提到的「社交宿醉」。「社交宿醉」給內向者帶來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不適,當Ta環視四周的人們開心地聊天時,Ta可能會進一步懷疑自己:為什麼我無法像他們那樣自如?我是不是一個無趣的人?人們是不是都會覺得我看起來傻傻的?我是不是不招人喜歡?


一些研究表明,內向者在社交中的確會遇到一些特定的障礙:


1. 內向者更難從社交中真正感到滿足。


2. 內向者不容易因為眼前的快樂失去理智。


3. 內向者更敏感,因此在社交環境中容易受到干擾。


4. 內向者不太願意談論個人成就,因此他們總是不能有效地「自我推銷」(self-promotion)。


5. 內向者想要深度的溝通,因此他們不喜歡、也不善於應付社交中的表面寒暄。

然而,內向者在社交時也是具有獨特優勢的。

Laney (2002)認為,內向者的人格特徵和行為習慣,比如敏感、擅長自省、表述具體客觀等都在社交中有獨特的好處。


1. 內向者不太會給人錯誤的信號。


研究表明,在溝通中內向者和外向者有著不同的語言風格:


外向者的表達往往更加抽象、靈活、帶有感情色彩,而內向者的表達則更具體、客觀、偏向描述性(Beukeboom, 2013)。比如在評價一個人的時候,外向者更可能會說「Camiel很不友好」,而內向者更可能會說「Camiel對Martin大吼大叫了」。這可能是因為,內向者在說話時更審慎,更傾向於經過周密思考後發言,因此也不容易讓人產生錯誤的理解。


2. 內向者更了解自己。


相比於外向者而言,內向者更喜歡深入思考並善於自省,因此,他們對自己的優勢、劣勢往往更加了解,這會幫助他們在社交中表達自己,並找到適合自己的社交對象(Eysenck, 1977)。


3. 更容易有深度的交流和關係。


內向者不喜歡寒暄和表面的對話,而是喜歡深度的交流。這也使得他們雖然可能朋友總量不多,但容易和人建立起長時間的、穩定而深刻的關係(Eysenck, 1977)。


4. 內向者更善於觀察細節。


儘管內向者的敏感往往使他們在外界刺激面前不堪重負,但這也使得他們對外界的觀察更加細緻,會注意到一些其他人注意不到的細節。神經科學研究發現,內向者的大腦在處理視覺信息時表現出了更強的活動(Depue, 2013)。因此,內向者腦中吸收的這個世界的細節更為豐富,而這些都可以作為很好的社交素材。

所以,作為一個內向者,應該如何社交?

很多內向者也許都想過改變自己,但作為一種人格特質,內向是很難被改變的。那麼,作為內向者,如何利用自己的優勢,找到適合自己的社交方法?


1. 運用口頭表達以外的交流方法,比如文字。


內向者的很多特徵,比如對外界的細緻觀察、傾聽、敏感和善於內省,都使得很多內向者是好的寫作者。有時候,當你無法用口頭語言表達時,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比如簡訊、郵件來溝通(Alboher, 2007)。


2. 你可以不用談論自己,而是找到共同的話題。


內向者往往會覺得,和陌生人談論關於自己的事情很不適。但你可以試著和對方在交談的一開始就找到一個共同的領域,它可以是工作領域,也可以是你們都喜歡的某部電影,某個歌手,或者是最近的某個話題事件。由於內向者往往對外界敏感而開放(open-minded),他們擅於聆聽,善於捕捉細節,善於短時間內了解別人。因此,找到共同的話題對他們來說不會很難。


3. 即便是在很多人的場合,也可以把自己放到和少數人的溝通語境里。


當你在幾十人的聚會上感覺不適,不知道站哪的時候,你可以嘗試在大型聚會中,進入和少數人的溝通環境,比如和兩三個人就你擅長的話題進行談論。


4. 假裝你和對面的人並不是陌生人。


由於內向者非常敏感和容易被外界刺激喚起,因此他們在面對陌生人(新鮮的刺激)時,容易陷入過度的思考和分析。如果與陌生人的寒暄讓你非常尷尬和不適,有時你可以試著假裝自己和對方不是陌生人,切換到和熟悉的朋友交往的模式中,這樣,你可能會感到更加自如。


5. 做好常用話題的準備。


你還可以試著列出一份「談話清單」,其中包括一系列對你來說很重要並且擅長的話題,可以問其他人的問題,以及對一些問題的可能的回答。在社交場合中,有很多寒暄都是程式化的,比如「你的工作是什麼」,「你學過xx專業,是什麼樣的感受」,如果你擁有這樣一份清單,就能夠順暢地應對對方拋過來的問題,也不會出現尷尬的沉默。


6. 把談論自己的成就變成很自然的事。


專門幫助內向者提高社交技巧的教練Peter Vogt認為,「自我推銷」其實是無論外向還是內向者都可以擁有的一組社交技能。如果你是內向者,你需要克服這個心理障礙,試著把談論自己的成就變成很自然的事;因為關於你自己的事情,只有你自己才能最真實地將他們描述出來。不要指望你不表達出來,別人就會自己注意到它們。而這需要忍受著羞怯去反覆練習,可以從和你熟悉的人開始。


7. 有計劃地社交,給自己「充電」的時間。


對於內向者來說,「充電」永遠是必要的。比如,當你陷入我們在一開始所說的「社交宿醉」,唯一的應對方法就是離開那個令你心煩意亂的情境,創造只屬於你一個人的空間。有時候,這個空間不一定是物理的,你也可以在一群人的咖啡店裡,坐在角落裡塞上耳機。


不過,在更多的時候,你要盡量不把自己置於「宿醉」的程度。了解自己能夠接受的社交頻率和程度,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社交,不要輕易逾越自己的限度。也就是說,你需要「管理」好你的社交(時間、頻率、場合等),而不能像外向的人一樣僅憑自然和隨性。


以上。

節選自/原文發表於:研究:什麼是內向者專屬的「社交宿醉」?|一份寫給內向者的社交指南

----------------------------------------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與心理相關的知識、研究、話題互動、人物訪談等等,歡迎關注KnowYourself( https://www.zhihu.com/org/knowyourself-1/activities ),我們會定期更新更多優質回答與文章: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我一直不覺著自己外向,原來是做研發的,辦公地點希望躲老闆遠一點,我也不用去和客戶打交道(我們屬於閉門造車技術領先型產品),在辦公室一坐就幾年,只認識公司的人。

後來用戶總是抱怨產品不好用,我們開始主動跑現場和客戶交流,也有客戶找上門來和我們談他們的需求,要求我們定製。因為有市場的人帶客戶過來,市場的人帶我們去見客戶,所以還是不用自己去維護客戶關係,但好歹走出去見人了。

真正開始認識「人脈」是從某個項目開始,項目和我們主流業務完全不相干,我是執行負責人,上級介紹了他的朋友給我,我們組成了一個團隊。我們緊密工作了至少半年時間,並在工作中迅速建立了信任關係。一個是軟體大拿,一個是硬體和網路大拿,他們的層級高,資源豐富,以至於我後來有任何需求都先問問他們有沒有認識的人,他們就成了我的「人脈紐帶」。我只需要認識他們倆就可以完成一個系統集成項目。

為什麼他們願意幫我呢?一是通過熟人介紹有信譽,二是工作中建立了信任關係,三是如果合作成功他們有利益(我們直接合作)或者有信譽(和他們的朋友合作),四是我們定期在一起吃飯和唱歌建立了真心喜歡的友誼,五是我從心裡珍惜他們,也留心好的機會介紹給他們。朋友不在多,在於交多深,他們是否是「紐帶」。

那個項目之後做了個大項目,是另外一個行業的,通過熟人介紹的關係,一合作就3年,在工作中互相覺著靠譜。項目結束之後,就繼續保持聯繫,希望有項目可以再合作。逢年過節發上一條簡訊,雖然有點俗,但是讓人家知道你還惦記著他。他交友非常廣泛,是我在這個行業的一個「人脈紐帶」。我前陣去上海還特別拜訪了他,敘舊然後請教問題。

成為「紐帶」的人,無非是認識很多朋友,這些朋友認為你靠譜,你來我往,互相麻煩,感情就會加深,然後再通過朋友介紹朋友,不斷擴大圈子。

經營關係,熱心和不怕麻煩挺重要的,別人需要幫助時,順水人情的事就牽個線,事情辦成了,你的RP、或者在他們心目中的價值就會增加,不斷地積累信任值,機會就越來越多了。


我屬於極其內向的人,我經常在家讀書加健身房鍛煉連續7天不出小區門。
我不善於社交,最近7-8年,除了和客戶去過2-3次KTV,超過4人的聚會或活動屈指可數。
而且,我做翻譯時,服務最好的客戶,工作質量和效率很受好評,但是我愣是5年沒見過甲方長什麼樣。電話溝通都沒有,都是e-mail。

但是這些並沒有什麼關係。我只想說一點,一句話,可以說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戰略:

Just be so good, that people can"t ignore you.

關鍵是你在做什麼樣的事情,對這個事情有多專註有多努力,不斷去戰勝自己,這樣自然你會遇到有趣的人。


有時真的不想說話。

跟人溝通是巨大的負擔。

說一遍,對方沒聽懂,又說第兩遍,對方還是沒聽懂,說第三遍,對方開始打哈欠了。迷之尷尬。

越想解釋清楚,對方越是糊塗。完全是兩個頻道的對話,我都開始懷疑自己說的是不是外星語了。

不喜歡爭執,又不願意妥協,最後就只能內向了。


曾經有社交恐懼症。

第一個癥狀是害怕接電話,除了另一半和快遞的電話之外,別的電話鈴聲都會刺激我脆弱的神經。

每次電話鈴響都有不良的預感:是產品又掛了?是流量有異常了?是臨時要加班了?媽蛋這次出事肯定是我的問題,我要怎麼解釋呢。短短几秒內已經腦補了幾種最可怕的情況,電話接得驚心動魄。

哪怕是父母的來電也會讓我汗毛直立:難道是家裡有情況?莫非又要催我做什麼?
完蛋了這次一定粗大事了。我應該怎麼回應呢?

有時迫不得已要接陌生來電時,只好祈求來電是推銷電話,這樣就可以一言不發地掛斷而不會有愧疚感。

還有通信軟體回復拖延症。最怕APP右上角突然出現的紅點,打開之後通常要緩好一會兒才能回復,有時甚至要拖一宿。唉,剛剛不是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嗎,怎麼又找我了。


我從小就知道自己不喜歡與人打交道,大部分時間我都只想自己一人或者只跟一兩個好朋友呆著。

但工作後總有人告訴你混圈子是多麼重要,不積累人脈的話是沒有前途的。於是也會強迫自己參加一些所謂的業界研討會,但是聽台上的人講話不到五分鐘尷尬癌都要犯了。不明白有的人為何要這樣為難自己、為難別人。

諷刺的是,出於工作的需要我自己也組織過很多把陌生人圈在一起的活動。有時想起那些無話找話的場面,也覺得自己傻不拉幾的。

如果人能像植物一樣不說話,用腦電波就能與全世界完成交流,瞬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那應該就是人類進化的最高形態了吧。

成為自己是最快樂,也是最糾結的事情吧。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我看到自己都冒火。


後來我深思過,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問題是溝通問題。但也許問題不是出在溝通上,而是出在人本身。

什麼是人脈?我理解為聊得來的人。沒有人脈只是沒有遇上聊得來的人,跟內外向無關。「內向」說:這個鍋我不背。

現在我已經不糾結於自己的性格,也不強求別人的理解,越來越少參加聚會,退出了很多微信群。獨處的時間越來越多。

本來以為這樣堅持不了多久心理一定會出毛病,搞不好就抑鬱症了。

結果過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好像也沒有任何損失呢。

反而當不把時間花在大量溝通上時,你突然就有時間表達自己,而不是討好別人了。我還生平試著開了個微信公眾號,並沒有在朋友圈內公開,關注我的幾十人都是陌生人,但他們會給我各種鼓勵與建議,還會邀請我加群,邀請我參加聚會,參會的人大多已經創業多年,比我牛多了。

當你接受真實的自己時,有時反而還更能感覺到這個世界的善意。


(軟文,慎入)

做成一件事,找到關鍵人脈即可,不需要認識那麼多人。

吳軍老師計劃寫《文明之光》系列時,我建議能找萬科的王石先生寫這套書的推薦序,並講了我的理由,吳老師立刻贊同。

但我連一個萬科的人都不認識。這不要緊,我平時留著心的。平時我喜歡在微博上到處看,尤其喜歡看熱點新聞下的評論。當時,Y老師在微博上經常討論各種社會熱點,我注意到他的微博下的一大堆評論里,有個朋友H的留言犀利辛辣有趣。凡是有趣的人,我都不會放過進一步了解的機會。去問Y老師這人是誰,他說,這是《萬科周刊》的主編,記住了。

早年就讀過不少《萬科周刊》上的文章,再把H的微博一一看完,知道他是王石先生的助理。於是,找Y老師要來H的手機。沒急著打,而是發現這就是他的微信號,於是打著Y老師的朋友的旗號,加上了H的微信,耐心讀了H兩個多月的微信,大呼過癮,由衷點了好多次贊,他的微信有料有趣,文字又很講究,而且從他的微信中能看到不少王石先生的行蹤信息。思考了一番,第一次發微信給H,請他給我一個他的郵箱,說有事想商量。立刻得到郵箱。於是把事情原委仔細構思了一封郵件發出。一個月都無迴音。這個時候打了手機過去,H馬上接了,說抱歉沒及時回復郵件,因為正在國外出差,並說我們想請王石先生寫序的事兒已經安排下去了,讓我們等著即可。

如期等來了王石先生的長篇推薦序:
王石:吳軍《文明之光》別具隻眼,快刀斬亂麻

在這件事上,可以說我連三分人脈都談不上。但是,為什麼能夠選中王石先生來寫序,又為什麼我的郵件發出後,對方就告知王石先生同意寫序,這都是因為我多年的積累,做過大量功課,而且並非是為了現在出《文明之光》而做的功課。

早在2004年,我從一位朋友那裡得知有《萬科周刊》這本企業內刊(創辦於1992年),她說自己家裡攢了一大堆。於是我開始留意王石,留意《萬科周刊》,一留意就對王石和萬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王石出過的所有書我都買來仔細讀了,《萬科周刊》的論壇我也翻了個遍。從王石力薦《羅馬人的故事》,便能看到他對世界文明的發展變遷有著濃厚的興趣。而萬科2014年頻繁地與小米等互聯網公司互動學習,也讓我感到王石先生及其團隊可能對吳軍老師的《浪潮之巔》會比較欣賞。

以上思考,依賴的不是所謂的人脈多,而是自己從問題興趣出發進行的大量閱讀,並由此得出有邏輯的推斷。

不需要依賴人脈多,但還是得有關鍵的人脈,而這也不是靠社交,而是靠平時的觀察積累。我平時就會在網上到處東看西看,真正有趣有料的人只要入過我的眼,我就不會忘記,都會儲備在記憶中。而真正有趣有料的人,以我的標準來衡量,蠻少的,這就更不容易忘記了。

反過來,如果你花很多精力去經營一大票人脈,你有可能還會面臨選擇的困惑——不知找誰幫忙才好了。

而倘若你認識的人少而精,你就會專註地圍繞你認識的人來設計合作方案,充分利用好你的人脈資源,不浪費,也不透支。


最近,吳軍老師又有一套新書《大學之路》即將上市,這套書的推薦序作者是新東方的俞敏洪老師,這次新書發布會我們也會與新東方聯手做不少活動。(2015年8月15日俞敏洪與吳軍新時代留學對話,預約搶票中……)


同樣,我並不認識俞敏洪老師,也幾乎不認識新東方的誰。但是,我有定期為讀者提供售後服務的習慣,會在新書上市後,定期搜索讀者反饋,約讀者寫書評。這是做出版做圖書最基礎的工作之一。很巧,我在微博上結識了一位南昌新東方的老師Z。Z寫了很好的書評:
【文明之光】的三道光 (評論: 文明之光(第一冊))

我邀請Z加入了《文明之光》讀者微信群,並時不時和Z有些閱讀方面的心得交流,發現Z讀了好多書,見多識廣,和他聊天總是有所獲,不過他和我一樣,都很少上微信聊天,一旦開聊,必無空話。所以,雖然我寫了這篇專欄:2015,我的微信依然靜悄悄 ,但Z一直在我的微信通信錄中。

有一天,Z發給我微信,說俞敏洪老師在新東方內部群發郵件推薦《文明之光》,聽說此事,當然很開心啦。於是我想,會不會俞敏洪老師也在媒體上推薦《文明之光》呢? 老辦法,去搜索,發現了這篇報道——
俞敏洪:半年投了4個億 很多創業者都走偏了

新京報:你一年能讀多少本書?
俞敏洪:100多本,認真讀的會有三四十本,翻過去閱讀的大概會有七八十本。今年到現在為止,我給新東方的高管推薦書都已經推薦20本了。
新京報:今年你印象最深刻的書是哪幾本?
俞敏洪:印象深刻的是吳軍的兩本書,叫《浪潮之巔》和《文明之光》,還有《數學之美》

於是,請Z發郵件給俞敏洪老師,轉達我們希望合作的想法。Z還擔心每天收到那麼多郵件的俞敏洪老師會不會遲遲不回復,孰料一個小時後就收到了俞老師的回復,他非常開心能和吳軍老師合作。短短的一個多月里,我們就和新東方敲定了數項合作,俞敏洪老師也發來了長篇推薦序。

以上只是舉了兩個工作中的小例子。其實,在我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我總是能體會到這樣的道理:
最可貴的財富不是尋找得來的

最可貴的財富不應是尋找得來的,而是等待而來的。因為人不可能憑藉自身力量找到它們,倘若人去尋找這種財富,那麼將在那裡找到假財富,而人並不善於區別這種虛假。

所以,我從來都不贊同」三分能力,七分人脈「的說法,覺得這是本末倒置了。持這種說法的人,是誇大了外界的力量。

咿,寫了半天,我好像沒提內向這件事兒。事實上,我和我的幾位長期合作的作者,都是典型的內向個性,都坐得住,都很能享受獨處時光。我原以為自己是個外向的個性,做了MBIT測試,發現我是INTJ。

推薦:
教育是一輩子的事情——《大學之路》前言 - 文明之光 - 知乎專欄


內向還是外向,對於人際交往來說都是中性詞,從來沒有外向的人天生更容易成功的說法。

內向者看似沒有外向者交友廣闊,但是這類人往往有個大利器,叫做敏感。當然,內向的人不一定都敏感,外向的人也未必不敏感,只是內向人當中心思細膩,洞察力強的比例會更多一些,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分配在這上面多了,另一方面自然就少些。

我本人算是偏內向的人,也算敏感。記得在一次飯局上有一位搞製造業的大佬被許多人圍繞著不停勸酒恭維。我完全不善於這種喧鬧。但我能察覺到,這位大佬心裡對這種浮於表面的觥籌交錯其實是很不感冒的。當時正好新的勞動法剛頒布,我琢磨著他肯定有被坑慘,等到來了個機會,我就把話題引到這上了,隨意談了一些對這部立法的負面看法。那位大佬果然瞬間兩眼放光,酒席結束後他單獨拉著我到一邊吐了好久的苦水,搞得我想走都走不了。

其實事業成功者,極少有真正的酒囊飯袋,遇到一個懂自己苦悶的人,心裡是欣喜的。而那些特別「善於交際」的人,他們的天賦點全加在客套和拼酒上,也許能很快熱絡氣氛,但無法深入下去。對方一看你撅起屁股就知道賣的什麼葯,天然少了一份尊敬。

外向者看似朋友遍天下,其實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廢人脈和淺人脈,產生不了價值,還需要花費成本去維持,綜合起來看開拓效率並不高。而且人並不能一直保持高能量社交狀態,強打精神的結果就是所有的熱情和客套只能流於表面,導致外向者很容易給對方留下油滑、忽悠、虛偽的印象,這些對於建立深層合作關係是很致命的。

而內向者因為不需要也無法應付過多的互動,反而可以集中精力,深化和對方的共鳴與互動,這時候,敏感的特質往往能有奇用。


上個月休年假,我去了上海一趟看望我的閨蜜W姑娘,我在虹橋火車站地鐵口等著她來接我,我心裡算了一下,我們大概有一年多沒見上面了,不一會她過來了,我第一時間撲上去擁抱她,然後大喊一句「死女人你的痘痘少了好多,皮膚好些了呢!」


我跟著她到了住在公園前小區的小屋裡,然後開始打開行李,卸妝洗臉,換上舒服的衣服,往她的床上一躺,在接下來的這一個星期里,我白天去上海的各種小巷子里找有意思好玩的咖啡廳跟餐廳待著寫東西看書,晚上去東方明珠旁邊的寫字樓接她下班。


假期完了我收拾行李回深圳,第二天到家的時候收到W姑娘的信息,她說當我第一天去接你的時候,我在地鐵上有些糾結,不知道如何跟你開場,我感覺我們這麼久沒見面了,一定會有一些生疏了,所以我真不知道怎麼開始跟你打招呼的方式,誰知道你看見我第一眼就拿我臉上的痘痘開涮,我也終於放鬆下來了。


這個W姑娘應該是我生命里遇見過的,內向僅次於我的女生了,看到她發過來的這條信息的時候,其實我沒有告訴她的是,其實我在等待她來接我的時候,我的腦海里也出現過各種該如何開場的思考,但是後來我想著,估計這個姑娘要比我更被動,所以我只能做那一個主動的人兒了。


但是除了這個W姑娘以外,我就成了我身邊所有人眼中那個內向而被動的人,儘管現在為了社交為了工作的需要,我會把自己外向活潑的那部分表現出來,而且隨著我自己越發的成熟,遇到事情不再像以前那麼慌張,所以我身邊朋友給我的評價就是很穩重,但是我自己知道做到這一步對我而言是件多難的事情。


我從小到大是個內向的女孩,讀書的日子除了上學,假期時間我會在家裡待上兩個月也不出門,自己一個人看書當老師自言自語,做手工活給布娃娃穿衣服過家家,於是家裡的親戚從來不知道我們家有一個女兒的存在。


小時候我的父母對我的教育是有分歧的,我媽覺得我是個文靜的女孩很是乖巧,她很是滿意,而我爸總是在晚上跟我一起看電視的時候會旁敲側擊的問我,你在學校有沒有玩得很好的小夥伴呀?你看看你明天要不要去你們同學家裡玩一下呀?或者叫他們上我們家也是可以的呢?我就在一旁靜靜看著電視,一言不發。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高中,我依舊是那個安靜斯文,連上課也不愛舉手回答的小孩。


進入大學以後,我覺得自己到了一個新的世界,尤其是我的幾個室友,她們一個比一個能說會道,以至於入學軍訓的時候教官需要挑選同學上去表演節目,她們幾個一股腦就上去了,這種往前沖的陣勢,一開始就意味著未來要持續四年的時間了。


我想過如果讓我評定大學裡最難割捨的回憶之一,大概就是這幾個室友了,可是儘管如今的回憶是美好的,可是當年在一個宿舍生活四年的時候,我真的是又愛又恨這段時光。


我的郵箱每天也會收到很多的留言,問我跟大學舍友相處不和怎麼辦?我於是問這樣的不合是什麼意思,有人回答是因為作息時間不一樣,有人回答說在宿舍看書會被笑話,也有人回答說在對一些興趣愛好上得不到認同於是很是受傷。


我給這些個留言一一回復,說我沒有辦法告訴你具體的實操解決方法,因為每個人的境遇都是不一樣的,但是我能告訴你的是,盡量在這個小型的團體里學會適應跟改變,而且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有人身攻擊或者更加嚴重的衝突,人生太長,遇上的人太多,犯不著在這一場相對而言也算單純的歲月里毀掉這份同學友情。


當然這一切感受也是我自己走過來了,走入職場遇上更多的人了,於是反推過去才覺得這段大學室友的關係如此的美好而珍貴,因為在這狹窄的四張床四張桌椅的空間里,我開始理解了人際關係經營的第一步。


也是在這四個人相處的磁場里,我開始學會該如何拿不同的話題分別跟她們進行溝通,比如說如今在上海交大讀博士的C同學,她是個從小到大家境都很優越的姑娘,加上父母以及爺爺奶奶輩都是知識分子,於是她的言行舉重會有很多中規中矩關於儀式的部分,於是在跟她的對話里,我會跟她探討關於讀書跟學業研究的部分,事實證明這條路子是對的,她如今就往學術這條路上一步步深造去了。


另一個我自認為的奇葩D姑娘之所以奇葩,是因為她在大學的時候就開始接觸到了我當時還沒領悟,但是如今很是羨慕的部分,她對很多小眾音樂跟電影有著很深的研究,遇上感興趣的片子她會通宵達旦的看一場也不覺得疲憊,有段時間她對哲學一些形而上學的東西非常感興趣,於是她就一節一節的去旁聽隔壁哲學系的專業課,她喜歡的東西也很特別,比如雞尾酒、小眾的樂隊、奇怪的漫畫、以及關於雙性戀的研究。


有段時間我一直覺得她是為了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所以故意去喜歡那些我看不懂的東西,但是後來我發現她對這些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的時候,我就確定她不是純粹的葉公好龍了,於是從那以後,應該是到了大學後半階段吧,我開始願意跟她探討一些關於人生意義的思考,也會把自己的一些疑惑拋出來問問她的想法,因為我覺得她是能聽得懂我要表達的東西是什麼的。


於是後來,當D姑娘告訴我,她嫁給了一個研究海洋生物的博士的時候,我一點也不訝異,當她告訴我他們兩個是因為在校內上喜歡上了同一張很小眾的唱片,然後開始有了後面的故事,最後發展到結婚成為夫妻,我更是印證了我心裡的那個觀點,那些覺得遇不上對的人的男男女女,真的是因為還沒有找到那個願意讓自己變得外向的人兒。


記得有一次我看王志文的採訪,那個時候的他還是單身漢,主持人朱軍問他為什麼現在這個年紀了還沒有結婚,是因為沒有看得上的女生嗎,你的條件得有多高啊?王志文回答說,我想找個可以聊天的。


朱軍這時候笑說,聊天很簡單啊,也不是件多難的事情?王志文回答說,聊天是很簡單,但是找一個我願意跟她聊天,她也願意跟我聊天的,太難,更何況是想找個半夜裡也願意聊天的人過日子,這就更難了。


當年看到這段對話的時候,我一直不知道這其中的含義是什麼,直到後來參加工作後,有一次我陪我的女生朋友去相親,遇上了一個還不錯的男生,後來兩個人也有過幾次約會,可是幾次下來,女生告訴我還是發展不下去了,我問具體原因,女生告訴我,我們出去散步逛街他都一一陪同,吃飯的時候點餐盛飯倒茶也都彬彬有禮,可是就是沒有話題,我一開始以為是兩個人不是很熟,可是幾次下來依舊是這樣,我真的就受不了了。


女生朋友告訴我,在我的原則里,我覺得雙方總是得有一個人相對而言比較主動的,我一開始給他機會讓他表現,他在行為處事上很是不錯,但是真是沒有幾句話出口,於是我想著那我就主動一些好了,可是他的回答也總是慢半拍,我知道感情需要耐心,但是我更知道,感情也需要感覺,這種感覺就是讓我願意說話聊天分享,並且有所反饋的節奏感,否則,這樣的味同嚼蠟相處對彼此都是一種負擔。


我默默點頭,於是第二天幫女生朋友回復了那個男生,大概說明了情況,果然,男生的回復也是,我也一直覺得我們不大合適,雖然看上去各方面條件以及性格都還算可以,但是沒有話題也很是痛苦,希望你能諒解。


嗯,這一次我算是真的諒解了,也是從那以後,我不敢輕易做紅娘撮合別人了,即使再有身邊人請求牽線搭橋,我就會直接回復,那你們先在微信上交流一番,社交網路這麼寬鬆的環境如果還不能讓你們擦出火花,那我也是無能為力了。


昨天夜裡,耳語的創始人 @蘋果姐姐 問我,上周那天跟你見面聊天的時候,你告訴我你在我的文字里有跟別人感覺不一樣的部分,你能告訴我這是什麼嗎?


我細細想了一下,我了解蘋果姐姐,是從她給矽谷創業家畫的畫像開始,然後開始了解到她的故事,她從高中就去美國留學,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後進入華爾街成為金融分析師,完成了別人眼中學霸的轉型之路,然後她帶著團隊回中國創業,這大半年裡組織了50多場分享會,於是她成為了很多人眼中的勵志榜樣跟偶像。


其實在我的心裡,蘋果姐姐也是我的榜樣,但是我對這種榜樣的理解,並不是只單純的拿她的人生軌跡給我自己作參考,我需要做的是吸取她更有創意的部分,比如說她會去尋訪很多的咖啡店,也會在社交網路上認識很多健康素食的朋友,以及她很強的執行力背後的思考邏輯,對我而言,這才是榜樣力量應該給予的真正有效作用。


但是在這個看起來愛笑愛美食愛分享,也很喜歡臉紅的姑娘,我跟我身邊很多人介紹她的時候,身邊朋友的反應都是,她是學霸耶,她這麼厲害的一個人,怎麼可能會害羞呢?


但是回到我跟她那個下午的對話里,我能感受到的是,她的確是一個內心很安靜的姑娘,這種安靜既有她與生俱來小時候性格內向的部分,也有她留學美國嘗盡孤獨,克服害怕過後的平淡部分,也更有她如今作為一個創業者,開始以整體格局觀去觀察事情的那種一覽眾山的寵辱不驚的部分,這些一點點的進階,在我的理解里,就是安靜性格的最適合的表現。


昨天夜裡我讀蘋果姐姐的文章,其中有一段她講到自己從小因為膽小內向,母親為了鼓勵她於是送她去學畫畫,母親總是告訴她,畫畫是一種創造,是自己與這個世界最簡單的對話,它會讓你找回初心。


然後我的記憶里回到小學一年級的時候,那個時候因為是生活在小鎮上沒有大商場,我爸去街上找了一個木匠做了一塊黑板,幾塊木板拼接起來刷上黑色的油漆,再弄一個比我還高一些的架子支撐起來,然後搬回了家裡。


於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每天下課放學回家,就會在黑板上自己寫各種亂七八糟的文字,嘴裡振振有詞跟自己對話,說這一句是這樣的,那一句我想表達的意思,沒有任何觀眾,就是家裡當時養的一群狗跟一群貓在我腳下轉來轉去,然後看著我莫名其妙的自言自語。


如今回想起來,我開始喜歡上碼字,蘋果姐姐喜歡上畫畫,我身邊的朋友很小就開始愛拆家裡的各種機器,在那個沒有網路遊戲沒有娛樂頻道的童年裡,很多種子就埋在我們的心裡,也埋在我們的命運里了。


在我去跟蘋果姐姐見面之前,我的前助理給我發了很長一段留言,大概的意思是,她也很喜歡蘋果姐姐,可是如果有一天可以線下面對面交流的時候,你會不會覺得不知道該如何開場呢?她說在此之前她想了無數個問題,想拜託我跟蘋果姐姐請教,可是真的到了這一刻,居然連一個提問也想不出來……


我沒有告訴她的是,我在出發前往跟蘋果姐姐會面的路上,我的心裡也有些忐忑,因為這算是我正是單獨見面的第二個網友,之前去北京的時候見到的第一個網友也是一位創業者,所以我也沒有想好開場白,但是當我來到蘋果姐姐家公司的時候,她第一句就是告訴我,我們公司燒飯阿姨做好了飯,我們上樓吃吧。


於是這一場對話就從這一頓飯開始了。


其實對於蘋果姐姐自己而言,每個人在她的分享她的文字里讀到的感受都不一樣,我們任何外來人的解讀對她自己而言都沒有變化,只是對於我而言,我更願意接受或者喜歡安靜平和甚至有點害羞這一部分的她,其實這也是我自己內心世界的一種渴求,於是這兩種力量就在一起了,於是對話才會產生,好感才會形成。


我身邊有小孩跟我請教,說是該找工作還是考研,能不能給出一個具體的分析答案?也有女生跟我尋求安慰,希望我特別寫一篇關於30歲還嫁不出去的姑娘的勵志故事,這些我都一一拒絕了,碼字對我而言,不是為了解答他人的人生問題,而是為了梳理我自己的思考,如果這當中正好有可以被別人拿來適用參考的部分,那你就提取這一部分的一丁點就好,至於你剩下的人生,我沒有必要也不會幫你完成。


也是因為這樣,以前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給自己設立的交友原則就是話不投機半句多,但凡遇上感覺不對的朋友我是絕對不會再有第二次交集的機會的,除非是工作商務上的需要,私下裡我是絕對不會再把自己置身於這種尷尬的局面中的。


但是當我跟很多像蘋果姐姐一樣的人兒交流的時候,我開始發現,那些我一開始覺得磁場不對的人,可能很多時候有其他的因素,比如時間環境以及我們當時處的場合,尤其是現在的社交網路發達世界裡,很多人的網路世界裡的那個自己跟現實中的自己是不一樣的,所以我不再一味的拿單方面的判斷去定義一個是否對的朋友。


比如說當我高唱著「原諒我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卻遇上一個喊著「別作了,當個上班族挺好」的聊友,我不會馬上判斷他就是個現實無聊的人,因為這一刻高喊著自由的我,也只是我暫時這一刻內心的激情澎怕而已,我都沒有呈現其他部分真實的自己給他,又怎麼能期待他能反饋一個有幾分真實的自己給我呢?


之前看過一個故事,李銀河說王小波很是內向,不願意和人打交道,但是大家都知道,王小波在李銀河面前完全是個話嘮,他會對她說很多諸如「說真的,我喜歡你的熱情,你可以溫暖我;我很討厭我自己不溫不涼的思慮過度,也許我是個壞人,不過我只要你吻我一下就會變好呢!」這樣膩死人的情話。


嗯,那些覺得他內向的人,只是他不想理你罷了。


以前聽過一些過來人的建議,大概就是要讓自己盡量多認識朋友,最好給自己一個規劃,比如一個星期要跟一個陌生人交流之類的,可是後來我發現這對於我而言簡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於是我也告訴自己,不要勉強逼自己去認識多少個所謂的人脈,因為我自己知道這不是我自己的問題,也不是別人的問題,而是我眼前的這個對象感覺對不對的問題,否則再厲害的話嘮遇上一個那天來大姨媽疼痛萬分的姑娘,也會被狠狠的瞪回去「你給老娘安靜點!」


世間所有的內向,都是聊錯了對象,但願我們在人來人往中,能遇上那個願意跟自己開口,也讓自己願意開口的短暫聊伴,互聯網背後的人們都很孤獨,但是我相信誠心至極,總能遇上一個願意跟你聊聊除了微博熱門話題以外人生大事的對象,因為我就是在這種連接力量里遇上了一些靠譜的人,然後我開始慢慢的到現實世界遇見這些人。


還好,我很幸運,他們真的是對的那一個對象。


我其實就是一個外表外向,但是內心內向的人,雖然很多行業的朋友都覺得我很外向,但是我自己家人都非常肯定是說我是一個偏內向的人。

我的經驗是,做好自己的事情,給別人提供價值,別人通常不會因為你多麼殷勤,或者刻意社交而和你建立關係,而是因為你有能力給別人帶來價值而願意和你交往。


等你有了足夠的價值之後,無所謂你性格內向與否,都會有一幫人來與你交好,關心你,陪伴你,甚至於討好你。

尤其在這個「開口三分利,不給也夠本」現用現交的社會,你自己有價值比一切都重要。

當然性格開朗的人也有優勢。


可是利益才是永存的。


我是一個經典INFP,其中的I值非常高,是一個如假包換的內向。我也曾和題主有一樣的困擾,初入職場,如何建立自己的人脈。現在目前的公司尚未滿4年,有了一些積累的風評,有了一些人脈也得到了升職加薪等傳統意義上的認可。不敢說我是一個達人,也比起同齡人來不一定出彩,但是算是超過了我自己對於我這個內向性格的初始期待值。我也在持續摸索中,希望跟題主分享一些經驗。

這裡主要說職場人脈。我的背景為外企


1.把自己當作一個品牌,有明確的定位,然後日復一日為鞏固自己的品牌形象做努力。初入職場時我對自己的定位如下,這些都是常人很容易跟「內向」聯繫在一起的優良品質:
- 不愛出風頭但是極為靠譜
- 謙虛好學
- 熱愛我工作的內容
- 樂於助人,不管跟我的本職工作有沒有關係都能幫就幫
- 身正不怕影斜,不搞辦公室政治,不說別人閑話,不隨便評價他人工作
(這是因為我本身就是這樣的人)
- 一些特別的定位,自己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讓人記住。比如我平時剪輯一些小視頻,有次參加了公司的微電影比賽得獎,此後別人常提起我時說「挺creative的」,就我的工作性質來說這是一個有用的褒獎

貴在堅持,比如你日復一日堅持幫助別人(總會有別人求幫助的時候),就會漸漸有靠譜的風評。別人尚未認識你,卻已經聽見正面的評價,這是多麼重要!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記得這是你的品牌形象。也是在入職好幾年以後我才發現,這樣的積累可能會挖掘一些潛在人脈。比如那個「挺creative的」的評價,就曾經幫助過我

2.內向的人可能要注意一下自己建立人脈的方式。10幾人或幾十人的聚會,想要在其中建立人脈,對內向的人來說,很難;同樣要跟完全不熟悉的人建立人脈,對我們來說不僅很難,而且非常牽強不自然。內向的人有個特點,蘇珊凱恩在她的書中說過,就是懼怕small talk.我們都不是自來熟的人,要跟不熟悉的人神侃,或是在聚餐上說些有的沒的,難。我個人來說,在一個4人的餐桌上,在大家的聊天中插話,對我來說都非常難。當我還是一個新入職小姑娘時,曾有男同事「調戲」我說:「你一天說超不超過3句話啊?」
後來我發現一種方式,就是跟所有的人1對1。比如,約1個人去一起買咖啡,加班時跟同樣加班的一個同事說「一起去吃晚飯吧」,漸漸的在這樣的方式中得到1對1深交的機會。甚至,你可以約你的領導(這在外企絕對可行),請教一些問題,談談工作上的理想。你會發現這比傳統的大規模活動(聚餐,等)更有效

3.善用你的社交媒體...點個贊大家都會,來句有深度的短評會的吧

4.增強自己的可見度。最怕內向的人變成透明人,被大家遺忘。
積极參加公司活動。年會表演,比賽,啥的。我是一個內向的人,但參加活動還是很積極的。校園時有表演經驗,所以內向而不扭捏,該放的開的時候放的開,不要太張揚就好。你要記得,會有觀眾記得你
該發言的時候發言,該提問時提問,視情況而言。外企非常看重員工表達自己的觀點。當你還是新人的時候,你的看法錯了不要緊,只要你能表達出自己有思想深度。這點不要做太過

5.注意自己的「弱關係」。職場上的人脈,並不是「強關係」在起作用,常常是同事的同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這樣的弱關係在幫你。比如你想換工作的時候。所以隨時不要忘了在任何時候都有建立自己人脈的需要,不能偷懶,打破自己的「comfort zone"。還有,風評很重要,記得

6.一直維繫自己的人脈關係

以上我自己也做的不夠,和題主共勉。

另,內向的人常會有些自卑情緒。其實內向只是一種性格類型,不是一個缺點,只是現在社會太注重表面而把內向這件事妖魔化。建議讀一讀蘇珊凱恩的《靜》和她的TED演講。

共勉


用你自身的一切優秀品質。
講一個我朋友的故事吧。
他是一個內向,不愛說話,不善說話的人。由於太不善說話,甚至和自己的女朋友打電話都要列個話題表,就著話題表一個一個帶著女朋友往下說。
但從這件事情上,不僅可以看到他的不善言辭,更可以看到了他的耐心、謙遜和誠意。
在平時生活中,他也是這樣一個人,說話不多,為人善良,待人禮貌,做事用心。幫別人做事和做自己的事一樣用心。
就是這樣一個小夥子,周圍的人都非常喜歡他。有心事會找他傾訴,有特別重要不容閃失的事優先請他幫忙。當然,我們也在努力用同樣的方式回報他。
人脈不是功利性的經營出來的,是用你的善良、踏實和上進吸引過來的。你的那句「三成能力,七分人脈」,其中的七分人脈是需要要靠你的三成能力吸引的。
影響你交朋友的不是內向,而是你有可能的不靠譜。
努力去做一個靠譜的人:善良、真誠、上進,當你真正超乎常人的具備了這些品質的時候,人脈自然會來的。


「許多性格內向的人能夠從更高的角度看清人們是如何共生共存的,所以它們擔心自己的行為會影響到其他人。性格內向的人也可能認為那些使自己心煩的事情——例如,思路被打斷——也會使其他人感到心煩。由於他們總是非常善於觀察,所以可能就會對非常微小的言語失誤也會產生罪惡感。許多時候,他們都在擔心自己對別人不夠友好,但實際上情況並不是他們所想像的那樣。而且,為了避免做事情時傷害到其他人,性格內向的人有時候會退縮得更厲害,從而減少了他們生活中的滿意感。而社會也就沒有得到他們應作出的貢獻。」
同樣作為內向者,我的選擇是說必要說的話,做好自己的事情,替對方著想並讓他知道,如果他還不能尊重我的善意,那麼放棄他又何妨。對於事業或者生意來講,你或許找一個能夠互補的夥伴足矣。多發揮自己的長處……


推薦閱讀:

性格內向真的不好嗎?

TAG:社交網路 | 人際交往 | 內向 | 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