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什麼時候可以不顧一切堅持信仰?

答題的人們切一下題唄,問的是人在什麼時候可以不顧一切堅持信仰?就是說是什麼原因或者哪種方法讓大量的人們可以堅信某種信仰?


我覺得陳毅的《梅嶺三章》是最好的註腳
陳毅率領游擊隊被圍堵在梅山之中自覺命不久矣的時候在衣服上寫下這三首詩,我想是最做不得假的情緒與志向表露了。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
此去泉台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
後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作紙錢。



投身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
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


現在的很多人有虛無主義傾向,但是我相信有的人是真的有信仰並願意為之付出他人難以想像的付出和犧牲的。


1942年9月,在敵人對冀魯豫邊區的掃蕩中,反戰同盟冀魯豫支部盟員黑田嗣彥和來八路軍剛兩個月的日軍士兵太田及來八路軍僅一個星期的兩名日本士兵組成一個工作小組。由黑田任組長,一起被派往八路軍第二縱隊南下支隊開展配合反掃蕩鬥爭。22日,這支大部為非戰鬥員的部隊突然被詭計多端的日軍包圍了。有武器的同志立即進行抵抗。黑田從八路軍戰士那裡拿來三顆手榴彈,投入戰鬥。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他大聲疾呼:「不要開槍,我是日本人!」「你們受騙了!」「把槍口對準你們的指揮官和軍閥射擊!」「我們是為了挽救日本人才戰鬥的……」他向日軍士兵揭露法西斯的殘暴,告訴被欺騙的日本士兵們真正的敵人是誰……戰鬥愈益激烈,形勢緊迫,太田和一個新來的日本士兵先後倒下,敵人向黑田蜂擁而來,黑田毅然拉響了最後一顆手榴彈英勇自戕。剩下的一名日本士兵不幸落入敵手。日軍長官逼迫他當眾污衊八路軍和反戰同盟,企圖以此蒙蔽被黑田感動的士兵,但他深深受黑田的勇敢行為和堅守真理的精神所感染,巍然挺立,一言不發,日軍長官大為慌張,立即將他處死。他們的死,在日軍中激起軒然大波,日軍長官平時總對士兵說:反戰同盟盟員是「怕死」,而作八路軍的「走狗」。而黑田他們大無畏的精神,在法西斯面前,在日軍士兵心目中,樹立了一個真正的正義的日本人的榜樣。後來,一位投入反戰同盟冀魯豫支部日本兵說:「在那次戰鬥中,我們聽到用日本話喊話,大吃一驚。我們才知道了反戰同盟並不是長官們所講的怕死而當八路軍走狗的卑怯者,並且也真正相信八路軍是不殺我們的!」


這個男人叫做阿連德
智利總統,一個競選三次失敗,最後被人民抬進總統府的男人。
這張照片,是軍方計劃政變,他在總統府時最後的戰役時候拍的。

身為拉丁美洲的共產主義出身的領導人,他是某個國家的眼中釘。
軍方和反對派抓住他政策失誤攻擊他的時候,一場針對他的陰謀開始了。
9月10日,軍方開軍事政變。

下屬勸他出國避難,他卻固執的說:「讓他們拽著我的雙腳,把我拉出莫內達宮!
他帶著那桿菲德爾·卡斯特羅親自贈送的AK—47自動步槍,撫摸著銘刻著「送給我戰鬥中的朋友和同志」的字樣,毅然決定留下。
當空軍副官通知他,空軍參謀長加夫列爾已為他準備了一架飛機讓他流亡國外。阿連德卻堅定地對空軍副官說:「你去轉告加夫列爾將軍,智利總統決不逃跑。他知道怎樣履行一個戰士的職責!

當軍方進攻到最後的時刻,他毫無懼意的走上陽台,輕輕望了一眼空蕩蕩的憲法廣場,通過臨時搭建的廣播站向全國發表了最後的講話:「我決不辭職。我將用一切方式進行抗爭,哪怕以生命為代價……外國資本——帝國主義和反動勢力的聯合——使得智利軍隊放棄了傳統,發動了政變……智利萬歲!智利人民萬歲!……我相信,自己不會白白犧牲;我相信,這至少給大家上了一堂道德課,是對犯罪、懦弱和叛國的斥責!

伴隨著兩家獵鷹戰鬥機發出的十八條火蛇,這位智利人民自己選擇的總統,用自己的生命履行自己的職責。

他並沒有斯大林一般鐵血,也沒有羅斯福一般睿智,也不如長者一般忍辱,他只有一顆熱愛人民的心。

這不僅僅是他的信仰,也是他被人民抬進總統府的理由。

「智利萬歲!人民萬歲!工人萬歲!

這是今天上午的廣播,也是阿連德為人所知的最後一句話。

http://163.lu/IZdKj0 (二維碼自動識別)


(秒被建議修改,知乎小編能不能動點兒腦子?就因為提到中國共產黨啦?黨章里公開的東西,為什麼不能說?)

有人提名彭德懷彭大將軍,但是基本史實搞錯了,說成了在文革中仗義直言,這在知乎是不應該出現的現象。

然而彭德懷彭大將軍確實擔得起不顧一切堅持信仰,尤其是在那個特殊的時候。

1959年7月2日到8月16日,中央在廬山召開八屆八中全會,7月14日,彭德懷針對當時客觀存在的問題,進萬言書(實際3000字不到)。

一名功成名就的元帥,國防部長,政治局委員,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橫刀立馬,戎馬一生,革命已經勝利,抗美援朝更是建立了萬古流芳的殊勛,這樣的人生,還有更高的追求么?

當然有!那就是最初那個最堅定最樸實的信仰。

讓我們來看看萬言書里到底寫了什麼。

主席:
這次廬山會議是重要的。我在西北小組有幾次插言,在小組會還沒有講完的一些意見,特寫給你作參考。但我這個簡單人類似張飛,確有其粗,而無其細。因此,是否有參考價值請斟酌。不妥之處,煩請指示。

下略

過去一個時期,在我們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風方面,也暴露出不少值得注意的問題。這主要是:
1.浮誇風氣較普遍地滋長起來。去年北戴河會議時,對糧食產量估計過大造成了一種假象。大家都感到糧食問題已經得到解決,因此就可以騰出手來大搞工業了。在對發展鋼鐵的認識上,有嚴重的片面性,沒有認真地研究鍊鋼、軋鋼和碎石設備,煤碳、礦石、煉焦設備,坑木來源,運輸能力,勞力增加,購買力擴大,市場商品如何安排等等。總之,是沒有必要的平衡計劃。這些也同樣是犯了不夠實事求是的毛病。這恐怕是產生一系列問題的起因。浮誇風氣,吹遍各地區各部門,一些不可置信的奇蹟也見之於報刊,確使黨的威信蒙受重大損失。當時從各方面的報告材料看,共產主義大有很快到來之勢,使不少同志的腦子發起熱來。在糧棉高產、鋼鐵加番的浪潮中,鋪張浪費就隨著發展起來。秋收粗糙,不計成本,把窮日子當富日子過。嚴重的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不容易得到真實情況。直到武昌會議和今年一月省市委書記會議時,仍然沒有全部弄清形勢真象。產生這種浮誇風氣,是有其社會原因的,值得很好的研究。這也與我們有些工作只有任務指標,而缺乏具體措施是有關係的。雖然主席在去年就已經提出全黨要把衝天幹勁和科學分析結合起來,和兩條腿走路的方針,看來是沒有為多數領導同志所領會,我也是不例外的。
2.小資產階級的狂熱性,使我們容易犯左的錯誤。在1958年的大躍進中,我和其他不少同志一樣,為大躍進的成績和群眾運動的熱情所迷惑,一些「左」的傾向有了相當程度的發展,總想一步跨進共產主義,搶先思想一度佔了上風,把黨長期以來所形成的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作風置諸腦後了。在思想方法上,往往把戰略性的布局和具體措施,長遠性的方針和當前步驟,全體與局部,大集體與小集體等關係混淆起來。如主席提出的「少種、高產、多收」,「十五年趕上英國」等號召,都是屬於戰略性、長遠性的方針,我們則缺乏研究,不注意研究當前具體情況,把工作安排在積極而又是穩妥可靠的基礎上。有些指標也逐級提高,層層加碼,把本來需要幾年或者十幾年才能達到的要求,變成一年或者幾個月就要做到的指標。因此就脫離了實際,得不到群眾的支持。諸如過早否定等價交換法則,過早提出吃飯不要錢,某些地區認為糧食豐產了,一度取消統銷政策,提倡放開肚皮吃,以及某些技術不經鑒定就貿然推廣,有些經濟法則和科學規律輕易被否定等,都是一種「左」的傾向。在這些同志看來,只要提出政治挂帥,就可以代替一切,忘記了政治挂帥是提高勞動自覺、保證產品數量質量的提高,發揮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加速我們的經濟建設。政治挂帥不能代替經濟法則,更不可能代替經濟工作中的具體措施。政治挂帥與經濟工作中的確切有效措施,兩者必須並重,不可偏重偏廢。糾正這些左的現象,一般要比反掉右傾保守思想還要困難些,這是我們黨的歷史經驗所證明了的。去年下半年,似乎出現了一種空氣,注意了反右傾保守思想,而忽略了主觀主義左的方面。經過去年冬鄭州會議以後一系列措施,一些左的現象基本上糾正過來了,這是一個偉大的勝利。這個勝利既教育了全黨同志,又沒有損傷同志們的積極性。

大躍進是國策,但是這樣的國策真的帶給民眾福祉么?革命一生,所求不過一個讓農民吃飽肚子,求一個國泰民安,然而當彭德懷在基層反覆認真調研以後,他內心凝重了,他覺得浮誇風,左傾傾向已經嚴重背離了他的信仰,背離了中國共產黨的信仰。

因此,他才可以不顧一切的堅持信仰,在功成名就,身居高位的時候,依然滿心為老百姓著想,為中國的老百姓上了這份萬言書!

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這是十六大寫入黨章的內容,是中國共產黨人顛撲不破的信仰,然而在40多年前,在那個特殊的八大八中全會,一個堅定的共產黨人,一個鐵骨錚錚的老元帥,已經用最樸素的信念,在不顧一切的堅持信仰。

彭德懷元帥的結局,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知道,那是屬於一個理想主義者的結局。

彭德懷元帥進萬言書後,被定為「反黨集團」的首要人物。9月被免去國防部部長職務,停止一切實際工作。

大部分黨員在1962年被平反,恢復了工作;但中央設下了底線:「誰都能平反,唯獨彭德懷不能平反。」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彭德懷又遭到林彪、「四人幫」反革命集團的無端誣陷和嚴重迫害,被紅衛兵從成都押回北京,慘遭批鬥、關押。

他據理鬥爭,堅貞不屈;由於長期的摧殘和折磨,他身患結腸癌,於1974年11月29日14時52分在北京含冤辭世,時年76歲。

1974年12月17日,彭德懷的遺體從301醫院被秘密送往火葬場火化。為了掩蓋事實,這份火化的申請單上寫的是:「申請人:王奎,住址:301,與死亡人關係:父子,死亡人姓名:王川,男,76歲,印號○○一二六九○。」

一代名將,竟是如此這樣一個結局,聽者傷心,聞者落淚。

往前追溯30年,他作為八路軍實際指揮者,率領中華健兒保家衛國與日寇廝殺。

往前追溯20年,他率領中國人民志願軍,用鐵骨錚錚為堂堂華夏打出未來的國際地位。

一代將星因為信仰隕落?難道又是古代戲文里奸臣迫害忠良的故事?不,共和國不會忘記,1978年11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彭德懷元帥平反昭雪,恢複名譽;同月24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為他與陶鑄同志同時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鄧小平同志親致悼詞。

我們要學習彭德懷同志的革命精神和高貴品質,高舉毛澤東思想的偉大旗幟,在華國鋒同志為首的黨中央領導下,團結一致,同心同德,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導下,解放思想,開動機器,為實現新時期的總任務,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強國而奮勇前進!
彭德懷同志永垂不朽!

無論在什麼時候都可以不顧一切的堅持信仰,正如他在戰場上那些鐵血的表現一樣。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1927年,粟裕20歲,參加了南昌起義。

起義後,粟裕作為警衛班班長跟隨大部隊南下,結果部隊在潮汕地區全軍覆沒,他和一些倖存的戰士輾轉和朱德部隊回合,一同行動。

10月17日,國民黨錢大鈞部追了上來,朱德安排粟裕所在的排進行阻擊,掩護大部隊撤退。在戰鬥中,一發子彈擊中了粟裕的頭部,從顳骨穿了過去。據粟裕回憶,當時只感到頭部被猛地一擊,隨即倒在地上,動彈不得,但意識仍然存在,清楚地聽見排長說:「粟裕啊,我不能管你啦。」隨後排長卸下了粟裕的駁殼槍,帶領隊伍撤退了。

在敵我雙方都撤退後,粟裕躺在戰場上,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清醒過來,四周空無一人,等他身子稍微能動彈一點後,心想「無論如何也要追上部隊,絕不離開革命」,於是掙扎著奮力站起來,結果剛一站起,又跌到在地,從山坡上滾了下來(陣地在路邊的小山坡上),一直滾到了路邊的水田裡,他又掙扎著向前爬行,這時,正好路上過來了幾個起義部隊的戰友,看到了水田裡掙扎的粟裕,連忙把他扶起來,簡單包紮後,帶著他回到了部隊中。

當時起義失敗,全軍瀰漫著悲觀氣氛,每天逃跑的人不計其數。其他人不說,就說同樣二十歲、黃埔四期畢業、時任連長的林彪,就曾和幾個黃埔生一起找到陳毅,表示要和陳毅一起走,結果被陳毅嚴詞拒絕。而當時粟裕只是一個班長,並沒有什麼耀眼的資歷,但在自己身負重傷、被部隊拋棄的情況下,哪怕掙扎著爬也要爬回部隊,也要繼續革命,真是為了信仰可以不顧一切了。

粟裕一生戰鬥,多是在艱苦卓絕的逆境中進行,比如七軍團作為炮灰部隊孤軍北上,比如十軍團失敗後獨自在閩浙邊的游擊,可以說,如果沒有堅定的信仰,沒有鋼鐵的意志,根本不可能堅持下來。


共和國第一號烈士段德昌,1932年湘西肅反時期,身為紅二軍團領導人之一被誣陷為叛徒,臨刑前他要求準備槍斃他的戰士用大刀處決他,因為根據地的彈藥很緊張,得把珍貴的子彈留給敵人。隨後他被並不怎麼熟練用刀處決人的戰士砍死,砍了4刀才斷氣。
1952平反。


1920年,毛澤東拿著岳父楊昌濟的介紹信找到了時任北洋政府教育總長的章士釗,向他借錢。章士釗看毛澤東衣著樸素、談吐不俗,又是楊昌濟教授的女婿,便借了2萬元大洋給毛澤東,並且聲明了不用歸還,等於是白送給毛。

其實毛也還不起,魯迅在同時期的北京買下一套四合院安家落戶,共有30多間房,才3500元,毛澤東只是一個月薪為8元的北京大學圖書館協理員,當時的2萬元的購買力相當於今天至少1~2千萬元人民幣的購買力,毛就算不吃不喝也要存200年。

按照現在社會上很多人的思維,一個名不見經傳月薪8元的小人物,白來的2萬元這麼大一筆錢,應該馬上跑路,找個沒熟人的地方吃好喝好,住別墅開豪車,包幾個二奶,好好享受生活,那就算「人生贏家」了。但是毛澤東並沒有這樣做,而是把大部分錢給了赴法勤工儉學的留學生作為路費,這些學生里就有周恩來、鄧小平、李富春、蔡暢等;剩下的小部分錢他回到了湖南長沙創辦了湘江評論刊物,沒有亂花一分錢在生活享受上。

憑藉自己在《湘江評論》里展現出來的文筆才華和能力,被當時的共產國際中國支部高層看中,獲得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資格,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

這就是信仰的力量。信仰並不是什麼遙不可及的高端東西,一個人能夠捨棄金錢和物質享受、捨棄自己生命只為了為之奮鬥的目標,就是有信仰的人。

很多人宣揚人性自私論,彷彿人人天生都自私,自己毫無信仰就否定信仰的存在,「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但是卻無法解釋白求恩為什麼來中國。白求恩來中國是為了錢為了名氣?還是為了女色或者地位?都不是,白求恩是為了共產主義國際主義信仰來的中國晉察冀邊區的窮山溝里為群眾和反法西斯戰士服務的。

所以說「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可見信仰人人都能獲得,是大眾的東西,並不高端。

-----資料來源《毛澤東年譜》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纂,上冊第68頁,1920年6-7月條目


一九三五年,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五軍駐紮在牡丹江一帶,一天,有個小孩找上門來,說要打鬼子。戰士們笑了:瞧這小不點兒,人和步槍一般高,雄心倒挺大。

男孩從容地從懷裡掏出一封信,交給部隊首長。首長把信讀完以後,戰士們不再嬉笑,神情變得嚴肅起來,彷彿站在面前的這個瘦小的孩子立刻高大了許多。

原來,大家早就聽說過地方上有位紅色交通員,十一歲就參加兒童團,經常在敵人眼皮子底下傳遞情報,名氣很大。

鬼子很惱火,到處派人搜捕他,地方組織決定讓他換個地方,就把他介紹到部隊,男孩名叫姜墨林,雖然才十四歲,但早已是個老革命。

不過也有人暗暗擔心:他人心膽大,體型瘦小,送情報可以,打起戰來能行嗎?

而在不久後的楊胖子溝戰鬥里,姜墨林就證明了自己:他伏在土坎後面,居高臨下,用苦練已久的精準槍法一個個的消滅敵人,當敵人衝鋒的時候,他不慌不忙,待對方來到二十米處才扔手榴彈,將鬼子炸的飛起。

戰鬥結束以後,同志們個個誇他,政治處長也贊他:初出茅廬,後生可畏。

吉林的冬季異常嚴寒。北風呼嘯,大雪紛飛,氣溫降到了零下四十多度。

這時敵人進山圍剿來了,部隊首長決定避開鋒芒,轉而襲擊鬼子的後方據點——延吉縣雙河鎮。他們急行軍二百餘里,來到了目標地點。姜墨林主動請命,率領分隊攻打東關。

戰鬥開始以後,姜墨林見敵人火力兇猛,立刻命令戰士們把身軀埋進積雪隱藏起來,再從不同的方向朝地堡挖雪溝前進。這招果然奏效,敵人見地面上不見人影,停止了射擊。

過了不大一會兒,一個戰士組從雪下逼近了地堡。大伙兒一躍而起,把手榴彈塞進了射擊孔。最終,雙河鎮被打開一個缺口,後續部隊跟了上來,拿下了這個據點。

經過多場戰火的歷練,姜墨林漸漸成為一位出色的指揮官。一九四零年深秋,他率小部隊在中東鐵路沿線獨立作戰,進行抗日宣傳,發動群眾。

部隊雖然人少,但像是一把插入敵人胸膛的利劍,攪得他們晝夜不安。於是日軍布置重兵,把他們活動的地區嚴密封鎖起來。

一天,部隊剛轉移到二十八道河子的河谷,就被敵人重重包圍。姜墨林指揮戰士們散步在大石頭後面,跟敵人決一死戰。

然而到底是寡不敵眾,戰友們先後犧牲,只剩下四個人。姜墨林腿負重傷,一邊仍在握著機槍掃射,一邊命令其他三人突圍。

一位戰友正要給他包紮,他厲聲說:執行命令!三位戰友只好含淚離去,見戰友已經走了,姜墨林心裡一陣輕鬆,他把最後一顆子彈,射進了自己的胸膛,時年十九歲。就這樣,姜墨林戰鬥到生命的最後時刻。

槍聲停止了好一會兒,一群鬼子才敢偷偷摸上來。敵人在他的口袋裡找到了一張字條,上面是鮮血寫成的八個字:中國必興,日寇必亡。

人在什麼時候可以不顧一切堅持信仰?

當敵人的鐵蹄踏進你熱愛的家鄉,當敵人的刺刀指向你熟悉的親友,我想,是仇恨,也是屈辱,是把敵人從祖國趕走的信念,也是讓更多的同胞過上好日子的企盼。

姜墨林的名氣並不大,職位也不高,但也正是無數個像他這樣平凡的戰士,抱著與敵人鬥爭至死的質樸信念,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才有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我們的現在。


看了這麼多故事,我來聊一下我的想法吧。

這篇文章可能有點長,但我真的希望大家可以花幾分鐘時間讀完。寫了很久,算是努力把我腦中對信仰的拼圖給拼出來了。

我覺得信仰並不是說非要信佛教,基督或者說馬克思主義,任何值得被當作信念的都可以稱之為信仰。你可以說你信仰周杰倫,五月天,甚至你信仰陳冠希都可以。

我覺得信仰應該分成5層來討論,討論完之後自然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就出來了。

第一層:勇氣。

其實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遭遇很多的挫折,特別是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是有夢想的,高尚點如拯救蒼生,世俗點如賺大錢成富豪,無論大小,都是夢想。

但可惜現實不是小說,大部分人沒有主角光環可以一路運氣爆表過關斬將貴人不斷。

大部分人都是在路上一次次跌倒,再一次次爬起來。

但是每一次爬起來都是需要勇氣的,跌倒的次數多了,聽著別人的懷疑多了,可能最後連自己都會質疑自己的選擇是不是正確的。

這個時候就需要信念,去堅持,去相信這些都只是考驗而已,去給自己勇氣繼續走下去。

這一層對我來說,就是在我還是大學階段的時候,每當我感到很迷茫困惑的時候我就會去聽五月天。一路跟著他們一起做夢,學習他們的執著,願意放棄一切只為了那個「白日夢」。

我不想在我死了之後,我的墓志銘上只能寫著4個字:人畜無害而已。

第一層的信仰,用五月天的歌詞最為恰當:

我和我最後的倔強

握緊雙手絕對不放

下一站是不是天堂

就算失望不能絕望

我和我驕傲的倔強

我在風中大聲地唱

這一次為自己瘋狂

就這一次 我和我的倔強。

第二層:約束。

這幾天鬧的沸沸揚揚的豫章書院,江歌被刺案,前幾年的楊永信,大家都在討論什麼樣的環境會造出這樣子的惡魔。

其實在我看來,法律是有很多灰色地帶的。寫法律的都是人,判法律的也都是人,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會有看不見的黑暗,5000年以來歷來如此。

所以有很多人性是不能靠法律來約束的,那就只能靠道德,或者說是信仰。

想賺錢可以理解,想出人頭地也沒有錯,再或者說劉鑫想撇清關係也都是人之常情。畢竟人性的本能就是在無數個選擇中選出最優於自己利益的一個。

但是信仰會告訴你前提,會告訴你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去做。

信仰會告訴你因果循環,會告訴你有因就有果,會告訴你死後有天堂和地獄,會告訴你輪迴和報應。所以當人們去做會傷害他人的選擇的時候,會有一層心裡的約束在而不會去為所欲為。

或者即使做了,也會良心不安,一輩子活在懺悔之中。

我承認,即使是我,也曾經有過道貌岸然的時候。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我也曾經有這麼一個瞬間動過不好的念頭。什麼是人,慾望纏身。信仰不是要我去去擺脫所有的慾望逼著你去出世,而是讓我去更想清楚了這一世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達到理想固然重要,但我不想為此變得人不像人。

這是有沒有信仰第二層的差別。

第三層:坦然接受

年紀大了以後會發現其實這個世界是有很多不公平的,人生來不平等。

為什麼有的人生來貴族家錦衣玉食,有的人只能吃不飽飯穿不暖受不了教育?

為什麼有的人生來身體好智商高,有的人生來體弱多病智力不高?

為什麼有的人命中注定貴人不斷,有的人命中注定事業坎坷凡事只能靠自己?

太多為什麼了,如果你非要一個個問可以問一整天。

曾經年輕的時候認為只要憑自己一腔熱血肯定可以披襟斬棘,後來發現成功的路上束縛太多,運氣因素太大,人各有命。

這時候就需要一個信仰告訴你去接受這些差別,去告訴你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對不起這個可能說起來有點雞湯,但是事實就是如此。曾經的我遇到事情很喜歡抱怨。憑什麼他家裡有關係而我沒有。憑什麼他靠小聰明可以取得的成果比我還好。憑什麼公司招他而不招我。憑什麼老闆給他優待卻不給我。很多很多。

我一度在抱怨和憤世嫉俗中糾結了太多時間,也花費了太多精力。其實最後發現放下了也就是這麼一回事,每個人人生的劇本本來就是不同的,你沒有必要非去拿別人的角色出演。

劇本是你生出來就給你寫好的,但是怎麼演,還是取決於你自己。

這些可能是要給一些歲數比較大的人看了,因為年輕人還是熱血一些的好。

但是適當的時候還是要放下心中的執念。命運會給你最好的答案。

第四層:不再痛苦。

對我而言,抑鬱症其實就是看清楚了每一個人都是在高空走鋼索,而精神健康的人,他們並不往下看。

但是在一個人的人生中,總會有往下看的時候。

因為人的力量太渺小,你不能阻止生離死別,你不能阻止命運的巨輪。

因為我們是人,所以我們要經歷我們最重要的親人一個個相繼離我們而去,我們會經歷我們曾經信任的朋友因為利益背叛,我們會經歷朝夕相處幾十年的人變成一盒子白骨,再也不會開口問你「吃過飯了嗎」。

就好比金庸先生手下的天龍八部所描述的一般:眾生皆苦。

蕭峰不過是想吃酒喝肉甚至當個丐幫末袋弟子也好,後來不過是想和阿朱去塞外放牛牧羊足矣,絕世武功,王侯之位又何嘗是其所願?

段譽開始離家出走便是不願學武,只想讀書念佛,可上天偏偏給了他冠絕金書的武功。每一個有緣女子皆是親妹妹,即使最後知道不是,卻父母雙亡,生父竟是天下第一大惡人。最後身居皇位,又豈是這個情痴佛痴所願?

虛竹一心只想繼續修佛,可終被少林寺開除。掌門指環說給就給,得到無崖子功力也只想廢去回少林寺重練少林功夫。被天山童姥被逼破戒後甚至自殺以明志。作為靈鷲宮主,身邊下屬美女無數,卻羨慕被他制住的星宿老仙能在少林寺念經。

阿紫不過只想得到姐夫的愛。

段正淳雖是王爺,最愛閑雲野鶴與每個情人成神仙眷侶,可軍國大事纏身終不得。

慕容復一生想富國,所求終付諸流水。

鳩摩智醉心武學,最後武功全失。

天山童姥鬥了一生,臨死才知無崖子愛的是小師妹。

南海鱷神就是想讓別人認為他特別惡,可卻可愛至極,重信守諾,為救段譽而死。

玄慈領袖群雄,得道高僧。卻也夜夜為失蹤的兒子玄心。

天龍眾生相,應了佛家的人生苦之一,求不得。

整部《天龍八部》的背後,就是佛教中無常的思想。一切都在變化,一切都難遂本心。

最悲劇的不光是求不得,而是不想要的全給。

既然眾生皆苦,那怎麼才能擺脫這些苦?答案已經隱藏在了書中。

信仰會告訴你這些答案。

第五層:不再恐懼。

其實人們心中恐懼的來源大多來自未知的事物,而死亡自然是最大的恐懼。

我們不知道我們死後會去哪裡,我們的意識是否還會存在,「我們」會最終怎麼樣。

所以我們恐懼死亡,害怕結束,不想曲終人散。

可是信仰會告訴你死後會去哪裡,無論是天堂或者地獄,又或是輪迴,投胎,重新開始。當你知道你死後的歸宿以後,你可以克服你的恐懼。

除了死亡以外的其他未知的事情也是同理,當你想通了之後你就把自己交給了上帝,你不再會感到恐懼。

當你不再把死亡看成死亡,死亡不僅僅是終點,也是起點。那就是真的放下了。

其實說了這麼多,依然還有很多腦子裡想表達的不知道怎麼用文字說出來。想說的還有太多,可能真的是文字表達能力變差了吧。

先去工作了,有人看的話晚點再回來更新吧。


朱德當過滇軍的准將旅長。1922年8月從四川赴上海找陳獨秀,提出入黨要求,被婉拒。陳獨秀對身邊人說,我們黨可不能讓軍閥參加。

  朱德在國內入不了黨,打聽到中共有個旅歐支部在法國,就與孫炳文等人從上海出發乘船去法國,想在法國加入中國共產黨。到馬賽登岸,聽人告知中共旅歐支部的負責人張申府、周恩來去了德國。朱德又追到德國,最後在德國柏林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德國學習期間,朱德接受了馬克思主義,表示「歸國後即終身為黨服務,作軍事運動」。

  他用全部實踐,真正做到了「終身為黨服務」;但「作軍事運動」,卻經歷了一個曲折甚至有幾分尷尬的過程。

  八一南昌起義中,朱德不過是個邊緣的人物:總前委書記是周恩來,前委委員有張國燾、李立三、葉挺、賀龍、劉伯承、聶榮臻等,連郭沫若都是前委委員,朱德卻不是。組織指揮起義的核心領導成員中沒有朱德。起義當天晚上,前敵委員會分派給朱德的任務,是用宴請、打牌和閑談的方式,拖住滇軍的兩個團長,以保證起義順利進行。周恩來說,朱德是一個很好的參謀和嚮導。他未說朱德是一個很好的領導。陳毅說,朱德在南昌暴動的時候,地位並不重要,也沒人聽他的話,大家只不過尊重他是個老同志罷了。

  這就是南昌起義中朱德的真實地位。

  南昌起義朱德沒有基本部隊。起義軍主力是十一軍,轄八個團,由葉挺指揮;二十軍轄六個團,是賀龍部隊。朱德名義上是九軍副軍長,但九軍當時就是個空架子,沒有軍長,全部部隊只有朱德率領的軍官教育團三個連和南昌公安局兩個保安隊,500人不到,只能算一個營。為數不多的這些人,大部分還在起義隊伍南下過程中跑回家去了。

  沒有基本隊伍的朱德走在南下的最前面,真正做起了周恩來說的「參謀和嚮導」。

  朱德回憶說:「我自南昌出發,就走在前頭,做政治工作,宣傳工作,找尋糧食……和我在一起的有彭湃、惲代英、郭沫若,我們只帶了兩連人,有一些學生,一路宣傳一路走,又是政治隊,又是先遣支隊,又是糧秣隊。」

  他率領的不是戰鬥隊。

  一直到三河壩分兵、主力南下作戰全軍覆滅、領導人分散突圍之後,臨時擔任指揮任務的朱德,才知道面臨的全部困境與尷尬。

  在三河壩完成阻擊任務時,真正是他從九軍帶出來的人員,已經沒有幾個人了。基本力量是周士第的二十五師,還有周邦采帶回來的部分二十四師人員。三河壩這個攤子,已經是個損兵過半、四面都是敵人、與上下左右皆失去聯繫的爛攤子,思想上組織上都相當混亂。

  到底怎麼辦,只能由臨時負責的朱德做出決斷。

  朱德就是在這個非常時刻,面對這支並非十分信服自己的隊伍,表現出了堅強的領導能力。

  在商量下一步行動方針的會議上,一些同志覺得主力部隊都在潮汕散掉了,起義領導人也都撤離了,三河壩這點力量難以保存,提出散夥。

  朱德堅決反對解散隊伍。他提出隱蔽北上,穿山西進,去湘南。

  這真是一個異常嚴峻的時刻。沒有基本隊伍、說話沒有人聽的朱德,接過了這個幾乎沒有人再對它抱任何希望的攤子,通過他異乎尋常的執著,為困境中和混亂中的隊伍指明了出路。

  茫然四顧的人們,聽了他的話。

  三河壩還不是谷底。谷底在天心圩。

  部隊雖然擺脫了追敵,但常受地主武裝和土匪的襲擊,不得不在山谷小道上穿行,在林中宿營。同上級黨委仍無聯繫。時近冬天,官兵仍然穿著單衣,有的甚至穿著短褲,打著赤腳,連草鞋都沒有;無處籌措糧食,官兵常常餓肚子;缺乏醫療設備和藥品,傷病員得不到治療;部隊的槍支彈藥無法補充,戰鬥力越來越弱;饑寒交迫,疾病流行,部隊思想一片混亂。楊至誠上將後來回憶說:「每個人都考慮著同樣的問題:現在部隊失敗了,到處都是敵人,我們這一支孤軍,一無給養,二無援兵,應當怎樣辦?該走到哪裡去?」

  各級幹部紛紛離隊。一些高級領導幹部,有的先辭後別,有的不辭而別。

  七十五團團長張啟圖後來在上海寫了一份《關於七十五團在南昌暴動中鬥爭經過報告》,向中央陳述當時情況:「師長、團長均皆逃走,各營、連長亦多離開。」

  南昌起義在軍、師兩級設立了黨代表;團、營、連三級設立政治指導員。這一體制到1927年10月底崩潰。所有師以上黨的領導人均已離隊。只剩一個團級政治指導員陳毅。

軍事幹部也是如此。在天心圩,不僅二十五師師長、黨代表離隊,七十三團團長黃浩聲、七十五團團長張啟圖也離開了部隊。師團級軍事幹部只剩一個七十四團參謀長王爾琢。

  領導幹部如此,下面更難控制。營長、連長們結著伙走。還有的把自己部隊拉走,帶一個排、一個連公開離隊。

  剩下來的便要求分散活動。林彪帶著幾個黃埔四期畢業的連長找陳毅,說:現在部隊不行了,一碰就垮;與其等部隊垮了當俘虜,不如現在穿便衣,到上海另外去搞。

  後來人們把這段話作為林彪在關鍵時刻對革命動搖、想當逃兵的證據,其實言之過重了。在當時那種局面下,地位比林彪高且不打招呼就脫離隊伍的人比比皆是。很多走的人都如林彪所想,不是去上海、便是去香港「另搞」的。若說都對革命前途悲觀失望也許太重,起碼對這支行將潰散的武裝能有多大作為不抱信心。

  部隊面臨頃刻瓦解、一鬨而散之勢。南昌起義留下的這點革命火種,有立即熄滅的可能。

  關鍵時刻,站出來的還是朱德。

  在天心圩軍人大會上,朱德沉著鎮定地說:「大家知道,大革命是失敗了,我們的起義軍也失敗了! 但是我們還是要革命的。同志們,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強!」他還說:「1927年的中國革命,好比1905年的俄國革命。俄國在1905年革命失敗後,是黑暗的,但黑暗是暫時的。到了1917年,革命終於成功了。中國革命現在失敗了,也是黑暗的。但黑暗也是暫時的。中國也會有個『1917年』的。只要保存實力,革命就有辦法。你們應該相信這一點。」

  隊伍中沒有幾個人知道俄國1905年革命。

  不知道也沒有關係。人們已經從朱德那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話語中,感受到了他心中對革命那股不可抑制的激情與信心。

  朱德胸中的信心與激情像火焰一般迅速傳播給了剩下來的官兵。

  陳毅後來說:「朱總司令在最黑暗的日子裡,在群眾情緒低到零度、灰心喪氣的時候,指出了光明的前途,增加群眾的革命信念,這是總司令的偉大。」

  什麼叫力挽狂瀾?這就叫力挽狂瀾。

  共產黨人一直講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但不排除關鍵時刻領導者的意志是中流砥柱。

  朱德的話語中已經包含兩條政治綱領:共產主義必然勝利;革命必須自願。這兩條綱領後來成為人民軍隊政治宣傳工作的基礎。

  西方領導科學認為領導力的形成依賴三大要素:一曰恐懼,二曰利益,三曰信仰。恐懼迫使人們服從,利益引導人們服從,信仰則產生髮自內心的服從。1927年10月底,在中國江西省安遠的天心圩,朱德這個最初「地位並不重要,也沒有人聽他的話」的指揮者,在關鍵時刻向即將崩潰的隊伍樹立起高山一樣的信仰。通過信仰認識利益,再通過信仰和利益驅散恐懼,真正的領導力和領導威望,在嚴重的危機中鳳凰涅槃一般誕生。

——《苦難輝煌》


上面很多回答都在說革命,我就寫點不一樣的,雖然答案未必能活很久

很簡單,當你發現你可以做一些事而不受懲罰的時候

不好意思,說錯了,還是要遵紀守法的

馬某、馬某與馬某、馬某、井某與馬某、馬某、馬某敲詐勒索罪,妨害公務罪,尋釁滋事罪二審刑事裁定書 - 全文頁 - 中國裁判文書網

摘一些內容:

還有另一方的說法,為什麼他們敢這麼做:


我來說一個真正的女權主義者、愛國者、革命家

秋瑾墓位於在杭州市區白堤盡頭西泠橋畔。正面大理石墓碑上刻孫中山親筆題詞「巾幗英雄」四字。

墓座上端為漢白玉雕秋瑾全身塑像,高2.7米。頭梳髻,上穿大襟唐裝,下著百褶散裙,左手按腰,右手按劍,眼望西湖,英姿颯爽。

我們今天討論秋瑾這個人物,往往只給她貼上革命先行者標籤,尊稱她為「辛亥三傑」之一,卻忘了她還是一位美麗的女性、一位中國女權運動的先驅、一位傑出的清末詩人,短暫的一生,從生到死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1905年,秋瑾乘船前往日本,此時日俄戰爭爆發,秋瑾在黃海船上看到了日俄戰爭的地圖,悲憤交加,賦詩一首:

萬里乘雲去復來,隻身東海挾春雷。

忍看圖畫移顏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

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等她到了日本橫濱的時候,看到了一幅驚人的景象,當時橫濱的百姓們紛紛湧上街頭,男女老少服飾艷麗,一個個歡聲笑語、載歌載舞,還送著走向日俄戰爭中國戰場的日本軍隊,所有人都在歡呼「萬歲」,秋瑾感嘆:「在此時的中國,絕不會有這樣的國民,這樣的百姓,頓時覺得心中氣苦,泱泱五千年中華,竟樣樣不如日本。」

確實,在1905年的時候,堂堂中國,隨便到街上找一個匹夫問一問,未必他就能夠明白什麼是國家,什麼是民族,然而日本人確實全民都知道,都在為他們的國家他們的民族自豪,中國的兒郎們都在做什麼?

秋瑾,秋瑾,原名秋閨瑾,字睿卿,小名玉姑。名字中的「閨」字日後被女俠丟掉,睿卿和玉姑也從來不提。她自己又取了 「競雄」、「鑒湖女俠」、「漢俠女兒」等慷慨激昂的名字。秋瑾祖籍浙江山陰(今浙江紹興),1875年11月8日(光緒元年十月十一)出生於福建省雲霄縣城紫陽書院七先生祠。

秋瑾祖父、父親都做過知州、知縣等地方官。母親單氏是浙江蕭山城內的望族,知書達理,詩書全通。1895年,19歲的她跟隨做官的父親秋壽南來到湖南省湘潭縣。秋壽南在當地結識了湘潭首富、曾國藩的表弟王殿丞。王見秋瑾生得秀美端莊,聰慧可愛,就托媒人送禮給兒子王廷鈞提親。秋瑾對於這樁婚事十分不滿,但在封建社會裡,兒女的婚事只能依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1896年4月20日,王家彩鑾花轎吹吹打打把秋瑾迎了過去。

秋瑾生性剛烈豪爽,喜男兒裝,好詩詞,關心時政大局。

丈夫王廷鈞一不好讀書,二不務正業,每天遊手好閒,吃喝玩樂。當時正值中日戰爭結束,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遭到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秋瑾時常勸丈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你要好好讀書,為將來國家的繁榮富強和個人的前途著想。」王廷鈞卻說:「朝廷只能割地賠款,委曲求全,我們這些匹夫有個屁責。」還有一次,他們談到了譚嗣同,秋瑾讚揚他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視死如歸,是一位偉大的維新志士。而王廷鈞卻大罵譚嗣同是中華亂黨、士林敗類。兩人互不相讓,差點吵了起來。秋瑾內心十分痛苦,她在一首詩中寫道:「可憐謝道韞,不嫁鮑參軍。」

1903年,王家花大錢在北京為王廷鈞捐了個戶部主事的官職,秋瑾也隨丈夫遷到了北京,住在繩匠衚衕。秋瑾初到北京,人生地不熟,生活也不習慣,常常感嘆:「室因地僻知音少,人到無聊感慨多。」後來她又搬到南半截衚衕居住,在這裡認識了王廷鈞的同事廉泉的夫人吳芝瑛。吳氏夫婦思想較開明,崇拜孫中山先生,且在文學、書法等方面都很有造詣。秋、吳二人很快成為知己。

秋瑾在吳芝渶家裡讀到很多以前看不到的新書報,對海外孫中山等的革命活動有了初步了解。她當時寫下不少反清的詩歌,著名的《寶刀歌》、《寶劍歌》等就是那時寫的。而這首《滿江紅》更是滿腔悲憤、劍氣沖霄。

滿江紅·小住京華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面風味徒思浙。苦將儂,強派作蛾眉,殘未屑!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

秋瑾在北京最驚世駭俗之舉是「上戲園子」。當時的宅門女性都是在家中聽「堂會」,不可能拋頭露面去戲園子,戲園子也不賣「昆客」的票。秋瑾坐著西式的四輪馬車去聽戲,開創了上層社會女性進戲院的先河。

秋瑾和丈夫愈發走不到一處去:「我要去尋求真理,女人也有救國救民的責任。」兩人吵得互不相讓。王廷鈞知道秋瑾是個說得到做得到的倔強女子,要說服她是不可能的,只好採取卑劣手段,趁秋瑾不備,偷偷將她的珠寶和首飾及積蓄全部竊走,妄圖以此來阻撓她赴日。秋瑾氣憤地說:「你可以竊去我的錢財,但你捆不住我出國留學的決心。」秋瑾變賣了僅剩的財產和衣物,加上吳芝瑛等人的資助,於1904年4月隻身東渡日本。

1904年7月,秋瑾到達日本,到日本不久,秋瑾穿和服,拿短刀,去照相館鄭重留影,以示與滿清決裂。

在日本,秋瑾首先進入日語講習所補習日語,第二年轉入東京青山實踐女校的清國女子速成師範專修科。在學校,秋瑾頑強苦讀,毅力驚人,別人都已熄燈就寢,她仍寫作、閱讀到深夜,每每寫到沉痛處,捶胸痛哭,憤不欲生。現收入《秋瑾集》中的詩文,很多是這個時期寫的。她還常參加留學生大會和浙江、湖南同鄉會集會,登台演說革命救國和女權道理。 秋瑾除在校學習外,還廣交留學生中的志士仁人,如魯迅、陶成章、黃興、宋教仁、陳天華等。在此期間,秋瑾積极參加留日學生的革命活動,曾與陳擷芬發起共愛會,作為開展婦女運動的團體;和劉道一、王時澤等十人結為秘密會,以最終打破了桎梏在身上的封建枷鎖反抗清廷、恢復中原為宗旨,創辦《白話報》,參加洪門三合會,受封為「白紙扇」(軍師)。

三合會是孫中山指示馮自由等成立的反清革命團體,屬於「洪門」系統。「洪門」這個組織不僅在中國國內存在,在國外也有很多華僑參加「天地會」,這是「洪門」的別稱。這個組織極具民族主義色彩,其中心就是強烈的反清精神。加入組織的人相互扶助,受人之託時決不推諉,義無反顧幫助同志解決困難,這種俠肝義膽的大無畏精神貫穿在組織的各個方面。正因如此,「洪門」在各地擁有堅強的聯繫網路,上級組織的頭腦將朋友介紹給下級組織時,下級組織一定熱情款待客人,這種和諧關係非常默契。這一點與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俠客精神有相似之處。為了擴大革命影響,孫中山非常希望在橫濱設立洪門天地會的分支機構,所以,三合會的入會儀式也模仿洪門的儀式,參加者交納10日元入會費,然後,舉行了以刀架脖,跨火盆,喝雞血酒等傳統的入會儀式,接著大家集體宣誓反清光復中華。入會儀式結束後,新會員被委以各種職務,秋瑾被任命為「白紙扇(軍師)」,年長的劉道一是「軍靴(將軍)」,從這時起,秋瑾被人稱為「秋俠」。

在日本,秋瑾與光復會諸位領袖也非常交好,在結識陶成章、宋教仁之後,秋瑾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加入光復會。為了實現這一理想,回國前夕,秋瑾第二次去找陶成章。第一次是在去年年底,秋瑾和王時澤一起去找陶成章,秋瑾像愛護弟弟一樣關愛王時澤,他們去年11月在橫濱一同加入三合會。見到陶成章後,秋瑾介紹王時澤加入陶成章剛剛在東京成立的光復會東京支部,陶立即表示歡迎,卻不同意秋瑾加入光復會。

當時,光復會是個不能公開活動的地下組織,無論如何男女很難一起進行活動,否則,非常容易暴露組織。據說,陶成章對秋瑾說,我非常了解你的能力和革命意志,但還是不要加入組織了吧。

第二次找陶成章時,秋瑾拔出隨身攜帶的日本刀,當場演練了一段威武的刀舞。秋瑾自幼好武,不論工作學習多麼緊張,也要堅持習武,時常擠出時間去麴町神樂坂的武術道館練習,甚至還練習騎馬,有時從馬上摔下來,摔傷了還堅持練習。秋瑾幼年開始習武,經過不懈努力,進步很快。

秋瑾出色的刀法令陶成章驚嘆,他感嘆說:「不愧是鑒湖女俠,真是巾幗不讓鬚眉」。他終於同意秋瑾加入光復會,並親筆給上海的蔡元培和紹興的徐錫麟寫信,推薦秋瑾加入光復會。陶成章曾在《浙案紀略?列傳三?秋瑾程毅》一文中簡要記述了這個過程。陶成章是光復會的領軍人物,他介紹的人應當得到光復會的認可,但根據規定,加入組織必須有兩個以上的人介紹,秋瑾回國就是絕好的機會,爭取得到國內蔡元培和徐錫麟兩位領導的同意。3月末,秋瑾從橫濱乘船回上海。她腰佩短刀,一身和服去見了蔡元培,當時蔡元培是光復會的名義會長,秋瑾把陶成章的推薦信交給蔡元培,並向他述說了自己的革命抱負,懇求加入光復會。但是,遭到蔡元培的拒絕。蔡元培當時的思想還比較傳統,不認為一個女人能夠參加革命事業,當時拒絕了秋瑾。

5月初,秋瑾帶著陶成章的介紹信,去紹興西郭門外15里處的東浦鎮「熱誠學堂」拜會了校長徐錫麟。徐當年32歲,比秋瑾年長兩歲。徐錫麟以拳術高強而聞名鄉里,卻是個高度近視,戴著高度近視眼鏡,在當時的革命家中極為罕見。徐錫麟一邊看陶成章的信,一邊聽著秋瑾敘述自己的想法,他非常贊同秋瑾激進的思想,兩人一見便成知己。

秋瑾聽從徐錫麟的勸告,決定在紹興萬安橋附近的「明道女學校」擔任體操代課教師。秋瑾帶著徐錫麟寫給陶成章的介紹自己加入光復會的推薦函,以及徐錫麟催促陶成章儘快回紹興,商定革命計劃。6月28日,秋瑾離開紹興,經過杭州赴上海。在上海,秋瑾恰巧碰到剛從日本回國的陶成章,把徐錫麟托帶的信和推薦函交給他,由於有了實力派陶成章和徐錫麟的推薦,秋瑾終於實現了加入組織的願望。在上海舉行的入會儀式上,秋瑾宣誓道:「光復漢族,還我山河;以身許國,功成身退。」蓋上血指印後,秋瑾正式成為光復會會員。兩年間,為了組織革命軍,秋瑾不辭勞苦,反覆往來於江浙會黨之間,作了大量的動員準備工作。

1905年8月,秋瑾再次來到日本,時值孫中山在日本成立同盟會。經馮自由的介紹,秋瑾在黃興寓所,履行了加入同盟會的手續。秋瑾當天發誓:「聯盟人,浙江山陰秋競雄,驅逐滿人,光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忠實守信,始終不二,違者甘願受罰。」宣誓完畢,由黃興教以同盟會員相見時的握手暗號和三種秘密口令。此時的光復會、華興會,都整體加入同盟會,接受同盟會的統一領導。秋瑾被推薦擔任浙江分會會長和評議部評議員。

1906年,秋瑾在上海北四川路厚德里91號租了房子,籌劃《中國女報》。秋瑾有著辦報的情結。1904年9月,她在日本創辦了《白話報》,以「鑒湖女俠秋瑾」為名,發表了《致告中國二萬萬女同胞》《警告我同胞》等文章,宣傳反清革命,提倡男女平權。

1906年2月初,在上海曹家渡小萬柳堂,秋瑾見到了久別的密友和義姐吳芝瑛,吳芝瑛身邊帶著16歲的女兒廉研。秋瑾流著淚把留學時的艱辛一股腦向姐姐傾訴,特別是第二次乘船從上海去橫濱時,在酷熱的船底艙,秋瑾女扮男裝和一群勞工並排躺在船板上,胸前緊緊抱著護身用的短刀,咬著牙等待天亮。就從那個時期開始,秋瑾患上心臟病。

秋瑾和吳芝瑛久別重逢,異常高興,她們一邊喝著紹興酒,一邊盡情訴說分別後各自境況,微醉之下,秋瑾乘著酒興,邊吟誦著自己寫的詩,邊拔出一直隨身攜帶的護身「寶刀」翩然起舞。

吳芝瑛在《記秋女俠遺事》一文中,用簡潔的語言敘說了這個令人激動的情景。

「酒罷,女士拔刀起舞,唱日本歌數章,命吾女以風琴和之。歌聲悲壯動人。」

這首歌很可能是秋瑾的《勉女權歌》,歌詞發表在1907年《中國女報》第二號上,還附有簡譜以供人們傳唱。歌詞開始是:「我輩愛自由,勉勵自由一杯酒。」

吾輩愛自由,勉勵自由一杯酒。

男女平權天賦就,豈甘居牛後?

願奮然自拔,一洗從前羞恥垢。

若安作同儔,恢復江山勞素手。

舊習最堪羞,女子竟同牛馬偶。

曙光新放文明候。獨立佔頭籌。

願奴隸根除,知識學問歷練就。

責任上肩頭,國民女傑期無負。

辦報需要錢。秋瑾四處奔走,多方募集,又在報上大登廣告,號召大家入股。可是響應者寥寥無幾,到最後,只籌集到幾百元。秋瑾痛感中國婦女界的死氣沉沉,「簡直有點麻木不仁」。走投無路的秋瑾最後終於想到了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那就是到公婆家去籌款。她的公婆家很有錢,而娘家由於父親去世,在錢財上已經無力支持她。

初冬,秋瑾回到湖南湘潭王家。公公知道兒子與兒媳之間鬧矛盾,而且已經分居,見到兒媳突然光臨,以為其回心轉意了,就熱情接待。秋瑾對公公說自己想辦學,但缺少經費,希望公婆家能給予資助。為了使兒子能和兒媳破鏡重圓,秋瑾的公公爽快地拿出一筆錢送給秋瑾。幾天之後,秋瑾又改成男裝,不辭而別。

離家後,秋瑾即聲明脫離家庭關係,以免株連家庭。1907年1月14日,依靠這筆錢,再加上其他人勉力捐助的1500元錢,秋瑾在上海創辦了《中國女報》。《中國女報》是一種16開本的冊子,封面上畫著一個婦女,雙手高擎一面旗幟,象徵著婦女的覺醒和前進。該報以「開通風氣,提倡女學,聯感情,結團體,並為他日創設中國婦人協會之基礎」為宗旨,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成立婦女聯合會的主張。

為了使當時大多數文化水平低、不識字的婦女能看懂聽懂,女報一律用白話文,並採用彈詞、歌曲等民間喜聞樂見的形式,生動活潑,通俗易懂。該報的絕大部分稿件都出於秋瑾之手。除「發刊詞」外,她還寫了《敬告姐妹們》《勉女權歇》《感憤》《感時》《精衛石》等政論和文學作品,編譯了《看護學教程》,被譽為「報界女才」。秋瑾在《中國女報》上試圖鑄造「國民」與「國民之母」的思想。她認為,「國民」大於皇權,男女亦平等——「改革專制政體,變成共和,四萬萬人都有主權來管國家的大事」,而在這四萬萬人之中,不言而喻包括二萬萬婦女。

秋瑾「男女平權」的思想來源於西方「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的觀念,這也是孫中山三民主義中之民權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秋瑾認為,女子不但有和男子一樣的平等權利,而且堪為「醒獅之前驅」「文明之先導」。

她在《敬告姊妹們》一文中說:

「唉!二萬萬的男子,是入了文明新世界,我的二萬萬女同胞,還依然黑暗沉淪在十八層地獄,一層也不想爬上來。足兒纏得小小的,頭兒梳得光光的;花兒、朵兒,扎的、鑲的,戴著;綢兒、緞兒,滾的、盤的,穿著;粉兒白白,脂兒紅紅的搽抹著。一生只曉得依傍男子,穿的、吃的全靠著男子。身兒是柔柔順順的媚著,氣虐兒是悶悶的受著,淚珠是常常的滴著,生活是巴巴結結的做著:一世的囚徒,半生的牛馬。試問諸位姊妹,為人一世,曾受著些自由自在的幸福未曾呢?」

據當時的報刊記載,《中國女報》一出版就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反響。有文化的婦女爭相傳閱,沒文化的婦女也設法請別人念給她們聽。大家熱烈地討論著報上的文章,還展開辯論。封建遺老們看了則大為震怒。

秋瑾在上海不但辦《中國女報》,還和光復會的同志一起組織光復軍,秘密研製炸藥,還在試製炸藥的時候被炸傷。1906年6月,她先後到浙江中部的金華、縉雲等地拜會當地會黨組織的首領,她和這些會黨首領舉杯痛飲,說服他們配合光復會一起行動。陶成章和秋瑾的計劃就是把這些大大小小的幫派統一組織起來,讓他們團結在光復會周圍,確立共同目標,在光復會統一指揮下共同謀事。為了實現這一計劃,首先就必須和這些幫派領袖成為好朋友,推杯交盞融為一體。秋瑾說話感召力強,飲酒豪爽,使幫派領袖們深感欽佩,逐漸成為意氣相投的好朋友,他們久聞鑒湖女俠的大名,經過多次交往,他們紛紛表示願意服從秋瑾的「出師命令」,和光復會一起行動。

秋瑾為人豪爽義烈,無論是革命黨人、紳士名流、乃至於江湖草莽、朝廷官員都對她極為佩服,而她也常常一身男裝、挎刀騎馬,縱橫街市,與江湖豪傑們相會,甚至還能靠威望壓服群雄,有人回憶,早年光復會與江湖幫派互相瞧不起,酒席間拔劍相向,而秋瑾一聲怒喝,往往大家都能偃旗息鼓,畢竟,她另外一個身份還是洪門的「白紙扇」。

在炸藥爆炸受傷之後,秋瑾一直在西湖養傷,杭州蘇堤的北端有一座高大的牌樓,上面寫著「岳王廟」,穿過牌樓,就是宋代抵抗金兵入侵的民族英雄岳飛廟,廟堂正中供奉著高約五米、身披戰袍、威風凜凜的岳飛坐像,坐像頭後上方懸掛著一塊匾額,上面寫著幾個大字「還我河山」。每次來西湖秋瑾都要到岳飛廟祭拜。

在祭拜「宋岳鄂王墓(岳飛墓)」時,秋瑾和摯友南社女詩人徐自華說希望自己死後能夠被葬在西湖湖畔。徐自華用開玩笑的口吻說:「咱們倆人中,後去世的人一定要把先死的人埋在西湖旁。」聽了這話,秋瑾似乎壓抑不住興奮的心情,感慨異常地說:「真的嗎?我們一言為定,能夠埋在岳飛墓旁真幸福!」口氣中顯示出必定是自己先去世,二人興奮地開著玩笑,併當場訂下「埋骨湖山之約」,約定死後要埋在西湖湖畔。秋瑾死後,經過許多挫折,最終實現了二人「埋骨西泠」的湖山之約。

1907年5月下旬的一個晚上,秋瑾突然再次來到崇福徐家。她告訴徐自華,起義即將舉行,成敗難以預料,故乘去上海辦事的機會特意繞道來與她話別。交談中,秋瑾提到籌划起義經費的種種困難。此時徐家已衰落,徐自華寡居後,獨自養育一對兒女,經濟實為拮据,她即將自己的積蓄和首飾約合黃金三十兩傾囊交付秋瑾作起義經費。秋瑾十分感動,自手腕褪下翡翠玉鐲一對,回贈給徐自華作留念。對此徐自華事後作了《哭鑒湖女俠》:

過從夜半叩柴扉,握手心驚瘦若斯。

痼疾愈深嗟乏術,重衾猶冷泥披衣。

熱誠愛國遭誣易,公益忘身力疾歸。

凄絕一聲依去也,至今耳畔尚依稀。

1907年4月,秋瑾在杭州的白雲庵召開了浙江各會黨和軍學界首領的秘密會議,正式組建光復軍,推徐錫麟為統領,秋瑾自任協領。徐錫麟忙於革命,疏於紹興大通學堂管理,秋瑾遂接任學堂督辦。大通學堂全名「通師範學堂」,是1905年由徐錫麟、陶成章等創辦的,是借清政府廢科舉、辦學堂之機,以辦學掩護革命活動的基地。身為校長的秋瑾親任教習,每日到校,處理事務,騎馬帶學生到野外打靶,練習射擊技術,還有各種器械體操、野外爬山、泅河和夜行軍等訓練。

清晨,激越的號聲將學員從床上喚起時,秋瑾已身著軍衣,懷藏手槍,腰佩倭刀,騎在馬上了。訓練學生的同時,秋瑾一直同徐錫麟秘密活動,準備在安徽安慶與浙江紹興舉行武裝起義。秋瑾的起義行動計劃是:先拿下金華,再攻佔杭州,如果杭州攻不下,再回師金華,出江西入安徽,與徐錫麟的起義部隊會合,再圖大事。該計劃雖然沒能實現,但時人曾給予高度評價:「服其布置之周,任事之勇,以為自革命以來,其預備固未有若斯之完美也。」

7月6日,安慶起義爆發。徐錫麟刺殺了安徽巡撫恩銘,但起義失敗,徐錫麟被捕就義。10日,徐錫麟慘死的消息傳來,秋瑾痛哭失聲,不語不食。有人勸秋瑾立即離開紹興,也有人勸她前往上海,並為她在上海的法租界找了一處隱居的住所,她都一一拒絕。她說:「革命要流血才會成功。如滿奴能將我綁赴斷頭台,革命至少可以提早5年。」

秋瑾下令把大通學堂的槍支彈藥分散隱蔽起來,又在和暢堂的家中密室里燒毀了大量秘密文件,叫學生們各自回家。13日下午4點,清兵包圍大通學堂時,學堂里只剩秋瑾一人。

據秋瑾弟弟秋宗章回憶,山陰(紹興當時分山陰、會稽兩縣)縣令李鍾岳率軍包圍大通學堂時,曾在門外向士兵大呼「但加逮捕,弗許傷害」。秋瑾被捕後,先是押在山陰獄中,紹興知府貴福要李鍾岳嚴刑拷問,但是直到第二天,李鍾岳仍不肯刑訊逼供,只是讓秋瑾寫供詞,於是留下了傳世的「秋風秋雨愁煞人」這七字絕命詩。

貴福懷疑李鍾岳有意偏袒秋瑾,在得到浙江巡撫張曾敭同意「將秋瑾先行正法」的複電後,立即召見李鍾岳,令他馬上執行。李鍾岳先以「供、證兩無,安能殺人」為理由拒絕行刑,最終卻不得不執行命令。

時已子夜,李鍾岳提審秋瑾,告訴她「事已至此,余位卑言輕,愧無力成全,然汝死非我意,幸亮之也」。說完,他當場「淚隨聲墮」,身邊的吏役也都「相顧惻然」。凌晨,秋瑾被押赴法場。據當時《時報》報道,行刑隊伍「行至軒亭口,秋瑾不作一聲,惟注視兩旁諸人一周,即俯首就刑。觀者如堵」。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被處於「即行正法」,飲刃軒亭口。

參與搜查、審訊、行刑的山陰知縣李鍾岳,在秋瑾斬首3天後被撤職。他在杭州賦閑期間,經常流著淚,獨自凝視、默誦密藏的秋瑾遺墨「秋風秋雨愁煞人」。不到100天之後的10月29日,李鍾岳自殺身亡。

秋瑾死後,徐自華有詩云:

填海不銷精衛恨,補天空有女媧思。

釧留翡翠悲難遣,像鑄黃金望欲痴。

記得吟窗曾戲語, 阿誰先死是便宜!

雄辯滔滔四座驚, 不辭面折與廷爭。

果然延譽能招毀, 太覺高材負盛名。

豈料片言成永訣, 只留小影慰今生。  

哭君多少傷心淚, 灑入之江激不平!


葉劍英。當時非常受蔣器重,可以配武器進蔣的卧室。月薪三千大洋,騎馬坐轎錦衣玉食前途無量。
這裡插個圖,關於葉劍英當時的工資問題和佩戴武器問題。

TG沒人特意對他進行教育,他完全是自行思考然後脫離果黨宣布反蔣。那時候是412啊,TG最風雨飄搖的時候。蔣剛接到報告還不相信。
其實對於很多很多TG來說,他們都可以隨時選擇一條很舒服的路,如果他們放棄自己信仰的話。比如總理旅歐的時候果黨歐洲負責人就非常欣賞他,而後任何一個時間點他如果願意果黨都會敲鑼打鼓歡迎他。
但是那又有什麼意思呢?


我想用很多人的故事回答題主,有為了入黨從上海趕到法國、又從法國趕到德國的紅軍之父朱德;有用最殘忍手段對待敵人又用最溫柔手段對待孩童的契卡創始人捷爾任斯基;有書生意氣的瞿秋白、有「此去泉台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的陳老總。
但是我最後決定講一個鮮為人知的人的紅軍指戰員
胡天桃,紅二十一師師長,年齡不詳,籍貫不詳,出身不詳,經歷不詳,沒有家人,沒有照片,什麼也沒有。我國對於烈士遺孤都是有優厚的撫恤和待遇的,依然沒有人去領取。
他的名字只存在於黨史、軍史,戰友和他一樣要麼戰死要麼被殺,沒有人知道他性格如何、指揮能力如何、愛吃什麼、愛做什麼,唯一留下來的是一段與當初俘虜他的王耀武的對話


王耀武:蔣委員長對你們實行寬大及感化教育,只要你們覺悟,一樣得到重用。

胡天桃:我認為只有革命,堅決打倒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及軍閥,中國才有辦法。

王耀武:我們也希望國家好,也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你說國民黨勾結帝國主義,有什麼根據?

胡天桃:國民黨掌握著軍隊不抗日,卻來打內戰,還請帝國主義的軍官當顧問,這不是勾結帝國主義是什麼。

王耀武:共產主義不適合國情,你們硬要在中國實行,這樣必然會失敗的。

胡天桃:沒有剝削壓迫的社會,才是最好的社會,我願為共產主義犧牲。

王耀武:你知道方誌敏現在什麼地點?

胡天桃:不知道。

王耀武:方誌敏對未突入封鎖線的部隊有什麼指示?

胡天桃:不知道。

王耀武:你家在哪裡,家裡還有什麼人?告訴我們,可以保護你的眷屬。

胡天桃:我沒有家,沒有人,不要保護。

胡天桃後來被押解到王耀武的上司俞濟時那裡,也無多餘的話。俞濟時說:你是紅軍的高級人員,不會不知道紅十軍團的情況。胡天桃答:我不知道,你把我槍斃了吧。

所有的話,只談主義,只談國家,只談信仰,其餘一概不說,信仰堅持與否和人無關、和民族無關、和什麼時候也沒有關係,這個泥腿子說的每一句話都振聾發聵


想起來左傳里的一個故事。
齊崔杼弒其君庄公﹐"太史書曰:"崔杼(zhu)弒其君。"崔子殺之。其弟嗣書﹐而死者二人。其弟又書﹐乃舍之。南史氏聞太史盡死﹐執簡以往﹐聞既書矣﹐乃還。」
或許在心思活絡之人看來,太史的做法有些蠢笨,甚至是傻。明知刀劍架在脖子上,寫了就是死,你還寫,你寫就罷了,你一家子都來寫,上趕著來送死,還有南史也來湊熱鬧,嫌活的不夠長嗎,這不是傻是什麼?
信仰這種東西,有些時候在旁人看來,就是傻,就是蠢,就是一根筋。
可是,我也想成為這樣的人啊!因為這樣的人,為心中之所想,無懼於死亡,真的很讓人佩服啊!


昔彭大將軍寫信之日,陳大姐不舉手之時;劉在位有病,李拆四無屍;九日不準悼念而照常演出,百姓長街送別又揚眉出劍。

此皆為信仰不顧一切者也。

ps:有人不知道九日不準悼念指什麼,故而補充截圖:


三十年代,因為二戰,這個視力像秦暉,個子比郭敬明略高的哲學高材生,在這個年代最後一年參軍,成為氣象兵。

四十年代,就是他參軍沒幾個月,他的祖國,號稱歐洲第一軍事強國,幾周就投向納粹了,他也跟著被俘。又幾個月後,他被放出來,寫了不少戲劇,其中一句至今廣為流傳,也廣為誤解:他人即是地獄。他在塞納河左岸那家咖啡店,寫了一本比《存在與時間》更厚也更難讀懂的書。學術上,扭轉了「虛無」在西方哲學史上的地位,沒幾個腳註的長篇大論出自一個象牙塔之外的無業中年,改變了當時哲學寫作的風格和哲學家的形象,這些都深刻影響了後來的福柯、德里達等眾多後現代的弄潮兒。但這種風格讀起來,甚至比德國人的還佶屈聱牙。關鍵是社會上,絕對的自由與責任,鼓舞了不只是官方所謂中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更多的是年輕人。其影響甚至擴散到西歐,乃至日本。雖然這本書並沒有明著鼓動同胞反抗納粹,最明顯的或許也就結尾的一句「沉醉於孤獨的人的寂靜主義將戰勝人民的駕馭者的徒勞繁忙。」他的一次演講,火爆到不僅是沒座,而是有人暈倒,這後來整理成他最通俗的一本小冊子。之後,在他的影響下,眾多知識分子,都靠近共產黨。

五十年代,因為政見不同,和海德格爾面基放了飛機,好基友加繆、梅洛—龐蒂也先後反目。但也反對恩格斯、盧卡奇的哲學。國慶上過天安門城樓,和丁玲等人並沒什麼共同語言。他在阿爾及利亞,支持殖民地獨立,反對殖民者,他的祖國。波匈事件,他譴責蘇聯。

六十年代,他又寫了一本比四十年代那本更厚也更難讀懂的書,不惜服用大麻。還有一本未完成,是專門批判蘇聯官僚主義的。住所兩年內被炸兩次。古巴導彈危機,他在古巴,卡斯特羅和他一起坐快艇,格瓦拉給他點煙。採訪格瓦拉後,他稱格瓦拉為那個時代的完人。他得知自己可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聲明拒絕一切官方榮譽。但當年諾貝爾文學獎還是要授予他,於是他成了第一個,也是至今唯一一個事先、主動拒絕諾貝爾獎的人。第三次中東戰爭,他在加沙訪問巴勒斯坦難民營。華約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他更強烈地批判蘇聯。同年,又積極支持五月風暴。簽名、演講,乃至走上街頭髮報紙、you行……

七十年代,他已成為請願書上簽名最多的知識分子。為保護左翼的言論自由,擔任眾多主編,他創辦了他祖國第三大報刊,也是本國最大的左翼報刊——《解放報》。並因為有的報紙煽動df政權,而被拘留。慕尼黑慘案,他認為恐怖分子別無選擇。但對於西德的紅軍旅,他反對其暴力活動。在探監後,他罵其領導人是蠢貨。這些核心成員,或自殺,或絕食,死於獄中。但他罵得最有名的是:反共產主義者是條狗。他又和老同學,也是老對手——阿隆,一起為越南船民,向總統請願。還支持美國抵制莫斯科奧運會,因為蘇聯入侵阿富汗。

八十年代的第一年,他死了,阿爾都塞瘋了。他的葬禮,盛況僅次於雨果。有人稱之為啟蒙時代的結束,有人稱之為最後一個哲學家,因為至今也再也沒有人企圖用哲學解決所有問題,並寫成書。如果他再活十年,甚至二十年,他很可能不是被世人淡忘,而是更與世人為敵。因為之後二十年,是歐洲左不起的二十年。即使其思想在八十年代的中國流行一時,也隨著八十年代的結束而消逝。而他的論敵,卻在中國逐漸流行,不論是加繆,還是阿隆。不論左右,都有人開始攻擊他裝逼,淫亂,甚至說四十年代那本書之所以流行,是因為這本書剛好一公斤,而二戰後缺乏鐵秤砣。這既有官媒,也有民間平台。雖然這些人並沒看過他幾頁書,不提他的名字,不知道這些事是誰做的。的確,他和一個女人相伴終生,卻未結婚,還跟對方訴說自己的新歡;這就像他自稱是共產主義的同路人,卻不入黨,還時常反對黨的思想、行動。

如果問他:人在什麼時候可以不顧一切堅持信仰?他會說:人不需要信仰,也沒有信仰,只有信念,需要信念。而那個時刻,就是此刻。


當豫章書院的醜聞被曝光後,當暴漫關於豫章書院的節目被下架的時候,當醜陋的事實真相試圖被某些人掩蓋的時候,當某些利益至上者為豫章書院洗地的時候,大多數人是堅信正義信仰的,他們敢於揭露事實真相,抨擊醜惡對其口誅筆伐,與泯滅人性的行為做鬥爭。

醜陋浮出水面,罪惡肆無忌憚大行其道的時候,就是我們義無反顧堅持信仰站起來反抗的的時候。


說那麼多歷史,,說個當下的,信仰距離我們不遠,

看到有人犯罪,就去報警,而不是思考什麼該不該,會不會報復,會不會沒用,會不會受傷,大哥,看到有人犯罪就去報警,哪有那麼多的想法,

看到貪污,不去舉報,說這個社會就是這樣,然後行賄,卧槽,社會是不是這樣我不知道,但是你不去舉報然後,譴責社會,你的信仰就是這樣嗎?


對的就是對的,錯誤就是錯誤,辯證法,不是把錯誤洗成正確,

事情本不該是這樣的,也許我改變不了,但是我想讓更多人跟我一起改變這件事情,可能我還是年輕,還是小孩子吧,不想有一天變成真正可笑的小孩子,

損害人民的利益就必須受到懲罰,錯誤就要受到懲罰,見到不公我不敢說自己就去制止,但我一直選擇報警,

這是我堅持的信仰,我也知道這樣的回答,沒有人看到,沒有人點贊,沒有人回復,但是我的信仰就是這樣,不會改變答案,
這是從小我學到的,也是我一直堅持的,我的信仰可能有點大,哈哈,但是我不知道丟棄它,或者都失去他,社會會變成什麼樣子



推薦閱讀:

假設有一群數量足夠多的蚊子,除了攜帶傳染病病毒的情況,如果它們只叮咬一個人,受襲者會不會被「咬死」?
从建筑师的设计角度上来看,一个好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会是什么样子?
世界上正在發生著哪些國內少有人關注的重要變革?

TAG:歷史 | 人物 | 文化 | 軍事 | 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