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花錢買門票進故宮時是什麼心情?

溥儀花錢買門票進故宮是啥心情!都來說說自己的想法。


李淑賢:婚後,我跟溥儀曾先後兩次逛故宮。第一次是在1963年5月2日。那是個天氣晴朗的日子。頭一天,我參加了「五一」晚會,很累。可我不想掃溥儀的興緻,於是一清早,我倆一起床就奔了故宮。
我倆臨進玄武門時,他跟我說:「當年呀,我就是在這兒讓馮玉祥給轟出宮的……」他語調平靜,全然沒有那種惋惜的情緒,有的只是一種平和態度。
進了故宮大門,拐過御花園,朝東走不了多遠,就到了毓慶宮。溥儀手指著緊鎖著的大門,給我慢條斯理地講起了他過去在這裡讀書的故事。
沒過一會兒,我倆走過去正趕上一群遊客圍著一個人,那個人在向大夥介紹說:「這是當年『宣統』讀書的地方……」
溥儀沖我一笑,拉著我在旁邊聚精會神地擠在人堆里聽著。
我這時生怕遊人認出來,人堆里的這位男人就是當年的「宣統」。溥儀也是如此,他一個勁兒地沖著我笑著。
擠出人堆,溥儀跟我輕聲介紹說:「小的時候,說是在這兒讀書,其實,我就是不愛讀書。一不想讀,就不讀了。老師也得聽我的,讓他停課就停課了。因為我是皇帝嘛!」
「你都怎麼讀書啊?」我挺好奇地問他。
「說起這個,可有意思了。」溥儀對我說。「起先,由老師帶著念。到後來呵,索性早晨由太監給我念一遍就算完了。」
「那老師不管啊?」
溥儀接著說了起來:「老師哪兒敢管我啊?有時候,上課時,老師讓我們背課文,時間長了,他就打開瞌睡了。我拿紙捻成一個細棍,偷偷地捅老師的鼻孔。之後,我悄悄地溜回座位上。見老師睜開眼,一個噴嚏響亮地打出來,我們幾個學生一起這份兒樂啊……」
說到開心之處,溥儀忽然顯得年輕了,滿面笑容像個幼稚的小孩兒。
「那咱倆上御花園吧,那裡有長凳可以坐下歇一會兒。」於是,我和溥儀坐在花園裡的長椅上,靜靜地瞧著來來往往的人群。指著空曠的地上,溥儀提起了自己的童年。
「我3歲進宮,19歲離開故宮。」說到這兒,溥儀嘆了一口氣,好像又回到了從前。「宮裡這麼大的地方,我可以隨便玩。可是,要想從宮裡出去隨便上哪兒都不許的。一個孩子整天憋在大高牆裡,總想出去看看,可總也出不去,心裡頭可煩呢。想去哪兒都去不了,你說怎麼能不悶得慌呀……」
溥儀提起童年,就不由自主地怨恨西太后。就是她把他挑進宮裡當皇帝,受了這麼多罪。溥儀講起了1924年出宮前後的故事。
「出宮那天,可緊張了。馮玉祥派人逼宮,領頭的叫鹿鍾麟,帶著手槍隊沖入了宮內。他們在外邊把故宮全包圍了,限我們幾個小時內全部出宮。後來,因為來不及,又延長了3 個小時。說是把大炮架在了景山上,如果到時不出宮,他們就開炮。這真叫『逼宮』呵。」
「你當時害怕嗎?」
「怎麼不怕呢?我當時嚇得不知所措,連我父親也緊急叫來了宮裡。怕景山上打炮呀。實際上,這是假的。去年,在政協開會,我見著了鹿鍾麟。他告訴我,讓景山上開炮是嚇唬我。那時,景山上根本沒大炮,所以,也不可能開炮轟炸故宮。這是他臨時急中生智,編出來逼我出宮的……」
說完這段往事,溥儀像從過去回到了現實,長長地出了一口氣,然後又莫名其妙地樂了起來。

左起:鹿鍾麟、溥儀、熊秉坤


干TM的常凱申把老子傢具搬台灣去了。


溥儀所寫的《我的前半生》,是非常言不由衷的,最初稿更像是一部長篇悔過書,後來周恩來干預,讓他重寫,才是今天這個樣子,但仍然有大量的篇幅是在認罪,歌頌,喊口號。

舉個例子,書里說,解放後有一次溥儀下館子,沒成想,被幾個老人認了出來,這幾位是以前宮裡的老人,見了溥儀,當場下跪,給皇帝請安。溥儀連忙讓他們起來,說,這是新社會,人人平等,balabala。
這是書里他自己寫的。

而更真實的情況呢?軍統特務沈醉跟溥儀關係很好,他曾經說過這麼一件事。有一次,沈到溥儀家中作客,恰巧有幾個滿清的遺老也在溥儀家中,這幾位遺老在溥儀家中跪下磕頭給「皇帝」請安,此時的溥儀,面無表情,什麼話也沒說,坦然接受叩拜。

溥儀這一輩子,最痛心的事就是丟掉了大清的江山。崇禎皇帝丟了江山,還能從容赴死,只求別傷百姓。溥儀丟了江山,事事處處委曲求全,保命是第一要務。

沈醉曾經拉著溥儀去過故宮,溥儀給他講了很多典故,比如為什麼有一隻銅仙鶴癟了一塊兒,說是乾隆皇帝下江南,銅鶴飛去護駕,被乾隆射了一箭云云。
溥儀對這些深信不疑。
要知道,溥儀在監獄中,已經熟讀馬列著作,毛澤東思想,唯物理論。看他相信哪個,就知道他心裡嚮往哪個了。

溥儀參觀故宮還說過一句,我進來也要買票?


從左到右是鹿鍾麟、溥儀、熊秉坤。溥儀,末代皇帝;熊秉坤是打響武昌起義第一槍的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溥儀退位;鹿鍾麟1924年任京都警備司令,奉馮玉祥之命,將溥儀驅逐出紫禁城。

1961年在紀念辛亥革命50周年時,當年敵人親熱地摟在一起照相。

「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朕的大清都亡了,買張門票算啥…

相關回答:

有哪些經典的打臉案例?

其他高贊回答:

你知道的最無恥(無知)的文人及其事迹是什麼?

有哪些情節多次反轉的故事?

試在 100 字內寫出結局反轉的故事?

你最為珍藏的電影截圖有哪些?

為什麼日本那麼多漂亮的女生要去拍 AV?

你見過的最棒的營銷案例是什麼?

你親身經歷過哪些聽起來像段子一樣的故事?

有錢買蘋果但選擇用安卓的人是什麼樣的?

歷史題材文章:

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 - 知乎專欄


「終於可以放心大膽地逛逛了」。

你以為宣統小兒當年在紫禁城裡很自由自在嗎?皇帝和皇帝可不一樣,這種末代傀儡,連最底層的太監都敢糊弄他,恐嚇他,以至於新婚皇后要替他守夜。溥儀花兩毛錢買門票走進午門,這可能是他第一次以觀賞的心情來看這座皇宮。

第二章 溥儀:我的前半生

我和別的孩子一樣,小時候很愛聽故事。張謙和以及許多其他太監講的故事,總離不開兩類:一是宮中的鬼話;一是「聖天子百靈相助」的神話。總之,都是鬼怪故事,如果我能都寫下來,必定比一部聊齋還要厚。照他們說來,宮裡任何一件物件,如銅鶴、金缸、水獸、樹木、水井、石頭等等無一未成過精,顯過靈,至於宮中供的關帝菩薩、真武大帝等等泥塑木雕的神像,就更不用說了。。

太監們的鬼神故事一方面造成了我的自大狂,另方面也從小養成了我怕鬼的心理。照太監們說,紫禁城裡無處沒有鬼神在活動。永和宮後面的一個夾道,是鬼掐脖子的地方;景和門外的一口井,住著一群女鬼,幸虧景和門上有塊鐵板鎮住了,否則天天得出來;三海中間的金鰲玉陳橋,每三年必有一個行人被橋下的鬼拉下去……這類故事越聽越怕,越怕越要聽。十二歲以後,我對於「怪力亂神」的書(都是太監給我買來的)又人了迷,加上宮內終年不斷地祭神拜佛、薩滿跳神等等活動,弄得我終日疑神疑鬼,怕天黑,怕打雷,怕打閃,怕屋裡沒人。


每當夕陽西下,禁城進入了暮色蒼茫之中,進宮辦事的人全都走凈了的時候,靜悄悄的禁城中央——乾清宮那裡便傳來一種凄厲的呼聲:「搭閂,下錢糧,燈火小——心——」隨著後尾的餘音,禁城各個角落裡此起彼伏地響起了值班太監死陰活氣的回聲。這是康熙皇帝給太監們規定的例行公事,以保持警惕性。這種例行公事,把紫禁城裡弄得充滿了鬼氣。這時我再不敢走出屋子,覺得故事裡的鬼怪都聚到我的窗戶外面來了。

庄士敦師傅曾告訴我,他住的地安門街上,新開了許多家古玩鋪。聽說有的是太監開的,有的是內務府官員或者官員的親戚開的。後來,別的師傅也覺得必須採取措施,杜絕盜患。最後,我接受了師傅們的建議,決定清點一下。這樣一來,麻煩更大了。


首先是盜案更多了。毓慶宮的庫房門鎖給人砸掉了,乾清宮的後窗戶給人打開了。事情越來越不像話,我剛買的大鑽石也不見了。為了追查盜案,太妃曾叫敬事房都領侍組織九堂總管,會審當事的太監,甚至動了刑,但是無論是刑訊還是懸重賞,都未獲得一點效果。不但如此,建福官的清點剛開始,六月二十七日的夜裡便突然發生了火警,清點的和未清點的,全部燒個精光。


據說火警是東交 民巷的義大利公使館消防隊首先發現的。救火車開到紫禁城叫門時,守門的還不知是怎麼回事。這場大火經各處來的消防隊撲救了一夜 ,結果還是把建福宮附近一帶,包括靜怕軒、慧曜樓、吉雲樓、碧琳館、妙蓮花室、延春閣、積翠亭、廣生樓、凝輝樓、香雲亭等一大片地方燒成焦土。這是清宮裡貯藏珍寶最多的地方,究竟在這一把火里毀掉了多少東西,至今還是一個謎。內務府後來發表的一部分胡 塗賬里,說燒毀了金佛二千六百六十五尊,字畫一千一百五十七件,古玩四百三十五件,古書幾萬冊。這是根據什麼賬寫的,只有天曉得。


起火的原因和損失真相同樣的無從調查。我疑心這是偷盜犯故意放火滅跡的。過不多天,養心殿東套院無逸齋的窗戶上又發生火警,幸好發現得早,一團 浸過煤油的棉花剛燒著,就被發現撲滅。我的疑心立刻更加發展起來。我認為不但是有人想放火滅跡,而且還想要謀害我了。

溥儀遊覽故宮的照片沒有,逛頤和園的心情倒是可以看看

這時剛剛發生了一起行兇案。有個太監因為被人告發了什麼過失,挨了總管的責打,於是懷恨在心,一天早晨趁告發人還沒起身,拿了一把石灰和一把刀,進了屋子,先撒石灰在那人臉上,迷了他的眼,然後用刀戳那人的臉。這個行兇的人後來未被捉住,受傷的人送進了醫院。我這時想起許多太監都受過我的責打,他們會不會對我行兇呢?想到這裡,我簡直連覺都不敢睡了。從我的卧室外間一直到抱廈,都有值更太監打地鋪睡著,這裡面如果有誰對我不懷好心,要和我過不去,那不是太容易下手了嗎?我想挑一個可靠的人給我守夜,挑來挑去,只挑出一個皇后來。我從這天起讓婉容整夜為我守衛,如果聽見了什麼動靜,就叫醒我。同時我還預備了一根棍子,放在床邊,以便應變。一連幾天,婉容整夜不能睡覺,我看這究竟不是個辦法。為了一勞永逸,最後我決定,把太監全都趕走不要!

在長春那個「皇宮」他也過的不咋地

我不能過問政事,不能隨便外出走走,不能找個「大臣」談談,所以當關東軍那邊的電流通不過來的時候,我就無事可干。我發展了遲眠晏起的習慣,晚上總要在後半夜,甚至過三點才睡,早晨要十一點才起。每日兩餐,早餐在中午十二點至一兩點,晚飯在九至十一點,有時是十二點。四點到五六點睡中覺。我的日常生活,除了吃睡之外,用這八個字就可以概括了,即:打罵、算掛、吃藥、害怕。


這四樣東西是相互有著關聯的。隨著日本崩潰的跡象越來越明顯,我越是恐怖,就怕日本在垮台之前,會殺我滅口。在這種心理支配下,我對日本人是伺候顏色、諂媚逢迎,對家門以內則是脾氣日趨暴躁,動輒打人罵人。我的迷信思想也更加發展,終日吃素念經,占卜打卦,求神佛保佑。在這種精神不寧和不正常的生活習慣下,本來就糟踏壞了的身體,這時越發虛弱,因此又擠命打針吃藥。總而言之,這四樣東西構成了我昏天昏地、神神顛顛的生活。

我還常常給自己問卜算卦,而且算起來就沒完,不得上古之卦,決不罷休。後來我日益害怕關東軍害我,發展到每逢吉岡找我一次,我要打卦卜一次吉凶。避凶趨吉,幾乎成了支配我一舉一動的中心思想。弄得行路、穿衣、吃飯,腦子裡也是想著哪樣吉,哪樣不吉。至於吉凶的標準,也無一定之規,往往是見景生情,臨時自定。比如走路時,前面有塊磚頭,心裡便規定道:「從左面走過去,吉祥,從右邊,不吉祥。」然後便從左面走過去。什麼邁門坎用左腿右腿,夾菜是先夾白先夾綠,真是無窮無盡。婉容也隨我人了迷,她給自己規定,對於認為不吉的,就眨巴眨巴眼,或是吐吐唾沫。後來弄成了習慣,時常無緣無故地眨巴一陣眼,或者是嘴裡「啐啐啐」連著出聲,就像患了精神病似的。

溥儀這一輩子,最舒心,最無憂無慮的日子,恐怕就是解放後當園丁的時候了。這個時候逛逛紫禁城,心情比當年帶著上百隨從可要舒適得多。你如果不信,換工作以後選個假日,回到自己當初上班的路上逛逛,也能發現許多當年沒注意到的風景。

我的前半生

北京市民政局為了幫助我們了解北京,熟悉生活,組織了特赦後住北京的一些人,包括從前的國民黨 將軍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等人,進行了一系列的參觀。我們看了一些新建的工廠。擴建的各種公用事業以及城市的人民公社等單位,歷時約兩個月。最後,經同伴們的請求,遊了故宮,由我臨時充當了一次解說員。

令我驚異的是,我臨離開故宮時的那副陳舊、衰敗的景象不見了。到處都油繕得煥然一新,連門帘、窗帘以及床 慢、褥墊、桌圍等等都是新的。打聽了之後才知道,這都是故宮的自設工廠仿照原樣重新織造的。故宮的玉器、瓷器、字畫等等古文物,歷經北洋政府和國民黨 政府以及包括我在內的監守自盜,殘剩下來的是很少了,但是,我在這裡發現了不少解放後又經博物院買回來或是收藏家獻出來的東西。例如,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經我和溥傑盜運出去的,現在又買回來了。

在御花園裡,我看到那些在陽光下嬉戲的孩子,在茶座上品茗的老人。我嗅到了古柏噴放出來的青春的香氣,感到了這裡的陽光也比從前明亮了。我相信故宮也獲得了新生。

劇照

補充:推薦也看一下 @顏無暮 同學的回答,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我的說法。

相關回答:

真的有「國運」(任何角度上的)這回事嗎? - 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一生見證兩個開國皇帝登基是怎樣的體驗? - 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在清代什麼人對皇上自稱臣,什麼人對皇上自稱奴才? - 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看到高票答案援引溥儀的《我的前半生》,說幾句不同的意見。

嘿嘿,其實《我的前半生》這本書背後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可以先假設一個情景,A(委託人)委託B(受託人)創作一個作品,雙方沒有約定作品的著作權歸屬,那麼著作權歸誰呢。一般情況下,該作品的著作權歸B,但是有例外,這個例外最開始就來自末代皇帝溥儀的《我的前半生》。

上世紀八十年代,義大利導演貝納爾多·貝托魯奇準備拍攝《末代皇帝》,他們很有版權意識,想買《我的前半生》這本書的版權,此時溥儀已經去世,他的遺孀李淑賢繼承了該書的著作權。導演給她支付了3萬元的版稅,那時人民幣的購買力是現在的265倍,3萬可是個不小的數字。

這時,群眾出版社的一個編輯李文達跳出來反對了。

原來溥儀開始寫作時,由於寫作能力較差,加上書中有很多忌諱之處,出版社指派了編輯李文達來操刀。李覺得原本問題很多,簡單的刪增不足以解決。經出版社領導與溥儀的同意,他在此本基礎上,通過調查考證(出版社專門派人替他搜輯資料與核對史實),「另起爐灶」,寫了一個五十餘萬字的本子,也就是後來說的「全本」。

所以這本書是當事人合意以溥儀的前半生為題材完成的自傳體作品,書中並不一定完全表達了溥儀內在的真實想法。
_

直接回答本題,我們可以通過電影的首尾呼應來感受一下。

《末代皇帝》講述了溥儀風雨的一生,在他剛登基時,官員送了他一個蟈蟈籠子,意味著他開始失去了自由。

影片的結尾非常高超,溥儀以遊客身份進入故宮,被新時代的紅領巾問你是誰。溥儀去找了他的蟈蟈。

電影的結局非常讓人唏噓,1908年溥儀登基為皇帝,1967年,風風雨雨那麼多年,他最後看了眼故宮,找回了那隻蟈蟈。其實蟈蟈不一定真活了50多年,毋寧說蟈蟈被囚禁了這麼多年,不如說他的一生被禁錮了這麼久。影片的最後,導演用了魔幻的藝術手法,小男孩一轉身,溥儀已經不見了,此時只有蟈蟈慢慢爬出籠子,溥儀死了,一個時代宣告終結,他被囚禁一生的靈魂也如蟈蟈一樣活過來,鑽出了牢籠。


我爺爺原來是山西某小村莊地主家的獨苗苗,千驕萬寵長大的。當地有一個小景點,李家大院。小時候他買票帶我進去,指著一幢木製小樓跟我說:「你老姑當年嫁進來以後就住這裡。」 某間屋子裡有李家的家譜,他指著上面的名字跟我說還有誰活著,在做什麼,哪些人還在聯繫,balabalabala……
我不知道他什麼心情,當時我的眼裡只有旁邊賣雪糕的小販……

時代變遷,有些感情只有當事人能明白,旁人的妄加揣測又有什麼意思呢?


溥儀和杜聿明、沈醉是獄友。
沈醉回憶:1960年三人被特赦,杜聿明和沈醉邀請溥儀一起去遊覽故宮。溥儀怕觸景生情不願意去,後勉強答應了。到了故宮門口一起排隊買門票。
愛新覺羅溥儀悶悶不樂地說:「我今兒回自個兒的家,還要買門票?」


請腦補旋律: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回自己家都要買票了?哈哈開個玩笑
我試著來分析分析,如果我哪塊出錯,還請大家多指正。==============================================================================

其實要說什麼心情,我覺得需要先看看歷朝末代皇帝的結局。

溥儀是清朝末代皇帝,清是大一統政權,那我也只算大一統政權。
既然是說皇帝,那就從秦開始

秦最後一個皇帝子嬰,很苦逼,在位只有46天。
項羽入咸陽後,馬上就把他做掉了。

取代秦的漢,最後一位皇帝是獻帝劉協
雖然一生被人操縱,但也算壽終正寢。

司馬家取代魏政權建立晉,之後一統天下。
西晉最後一位皇帝是司馬鄴,在位4年,享年18。投降前趙之後受盡屈辱,最後因一怒之下殺了劉曜的親人而被殺。


隋朝最後一位皇帝 隋恭帝楊侑
楊侑是李淵扶持的傀儡,後來李淵看時機成熟,逼楊侑退位。一年後楊侑就死了,死因各有爭執。在位182天,享年15歲。

唐朝最後一位皇帝 唐哀帝李柷
907年,哀帝被梁王朱全忠逼迫,把皇位禪讓給朱全忠,唐王朝滅亡。一年後李柷被朱全忠毒死,享年17歲。


宋最後一位皇帝 宋末帝趙昺
宋軍被元軍擊敗後,陸秀夫背時年8歲的趙昺跳海而死,南宋在崖山的十萬軍民也相繼投海殉國。
在位313天,享年8歲。
網上噴子中有一句很有名的一句話:崖山之後無中國,講的就是該事件。


元朝最後一位皇帝 元順帝 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這名字我實在記不住)
明軍攻入大都後順帝逃至蒙古大都,元對中原的統治結束。1370年元順帝病死於蒙古,享年51歲。
經 知友@Runzhe Song 提醒指正,元退回蒙古雖然失去對中原的統治,但局勢還是比較穩定的。
那北元的最後一位皇帝,元愍宗 孛兒只斤·坤帖木兒
1399年,布里牙特·烏格齊殺了坤帖木兒的父親、當時為大汗的孛兒只斤·額勒伯克,1400年坤帖木兒即位,1402年坤帖木兒也被布里牙特·烏格齊所殺。享年26歲。
布里牙特·烏格齊被擁立為大汗,廢元朝國號,稱韃靼,向明朝進貢求和(《明史》)。元至此成為歷史。

明朝最後一位皇帝 明思宗朱由檢,也就是崇禎皇帝。
李自成攻破北京,朱由檢自縊而亡,享年33歲。

接下來就是清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溥儀了
1912年年僅六歲的溥儀下詔退位,清朝統治結束
九一八事變之後又被日本人控制做傀儡皇帝
1959年接到毛澤東的特赦令並成為全國政協委員
1964年出版自傳《我的前半生》,由其改編的電影《末代皇帝》曾獲1988年奧斯卡金像獎多項獎項。
1967年病逝於北京,享年61歲。

相比之下溥儀第一次在位時,年齡尚小,應該沒有太大情感起伏。
第二次在位被日本人把持,應該是很屈辱、不堪回首的一段時間。
之後共產黨對待他也是仁至義盡。

所以,重回故宮,感慨、懷念肯定是會有,但是應該不會有多少奪回的想法。
懷念也僅是懷念童年、懷念親人等,不是做皇帝的日子。

亡國之君,能活著就是就是最好的結局,能回家看看,就是莫大的幸福。


題主,你覺得溥儀這個活過清朝倒台,日軍侵華,被蘇聯人關了這麼久,然後能在中共混到政協委員的人會有什麼感覺。 如果你這一生看過的政治鬥爭能有他一半的話,你看著這皇位是覺得好了還是好了

我估計他的心理活動全部都是幸虧自己不是皇帝了,感激北伐軍隊,別人為權力死就好啦,千萬不要牽拖他。


我認為馬前卒先生高票答案的回答是似是而非的。

首先說《我的前半生》的創作背景,內容實際上來自溥儀先生監獄裡的口述以及回憶手稿,這些東西是具有功能性的,其功能就是「悔過」「自白」,或者說這些內容來源的產生動機是為了過關。
更何況在此基礎上成書前的選材以及大量「內容補充」實際上有賴於代筆人李文達。也就是說《我的前半生》實際上是李文達先生編纂和「監製」的,溥儀只有「認可權」。

因此《我的前半生》只有事實判斷相關內容很有參考價值,比如XX年我去了哪,見了誰。而主觀性內容論述部分未必可以代表溥儀的真實想法,也就是說 用《我的前半生》中內容論證溥儀出獄後重遊故宮的心情只怕有待商榷。

所謂出獄後「終於可以放心大膽地逛逛了」的說法在某種程度上當然也可以成立,比如也許他的心情比起青年時要輕鬆些,這好比假若馬前卒先生自認為應當屬於自己的某套房產有被剝奪之虞時,他當然會心情緊張些,而這房子已然歸屬他人,那麼他反而輕鬆了。然而可以確定的是馬前卒先生定然不會情願將自己的房產贈予我。

至於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那我的回答只有這幾個字:溥儀此時的心情是「百感交集」
你會說「百感交集」是一句廢話,沒錯,這就是廢話,
然而你怎麼可能理解一個人經歷了溥儀先生這樣複雜的人生經歷後重遊故地的心情?你又不是上帝?這種情況下這囫圇話或許才是唯一成立的答案。

更何況馬前卒先生也許忘了,在溥儀先生重遊故宮的那個時代,故宮博物院的開放面積大多只有中路部分,占故宮面積不到百分之三十,這些恰恰很少屬於生活區。如果這也能理解為「比年少時更加自由自在」的話,實在牽強。


理性版:「江山丟了,還能活下來,能買票回自己曾經的宮殿,也算是一種福氣吧。」
愚蠢版:「你們這些土匪,我要抗爭,討回屬於我的東西!」——「你們幹什麼,不要抓我,我認罪……我不要再回監獄……」
阿Q版:「朱家的宮殿我們免費住了那麼多年,真是佔大便宜了。」

再補充一個悲哀版:「曾經,有一個龐大的帝國擺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到我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我的大清國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坐標南京,早年我家在新街口有套四合院,帶院子300多平,私房,沒土地證,90年代拆遷,補償金非常低,換到郊區一套96平的拆遷房,那時候我上小學。
所以溥儀逛故宮的感覺是不是跟我逛德基差不多啊......


高中的時候有個同學,他爸單位分的住處在植物園裡面,丫每天回家得買張門票


我就記得他回去過啊。他還特別感慨地說:回家還要買票了。
人的情感和理智有時是兩回事。
你想他三歲就在裡面住,一直住到了十多歲才離開。
而且當年孫大炮跟人簽的租約合同可是一輩子,結果中途被人趕出來。
這事是民國自己幹得不漂亮。
要不你當初就乾脆利落地把人給砍了,也算是名正言順。結果中間養不起了,把人趕大街上。這算個什麼事兒?
要是你在租約期內半夜被房東趕走,你還不在豆瓣天涯上罵個暢快淋漓?
讀讀《我的前半生》吧。
他真挺可憐的,一個苦命人。
他漢奸是錯了。可從他個人來說,以他的智商,說句實話,他能有太祖那麼開掛,預料到抗戰勝利嗎?
真以為當年的人和抗日神劇里那樣高喊:"各位,八年抗戰開始啦!大家堅持一下!"
當時誰知道這戰要打到什麼時候啊?亡國滅種,那時是眼跟前的事。
更何況他一直覺得自己是外族,覺得這都是你們漢人的事。
也就是建國之後,他在監獄裡做了好幾年牢,然後在新中國工作好幾年,才有了一點點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
他從小接受的是家天下的思想,這天下都是愛新覺羅家的。我把天下都給你們了,就租了個小皇宮住住。你們還來攪和,缺不缺德啊?
所以他在前半生里寫的事,挺精神分裂的。
有人說,是TG串改。
我倒覺得不至於。要知道他對於TG來說,根本無關痛癢的。他說TG壞話,也說不上,畢竟搶了他家天下的是民國,把他趕街上的是軍閥,把他囚禁的也是民國,把他錢搶了的是蘇聯。
對不起他的真正是民國。溥儀自己清楚得很。
二戰,日本失敗了,可能要被絞死的。所以你以為他不怕嗎?你讀讀他在軍事法庭做的供詞,就差沒把自己說成一朵白蓮花了。
其實大家心裡都明鏡似的:拉倒吧!前皇帝,誰不知道你那點野心?
沒錯,別被那個末代皇帝電影模糊了焦點。他坐牢,不是TG抓他,是蘇聯抓他,原因是他是二戰戰犯。大家那時忙著呢,沒空管他。要還在民國,他不是被絞死,就是牢底坐穿。能出來呼吸新鮮空氣,他恨不得天天跳中字舞啦!
所以他的情感本身就是分裂的。一方面是慶幸自己螻蟻偷生,一方面也是對平民身份的委屈。一方面是民族意識的覺醒,知道自己過去的種種過錯,一方面是原本家天下的固有思維,對於現狀的種種不甘。一方面是對過去的恨,一方面又是對過去的眷戀。
換作任何人都會精神分裂,好嗎?
所以他回皇宮,那真的就是回自己家一樣,應該是熟悉又陌生吧。回家也要買門票。這等奇事,也就他這個倒霉蛋遇得到。
最後說句題外話,他不行的原因,很多人說是宮女太監春藥神馬的。
要我說,任何男人在他那個位置,估計都會不行,每天每天都是鬧心事。就沒過幾年安生日子,怎麼行啊?


破百贊了!知乎第一次!榮幸QAQ


三百多了!受寵若驚啊我去………小透明從來沒有過這麼多


我終於複製了知乎定律「一覺起來這麼多贊…………」400+ 了!我成為大V指日可待啊!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已經不錯了,至少還進得去。看看這個:

Google不讓C語言之父提交代碼_C語言中文網

大家都知道,C語言和Unix的發明者、圖靈獎得主、最具傳奇性的程序員Ken Thomson加盟Google之後,與一幫高手一起搗鼓出了又一驚天之作:並發時代的系統編程語言Go。Go一經面世就闖入了編程語言排行榜前20,創造了奇蹟。



可是,Gawker網站今天爆料,他在Google居然沒有提交代碼的權力!原因呢,只不過是按公司規定,所有程序員必須通過編程語言考試,而他還沒有參加過這種考試,至少在《Coders at Works》一書寫作前:


Peter Seibel: 我知道Google有一個規定,每個新員工都要在接受編程語言測試之後,才允許提交代碼。那就是說你也得考(你自己發明的)C啰?
Thompson: 是啊,我還沒考呢。
Seibel: 你還沒考? 難道你還不能提交代碼嗎?
Thompson: 是啊,我不能提交代碼,不行……我只是還沒有去考試,還沒覺得有必要去考。


你也得考你自己發明的C。。。


總比朱三太子被綁進故宮強。康熙諭旨:「朱三即王士元,著凌遲處死。伊子俱著立斬。」

亡國之君能苟活就不錯了,要啥自行車啊?

溥儀不應該老想著自己當年在故宮騎自行車拆門檻的事,而是應該感謝政府,感謝毛主席,應該發自肺腑地歌唱:「什麼亞克西呀,什麼亞克西?共產黨的政策是亞克西!」


推薦閱讀:

TAG:歷史人物 | 北京故宮 | 軼事 | 溥儀 | 皇帝 |