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來看待「傳統媒體」轉型向「新媒體」的發展前景?

報紙、雜誌等傳統媒體會被網路或者移動新媒體所取代么?


報紙必死,新聞永生。
竹簡灰飛煙滅,詩經尚有餘香。


首先我得說,報紙必死,但內容永存。
1.紙媒面對的問題:
80後開始的一代人已經習慣通過網路來了解新聞。目前紙質媒體的市場大多是父輩的人。如果時代繼續跟進,那麼紙質媒體的閱讀人群會大大的減小,甚至是消失。報紙、雜誌這種形式不會消失,到最後他們很可能會成為黑膠唱片那樣的存在,但絕對不是流行通用的媒介。傳統媒體的新聞發表需要一定的時間,而網路媒介大大的縮短了印刷分銷的時間消耗,且紙質媒介對於資源也是一種浪費。紙質媒介被網路媒介取代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紙媒必須面臨提升行業信息化水平的要求,更快、更廣、更高質去將內容傳播出去才是最終全媒體發展的最後階段。傳統意義上的媒體如今做資訊的方式,以及收入過於依賴廣告商的模式。
信息不對稱的矛盾產生了內容,於是有了最早的媒體出現,隨著載體的不斷發展,到紙張印刷術的出現,這一矛盾逐漸也開始得到了解決,到了現代,電視、電影的發展使得矛盾變小。而最終隨著互聯網載體的出現,信息不對稱傳播得到了相對徹底的解決。而紙媒的載體為報紙,與互聯網相比,從速度上無法相比,就會產生與受眾間信息不對稱的情況。

對熱點新聞進行現場還原以及報道,將內容銷售給網站。現在國內紙媒提供給商業網站的內容售價極為低廉,而信息的售價並不應該低廉甚至免費,其實商業機構採用新聞稿就應該付費,這和各大媒體採用新華社稿件和CFP圖片一樣,不掏錢簽協議是不可的。網站隨意使用紙媒的內容且不付費,但其內容不依託網站傳播,效果又達不到理想程度,其實也很矛盾。平衡好商業網站與紙媒間的利益,需要所有紙媒的共同努力,而這是留給未來的一道思考題。
2011年12月26日,微博上稱《財新傳媒》總編輯胡舒立向騰訊、搜狐、新浪發出停稿通知,要求門戶網站禁用其內容。財新傳媒保護原創內容及版權的做法,高品質的內容不賤賣,是媒體的權利,同時有利於培養受眾分類定製的習慣,為高品質內容付費閱讀的意識,但缺乏了門戶的推廣會流失大量受眾。這是一場賭博,即內容製造單位直接跳過門戶網站對受眾傳播。
在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媒介是霸主,但並不會完全把傳統的報紙、電視台全部擠死。沒有轉換其模式的傳統媒體或許會被網媒全部取代。現在的紙媒是媒體,而媒體不等於媒介。在未來,紙媒大佬們可能不再印刷紙質版,而是借用互聯網變成小眾傳媒,新的大眾傳媒是互聯網載體,且可能在互聯網載體上同樣發展得很好,對其受眾服務。互聯網載體絕對遠非「媒體」二字可以涵蓋得了的,也不可以單純將互聯網看做是除了報紙、廣播、電視等之外的一個新媒介,它是一個可以將所有媒介融合起來的一個新式媒介。

2.什麼是新媒體?
引用南都視覺中心總監王景春的觀點是:「我個人的理解是從形式上看,流媒體是集合了靜態照片、動態影像(包括視頻)、聲音(現場同期聲,後期編輯等聲音元素)、立體圖表、FLASH等綜合多種傳播媒介的集合體,是基於多平台發布的立體視覺傳播方式。」
我的理解是指包含各種新式傳播的方式:內容方面有音視頻、圖片等;而傳播手段是新平台,如微博、網站、手持設備(包括ipad、手機等)。因此,推進音視頻作品、圖片質量的提高是其中一部分重要內容;另外使用新的傳播手段又是另一重要方法。

3.如何發展新媒體
提高音視頻作品、圖片質量手段:
提高編導思維。在新式的媒體發展中,目前大部分報社的攝影記者由於報社的體制等都是注重拍攝,注重結果而忽視採訪和對新聞事件的整體理解;而文字記者則相反沒有對視覺以及技術方面的訓練。前期策劃非常重要,更需要記者的「內涵」,對整個新聞事件的還原,而不僅僅是技術。 培養「全能記者」不僅要重視其視覺以及新技術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內涵」,也就是新聞的職業素養,對事件還原的編導思維。
提高作品藝術性。在一般全媒體發展時,主要采編人員為攝影記者的轉型,在提出「全能記者」「全媒體」概念的同時更應該學習電視新聞以及與電影藝術相結合。紙媒目前的紀實作品主要還是以電視台一貫的方法去拍攝新聞,缺乏藝術性,缺乏一種好的審美(此所指的藝術是指好的鏡頭語言,好的故事敘事能力等)。在做全媒體作品時應該將新聞采編與藝術結合起來,衝破電視新聞的框架,做成更好的紀實作品。
增加新媒體編輯。在紙媒盛行的時代,有一個名詞是圖片編輯。引用一句摘自網上的名言「攝影者與讀圖者極易處於不同的解碼平台上,而圖編負責為攝影者與讀圖者提供一個『通用解碼平台』」。同樣的,由於新媒體作品的作者意圖,與受眾對作品的理解、報刊的定位容易產生偏差,所以需要有新媒體編輯。其不僅需要如圖編一樣對成品中進行整合以及修改,而更需要在記者的前期準備時就開始指導其理解(如圖編一樣進行報題、選題等),在後期編輯時參與其中幫助其即時修改等。編輯與采編記者之間的交流非常重要,為生產出好的成品奠定基礎。
整個集團內的資源的交流需要增強,跨部門的交流合作可以實現資源有效共享的最大化,也就是所謂的「融合媒體」。如爆料平台、不同部門可以為記者提供的信息來源;文字記者也可以參與到多媒體作品的製作中,可以為其提供文案支持或幫助視頻記者理清整個新聞事件事實的邏輯和後期編輯的思路;視頻記者的記錄也為文字記者提供了現場的資料等。
技術手段的更新。在視頻拍攝的設備應用上,以南都為例,其是首個全採用單反拍攝視頻的國內媒體。以視頻單反EOS 5Dmarkii為例,其具備拍攝1920X1080高清視頻能力。當然也帶來的副作用是巨大的文件數據量。感光度能擴展至50-25600,遠勝普通攝像機。其中包括於2010年推出的360°全景圖片這種新型拍攝技術,通過後期軟體製作,讓受眾體驗到如臨現場一般的視覺感受。
使用新的傳播手段
推動報網一體化、增強社交網路互動(微博為主)、手持設備客戶端的優化是我想到的三個方面。

4.未來發展方向目前用戶提供信息來源的主要有手機閱讀、數字圖書館、互聯網閱讀、手持閱讀器(如ipad等平板)、紙書 閱讀等幾個方面。紙媒應該發揮它自身的努力,推動新媒體的發展。
大衛.克拉克在大理國際影展中接受媒體採訪稱多媒體主要有三大優勢。第一是互動,受眾可以添加自己的意見,這在舊的傳播媒介上是不可能的,它是1toM(一對多),而新媒體是M2M(多對多),就像微博和Blog,接受媒介同時可以作為傳播媒介,使信息不斷疊加。二是聲音、圖像、視頻等可以同時存在於同一個媒介中,不必被不同的媒介方式所區分開。而三是大家的信息可以聯繫起來。
確實紙媒發展新媒體的未來確實好難想像。以美國為例,大部分都掛掉了,發展得好的只剩下有甘尼特集團、紐約時報、TIMES等幾個,數據不提供了。
其實我有一種想法,就是紙媒收購知乎,將專業的記者團隊帶到知乎中來,增加其專業型和新聞性質。不知這個想法知乎老大聽到會有些什麼想法呢~?哈哈。


如果這種問題解決不了,就不可能轉型:

http://ww3.sinaimg.cn/large/635cf4a4jw1dg50n7i2y9j.jpg


報紙死是必然吧,太不環保了。同意張銳的說法。


首先來界定一下是討論國外的問題還是中國的問題?由於媒體在中國嚴格屬於意識形態範疇,因此與西方意義上的媒體不可同日而語。

對於西方意義上的傳統媒體,以報紙、雜誌為代表的大多數傳統媒體在快速地死亡,根本來不及完成從傳統媒體向新媒體的轉化。另一些一息尚存的傳統媒體,包括電視台、廣播電台等在做艱難的轉型,但我認為它們之中的大部分仍然擺脫不了死亡的命運。只有極少數可以托生到新媒體上繼續存活。

對於中國而言,凡是屬於黨媒性質的各種「傳統媒體」,99%都不可能轉型為新媒體。因為,這類傳統媒體(包括電視台)絕大多數的領導人至今都不明白新媒體是什麼?他們以為新媒體就是全媒體,以為讓報紙、雜誌、電台、電視台的內容上了網、上了手機就是實現了由傳統媒體向新媒體的轉型!對於如此的無知無識者、以十年計、二十年計、三十年計地貽誤轉型時機者(領導人及其媒體)而言,除了死亡,難道真的還有別的歸宿嗎?而且無比之可笑的是,傳統媒體以為讓官網上市即可解決轉型大事。說到底,不懂新媒體是禍根。所以,他們真的得死啊!不死,新媒體就誕生不了。

其次,從長遠看,有線互聯網與無線互聯網終歸要合二為一,所以大可不必去區分傳統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或第四媒體與第五媒體,統一稱為網路媒體(簡稱網媒)就可以了。

我認為,在互聯網時代,網媒是霸主,但並不會完全把傳統的紙媒、電子媒體全部擠死或稱傳統媒體會被網媒全部取代。到目前為止,紙媒、電子媒體仍然還是大眾傳媒。在未來,它們將變成小眾傳媒,新的大眾傳媒是網媒(但這種大眾傳媒其實是長尾的,與現在的大眾傳媒雖然是一個字眼,但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最大的一種可能,對於紙媒而言,仍然有一小部分人購買紙質的媒體,但報紙、雜誌的種類將很少。對於電子媒體而言,將有很多的人仍然用電視機收看電視節目,但看的是互聯網電視,不管是NTV還是IPTV。因為電視台已經互聯網化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接收的是由電視台直接發射的電視信號。至於廣播電台,目前除央廣和個別省台外,其市場價值已快速喪失殆盡,如果不靠賣葯或整容廣告苟延殘喘的話。未來,人們將不再用收音機、MP3等收聽電台節目。電台的主要存在方式,一是變成車載電台,但這種電台也不是直接接收由傳統廣播電台發射的信號,而是來自於無線互聯網。二是變成網路電台,用戶主要通過手持終端收聽節目(主要是音樂節目,新聞的比重將很小),其次用固定終端(如筆記本電腦、桌機等)。一句話,傳統廣播電台將徹底消形匿跡。

第三,新媒體與傳統媒體雖然同有「媒體」二字,但媒體的含義有極大的區別。新媒體除了是媒體,還不僅僅是媒體,即它不僅僅是一個傳播信息與觀點的媒介,它還是人際交往的工具、完成電子商務的平台、存儲個人信息的資料庫等。這些是傳統媒體根本不具有的新功能。

總之,我認為「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或「新媒體將替代傳統媒體」這個問題,已經變得不像人們最初提出來時那樣是一個新舊媒體更替的簡單而重大的問題了。我認為,這個問題最初是媒體人出於媒體本位、媒體情結而提出的一個偽問題。因為,新媒體(或網媒)原本可能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互聯網載體,但互聯網載體絕對遠非「媒體」二字可以涵蓋得了的。

還是讓我們全身心地去關注互聯網載體吧!把所謂的新媒體、網路媒體都儘快忘在腦後吧!如果媒體人一直念念不忘「媒體」,就永遠不能領會互聯網載體的奧義,因而也把握、駕馭不了互聯網載體的規律與發展方向。


不會,麥克盧漢的老問題。但會成為第二位的產品,例如未來一個媒體的核心一定是網站,而紙媒或許是衍生品,現在打造所謂全媒體的方向就是錯的,因為還是以傳統媒體為核心。


傳統媒體無法轉型為新媒體 因為在目前轉型的過程中新媒體還是技術驅動的 如果有一天新媒體不再是技術驅動 那些傳統媒體已經死光 唯一合適的轉型方式是以投資者的身份


死心吧,老人做不出新東西的。


不會取代,但是會共存。但也有另一種可能,就是政策干擾。


大勢所趨。轉可能死,不轉也可能死。不如賭一把


傳統媒體已經瀕臨瓦解,但未來媒體時代尚未到來

傳統媒體似乎已經窮途末路。

一個有趣的事實是,資訊在全新的移動互聯網時代,越來越重要,但讀者們似乎找不到好的新聞來源。個性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希望資訊能夠為自己定製,並且以專業化的服務滿足需求。而如Twitter等新聞來源的內容,畢竟不如媒體更專業和獨到——它們提供的只是毛坯而已。

但專業新聞的提供者——傳統媒體卻日益衰敗,它們甚至無法在新媒體時代獲得立足之地。而它們衰敗的後果是,優秀的媒體人員漸漸脫離了費時費力又收效甚微的傳媒行業,導致優秀資訊變得稀缺。進而進一步導致資訊貶值,消費者付費意願降低。

我認為,和現實的蕭條不同,從需求的角度來看,專業媒體的服務價值將會日益凸顯。用戶的需求越個性化,就越需要專業化的信息服務,而越專業化,就對專業媒體服務要求越高。和傳統媒體的選擇性服務不同,新媒體時代更需要細分市場的全方位的、系統化服務。編輯導向將被需求導向徹底取代。

媒體服務需要一場變革。這場變革將有兩個方面組成。

一是科技將重塑一個全新的傳媒平台(例如今日頭條就是這樣一種嘗試),在這個平台上,所有的新聞以極低的價格出售,專業級的細分市場中,各種新聞各自競爭生存空間。

二是傳統媒體格局必須打散。傳統媒體將只負責內容的生產,其餘部分必須轉移到傳媒平台上去。如同iTunes重組音樂市場一樣,只有出現全新的新聞市場,傳統新聞人才能獲得重生。

過去,傳統新聞受制於版面所限,新聞內容往往是揀選而來,造成了大量的(事實上的)碎片化,缺乏系統性。資訊被割裂成為新聞、訪談和深度報道等等。而即便是深度報道,也不過是行業里某一事件或某一領域,仍然不夠系統化。用戶仍然需要自我完成行業領域內的信息重組和判斷。若媒體人希望能夠系統化的觀察行業,唯一的方式是寫書出版。

這和新媒體的需求格格不入。但我們可以想見的是,只要傳統媒體的格局不變,這一問題就無法解決。因此,即便只負責內容生產,傳統媒體也必須解散。它將不再是一個一個大型的媒體集團,相反,它會拆分成一個一個細小的媒體單元。這些媒體單元將由知名媒體人、專業分析小組或專業領域媒體組成。

它們不必為了版面而篩選最重要的事。它們可以專註於某一個領域,事無巨細的還原事實,並提供多角度的分析解讀。用戶可以根據自己對該領域的關注程度,選擇閱讀相關內容。這些媒體單元的分析解讀越專業,它們就越有市場,也就進一步創造了更多的價值。就像大數據進一步挖掘了用戶價值一樣;專業媒體服務也進一步挖掘了信息的價值。

現在,微信等全新自媒體平台出現,一部分媒體人已經在其中開疆拓土。但是,他們過於相信互聯網自身的特質以及營銷的影響力,沒有把媒體人過去的精華帶過來。導致現在的新媒體平台,變成了沒有紙張出版的傳統媒體。

儘管有這些擔心,資訊的價值仍會日益凸顯。在這兩個問題都無法解決以前,各種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會不斷採取各種折中的嘗試,降低成本、提高專業性,為未來鋪下路基。

可以想見,隨著各行各業的自媒體越來越多,用戶會發現自己的需求會被這些媒體更好的滿足,而不再需要大眾媒體。由此,媒體也就會被徹底再造。

你說,你需要一場革命。Well,Right Here Waiting.


需要區分媒體與媒介的區別。

報紙、雜誌是媒介。

南方周末、南都周刊就是媒體。

即使沒有報紙、雜誌

叫做南方周末或者南都周刊的客戶端也好、網站也好依舊會有讀者。

內容永遠是媒體的核心競爭力而不是傳播形式···


媒體的本質在於解決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對稱的第一階段矛盾是內容從無到有,於是有了最早的媒體出現,第二階段矛盾內容從少到多,隨著載體的不斷發展,到紙張印刷術的出現,這一矛盾逐漸也開始得到了解決,最終隨著互聯網載體的出現,得到了徹底解決。下一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什麼呢?從客觀規律來說,應該是一個從低質量到高質量的矛盾。這才是新媒體的本質,對於垂直媒體來說,尤其如此,垂直媒體還必須肩負推動該行業信息化水平提升的使命。傳統意義上的媒體做專題、做資訊的方式,以及收入過於依賴少部分廣告商的模式,對於推動該行業信息化水平提升貢獻太小,不符合用戶的需求,就會逐漸流失用戶,用戶流失就會使得廣告商流失,形成惡性循環,不找出路,必死無疑。所謂新媒體,必須具備能夠解決某一個行業或者某一領域受眾對高質量內容的需求,能夠推動該行業或者該領域的信息化水平,對用戶提供客觀的信息服務,對客戶提供高價值的以交易線索為核心的營銷服務。

但傳統媒體的決策層鮮有對此有深刻認識的,就算有深刻認識,顛覆傳統媒體的運營方式也是極為困難的。新媒體的誕生很有可能會誕生在新一代的手中。


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無論你有多大區別,無論誰取代誰,內容還是關鍵。我認為,媒體的進化僅是換了一個平台和媒介而已。


我不認為紙媒會消失。
至少,紙張的閱讀體驗,是冷冰冰的電腦屏幕永遠無法替代的。
此外,除了報網融合和三網融合等,媒體在智能移動終端上發布自己的產品應用,個人覺得也是媒體將來發展的一個趨勢。


傳統媒體沒有技術,而新媒體目前還是技術驅動,轉型非常難。


看回答有說電視媒體領導不懂得新媒體是什麼有點偏激了,據我接觸到的包括央視以及省級衛視的領導們來講,他們都沒有小覷新媒體的崛起,而且與新媒體的合作也不在少數。更有衛視領導「建議湖南、江蘇、浙江、東方四大衛視共同出資組建一家視頻網站,利用電視劇購買和節目製作能力,一舉切斷現有視頻網站源頭,進而實現電視+視頻網站的全媒體傳播結構,避免觀眾流失並推出全媒體廣告產品。日後,視頻類廣告形成:新聞看央視+微博,娛樂看衛視+視頻網站。」
無論這種模式是否實現,至少證明著現行的電視台領導一個個都不是吃素的,從電視台激烈的節目競爭就可以窺見一斑。


尼爾·波茲曼的《娛樂至死》一書中得到了些許啟發:閱讀的儀式感已一降再降,以至於漸無。因此,內容生產者需要生產在任何環境都適合閱讀的內容,這種內容得適合一個人在等人、坐車、走路、吃飯、上廁所乃至開車等紅綠燈時閱讀,所以一定會是輕簡的、淺白的。


媒體現在只能靠「內容為王」來自我安慰一下了,可是,內容為王,普通的電視媒體平台又怎麼會有生產優質內容的能力呢?

拿我比較了解的電視媒體而言,2011年,我們頻道(不是台,電視台才不做這麼有遠見的事)內部曾經辯論過這個問題,但是只是局限在市級電視台的未來在哪裡?以下是在這次內部辯論上我的觀點,我是悲觀派:

一、電視的傳奇,始於瘋狂、死於迷茫!

電視是一個傳奇,既然是傳奇,終究是要有結束的一天!先安慰一下同行和自己。

我們國家的市級電視台從屬性上來說,是一個特殊時代下的一個特殊產物,當時代回歸正常的時候,這個特殊產物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說的好聽點,是「使命」,說的不好聽點,那是「屎命」。

二、由三個成語想到的:坐井觀天、坐吃山空、坐以待斃!

電視在我看來,是有兩個功能:新聞和娛樂,新聞這一塊已經不行了,不管是時政還是民生,尤其是民生新聞,這兩年基本是在等死;時政天天就那點破事,領導人叨逼來叨逼去,地方的領導人連叨逼都沒人聞一下;不過,這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是媒體,人人都能第一時間傳遞出有價值的信息,所以電視功能被嚴重弱化,甚至取代;其次:娛樂,目前能生產優質娛樂節目的只有第一梯隊的衛視,市級台和其它的普通衛視只能幹瞪眼。

三、衛視被「重組」,這就是現實!

雖然各省都有衛視,但是實際上「名存實亡」,比如前兩年上海廣電和寧夏電視台的合作,衛視就差寧夏新聞沒有停了,連LOGO後面都加上別人的了。

除了一線衛視,目前其它衛視生存都是非常艱難,就算衛視風光,但是大家別忘了一個電視台有很多個頻道,每個頻道都有一大群人,少則幾千,多則上萬,你說怎麼養活?你看到的還只是能上班的,那些退休的、內退的、吃編製的全加進來,(省級台)幾千人都是保守估計的。

四、別談體制,體制保護不了你!

有很多人說,按照現有的體制,只要有輿論導向作用,就會有電視,不管是中央台、衛視還是城市台還是縣級台。我想說這些人是屬於那些還在夢中的人,他們始終不願意麵對現實,體制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你之前罵它阻礙了你的發展,到電視將死的時候,你又把它搬出來,當保護傘,不覺得很可笑嗎?所以我要說的是,體制保護不了你,也不會保護你,醒醒吧。

你也許會問,那麼多人的飯碗怎麼辦?答案就是,別提這麼多人飯碗怎麼辦?想想國企改革的時候,幾萬人幾十萬人幾百萬人都敢於「拋棄」,況且你這區區的一個系統人?當改革的利劍落下的時候,誰也跑不了,除非你提前閃開,就算不改革,時代的浪潮也能拍死這一級電視。

國企破產的時候,還有人來收購,一元錢「賤賣」的事情別以為不會發生在電視行業,也許當某個台倒閉的時候,一元錢都沒有人願意接手,為什麼?因為你上面還有一個更大的覆蓋平台——第一梯隊的衛視,沒必要購買你,你看看我們市級台多可憐,現實太殘酷,你連一元錢都賣不出去。

好吧,既然談到這裡,那就再勉強樂觀一點吧。就算為了當地的宣傳,電視這個喉舌還不能立即切掉,那好,留幾個人做當地的新聞聯播吧,其它的人該回家帶孩子就回家帶孩子吧。回想當年曾經輝煌的時候,那些一起在麻將桌上打麻將的同事兄弟姐妹,你一口「胡了」,大家是多麼的愜意。如今,只剩下幾個孤獨的人守護著電視的最後一根稻草,恐怕那才是真的「胡了」,只不過這次「糊」的是電視,燒焦了,想救都救不活了。

PS:這次觀點大家一致認為市級台確實是到頭了,樂觀的人還認為會保留一個本地新聞聯播的團隊,也就是成為省級平台的記者站;另一方觀點代表就是我:電視要倒閉,先從市級台開始,因為縣級台人少,所以有編製還反而能多呆幾年)。
電視破產順序:市級台-縣級台-省級地面頻道-排名靠後的衛視(兼并或者改組私人接手,類似國企)-優秀衛視結盟、對抗央視-只剩下幾台傳媒平台!


當電視出來的時候有人說廣播已死

聲畫同步 絢爛奪人的電視節目曾一步步把枯燥干啞的廣播媒體拉下神壇

自此
1938「火星人入侵」廣播事件擾亂美國的狼狽 羅斯福爐邊談話的溫情 延安紅色革命的地下激戰 都將淪為陳年往事 可是 出乎人們意料的是 電視這一記洶湧的後浪並未對廣播一擊斃命

無線廣播依附騰飛的交通手段 寄生在了家用汽車身上 自此 車載廣播頑強 並且燦爛的活下來了

1993年 美國「信息高速公路」計划出台 在全球掀起網路化浪潮 威瑞森公司搭乘新自由主義的便車迅速完成兼并與壯大 其基於光纖網路的「四重奏」迅速開啟媒介產業融合時代

至今為止 新媒體時代佔據傳媒制高點 公眾話語權的下放讓所有的發言都能擲地有聲 傳統媒體呆板延遲的信息彷彿已成夕陽下最後的舞蹈 於是有人說 老媒體已死

我不否認 新媒體時代的來臨正在壓縮傳統媒體生存空間 傳統媒體轉型過程中遇到的層層阻礙難以為繼 除了「澎湃」 「一條」 等等少數幾家傳統媒體在新媒體的夾縫中撕開一線生機 大多數傳統媒體都在艱難探索中悄無聲息

但是 我們往往忽略這麼一個事實 當網路輿論是非曲直洶湧難辨的時候 最後還是傳統媒體站出闢謠 其以無可比擬的權威和和真實性獨佔鰲頭 新媒體太年輕 公眾參差不齊的媒介素養難以支撐其龐大的身軀 而傳統媒體在其百餘年的輾轉中嫣然樹立起一桿供人仰望的標尺 所以新媒體要想站穩腳跟 只得藉助傳統媒體的威望和內容 可行的辦法 就是融合

加拿大學者麥克盧漢提出過一個媒介生態的概念 生態意味著讓不同的媒介能夠共生共存 而不是彼此消亡 而媒介的發展趨勢是融合而不是取代 廣播如此 電視如此 報紙 亦然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咪蒙?

TAG:媒體 | 媒體轉型 | 新媒體 | 傳統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