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岳飛是怎樣的?
上次問了關於宋高宗殺不殺岳飛的問題,這次來扒拉一下真實的岳飛。
咱就愛好扒拉一下歷史人物的底褲;
不要用演義來扯淡。
說岳飛過於剛直以致不知變通、政治敏感度低、情商低,不會處理人際關係,和同僚關係不好,大概是現代人對岳飛最容易有的誤解之一。
我不太清楚這種誤解到底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眼看著越來越流行的。也許很多人在敬仰一個衛國英雄、特別是最後結局是悲劇的英雄的同時,也會自動憑著想像給他打上「脾氣太直」「不知變通」的標籤——不然他怎麼就死了呢?也許是這個年代袁騰飛這號的「良青歷」太多了,而一個誤解一旦在公共媒體平台上說出,就如同墨汁落入水中一樣,花多少力氣都不可能再完全澄清。
但實際上,如果真的肯翻一翻史料,真的願意把目光從岳飛這個焦點人物身上移開,去認真了解一下其他同時代抗金名將和大臣的生平的話,就很容易發現岳飛的情商和政治水平是當時大臣中最高的,非常善於協調各方面關係,包容性遠比今人憑傳統印象想像的高,與同僚的關係也是所有大臣中最好的。
換句話說,歷史上真實的岳飛是文武雙全,戰功卓著,軍事才華突出,為人剛正,私德近乎完美;但絕不是「不容小人」,更不狂傲,政治敏感度也不低。相反他政治眼光遠大,政治嗅覺也極為靈敏;善於協調各方面關係;獨立領軍後更是溫和、恭謹而且謙遜低調到了幾乎有些自我壓抑的程度,所謂的「循循如書生」「時人至今號為賢將」。——這是當時人對岳飛的評價,也是迄今為止主流的對於岳飛為人的評價。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這種本來是主流的觀點儼然要成了非主流了。
我估計上述觀點和描述恐怕會有很多人懷疑甚至覺得可笑,大概還免不了逆「還原真實歷史」「把神變成人」的大潮而動「神話歷史人物」的嫌疑。所以誠心希望抱持這樣態度的人,在笑過之後,也能有一點耐心把下面的證據看完:
-------------------------------------------------------------------------------------------------------------------------------------------
說到情商,當然主要看人際關係。歷史上的真實岳飛,基本是各方面的人際關係都協調的很好。——比如在和武將的關係上,岳飛和方面大帥如吳玠、韓世忠的關係都非常好,甚至和二線將領,如劉光世手下的悍將酈瓊關係也非常好。——這一方面是因為他和酈瓊是同鄉同時岳飛本人又有勇名,酈瓊作為武人容易對之有好感,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因為在1134年岳家軍收復襄陽六郡的北伐行動中,劉光世本來是被朝廷詔令配合岳飛作戰的,但劉光世發揮向來的光榮作風,直到詔書已經下了一個多月、岳家軍已經收復襄陽六郡後,才打發酈瓊帶著人馬姍姍而至。然而岳飛不但不計較,反而上書請朝廷在犒賞此次軍功時,優先獎賞劉光世軍。於是劉光世覺得挺有面子,酈瓊也從此對岳飛心服口服。
順便註解一下:所有這些和岳飛交好的武將,本身基本都是性格強硬脾氣暴烈,從來不怕得罪人的主。搞好和他們的關係也決非易事。比如據史料載是當時武人中罕見的州學生出身的酈瓊,其實在當時已經屬於和上司和同事都處的不錯的武將了,但是和同為劉光世左膀右臂的同事王德卻斗的水火不相容,最終在張浚、張俊的乖張措施催化下,於紹興七年發動了淮西軍變、帶著劉光世軍數萬人馬投敵;
還有吳玠,他和岳飛一樣算中興諸將中的後起之秀,加上本人所處的川陝戰區遠離南宋中樞,自己的性格也是城府極深脾氣不小,所以和其他同時的名將沒什麼交往,但唯獨對岳飛青眼有加。——如果說一般的書信往還屬官往來,還可以解釋成戰區鄰近、或者岳飛本人習慣經常致書各大帥問候致禮的話,那麼因為自己派去的屬官回來報告說岳飛軍中沒有歌女侍妾,宴席冷落的難以忍受,便立馬給岳飛送身價創了南宋一代人口買賣最高價格紀錄(兩千貫)的士家出身美女外配豐厚嫁妝,就只能理解為本人也風流倜儻的吳玠對岳飛的盛情了。
轉變比較明顯的韓世忠,一開始因為岳飛三十二歲就達到了自己四十歲的成就(建節,也就是獲封節度使的榮銜)一度很不爽岳飛,岳飛每次給他寫的問候信都統統不回復,直到岳飛平楊幺後主動送了他一艘車船才哄好。不過送車船之前他跟岳飛的關係,也已經算老韓的人際圈中不錯的了,因為他和劉光世的互相看不順眼已經到了要領兵開片、然後勞動皇帝和百官親自出面勸架、勸和了還要宰相帶群臣拜賀的地步。而和他是雙重兒女親家的張俊,與他芥蒂深到在紹興十一年陷害他謀反的時候可以連眼都不眨一眨。
就是這麼一幫神仙都犯愁的大爺,岳飛卻能與之保持良好的私人關係和公事上的合作關係(岳飛給韓世忠送過李寶、給吳玠送過本部二次北伐時攻下的陝州,紹興十年和吳玠的弟弟吳璘也有過軍事上的良好合作),這個人人際關係處理能力到底怎麼樣,不言自明。
PS 說到和武將的關係,有人也許會說同為中興四將之一的張俊岳飛不是就不能搞定么?這個人岳飛確實是沒搞定,但是岳飛搞不定的人,別人也不可能與之相處好。——前面說了,張俊和韓世忠是雙重兒女親家,但紹興十一年秉承秦檜的意思下手誣陷韓世忠謀反、破壞楚州城防的時候,他乾的非常起勁沒有任何心理負擔。而出面搭救韓世忠使之免於被誣陷的,是當時還在秦檜拉攏之列的岳飛;另外張俊和另一位中興名將、同時也是趙構寵臣的劉錡關係也極差。原因是紹興十一年兩人同赴淮西作戰時,張俊因為不爽劉錡,竟然派部下士兵化裝成土匪去劫掠劉錡的營寨,劉錡識破後當著張俊的面手刃了他的部下,並聲言「有話去朝廷上說,我是朝廷官員,怎麼能和你手下的刀筆吏對質!」兩人公開撕破了臉。還有紹興七年其實算被張俊提拔打撈過的王德,最後也和張俊反目成仇,獨立領軍後對張俊毫不客氣,張俊求他辦事兒連點都不點。
——然後再看岳飛和文臣的關係。
說到這點兒前需要先要說一下當時武將和文臣的關係。其實當時的重要將領,大多都屬於「我上面有人」的。
比如趙構登基之初的重要將領辛道宗辛永宗兄弟,是趙構早期的宰相范宗尹的人;
三衙宿將解潛,是高宗朝兩度為相而且官聲人緣都不錯的名臣趙鼎的人;
而戰功僅次於岳飛、雄鎮上流的川陝戰區主帥吳玠,是同樣兩度為相的重臣張浚的人。如果沒有張浚及其心腹幕僚劉子羽的賞識和支持,吳玠大概早就被自己的頂頭上司、吳玠之前的西軍宿將曲端玩死了。
不過,「上面有人」也從來是把雙刃劍:上面的人在位自然是一切順風順水;但是一旦「上面的人」下台甚至被清算了,那麼屬於其班底或者說圈子的將領也不免跟著吃掛落。——吃掛落這事兒辛氏兄弟和解潛都沒跑掉,但最明顯的還是吳玠:紹興七年淮西兵變後,宰相張浚及其親信、同時也是吳玠好友的劉子羽都被追責處罰,吳玠當時的權力也已經受到了來自朝廷的削弱和限制,但仍上書請求以繳還節度使的榮銜為交換,保劉子羽免罪,卻被朝廷駁回。吳玠自己也解讀出了朝廷如此行事的弦外之意,加上看到第一次和議將成,高宗無意恢復,所以心灰意冷縱情酒色,很快自己把自己玩死了~
然而起自卒伍、本來沒有任何官場後台的岳飛在這上面卻是個例外。例外就例外在他一直的「上面有人」「朝中有人」,但從來沒因為宰執大臣的更換而受到影響。原因倒也很簡單:因為從朱勝非、呂頤浩開始到張浚趙鼎,再到也是宰執大臣級別的王庶,紹興初年南宋的幾乎所有中樞重臣,全都對岳飛極為賞識和信任,都把他看做是未來舉國北伐最合適的統帥,也都在他進行軍事行動甚至政治建言的時候,給了有力的支持,當然也替他在趙構面前說了不少好話。比如岳飛紹興初赴江西平定內亂,有薛徵言等人舉薦的功勞;紹興四年要求出兵收復襄陽六郡的建議被採納,是趙鼎大力支持的結果;紹興五年平定楊幺,如果沒有張浚壓下幕僚呂祉的非議,也會有麻煩。
而所有這些大臣看重岳飛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因為他本人才幹出眾,經常能給統御他的文官掙臉(比如張浚紹興五年帶著岳飛平定了南宋數次圍剿都未能搞定的楊幺);但更重要的,是岳飛基本是當時所有大將中最「三好學生」的。——不但所有的朝廷詔令都不打折扣的立即執行,叫幹什麼幹什麼,而且也不騷擾地方,也不和屯駐地的地方官亂掐架相反還處的挺好;也不和其他大將打架;也不虛報戰功;也不替自己的親信和親屬亂要官職封賞(當然更不替自己要);率軍征戰時朝廷給予的便宜行事的權力,一旦軍事行動結束也主動繳還;甚至給朝廷上報說我的屬官名額多了,請考慮裁減一下人太多了不好。
這些舉動也許在現在看起來沒什麼,因為大部分人印象里的「名將」好像就應該是這麼個范兒,天經地義一般;但在當時,宰執大人包括其他文臣們可不會這麼看,他們會覺得這些舉動豈止是三好學生,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的寶貝。因為當時的歷史情況,是大將們打著滾為自己討賞就算了,吃空額也算了,最要命的是需要打仗的時候調不動或者找借口避戰(比如劉光世和張俊),一旦沒糧的時候就跟地方官和財政官員打架(比如吳玠曾經為錢糧緊張的問題,一口氣殺過數個負責錢糧轉運的官員。甚至還想殺掉中央任命的轉運使,後來被幕僚勸阻才罷手。)甚至直接揮軍攻城搶錢搶糧,以及為了互相看不順眼的私人恩怨就領兵開片(比如劉光世和韓世忠)這三條。
不過這裡需要強調一下的是,以上這些行為,雖然讓宰相大人們大感頭疼,但在當時、甚至在整個的古代中國,都是非常常見的狀況。——現在的人往往因為對歷史細節了解不夠,就拿現在的制度約束去想像古時狀況,總以為現在的軍隊有紀律約束,和民事民政系統界限分明,古代就應該也是這樣;如果不是,那麼這些大將就是軍閥這些軍隊就是私軍。實際的情況卻並非如此:軍隊是軍閥部隊還是中央統御,要看制度架構和執行情況,要看錢糧甲仗、包括重要職位的人事任免權力在誰手裡,而不是看軍紀具體如何和軍頭之間亂不亂斗。——否則拿後兩條卡的話,你會發現從上古時期直到民國,中國的軍隊基本都是私軍都是軍閥~ 這就亂了套了。另外,古代的通訊條件遠遠不如現在,所以很多制度的執行力度到底怎麼樣,也不能簡單的和現在比。
總而言之,文官們最頭疼的事情,基本都是沒有啥明文規定可以執行,或者已經司空見慣管都不知道從哪兒管起的事情。所以當岳飛展現出完全不同於其他將領的素質時,這些在戰亂年代被武將們折騰的夠嗆的文臣們對岳飛會是什麼態度,也不難理解了。
當然岳飛攏住這些大人們的手段也不僅僅是這兩條。比如當領導tz或者平級的同事表示岳飛啊我這有個人不錯想放你那兒鍛煉鍛煉的時候,岳飛也基本是畢恭畢敬照單全收。收了以後發現有的人特別能幹(比如後來長期負責岳家軍錢糧轉運的王良臣,本來是趙鼎的人,後來被趙鼎支配給岳飛)當然給予信任和重用;但如果發現是人渣,也一般不會明著出頭打擊,而會讓自己認識的台諫官員出面把他彈劾下去(高宗朝宰相之一朱勝非大力推薦非要塞給岳飛不可的盧宗訓就是這麼被搞下去的~),免得直接開罪人。
對了,說到彈劾人的話,岳飛當時在朝中結交的也不止朝廷大員,還包括諫官系統的很多人(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岳飛的重要幕僚薛弼的弟弟薛徵言。薛徵言在當時稱得上言官領袖,對岳飛助力極多。)
說完情商的問題再說政治覺悟——岳飛本人在政治上也是極為謹慎的,而且還有著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極為準確的判斷力。
關於政治敏感,最經典的體現當然是岳飛對待「迎還二聖」這個口號的態度上——當金人有了扶立「丙午元子」也就是欽宗之子、動搖趙構統治合法性的圖謀後,岳飛不但從此在公開場合和奏章問對中絕口不提「迎還二聖」,而且連對欽宗的稱呼也成了「天眷」。他對政治的敏感性、乃至對君主也就是趙構的心態之認識有多深,明白人自能由此窺斑見豹。
而岳飛在政治上的謹慎、低調和包容性,則主要體現在三件事情上:
一是岳飛絕非耿介剛正到不能容人的愣頭青,更不是只知道喊打喊殺、聽到任何持重態度就要發火跳腳的「鷹派」;恰恰相反,具體意見、方略上的不同,從來不會影響到他和別人的私人關係。——比如和岳飛私交最好的宰相趙鼎,實際在當時是主和派(這裡特別提一下,趙鼎這樣的才能算主和派,秦檜不能算。他正確的標籤是帶路黨。秦檜本人及其親戚比如鄭億年與金人、偽齊的密切關係,以及由此而來的和議渠道,是秦檜在南宋朝廷立身的惟一資本。否則以秦檜的資歷和才幹,他本來根本不可能進入中樞),而不是主戰派。即便不論紹興七年、八年間突然反對北伐、甚至支持秦檜聯絡和議的舉措,趙鼎在戰略上也是主張持重、相對保守的。但岳飛恰恰和他私交很好,可見岳飛並不是毫無包容性的人。
二是岳飛對朝廷的大政方針其實從來都是尊重為主,即使提意見,也是在重大事情上、在朝廷主動徵求意見時才有所表達,並且極其注意表達方式。這一點對集中的體現在岳飛在1138年第一次紹興和議中的表現上:當時岳飛確實在朝見時當著趙構的面表達了不支持和議的立場,最後還上了一道其實是表北伐決心的賀表,並且力辭和議後趙構給予大將們的封賞。但是如果把目光放寬一點兒,看一下當時其他大臣的表現,就會發現岳飛的反應其實已經相當溫和了。——在連趙構的親信、向來八面玲瓏見風使舵的楊沂中都忍不住當面對秦檜表示反對和議的情況下,岳飛沒有像韓世忠一樣直接準備派軍士扮成土匪劫殺宋金使臣以破壞和議;沒有和很多文臣——比如胡銓、李綱、胡庄、朱松(朱熹父親)、張擴、凌景夏、常明、范如圭、方庭實、賈庭佐一樣指著趙構和秦檜的鼻子罵的他們狗血淋頭;甚至沒有直接、公開的指責過秦檜。只有一句措辭其實很溫和的「宰相謀國不臧,恐貽後世譏議」,根據王曾瑜先生的分析,也是沖著當時地位比秦檜高、和自己的私交也比較深的趙鼎說的。——實際上,大概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還有學者寫論文論證岳飛的「忠」是愚忠時,擺出來的主要論點之一就是指責他在紹興八年宋金第一次議和時沒怎麼抗議,和胡銓這樣公開要求斬秦檜公開說趙構負天下蒼生,還有韓世忠這樣要以實際行動破壞和議的一比,太不給力太「明哲保身」了。
三是紹興十一年岳飛被罷兵權任樞密副使後,趙構曾特地下詔令他朝見立班時站在當時的副宰相(參知政事)王次翁之前,「詔參知政事王次翁序位在岳飛之下,以飛階官為少保故也」,但岳飛卻主動上書「請班王次翁之下」。——為什麼?因為王次翁不光是副宰相,還有個身份是秦檜的心腹黨羽。岳飛當時謹小慎微到了何等地步,對秦檜等人的認識又如何,看要錄里這一條記載也能看出來了。
所以不必奇怪,當紹興十一年秦檜開始秉承金人旨意著手摧毀南宋的國防力量時,他一開始找上的不是兀朮指名要清除的岳飛,而是韓世忠。——因為就像真。人渣張俊,把韓世忠、劉錡甚至後來的薛弼、王德都掐了一圈得罪了一圈,也找不出岳飛什麼岔子,只能在心裡默默嫉妒懷恨一樣,秦檜同樣也找不到岳飛明面上的把柄。但是韓世忠紹興八年想玩暗殺毀掉他的議和大業,還有不久前上書反對和議、等秦檜質問又栽給解潛的滑頭,秦檜倒是印象很深。而對於岳飛,秦檜當時最深的印象,大概不是後世人眼裡天經地義的「恨之入骨」,而更可能是「這小子居然在紹興八年的時候都沒跟風罵過我」,是「兀朮信里的條件還沒說死,官家到底怎麼想的也還沒定,我先試試這個人能不能為我所用能不能徹底轉性,然後看兀朮和官家的態度再說」。
所以當秦檜準備誣陷韓世忠謀反時,他在明知岳飛和韓世忠關係很好、而張俊則一直嫉妒岳飛的情況下,仍然派了岳飛和張俊一起去巡視楚州。而如果不是岳飛堅決不肯參與陷害韓世忠,也不肯阿附和議;如果不是他的軍事才華和年齡優勢(岳飛是當時中興諸將中最年輕的,即使楊沂中、吳璘這樣的小字輩二線將領都比他年長一歲)已經嚴重威脅著金國的生存、以致當時實際秉持金國軍政大權的兀朮要點名清除掉他;如果不是他的君主趙構是個古今中外歷史上都少見的奇葩、一定要放著大好局面不要只求偏安江南還一定要得到金國的冊封才覺得安心的話,那麼這段歷史,岳飛這個歷史人物的最終結局,十成九的可能會是另一種樣子。
--------------------------------------------------------------------------------------------------------------------------------------------
以上貼了一段舊文。稍微改了些行文,略有刪節。文中列舉的所有事實均可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和《三朝北盟會編》等史籍中找到原始記載。
最後忍不住再說一遍:歷史上真實的岳飛,確實有著中國文化傳統中所理想的君子人格,但絕非剛直耿介到不知變通的迂腐之人。如果歷史上的岳飛真的如此,那麼他根本不可能從一個出身河北普通農家的最底層的士兵「曾不十年位至將相」,更不可能組織出四次北伐立下不世之功。——因為無論什麼時代什麼環境,即使是戰爭頻仍的亂世,僅憑武功和私德就想坐到這個位置、做出此等功業,都是不可能的。上文論述時所提到的酈瓊、曲端等人,或者還有王彥、劉錡、韓世忠等其他南宋中興名將,就都是某種程度、某些方面上的反例。
看到約不到炮的大國師 @王威 就這個問題發炎了,忍不住上來放電治療一下。
大國師的論點和論據歸納在開頭的兩句話,後面全都是引申
論點:岳飛在歷史上的定位,首先應該是個軍閥。
論據:他的軍隊,被叫做岳家軍,有很高的財權軍權自由度
這基本上是比歷史發明袁騰飛還次的水平,你們別笑,袁老師是身經百戰了,他經過多年被打臉後這幾個BUG都想辦法補完了。因為連袁老師現在都知道史料里有這麼一句話,可以直接用來打臉——
今日之兵,分隸張俊者則曰:張家軍;分隸岳飛者則曰:岳家軍;分隸楊沂中者則曰:楊家軍;分隸韓世忠者則曰:韓家軍
岳飛韓世忠張俊倒也罷了,楊沂中是什麼人?——趙構殿前軍禁衛部隊的統帥!按這說法,皇帝的禁衛部隊不姓趙、姓楊?接下來大國師是不是可以腦補出一段大軍閥楊沂中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戲碼了?!
這個道理,多年前給小學生科普的時候我就講過,這裡不介意給同等學力的預備國師們再複習一遍:以軍事主官名稱呼X家軍是南宋時的民俗習慣,如同當年的二野稱為劉鄧大軍,不是代表劉、鄧就是佔山為王的軍閥了。
大國師還有一個論點,說——
岳飛還有一個最大的悲劇,就是私德的完美無缺,如果他是個貪腐的官員,那麼他的下場可能不至於如此之慘。
這自然是清宮官場戲看多了的後遺症之一了,而事實是非常殘酷的,歷史偏偏就和大國師的想像相反——至少在岳飛死前,高宗和秦檜都沒有想到他有多麼清廉。這倆人在抄岳飛家的時候,還興奮地指望能抄出一大筆家財,補貼財用。
上謂檜:「聞飛軍中有錢二千萬緡,昨遣人問之,飛對,所有之數蓋十之九,人言固不妄也。今遣琚往,縱不能盡,若得其半,亦不少矣。又歲計所入,供軍之餘,小約亦數百萬緡。」
換句話說,趙構早聽說岳飛軍中有錢,對抄家能抄出多少錢來是抱有很大希望的,因此岳飛死後派去抄家是派出了一個相當大的陣容,指望大幹一場的。然而抄家的結果卻是——
岳少保既死獄,籍其家,僅金玉犀帶數條,及鎖鎧兜鍪南蠻銅弩鑌刀弓劍鞍轡,布絹三千餘匹,粟麥五千餘斛,錢十餘萬,書數千卷而已。
根據宋廷檔案,以上所有岳飛家產,包括房產土地,最後折價不過九千緡——過手2000萬+現金流,最後私人動產不動產加一塊才9000。這個現實比趙、秦二人的預期差了幾千倍,興沖沖抱著抄家吃大戶的心情過去,結果抄出來個滿袖清風的窮鬼,當時知道這個消息的趙構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岳飛抄家是在他被害身死後的事了,而正是抄家才證明了岳飛的清廉奉公,而有些人卻拿結果來論證動機,變成了因為清廉而被猜忌,這根本是倒果為因。
岳飛冤案的背景是紹興黨禁,是秦檜一黨對政敵的全面迫害,所以受害者有武將也有文臣,有名聲清廉也有貪名的。比如被逼自殺的宰相趙鼎,秦檜黨徒多次指控他貪污或者受賄,以至於一貶再貶,最後堂堂宰相竟然絕食自殺。再往遠了說,仁宗朝公使錢案可是折進去張亢、種世衡、滕子京等一票文武高官的,其實這就是點虛開報銷發票的破事,因為被當作政治鬥爭的由頭差點瓦解了整個北宋西夏前線的國防體系。
大國師整天不讀書不看報,靠著腦補別說指望坐地升仙了,你有這時間整些沒用的,出去線下約點炮不比什麼都好?
【12.12更新】
順便就著「自污」這條延伸說開去,雖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但南宋諸大將倒是確實有自己獨特的自污方式。
自古至今,搞臭一個人不外乎幾個辦法——經濟問題、作風問題、身體問題。
劉光世愛田,張俊愛財這個就不多說了那麼,韓世忠和劉錡沒有那麼多生財之道主要靠吃空餉。岳飛在軍隊經商方面的才能雖然不如張俊,但是比韓、劉強多了,加上自身潔身自好,治軍嚴謹,所以不能從錢財上找出問題。除了錢財只好看別的方面了。
特別要提一點的是韓世忠,老韓表現最明顯的一點就是——愛人妻。為了這個愛好還逼出過人命。但我覺得他這個愛好有多熱衷其實不好說,證據就是涉及到岳飛前妻時的表現。岳飛微末時離異的前妻後來和老韓的部下再婚了,然而老韓打聽到這個消息後很緊張,連續跟岳飛通了幾封信說明情況——你別看我玩部下人妻,你老婆我是真的沒敢碰啊!你要相信我!——這就是屬於名聲太差了連自己都心虛的典型了。然而這樣自污也沒什麼卵用,秦檜誅殺大將第一個下手的就是又貪財又好色的老韓,靠岳飛冒死搭救躲過一命這又是後話了。
那麼岳飛既不愛財又不好色,他自污的手段有沒有呢?
第一個,岳飛雖然清廉但是不迂腐,該打點關節的道理還是懂的。比如秦黨後來搞株連,有一個罪證就是宦官黃彥節收過岳飛的賄賂——貴乎歷史發明家還好不知道這個,要不又要說了結交內侍是個死罪啊——你們看,這個時候叫自污就沒有用了,論起安插罪名來秦相公還真要來知乎學習一個。
第二個,岳飛不愛財不愛色,但是他可以裝死啊。岳飛與趙構來往書信有大量展開是這樣的:皇上我眼睛不好啊要瞎啊——卿你不要擔心你會好的——皇上我最近狀態又不好了眼睛遲早藥丸啊——卿你要多注意修養身體不要胡思亂想——皇上我媽去世了我眼睛快哭瞎了我要休假啊——卿不能沒有你啊你養完病了快點回來工作……這對話夠不夠CP呢?但是卵用沒有,貴乎歷史發明家們說這是裝病要挾皇帝,必須要死。
所以歸根到底,狼要吃小羊,是不管你有什麼道理的。
(修正了二野三野、种師道種世衡的BUG)
我說秦檜先生啊,你堂堂一國宰相,麾下筆杆子和狗仔無數,居然連岳飛這麼明顯的一反動分子的黑材料都挖不到,最後還得用莫須有來搪塞,不僅讓自己留下千古罵名,還連累我神文聖武堪比堯舜的高宗皇帝也被潑了髒水。你說要你何用!
你看看我乎的大師們,分分鐘給你整出一堆子岳飛該死的理由,讓你殺的理直氣壯,冠冕堂皇。
你說你有什麼資格在岳飛墓前跪著!
-----------┏(`ー′)┛
北溟客置頂答案珠玉在前,依然有加起來1.6k的人贊同王威和與其類似的觀點,果然是造謠張張嘴,闢謠跑斷腿。
無論是學習理工科的還是研究歷史的,有一句話都是至關重要需要一直銘記的。
大膽假設,
小心求證。
而且,後者遠比前者重要。
還有,我有刪評論的習慣,表惹我。
以下,還必須對幾個錯誤的論點加以駁斥。
一個是:從本世紀二十年代以來,曾經有好幾個人,先後相繼,提出一種意見,以為南宋在當時如要繼續以武力抗擊金人,則軍費負擔實在太重將更使得民不聊生。所以秦檜的堅主對金講和,實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這對南宋人民是有很大好處的。我說,為秦檜作這樣的辯解是枉費心機的,南宋的朱熹早就說過,秦檜、趙構對金講和的本意,「上不為宗社,下不為生靈,中不為息兵待時」(《朱子語類》卷一二七),這話說得很對,在對金乞降的過程當中,秦檜雖先已把南宋的國防力量摧毀,但從南宋初年以金乞來最為納稅民戶所患苦的「經總制錢」和「月樁錢」等等無名苛斂,原都是在籌措抗金軍事費用的藉口下增添出來的,在所謂議和之後卻並未稍得輕減。而在此以外,秦檜還假借自己的威勢,「密諭諸路,暗增民稅七八」,以致「民力重困,餓死者眾,皆檜之為也」《宋史》卷一七四《食貨志·賦稅》)。以後他更逼令各州縣把民戶所有耕牛、水車、舟船、農具等等皆「估為物力」,依其數目多少而攤派各種捐稅差徭《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六三,紹興二十二年五月癸卯)。這只是把老百姓更推向貧困凍餒的深淵,何曾使老百姓的負擔有一星半點的減輕呢?
另一個是:也是從二十年代以來,就有人提出一種意見,以為:在南宋初年,張韓劉岳等大將全都是非常飛揚跋扈的,南宋政府對他們已經感到難以制馭和尾大不掉。為使這種局面不繼續發展下去,為提高中央政府對諸大將的控制之權,所以採取了殺一儆百的辦法而把岳飛殺掉。這樣說,事實上就等於說岳飛之被害是完全應當的,是沒有什麼冤枉可言的。這是為秦檜、趙構殘害民族英雄的罪行喝采,是一種荒謬絕倫的議論!南宋初年的武將中誠然有些十分囂張的,但岳飛的作風卻不是那樣。如果確是為想防制武將跋扈而殺一儆百,則最先應當收拾的是劉光世和張俊,萬無殺及岳飛之理。今竟先從岳飛開刀,這就顯見得是別有陰謀,是與所謂制裁武人一事全不相干的。
第三個是:有些人認為岳飛的被害,是因為他經常叫喊「迎還二聖」(徽欽二帝)的口號,深為趙構所忌之故。明代的文徵明在《滿江紅》詞中所說的「念徽欽若返,此身何屬」以及「笑區區一檜有何能,逢其(按:指趙構)欲」等句,到今天也還有人加以援引。而其實,這樣的解釋也是不符合歷史實際的。「迎二聖,歸京闕」的口號,在南宋政權建立之初,的確是每個主張武力抗金的人都經常叫喊的,岳飛也的確是其中的一人。但是,到1135年以後,宋徽宗已經死在金的五國城,而這時女真貴族卻又常常聲言,要把宋欽宗或其子趙諶送回開封,重新把他冊立為宋的皇帝,藉以向偽齊的劉豫和南宋的趙構進行一箭雙鵰的恫嚇。在這種情況下,如仍舊強調迎還欽宗的主張,那就無異於作敵人的應聲蟲,並且以行動與敵人互相配合了,這當然是岳飛所萬萬不肯為的。所以,從1136年起,不論在任何場合,岳飛都不再提起迎還宋欽宗的事了。例如,他在1137年春間寫給趙構的一道奏章中就只說道:「異時迎還太上皇帝、寧德皇后梓宮,奉邀天眷以歸故國,使宗廟再安,萬姓同歡,陛下高枕萬年,無北顧之憂,臣之志願畢矣。」在同年秋季的一道奏章中,他更向趙構建議,把宗室子趙伯琮(即後來的宋孝宗)立為皇子以沮敵人之謀。此事雖在趙構面前碰了釘子,但在岳飛此後的所有奏章中,也還是只能看到「復仇報國」、「收地兩河」、「此正是陛下中興之機,乃金賊必亡之日」等類話語,再不見所謂「淵聖」(當時以此稱宋欽宗)云云的字樣了。所以,以為岳飛因主張迎還欽宗而遭趙構毒手之說,是完全昧於史實者的一種無稽之談。
岳飛之死,乃是南宋政府中抗戰派與投降派尖銳鬥爭的又一回合的悲劇結局。岳飛的殺身之禍,如我在上文所說,只是因為他堅持以武力抗擊金人,堅決反對賣國投降的所謂「講和」而招惹了來的,是秦檜和趙構共同對他下的毒手。
——鄧廣銘《宋史十講》第六講:南宋初年對金鬥爭中的幾個問題(原載《歷史研究》1963年第2期)
(岳雲鵬狀)我的天啊!一晚上過去居然400贊了。。。洒家以前沒有一個答案破百啊。
說實話,我對於宋史的了解是很淺薄的,完完全全比不上知乎上的諸位大牛,這樣一個答案寫出來呢,其實自己心裡也很沒底的,看到這麼多贊同,真是有一點愧對諸君。
不過這樣一個知乎透明的一個平淡無奇的答案,能在短短時間內獲得可觀的贊數,我想這實在是國師的襯托啊。令我更加欣慰的是,紅茶魔術貓反對王威的答案在更短的時間內獲得了上千的贊數,遠遠超過了國師,這是知乎眾們水平與三觀的體現,劍走偏鋒的異端邪說或許能猖獗一時,但是又怎麼能壓倒真理與事實呢?
最後也感謝各位給我的提醒,要我取關給國師點贊的人,洒家只能說,洒家的關注列表中沒有這樣的人啊。。。每次都是知乎給我推的。。。。
--------------------------------------------------------------------------------------------------------------------------------------------
為什麼明明我屏蔽了王國師,王國師也屏蔽了我,他的回答依然會污染我的timeline。。。
岳飛軍閥說不是個新鮮的玩意,那些在國師回答下驚呼顛覆自己史觀的可以了解一下呂思勉,國師這個論點,實在是拾人牙慧。這種論點在歷史愛好者眼中自然是沒什麼大驚小怪的,說岳飛是軍閥,請問天下有沒有地盤的軍閥嗎?更為可笑的是國師自己百度了軍閥的定義貼了出來,卻又不能找出岳飛滿足這些定義的證據,這點大家可以看看國師答案下 @沃金 和國師的一番辯論,答案很明顯的,那就是哪怕岳飛是一個十惡不赦罪該萬死之人,他也不是一個軍閥。
說真的,軍閥說不是一個站得住腳的理論,所謂的人緣好道德完美招致殺身之禍也不是什麼說得通的事情,這個論點說白了就是岳飛有條件進行田氏代齊王莽篡漢的套路。但是一個不是軍閥兼且遠離中樞的武將,他養望養上天了也沒可能篡位啊。。。不信的話,可以看看歷史上想進行篡位的都是些什麼人。篡位是一件比造反難度更高的事情,尤其是武將篡位,在那個時代更是難上天了,就算是永遠健康的篡位之舉,不照樣被撲滅於翻手之間,岳飛充其量一個戰區司令,想篡位???下輩子吧。
說真的,看到王國師這種不值一哂而沒有多少乾貨的論點居然在短短數天內獲得上千贊,內心真實無話可說,如王國師這般出場自帶五百反對之人,他的答案居然收到如此追捧,只能說這個答案迎合了群眾的一種心理。
在歷史愛好者領域,人性論和陰謀論是一對並蒂蓮,入門簡單快速,看起來言之有物獨闢蹊徑,實際上最是要不得。我們先看一份簡歷:
邁克喬丹,
二十一歲以探花秀進入NBA,同年成為年度新秀。
二十四歲成為得分王。
二十七歲開始以三連冠的姿態成為業界第一。
三十二歲成為常規賽、全明星賽和總決賽三項MVP,成為業界傳奇。
三十七歲第二次退役,已成為全美最知名的運動員之一,甚至被譽為「籃球之神」。
我們再看看岳飛的簡歷:
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的兒子,沒有背景只接受過少量的教育,二十歲從行業最基層開始干起,最晚二十三歲成為基層幹部。
二十五歲熟練掌握大型因果律武器,同年成為中層幹部。
二十六歲因跳槽幾乎從零開始重新工作,同年再次恢復原職。
二十七歲已經能獨立帶大型項目和上萬人的團隊,接下來的五年里沒有一個項目是虧本的,收益率為同事中最高。
三十二歲成為自己開拓的區域市場的主管,比其他主管年輕十來歲不說,且收益回報率為諸主管之最。
至三十九歲「退休」,已經是國內外首屈一指的業界領袖,其所在的團隊被認為是當時東亞業內最知名最強大的團隊(沒有之一)。身後百年成為一個民族的精神圖騰延續至今。
這就是刨掉了諸如「愛國主義」「民族主義」之類光環的岳飛,依然耀眼得讓大部分知乎er不敢直視。
你或許能自學成才,或許能早早獨當一面。
但你能掌握因果律武器嗎?
你能在四十歲以前成為所在行業的國內第一嗎?
你能打造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強大團隊嗎?
洗洗睡吧,你就算做到了,還是會有蒼蠅在你耳邊嗡嗡說你不值一提。
PS:這一題會有二更,是關於岳飛可能的真實個性與性格的部分。
1.5更,很多人問因果律武器是什麼,這裡找了幾個答案,自己領會精神。
【因果律武器是什麼?】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395561/answer/48455798?utm_source=qqutm_medium=social (分享自知乎網)
【因果律武器是什麼?】http://b…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395561/answer/21217416?utm_source=qqutm_medium=social (分享自知乎網)
那麼這和岳飛有什麼關係呢?
答案很簡單,岳飛的嘴也開過光。
舉個栗子(栗子:你幹什麼?不要過來!)
紹興七年,趙構對岳飛說:「中興之事,朕一以委卿,除張俊、韓世忠不受節制外,其餘並受卿節制。」宋高宗將親筆手詔交付岳飛,以備他去淮西接管行營左護軍時,面授王德、酈瓊等統制。
但好景不長,趙構不久就反悔,將指揮權交給張浚和呂祉。於是張浚對岳飛說:「王德之為將,淮西軍之所服也。浚欲以為都統制,而 命呂祉以都督府參謀領之,如何?」
岳飛回答「淮西一軍多叛亡盜賊,變亂反掌間耳。王德與酈瓊故等夷,素不相下,一旦揠之在上,則必爭。呂尚書(呂祉以兵部尚書兼都督府參謀軍事)雖通才,然書生不習軍旅,不以足以服其眾。飛謂必擇諸大將之可任者付之,然後可定,不然,此曹未可測也。」
張浚又問:「張宣撫(俊)如何?」
岳飛說:「張宣撫宿將,飛之舊帥也。然其為人暴而寡謀,瓊之素所不服,或未能安反側。」
張浚再問:「然則楊沂中耳。」
岳飛說:「沂中之視德等爾,豈能御此軍哉。」
張浚艴然而怒,說:「浚固知非太尉不可也!」
岳飛也憤憤然回答:「都督以正問,飛不敢不盡其愚,然豈以得兵為計耶!」
兩人不歡而散,岳飛回去後為了表示自己無意兵權,便以守孝為名辭職。
張浚回去後上書攻擊岳飛,說岳飛「岳飛積慮,專在並兵,奏牘求去,意在要君。」
岳飛辭職導致岳飛麾下人心惶惶,這個時候是老夫(咳咳,此處應有掌聲。)主動聯繫了生病的張憲出面一起安定軍心。
不久後,趙構遣王貴、李若虛令岳飛重新出山,但淮西軍的兵權卻還是歸了張浚。岳飛還得去臨安給趙構道歉。所謂君無戲言,這朝令夕改也不知誰的錯。結果趙構還在岳飛道歉時裝逼說:「卿前日奏陳輕率,朕實不怒卿。若怒卿,則必有行遣。太祖所謂犯吾法者,惟有劍耳!所以復令卿典軍,任卿以恢復之事者,可以知朕無怒卿之意也。」
本來故事到這裡也就結束了,但是要不怎麼說岳飛嘴開過光呢,同年八月,酈瓊陰蓄異志,乘機拉攏了大部分將領。呂祉發現情況不妙,急忙上奏,請求派大將進駐淮西,罷免酈瓊之輩。不料其奏章的內容,竟被書吏泄漏給酈瓊。酈瓊果斷髮動兵變,殺呂祉等人,裹脅全軍四萬餘人投降偽齊,史稱淮西兵變。
兵變發生後,趙構寫信給岳飛說:「聞瓊與卿同鄉里,又素服卿之威望」,命岳飛寫信,爭取酈瓊歸宋,「不特已前罪犯一切不問,當優授官爵,更加於前」。
噫!說好的犯吾法者,惟有劍耳呢?宋太祖面對李筠和李重進叛亂可從來都是不服就乾的,這逼也是你九娘子能裝的?
故事到這裡,誰還記得岳飛之前對張浚說過什麼?
呂尚書雖通才,然書生不習軍旅,不以足以服其眾。飛謂必擇諸大將之可任者付之,然後可定,不然,此曹未可測也。
不然,此曹未可測也。
不然,此曹未可測也。
不然,此曹未可測也。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當然岳飛還不止這點道行,他還能反因果律武器。比較著名的就是平定楊幺。
楊幺盤踞洞庭湖,宋軍屢次圍剿都不成功。於是楊幺軍中有傳言,說宋軍要擊敗楊幺,「除是飛過洞庭湖」。
然後,岳「飛」來了,先擊破偽齊軍,再攻滅楊幺。
飛過洞庭湖!
飛過洞庭湖!
飛過洞庭湖!
重要的事再說三遍。
順便一提,擊敗楊幺後,岳飛把一些戰船送給韓世忠。嗯嗯,這可不是普通的船,那可是艦(女人)啊!知道為啥老韓和岳飛後來關係那麼鐵了吧(滑稽)。
再舉個栗子(栗子:你奏凱!)
趙構曾帶岳飛去資善堂見過還是孩童的趙瑗,岳飛見後,說他「中興基本,其在是乎!」
後來宋孝宗繼位果然成了一位靠譜的君王。
當然這一切都比不上岳飛建炎元年的第一次「發功」。
建炎元年,趙構繼位不久就打算南逃。當時還是個小軍官的岳飛越職上書,指出「巡幸」南方是「在苟安之漸,無遠大之略」。
這十個字實在足以概括趙構一生。
別急,後面還有補丁。
建炎三年,在杜充接手宗澤防務幹了一堆蠢事後面對南下金軍打算南撤,作為部將的岳飛勸諫道:「中原之地尺寸不可棄,況社稷、宗廟在京師,陵寢在河南,尤非他地比。留守以重兵碩望,且不守此,他人奈何?今留守一舉足,此地皆非我有矣。他日欲復取之,非捐數十萬之眾,不可得也。留守盍重圖之。」
紹興十年,岳飛北伐,幾乎成功!其時岳飛麾下剛好有正規軍【十萬】!以及當時河北義軍,號稱【四十萬】!
自己的預言,自己親自來實現!
可惜一日之間「詔書十二」,岳飛不得不班師回朝。《會編》里記載了岳飛給自己的預言加入了最後一個補丁:所得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
之後南宋多次北伐,孟珙滅金,義軍一度收復山東,端平幾乎收復三京。然而所得諸郡,很快一旦都休。乾坤世界,沒有再復。
最諷刺的是,等到「日月重開大宋天」的那一年,距離宋朝最後一位名義上的繼承人韓林兒去世不過短短數年。
在苟安之漸,無遠大之略。——趙構
中原之地尺寸不可棄……他日欲復取之,非捐數十萬之眾,不可得也。——收復中原
所得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中興南宋
前面的虹喵同志已經給了wrong way大國濕一記重擊:
真實的岳飛是什麼情況? - 紅茶魔術貓的回答 - 知乎
在討論中,咱家發現,其實有很多人並不知道岳飛到底有多大權力,到底擔任過什麼職務,他的權力從何而來。
咱家就抄了抄書,寫個簡單點的岳飛的官銜的解釋回答吧~
我們從岳飛入節度使的那一年開始。
紹興四年八月,因收復襄漢六郡的功績,岳飛由鎮南軍承宣使而建節,升為清遠軍節度使。
在這個時候,岳飛的全官職是:
晉陞前:鎮南軍承宣使、神武后軍統制、江南西路舒蘄州制置兼荊南鄂岳州制置使、兼黃復州漢陽軍德安府制置使。
晉陞後:清遠軍節度使、神武后軍統制、湖北路荊襄潭州制置使
咱們來挨個分析。
鎮南軍承宣使-清遠軍節度使:
承宣使和節度使,都是武官的榮銜。尤其是節度使,這不是唐代的節度使,只是一個級別很高的榮譽。
神武后軍統制:
岳飛的部隊此時的正式番號是神武后軍。我們常見的岳家軍是其軍的俗稱,就和楊沂中的神武中軍俗稱楊家軍一樣。楊沂中部是宋高宗的衛隊,不要搞成大軍閥楊沂中挾持宋高宗號令天下的大新聞。
湖北路荊襄潭州制置使:
湖北路指的是荊湖北路,後世的所謂湖北,就是這個來歷。當然對應的還有荊湖南路、江南西路、廣南東路、廣南西路、川峽四路等等,不一一展開。這裡的荊是指荊南府(江陵),潭是指的潭州.潭州在荊湖南路,是荊湖南路的首州,不屬於荊湖北路。之所以還要岳飛帶一個潭州的管轄權,是因為當時楊么還沒有平定,需要岳飛在潭州有進行軍事工作的權力。這裡的制置使也是軍職。以武官為此職統帥軍事是熙豐變法之後的事情。它管什麼呢?它節制授權區域內的軍隊,對作戰和其他軍事工作負責,包括進行區域內的作戰策劃。在它限定區域內的安撫使、監司官、州軍官(不是州里的軍官,而是州、軍的官員。州和軍是行政單位)都要聽它節制。它用兵有便宜指揮的權力。它在序列內多高呢?它的級別在招討使之下,安撫使之上。
小結:
岳飛在紹興四年的時候,擁有對湖北路荊襄潭州等地區的軍事征討權,在該地區有便宜指揮的權力。如該地區有安撫使,也要聽從岳飛的指揮,至於其他的各監司官、州軍官(如果有的話)則更不在話下。
紹興五年十二月 鎮寧崇信軍節度使、行營後護軍都統制、湖北襄陽府路招討使
鎮寧崇信軍節度使:
即鎮寧軍和崇信軍節度使,相對前面的清遠軍,這次加的是兩鎮節度使。一般來說,一鎮節度已經是很高的榮譽了,但授予兩鎮,屬於「希闊之典」。當然,還有三鎮節度這種大殺器在最後,但已經沒有本質區別了,只是多加錢而已。
行營後護軍都統制:
這一年中南宋中央政府整頓軍制,進行了統一改編,各神武軍系統都改編為行營護軍。行營後護軍現在才是正式番號。要值得注意的是,岳飛從統制升級為都統制,說明其下的軍隊編製有了擴充,已有多個統制獨立率兵成部了,因此要設更高級的都統制來進行管理。
湖北襄陽府路招討使招討使:
這是軍職。在唐長安三年設立的招慰討擊使,這是此職的本源。到北宋仁宗時,設置了沿邊招討使,主要也是負責軍事工作。到南渡軍興之後,由於與金進行軍事鬥爭的需求,就多見XXXX招討使了。它的主要工作,是從事招撫征討。當軍中有急速事的,來不及上報的,可便宜行事。招討使在序列中的哪個地方呢?其品級看官員本人的所帶官職來確定。他在序列中的位置,是在宣撫使之下,制置使之上。湖北還是荊湖北路,襄陽府路是新設立的,不是一個行政監察區,而是一個軍事區,其下的襄陽府,隨州,郢州、唐州、鄧州,信陽軍等地,多是行政監察區京西南路的區域,只是京西南路尚未完全收復。
小結:
岳飛在湖北,從許可權上來說,是自己管理自己。當時規定,「(行營護軍)並聽本路宣撫、招討司節制」,也就是說,各行營護軍都在各地的宣撫使、招討使的管理下,都統制是宣撫使、招討使的下級。但當時湖北沒有宣撫使,岳飛擔任的招討使就是最高長官,也就是說,招討使岳飛管理都統制岳飛。這是國家授予他的合法權力,沒毛病!
~~~~~~~~~~~~~~~~~~~~~~~~~~~~~~~~
PS:
因為身體原因,岳飛在這一年屢次上表,要求解除他「荊湖南北襄陽府路制置使」的職務。但國家均不允許,並從制置使提升他為招討使。「不要裝病,你給我好好乾活!」
諸位瞧瞧,專制國家啊!封建獨裁啊!人家不想幹活了,你還繼續提拔人家,最後反說人家「謀反」,嘖嘖嘖嘖,這活能更糙一點嗎?
~~~~~~~~~~~~~~~~~~~~~~~~~~~~~~~~
紹興六年三月 檢校少保、武勝定國軍節度使、湖北京西路宣撫副使、兼營田使(特許岳飛帶河東宣撫副使節制河北路之名)
檢校少保:
檢校官,這只是給節度使們過渡一下,並不是真的少保,有點少保「代」的意思。
武勝定國軍節度使:
武勝軍、定國軍比鎮寧軍和崇信軍都大,屬於「大鎮」,雖然同是兩鎮節度,武勝定國軍節度使要略高半級,其實無非是加工資,本質區別不大。
湖北京西路宣撫副使、兼營田使:
正菜來了!之前說過,湖北沒有宣撫使,招討使岳飛帶領都統制岳飛搞工作。這次是正式提升了,直接進入宣撫使序列。宣撫使是啥?告訴你,牛逼大了!宣撫使在北宋時,那是直接代替皇帝統軍外出征討的最重要的職位。到南宋時,所管轄的區域縮小了,但許可權沒有縮小。他擁有戰區內的決策權,管理戰區內的所有將領。最重要的是,宣撫使有人事權。用今天的話來說,管了業務還管人,你說厲害不厲害?宋會要里說「祖宗以來,所置使名莫重於宣撫,多以見任執政官充使」。所以宣撫使和執政大臣一樣,尊稱都是「相公」,如果同時在場的有執政,則可稱「宣撫相公」。岳飛從這個時候開始,就可以被人叫「岳相公」了。有人一定會問,營田使是啥?簡單來說兩個字,後勤。懂?
河東宣撫副使節制河北路:
這是特許。什麼意思?其實這是有規定事由和區域的。當時河東路、河北路都是淪陷區,岳飛在征討偽政權「齊」和收容北方義軍的時候,在河東路和河北路有軍事管轄權。當然,如果沒有進行征討的話,就不能戴這個頭銜,也沒有相應的許可權。
小結:
大都督張浚覺得岳飛老是當招討使,有點LOW。這不好,畢竟不方便。於是岳飛同志就從招討使提升半級為宣撫副使,先過渡一下。由於湖北沒有宣撫使,所以還是宣撫副使岳飛同志自己領導自己搞工作吧!還有,朝廷已經決定了,後勤你也抓一下。
這是逼岳飛同志繼續上表求去啊?「我媽死了,我要守孝三年啊!」「不許!」
紹興八年 太尉、武勝定國軍節度使、湖北京西路宣撫使、兼營田大使
太尉:
在北宋前期,太尉是親王、宰相、樞密使的加銜,主要用途是有面子,加工資。到北宋末期,改為武階的最高級。武階有52級,太尉到頂了。
~~~~~~~~~~~~~~~~~~~~~~~~~~~~~~~~~~~~
插曲:第一次紹興和議
紹興八年到紹興九年,宋金兩國開始了各自的內部嘴炮撕逼,金國還發生了政治動亂。
金國在是否推行漢化、是否取得漢族知識分子的支持、是否仿照中原王朝搞中央集權的政權組織形式等問題上,因現實需求和政治理念的不同,在統治階級中產生了分歧,金國上層之間的矛盾迅速激化。金太宗死後,太祖系的將領與太宗系的將領,圍繞國是(註:國家的方針政策)、繼承、漢化等問題發生了分化對立。完顏昌、完顏宗磐、完顏宗雋等人為一派,完顏宗干、完顏宗翰、完顏希尹、完顏宗弼等人為另外一派,彼此爭鬥不已。
其中,完顏宗磐即蒲魯虎,是金太宗吳乞買的嫡長子;完顏昌即撻懶,他輩分較高,是金太祖的叔父盈哥之子,與金太祖金太宗等人是堂兄弟;完顏宗雋即訛魯觀,他也是金太祖的兒子,排行第六;完顏宗干即斡本,是金太祖阿骨打的庶長子,值得注意的是,他有個兒子叫完顏亮,即後來的海陵庶人,他還有個繼子叫完顏亶,就是後來的金熙宗;完顏宗翰即黏沒喝,很有軍事才能,在漢文史料中,他以粘罕這個小名較知名;完顏希尹即兀室,此人頗有心智,女真大字就是他創製的;完顏宗弼即兀朮,因是金太祖第四子,俗稱四太子,由於各種原因,他在我國民間比較知名。
金太宗過世以後,金熙宗即位,金國內部發生了政治變亂。完顏宗翰(粘罕)派系政斗失敗,其心腹幹將高慶裔被殺,本人被剝奪軍權之後憤懣而死。完顏昌(撻懶)、完顏宗磐(金太宗子)、完顏宗雋(金太祖子)等主和派主持了金國朝政。
在這個基礎上,宋金兩國達成了「第一次紹興和議」。所以八年到九年這段時間,兩國之間處於和談持續的狀態,各自開展了內部的撕逼活動。宋朝內部也在鬧。大量的政府官員都提出抗議。
當時的文獻中,曾保留了這麼一個名單:
台諫系統:張戒(殿中侍御史)、常同(御史中丞)、方庭實、辛次膺;
侍從官系統:梁汝嘉(戶部侍郎)、蘇符(中書舍人)、樓炤(給事中)、張九成(權尚書禮部侍郎兼侍講)、曹開、張燾(權吏部尚書)、晏敦復(吏部侍郎)、魏矼(權吏部侍郎)、李彌遜(戶部侍郎);
郎官:朱松、胡埕、張廣、凌景夏;
宰執級的重臣:趙鼎、劉大中(註:此人立場多變)、王庶;
退休的宰執:李綱、張浚、朱勝非;
其他官員如:林季仲(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范如圭(秘書省正字兼史館校勘)、常明(秘書省正字兼史館校勘)、胡銓(樞密院編修官)、許忻(校書郎)、趙雍(樞密院編修官)、潘良貴(中書舍人)、薛薇言(起居舍人)、尹焞(禮部侍郎)、陳剛中(太府寺丞)、馮時行(奉禮郎)、潘良貴、連南夫、汪應辰、樊光遠(秘書省正字)
這個名單其實還並不全面,事實上還有大量的反對者沒有被列進去。例如:喻樗、毛叔度(臨安府司戶參軍)、元盥、韓紃(澧州軍事推官)、張行成(迪功郎)等等等等。
武將們也先後表達了極其激烈的反對意見。主管三衙的三位主兵將領楊沂中(主管殿前司公事)、解潛(權主管馬軍司公事)、韓世良(權主管步軍司公事)前往拜見了秦檜,他們都露骨地威脅,一旦因為和約導致人民群眾情緒激動,「軍民洶洶」,他們是「彈壓不得」的。然後他們三人又去見了在和議往來事務中出謀劃策的勾龍如淵,除了之前那些話,他們又說,如果以後在外領兵的三大將(岳飛、韓世忠、張俊)就這事追問起來,他們是不負責的。至於岳飛、韓世忠的態度,則更不用說了。
當時南宋的諸多官員和軍人,大多是從北方地區搬遷而來,與金人或有血債家恨,或有骨離之痛,不共戴天之仇是人所共有。在聽說了要與敵人和談的消息後,社會各個層面都沸騰起來了,「秦相公是細作」的傳單傳遍臨安內外。
很明顯,這是一次聲勢浩大的「非組織政治活動」,一時之間,內外壓力都向朝廷湧來,就連秦檜一度也承受不住,向宋高宗提出辭職。但宋高宗一力全部接下,他展現了封建獨裁者的絕對大權,罷免了對和議態度不是太積極的趙鼎以及首鼠兩端的劉大中,表明了自己一定要屈己和談的想法。
雙方在紹興八年年底,在舉朝憤懣不平的背景中,以宋高宗去國號對金稱臣,且放棄其他北方淪陷地區的所有權的要求為代價,換得了一紙屈辱的合約。
可是到紹興十年,金國再次內訌,完顏宗弼對和談極度不滿,遂聯合完顏宗干(即金熙宗繼父)等發動政變,殺掉了主和派的完顏宗磐、完顏宗雋、完顏昌等人,完全控制了金朝的政局。他重新開啟了兩國之間的戰爭。
~~~~~~~~~~~~~~插曲結束~~~~~~~~~~~~~~~~~~~~~
紹興十年
少保、武勝定國軍節度使、充湖北京西路宣撫使、兼河南北諸路招討使、兼營田大使
少保:
三少之一,也叫「三孤」。少保的班位排序在親王之上,在宰相之下。按照宋代的制度,晉陞順序大致是:節度使加檢校三少、三公官分別依序從最下提升,六級之後再提升為開府儀同三司(使相),然後再提升為少保、少傅、少師,然後再提升為太保、太傅、太師。朝廷決定,岳飛直接從檢校少保就到開府儀同三司了,這是火箭速度。當然,之後成為慣例,其他人也可以這麼提升了。其實也無非是加工資有面子。
小結:
其他職位的許可權,前面大多已經解釋過,大家對照一下看看就知道了。紹興十年最特殊的是,這次是南宋中央在六月一日(農曆!)直接委任了三個宣撫使(岳飛、張俊、韓世忠)出征,可謂史上僅見。為啥?因為這次真是太丟人了,這是被人直接把撕了的合約在臉上抽,宋高宗的政治威信受到了極大的打擊,再不擺出積極進取的態度,這天下姓誰,就是個問題了。
紹興十一年
少保、樞密副使
樞密副使:
樞密院系統的副職。宋時之軍政,沿襲自五代後周的體制,以樞密院掌軍政,三衙掌軍令,互相牽制。樞密院掌握軍隊人事、福利、戰略規劃、情報、後勤、軍事合作(盟友)等軍務工作,其形態和組織方式頗為類似近世總參謀部的雛形。其下部門眾多,主管的工作也多,是國家戰略的樞紐機構。樞密院不掌握實際的作戰部隊,但是如果樞密院長官自己牛逼,你也不是不能帶兵,看後面。
小結:
從職位上來說,岳飛從此進入中央工作,不再和軍隊發生直接聯繫了。
總結:
如果大家看到這裡,相信對岳飛曾擁有哪些權力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大家也肯定懂了了,岳飛固然權力很大,但他的權力,都不是專兵自重獲得的,而是南宋中央政府一再授予他的合法的權力。當戰爭結束的時候,他交還了這些權力,進入中央政府工作。這才是一個官員最正常的工作程序。如果說岳飛是軍閥,那在岳飛交出兵權進入中央工作之後,專掌各軍的張俊豈不更是個大軍閥?張俊當時掌握包括岳飛韓世忠等人交出的軍隊,風頭一時無二。更不提俗稱楊家軍並一直負責宋高宗宿衛的楊沂中等根本就沒有交過兵權。如果說岳飛是軍閥,那張俊和楊沂中更是個大軍閥,他們甚至還挾持了宋高宗呢~
好,這些我們都放過。我們來看另外一個人物。這個人物在宋代可謂風頭一時無二,名號流傳千古,在《水滸傳》里都有重要戲碼,真正屬於在歷史上留下了名字。岳飛的權力和他比起來,可謂小巫見大巫。咱們看看他是不是軍閥吧。
這個人屬武官,而且也擔任過宣撫使,而且還很要面子。把宣撫使叫宣相,就是從他開始的。此人是哪裡的宣撫使呢?他是太尉領陝西(含陝西六路)、河北、河東路宣撫使,仔細看看地圖,這是多大的一片地方。岳飛和他一比,算根毛~岳飛當過少保是吧?不好意思,這位先生是太師。岳飛兩鎮是吧?不好意思,這位九鎮(前後累計,可謂遍歷天下)。岳飛交出兵權,當了樞密副使是吧?不好意思,這位是權領樞密院事,他就是樞密院的老大。而且人家還是自帶親軍「勝捷軍」的權領樞密院事。兩宋三百多年,掌親兵的樞密使,這可是獨一例!
這些不說了。這位先生征討了青唐吐蕃,收復了西寧,抓了一堆各國公主。還拿到了幽州,新建了常勝軍拱衛邊疆。這麼大的功勞,該不該封王?該。
他權勢滔天,害死了名將劉法,還撒謊說是獲得了大捷,結果根本沒有人敢揭發他。他也整天撂挑子,朝廷叫他出兵,他就是不出。最後是皇帝親自給做思想工作,親筆還給他寫了一封保證書,他才出動。結果失敗了回來,也沒有受到任何懲罰。
這種人不是軍閥,誰是軍閥?這個人是誰呢?看看咱家的ID。
軍閥?你岳飛個渣渣也配?
PS:
總參謀部開會:
設計台詞:
曼斯坦因:蘇聯地圖找不到,咱們先來個金代河南地圖湊合一下吧~
猿首:可是,我要去的是河北啊?
蔡茨勒:裝逼~!
克萊斯特:對,看他裝逼~!
偵查處長:童貫
作戰處長(代):童貫
地圖繪製:童貫
猿首:這似乎太潦草了。您的哪位紅人作戰部長貝根呢?
曼斯坦因:呃,這是第二稿。
偵查處長:童貫
作戰處長(代):童貫
地圖繪製:童貫
猿首:這個有問題吧?你確定在順昌部署的是劉琦不是劉錡?
曼斯坦因:沒辦法,出全力了!
偵查處長:童貫
作戰處長(代):童貫
地圖繪製:童貫
猿首:不錯,這才是總參謀部的水平!
其實,前面鋪墊這麼多,給大家說個實話,本文就是個硬廣。
點下面:
知乎專欄
如果有興趣看小說的話,這裡有個坑,跳進去死了的話,咱家不管埋。
點下面:
知乎專欄
忍不住說一句:
網路上,岳飛是一面照妖鏡,凡是否定岳飛、貶低岳飛、詆毀岳飛的人,都是人渣,絕不可交,大家盡量遠離。
至於岳飛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我說: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誕生之前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人。我最開始所知道的岳飛 是通過連環畫《岳飛傳》
就是這套,一個典型的中國式的演義故事。有忠臣良將,有昏君奸臣,有三川六國九溝一十八寨的番兵番將。青龍山、牛頭山、愛華山大破金兵,八大鎚大鬧朱仙鎮,還有大破蛟尾金龍陣......
這套連環畫給年幼的我留下的是樸素的愛國主義的種子,但這裡邊的那個岳飛是一個近乎於神的將領。直到我開始看歷史學者所寫的嚴肅的著作:王曾瑜《岳飛新傳》 鄧廣銘《岳飛傳》 龔延明 《岳飛評傳》。真實的歷史,遠比演義精彩得多。
他不是個稱職的丈夫,岳飛看到自己的妻子李娃穿著繒帛的衣裳,雖非高等的綾羅,岳飛已經很不高興,說:「吾聞後宮妃嬪在北方,尚多窶乏。汝既與吾同憂樂,則不宜衣此。」——想想,在家相夫教子,操持家務,連件漂亮衣服都不讓穿,這要是現在,簡直大寫的直男癌
他不是個稱職的父親,岳飛對岳雲的嚴厲幾乎到了苛刻的地步,不但在日常訓練中嚴格要求,在戰鬥中屢次讓岳雲作為先鋒,在郾城大戰中命令岳雲「必勝而後返,如不用命,吾先斬汝矣!」,甚至就算是「功先諸將」,也被扣押不予上報。 ——看看,當個官二代不但不能平步青雲,還得上戰場拚命,拚命也就算了,連一刀一槍拼出來的功勞,也被以「父之教子,豈可責以近功」、「賞典過優,義不遑處」這樣的說辭給推掉,簡直懷疑是不是親爹。
他不是個稱職的「領導」,除了已經離婚的前妻之外,岳飛只有李娃一個妻子,並未納妾,吳玠為了增進和岳飛的關係,花錢買了個白富美給他送過去,岳飛只是隔著屏風與對方交談「某家上下所衣布耳,所食齏面耳。女娘子若能如此同甘苦,乃可留,不然,不敢留。」 ——瞧瞧,送上門來的美色都拒之門外,要是現在估計會被人懷疑性取向。
我們這個民族的「聰明人」太多了,而英雄又太少了。不貪財,不好色,不抓權,沒有把亂七八糟的親戚們安插到各個位置吃空餉撈好處,那就是「不正常」「不聰明」「不合群」——恩,對,還有「不懂政治」
只是,我想問,岳飛只要貪污腐敗,聲色犬馬,就是「正常人」了?他如果昧著良心和昏君奸相沆瀣一氣,構陷同僚,是不是就能永保富貴,就是「懂政治」了?
我還想問,如果他真的是這麼一個人,那他還是岳飛嗎?
我記得看過有一次 @經略幽燕我童貫 對岳飛的評價,原話忘了,大意是
功名利祿,他並非不知;榮華富貴,他怎會不曉,但岳飛最終仍然選擇的是忠於自己最初的理想。
那歌兒怎麼唱來著
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
恩,岳飛要是生在上個世紀前半葉,估計也是個黨員。
有一些英雄總是會被某些人用放大鏡從他們的身上找出一些污點或者是所謂的「真相」,。比如黃繼光,就說他「根本堵不住槍眼」,比如邱少雲,就說他是「燒烤」,其他的諸如「蛋炒飯」之類的「真相」,不勝枚舉,其實我們的北方鄰國也有類似的現象,馬特洛索夫是「腳下一滑」,某人文歷史刊物還拾人牙慧,刊登過什麼「卓婭是神經病」這樣的陳詞濫調。
想提醒這些「聰明人」:吃屎要趁熱!!!
我經常說,斯大林格勒,就是蘇聯的順昌;庫爾斯克,就是蘇聯的郾城。
可惜的是,我大宋的旗號終於還是沒有飄揚在東京汴梁
一個偉大的、而又多災多難的文明古國,她之所以能屢仆而屢興,千百年來的愛國主義傳統,作為一種巨大的精神支柱,無疑是發揮著重大作用的。每當祖國蒙受恥辱,遭遇劫難,瀕臨危亡之際,總是有大批大批的愛國志士,甘願為她的榮辱、興衰、存亡而獻身。岳飛等先烈的榜樣,鞭策著後人;而後人的奮鬥業績,也可超越前人。
看到很多人黑岳飛的所謂真憑實據,大多都來自於呂思勉的著作,而呂思勉為什麼要給岳飛潑髒水,我就不作分析了。 這樣看來,這事兒也就簡單了:
1、民國時期的大師們,他們的名聲固然大,學問固然深厚,但有很多其實是有點名不副實的。即使是那些真正學問極深的,有時候為了達到某些目的(政治、學派之類的),也故意的搞一些斷章取義的事情。比如,再如國學大師章太炎,把孔子說成是玩弄權術的陰謀家。然後,他們這些人,寫一本書的時間相對很短,有些確實不夠精審。如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剛一出版就被梁啟超批慘了。
2、那個時期的作品,往往作者的主觀傾向特別重,對史事評判不夠中正——一方面是那個時代的整體的學術氣氛如此,另一方面則是當時的時代環境。比如錢穆的《國史大綱》,適值日寇侵華,其書是為「中華文化之發皇」而寫,欲圖喚醒我國人之歷史智識,則此種傾向,未必不能影響到其對史實的記述。呂思勉寫《白話本國史》,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當時北洋軍閥掌權,呂先生書中對武人弄權極為痛恨,對軍閥大加批伐(典型的如對岳飛的評價,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含沙射影罷了,實際上岳飛遠遠夠不上軍閥的標準。如果岳飛都算是軍閥了,那麼南宋從上到下所有武將,沒一個是乾淨的,趙構早被人點天燈了)——這些前輩史學大家,其史德自然高尚,其史學水平亦極高,然而歷史事實的記載是客觀的,亦皆有所本的,但對其之描述以及評價,則難免帶有其自身時代之傾向,甚至說是局限。
3、史學的進步。這個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呂思勉錢穆就不知道兵馬俑,也不知道馬王堆。錢穆還說老子應該是戰國時候的人。。。
總結一下:那些自稱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所謂精英們和主流擰著來,彷彿不唱反調就不舒服一樣,其實不也是抄襲的這些已經被前輩吊打得滿臉桃花開的前輩的前輩的論調么?真不知道這些人哪來的優越感。。。
為啥這幾年雜音這麼多,黑岳飛洗秦檜之類的言論層出不窮,無非就是因為前些年被動不動就屠神逆天斬仙誅佛的起點網文給打了雞血的中二少年們長大了而已。
當然
@經略幽燕我童貫 有句話沒說錯,就是宣傳陣地,你不去佔領它,我不去佔領它,那麼自然會長滿雜草。為啥這些年秦檜屢屢有人洗地,岳飛屢屢有人抹黑,官方的不作為(或者消極作為)也有一定原因。官方不大規模宣傳和紀念民族英雄岳飛,民間自然就會轉而去膜拜冉閔之流,當然也就會有極端分子跑去給秦檜洗地。畢竟和官方對著幹才能體現某些人的所謂的獨立自由意志嘛。
--------------------------------------------------------分割線---------------------------------------------------------
針對某些長篇大論各種角度抹黑岳飛的答案:
第一,《金史.王伯龍傳》中就記載「軍渡採石,擊敗岳飛、劉立、路尚等兵,獲芻糧數百萬計。」。這是1128年冬天的事,是杜充的責任,渡口在馬家渡,也不在采石磯(金兵渡采石磯向來大敗,後來1161年完顏亮南侵,在采石之戰被虞允文大敗)。岳飛當時還是杜充手下,沒有自己的軍隊。岳飛的岳家軍還在天上飛,沒在地上實現。
第二,《金史.仆散渾坦傳》記載「天眷二年,與宋岳飛相拒。渾坦領六十騎,深入覘伺,至鄢陵,敗宋護糧餉軍七百餘人,多所俘獲」。金熙宗天眷二年是1140年,此時岳飛第四次北伐已經從武昌打到離黃河不遠的開封朱仙鎮,鄢陵就在開封不遠的地方,明時屬開封府,岳飛的後軍糧草都到了這個地方,前軍已經到了朱仙鎮。(開封向南——朱仙鎮——尉氏縣——鄢陵縣—— 上蔡縣——汝寧府——真陽縣——羅山縣)金國女真軍號稱『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結果1140年的《金史》上,除了這個60個騎兵劫了一個700人的糧草後勤部隊的戰例,一個也沒有了。就這點戰績,還有臉說?打個比方,就是和2004年伊拉克劫了女兵林奇所在的後勤部隊大事宣揚是一回事,前線呢?金國已經一敗塗地。
第三,《金史.完顏昂傳》記載「宋將岳飛以兵十萬,號稱百萬,來攻東平。東平有兵五千,倉卒出御之。時桑柘方茂,昂使多張旗幟於林間,以為疑兵,自以精兵陣於前。飛不敢動,相持數日而退。」「昂舉兵以為聲援,飛乃退」。這算什麼?完顏昂殺了一個岳家軍的士兵了嗎?小心斥堠是名將的共同特點。岳飛以諸葛亮為偶像,《出師表》的岳飛手跡還在,諸葛亮用兵謹慎。岳飛和後世的左宗棠都學的很到家,沒有把握的仗是不打的。(另,歷史上的真正的諸葛亮沒搞過「空城計」,這玩意兒不消滅敵人,自衛可以考慮,贏得戰爭不靠這個)
第四,《金史.完顏宗秀傳》記載「宗弼復取河南,宗秀與海陵俱赴軍前任使。宋將岳飛軍於亳、宿之間,宗秀率步騎三千扼其衝要,遂與諸軍逆擊敗之」。這是金史亂寫,將張俊寫成岳飛。亳州、宿州(今安徽北部同名城市)在開封的正東面,是張俊的戰力極差的「自在軍」的防區,岳家軍在武昌方向,和亳州、宿州這兩個地方還隔著一個順昌的劉錡的「八字軍」,完顏宗弼在順昌(今安徽阜陽)就被劉錡的「八字軍」擊敗,1140年岳家軍根本就沒有到過亳州、宿州,因為根本沒有這個必要。
第五,1137年偽齊就被廢了,岳飛的前三次北伐是針對偽齊軍的,但1140年的第四次北伐是針對完顏宗弼的主力女真軍的。這時岳家軍對付的,是比其它任何南宋軍隊都多的女真部隊。相反,除劉錡的順昌之戰以外,其他南宋將領殺的才是以偽軍為主的部隊,比如張俊劉光世,從來不敢和女真部隊交鋒,只敢殺偽齊軍和河北簽軍。
第六,所謂《滿江紅》是明人偽作一說,其實也是捕風捉影,根本沒有實際的反證。哦,岳珂沒收錄,岳珂沒收錄就是偽作?似乎結論下得也太快了吧?岳珂出書是給宋孝宗等人看的,為岳飛平反。收入《滿江紅》這樣激烈的東西未必有好處,岳珂為什麼一定要收錄?能寫出《滿江紅》這首詞的人,氣魄絕對不小,非一般掉書袋的書生可為。基本上除岳飛,辛棄疾這樣的英豪之外,外人仿冒起來不像。宋史專家王曾瑜,鄧廣銘曾考證過,《滿江紅》確實是岳飛所作,但時間可能不確定,基本上是岳飛的岳家軍已經到達十萬人規模後所作。
第七,韓順夫一事是韓大意酗酒和女人作樂,被楊再興(當時還是曹成部下,是岳家軍的敵人)攻入殺死,其親兵沒保護好首長,應該受到處罰。
第八,岳飛舅舅姚某、傅慶都是該殺之人----姚某借岳飛的影響為非作歹,被岳飛多次警告,於是起邪心要殺岳飛,射箭射在岳飛的馬鞍上,差點要了岳飛的命;傅慶承州之戰沒有軍功,卻在岳飛頒賞承州戰功給王貴時當著全軍的面大鬧,當眾逼岳飛要給他獎賞,碰到岳飛治軍之嚴,這就是找死,怪不得別人。換了你治軍也一樣,否則以後就不要帶這支軍隊了。
第九,趙秉淵一事是岳飛28歲時,岳趙二人酒後失態打了起來。但以後岳飛為此事戒酒,滴酒不沾,朱仙鎮大捷後岳飛說「直搗黃龍,與諸君痛飲」,這裡面是有深層含義的,就是說打下黃龍府,就不戒酒了。這時的岳飛,已經38歲了。
第十,劉經一事是1129年末1130年初金兀朮攻過長江,南宋一片混亂,宋高宗逃到海上躲了幾個月,軍隊因為吃飯問題解決不了,大量成為土匪,就連岳飛也都成了游擊隊。劉經當時替岳飛守一家老小,被王萬密報要變成土匪殺岳飛一家老小,劉經是被岳飛的部將姚政殺死的,當時岳飛還未能趕回。岳飛趕回後也沒責怪姚政,判斷應該是劉經有問題,否則如果是姚政人品有問題的話,以後會被岳飛猜忌而無法重用,但姚政以後做到張憲的副手,沒有什麼問題。
-------------------------------------------------------分割線-----------------------------------------------------
袁騰飛流毒無窮。
如果不想讀正規的學術研究文章,那麼看看北溟客、嫖相、薛直老、李超字子越,紅茶魔術貓等宋史達人以往的答案就行了。
但其實更有的意思的是上面北溟客答案中提到的強加在岳飛身上的標籤與謠言。在我看來這體現了大眾的一種矛盾的心態:這麼偉大的英雄竟然是被冤死的,那麼他就一定沒有那麼偉大和優秀。聽起來很繞是不是,其實這種心態我們這些普通人都有,我們渴望這個世界的美好,以至於無視這個世界的無常與殘酷。我們渴望英雄的拯救,卻否定英雄的存在,這本身就是一種逃避,只要我們依然是這樣淺薄與軟弱,我們就無法得到真正的拯救。
再次向英雄致敬,為你們的勇敢和苦難。
================================
這兩天打開知乎,突然這個答案來了幾十個贊,讓我有點莫名其妙,這個答案只是半年前我隨手寫的一些感慨,怎麼突然就破百贊了?!仔細瀏覽一下問題,發現原來是王威先生在這個問題下帶了一波節奏,順帶讓我這幾句並沒什麼內涵的文字也受到了一些關注。說實話,對此我心裡其實很不是滋味兒,有點哭笑不得,不過還是謝謝大家的認同和點贊,奉上一句「好生惡死,天下常情。若臨大難而不變。視死如歸者,非忠臣義士有所不能。 」,與諸君共勉。
這次...實在是想撕一下王威的回答...
其實部分篇幅也不是沒有道理,但是文章的中心似乎是維護趙構,認為岳飛「必須死」,我看這就有點不能忍了
趙構要麼是特別蠢,要麼就是特別壞,要麼就是兼二者有之,客觀上就是漢文明最大罪人沒有之一。綜合高票答案,我看趙構是蠢佔40分,壞佔60分,又蠢又壞一百分。
「笑區區一檜能如何?逢其欲」
要擱以前,我眼裡趙構就是90分的壞,10分的蠢,我曾經認為秦檜就是個打手,後世讓他給偉大領袖背黑鍋,跟jq差不多,出國前拜謁岳王廟的時候根本沒去理他的跪像。
不過上了知乎之後看了一些說法,(尤其是高票的答案,那是去年了),現在覺得秦檜也有一定的責任(至少是狼狽為奸),但是也洗不白趙構的罪責
其主要邏輯就是岳飛功高震主(事實),岳飛不聽話(存疑),趙構害怕控制不了岳飛,無法判斷岳飛收復失地之後會不會無法制衡弄成下一個趙匡胤或者劉裕(事實,他真的不知道且害怕),所以趙構就殺了岳飛且這不是一件值得批判的事情(。。。嗯?)
不好意思放錯圖了
趙構自己的能力駕馭不了岳飛這樣的名將,這要怪岳飛咯?
且不說岳飛在史料上看大體上是忠誠,無叛亂跡象的嘛
就算是真軍閥,真想成為劉裕,趙匡胤,那又怎樣?
這朝廷不姓趙改姓岳,又怎樣?
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
岳飛光復河山直搗黃龍,又治軍嚴格,有仁愛之名,得民眾擁護,無論是暴力還是和平施壓要你趙構下台,黃袍加身同劉裕趙匡胤故事,又有何錯之有?趙匡胤也是欺負孤兒寡母,也沒有光復河山的不世之功,不也開國了?
我如果在當世,絕對要自告奮勇給他當御用文人
「我太祖武皇帝,踏破胡虜,一掃腥膻,解萬民於倒懸之危,救社稷於傾覆之際,萬眾傾心,四方仰德,神文聖武,法堯禪舜,這位篡的好棒棒」——張撕徒
重點也不在於岳飛是不是軍閥,而是其回答的立場取向不應是我們作為後來人的價值取向。
趙構殺岳飛有沒有理性的因素?
可能是有的,就像上文所講,趙構自認為駕馭不了岳飛,且無法判斷岳飛收復失地之後會不會無法制衡弄成下一個趙匡胤或者劉裕,或者說他認為岳飛是個軍閥控制不住(哪怕退一萬步事實上岳飛就是軍閥)
這一切都是有道理的,但是是有前提的
那就是站在趙構的立場上
那麼問題來了
我們憑什麼站在趙構的立場上看問題?
作為一個21世紀的後來人,看這段歷史
我看到的就是一個短視,無能的君主為了自己的安全,私利等小心思葬送了整個國家(不是南宋政權,是漢人的國家),荒廢了上百萬軍民的努力,殺掉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毀滅了我們國家光復的希望
這種人,有什麼資格不被釘在恥辱柱上?
石敬瑭賣燕雲十六州,也是為了自己的皇位,難道就不該罵了?
這朝廷不姓趙改姓岳,又怎樣?我們在乎這個朝廷是否姓趙嗎?
趙構駕馭不了岳飛,這要怪岳飛咯?
且不說岳飛在史料上看大體上是忠誠的,穩重的,就算是桀驁不馴的猛將,劉邦朱元璋手下不也有一大批,劉邦手下的還真叛亂了,人家還不是給剿了?
沒有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自己水平不行,使用下作手段也就罷了,還是在民族危亡的節骨眼上,為了一己私利把整個國家都毀了,淮河以北三百年身陷胡塵 ,千萬子民至死未見王師,罵你有錯了?
宋朝抗金數十年,中華減員約兩千萬。蒙古滅金,中華減員約三千萬,蒙元滅宋,五十年又是兩千多萬
要是中原有一個強大的政權存在,哪有鐵木真瞎jb跳的機會?我看人類文明的搖籃,兩河流域都不會被蒙古人毀掉
再丘處機路過牛家村一點,工業革命有沒有可能發生在生產力高度發達的東亞?
這個扯的有點遠了
但是至少對金的一系列戰爭造成的幾千萬傷亡完全是趙構的罪責。
所以我講,王威這個回答的視角,是站在少數人的立場上,為少數人的私利作出的危害大多數人的行為塗脂抹粉,這是完全不可取的。
我們類比一下,**為了自己的利益,損害全體中國人的利益,殺害了有能力治理國家造福百姓但是可能危害自己統治的人,難道我們還能為**的這種行為辯護嗎?
對吧233333
————————
評論區有論調,稱趙構優先考慮他的私利和皇位,而非光復失地。站在趙構的立場上看殺岳飛無可厚非。
那麼就算站在他的立場上,那也該光復之後再殺,就像朱元璋對藍玉和其他功臣一樣。韓信手下的部隊和地盤基本上達到三分天下的水準,劉邦不也等到天下已定才動手?
說白了就是趙構自己水平不行,為了自己的私利用下作手段也就罷了,還壞了我們民族的大事,這就該罵了。
再類比一下,退一萬步,就算岳飛是明著叛亂的軍閥,那趙構放著金人不打去殺他,也相當於委員長放著日本不打剿g,這都是要被很多人批判一番的。
實際上就算岳飛是真軍閥(存疑),但是用大宋旗號,大體上聽從中央調度(事實),那也相當於委員長在台兒庄大捷前夕派人飛過去把李宗仁抓過來殺了,這已經夠無恥了吧?
但是事實上岳飛的忠誠度和獨立程度完全跟李宗仁不一樣,我看要類比,得是委員長在孫立人仁安羌大捷之後覺得他在歐美名氣太大,就給宰了(如果發生這種事已經超出我的道德忍耐下限了,我選擇投共)
所以綜上所述,趙構殺岳飛這件事的道德污點,上限是委員長殺李宗仁,下限是委員長殺孫立人,上限是無恥,下限是無恥至極,總之是洗不白的。
————————————
再po一篇畫風跟我平時很不同的文。。。
在杭州那幾日游西湖,拜謁岳王廟。
人很多,我看的也很認真,雖然歷史基本上都知道,但是紀念館中的一字一句看了之後都沉沉的落在心裡。
到了岳王墓前,鞠躬之後,就哭出來了。
即將奔赴異國他鄉的成年人,像個小孩子一樣在岳飛墓前痛哭,驚擾了過往的路人,阻擋了他們拍照的Ipad。
會有人禮貌的詢問能不能讓一下,我便側身對著岳雲墓,讓出正面給他們拍照,鞠躬,獻花。我還在那裡哭。
我哭什麼呢,不僅僅是他英勇抗金的事迹,不僅僅是含冤被殺的委屈,這些我八九歲時就都知道了,我哭的是,整個民族最優秀的將軍,最忠誠的兒子,哪怕生前被冤殺,死後還忍受著他保衛的後代別有用心的非議與矮化!
請問,你可以不去岳飛墓前拜謁,你可以只去了拍照,連個躬都捨不得鞠,但你哪怕連「民族英雄」四個簡單的字都不能給他么?捍衛整個民族尊嚴與生命的英雄,生前什麼都沒有得到,只得到了冤屈與殺害,死後難道連』民族英雄』四個字都得不到么?
這樣的民族,真的值得千百萬人幾千年來拋頭顱灑熱血地捍衛么!這樣的境遇,真的值得他們生前的流血與委屈么!
所以,你們可以說元清不是入侵,可以說揚州沒有殺人,只是十日聯歡,可以說蒙古帶來了繁榮,人口翻了三倍。
但請你們,別再矮化岳飛了,武穆這一生,夠委屈了,就別再往傷口上撒鹽了。
「民族英雄」四個字,是岳飛用一生的的心血與委屈換來的唯一的東西。他的國家滅亡了,他的肉體消除了,他就活了三十多歲連一天福都沒有享,就死了。
他只剩下「民族英雄」四個字,微薄的讚美。
就連這個,你們都想奪走么!
相關回答
岳飛是民族英雄嗎?為什麼?為什麼有人說岳飛阻礙了民族統一?
日本侵華和元清兩朝入主中原有本質區別嗎?為什麼大多數人用完全不同的態度看待?
公眾號Leon政史堂
【總論熱點】
岳飛
科普小短篇:
俺家的武穆才不可能那麼萌呢~ http://tieba.baidu.com/p/1177744864
入門級科普文章,與眾不同之處是寫的非常非常好玩。
岳飛到底為什麼會死以及趙構為什麼要議和 http://tieba.baidu.com/p/2400528722
小議岳飛冤案的起因和經過(標註版)http://tieba.baidu.com/p/2262917016
岳飛案的背景——紹興黨禁http://tieba.baidu.com/p/3099045570
===========================================================
「熱門」的低級錯誤:
【軍閥論】
岳家軍何解?(南轅北轍——評姜鵬老師《讓岳飛回歸歷史》http://tieba.baidu.com/p/2531536769)
【南宋財政不足論】
南宋政府的財政收入是否可以支持岳飛北伐?議和後人民生活幸福了嗎?http://tieba.baidu.com/p/2447290962
【迎回二聖論】
迎回二聖不是岳飛的死因、提議立太子也不是岳飛的死因http://tieba.baidu.com/p/2475980058
該文直接批駁了一些對岳飛死因最常見的誤解,有理有據,推薦閱讀。
【金史言勝岳論】
換個角度看岳飛——《金史》中的岳飛及淺析曉風的分析 http://tieba.baidu.com/p/2732055310
《宋史》和《金史》的史料來源,兼談《金史》中關於岳飛的錯誤描述 http://tieba.baidu.com/p/2245064857
【滿江紅偽作論】
岳飛《滿江紅》真偽爭論的由來 http://tieba.baidu.com/p/3139262977
【岳飛不戰金軍論】
論有關岳飛評價的爭議 http://tieba.baidu.com/p/3314933064
【岳珂吹噓論】
秦檜篡改歷史及其對後世研究岳飛的消極影響http://tieba.baidu.com/p/2246914103
岳飛孫子岳珂書中的文獻資料之來源及其史料價值 http://tieba.baidu.com/p/2246970470
岳飛相關問題簡述與解答 http://tieba.baidu.com/p/2205163403
===========================================================
生平介紹:
一份比較完整的岳飛簡歷,略長。http://tieba.baidu.com/p/893616326
【轉】王曾瑜:岳飛新傳(全文+描紅) http://tieba.baidu.com/p/2768247719
===========================================================
其他:
岳飛不曾和契丹作戰http://tieba.baidu.com/p/2403317075
岳飛兵力詳解 http://tieba.baidu.com/p/1927626787
該文以詳盡的數據解釋了岳飛一軍的兵力,堪為經典
楊再興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http://tieba.baidu.com/p/2442213957
岳雲不是岳飛的養子http://tieba.baidu.com/p/336587646
是否存在十二道金牌?http://tieba.baidu.com/p/244668081
===========================================================
岳飛是民族英雄,鏈接如下:
岳飛不是民族英雄嗎?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gudaishi/special/yuefeibushiminzuyingxiongma/
再論岳飛就是民族英雄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gudaishi/special/zailunyuefeijiushiminzuyingxiong/
三論岳飛就是「民族英雄」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gudaishi/detail_2013_07/11/27409392_0.shtml
這個專題是鳳凰網的編輯飛雲加班趕出來的專題,飛雲是宋史碩士,不僅史學功底紮實,而且視野縱觀古今,從概念上澄清了岳飛不是民族英雄的錯誤。就史料組織而言,也批評了所謂的岳飛軍閥說,推薦閱讀
謝邀。
神力驚人,能開三百斤弓,八石之弩。精於騎射。
勇冠三軍,若干沖陣實例,並手斬過黑風大王。
治軍嚴謹方面,堪稱歷史級的出色。金國人都承認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有文采。哪怕《滿江紅》、《翠微亭》、《小重山》可能是託名偽作,但當時一般公認他奏章文筆甚
好。有宋朝筆記說韓世忠就自嘲過,自己行伍出身,不及岳武穆好文采。
性情剛直,近乎耿介。私德完美,但不容小人,跟同僚關係,實在不算太好。
有點狂傲。比如對自己三十歲而為節度使級別,說過自傲的話。
政治敏感度甚低。這點眾所周知。
另外跑個題。
我知道類似「真實的XX是什麼情況」的問題,大多有個通例:越是得到陰暗的、能顛覆教科書的回答,越讓人覺得爽。但我也得提示一下,以我們所處的年代,對某歷史人物的了解,不可能勝過他同時代的人。如果某歷史人物,同時代與稍後若干年掌握更可靠材料的人,對他評價比較統一,而我們這種隔了幾百年的,非要翻案來顯得自己是真相黨,其實和地攤刊物作者也就差不多貨色了。
羨慕下岳飛的武力。
摘自項羽吧吧友總結...
武穆的武力表現:
1、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學射於周同,盡其術,能左右射。(開弓379.8斤,腰張弩1215.36斤。)
P.S.有習練射箭同時研究宋史的朋友認為這裡有BUG,民間不會有八石弩這種大殺器,若不依據宋制而依據漢制推算,則屬於正常優秀水準。
2、敵猝至,飛麾其徒曰:「敵雖眾,未知吾虛實,當及其未定擊之。」乃獨馳迎敵。有梟將舞刀而前,飛斬之,敵大敗。
3、命從王彥渡河,至新鄉,金兵盛,彥不敢進。飛獨引所部鏖戰,奪其纛而舞,諸軍爭奮,遂拔新鄉。
4、飛引兵益北,戰於太行山,擒金將拓跋耶烏。居數日,復遇敵,飛單騎持丈八鐵槍,刺殺黑風大王,敵眾敗走。
5、從閭勍保護陵寢,大戰汜水關,射殪金將,大破其眾。
6、三年,賊王善、曹成、孔彥舟等合眾五十萬,薄南薰門。飛所部僅八百,眾懼不敵,飛曰:「吾為諸君破之。」左挾弓,右運矛,橫衝其陣,賊亂,大敗之。
7、飛遣王貴、傅慶追破之,又遣辯士馬皋、林聚盡降其眾。有張威武者不從,飛單騎入其營,斬之。
8、飛重鎧躍馬,潛出賊右,突其陣,所部從之。進大敗,走筠州。
9、飛時出視戰地,望見黃塵蔽天,自以四十騎突戰,敗之。
真實的岳飛在軍事上就是南宋版的許世友+林彪+毛澤東,將才、帥才、戰略家合為一體的人物。
勇武陷陣、殺伐決斷不必多說,這裡主要談的是其超越時代的戰略思維。
在兩次北伐之後,1137年岳飛上《乞出師札子》,其中將北伐的思路全局展現:
原文節選:
臣揣敵情,所以立劉豫於河南,而付之齊、秦之地,蓋欲荼毒中原生靈,以中國而攻中國。粘罕因得休兵養馬,觀釁乘隙,包藏不淺。臣不及此時稟陛下睿算妙略,以伐其謀,使劉豫父子隔絕,五路叛將還歸,兩河故地漸復,則金賊詭計日生,它時浸益難圖。
然臣愚慾望陛下假臣日月,勿復拘臣淹速,使敵莫測臣舉措。萬一得便可入,則提兵直趨京、洛,據河陽、陝府、潼關,以號召五路叛將,則劉豫必舍汴都,而走河北,京畿、陝右可以盡復。至於京東諸郡,陛下付之韓世忠、張俊,亦可便下。臣然後分兵濬、滑,經略兩河,劉豫父子斷可成擒。如此則大遼有可立之形,金賊有破滅之理,四夷可以平定,為陛下社稷長久無窮之計,實在此舉。
假令汝、潁、陳、蔡堅壁清野,商於、虢略分屯要害,進或無糧可因,攻或難於饋運,臣須斂兵,還保上流。賊定追襲而南,臣俟其來,當率諸將或銼其銳,或待其疲。賊利速戰,不得所欲,勢必復還。臣當設伏,邀其歸路,小入必小勝,大入則大勝,然後徐謀再舉。設若賊見上流進兵,并力來侵淮上,或分兵攻犯四川,臣即長驅,搗其巢穴。賊困於奔命,勢窮力殫,縱今年未盡平殄,來歲必得所欲。亦不過三二年間,可以盡復故地。陛下還歸舊京,或進都襄陽、關中,唯陛下所擇也。
翻譯及整理:
1、金國扶持偽齊是要以中國制中國,然後金兵從中漁利。對此,南宋可以離間劉豫父子,使其內部生亂,各路叛將倒戈,中原得以收復。
2、以襄漢為根據地,若出其不意據潼關之地,直取汴京、洛陽,偽齊統治薄弱,叛將倒戈,劉豫必然逃走河北。張浚、韓世忠北上必然擒獲。
3、如果偽齊堅壁防守,無可趁之機,宋軍進擊攻伐又難以運輸軍糧。那麼臣就需收兵,確保長江上游地區。按以往慣例,金兵勢必追逐襲擊而向南進軍,等待金兵到來,當率領各位將領或者挫敗敵軍的銳氣,或者等待敵軍疲乏。金兵謀利速戰速決,卻無法實現,必然會捲土重來。臣必定設下伏軍,攔截敵軍的歸路,敵軍越深入我們的勝利就越大,此後再妥善謀劃,進行下一步行動。假設敵軍看到我們進兵長江上游,合併軍力來侵犯淮河,或者分兵進攻四川路;臣便率軍長途挺進,直搗金兵的老巢。
可以看到岳飛的思路與八百年後的毛澤東《論持久戰》隱隱相符。
當年的金軍與日軍一樣,利於速勝而怠於久戰。
偽政權毫無主心骨,可威懾可離間以破之。
初期敵人勢大,若無良機只能防守,待到對方長驅直入,先挫其銳氣,再進行敵後作戰。
(持久戰的三段論)
這些都是岳飛在紮實的理論基礎之上,經過長期的戰鬥而得出的經驗總結。
岳飛早年跟隨宗澤積極聯絡各地義軍準備北伐,也曾在金兵攻陷開封、建康南下,友軍毫無戰意,兵敗如山倒的局勢下,自己帶領部隊在敵後太行山、江淮地區進行截擊作戰,取得過廣德六捷這樣的大勝。可見其與我黨我軍早期運動戰、游擊作戰的成長經歷,有不小的共同點。
這些經歷使得岳飛對於金兵強勢進攻背後的軟肋了如指掌:紹興和議前的南宋與金國之間,並非涇渭分明的隔江而治,而是比民國時期更加混亂,夾雜著流寇、叛軍、偽齊政權的一種割據紛爭的形態。因此岳飛敢於提出誘敵深入、敵後設伏、收服叛將、發動義軍這樣的戰法。
古代發動各地義軍勤王是普遍的思維,李綱、後世的于謙都以此完成過京城保衛戰,而宗澤在這基礎在上發展成收復失地的進攻性戰略,深刻影響了岳飛。
軍紀方面,毛澤東在與朱德討論紅軍紀律的時候提到過岳家軍「餓死不擄掠,凍死不拆屋」,這也走群眾路線、搞敵後作戰的一個共同選擇。
「(敵)小入必小勝,大入則大勝」,在外寇入侵民族危亡的局面下,岳飛所秉持的就是南宋版的人民戰爭。
注意一下最後一項計劃,跟解放戰爭中的劉鄧挺進大別山如出一轍:
蔣介石是攻陝北、山東,劉鄧從大別山威脅荊漢、江淮之地;
金兵攻四川、江淮,岳飛從襄漢軍直插汴京舊地。
這就是調轉方向的翻版!
轉戰敵後華北、江南打游擊,建立中部根據地,歷史就這樣以鏡像的方式跨時空展現出來…
岳飛的第四次北伐,便將是上訴幾乎所有因素的總爆發:
剛剛政變完成的金國南下侵宋,趙構一味自保消極防守。金軍分兩路,西路攻陝西、東路攻安徽。
然而此時宋金兩國實力對比已然逆轉,南侵不久金兵攻勢便被受阻。機不可失,如《乞出師札子》計劃,岳飛顧不得趙構班師回防的命令,自湖北陸安揮師北上,十年間聯繫的中原好漢紛紛響應。此次派往河北的義軍首領負責在太行山區和河北、河東等路組織當地忠義民兵,在後方配合岳家軍作戰。
(這與中共派人進入東北組織抗聯的思路如出一轍)
北方許多州縣的民間抗金力量也紛紛揭竿響應,岳飛所部和由他聯絡的各地忠義民兵,對兀朮盤踞的東京已形成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六面包圍。
然而此時,朝廷詔命張浚撤出亳州,又下詔駐屯順昌的劉錡向江南調移。岳飛接連上奏,請求友軍支援,「伏望速降指揮,火速並進」,但一直未能盼到援軍。
勝利近在眼前,沒有其他官軍策應的岳家軍全線出擊,郾城之戰、穎昌之戰、朱仙鎮破敵,將完顏宗弼逼入絕境。
一旦完成破敵,其意義可與三大戰役相比。主力打垮而內亂未定的金國將無力防守河北、燕趙之地,一路潰敗到關外。
十二道金牌使這一切化為泡影,十年辛苦毀於一旦。
岳家軍撤退後,各地義軍也先後被鎮壓。
如今我們看岳飛北伐,雖然惋惜但對於北伐是否一定能成功會保持懷疑,甚至認為說出「直搗黃龍府」的岳飛過於激進乃至自大,由此才會有諸如軍閥、抗命之類的疑問。
換個時空,若是當年解放戰爭劉鄧挺進大別山的舉動失敗,未能將戰線推出解放區。國民黨軍即使久戰不克,在被戰火破壞的解放區,解放軍也得不到充分休整與補充,更無法達到後期土改後的解放區的經濟與財政優勢。僵持到最後劃江而治,恐怕遺憾不亞於岳飛第四次北伐。
只有知道岳飛離勝利有多近,才能破開誤解與懷疑,真正體會岳飛在那個時空下的憤懣與無奈。
縱有媲美後世的韜略,然而在不斷轉進,偏安江浙一帶的趙構領導下只能功虧一簣。在同一片土地上,歷史總是相似的,但幸運的是人已經不同了。關於真實的岳飛,先發一個我在中華書局出版的青少年讀本,《不敗戰神岳飛》的附錄上來。
這個年表是我自己總結的,然後出版前中華書局也審核了一下,錯漏應該不大。
至於我心中真實的岳飛是個什麼樣子,等我有時間再慢慢說來。
岳飛大事年表
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3月24日岳飛出生於。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湯陰縣)
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拜陳廣為師
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拜周同為師
政和公元,1118年,娶妻劉氏。岳飛十五歲。
宣和元年六月初五,公元1119年7月14日,大兒子岳雲出生。同年岳飛去安陽晝錦堂做護院。老師周同去世。
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十九歲的岳飛初次應募從軍,在安陽相州大營,劉韐麾下做一名敢戰士,提拔為隊長。擊破陶俊、賈進為首的山賊。同年岳飛隨軍赴宋遼邊境,宋軍大敗。父親岳和去世,當兵不到一年的岳飛退伍回家守孝。
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岳飛加入平定軍廣銳騎,為騎兵隊長。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軍大舉攻宋,西路軍攻太原。岳飛參與外圍戰,硬探金營,大戰後渡河遺失告身,返回家鄉。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
三月次子岳雷出生。
十一月岳飛第三次投軍,加入相州大營劉浩部隊。
閏十一月汴梁城破,宋欽宗投降。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岳飛於李固渡打敗金兵。擢升「寄立保義郎」,正九品。
同年四月,金兵帶徽宗欽宗兩帝,宮裡女眷以及朝里的官僚三千餘人被金兵帶走,北上去金國。是為靖康之恥。
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岳飛越級上書言事彈劾宰相,被罷免為平民。岳飛投奔河北西路軍張所,張所任其為統制。同年,張所被免職,岳飛跟隨都統制王彥西渡黃河攻擊金兵,大戰新鄉。岳飛和王彥決裂,分兵轉戰太行山。
年底,岳飛回師開封,投入宗澤帳下。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宗澤去世。杜充接任東京留守。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
正月,杜充攻擊開封「勤王軍」,岳飛大戰王善和張用,創下「八百破十萬」的軍事奇蹟。
三月,南方發生苗劉兵變,杜充率軍放棄東京開封防線,岳飛隨杜充南下建康。皇帝命杜充布置長江防線。
秋,金兵大舉南下,同時流寇李成配合金兵作亂。岳飛在六合擊敗李成。
十一月,金兵攻佔馬家渡,皇帝趙構放棄揚州逃亡。杜充投降金國,建康淪陷。長江防線完全崩潰。
年底,岳飛獨立成軍,收復溧陽。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二月,岳家軍進駐宜興,掃平周邊游寇。三月,韓世忠大戰金兀朮於黃天盪。岳飛取得清水亭大捷。五月,岳家軍駐紮牛頭山,金兀朮渡江北上。五月十一日,岳飛收復建康城。
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秦檜南歸拜相,提出「南人歸南北人歸北」,後又被罷黜。
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
三月,岳飛入廣南路追擊流寇曹成。
閏四月,岳家軍奪莫邪關,但弟弟岳翻於陣前被楊再興斬殺。岳家軍於桂嶺擊敗曹成,岳飛不計前嫌收服大將楊再興。
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岳飛平定吉虔叛亂。九月岳飛前往杭州,覲見皇帝趙構。其部隊更名為神武后軍,岳飛為神武后軍統制,任江南西路、舒薪州制置使。皇帝特賜一幅「精忠岳飛」的彩旗。岳家軍成為了南宋軍隊里的一支重要力量。
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
五月,岳家軍從江州移駐鄂州,然後大舉渡江,開始了岳飛的第一次北伐。短短三個月時間,岳飛就大破偽齊的軍隊,收復襄陽六郡。
朝廷任岳飛為清遠軍節度使,湖北路荊襄潭州制置使,這一路的各種事宜由他相機處置。調岳飛部,回鄂州和德安府屯駐休整。岳飛終於官至節度使,變成了二品的朝廷大員,並且授爵為子爵。這一年岳飛三十二歲,是兩宋319年的歷史中,開府建節年齡最小的。
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二月,岳飛討伐洞庭湖楊幺,將楊幺和鍾子儀斬首。岳飛整編岳家軍為十二軍。冬,南宋全軍改制,神武后軍改名為行營後護軍。
紹興六年,公元1136年,岳飛母親姚氏去世。岳飛請求丁憂未獲批准,移孝作忠繼續領兵。
紹興七年,公元1137年
皇帝趙構許諾岳飛將接管劉光世的淮西軍,後反悔。
三月下旬,岳飛請辭回廬山守孝。皇帝催他回營,他多次抗旨。
八月,岳飛從廬山回到鄂州大營。
八月八日,淮西軍兵變。四萬軍士在酈瓊帶領下北投偽齊。
十月,岳飛入朝面聖,上奏摺建議皇帝立建國公趙伯琮為太子,被訓斥。
紹興九年,公元1139年,岳飛為抗議宋金和議再次提出辭官,皇帝不準。
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
五月,金兵單方面撕毀合約,大舉南下。在順昌城受到劉錡的阻擊,劉錡大破拐子馬。皇帝趙構允許岳飛用兵,岳飛北伐中原!
六月,岳家軍席捲陳州、鄭州、曹州。並於七月在郾城和金兵展開大戰,取得郾城大捷!這是宋軍不依靠城防在平原地區第一次戰勝金軍主力。
七月十三日,楊再興在小商河突遇金兵,寡不敵眾殉國。
七月十四日,穎昌會戰開始,宋金兩軍決戰。岳家軍再次大勝金兵主力,取得穎昌大捷!
七月十八日,岳家軍和金兵在朱仙鎮交戰,五百背嵬軍衝鋒,金兵防線潰敗。
七月二十一日,岳飛接皇帝趙構十二道金牌勒令班師。岳飛宣布放棄進攻開封,北伐結束。
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
四月,朝廷徵召張俊、韓世忠、岳飛,三大將到杭州,罷免三大將兵權,任命張俊、韓世忠為樞密使,岳飛為樞密副使。
八月,岳飛因被彈劾,而選擇辭官回廬山。皇帝准奏。岳雲同時辭官回家。
八月二十二日,王俊揭發張憲謀反。張憲、岳雲入獄。
十月十三日,岳飛被召至杭州,並被關入大理寺大牢。
臘月二十九,公元1142年1月28日,岳飛被毒死。
隆興元年,公元1162年,宋孝宗趙眘即位,七月初十,宣布平反岳飛冤案。
挖個坑
———————————————————————————————————————————
@北溟客 的論點比較符合我的認知:
歷史上真實的岳飛,確實有著中國文化傳統中所理想的君子人格,但絕非剛直耿介到不知變通的迂腐之人。如果歷史上的岳飛真的如此,那麼他根本不可能從一個出身河北普通農家的最底層的士兵「曾不十年位至將相」,更不可能組織出四次北伐立下不世之功。——因為無論什麼時代什麼環境,即使是戰爭頻仍的亂世,僅憑武功和私德就想坐到這個位置、做出此等功業,都是不可能的。上文論述時所提到的酈瓊、曲端等人,或者還有王彥、劉錡、韓世忠等其他南宋中興名將,就都是某種程度、某些方面上的反例。
個人感覺岳王爺的確是一個立德、立言、立功方面快到極致的人,這也間接論證了為何岳飛被殺是歷史第一大冤案,甚至到今看來仍覺悲慘。
這也是秦檜跪了那麼多年的原因,而現在流行的君主陰謀論常常在幫秦檜洗白,開始把很多責任歸結到趙構身上,但用帝王就該"受天下之垢"也說得通。
但岳飛絕非迂腐之人。
若光從民間流行的拜岳王爺拜關二爺來看,關二爺已經被「敗走麥城」這經典一幕打上了一個深深的烙印——驕傲。而很多人便自然聯想到岳王爺被殺的原因——耿介。
只能說這樣想太擴大化了,講義氣的人確實容易驕縱耿介,但並不代表他們就是。
義重者輕害是一個常態,而害也分小害和大害。
當一個幾近完美的人因為一種美德而被絞殺時,才更讓人覺得冤!
但也這是他們證明自己的一種方式。
捨生而取義者,那管宵小詆毀。高宗,名趙構(公元1107年-1187年),字德基,漢族。徽宗第九子,欽宗弟,北宋滅亡後,在南京即帝位。在位36年,讓位後病死,終年80歲,葬於永思陵(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35里處寶山)。趙構不願收復北方故土,寵信秦檜,處死岳飛父子,為後人詬病。
筆者曾仔細研究過趙構的書法,意趣古雅,構思縝密,法度森嚴,用筆細膩而有分寸。筆者一直費解,此公常年顛沛流離,一生處於內外交困之中,何以書法竟能如此沉靜安穩。筆者亦曾仔細閱讀趙構的文章,簡潔明了,外圓內方,寓意深邃。筆者感到驚訝是,如此文字,絕非昏君之文筆。
趙構是亂世之君,應亡而未亡,並得以善終,其中原因頗為耐人尋味。趙構敢於使用雙料間諜秦檜,嫻熟駕馭虎狼之兵將,周旋於強敵金帝國之側,他不僅有深厚的社會基礎,他也確實是有些水平和權謀的。筆者認為,趙構歷經危難,身處機樞,對形勢看得比較透徹,手腕也算是十分了得的。然而,遺憾的是,此君有知而無志,有才而無德。趙構母親地位卑微,趙構自幼缺少寵愛,一直謹小慎微地在夾縫中求生存,致使他性情偏狹、自私、陰險、狡詐。他對宋室並無太多責任意識,他對子民亦無關愛之情,他更無千古一帝的野心。趙構的內心深處,始終沉湎於康王優遊的上流社會生活。為此,他竟然可以欣然而坦然地做金主的侄皇帝。所以,他自然而然地選擇了平衡方略。
平衡方略也是宋朝的立國方略,成為有宋以來歷代中國王朝的家法。在對外策略上,宋朝堅持北守南擴的方針(發展是硬道理);在對內策略上,宋朝堅持保上壓下的策略(穩定壓倒一切)。宋朝的平衡方略不難理解。趙匡胤原本就是貴族,政權是靠貴族支持取得的,他們的統治基礎依託於貴族和大地主,必須確保貴族和大地主階級的利益,這就決定了宋朝的立國方略。平衡一詞,當然是託詞。不過,這可不是名詞或形容詞,這是一個動詞,一個血淋淋的動詞。由此,就可以理解王安石變法(照顧自耕農利益)之失敗。當然,也就不難理解岳飛之被殺了。
岳飛觸犯了宋皇的兩個大禁忌:一是功高震主,將來不排除黃袍加身的可能性;二是北方土改,極有可能形成新的均田制,搞得貴族和大地主們惶惶不可終日。皇上想殺岳飛,大臣們更想殺岳飛,君臣同仇敵愾,理由當然就「莫須有」了。
筆者一向認為,宋朝是中國國運的轉折點。宋人援道釋入儒,從根本上毀滅了中國古代的偉大思想傳承。宋儒開啟了中國犬儒的時代。犬儒比之奴儒,要可怕得多。犬儒除了奴性更強之外,還具有兇殘的獸性。千萬不要小看了中國八百年來的主流知識精英。因此,王安石被上下左右交向攻擊,岳飛孤零零地慷慨赴死,這一切就不再令人感到意外了。所以,筆者對於張載和二程的評價甚低(留待另文細評)。中國由秦朝建立的封建加法制的治理邏輯被徹底顛覆了,由宋朝開始,中國盛行封建加迷信。趙構竟然編出了「泥馬渡康王」的拙劣故事。愚民到這種程度確實古今罕見。破壞了法律基礎,也就自然解除了道德約束。迷信、權謀和實力決定一切並成為一個時代的審美標準。由此,才會生出所謂的平衡方略。正因為如此,舉國皆知秦檜是間諜而仍可為宰相,全民皆知岳飛是忠臣而仍然被殺害。有宋一代,中國人開始喪失道德判斷和道德堅持,一個鮮廉寡恥的民族當然沒有希望。於是,元滅宋,清滅明。到了近代,差一點兒就亡了中國。
平衡方略,要點是對外妥協和對內鎮壓。平衡即取捨。何取何舍?這可是個大問題!在階級矛盾壓倒民族矛盾的時候,取捨就會變得不可思議。宋朝的政策取向很明確。讓自耕農(中產階級)破產,成為莊園奴隸;讓大地主兼并,成為莊園奴隸主。為了鎮壓莊園奴隸的反抗,不惜藉助外國的反動勢力。別以為大地主名字不好聽,他們一個個都赫赫有名,司馬光、歐陽修、蘇東坡、秦檜等等等等,夠牛了吧!王安石變法是為了自耕農,所以必須失敗;岳飛北方土改也是為了自耕農,所以必須被殺。他們統統被平衡掉了。
800年過去了,中國人進步了嗎?當然進步了。不過,只是走了三寸金蓮那樣的一小步。我們仍然是十二分的不願意搞法制(更談不上民主了)。我們仍然十二分酷愛平衡方略。只要有一點點的機會,就會有人拼了命要搞封建迷信。封建還是那些老玩意兒,鑲不同的花邊而已。迷信可就進步了,今日時髦的新自由主義,迷到你不信!設想王安石在世,變法就有機會嗎?設想岳飛再生,可以實現均田了嗎?由此,我們或許可以理解毛澤東晚年弘揚法家哲學的道理了。
讀史可以知興替。此話近乎真理。
剔除那些華麗的辭彙,看一看制度和政策的實質,不難恍然大悟。中國當下的「國進民退」,中國當下的「房地產新政」,是不是有一些莊園奴隸主的味道。中國的精英們雖然沒有司馬光、歐陽修、蘇東坡們那樣有才,但那顆驛動的心可能比秦檜的更狠和更黑。他們就敢公然剝奪屬於國民的基本權利,將現代中國公民再次淪為「莊園奴隸」。看看數億的農民工吧!看看數億的城市貧民吧?看看數千萬被數十年供樓款綁架的中產階級吧?他們像不像是新的莊園奴隸呢?
筆者曾經說過,新自由主義者的自由之路,將是被自由者通向奴役的道路。
汪精衛投日作了漢奸之後曾經說過,岳飛是該殺的,因為他是軍閥。汪精衛的話在今天也不陌生。長期以來,國內外反動派對於毛澤東的評價也大體如此。國內的自由派學者們此刻正在進行著同樣的學術敘述。是的,立場決定了觀點。站在貴族和大地主的立場上,秦檜才是英雄,對外妥協和對內壓迫當然會成為必然的選擇。不剖析趙構和秦檜,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岳飛的。當然,不剖析這些花樣翻新平衡方略,我們也就無法真正理解毛澤東。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國內外一切反動派何以如此懼怕毛澤東;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國內外一切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為什麽會熱愛毛澤東。人民的大救星是人民對政治家的最高評價。在五千年的中國歷史上,只有周文王和毛澤東獲得了這個評價。這個評價勝過了所有莊園奴隸主們設置的獎項。人民永遠不會將戈爾巴喬夫之流稱為人民大救星的。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八百年過去了,當代中國知識分子能夠讀懂宋史嗎?顯然,不能夠!至少,沒有人真正讀懂秦檜。一句「莫須有」其實已經道出了宋朝的政治內涵。何為「莫須有」?第一,殺岳飛乃是朝中共識,所以理由「莫須有」;第二,殺岳飛的理由難於啟齒,所以理由「莫須有」;第三,殺岳飛無需司法程序,所以理由「莫須有」。夠清楚了吧!朝中共識(莊園奴隸主共識);難於啟齒(不讓莊園奴隸知道);無法無天(公然的政治迫害)。這就是南宋的政治。所以,我曾數度前往岳飛廟,卻不會去向秦檜夫婦吐口水。我還沒愚蠢到那種程度。南宋應該被唾棄的肯定不僅僅是秦檜夫婦。我更有興趣唾棄那些沒有被擺上檯面的傢伙們。讀不懂宋朝的歷史,就能讀懂今天的事情嗎?
對趙構的研究,令筆者感到十分的痛苦。歷史畢竟不是戲劇。趙構這樣的人物,絕對不是用昏君一詞就可以概括的。他這樣的人物歷史上太多了。他們大多數都是有些才華和有些水平的。他們一點兒也不昏。問題是他們的立場決定了他們的行為。代表了莊園奴隸主利益的趙構們,會永遠地執行平衡方略的。除非有一天,能夠有莊園奴隸的代表出來與之「平衡」。其實,這是一個淺顯的真理:人民不能當家作主,「明君」可能比「昏君」更可怕!
筆者感慨王安石和岳飛的命運。但是,筆者更感慨八百年來中國黎民百姓的命運。筆者斗膽重釋歷史,那是因為歷史並未終結。還是那句話,別開上帝視角看歷史。
岳飛的評價,確如宋史所言,韓彭之倫,代不乏人,如飛者豈多見哉!岳飛是很優秀的,優秀到沒什麼弱點,所以就死在了這上面。
如果岳飛真是有的人張嘴就說的情商不高能力不強,那他就不會必須死了。
就是他太優秀了,從高宗的角度看,北伐的岳飛和桓溫劉裕有什麼區別?作為統治者,爭取最好結果的優先順序,是要低於避免最差結果的,最好結果自然是恢復中原,最差結果就是社稷傾覆,高宗當年做出判斷時手裡可沒有續資治通鑒可以看,人心最難測,誰知道岳飛到底怎麼想?所以必須賭一把,北伐必須終止,岳飛如果不奉詔,那麼等於謎底揭曉,岳飛確是桓溫劉裕,高宗還能掌握個主動;如果奉詔回師,那麼說明高宗就沒有危險了。
這樣高宗就避免了最差結果的出現。
然後有人會問,岳飛的兵權已經解除,為什麼還是非死不可呢?
那還是因為他太優秀了啊。君臣嫌隙已生,不可能回到起初的狀態,打碎的花瓶不能復原,夫妻亦如此,何況君臣。本來奉詔回軍是說明岳飛沒有叛心的,但這個試探暴露了高宗對岳飛的不信任,高宗此時認為岳飛的忠誠會因此改變,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試探人心,必定是個破壞性的實驗。所以岳飛的價值此時已經失去了,高宗留著他,如同留著一個仇人,那還不關起來?關起來後還不殺掉?不殺了讓他出去以後風雲際會拿這段牢獄生涯比作文王困於羑里嗎?站在高宗的立場,一目了然,封建帝王不會大度到如能恢復舊邦,報國讎家恨,則君臣易位亦無所恨的,趙構不行,換了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也不行,嗯,東晉諸帝倒是行,有這個氣度,他們想沒有也得行啊……
南宋初的社會形勢還是不穩,高宗沒有掌控一切的信心,加之其性格原因,造成了這個漢族歷史上數得上的悲劇。當然,誰也不能保證說,岳飛如果北伐成功,必然不為桓溫劉裕之事。這就是歷史的魅力所在。
至於韓世忠他們為什麼可以善終,我覺得還是因為他們實在沒有岳飛那麼優秀到令人無法不在意吧……
推薦閱讀:
※正面反擊過分討厭的親戚是種怎樣的體驗?
※電影《教父》好在哪裡?
※如何評價劉諾一和夏天poppy?
※做化妝師是種怎樣的體驗?
※沒有女朋友是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