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盜版書嗎?盜版質量如何?盜版古書價值比正版的珍貴嗎?


有哇,古代叫攜鐫、覆版、或者翻版。

唐代有個人叫馮宿,文宗時擔任東川節度使。任職期間,他曾經給皇帝上表請奏,「准敕禁斷印曆日版。劍南兩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曆日鬻於市。每歲司天台未奏頒下新曆,其印歷已滿天下,有乖敬授之道。

唐代的曆書都是由欽天監逐年發布,以備農時。結果沒想到政府還沒公布呢,盜版曆書已經在安徽和四川等地滿地都是了。朝廷對此事很緊張,盜版分利是小事,萬一裡面印錯了日子耽誤了農時,那可就是大麻煩了,立刻下令禁毀緝拿。

馮宿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到了僖宗朝,盜版曆書果然鬧出亂子來了。

僖宗那會兒,朝廷權威已經給毀得差不多了。黃巢一來,他只能逃往四川。在這時候,江東一帶的市面上出現了大量盜版曆書,錯謬百出,連大月小月都搞錯了。當地人一人拿一本,日子對不上,打了起來鬧去衙門。官員居然回答:「爾非爭月之大小盡乎?同行經紀,一日半日,殊是小道。」 他覺得一月大小,差一天而已,有毛好爭的,純粹浪費時間,全給攆出公堂去了。

可見這盜版之害,從唐代開始就是有的。

宋代出版業發達,所以這樣的事就更多了。

北宋有一位大儒叫李覯,是盱江書院的創始人,一生著述不少。在他編寫的《皇續稿序》中,這位讀書人不無鬱悶地留下這麼一段記載:「慶曆癸未秋,錄所著文曰《退居類稿》十二卷,後三年復出百餘篇,不知阿誰盜去,刻印既甚差謬,且題《外集》,尤不韙。」


翻譯成白話文很簡單:」我的書不知被哪個王八蛋給盜了。」


別說李覯,就連蘇軾這樣的文壇超級偶像,也要為這種事頭疼。


蘇軾有一次給朋友陳傳道寫信說:」某方病市人逐於利,好刊某拙文,欲毀其板,況欲更令人刊耶?……今所示者,不唯有脫誤,其間亦有他人文也。」 蘇軾的書被盜版不說,還粗製濫造,脫字漏字,甚至還把其他人的文字摻雜進來——也難怪蘇軾氣得恨不得親自去毀版,盜文事小,欺名事大,把旁人著作擱到他的名下,賺錢的是盜版書商,挨罵的可是蘇軾。


這些宋代的盜版商人膽子超大,不光盜印名人著作,連政府公務員用書都敢盜。慶曆年間杭州曾經出過一個案子,有一個當地官員把宋代的刑法全書《刑統律疏》偷偷改了個名,叫《金科正義》,然後偷偷刻版往外賣——你說這得有所猖獗。

這些盜版書商甚至把主意打到了朱熹頭上。朱熹曾經寫過一本《論孟解》,結果被建陽書商給盜了版,全國賣的十之八九都是麻沙本。朱熹特別鬱悶,給朋友寫信說:「《論孟解》乃為建陽眾人不相關白而輒刊行,方此追毀,然聞鬻書者已持其本四齣矣。」 語氣里充滿了深深的無奈。


好在宋代官府在版權保護方面頗有作為,很快捉住了建陽的盜版商,毀掉了盜版,然後下文說只許朱家自己翻印刻版。


不光是朱熹,就連朱熹的表侄子都因此受益。朱熹有個表侄子叫祝穆,也是他的弟子,喜歡旅遊,後來寫成一本書叫《方輿勝覽》,結果立刻被人給盜版翻刻成了《節略輿地紀勝》。祝穆大怒,效仿老師告去官府。官府連忙發布公告:「據祝太傅宅幹人吳吉狀:」近日書市有一等嗜利之徒,不能自出己見編輯,專一翻版,竊恐或改換名目,或節略文字,有誤學士大夫披閱,實為利害。……兩浙路轉運司狀,乞給榜檄約束所屬,不得翻刻上件書版,並同前式,更不再錄白。」


宋代總體來說,對盜版的打擊還是挺給力的。羅璧《識遺》一書說:「宋興,治平以前,猶禁擅鐫。「 如果你刻的是經書,得提請國子監審查。如果你刻別的書,也得先刻一本出來,給有關部門審核,別是抄別人的。


宋人出版書,還發明了牌記,就是版權聲明。宋刻《東都事略》上有聲明:「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許覆板」 這個覆版、攜鐫,都是盜版的古稱。後來到了


至於明清時代的盜版與反盜版鬥爭,參考我之前的一個回答:


在中國古代寫小說是否能盈利?相關出版機制是怎樣的? - 馬伯庸的回答


至於樓主問盜版書質量怎麼樣,那就不得提一下剛才盜過朱熹版的建陽書商了。


福建建陽這個地方特產紅梨木,木質鬆軟易於刻字,所以當地刻書業非常發達,和崇化、建甌並稱「閩刻」。他們出的書,叫建本,又因為主要來自麻沙鎮,所以又稱麻沙本。


麻沙本在中國書籍史上非常著名,可以稱得上是出版界的沙麻特。這些建陽書商走低端量產路線:價格盡量低,印數盡量大,版權授權盡量沒有,利潤儘可能高。在這種指導思想下,麻沙本的書質量可想而知。

首先麻沙本的紙質就不怎樣么,用的當地最豐富的特產——竹子。竹紙很脆弱,用久了紙張容易折裂,翻書翻快了,啪一聲,書頁就裂了。


其次,為了追求速度,建陽書商往往一塊板子翻印好多本,印到後來字跡特別模糊,根本看不清。


再次,版子本身也有問題。校對不準,刻字太淺,排版也敷衍了事。就算書印得清楚,內容也是錯謬百出。


時評 「雕版薄脆,久而裂縮,字漸失真」,《經集會通》有云:「閩中紙短窄黧脆,刻又舛訛。」 這個黧字,意思是黑裡帶黃,多與枯皺連用,形容老人皮膚。白白的書讀成了黑黃枯皺,這麻沙本的質量,可想而指。


陸遊曾經講過一個段子:有位教官給學生出了道《易經》題:』乾為金,坤又為金,何邪?』 學生們大惑不解,拿來正版一對照,原來原文是「乾為金,坤為釜」。再一問,原來老師拿的是盜版書——麻沙本。


還有個段子。有一版麻沙本的《道德經》,前頭幾頁還是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後來突然就冒出來一句「佛說是經已,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這是拿錯了雕版,又不校對,稀里糊塗楞是把釋道經典給擱一塊了。也好,紅蓮白藕青荷葉,三教原來是一家。


南宋有位學者叫周煇,我很喜歡他。他是個藏書家,而且絕不藏私,誰來借書都可以。他寫過《借書》一文,說「聚而必散,物理之常。父兄藏書,唯恐子弟不讀,讀無所成,猶勝腐爛篋笥」。這是真會讀書之人——當然,這是題外話。


他寫過一本筆記《清波雜誌》,裡面講到過一件牽涉到韓愈、沈括和葛立方的盜版書八卦。


當時有一位叫葛立方的詩評家,寫了本詩評叫《《韻語陽秋》,裡面提到韓愈的《城南聯句》有一句是『竹影金鎖碎』。葛立方說我看過沈括寫的詩評,他認為這句話是形容陽光的,可惜句中沒有日字。葛立方對沈括這個說法不以為然,他說:「杜子美云:『老身倦馬河堤永,踏盡黃榆綠槐影。』亦何必用日字,作詩正要如此。」


講到這裡,周煇話題一轉:「 『老身倦馬河堤永,踏盡黃榆綠槐影』 這兩句詩明明是蘇軾《召還至都門先寄子由》里的,怎麼寫成了杜甫的呢?哦,葛老大估計不是筆誤,就是買的盜版書,把子瞻印成子美啦。(蘇軾字子瞻,杜甫字子美。)

周煇倒沒怎麼怪罪葛立方,他拍著桌子大罵:「若麻沙本之差舛,誤後學多矣。」


關於麻沙本的質量問題,歷朝歷代沒少有人吐槽。岳珂《桯史·稼軒論詞》:「《順庵詞》今麻沙尚有之,但少讀者。」 又講了個故事:"《朝天續集》有韓信廟詩,「淮陰未必減文成」,後來被麻沙本給盜了,錯寫成了「淮陰未必減宣成」,意思完全不通了。」


還有方岳有《題刊字蔡生》:「生毋謂我不讀書,待撿麻沙見成本。」 劉仲尹《夏日》:「床頭書冊聚麻沙,病起經旬不煮茶。」 到了晚清還有人抱怨:「麻沙百過目生眩,鐵擿三絕手盡胝」。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里還講了個考辯的故事:「……此本《目錄》末有「武夷主奉劉深源校定」一行,亦不知為何許人。書中所記皆北宋事迹,體例與《宋史全文》約略相似,而闕漏殊甚。蓋亦當時麻沙坊本,因燾有《續通鑒長編》,托其名以售欺也。」 —— 這就是標準的麻沙盜版了。


當然,麻沙本可不全是盜版書,兩者之間不能完全劃等號。古代書籍貴,只有麻沙本成本低,價格低,能讓更多人有機會買到書,所以大行於世,也是有他的道理。


《堂吉訶德》呀,塞萬提斯寫完出版上冊後風靡西班牙,一年內再版了6次,並且很快出現了盜版和無良作家寫的下卷。塞萬提斯別無他法只能抱病寫作堂吉訶德的下卷,並且將原本堂吉訶德打算去巴塞羅那冒險改為了去薩拉戈薩。
最讓人嘆息的是小說結局-堂吉訶德的死亡,作者寫道:
「堂吉訶德只為我而生,我也只為他而生;他能做,我能寫,只有我們倆能夠合二為一。托德西利亞斯的冒牌作家竟敢用他的拙筆刻畫我們的英勇騎士的業績,實在是力不從心,才思也不夠功底。如果你碰到了他,就告訴他,還是讓唐吉訶德那把老骨頭安息吧。不要違背死亡的規律,讓他又從墓地里跑出來,到舊卡斯蒂利亞去了。他確實已經躺到了地下,不可能再作第三次出遊了。」
小說完成不久塞萬提斯也去世了。


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蘭亭序》不就是這樣么
歷史上有很多的盜版(摹本),大都十分精良,但公認最好的還是《神龍本蘭亭集序》,是唐代馮承素奉旨「盜版」的,此本摹寫精細,筆法、墨氣、行款、神韻,都得以體現,公認為是最好的摹本。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這個「盜版」現在是無價之寶,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早已遺失,如果復見天日的話也是無價~


知友發來消息,近日見一生猛料,值得分享!鑒於少兒不宜,還是放在文章末尾吧!
————————————————————————————————割了吧,都燒焦了
當年的教科書被馬親王編成了故事會,也是功夫了得……

翻刻、盜版,講的是版刻書籍出現之後的事情,馬親王提到的「曆日板」事件,一般被認為是唐代出現版刻書籍的重要佐證之一,在這之前有沒有盜版呢?沒有。
雕版出現之前,書籍的傳播有兩個途徑,最主要的一個就是抄,因為沒有便捷的複製方法,從一部書到另一部書只能使用最原始的方法,即使到了雕版技術出現之後,還有不少人因為家貧或者愛好之類的原因,靠抄書來學習,比如晉朝的王育靠替人拾柴來換取在主家抄書,後來學有所成官至太傅;南齊的王筠到八十多歲時仍然喜好抄書;宋朝李常李公擇,中進士後更是在他讀書的廬山白石僧舍留下了手抄的書籍9000多卷,蔚為大觀!
另一個途徑就是拓,這方面的早期史料今天很難找到了,現在見到最早的拓印作品是唐朝的「溫泉銘」,唐朝弘文館中有個職位叫做「拓書手」,大約就是從石碑上拓印文獻的專職人員,這類文獻傳世量較少,極難見到,西安碑林900年紀念時期,曾對開成石經進行過一次拓印,算是拓印史上的一件大事。

翻刻、翻版、覆刻、盜版,這些跟今天的盜版意義極為相近的詞,是到了雕版發明之後才逐漸出現的。雕版無論放在當年,還是放在現在,都是一件工程浩大的事情,一部書的書版需要砍伐大量的樹木,耗費時間長,工序精密度高,經過晾乾、剖版、書寫、上版、雕刻、拓印、裝潢等等工序,才會最終走向書市,這還沒有算上校勘、考訂之類的智力活動,而更要命的是,做一種書這麼費心費力,附加值不見得很高,曾經在宋元時期大為興盛的福建刻書業,到了元末明初許多都無以為繼而倒閉掉了。因此保護雕版、反對複製,就是保護財源,就是保護知識產權,在雕版刻書業蓬勃興起的過程中,出現了一種叫做「牌記」的東西,後來演化為「書名頁」,發揮了今天書籍中「版權頁」的作用,樣式和內容都很有意思。

先來幾種詳細敘述本書來歷、流傳、刊刻的

再看幾種雕鏤像印章的

還有一些形制特別的

再就是書名頁

當然還有警告不許翻刻的

說得狠的,有翻刻千里必究

還有更狠的……

今天資料有限,上面的資料能夠反面證明有了保護版權的意識,但同時代翻刻的正面材料受時間和資料限制暫未找到圖片,以後遇到再補。
後代對過去比較少見又校勘精良的古籍,出於保護和再現的目的,複製過一些書,比如明代的覆宋本、覆元本,清代的覆刻本、覆寫本、影印本等等,原版的書版以及刻書機構都已經消失,而書需要再印才能使其形貌內容得以保存,則不在盜版之列了。

以上圖片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下面是猛料————————————————


我記得有個臭名昭著的福建版


不知道歷朝的版權保護是什麼程度,所以不清楚存不存在與「正版」相對的「盜版」概念。

但是如果把盜版看作是「質量差、訛誤多」的書的話,那還是有話可說的。

我們都知道四大發明之一的活字印刷。那在活字印刷之前是什麼技術?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最晚在唐代已經有了實證。再往前推,雕版印刷還沒有普及的時候,是從甲骨文、金刻、
石刻一路發展的。比如唐代石經刻成於開成二年,校勘非常審慎,有《周易》《尚書》《禮記》等等內容。所以過去要想看到正版內容只能親自到碑下抄書。(所以抄錯只能怪自己嚕╰( ̄▽ ̄)╭
但是到了唐代,石碑比以前小了,於是大家說,不抄了!我們刷墨水!
就出現了雕版印刷的前身,傳拓。
這個時候盜版應該還不流行吧,因為大家看的都是官方權威版本。(個人推測

之後雕版印刷慢慢發展起來了,北宋時有官司刻印的書籍,也出現了書坊和私人刻印。
到南宋時期,私人刻書風氣日盛。一些士大夫有閑錢有時間,就會對藏書仔細校對、反覆參訂,然後再開始印刷。但是也有人只把藏書當做炫耀資本,紙墨裝潢不惜工本,只知收藏卻不注意內容,甚至刪落經注造成貽誤。
還有為了牟利而開設的書坊,有些知道提升書本質量,精於校讎;也有偷工減料、誤文脫簡的,比如親王提到的麻沙本。

到了元代,有人受不了了,比如陳宲。他說這些人亂刻書,不是耽誤事嗎,於是乞官禁止翻刻。(」竊恐嗜利之徒,改換名目,節略翻刊,致誤學者。已經所屬陳告,乞行禁約外,收書君子,伏幸藻焉。「

明代刻書進一步發展,活字印刷術逐漸普及。這時候連藩王都開始印書了(閑得)。私人刻書也有很多傳本,一些失傳的宋刻本因為有明人的翻刻而得以流傳。但是亂來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比如司馬光《論任人賞罰要在至公名體禮數當自抑損疏》裡邊,直接缺了兩葉,接到了傅堯俞的《上慈聖皇后乞還政疏》。什麼感覺呢,大概就是看紅樓夢翻頁翻出了還珠格格吧。(好像沒什麼關係

總之當時的人讀書還是要選擇善本,就跟今天我們買書,在中華書局和論斤賣的地攤盜版書之間要選擇前者是一個道理。不然就會↓

你問我為什麼知道下面這些,因為我是瞎編的↓
至於盜版古書的價值,論內容的話應該不如善本
但是在研究印刷排版方面有沒有價值,就不一定了吧&<( ̄︶ ̄)&>

看起來專業的內容都來自王欣夫《文獻學講義》
看起來不專業的都是我的腦補
畢竟不是文獻學專業的
有訛誤的話敬請批評指正~( ̄▽ ̄~)(~ ̄▽ ̄)~


說說國外的吧。
盜版書在法國啟蒙時期,曾大行其道。
盜版書也不光是壞事——
第一種,是小本子和哲學書。
舊制度時期,審查嚴格,專門針對小本子和哲學書。
哲學書就算了,小本子怎麼了。
小本子在民間傳播,說教會和皇室的壞話,破壞了統治的神聖性,讓下層人能夠獨立思考。其啟蒙作用,甚至超過了哲學書。
這些書,多數是在海外或鄉下偷偷印刷,再輾轉運回巴黎等都市。
第二種,是政治冊子。
這倒不是法國人發明的,記得德國的馬丁路德么,宗教改革時的玩法。
第三種,可以說是盜版書的良心了,叫藍皮書。
廉價擅自編輯的『名著』,連農民都買得起的價錢。
當然,脫漏刊誤是免不了的,文學性也大打折扣,但相對於舊時代完全買不起書籍的農民,至少為他們打開了一扇窗。
審查和盜版是一對善惡孿生,可以說,正是出於政治因素的審查,造就了啟蒙時代的盜版土壤。
啟蒙時代的版權環境已遠非舊時代,但盜版卻成了精神自由的保護傘,未嘗不是一種諷刺。
狄德羅的《百科全書》為他賺取了600鎊稿費,其代價是這部巨著經歷了苛刻的審查和刪改,嗚呼。


盜版的概念源於版權法。在版權法建立之前,並沒有所謂版權的所有,因此就沒有所謂的盜版了。版本卻是另外一個概念,是相同的書籍或文章,因不同的原故,在抄錄或記載,轉載時發生變異或段落錯亂或混入其他書籍文章段落,不同的版本就產生出來了。
盜版是比較現代的概念,古代是沒有所謂盜版這回事的。


太多了,科舉考試需要的書,名家詩文集,翻刻盜版都極其嚴重。一般來說盜版書的質量和今天的盜版一樣,不是內容錯誤,印刷不清就是紙張簡陋。但是需求量大和名人效應還是很有市場的。古時刻書有官刻,私刻,坊刻等等。不論哪種都有優劣之分。很多版本學家私家刻書精彩的非常多,可以算是賞心悅目,而且他們一般都存有善本,校勘水準極高,印量也少,這種書就少見盜版了。現在很多人認為宋元版最具價值,其實很多明清版的校勘水準並不比宋元版差。最出名的就是十三經註疏,阮元的版本。這個問題我第一個想到的是紅樓夢的程甲程乙本,不知道算不算。


沒有版權就沒有盜版。古代文人也不靠版稅活著,而是靠當官。


古代的盜版書比多了去了。靠盜版書發財的不計其數,盜版就算了,盜版了還改劇情什麼的,簡直是無限作死。


有盜版,還有維權呢
百科李漁


現在的盜版書籍多是質量殘次,錯漏百出,根本的目的是盈利。
而過去的書籍那怕是錯誤百出也只是單純的因為真的不知道那是錯誤的而刊刻發行的。
因為過去書籍多是以雕版印刷流傳為主,雕版本身就是一個浩大的耗時的工程,雕工是一部分花銷,而刷印也花費很大,再加上紙張。 所以成本很高昂。
但是確確實實是有仿照之前書籍再雕版印刷或者老版新刷的書籍,這時候,書籍的牌記會有說明的,牌記就是在頁首的一個說明,類似於現在的版權頁,上面會標註:影某某版(照著原來的書籍刊刻發行的),或者某某藏版(版子的出處),某某批、校、勘、刻梓行等。直到晚晴民國時期,石印、珂羅版的出現打破了書籍流通高成本的格局(雕版太貴),之後就漸漸出現了現在大家所認知的盜版書籍,才會出現了在版權頁附上翻版必究之類的話。


至於說質量,再版刊刻發行的書籍多會比較之前流傳的版本根據自己所學相對參考修改,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雕版刊刻發行成本在當時很高,一本書的版本越多,參考的價值越高。


最後,唐代的盜版書籍會不會比正版的珍貴? 我有點不明白了,唐代盜版是盜版同時期的還是之前朝代的? 不對,我回答錯了,你怎麼盜版都不會比原版貴的吧?


單就我接觸古籍的時間而言,我所說的這些都是我很淺薄的認知,還望各位老師斧正。ORZ.....


古代是有盜版書的 而且不是說抄書 而是真正的盜印 盜印的質量無論是紙張還是墨都很差 甚至還有錯別字(質量不差怎麼賺錢!)

至於說古代盜版書存到今天 值錢是一定的 但是要從數量 品相 稀有程度來評價

但無論如何 品相相同的正版和盜版 在正常情況下 除非盜版數量遠遠少於正版 是不可能比正版貴的


還有比這更有名、更牛、更冠冕堂皇、質量更高的盜版嗎:
http://zh.wikipedia.org/zh-cn/%E5%85%B0%E4%BA%AD%E9%9B%86%E5%BA%8F%E7%A5%9E%E9%BE%99%E6%9C%AC


鉅宋本廣韻,再怎麼說也是宋本啊
丫盜的可是皇上的版


盜版當然存在啦。不過也有千萬百計反盜版的。
宋刻《東都事略》目錄後有「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許覆板」十六字。
有的人會在書上印小像區別於盜版,如同「認準商標」。
有的人要出書了,先放出出書的消息其實沒有出版,盜版商就造出了盜版書了。稟告官府捉拿盜版者,然後再出書。一是打擊了盜版,二是給自己做了個廣告。
(具體的記不清楚,等下翻翻以前的複習資料再來補全……知乎上能回答的問題真少T_T)


有盜版 ,古籍常印著「翻版千里必究」


肯定有啦。玄奘西方取真經,杜絕假經呀!


推薦閱讀:

TAG:古董 | 文學 | 盜版 | 古籍 | 古籍版本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