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賺多少錢,40歲以後才能財務自由?

看完了以下這個問題:月入十萬,難嗎? - 創業 以後有感而發,賣牛腩的雕爺在天涯論壇曾經說過,想要財務自由,你起碼要掙400萬,本人覺得……有點言重了。
但按著現在的賺錢速度,感覺要財務自由是件遙遠的事,也是無法單單從工資獲得的事。所以想問問諸位:如果想40歲實現財務自由,你覺得現在要賺多少錢?


早年前剛入行的一天,我和導演去威斯汀大酒店談一個要拍廣告的客戶。

導演沒比我大幾歲,總是在藝術與商業的糾葛中鬱郁不得志,那天開著一輛破車帶著我,晃晃悠悠地走在北京最繁華的金融街路上。

要知道我家是住在北京昌平區與海淀區的「城鄉結合部」,這昌平人管去北京城裡都得叫「進北京」,我在車裡可勁兒四周張望,這我哪見過這麼多高樓大廈啊。

導演「嘖嘖」地指著旁邊等出租的男男女女說:你看這兒的人氣質都不一樣。

我一看,那可不,男的一個個都筆挺西裝大皮鞋,那小背頭梳得錚亮,加一把消音手槍都能當職業殺手!女的一個個黑色包臀短裙職業裝挎一個驢或愛馬仕包,頂著一頭大波浪傲氣十足,活像是《穿普拉達的女王》出來的群演。

街兩邊不是各種大銀行就是西餐廳,一個最不起眼的小餐館裡都起碼有7個國家的人在裡面吃薯條閑扯淡;旁邊理髮店沒有湯師傅,只有Tony老師;想找小賣部?沒有,那叫便利店,7-11!我二話沒說咽了一口唾沫,依稀回憶起了金槍魚紫菜飯糰的味道。

堵車,堵在了一輛粉色單排座跑車的後面,導演拍了一下方向盤說:媽的,這次的項目要是談成了,咱倆就賺大了,一會兒你可得好好表現啊!
我點點頭說:好的好的。
導演眯著眼睛望著遠方的斜陽說:你說咱掙了那麼多錢,怎麼花呢?
我說:我啊,我之前就想買一台牛逼的中畫幅數碼相機,肯定爽翻了。
導演搖搖頭說:相機那玩意,買了就過時,我要再買一輛車,把這個破車給我媳婦開。
我豎大拇指,他點點頭。

我們到了威斯汀大酒店門口,不知道是不是裝修太華麗的緣故,我看那保安都覺得是特種部隊退役的。
導演接到了客戶的信息,讓我們在樓下大廳里等一會他。
我和導演坐到了旁邊的一個咖啡桌旁,我一翻桌上的餐牌,腦袋都「嗡」一下。
一個漢堡兩百多塊錢。
我趕緊故作鎮定地把餐牌放回原位,又咽了口唾沫,這次只能回憶得起肯德基雞腿堡的味道。
導演望著周圍咖啡桌談生意的人們,眼睛又眯了起來。
我也隨著他的視線看著周圍的商界大亨們,聽到旁邊一個胖子打電話說:「四千萬以下的項目找孫主任,別給我打電話,大盤拉不上三千點,你們他媽的集體給我滾蛋!」
我掏出自己帶的礦泉水,顫顫巍巍地喝了一口,發現沒水了,起身看向旁邊的吧台,然後又原路徑螺旋狀地坐了回來。
這時候導演看著餐牌說:我這會兒想明白個事兒。
我說:什麼事兒啊?
導演說:其實我原先總是想,我要是掙了那麼多錢,可怎麼花啊,來了這兒我才明白,原來無論掙多少錢,都有地方花,總有那個level的消費。
我說:所以?
導演說:所以啊,就是說,掙多少都不夠啊,你有一百萬的時候,你就想買個普通的車,你有一千萬的時候,你還想買套房子,你有一個億的時候,哎呀,我都不知道一個億該想啥。
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這時候,我看到從賓館外面走進來一個男人,導演趕緊戳我一下說:好好表現。

仔細一看,客戶好像和我們差不多大,但像總理視察一樣笑容滿面地握了我們的手。
然後我們開始了友好地會談,過了一會,導演說,咱們找個地方吃點飯吧。
我們就到了旁邊一家港式茶餐廳二樓的靠窗座位,又繼續聊電影聊藝術,大家都感覺良好。我隱約感覺好像馬上要掙到人生第一筆巨款了。
客戶突然微笑著問了一句:真不錯真不錯,這個費用上,能不能再打個折?我還有幾個老朋友也想找你們拍。
導演馬上說:沒問題沒問題,這都好說。
客戶就開始拉鋸戰一樣地砍價,導演的臉從春光燦爛被砍到了一臉懵逼。
最後我還沒看清形勢呢,兩個人就又握了手,說就這樣,明天公司簽合同,下個月初開始拍攝。
客戶離去。面色鐵青的導演前台結賬,幾屜包子兩個菜吃了五百多,導演左眼皮邊跳邊把信用卡遞了過去。
去停車場的路上,導演的目光都是渙散的,我問他:不是談成了嗎?
他搖搖頭說:唉,拋開器材租金和人員工資,沒利潤了,掙的那點錢還不夠在這個酒店的套房住兩宿的呢.....
我就安慰了安慰他:我們前期要豎口碑嘛。
其實我能理解我們這些搞創作的人,根本就不適合去談生意。
他說:是的,剛才他也是這麼告訴我的。
我們到了停車場,剛發動車,突然發現剛才那個客戶也上了車,上了一輛比我們還破的車。
導演急忙對我擺了個「噓」的手勢,然後我們緩慢地尾隨著他,一路開,開出了金融街,看著他停到了一家快捷酒店的門口,拿出房卡刷了一下電梯,然後上樓了。

後來,這個項目沒拍,導演越想越來氣,就沒簽合同。
多年後,奔四的他跟我說:其實當時應該去拍的,談生意跟婚姻一樣,有點賺頭就行,要學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我後來有一天已經存夠了相機的錢,我打開了相機的網站看了看欣賞了一番,但是沒買那台牛逼的相機,因為現在的我每天拿一台很便宜的卡片機就能拍得很開心了。

這些年我慢慢拍了一些小片子,去過一些地方,也認識了一些人,慢慢明白了生活品質的概念,明白了自己到底需要什麼。我開始尋找生活的秘密,漸漸意識到很多事情根本不用花費太多,日子過得越來越簡約,越來越享受生活里的小確幸。一副啞鈴一個瑜伽墊在家鍛煉,逛超市買菜做三餐也就花幾十塊錢,沒有工作的時候倒上一杯清茶抱一本書就可以過一天,這樣的生活日復一日。

之前聽老師講過他童年一個練武術的老師父,是個高人,但是一輩子沒有錢,住在一間僅僅能遮風避雨的小屋裡,活著的時候每天在北京火車站推著一個小車賣冰棍兒,一天賣不了太多,冬天就更掙不到錢了。但就這麼枯燥的一個工作,不論嚴寒酷暑他每天都笑容滿面,樂呵呵的。他的小推車用的是很簡易的木頭輪子,旁邊賣水的人看他推了三年輪子都沒有壞過,其實因為他累了才會放一會,平時一直是抬著這輛車走路,在練功。
每天能練功就是他的快樂,與錢無關。

過簡單生活的前提,是能甘心,是能明白所謂大家說的「成功」也不過如此。

每個人追求的不一樣,不用在乎周圍人的看法,甚至所謂這「財務自由」的概念你也不用在乎。

你真正開始快樂的時候,就是有一天你發現:其實我本不需要這麼多。

之後你開始快樂,開始享受生活,也漸漸發現一切選擇都有犧牲,所謂那「捨得」說的就是這宇宙中最重要的法則——能量守恆。

是的,當你開始放下執念的時候,開始關注生活中對你真正重要的事情,重新整理你的願景時,時間變多了,壓力變小了,同時你也發現自己變得孤獨了,變成了周圍人眼裡「不求上進,不思進取」的人。

你進入了自己的世界裡,漫步在意識的宮殿里,對生活的外部條件越來越不在乎。你的願望和社會所需要的大相徑庭,你隱約看見周圍你愛的愛你的人,都在為一個不存在的目標每天奮鬥,你看到他們並不是真正的快樂,只是活在體制的規劃里,甚至是大時代的騙局裡,認為錢多就可以改變生活的品質,為老闆拚命打工就可以享受生活。你試圖開導他們,幫助他們,但為時已晚,沒有人相信你,你也知道自己被夾在了現實與虛無之間,你渴望找到一個沒有他人也沒有責任的島嶼,每天摘果子喝泉水也一樣活著,但繼續居住在這鋼筋水泥的房間里,就必須要在毀滅之前做出選擇。

最後,你大隱隱於市。

你正常找工作掙錢,和周圍人交朋友,每天加班到11點才擠地鐵回家只為了還買車的貸款,偶爾也要和領導抽煙喝酒下館子想著升遷能漲工資不當不合群的怪人,你在家人的鼓勵下找了個適齡的伴侶生了一個需要上補課班的孩子,每天聽著同事不好笑的笑話陪著大家一起笑也發現自己笑出了眼淚,為了能快樂而去接受社會對快樂的定義,選擇去融入。

最後你累了,也老了,但你並不孤獨,所有人都陪著你一起老去,最後你也笑了,你明白,這不叫大隱隱於市,從來就沒有人能大隱,人活在當下就沒辦法抵抗孤獨,最後,選擇當一個合群的傻子更快樂。
但誰又是傻子呢?這個問題本來就沒有解答,就像身體上某個部位的傷痛一樣,會伴隨我們一輩子。

你再回頭看到「財務自由」這幾個字,原來說的不是財務,而是自由。

P.S.導演後來開了公司,終於給自己買了輛新車,只是現在他還是開著破車,老婆開著他那輛新車。(笑)

——
後記:

你好,感謝你的閱讀。
其實上面的文章已經是完整的了,就是和大家聊聊天,之前看到一些評論,想統一回復一下。

我看到有兩類讀者的評論:

第一類,

看上面的文章就已經看懂了,能明白「其實我本不需要這麼多」這個道理,下面的文字你就已經理解了,你我現在想的是完全一樣的。

第二類,

還沒法理解上面的文章,認為錢越多越好,有錢才能生活好,沒錢會很痛苦。

這樣的讀者可以看一下下面的文章,如果都能讀完的話,也許會讓你快樂,也許並不會改變什麼,我把我知道的都毫無保留地告訴你,如果能留下一點思考也是值得的。

我看到有這樣一些評論。

我要說,以上的這些同學們,都沒有理解這個文章要說的是什麼,我再試著講一講。

我想說的是,不是要甘於平庸,而是內心根本就不認為那叫平庸,並且享受平凡生活帶來的內心自由,珍惜已擁有的,深度挖掘每一件事物的內在價值,掌握從細微的波動感受快樂的能力。

幸福在你的心中,目標也都是你自己定的,可以說,除了在監獄裡的人,其他的人都有選擇生活的權力,除非你把自己放到了生活的監獄裡。

有的人非要坐飛機去香港迪士尼樂園才會快樂,有的人坐地鐵去朝陽公園就已經很快樂了,但我想強調的是,這兩件事,你都應該快樂,但不應該因為沒法去迪士尼樂園而傷感,因為這都不是我們生活必須的,我們本來就不需要這麼多,如果有,我們可以感恩生活,為自己驕傲,沒有,不必抱怨,你也沒做錯什麼。

我一直認為,生活就像去吃自助餐,雖然沒有規定你應該一次拿多少盤菜回來,但應該是吃多少拿多少,而不是拿多少吃多少,這樣生活才會回到你的掌控之內,甩掉冗餘的瑣事,變得快樂起來

如果你已經拿多了好幾盤,可以放回去,或者不吃多的那幾盤也沒關係,沒必要非得撐得難受,肚子是我們自己的,不是吃給別人看的。

有這樣的一條評論:

說的沒錯,人有慾望,之前的那些評論說的也是這些:沒有錢就沒有了生活,沒有錢就不開心。

我一直想說的是,幸福和錢根本就不是正相關的,大多數人都是被社會導向帶到了苦苦煎熬的泥潭裡。

我舉個很重要的例子:鑽石。

1870年南非Orange River發現了巨大的鑽石礦,產量可以用噸計算。
為了應對,這些鑽石礦的主要投資人合併了他們的資產建立了一個單獨的實體,控制產量,維持公眾對鑽石稀缺的印象。
不但在接下來的上百年里通過壟斷控制了價格,還將鑽石宣傳成為財富、權力和愛情象徵的普世認同,鑽石禮物會被認為是個人和家庭成功的象徵。
做宣傳的人叫De Beers,大家有興趣可以多研究。
特別在2012年,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了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發現了一處小行星碰撞形成的彈坑,裡面蘊藏著大量鑽石,其儲量比目前全世界已知鑽石儲量的總和還要大10倍,這些鑽石硬度是普通鑽石的兩倍,數量上能滿足全球寶石市場3000年的需求。

(圖為珀匹蓋隕石坑所在位置)

(雅庫特地區的鑽石,每個超過50克拉,但總量和質地無法與「珀匹蓋」媲美)

但其實,這個隕石坑30年前就發現了。
為避免這一「世界最大鑽石礦場」的發現壓垮鑽石價格從而損害本國的鑽石業利益,克里姆林當局當時將這個秘密隱瞞了下來,沒想到這一瞞就是30多年。
所以鑽石的價值只存在於我們的固有思維里,實際上並不珍貴。

所以,鑽石是什麼?鑽石就是我們物質生活的一個騙局啊!

可是然後呢?

你看了上面的話,要結婚了,對方家裡要鑽戒,你過去跟人家講「1870年南非發現的鑽石礦」「有個叫De Beers的做了幾十年廣告營銷」以及「克里姆林當局隱瞞了珀匹蓋鑽石場的秘密」......
人家父母不把你當神經病也會覺得你是個小氣鬼!

這也就是為什麼這麼多人看了這篇文章雖然覺得有道理但依然無力無望的緣故,因為你變了,但其他人還在原地,你明天還要去和他們一起上班工作,一起吃飯閑聊,主動被同化回之前的狀態,循環往複,被自由意志折磨地越來越痛苦,最後為了掙取滿足物質生活的金錢酬勞只能選擇麻木度日,成為兒時最害怕成為的人,不斷靠下一個月發工資來激勵自己活到第二天,用工資買了飯,然後吃飽了繼續工作,然後又買了飯,用消化完的能量繼續工作,吃飯,工作,加油,工作,生活的驅動變成了「掙更多的工資」,快樂與期盼變成了「不工作的假期」,每天都在「我別無選擇」的困境里,久而久之已經忘記了生命的初衷。

兒時的我們總是被家庭和學校教育要努力讀書好好考試,找一份踏踏實實上班的工作,一點點晉陞,掙工資和年終獎,找人結婚,養家糊口,買車買房,養兒防老。似乎這個世界上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我們只要生在一個模式化的家庭就註定成為生產線上的一個工人,所有的覺醒與自由意志都會被周圍人定性評判為「胡思亂想」「不負責任」。

直到有一天你終於發現其實自己並不特殊,只是這個廣袤星球上的一個人類,在社會的洪流中是那麼渺小,但你又非常特殊,因為你在行屍走肉的茫茫人海里觸摸到了自己的靈魂,那一瞬間,你如同電擊,你發現了自由帶給你的無限可能,你發現自己的手上竟然有逃離舊生活的權力,你看到那些包裝我們華麗生活的裝飾物本來就是一個個小藥丸,而這些東西永遠買不完,只要有錢就一直有東西可以消費,你能看到虛榮心像毒品一樣吞噬著每一個社會動物,就像墜入深淵一樣難以自拔,如果不抵抗這些雜訊就會被一直奴役,你明白,只有當我們不需要這些物質來吸引我們前行時,我們才能脫離束縛,獲得內心真正的自由。

其實我們本來就不需要那麼多!

你開始發現一個可以用一輩子的的瑜伽墊也就一百多塊錢,一本好書一張CD也就幾十塊錢,一把幾百塊錢的吉他就可以充實你的業餘時間,你發現那些所謂的名酒山珍也不過是肚子上的一層肥膘,自己買菜做飯既划算又衛生,還可以按照屬於自己的食譜吃好喝好,一個月根本花不了多少錢!
你發現快樂不是攥在社會的手裡,也不在他人的願望里,你的快樂只有你自己才有許可權去獲取!

有時你可以換一個思路:如何世界上只有我一個人,我還會繼續做我現在做的事情嗎?哪些事情我是做給別人的?又有哪些事情我是做給我自己的?

我快樂嗎?

你會漸漸明白,沒有人能真正懂另一個人,特別是那些社會上的陌生人,他們說的好與壞並不能代表真實的你。
當你不再需要別人評價了,你就已經開始獲得屬於你的快樂了。

很多人在漸漸的盲從中已經喪失了獲得快樂的能力,即使有短暫的自由,也不過是用碎片時間做一些消磨時間的事情,等待著回到工作崗位。即使突然給了他無限期的自由,若他沒有精神追求的話,自由就會變成痛苦,就像有的人「閑得難受」,歸根結底是喪失了享受生活的能力,這樣的麻木無意識的內心即使獲得了巨額的金錢也並不能給他真正的快樂,他缺少的並不是金錢本身。
而現代國家所做的,無非就是把每一個獨立且不同的人,用統一標準的學校文憑保證其服從且平庸,在工作崗位每日的金錢吸引中慢慢閹割掉其自由意志,方便進行長期管理,目的只是為了統治階層的利益或領導者個人追求的最大化。

出生的時候,你有一個身體,對於你也僅僅只有一個身體。
所以只要保證了健康,其他的都是次要的,絕不能因為工作加班熬夜吃垃圾食品而傷害健康,那是最大的本末倒置。
再有錢的人也要親自鍛煉身體,也吃簡簡單單的蔬菜沙拉。
我們的品味也與錢沒有關聯,你喜歡維瓦爾第的音樂,喜歡賈木許的電影,喜歡讀歐陽修的詩詞,都與金錢無關。
生活的品質主要來源於對生活的理解。
你理解的越深入,越了解自己,就會越容易把握自己的生活,這些,都與錢無關!

去年我在798藝術區見過一個畫家,我看他的畫很棒,我說:如果你的畫賣出很高的價格,你會如何改變你的生活?
他說:還是和現在一樣一張紙,一根筆,每天畫畫,沒變化,有再多錢也沒法提升我的畫畫水平。
這也回答了之前評論里「又給了我懶惰的理由」,只有追求的人才不會在乎錢,反而是自己主動把腦袋掛到物質生活的鐵鉤上被牽著走的人,才會被生活困住。

我之前寫過一篇專欄文章,講的是總有人問我要買多貴的相機才能拍照片,我就買了一個二百多塊錢的兒童相機去拍照片,拍了很多好玩的照片,我主要想跟大家講攝影是你腦海里的畫面,是你的創造力想像力,幾塊錢的一根筆一摞紙在作家的桌上可以寫出世界名著,內容才是重點,否則就本末倒置了。

大多數人可能把生活想複雜了,當你放下了本不需要的,就不再需要用盡全力去獲得那麼多,不用承擔那麼多無謂的壓力。如果你發現現在的工作不一定適合你,你很有可能需要一份工資不多,但是更快樂,有更多時間享受生活的職位。其實這樣的工作也不一定工資不多,只是你想過沒有?真正為自己去尋找了嗎?還是你的生活一直都是別人在做主?

記住,沒有人規定你是誰,你在鏡子前望著自己,能因為活出自我而微笑,才算是沒有白來這個瑰麗的地球。

謝謝大家已經讀到這裡,我寫了這麼多,是希望大家能研究生活本身,走出現實的泥潭,發展愛好,鍛煉身體,找到點點滴滴的快樂,成為自己生活的大師。

謝謝所有理解生活,感恩生活,享受生活的朋友,謝謝你們對文章的高度評價!
沒有辦法一一回復,只能鞠躬感謝!
所有評論一定都會看,歡迎大家給我留言。

留言1:

答:
Venti你好,
其實你的太太是大多數人,你首先要理解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所講的和你所做的,都是我們認為快樂的事情,比如運動和讀書,但是不代表這些會讓她快樂。理解「其實我本不需要這麼多」,是快樂的一種方法,然而我希望的是大家都能按自己的方式找到快樂,你要明白她有她自己的哲學,有自己的快樂方式。除非她現在的生活總是過得痛苦,這樣你可以跟她講一講這些,如果她已經很開心了,那就隨著她吧。
人其實是很難改變的,所有看了文章馬上能理解的人,並不是我的功勞,而是大家的心裡早就有類似的思考,只是被生活和周圍人壓抑著沒有外化,這些文字喚醒了他或她。
但有的人可能永遠改變不了,除了兒時的成長環境還跟後來的生活經歷有關。畢竟「紙上得來終覺淺」,很多事情你講給她,不如她自己經歷之後參悟得清楚,也許生活在一起,耳濡目染,她也能慢慢理解了,有一天也許會改變。
只是大多數人不想醒來,你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最壞的打算就是,你的太太一輩子不會理解你。但如果你們能照顧好彼此,相親相愛,也就完成了婚姻的職責,無論她理解不理解你的行為,你依然可以做一個好丈夫。
我相信,你每天過得幸福,高高興興的,她也會為你開心的吧。
如果你希望她開心,就按照她的思路和價值觀幫助她,她也會開心。
覺醒的人如果不想孤獨,就還是要閉上眼,再次使自己沉睡。
只是這此沉睡以後,你能理解更多的人,不會輕易批判他們,也不會覺得快樂遙不可及了。
婚戀生活中如果兩個人性格差距很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能是最舒服的辦法,總想著改變對方會讓你們倆都很痛苦,過好你自己的生活更重要。
希望能幫到你。

留言2:

答:
正常的不正常人你好,
近來收到很多評論都是問,醫療,教育的花銷怎麼辦,很多朋友可能理解錯了,文章說的不是「你什麼都不需要」,講的是「你本不需要這麼多」,指的就是要放下一些多餘的願望,可以有足夠能量去關注生活本身的問題,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有條理。
關於你說到練武的老人孩子結婚,要求老人買房子的問題,這個需要他兒子自己去購買。
換言之,能量是守恆的,你想要維持的生活需要多少錢你就要上多少班,需求越多,必然會越辛苦,只要你覺得值得就可以,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要開心,要為你選擇的生活負責任。
你面臨的問題是周圍大多數人的問題,這就更需要你自己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常沉下心來思考生活,找到生活的小竅門,找到能讓自己開心的點點滴滴。
有家人朋友,不孤獨,這已經是一份禮物了,要珍惜。
有時間要鍛煉身體,也要督促家人鍛煉身體,畢竟再好的葯也不如自然的健康。
希望能幫到你。

留言3:

答:
海綿你好,
先和你分享來自德國哲學家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的一小段話:

All truth passes through three stages: First, it is ridiculed; Second, it is violently opposed; Third, it is accepted as self-evident.
所有的真理都要經過三個階段:首先,被嘲笑;然後,遭到激烈地反對;最後,被滿心接受。

我想告訴你的是另一個角度,每個人要經營好自己的人生,無論是你還是你的父母,都應該做好自己的工作,鍛煉好自己的身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學,應該彼此包容。
他們的不理解是人之常情,但你要包容他們,能去理解他們的不理解,讓他們也能開開心心的。
在你未來的生活里,面對他們的最好辦法就是,讓他們看到了你真的找到了快樂。
更重要的是,無論有沒人看到,有沒有人誇讚你,你都要過得健康快樂,好好吃飯好好鍛煉,這才是屬於你的人生。
希望能幫到你。


知乎上應該是有很多涉世未深的年輕人,對「財務自由」這類問題有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


其實哪有什麼真正的財務自由,在我看來,這就是個偽命題。


一、


我們先來看看財務自由是怎麼定義的。


財務自由指的是你的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大於等於你的日常開支。也就是說,你不再需要為了錢而去工作了。


所以,財務自由其實很容易達到。比如你是單身漢,一個月3000就能活下去。如果家裡給你買了房子,那你只靠出租房子就已經達到了財務自由。


你可以隨心所欲宅在家裡看電視、玩遊戲(還不能是花錢的遊戲),但你也僅僅能獲得宅的自由。


你不能交女朋友,你不能和朋友出去吃喝玩樂,你不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這是你想要的財務自由嗎?


二、


為什麼我說財務自由是偽命題?


因為你想要在這個世界上生活得有尊嚴,有相對更多的自由,就不能擁有太少的錢。


否則一場大病,一次事故,就能讓你失去自由。這種自由是脆弱的。


所以我們會不斷追求更高階的財務自由。


但在追求財富的過程中,你的事業、地位、實力都隨之上升,而與之相伴的是,你的牽掛與壓力會越來越多,你的野心也會越來越大。


你是停不住的。


就拿我來說,以我目前的經濟情況,早就可以實現比較高程度的財務自由了。但我卻比以前更累、更忙,而且很多時候是身不由己。


我有家庭,有公司,我的工作已經不僅僅是為了我自己了。公司里有很多年輕人,我能從他們的目光中讀出夢想,或者說是野心。他們為公司的發展添磚加瓦,傾注心血,付出肯定會希望有回報,他們也是希望能借公司成就自己。


而我,對他們負有責任。


當然,我也有自己的夢想和野心,我不會甘心就此庸碌一生。但我如果選擇這時候隱退,不僅對不起別人,也對不起自己。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也是不成熟的做法。


不成熟的人,身體自由了,心靈也不會自由。


就我認識的不少身家億萬的朋友,他們也都不比我輕鬆。其實誰不想放下一切到處遊玩?但他們已經不僅僅是孑然一身了,他們有家庭,有員工,甚至家族裡的後輩也都靠其餘蔭。

有調查顯示,36.6% 的中國企業家「睡眠表淺,缺乏深眠」,超過七成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


弔詭的是,我們為了實現自由而去賺錢,但賺到的錢卻給我們帶來了新的不自由。


自由,談何容易。


三、


高票答案都在說,財務自由重點在於克制自己內心的慾望。這道理沒錯,我也認同。


但那是對我們這種三、四十歲的,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和資產的人來說的。


你對剛畢業的年輕人這麼說,是不合適的。


年輕,意味著什麼都沒有,但又充滿了可能。這正是去追求去拼搏的年紀,而適當的慾望,是讓他們奮進的絕佳動力。


道家哲學裡講究大道至簡,但前提是你得有過「繁」。本來就一無所有的你,談何簡化?


知乎上的很多觀點,其實我都不認同。就有文章說,要勸大家減少不必要的社交,讓自己更多時間用於提升自己。


這道理你說錯也沒錯,但那是對於已經在社會上有了一定工作經歷,有了一定的人脈的人來說的。


他們的微信可能有數千人,經常需要應酬,這種人當然需要減少不必要的社交。


但剛畢業的年輕人,他們的社交可能僅限於家人、老師、同學,以及遊戲里認識的幾個網友?


你還讓他減少社交,多回家看書,這不是扯淡嗎。


對於這些年輕人來說,反而應該擴大社交面,多去認識一些厲害的人,這樣才會出現更多的機會。要知道,在職場上,自己努力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有人帶你,這可以讓你少走很多彎路。


沒錢的你勸他減少慾望,沒朋友的你讓他減少社交。


何其荒謬。


所以,我建議年輕人應該去努力追求財富,你有慾望不是壞事,這是很好的動力。


四、


說回問題,雖然我說得有些悲觀,但相對的財務自由還是可以實現的,也是值得我們去追求的。


雖然財務自由不會給你真正的自由,你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你可以有底氣想不做什麼就不做什麼,它可以給你保障,給你安全感。這也是這個概念如此流行的原因。


題主問,現在賺多少錢,40歲以後才能財務自由?


其實並不光光是錢的問題。


財務自由指的是,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大於日常支出。


那有哪些被動收入呢?


常見的有:出租物業、低保、退休金、股息或分紅、銀行存款利息、作品(書、攝影、音樂、繪畫等等)版稅、個人博客或自媒體的廣告收入、出租專業資格或學歷等等。


所以,對於年輕人來說,你可以嘗試業餘時間創作作品,或者經營自己的自媒體賬號,或者是去考個證掛靠。


(我之前寫過一個有關公眾號運營的答案,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你的第一桶金是如何賺到的? - 場長的回答)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努力工作,然後存錢


我知道現在月光族很多,但這真的很不好。你必須要能存錢,這是以後一切的基礎。你想滾雪球,但首先必須得手中有雪球可滾。


無論你是想理財,還是炒股,還是投資,還是以後想創業,前提都是存錢。


存錢,某種程度上,也能給你帶來類似「財務自由」的感覺。也就是,安全感和保障。


比如你不喜歡一份工作,你可以辭職,因為你有存款可以讓你不工作也能活一段時間。那麼這段時間你就可以安心找自己喜歡的工作,甚至乾脆就放一段時間假,去到處走走,過一種不一樣的人生。


當你手上的存款越來越多了以後,你可以考慮理財,比如拿出一部分錢來買低風險的理財產品。甚至你也可以拿出一小部分錢來炒股。


但一定要記住,你需要有足夠的錢拿去存起來,以保障你就算投資失敗,本金虧完,也不會睡大街。


所以我不建議新手去碰股票。因為他們很容易就把手頭好不容易存的一點錢,全部投進去炒股。這是非常不理智的。


存款才是你們以後要實現財務自由的根本。


但是現在很多年輕人想是的,靠一個點子就能融資數百上千萬,一夜暴富;想靠炒股暴富,牛市的時候就有大批奮不顧身衝進股市的人,連上班都在炒股,甚至還有專門辭了工作在家炒股的。


也許你會說,你看不是有人成功了嗎?他們能成功,憑啥我不能呢?


如果你這樣問的話,那麼說明你連最基本的倖存者偏差都不懂,連概率都搞不明白,就這樣還是別去創業或者炒股了,那就是去送死。


而且,最近爆出的98年CEO事件,千萬融資的背後,是不成熟的團隊,是毫無競爭力的商業模式,是噱頭,是炒作,是種種的問題。


你,還羨慕嗎?


五、


很多人都說想要自由,但如果給他完全的自由,那就意味著無限的可能,也意味著無限的不確定性。


相信我,大部分人會犯暈的,他一步都邁不出去。


因為,他們是真的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需要別人告訴他,你要幹什麼。


所以在我看來,只有真正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並堅定執行的人,才能擁有自由。


如果你想做某件事,其實並不需要你先實現財務自由,你現在就可以開始做。真正的強者,是做著自己想做的事,又同時把錢賺到了。


而總是畏首畏尾,瞻前顧後的人,無論賺多少錢,都不會擁有真正的自由。


「理論上可以達到財務自由」和「實際上完全靠錢生錢過日子而不必工作」,是兩個概念。

我的收入雖然比不上充斥貴知的有錢人軍團,就現階段而言,完全依靠中低風險理財產品的收益過日子、徹底不工作,倒也馬虎夠了,畢竟我和媳婦兒對生活的要求都並不算太高,又不必留錢給小崽子,舒適自由就行。

但就算我手裡的資產再翻幾倍,我還是不敢放棄寫 fa 作 tu (喜不喜歡願不願意是另外一回事)的本職工作,因為我無法預期未來的經濟風險究竟會怎樣。通脹和利率的變化以及投資風險都還是小事,還得考慮到萬一經濟形勢出現劇烈變動會怎麼樣。在大環境的面前,個人的能量永遠是脆弱的,除了那些真正資產多到花不完的富豪,我真心不覺得普通人可以躺在短期的財務自由軟床上高枕無憂。

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可能都沒聽說過「息爺」這個辭彙了,八十年代的時候,能夠靠著銀行利息就養活自己還吃香喝辣的這群人,就算得上是早期「財務自由」的代表。在那個普通老百姓工資不足一百人民幣或者剛剛一百多的年代,息爺們銀行有六位數存款,月收入利息幾百甚至過千,完全就是橫著走。

而現在呢?銀行利率已經快要低到負數了,物價翻了無數倍,而兩萬月薪在貴知都是起步價了……

而且,一旦你真的在四十歲就存夠了理論上財務自由的錢並且放棄了工作,也就相當於你腰斬了自己的職業技能和職場關係。一旦以後真遇到什麼事需要再賺錢的時候,再起步也會很困難。以自由寫作為例,圖書市場是殘酷無情的,除非你混到余華那樣的高階狀態,一般的作家甚至於暢銷書作家,如果幾年不出作品,就會很快被市場遺忘,再要出書也很難有過去的收益和影響力了。我身邊就認識這樣活生生的例子,某位朋友曾經的圖書銷量也是可以到六位數的,但忙了幾年其他的事沒有再寫,想要重新撿起寫作的時候,書商連兩萬本的首印都不敢報。

所以,刨除那些家底足夠厚實的富人,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財務自由只是一種理想中的狀態,而不大可能成為真正的生活方式,保持著可以幫你賺錢的傍身技能依然是很重要的。

回到正題,賺多少錢可以馬虎達到理論上的財務自由?不做那麼精確的計算,來個粗略估算:假設你年消費十多萬,我把通脹因素懟上給你算成20萬,按照現在風險比較低的理財可以達到年化4%來算,有五百萬現金可以動用就夠了,算上日常應急,550-600萬應該差不多了。如果你在理財投資方面膽子更大心更黑點,追逐6%、8%甚至更高的;又或者對生活要求很低,吃沙縣小吃穿淘寶爆款用小米手機,還用不了那麼多呢,沒準兩三百萬就可以「自由」了。

但是參看我上面說的,手頭有了600萬,你真的就可以高枕無憂從此完全不工作了嗎?

起碼我個人不這麼建議。


最高票的答案並不適合年輕人看,特別是沒有幾百萬在手的年輕人。[刑天那個]

財富給自由戴上了物質枷鎖,

沒有錢,大部分人會連信心都沒有,不敢撩妹,不敢想,不敢做。這樣的你還想要自由?

排名第一的答主並沒有說錯,但也許並不適合你,所以我來把它補全一點,而你需要的,是看完答案後,做出你自己的選擇。

我們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出發。

需求與慾望是天生就存在,在每一個人生階段都有不同的需求層次,你現在需要更好的生活,需要漂亮的菇涼與足夠多的財富,再上一層你需要成就,需要尊重,這些都是由人性決定的,你敢說你沒有想過漂亮菇涼,漂亮漢子,花花世界?年少不讀老子,過早的去考慮無為、無功、自由。這容易閹割掉一個年輕人的正常慾望與需求。

醉過方知酒濃,愛過方知情重。

沒有經歷過,思考過,掙扎過,談什麼甘心與放棄?我本來點贊,後來又取消,差點點反對,但最後終歸只留下了兩個字:不甘。

還沒有好好體驗過這個有趣的世界,就要我放棄它,放棄好吃的泡饃,beautiful的菇涼,放棄那種拼一把也許就有的可能性,怎麼可能甘心?

年輕人現在迫切需要追求的就應該是物質、技能和財富(包括精神財富)。

有的故事是講給老人聽的,有的事是上了個年紀才能想的,那種生活不應該屬於才過20,30歲不到的我們;年輕就應該想年輕該想的,做年輕該做的;好好學習,好好戀愛,好好賺錢與花錢。

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再談到答主的

你真正開始快樂的時候,就是有一天你發現:其實我本不需要這麼多。

這一塊其實我是不認同的,這是答主你的發現,但是會不會有其他的發現?

關於什麼是我們需要的,這個問題自然是我們需要自己去經歷和思考的,但是我只講我所看到的。

老闆1:今年41歲,18歲出來做生意,經商23年,目前身價上億。平常會很忙,經常要世界各地飛,但是我見到他的時候,他總是很自信,很陽光,充滿熱情。偶爾會去蹦個極,跳個傘,滑個雪。

老闆2:今年50歲,經商30餘載,目前是某集團公司老總;只要在公司,早晨7點到,晚上9點走,30年如一日;平常開會的時候我感覺他比我們還要放得開,更加幽默,有趣。

你說他們辛苦嗎?辛苦我認同,但你要說他們不開心,不自由,我不認同。

在我看來,這種擺脫了物質枷鎖的生活狀態,就是他們所追求的自由。

孔子說:「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先談規矩(禮),再講自由。這是聖人的自由。而30年如一日,敬業,就是我老闆的自由。

你要想清楚的是,什麼是你的自由,而不是閹割掉你的慾望。像我一樣,就是想要更多。

再繼續講下去;如果你的需求是能活著,能生存就行,在這個需求層次內談自由,那就是答主所說的老者推車,這就是老者的自由;挺好。

但如果你的慾望是要看看更大的世界,那你的自由就是要犧牲掉更多,先是給自己套上枷鎖,「不自由」,然後等你有一天真的能掌控了,那才叫真正的自由。

所有的愛好與興趣,渴望的生活,沒有足夠的物質基礎能玩的起來?

最後,如果你的需求是平平淡淡,那麼你的兒子呢?你的女兒呢?雖然不談給他們大富大貴,但好歹給他一個基本的物質基礎,在精神上不要輸給一個正常人。

所以雕爺所說的400萬,並不過分。在我看來,賺錢是多麼開心的一件事啊!越多越好!

加油賺錢吧!同志們!

補充說明:
[1] 我的回答是給年輕人看的,越過30歲檻的,求放過。
[2] 我主張的是,去尋找屬於你自己的自由。於我而言,就是想要更多。
[3] 還在修改,歡迎交流,拒絕撕逼。
[4] 評論區有位朋友說的好 @ 江琳,不應該給年輕人加上應該,我賺錢去了,大夥自便。

貼個其他答案 :
------------------------------------------------
如何從「窮人思維」過渡到「富人思維」? - 大象小兵的回答

#大象小兵,營銷從業者,生意人。個人公眾號:大象老濕(ID:xixing1993)。


慾望與收入達到平衡就自由了


相信我,四十歲的時候,財務自由沒那麼重要。人到中年,平衡的生活最重要。年輕時,沒有孩子,身體健康,父母健在,腦中一熱,想的都是金錢名利快樂。等到真的四十歲了,錢固然重要,但是時間,心情和身體等等都需要維繫。

孩子不要總生病,課外活動要合理,成績不要太掉隊……夫妻不要老慪氣,笑語盈盈過日子……爸媽身體要硬朗,退休金足夠開銷……朋友知己常聯繫,個人興趣要保持…………

上面有一項做不到,財務自由了還是焦頭爛額。

回答這個問題,我的觀點不算切題,事實上,我也沒有做到財務自由,所以也沒有好的建議。我目前對自己的生活滿意,也在保持現有的生活中盡量多賺點錢。財務自由我也愛,只是自知無力做到,也無所謂。

歲月給一個人自由追求自己所愛的日子大概就是十年左右。大學畢業後工作,直至有孩子或者父母身體需要去照顧之前,都可以隨便折騰,收入月月花光光都無關緊要,這也是最能夠發展自己個人能力和愛好的時光了。之後慢慢步入中年,肩上擔子漸重,多少有不由人的地方。

我相信也認識年輕就獲得財務自由的人士,不過並不建議大家以財務自由為目標,而且還是四十歲就做到。縱使能力和機會就位,這還是要以青春為代價的吧!況且在沒有什麼積累時,卻想要賺大錢,終歸不現實。

一邊辛勞地賺錢,一邊費神地省錢,一邊心疼地花錢,然後抱怨一下這種營營役役,轉眼又高高興興的鍋碗瓢盆……


圖侵刪

這個問題可以類比上圖。

所以,你現在理解的財務自由跟你四十歲理解的財務自由應該也不會是一個概念。

雕爺信口一吐就是半個千萬,慌張了多少懵懂少年。

你月入寥寥數千時的無力感,我感同身受。尤其看著身邊人賺得比自己多、過得比自己爽,tm就連朋友圈也比自己炫時的那種痛,一言難盡。

年輕時暢想未來本該是幸福的,可是苦惱往往在於把未來想得太具體。

要是能開上918在長安街上掉一個頭就好了;要是能在湯臣一品24層跟小四敦一敦偉大的友誼該多爽;要是能在40歲之前實現財務自由每天在家LOL也能心如止水就夠了……

可是四十不惑。

在你吹滅40歲生日蠟燭的那一瞬間,忽然發現以前太想琢磨透的事情干脆不想明白了;以前豁著命乾的事已經沒有衝動了;以前想揣進自己兜里的錢也無所謂了;以前做夢都想打的炮現在連硬都……

到那時我們深夜談及財務自由,一人罵一句雕爺傻逼,然後我們杯子碰在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初中的時候,我特別想擁有一台筆記本電腦,
我算著,我每天存兩塊錢,攢三年,等我上高中的時候,我就能買一台二手的ThinkPad T41
我可以打字,用小紅帽打紅警,打CS1.5,查單詞
每天晚上想到這個,我就激動的睡不著覺
每次把10塊錢塞到枕頭下邊的時候,大出一口氣,我終於完成了本周的任務了

然而我還是沒有攢到錢
等到我上高中的時候,我問我姐借了2000塊錢買了一台二手的筆記本電腦,一個禮拜加價後就又賣了出去,托當時二手市場信息不對稱的福,我成為了一個二手販子
每個月轉手一台,收入四五百,而我當時的生活費是每周50
「揮霍」,沒喝過礦泉水,最次也是康師傅,基本不坐公交車,上網都是打車去,沒事就請同學們吃自助,去喝酒
我想著,所謂的財務自由,也不過如此吧

然而,我有那麼多的電腦,再也沒有用過小紅帽打過紅警,也懶得下載CS,更別說寫什麼東西了
更多的時候是考慮,把內存從1G換成2G,可以加價200呢 !

後來我學攝影
買了一台二手的佳能450D,基本上半年,都靠同學的救濟活過來的
想拍人像,想買小痰盂,基本上都要認真糾結一個禮拜,一個月生活費啊
那時候就想著,等我有錢了,一定要配上5D2和紅圈大三元,每當YY我手持5D2和70-200的時候,走在大街上,肯定好多人看我
想到這,我就渾身亢奮,激動異常

到後來
換相機再也不用像以前省吃儉用了,
想玩膠片了,就買了1000多的膠片,然而一年過去了,還沒用掉四分之一,一卷也沒有沖洗

當時心心念念的,只是因為不曾得到,到後來能夠得到的時候,我還是沒有買5D2和大三元,因為我不需要
只是我現在拿起那些器材的時候再也沒有當年那麼激動的心情了

到現在我想買車
每次知乎上說,有車你的生活半徑就此擴大,那是不一樣的人生體驗
於是我開始關心車價,關心汽車維修與機械指南,很多時候,我翻閱資料能到深夜兩點
我就想著,120碼飛馳在高速公路上,那是該有多爽

只是我清楚的認識到,等我買了車之後,我再也不會像如今這般熱情了

也許真到了40歲,也許能夠達到了人們口中的「財務自由」,我要幹些什麼呢,想做些什麼呢?
難道真的是大腹便便,開著賓士寶馬,草二十歲的小姑娘?
還是努力工作,出任CEO,改變世界?

我想不到,也想不到我會做什麼

哪有什麼財務自由啊,有的只是慾望
-------分割線-------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賬號:決明子 Jueming_zi
這裡有關於攝影,繪畫,藝術,以及我想說給你們聽的故事

http://weixin.qq.com/r/iUgiOm3EeDAHrSlZ9x2b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身邊就有不用上班、財務自由的人啊,說說他們的情況。

我的前房東,一對五十多歲的夫妻,家裡幾套房子,大上海的房租足夠他們花銷了。丈夫喜歡做皮具養花草,妻子喜歡打麻將和旅遊。上海的冬天潮濕陰冷,他們倆就搬到三亞住幾個月,等到天氣暖和再回來。

我的樂友、忘年交—— K 叔,做藝術品投資的。我們結緣於都喜歡拉赫瑪尼諾夫這個作曲家,經常結伴去上海交響音樂廳聽音樂會。

我倆作為樂迷的差距在於,同樣是喜歡國外的指揮和樂團,我只能等待樂團訪華的時候,省吃儉用去聽一場;而財大氣粗的 K 叔,可以直接飛去歐洲聽。

再比如我母親那邊的親戚,一對生活在小城市的退休職工,養老金過日子,過得也很開心。

上面三個例子,都是財務自由。雖然他們的收入不一樣。

---------

一、什麼是財務自由?

所以財務自由,就是指被動收入&>花銷。

這就又引出了一個新名詞:被動收入。

什麼是被動收入?被動收入就是:你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就可以自動獲得的收入。用大白話講,就是咱們「不勞而獲」的那部分收入。

比較典型的被動收入有:

  • 房租
  • 出書的版稅
  • 投資收益
  • 退休金等等

所以說財務自由是個因人而異的名詞。花銷少的人,靠每月三千元的退休金就能財務自由。在北上廣租房打拚的白領們,可能月入一萬才達到溫飽水平。

說說幾個不同級別的財務自由。

1. 便利店財務自由

拿我來舉例。我小的時候喜歡吃零食,那時候覺得:如果能每天去小賣部買一瓶飲料和一包零食,就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了。

而當我上班以後,走進上海街頭的便利店,可以閉著眼隨便拿零食去結賬。也算實現了兒時的夢想。這就是實現了「便利店財務自由」。

2. 超市財務自由

過年回家的時候,陪我媽去超市。她要仔細比較貨架上商品的價格,我嫌耗時間,就和我媽說:超市裡的東西咱隨便拿,我負責結賬。

說出這句話的我,實現了「超市財務自由」。

3. 京滬租房財務自由

便利店財務自由和超市財務自由,都是比較低級別的財務自由。而那些需要花更多錢的財務自由,我可能就實現不了。

比如我在上海租房子,得按著預算來,特別高檔的小區自然是租不起的。而跨國企業外派到上海的高管,每月有三四萬的租房補貼,看中上海哪個小區好就住那裡。

外企高管有「京滬租房財務自由」,而我顯然沒有。

4. 京滬買房財務自由

花錢的手筆再往上,比如馬雲爸爸,只要他想,在京滬可以隨便買看中的房子。

馬雲爸爸有「京滬買房財務自由」,而我們普羅大眾顯然沒有。

-----------------

二、如何實現財務自由?需要多少錢?

實現財務自由有兩個方法:

一是增加被動收入。
二是減少花銷。

1. 如何增長被動收入

當作家的,寫出暢銷書,書賣得好就會不斷再版,這樣就有源源不斷的版稅收入;如果小說被改變成影視劇,那收入就更多了。

做科研的,手握牛逼專利,也有可觀的被動收入。

身家幾千萬的土豪,可以投資信託——一種投資門檻高、曾經號稱剛性兌付的投資工具,用很低的風險獲得年化 10% 的收益。一千萬投信託,一年的收益就有一百萬,已經秒殺了大多數上班族的收入。

對於我們大眾而言,在四十歲以後最主流的被動收入來源,應該就是房租了。不過如果買在小縣城,恐怕也很難租出去,還是得買在人口聚集的大城市才行。這方面,我前天提到的前房東就是典型的例子。

2. 如何減少花銷

為什麼我們不論收入多少,總是感覺錢不夠花?

因為我們收入增長和財務累積的速度,遠遠跟不上我們消費慾望增長的速度。

一個白領月入三四千的時候會去沙縣小吃用餐,當她月收入增長到一萬多的時候,肯定不會再吃沙縣了。

一對出身小城的情侶,在北京上海求學工作、扎穩腳跟後,月收入從一萬漲到兩萬,還是買不起上海的房子。如果在老家供一套房子?那就很輕鬆了。

所以如果你願意縮減花銷,那麼較低層次的財務自由——比如我前面說的「便利店財務自由」,是很容易做到的。

知足常樂四個字,看似簡單,可惜我們大多數人都做不到。

3. 實現財務自由需要多少錢

看完上文,我想你一定明白,這是個沒法落實的數字。每個人的消費慾望都不同,貨幣貶值的速度有多快我們也不敢下定論。

只有一點是肯定的金律:那就是要有理財規劃。

-------------

三、為什麼要做理財規劃?

為什麼要做好理財規劃?因為我們在每個人生狀態的經濟情況都是不同的,多數人都會面臨職場競爭力降低、年華老去的那一天,我們需要為以後的自己做好準備。

1. 初入職場時

初入職場時,收入小,花銷小。

這一階段的要務是提升自己,你工作第一年再如何節省存下的錢,可能都不如你工作幾年以後的月薪。

2. 職場上升期、組建家庭

這一階段,收入提升,花銷也提升。

特別是組建家庭後,房子的月供和小孩的養育是兩個吸金的大戶,雖然收入一直在上升,但是存下來的錢也不是很多。

好在這個時候還年輕,身強力壯的,積蓄少也不用擔心。

3. 家庭穩健期

這是一個家庭的黃金時期。

這個時期,家庭的收入達到頂峰。

小孩逐漸長大,直到他獨立工作生活。

當初買結婚時買的城郊小戶型,貸款早已還完,同時還置換到了城市中心的豪宅,可能擁有多處房產。

身體還算健康,沒什麼大病。

這個時間段是財富積累的黃金期,為下一人生階段做準備。

4. 人生暮年期

逐漸接受了自己的職場競爭力不再的事實,再幾年後,進入退休生活。

財富不再有大幅度的增長,但是隨時年齡的增加,維持健康的支出卻越來越多。

這時候就要靠在上一人生階段存下來的積蓄,加上合理的理財投資,來安度晚年生活。

------------------------

四、基礎的理財知識科普

#我的潛台詞是:求各位讀者爸爸,點!個!贊!支!持!一!發!好!不!好!

1. 基礎理論:複利與七二法則

如果你問我:我現在有100萬,如果進行年化 6% 的收益,多少年可以翻倍(即擁有200萬)?

我可以脫口而出:十二年。

怎麼算的?用 72 除以 6。

這就是註明的七二法則:一筆投資不拿回利息,利滾利,本金增值一倍所需的時間為 72 除以該投資年均回報率的商數。

以此類推,如果是 8% 的年均回報率,翻倍只需要九年。

12% 的年均回報率,翻倍只需要六年。

下面介紹幾種主流的投資工具。

2. (近乎)無風險投資:國債和銀行定期存款

所有投資方式里,國債和銀行定期存款的風險最小,當然回報率也不高。

3. 基金:不同種類,不同風險

除此之外,基金是最主流的投資方式。記好下面這行:

論風險和收益,貨幣基金<債券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基金

餘額寶的本質就是貨幣基金,它的風險只比銀行存款高一點點,同時還有很好的流動性。

債券基金的風險比貨幣基金大一些,其中又有一類叫做純債基金,是債券基金裡面風險最小的。

貨幣基金除了風險低,另一優點就是流動性強,一般是 T+0或者T+1到賬,和活期存款差不多。


債基:2015 年是純債基金的投資好時機,我持有的五隻純債基金都獲得了 10% 以上的收益。

這是其中我去年持有的某隻基金的階段漲幅和四分衛排名??

你仔細看圖,會發現純債基金今年的走勢很不好。沒錯,今年債券違約事件頻發,所以債券基金的走勢自然也不好。建議今年不要買入債券基金。

4. 萬能險

萬能險曾經是很好的低風險投資工具,可惜現在被保監會叫停了。

比如我去年買的一隻萬能險,約定 6%,保底 3%。一般情況下都能按照約定收益率如約兌付。同時它的風險又比較低。

所以持有萬能險的知友可以繼續持有,不要輕易退保,因為以後再也買不到了。_(:3 」∠)_

除了萬能險,還有其他的保險,知友們可以針對自身情況購買險種。

5. 不建議持有 P2P

P2P這兩年很火,收益率也相對較高。我自己是配置了 P2P 投資的,但是我不推薦 P2P 產品。

還是那句話:對於初入門的投資者而言,P2P 是風險較高的。股票同理。

6. 主流平台

互聯網的發展給投資者帶來不少方便。我爸那一代人買基金得去銀行,我直接用天天基金或者數米基金這種第三方平台就行,手機操作 so easy。

不過我現在大多數投資都是用巨頭的平台。從規模來說,國內的互金巨頭是這四家:京東金融、騰訊系、平安系(平安系最著名的互聯網金融產品也是 P2P,所以在此也不推薦)和螞蟻金服。

現在習慣用幾家的產品,因為:

一是相比其他的平台,這幾家規模最大,最保險。


二是種類全,可以用一個賬戶進行多種投資。不論是流動性強的活期還是固定收益的定期,又或者持有基金,都是一站式搞定。


三是有專業的編輯在平台上寫科普和資訊,對於小白用戶入門很有幫助,閱讀相關諮詢也很方便。

四有各種合輯整理,比如持有人數最多的十隻保本基金、過去半年表現最好的十隻債券基金等等,方便新用戶。而且基於用戶持有所做的推薦,平台越大,用戶基數越高,選出的基金也越可靠。


五是平台有錢,經常做活動補貼。


----------------

五、總結

  1. 財務自由的真諦是被動收入和消費慾望達到平衡。
  2.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大城市的房產和理財收益是獲得被動收入的方式。
  3. 年輕時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做好理財規劃。
  4. 新手不要碰 P2P 和股票。

實現財務自由,不是看你現在賺多少錢,是看你為未來賺多少錢做了多大的儲備。

如果你的財產不是來自繼承,財務自由大都是是要經歷一個短時間的躍升的。
周星馳早些年被龍五哥控制的時候,片酬也不高。拍大話的時候還賠錢。但是,他積累到那個程度,隨時一個合適的時點都有爆發躍升。往小了說,知乎上的草根大v們,在最初的時候默默無聞,但是隨著他的努力答題貢獻的積累,慢慢會有人會看到。然後在某個特定時間點他的粉絲就爆發性增長了。真的很快。

所以你在奔向財務自由的大路上,不要太多在意你現在賺多少,得到了多少。多問問自己付出了多少,自己收穫了什麼,自己積累了幾何。當你祭奠到那個程度的時候,可能砰地一聲,你就越過去了。張曉龍也在屌絲程序員,優秀但是無法變現的優秀程序員徘徊了好久。微信砰的一下出來,他就成這個領域的傳奇也實現了自身財務自由。

知乎很多v都是我看著他們成長起來的,有的已經順利實現變現。我不反對不反感他們這樣做。但是對有些使用比較不上檯面方式變現的,我其實都替他們惋惜。其實你本可以取得更大成績與成功的。耐不住寂寞的,守不住繁華。眼睛太短時的,容易只見餌不見鉤。收穫的那一點點,不值得走那麼遠。比如童謠。他的故事把我這樣老於世故尖酸刻薄的人都看感動點贊感謝。我很想說,孩子,你的才華,其實真的本來不僅僅值這麼點錢的。正心誠意,人才能走得更遠。易租寶中晉資產那幫人,都是我的同齡人。做這檔子事,就是只為了變現。短時間內也的確享盡了榮華。有的人覺得值當。我覺得未必划得來。人生的樂趣那麼多種多樣,不僅僅是物質來衡量。良心的寧靜,別人發自內心的尊重,真摯的愛情和友誼,都是無法拿金錢來衡量的。我可能更看重後者。李白有詩,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試韓荊州。我第一次讀到就觸動了。什麼時候你有這麼打動人心的力量,財務自由就是唾手可得。而你到了這一步,可能對物質的執著和依賴就不那麼強烈了。拿到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大師,根本沒有一位,對500萬的獎金本身有特別的興奮。

我是從來沒有想過通過什麼自媒體獲得財務自由的。不是我完全窺不到門徑,而是我覺得對我而言,還有跟多更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去做,可以去經歷。認真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去投入去付出,不要過分在意一時一事的得失,你會獲得莫大的自由。財務自由或在這個過程中就水到渠成實現了。


自己曾經是這個想法堅定的擁護者,但是現在逐漸改變了。說說自己的心裡歷程吧:

一、想法的由來
高中期間經常看致富經,生意特別想賺錢,早點實現財富自由,所以大學填自願的時候,專業一欄都填了:市場營銷專業。那時候天真的認為,市場營銷畢業對於以後做生意特別有幫助。

因為自己是農村出來,所以03年大學沒有畢業的時候,總覺得能夠做個百萬富翁,就可以財富自由了。

畢業後,進入一家公司實習,可能因為自己大學有很多做生意的經驗,再加上營銷還算學的不錯。實習期間就成了一家創業公司的市場部經理(管6個人),在其中一個副總(做過安利的)的激勵下:「30歲想賺3000萬」,40歲實現財富自由。從此開始,就開始迷戀了1-2年的成功學,看遍了陳安之,安東尼羅賓遜等成功學書籍和視頻,不為別的,就是想早點成功,早點實現財富自由!

在那個所謂的3000萬目標激勵下,大學畢業沒有多久就開始合夥創業,以失敗告終。後來又工作一年,積累了一點錢,又開始開餐廳(夢想著開連鎖餐廳),又以失敗告終。在開餐廳期間,也放棄了對成功學的追求,開始看實用經營類,營銷類的書籍。

創業失敗2次,心裡對於30歲賺3000萬,心裡確實沒有底。因為到了06年底,自己已經負債2萬。但是想實現財富自由的夢想還是一直存在,只是改成:40歲,實現財富自由就退休!

二、想法的改變

07年開始又開始創業,從一個人的公司,一直不斷轉型,慢慢做到現在的規模,這9年期間,自己也從26歲到了35歲,也有2家公司。一轉眼,已經過了30歲,如果再一轉眼,也馬上就到40歲了。

我對很多同事都說過,我想40歲退休,她們經常問我,這麼早不工作,幹什麼去呢?也問我,為什麼這麼早想退休呢?

因為自己想要早點實現所謂的財富自由,所以每天逼自己工作13個小時以上,再加上學習,幾乎放棄了所謂的生活享受。沒有周末,沒有假期,其實就想著先憋著努力一把,等以後好好享受。

退休後幹嘛去呢?自己想過的是,找個農場,每天看看書,寫書,如果有機會到大學去做過兼職老師,有空找朋友來農場聚聚,聊聊天。這個就是我自己想的,實現財富自由以後的生活。

因為這句話說了很多遍,馬上也快到40歲了,自己經常再想,那時候真的可以放下公司,放下創業的衝動嗎?有時候看到某某公司融資多少千萬美金,某某公司上市的創業新聞,心裡的野心就想把公司做的更大,甚至上市,也就是為了實現所謂的成就感。

但是每到晚上看非財經類書籍,比如《全球通史》、《南渡北歸》這類書籍時,感覺錢真的沒有那麼重要,財富自由,也沒有那麼重要。

再想想,上周去台灣旅遊的時候,聽計程車司機說,台積電的張忠謀身價上百億,但是依然坐地鐵出行,也沒有保鏢。還有前段時間看到華為任正非一個人打車的新聞。這些人,我認為才是是真正實現了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都自由的人,最重要的還是精神財富自由吧!

三、結論

回答一下題目:40歲賺多少錢,你想要財富自由,我自己的答案就是財富自由,跟多少錢真沒有關係。物質財富,要比較,你永遠也不會自由。如果是精神財富,你想通了,不用到40歲就可以自由。

有些人一輩子都為錢而努力,成為了錢的奴隸,永遠失去了自由。有些人,不管有沒有錢,但是能夠享受生活,精神財富自由。

希望到了40歲那一天,不管自己有多少財富,希望能夠享受精神財富自由的,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希望每個人都能夠享受工作,享受創業,而不是為了錢而去不斷努力。

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喜歡的事業,去不斷努力,多看書,多思考,相信人生總會過的很精彩。


引用我即將出版的書中的一個章節回答這個問題。 我的新書現在已經可以通過淘寶先睹為快(小範圍學習交流使用),其中不但有我對理財的獨特見解,還有關於房價問題的全面系統闡述,幾乎為目前國內同類書籍所僅有。上淘寶搜索「從零開始玩轉家庭理財」,拍下以後會自動發貨。

**************************引用線***************************

財務自由是理財的最高境界,也是理財規劃所能達到的最高階段。

然而,一本《窮爸爸,富爸爸》只是讓很多人了解了「財務自由」這個名詞。但真正掌握其準確定義的人,就少了很多。

就比如,在很多人概念里財務自由就意味著無論想買啥都能買,坐飛機不用計較是經濟艙還是頭等艙,逛超市不用在意食品價格,等等。從這樣的概念出發,要達到「財務自由」的門檻就相當高了——少說也得3000到5000萬人民幣。

然而,即便是擁有3000到5000萬可支配的資產,仍然不是「想買就買」。比如你無法購買豪華遊艇——一條遊艇就要幾千萬美元。你也無法上火星旅遊——一張旅遊票也得幾千萬上億美元。

因此,很顯然「想買就買」這種狀態只存在於童話中,而現實中的「財務自由」並不意味著去追求這種根本無法企及的狀態。

在維基百科上,財務自由如是定義:

財務自由是指你無需為生活開銷而努力為錢工作的狀態。簡單地說,你的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必須至少要等於或超過你的日常開支。

原來,財務自由里有兩個最重要的概念:一為「被動收入」,二為「日常開支」。

在極端情況下,如果你一個月的開支只有1000元,那麼你只需要獲得1001元無需勞心勞力幹活所掙來的被動收入的話,那你就已經達到這種人人都艷羨的財務自由了。假設5%的穩健收益率,那麼你只需要24萬元本金就足夠。這麼一想,是不是很多知乎用戶都會恍然大悟——原來我早就實現了財務自由?!

通往財務自由道路上的陷阱

「財務自由」聽起來是個大多數人都渴望達到的狀態——只要突破了上文所述的「1000元」臨界點,,那麼在不發生重大疾病的前提下,你就可以不用幹活也能生活下去,可以自由自在的選擇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而不是為生活所迫地做那些你不樂意卻又無可奈何要做的事。

然而現實卻是:財務自由,也就是被動收入持續大於日常開支的狀態,仍然是非常難以做到的。

其原因在於:當一個人貧窮時,其消費慾望就相對較低;而隨著賺錢能力以及財富的增長,其消費慾望就會越來越高。就像上文說的那個擁有24萬元理財本金的人士,當他擁有24萬時,他還會滿足於每個月區區1000元的開支么?所以,當初定的財務自由目標就會一次次修正。最終,你會發現你還是為賺錢這件事情所困,達不到真正自由的狀態。

所以,在通往財務自由道路上,第一個大陷阱就在於:在自身賺錢能力和財富增長的同時,嚴格控制自身的消費慾望。坦白講,這是反人性的。

我們從一個普通人角度出發,看看這條路有多難走:

  • 首先,財務自由的前提是被動收入很多,這就要求你主動收入更多,有足夠的現金流。這一點就剔除了絕大部分的人。
  • 其次,更重要的是你要能夠持續控制自己的支出,使其永遠小於被動收入。用句俗話來說,這樣活著「真累」。這一點又剔除了剩下的絕大部分人。
  • 最後,即便你自己達到了聖人級別,可以在大幅創收同時嚴格控制支出,但是那只是你的個人世界。如果你有了老公或老婆呢?你老公或老婆是不是和你一樣想法,還是把你那些用來創造被動收入的錢大手大腳的花?有可能是後者。這一點又繼續剔除了碩果僅存的人群當中的大部分人。

根據我的觀察,一般白領、金領(也就是所謂的中產階級)的現實狀況正是如此。他們的慾望無不是隨著收入的增長而增長,甚至還有不少是超前消費、借貸消費的。房子、車子、衣裝、用具、子女培養、旅遊度假,無不是隨著收入上台階而檔次上台階。

很多人拿著二十萬的工資,就可以貸款買四五十萬的車;很多人拿著四十萬的工資,日常生活中就只認著幾千乃至幾萬的進口貨買。如果月收入有2萬,那麼支出就有1萬8;如果月收入有5萬,那麼支出就有4萬5。他們永遠無法依靠被動收入來應付自己的支出。

以前有一個很熱門的新聞——《中產階層家庭的糾結和焦慮——年收入70萬不夠用》,不管其來源真假,正是對上文所述情況的鮮活體現。

普通人是如此,那麼創業成功者、乃至億萬富翁是否能實現「財務自由」呢?

這就涉及到了通往財務自由道路上的第二個大陷阱——很多人在生活和事業中,其實是身不由己。

讓我們看看香港首富李嘉誠的生活狀態:年僅九旬,仍然需要協助管理公司事務,只是生個腸胃炎,公司股價就下跌15%,也就是說連病都不敢生,更別說退休了。

所以,儘管李嘉誠富可敵國,但他距離財務自由和我們這些普通人一樣遙遠。

顯然,如果你是一個創業成功者,那麼你就必須忙碌於自己的事業,在日夜觥籌交錯的應酬中身不由己,在各種突發事件的應對中焦頭爛額。只要你還擔任著你的CEO、董事長、總裁、理事長,你就沒有個人選擇的自由,必須為全公司幾百幾千幾萬名員工負責。這一切直到你把自己的產業全部轉讓,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之時,才會終結。但現實中,筆者工作中所接觸到的這種情況,非常非常少。

而且,通常做生意的人還會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現金流。從多家中小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中可以發現,在「資產」中可用於實現被動收入的現金,通常只佔總資產的很小一部分。企業家們並不會依賴於理財產品去獲得收入——他們只會把多餘的現金,甚至可分配利潤都用於擴大再生產,使自己的商業帝國日趨龐大。同時,他們還面臨著短期和中期的債務償還,一旦現金流斷裂那可是要命的。從我觀察來看,除非是現金流充沛的服務型公司,一般生產型和貿易型公司是斷然不會把企業的現金用於投資任何理財產品的。

而企業主個人的資產呢?也必須用於裝點自己的門面,購置豪宅豪車——一部分是為了彰顯身價地位,一部分也是為了維持自己的「朋友圈」。所以,即便是千萬億萬富翁,他也很難僅僅依靠被動收入來維持自己天文數字級別的支出。

如果不是自己創業,而是高級打工仔呢?實際上社會地位越是高的人,越是很難從中脫身而出。即便能夠做到清心寡欲,但還是日夜忙碌,平時加班到凌晨,雙休日也要忙於應酬和加班沒空陪伴家庭。對這些人而言,就算理論上已經達到財務自由(理財收入足以應付被動支出),但他們真的「自由」嗎?

所以,賺大錢不等於財務自由。很多情況下,錢賺得越多,越不自由。

在這個社會中,只有「食利者」才能獲得暫時的財務自由。食利者群體包括:富二代紈絝子弟;貪污腐敗犯;富翁包養的情婦;等等。但這群社會寄生蟲獲得的被動收入,是完全來自於他人的。這種狀態是極其脆弱且不以他們主觀意志所轉移的。比如富二代家庭經營不善破產了;貪污腐敗被查被雙規了;富翁玩膩了情婦將後者甩了,等等。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也並沒有自由,因為他們無法支配自己的命運,一旦失去被動收入來源的時候無法再次建立任何獲得收入的體系。

追求財務自由的真正內涵

人,本來就是生而不自由的。

在這個追求物質、追求結果、急功近利的社會上去追求自由,本來就是不切實際的事情。這不符合絕大多數人的價值觀。

只有對於一個渴望自由的人來說,財務自由才是重要的。為了「心中的自由」,他可以努力工作,研究理財,竭盡所能提高自己總資產和被動收入。為了心中的自由,他更可以在自己已經變得富有的時候,卻維持著樸素的生活,簡樸的慾望,不與他人攀比,不在人前炫耀。為了心中的自由,他可以放棄很多很多東西,所有的這一切,只是因為在他心中,自由比什麼都重要。

而這種「心中的自由」,並不是什麼虛無縹緲的事情,更不是指自由的每天睡懶覺吃喝玩樂醉生夢死。這種自由是讓人感到生命更有意義的自由。這種自由是讓人在臨死前不留下遺憾的自由。比如寫書創作,比如周遊列國,比如社會公益,比如完善自己的人生體驗,比如貫徹精研自己的某種興趣愛好。從日復一日千篇一律讓人主觀感覺生命縮短的辦公室生涯解脫出來,所追求的自由,正是這些東西。如果不存在這些追求,那麼財務自由對於一個人就完全不重要。因果關係來說,這些追求才是因,而財務自由只不過是為了實現這些追求的手段。

有些人與其說是追求財務自由,不如說是他們正在做著自己不是很願意做的事。如果你已經在做著自己熱愛的事,又會在乎啥財務自由不自由呢?甚至可以說,財務自由和你的願望、心情和想法是完全相悖的:因為這種狀態意味著你可以不用從事自己喜歡的事了,只要靠被動收入生活就可以了!

就拿創業來說罷。創業的真正並且唯一的目的就是創立屬於你自己的事業,將其努力發揚光大。一旦你全身心投入了自己熱愛的事業,你就不會在乎是否能實現財務自由了;而如果你只是抱著實現財務自由這樣的功利目的去創業,缺乏對這份事業真正熱愛的話,那最後很有可能是折戟沉沙的結果。

財務自由與創業是並行不悖的兩種東西,是兩條平行線。創業一旦開始就不存在財務自由。只有創業結束套現了才會回到是否能實現財務自由的命題上來。但在筆者看來,如果一個人追求的就是自己的事業,那就完全沒必要再去追求什麼財務自由了——就像李嘉誠來說,他根本就不需要去實現什麼財務自由。

而對於有些人來說,雖然他們名義上是在追求財務自由,但實際上他們追求的只是賺大錢,然後好吃懶做不工作,住著豪宅,開著豪車。但很遺憾,這種狀態的實現高度依賴於你的投胎技術——要麼就是出身富二代、官二代家庭,要麼就是擁有一副姣好面龐,以獲得富豪的青睞。

所以,結論很簡單:只有為了上文所說的那些「心中的自由」而去奮鬥的人,才需要去努力實現財務自由,才有可能實現財務自由。

如何實現財務自由

所有理財書上,都會寫到實現財務自由的標準原則就是下列三項:

  • 創造資產
  • 減少負債
  • 管理日常開支

但是根據我的觀察,要實現上述抽象原則,在現實生活中你卻需要「過五關,斬六將」:

第一關:不被房產這個遊戲消滅

「不被房產這個遊戲消滅」是指:在閱讀本書時,你已經在自己將來打算定居的城市擁有一套或以上房產,且沒有高額房貸。

對於前者,通常你需要早幾年就完成了房產布局。在經過2015-2016年一波瘋狂上漲之後,如果這時候再入市,就很可能被房產這個遊戲消滅了——「消滅」就是指終結你實現財務自由的念頭。

很顯然,對於個在一線城市打拚的外地人而言,其實現財務自由的難度要遠大於本地人尤其是拆遷戶的後代。

如果你說,我抱定主意租房一輩子,不是也不會被房產這個遊戲消滅了嗎?

但在我看來,租房與財務自由的理念是相悖的。首先,租房就意味著新增一筆不確定的開支。房東每年可能會漲價,而這方面中國的法律欠缺對於租客的保護。其次,租房無法給人一種生活上的安定感。儘管租房本身要比買房更為自由——這意味著你可以隨意搬到自己想住的地方,然而同樣由於社會上對於租客的歧視和保護上的欠缺,導致房東可以因為出售房產而隨意終止租約(即使支付違約金)。而如果沒有基本的安定感,又如何去追求自由和理想呢?

而且,如果你組建了家庭,即使一開始對方同意租房結婚,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你擁有很多資產時,則買房的事宜必然會提上日程。很難想像,你的配偶會容忍你能夠坐擁產生大筆被動收入的資產來源卻和你甘於呆在出租房裡養育子女,承受日後拖家帶口顛沛流離的風險。

第二關:創造足夠多的主動收入,積累財富

在居有定所的基礎上,接下來就是要保證主動收入的規模了。

究竟多高的收入,積累多大一筆財富,才能達到財務自由的門檻,這方面是因人而異的,主要是取決於目前和將來預期的家庭收支狀況。所以,完全掌握家庭目前收支並能對將來做出預測,是實現財務自由必不可缺的條件——否則,你的財富積累將永無止境。

另外,根據我在上文中的觀點,如果你想要依靠「創業」作為自己實現財務自由創造主動收入的途徑,那就需要把心態擺正確,意識到你創業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比較有趣的是,「自由職業」能否作為創造財務自由所需要的主動收入的方式呢?在筆者看來,自由職業是一種很特殊的生活狀態——從事自由職業的人大體上應該是喜歡自己做的事,因為他們不需要看老闆臉色卻能每天堅持幹活。在這種狀態下去追求財務自由,其實並無太大必要,因為就算實現了,自由職業者們可能還是出於熱愛而繼續從事原來的事業;對於這些人來說,只要做好基本的理財規劃也就足夠了。而且,所謂「財務自由」的核心就是「自由」,也就意味著即便實現了它,你還是可以去選擇繼續從事自由職業。簡言之,對於大部分自由職業者,無所謂什麼「財務自由」。

第三關:創造儘可能多的被動收入來源

闖過了前兩關,已經很不容易了。這時候,在你已經開始不斷取得並掌控主動收入的同時,你就需要同時不斷去開拓被動收入的來源。下表不完全列舉了各種可能達成財務自由的被動收入來源:

  • 出租物業
  • 各類理財產品預期收益
  • 股息、基金分紅收入
  • 實物貴金屬增值部分
  • 圖書寫作、攝影攝像作品、音樂繪畫創作等帶來的的版稅,以及專利費等收入
  • 來自博客或網站的廣告收入
  • 退休金

我並沒有把投資股票、外匯、期貨、現貨貴金屬、紙黃金白銀等收入列入「被動收入」的範疇。這是因為這些活動仍然需要你高度投入,其投入程度甚至不亞於你自己的工作。

從上述各類來源可以看出,要實現更多的被動收入,除了要了解多種理財渠道(也就是把雞蛋放在多個籃子里)之外,你可以通過發展自身各類特長,來為將來打好基礎。

第四關:不要有任何攀比、炫富心態

好,假設你已經擁有了自有房產且無貸或少貸,並且已經有了持續的主動收入和被動收入,那麼接下來的一關就更難:你要讓自己的心態始終寧靜淡泊,不參加到身邊的人彼此攀比、炫富的陣營中。

一個實現財務自由的人,在生活中必然是相對低調的人。唯其如此,他辛苦積累的財富才不會因為攀比和炫富而輕易流失。

但是在我們所處的社會,很多人都喜歡講面子、講排場。其實這麼做也無可厚非,因為人各有志,在那些人眼中,面子和排場可比什麼勞什子財務自由有用多了。但是,如果立志於財務自由的你,在他們的面子和排場面前迷失了自己,也要跟風去追求這些東西——那麼你的財務自由之路,也會就此戛然而止。

當然,不攀比、不炫富完全不意味著讓你去過節衣縮食、苦行僧般的生活,而是讓你理性規劃自己的日常支出,制定家庭財務預算方案,並遵照執行。本書將在第六章中詳細對此介紹。

第五關:擁有高超的財商

當你披荊斬棘,歷經艱辛闖過了前面幾關之後,你要做的就是統帥你手中的軍隊,向財務自由這個目標發起總攻了。

筆者常常把手中用於調遣的現金和資產想像成指揮千軍萬馬。能否調動這些人馬實現最大化的目標,儘可能的避免傷亡,時刻保持士氣,這就是財商所需要解決的範疇。

通過制定周密的家庭財務計劃,並付諸實施;靈活調配不同的理財資源;時刻保持對經濟環境和大勢的敏感;在任何情況下都保護自己的本金——財商是你能最終實現,並且保持財務自由狀態的重要保障。

財商不像智商和情商,完全是可以後天培養的。所以,一個立志實現財務自由的人,就應該從你閱讀本書開始,不斷致力於提高自己的財商。

綜上,通往財務自由的道路上橫亘著以上五關,還有六員大將——房產、主動收入、被動收入、攀比心態、炫富心態、財商在鎮守。你能順利闖關嗎?


不管你現在賺多少錢,只要能保證40歲以後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基本就達到了最低限度的「自由」。

剩下的就是怎麼平衡慾望的問題了。多讀書能解決一部分。


不多說,直接乾貨:


想做生意的可以看看,在電商衝擊下以開店為例,十萬元如何創業並持續盈利?

十萬以內的資金,在二三線城市內能夠做的事情還是挺多的,雖然不能暴富,但是還是能建立起自己長期的、可經營的小小事業,通過自己的智慧和努力,站著並且把錢給掙了。

如果沒有良好的投資渠道和社會關係,對於二三線城市大部分普通市民來說,開店從事貨品流通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這不是什麼好主意!」——一定會有很多同學會這麼認為。

確實,現階段二三線城市開店從事貨品流通掙錢普遍很難,之所以難,那是因為沒有正確的方法。方法正確後掙錢容易到令人髮指,而且你還會不斷調整方法去驗證自己靈光一現的想法,當經營成為一種遊戲的時候,你會很開心。

如果你依然不願開店從事貨品流通,那麼繞行請等待其他篇章,謝謝。

深呼吸————精彩即將開始~~~~
首先,我將和大家分享一些新的理念,先轉變我們一些固有的思維。
1. 掛羊頭買狗肉——新時代的銷售貨品的核心理念

很奇怪吧,別著急,我來詳細解釋一下新時代的「掛羊頭買狗肉」。

例子:快遞公司靠什麼賺錢?——絕大多數人都想不到。

快遞公司是加盟形式,總部不抽取你的業務收入,只要求加盟網點必須購買公司印製的快遞包裝袋和單據——這樣就能達到每年幾個億的收入。

快遞公司是賣速遞服務的嗎?不是,他們是賣袋子的。

例子: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侖蘇——蒙牛賣給你的,其實是你對健康的要求。如果你只要求喝牛奶,雜牌子有很多……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但是,這些和普通市民開店有神馬關係涅?

當然有關係啦,明白這點,才能有機會很輕鬆的賺錢——優先賺有錢人的錢——找出他們需求背後還可能的需求——沒有這個需求就創造這個需求——哈葯6廠不就創造出了人人缺鈣嗎?

但是我們不是哈6,我們沒條件用廣告轟炸,就只能在店裡通過商品陳列暗示,通過營銷話術引導。原理其實都是一樣的。

所謂掛羊頭賣狗肉是指,一個客戶要買一個杯子,並不是單純的依靠賣掉這個杯子來賺取1元錢,而是通過推薦一系列產品和服務組合來賣給客戶一個對精緻生活的嚮往。

比如杯子組合,杯墊,紙巾盒等,送折扣卡,留下聯繫方式,方便客戶生日送賀卡,新品到了簡訊通知等。

所以,【我們賣的不是杯子,賣的是給予客戶對精緻生活的一種體驗和嚮往】,我們不僅解決了客戶表面的需求,而且通過圖冊,現場陳列,音樂,視頻等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創造出客戶背後的需求,從而挖掘出更多的消費行為。

2. 產品線不一定廣才能賺錢——一個長方形的面積由長和寬決定,一個門店的營業額則是由產品線和產品營銷深度決定。在資金不夠,產品線不夠寬廣的情況下要使營業額提升,把產品營銷做深,或是合作經營是解決資金不夠的主要方法之一。

我有一個大學同學,在某二級城市經營著一家咖啡廳,紅紅火火的。咖啡廳一級城市都難做,那她是怎麼做好的呢?

原來她的咖啡廳裝修簡潔,風格非常女性化,謝絕男性客戶入內。

每人消費39元,暢飲,而且有免費小零食。餐點另算。——這些和很多地區的茶餐廳比較相似。

店裡面放的音樂全部是日韓的流行音樂,二樓有兩排電腦大約二十幾台,還有一個美甲櫃檯,一個電影拷貝櫃檯,一個書櫃,都是免費,除了洗手間外的陽台,全區間禁煙。
服務員全部是打工的小帥哥。

她們的主力消費群基本是女學生,天天晚上都是滿的。她這家店滿足了如下幾個需求:
A. 晚上女學生沒地方去玩,家長也不放心她們出去玩;
B. 幾乎所有的網吧不禁煙;
C. 享受時尚的咖啡生活,而費用很低;
D. 一邊喝咖啡還可以一邊看電影,上網,美甲,或是看書等;
E. 很多女學生沒精力去找最新的電影下載或是手機,psp等多媒體電影格式不會轉換;
F. 這裡很安全,客人都是女學生。
G. 大廳每個圓桌晚上都是幾個女學生在一起複習功課或是做作業,現在不流行去某個同學家裡(這個場景在北上廣的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經常看到)

她們這家店是賣咖啡的嗎?不是,她們是賣女學生活動空間的。她們的產品線多嗎?不多,咖啡是很便宜的咖啡,女學生不玩大型遊戲,電腦配置是很低的,美甲是合作的,人家還可以在她店裡銷售產品。

資金基本使用在了門店租金和裝修上。而這樣的成本對於一家標準的咖啡廳來說,實在是太便宜了。

把喝咖啡這樣的消費行為按照她的意志進行深度挖掘,從而實現大幅盈利。這就是產品線不夠廣泛的情況之下,我們可以選擇深度經營某類產品。

3. 推廣活動是日常工作重點—— 「新店是要養的」這句話完全錯誤!在我眼裡,一家普通的新門店如果2個月內不賺錢,它就不可能賺錢。即使是在淡季!

這第三點的內容相對來說就容易理解,也就是說,如果準備經營一家店,千萬別想著幾個月不賺錢是正常的,或是留下部分備用金準備度過虧損時期。如果你這樣做了,基本就不可能賺錢。

以上三個常見的固定思想如果我們能夠改變,那麼就進入實際操作:

這裡我只以某一類開店及運營來講述思路,其它行業可以自己分析出適合自己的方法。

我們就拿母嬰用品為例。

當我們選擇母嬰用品行業後,立刻就會進入到一個貨源問題——我推薦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加盟現有成熟的母嬰用品企業;二是自己選貨,然後自己印製一些非常精美的標籤卡,懸掛在產品上,比如在產品上貼上「牛頓師兄母嬰用品專賣」標籤卡。

加盟企業是簡單的方法,他們隨後會提供一系列的幫助,比如店面設計,道具設計,陳列設計,還有開業的一些贈品呀,推廣工具呀什麼的,基本你什麼都不用考慮可以直接上馬。

但是我認為這樣不夠精彩,在這裡我用「牛頓師兄母嬰用品專賣」來例舉第二類方法。

這第二類方法的整體思路是——通過一個銷售空間,以母嬰產品為載體,進行品牌的價值塑造,再對客戶進行教育培訓,最後達到產品實現高額利潤並能持續經營。

稍微細化一下就是,我將在一個地區把母嬰用品店打造成如下形象:

1、這家店叫「牛頓師兄母嬰用品專賣」;
2、他們的貨是由專門的母嬰專家選取,有美國的產品,日本的產品,也有中國的產品;
3、所有產品經過牛頓師兄再次嚴格檢查,過檢產品均貼有「牛頓師兄專賣」標卡。

這三步是在沒有自己產品的情況之下塑造自己的門店服務品牌;請牢記,不只有實物產品才可以塑造品牌,門店和服務一樣可以。

牛頓師兄的營業員必須經過母嬰相關知識培訓才能上崗,而且為年紀25-35女性,她們的專業素養可以讓客戶信賴且毫不猶豫的買單,換句話說,你對店員的培訓就轉變成了利潤,所以為什麼不時時培訓呢?多多培訓呢?

牛頓師兄的店長必須是有豐富育兒經驗,通過形象塑造,包裝打造成育兒專家,即使是客戶不買東西,有什麼不懂的也可以來上門或是電話諮詢。於是,你會捨得花成本送你的店長到大的城市進行相關的培訓嗎?

牛頓師兄母嬰專賣店是孩子們都喜歡來的地方,這裡有搖搖車,有滑梯,還有很多小玩具,店員會給嬰兒換尿片,也會給爸爸或是准爸爸發放一些親子遊戲教程的印刷品。

如果客人願意,店員會給客人和寶寶拍照,照片會貼在櫥窗上,也會登載在自己的網站上,而我們店的網站論壇始終是很熱鬧的地方。

每一個在我們店購買了產品的寶寶,在每一個生日來臨的時候,都會收到我們的賀卡,我們會告訴寶寶她/他很可愛,我們很想念她/他。

櫥窗上的液晶屏里,兒童喜愛的動畫片是時刻更新的,每一個路過我們店的小朋友,都會扭過頭來,哪怕只有1秒。

我們每一個星期會在一個社區里進行一次義務的母嬰科普知識宣傳,而且每一個幼兒園的活動,都會看到我們的易拉寶和我們幫忙工作的背影。

我們是賣奶瓶的嗎?不是,我們是教媽媽如何選擇奶瓶,如何泡奶粉,如何抱著嬰兒餵奶,嬰兒是最舒服最安全的。

全部做到這樣的店,你的產品比其他店貴個百分之三十,那又能怎麼樣?

再加上如果能佔據一個好點的地段,基本就能搶佔一個縣級市場,十萬元夠不夠?當然夠!你不賺錢,誰還能賺?
這是思路,具體的細節一條一條慢慢寫。

十萬元內的資金在二三線市場開店,只要你能完全回答出如下幾個問題,就一定能賺錢。

1,你真正要賣的是什麼?如果你的回答是——我賣的是一個奶瓶,那對不起,你已經出局;

  2,你的目標客戶在該地區大致有多少數量?在你經營的這個領域裡面平均客單價大約是多少?二者相乘的數量就能估算該地區的盤子有多大,如果你所在的地區這樣的店沒有多少的話,還不賺錢那神仙也救不了了。

  3,你所在的地區最好的地段在哪裡?或是合適的地段在哪裡?你了解嗎?你天天去跑,並且關注人流量,人群分類,或是門店轉讓信息,這些工作你做過嗎?

  4,你有沒有研究過如何選擇門店的學問,包括店面風水?並且研究過裝修和貨品陳列嗎?

  5,你有沒有想過,你一旦開店,你經營的就是自己的品牌,而不是貨品品牌,不管是自主或是加盟,所有的推廣和活動必須由你自己來安排,你研究過如何推廣嗎?

  6,最後,研究過營銷話術,研究過消費心理,研究過行業專業學問和周邊產品信息嗎?

  7,研究過貨品分析嗎?研究過門店財務嗎?………..

  前3個問題你能回答出,你一定能賺錢。7個問題能全部很清晰的回答出來,你不賺錢我就送你錢。

  我現在就以剛剛列舉的母嬰用品店為例,比較詳細的說明一下開店賺錢的這幾個關鍵問題。

1、加盟成熟穩定的品牌。——付完錢,企業會派市場人員幫你選店,幫你談價格。企業會提供門店裝修手冊,市場人員會幫你聯繫裝修,包括道具的製作,貨品的陳列。企業會提供很多開業支持,比如禮品,宣傳品,各種單據,以及營銷培訓手冊。市場督導會教你或是你的店員如何銷售產品(當然,你不能完全指望他們能教你成為營銷大師)。以後企業有活動或是推廣,促銷禮品,宣傳品等都會發放到你的門店。同時企業市場人員會對你的庫存進行貨品結構分析,保持一個良好的現金流。總的來說,這是比較簡單的一個做法。

2、我們重點說自主開店創業。

  A,比如我挑選了母嬰用品行業,於是我會先去上一級城市看看在做這個行業的門店,看她們的門店裝修,看貨品結構,看貨品陳列,看消費者的行為習慣,找出人家門店的問題,讓人家幫咱交學費;

  B,在上級城市的批發市場里尋找類似的貨品,在網上尋找類似貨品的供貨商,可以打樣,可以是品牌貨,也可以是非品牌貨,前提是,必須質量很好或是比較好;

  C,然後開始找店,找店最關鍵的一點是——淡定。只有淡定,你才能找出這店面轉讓的真實原因,或是拆遷,或是位置不好,或是房租過高,或是這條街小偷很多,再或是鬧鬼…什麼原因都有,任何一點原因都會造成你的巨大損失,所以找店的關鍵就是淡定。

  仔細觀察人流量多少;仔細觀察行人習慣,比如某些路行人喜歡靠左行走,有的又會是喜歡右側行走;
  仔細觀察行人年齡結構和裝束,包括手機,手錶等,從而判斷該條路段消費能力;
  仔細觀察不同時段陽光照射角度,下午是一般門店業務開始的高峰,而下午陽光照射如果對櫥窗產生反光而無法看清展示物品,或是外面太亮顯得店內昏暗,都會帶來嚴重負面效果;
  仔細觀察周邊門店檔次,從事行業等,有沒有交集或是形成合作或是競爭……

價格很重要,別忙活了一年下來,賺錢的是房東。所以,判斷一個地段的門面能以什麼價格來租,有一個相對比較簡單的計算方法:

仔細統計每天路過你目標門店的人流量,有多少是在你的消費群年齡內,她們的收入和消費狀況大致估算會在多少。通過你在上級市場門店的觀察結果,可以了解到每天大約多少目標消費人群路過門店,平均進去多少人會產生多少消費,通過這個標尺和比例可以算出你的門店至少可以達到的營業額和利潤,而房租如果不超過利潤的三分之一,就可以租了。而轉讓費則是一個隨機的狀態,看運氣了,總的原則是,如果門店各方面條件都很好的情況下,貴一些,能承受也無妨。

剩下的事情,就是你如何提高行人進店率和消費率了。

也許會有同學要說:「我哪裡有時間去觀察每天有多少人會路過某個要出租的門店?」

所以啊,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有些人功課做到位了,哪裡有門面出租消息,立刻就出手,不需要再調研。

  D,門店租好,馬上就是裝修的事情了。

門店裝修很重要,因為它是銷售模式和經營理念的轉型體現項目之一。

  而新理念的裝修,不再是傳統意義的裝修,新理念的裝修全部是圍繞營銷而設計,是功能性和美觀性的結合,這是需要深挖的。

  我舉一個例子,在某城市的大學城邊上有一賣女裝和女鞋的門店,在一條商業街上,同類門店有很多,但那家生意最好。為什麼?很簡單,那家店有兩個特色——

  1、店裡有一個小休息區,幾個凳子,一台液晶電視和一台PS2,實況足球是實時開著的,誰都可以去玩,也能隨意和人對戰。

  我們都知道,女生逛店,停留時間越長簽單率越高,而女生逛店停留時間很大一部分因素卻是在男生身上,男生的催促,或是不耐煩的情緒或言語,會極大的打擊女生購物簽單率,男生對商品選擇的意見也遠大於女生自己的商品的挑選。大部分女生都有選擇困難症,而男生的一句很隨意的好或是不好,就決定了商品的成交,於是我們就能搞清楚了——對於男女情侶逛街比較多的地段做女生生意,要搞定的是男生。

  什麼能讓男生安定下來等待女生購物?——在大學城邊上,所有男生喜歡的實況足球遊戲則是最有效率的東西——你繼續逛吧,我這裡正在和人死磕著呢——而且實況足球一局時間不短,大大延長了女生購物時間——而女生選好商品後問男生好不好看——多數的回答是好,其實大多數男生看都沒看或是只瞄了一眼——於是商品成交——而且下次還。

  2.有一個非常罕見的試鏡台,約1.5個平米,台上放個立式麥克風,頂上金鹵燈照著,對面牆上貼著鏡子,鏡子有一個略有角度的傾斜。

  一個女生穿好衣服,服務員簡單的幫忙梳理一下頭髮,配上一點小道具,往台上一站,金鹵燈暖色可以把人的皮膚照的很好,兩米開外就有點朦朧美,什麼雀斑啊,毛孔粗大啊都看不到了,而且光線由上至下,由於角度非常好,所以臉上的明暗比較明顯,上去的都看上去臉瘦了不少,而且都是可愛的瓜子型,再加上對面的鏡子地步略微向里傾斜,於是台上看上去,雙下巴也沒了,這也就是現在90後自拍的一些常用手段。

  本身店裡放的音樂就是日韓流行,這樣稍微一打理,只要服裝搭配不是太難看,上去一試鏡都是大明星感覺,拿著麥克風稍微擺擺破斯,心裡一激動,手一抖,卡就拉了。

  ——她們賣的是女裝嗎?不是,她們賣的是女生「悅己」的憧憬。

  她們很清楚女生需要是什麼,這就是裝修的力量。  

  一切圍繞著簽單的目的,一切針對著消費者的設計,裝修不在於豪華,而在於精準。

  所以,一個不在裝修上捨得研究和投入的店,生意是不可能會好。

  這一切,你研究過嗎?  

  至於陳列,則是裝修之後的另一個重點——重要程度絲毫不亞於裝修。

  之前說過,客戶在門店停留的時間越長,簽單率越高,那麼如何讓客戶更久的停留在店裡呢?這就是考驗你陳列的功力了。

  門店的面積是有限的,差的門店,客人稍微多幾個,從外面看進去就覺得很擠,外面的客人就不一定願意再擠進來。而好的門店,會充分的利用各種道具,引導客人在店裡進行走動,有進有出,很有條理,不會出現裡面人要出來,外面的人要進去而堵死的情況。

  所以陳列的第一需要掌握的就是——如何利用道具和營業員安排你的門店的客人行進路線。記住,再小的店,也有路線,哪怕是轉一圈,我們都要保證是順序的轉,而不是客人亂串。

  在中國,有一種情況是很有意思的——客人本來想要的是A物品,但是有很高可能性買回去的是B物品,有一部分則是AB物品一起購買,我相信各位同學也會有過這類似的經歷。

  因為人們真正決定開始購買一件物品的時候,精神會放鬆,防禦心理會減弱,而這個時候大部分人不再能保持一個冷靜的思考狀態,尤其是女生,我稱為選擇困難症——表現狀態是左手一個,右手一個,不知道選擇什麼,而這個時候老闆只要過去說:「如果你都喜歡,那就一起拿走,我給你打個折。」十有八九兩個就賣掉了。

  但是這個和陳列有什麼關係呢?——當然有,如果是一個進來買手鐲的,我們為什麼不能賣給她一個像手鐲的手錶呢?這是高客單價的主要手段之一。

  如何成列?鐵了心就買10元手鐲的客人,不是我們的主力客人,所以,我們完全可以用低端的陳列來表現這個手鐲,賣掉就賣掉;賣不掉則是為100元的手鐲手錶做配合。

  精心為100元的手鐲手錶做精品陳列,獨立的中島櫃,水晶座,黑絨襯布,聚光燈,再配合一些小禮物,極具殺傷力。

  如果一個本來準備買10元手鐲的客戶一猶豫,十有八九就是會買這個手鐲手錶,再猶豫不決的話,買手錶送你原本要買的手鐲——客人立刻就崩潰。

  所以,陳列很重要,主次不分的陳列會大幅降低自己的客單價從而降低營業額。

  第三,陳列是化時間為空間的最好辦法。

  我們都知道門店的面積是有限的,而貨品則是比較多——陳列不出來的商品是不可能成交的,於是我們就只能定期跟換貨品陳列。

  切記——即使是好賣的貨品到預定更換陳列商品時間後也得下架!

  因為你不知道後面還有沒有好賣的貨品沒陳列出來,拖的時間越長,只會導致貨品結構單一,庫存增加,貨品結構無法分析或是分析失真。

  行業不一樣,陳列方式完全不同,於是我們應該多關注行業和行業周邊的任何消息。多思考,多觀察,多改善,我們一定能賺錢!


編輯不易,喜歡請點贊+關注,謝謝!以上來源微信公眾號【牛頓師兄】

掃一掃,學習更多乾貨


終日奔忙為了飢,才得飽食又思衣。
冬穿綾羅夏穿紗,堂前缺少美貌妻。
娶下三堂並四妾,又怕無官受人欺。
四品三品嫌官小,又想面南做皇帝。
一朝登了金鑾殿,卻慕神仙下象棋。
洞賓與他把棋下,又問哪有上天梯。
若非此時大限到,上至九天還嫌低。


知乎新人首答:

40歲前賺多少錢能實現財務自由?
這是一個好問題,幾個高票的回答的意思是讓你控制慾望,但是再控制慾望你也得考慮以下3個問題:
1.給父母一個舒適的晚年
2.給家庭一個舒適的生活
3.給孩子一個舒適的童年
你是打算讓全家人都控制慾望嗎?
難道普通人嚮往一個更好的生活是不對的?
要知道嚮往更好的生活可是人類的本性,按照馬洛斯需求理論:

當你每滿足一個層次需求後,很自然就會渴望滿足高一層次的需求,這就是生活的動力來源。
所以,如果某人告訴你人生要剋制慾望,無所欲則無所求,
此人要麼是已經達到一般人所認為的「成功人士」的境界,然後高姿態的告訴你要知足,千萬不要認為自己的生活平庸哦;
要麼是努力了很久,卻遲遲沒有得到想要的生活,於是給自己找一個要剋制慾望理由的loser;
要麼就是出家人,然而如來佛祖成佛前乃是王子,已達到俗世中人的頂尖,俗世間還有什麼沒有見過、體驗過,為了滿足更高一層次的需求(自我實現),出家修行,最終在菩提樹下,頓悟成佛。

所以為了更好的生活,努力賺錢,實現財務自由的想法簡直是最正常不過了。
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你就要付出相應的努力,而且是腳踏實地的努力。

努力的分割線
如果你認同這一點,請往下看,後面是寫給想要努力的人看的。

想實現財務自由,首先得知道什麼是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度=被動收入/日常支出*100%
財務自由是指財務自由度高於100%,即「被動收入&>日常支出」的狀態,意味著無需為生活壓力奔波的狀態,與身家多寡並無關係。

如果你每年花費10萬的話,被動收入只需要大於10萬,哪怕身家1萬也算是財務自由。
如果你每年花費100萬,而被動收入卻只有50萬,哪怕身家1000萬也不算是財務自由。

這跟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直接相關,所以賺多少錢跟實現財務自由沒有直接關係,與其費工夫計算到底需要賺多少錢,不如立即行動,踏上實現財務自由的路。

上路之前,要先明白三個概念,找到努力的方向:
1.正確的理解時薪概念
2.正確的理解資產和負債概念
3.錢有兩種,增量和存量的概念(理財思維)

1.正確的理解時薪概念

相比於加薪、升職,時薪是衡量你在商業社會裡的價值的最佳標準。
時薪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年薪,尤其是在你收入並不寬裕的情況下,時薪更能讓你更充分地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根據你的工資算出自己的時薪是多少,這能幫助你了解個人的開銷情況和工作習慣。

假設你一個月賺10000塊,每天工作8小時,每月20天,那麼是不是時薪就是:

10000/(8*20)=62.5這麼簡單呢?

—當然不是。


正確的計算方式:

月工作收入:10000
工作相應成本:保守算電話費200、通勤/交通費300、每年一套過得去的正裝/工作裝大概5000元平均每月400、寫字樓旁昂貴的午餐費600等等一切為了工作而必須的花費算1500。
月工作時間:20天*(8小時工作時間+加班時間1小時+通勤時間1小時)=200小時,
所以真正的工作時間並不僅僅是你上班的8小時。
這樣計算出來的時薪=42.5元/小時。

以上還沒有算你晚上回家或者周末繼續工作所投入的時間成本,而且一個月僅僅工作20天,可想而知月入一萬元真實的時薪到底是有多低,或許還不如乞丐~。

你的每一個小時都需要仔細計算,因為時間是你唯一的資產,時間就是金錢。

比如你每月花銷5000,而你的時薪100元/小時,故你每月只需工作50小時即可滿足你開銷,一個月工作20天的話,平均每天工作2.5小時,剩下的大把時間你就可以好好想想如何利用了。
或許你會說:我每天上班工作8小時不能分心干別的,
你真的不能分心干別的嗎?沒有看股票嗎?
你真的不能分心干別的嗎?沒有逛淘寶嗎?
你真的不能分心干別的嗎?沒有瞎撩騷嗎?
你的工作流程還能不能進一步優化?
你的工作成果還能不能進一步有效果?
你的工作效率還能不能進一步提高?

小結:
這個概念主要是理解時間的利用效率,這將讓你意識到在收入不變的情況下,你要節約出更多時間,去擴展其他收入來源,因為與提升收入的難度相比,提升工作效率節約時間是比較容易的。

2.正確的理解資產和負債概念

資產=能為你帶來錢的東西

負債=會取走你的錢的東西

人的一生基本上是不停的賺錢(收入),然後花錢(支出)。
用圖來理解:

此階段沒什麼好說的,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做個開心的月光族單身狗。

工作一段時間,升職加薪後,能存下錢了,要結婚啦,開始貸款買房買車(為了丈母娘),此時車子和房子都屬於負債,因為你要還貸,就是取走你的錢。

職業生涯做到中層,余錢更多,開始買股票債券等,還能全款投資一套房子用於出租,但此時被動收入小於支出,孩子要上學,支出水漲船高,還不能斷了主動收入,不然立馬變負翁。

終於,某一天,購買的資產所產生的被動收入超過了支出,富裕的錢繼續購買資產,形成良性循環,實現財務自由。
以上就是普通人實現財務自由的努力方向。

小結:
所以更快實現財務自由的方向是:努力工作賺更多的錢,同時控制你的支出,富裕的錢去買資產,早日讓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大過支出,然後保持良性循環,資產越來越多,你的生活就會越過越好。

3.錢有兩種,增量和存量的概念
增量錢:每月穩定新增的錢,即每月收入-支出-必需挪入存量錢後,富裕的錢。
存量錢:已有的存款,一般是緊急備用錢,養老錢等。

增量錢怎麼花,存量錢又怎麼花?
買債券?基金?股票?甚至期貨?還是乾脆都存銀行,或者某寶寶?
以答主自己舉例:

背景交代:答主每月有1000元富裕的錢(增量錢)。
答主是這樣做的:
答主不炒股(因為虧了,看不懂),只做基金定投,每月1000元買指數基金定投。
指數基金定投有一個特點,就是周期性,而且這個周期不是很長,因為作為一個整體,中國股市的周期性波動可以預見,3年可能就有一個小周期,8年則有一個大周期,耐心做定投,時間一長,收益往往也是不錯的。即便有短期的虧損,也可以通過後續的持續性投入逐漸攤平,最終在觸底回升後連本帶利地收回。
靈活一點的話,可以選擇一個比較基準,高點少投,低點多投,正如巴菲特所言:「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當跌了之後等回漲時收益就極其可觀。

關於基金定投,上文只是普及,實操部分,比如怎麼選出一隻好基金?還有收益更高的定投基金方式嗎?這個展開講就太多了,礙於篇幅就不講了,

存量錢怎麼花,一般來說是存銀行和買國債,基本原則是風險要低,保住本金是起碼的。

答主存量錢有10萬,
4萬元存某寶,4萬元買國債,2萬元機動,存量錢每月也有一部分增加,機動錢每達到3萬元,就分散1萬元投某寶和國債。雖然收益少些,但是保本且穩定增長。

然後每年,根據行情,把增量錢一部分收益挪到存量錢裡面,落袋為安,答主的策略算是保守型,但是財富會穩定增長,運用時間的力量,終有一日被動收入會超過支出,實現財務自由。

小結:
增量錢:新增流量資金可投資風險較高的,搏高收益。
存量錢:已有存量資金合理配置,穩定收益。

或許你看了上述三個概念,有點理解了,但不明白當下要做什麼,從哪裡開始,我有三個建議:
1.立刻算算自己的時薪,看看時間有沒有充分被利用上,多出來的時間想想有什麼賺錢的事可以做,時間就是金錢,浪費時間就是浪費錢,這個道理不是說說而已的。
2.看一看自己目前的資產和負債,制定一個還清負債的計劃,改掉平時劃信用卡消費的習慣,總之就是減少負債,然後研究並做各種投資,不要因為錢少利息更少而懶得去研究去做,錢少的時候你不培養做投資的能力,難道你要等有100萬的時候去做投資嗎?有能力做這麼大的投資嗎?不怕賠嘛?
3.明白增量錢存量錢的概念後,設定合理的適合自己的資產配置,然後擬出一個投資計劃。

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就要行動,去努力,千萬別晚上想路千條,白天重走老路。

知乎新人首答,請各位指點,謝謝。


實現財務自由的關鍵在於: 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

要把這個問題想清楚,每個人可以先為自己做張資產負債表。

表格的左邊是資產,包括: 房子,股票,債券,現金存款,股權,以及人力資本。對人力資本這個概念不熟悉的朋友,可以把它簡單粗暴的理解為自己賺錢的能力。

表格的右邊是負債,包括: 按揭貸款,生活費(特別是退休後),醫療費(特別是年紀大了以後),還有各種貸款(比如經營企業的私營企業家)。

要想達到財務自由,要麼增加資產,要麼減少負債。

其實兩種策略都管用。比如"無欲則剛"。自己清心寡欲,量入為出,要達到財務自由並不是很困難。(當然我不是鼓勵大家都通過縮衣節食來達到財務自由)

大多數人想的,肯定是如何增加資產端來達到更大的自由。如果你仔細想一下,就不難理解,在資產端自己最能施加影響的就是人力資本了。

用大白話講,想要憑空增加大量現金(比如拿到一年幾百萬的高薪工作),或者增加大量股權(比如創業成功,公司上市),或者增加大量不動產(拼爹),都是帶有很大運氣成分和不確定性的,基本不在自己的掌控之內。

個人唯一能夠施加影響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商業價值。這個商業價值,也不一定非得是高學歷,高智商。在我看來,更重要的一點,是找到自己的特長,並且加以發揮。

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在自己擅長和熟悉的行業做到最好,就是自己一輩子最大的財富。說相聲說的好,演戲演的好,唱歌唱的好,本質上和擼代碼擼的好是一樣的。那就是掌握一門市場需要的技能,並將它發揮到極致。

其實你去觀察一下媒體上上鏡比較多的各種大v(當然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達到財務自由,但我們假設他們還都算比較成功),就不難發現,他們最值錢的,不是他們的股票或者房子,而是他們的人力資本。他們很多人的投資水平未必比你更高明,懂得金融投資知識可能還不如一個本科生更多,但是他們在套現自己人力資本上則明顯比其他人更高一籌。

我知道知乎絕大多數用戶的年齡層在18~35之間,因此下面這些內容可能大部分讀者沒有體會,看不明白。但是在我看來,這部分內容很重要。因此我這個大叔不得不對你們這些年輕人多啰嗦幾句。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個人的資產/負債曲線變化。

當你還比較年輕時(比如25~35歲),一般來說你的凈資產會上升。因為首先你開始工作,有收入了。大多數情況下,工作開頭幾年的收入增長還是比較快的。同時你年富力強,不太會生什麼大病。大部分人在這段時間還沒結婚,或者剛結婚,很多人可能還和朋友一起合租,因此消費支出不會太高。所以這個階段,凈資產上升。

然後到了第二階段(35~50歲): 很多研究顯示,這個時候是一個人一生中收入最高的高峰。很多人買好了車,買好了房,工作上做到中高層管理職位,或者創業有成。

當然這個階段的負債也會更高,因為有按揭,需要養育孩子,同時自己的父母年紀變大,可能需要額外的生活和醫療支出。

接下來到第三階段(50~65),大致來講人的收入會慢慢下降,但小孩慢慢長大,除了上大學/生大病之外不太會有大額支出。等到60/65退休後,人力資本枯竭,需要靠以前的積蓄,政府的退休金,或者孩子的支持來安享晚年。

所以說,如果你在45歲左右還沒有達到自己定義的財務自由的標準,那麼你這輩子達到這個目標的可能性已經很小了。這也是很多人中年危機的由來:45歲之後人力資本漸漸下降,只能吃老本,看到的是一條下山之路。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所謂的財務自由,都在我們自己心中。我們應該做的,在青壯年期努力通過各種方法增加自己的人力資本,同時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與其整體做白日夢,異想天開一夜暴富,不如冷靜的對自己做一個優缺點分析,找到自己的長處和技能,專心修鍊讓自己成為某個行業的專家,這才是真正的自由之道。


我對財務自由的定義:不必要再為了生活出售自己的時間。意味著你要有資產性收入。1000萬是個比較合適的數字。比如1000萬資產,這些資產每年自我增值50萬,5%年化收益。意味著,你每年可支配50萬用於消費。
但是,這是個主觀性很強的問題,就像幸福一樣,每個人理解都不一樣。


試答一記。


對於「要賺多少才能財務自由」這個問題,我想了又想,並不想給出任何一個具體的數字。


因為,這樣做除了讓大家心生焦慮之外,並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


而且,總是從技巧層面來思考問題,會把自己囿於數字本身,引入恰當的思考維度,才有可能離目標更近一層。


一、


必須直面的一點是,如果你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絕大部分收入來自於工資,那麼,想在40歲財務自由,成功的可能性極低。


因為收入增長的同時,必要的支出也在大幅增長,少年眼中曾經的奢侈品,儘早會變成生活必須品。


你無法逃避。


還有重要的一點是,給他人打工,風險有限、挑戰有限,即使做得再累、再辛苦,收入也是有天花板的。


如果你想只靠勤儉節約、踏實工作就能40歲提前退休,那未免也太小看這個世界了。


對於普通人來說,想財務自由,最靠譜的方式恐怕就是,不斷開拓自己的能力圈,不斷開源,為自己增加更多被動收入。


被動收入或是來自於智慧、或者來源於資本利得、或者是房租、商鋪等實物回報,我曾經在「總有一些開源的小法子」里,列舉過一些例子,留言區也有很多精彩的回復,就不多說了。


在我的公眾號回復開源,可以重溫。


二、


今天我想聊聊自己的經歷。


幾年前,越女也曾給自己定好一個財務自由目標,不多,反正我慾望很小,這些錢足夠花好久。


但隨即我就發現,給人生設定一個數字的同時,我也把自己關進了一個封閉的透明柜子里,無視身邊的各種挑戰機會,像個眼前吊著胡蘿蔔的驢一樣,麻木的追逐一個既定的數字。


在那段時間,我收入還算豐厚、物質並不匱乏,但卻喪失了一切勇氣,自卑、暴躁、習慣於否定自己、仰望他人,不知自己存在的意義。


財務自由還沒達到,我就先喪失了精神的自由。


一個機會下,我離開了自己的舒適圈,而越女讀財這個公眾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誕生的。


當時堅持每天寫文章,對我是個挺痛苦的過程,有好幾次是一邊大哭一邊寫,但即便如此,還是咬牙做了下來。


因為我能確定的是,寫理財,是我喜歡的事;用跟朋友聊天的方式寫理財,我更喜歡;另一方面,如果有人跟我說,因我寫的這些內容而受益,我會感到無比歡喜,這是一個正反饋的過程,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有人肯定,內心踏實、坦然、快樂。


不誇張的說,我正是在做這件事的同時,找到了自己。


在自己熱愛的領域挑戰自己,就像跑步一樣,一旦開始,就會上癮,再也停不下來。


堅持的久了,名氣也大了一點,我眼前開啟了新的世界,更多機會、更多朋友、出書、各種邀約…


這個公眾號,不是為了財務自由而做的,堅持下來,也不是因為這個理由,即使最終財務自由因它而實現了,也只不過是一個副產品。


比起這個副產品來,我更關心的是,越女讀財能走多遠,這件使我歡喜和進步的事情,能不能長久做下去。


所謂自由,已經無法束縛我了。


當然,賺錢很重要,但我並不為此擔心或惶然。因為我對世界有了更多好奇心、有不斷學習的動力,即使沒有現在的工作,我也有持續賺錢的自信與能力。


人生是一場長跑,持續奔跑才是頭等要事,當你陶醉於過程本身,財務自由會像一枚自由落地的蘋果一樣,不經意的砸到你的頭上的。


至於是不是在40歲時,是400萬還是4000萬,又有什麼重要呢?


最後推薦一個演講視頻,34min,希望你也同樣喜歡。


視頻封面【一席】王德順《追求自由的亡命徒》視頻

{越女讀財}微信公眾號:ynducai


歡迎關注越女讀財,一個小小的理財抽屜,一枚玩心很重的財女?


回想2012年剛畢業後工作的第一年,我深刻感受到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財務壓力,生活在北京,凈是在租金的支出已經幾乎把我一半的收入花掉,剩下的基本都是生活 必需的開支,沒錯,月光族是也。

相信大部分人都會經歷過 / 正在經歷以上的階段(富二代除外),也相信大家會認同這種狀態是非常痛苦。廣東話有一句很形象化的俗語「手停口停」也就是形容這種狀態:不工作就沒飯吃。

財務自由是偽命題?

既然我們都經歷過「手停口停」的狀態,我在此亦沒必要多討論財務自由的重要性,大家都懂的。看到 @場長 里提到財務自由是一種偽命題、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請允許作為知乎新人的我在此表示不能苟同。

對,我認同人是貪婪、有野心的,當我們財務狀況變好、社會地位變高後,我們不太可能突然在人生的黃金年齡40歲時選擇退休待在家裡。

但是,我們必須承認,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因此有不同的喜好和追求。財務自由後,你並不需要放棄目前的一切,而是使得你的選擇並不被生活壓力所限制。自由,不代表你擁有什麼神奇的力量。自由,從來只是一種選擇權而已。

面對日漸高昂的生活成本,我們一直以來的選擇權其實都被社會限制著。父母從小都在對我們灌輸努力讀書,將來要出人頭地,而到底什麼是「出人頭地」?相信你們也懂的。

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金後,笑言獎金還不夠買北京的半個客廳,也證明在中國走上科研道路是需要犧牲的,因為即使你成為你所在領域裡的第一名,你的獎勵也就只有北京的半個客廳,又有多少人能夠接受這種犧牲?我經常開玩笑說,如果某天愛因斯坦投胎到中國,他會因為各方面的壓力而放棄物理學家的道路,因為他如果選擇到投資銀行工作,他的收入將會翻十倍。自由,從來都不容易。

實現財務自由的核心思想

財務自由的公式非常簡單,也相信大家都會知道:被動收入大於你生活所需的開支。聽上去非常容易,但其實要走上這條道路,你需要顛覆自己一直以來對財富的觀念。

《富爸爸窮爸爸》里對財富重新進行了定義:「不進行體力勞動(或者你家裡的所有人不進行體力勞動),你所能生存並仍然維持你的生活標準的天數。」例如:如果你每月的花費是1萬元,而你的銀行存款只有5萬元,那麼你的財富就是大約五個月。

新的財富定義衍生出來幾個財務自由的核心思想:

  • 財富是用時間衡量的,而不是用人民幣度量的。當你的財富所產生的現金流能夠維持你生活標準的時間比你的一生要長,便是所謂的財務自由。
  • 每個人對生活標準的要求都不一樣,實現財務自由而需要的財富因而不同。
  • 人生的一生只有短短數十年,你用得到的,是你的財富,用不到的,是你的遺產

先從了解自己著手

以上提到很重要的兩點觀念:生活標準和時間。

在資本家所構築的系統內,我們每個人都像白老鼠一樣在推動著經濟的齒輪,我們看到自己財富的增長而樂不開支,但同時我們希望超越其他人,因此我們一直跑著跑著,跑到我們生命最後一刻。

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你可以將生活標準的要求定得無窮高,像黃曉明花2億元舉辦世紀結婚,但你是否真正需要,你願意將你人生剩下的多少時間去交換?

我很喜歡陳奕迅《陀飛輪》的歌詞:「曾付出,幾多心跳,來換取一堆堆的發票。人值得,命中減少幾秒,多買一隻表。秒速,捉得緊了,而皮膚竟偷偷鬆了。為何用到盡了,至知哪樣緊要」

說得有點多了,總括來說,財務自由的標準很大程度上完全取決於你對生活標準需求,而你的需要只有你本人才會了解,我們不能替你決定。因此,現在賺多少錢,40歲以後才能實現財務自由,某程度上取決於你自己,當然,也取決於你投資的選擇。但首先,你要先從了解你自己著手,這是制定任何財務自由計劃的前提和必要條件。

最後,歡迎大家一起加入財務自由的道路,相信第一次聽到這個目標都會覺得離自己很遙遠,但其實只要有目標、計劃和適當的方法,會比你想像中容易。

(關於投資的選擇,可以參考年薪百萬的人是怎麼樣投資的? - Regent 的回答,裡面講到一些常用的投資工具以及他們的特性和優缺點,如果大家支持,以後我也會分享更多我自己的理財觀念和投資選擇)


推薦閱讀:

TAG:生活 | 職業發展 | 理財 | 人生規劃 | 財務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